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黄瓜常见病虫害及防治范文

黄瓜常见病虫害及防治精选(九篇)

黄瓜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第1篇:黄瓜常见病虫害及防治范文

[关键词] 黄瓜种植 病虫害 伽师县 防治技术 探讨

[中图分类号] S64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5-0034-02

前言

我国蔬菜瓜果大棚种植改革是适应当前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大环境为前提,为满足当前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由国家经济发展部门主导的将农作物生产活动与社会主义化市场经济行为相结合的创新道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提高,国民对于自身生活质量要求也愈加严格,特别是在吃穿住行等方面的关注度愈加热烈。

一、伽师县地区的黄瓜种植情况

伽师县的黄瓜种植是通过该地农技中心对当地各乡镇农民的黄瓜种植需求进行统一育苗、移栽,目前黄瓜种植采取反季节种植的方式一方面能够增加农村居民经济收入,另一方面也能够为本地区居民以及附近地区居民提供新鲜、健康的营养黄瓜蔬菜。

伽师县的黄瓜种植范围主要集中在伽师县城及其周围农庄地区,伽师县也是新疆黄瓜作物种植、生产的主要地区之一,为周边喀什市区的黄瓜作物市场提供了庞大的资源。近年来,伽师县政府大力发展黄瓜种植产业,其种植范围、种植面积日益扩大,种植手段也日渐多样化,采取复种以及反季节种植的方式使得黄瓜产量得以提升。在种植条件改善的同时黄瓜病虫害的生存条件也获得了较大的改善,当地黄瓜种植大棚病虫害频发导致防治工作难度增大。

二、当前伽师县黄瓜种植过程中主要出现的病虫害

根据新疆农业生产管理部门对伽师县地区的黄瓜种植情况统计结果显示,该地黄瓜病虫害种类主要包括白粉病,枯萎病,霜病,蚜虫,线虫,蓟马等。伽师县地区采取的黄瓜反季节种植方式主要依靠大棚种植来完成,为病虫害频发提供了良好的滋生环境,同时其传染速度快,破坏面积广,对作物危害性十分巨大。

1.黄瓜种植中常见的病害类型

1.1霜番病

多在黄瓜作物生长初期出现,主要症状表现为黄瓜叶片产生病变。该病害发作初期,黄瓜作物叶面有斑点状色变,随着感染程度不断加深,斑点状色块面积扩大甚至形成霉变层。当黄瓜作物完全受病害腐蚀后,黄瓜体以及黄瓜叶完全枯黄。

1.2枯萎病

在黄瓜作物不同生产时期都受到枯萎病感染威胁,产生不同程度的枯萎病症。相比黄瓜作物生长初期,在黄瓜作物结瓜期发生枯萎病的比例较高。枯萎病能够对黄瓜的生长营养汲取产生巨大的破坏,从黄瓜叶到作物茎干逐渐变得枯黄,作物从病害发生到完全死亡死亡时间十分短暂。

1.3白粉病

除了以上两种多发病害之外,白粉病对于黄瓜作物的健康种植也有十分巨大的危害。在白粉病初期表现为黄瓜叶表面产生白斑,当感染情况加重,白斑范围不断在整个叶面扩散,甚至对黄瓜茎,黄瓜跟都会产生严重的破坏影响。

2.黄瓜作物种植中常见的虫害类型

2.1线虫

当黄瓜作物有线虫滋生,附着生长时,黄瓜的生长所需的营养汲取会受到来自线虫的阻碍,当作物生长失去基本的营养补给时,黄瓜叶片开始出现枯黄,线虫侵蚀严重时黄瓜作物整株枯萎,最后完全死亡。

2.2蓟马

蓟马主要是通过偷取黄瓜茎干营养来对黄瓜作物生长造成破坏,当受到蓟马虫害侵蚀黄瓜叶片因不能汲取足够的生长营养而出现卷曲,硬化现象。

三、如何推进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强化各类黄瓜病虫害的防止手段,将先进的农业科学研究成果与伽师县的黄瓜种植情况进行有效结合,并在在各个黄瓜种植大棚开展全面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根据不同的病害,虫害情况采取针对性的防护与治理手段。

1.提高黄瓜选种优质性

优质的黄瓜种子一般具有较强的病害抵制能力,在作物培育时期需要采取高温闷棚的方式,对作物种子潜在的病害细菌,虫害幼种的等进行深入清理、消除。生长成形的黄瓜作物出现霜病症状时,应即使采取烟雾治理措施,利用浓度为百分之45的烟药对作物进行消菌,每天烟熏六小时,平均每月烟熏三次可取得较好治理效果。

2.使用轮作方式降低病害发生几率

大棚种植过程中应通过农作物轮换种植或是不同品种农作物嫁接的方式,减轻病害寄生现象,从而价格低病害扩散可能性。特别是对于枯萎病的防护与治理,可以借助黄瓜与南瓜轮环种植的方式,使得南瓜对枯萎病的超强抵抗能力能降低种植大棚的枯萎病害程度,再接种黄瓜。当黄瓜作物已经发生枯萎病传染时,应及时采取药物浇灌的方式进行控制,甲基托布津或是敌克松对于枯萎病的治理都有很好的控制效果。针对白粉病可以选择硫磺粉事先对种植区进行全面杀菌后再植入作物种子可以降低其发生几率,当白粉病在黄瓜种植区已经达到一定的感染程度时可以选择粉锈宁以及多硫胶悬进行碰洒。特别注意的是,农业用药频率以及浓度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免形成抗药性。

3.采取全面的种植环境清洁可以减少虫害滋生

黄瓜种植离不开土壤,而土壤的清洁与杀菌是否全面对于虫害滋生有着十分关键的影响作用。种植过程中,可以首先通过灌水再密封的方式让土壤温度足以杀灭虫害细菌。当黄瓜作物已经出现线虫或是蓟马等虫害时,可以利用爱福丁搭配甲壳丰以及锐劲特搭配吡虫啉配合对黄瓜作物进行反复碰洒,可以起到很好的虫害抑制效果。

结语

黄瓜作物的种植需要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下进行,当与其生长环境经过一定时期的磨合则形成环境适应性,但随着适应程度的加深一些外来生物体将在黄瓜作物体内或体外附着,对黄瓜的生产营养汲取产生破坏或是干扰的消极影响,当消极影响程度打破黄瓜生长所需的生态环境时会造成黄瓜作物的大面积枯萎,死亡或是局部枯萎,死亡。因此,采取科学手段针对黄瓜病虫害进行有效治理是让伽师县种植健康、安全、绿色黄瓜的主要办法。

