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市场经济存在的问题范文

市场经济存在的问题精选(九篇)

市场经济存在的问题

第1篇:市场经济存在的问题范文

随着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体育消费呈现出广阔的市场需求和良好的增长势头,体育产业因此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消费增长点和投资热点。体育产业在我国发展虽方兴未艾,但在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体育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体育产业布局和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地域发展不平衡,呈现出城乡之间和东西部之间的差距。由于受经济、文化、思想观念和资源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我国的东部特别是沿海的大中城市如上海、广州等,体育消费水平较高,体育产业已成为本地区的投资热点。而西部地区如宁夏等,体育消费投入微乎其微。第二,运动项目产业开发不平衡,由于运动项目的竞技水平、观赏性、普及程度和在国际上取得成绩的含金量有较大差别等方面的原因,致使其产业资源价值、市场容量和效益有很大差别,如足球、篮球、乒乓球、网球和田径的个别项目等市场开发已有一定规模且带来一定效益,但除此之外的其他项目难以进入市场。

(二)相关产业潜能没有充分发挥,产业质量不高

目前的体育产业较注意有形资产的利用,如体育场馆的租借和经营,但对无形资产如对各赛事活动的会徽、会标、冠名权及指定产品,各协会、俱乐部自身标志、队名价值等重视开发不够。从体育用品市场上看,高档产品市场的大部分仍被国外著名的体育用品公司直接生产或合资生产,而国内体育用品行业中的一些明星企业高档产品在整体上仍有很大差距,许多体育用品企业没能开发新的名牌产品,普遍存在着款式品种陈旧、质量低劣的现象。产业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各类体育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管理水平较低、经营管理观念落后和市场竞争力较弱。大部分体育企业缺乏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经营方式落后,缺乏品牌意识。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体育用品企业能否创造出国际知名品牌将是我国体育产业所面临的严峻问题。

(三)法律法规不完善,缺乏优惠政策的扶持

目前我国尚未出台高层次的体育产业法规,没有一支有力的体育执法、监督队伍对我国的《体育法》实施状况进行监督检查。至今中国市场仍未有一部统一的法律来规范的发行销售体制,更别说引进竞争,建立起一个独立有效的公众监督体系。

政策倾斜往往是一个新兴产业必要的助推剂,体育产业迫切需要政策扶持以尽快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在体育经济发达的国家已有成功的经验,比如对体育场馆的投资可以享受土地征用的优惠政策和低息贷款、对体育比赛收入和体育组织接受的捐赠可减免税收等。而我国由于体育市场发育的不完善,缺少扶持体育产业发展的明确政策,尤其在融资、赞助和建立产业发展基金方面没有明确的、可操作的产业扶持政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体育产业的发展。

(四)体育产业的管理人才匮乏,结构不合理

我国的体育产业长时间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暴露出了体育产业人才严重不足的问题。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现有的体育管理人员多是退役的运动员、教练员,且具有高学历的体育管理人员很少。这些人中有的只熟悉运动过程,而对经营知识知之甚少,很难想象一批没有高学历、没有经营管理知识的非专业人员能经营出高效率、高产出的体育产业实体组织。

二、发展我国体育产业的对策

(一)调整体育产业结构,逐步实现平衡发展

为解决地域不平衡的问题,可建立体育产业发展基金,启动和扶持地方龙头企业和培育骨干产业,多渠道筹措资金。通过国家财政增投资金、体育部门自筹资金和利用社会资金建设一批既能举办比赛又能向社会开放的多功能场馆,作为体育产业的阵地。同时乘西部开发之风,发展西部体育产业,提高各运动项目的竞技水平,加大比赛和表演的观赏性,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体育产品,促进体育产业结构的平衡。

(二)加快体育产业化改革步伐,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业质量

国内体育用品企业必须不断开发研制新产品,并通过相应的营销手段提高市场占有率,通过技术、管理和市场营销,使国内体育用品满足国内消费者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的同时扩大出口量、占领国际市场。

应着力把健身娱乐和竞赛表演等作为重点,并带动体育技术培训市场、体育无形资产市场、体育用品市场和体育中介市场的良性发展。从企业投资来看,由于竞技体育项目具有娱乐性和观赏性,因此高水平的竞技体育可以创造市场,有了市场就会有投资者和生产者,而投资的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又依赖于所投资项目的市场能力和经营效益,因此,那些具有市场潜力的竞技项目应当受到关注。

作为体育产业承担主体的体育企业应把重点放在无形资产的变现上,即品牌化经营。通过整合现存的体育企业,形成一批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规模化的企业集团,打造出自己的品牌企业,尽而提高产业质量。

(三)建立健全体育产业法规体系,借助政策手段适度扶持

当今至关重要的是加快和完善体育产业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从战略的高度制定一个长远的产业发展规划,加强体育市场的立法管理,建立结构合理、层次衔接有序的体育法律法规体系,把体育产业的发展纳入法治的轨道。法制建设主要应从体育产业的主体组织、行为规范以及市场环境秩序的维护等几个方面进行。

国家在规划布点、发展项目和发展产品上应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如简化管理程序、税收优惠、利率优惠和对投资者利益特殊保护等,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体育,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

(四)培养体育产业人才,提高体育产业管理水平

第2篇:市场经济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 劳动争议 解决机制 完善

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形成于改革开放以后,实行的是“调解-仲裁-诉讼”体制,即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经申请企业调解委员会调解不成的或不经企业调解委员会调解,可以向当地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当事人可依法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按两审终审程序处理劳动争议。这一体制在改革开放初期对于解决劳动争议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改革的深入,利益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使得各种利益主体的独立利益区分明显,矛盾也日益增多。劳动纠纷大幅增长,劳动调解结案率却逐年下降,仲裁率逐年增加,不服仲裁又诉诸法院的案件也随之增长。在新的形势下,现行的“调解-仲裁-诉讼”体制的弊端已露端倪。如何完善现行劳动争议解决机制,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利,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一、现行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存在的问题

2008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针对我国现行劳动争议体制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改革与完善,但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未能充分发挥其功能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将“着重调解”处理劳动争议的一项基本原则。该法整合了现在社会上已经成立的各种劳动调解组织来参与处理劳动争议,如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一些组织。但在实践中,劳动争议调解的功能并不能很好地发挥,甚至名存实亡。其原因是:第一,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的权威性明显不足,因为劳动争议调解不象劳动争议仲裁那样是劳动争议处理的一个必经程序;同时,因大部分调解人员专业知识欠缺从而影响着对劳动争议作出客观公正的理性判断,所以其调解结果有时会受到质疑。第二,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并未对企业设立调解委员会做出严格要求,只是说“可以设立”。既然不是命令性规定,一些企业出于经济成本或人力成本考虑,或者根本没有设立调解委员会,或者即使设立该机构但并未实际运行。第三,调解委员会是由企业设立的,其人事和经费都由企业管理,这种人身与财力上的依附关系决定了调解委员会很难保持中立超然的独立人格。

2.经济成本与时间成本高昂,劳动者难以承受

从时间成本层面看,《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从受理之日起六十日内结案。与之相比,《民事诉讼法》规定,一审普通程序的审理期限是六个月,有特殊情况可以延长六个月;二审程序审理期限是三个月,特殊情况可以延长。根据以上规定,一起劳动争议案件经过一裁两审,在正常情况下一般需要一年左右时间。如果遇到上述“特殊情况”时间会更长。从经济成本方面看,劳动争议处理的这种“调解-仲裁-诉讼”机制,囊括了几乎所有的解决争议手段,机制每个环节的展开都需要当事人投入一定解决争议的经济成本,如聘请律师费用、仲裁及诉讼费用等,对于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和就业压力的劳动者而言,这些成本累计起来有时是难以承受的。

3.“先裁后审”的劳动争议体制有违意思自治原则,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

根据《劳动法》和《条例》的规定,劳动仲裁机构受理案件以一方当事人的申请为程序依据,无需征得对方当事人的同意即可立案。这种规定使仲裁成为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前置程序。这种制度的本意是充分利用劳动仲裁部门熟悉劳动法律规范的优势,减轻人民法院的工作压力,并能有效地得到法院的司法监督和司法保障,但制度运行中却出现了问题。一方面,违背了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劳动争议本质上是一种民事争议,双方法律地位应当是平等的。因此,当事人应当有权自由选择调解、仲裁可诉讼等救济途径。而强制仲裁的规定没有体现出市场经济体制下主体意识自治要求,没有体现出仲裁应有的自愿原则,实质上是公权对私权的干预。另一方面,弱化了仲裁高效率、高权威的职能。按照仲裁前置原则,仲裁要服从审判。在处理劳动争议过程中,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无终局处理权。大多数通过仲裁的劳动争议案件,会选择继续通过诉讼渠道解决纠纷,仲裁并未实际发生法律效力,这种体制上固有的弊端不仅导致仲裁机构没有缺乏主动性,履行程序了事,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

