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国家债务危机的解决方案范文

国家债务危机的解决方案精选(九篇)

国家债务危机的解决方案

第1篇:国家债务危机的解决方案范文

信心比处理危机更重要

从历史上看,债务水平高于希腊的国家比比皆是,但并非每一次都导致了经济危机。远的不需去寻找,只看看我们的近邻日本,其政府债务水平从上世纪末开始就居高不下,目前甚至已经超过了GDP的2倍。尽管如此,日本政府却依然能够以极低的成本在资本市场上融资,也似乎很少有人担心日本政府会出现违约。实际上,在过去的200多年中,世界上从不缺乏陷入债务危机的国家,相对而言,经济危机则不是那么频繁。从统计关系来说,债务危机与经济危机似乎并没有天然的因果关系。

债台高筑确实潜藏风险,但仅仅是债务并不足以导致经济危机。打个比方,如今大学生依靠助学贷款上学的很多,大部分学生即使日常参与打工,其年收入也仅维持日常开销而已。按照同样的方式计算负债比率的话,每个贷款大学生“债务水平占GDP水平”的比例恐怕都在数十倍、数百倍之上。但多数银行似乎并不认为学生贷款的风险过高。原因何在?除了学校提供的担保之外,学生未来的发展前景为其还债能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历史上债务危机比比皆是,但经济危机却不是必然。之所以同样的债务却有着不同的结果,关键也在于此 不同的国家发展前景大不相同。希腊处境之所以难堪,不仅仅是由于其债务过高,更重要的是市场对其增长前景失去了信心。

三种解决方案都有利有弊

对于到期难以偿还的债务,政府的选择一般来说有三种最朴实的做法当然是勒紧裤腰带还债;最狡猾的做法是把债务赖掉;最经济的做法则是借更多的债务来以新偿旧。希腊的问题在于,这三条路径都面临着现实的制约,似乎都难以成为一个好的选择,都难以有效地改善其未来经济增长的前景。正因如此,债务危机的后果才如此严重。

勒紧裤腰带还债是希腊目前正在做的事。对任何个人来说,借债太多就必须节衣缩食还债是常识,对于国家来说,这似乎也应是常识。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里有两个难题不好解决。最直接的问题在于,节衣缩食是个痛苦的过程,对于个人来说自己借的债自己还天经地义,但是对于国家来说,被增税和被节支的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则需要宣泄的渠道,这正是目前希腊正在发生的事情。更麻烦的问题在于,经济陷入衰退时,公共部门常规的做法是扩大开支以刺激经济。此时公共部门为解决债务问题反其道而行――缩减开支。缩减开支的政策措施就很可能导致恶性循环,学究一点的说法叫做乘数效应,即缩减开支加深经济衰退,经济衰退进一步缩小了政府征税基础,并导致债务危机更进一步恶化。这是希腊目前的做法很可能引致的长期隐患。固然,缩减开支是治本,但很多时候,处理经济问题犹如治病,很少有标本兼治的良方。一味追求治重症当下猛药的策略,并不见得是最佳的处理方式。

当然,政府也可以选择赖掉债务。虽然说都是赖账,但不同的方式有不同的结果。最直接的,就像不久前冰岛政府所做的,直接宣布不还债。这可能是所有解决方案中最糟糕的一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多南美国家由于债台高筑,选择了赖掉债务,其结果是国外资本的大量外逃,经济长期难以走出衰退。一般拥有独立货币政策的政府都会选择更隐蔽的方式来赖掉债务――货币贬值。实际上,历史上很多时候贬值都是政府自我免除债务的常规手段。当然,这一方式有副作用,货币贬值的同时也就意味着通货膨胀。但是政府有计划、有步骤地贬值,是有可能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的,过去也不乏成功的案例。譬如上世纪90年代的阿根廷政府,通过贬值的方式化解债务危机,就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不过,很可惜,对于希腊来说,除非退出欧元区,否则不可能实行货币贬值的方案。而且就目前情况来看,对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加入欧元区的希腊来说,抛弃欧元似乎不是个政治上可行的方案,而且如此一来,将更难以从德国等国获得援助。

借新偿旧可能是目前所能想到的最佳的解决方案。最成功的应用这一应急措施的案例是独立战争之后的美国。其时美国的境况比如今的希腊更糟。由于刚刚经历了长期的战争,美国政府可谓债台高筑,对外国政府的借款、对国内民众的借款数不胜数。同时,与西欧的专制国家相比,刚刚成立的合众国政府还缺乏征税权,未来还债能力饱受质疑。但是。通过发行新债券替代旧债券,这个国家将债务重新整合,在解决债务危机的同时,更为其后200余年持续的增长奠定了基础。目前,IMF和欧盟正在致力推动的援助计划,其期望达到的效果,在缓解希腊到期债务压力之外,最主要的就是要给予希腊借新偿旧的能力。但是,可惜的是,在这类国际援助中,大多附有严格的条款,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缩减政府开支。对于将钱借给希腊的国家而言,这很好理解,毕竟一个曾经挥霍无度的政府已经很难再取得旁人的信任;但对于希腊而言,正如上文所言,缩减开支将在很大程度上延缓经济复苏的速度,甚至可能导致经济发展长期陷入难以增长的恶性循环,国际援助措施的效果也将因此而大打折扣。

所以说,希腊目前最主要的问题,不是债务问题难以解决,而是每种解决方案似乎都难以避免对其经济复苏的前景产生不良影响。

希腊给我们提了个醒

第2篇:国家债务危机的解决方案范文

【关键词】欧共体;债务危机;后续发展

一、制度设计缺陷

欧洲债务和欧债引起的银行危机主导了欧盟2011年的发展,进入2012年,这些问题有越演越烈的趋势。在南欧国家陆续爆发债务危机以来,各方检讨声浪不断。多数学者将矛头指向欧元区组织的结构性缺陷:一是欧元的诞生是在“货币联盟”而无“财政联盟”的基础上。马约制订之四项“趋合标准”中,汇率、通货膨胀、与长期利率由欧洲央行统筹处理,政府预算赤字与负债则保留各会员国政府自行处理,因而欧元区迄今尚无政治力可约束会员国的财政与税收;二是欧元区总体经济的失衡。”货币联盟”的先决条件,是所有会员国的经济体系已有相当整合,开始可以共同适用相同的利率与汇率。欧盟是采取one size fits all作法,以马约规定的四项趋合标准作为能否加入欧盟区的审核依据。只有欧盟会员国间的经济体系与之差距仍大,总体经济不平衡。1999年欧元成立后,欧元会员国经济就呈现双重分离的情况,例如德国和荷兰等为贸易顺差的国家,南欧国家却逐渐丧失其竞争力,需尽力削减成本,强化竞争。根据欧盟统计局资料,从2001至2010年间德国单位劳动成本仅增加18.6%,但法国却增加39.4%,包含荷兰、奥地利以及比利时等北方国家也增加36.4%,显示共同货币对欧元区会员国好坏不一。

