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给小学生补课策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学作文;阅读积累
小学语文教学花在阅读教学上的时间很多,可是学生的作文能力却普遍低下。这主要是因为教师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看成不相干的两回事,阅读教学不得法,没有处理好阅读和作文的关系。
一、让学生热爱阅读
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农村的学生及其缺少阅读的机会,接触到的书目也不多,所以他们很难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更谈不上培养阅读兴趣了。此外,由于农村大众的学识和素质相对低下,家长忙于工作,他们自己阅读的就很少,很难成为学生阅读的榜样,也不能给学生的阅读提供有益的建议。而且,在大多数家长心中,课外书往往是“闲书”,是与学习无关的书。这些因素不仅限制了学生的阅读,甚至妨碍了学生的阅读。有的家长能够想到让孩子多读书,但说起买课外书,大部分买的还是优秀作文选之类的教辅用书。在他们的心里,优秀作文选就是课外阅读书籍,其他的书会白白浪费学生的课外时间。这样,很多学生博览群书的动机会被逐渐磨灭,阅读的兴趣会逐渐变淡,热爱阅读就会无从谈起。
鉴于农村的这种实际情况,作为教师的我努力做了些尝试,如及时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以课文为基础,用课外的阅读拓展学生的眼界。学完《卖火柴的小女孩》之后,我向学生推荐了安徒生的童话集,让他们尽情地领略安徒生童话中对真善美的追求;如学完《草船借箭》之后,我就向学生推荐《三国演义》,但这不是适合所有小学生阅读的书,所以我只推荐某一章,并给予适当的点拨。在这里,我不建议大家向小学生推荐删节版的或者小学生版的课外书。这种版本的书固然降低了阅读难度,但过于儿童化的叙述谋杀了原著的精神,学生阅读单单是为了知道,为了考试,这是没有意义的阅读。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给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推荐不同的课外阅读书籍。不管采用何种方法,教师必须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来选择课外书,要保护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从小学就养成热爱读书的好习惯,从而为写作积累素材。
二、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
有些学生看起来读书不少,但作文水平却不高。原因何在?我曾经调查过几名这样的学生,发现他们阅读书籍时往往是囫囵吞枣,粗粗浏览一遍,看看情节,看看图画,即认为是阅读了。但这对于他们的写作毫无帮助,原因在于他们只是为了阅读而读,不懂得积累。俗话说:“好记性赶不上烂笔头。”许多学生不善于用心看又不习惯用笔记下来那些优美的段落。这时候,教师就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做好笔记,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教师要教会学生分类做笔记,好词好句一类,名人名言一类,构思奇特的又可以分为一类。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善于作旁批,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为了鼓励学生,教师可以展示读书笔记的范例让学生找到学习的标准,并树立读书笔记榜样,榜样能使学生产生看齐的向上心理,让学生相互鼓励,彼此督促。教师还要定期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以监督学生把这件事长久地坚持下去。
三、从文字中感受阅读的快乐
阅读不能够直接以阅读为目的,一旦阅读具有了功利性,就会使阅读变得沉重而失去了其本应该有的乐趣。在阅读中,教师要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快乐,让他们沉溺其中,如果阅读没有取得这样的效果,那么,阅读就是失败的。教师要相信学生,给他们阅读的自由,切勿草率地介入学生的阅读,不要充当权威。教师要做的就是鼓励学生阅读,表扬他们认真地阅读,使阅读成为作文写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动人的语句。如《我的“长生果”》一课,讲的是作者自己小时候是怎样热爱阅读,并且如何从书籍中吸取营养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的经历。在课文最后,作者告诉我们: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我想这样的文章正好证实了阅读有助于写作这个道理,应该让学生好好地体会和认识一下。我是这样处理的:先让学生想一想为什么题目叫“我的长生果”,“长生果”具体指的是什么。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找出“长生果”具体所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静静地读,认真地找,情动于内心,对一些句子产生了兴趣。例如,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愉悦之情。在阅读这个句子时,我首先让学生注意体会比喻的好处和意义,再让学生反复朗读这句话,读出对这句话的深刻认识,这两个比喻说明了什么。学生接着往下读,会发现这两个句子是说明“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的愉悦之情,“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的欢快音符的乐章”。我继续引导学生接着往下读。“那些古今中外的大部头小说使我如醉如痴,我把所有课余时间都花在借阅图书上。这时我养成了做笔记的习惯:记书中优美的词语,记描写的精彩段落。做笔记锻炼了我的记忆力,也增强了我的理解力。”读到这里我又问学生:“你们读书有没有到过如醉如痴的状态啊?”学生表示没有。此时我再进行点拨,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作者说书是“长生果”,我们大家没有深入陶醉于这些营养丰富的物品中去,又怎么能从中吸取营养,又怎么能让营养补充到自己的头脑中再送达到笔端呢?这样,学生不仅理智地反思自己平时的阅读,更有意识地去注意文中作者的读书法和写作法,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过程中。
如果把学生的写作能力比做一只小鸟的话,那么,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就是小鸟必不可少的两个翅膀。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这也进一步证实了广泛的阅读是小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关键。小学时期是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所以,教师要努力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写作的“加油站”。
参考文献:
一、明确童话的三个特点
1.想象创作。想象是人们超越时间、空间和生活常理的限制而产生的种种的奇思妙想。童话是大胆的想象,不是真人真事,但生活中或多或少有一些“影子”,童话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联系,必须建立在现实生活中,是合情合理的,有一种现实的可能性。
2.主人公人格化。故事涉及的主角不是真人,是一些动物、植物或是虚构的人。童话让所有的事物会哭会笑,让它们像人一样有语言、有行动、有思想、有感情,创造出大人、孩子都喜闻乐见的、生动有趣的故事来。
3.讲明道理。童话常能通过一些故事直接或间接地说明一些道理。故事具有想象的魔力,让人们去阅读、去欣赏,启迪人们的心智,明白生活的事理。
二、童话习作的策略
1.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在童话习题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给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独立思考的情境条件。可以使用多媒体让学生练习创造品味多彩的现场视频。如写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童话,为学生提供多个不同的音频和视频,色彩鲜明,内容丰富的图像,在视觉、听觉上刺激学生,让他们感受到生态环境和人类、环保科技方面的知识,让学生表达欲望,让五彩缤纷的童话出世。此外,教师应采取再现生活方法,并用充满情感的语言,诱发学生创新的热情,让所有的学生进入“我要学”的精神状态。此时,在学生眼中,听、说、读、写不再是苦不堪言的差事,而是一种激发人踊跃参与的游戏。
2.注重生活积累。一些学生认为,写童话类的想象作文,可以天马行空,任意编造,他们不知道这类文章也是在严格要求的基础上,在真实的生活基础上的逻辑真实。安徒生说:“最奇异的童话是从真实生活中产生出来的。”夸张的、假定式的童话形象和情节,也是作家对整个生活进行观感和审美评断的结果。优秀的童话作家都善于将生活积累巧妙地联系起来,反映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指导小学童话习作当然也应该和他们的生活积累联系在一起。