4.仲裁与诉讼在程序的衔接上仍有待于完善

劳动仲裁与诉讼程序上相互脱节,具体表现为:第一,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提讼后,法院审判不对仲裁审理和裁决做出任何评判,审判活动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从头开始,仲裁裁决书实质上失去了法律效力。第二,“仲裁-诉讼”体制,仲裁虽然是诉讼的前置程序,表面上给予了当事人合法权益最大限度的维护,而客观上却形成了仲裁、诉讼各审各的,二者互相割裂的局面。第三,在裁审实践中,仲裁机构熟悉劳动政策和相关法律规范,但缺乏系统、扎实的法律基础理论;而法院具备较强的理论基础却缺乏对劳动政策和具体规范的熟悉掌握和运用。

二、完善现行劳动争议解决机制之对策剖析

1.应充分发挥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作用

针对上述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功能弱化的状况,建议为了促使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发展,在应该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单位尽快地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同时也要重视区域性行业性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建设。最好是在国家劳动社会保障部门建立专门的企业调解委员会的管理机构,负责企业调解委员会的筹建、指导、监督和管理。企业调解委员会的经费和工资待遇由企业按照职工人员或一定工资比例统一交纳给调解委员会的管理机构,由他们再统一拨付。从而保证企业调解委员会的独立性。在立法中应对劳动争议调解给予更多的关注,确定劳动争议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并在法律上确保劳动争议调解书的法律效力,为开展劳动争议调解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同时,培训劳动调解委员会的工作人员,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

2.建构科学合理的劳动争议处理模式

对于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学界批评之声不绝于耳,并提出各种劳动争议处理模式,如“一裁一审制”、“裁审自择、一裁一审、两审终审制”、“只裁不审制”、“只审不裁制”、“裁审分离、各自终局制”等。笔者认为,应选择“或裁或审,各自终局”模式。即允许劳动争议当事人选择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劳动争议诉讼。一方当事人选定其中一种纠纷解决方式即发生系属仲裁或系属诉讼的效力,各方当事人均不得就同一劳动争议再请求以另一种方式给予救济;劳动争议仲裁实行两裁终局,劳动争议诉讼实行两审终审。选择这一模式的优势在于:第一“或裁或审”避免了仲裁与诉讼衔接不畅的问题,拓宽了劳动争议的诉求渠道,减轻劳动争议纠纷急增给劳动争议仲裁部门和法院带来的压力。第二,赋予当事人程序选择权,实现了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第三,有助于当事人对处理结果的接受,促进争议劳动关系恢复或实现新的和谐。

第3篇:市场经济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市场经济;财经问题;重要性;解决方案

1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中财经工作的重要性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财经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现阶段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财经工作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财经工作渗透到市场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没有财经管理工作的支撑,市场经济各个环节的管理水平将会下降,甚至会出现某种混乱局面,尤其是公共管理这一环节,公共管理是最需要企业各项物质技术等服务作为支持来实现与完成的,所以财经工作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对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但是现阶段市场经济环境中的财经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我们积极寻找解决方案。

2分析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中财经工作中存在问题

(一)财经工作规划存在不合理

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中的财经工作问题很多,其中在财经工作的规划方面存在不合理不够完善的情况,需要企业尽快修改、调整和完善财经工作规划中的不足之处,否则将会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传统的财经工作规划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各种不足之处,它在各个层面及领域与现阶段的市场经济在实质与形式上已存在不和谐的现象,这会影响财经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严重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财政制度缺乏改善力度

财政制度是财经工作中的重要依据之一,其与财经工作的正常运行戚戚相关。财政制度应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随之做出调整,但是却出现了调整力度不足的情况,尤其在财政支付方面存在着很大的漏洞,例如支付名目过多,财政部门的调查不彻底,由于数目过多财政部门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一一调查,再加上财政制度的不够健全,这就为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创造了绝佳的机会在财政支付上下手私吞公共资金,这些监管不严的情况给财经工作的开展造成极大的消极影响,所以必须加大对财政制度的改善力度。

(1)财经工作内部统筹失衡,不利于经济的整体发展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开始逐渐意识到财经工作的重要性,开始积极的改革整顿财经工作,但是却忽视了公共服务的效果,顾此失彼。企业对于公共服务的忽视态度直接阻碍了公共事业的建设与运营,甚至有些企业拒绝对于公共服务的社会责任,这直接制约了公共事业的发展,最后将反作用于社会,最终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财经工作内部的不平衡会影响社会市场经济的整体发展,需要引起企业的重视。

(2)地域保护现象严重

政府意识到财经工作的重要性,开始大力改善财经工作,而财经工作存在片面强调发展经济的情况。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地方都有很严重的区域保护现象,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但是从长远的眼光来看是不利于市场经济的稳健发展的。区域保护会使区域内部处于闭塞状态,阻碍区域间的交流合作,影响区域间的互惠互利,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

3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中财经工作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建立健全财经工作规划,这是市场经济稳健发展的基础

针对现阶段财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完善的财经工作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财经工作的稳健正常运行对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直接的影响,所以针对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式我们应该建立相应的财经工作计划,使市场经济朝着科学规划的方向良性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针对财经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使财经工作能够在科学管理的模式下去运行,整顿财经工作内部结构,使其内部混乱局面得到改善,并且对内部管理人员进行合理分配使其内部职能更加合理化,这样方能建立一个健全完善的财经工作计划,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定的基础。

(二)加强财经管理人员的素质培训

人才是社会得以发展的主体对象,做好财经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素质培训。首先需要加强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这是培养优秀财经管理人员的基础,企业应该在培训上增加投入,使管理人员能够更好的接受信息化社会的专业技术,培养管理人员独立自主能力、创新能力,这是培养高素质的财经管理人员有效途径;其次是要加强财经管理人员的精神层面的素质培养,这样才能使财经管理人员在诱惑面前不至于妥协,另外不但要加强财经管理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还要使他们树立极强的财政风险意识,这是使财经工作走向正轨的必要条件之一,加强财经管理人员的素质培训是财经工作实现科学管理的基础。

4结语

现阶段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财经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我们特别重视起来,建立健全的财经管理机制,并且完善财经工作计划,使其朝着科学有效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更好的推动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市场经济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人才市场;问题;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1.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0月19日

一、引言

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是社会进步的血液,是民族的脊梁。当今时代,人才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力量,为进一步发挥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推动力量,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各个国家先后确立了人才市场。而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我国人才市场的建设明显处于落后状态。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家对于人才市场建设的投入逐步加大。现如今,我国人才市场的建设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方面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呈现出明显的不足。因此,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来讨论我国人才市场的发展,并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我国人才市场历经的过程

在30多年的发展中,我国的人才市场已日渐成熟。从全局来看,我国人才市场的发展大致历经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萌芽阶段。这一阶段的时间节点是自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后到20世纪90年代初。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是:传统的保分配体制逐渐被打破,订立劳动合同开始兴起;第二阶段是正式确立和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劳动力市场正式确立,人才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流动。在这一时期,人才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各种以人才流动为主体的社会服务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在市场中涌现;第三阶段是改革阶段。这一时期对人才市场的改革主要围绕市场经济展开,为给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政府开始转变在人才市场建设中的角色。现如今,我国的人才市场建设小有成果,在面临诸多机遇的同时,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挑战同样不可忽视。如何牢牢把握机遇,勇敢迎接挑战,开拓出人才市场发展的新局面,已成为人才市场建设的重要课题。

三、我国人才市场现存问题分析

作为人才流动与配置的重要依托,人才市场的健康发展对我国人才工作能否顺利展开有着重要的影响。经过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与不断完善,人才市场的建设取得了显著进步,国内人才分配格局正渐趋合理。但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以及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冲击下,我国人才市场发展滞后的局面更为凸显。从整体上看,我国人才市场的发展速度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人才市场尚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人才市场发展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其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尚未充分施展。具体来看,我国人才市场的发展存在下列问题:

(一)人才市场价格机制尚未形成。在不同的区域、行业以及用人单位等,人才价格存在着较大差距,并且长期处于不平衡的状态。扭曲的人才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同时也造成了社会不公,间接地影响了就业率的失衡。

(二)人才市场机制不健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人才市场尚未发育成熟,并且人才就业和流动的地域依然存在,这就导致了人才流动成本的增长。同时,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险制度、市场准入规定等行政壁垒也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人才的合理流动。

(三)人才供求结构失衡。目前,一方面市场中人才过剩的问题依旧突出,“就业难”问题也愈发凸显;另一方面企业也困惑于如何能招聘到符合其发展要求的人才。这就间接性地造成了目前的就业难问题。人才供求结构的严重性失衡已成为我国人才市场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难题。

(四)人才竞争机制不完善。在我国人才市场上存在不正当竞争,如人才中介机构披露信息不真实;用人单位也以各种政策规定为由限制高素质劳动力的充分流动。同时人才自身存在自律意识较差、信用缺失等问题。目前,人才市场中伪造学历、履历、档案等问题频出,这就使得各种人事争议和知识产权的纠纷屡次发生,这种诚信缺失行为也让用人单位不敢放心大胆地招募、使用人才。同时,用人单位在履行合同时也存在不兑现的问题,最终使得用人单位与人才之间互不信任,造成人才频繁跳槽。