这种经济结构性问题因金融危机而引爆。欧洲央行(ECB)在执行货币政策时,无法兼顾到各会员国的状况与需要,如德国与法国等因欧元对美元贬值使得出口竞争力大增,带动欧元区的经济复苏,相对却无法舒缓南欧国家债务问题而陷入两难地步。欧债危机反映出欧元区体制的深层问题、欧元区货币与财政各自为政的脱节、欧盟协商与决策机制的效率、欧洲高福利政策带来的弊端等。

二、财政改革草案

前述欧元区体制的结构问题需寻求政治途径解决。早在2011年12月09日欧盟冬季峰会中会员国就达成修改里斯本条约的初步共识。2012年1月30日欧盟国家元首再度聚会,在制订欧盟新财政协议(fiscal compact)获得初步共识。欧盟会员国(除英国与捷克之外同意在里斯本条约架构下增加“经济暨货币联盟稳定、协调与治理条约”(The Treaty on Stability,Coordination andGovernance in Economic and Monetary Union)以及“建立欧洲稳定机制条约”(The Treaty Establishing the European Stability Mechanism)这两项条约。草案将赋予欧盟对欧元区国家以及愿意加入条约的其他会员国更严格的财政纪律监管。该草案预计在3月正式签署后就可进入会员国批准程序。有关此次峰会达成决议如下:

1.财政监管:各国政府承诺平衡财政预算,规定各国结构性赤字不得超过GDP的0.5%,以及政府财政赤字超目标自动惩罚机制(Excessive Deficit Procedure)。若会员国财政赤字超过规定,该国必须向欧盟提交减赤和改革方案,并需经欧盟监督和财政纪律的执行情况,欧洲法院也拥有强制执法权,如有违背,该国将遭受相当于GDP0.1%的罚金给予“欧洲稳定机制”。此外,欧盟国家需将预算平衡和自动惩罚的机制纳入具有强制性与永久性之国内法

或是宪法。未来欧元区17国中只要有12个会员国国会通过,新协议就能在2013年1月1日正式生效。

2.“欧洲稳定机制”:时间从2013年7月提前到2012年7月运作,规定只要代表90%资本承诺会员国完成国内法律批准程序就开始生效。并于2012年3月前评估”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与ESM两者合并,规模将达5,000亿欧元。同时依照欧盟2011年12月峰会共识,在欧盟条约修改前欧盟向会员国提供机制性援助的法律限制,峰会通过以双边贷款形式,允许欧洲各国央行向IMF提供2,000亿欧元贷款以加强其援助资源。

3.施行新的金融交易税:此点尚须经由欧盟理事会一致同意,但会员国之间尚无共识。法国表示将率先征收金融交易税,计划在2012年8月起单方面课征0.1%的金融交易税,10月调高加值税1.6%。而德国、意大利都支持征收金融交易税,但反对由各国片面推行金融交易税措施。英国反对按照目前的方案课金融交易税,坚持应全球范围内统一征收。目前欧元区9国(法、德、奥、比、芬、西、希、葡、义)已联名致函现任欧盟轮值主席国丹麦,要求欧盟加快对金融交易税提案的审议进程,争取在2012年上半年能提交欧洲议会审议。1月峰会重点在于长期性财政结构的改革、建立永久性救援机制、新权威机构介入处理等问题。专家学者仍认为难以处理各国间竞争力差距过大与经常帐失衡的结构性问题,且为满足严苛的财政纪律,恐会拉大欧债诸国与核心国家竞争力的差距。但若长期观察欧盟近几次峰会结论,欧盟现今发展出一种多边救援机制,为解决欧债危机带来契机。

三、欧债后续发展

欧洲高峰会对于短期内如何化解希腊、意大利债务危机以及衍生成欧洲银行业危机并无解决方案,欧洲央行又受限于条约约束,拒绝直接介入,买入欧债国公债。根据以往的经验,无法指望一场欧盟峰会解决欧债面临的困境。就目前形势观察,欧债的后续发展,有两种可能或选择:two Europe走向one Europe,或two speed Europe变成two Europe。

一种是欧元区的经济统一。除货币自外,各国也一并交出财政自。意即从这次危机中,认识到不进一步财政整合难以解决欧债。会员国下定决心,从“一个共同市场”及“一个共同货币”走向建立“一个共同财政”,最终制订“一部宪法”,完成彻底的全面整合。欧盟执委会主席巴洛索认为欧盟的本质应该是其成员属于欧元区,或努力走向欧元区,而非走向一个分裂的欧盟。欧盟试图通过财政协议,解决货币统一与财政分散之间的结构性缺陷,并在各国宪法框架中来规范。但欧元区的长期稳定与均衡,需要中央政府协调运作。目前欧盟所做的其实只是统一的财政纪律,根本没有涉及政治上的统一,也未涉及资金上的互通有无。

另一种可能发展是有问题的国家退出欧元区。欧洲债务危机从希、葡、爱逐步蔓延到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其他欧元区边缘国家,进而威胁到欧元区整体经济稳定,已让两大金主德国、法国无力负荷。德国民众高喊退出欧元区、或将实力不足的国家踢出欧元区。法国和德国讨论大幅翻修欧元区,包括把欧元区变小但内部整合更紧密等各方说法。如果希腊、意大利等欧债国家,有秩序地逐步退出欧元区,通过自身货币贬值解决经济难题,或许对欧洲经济有帮助。

四、对我国的影响

如果欧债风暴扩大,危及到欧元区的完整性,就会重创全球金融市场,甚至波及到亚洲区域及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欧债危机影响层面就会由金融市场扩散至实体经济层面,影响到中国。因为欧洲虽然仅仅是第四大出口市场,但欧洲却是我国最大的市场。

参考文献

[1]李稻葵,张双长.欧洲债务危机:预判与对策[J].经济学动态,2010(07).

