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保健养生的方法范文

保健养生的方法精选(九篇)

保健养生的方法

第1篇:保健养生的方法范文

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自古以来就是人们追求和关注的问题,儒、道、释、佛、医等各家都有自己比较成熟的理论。然而,这些理论与现代社会人的思想似乎已不完全适应,随着科学社会的发展,在日趋激烈竞争的社会现实中,人们似乎已经淡忘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参入到不择手段与道德沦丧的竞争索取中。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再加上居住的环境日趋恶化———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噪声污染;社会压力———升学压力、就业压力、工作压力等,越来越不利于人类的生存与健康。于是现代保健体育越趋热门,内容繁多。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养生术作为一项优秀文化,伴随着人类历史走到了今天,它将为人类的健康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在竞技体育非常发达的今天,理清传统养生体育思想与现代健身理念,使传统养生术与现代保健体育进行有机结合,成为一门新兴的现代保健体育科学,对促进人类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传统养生体育思想方法

1.传统养生的内容我国传统养生文化源远流长,早在西汉时期就出现了导引养生术、五禽戏等养生功法。国内最早出现“养生”一词,见于战国时期《庄子•养生主》,其源出自《老子》“撮,养也。意味保养自己的生命,使其延年益寿”。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养生的定义是:“以调阴阳、和气血,保精神为原则,运用调神、导引、吐纳、四时调摄、食养、药养、辟谷等手段,以期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但目前国内体育界对养生一词的叫法却是五花八门,有直接叫“养生术”的,有叫“传统养生”的,有叫“养生功法”的,也有叫“体育养生”的,总之,不外乎“养”。我认为养生就是“治未病”。正如唐代医学大家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养性序》所说:“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意也。”通过调养精神和形体来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此即“养生”之意。道家静坐养生讲究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练功方法,强调精、气、神三者合一,做到心动形随,意发神传;达到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此即练身方法的内三合。中国传统养生内容极为丰富,主要包括:导引养生术、吐纳术、推拿按摩术、医疗体育和传统武术等。其中导引可以分为:导引静功和导引动功;吐纳可分为:顺纳法和逆纳法;推拿按摩可分为:自我按摩或他人按摩;医疗体育可分为:易筋经、八段锦、五禽戏、练功十八法等;武术有:太极拳、长拳、查拳、华拳、长、短、软器械等。导引,也作“道引”。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养生术。是按照一定规律和方法进行的肢体运动及呼吸吐纳,以防病保健的方法。即由意念引导动作,配合呼吸,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的运气。它通过身体姿势结合呼吸,意念集中并身心松弛等方法的调节来增强人体各部分器官的机能,诱导和激发人体各部分器官的潜能,以此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导引是培育元气,扶植正气,达到挟正祛邪,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通过肢体的运动变化,意念相随,起到气血畅通,舒筋活络的作用,发挥自我调节生理功能的作用。吐纳,也称“导引行气”,语出《庄子•刻意》。是利用意念使吸气深而匀长,吐气时发出吹、呼、唏、呵、嘘等微弱的声音,以吐故纳新,增强相应器官的功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推拿按摩,是我国人民经过数千年的探索和实践,根据中医基础理论而创立的一种治疗疾病和养生保健的方法,大多是用拨乱反正,去瘀化滞的方法达到治疗目的。养生按摩则是为了疏通经络、调理相应的脏腑,以达到保健的目的。医疗体育在锻炼时,强调放松机体,平衡呼吸,安静大脑,可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及植物性神经系统,缓冲不良情绪对大脑的刺激,降低大脑的应激反应,从而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预防疾病的发生。2.传统养生的理论依据春秋战国至秦汉三国是我国养生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先秦诸子对养生实践总结、归纳的基础上,经秦汉三国时期的融汇,奠定了我国古代养生的理论基础。《黄帝内经》内容十分丰富,全面论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体自身、病理病因、疾病寿夭的基本问题,建构了古代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理论体系。《黄帝内经》的一个重要养生思想是强调“防患于未然”,从生理、心理等方面提出了养生的基本原则。我国传统养生哲学的基本原则是:“天人合一,天人和谐”的养生原则;“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预防原则;“调节阴阳,刚柔相济”的动静原则;“保养精神,承天顺地”的自然原则等。我国传统养生学的基础理论是融汇中国古典哲学与祖国医学理论之精华而形成的独特理论体系。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理论基础主要有阴阳学说、整体观学说、天人相应学说、五行学说。阴阳学说,所谓阴阳是指自然界中,相互关系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或同一事物内部包含的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的概括。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着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对立的双方又是相互统一的。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所以说,阴阳的矛盾对立统一运动规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固有的规律。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阴阳学说被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整体观学说,古代医学把人体看成是一个以心脏为核心,以经络为纽带互相联系的整体。人体的各个器官系统是有机联系的,作为特定内环境的脏腑,不是孤立不变的,各个脏腑之间相互依赖以维护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和统一。天人相应学说,是将生命过程及其运动方式与自然规律进行类比,是以自然法则为基质,以人事法则为归宿的系统理论。自然界是生命的源泉,人的机体生理、病理、生长、发育、衰老都与自然界的变化休戚相关。人应根据自然界变化,调节脏腑机能,养精安神,平衡阴阳,则健康无病。反之,人的五脏六腑就容易受到损伤,从而引起各种疾病,有害于健康。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一种哲学思想,将古代哲学理论中以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的特性及其生克制化规律来认识,解释自然的系统结构和方法论,运用到中医学而建立的中医基本理论,用以解释人体内脏之间的相互关系、脏腑组织器官的属性、运动变化及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关系。五行于中医则体现了具备这五种属性的人体五大系统的相互关系。木火土金水这五个符号分别代表肝心脾肺肾所统领的五大系统。中医不是研究微观的病毒细菌如何作用于人体的理论,而是研究人体整体的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中药,按摩,针灸,甚至心理作用去调节各个系统之间的平衡,以此保持身体健康。3.传统养生观我国传统养生观主要有:形与神俱,形神兼养的整体观;阴阳平衡,动态和谐的养生观;经络运行,气血调和的保健观。传统养生的方法很多,根据形神动静分为静功与动功两大类。静功有:打坐、内养功、站桩功等;动功有:五禽戏、易筋经、太极拳、八段锦、保健按摩等。但是这种划分方法并没有体现传统养生的实质。各种传统养生方法不仅强调形体的动静,更重要的是强调神的动静。中医理论认为:神为形之主,形为神之舍。形不离神,神不离形,神形合一,才不受伤害,享其天年。我国传统养生内容丰富多彩,主要可以分为养形和养神两种,通常主要指形体锻炼和精神修养。形体锻炼,是以有规律的形体动作构成的养生方法,其特点是以动为主。《吕氏春秋•尽数》上指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故精气血的流畅,体质的强健需要通过形体的运动才能达到。因而,养形似乎与“动”有不解只缘。我国养生家们更青睐养神。养神为重、养神为主的思想相当突出。他们认为精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是支配生命活动的灵魂,没有健旺的精神,人的形体只不过是躯壳而已。养神的关键则在于“静”。以老庄养生观的滥觞,儒、道、佛、医及后继的养生家几乎都坚持了清静养神的原则。养形宜动,养神宜静,两者似乎泾渭分明,互为拮抗。其实不然。中国养生学中的“静”既不是静而不动,止如死水,也非单纯的形式上的静。静是指平静的情绪和心态,意味着体内的阴阳平衡。然而,中国养生学并不是一味的强调养神,而是提倡形神兼养,两者相辅相成。“静以养生”具有科学根据。现代医学证明,练功者血浆皮质素下降,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意守能在大脑皮质形成局部兴奋点,产生诱导使抑制区域扩散和加深,并排除情绪上的干扰,增强意志和情绪的稳定性。同时,通过调息还能使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高,从而使肌电活动、心电活动、心率等都有所下降,末梢血流增加,机体的氧耗减少,达到恢复体力的目的。辩证法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传统养生充分体现了辨证的动静观。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是传统养生的精髓。生命不仅在于运动,还在于静。4.传统养生的作用我国传统养生首重养神,注重人的精神炼养、思想道德修养,其次才是形体的锻炼。养生活动能行气血、养形体、乐精神、强五脏,具有补精、益气等作用,对现代健身理论和方法的完善、形成新生科学的健身观念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传统养生的健身功效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功能,有效的消除疲劳;调节情志,增强免疫功能,促进身心俱健;培养道德情操,促进精神文明。我国传统养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与疾病和衰老做斗争的经验结晶。它不仅符合健身的需要,而且符合中华民族的心理需要,是一种十分理想的民族健身法。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我国传统养生有以下作用,有利于身体素质的发展和提高;有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有利于提高神经系统的协调能力;有利于健康长寿。