从以上方面可以看出,我国人才市场的发展还存在着明显的短板与不足,各种矛盾依然存在,要创建一个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的人才市场尚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国民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这同时也成为人才市场进一步完善的强大推动力。但就目前人才市场中存在的问题来看,我们还需进一步探讨人才市场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从原因出发,争取从源头解决问题,积极促进人才市场的发展完善,以充分发挥人才在经济建设中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四、我国人才市场发展滞后原因分析

(一)政府的宏观调控滞后,市场监管力度有待加强。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国家越来越重视人才在经济建设所起的重大推动作用,人才市场的发展也已成为政府重要的工作之一。但目前政府对人才市场管理以行政命令为主,缺乏利用市场机制调控的意识,导致人才市场供需结构失衡,地域之间差异较大。这是因为政府对于人才市场的发展缺乏整体的规划部署,从而造成了整体调控效果不佳。同时政府未能充分发挥好自身对于人才市场的监管作用,这就导致了严重的就业歧视和诚信缺失的现象。就业歧视使得一些存在就业困难的人群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被迫接受不公正的待遇,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同时也导致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浪费。人才市场中的诚信缺失,使得人才与用人单位互不信任,从而造成就业难问题。

(二)我国人才市场发展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我国的人才市场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起步相对较晚,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无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虽然在近些年的发展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国家有关部门对人才市场的重视度不足,以致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较少,同时缺乏对相关成功案例以及失败案例的总结分析。由此造成我国人才市场的发展呈现出无序、无具体目标的不科学状态。

(三)人才市场的社会支撑体系不成熟。人才市场的社会支撑体系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对于人才市场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当前我国的户籍管理制度、住房问题、社会保险制度等问题还未同步健全,这势必会阻碍人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四)缺乏健全的人才市场法制体系。当前我国人才市场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究其根源是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作为制度保障。如政策法规的缺位,虽然我国已出台了相关的规定,但对反不正当竞争、区域性人才管理、人才流动等问题还缺乏相应的管理规章。而且关于人才市场的立法层次低、法规少,有关的规范性文件只停留在支持层面,导致保障的力度不够,这就使得法律在人才市场的发展过程中效能弱化。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当前形势下我国人才市场发育程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尚未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以及人才市场的法律制度仍不健全,同时自身发展经验的不足、用人单位对学历的要求、人才自身的择业观念等也对人才市场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阻碍。纵观原因,我们可以找到处理问题的合理对策,从而有效地解决目前人才市场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期人才市场能够不断完善与发展,进一步促进劳动力资源在全社会领域内的合理、优化配置,为市场经济的转型带来动力与活力。

五、促进人才市场不断发展完善的策略

(一)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准确定位。政府作为市场管理的主体,在人才市场的发展中起着“引路人”的作用。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促进人才市场的合理、有序发展的保障。具体来看,政府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1、政府要着力于人才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为人才的成长与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当前,人才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尚不能满足大众的需要,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人才方能拥有一片自由成长之地,人才市场的活力才能充分涌流。

2、市场是个相对自由的主体,政府不能只以行政命令来干预人才市场的发展,而应当充分发挥市场对于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过分的行政命令干预只会造成人才市场的发展被动化,而不能让其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提升其创造力和影响力。无论何时,积极主动的发展必然优于消极被动的命令式发展。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一股积极主动的活力之源,要想充分发挥它对人才市场的调节作用,就必须为其留一片自由的发展空间。

3、政府应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其适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部分加以引用。虽然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处于不同的社会体系,但人才市场作为经济体制建设中的重要力量,任何国家都对它的健康发展拥有足够的重视。作为共同的发展目标,我们必然可以从其他国家借鉴有益的经验,用于本国人才市场的发展进程之中。

4、政府还应当扮演好对于人才市场的“监管者”的角色,加快建立合理的市场准入规则,保障公平竞争,维护市场秩序,促进人才市场运作的透明化、制度化。当前政府对人力资源市场的监管存在一定的漏洞,以至于人力资源市场在发展过程中缺乏严格的监督体系,造成了一系列不公平、不公正的行为,诸如人才市场中混杂一些运作不正当的中介机构,一味的鼓吹自身的优势,从而给人才的选择造成了一定的误导。甚至人才市场中还混迹着部分以假学历、假资质蒙骗用人单位的人,这种行为表面上增加了用人单位的选择余地,实际上却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后患,同时也会造成竞争不公,引发矛盾。

(二)进一步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推进人才市场建设法制化进程。法律作为人才市场发展的重要制度基础,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的制定与落实对人才市场的规范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当前形势下急需提高立法层次,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用法律来规范人才市场的秩序,使之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尤其是要尽快完善与中介机构有关的法律法规,反对不正当竞争的管理规章,为解决人才流动争议提供制度保障,推动人才市场由政策性规范逐渐向法制性规范转变,减少审批程序,不断激发创新思维,运用新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做到人才市场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三)建立全国统一的人才大市场。人才市场的统一有助于人才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有序的流动,大大降低人才流动的成本,同时也能够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充分发挥,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沁入新鲜的血液。当前,人才的自由流动受到阻碍,在部分地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社会歧视,使得人才不能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这就造成了人才市场发展的不平衡。因而,国家必须尽快地消除各种体制性壁垒,推动人才在全社会范围内的有序流动,改变人才市场畸形发展的局面,让人才市场与商品市场以及各种要素市场紧密衔接,形成完善的体系,实现效率最大化和效益最优化,全面提高我国人才市场的竞争力,并积极寻求与国际人才市场的契合,让国内人才走向世界,提升我国人才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与竞争力。

(四)加强人才市场的信息化建设。积极推动各地区人才市场的信息化建设,建立全国统一人才信息系统,并逐步完善信息传导机制,充分利用信息交叉传递的作用,形成政府、企业、个人以及人才中介机构的资源共享,使得人才市场的信息能够在社会范围内及时、有效地传播,确保为人才提供最新的就业信息。同时要加大对人才市场网络建设的投入,加快搭建高效的信息平台,为人才的择业以及用人单位的招聘提供信息技术支持,推动人才市场的信息化、科技化进程。

(五)推进政府性人才服务机构的改革,创新服务方法,保障公平竞争。当前我国政府性质的人才服务机构依然存在着政事不分、事企不分、社会公益与市场经营业务界限不明的现象,这大大降低了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因此,要加快推进政府性人才服务机构的改革,将公益性的人才服务机构与经营性的人才中介机构明确区分,使两者各司其职、互相配合、相互促进、融会贯通,为人才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有序的配置,营造良好的氛围。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对策分析,我们对人才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了清晰的规划。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角度出发,我国人才市场的发展完善需要以政府的宏观调控为主导,以法制化建设为中心,同时发挥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并辅之以人才市场的信息化建设、政府性人才服务机构的改革以及社会机构的建设,积极推动统一的人才市场的形成,充分发挥人才在市场经济中的创新、创造作用,把我国人才市场的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六、结语

随着改革开放这一方针的确立以及市场经济在我国建立以来,我国人才市场在30多年的经济发展潮流中经历了萌芽探索期、确立发展期、改革完善期。人才市场作为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我国人才市场的建设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期,人才市场发展完善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要由果溯因,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运用创新思维,积极探求新的发展道路,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才市场建设的稳步进行,使人才在创新发展中的作用充分涌流,为知识型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

主要参考文献:

[1]刘瑞雪.浅议人才市场经济建设中的几个关键点[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7.

[2]冯国涛.我国人才市场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4.32.

第5篇:市场经济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财政税收;市场经济;作用

基于国内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为保证社会持续和谐、稳定发展,则应利用财政税收,调节资源分配、收入水平,这对促使财政税收发挥重要作用。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市场需求将不会受到“国家计划经济”的控制,并且将主要受到供求关系影响,市场竞争压力逐渐增加。在市场经济稳定运行情况下,市场经济的分配出现分配不均衡问题。故此本文将探究财政税收对国内市场经济发挥的作用,其次提出发展策略。

一、财政税收对国内市场经济作用

(一)缩短贫富差距经济市场在发展的过程中,买卖双方基于自愿的原则完成交易,但是这直接导致经济发展不均衡,市场经济存在自发性。在这种情况下,财政税收为财政管理体系,可以不同角度抑制产生这一问题,缩短人们的贫富差距,合理配置现有的资源。

(二)推动经济发展财政税收可以达到收益均衡的目的,具备强制性、固定性及无偿性特点,是我国征税政策之一。通过这种财政模式,不仅推动我国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还能够成为市场经济重要辅助,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人们的日常生活,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发展。

(三)提供发展保障财政税收主要是“调整型”政策,是“衡量性”保障的措施,根据我国市场的实际需求量进行调整,从而促使市场经济稳定性发展。在经济膨胀的过程中,根据“紧缩型”税收政策,便可促使经济回归稳定。当市场经济出现萧条时,便可根据市场供求降低税率,增加税收,实行减免,从而提升企业与人们可自行支配的收入,带动市场需求,促使市场经济可以稳定发展。

