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武当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

武当文化的基本精神精选(九篇)

武当文化的基本精神

第1篇:武当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

“武”者,止戈也,本义为出兵正天下,正天下的目的是平息兵戈之乱。教育者,应以育人为最终目的。先贤曾说,儒者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我们育人的最大目的是“平天下”,与“武”字的本义“正天下”相似。

当今的教育者,特别是校园文化的倡导者与引领者,必须培养学生的尚武精神。让我们的学生勇敢、坚强、孔武有力,有正天下之豪情壮志,这是学生个人发展的要求,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

一、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注重尚武精神

1.推崇尚武精神是传统文化的要求

当前,打造校园文化的根本目的是塑造良好的育人氛围,让学生健康成长,为国家的发展培养后继人才。而我国传统儒学的本义也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本质上是一致的。我们传统的儒家文化,是进取的文化。孔子周游列国,没有丰厚的学识,没有尚武的精神,是不可能成功的。而传统的儒学也要求学子掌握射、御之术,这本身就是对武道的推崇。

2.贯彻尚武精神是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是漫长的,一个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毕业,至少要读15年书,比古人的十年寒窗还要长得多。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肯定会有很多困难与挫折,这就需要学生有勇气去冲破这些困难,需要培养学生尚武的精神。只有强健其体魄,坚毅其意志,才能让学生健康、顺利地成长。

二、如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贯彻尚武精神

1.在选题上贯彻尚武精神

主题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心,所以在主题上贯彻尚武精神是十分必要的。

我校的主题是励志文化,校训是“砥身砺行,志存高远”,体现的就是尚武精神。在主题文化的选取上,要贯彻尚武精神,是因为任何一种昂扬向上的文化主题,都有勃勃进取的“武”的内核。

2.在教学中贯彻尚武精神

教学活动是促进学生成长的主要途径,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因此,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尚武精神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尚武精神呢?

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出发。第一,以英雄人物的事迹来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尚武精神。第二,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尚武精神。如体育学科中的长跑可锻炼学生意志;数理化学科中的难题解答可以培养学生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武者品质。

3.在文体活动中培养尚武精神

我县校园文化建设要求每校必须开展一项师生可全员参与的特色文体活动,这个活动是培养学生尚武精神的有效途径。

有些学校让师生全员参与到打乒乓球、篮球或者练武术等活动中,通过体育竞赛的形式,激发师生的热情与活力,培养学生的尚武精神。我校开展了中国象棋活动,棋盘本身就是一个个小战场,能磨练人的身心意志,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尚武精神。

4.在标识、标牌、校徽与雕塑上体现尚武精神

武道的最大内涵就是进取,学校的标语、雕塑、校徽等的设计都应体现进取精神。

我校的联语初拟为:“日月每从肩上过,江山常在掌中观”,以此培养学生宽广的心胸;我校校徽是一只鹰在地球上飞,体现了昂扬向上的精神;我校的雕塑是“路”,一条弯弯曲曲的路,盘旋向上,最后笔直地冲上蓝天,喻为前途是曲折的,只要有勇气进取,终会冲上理想的蓝天。

5.在体验基地的活动中体验尚武精神

第2篇:武当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武术教育;现象学精神;中国

中图分类号:G8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11)03-0128-04

Inspirations from “phenomenological spirits” to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education in modern China

FAN Hua-mei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Zhanjiang 524023,China)

Abstract: Guided by phenomenological spirits, the author expatiated on modern Chinese Wushu education in such aspects as rationality, value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opinions after analysis: rational Wushu education should is a process of education which can help students to gain self understanding, self respect and self examination in Wushu practice, a process of education which satisfy spiritual and cultural needs of students, a specific expression of “people orientated” Wushu education; such an educational relationship is the precondition to ensure that various Wushu education values are well realized comprehensively; scientific researches on Wushu educations are also start points to solve specific problems in Wushu education, but not building all sorts of virtual, profound systems of “cultures, theories and doctrines” in a purely theoretical way.

Key words: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Wushu education;phenomenological spirits;China

现象学是20世纪初期由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提出并以其较强的弥散性对西方哲学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一种哲学思潮。虽然经历了中西方学者跨世纪的研究探讨,但发展至今仍没有形成具有严格意义的学科体系,因为现象学本身就是复杂多义的概念。“现象学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学派,而是一个由不同理论、学派组成的思想运动”[1]。这种思想运动通常被现象学家称为“现象学精神”。所谓现象学精神,是指现象学研究者应当具有的“回到实事本身”的勇气,是一种“面向实事本身”的态度、信念或方法论”[2]。现象学“面向事实本身”的精神要求我们以怀疑的态度来批判时下流行的各种话语。现象学在研究事物本质与现象关系的时候十分重视对“完善理性”的追逐,在逐步削除现象表象达到一步步接触到现象“本质”的过程中,需要树立持久的“悬置”意识,以及现象学扎实的科研态度等。