二、现代保健体育与健身理念

1.现代保健体育“保健体育”一词是1982年6月,国家教委、卫生部和国家体委联合下文,《关于在中医院校体育课中增加保健体育内容的意见通知》中提出来的。长期以来,我国体育理论界一直把保健体育课解释为:“是为身体比较弱,有某些疾病和身体某部分器官有些缺陷的学生开设的,其目的是通过组织适当的体育活动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这种解释难免使人产生一种错觉,即保健体育课就是为病、残学生或病后恢复期学生开设的。保健体育的项目也被控制在适合其身体特点,简单易行、容易掌握的范围之内。这种理论是受竞技体育意识的影响为出发点的,从根本上歪曲了保健体育的本来面貌,这是保健体育课在学校至今没有正常开展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理论也没有正确的理解保健体育的目的与作用,因此缩小了保健体育的适用范围,抑制了保健体育的发展。2.现代健身理念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下的定义为“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全面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即生理、心理、社会适应“三维健身观”。三维健身观是相互联系的三个健康构成要素:“以生理机能为特征的身体健康,以精神情感为特征的心理健康和以社会生活为特征的行为健康。”我国2002年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和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等一系列改革政策,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现代保健体育的目的在于保证人体生命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优化发展与外界环境达到和谐统一。3.现代保健体育的特点现代保健体育是纯动型的健身方法,认为生命在于运动。主要以身体运动锻炼为主,强调人的身体状况决定人的生命质量。是通过有目的、有组织的身体运动,调整、改善人体物质能量代谢过程,提高人的体力与能力,同时调节人的心理、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防治疾病,延缓衰老。4.现代保健体育发展面临的问题由于对保健体育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对保健体育课教学的规律与作用缺乏研究,认识模糊,行动上敷衍塞责,从而使保健体育课未能形成相对独立的科学体系,缺少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的理论和实践教材;在偏重运动技术教学、轻视保健体育思想的影响下,才导致教师缺乏系统的保健体育理论知识和实践。

第2篇:保健养生的方法范文

 

原有的保健体育主要是通过身形姿势调整、呼吸锻炼、意志力控制,从而使身心达到统一,增强人体的各项功能,激发和挖掘人体的内在潜能,进而达到预防疾病、增长智力、延年益寿的目的。它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养生之道与锻炼体质、加强体魄方法相结合的产物。文章主要陈述全新的养生保健体育与临床康复护理方法。

 

一、养生保健体育的概述

 

在医学院校内开展全新的养生保健体育教学理念,受到全校老师、学生、医护人员以及患者的热烈欢迎。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在职业化的技术教育教学体系中,配置的全部课程都应该依照职业技能的培养目标进行重新设计与组合,不要只是站在体育这一个角度去开展教学,而应该依据医学职业化和专业化的课程需要来找到高校体育的有效课程资源,突出精益求精的医学院校人才技术培养模式。养生保健体育和医学院校临床康复护理专业需求相结合,可以在中医养身保健的基础理论方面出发,在医学护理实践过程中实现预防疾病、强身健体的养生保健思想理念。

 

医学院养生保健体育课程主要设置了五禽操、易筋经、瑜伽健康养生术、经络活动功、太极拳、养血益气功等课程内容,这些课程的体系比较新颖,明确体现了养生保健体育和医学护理相结合教学模式。

 

中医强调的是注重日常养生,预防疾病的发生,身体若有不适,要及时调离,避免困扰。养生保健体育主要是锻炼功法,以传统养生疗法为主,突出锻炼养生的效果,在结合中医养生保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医学院校的课程技能就可以直接在临床康复护理中运用,这是一种比价传统的医学治疗方法。养生保健提倡的是自然治疗法,就是依靠人们本身抵抗疾病以及采用预防、治疗疾病相结合的医学保健技能,也可以称作是非药物治疗法,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一种比较自然的治疗来康复的天然方法。

 

医疗气功的主要目的是医治伤病,治疗对象是患有各种伤病的病人。在医学院的养生保健体育教育教学中,利用传统医学促进高校进行改革,运用新型的理念、内容和技能来促使临床康复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可以实现医学院养生保健体育与临床康复两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二、分析医学院养生保健体育与临床康复护理的结合

 

(一)养生保健体育学习的途径

 

1.医学院养生保健体育学分制

 

在医学院体育教学课程中开设必修课、选修课、养生保健健身部、选项课等四部分学分制,学生每完成一个课程可以获取四个学分,课时分别是30、36、34、36课时。必修课主要包括太极拳、功法练习十八项、舒心平血功、经络活动功等;选修课包括瑜伽健康养养生术;选项课为五禽操、易筋经、八段锦等;养生保健健身部有瑜伽、健康气功、按摩、保健气功等。

 

2.养生保健体育俱乐部

 

成立学生俱乐部,也就是健康养生保健体育社团,社团设立社长、秘书长和指导教练,各项保健活动按照社团的流程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开展各项社团宣传、推介活动、练习活动、演示活动和实训活动,在学生中进行纳新,从而把养生保健体育活动和医学院专业的课程密切联系,利用专业医学知识促使医学院养生保健体育课程的学习。

 

3.健康阳光体育活动

 

阳光健康体育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积极的锻炼身体,医学院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比赛,可以促进养生保健体育的学习,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技能。

 

(二)模拟实训基地

 

1.构建医院实训基地

 