二、推动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策略

(一)加大管理力度偷税漏税是当前国家和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当存在偷税漏税的问题,将对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加大监督管理财政税收系列工作的力度。在偷税事件中,人们可以正确的认识到财政税收可以更好的控制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因此,强化监管管理税收工作力度,建立完善监督制度,针对企业不同状况,进行精细划分。我国不同行业必须严格遵从监督体系,为顺利开展税收工作提供保障。严厉打击偷税漏为行为,为我国经济利益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财政支出和政府职能协调发展现阶段,我国经济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因此,必须严格掌控财政支出和政府职能两者之间的联系。在建设国内市场经济环境的过程中,必须和我国国情达到一致,最大程度的提高财政收入,减轻地方财政的压力,从而发挥政府职能,为地方经济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当税收标准具备合理性,则是国内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财政税收做到合理化,既可以保证企业生产经营具有规范化,又可以减轻纳税人纳税负担。故此,为保证市场经济发展具备稳定性、健康化,则必须具备合理化纳税标准,并且财政支出和政府职能两者应相互配合。

(三)合理运用市场资源国内市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财政税收可涉及多种因素。但在后期管理的过程中,存在资源浪费情况,存在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为,管理中并没有正确的认识到现阶段市场经济发展趋势,并不能正确的掌握全局,导致财政税收存在盲目性。因此为防止存在浪费资源的问题,相关部门和人员应该全面调查我国经济状态,掌握具体情况,避免在工作中出现盲目的情况。基于市场经济,市场调节具备滞后性的重要原因为:并没有清晰认识市场经济,仅凭借市场价格波动开展生产经营,这种情况称为“事后调节”。事后调节具备滞后性,在生产中可错失最佳机会,导致浪费资源,为经营者与生产者带来经济损失。为推动市场经济更好发展,必须正视这一问题,调整财政税收,弥补国内市场经济缺陷,带动我国经济可以更快发展。

第6篇:市场经济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公允价值;会计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1

引言

市场经济的平稳发展需要建立在交易双方公平交易的基础上,这是我国市场经济正在努力的方向。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上升,公允价值在市场中的运用也在逐渐增多。虽然公允价值对市场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我国会计行业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企业的发展与市场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由此,国内外会计行业都对公允价值计量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公允价值会计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随着公允价值在会计行业方面的逐渐应用,一些问题已经凸显出来,成为制约企业、市场发展的因素。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相对较晚,在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方面的运用还不够成熟。受到经济、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群体之间对事物的价值衡量都没有统一的标准,而公允价值的运用需要对事物进行可靠的计量。

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想要实现真正的公允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因为我国市场经济对公允价值的确定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企业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时,只能以市场价格为参考。会计部门整体工作效率不高是制约企业发展的因素之一。虽然拥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人员逐渐增多,但真正接受过专业学习的会计人员却相对较少。会计人员职业能力方面的不足,对公允价值的运用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为公允价值计量需要会计人员具备一定的知识体系,在价值判断方面拥有一定的经验与眼光。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在运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企业在进行风险管理时,都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对企业信贷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我国市场经济价格起伏较大,企业在进行公允价值应用时,无法确保财务报表的稳定性。我国会计师对公允价值的审计缺乏专业的技术手段,会计师的估算与决策存在一定的差距。多数企业在进行决策时,都会存在一些问题,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对企业的发展壮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另外,市场经济发展存在操纵现象,企业管理问题、信息管理体系不足、相关部门规避等,都会对公允价值会计计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1]。

二、公允价值会计优化措施研究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相对落后,因此市场在公允价值方面的运用还不够完善,会计行业在进行公允价值应用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根上述问题,对公允价值会计优化措施进行研究。主要从公允价值会计运用环境、会计人员专业能力、会计管理制度、会计信息等方面进行研究。

1.构建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

公允价值计量运用的前提便是事物的可靠,而当下市场价格的波动幅度相对较大,企业在进行会计财务报表时,都没有可靠的参照。市场规模在扩大的同时,应该为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提供更多的资源,为会计行业的公允价值计量提供稳定的环境。相关企业必须逐步建立完善的公允价值计量制度,使企业的公允价值计量透明化。只有企业的公允价值计量明确化,企业在进行价值计量时,才可以有公允标准。这对维持交易双方的利益,实现交易的公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相关部门应对上市公司进行约束,通过法律等手段,对企业中存在的暗箱操作等不法行为进行严查、严办。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市场经济的调控,对市场经济的价格进行限制,维持价格的平稳。这对企业会计部门公允价值的运用有一定的帮助,对企业的发展能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通过一系列手段,为会计行业的公允价值计量运用提供稳定的市场环境。

2.加强会计人员专业能力培养

虽然我国的会计行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从事会计职业人员的职业能力却存在一定的问题。企业想要在公允价值运用方面有保障,就必须对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进行培养。会计人员职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企业可以从专业技术手段、公允价值判断、财务审计等方面对会计人员进行培养。企业可以对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进行培训,使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手段能够得到加强。在实际工作中,明确要求会计人员进行公允价值运用。对财务人员的财务报表进行监督管理,加强对会计部门的管理。同时,企业应该对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提出标准,激励会计人员对自身职业能力的培养。相关教育部门及人才培养区域,应加强公允价值在会计专业方面的教育,为企业提供更多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3.不断完善会计管理制度

企业虽然在经营管理方面逐渐运用公允价值计量进行财务管理、项目决策等活动,但会计部门的工作质量却无法达到企业的要求。这是因为企业的管理制度存在问题,对会计部门的管理监督工作做的还不到位。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的需求,制定相关的会计管理制度,明确会计人员的工作任务,将公允价值计量作为会计部门财务管理的标准。同时,企业应安排相应的激励机制,以提高会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会计部门的管理对企业运营管理都有一定的影响,而在实际企业财务管理方面,会计人员的审计工作都存在一些问题,对企业的决策管理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鉴于此,企业应对会计部门的财务报表进行监督管理,对财务人员的财务能力进行考核。对能够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和经济利益的人员进行提拔,对不符合工作要求的人员进行淘汰。因为公允价值的计量需要会计人员具备专业的职业能力,若是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存在缺陷,那企业的财务管理就会存在很大的风险问题。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应不断完善会计管理制度,加强对会计部门的监督管理,为企业公允价值的运用提供稳定的发展平台。

4.加强会计信息体系建立

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渐完善,信息体系建立日益完善,对公允价值的运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企业想要在公允价值方面得到发展,就必须建立会计信息体系,不断实现事物价值的公允。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市场中价格的信息、竞争企业之间的信息等内容进行资料收集,这对企业公允价值的应用有着很大的帮助。同时,企业应紧紧跟随市场发展的步伐,逐渐建立自身的公允价值衡量标准。只有明确了事物价值的标准,交易双方的公平交易才能得以实现。而会计部门在进行企业资产审计时,才会拥有公允价值计量标准,这对企业的经营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企业应加强会计信息体系的建立[2]。

三、结语

我国市场对公允价值的应用还不够完善,会计行业的公允价值运用依然存在技术、管理、公允标准等方面的问体。企业想要在财务管理方面有所保障,就必须对会计部门的公允价值应用进行探索,不断完善会计部门的公允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第7篇:市场经济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循环经济;市场机制;制度保障

中图分类号:F062.6.F0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11)01-0087-05

公共政策是政府为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而制定的行为规范,其本质是为了公共利益所采取的强制性的集体行动,体现了政府对全社会公共利益所作的权威性分配。从方法论意义上讲,公共政策是界定和解决伴随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公共(社会和环境)问题,进行社会控制以及调整公民个人和集体之间利益关系的途径(工具和手段)。它是传统经济用来应对市场失灵的常用工具和手段。而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能否用传统经济学方法来分析,发展循环经济是否需要公共政策来实现呢?

一、循环经济公共政策的可行性分析

循环经济和传统经济在经济学本质上存在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使得运用公共政策分析循环经济政策具有可行性。

莱昂内尔・罗宾斯(Lionel Robbins)把经济学定义为“把人类行为当作目的与作为具有各种不同用途的稀缺手段之间的一种关系来研究的科学。”他认为,只要达到某一目的需要借助于稀缺的手段,这种行为便是经济学家要关注的对象。经济稀缺被定义为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与满足需求手段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关系。保罗・萨缪尔森和威廉・诺德豪斯指出:“经济学的精髓之一在于承认稀缺性是现实存在,并探究一个社会如何进行组织才能最有效地利用其资源”。对于现代经济学来说,稀缺的存在产生了经济问题和经济学,而按照某一标准对稀缺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和利用,不仅成为理性的个人和社会正当、理性的追求,也是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存在的基本价值和意义。

与传统经济学仅仅关注经济系统内的资源稀缺及其有效配置问题相比,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在理论上的一个重要的创新是:把关注的视野和研究的范围进一步扩展到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关系这一更高更大的层次,并由此强调将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良性互动看作是实现自然资源有效配置的先决条件。在戴利看来,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承认社会经济系统是环境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由于经济系统被看作是一个更大的、有限的、非增长的生态系统的开放子系统,因此,经济系统相对于这个生态系统的规模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对于生态经济学来说首要的问题是:“对整个生态系统而言,经济子系统究竟应该有多大?”