[2]黄永忠.欧洲债务危机的根源与影响及其启示[J].求索,2011(03).

第3篇:国家债务危机的解决方案范文

过往的一年,欧元区总体来说是一个有惊无险的时期,虽然时而有间歇的阵痛,但最终都能转危为安。在这一年内,德国和其众欧元区兄弟国家推出了一些类似债务共享的方案。如通过扩大EFSF/ESM 救助计划、通过欧洲央行的SMP 计划、3 年期LTRO 以及潜在的新OMT 框架。

然而债务共享只是缓解欧债危机的权宜之策,并非根治之良药。比较能够取得共识的观点是,如果要保持欧元区的持续稳定,欧元区国家之间开展更深层次的财政整合是大势所趋。诚然,欧元区国家采用统一的财政体系难以付诸实践,但不可否认的是深化财政风险共担机制是欧元区继续存在的前提之一。

一些数据表明欧元区整体上“家底”并不单薄,一定程度上具有应对债务危机的财政资源,而这种“家底”主要得益于德国相对较强的财力。但让问题变得复杂的是缺乏确保这些财政资源合理分配的管理制度,具体来说,德国与边缘国家难以就公共财政制度以及资产负债表的共享达成共识。究其原因,政府资产负债表的共享会产生财政转移问题。财政风险的分担意味着德国向边缘国家的大规模财政转移,而作为纳税人的德国民众不愿在不保证担负有限责任的情况下提供这种支持。站在德国角度上看,这需要边缘国家“以身作则”,在经济、政治等方面做出深层次的改革或转型。

推进边缘国家所需的转型是一项重大工程,这项工程的推进需要足够的时间和强大的意志,不断的妥协和磨合。正是鉴于这种转型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德国在财政负债共担方面一直延续着谨慎的态度,这种态度在最近德国的裁决中显露无疑。其最新裁决严格限制了德国当局通过欧洲救援机制(EFSF/ESM)向边缘国家提供额外财政支持和保证的范围。

不过,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德国也深谙这一道理。在分担财政风险和负债方面,德国做出了积极贡献和表率。在过去的几年,可分担风险的资源在大幅增加:从2010 年4 月首次希腊援助计划中最初的双边政府贷款;到建立EFSF 为欧洲国家针对三驾马车计划提供融资渠道;到最近ESM 的建立。在未来,如果全部资金到位,ESM 将拥有5,000 亿欧元的救助资金,超过EFSF 承诺的已超2,500 亿欧元的总规模。

鉴于利用德国政府资产负债表共享受到了政治因素的限制(如最近德国的裁决),共享欧洲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则成为欧元区分担财政风险和债务的第二种方案。

作为一个跨区域的中央银行,欧洲央行资产负债表是一个欧元区国家共担风险的连带结构。在这种方案下,欧洲央行或将通过购买边缘国家资产等方式为其缓解燃眉之急。只是这种信贷风险因财务损失显现出来后,出现的亏损将由各国央行承担。如果央行资本金不足以覆盖这些亏损,根据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最终相关国家政府需为其央行提供再融资。而这种再融资的资金来源还是各国的纳税人。虽然这种救助方式和EFSF/ESM等救助机制殊途同归,但通过表决的阻力较小。这种方案也是德国政府推崇的方案,表现为其接纳欧洲央行通过新的OMT 计划进行更广泛融资的意愿。

更广泛的融资的确能够减轻德国的财政转移压力,但对于欧元区的长治久安却并不有利。第二种方案会诱导各国央行融资滥用的可能,财政预算也会因此被迫放松。而财政预算的合理调整与紧缩正是解决欧债危机的条件之一。

第4篇:国家债务危机的解决方案范文

10月17日,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发言人赛博特(Steffen Seibert)给市场泼了一盆冷水。他表示10月23日举行的欧盟峰会确实会通过一系列应对方案,但“总理要提醒大家, 所有事情到星期一(即10月24日)就能得到解决, 所有问题都会过去的美梦,将不可能实现”。这番表态之后,欧洲和美国股市应声下跌。

18日,评级机构穆迪警告称,法国AAA级的信用评级可能面临调降风险,市场薄弱的信心因此再度遭受打击。

当天,法国总统萨科齐忍不住和默克尔唱反调,强调欧盟峰会的作用。他声称,前所未有的危机将迫使欧洲作出非常重要的决定,而“让欧元面临毁灭, 就是让欧洲面临毁灭, 那些摧毁欧洲和欧元的人必须为重启冲突和再造分歧负责任”。

此前,德法两国领导人在公开场合看起来保持了一致立场,以重塑市场信心。

10月9日,默克尔还和萨科齐在柏林宣布, 他们在欧债问题上已达成共识,并将在本月底提出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协助欧洲银行重组资本。这曾赢得了市场短暂的正面回应。

不过,德国人的认识和大部分经济学家的看法更趋一致。

《经济学人》智库西欧经济学家杰金斯(Charles Jenkins)对《财经》记者表示,欧洲领导人在短时间内提出一个解决欧债危机的完整方案是不可能的,“欧元区需要三年到四年时间来处理相关问题”。

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欧盟峰会将就希腊债务重组问题达成一些协议,也会针对银行资本重组、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杠杆化操作等问题,提出具体计划。

如果市场能够正面回应这些措施,那么在11月初的G20戛纳峰会前,“整个形势有可能稳定下来”。位于伦敦的国际智库Re-Define总裁卡普(Sony Kappor)对《财经》记者表示。

意、西违约风险

虽然近在眼前的是希腊危机,但欧元区更大的难题是意大利和西班牙的违约风险。

身为欧洲第三大经济体, 意大利长期维持高赤字政策。目前,该国财政赤字已累积至1.9万亿欧元,是同样深陷债务危机的希腊、西班牙、爱尔兰和葡萄牙四国负债的总和。意大利公共债务大约是其GDP的120%,这也使得意大利成为希腊之外欧元区公共债务GDP占比最高的国家。