最早将现象学理论引入到教育学领域的是德国海德堡大学校长克里克。他首先把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对现象学的本质分析方法应用到教育科学研究当中,奠定了当代教育现象学的研究基础,国内教育学研究者则常将其称为“现象学教育学”,教育现象学研究对象从“存在与意识”、“本质与现象”的宏观研究到具体教育现象问题研究,使当代中国武术教育发展的现象学探索成为可能。对于中国武术教育而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历史构造注定会产生武术教育丰富多彩的现象。一方面,我们承认“武术教育不仅仅指武术教学,它还包括通过这一教育过程使受教育者从身体上、技能上、品行上、人格上得到教育塑造”[3],另一方面,当代中国武术教育科研普遍重视不够,武术科研“竞技化”现象严重。因此,本文基于对当代武术教育表现出来的矛盾问题的思考,试图从现象学方法论角度对当代中国武术教育引入现象学的“小零钱”思想,以及“描述性研究”、“对话式访谈”等教育研究方法进行研究,以期为当代中国武术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1从现象学精神对“完善理性”的反思看当代中国武术教育理性

“l9世纪后半叶,科技理性主义成为西方占主导地位的思潮,这种思潮也对体育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让人们逐步形成了依靠科学技术可以解决所有体育问题的观念”[4]。而以科技理性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发展同样面临着以人文理性为基础的社会科学的质疑,这便是现象学研究提出的理性追问:“自然科学能从自身中获得自我理解吗?自然科学是一种能够自我反思的科学吗?”[5]。鉴于此,当代中国武术教育也不禁反思,当前的中国武术教育“关系”理性吗?教育内容理性吗?教育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理解和自我反思吗?

武术教育本是一种培养健全人格的实践活动,本应关注人自身价值的弘扬,关注人性精神层面的构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然而,武术教育自身日渐科学化、技术化、专门化使武术教育关注的“意义本质”变成了“工具本质”。在学校武术教育中,学生作为受教育对象成为武术教师捍卫自身教育地位的筹码,在复杂多样的技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关于武术人文价值的探讨日渐稀少。在教育内容上,国家武术主管部门于20世纪60年代统一创编的“长拳、太极拳”等内容,已经在学校体育教育中推行近半个世纪,时代的发展以及学生价值需求的转变已经让“计划、统一”为特色的教学内容感到羞涩,各体育专业院校以及开设体育教育专业的普通高校正在努力创建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武术教育体系,如陕西的“翻子拳、劈挂拳、通臂拳”,四川的“峨眉武术、青城武术”,山东的“螳螂拳”,河北的“八极拳”等。指出当代中国武术后备人才的主要特征是“说得多、写得多、练得少”,但是这些武术人才“说得多”并非针对学生群体说得多,“写得多”也不是关于武术教育凸显的实际问题而论,好多文章是对过去武术文化知识的现代化翻译,所谓的武术科技也是以优质武术内容对现代科学解剖手段的验证。诸如太极拳等武术内容用科技理性来“裁决”其合法地位对于武术人文价值的弘扬毫无作用。如有学者对太极拳中老年人群身体健康状况的机能监测研究综述中发现:“研究结论具有高度一致性,即太极拳练习者的心肺功能、免疫机能以及心理健康水平等各项指标都优于不经常锻炼者。”[6]诸如此类的研究对于武术教育人才的培养来说是否需要从教育理性的角度去审视。

现象学是一种以反思见长的哲学思维方式,除了对上述武术教育内容的反思外,武术教育模式也是其反思的问题。武术教育的实施目的在于传承武术技击实战方式、传递武术人文理念、延续武术爱国精神,帮助人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价值标准、生命旨趣等。如中国武术“止戈为武、点到为止、内圣外王、宁静致远、温良恭俭”等精华思想,恰恰是现代武术教育应当格外强调和珍惜的。但这些人文精华观念在学校体育教育平台上被“封了口”,武术只能因“体育”而教育,而不是因“文化”、因“历史”、因“审美”、因“生活”而教育。在普遍强调体育教育的结构性特征的情况下,武术教育对于学生而言丧失了传统的生活中意义,对于教师而言武术教育成了流于课堂形式的工具性意义。

因此,完善武术教育理性不仅表现在适当引入现代科技教育理念与方法,还应当兼顾武术本身蕴含的人文特质,使中国武术教育在科学解释与人文描述中得到全面促进和发展。

2从现象学精神对“教育关系”的确立看当代中国武术教育价值的实现

现象学认为:“师生关系不是二元对立的主客体关系,而是师生间相互理解与对话的主体间关系。”[5]但这种师生主客对立的局面却在当代中国武术教育中长期存在着,进而导致武术教师对“教”的价值产生怀疑和厌倦,学生对自己“学”的动机发生动摇。这不仅让我们更加怀念中国武术传统教育范式中才能看到的“师者乐教、生者乐学”的融洽现象。