医学院建立医院实习、实训基地,可以给学生提供与医护人员和病人充分交流的机会,让医护人员和病人更好掌握养生保健疗法的技能,也可以把养生保健体育疗法的技能、原理教授给病人,使病房变得更加活跃,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进一步实现养生保健体育与临床康复两者相结合。

 

2.养生保健体育社团

 

养生保健体育社团主要培养学生高水平技能的教学模式,学生运用课下时间和业余时间,在专业指导教练的指导下学习养生理论和技能,这是一种比较系统、完整的学习课程手段。在养生保健体育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讨论和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老师正确引导学生把已学到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

 

3.双证业余培训班

 

医学院不仅培养学生专业的技能作为第一职业技能,还培养学生取得各类职业技能证作为他们的第二职业技能,这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技能手段,同时也是一种谋取职业的途径。现在医学院开展各种业余培训班,例如:按摩师、健康营养师、足疗师等,这些培训班与健康养生保健课程有着直接的联系。中医的中药调养和药膳滋养的理论和实践,都可以在养生保健课堂中体现,它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效果在临床康复护理中大力推广,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养生保健体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医学院把养生保健体育与临床康复护理紧密结合在一起,对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3篇:保健养生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中医;养生方式;社会各类人群

【中图分类号】R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514-02

一?调研情况综述

调研人数:共发放问卷966份,收回有效问卷923份,无效问卷43份,有效率为95.55%?其中男性占41.98%,女性占58.02%?年龄在25岁以下的占29.01%,26―40岁的占34.57%,41―60岁的占25.93%,61岁以上的占10.49%?受访者的职业,农民占13.04%,工人占12.42%,企事业单位者占32.92%,个体经营者占12.42%,退休人员占9.32%,学生占19.88%?年薪收入,1万元以下者为24.54%,1万元到3万元者为26.38%,3万元到10万元者为25.15%,10万元以上者为3.07%,无收入者为20.86%?

调研内容:包括受访人的基本信息?对中医养生的认知态度?生活习惯?精神调养?术养方式等方面?

分析采集到的数据后表明,受访者对中医养生的认知态度受到性别?年龄?职业?收入的影响较大,养生保健的行为有较大差异?此次调研比较直观地反映出了济南长清地区各类人群对中医养生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模式?

二?中医不同养生方式在社会各类人群中的运用现状

2.1食疗在社会各类人群中的认知现状

食疗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的方式,受到社会各类养生群体的青睐?超过半数的人都注重食疗养生,并认为食养对养生有所帮助,愿意身体力行?收入和学历较低的人群如农民?工人,一般不太在意食疗养生,多满足于普通的一日三餐?企事业单位工作者?个体经营者?学生会受工作环境?学习性质的影响,饮食往往不规律?

2.2行为养生在各类人群中的运用现状

作息作为人体生物节律的一部分,对人体的生理和心理调节有着重要意义?农民?工人?退休人员等群体,大都有较规律的作息时间,可以按时睡觉,不熬夜,睡眠质量也较好?农民?工人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大都从事较重的体力活动,休闲娱乐活动也相对较少;退休人员无工作压力,闲暇时间较多,且比较注重养生保健?企事业单位工作者?个体经营者?学生等群体,有时会由于工作繁忙或者一些生活问题,导致作息很不规律,经常熬夜甚至通宵?

2.3形养在社会不同群体中的运用现状

运动作为养生的辅助手段,对养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农民?工人?个体经营者群体由于工作性质,基本没有时间来锻炼身体?企事业单位工作者?退休人员?学生群体,只是偶尔通过慢跑?打球等类的普通体育锻炼来运动?极少数的人群通过太极拳?五禽戏?气功等中医传统功法方式锻炼?

2.4神养在社会不同群体中的运用现状

调养精神对养生起着高层次的作用?超过半数的养生群体,通过种花种草?旅游?登山等有情趣的生活方式来调节心情,放松精神压力?也有相当一部分人群会通过绘画?音乐?阅读等艺术活动来调节精神?小部分群体则会通过站桩功?内养功?坐禅等中医方式进行精神调养?

三?调研综述

社会是由各类群体如农民?工人?企事业单位工作者?个体经营者?退休人员?学生等构成的?由于他们的物质基础?文化水平?认知能力等方面各有不同,加之工作性质和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差异性,决定了各类群体对中医养生理念的认知和不同养生方式的应用情况出现了较大的差异?总体来说,农民?工人群体运用的养生方式较为有限,而且水平较低?而企事业单位工作者?退休人员?部分个体经营者,由于经济基础较好,养生意识相对较强,所以养生方式较为多样,水平也相对较高?

在食疗?作息?日常运动?精神调养等方面,不同人群的运用情况都不尽相同的?在术养的方式选择上,50.31%的人群没运用过术养方式?32.38%的人群运用过推拿?拔罐?针灸的方式,部分人群运用过药浴?足浴?器物刺激等方式进行养生?通过课题组在调研过程中的宣传介绍,超过半数的人群表示,愿意通过食养?行为养?形养?神养等方式进行养生?小部分人群愿意通过气养?药养?术养等方式养生?大多数人认识到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养生,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四?建议和措施

根据实际调研的结果,本课题组提出以下建议:一是政府应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加强对人民大众养生保健活动的引导,对有关部门给予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保障和扶持,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二是卫生系统及各级医疗卫生系统,定期组织专家团队督促?检查各项养生保健工作的落实情况,使养生保健机构规划化?养生保健系统完善化?医院?医学院校等应充分自身的优势,组织各类专家走进基层,宣讲养生保健的意义,教授养生保健的方式方法等?三是社会媒体等应设立养生保健专栏?专题,引领舆论导向?同时对各种宣传严格把关,规范化管理,严格防止不良机构和个人假借养生保健的名义,兜售假冒伪劣产品,坑害人民群众?

通过以上努力,希望不同养生群体都能加强养生保健的意识,学习相关的养生保健知识,树立正确的养生观念?日常生活中,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养生保健的实践中?每日坚持应用食养?行为养等方式进行保健,注重作息规律,每周有一定的运动量,并通过养花种草?读书看报等方式加强精神方面的调养,积极尝试各种养生保健的方式?只要各级部门积极引导,各类人群积极加强养生保健知识的学习并加以实践,相信会在全社会引领出一种大众养生保健的新风向和新潮流,让中国梦照进现实?

参考文献

[1]刘占文.中医养生大概念[J].今日中国(中文版).2003.53(10);66-67.

[2]郑帅.药食同源――中医养生之道[J].生命世界.2011(03);54-55.

[3]中医养生箴言[J].北京中医药.2008(06);421.

[4]姜惟,童园园.“治未病”的含义[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版),2002,18(4):209-210.

[5]吕述鹏,郭宏敏.中医食疗在老年人养生与防治疾病中的意义[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03);30-31.

[6]吴俊琦,吴俊涛,韩涛.中国古代医家体育养生思想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2);179-181.

[7]裴国清.《内经》气功“治未病”思想的学术渊及其对后世医家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

[8]曹娜.中医养生思想古今文献整理[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

[9]张玉苹.张仲景治未病思想探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07),32(7):443-445.

[10]和中浚,江玉.中医养生方法的归类及其内涵和特色[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03);6-8.