如:放暑假了,大多数学生进入“第三学期”——恶补期。先说教师的良莠不齐,有的学生设计狐狸当老师,招生广告就写上:“进狐狸补习班,能学‘万人敌’本领。学了‘狐狸班’真经,老虎都愿做他的跟班。”再说学生补习的无奈:小青蛙进了狐狸补习班,和其他小动物一起学画静物“酸葡萄”,小青蛙是看动物的,她哪会看什么静物啊,所以画了一堂课,却把葡萄画成了一个小爬虫。结果,被同学当做笑料,被老师骂“笨蛋”,小青蛙自己也抱怨:“‘胡’老师,我眼睛能看到动物,可不能看到静物啊!”狐老师只好找来一个小鸡动画,胡弄一下青蛙同学,让它自己去照着动画摹去吧!几个星期过去了,学画画的家长们来找狐狸,七嘴八舌的说:“哎哟!您教的画画怎么一点用也没有呀!”狐狸也自知拿人手短,上网一查,原来动物的眼睛不一样,狐狸只会画葡萄、小鸡,唉……
在这个童话中,学生将补课老师的功利、虚假及授课的模式化裸地暴露在读者面前。
3.抓住本质特征。童话表象在学生的心目有许多,但这种表象学生不能很好地用语言外现出来。因此,要让学生在头脑中对储备的复杂的表象进行筛选,选择给人感觉最深的,富有内涵的,特别是那些可以激发人们美好的感觉的意象加以表现,并扣住他们各自的特点来描写,这就要训练学生对童话的敏感。
例如,如同样是写第三学期的补课,写狐狸心态的,有个学生就写到了,如何送礼给老虎,请老虎作股东,如何让小鸟把风,做情报员,防止狮大王来调查,因为森林王国里假期严格规定不许补课的。
其实这些描写,很多内容就是将社会现实转入了童话思维的轨道。
4.抓住夸张特征。郑渊洁说:“童话就是把现实生活中不能发生的事,用合情合理的方式,把作者的想象力传达出去。”学生编写童话要符合他们的童趣,要写出天真,写出属于他们自己的童话,可以写得有点傻乎乎,夸张一点。
如有一个学生写小猪看别人开补习班,他也眼红,怎么办呢?于是,他借猪八戒之名,到处吹他自己有祖传西天真经,学得猪经,一辈子吃穿不愁。他招收学员:学费每天是10个肉包子;他排座位,最漂亮的小女生都排在他周围。他要是想体罚学生了,就看一下小女生,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他一看到漂亮女生口水就流八丈长。马上就把体罚的事忘到脑后了,反正玩钉耙也算是一个素质教育,上面也懒得查,可是舞钉耙时,一个不小心,划到了猴公子的头上,可怜一个卷帘大将的子孙,却成了一个卷铺盖先生了。
关键词: 小学生 课外阅读 有效策略
朱永新教授在其《新教育之梦》一书中曾提到:“读书,是孩子们净化灵魂、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阅读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可见读书在学生的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成为了社会、家庭、学校的共识。
一、以环境熏陶,营造班级读书氛围
班级文化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营造优良的班级文化,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让孩子们爱看书,就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使他们自觉地投身于书海。于是,我和学生一同动手,精心布置教室,在每一面墙壁上悬挂阅读名言、名人画像及名人事迹,运用历史人物、文人墨客、科学家们博览群书、厚积薄发的动人故事,使学生真切体会到课外阅读的必要性。在黑板上开辟专栏,张贴学生的读书心得。图书角不断更换填充学生喜欢阅读的书籍,使学生进入班级就时时处处置身于读书氛围之中,真正达到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让“每一面墙壁能育人”的效果。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和环境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决定的过程,环境影响决定了那些潜在行为倾向可能成为实际的行为。因此,营造和谐的班级读书氛围,是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有效手段。
二、从兴趣出发,开展班内阅读评比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开学不久,从外面学拉手风琴的孩子围着我说,自己去考级了,考级成功还会颁发考级证书呢,看到他们脸上那种自豪得意的神情,我真为他们高兴。的确,每次考级的成功,都让他们看到了付出后的回报,尝到了努力后的甜果。所以,虽然艰辛,他们却依然执著地向更高一级努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我深刻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我灵机一动,大胆设想,在班内,是不是也能开展这样的读书考级活动呢,于是,我仔细酝酿、筹备,不久后正式宣布了“班级读书阶梯评比”活动,由读完十本书被评为“读书小明星”开始,依次向上评比“读书小状元”、“读书小博士”等,由我亲自颁发授予荣誉奖状,孩子们兴奋极了。不久,班级里刮起了一股阅读风,教室里再也没有大声喧哗、追逐打闹的同学了,大家都安安静静地、如痴如醉地读着。仅仅二十多天,班级里的第一位“读书小明星”就诞生了,当我颁发奖状时,其他同学充满了羡慕的神情,下课了都围过来七嘴八舌地对我说:“老师,我马上就读完了。”“老师,我就差一本了。”这样的读书评比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我还在班级中定期适时开展了其他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争当班级“阅读之星”、“讲故事大王”、“小博士”等。班级读书活动的开展既是对学生读书的一种督促,更是一种激励。在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推动下,学生阅读的量大了,阅读面广了,同时口头表达、阅读理解等能力也得到了逐步提高。
三、从选书开始,带领学生博览群书
优秀的课外读物可以启迪儿童的心灵,丰富他们的知识,引导他们树立良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一本好书往往激励一代人奋发进取,使他们受益终身。我定期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有益书籍,如童话、神话、寓言、简单的科普读物等,使他们知道,要读书,要读好书。
在针对个体差异的前提下,我为每个孩子量身订书,既考虑到他们的阅读兴趣,又要考虑到他们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好的孩子为他们选一些文字性多的、故事性强的文章来读;阅读能力差的孩子先从简单的句段开始,慢慢地增加难度。这样由易到难的一个过程,孩子们易于接受,使他们逐渐尝到阅读的喜悦,从而持续保持他们高涨的读书兴趣。
根据美国著名阅读研究专家吉姆·崔利斯的《朗读手册》建议,我每天坚持为学生朗读20分钟。无论多忙多累,我都会在每天下午的阅读时间如期出现在孩子们面前,给他们讲一个个经典的故事,每次孩子们都听得全神贯注。读完后,我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听他们说书中的故事,谈读后的感受。我不仅自己讲,还鼓动家长讲。通过一次次的家长会及一封封书信向家长细述讲故事的“好”,推荐家长一起看《朗读手册》、《让孩子们爱上阅读》,与家长有针对性地交流阅读的话题……家长们逐渐加入了读书给孩子听的行列。我深信:引领孩子爱上阅读,孩子将会终身受益。
四、从方法入手,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要真正达到读书的目的,就必须掌握和运用正确的读书方法。在实践中,我发现有的学生只注重阅读的数量,却忽视阅读的质量,他们往往匆匆游览了数本书,却一无所获。要让学生学会有效地阅读,能读有所思、读有所悟,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1.质疑与解答。在阅读过程中,应当敢疑与善疑。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这正是他们探索真理的开始。于是,我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大胆质疑,并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及途径。
2.精读与速读。精读就是对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在阅读中,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速读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快速阅读技能,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我以读报为例,教会学生如何精读,怎样速读,班级订阅杂志时,我都是以报纸为主,因为报纸便宜、数量多,而且好传阅,是属于“物美价廉”的。孩子们对报纸刚开始好像很有新鲜感,但是他们对于报纸的阅读很粗浅,只是翻过来看看,翻过去瞧瞧,要不就是挑一些有图案的看看,看看热闹。我发现,孩子们不会读报。于是,我就安排上了一节“读报课”,课前,我选择了报纸上的一则重要新闻,给孩子们读,和他们一起讨论了里面的重要信息,让孩子们一边读一边回想思考。我告诉孩子们,这样的重要信息就应该精读。要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批注。接着,让孩子们自己拿起手中的报纸快速浏览其他内容,在短时间内,孩子们浏览了其他内容,并做了简单交流。多次交换阅读,令人欣喜的是,孩子们会读报了,也爱读报了。