传统武术教育范式中,武术拳师与弟子对自身所参与的武术教育实践活动普遍持有积极、肯定的态度。他们之所以坚信武术教育的实践价值,原因有:1)武术这一文化现象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2)彼此的价值需要在武术教育过程中得到双方的肯定和褒扬;3)稳固的师生情感使彼此对武术教育的价值认定更加牢靠。拳师对自己精湛的技艺信心满满,需要获得徒弟的认同和赞美;徒弟通过学习武术可使自己的技艺、道德、品行、情操得到锤炼和提高,需要获得师傅的鼓励和表扬。如许禹生先生言:“习拳术者,一为诱导智识之官能,一为修养道德之忍性。”这足以看出作为教育者的武术大师,他们对武术教育的“育智、育德、育体、育心”价值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因为这种教育价值对于个体或群体、古代人或是现代人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

拂古思今,当代中国武术教育价值认同弱化甚至异化的根源也在于当代武术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对立、冷漠、机械的操作方式上。武术所蕴含的个人和社会价值历来都是十分丰富庞杂的,安身立命、强身健体、锄强扶弱、修身养性、保家卫国、弘扬文化、继承民族精神等,这些也都是武术教育参与主体之所以躬身实践的价值导向。而这些武术教育价值却在当代社会的大背景下黯然失色。如形式多样的武术教育被压缩到体育教育的小版块儿当中,致使武术教育所承载的个体、社会性价值因“课时少、重技术、轻理论”等问题而无从实施;如武术教师把武术教育当做是一份“混饭的差事”,武术课堂成了保持教育关系的唯一场所,师生关系由过去的理解和对话变成了技术动作的机械链接;再如武术教育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个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创收、家庭琐事、人际关系、个人成长需求等占据了教师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武术教师对培养优秀武术人才获得的成就感、满足感、欣慰感较为模糊。与此同时,学生对武术的价值认同开始分化,并消极应对武术教学实践。

3从现象学精神的“小零钱思想”看当代中国武术教育科研

现象学作为一种方法论哲学,对其它人文社会学科做出的另一重大贡献就是“小零钱”思想的提出。所谓“小零钱思想”,主要是一种工作精神,对武术教育科研工作者而言,就是从武术教育过程中的小事情、小问题抓起,对各种教育现象资料进行归纳和反思,解决实际的小问题。胡塞尔曾屡次告诫我们,“千万不要以为我们的基础工作已经完成了,我们需要的不是大钞票,而是小零钱,现象学家要做考古工作者,而不是建筑设计师,进行理论研究工作,需要的不是激情,而是明察和反思,不是凭空构陷,而是脚踏实地的分析和描述。”[7]

周伟良[8]曾在《传统武术俗文化特征散论》中对近代武术科研发展的趋势做出过判断,即“不少研究者似乎只对武术与一些思辩、理智、高雅的文化现象诸如古典哲学文化等发生兴趣,鲜有对它的俗文化属性进行研究。”这种武术科研趋势一直延续到现在,且这种来自于武术科研宏观层面的走向也正在严重影响着当代中国武术教育的科研状况。大有用宏观的武术科研代替微观的武术教育研究的趋势。广大武术教育研究者也一味追求“立言玄妙、行事雅远”的研究风气,致使不少武术教育研究成果理论构造泛滥、新词频出、歧义迭现,很大程度上成了“造词”工作。武术教育实践过程中凸现出来的一些具体问题在“假、大、空”风气的冲击下似乎变成了“饭炒蛋、蛋炒饭”的事情。

“教育研究既有相同于科学研究的一面,也有自身的特性,基本属于行动研究”[9]。自“教师即研究者”观念提出以来,教育研究受到“制度化教育”的驱动,并被赋予“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特征,使教育研究逐渐成为某些专业人士的“专业”,成了置身于直接的教育教学过程以外的“研究者”的专职。一些高校武术教师在科研思想上表现出如下特征:1)通常把承担各级各类课题看成是真正意义上的“研究”;2)把武术教育研究简单地看成是写文章;3)对交叉学科的运用上,理论审视多而有效策略少;4)尽力拔高,企图建构出某种高深理论,导致结果僵化无用。这样的武术教育研究成果对武术教育实践的推动效果是软弱无力的。