参考文献

第2篇:黄瓜常见病虫害及防治范文

关键词:日光温室;黄瓜;虫害;防治措施

1 日光温室黄瓜类蔬菜主要病虫害分析

日光温室黄瓜发生的主要虫害是白粉虱,其病害是霜霉病和灰霉病。其中比较严重的是白粉虱,温室与露地蔬菜的相互重合是白粉虱在一年内世代重叠的主要因素。往往这些虫类一般都会在叶子的背面,吸允植物的汁液,长时间得不到良好的控制,植物的叶子就会逐渐变黄,最后导致黄瓜光合作用失效。成虫一般会在植物的顶部,然后逐渐的产虫卵,直至蔓延到整片叶子和瓜果上。日光温室的温度如果达到了19℃时白粉虱的存活率就达到86%左右,而且一头雌成虫能够产出324粒蛹,并且一代在一代的基础上虫害就会增加到近150倍,严重影响到黄瓜类蔬菜的正常生长,降低了产量和效益。同时也达不到消费者的要求,可见虫害的影响极其严重,进行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的建立势在必行。

黄瓜霜霉病主要受到损害是叶子,严重的情况下叶子全部发黄,干枯。这种病害的主要传播因素是孢子囊,一般日光温室的温度达到了15~20℃,湿度在80%以上病害的传播很快。黄瓜灰霉病主要损害的是黄瓜,严重的情况下叶子全部枯黄,黄瓜也逐渐腐烂。同样也是湿度比较大的环境下这种病害最容易产生,一般温度在18~23℃,湿度持续90%就会发生的灰霉病,而且日光温度在4℃时也会促使灰霉病的繁衍和蔓延。

2 日光温室黄瓜病虫害的主要防治措施

2.1 农业生态防治措施

在上述病虫害研究和分析过程中发现,引起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因素是室内温度和湿度。因此病虫害的主要控制措施需要和天气预报相结合,根据天气的变化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并在技术栽培和管理方面不断加强和提高,有效降低病害的发生。

2.1.1 选择抗病品种,严格对室内进行消毒等措施。在栽培黄瓜时首先要选好抗病品种,增强二氧化碳气肥,采用滴灌或是暗灌的技术,调控好温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并做好室内消毒和烟雾剂防治工作,完全隔离病菌传染源。同时在定植之前要对棚架进行消毒处理,每667m2用硫磺粉2~3kg,然后再加50%敌敌畏25ml拌上锯末,分堆点燃,晚上要进行封棚。

2.1.2 加强防病的关键时期,做好温度控制管理。防治的关键时期需要分为4个时期:苗期、定植、开花以及采收。苗期抗性比较弱,病菌感染比较容易,因此要加强苗期的病菌传播防治。定植苗之后,苗的生长期也比较容易感染病菌,要进行合理的药物防治。植物开花时,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键。黄瓜在采收时会多次浇水,因此湿度的控制很重要,在管理时要根据天气情况进行温度控制。

2.1.3 大沟内铺草,高温时要闷棚。通常温室内的土壤大部分都会在外,从而使水分蒸发,增强了室内的空气湿度,为病害的产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在大沟内要铺上10cm厚的干麦草,起到湿度的控制的作用,防止霜霉病的产生。黄瓜在生长期间要时刻听天气预报,为天气温度变化做好预防准备。如果要持续2~3天的晴天,需要在闷棚前1天浇水,保证室内黄瓜营养需要。同时也能起到杀菌的作用,便于管理。

2.2 建立化学防治措施

2.2.1 正确使用各种药剂,保护性和内吸性杀菌剂要交替使用。为了保证黄瓜生长环境不受破坏,因此可以将保护性杀菌剂和内吸性杀菌剂相互交替使用。为了防止霜霉病的侵害,可以选择代森锰锌与多菌灵,甲托混合,百菌清与甲托混合,在药量的配置方面的比例要调整好。同时也还可以将代森锰锌与乙磷铝和甲霜灵与王铜进行混合等,起到治疗的作用。

2.2.2 控制好药量的使用,提高喷药技术。在化学防治方面最重要的是药量的配置和比例混合,因此施药的浓度要合理控制,主要药的种类,使用时间等方面的要求。一般喷药的适宜时间是晴天的上午,温度和湿度控制相对较好,利于虫害和病害的处理。在喷药时要注意叶子的正反面,植物上部以及中心病株部位要重点喷药。

3 结语

日光温室黄瓜病虫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温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控制,以及栽培技术和管理水平存在不足。因此在防治之前要在了解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农业生态防治,化学防治或是物理防治等,提高黄瓜的产量和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

参考文献

第3篇:黄瓜常见病虫害及防治范文

关键词:黄瓜种植;黄瓜病害;农业种植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6.421.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5.034

1黄瓜的主要病害及基本特征

1.1生长前期

黄瓜的生长前期主要是配置幼苗,室外种植的黄瓜主要在春夏季节,培植幼苗苗龄短,一般是幼苗生长至1叶1心,15~20天就可以进行栽培。生长前期的主要病害有烧根、沤根、徒长。烧根基本特征是土壤肥力旺盛幼苗无法吸收造成肥害,烧根病害后幼苗根部溃烂,逐渐干枯而死亡;沤根基本特征是拔起无白根,根锈褐色,水浸状,直至腐烂。地上部萎蔫,~色转淡呈黄绿色或乳黄色,自叶缘开始焦枯。病苗生长极为缓慢,严重时成片萎蔫、死亡,造成局部毁苗;徒长是因为光照、温度、肥力无法供给,幼苗往上拔节但是无法形成粗壮的幼苗,茎叶不发达,幼苗抵抗力差,不易成活。

1.2 生长中期

黄瓜从幼苗攀架到根瓜形成的生长期称之为生长中期,周期时间大约为2个月左右,大棚内种植温度较高的时间为1~1.5个月,这段时间黄瓜长势猛,温度、光照、肥力、病害的防治直接影响黄瓜的最终产量。黄瓜炭疽病、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细菌角斑病等都是常见的病害。黄瓜炭疽病是半知菌亚门真菌,葫芦科刺盘孢菌侵染所致,症状为黄瓜叶面形成不规则形状的土黄色斑点,并逐渐扩散到茎部、果实,导致整棵植株患病干枯;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细菌角斑病的症状是植株矮小,苗株叶面呈花叶状,发病时叶面逐渐萎缩,增厚直至发卷,逐渐从老叶部位开始枯黄。