意大利国会8月5日通过了540亿欧元的紧缩计划,希望在2013年前平衡预算。当时意大利借此行动说服欧洲央行买进该国债券。欧洲央行的干预一度使其债券利率下降了约100个基点,但随着欧元区债务危机持续,意大利借贷成本再度高企。10月14日,意大利十年期公债的利率高达5.85%。而担保其债券不致违约的费用,自今年初以来更是增长了一倍以上。

西班牙是欧洲第四大经济体,据西班牙政府估计,其2011年公共债务的GDP占比将攀升至67%。而欧盟9月中旬的报告预计,西班牙今年GDP增长率约为0.8%,财政赤字将占GDP的6.3%,高于西班牙政府此前提出的6%的减赤目标。

近来,三大评级公司轮番下调意西两国信用评级,使得市场信心益发脆弱。

9月19日,标准普尔首先将意大利长期债务信用评级由A+降至A;10月4日,穆迪20年来首次下调了意大利长期债务信用,并一次性下调三级,从之前的Aa2降至A2评级;10月7日,惠誉将意大利长期债务信用评级由AA-调降一级到A+,西班牙评级由AA+一次性调降两级到AA-;10月18日,穆迪将西班牙评级下调两级。

卡普对《财经》记者说,意大利和西班牙两国信用评级被接二连三地下调,已经使市场信心近乎瓦解。欧元区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借助EFSF资金,强有力地表态支持意大利和西班牙,“政治上,所有成员国都应表示相信,意大利和西班牙是有偿债能力的,只不过暂时遇到了流动性问题。”

但是欧元区去年也曾保证希腊不会出现信用违约问题,后来的事态发展表明对希腊的支持显然不够有力,这也导致目前市场猜测意大利和西班牙会遭遇希腊同样的下场,卡普因此认为,目前欧元区对意、西两国的背书应该更加有力。

“一旦我们能重建对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信心,我们所需要的(援助)资金将大幅下降。”卡普说,银行间拆借市场这段时间交易量低落,重建信心有助于重新打开拆借市场,进一步降低意、西两国的借贷成本,这也会是后续判断危机转折点的重要风向标。

杠杆操作之争

面对意大利、西班牙的信用违约风险,4400亿欧元的EFSF显然不敷使用。扣除援助希腊的款项后,EFSF只剩下约3000亿欧元。而《经济学人》智库估计,欧元区至少需要3万亿欧元,才能安然渡过本轮危机。

由于EFSF进一步扩容不太现实,杠杆化操作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美国财长盖特纳率先提出应该利用杠杆操作,放大EFSF的效用。随着危机的持续蔓延,欧元区对杠杆化EFSF的讨论也逐步深入。

路透社报道称,经过几周的折冲,欧元区倾向于利用EFSF资金,向购买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高风险债券的投资人提供20%-30%的损失担保。如果剩下的3000亿欧元全部投入高风险债券,仅能解决3000亿欧元的问题;但是如果转为损失担保基金,说服投资人在20%的最低赔付下购买债券(具体担保比例将视不同国家和发债时间而定),就有可能吸引到1.5万亿欧元投资,这比单纯投入债券购买更能发挥杠杆效应,也足以帮助意大利和西班牙两国渡过明年的难关。

今年最先提出以EFSF资金为投资者提供担保的卡普,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当他于七八个月前提出这一方案时,20%的担保比例,将资金效应放大5倍是一个合适的方案。欧元区可以借此释放强烈的政治信号,稳定市场信心。但现在形势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法国的AAA信用评级目前也面临下调风险,在债务信用恶化的状况下,投资人会要求更高的担保比例,以确保资金安全。

卡普建议说,目前提供30%的担保比例,将资金效用扩大3倍多是比较恰当的做法。他进而表示,由于欧元区迟迟不能采纳杠杆化方案,现在使用的效果将无法和意西两国债务风险恶化前相比。

和卡普不同,杰金斯根本不看好杠杆化的前景。

他认为,所谓20%-30%的损失担保比例,不足以抵消这些债券的风险,如果投资人认为风险太大,即使提供30%赔付也很难吸引到投资人,欧元区需要提供一个更细致的方案来说服投资人购入高风险债券。

除了为投资者提供担保,欧元区官员考虑的杠杆化EFSF方案还包括将EFSF部分资金作为种子资金注入欧洲投资银行,后者将利用这些资金成立一个特殊用途工具,以购买欧洲债务,这些债券将提供给欧洲央行作为贷款抵押品,欧洲央行就能通过这些抵押品,杠杆化地借得更多资金,来阻止危机的蔓延。

虽然认可杠杆化EFSF的必要性,但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10月11日称,欧洲央行认为各成员国有能力对EFSF实施杠杆化,出于自身的独立性考虑,欧洲央行不宜参与其中。

但一些经济学家预言,欧洲央行的介入或者在所难免。

梅尔就表示,“如果一切稳定意大利债券市场的方法都失败了,那么欧洲央行就别无选择。”

债务减记和资本重组

除了通过杠杆化操作扩大EFSF资金效用,欧盟峰会提出的方案还将包括希腊债务减记、欧洲银行资本重组等内容。

虽然欧元区今年7月和私营部门达成协议, 在2011年至2019年间通过债券置换和回购方式,接受约21%的债券减记损失, 让希腊减轻负债到八成左右水平;但随着情势演变, 大部分经济学家和欧盟国家官员都认为靠正常方法偿还债务已经不可能, 所以德国呼吁私营部门减记50%的希腊债务。

由于担心本国银行无法承受50%的减记,法国曾公开表示反对这一计划。随着10月23日欧盟峰会的临近,法国态度发生了转变。

10月16日,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成员、法国央行行长诺亚表示,法国银行业在吸收希腊债券减记所引发的一切损失方面不存在难题,银行应该而且能够在无需公共资金的情况下,提高资本储备。

杰金斯认为,如果欧元区真能就大幅度债务减记达成共识, 将有效鼓舞市场,这将表明欧元区对希腊债务危机有了符合现实的认识。他说,目前希腊经济呈现6%-7%的负增长,失业率高企、消费低迷,这都反映出解决希腊问题的难度日益提高。