第4篇:保健养生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养生思想;中医药院校;传统保健体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222-02

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必备条件。作为将来医疗事业的主要工作者,中医药院校医学生健康养生思想培养任务是巨大的。中医药院校医学生的健康养生思想的树立关乎医疗事业从业者的工作时限,同时也关乎健康养生思想的模范树立。健康养生问题的关注不仅是现今社会关注的问题,在先古时代亦被关注。“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素问.上古天真论》) 因此,养生的问题值得中医药院校师生关注。

一、传统保健体育课程具备养生属性

从体育课程的视角分析传统保健体育,是我国古代传承至今的强身健体的重要手段,同时传统保健体育还具备了养生及预防疾病的功能。对于一般医疗手段施治而言,传统保健体育更加注重发挥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有目的控制自我心理及生理活动,进而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对于医学不断进步,医疗手段增多的今天,参与传统保健体育锻炼,不但绿色低碳环保,对于体质虚弱、疏解心理压力、慢性疾病防预者有明显的养生作用。

二、中医养生思想

中医养生思想主要体现在未病先防上,《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中医认为养生是在未病时,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机能,提高抵抗疾病能力,避免病邪入侵,而达到防预疾病的作用。其主要通过积极调养身体正气、顺应自然、养性调神、不妄劳作、节制饮食等方法,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

三、传统保健体育与中医养生思想两者契合

传统保健体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闪耀的明珠,是中华民族实践积累的瑰宝。其不仅具备强身健体、益智防病的思想指导,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终生体育、培养学生养生保健的重要实施途径。因此,不能把中医药院校中传统保健体育教学单一列为体育课程。传统保健体育课程的学习,与中医思想的形成和完备,有莫大的关系。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与传统保健体育养生防病的思维模式是不谋而合的。因此,在传统保健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灌输中医养生治未病的思想,同时,应把传统保健体育课程的学习看成是治未病养生的一个重要的实施手段。

四、培养与落实

中医养生思想在传统保健体育课程教学中渗透、培养、落实是一个复杂的体教结合、医体结合、医教结合的综合问题。本文主要通过课程教学大纲规划、课程教师的培训、教学过程中如何落实、如何引导养生习惯的养成等四方面进行分析阐述。

(一)教学大纲规划。教学大纲作为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其关乎传统保健体育课程教材内容的编写、授课计划的落实、课程考核办法、教学反馈评估等,对传统保健体育课程如何教学、如何实施、如何考试及学时如何分配等都有具体的要求,它是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为使中医养生思想与传统保健体育课程能有效落实,必须从该课程的教学大纲开始,设置以中医养生思想为指导思路的传统保健体育课程教学大纲。从大纲上规范教学的实施,明确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法、考核的办法,使传统保健体育课程教学具备纲领性指导思想。

(二)课程教师的培训。现今,在中医药院校担任传统保健体育课程教学任务的体育教师主要还是以学院派体育教师为主,鲜有中医药院校毕业的体育教师。为了能让传统保健体育课程能渗透中医思想,对传统保健体育课程教师进行中医养生思想的培训是有必要的。现今,大学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但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能忽略的,同时,教师为适应学科的需要,健全学科知识体系,适当进行培训亦是理所当然的。

中医药院校中具备中医养生思想完整体系的中医学课专业背景的教师,教授传统保健体育课程是可行的,其意义和作用在于,全方位对中医药院校的学生进行中医思想的培养,并涵盖在体育教学中。

(三)课程教学中落实。生命在于运动的口号在体育教育教学中、在业余锻炼中被广泛提起。而实践中应该是生命在于适当适度的运动。孙思邈在《千金方》中也说:“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体欲常劳,但勿多极”,说明了运动要养成习惯,同时适度适当。然而对于中医药院校学生来说,每位学生运动的适当程度是因人而异的,此与中医中辩证施治是同一个道理。因此,要想全面落实中医养生思想于传统保健体育课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全面分析掌握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状况,依据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及心理状况,进行分组分类教学。教学的内容相当,但是依据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分组设置不同的体能训练目标;依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素质,分组设置不同的养生手法训练等,以期达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学内容。

(四)引导养生习惯的养成。传统保健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能传授给学生各种实践功法,如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易筋经等,并在教学中渗透培养学生中医养生思想。但中医养生思想是一个体系完备的理论,不是单一功法的锻炼和思想的培养就是养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中医养生认为,辩证认识自己的身体,顺应自然四时,起居有常,饮食调配,养性调神,动静结合,不妄劳作,方能全面使人体气血阴阳得到调整平衡,从而发挥养生保健、预防疾病的效能。

参考文献:

[1]马英.中国传统保健体育运动的中医学思考[J].辽 宁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2009,2(2).

[2]韩洋.高等医学院校开展传统保健体育的意义[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9,(9):74.

[3]袁跃,吴桂平.论中医养生与传统保健体育的社会功能演进[J].合 肥 工 业 大 学 学 报,2013,1(2).

[4]王博.中医药院校开展传统保健体育教学思路探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6.

[5]翟立武.高等中医药院校传统保健体育教学改革特色[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3.

第5篇:保健养生的方法范文

养生,就是根据生命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顺应自然规律来保养身体,解放精神,健全生活,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的一系列科学方法。养生不仅涉及生理上的健康,也包括心理、伦理、人生观等方面的内容,养生既要符合医学科学,也要符合机体的变化,更要符合人们心理、习惯和愿望。根据蔡老师对“五行”的解读,笔者发现中医养生理法可以在“五行”中获得解释和支持。正所谓“五行和者,一世无灾。五味调和,可解百病”。

传统中医学对五行的应用主要是通过五行的类比。五行,在天为五气,青、赤、黄、白、黑;在地为木、火、土、金、水;在人为肝、心、脾、肺、肾;在志有喜、怒、思、忧、恐;在味有酸、甜、苦、辣、咸。《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并有酸属木,多食伤筋;苦属火,多食伤骨;甘属土,多食伤肉;辛属金,多食伤气;咸属水,多食伤血。食类青养肝、赤养心、黄养脾、白养肺、黑养肾。李时珍还说:“肝欲酸、心欲苦、脾欲甘、肺欲辛、肾欲咸,此五味合五脏之气也。”所有这些,都是应用五行理论类比方法,指导心理、饮食以及疾病过程中的养生保健。它要求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保持五志和谐、五味调和、顺应季节,维持正常的平衡,才使人体健康。这样的理论长期指导着人们传统养生保健,并取得了相当的实际效果。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样的理论具有明确的历史局限性。一是比类取象可能导致牵强附会的结果,二是这样的指导缺乏针对性,严重影响了中医药及其养生保健理论精确和精细,也使中医学的养生保健逐渐远离了实证研究。

蔡民坤老师在《从“金”的本义谈五行的内涵》一文中认为“金”的本义不是指金属,而是指系统内的规律。简称为“生命程序”,并对五行的内涵作了新的解释:木,代表系统的物质加工和转换机制。火代表系统的能量属性。土,代表系统物质结构。水,代表系统的物质流动性。金,代表系统中的生命程序。这样的“五行理论”表述了生命系统运行的一般规律,同时也符合养生保健一般理论,并进一步指导养生保健。