另外,传统经济理论坚信资源替代和技术进步在缓解资源压力方面的作用,以及市场机制在调节资源供求上的有效性。对于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来说,虽然技术进步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发现替代资源,但是由于生物物理定律的限制,任何技术进步和效率的提高都有其最终的极限。提高效率和节约利用不意味着不消耗,即使资源之间的可替代也不意味着资源基础是无限的。

总之,就基本的研究对象而言,作为一种经济理论,不论是循环经济还是生态经济学,它们与传统经济学之间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三者都是把现实中的各种类型的稀缺作为研究起点,并把由稀缺引起的人类行为目标和行为方式的变化作为关注的重点。更重要的是,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理论不仅不否定稀缺的存在,而是比以往的经济理论更为关注日益加剧的包括环境容量和自然再生能力的有限性在内的稀缺问题,对于人类福祉和社会经济发展前景的意义深远。显然,这种关注不仅仅是如何对稀缺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的问题,而是把研究视野投向了更为深远、范围更广的问题。

同时,无论是传统经济学还是生态经济学,归结到经济学的主旨都是有效地利用手段来实现目标,就像戴利说的那样“对哪些资源是稀缺的、哪些是不稀缺的、配置稀缺资源的合理机制(手段)是什么,以及如何按重要性将竞争性目标排序等问题,生态经济学和标准经济学意见不一,但都认为经济学的主旨是有效地利用手段来实现目标……尽管有时经济学家和生态经济学家的纯抽象状态不同,但经济学,尤其是生态经济学,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政策问题。”

二、缺乏制度保障的市场不能满足循环经济发展的需要

要构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关键是造就一个诚实的市场,布朗认为这种诚实的市场就是能够忠实反映生态实际的市场。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是惊人的,市场可以轻松调节供求关系。物资的充足与匮乏,看看它在市场上的价格就能一目了然。不过市场也是从根子上有缺陷的,市场价格不能反映提供物质或服务所产生的间接费用,不能准确反映大自然为我们所做的贡献,他也不遵守维持大自然可持续发展的规则。而且市场顾及的是眼前的利益,而不是长远利益。

市场有其自身的机理,它会产生一些有“效率”的后果,这些后果对社会来说是有害的和可怕的――失业,吸毒,犯罪等。激励因素――制度安排――必须作为基本的政策变量来看待,必须牢记可对此进行有目的的选择。不受限制的市场可以低成本生产一定的物品和服务,但市场在完成这种任务的同时并不考虑某些真实的成本,这种成本不反映在价格的计算上一一环境污染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中央统制经济似乎避免了资本主义普遍存在的个人对资源的极大浪费,但是对个人缺乏激励可能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即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使对人们来说重要的一些物品和服务的生产被束之高阁”。

戴利也指出市场只能揭示对市场物品的偏好,而许多能提高人们福利的物品和服务是非市场物品。因此,市场既不能揭示人们对这些自然资源的偏好,也不能对其有效配置,而且也无法解决规模和分配问题。市场不能判断我们应该拥有多少清洁的空气、清洁的水、无污染的湿地、健康的森林,或当后代福利濒临危险时,什么程度的风险是我们能够接受的,而且市场也不能判断理想的资源所有权初始分配是怎么样的。因此,缺乏制度保障的市场在对具有外部性和公共产品特性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是失灵的。

(一)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外部性和公共产品特性

外部性和公共产品是众多市场失灵表现中的两种表现,也是环境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外部性理论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西奇威克(Hcnry Sidg―wick)提出的,他在其《政治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个人对财富拥有的权利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是他对社会贡献的等价物”,正外部性是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负外部性则相反,是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大于社会收益。而额外的收益或者成本不为市场所承认,当经济主体的活动产生外部性的时候,该经济主体并不为此

获得相应的收益或承担相应的成本。外部负效应的存在使得生产这种负效应的商品价格过低,供应过多,而市场机制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必须承担责任,必须通过有效的政策措施对存在外部负效应的商品的生产加以规制。在环境经济学中,负外部性最典型的例子是,一个追求缩减成本和提高利润的企业,把污染成本强加于这个社会。

公共产品是指那些被社会共同使用的产品,很多自然资源或生态系统服务在某种程度上带有“公共”的含义。纯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假设一个公共产品提供给某些人,不能排除其他人对这个公共产品的消费,如国防)和非竞争性(一个个体对某个公共产品的享受不会降低此产品对其他人的可用性,如电视广播)。仅仅依靠市场的力量不能在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非排他性直接导致资源配置的价格机制失去效用。一个清洁的环境也可以被看作一种公共产品,而污染可以看作是一种“公共破坏”,因为市场不能提供公共产品,政府或一些其他的政治团体是提供公共产品的源泉。

另外两类产品,即非纯公共产品和俱乐部产品与公共产品紧密相关,但在使用上常有某种程度上的拥挤和竞争。非纯公共产品包括如公园和街道这样一些看起来典型的公共产品,但是,一个使用者的效用会随着其他使用者的数量增加而减少;俱乐部产品是介于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之间的一类产品,可以被很多个体消费但不会减少其他人的消费(如电影),而(非会员)排他性还是有可能的。

信息在某些时候是公共产品,对经济交易和市场失灵来说很重要,但通常是不均衡(或不对称)分布的。加之生态系统的随机性和人们所厌恶的风险性,信息的不对称可能造成很多严重的与环境问题有关的市场失灵。

循环经济中的自然资源与环境通常被视为公共财产,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使得资源被使用过度,环境被破坏,并造成生态失衡;资源、环境外部性造成的资源使用浪费,环境退化。这些都是依靠市场机制本身无法矫正的,因此,循环经济更加需要制度和政策的有效干预,矫正市场失灵,合理配置资源,维护市场的有效竞争。

(二)市场机制的运行离不开制度保障

新古典经济理论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活动参与者依靠市场上的价格信号做出最优经济决策,不仅能使个人效用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而且也能使社会资源投入到最有价值的生产和消费中,从而在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能实现整个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但是,正如道格拉斯・C・诺斯(Douglass C.North)指出的那样,新古典经济模型所涉及的是一个无摩擦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我们看不到制度的存在,一切变化都通过完善运转的市场发生,一切信息成本、交易成本和不确定性因素都不存在。也就是说,新古典经济模型不过是一种理想的状态,离开了基本的制度安排,很难理解现实中市场经济是如何运作的。

首先,市场机制作为一种经济协调和分配机制从来不是自动产生、自动运行,也不是永久不变的,它是制度安排的产物,同时市场完好的运行也需要制度来保障。对于如何从制度层面来看待和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丹尼尔・W.布罗姆利(Darniel W.Brondey)认为,由于经济稀缺的存在产生了冲突和相互依存性,由此引发了对建立秩序的需求,也正是在建立秩序的基础上,社会发明了各种机制来解决在一个资源的稀缺和丰富程度在分布上存在着极大差异的世界中的交换问题,而市场就是这些众多机制的其中之一。他强调先有社会秩序的建立,然后才有市场机制的出现,并把市场看作是一个制度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作为社会秩序的性质、内容体现的制度结构或制度安排,决定了市场活动的性质、目标、活动范围以及评价标准等。

其次,市场机制的运作并非是盲目的、没有目的性的,它的运行方向和运行结果并不是总受到市场法则的盲目支配。任何一个经济系统都是一套有序的关系,正是这种有序关系划定了个体活动的领域。经济组织的核心问题是设计出一套能够反映交易机会(exchange opportunity)的信号系统,并通过发出的信号来引导经济主体的自利行为符合社会利益的要求。市场就是这样一种信号机制,通过价格信号来引导经济活动的方向和范围。对此,布罗姆利认为,大多数经济学关注的是市场的商品交易,而忽视了支配商品交易的制度交易。通过制度交易会产生一个特定的制度安排结构,它界定了商品交易将发生的领域,规定了市场经济的法律基础,保证了市场过程的秩序、结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并界定了个体和集团在生产和消费活动中的选择集或者说行动范围。最重要的是,制度交易的本质是对个人和集团选择集的确定,即制度能够通过对不同社会成员的鼓励和限制来修改选择集。在这里制度发挥着三个基本功能:界定独立的经济行为者在现状中的选择领域、界定个体间的关系、指明谁对谁能干什么。总之,制度决定了个人的选择集,个人最大化行为仅仅是被界定在选择集中的一种最大化选择。

第三,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相对性问题。对于关心政治过程和制度安排对于经济影响的人士来说,市场是对具有经济意义的社会稀缺资源(包括机会)和产品等进行分配一系列规则、标准、惯例和结构程序等;而对于至少是从亚当,斯密以来的大多数经济学家来说,市场是一个神奇的运作机制。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市场的参与者在追求个人私利的同时,能够不自觉地增进社会的福利,实现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新古典经济学将这种市场信念发展成为围绕着以交换领域、生产领域以及生产和交换综合领域的三个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实现为核心的、一套精致的、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但是,新古典经济理论中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是个关于资源配置效率判断的相对标准,它可以对应于不同的经济规模(或者说经济总量)和资源的初始分配状态,包括不可持续的经济规模和极端不平等的分配状态。正如萨缪尔森指出的那样:“竞争市场的结果即使实现了效率,也不一定是社会所期望的,有效率的竞争市场自身并不一定符合社会关于收入和消费分配公正性的理想。”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机制本身不存在遵循或不遵循生态规律问题,市场经济同计划经济一样,都是在特定的资源(社会资源、自然资源)、技术、组织制度(道德、法律、法规)以及法则(经济法则、自然法则)等因素的激励、约束下,根据一定的价值(效用、偏好)标准和经济活动目标来组织和协调经济活动,随着外部环境、社会发展阶段、意识形态和价值标准的变化,不仅对于经济活动的目标和绩效评价,而且对实现这些经济目标的调节实施机制和政策制度等手段也在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从而市场经济所依赖的制度环境也必然处于不断的变迁过程之中。同时,市场的运行方向、运行过程和运行结果都依赖于我们对经济目标的设定、现实的制度安排以及相