针对当前我国武术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国家教育部及部分学者早就提出了具有改革意义的措施。2001年颁布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至今已达9年;与教育部联合制定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颁布至今已达6年;邱丕相针对当前学校武术教学内容形式单一、动作枯燥,难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提出了“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的策略;王岗[10]提出重构学校武术教育体系必须强调“国学意识”;杨建营[11]提出了武术教育是“国家内驱力”的基本保障等。还有一些关于武术教材、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性建议,但也只是停留在文字阅读层面。我们认为,武术教育科研的重点应当是如何唤醒、激发有关管理部门的重视,通过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制度来推动武术教育的改革进程,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寻找新出路。

虽然胡塞尔提出的“现象学”是以构建新的哲学认知体系为初衷,但我们感受更为真切、直接的则是胡塞尔敢于直面现实问题并进行深刻反思的勇气和精神,即“现象学精神”。当代中国武术教育的开展是异常庞大的系统工程,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教育现象。长久以来,人们对各种武术教育现象中的错误观念视之为“自然、必然、想当然”的做法无疑缺少现象学对事物“原态、原点”进行“悬置”反思和批判的意识和魄力。在现象学精神的启示下,理性的武术教育应当是能够帮助学生在武术实践中获得自我理解、自我尊重、自我反思的教育过程,是以学生精神文化需要为内容指针的教育过程,是实现“以人为本”武术教育的具体体现;是以人之情感为联系纽带的武术教育关系,这种教育关系是确保各种武术教育价值得以全面良好实现的基本前提,而非以“物质回报、课堂规范、考核标准”等非人性因素为基础的;武术教育科研也是以解决武术教育中的具体问题为出发点,而非“纸上谈兵”式的构筑各种玄远高深的“文化、理论、学说”等虚无体系。这便是现象学之所以为“学”的重要价值所在,也是现象学之所以产生如此深远教育影响的根源所在。

参考文献:

[1] 数字中国. 现象学方法的七个要点[BE/OL]. 省略/show_hdr.php?Xname =PPD

DMV0&dname=7F99G41&xpos=12,2007-05-20.

[2] 蔡春. 现象学精神及其教育学意蕴[J]. 教育研究,2009,21(8):44-49.

[3] 邱丕相,王国志. 当代武术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 体育学刊,2006,13(2):76-78.

[4] 陈俊钦. 论科学体育观与人文体育观的融合[J]. 体育文化导刊,2007(1):22-24.

[5] 姜凤华,杜大源. 教育异化的现象学分析[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6):141-143.

[6] 袁金宝. 太极拳对中老年人健身效果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 体育学刊,2010,17(3):99-103.

[7] 高伟. 关于教育现象学的几个根本问题[J]. 当代教育科学,2007(9):3-11.

[8] 周伟良. 传统武术俗文化特征散论[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2,7(3):22-27.

[9] 李瑾瑜. 教育学基础[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94.

第3篇:武当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

一、传统伦理道德的价值取向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作为社会意识,上层建筑现象,它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并顺应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新的时代,我们不能照搬旧时代的道德。在我国,虽然传统的道德是由中国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决定的,但是由于长期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在儒、道、佛三家思想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内在结构和格局的熏陶下,中华民族长久以来养成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励着中华民族奋发向上,不断发展民族文化,鼓励着炎黄子孙一代又一代的为保卫国家、维护民族独立而英勇奋斗。也正是由于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中国文化在道德方面收获了最为丰富的价值。虽然传统的道德在一些方面不能保证个人的独立性和平等性,不能保证权力和义务的对等性,但在传统道德中有相当一部分传统美德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起着特殊的作用,我们不能因为传统道德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就一概否定它。毛泽东曾深谋远虑地说:“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予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所以对于传统道德我们要敞开胸怀去接纳和吸收,并使它能够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对我国的长治久安产生积极的作用,这样才能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光大。而传统美德作为传统伦理道德的一部分,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时代要求的优良美德,应该是传统伦理道德在新时期最高的价值取向。传统美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

(一)以“仁”为核心的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虽然“仁”德曾统治阶级所利用,但它是世俗道德生活中最普遍的德性标准。“仁”德的核心是爱人,而且实现“仁”的条件,既不依靠知识,也不需要任何外在的经验成分,惟赖人的意志。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就是说,只要我要求实现仁,那么仁就可以实现。所以“仁”应该是中华民族的共德和恒德,应该是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各种道德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德目。而以“仁”派生出来的“孝”、“忠恕”是“仁”德的基本内容,而且“孝”在社会道德生活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应是民族团结的基石。这样所形成的仁爱孝悌、忠恕之道使中华民族之所以形成坚韧的伦理实体经久不衰。所以“仁”德是传统伦理道德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最高的价值取向,也应该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结构相适应。