首先,养生要根据生命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顺应自然规律,也就是符合五行中“金”的基本规律。这里,我们一方面要研究各种规律、规则,另一方面尊重规律以养身保健。丹尔曼博士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变化来探讨衰老过程,认为神经内分泌系统控制着激素和其他活性物质的释放,其水平的高低对健康有着重要作用,控制着修复和功能的调节。基因控制理论认为,人的衰老是先天设计好的,它集中探讨脱氧核糖核酸的基因编码在人类衰老过程中的作用。基因编码决定了人的体质和大脑功能的特定类型,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体的衰老速度和寿命。在养生保健中要尊重生命规律,顺应自然,具体要做到作息有时,合四时、合昼夜,避免熬夜,避免抑郁、急躁、激动等不良心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疾病观。正确面对疾病、意外和灾难。所有这些都是对自然规律、规则的理解和尊重,是养生保健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医学科学的发展也发明创造了干预生命程度的科学方法,如对一些激素紊乱病人的治疗(甲亢、糖尿病的治疗)、激素的替代治疗(性激素、生长激素的补充),在养生保健中则通过合理的运动、睡眠、心理干预调节机体的生命过程,如自我催眠改善负面神经语言程序(NLP)。养生保健一方面要科学地利用现代医学的进步,另一方面应避免对正常的生命过程的损害,如吸烟可以引起机体的器官组织间的平衡紊乱(英国科学家发现,一个典型的烟民每吸15根烟,就会导致细胞发生一次突变),等等。

第二,养生保健要注意保持机体物质结构的完好,这是五行中“土”这一属性的基本要求。对此,我们应检查各组织结构是否正常,排除相应器官的疾病。特别要注意排除肿瘤这样的疾病对机体的损害。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接触一些有害物质,防止化学、物理性质的损害。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各种劳损性、外伤性疾病的发生。这些都是养生中有关“土”的重要内容。这些养生保健的理论和方法与德国科学家奥格斯特・威士曼博士1882年所提出磨损和伤害理论不谋而合。

第三,养生保健要注意能量平衡,符合五行中“火”这一属性的变化。生命过程贯彻着能量的代谢过程。养生保健应注意能量的平衡,避免能量的过多积聚和过多消耗,前者导致机体肥胖,加重机体的负担;后者则导致人体消瘦,或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发生气虚、阳虚的病理变化。

第四,养生保健要注意机体物质的正常流动,也就是维护五行中“水”的代谢。机体代谢物质的正常流动是实现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基础。在机体中,水的流动可以最广泛、最一般地反映机体的物质流动状况,它包括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离子交换机制及所含物质成份,养生保健就是要维护物质流动的正常。物质流动异常还会出现痰湿证变化,产生相应的临床问题。科学家杰斯曼在1954年首次提出了“自由基”理论,揭示了物质流动过程中一项有损健康的机制,成为养生保健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认为人体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一些自由基,它破坏细胞及其重要成分,还可使机体出现氧化,导致衰老。

第五,养生保健要利用和维护机体的物质加工转换机制,也就是五行中“木”的功能。机体的物质加工转换机制是机体利用外界物质、生成机体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的关键,养生保健就是要利用和维护这一机制。所以在饮食原则中应注意少量、多样、天然,做到食物合理搭配、有制有节、饥饱有度,在肝脏等加工转换能力的范围内为机体提供恰当的物质和能量,避免过多和不足。不足可以引起营养不良,过多则可能损害机体的加工转换能力,如过度饮酒就会损害肝脏,进而使肝脏的加工转换能力下降,从而出现相应的疾病,所以在养生保健别强调适量饮酒,等等诸如此类。

第6篇:保健养生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地方政府规章;适用率;比较分析

一、实证的对象、范围及方法

(一)实证对象

本文的实证对象,选定的是贵州省人民政府颁行的有关卫生行政管理与人口计划生育的地方政府规章。考察有关行政部门对这些地方政府规章适用的情况,并分析其在实际中发挥的作用。

在贵州省人民政府规章卫生行政管理、人口计划生育项目下,选定有关卫生行政管理的《贵州省保健用品管理办法》、《贵州省实施办法》及人口计生行政的《贵州省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的适用作为具体实证对象。

(二)采用的方法

法律实证研究,是指在具体社会情境下按照一定程序规范和经验法则对法律信息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1]卫生行政部门及人口计生行政部门的行政管理文书(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征收),蕴含了大量的法律信息,可以作为定性与定量分析的素材。结合实地调查的方法,查看贵州省卫生厅行政许可与行政处罚的文书及贵州省计生委的行政征收的文书中,是否载明了地方政府规章,作为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征收的规范依据。据此,采用统计的方法,将载明了地方政府规章的案件视为地方政府规章明确适用的情形,计算实际适用案件数量,再与总案件数量相比,即可得出地方政府规章在某一行政部门的适用率。

二、地方政府规章适用率比较分析

(一)地方政府规章适用率高的情况

在调查过程中,地方政府规章在行政部门适用率高,又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在对外的行政管理文书中载明了地方政府规章,概括为外部适用;另一种则是地方政府规章出现在行政部门内部的公文中,归纳为内部适用。

1、外部适用率高的情形

外部适用率高的情形,出现在对贵州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适用地方政府规章调查上,贵州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要适用《贵州省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对社会抚养费进行征收。《贵州省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于2004年5月14日贵州省人民政府第76号令公布,该法第一条明确:“根据国务院《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符合《立法法》七十三条关于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规定需要制定规章的事项类别,是地方政府规章为执行上位法,结合本省实际,细化上位法而制定的地方政府规章。办法的第二条明确了贵州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全省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工作,并进一步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工作。走访贵州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了解到贵州省在2004年《贵州省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出台后,统一制作了全省的征收社会抚养费决定书,采取固定格式文书。

依法县级以上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具体征收工作,实践中社会抚养费征收都是由区、县一级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办理,因此选择贵阳市云岩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调查《贵州省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在云岩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行政执法中的适用情况。查阅该局2008与2009年的征收社会抚养费决定书,2008年做出征收社会抚养费的案件为103件,2009年为135件。[2]通过查阅社会抚养费征收决定的卷宗,得出的结论是云岩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在征收社会抚养费决定书中适用《贵州省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的适用率为100%。以2009年5月金某某、朱某某被征收社会抚养费为例[3],被征收人于2009年3月在妇产医院所生的男孩,属于政策外生育一个孩子,应征收社会抚养费。细查该案的卷宗,询问笔录提问时载明:“根据你所陈述的生育子女的情况,你和你爱人的行为已违反《贵州省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第5条规定,将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你有何意见?”征收社会抚养费审查表在违法事实的认定与征收意见部分明确:“按照《贵州省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第5条1-3款,对该夫妇按上一年(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641的2倍,夫妻双方按4倍征收社会抚养费26564元。”征收社会抚养费决定书阐明:“根据《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贵州省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之规定,决定对你征收社会抚养费26564元。被征收人在收到本决定之日起30日内,将社会抚养费交至黔灵镇人民政府。”由此发现,在询问笔录、征收社会抚养费审查表及征收社会抚养费决定书中均出现了《贵州省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的适用。