应的社会、技术保障等。这就是为什么同样都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经济之所以是一个线性经济,主要是因为它在经济目标的选择、制度安排和其它保障因素上,没有能够为市场机制在促进物质的循环利用方面提供必要的经济激励。反过来说,循环经济比传统经济之所以生态友好,之所以使更多的废物得到循环利用,一方面取决于社会的目标选择,也就是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问题,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它是否具备和满足市场机制在实现其经济目标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制度条件。

(三)政府是制度的主要提供者和监督者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循环经济目标的实现来说,决定了它的实施既要按照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又要按照生态规律的要求,通过政府和制度的力量来限制和引导市场活动的范围和方向,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目标,作为现实经济制度的主要提供者和监督者,在循环经济中政府的作用总的来说可以归结为两方面:一是建立实施限制和规范经济参与者行为的政策制度,二是通过制定激励性的政策措施和手段来引导经济活动向着循环经济的目标发展,市场的作用在于在这种限制下,如何更有效地组织和协调经济活动按照生态效率的要求最大程度地实现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

总之,市场作用的有效发挥是制度安排与经济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市场机制或者市场规律与生态规律在本质上并不存在对立的关系。市场经济既可以服务于传统经济,也可以服务于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对生态规律的遵循其实就是人类对自然规律在认识上的不断深化基础上,对于自身的价值、目标和行为的不断反思和调整的过程,并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和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社会调控机制、手段来加以贯彻和落实的过程。

三、现有循环经济公共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

目前我国对循环经济公共政策无论在实践还是理论研究上都还处在初级阶段。虽然国家一直在积极倡导发展循环经济,但是与之配套的政策措施与循环经济作为国家战略并不匹配。

我国还没有建立起针对资源和环境质量的一体化的环境税收政策和定价政策体系,更缺乏能够调配区域环境资源有效和公平配置的政策手段,导致经济开发、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脱节。国家鼓励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与循环经济作为国家战略还不匹配,相关政策的缺失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障碍。

1 发展循环经济的管理体制不适宜。管理体制的“条块分割”、行业垄断等限制了资源跨产业循环利用,虽然目前国家和各地发展循环经济大多由各级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统一管理,但在具体项目的审批、资金申请、银行贷款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协调、甚至相悖等问题。另外,对官员的考核标准主要还是GDP增长速度、资源的高效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尚未纳入考核体系,导致地方官员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发展速度。

2 政策手段不足。目前所采用的政策工具主要还是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表现为各种法律法规和政府条例,市场化程度较低。虽然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是政府,但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是企业和公众的主动参与。(1)现行的环境资源管理行政法规、环境标准和政策观念大多数还局限于“污染治理”的思维模式上,政策法规制定的重点放在已经恶化或者激化的环境问题上以及具体的环境管理目标实现,较少关注如何把环境问题的预防和解决纳入到宏观经济政策的变革过程中。(2)现有的法规政策之间存在大量的冲突和不协调,增加彼此之间的交易成本。中央与地方政策冲突问题也时常存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时有发生。并且许多地方财政捉襟见肘,经济发展一度成为首要问题,循环经济的发展只能成为奢谈。

3 对政策的执行效率与监控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政策的失效通常是由于政府干预在数量和质量上的不对称,即公共干预成果以及给社会带来的费用负担之间存在不相称的关系。另外,监控方法和力度同样会影响政策结果。我国目前具有约束性的关于资源循环利用的评价指标、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还不十分完善,这将造成对企业环境压力不够,致使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的底线模糊,从而直接影响循环经济政策绩效。

第8篇:市场经济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西方主流经济学;市场观

新制度经济学市场观,是指新制度经济学家对诸如市场是什么、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会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存在、其有效的运行需要什么样产权制度前提、有什么经济社会代价等有关市场的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考和观点。新制度经济学家对这些问题的观点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观点有着深刻的分歧。他们的思想揭示并弥补了主流经济学市场观许多重要的局限性或不足,有助于人们对市场获得更为完整、深入、科学的认识。

一、市场是一种制度

“市场并不像它表面上所显示的那样,是一目了然的”。①西方不同流派的经济学者对“市场究竟是什么”的问题看法并不一致。根据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观点,市场是买卖双方自由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换的地方,是价格存在并受供求关系影响的地方。如马歇尔认为,“经济学家所说的市场,并不是指任何一个特定的货物交易场所,而是指地区的全部,在这个地区中,买主和卖主彼此之间的往来是如此自由,以至相同的商品的价格有迅速相等的趋势”。②斯蒂格勒也认为,“市场是一个区域,在其中一种商品的价格是趋于一致”。③普瑞尔指出,市场是“(1)买者和卖者碰面议定商品和劳务交换的过程,(2)价格存在的地方,(3)价格受到供求力影响的地方。”值得注意的是,所谓的“地区”、“区域”或“地方”,既包括有形确定的空间,也包括无形不确定的空间。④在逻辑上,价格的存在是由供求关系决定,是买卖双方在自由进行商品或劳务交易时必然伴生的现象。所以,对西方主流经济学来说,买卖双方对商品或劳务进行自由交易的行为是“市场”的根本。只要存在着关于某种物品的自由交易,就意味着关于该物品的市场的存在。

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家对市场的看法与主流经济学有明显的不同。他们认为,主流经济学所说的自由交易只是在一个社会选择了市场这种制度时才会普遍存在和有效地进行的现象。科斯指出,“大多数经济学家似乎没有意识到经济体系与法律体系之间的这种关系”,“实际上存在着私人法律,如果没有这样的法则和规定,交易就不可能迅速达成”。⑤布伦南和布坎南认为市场意味着一系列运作规则,“个人行为恰好是在这些规则之下在市场中产生的”。⑥所以,在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家看来,自由交易行为并不是市场的最为本质的东西,市场的最为本质的东西是使此种行为能够有效进行的具有特定的“法则和规定”的“法律体系”。正是从这种角度出发,他们把“市场”看作是一种“社会安排”或一种“制度”。如阿尔钦和德姆塞茨指出,可以“把一个社会体系视为依靠技术、法规或习惯对稀缺资源使用导致的冲突的解决方案”,市场只是人类所曾采取的许多“解决方案”或“安排”中的一种⑦。张五常说,“市场本身是一种制度”,“像任何其他制度一样,市场被创造出来在其他约束条件下降低成本”。⑧富鲁博顿和瑞切特说,“市场最好理解成便于多方进行反复交易(与个体之间的零星交易相对应)的社会安排,‘市场’这个组织由一系列的制度规则(一种制度)和人构成,人们创造了这些规则并将它运用到特定的商品交易中去”。⑨这些制度“决定了每个潜在交易者的产权分配并对这些产权如何使用或转让作出了规定”,其目标是使“绝大多数潜在交易方有机会参与竞争”,⑩并“有效地组织交易”。[11]

总之,在新制度经济学看来,市场是一种制度,是价格机制的存在和作用或人们所看到的买卖双方自由地确定交换物品的价格和数量的过程或行为,只是在社会选择了“市场”这种“制度”、“社会安排”或“法则和规定”的条件下才能成为普遍性存在的现象,不是“市场”本身,而是“市场”所力图促进的东西。

二、市场是一个社会所采取的用于解决稀缺资源使用冲突的一种方式

由于主流经济学把市场归结为人们自由自愿的交换行为,所以,对他们来说,自由交换行为的发生,即意味着市场的产生。在主流经济学看来,导致交换行为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作为人类的“本然的性能的”“要求互相交换这个倾向”;[12]二是分工[13];三是“人类从事经济活动”所遵循的“尽可能完全满足其欲望的原则”。[14]在西方经济学家的观念中,无论是斯密说的交换倾向,还是门格尔所说的人类经济行为所遵循的“尽可能完全满足其欲望的原则”,还是“分工”,都不是由人们可识辨的外在于个人

[1] [2] [3] [4] [5] [6] 

的人为的有形强制行为的结果,而是自然或基于个人理性而自发生成的。把交易行为的发生或市场的产生归因于这些自发性或自然生成的有关人性或经济的事实表明,在主流经济学里,市场被看作是基于个人理性自发生成的。