梅尔则表示,希腊债务问题现在需要一个类似“布雷迪计划”的解决之道。1989年3月,面对当时的拉丁美洲金融危机,时任美国财政部长布雷迪提出,要求各商业银行选择大幅削减其持有债务的利率、或减记债务本金;并要求国际金融机构继续向债务国提供新的贷款,以促进其经济发展,提高偿债能力,而且这部分贷款也可以用于回购既有债务。

然而,减记债务将迫使持债银行注销所持有的希腊债券,价值归零,造成银行亏损,这类负面影响可能阻碍欧盟重组欧洲银行资本的计划。

10月12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提出《欧洲主要银行强制性资本重组大纲》,要求银行暂时提高资本充足率,减少股息和股东红利的发放,以防止债务危机发展为欧洲银行业的系统性问题,并进而扩散到全球。一旦减记希腊债券,银行遭到亏损,资本充足率的提升将更为困难。

据《金融时报》10月20日报道,欧盟最新的官方估计认为,未来六个月到九个月内欧洲银行资本重组的资金缺口不到1000亿欧元。

这远小于市场的判断。《经济学人》估计,如果欧盟要求银行核心一级资本金比例不得低于9%,则欧洲银行业将面临约2480亿欧元的资本缺口,这可能要求德国、英国、法国、希腊、西班牙等国各自对其银行业输入400亿欧元的资金。市场的最高估计则认为,欧洲银行业存在至多为2750亿欧元的资本金缺口。

德意志银行首席执行官阿克曼认为,现在欧洲银行面临减记债务与提高资本金率的双重要求,可能加剧银行业危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期的一份报告确认,减记债务会导致欧洲银行业资产负债表出现2000亿欧元的资金缺口。

为此,梅尔表示,欧盟应该为银行业资本重组设立一个中程时间点,欧洲让有融资能力的银行自行筹资,而政府只应该出手帮助那些融资能力不足的银行。

第5篇:国家债务危机的解决方案范文

今年来美国经济复苏势头减缓,多个行业出现“刹车”迹象。除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日本地震海啸对产业链的影响之外,美国经济的主要问题还在于缺乏内生性动力,经济复苏面临“三高两低”的中长期挑战。所谓“三高两低”,即高失业率、房地产止赎数量居高不下、债务高企,与此相伴的是低产能利用率和低速经济复苏。

美国社区中每出现一处止赎房产,就会把社区平均房价拉低约1%,大量以市价八折左右出售的止赎房产将使美国房价未来几年至少还要下降5%。

欧债渐成“慢性病”

过去一年来,欧洲债务危机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虽然各方连续对希腊、爱尔兰和葡萄牙等欧元区国家进行了高额救助,但欧债危机并未因此平息。相反,近来随着希腊形势恶化,欧盟在如何对希腊进行第二轮救助的问题上暴露明显分歧,危机出现愈演愈烈的趋势。欧洲整体债务形势已呈现“慢性病”特征。

希腊7月份面临还债压力,若无外部资金支持将出现倒债风险。7月2日举行的欧元区财长会议决定向希腊足额发放第五批120亿欧元原定贷款,而是否启动第二轮救助计划将留到7月11日再次讨论。

目前,德国与法国和欧洲央行各方在私人投资者多大程度上参与救助等具体问题上仍然无法达成一致。分析人士认为,希腊危机更像一场政治危机,欧盟之所以不能快刀斩乱麻、一举解决希腊危机,是因为政治领导人的眼光不够长远。希腊在7月获得第五批贷款,至少9月份前暂无债务违约风险,那么欧盟很可能要推迟到9月份才出台第二轮援助方案。

对于希腊第二轮救助方案的难产,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经济学教授安德烈?萨皮尔认为,希腊危机并非单纯个案,如何应对希腊危机将影响到爱尔兰和葡萄牙,对其能否按原定计划返回市场融资起到直接作用。因此,救助希腊的方案是一个“先例”,需要考虑周详。

各方争端的背后其实是欧元区国家在解决债务危机过程中的责任分配问题。过去一年多来,欧洲央行一直为希腊等问题国家提供支援扮演重要角色。但一些央行人士认为,这些应急之举已超出央行职责范畴。欧元区政府应该在解决债务危机的过程中发挥更积极作用,建立一套制度性机制解决债务难题,而不是把大部分责任都留给欧洲央行。

至于债务危机的前景,萨皮尔说,如果可以把危机控制在希腊、葡萄牙和爱尔兰,哪怕再加上西班牙也不足为虑。但如果对债务重组处理不当,希腊等国的政治和经济危机就会演变成整个欧元区金融行业危机。由于欧洲与美国金融行业密切联系,危机将不可避免蔓延到美国,并由此波及世界经济。而对于当前充当世界经济增长发动机的亚洲而言,其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仍依赖出口,因此难免在全球性危机中受到冲击。

新兴经济体的通胀困局

去年,新兴经济体还在为高增长欢喜。今年,通胀形势已经让其普遍感到压力。新兴市场的通胀高企,其成因不仅在于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导致的输入性通胀因素,还在于这些国家普遍存在经济过热、流动性过剩的内生性问题。

5月份中国CPI同比涨幅达5.5%,创下最近34个月来新高。自去年5月以来,中国CPI同比涨幅一直在3%以上,且呈稳步上扬态势。

从成因来看,新兴经济体普遍遭遇通胀压力有其共性。首先是次贷危机后新兴经济体普遍采取经济刺激措施,在复苏势头强劲的同时普遍产生货币超发、经济过热风险。

第6篇:国家债务危机的解决方案范文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电影《无问道》里的这句经典台词今天用在迪拜的身上实在非常贴切。

奢华“派对”结束了

去年11月20日,正是金融危机急速恶化、全球股市连创新低的时候,位于阿联酋迪拜人造棕榈岛的亚特兰蒂斯豪华酒店却逆市斥资2000万美元举行盛大的开幕庆典。当地的传媒称之为“10年来最盛大的派对”,请来二千多个名人嘉宾,酒店甚至声称庆典的烟花汇演较北京奥运还盛大7倍……

但就在派对上,迪拜一位房地产商已嗅到危机,他边喝香槟边感叹地说:“悲剧正在酝酿,有很多人会受伤,很多美梦会破碎。”因为当时已有很多摩天大楼停工,境外劳动力都被遣返回国。波斯湾停满货轮,但船上的钢筋混凝土建材已没人要了。