综上所述,考察贵州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对地方政府规章的适用,是选取了贵阳市云岩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作为具体考察对象,在其征收社会抚养费的卷宗中,广泛适用了《贵州省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的规定。《贵州省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适用特点表现为在对外文书与内部文书中均有适用,询问笔录、征收社会抚养费告知书及征收社会抚养费决定书这些对外文书,详尽写明了被征收人的违法事实及作出征收决定的地方政府规章条文,并得到被征收人的签字认可。《贵州省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于2004年7月1日施行,至今已六年,一般情况下一部细化了上位法规定的地方政府规章,颁行较长一段时间后,在行政管理工作中就会得到广泛、普遍的适用,其适用率就会很高。

2、内部适用率高的情形

内部适用率高的情形,呈现在对贵州省卫生厅适用地方政府规章调查上,贵州省卫生厅主要适用《贵州省保健用品管理办法》对保健用品的进行管理。对《贵州省保健用品管理办法》适用的重点调查集中在行政许可上,省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全省保健用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负责保健用品卫生许可证的审批。贵州省保健用品的生产需经过行政许可,并由省卫生厅负责保健用品卫生许可证的审批。贵州省卫生厅依据《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卫生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黔府办发〔2009〕123号)内设了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专门负责保健用品的管理工作。截止2010年3月,贵州省依据《贵州省保健用品管理办法》颁发了33个保健用品卫生许可证[4]。查阅贵州省卫生厅颁发的《保健用品卫生许可证》,采用通用格式,载明了单位名称、负责人、地址、许可项目、发证机关、有效期限等信息,但是并未在许可证上体现出地方政府规章的适用。进一步查阅卷宗资料,在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向贵州省卫生厅做的《关于颁发苗王增生贴等保健用品卫生许可证的请示》中,体现了《贵州省保健用品管理办法》的适用,请示文载:“根据《贵州省保健用品管理办法》、《贵州省保健用品受理审批暂行办法》,经组织申报、资格审核、生产现场评审、省级专家组评审等环节,现拟对9个生产企业苗王增生贴等33个符合条件的产品颁发卫生许可证。”地方政府规章除了在内部请示文件中出现,还在卫生行政部门公函中适用,如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给遵义市卫生局的《委托函》中载明:“根据《贵州省保健用品管理办法》、《贵州省保健用品受理审批暂行办法》,我局现组织对受理的保健用品进行评审,特委托你局对贵州遵义德澳医药保健用品有限责任公司等保健用品生产企业申报的保健用品生产场地进行核查。请按照《贵州省保健用品受理审批暂行办法》第六条的规定,在收到委托函后5个工作日内组织人员对生产场地进行核查,并出具评审报告报送我局。”由此可以看出,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对《贵州省保健用品管理办法》的适用主要是在内部公文中,如果以对外的《保健用品卫生许可证》做统计该地方政府规章的适用率为零,以对内的文件做统计地方政府规章的适用率为100%。

(二)地方政府规章适用率低的情况

《贵州省实施办法》规定了卫生行政处罚权,细化了对医疗机构进行行政处罚的具体情形。《贵州省实施办法》第二条规定在本省范围内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各类医疗机构,必须遵守《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和本办法。该办法已施行10多年,应该在卫生行政部门的行政管理过程中得到广泛的适用,但是实际情况到底如何,需要进一步实际考察。

查阅贵州省卫生厅卫生监督局2006年至2009年行政处罚文书卷宗,2006年7个案件,2007年1个案件,2008年9个案件及2009年3个案件。这些案件的行政处罚书都是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做出的,并未在文书中发现适用《贵州省实施办法》进行行政处罚。

对《贵州省保健用品管理办法》和《贵州省实施办法》适用的考察,集中在贵州省卫生厅中医药管理局与卫生监督局两个内设机构。《贵州省保健用品管理办法》的适用特点体现为内部适用,主要以内部公文形式适用,以内部公文统计,适用率为100%。因为这一地方政府规章未列明上位法,在贵州省对保健用品的管理肯定主要以该地方政府规章为准。但是,此地方政府规章适用的表现形式,与假设的情形不尽一致,并未大量体现在对外的行政管理文书中。《贵州省实施办法》的适用特点较为复杂,在贵州省卫生厅的各个内设机构中呈现不同的适用情况,以对医疗机构的行政处罚进行统计,适用率为零。对这一规章适用的调查结果与事前预测的适用情况有较大差异,得出的结论是,不能主观判断一部细化了上位法规定的地方政府规章,颁行较长一段时间后,在行政管理工作中就会得到广泛、普遍的适用,其适用率就会高。

上述调查集中体现出某些地方政府规章的适用处于尴尬境地,现阶段的地方政府规章为了立法而立法,较为忽视在具体执法中的操作问题。一种表现是原则性条款越来越多,程序性的、量化的条款越来越少。地方政府规章仍旧是原则性的、倡导性的,只是简单复述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另一种表现是简单模仿、套用上位法,体现不出任何反映本行政区域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特色。

三、结 语

我国的法律、法规、规章数量庞杂,各级人大与行政机关仍在不断地制定,然而我国只承认其中的一部分,即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单行条例,规章在我国立法法中只采取半承认的方式。因为法律规范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存在于一个统一有序的法律体系当中,而这个法律体系由不同的法律规范按照位阶的高低之分有序排列组成。作为法律体系中一环的地方政府规章,并不如预期的那样得到了广泛、深入、规范地适用。因此对于地方政府规章在行政部门中的适用率比较分析,有利于促使我们关注实然状态下地方政府规章的运行,解决地方政府规章适用实践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文显. 法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贵州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贵州省人民政府规章汇编[M].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金佰坚(1986-),男,贵州遵义人,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07法学在读学生。研究方向:法学。

雷小政. 法律生长与实证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第29页。

数据来源于贵阳市云岩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第7篇:保健养生的方法范文

在两次体检之间对幼机构在职员工510例发放《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理念、技能66条(试行)》宣传册,并在每月健康教育例会上对其进行健康素养知识健康教育。统计学方法采取Epidata3.1建立数据库,用SPSS13.0进行描述性分析。

健康教育前后分别发放问卷510份,收回问卷510份,收回率100.0%,男51例,女459例,男女比例:0.1∶1,保健医30例,行政人员、幼师、保育员、后勤人员各120例,年龄25~30岁占25.3%,30~35岁占25.3%,35~40岁占6.3%,40~45岁占24.1%,45~50岁占19.0%,托幼机构在职员工的文化程度情况。

健康教育前,对健康的定义仅有34.9%的人回答正确。骨折首先不能复位的知晓率只有23.1%。婴儿合理喂养知晓率为43.5%。咳嗽咳痰两周以上的正确做法仅有28.1%。蟑螂、蚊子传播疾病的知晓率为31.2%和34.9%。健康教育后以上问题的正确回答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戒烟正确方法、孩子打预防针能预防哪些疾病、与艾滋病患者共用注射器能否传染艾滋病、肥胖与健康的关系、降低室内空气污染的最有效做法的知晓率都在90.0%以上。