而在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家看来,市场制度产生的根源在于经济资源稀缺性所必然导致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它是作为一个社会所采取的用于解决这种利益冲突问题的一种方式而产生存在的。阿尔钦指出,经济资源的稀缺性“阻碍了每个个人达到完全心满意足的程度”,这也就不可避免地使得“一些人实现的一定程度的心满意足是以另一些人更低下的生活状况为代价的”,因此社会成员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利益冲突”。“每个社会都必须解决它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解决(而不是消除)这一冲突的方式通称为竞争。因为,按照定义,既然没有办法消除竞争,那么剩下的问题就在于:为了解决利益冲突,应当采取什么样的竞争形式。”阿尔钦和德姆塞茨认为,人类为解决这种“利益冲突”而“作的安排包揽了人类经验的全部范围,包括战争、罢工、选举、宗教权威、法律仲裁、交换和投机。每一个社会都采用过这些方法。社会组织之间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它们所强调的解决与资源稀缺相联系的问题而采用的特定方法上”。这里的“交换”是作为一种社会的“安排”,因此显然不是主要指行为,而是指人们必须通过“交换”才能取得各自所需的但为他人拥有的财物的制度,即其所说的市场制度。

由于在历史上或在现实中,人类还常用许多非市场手段如战争、行政安排或法律仲裁等来解决经济利益冲突问题,所以他们强调,人们选择市场作为解决因资源稀缺问题所导致的利益冲突的一种社会制度或手段,并不是如主流经济学家所认为的那样是“理所当然”的。在他们看来,只有资本主义社会才主要依靠市场来解决稀缺资源使用上的冲突。自由交换要成为一种现实的普遍的行为,“需要法庭或政府的权力来加以补充”,需要得到“以国家暴力或惩罚为后盾的行使法律的支持”,因此,“没有政府的协助是不行的”。

把市场看作是一个社会所采取用于解决其所面临的公共经济问题即由于稀缺资源使用而发生的利益冲突的“安排”、“方式”或“方案”,并强调它需要公共权力的“补充”表明,在新制度经济学派看来,市场不是基于个人理性自发生成的,而是一个社会的公共选择或集体选择的结果,因此是基于集体理性人为建构的,具有强制的性质。这一点在新制度主义所提出的对市场的普遍存在性的解释中有着更为明显的体现。

三、市场是确保稀缺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实用的方法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对于主流经济学家来说,要对为什么市场会成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解释,就需要对他们赖于解释的市场之所以产生的原因进行普遍存在性的证明。对于人类是否具有“要求相互交换这个倾向”,斯密本人和后来的经济学家都没有予以解释或证明,也是难以证明的。分工的程度与市场范围是相互依赖的,所以人们根本就不可能独立于市场对其进行普遍存在性的证明。人类经济行为遵循“尽可能完全满足其欲望的原则”,只是经济人假设的另一种说法而已。西方经济学家至今都没能对该假设的普遍存在性进行严格的逻辑证明。所以,总的来说,在西方传统主流经济学里,还没有对市场的普遍存在性给予合理的理论解释。

由于把市场看作是一个社会所选择的用于解决经济问题的制度安排的一种,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家就从制度成本或交易成本比较的角度对市场的普遍存在性提出了经济学的解释。他们认为,之所以是市场而不是“战争”等其他手段成了人类社会的用于“解决稀缺资源使用上的冲突”的“主要依靠”,主要是因为总的来说,市场制度的运行成本较低,能确保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率。

第9篇:市场经济存在的问题范文

竞争、均衡与市场过程

对于市场运行的有效性,新古典主义的主流微观经济学运用的是完全竞争的均衡分析,而在众多古典经济学家(如斯密)的著作中,竞争则是一个争胜的过程。为此,很多古典经济学家关注到制度的演进过程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赖以立足的制度基础。19世纪的古诺和瓦尔拉斯则将这一描述过程的概念转变为描述一种状态。这样,经济学强调的重点就不再是制度框架及其包含的人的特征,而是转向为获得一种均衡结果而必须满足的条件。

在主流经济学家看来,正因为存在对完全竞争的某种偏离,如存在垄断或信息不对称,因而就需要通过政府规制来矫正经济的无效率,这也正是在传统的主流反垄断分析中所谓结构—行为—成绩范式(SCP范式)背后所隐含的基本逻辑。旨在论证政府干预之合理性的福利经济学所关注的是:在假设所有有关偏好和生产技术的信息已知和给定的条件下寻找可利用资源之最佳用途,这样,经济问题就只是简单地运用恰当的手段获取既定的目标的数学问题,因而制定政策所要考虑的也就是如何更好地处理社会所面临的静态经济问题。这就是说,在福利经济学中,理论上确认了一个效率理想,因为现实与这样一种理想世界相比必然显得无效率,而只要市场在某种程度上不能接近理想状态,就需要政府来干预经济从而达到福利经济学所描述的理想状态。这里存在着隐含假定,即政府的替代行为本身的运作是无成本的和完善的。对于这样一种方法,一些经济学家指出,只有当人们把一种已经实现的状态与另一种已经实现的状态——至少是可以实现的状态——进行比较,才是恰当的(Demseta,1969)。

主流经济学对市场运行的认识显然根植于其对经济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的基本理解。众所周知,新古典主流经济学中对经济学所下的定义来自罗宾斯的经典定义:经济学是研究稀缺手段在互相竞争的目标之间的配置的科学,即“经济学研究的是用稀缺手段达到既定目的所引发的行为”(注:罗宾斯:《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6页。),或它所研究的是如何对既定的资源进行有效利用的经济性行为或配置行为问题,在其中个人的偏好和技术的可能性被视为经济分析的既定数据,而且它抽象掉了时间的变化,其静态性及其对不确定性的处理意味着没有学习的余地,不能解释学习过程的各种效率,同样,这里也没有创新及其主体——企业家和技术变迁的位置,而这些恰恰是经济进步之源。事实上,从罗宾斯的经济学定义发展到今日一般经济学中占支配地位的最大化的均衡范式,只需一小步(Kirzner,1963)。

一般均衡理论只关注于均衡状态及其决定因素,该理论抽象掉了非均衡状态下的发展问题以及走向均衡的路径,从而不能提供对均衡过程本身的分析。均衡理论的一个未言明的假设是:均衡过程是强有力且迅速的,这实际上就将解释这种过程的性质的任务假设掉了。在继承了门格尔传统、以米塞斯为代表的现代奥地利学派看来,经济学的惟一任务是进行人类行动的分析,即过程分析(Mises,1949)。

现代奥地利学派的本质,即在于它所强调的是正在进行的经济过程,而不是新古典学派的一般均衡分析。这突出地反映在他们关于市场和竞争的概念上。事实上,现代奥地利学派对新古典经济学最为核心的挑战,就是否定他们对市场作静态的理解和完全竞争概念。在这方面,许多经济学家,如熊彼特、小克拉克、马克卢普等,虽然不能认为其全部著作都是奥地利经济学,但他们都赞同对实际市场活动及过程的强调。

这种对市场作为一种过程而非状态的理解,至少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那场关于社会主义经济计算的著名论战。早在1920年的那篇著名的论文中,米塞斯指出,正是在市场交易中,形成了所用的一切种类的货物和劳动的市场价格(被当作计算的基础):在没有自由市场的地方,也就没有价格机制;没有价格机制,也就没有经济计算(注:参见米塞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计算》,《经济社会体制比较》(中文)1986年第6期。)。米塞斯在这篇论文中对市场的分析偏重于它促使价格在合理的程度上趋近于均衡价值的能力,他似乎满足于市场价格作为反映资源相对稀缺程度的精确表达,而正是市场的这个功能,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无法复制的。从这一点看,他与新古典传统之间的界限并不清晰。但是,米塞斯已经注意到在市场基本数据变化所引起的特定问题,而这种基本数据是进行经济计算所不可缺少的,而且他明确指出,不经过现实的竞争过程,就不能发现资源的稀缺性,因而就不可能有正确(即能反映稀缺性)的经济计算。此时的米塞斯已经认识到市场的最重要成就在于它促使企业家对这些变化做出反应,也就是说,“市场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尽管他在文章中并未作出此类明确的表述。

哈耶克指出,现代的竞争均衡理论所假设存在的情形,其实是竞争的结果。如果完全竞争理论所假设的情形真的存在的话,则它不仅会使所有称为“竞争”的活动没有活动余地,而且会使这种活动实际上成为不可能。事实上,竞争从其本质上说是一种动态过程,但其主要特点却被以静态分析为基础的假设抹煞掉了。在竞争均衡理论(同样在张伯伦和罗宾逊夫人的不完全竞争或垄断竞争理论)中,把实际上是商品和服务的不可避免的差别说成是竞争的缺陷或垄断的存在,这掩盖了真正的混乱,而且时常导致荒谬的结论。没有两个生产者的产品会完全一样,即使这仅仅是因为它们出厂后必定要放在不同的地方,这几乎是一个常识。作为判断竞争成果依据的比较基础,不应该是不同于客观事实、并且不能由已知方法带来的理想状态,而应该是假如竞争被禁止起作用而会存在的状态。作为标准的不应是达到不可能达到的目标和毫无实际意义的理想,而是改进假如没有竞争而会存在的状况。(注: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94页。)从这一角度看,主流经济学根据现实经济生活与完全竞争模型的差距所得出的推论,在用作制定政策的指导时存在逻辑上的问题。

在现代奥地利学派看来,竞争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是一个发现某些事实的方法,如果不利用竞争,这些事实将不为任何人所知,或至少是得不到利用。事实上,“哪些商品是稀缺商品,或哪些东西是商品,它们多么稀缺或价值几何,这正是有待于市场去发现的事情”(注:哈耶克:《经济、科学与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23页。)。