总之,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在书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在书的天空里纵情飞翔,从而体会阅读的心情,享受读书的快乐,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摘 要 我国中小学生特别是中学生在体育方面的耐力素质下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其中,有家庭教育原因,有教育体制原因,也有社会环境的原因。本文针对中学生耐力素质下降的原因和对策作个探讨。
关键词 中学生 耐力素质
当前,我国的体育事业繁荣发展,体育健儿在国内外赛场上纵横驰骋、争金夺银,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勇夺总金牌榜第一之后,更是促进体育迈上一个新台阶。但与此同时,祖国的未来——我们的中学生的耐力素质却在逐年下降,男女在中长距离跑的时间明显增长,一些学生在夏令营中晕倒的新闻也屡出不鲜。在我国的竞技体育事业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如何带动全民健身,特别是提高未来一代人的体育耐力素质,是摆在当前体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必须解决的难题。而在提高中学生耐力素质方面,教育系统、学校和体育老师更是责无旁贷。
一、中学生耐力素质下降的原因分析
(一)应试教育的体制决定。虽然一直在提素质教育,为学生减负,但是依然没有根本进展。教育管理部门将升学率作为学校考核的唯一标准,而因为体育课程的分值很低甚至根本不做要求(高考没有体育项目),学校只能不断地压缩体育课的课时,平时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无法保证,个别学校到了初三和高三这个关键的年级更是干脆取消了体育课。没有了活动时间的硬性要求,学生忙于学习文化课和考试,自然没有多余时间用于体育锻炼,身体耐力素质下降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体育基础设施和教学方法落后。在体育设施方法,教育资源不足限制了设施的短缺,在很多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除了几个练体操的单双杠之外,再无其他的器材;体育场地普遍缺乏,标准操场几乎没有,小操场也缺少维护;一些篮球、排球等球类从购买后就很少拿出来用。体育基础设施落后导致学生的锻炼机会偏少。在教学方法上,因为学校的教育导向问题,体育教育不需要考试,大部分体育老师没有足够的积极性,采取的教学方法传统、单调、落后,在中长跑的教学上更是没有任何的方法教学,长久之后,学生对于体育锻炼失去了兴趣,有体育课也只是希望“放放风”、“玩一玩”,体育课也失去了强身健体的本意。
(三)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影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愿望。但在教育观念上,现在的小孩基本都属于独生子女,养尊处优,家长普遍认为,小孩只要在文化课上成绩优异,体育成绩好不好都无所谓,使得家长不大可能会督促小孩进行体育锻炼,也直接导致了中小学生怕吃苦的特点。而在教学方法上,一方面,家长在饮食上不注意营养均衡,生怕小孩吃不饱、吃不饱,过多、营养过丰富的饮食导致中小学生普遍偏胖,身体素质下降。另一方面,家长注重的是小孩的文化课成绩,不断地给小孩报培训班,偶尔出去锻炼锻炼都会被视作浪费学习时间。沉重的课业负担和微少的锻炼时间使得学生身体耐力素质下降。
二、提高中学生耐力素质的建议
(一)调整应试教育体制。在升学的指挥棒下,中学生的耐力素质不可能有根本改观。所以,当务之急,应该从调整目前的应试教育体制做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更是保证文化成绩的基础。各地教育部门都应该重视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将体育课和体育锻炼时间作为一项教学的基本内容,做出强制性的规定。要结合全民健身运动的契机,在学校多开展学生体育运动,鼓励老师和学生加入到各种体育锻炼活动中来。要像保证学生营养餐的制度一样保证好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大力宣传体育锻炼的作用,在学校营造良好的强身健体的氛围。同时,逐步探索将体育课作为升学考试的基本内容,提高所占分值,加大比重,从根本上改变广大师生对于体育锻炼的重要程度。
(二)加大基础投入和保障。加大投入,一方面是基础设施的投入,另一方面是体育老师的基本保障。在基础设施方面,我国对于教育的投入较大,已经真正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下一步就是应该保证基本的基础设施来上。要保证基本场地,将操场等体育锻炼场地作为建校内容的一项基本考核,从面积、平整度、使用率上细化考核指标,特别是新建学校,一定要严格按照基本要求进行保证。要加大体育器材的购买和使用。球类、绳类、篮球场、足球场、跑道,逐步进行标准配置和实时更新。在体育老师的投入方面,长期以来,体育课的不够重要导致体育老师也不被学校重视,也使得体育老师教学积极性不高。所以学校要尊重体育老师,要想语数外等课程的老师一样摆在重要位置,鼓励老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的兴趣。要设立一定的奖励制度,对于带出体育成绩优秀学生的体育老师要在精神和物资方面同时给予褒奖。
(三)家长改进教育观念和方法。人们常说,教育学生要考学校、老师和家长的三方配合,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同样不能例外。家长要从“圈养式”的方法中转变过来,不再面面聚到包办一切,怕小孩吃苦、受累,营养不能过于失衡,要鼓励小孩多做一些家务活,多参与学校的活动,多进行体育锻炼,培养小孩在一到两个体育项目的爱好,如游泳、跑步、篮球等等,然后发挥出优势。要改变教育理念,参与体育锻炼和学习文化课并不冲突,家长不能顾此失彼,一味地逼着小孩学习、补课,要保证小孩的体育锻炼时间,让小孩首先有个好身体。
总之,中学生的耐力素质下降已经成为危险未来一代健康的问题,教育部门和体育从业者要在培养体育健儿的同时,请关心这一迫在眉睫的问题,拿出切实有效、长远管用的措施来。
参考文献:
一、主要影响因素
1.办学经费匮乏
近年来,国家和各级政府在增加教育投入和改善办学条件等方面做了相当大的努力,小学校舍的危房改造和教学条件的改善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又加上近年物价上涨过快等因素,各地对基础教育的投入,特别是落实到小学教育这一块的经费与小学教育的发展相比,仍是捉襟见肘,有些地方对小学教育的投入甚至出现负增长现象。这就导致了许多地方的小学,特别是农村小学寅吃卯粮;不少学校在去年的工资调整后,其经费只能保证教师工资的70%,而农村小学民办教师的工资仍然停留在原有的水平。教育经费不足已成了严重制约小学教育发展的“瓶颈”。如果说我们只求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的提高,而不顾小学毕业生的质量,那种“有房子、有教师、有书本就能上课”的做法也许还能维持下去,但这样一来,我国虽能在本世纪末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而实际上却会不断地增加新的文盲或半文盲。
2.教育观念落后
陈旧的教育观念使得大多数地方的小学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忽视对小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从而导致小学教育种种不良现象的产生和蔓延。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课程有主、次之分。在课程开设方面,除城镇小学外,大多数农村地区小学未能完全按国家教委规定开足开齐全部课程并配齐音、体、美等学科教师。实际上,无论是农村小学还是城镇小学,真正把各门课程同等看待,视它们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不多。在学校里,语、数是主科,而音、体、美则是“小三门”,至于劳技、思想品德等课程也只是摆设和为了应付交差。
②视分数为唯一标准。虽然,全国许多地方已取消了小学升初中考试,但从我们所调查的实际情况看,所谓取消小学升初中的考试也只不过是形式上的。实际上,中学的录取依然是根据学生的最后考试成绩来取舍的,并非根据对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综合评定和各方面能力的全面考核。由于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以致社会上和教育部门一些人依然认为,只有按最后的考试成绩录取学生才是“公正”的。
③学校存在重点、非重点之别。按说基础教育阶段不应该分重点与非重点学校。而实际情况则是,不但中学有重点与非重点之分,甚至小学特别是城市中的小学也有重点与非重点之别。由此,导致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在教育资源配置,如教育经费投入、师资力量配备、教学条件改善等方面的欠合理性,使得一些家长不惜重金或找关系让自己的孩子上重点小学,最终导致“非重点”小学招生额不满,“重点”小学不堪负荷。
④课业层层加码。目前,小学生课业繁多,各种复习资料和练习册源源不断地充斥课堂,小学生加班加点现象普遍。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小学的领导和教师总是怕孩子们“吃不饱”,除了课本以外,总要给孩子们订各种练习册和复习资料,有的学校每个学生手中至少有两至三套与课本配套的练习册;部分学校还占用小学生尤其是毕业班学生的星期天和课外活动时间进行补课、复习;再就是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名目的竞赛活动,使得学生承受过重的负担,最终导致学生厌学和学习兴趣的丧失。