(二)以“礼”为立身处世的道德准则

中国是世界闻名的礼义之邦,注重礼仪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重要美德。礼同时又是立身之本和区分人格高低的标准。所以中国伦理文化从某中意义上可以是“礼仪文化”。虽然在封建时期作为伦理制度和伦理秩序的“礼制”和“礼教”是一种消极的、限制人个性发展的产物, 但礼貌、礼让、礼节应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体现的德目。“谦和好礼”是传统文化重要的价值取向。而在儒家学说中,礼又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综合概念,它不但指礼节、礼仪,又指社会行为准则;它不但能起到调节作用,又能使人文雅,使人情感雅化,净化。所以“礼”是中国文化人伦秩序与人伦原理的最集中的体现和概括,可以说中国伦理的秩序就是“礼”的秩序。

(三)以“义”为人的根本特点和价值取向是中华道德精神的精髓

义代表公义、正义、道义。在义和利的关系上,儒家思想向来主张义高于一切。首先是“见利思义”,面对利益,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义,应该用正当的手段谋取利益;其次是“重义轻利”,即义的价值高于物质利益,把义放在第一位。所以对于义利关系的处理集中体现了中国伦理道德价值取向。虽然重义轻利的倾向也曾严重影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先义后利以义制利才是传统义利观的基本内容和合理内核。 而对于义利之辨,宋明理学强调“正其义不谋其利”,“正其义而利自在,明其道而功自在”,从而得出了“利在义中”、“义中有利”的结论。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应当把“先义后利”的道德原则,升华为“生以载义”、“以义立身”的人生观,同时还应该把它升华成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崇高道德境界。当然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义应该还有一种表现形式就是朋友间的义气(不是我们所讲的哥们义气),它体现了我们中国人讲信用、重承诺的生活态度,即答应了别人的事情,就一定要兑现,即使有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另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诚信知报”的美德也是“义”的重要内容。所以义

利道德观念是鼓舞志士仁人为民族大业义无反顾地献身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华民族崇高道德人格的光辉写照。

(四)以“节”为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推动民族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

“节”简单的说就是气节和情操。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崇尚气节的传统,并将守节视为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之一。对祖国的忠诚不二是“节”的最高层次,可视为“大节”。虽然在封建社会中它与忠君联系在一起,具有时代的局限性,但它在本质上是把君作为国家的代表,“忠君”的背后,是一种深层的国家意识。所以这种“气节”下所形成的“精忠爱国”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巨大凝聚力,也是推动民族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特别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机存亡之际,这种“精忠爱国”的爱国主义传统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另外“节”在中国知识分子身上还体现为一种不畏强权、不为富贵所惑、坚守志向的个人情操。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子说:“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在今天中国妇女对“贞节”也注入了新的内涵,那就是“三自”:“自尊、自爱、自强”,既重视自己的价值,又保持自己的人格,名誉。 二、构建当代武德的必要性

所谓武德是指,长期以来在习武群落中形成的对习武者的行为规范要求,它协调着习武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影响着习武者的各类活动。传统武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习武群体有着多样的具体内容,但其主体精神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作为中国武术中的一个文化背景,传统武德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有它自身的内容和特点;对于任何一个习武者而言,又差不多具有一种普遍的精神指南意义。作为对习武者的行为规范,传统武德从本质上讲,即是提出的一个如何做人的价值尺度,这个价值尺度不是个笼统的概念,而是有多重内在结构组成的一张反映广大习武群体情感观念的道德伦理之网。也正是这张网使得中国武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一直都在注重道德的教育,注重培养习武之人的“仁、智、礼、义、信”,这不仅涵盖了爱国之德、处世之德、侠义之德、振奋民族精神,更多的是培养人们遵守社会公德一部分。它教育习武者追求高于物欲的精神价值,以利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然而,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虽然传统武德有些内容已经丧失了它的精神指南作用,但有相当一部分内容仍可以在新的文化观念引导下为今天所继承,并可以促进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道德建设。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当代武德建设已不再被习武之人看作是他们立身处世的道德规范,更有甚者,习武之人已经把练武看成是谋取利益的一种途径,这种行为严重的挫伤了人们对于武术迷恋的那种感情了,所以笔者认为,构建当代武德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当代武德失范状况下有必要构建当代武德

随着全球文化格局的逐步形成,武德完全有可能对以西方竞技体育价值为代表的现代奥运的道德匮乏问题提供补益,武术由此也可以得到世人的认可并接受它。 但当代武德的失范使人们对于武术未来的发展提出了质疑。武术人的武德的丧失以及武术人公开参与违法犯罪的行为(武校校长是黑社会老大、武术人扮演杀手、武术人的坑蒙讹骗、“黑色”竞技等)使“习武以德为先”的武德教育、束缚功能显得那么的没有价值,使内圣外王的侠义精神这一习武之人所设计的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境界的自觉心理状态变得模糊不清。所以构建当代武德不但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在未来世界体育的发展过程中,构建当代武德还可以起到维护世界和平,净化竞技赛场的作用。我们如果在传统美德的基础上,构建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当代武德来促使武术向规范化方向发展,武术会给人们带来新的希望。