一年后的今天,迪拜的奢华派对果然无法继续维持下去……

今年11月25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下辖的七个酋长国之一的迪拜酋长国向全球金融界宣布,负债累累的迪拜酋长国将重组其政府控股的投资公司迪拜世界(Dubai World),并要求推迟6个月偿还迪拜世界及其陷入困境的棕榈岛集团(Nakheel)的所有债务。截至今年8月,迪拜总共拥有800亿美元债务,其中迪拜世界负债590亿美元,占迪拜政府全部债务的四分之三。

作为对这一政府公告的回应,穆迪投资和标准普尔都大幅下调了众多迪拜政府相关实体的债务评级,迪拜的赖债风险在全球政府中排名第六,高于冰岛。沙漠“发动机”熄火

迪拜是阿联酋第二大酋长国,已经创造了数不尽的沙漠神话:世界上第一家七星级酒店、全球最大的购物中心、世界最大的室内滑雪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工棕榈群岛和世界群岛,以及刚刚完工的高达818米的全球最高建筑物迪拜塔……在迪拜这片天天上演“天方夜谭”的金钱堆砌的神奇土地上,迪拜世界是其最大的国有集团,业务横跨港口运营、房地产开发、旅游休闲、经济自由区运营、私募基金、大型折扣店、航空项目、证券交易和金融服务领域,堪称迪拜经济发动机。如今发动机熄火,自然引发了投资者的强烈恐慌。

危机重创全球股市

据悉,由于迪拜世界有超过70个债权人,可能导致汇丰、渣打、ING等多家国际银行产生巨额损失,并且将在更大范围内影响全球对新兴市场的债券投资信心。而如果中东石油国家放弃迪拜世界,则将在亚洲引爆新一轮的金融危机,使刚刚初露曙光的全球救市行动夭折。

在这种恐慌心理的支配下,全球股市都闻声下跌。11月26日和27日,沪深股市连续暴跌,至周五收盘跌破3100点,港股、日股、台股、韩股、澳股等各亚洲主要股市跌幅都超过3%。而欧洲三大股指也因迪拜债务危机而连续两天急挫超过4%。美国股市因感恩节休市躲过一劫。同时,非美元货币大跌,美元、日元上涨,国际原油和黄金等大宗商品的价格也应声大跌。

受开斋节影响,阿联酋股市直到11月30日周一才首次开市。结果迪拜金融市场指数下挫7.3%,创2008年11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且成交量跌至5年低点。而阿联酋国内股市最重要的风向标――阿布扎比金融市场指数更是下挫8.3%,为2006年5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与去年金融危机爆发时多家中资银行因持有“两房”债券而遭受巨额损失不同,此次迪拜债务危机中,目前只有建行表示其个别海外机构在中东持有一定的风险敞口,但规模占全行总资产的比例很小,对建行资产质量和盈利状况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至于所涉具体数额以及具体机构,建行则并未披露。

债务重组方案出台

为了减轻投资者对迪拜债务危机的担忧,稳定市场情绪,阿联酋央行目前已出手干预(阿布扎比已经通过阿联酋中央银行及两家阿布扎比的私有银行间接向迪拜提供了150亿美元的资助),力求避免银行承受压力,阻止任何潜在的资本外逃。阿联酋央行还声明说,阿联酋各银行和在阿设有分支机构的外国银行可以求助于“一个特别额外流动性工具”,此举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欢迎。

此外,迪拜世界正准备劝说债券持有人延展债券偿还期;迪拜政府则计划展开魅力攻势,修补暂停偿债公告造成的损害。

而据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国民报》报道,迪拜世界公司正在酝酿四项债务清偿方案。

根据第一项方案,迪拜世界公司将在12月14日如期偿还旗下“棕榈岛”综合项目开发商Nakheel公司35.2亿美元的债务。在此基础上,迪拜世界公司将寻求与债权人就其他债务偿还问题达成协议。

第二项方案是在各项债务偿还期限到来时,先向债权人支付相当于债务总额80%的资金。

如果以上两种方案均不可行,迪拜世界公司有可能按照其25日提出的建议,要求暂停偿还部分债务,至少将偿还期限推迟至明年5月30日,以便与债权人就整个债务重组问题进行磋商。

不少分析人士认为,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由资金雄厚的阿布扎比出台金融救援计划,有选择地为迪拜世界公司的优质资产提供支持。

美国环球通视有限公司的经济学家扬・伦道夫指出,迪拜有必要实施资产重组“把优质资产从不良资产中剥离出来”。他说,阿布扎比没有债务负担,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财富基金,因而可以轻易解决迪拜的问题,但问题在于解决的方式和价格。

分析人士判断,重组的重点将集中在房地产和外国投资领域,迪拜、阿布扎比和债权人等相关方面将围绕救援的条件和价格以及债务重组方案问题展开一番讨价还价,直到达成协议。

当然,迪拜世界公司还考虑到了最坏的一种情况,即债权人有可能就此提起法律诉讼。如果一旦被,迪拜世界公司将着手进行资产清理。但此举有可能导致迪拜世界公司资产被“贱卖”,对该公司和债权人都不利,因此执行这一方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事实上,据某位迪拜世界公司高管透露,正是由于迪拜世界过去数月“坚决拒绝贱卖一些优质资产和房产资产”,所以才会最终被迫选择延期还债,公司眼下也拒绝通过低价出售资产以抵债的做法。公司前景依然模糊

第7篇:国家债务危机的解决方案范文

关键词:欧债危机;金融;债务;转型

欧洲债务危机是指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希腊等欧盟国家所发生的债务危机。其开端于2008年12月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评级,希腊的债务危机随即愈演愈烈,且蔓延到欧洲其他国家。2012年3月,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表示,欧元区债务危机最坏的阶段已经过去,情况正趋于稳定。欧元区包括通货膨胀率和预算赤字等在内的重要经济数据要好于美国,欧洲央行购买国债以稳定市场,投资者的信心也在恢复。作为危机的起始国希腊,其议会已经通过一系列的重要改革措施,如果能切实执行这些改革措施将有机会走出当前的困境。但是,目前欧洲债务危机的风险依然存在,仍然要重视欧债危机的发展趋势以及对我国的影响。