1.3 生长后期

黄瓜进入生长后期,保证果实的硕大、饱满是重要的环节。在这个时期黄瓜根结线虫、白粉虱是常见的病虫害。主要的症状表现为在根端部形成球形或圆锥形大小不等的瘤状物,有时串生,初为白色、质软,后变为褐色至暗褐色,表面有时龟裂。白粉虱是植株末端、叶面部位出现幼虫,白粉虱通过啃噬苗株导致植株枯萎、枯黄。

2黄瓜主要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2.1黄瓜生长前期病害防治

黄瓜生长前期最主要的目的是培育强壮的幼苗以便移栽的时候保证生长存活,土壤、肥力的搭配标准是关键。大棚培育幼苗的病害防治技术在于防低温、防冻害、防土壤过湿或者过干。营养土的配置是防治黄瓜生长前期的关键,主要的做法根据土地的自留周期和前期栽种的农作物而分类:未种过蔬菜作物的壤土70%、腐熟的猪圈肥30%,另外,每立方米加入过磷酸钙1公斤、硫酸钾复合肥0.5公斤、磷酸二氢钾0.75公斤、50%地菌虫杀WP100克掺均拌匀后,过筛,育苗时装钵。黄瓜移出育苗盆后载入土里需要在幼苗出土后,用64%杀毒矾WP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WP1000~1200倍液混合喷雾,能够预防猝倒病、立枯病、炭疽病的发生及危害[1]。药物的病害防治是黄瓜病害出现后初期的防治技术应用,生产初期的防寒保暖,适当的底肥可以有效防治幼苗病害,农家有机肥料的底肥可以有效防治肥力过盛,稀释肥料浇灌的方式可以让幼苗更均匀的获得肥力而不烧根。大棚种植的幼苗需要控制室内温度,温度过高时在上午11点~下午3点时进行大棚开缝处理,温度过低的夜间需要加盖室内薄膜保持恒温。

2.2黄瓜生长中期病害防治技术

黄瓜生长中期病害较多,防治的技术在于适当浇灌、适时施肥,保障黄瓜苗株的光照,增强苗株的抵抗力。黄瓜炭疽病可用施保功1500倍液加好力克5000倍混合喷雾。发病中前期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113~187克/公顷、6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剂103~135克/公顷、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938~1406克/公顷喷雾,每隔7天1次,连续2~3次,交替使用;预防霜霉病常用杀菌剂:50%乙磷铝锰锌WP500倍液,50%氟吗霜疫克WP500倍液,70%代森锰锌WP1000~1200倍液喷雾防治,一般10天喷1次。定期观察黄瓜植株叶面的生长情况,产生斑点状非绿色斑块、叶面打卷、叶面偏大过于密集、枯黄无力等,应适当施加叶面肥,以1000毫升/公顷的施肥早上和下午喷洒,保持叶面的肥力,促进强有力的植株叶面生长。防治霜霉病可以运用40%杜邦福星1000倍液,80%世高2500~3000倍液,50%加纳金WP500倍液交替喷雾[2]。

2.3黄瓜生长后期病害防治

黄瓜生长后期是关键时期,为了不影响黄瓜上市,降低农药残留,因此要严格要求。在黄瓜生长中期已经针对各主要病害施药,生长后期的黄瓜病害施药周期应该拉长,距离果实上市前12~15天可进行施药。防止枯萎病,在黄瓜定植时用50%金土地WP500倍液,50%地菌虫杀WP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WP100倍液灌穴,每穴250克药液。发病初期用80%乙蒜素2000倍液灌根,3天1次,连灌3次[3],防效可达80%以上;白粉虱病害可用25%噻嗪酮(扑虱灵)可湿性粉剂或用2.5%溴氰菊酯或20%氰戊菊酯(速灭杀丁)乳油2000倍液喷雾隔6~7天1次,连续防治3次[4]。还可用烟雾剂进行熏蒸,连续2~3次。后期黄瓜的病害也容易遭受飞虫的侵蚀,为了保持黄瓜的健康,可采用物理的捕虫方式进行防治,如在植株根部铺设草木灰,加装捕蝇捕蚊器等,捕捉小型昆虫。

参考文献

[1]左伟.黄瓜主要病害及综合防治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03):22.

[2]刘化龙.保护地黄瓜主要病害及无公害防治技术[J].青海农技推广,2016,(03):18.

[3]葛东志.黄瓜主要病害综合防治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5,(11):43.

第4篇:黄瓜常见病虫害及防治范文

1 特征特性

满田月脂适宜在温暖、湿润的环境条件下生长,无限生长型,生长势强,全株雌性强,主、侧蔓均开雌花,主蔓连续结瓜性强,结瓜节位2~3节(夏季8~9节),每节位结瓜2~3个(夏季结瓜0~1个),但以主蔓形成的商品瓜为佳,商品瓜直条,乳白色,光滑无刺瘤,瓜长11~13 cm,瓜横径2.5~3 cm,肉厚0.8 cm,品质脆嫩爽口,单瓜质量 90~110 g,667 m2产量2 500~3 000 kg,抗病毒病和细菌性角斑病,耐旱、耐肥,早熟,播种至采收45~60天。

2 栽培要点

2.1 棚室消毒和土壤消毒

①棚室消毒 在播种前7~10天,每100 m2空间用硫磺0.25 kg与锯末0.5 kg混合,分成几小堆点燃熏蒸一夜,或用45%百菌清烟雾剂250 g,分散点燃,密封熏蒸一夜,以杀死棚室内的病菌。

②土壤消毒 播种前15天,用福尔马林液按1 m3床土用药300 mL,稀释100倍喷洒,覆盖塑料薄膜闷3~5天,掀除覆盖物7~10天后可播种,或按1 m3床土(基质)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 g均匀混合后,覆盖地膜10~15天,进行土壤消毒杀菌。