(二)要实现东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就有必要构建当代武德

新时期中国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实行开放政策。开放就要打破封锁、改变封闭现象,要走出国门才能同世界各国交往、交流、交换,才能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能和文化,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武术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中国体育文化的精华,只有和西方体育文化不断的交流,才能使西方体育的价值观念不断地融入到武术训练当中,才能使以儒家文化为根基的中国武术弥补西方竞技体育所匮乏的一些价值。而在中国武术所蕴含的文化要素中,武德应该是中国武术文化的核心,也是武术的精神象征。武德作为社会公德的一部分,它的理想的最高境界,并不只是针对习武之人而形成的道德规范体系,武德可以感化人的良知,可以营造良好的体育道德氛围,可以净化竞技市场,可以使运动员远离兴奋剂从而保持健康而强壮的体魄。在这种意义上说,构建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当代武德是很有必要的。另外,中华武术是地道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烙有深刻而清晰的华夏文化印记,一旦武术迈入奥林匹克的殿堂,必将迅速地被各个国家和民族接受,成为全世界流行的运动项目。以中华传统美德为基础的当代武德必然会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三)竞技武术的发展更不能离开当代武德

近几年,随着世界体育的不断发展,各个国家的民族体育都想得到全世界人们的充分认同。体育的文化、政治、经济、社会功能以及体育最基本的健身功能在未来世界体育的发展过程中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果使民族体育也能进行南南交流与南北对话,世界体育对人类的贡献就超过了体育本身蕴含的价值了。所以为使武术得到全面的发展,近几年中国竞技武术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大有成为中国武术代表的可能。竞技武术在新编长拳的套路下,充分体现了“高”、“飘”、“旋”的高难动作,也包含了更高的竞技价值,虽然竞技武术在一些方面打开了与世界体育交流之门,但是竞技武术在发展中无可避免的带来了一些负面作用,没有体现具有东方文化韵味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另一方面,作为社会组成部分的体育,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21世纪的最高命题,其根本意义在于真正认识到了体育的价值,正在逐步摆脱长期以来自觉或不自觉地作为“工具”的局限性。体育作为工具的价值取向不断弱化,人本价值取向逐渐强化,以人为本将成为新世纪体育发展的人文精神的核心。而人文奥运将会是奥运发展的主题,同时人文奥运将会更加注重人的伦理道德、人生观以及世界观的培养,更加注重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身心兼备、协调发展。

所以我们在发展竞技武术的同时应加强文化素养的教育,使运动员与社会和谐发展是竞技武术发展所要追求的境界。由于人文奥运将会更加体现教育的价值,中国竞技武术的发展在追求运动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的同时不能忽视教育的价值。而竞技武术中最能体现教育价值的莫过于当代武德的教育,所以在竞技武术与世界体育对话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中华武术精华的武德。

三、结语

武德作为中华武术的精华,是中国传统美德(下转第55页)(上接第17页)在中国传统体育中的集中体现,如果我们能够构建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当代武德,不但对于武术的未来发展,对于中华武术走向世界、迈入奥林匹克殿堂有深刻的意义,而且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广大都有特殊的作用。所以,我们有必要以传统美德为基础,构建适合于时展要求的当代武德。

【参考文献】

[1]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第4篇:武当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

论文摘要:从武术文化的形成与演变入手,分析中国武术的文化特征,论述了当今传统武术及其文化发展的策略,最后提出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美德的基础上,研究和开发具有时代价值意义的武术文化资源,对发挥武术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为武术真正走向世界,被大众所熟知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武术是一项再平常不过的体育运动,在普通学校里,它的魅力和教学重视程度往往不及篮球等项目,而在不少武术探索者的心中,它却是魅力无穷、源远流长、内涵深邃的民族文化。本文试图从武术形成与演变史着手,以技术体系形成与演变过程和结果为研究主体,从文化视角探析其文化特质与特征,进而探讨传统武术的自身发展规律,结合当今社会环境和文化条件阐述武术未来宏观发展的策略。

中国武术文化的发展历程

    纵观中国武术文化的发展,我们可以将其分为武术文化原始形态、准武术文化形态以及武术文化形态的最终形成等几个阶段。由于中国武术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于复杂的历史条件与社会背景之中,积淀了中华民族的生成、发展、心理、文化、艺术、道德等多方面的因素,因而,具有了独特的魅力,获得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武术文化的原始形态。几万年前,甚至更为遥远的史前时代,原始社会中人类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原始人必须一方面依靠群体力量抵御猛兽的袭击,一方面还要发挥自己顽强的斗志和强悍的体魄去进行积极的自卫,这就造就了原始人勇猛的性格和格斗技艺。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人类自身的文化发展,最终导致了原始武术文化的形成。