⑤评估不科学。科学的教育评估需要全面考虑教育目的、各学科的教学目标、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一所学校的教学条件、师资状况,特别是正常的教学活动情况。但是,这在目前的小学教育教学评估工作中却被或多或少地忽视了,一些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甚至只注重对小学教学硬件方面的评估,有的虽也对教学进行评估,但评估的条件和标准往往是人为因素多。
3.缺乏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小学师资队伍
众所周知,全面提高小学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教师,而目前的小学教师队伍却存在不少问题。其主要问题是:
①师资队伍不稳定。据报载, 我国小学教师在1994 年的流失数是19.5万人,占小学教师总数(专任教师561.13万)的3.52%,比1993年增长零点八五个百分点[1]。由此,我们不难发现, 我国的小学教师队伍流失比较严重,且流失率有上升趋势。虽然造成小学教师队伍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小学教师的社会、经济地位过低,尤其是与其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切身利益,如工资、住房、福利待遇、子女就业等,未能得到切实解决,这不能不说是其主要原因。
②教师素质不高。 据悉, 目前我国现任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只有86.59%[2]。从我们了解到的实际情况看,在一些贫困、落后的农村和边远地区,小学教师的学历合格率远低于这一平均数。显然,教师的素质与我国正在实施的九年义务教育是极不相称的。
③教师队伍老化。从我们所了解的实际情况看,目前城乡小学都存在师资缺乏、队伍年龄老化和急需补充新鲜血液的问题。而现在的一些中师毕业生由于众所周知的社会原因又不情愿到小学任教,跳槽现象屡有发生,为此,如何确保中师毕业生愉快地走上小学教师岗位,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④教改意识淡薄。目前,部分学校的领导者没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和全新的教育观念,教改意识淡薄,只求常规教学的按部就班,从而使得一些教师对教材、教法的研究不够,对学生学情的了解不透,致使教育教学水平不高。
d
二、几点认识
我们认为,要真正解决上述问题,全面提高小学教育质量,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
目前,虽然各级政府对基础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已有所提高,但许多地区还没有真正将基础教育的战略地位落到实处,尤其在教育投入上,随意性较大,没有体现出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对整个教育的投入将有法律依据,并得到法律的保障。对于小学教育经费的使用亦需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地区类别和不同小学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各地、各校所需经费的短期和长期投放标准与重点。也就是说,对小学教育的投入,一要注意其在基础教育中所占的重要位置;二要注意做到投入一片,见效一片,使其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都得到发展。需要强调的是,在小学教育经费的投入上切忌再产生“马太效应”,不能人为地造成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之分。同时,还要注意不能为了求数量而牺牲质量或只求表面的质量不求内在的质量。
2.转变教育观念
当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界的同仁要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改变陈旧、落后的育人观念和教育教学方法,努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果我们现在的小学教育不全面贯彻执行教育方针,不把握住育人的标准和方向,而一味地片面追求升学率,那么,我们的小学教育就必然会走入误区。要想彻底扭转片面追求升学率这种不正常现象,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一、小学教育必须切实转到提高民族素质的轨道上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执行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全部课程,并制定相应的全面而科学的评估标准。二、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小学阶段是人的发展的重要时期,要注意及早发现和培养潜藏在孩子身上的各种能力。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要转变广大小学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把素质教育贯穿于学校的各科教学和各项活动中去,着力于培养全面发展和具有个性特长的一代新人。其次,要运用激励机制,并创造一切有利条件,让教师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鼓励他们大胆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因为,现代的教师不应再是一名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匠”,而应成为一位名符其实的教育家。第三,教育行政和业务部门,特别是学校要鼓励和培养一批在业务上冒尖的教师,注意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并以此带动全校教学改革活动的开展。第四,教育行政部门要力争有一定数量的中师或高师毕业生到小学任教,给小学教师队伍及时补充新鲜血液,优化小学师资队伍结构。
4.优化课堂教学
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小学教育质量的好坏,因此,全面提高小学教育质量,必须重视小学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注重课堂教学的整体功能,着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要从整体出发,全面研究和分析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特别是我们的教育对象——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进行教学设计和选择教学方法时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第三,要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运用所有能提高教学效率并能调动教与学双方积极性的各种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完善教育教学评估体系
关键词:义务教育;新课改;音乐课程;实施
音乐新课标推行十年来,在全国中小学义务教育领域取得了普遍的认同。新课标基本理念先进,在课程目标上,强化情感态度培养,弱化知识技能传授,音乐课程的总目标分为三个方面,依次排序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在教学领域上,义务教育阶段分为四个领域,即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在基本理念上,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强调审美体验,关注兴趣培养,鼓励音乐实践,倡导学科综合。整体来讲较之以前的教学大纲实现了较大创新。同时实施过程中也应注意以下问题供专家们思考:
一、淡化知识技能,失去了音乐课的特点
新课标提出让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享受,要淡化知识技能,不能枯燥地给学生传授和训练知识技能。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在教学方法上,一线教师很困惑,知识技能到底该不该教?如果教授知识技能就好像是坚持传统观念,没有贯彻新理念;不教,则教学中又无所适从,音乐课不知该干什么好。
现在的小学教学过于强调快乐,没有教给孩子们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础技能。这些孩子在应该训练音准和节奏的关键期,没有得到应有的训练。而只是照着谱子拉琴,也就是说耳朵没有被开发出来。如果抓不住10岁之前的敏感期训练音准、节奏,那么日后这些感觉就很难再培养起来了。如果在小学阶段没有培养起良好的音准,基本上一个孩子在学校所受的音乐教育可以用“失败”来总结了。进入初中,初一初二正值变声期,学习音准很困难,而初三为了应对中考,音乐课往往被停课。就这样进入了高中,那些艰深的音乐赏析和力求激发青少年创造性的创作模块的课程,当然形同虚设。到高中毕业时,很多学生不仅不懂“五线谱”,甚至“简谱”也不会。因为这些孩子已经失去了感受音乐的耳朵和技能,用音乐培养创造性的思维的窗口又关上了。
二、师资与需求相脱节,造成知识无体系化