2.2 整地施基肥

结合整地,667 m2用腐熟有机肥(鸡粪)2 000 kg,三元复合肥50 kg,过磷酸钙40 kg,硫酸钾20 kg,开沟深施,并与土壤均匀混合。按1 m(包沟)宽理厢作畦,畦高20 cm,沟宽30 cm。

2.3 播种

适宜播种期在10月至11月初,采用催芽直播方式。

①浸种催芽 播前先将种子曝晒6~8 h,用10%磷酸三钠液浸种20 min后,再将种子洗净放在25~30℃的温水中继续浸种3~4 h,洗净沥干,用湿毛巾包裹置于32℃气温条件下催芽,15~20 h(秋季15 h,冬季20 h)种子即出芽。

②播种 单行穴播,穴深2 cm,穴径8~10 cm,株距40 cm,播前先将播种穴浇足底水,每穴播1粒出芽种子,播后覆盖1.5 cm厚细土(基质),1~3天出苗。

2.4 田间管理

①及时上架、修剪和疏果 大棚种植黄瓜,最好选择用棉线吊蔓,可节省成本,方便管理,大棚黄瓜生长快,要及时上架(吊蔓)、修剪,每隔2天绕蔓1次,剪除植株基部的老黄叶和病叶,以及不断产生的侧蔓和卷须,有利于通风透光和植株2/3以下的节位多结瓜、结好瓜。适时疏除病虫瓜和畸形瓜,有利于提高商品瓜产量。

②肥水管理 黄瓜也称水瓜,结瓜期需肥水量大。根据长势,苗期用0.5%~0.8%的复合肥溶液与0.5%~0.7%的尿素均匀混合,浇施1~2次。膨瓜期667 m2用绿冲1号黄瓜专用肥8 kg对水浇施1~2次。采收期,每采收2~3次,结合浇水或滴灌667 m2施用复合肥10 kg+尿素5 kg。黄瓜水分管理注意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间的平衡,营养生长期土壤保持湿润状态,生殖生长期每次采收结束都要浇灌(滴灌)1次膨瓜水,有利于提高商品瓜产量和质量。

③病虫害防治 原则是以防为主、综合防治。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每隔7~10天喷药1次,发病初期隔4~5天喷药1次,连喷3次,农药要交替使用,以防产生抗药性。大棚黄瓜栽培,常见病害有霜霉病、病毒病和细菌性角斑病,化学药剂防治霜霉病可用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嘧菌酯悬浮剂1 500~2 000倍液,采收期使用安全间隔期较短的药剂如60%百泰(唑醚・代森联)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喷雾;防治病毒病关键是要加强蚜虫防治,减少病毒传播源,药剂防治病毒病可选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雾;细菌性角斑病可选用60%菌必治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7%可杀得(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

虫害主要有蚜虫、飞虱和瓜绢螟等,多采用吊挂黄板、灯光诱杀等配合喷施化学药剂进行防治。蚜虫可用3.2%啶虫脒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喷雾防治;飞虱可用25%阿克泰(噻虫嗪)可湿性粉剂6 000倍液或7.5%高氯・啶虫脒可湿性粉剂2 000~2 500倍液喷雾;瓜绢螟可选用4.5%氯氰菊酯水剂1 0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或10%除尽(溴虫腈)水剂1 500倍液喷雾防治。

第5篇:黄瓜常见病虫害及防治范文

[关键词] 蔬菜种植 病虫害 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6-0069-01

现代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饮食方面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特别是蔬菜类,既要求外观质量好,又要求有机无农药具有保健作用。所以说在种植蔬菜过程中对其技术要求就非常高,病虫害是影响蔬菜外观和质量的罪魁祸首,防虫技术是否过关就直接对蔬菜的质量和产量产生一定的影响。现代蔬菜种植中病虫防治的思路主要是“以人为本”的前提下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所以说防虫技术不仅仅是要考虑控制病虫,还要考虑到生态环境以及蔬菜食用安全。防虫技术不是消灭病虫,而是控制病虫,在经济阈值的允许下控制其繁衍。

1 蔬菜种植中虫害发生的特点

病虫害在蔬菜种植发生的原因主要有寄主植物、栽培环境及病原等,类似于这些原因会直接降低蔬菜的产量,每年因病虫害导致损失30%的产量,所以在蔬菜种植中应用防虫害技术是非常重要和迫切的。

蔬菜种植中病虫的发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病虫害流行速度快,其危害非常大。由于自然补偿能力对设施生产条件下被害后的特殊环境条件(低温高湿弱光)以及植株抗病性的较低,短时间内病害就会快速流行,造成巨大的危害。

(2)病虫害的危害期较长,其造成的损失惨重。蔬菜种植地的条件是非常适宜病虫害繁衍,在病虫害高发的季节,相比较于露地和中棚栽培,日光温室的病虫害发生要提前一些。

(3)病虫种类复杂。

主要病虫有番茄早疫病、如露地栽培黄瓜霜霉病、温室白粉虱等;次要病虫如黄瓜、番茄灰霉病;土传病害,如黄瓜根腐病、黄瓜、番茄碎倒病、疫病、蔓枯病等;新的病虫危害,如黄瓜根腐病、蔬菜根结线虫病、黄瓜黑星病、黄瓜生长点消失症、黄瓜黑星病、斑潜蝇等;生理性病害如黄瓜生长点消失症、番茄蒂腐病等;其危害程度和发生面积每年都在加重,直接导致蔬菜减产。

2 蔬菜种植中虫害防治的主要技术

由于蔬菜的发育期一般比较短,病害发生的危害较轻,但是害虫发生却很严重,很多菜农为了防治害虫提高产量,通常会把多种农药进行配制来喷洒,这样会直接导致农药残留的超标,不符合绿色食品蔬菜的标准,所以本章主要介绍几种物理方法来防治害虫,以提高蔬菜质量和产量的问题。

2.1 O3臭氧防治病虫害技术

使用针状或杆状电极通过用倍压电路产生的高电压电晕来放点,把空气中的O2激化变为O3,并经氧化产生负电荷的氧离子,在高压不对称的电极下对其进行加速,使得空气中的O3和负氧离子形成具有较强的氧化和杀菌气流,在空间的不断扩散下,迅速渗透到各种细菌和虫卵的细胞壁内,破坏其酶系统,使得蛋白质发生变异,从而造成中止生物体的过程而杀死。目前,该技术广泛的应用于农业生产上防治储粮害虫、霉变、保鲜等方面。该技术可用于蔬菜种植前的消毒灭菌,有效解决硫和其他药物对腐蚀消毒设施和环境污染问题。