仅有28.4%的人知道抗生素的正确应用方法,有晚上刷牙习惯者30.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30.0%,知道成人每天喝奶300g者、每天吃盐不超过6g者分别为33.1%,35.9%,经过一年的健康行为干预后,上述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形成率都达到了70%以上,但主动测血压,被犬、猫抓伤后的正确处理、主动获取健康知识,生熟砧板分开、饮用污染水引起疾病的健康行为形成率,健康教育前后提高比例幅度不高。

对危险标识的识别技能掌握率较低,如:识别药品说明“OTC”的正确含义只有26.3%,生物安全标识别率36.3%,放射性标识42.2%,易爆爆标识识别率45.7%。接受健康教育后,上述健康技能掌握率较低者得到了显著提高。对医疗救助拨打120、抢救触电的正确处理的健康技能掌握率较高,分别为95.5%和89.2%。

健康教育前健康素养为26.3%,基本知识与理念素养为34.3%,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为17.6%,健康技能素养为25.9%,健康教育后,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健康技能素养分别为41.2%,51.6%,32.2%,42.0%,可见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健康教育前后都是最低的。

本次调查显示健康教育后托幼机构员工具备健康教育素养、基本知识与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健康技能素养较健康教育前有了显著的提高,这与目前国际上认同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改善人群健康素养水平的主要手段,并将健康素养的改善情况作为反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行动效果的一个主要指标[2]的结论相一致。保健医健康教育前后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具备基本知识与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基本技能素养的提高比例最高,其次是行政人员、幼师,再次是保育员和厨师,这符合健康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阅读能力的结论,文化程度高的人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强于文化程度低的人,因而能更准确、更有效地寻求健康相关知识[3]。

第8篇:保健养生的方法范文

问:乌伟・艾雄先生,你是德国索林根太极道养生学会会长,罗冰女士是内养功的老师,你们多年来在德国进行内养功养生保健培训,并带领德国朋友多次到中国北戴河医学气功培训基地学习内养功养生保健功法,请二位谈谈对内养功的认识。

答:内养功发源于中国,现在已经走进德国,走向世界。为什么德国、法国等许多国家的人们喜欢学习和练习内养功呢?这是因为内养功是很好的养生保健功法。大家都知道,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内因起主要作用,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参加刘亚非老师的培训和多年的实践不断认识和理解内养功这个“内”字就是要通过内求的方法调动人体内部的能力,更好地提高和改善人体的内环境,加强人体的各部分功能,使阴阳平衡,达到一个新的状态。随着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工作方式以及竞争给人们带来的压力,长期的紧张极易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如高血压、冠心病、肠胃病、呼吸系统疾病和神经衰弱、失眠等疾病。内养功的功法首先使人身各部位、各器官放松,“放松”对养生保健起着重要作用。通过练习内养功的松静法,通过调整意念、调形调息、动静相兼等内容,使身体各个部位达到松融,精神意念达到恬静,就有助消除紧张,改善血液循环,起到防治高血压、心血管病、胃肠疾病和神经衰弱、失眠等疾病的作用。内养功功法除了放松作用外,还有通过特殊的停闭呼吸法促进新陈代谢、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作用。中国医学讲,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内养功功法能起到疏通经络、血脉、呼吸、器官的作用,自然而然就起到了养生保健的作用。

另外要说明的是,人患病后,对症服药是必要的,但是凡药三分毒,有些药物副作用很大,如治疗青春痘的异维A酸胶丸,长期服用有人可患抑郁症,甚至造成自杀的恶果。而内养功的练习没有副作用,只要掌握正确的练功方法,并持之以恒练功,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所以我们称内养功是没有副作用的绿色养生保健法。我们太极道养生学会隶属于德国科隆体育大学,所办的两年制的成人再教育班,内养功是必修课。

问:既然德国人认识到内养功是很好的养生保健功法,在德国是如何开展内养功养生保健活动的?

答:德国很多人都知道内养功,并学练内养功,不仅有一些民间的学术团体组织学习、推广和应用,而且在一些研究机构、大学和医疗机构也开展内养功的培训和研究。在德国西部有波恩气功养生学会,中部有索林根太极道养生学会,在首都柏林成立了“内养功培训中心”和守中中医学校,专门开设了内养功的师资培训和医师培训,在法兰克福有“内养功学校”,南部慕尼黑等城市有中医学校和德国气功协会,也都开展内养功的培训和学习。从1996年起,在十几年里,除了以上各个组织每年在全国招生举办内养功培训班外,奥登堡大学、宏堡医科大学、爱兰恩医学院等也相继并展了内养功的培训和研究。刘亚非老师和冯益建老师到德国讲学,他们的足迹遍及德国许多地方,给德国人民送来了内养功、太极拳功法,送来了健康,送来了友谊。我们也每年在全国招生,到中国北戴河气功培训基地来进修、学练内养功和太极拳,仅德国太极道养生学会前后10年,就有200多人来北戴河接受培训。回到德国后,除自己养生保健外,很多人已成为辅导员或老师。目前,在德国很多地方都开展对内养功的培训、应用和研究工作。德国有8200万人口,其中有十几万人学练气功和太极拳。通过学练内养功和太极拳,许多人的免疫力提高了,收到了健康身心的良好效果。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人学练内养功,德国有可能成为学练内养功的王国。

问:德国开展内养功养生保健活动很活跃,是否与德国政府的支持有关,请介绍一下德国政府是如何支持内养功养生健身活动的?

答:你说的很对,德国政府给了气功和太极拳在德国开展的广泛空间,并且通过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参与加入,使其应用与研究层次很高。这也是德国政府的聪明之处,他们明白,通过学练气功,能够增强国民的身心素质,国民不生病、少生病,身体健康,一来国民减少生病的痛苦,二来减少国家、医疗保险公司的开支,这是件对国家对人民都有好处的事情。因此,国家不干涉气功养生保健活动,而是给予一定的支持。政府支持医疗保险机构承认气功保健,对于气功预防疾病的效果予以肯定。并明文规定,凡参加有德国资质气功老师(包括内养功)培训班的人员,医疗保险公司给予报销一定数额的培训费。参加中国刘亚非老师内养功培训的学员,德国医疗保险公司专门批示,列入此报销范围内。在德国北威州还有一条特殊的规定,参加有资质气功老师气功培训的,可以从欧盟基金里报销培训费。德国有的企业还规定,凡参加7天以内各种进修培训的,其中包括参加气功和太极拳培训,不算休假,不扣工资。

第9篇:保健养生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校 教职工 运动保健

运动保健是指在体育锻炼、运动训练和比赛中运用临床医学和体育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对体育运动者进行监督与指导的过程。它包括了体育卫生、医务监督、运动创伤及医疗体育等方面的内容。高校教职工在职业压力增加的情况下,往往出现一些现代文明病,从而导致老师身体状况变差。所以运动保健是非常有必要的。高校教职工坚持运动保健,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缓解压力,同时也提高教学质量等。健康是人生命活动和劳动、工作能力的基础,学校教师的健康状况优良,可以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以充足的精力面对教学任务,能胜任繁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各类型人才,有了优秀的师资力量和合格的毕业生,学校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所以,有关高校应该注重教职工的运动保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增加老师运动项目,帮助老师进行脑部保健、眼睛保养、嗓音保健与训练、心理健康保健和颈椎养生等等,促进高校教职工的身心健康和愉悦心情。