新课程标准和课程教材中的知识无体系。现在课程标准中所呈现的音乐知识技能是零碎的,是不成体系的,这是违背音乐艺术自身规律的,不利于为学生打好音乐基础。
在新课程标准的组织和实施的过程中,大量教师达不到备课上课的要求,需要重新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大脑风暴多,理论讲授多,分析评价多,示范实操少,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实现不了培训的目标。
高等院校的音乐教师师资培养和小学音乐教育需求严重脱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的需求相脱节。沿海发达地区,中小学音乐师资大部分为重点院校或211工程院校的本科毕业生,部分是研究生,他们在学校都有自己的主项艺术技能,学生大量精力都用在主项的学习上,结果只能是能弹的不能唱、能唱的不能跳、能跳的不能弹,没有过多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和锻炼即兴伴奏、合唱指挥、音乐赏析等方面的能力,致使学校的教育跟社会实践相脱节。
2、教材设计与教学方法的系统性相脱节。音乐院校的教材设计只是把内容教给这些将来要做教师的学生是不够的,他们如何将掌握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传授给中小学生们,才是最重要的,这一空白必须予以填补。三大教学法之一的奥尔夫教法在各地流行,但我国目前对此研究并不深入没有形成体系,教育毕竟是一门科学,如果没有系统性、科学性的教学方法指导,无法真正实现其推广价值。
3、中小学音乐课标的许多内容与师范教育内容明显脱节。中小学音乐课程不断被附加太多其他元素,如“美术”、“舞蹈”、“戏剧”、“影视”、“表演”等,让音乐教师整天忙于培训和补课,搞不清楚自己的音乐课程到底应该如何上。音乐课应该尊重音乐本身独有的审美需要,音乐课应该回归纯净和简单。新课标改变了过去音乐课单一的教学形式,让人眼花缭乱,让教师无所适从。音乐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后发现自己多年所学竟然教不了一个初中、小学生,这些培训让年轻的老师更感到迷茫。现在的教材要求音乐教师要精通十八般武艺,而师范生在学校只学习一门专业课,说明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高校的课程、高校培养出学生的能力与基础教育音乐教师岗位的需求脱节。
4、新课标的目标要求与社会现实状况相脱节。新课标从实施到现在历经十年,为何实施较慢,不仅因为新课标本身存在一定问题,更重要的是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素质教育、艺术教育、审美教育的理念存在问题。师范院校年年扩招,而用人单位却招不到合适的音乐教师,中小学“体音美”“小三门”课程是弱势学科,绩效考核中教师待遇参照“数理化”等静态学科,抓升学率,对工作时间无法量化的很多音乐教师来说不公平,导致音乐教师专业队伍质量滑坡,人才流失。
三、音乐课教学内容领域的划分还有待商榷
义务教育新音乐课程标准,重视学科综合理念,倡导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结合,为此,将音乐教学的内容领域分为四个,即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也就是说,把“音乐与相关文化”单列为一个教学内容领域。表面上看,这是强调了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结合,实际上可能适得其反,因为,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结合,应该是在渗透在音乐教学活动和音乐活动中实现的。也就是说,应该在其他三个内容领域中进行结合,在音乐的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中都渗透相关文化。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结合,那是在每节课中都必须关注的事情,而不能只靠某一节或几节课来解决,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结合,不是内容层面的问题,而是观念层面的问题。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课程教学的过程与方法要有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综合等,要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将其它一切可以用上的形式有选择的用于音乐教学中,为音乐服务。 四、农村学校作为课改重心更应受到关注
谈到教育提到教改,大家都把目光投向发达地区、投向城市,在我国有80%的学校在农村,有75%的学生在农村的学校,教改的重心应该在农村,新课标的修订也应关注城乡差异,关注农村课改。客观存在的城乡差距是导致农村地区教育落后的重要原因,也是影响新课标实施的主要阻力。1.教育经费的欠缺阻碍教学的正常运行,尤其对于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不具备基础的教学设备是很难进行教学的,而这些均需要大量的教学经费投入。农村经济落后,教育资金的投入相对于城市来说还远远不够,相应的教学设备跟不上。教学条件的落后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不能很好地将音乐的美传达给学生,学生不能很好地感受、领悟音乐课的魅力,因而音乐课就成为普遍不受重视的“选修课”了。在经济不发达的农村,音乐教育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局限。2.音乐教师严重缺乏。由于农村相对的落后,音乐教师本身已经极度缺乏,新课标要求教师能够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态度、情感,弱化知识技能的传授,对师资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农村地区本已经匮乏的音乐教师资源更显得捉襟见肘。新课标在修订时应该体现城乡差异,某些标准应该具备一定弹性,考虑课标在农村地区推行的可适应性,加大地方教材及校本教材的建设,避免因课标水土不服造成课改无法进行的局面。
要解决音乐新课标实施中出现过的问题,首先要求教育工作者修订新课标的时候汲取各方的智慧,特别是倾听广大一线音乐教师,学生的声音,他们是新课标实施的行动落实者和受益人。新课改不是专家说了算,不能是专家制订了政策策略,一线教师只管执行。专家必须多倾听教师和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对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真实看法,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使广大教师不仅是课程改革的执行者,更是课程改革的决策者。
关注农村音乐新课改的实施,加强硬件设施的建设。城市学校的设施相对较好,在课改中更应重点关注农村地区基本的教学设施。不要因教学设施的落后导致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实践中夭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郭声健.大陆中小学音乐新课标的特点及其实施现状[J].作者参加在澳门举办的《两岸四地中小学音乐教育论坛》发言稿.
[3]杨迎.课改的重心应在何处——对农村音乐教育的思考[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6(6).
[4]王安国,吴斌.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初一;数学;打好基础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231-01
一、注重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初一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很大程度受老师的影响,所以教师要凭借自己的优势,敏锐的数学智慧和上课艺术来感染学生,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如我在初一的第一节课是这样设计的:本节课我没有安排新课内容,主要介绍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是所有理科的基础学科,它的概括性、抽象性和逻辑性都很强,接着,我给学生介绍了初中数学教材的知识结构。用树状图把初中知识:统计与概率。数与代数(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空间与图形(图形的认识、图形的变换、图形与证明、图形与坐标实践与应用(实践活动、综合应用、课题学习)等表示在黑板上。然后介绍几个“数学中巧解实际问题的事例”,如你能在一个三角形中画出一个最大的圆吗?我又通过简单作图画出了三角形内切圆。还提问学生:你能画一条直线把等腰梯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吗?有几种分法?同学们迅速地说出了几种回答,我接着给出了这道题的答案并告诉他们:你们只要认真学好数学,它会告诉你们比这多得多的数学知识,你们可以比老师画的更快,做的更好。通过了解学生,他们通过这一节课对我产生了深深的认同、信服和接纳,从此,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喜欢学习数学。
二、要养成良好的数学课堂学习习惯