O3的稳定性不高,一般在30min之内即可分解,而在封闭的棚内施放O3,可以有效控制不与人体直接接触,所以O3不会直接对人体和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O3具有很的氧化性,分解快,安全有效,不留死角,无二次污染,易于使用等优点,是预防和治疗温室病虫害的一项新的防治技术,可作为是无公害蔬菜栽培生产技术体系的重要措施,为绿色蔬菜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2.2 套袋与摘花技术

果实类蔬菜可持续采摘,持续生长等多个特点,但果实类蔬菜的病虫发生种类多,危害性更大,所以菜农一般都频繁使用大剂量的农药喷洒,从而导致其化学农药污染严重。蔬菜的化学农药污染是一方面通过植物体内的吸收剂进行组织内,另一方面是田间喷洒化学农药污染时直接接触,这是导致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的主要来源。果实在实施套袋栽培后,可完全避免直接接触喷洒化学农药造成的污染,从而减少果实类蔬菜农药残留量。

袋装果实类蔬菜栽培,由于机械性的袋体阻隔,以避免或减少果实收到病菌的侵染,从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率,大大的降低了危害。

2.3 防虫网的应用

防虫网技术主要是以物理方法来防治害虫,通过人工屏障构建来隔离虫害。有研究结果表明,叶菜类蔬菜种植中使用防虫网覆盖可以在整个栽培期内不使用防虫剂,也能达到防治病毒病。防虫网设置在在日光温室的通风口的和入口处,可有效防治白粉虱以及自然条件下不能越冬的斑潜蝇等虫害。

当前乃至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容,防虫网技术是虫害控制的一项新而成熟的技术,其对虫害的防治效果较好,使用方便,如果使用和操作方法正确,棚内基本可以不使用杀虫剂,不仅减少了蔬菜种农药的污染,而且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防虫网在遮阳方面还有一定的作用,可防止如茄类蔬菜在夏日被太阳灼晒,从而增加了产量。

2.4 调控温湿度,抑制病害的发生

不同的蔬菜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发生的病害是不同的,如灰霉病、霜霉病、叶霉病、角斑病等病害在叶片上存在水膜或水滴的前提下,如果温度适宜,就会发生病害并快速流行。病害是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同时存在下,病害才流行,如果只有一个合适的条件,另外条件都不允许的话,就会抑制病害流行。因为,针对湿度和温度兼并下流行的病害,可以调控温湿度来达到抑制病害的目的。

结论

以上是总结的蔬菜种植防虫方法,也许防治效果没有化学药剂那样见效速度快胆是如若方法选择得当完全可以满足温室蔬菜一般害虫的防治需要,也在实际的生产实践中得到了证明。

参考文献

[1]张青文,蔡青年,丁军.北方蔬菜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新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6):35.

第6篇:黄瓜常见病虫害及防治范文

关键词:温室蔬菜;病虫害;措施

近年来,随着温室蔬菜生产的大力发展,温室新的病虫害不断出现,防治难度越来越大。如何有效地防治温室蔬菜病虫害是中国温室蔬菜业面临的一大难题。

温室蔬菜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生物防治法少,主要依赖化学防治法

目前,农药防治仍是温室蔬菜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手段,一些高毒、高残留的农药仍在广泛使用,如甲拌磷、甲基1605、DDT。以上农药在温室韭菜上使用最多,这不但危害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还污染环境。笔者在平常对农户温室蔬菜病虫害的技术指导过程中通过调查发现,50%的温室蔬菜3天~4天用1次农药,有些蔬菜3天~4天就出售1次,如黄瓜、菜瓜、辣椒,农药还未完全分化就被送到市场。这些着实让人担心。

无切实可行的生物防治措施

随着温室蔬菜面积的加大,一些害虫和病菌失去了越冬的特性,周年生殖,这使得病虫害泛滥成灾,温室蔬菜产量连年下降。同时,生物防治见效慢,代价大,农业主管部门也没有有效地推广生物防治措施,使得广大农户不得不继续依靠农药防治病虫害。

植保技术研究和推广力度不够

菜农缺乏正确识别病虫害的知识,缺乏植物保护基本知识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能,生产实践中乱用农药现象普遍存在。植保技术研究和推广力度仍不够。

植保科研和生产相结合得不够

中国植保科学发展迅速,但真正用于生产的科研成果少。因此,科研成果的价值难以实现,在生产一线,安全、经济、有效、实用的现代植保技术依然缺乏。

现行病虫检测体系不适应农业要求

植保业务部门主要承担粮食作物病虫害的系统检测和防治指导任务,而对温室蔬菜的检测少,使得温室蔬菜病虫害的发生危害缺乏统一的检测。

温室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推广体系不够健全

所谓无公害蔬菜,是指蔬菜中有害物质的含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容许范围之内,人们食用后对^体健康不造成危害的蔬菜。但由于温室蔬菜周年生产,使得病虫控制也很困难,随之而来的是连续用药、违规使用高毒农药来防治病虫害,严重影响了温室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落实和推广。

农业防治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农业防治是指利用农业管理手段和栽培技术,创造适宜蔬菜生长发育和有益于生物生存繁殖而不利于病虫发生的环境条件,避免病虫的发生或减轻病虫的危害。如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换茬、调整播种期、及时除草、改进土壤耕作等。作为控制病虫害发生的重要手段,农业防治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许多菜农往往采取传统的栽培方式,对农业防治过程中应采取的先进技术没能及时运用而引起严重的病虫害。

病虫害防治应采取的措施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虫优良品种

根据温室蔬菜在不同季节茬口和病虫害发生规律,选用抗逆性强、抗虫抗病、高产优质的品种等是蔬菜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措施。如适合青海温室种植的乐都长辣椒、津研2号黄瓜、津研3号黄瓜品种等。

加强栽培管理

温室要深耕土地,实行轮作、间作,改进栽培方式,清洁田园,将残株落叶、落果全部清除干净,深埋或烧掉,减少病虫害基数;注意增施腐熟的有机肥,配合磷钾肥,适当控制氮素化肥,减少蔬菜中硝酸盐的含量;采用地膜覆盖,降低温室内湿度,适时适量浇水,不大水漫灌,选用晴天早晨浇水,浇水后注意通风散湿,控制好温湿度,嫁接换根防治病虫害。在播种前用55 ℃的温水进行温汤浸种等。通过一系列的壮秧栽培措施,控制病害发生,促进蔬菜生长,达到防病增产的目的。