柯兹纳(Kirzner,1996)认为,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竞争性市场过程理论构成了奥地利经济学的核心,而拉沃伊(Lavoie,1985)则认为,它揭示了早期奥地利经济学理论中隐含的思想,因而也是一战前奥地利经济学遗产整体中的一部分。

知识、发现与市场过程

现代奥地利学派对知识的理解也反映了现代奥地利学派对门格尔人类本质观的继承和发展。这方面的贡献主要是由米塞斯、哈耶克和柯兹纳等作出的。

(一)经济学与知识的利用问题

哈耶克对知识问题的探索则可说是终其一生的,正如他自己在其生前最后一本重要著作《致命的自负》中所说的:“理解了信息(或事实知识)传递的作用,也就为理解扩展秩序敞开了大门。……从我在‘经济学与知识’一文中首次取得突破,通过认识到‘竞争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和‘知识的虚妄’,再到阐述我的信息分散理论,直到最后提出我的有关自发形态比中央管制更优越的结论,的确花费了一段漫长的时光。”(注:哈耶克:《致命的自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0页。)韦默(Weimer)认为,哈耶克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知识论者,尤其当他处理专门经济学问题的时候(邓正来,1997)。

藉此机会,他对社会科学作出了最持久的贡献:知识论。在1936年发表的著名演讲“经济学与知识”中,哈耶克在批判主流经济学理论的一般均衡模式时强调了三个重要问题:(1)均衡的存在与人们掌握的知识有密切的联系。对于均衡来说,社会成员为其行动所作的不同计划必须是相容的。要使之出现,每一个人的计划都必须“恰好以其他人倾向于作出的那些行为的预期为基础”,而且“所有这些计划都建立在一系列相同的外部事实上,使任何人都没有理由可以在特定的情形下改变其计划”(注: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40页。)。如人们知道一切事情,他们就处于均衡当中,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仅仅是因为我们就是这样定义均衡的。(2)基于“劳动分工”之上存在着一个“知识分工”的问题。他认为,这个问题应该是作为社会科学的经济学的中心问题,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却只关注劳动分工,忽视了知识分工。(3)市场经由价格机制传播知识而具有使人们的计划相协调从而使非均衡趋向于均衡的作用。也就是说,知识在竞争中发现和传播的过程就是从非均衡趋向均衡的过程。

但是,在一般均衡分析中,经济学家通常通过以下三个假设把知识问题完全忽略了:(1)把厂商的成本收益曲线视为给定的和已知的;(2)把消费者的偏好视为给定的和已知的;(3)把可利用资源的数量视为给定的和已知的。在上述假设和其他一些技术性假设前提下,经济问题便是可用数学方法解决的最优化问题,其答案就是:任何两个商品或两个要素间的边际替代率在所有的不同用途中必须相等。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所假设掉的东西实际上正是我们进行“经济计算”所需要的那种“数据”。因此,这并不是社会真正面临的经济问题。社会所面临的真正的经济问题是由“分立的知识”引起的,它不是一个如何配置既定资源的问题。社会经济问题在于“我们所必须利用的关于各种具体情况的知识,从未以集中的形式或完整的形式存在,而只是以不全面而且时常矛盾的形式为各自独立的个人所掌握”(注: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74页。)。因此,它是如何确保充分利用每个社会成员所知道的资源,因为其相对重要性只有这些个人才知道。简而言之,经济问题的本质在于:如何形成一个经济秩序,以便它能尽可能广泛地利用其成员分散存在的知识,而判断分散的自发组织、集中的中央计划或有组织的产业三者中哪一种制度效率更高,也主要取决于我们可望在哪一种制度下能够更为充分地利用现有的知识。主流经济学的配置理论实际上只是一种同义反复:其结果完全被所作出的假设决定。经济学只有当它能够说明所参与的行为主体如何获得知识并且在竞争中利用这些知识,才能成为一种经验科学。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市场过程理论与主流的配置理论分析方法的两大区别:(1)对于所有行为主体来说,有关物品、其使用可能性,可能的替代品、技术、价格等等都不是给定的,市场过程理论的中心问题是,行为主体如何获得这些方面的信息和知识;(2)配置逻辑只分析现状。如果出现一种从外部引入的数据变化,那么参与者就没有时间对此作出调整。与此相反,市场过程理论真正要解释的不在于均衡状态本身,而在于至少在趋势上朝着均衡状态发展的过程。

(二)知识、市场过程与自发秩序

在奥地利学派看来,这种知识显然是主观的知识。市场价格体系并不是人类精心设计的产物,而是一种人类偶然发现的、未经理解就学会利用的协调个人知识的机制,事实上,受其引导的人们通常也不知道自己为何会如此行事。哈耶克将这看作是一个“奇迹”。(注: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82页。)柯兹纳(Kirzner,1989)进一步指出,陌生人之间能在市场上形成合作,是市场能够发现、利用及传播分散在整个经济体系中大量局部知识的结果,市场在发现无人知晓其存在的知识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否理解市场过程的真正性质,取决于是否承认这一关键作用;而当代经济学家则没有意识到,我们之所以获得这些洞见,乃是因为我们摒弃了客观地看待知识的理路,这种理路把知识看作是只需通过适当的资源支出就可以获得的完整的系统。

如果说主流经济学的模型把竞争性市场看成一台计算机,那么,奥地利学派则是把市场看成是“某种收集分散在整个经济中的大量知识的社会工具”,竞争就是发现和传播信息/知识的一个过程。那些在一般均衡模型中假设成已知的东西,如最低的生产成本、产品的稀缺程度和价值、消费者的愿望和需求、消费者进行交易所需要的知识等,恰恰都是需要经过竞争过程来发现的。竞争和知识处于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数以百万计的行为主体的知识融入竞争过程中,通过它们的互动作用,造成了一种经过编码处理的、价格信号形式的知识,它又为行为主体所利用,以便通过其行动为适应新的短缺提供可能。也就是说,通过利用竞争这一协调过程,一方面数以百万计的行为主体的分散知识作为投入得以利用,另一方面也产生了新的知识。(注:参见弗格特《作为发现程序的市场经济竞争》,载帕普克主编《知识、自由与秩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7~168页。)

这样,哈耶克在斯密、门格尔等基础上为自发秩序思想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认识论背景,并明确提出了“自生自发秩序”的概念,而这一概念在《致命的自负》(1988)一书中则演变为“扩展的秩序”。所谓自生自发秩序,就是那些追求自己目的的个人之间自发生成的一种秩序,它是人类行动的结果,但不是人类有意识设计的结果。在他看来,文明于偶然之中获致的种种成就,实乃人的行动的非意图的结果,而非一般人所想象的条理井然的智识或设计的产物。尽管他最早提出这个概念是为了解决一个经济学上的难题,即为了解释“整个经济活动的秩序是如何实现的:这个过程运用了大量的知识,但这些知识并不是集中在任何单个人脑中的知识,而仅仅是作为不计其数的不同的个人分立的知识而存在”,或者说,是要阐明一个市场社会是如何可能发生作用的。但哈耶克认为这个观念还具有更广泛的使用范围,甚至可运用到人类所有的文明,而市场秩序仅是其中的一个范例。自发秩序的最大益处在于,它为每个人利用自己的知识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制度空间。“秩序的重要性和价值会随着构成因素多样性的发展而增加,而更大的秩序又会提高多样性的价值,由此使人类合作秩序的扩展变得无限广阔。”(注:哈耶克:《致命的自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0页。)

分立的知识、“无知”的知识观与信息经济学

将现代奥地利学派的知识观与当下流行的信息经济学作一比较是有意义的。现代奥地利学派对市场中分散的(或分立的)信息和知识的关注比信息经济学至少要早20年,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奥地利学派的“分立的知识”和“无知”观与信息经济学中的不完全信息和不对称信息理论都强调完全信息假设对于一般均衡理论的重要性,以及放弃这一假设必定会使经济体系偏离帕累托最优。但是,这两种理论的研究思路以及逻辑结论却存在极大差异,甚至说有着根本不同。对于以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克洛夫、斯彭斯和斯蒂格利茨等为代表的研究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经济学家来说,不完全或不对称的“信息”指的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需要一定的生产(搜寻)费用的“已知”信息,这些信息可以以“打包”的形式而存在。经济主体对于它们,与其他经济资源一样,都是可以经过最小最大化的理性计算来获得或决定是否获得。在奥地利学派看来,人们对之“无知”的知识或信息是一种“以前未曾存在(或思考)过”的。的确,人们对这种知识的无知导致无法实现均衡状态。市场均衡状态(如果存在的话),是不受干扰的市场发现过程的最终结果,它并不得自于信息经济学所理解的静态的“信息效率”(Kirzner,1997),而是得自市场过程中信息的发现和传播促进了个人计划间的协调,即协调效率,可以将之近似理解为一种动态的适应性效率。所以,斯蒂格利茨(Stiglita,1994)将奥地利学派的思想看作是市场过程有助于改善(帕累托意义上的)“信息效率”,是不得要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