农村中学学生水平不一、纪律差,课堂应组织学生专心地参与到教学环境过程,不分神、不做小动作、不做一切与课堂无关事情,专心听讲,专心思考,随着课堂教学步骤走。听课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因此,学会听课对初中生学习尤为重要。在听课方法上要特别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听”是直接用“耳朵”接受知识,应指导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注意:(1)听清每节课的要求;(2)听明白知识引入及其形成过程;(3)听懂每节课的重点、难点以及老师对重、难点的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难点要在听课中弄明白;(4)听懂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5)听课后要做好小结。当然,教师在上课时,要注意方法防止“注入式”、“满堂灌”,掌握讲授新知识的最佳时间,使学生听后有效,达到听课的根本目的。
“思”是指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没有思维就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就没有发动起来,在思维方法上,应使学生注意:(1)多思、勤思、随听随思;(2)深思,即追根溯源,大胆提出问题,“打破沙锅问到底”;(3)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4)树立批判意识、学会反思。可以说“听”是“思”的关键,“思”是“听”的深化,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内容,会“思”才会“学”。
“记”是指学生做课堂笔记。初中生一般不会合理地做课堂笔记,通常是老师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把“抄”代替了“记”,用“记”代替“听”和“思”,有的同学笔记虽全,但收效甚微。因此:(1)记笔记要服从听课,要掌握记录时机,(2)记要点、疑点、记解题方法和思路。(3)记小结课后思考题。使学生明“记”是为了“听”和“思”服务的。
掌握好这三者的关系,就能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这一主要环节达到较好的境界。
三、运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做好小学到初中的平缓过渡
初一新生刚刚告别小学的学习,开始从依赖家长和老师的被动从属地位向独立自主转化。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1、注重教学方式的转变。小学生记忆的特点是以机械记忆为主。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继续发扬他们的机械记忆能力,另一方面着重发展学生的意义识记能力,指导学生对记忆方法的选择。如对绝对值的理解记忆。
2、注重以旧引新,合理引导。针对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在讲授新课的时候,适当挑选一些新颖有趣、富于挑战的问题作为引子。如在进行有理数减法的教学时,首先让学生计算6-2,7-5,60-20;其次出示0-3,3-7,20-60等。故意设置悬念让学生思考,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趁势引入本节课课题。
著名教授钱理群说:“语文课应是一种精神漫游,应该是好玩的,有趣的。”可见说起作文,孩子们都很头疼。这其中的原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文教学脱离生活实际,低段忽视作文的渗透教学,造成写作起步晚,没有做好低中段写作教学的衔接工作,一到中段就手忙脚乱,以致于到高段还是写不好作文。根据低年级学生实际,提倡作文教学低起点、早起步。这样,可大大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循序渐进地提高写作能力有益处,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对学生轻松愉悦地学好语文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实施低年级作文起步教学的计划呢?下面我就肤浅地谈一谈自己分阶段摸索低段作文起步教学的一点看法。
一、说好一句话,写通一句话
(一)口头表达。
低年级小学生对于语言的理解、句子结构形式的把握正处在培养、发展、提高的时候,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注重言语的规范。他们对“句”的概念比较模糊,因此,首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在头脑中有“完整句”的印象:“谁(什么)干什么”、“谁(什么)是什么”、“谁(什么)怎么样”。当然,这要由浅入深地进行,也就是先说后写。说话,这对学生来说,是件极其容易的事,在上学前,他们已拥有一定的经验,但并不一定规范,为了让学生的头脑中有扎实的句子的概念,可以从下面的两点入手:
1、识别句子的各部分要素。比如:老师说出一句话:“小鸟在树上叫”,让学生找出“什么”“怎么样”这两部分。
2、判断句子的完整性。“(1)下雪 (2)春风吹醒了笋芽儿(3)我的妈妈”让学生判断一下,哪些是完整的句子,哪些是不完整的句子,并说说理由,给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二)书面练写。
口头表达到位后,更重要的是书面练写。低年级书面语言的练习要从兴趣着手,立足生活与教材,设计一些轻松、简单的练习,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得到发展,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1、练写四素句,句式是“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内容不限,自由发挥,心里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2、变换句式。如“把字句”改写成“被字句”,把表示时间、地点的词提到句子前面,两句话合成一句话等一些简单的句式变换。
3、扩句。如:出示句子“娃娃哭了。”再写“娃娃( )地哭了。”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上时间和地点。
4、随意写句。如给定一个词语,写一句话日记,我曾让学生用“长大”写一句话日记,有学生写到:“我长大了,一个人睡觉不怕了。”“我家门前的小树长大了。”所写的句子不但完整,而且富有情趣。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学习课文后,让他们任意挑选一个词语写一句话,内容的题材可以是学校生活,也可以是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给学生以足够的自由度,这样他们写起来特别来劲。
这样的练习起点低,坡度小,学生的兴趣浓厚。兴趣的确是最好的老师,经过一个阶段的练习,学生完全有能力把句子写完整、写通顺,部分优秀的学生并不满足于一二句话,能写一段话。
二、说好一串话,写通一段话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的写话训练的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受。”这就是说,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选取学生喜于接受、愿于表达、乐于动笔的话题和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写作的束缚,使学生敢于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产生最优的学习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1、提供一些词语,练习连词成句。
从每课中挑几个词语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由于给熟悉的字词筛选、重组、加工、整合,学生从未感到这是一件苦差使,反而每次坐在那儿苦思冥想,想方设法找到这些词语间的联系,产生出全新的的信息。这不单单是巩固字词,而且是张扬个性、激发学生想象力的好方法,更是提高写话能力的好途径。如:选用下面的词语中2-3个词语写几句话――“打扮、地板、能干、干干净净、懂事、尽管、仍然”,学生经过酝酿,站在不同的角度,选用不同的词,写出异彩纷呈的语句:“尽管我不太爱学习,但我很爱劳动,经常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这时,妈妈总是竖起大拇指说:‘如果学习上也这么能干,我就非常高兴了。’我想,以后我要向这个方向努力”;“我的妈妈特别爱打扮,老是不做家务。家里的事都是爸爸干的,他总是把地板拖得干干净净。我想:能干的爸爸,这辈子有你苦的了”;“我是个不懂事的孩子,常常把地板弄得一塌糊涂。尽管这样,奶奶还在别人面前夸我能干。我想:这是为什么?”
2、创设生活情境,学写简单句群。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是的,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话”源泉,只是学生不曾留意而己。因此,我在课堂上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睁大眼睛观察生活,捕捉写作素材,使他们懂得观察越认真、越仔细、越深入,内容就写得越具体、越生动、越感人、越富有生活气息。
3、仿照课文句式,编写儿歌短文。