生态防治

由于温差大、湿度高有利于病害发生,所以温室蔬菜生产应采取放风降温、闭棚增温等手段进行生态防治,创造有利于蔬菜生长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条件,这对黄瓜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尤其在温室蔬菜冬春期间浇水要掌握要点,即阴雨天不浇水、晴天浇水,下午不浇水、上午浇水,不浇明水、浇膜下水,苗期控制浇水,低温时控制浇水。

推广生物防治

利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污染和残毒,例如,用BT乳剂(苏云金杆菌)防治菜 青虫效果良好,用活性菌有机肥,如酵素菌、K100、5406做基肥或叶面肥既增产又防病,农用链霉素可防治细菌性角斑病、大白菜软腐病;“农抗120”可防治多种蔬菜霜霉病、炭疽病、黑斑病;苗期和生长前期喷洒83增抗剂或N4、S52弱毒疫苗来提高番茄、辣椒等蔬菜对病毒病的抵抗力;在保护地悬挂寄生蜂里丽蚜的卵卡,能减轻白粉虱的危害。黄瓜上喷施牛奶和白糖可有效地预防黄瓜霜霉病。还可以用蔬菜制剂防治,如用黄瓜蔓的汁液防治菜青虫,用新鲜的苦瓜叶汁加点石灰水浇灌植株幼苗根部可防治地老虎,丝瓜做的汁液可以防治菜青虫、红蜘蛛,南瓜叶汁加少量皂液防治蚜虫等。

开展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就是利用病虫对温度、湿度、光谱、颜色等的特异反应和忍耐能力,来杀死或驱避有害生物。如温汤浸种(55℃)可以杀死种子内外潜伏的细菌;夏季灌水高温闷棚可以杀死土壤中的病菌和害虫;棚上覆盖遮阳网可遮光降温,不利于病毒病发生:在育苗棚上和露地地面上铺放或植株上方悬挂银灰色反光薄膜有一定的避蚜和防病毒病的作用;田间和保护地放置黄皿和黄板可诱杀蚜虫或白粉虱:黑光灯、高压汞灯可诱杀地老虎等鳞翅目幼虫。

加强蔬菜检疫

实行蔬菜检疫的目的是及时防止危险性病虫的传入和扩散,特别是在引种之前了解调出地区有关蔬菜有无检疫对象及其疫情,坚持不从疫区调种。近年来,白菜和甘蓝黑腐病、蔬菜菌核病、豆类病毒病、白粉虱、斑潜蝇等病虫害能够广泛发生都与种苗和商品菜传带有关,基层单位和广大菜农应引以为戒。

科学合理施用化学农药

目前,利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仍是重要措施之一,必须做到科学合理用药,即要充分发挥农药的效力,又要尽量减少农药的副作用,使蔬菜中农药残留量降低到国家规定标准以下,达到无公害要求。

禁止施用剧毒、高残留农药

根据中国制定的农药急性毒性分级标准,致死中量在50 mg/kg以下的均属高毒农药,如呋喃丹、三九一一、甲纪基1605、甲基乙硫磷、久效磷、有机汞制剂等,这些农药在蔬菜上都禁止施用;六六六、DDT都属于高残留农药,也禁止施用。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如阿米西达、适时乐、代森锰锌可防治温室蔬菜真菌性病害,农用链霉素、波尔多液可防治细菌性病害,功夫、抗蚜威可防治害虫,病毒A、病毒必克可防治病毒病。

第7篇:黄瓜常见病虫害及防治范文

关键词:大棚蔬菜;病虫害;发生;防治

棚室蔬菜栽培在人工设施环境下进行,与露地栽培的坏境条件有根本区别,既有利于蔬菜周年生产和供应,也为病虫害的发生流行提供了良好条件。随着棚室栽培的迅速发展,病虫害种类显著增加,为害程度明显加重,并为露地蔬菜提供了菌源和虫源。

1土壤对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土壤是蔬菜的根系环境,也是多种病原菌越冬场所。在正常情况下,土壤中的病原菌和大量的有益微生物保持一定的平衡。棚室栽培的蔬菜种类比较单一,栽培面积有限,轮作倒茬困难,连作不可避免。由于蔬菜根系的分泌物质和病根的残留,使土壤微生物逐渐失去平衡,病原菌数量不断增加,诱使病害发生。棚室土壤比露地土壤光照少,温度和湿度高,病原菌增殖迅速,生产中又缺乏抗病品种,土传根病随连作年限增多而加重,例如新建棚室发生瓜类枯萎病后如不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一般从零星病株到普遍发病只需4~5a时间。在大型连作温室中,果菜类根结线虫病只需3~4a,病株率可达100%,减产50%以上,严重威胁多种蔬菜生产。近年来茄果类青枯病、草莓黄萎病等土传病害分布在我县各蔬菜地区,为害加剧。

多种病原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是蔬菜病害发生流行的重要环节。露地环境病菌死亡率高,在蔬菜生长季节才能侵染,发病迟,为害轻,有的病害只在局部地区季节性流行。但在棚室栽培下,病菌既可安全越冬,又能周年发生,已成为发展棚室蔬菜生产的大敌。如瓜类炭疽病、细菌性角斑病、蔓枯病,黄瓜、辣椒、韭菜疫病,番茄早疫病、叶霉病,豇豆和菜豆锈病,芹菜斑枯病,多种蔬菜菌核病、草莓灰霉病、草莓白粉病等。此外,引起菜苗猝倒病、立枯病的病菌,既可在土壤中越冬,又能营腐生生活,故常在老育苗地的苗床严重发生,甚至毁苗,延误农时。

地下害虫如蝼蛄、地老虎等,也因棚室和苗床土壤温暖、潮湿、疏松肥沃而发生早、数量多、为害重。

2土传病害及地下害虫防治策略

2.1病害防治

由于棚室连作多年,病害逐年加重,必须进行土壤消毒。

(1)农业防治。种苗脱毒,高温闷棚,茬口轮作,太阳能土壤消毒。

(2)化学防治。利用氯化苦、溴甲烷、菌线威进行土壤消毒。在移栽时用20%苯来特1000~2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300~500倍液浸根或栽后灌根。