    准武术文化形态。从时间跨度上看,是指先秦到两汉时期的武术。这一时期武术形式初步形成,武术意识逐渐出现。独立的武术形式的形成是准武术文化形态的一大特征.意味着武术已开始从原始社会多位一体的状况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形式。经过秦汉较长时间的相对稳定,武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并与军事技术分离走向竞技,而且得到交流,出现了系统的武术理论著述,《汉书·艺文志》中就收有“剑道三十八篇”、“手搏六篇”等论述。自两晋到隋唐,武术意识更加成熟。这一时期出现了口诀要领,说明人们已能用较精练的语言把技击精华要点加以浓缩和概述。到了隋唐五代,随着社会的繁荣,武术得到蓬勃发展并出现了套路的雏形。武术意识的出现促成了中国武术文化从原始形态到最终的形成。

    中国武术文化形态的最终形成。到了宋元明清时期,中国武术文化形态得以最终形成。它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武术文化体系的完善;二是中国武术文化内涵的成熟。到了宋代,民间武术界就流行着“十八般武艺”的说法。

中国武术的文化特性

    中华大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社会历史环境孕育出了中国所特有的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技击文化的武术,无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独特表现形式,中国武术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接收和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跟中国的古典哲学、政治伦理、军事思想、文化艺术、医学理论、社会习俗等互相联系,相互作用,共同组成绚烂多姿的中国文化整体。可以说武术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武术文化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性。

“德、艺”的统一。中华武术武德观念最为鲜明的表现为“德”与“艺”的统一。儒家的“仁义思想”.深深地浸透在古代武术的武德观念之中。“学拳以德行为先”就反映出了这样的观念。综观我国传统武术的各个项目,均能呈现出东方文明的气质—争斗而有礼让,有劲而不粗野,艺纯熟而不玄浮,情饱满而含蓄内向,富于观赏且迫求高尚的精神气质。传统武术所显示出的美,也具有东方文明的特点,以优美为主;与西方文明所突出的壮烈、惊险,富于强烈刺激性的审美观构成鲜明的对照。可见,传统武术中“德、艺”的统一,使武术在其本质特征之上,又渗人浓厚的理性因素。

    “内外合一,形神兼备”。中国武术生长在传统文化的环境之中,它的指导思想无不体现传统文化。武术所体现的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因此哲理性很强。“天人合一”的观念是道家哲学本体论的一种表现。认为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人应顺乎自然才能获得生存与发展。武术练功是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训练,讲究“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内外合一,形神兼备”。武术练功要求按不同的季节、时辰、时令等,根据自然界和人体机能的变化,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达到练功的目的。

    传统的辫证思维。我国古代哲学朴素的唯物论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包含了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互转和阴消阳长等基本理论。这些朴素的辩证法在传统武术的劲力运用、技击法则、演练风格及战术思想等方面都得到充分体现。对刚与柔这一矛盾关系的处理,是区别不同武术拳种的劲力标志之一。传统武术认为:“无柔无以至刚,无刚无以即柔。”没有纯粹刚的拳术,也没有纯柔的拳术,刚与柔是相互存在而又相互对立的。太极拳是“极柔软然后极刚坚”,体现了“阴极生阳,阳极转阴”的阴阳辩证观;而刚劲勇猛的少林拳等外家拳,也是“刚中寓柔”的,“柔在他力之后,刚在他力之先。”攻与防的辩证关系,是武术技击术的一个重要原则。提倡进攻与防守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进攻能转化为防守,防守能转化为进攻,“攻不忘防,防不忘攻”,“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攻中寓防,防中寓攻,这蕴涵了阴阳辩证法思想。

    养生性。人们从事武术练习,总是把技击实用、健身娱乐等作为主要目的。武术是一种身体运动形式,属子人体科学的一部分。中国武术传统练功的理论是以中医的阴阳五行说、经络学说、脏相学说等基本理论为生理学依据的。中医理论认为,人之一身,“唯精气神,,为三宝。武术练功不仅重视内在的“精气神”的锻炼,而且还强调以内形于外、重在外在的攻防技击技术动作的演练,因而收到内外兼修、强身健体的健身效果。