模仿是创新的开始。仿写也是扶着学生走向成功作文的一条捷径。有课文句式作铺垫,学生写起来就觉得轻而易举。如:教材中有一段话“爸爸是高山,妈妈是河流,我是一条小溪,一条欢乐的小溪。”在弄清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后,我让学生仿编“爸爸是(),妈妈是( ),我是( ),( )。”过了一会儿,一段段精彩有话语便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有的说:“爸爸是太阳,妈妈是月亮,我是一颗小星星,一颗亮晶晶的小星星。”有的说:“爸爸是大树,妈妈是花儿,我是一棵小草,一棵绿油油的小草。”……对于一些能力强的学生,则不局限于“爸爸、妈妈和我”之间,可以扩展到社会上、家庭中的各层关系,以扩展学生创造思维。
4、充分发挥想象,填补课文空白。
课文中有许多地方是作者留给读者揣摩、回味的空白之处,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对此挖掘、延伸。如:学习《春雨的色彩》时,我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群小鸟中的一员,与麻雀、燕子、小黄莺一起争论春雨的色彩。有的学生争着说:“我是一只小杜鹃,我觉得春雨是白色的,瞧,春雨落在梨树上,梨花白了;春雨落在李树上,李花白了,还引来许多嗡嗡的小蜜蜂呢……”在填补空白之时,学生必定要联系上下文来思考,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时倾吐自己的见解,张扬自己的个性,可谓一举多得。
三、多读课外书,丰富语言积累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把师德建设摆在首位
教师职业不同于一般职业,其特殊之处在于,是通过立德树人缔造民族的未来。十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从根本上阐释了教育的重要性。把熟知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师德的基本要求,要求教师增强立德树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这既体现了对教师管理的要求,也反映了教师管理的发展方向,即把师德建设与立德树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联系,这是《管理标准》的一大亮点。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素养,立德为本。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教育的生命源泉,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教育的灵魂所在,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当前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变革加速的时代背景下,引领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师德优良传统,是当今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管理标准》把师德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契合当今时代对教育发展的要求。
2008年教育部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提出了“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六大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在此基础上,《管理标准》更加细化了学校提高教师师德修养的要求,提出“引导教师加强学习,阅读经典,提高修养。要求教师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突出了“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性,给学校师德建设工作指明了具体落脚点,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教师服务的对象是学生,师生关系是学校最本质的关系。“关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主体内容,也是教育一贯的要求。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年龄尚小,身心都在发育中,应倍加呵护,避免对学生造成人为伤害或不良影响。因此,《管理标准》特别强调:“教师尊重学生人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收受学生或家长礼品,不从事有偿补课。”这些要求也是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专业标准当中的要求。尤其是要求教师不收受学生或家长礼品,不从事有偿补课,这是对教师公正、廉洁从教提出的具体规范,也是当下时代要求,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二、关注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以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是学校教师管理的永恒主题。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所必备的、随着从教时间的增加而发生质的动态变化的核心能力及其组合。[1]国内外学者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研究有两种思路。一种是教育学取向的,从教育目标、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以及教育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角度进行分析,侧重的是知识性和技能性。这种观点将教师的教育能力确定为教师的育人能力,即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能力;同时认为,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在具体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包括分析教材、进行课堂教学设计、选择教学内容与方法、组织教学活动等方面的能力。另一种是心理学取向的,认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其思想品格、心理特征、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的综合体现。认为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的结合,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一种认识性活动,有鲜明的智力基础。[2]
学校在进行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把教师专业发展放在教师管理工作的首要位置。教师的综合教育教学能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具备深厚的学科教学功底
学科教学是教师职业的核心,教师首先应熟练掌握本学科的教育教学知识与方法。课程标准是教师教学的指南,熟悉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前提。《管理标准》中提出“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熟练掌握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为学校指明了方向。组织教师分阶段、经常性地学习课程标准、研究课程标准,是保障学校教学质量的基本手段。熟练掌握学科课标的基本要求,是教师提供高质量教学的前提。因此,《管理标准》把这一要求作为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基本措施。
2.具备合作教研能力
教师进行团队协作,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实现经验共享。《管理标准》提出:“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说课、评课等校本研修,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这些具体要求正体现了合作教研对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性。集体备课、听课、说课、评课是我国中小学教研制度的基本特色,也是我国中小学教学质量保障的有效措施。要增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和集体智慧,必须长期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和开展听课、评教活动,以此推动教师更加关注教学,思考教学、研究教学,促进教师牢固确立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引导教师积极探索教学规律,科学开展教学改革实验,使各项教学活动充满活力。
3.提高班级管理能力