2.2虫害防治

(1)毒饵诱杀。在以蝼蛄为主的地块,可采用毒饵诱杀。具体方法是:将花生饼或麦麸炒香,每100kg花生饼或麦麸加80%的敌百虫可湿性粉剂或50%的辛硫磷乳油1kg,再加10kg水拌匀,配成毒饵,于蔬菜苗期,在傍晚顺垄撒在地面上,用量225~375kg/hm2,不仅对蝼蛄诱杀效果良好,同时对蟋蟀、地老虎幼虫也有良好的诱杀效果。在地老虎发生较重的地块,可将上述某一种农药的10倍液喷拌在铡碎的害虫喜食的鲜草或鲜菜叶中,制成毒草(毒菜),于傍晚(以防止鲜草很快干枯)分成小堆施于田间,用量225~300kg/hm2,次日清晨拣拾死虫,防止其复活。

(2)喷雾或喷粉。种蝇可在成虫羽化盛期,在葱、蒜类蔬菜上和田间粪肥堆上喷洒80%敌敌畏800~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以杀死成虫,减少产卵和幼虫数量。用90%敌百虫晶体300~500倍液或50%乐果乳油1000倍液浇灌。浇灌在大蒜、韭菜种蝇发生较重的地块,于幼虫发生的关键时期施药防治幼虫。在韭菜移栽时,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浸根。

3空气湿度对病害发生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棚室在寒冷季节、夜晚密闭保温条件下,空气相对湿度可达90%~100%,棚室屋面、壁面结露后可散落在植株上。黄瓜、番茄等蔬菜热容量大,叶面和果实可以形成水膜,造成高湿环境,对蔬菜生长发育不利,其抗病性降低,却适宜多种病原真菌、细菌的萌发、侵染和繁殖。如黄瓜霜霉病菌,必须在叶面结露3h以上,才能萌发、侵入寄主。病害一旦发生,传播、蔓延迅速,常引起流行,造成减产甚至绝收。以上多种病害为害加重,均与高湿环境有密切关系。

主要防治措施:①加强通风降低湿度,减轻病害发生。②药剂防治,可选用百菌清、绿亨二号、绿亨五号等药剂防治。

4温度对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蔬菜与病原菌长期协同进化,结果导致棚室温暖的条件,一般不成为病害发生流行的限制因素,适宜蔬菜生长的温度环境,通常可以引起发病。害虫和螨类属于一类变温动物,外界环境温度直接影响它们的体温及其生命活动。温度对害虫分布地区及发生为害的影响比湿度更重要。

主要防治对策:可选用阿维菌素、克螨特、虫螨清等药剂防治(以上药剂可任选一种)。

5寄主对病害发生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第8篇:黄瓜常见病虫害及防治范文

黄瓜不同的病害侵染、发生、流行均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环境条件中,以温度湿度最为主要。除病毒病等少数病害发病需要在高温、干旱的条件下,大多数病害适于在温和、高温的条件下,尤其是在叶片吐水、结露或伤口湿润的情况下侵染植株而发生。黄瓜的多种病害发生的适宜温度为20℃~30℃。这些病菌发生的适宜温度,均在黄瓜生长发育所需的温度范围之内。因此,只要黄瓜生长发育,病菌也就随之发生、发展,病害是很难避免的。

1 农业防治

创造适宜的生育环境条件:培育适龄壮苗,提高抗逆性;控制好温度和空气湿度,适宜的肥水,充足的光照和二氧化碳,通过放风和辅助加温,调节不同生育时期的适宜温度,避免低温和高温;深沟高畦,严防积水,清洁田园,做到有利于植株生长发育,避免侵染性病害发生。

2 病虫害防治

2.1 白粉病

白粉病俗称“白毛”,为真菌性病害,是保护地和露地黄瓜的常见病害。从幼苗到收获期均可受害,但以生长后期受害较重。

危害症状:发病部位主要是叶片,其次是叶柄和茎。开始叶面上长有近圆形的白色小粉斑,逐渐向外缘扩展,形成边缘不明显的大白粉斑,许多白粉斑互相连片,直至整叶布满白粉。霉层下面的叶片组织由褪绿变成褐色,后期霉斑呈灰白色,长有成堆的黄褐色小粒点,并渐渐变成黑色。严重时叶片背面也布满白粉,稍触动叶片白粉可向下飞落,最后叶片枯死。一般叶片自下向上发展蔓延。叶柄和茎上霉斑与叶片相同,叶柄上的霉斑环绕1周后,叶片变黄枯死。

药剂防治:当发现中心病株时,要及时喷药防治。可选用5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每隔5~7天喷1次。同时,在喷药时不要忽略对地面的喷施。

2.2 炭疽病

黄瓜炭疽病是经常发生的一种病害。黄瓜炭疽病菌除危害黄瓜以外,还能危害西瓜、甜瓜、冬瓜、丝瓜、瓠瓜等。

危害症状:黄瓜整个生长期间均可被害。幼苗子叶受害,多在子叶上出现圆形、叶边缘出现半椭圆形淡褐色病斑,幼茎受害,基部变褐、收缩,引起猝倒。有时病部溢出橙黄色胶质物。成株期受害,叶片上病斑呈圆形,初为水渍状,后为淡灰褐或红褐色,干枯,边缘有黄色晕圈,病斑直径大多为4~20毫米。潮湿时,病斑上有粉红色粘稠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干燥条件下,病斑易开裂穿孔。严重时,叶上病斑汇合成大斑,使叶片提早干枯死亡。主茎和叶柄发病,病斑椭圆形,深褐色,严重时病斑连接,包围主茎或叶柄,病部以上瓜蔓及叶片萎蔫枯死。瓜条染病,病斑椭圆形,初呈浅绿色,凹陷,后期病斑产生粉红色粘稠物,易开裂。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30%~40%复方多菌灵悬剂300~500倍液或代森液500倍液或百菌清500~600倍液,每隔7~10天喷洒1次,每次用药液量30~35千克,连喷3~4次。

2.3 霜霉病

危害症状:该病在黄瓜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主要危害叶片。初发病时,叶背出现水浸状淡黄色的小斑点,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逐渐扩大,并受叶脉限制形成多角型黄色斑。发病严重时小病斑汇成大病斑,在潮湿条件下病斑背面长出灰黑色的霉层。