一、高校教职工运动保健的意义

(一)促进高校教职工身体健康

“健康在于运动"这是人们都懂得的生活真谛。人们都知道体育锻炼对健康的重要性,一方面,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调节和兴奋大脑的神经中枢,增强和提高免疫力;另一方面,运动还可以增加饮食,提高睡眠质量。高校教职工坚持运动保健,注重个人身体的健康发展,在工作中定期休息,注意眼睛、颈椎、嗓音、脑部、心理等等的保养与训练,可以有效促进教职工的身体健康,保持机体有更大的动力去工作、学习和生活,从而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综合性人才,促进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

(二)带动学生运动保健,形成良好运动氛围

老师是学生的学习榜样,老师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高校教职工坚持运动保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带动学生一起进行运动保健,营造一种良好的运动氛围,让学生也共同参与进来,使得老师与学生共同健康发展,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疾病的发生,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从而使得学生有更多的学习精力和兴趣,最终有利于自身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二、高校教职工运动保健的现状

虽然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没有注重个人的运动保健,无法形成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高校教职工运动保健状况仍然需要改革:

(一)高校忽视教职工运动保健

有些高校在教学中更多的注重学生的运动健康发展,专门设立体育课程来帮助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忽视了高校教职工的运动保健。在学校教学过程中没有相关的方案来促进教师的运动保健,没有组织学校老师共同运动,这样无法形成一种良好的学校健康文化,从而阻碍了学校的发展。

(二)高校老师自身没有提高对运动保健的重视度

高校老师在工作中经常因为追求效率、追求成功而缺乏自身运动保健,没有提高对运动保健的重视程度,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更多的锻炼,久而久之就形成不良习惯,导致个人身体健康状况的降低,比如眼睛视力下降、出现各种颈椎病、嗓音受损、体力下降、脑部保养不足、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等等,最终影响到生活、工作。

三、有效促进高校教职工运动保健

(一)增加嗓音保健与训练

现在,大部分高校在授课过程中老师是课堂的主体。老师为了能够与学生更多的进行学术交流,传授文化知识,在课堂上更多的使用嘴巴来进行讲课。比如有的老师一天要讲一到两门课程,讲课时间比较长,这就增加的嗓子的负担。由于长时间的说话,可能导致嗓子干涩难受,影响老师的健康。所以有关高校教职工应该注重嗓音保健和训练,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喝水,保持嗓子湿润;平时多注意嗓音训练,调节自己的发声方法,从而节省一定力气而发挥更大的效果;可以在讲课时借助扩音器,扩大自己的声音,而减少了个人发音力气。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帮助高校教职工的嗓音保健与训练,有利于教师的身体健康。

(二)颈椎养生方法

高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长时间站立讲课,在办公室进行办公时会长时间坐在位置上,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颈椎的健康,很多老师可能出现一些颈椎病等,在一定程度上给老师造成不利影响。所以高校老师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采用颈椎养生方法,有利于颈椎的健康。比如工作一定时间后活动活动筋骨,舒展身体,保持身体处于一种舒服轻松的状态。还有就是高校老师应该培养良好的运动兴趣,平时利用休闲时间多多进行体育运动,跑步、打球、爬山、游泳等等,让身体得到放松,从而促进自身身心健康。

(三)有必要进行眼睛保养

高校老师的工作对眼睛的利用是非常多的。很多老师由于长时间的用眼阅读书籍、查阅资料、上网浏览、批改作业等等,造成视力逐渐下降,影响老师日常生活。所以有关高校老师应该注重眼睛的保养,有必要进行眼睛保养。他们可以在日常工作时注意眼睛定期休息,适当眺望远方;定时早中晚进行眼保健操训练,保证眼睛的健康;平时注意饮食健康,多食用对眼睛有益的水果、蔬菜等,摄入维生素等等。通过这些方法来促进眼睛的保养与健康。

(四)心理健康保健

高校老师随着职业压力的不断增加,他们的心理压力也在逐渐增加。所以有关学校老师应该注重心理健康保健,当遇到问题时多多和朋友、同事交流,不要把压力积累在心中,应该得到朋友的帮助,这样有助于自身压力的释放,心理更加健康。有关学校应该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平台,方便老师心理健康咨询,最终使得高校老师的心理健康保健,生活更加美好。

(五)体育保健

高校教职工应该注重体育保健,增加体育锻炼,提高自身体力活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比如有效利用校园课间操时间,与学生一同进行保健操训练,或者组织老师一起在体育场进行健身走,让身体在长期工作中得到片刻运动与放松。还有就是可以成立学校体育兴趣小组,组织老师一起参加各种体育运动项目,在运动比赛中得到锻炼。通过这些方式来使得高校教职工增加体育锻炼,有利于体育保健。

(六)注重饮食健康保健

高校教职工在日常饮食中也应该注重营养保健,多食用一些绿色安全食品,保持机体健康,营养均衡,从而为运动奠定一定基础。学校应该投入一定资金来建设优秀餐厅文化,购买足够良好、种类繁多的食材,保证餐厅饭菜的健康安全与营养均衡,聘请专业厨师来给餐厅做饭等等,让老师与学生能够吃得放心、喝的放心。通过从饮食方面来促进高校教职工的营养保健,促进老师的健康。

四、小结

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之中,健康备受关注,被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对健康的认识也发生了较大的改观,它的概念、本质、内容、形式被注入新鲜的血液,体现了它的与时俱进,体现了人们对生命的本质认识。健康第一的思想已转化为行为,终身体育已成为人们的基本思想,同时健康也是素质教育的功能目标之一。体育运动可缓解精神压力,预防各种疾病的产生是科学研究已证实的事实。而保健操作为一项体育运动,以其动作简单、协调、锻炼身体全面,同时有节奏强烈的音乐伴奏而著称,是缓解精神压力的一剂良方。在轻松的保健操锻炼中,练习者的注意力从烦恼的事情上转移开,忘掉失意与压抑,尽情享、受保健操运动所带来的欢乐,得到内心的安宁,从而缓解精神压力,使人具有更强的活力和最佳的心态。总之只要控制好运动范围和运动量,保健操练习就能在预防损伤的基础上,达到医疗保健的目的。高校教职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个人身体运动保健,增加体育锻炼,促进身体健康发展,保持身心愉悦,长时间坚持最终有利于高校教职工的生活更加美好,以更好的精力去培养国家人才,促进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不仅仅高校教职工需要坚持运动保健,所有人类都应该坚持运动保健,注重个人身体健康,全员运动,促进全民族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爱英.浅谈高校教师的身体保健方法[J].考试周刊,2009,(37).

[2]李桂芝,崔凤华,姜桂芬. 论高校教师健康状况与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J].河北医学,2002,(12).

[3]尤晶.论"生命在于运动"的保健意义[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