一、欧债危机的主要成因

(一)欧元区经济发展失衡,部分成员国产业空心化

欧元区各成员国之间经济失衡。德国、法国等核心区成员国拥有电子、汽车、机械等多个支柱性实体产业和强大的科技推动力,而“欧猪五国”等边缘化国家因缺乏科技创新,人力资本又较高,在制造业领域受到美国、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和金砖五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双重挤压,只有依靠旅游、房地产等产业,无法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国际竞争力日益下降,负担日益加重。德、法等核心区成员国一方面向“欧猪五国”出口造成其贸易赤字,另一方面又购买其国债,加上欧洲央行对所有欧元区国家都实行相同的低利率政策,助长了“欧猪五国”过度消费与借贷。

(二)高福利政策增加政府财政压力

欧元区各国基本都设有以高福利为特色的社会收入分配制度和保障制度,这些制度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赤字和债务负担,也是造成本次欧债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希腊等“PIIGS”五国长期以来过渡消费,经济复苏极其脆弱。危机最严重的希腊政府每年都要为公务员福利拨出数以十亿欧元计的款项。同时,欧洲国家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1]。随着欧洲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完成后抚养成本的逐渐上升,欧洲各国生育率与人口死亡率逐渐降低,而与老年人相关的政府支出,包括养老金、医疗、教育以及失业救济金等大大增加。欧盟27国的老龄化依存比率(即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和15~65岁的劳动人口的比率)2000年已经达到22%,2007年已经达到37%,预计2050年将接近50%,2060年达到72%。

当经济危机来临,财政收入相应下降时,刚性的财政支出造成巨额的财政赤字也就不可避免。PIIGS五国的财政负债指标均超过欧盟的警戒线(负债不超过GDP的60%、赤字不超过GDP的3%)数倍以上。

(三)金融危机激化欧元区债务危机

金融危机后,欧元区一些国家信贷萎缩,实体经济难以获得所需资金。为了应对信贷紧缩,欧元区各国政府向金融体系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和低成本借款。这缓解了企业的债务问题,却把债务转移到了政府的资产负债表上,也促使企业的违约转移到了政府违约。

(四)欧元区本身的制度缺陷导致欧洲债务危机

欧元区有共同的货币政策,却没有统一的财政政策。各成员国财政政策独立,金融危机时期过度依赖财政政策刺激经济,造成大量负债[2]。核心成员国与边缘成员国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等造成部分国家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错配。当某些成员国受到冲击,需要提振经济时,无法制定适合本国需要的货币政策,用量化宽松或通胀等手段稀释债务以及用压低汇率等刺激出口,只能依靠扩张赤字、大量举债的财政政策来缓解矛盾[3]。同时,为了维护欧元的稳定,财政状况较好的核心成员国为其它成员国提供了一种隐性担保机制,再加上《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和《稳定与增长公约》缺乏强制约束力,造成了欧元区边缘成员国财政政策不负责任的短期行为,赤字上升,危机爆发。

二、欧债危机的主要特点

(一)危机逐渐向银行危机渗透

随着欧元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速,欧洲各银行持有的欧元区各个国家的债券也不断增多也,是欧猪五国债务的主要持有者。欧猪五国政府因巨额赤字和公共债务陷入债务危机后,各银行因持有大量不断贬值的债券且融资困难,陷入危机,导致银行资产减值、大幅亏损、乃至破产倒闭等一系列连锁反应。银行危机反过来会造成信贷紧缩,实体经济投资和经济增长受到抑制,政府税收减少,而政府还面临着对问题银行的救助,使债务危机进一步加剧。债务危机与银行危机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的情况。

(二)危机逐渐向政治危机渗透

欧猪五国政府为削减赤字,提高财政收入,采取了降薪、裁员、提高税率等财政紧缩性手段,引起社会不满,诱发游行罢工等抗议活动,社会动荡加剧。而在银行领域,欧盟要求各大银行在2012年6月末前将核心资本充足率提高至9%。各家银行目前通过股票增发融资方式存在困难,只能通过申请政府援助、出售资产、削减风险资产以及大量裁员等方式提高核心资本充足率,进一步加深了社会的不稳定性。希腊等国家领导人因为危机而相继更迭。

(三)救援机制由临时性救助向完备化风险分担转换

针对欧猪五国的救助方案主要来源于欧元区内部以及IMF的双边贷款,方法主要是缓解短期流动性困境,不能解决欧债危机的核心问题,救助效果十分有限[4]。随着欧债危机的进一步发展,针对解决危机的长效救助机制逐渐建立。欧洲央行向银行系统注入低息长期贷款,弥补了金融机构的长期流动性缺口,包括规模达7500亿欧元的欧洲金融稳定基金以及永久性的欧洲稳定机制等也相继建立。

三、欧债危机对我国经济主要影响

第8篇:国家债务危机的解决方案范文

    渎职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九章渎职罪的规定和1999年9月16日施行的《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立案标准”),渎职犯罪的危害结果是以造成重大损失后果或危害程度来确定的。概括起来说,渎职犯罪的危害结果可分为物质性危害后果和非物质性危害后果两类。

    ■渎职犯罪物质性危害后果的认定

    渎职犯罪物质性危害后果,是指能够经过渎职行为的物理作用,引起对象的有形变化的结果,具有单纯性、直观性、可计量性的特点,如人体的伤害、死亡,财产的损失等等。“立案标准”将渎职犯罪物质性危害后果,采取逐项列举的方式,尽可能地予以明确化、具体化,较容易掌握和操作,但实践中对其正确认定,仍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渎职犯罪行为造成公共财产重大损失的认定。

    根据刑法规定,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渎职犯罪是以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为构成要件的。其中,公共财产的重大损失,通常是指渎职行为已经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司法实践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虽然公共财产作为债权存在,但已无法实现债权的,应认定为行为人的渎职行为造成了经济损失:

    (1)债务人已经法定程序被宣告破产的;或者债务人虽未宣告破产,注销工商、税务登记,但名存实亡,无财产可供执行,债权人无法实现债权。

    (2)债务人潜逃去向不明,侦查终结前未查获有资产可供偿还的;或者债务人死亡,无资产可供继承。

    (3)因行为人责任,致使超过诉讼时效。

    (4)人民法院就民事调解书、民事判决、裁定、仲裁机构的裁决作出中止执行裁定,经过二年无法恢复执行,或者作出终结执行裁定。

    (5)有证据证明债权无法实现的其他情况。

    2.渎职犯罪行为造成经济损失的起算时间及挽回问题认定。

    目前有关法律法规对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渎职犯罪行为造成经济损失的起算时间,并未明确界定,笔者认为,从有利于办案的操作出发,宜对此起算时间作明确界定,即渎职犯罪行为造成经济损失的时间应从检察机关立案侦查之时起算。因为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三条和第八十六条的规定,检察机关决定立案,就说明存在犯罪事实,并且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否则就不应决定立案。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渎职犯罪依照刑法的规定属于结果犯罪,其危害结果的存在是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基础,也是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因此,只有把渎职犯罪行为造成经济损失的时间界定为检察机关立案侦查之时起算,侦查人员和侦查部门才能认定行为人的渎职行为是否已经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是否需要立案侦查,否则将无法判断重大经济损失的结果有无发生;同时由于立案是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起始程序,如果对重大经济损失结果无法判断,将导致刑事诉讼程序的无法启动,不利于打击渎职犯罪。

    笔者认为,在对渎职犯罪行为造成经济损失的挽回认定时应区别情况,分别认定:

    (1)立案后提起公诉前,由犯罪嫌疑人或亲属积极主动挽回的经济损失,在认定造成的经济损失时应予以扣减,这既是教育、挽救犯罪嫌疑人的需要,也是党的刑事政策的体现。

    (2)立案后判决前,在犯罪嫌疑人的配合下由司法机关追回的经济损失或者由犯罪嫌疑人所在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挽回的经济损失,在认定造成的经济损失时不予扣减。但可以作为情节考虑,根据挽回损失的具体情况,分别认定情节的严重程度。

    (3)立案前,由当事人或者当事人所在单位、上级主管部门通过各种方式取得确定的债权,并在判决前得以履行的,应当予以扣减,判决前尚未履行的,应以判断债权是否无法实现为原则,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渎职犯罪非物质性危害后果的认定

    渎职犯罪非物质性危害后果,是指渎职犯罪行为造成的没有物质形态的结果,其表现形式不像物质性危害结果那样具有单纯性、直观性和可计量性,而是要通过对社会动态(群众心理、社会秩序、国际影响等)的综合观察才能表现出来。如“立案标准”规定的“严重损害国家声誉,或者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就是渎职犯罪的非物质性危害后果。由于“立案标准”对渎职犯罪的非物质性危害后果,未作详细列举和说明,故实践中不易把握和认定。根据司法实践,笔者认为,可作如下理解和认定:

    1.严重损害国家声誉的理解和认定。严重损害国家声誉,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国家对外工作中,或者在有关涉外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严重损害国家威望和地位,或者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对外形象。主要表现为:

    (1)渎职行为影响了我国与缔约国或者与其他国家、地区的关系,损害我国在世界上的威望和地位。

    (2)渎职行为影响了党和国家对外的方针、政策,造成不良国际影响。

    (3)渎职行为被国内外媒体广泛报道,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形象。

    (4)渎职行为在一定范围内造成恶劣影响,使他国公民或者国家对我国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信任度下降。

    2.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理解和认定。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严重损害国家机关的形象,引起群众不满,影响了一定地区社会的稳定等等。主要表现为:

    (1)渎职行为造成某一地区、某一行业系统不稳定,引起群众性上访事件、静坐、游行及其他冲突事件发生。

    (2)渎职行为损害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造成民族团结的矛盾纠纷。

    (3)因渎职行为而引起他人自杀或精神失常或妻离子散等,造成亲属不断上访,干扰国家机关工作秩序。

    (4)渎职行为损害国家机关工作秩序,使一定地区民众对该地区国家机关缺乏信任,公信力大为下降。

第9篇:国家债务危机的解决方案范文

欧元区债务危机持续发酵,其中反映出一些战略性问题,其道理如下:

1、欧元区的债务危机有某种战略含义,欧元倒下对美元的霸权有利。应该说,欧元是为了对付美元才出现的,是为了打破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的霸权。第一个提出欧洲统一货币主张的人是比利时经济学家特里芬,而恰恰是他第一个揭示出了美元的两难选择。这不是偶然。特里芬提出,美国如果没有贸易赤字,则其他国家不会有美元储备;而如果美国贸易赤字太大,则其他国家又担心美国会利用美元贬值来转嫁债务负担,于是就可能产生挤兑,就会产生危机。他曾提建议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创造一种人造的货币:特别提款权,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来管理,用以解决美元这一美国的货币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两难问题。然而,当尼克松政府决定让美元与黄金脱钩,美元大幅贬值后,美国人就认识了特里芬说的两难解决了,他建议创建的特别提款权也被束之高阁。特里芬很生气,提前从耶鲁大学退休回到了比利时,后来便积极推动欧共体国家建立共同货币机制,最终创立了统一货币――欧元。

2、欧元区债务危机的出现时段似乎也不那么偶然。法国的战略研究人员认为,当希腊债务危机爆发时,正巧是欧元债务总额要超过美元债务时,这似乎不那么偶然。他们问道,希腊债务危机爆发的前后有没有美国的战略安排?希腊如果没有美国高盛的“金融创新”安排,根本不够条件进欧元区。所以希腊进入欧元区就如同美国在欧元区内安置了一个“特洛伊木马”。引爆这个木马的恰恰又是美国评级公司给希腊债务的降级。

3、2008年爆发的债务危机是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引发的,美元的信誉受损严重。在债务危机中,重要的是拉住新鲜资本,谁抓住新鲜资本,谁的债务就能滚起来,谁就能控制债务成本。如果欧元区陷入债务危机,新鲜资本只能流向美国,美国就可能靠新鲜资本让自己的债务重新滚起来。这里面的逻辑关系很清楚。因此美国的金融公司不仅可以借欧元区的债务危机发一笔财,而且还可以把大笔亚洲及产油国的剩余资本拉到美国去,压低美国的债务收益率,帮助美国政府廉价筹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