药剂防治: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喷雾或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用72%克抗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用50%霜霉一扫净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隔7~10天喷洒1次,连喷3~4次。

2.4 白粉虱

白粉虱症状:成虫和幼虫群聚为害,并分泌大量,严重污染叶片和果实,并引起煤污病。

药剂防治:用背负式机动发烟器或3MF-3背负式植保多用机把1%溴氰菊酯或2.5%戊菊酯(杀灭菊酯)油剂雾化成0.5~5μm的雾滴,悬浮在空气中杀灭成虫。2.5%溴氰菊酯或20%氰戊菊酯(速灭杀丁)乳油2000倍液喷雾每隔6~7天喷1次,连续防治3次。

2.5 瓜蚜

第9篇:黄瓜常见病虫害及防治范文

一、播种育苗

金丝瓜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植。直播一般在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但育苗移栽一般在3月中旬以后育苗。首先种子要进行浸种催芽,常用50℃温水浸种5~10分钟,以杀死附在种子表面的炭疽病、枯萎病菌,然后再在常温下浸种2小时,捞起置于25~30℃的温箱中催芽,2天后可出芽。播于准备好的苗床,苗期25~30天,有4~5片真叶时定植。

二、整地施肥

金丝瓜易患病毒病,不宜连作,定植的大田要选三年以上未种过瓜类蔬菜的田块。金丝瓜生长势强,需充足肥水,所以基肥一定要足,土地经深耕后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公斤,复合肥40公斤,整成宽1.5~2米,高25~30厘米的畦,每畦种2行,株距40~50厘米,每亩栽l500株。

三、肥水管理

金丝瓜除施足基肥外,生长期还要追肥四次:①定植成活后或出苗后,每亩用2.5公斤尿素,促幼苗生长。②植株生长1?5天左右,每亩用复合肥90公斤兑水浇施,确保苗壮。③第一朵雌花时,追施一次重肥,每亩用稀粪尿1500公斤配30公斤复合肥。④初次采收后,再追一次肥,每亩用稀粪尿500公斤配复合肥l?O公斤浇施,防植株早衰,并促后继瓜迅速膨大。

四、整枝摘心

金丝瓜主、侧蔓均可结果,但以主蔓结瓜为主,侧蔓瓜小。短蔓品种一般不整枝,长蔓品种支架栽培仅留主蔓,摘除侧枝,满架时打顶,使养分集中供应开花结果。

雨季要用瓜叶遮花,防止雨水冲刷花粉,影响结果。为提高坐果率,须在上午8时前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并摘除过多的雄花。中后期及时摘去病叶和老叶,以利通风透光。

五、病虫害防治

1、褐斑病

(1)症状主要危害叶片。病斑褐色至灰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有时呈褐绿色至黄色晕圈,早晨日出或傍晚日落时病斑上可见银灰色光泽。

(2)发生规律病菌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春天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残,借风雨传播,高温、高湿、偏施氮肥或连作地块发病较重。

(3)防治方法秋收后清洁田园,集中烧毁病株残体,整地时以施用有机肥作底肥。开花期实行磷、钾配方施肥;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雨季及时开沟排水,防止田间积水,喷施1∶1∶240的波尔多液预防。发病初期选用40%甲霜铜6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600倍液等药剂交替喷施,每10天喷施1次,视病情喷2~3次。

2、病毒病

(1)症状主要危害丝瓜幼嫩叶片,感病叶片呈浅绿与深绿相间的褪绿色小环斑,老叶感病呈现黄色环状斑或黄绿相间的花叶,叶脉抽缩致使叶片歪扭,果实发病后扭曲,呈螺旋状畸形,叶上生褐绿色病斑。发病严重时叶片变硬发脆,叶缘缺刻加深,后期产生枯死斑。

(2)发生规律主要危害丝瓜叶片,为多种病毒所致,以黄瓜花叶病毒、烟草环斑病毒侵入寄主较多,病毒能在许多杂草上越冬,春季蚜虫把病毒传播到丝瓜上危害。农事操作及汁液接触也可传播蔓延。当年蚜虫发生严重,丝瓜病毒病发生就重。

(3)防治方法栽种前施足底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及时铲除田间和周围杂草,打顶、打权时将病株拔除,在接触病株后用肥皂水洗手再接触健株。发病初期用15%植病灵1000倍液、农用链霉素300~400倍液喷施。

3、白粉病

(1)症状主要危害丝瓜叶片,叶柄也受害。发病初期叶片上形成白色粉状斑,严重时整个叶面覆盖一层白粉,后期叶片变黄干枯。

(2)发生规律病菌在病残体上越冬,第2年春天条件适宜时开始初侵染。生长季节病斑上产生大量粉孢子,借风雨传播,可不断引起再侵染,7~8月为发病盛期。

(3)防治方法秋收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并集中烧毁,6月下旬喷施1次1∶1∶200波尔多液预防,7月上旬用25%扮锈宁500倍液每5~8天喷施1次,连续防治2~3次。

4、霜霉病

(1)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先在叶片正面出现不规则褪绿斑,后扩大为多角形黄褐色病斑。湿度大时病斑背面长出紫黑色霉层,后期连片,使叶片枯死。

(2)发生规律丝瓜霜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菌在病叶上越冬,随风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结瓜期阴雨连绵或者田间湿度高,发病严重。

(3)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发病初期可用50%甲霜铜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900倍液每10天喷施1次,连喷3~4次。

5、潜叶蝇

(1)为害症状主要以幼虫钻入叶片中潜食叶肉形成迂回曲折的白色虫道,造成叶片枯萎早落,产量下降。雌虫产卵在嫩叶上,幼虫孵化后从叶缘向内取食,残留上下表皮,造成白色弯曲隧道,并随幼虫长大,隧道盘旋伸长逐渐加宽,幼虫老熟后在隧道末端化蛹,并将隧道末端表皮咬破羽化。

(2)防治方法播种前翻耕土壤。丝瓜生长季节结合田间管理清除杂草,摘除植株基部有虫道的老叶烧毁或深埋以杀死部分虫蛹。植株叶片初见有幼虫潜痕时,若虫量大、被害叶片多,则须施药防治。用10%吡虫啉1500~2000倍液,10~15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六、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