班级管理能力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主要体现在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工作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对于当前学校班级化组织模式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能力尤为重要。《管理标准》提出,学校应“落实《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制定班主任队伍培训计划,定期组织班主任学习、交流和培训,提高班主任组织管理和教育能力。落实班主任工作量计算、津贴、奖励、表彰等待遇和保障”,这对学校着力提升教师的班级管理能力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4.加强教学基本功
教师教学基本功是教师履行岗位职责、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必须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管理标准》对此提出了明确要求:“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考核,提升教师普通话水平,规范汉字书写,增强学科教学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主要包括把握课程教材的基本功、备课基本功、运用教学语言基本功、板书设计基本功、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基本功、学科专项基本功、组织教学基本功、教学评价基本功等。这些都需要教师管理者加以重视,促进不同教龄的教师专业发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已成为当今教师在信息化社会必备的专业能力,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教师信息技术相关培训,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教师应该不断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从而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
三、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
强调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建设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一般而言,教师个体在历经职前培育、任教实践和在职进修的不断学习过程中,逐步发展其专业素质,逐渐达到专业娴熟的境界。学校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重要、最基础的支持机构,理应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内部和外部的必要和充分的条件。
开展教师培训是学校支持教师专业发展最直接有效的途径。《管理标准》通观教师教育各项要求,完善进修培训制度,提出在学校层面上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体系,给学校以更多的责任和权力。《管理标准》提出的学校层面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包括: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制订教师培训规划,指导教师制定专业发展计划,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等。《管理标准》对经费投入和学时要求也作出了具体规定,要求学校按规定将培训经费列入学校预算,支持教师参加必要的培训,落实每位教师五年不少于360学时的培训要求。在资源建设方面,《管理标准》提出要引进优质培训资源,定期开展专题培训,促进教研与培训有机结合,发挥校本研修基础作用。《管理标准》促使学校把教师管理的重点转移到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积累教育教学经验,与时俱进学习教育信息技术等方面,引领教师培养、培训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国家层面(国培计划)、省市级层面、区县层面以及学校层面等不同层级的培训计划体系,学校在制订校本培训计划时,应将各级各类培训统一规划,纳入到学校的教师培训制度中。科学的教师培训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中小学除了按规定保障经费投入,还应为教师参加培训学习提供积极支持,如给教师协调安排上课时间,适当调整工作量等,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支持条件。
学校在提供给教师更多优质培训条件的同时,也应引导教师积极进行自主学习、加强合作学习。《管理标准》指出学校应鼓励教师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开展教研活动,建设教师学习共同体。由于教师服务的对象比较固定和一致,因此更有利于发挥团队学习的优势,建设学习共同体是最佳路径。学校应该致力于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为教师打造更加便捷、有效的学习平台,促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进行合作、反思。
四、加强教师管理的科学性,
彰显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学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教师管理,教师管理包括对教师的任用、培养、考评、待遇、晋升、奖惩等。教师管理是影响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
学校对教师的科学管理能够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源自于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等因素,但学校内部有效的激励措施及和谐的校园环境也是提升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重要条件。学校管理者关心爱护教师,合理安排教师,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工作,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等,都有助于激发教师的主人翁意识,使教师在职业发展过程中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管理标准》在“加强教师管理和职业道德建设”中提出“健全教师管理制度,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完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正是体现了教师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学校管理者应采取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双重方式,对于教师的合理要求,加以重视并认真解决。
教师职业是一项工作压力较大、活动空间较为有限、工作内容和形式相对枯燥的工作。因此,《管理标准》提出了“关心教师生活状况和身心健康,经常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定期安排教师体检。”这一要求,与新时期“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指导思想相契合,要求管理者不仅要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也要在生活上切实关心教师。这一标准比起原来把教师比作“红烛”、“园丁”,在道德上要求教师无私奉献的理念,显示出了更加人性化的特点,彰显了时代的进步。学校管理者也应及时更新观念,在教师管理上浸入更多的人文关怀,帮助教师解决后顾之忧,这样教师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服务学生,助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持续发展。
总之,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永恒主题,需要学校不断进行探索、创新。教育部新颁发的《管理标准》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在基本理念中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并聚焦加强教师管理、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等重要任务,通过一系列措施要求来落实。《管理标准》中对教师的管理要求也与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精神相一致,同时又有所区别,侧重于从学校层面规定如何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为学校管理者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