    哲理性。中国武术是最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体育项目。它的指导思想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因此哲理性很强。中国武术把人放到自然中去,把人的运动同周围环境密切联系起来。武术练功要求按不同的季节、时辰对令等,根据自然界和人体机能的变化,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达到练功的目的。如孙福全《八卦掌》借助天地之气候形式法,《少林八卦五行功》按不同季节练不同的功法等。此外,从“天人合一”思想引发出“圆”与“空”的观念,是人对天地自然特色的领悟,因而也是动功最佳方式与境界。圆则灵活多变,空则轻灵无阻,圆而又空则做到活泼自如,循环不息。故不少拳种以圆、空为基本架式与手法,如峨眉拳和太极拳等均以圆、空为技击特色。特别是太极拳更是吸取了“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和“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等太极哲理而产生的。由于中国武术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思想,具有修心养性的功效,因此,它在世界上对很多国家有着广泛的影响,如我国古老的健身术与气功早与印度瑜伽相互渗透,少林拳法于明清时代传人日本等国,都足以说明中国武术与世界体育文化的交流有着传统的思想基础。

    技击性。武术的核心是技击性。武术的健身功能、娱乐功能、竞技表演功能、教育功能等,都是通过以技击性为动作设计原则形成的各种玫防技术动作来实现的。虽然各家各派在技击方法和技击原理上各有不同,但都遵循攻防的规律,表现攻防的特点。武术因具有攻防技击的特征而区别于其他体育项目。

    健身性。中国武术是一种身体运动形式,属于人体科学的一部分,而中国的人体科学建立在传统医学—中医学的基础之上。中国武术传统练功的理论是以中医的阴阳五行说、经络学说等基本理论为生理学依据的。中医理论认为,人之一身,“唯精气神”为三宝。精气神三者是相互联系的,“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精生于气,气化于精,精化于气,气化于神”。武术练功不仅重视内在的“精气神”的锻炼,而且还强调以内形于外、重在外在的攻防技击技术动作的演练,因而收到内外兼修、强身健体的健身效果。

    娱乐性。中国武术早在奴隶社会就进人娱乐文化的领域。它以丰富多彩的表演内容、精湛无比的技艺、精深广博的内涵,赢得了古今中外人们的赞誉,这是与武术本身的娱乐性分不开的。千百年来,武术以其独特鲜明的娱乐性体现在社会各阶层的文化生活中。

当今武术文化的发展策略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是传统武术发展的基本策略,只有认真总结历史,切实结合当今形势才能更好地制定发展蓝图,武术之树才能在原有的高平台上长得更健康、长得更茂盛。

    武术的发展要遵循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首先是一种文化的演变和发展。传统武术可谓是一种“文化体育”,也是一种“体育文化”,它的发展不应背其文化性,它的发展也不能被小个体发展所代替,否则就是片面的,其发展也会失去平衡。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违背其发展规律和舍弃其特质的改革或改良势必给武术的发展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就如当前人们把武术分成传统武术和现代武术一样,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当今武术改革后出现“文化断层”所造成的。

第5篇:武当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

关键词 尚武精神 国防教育 军事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G414 文献标识码:A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今天所有在地球上存在的民族,都是在历史上所经历过的战争中表现优秀的民族的后代,因为在战争中表现拙劣的民族早已消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这是人类历史的残酷事实。对于中华民族而言,当其他的三大古文明早已淹没于历史的长河中时,我们的古文明却能够延续并保留至今,这与我们的尚武精神传统有关。如今,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时代主题依然没有改变,但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从来没有消除过,目前我国国家安全所面临的挑战也极为严峻。因此,加强国防教育、弘扬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传统,是关系到国家安危和民族存亡的大事。

本文通过对尚武精神的概念进行分析并对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传统作简要梳理,提出了高校国防教育中铸造大学生尚武精神的紧迫性和途径,以期在高校国防教育研究领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尚武精神”概述

“尚武精神”作为一个概念,是在1919年精武体育会成立时孙中山最早提出来的。孙中山为精武体育会的会刊《精武本纪》题了“尚武精神”四个字并对其做如此概括:“以振起从来体育之技击术,为务于强种保国有莫大之关系。”①在这里,孙中山是从富国强兵的角度阐述中华之尚武精神的内涵。1991年出版的《辞源》则将“尚武”解释为:“崇尚武学、军事。”《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尚”字做这样的解释:“推崇,重视,崇尚。”对“尚武”词条的释文是:“推崇和重视武术及军事的风气:尚武精神。”②由此可见,“尚武精神”的基本意思和内涵就是推崇、重视武术和军事的风气,这里的 “武”我们可以看作是武术、军事、战备、战争等与国防相关的事,“尚武精神”可以解释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国防事业的重视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爱军习武的社会风气,其实质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不甘落后、不屈不挠、奋发有为,敢于战胜困难,敢于战胜敌人的一种民族气质的表现。它好比人身上的钙,一个人一旦缺乏 “尚武精神”这种“钙”,就成为人们所说的“软骨头”;而一个民族缺乏“尚武精神”这种“钙”,就会一盘散沙,软弱可欺,任人宰割。

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源远流长。远古蚩尤作乱,炎黄两帝联合战蚩尤,进而征讨四方,后经“五十二战而天下咸服”,这些记载说明了华夏民族是经过多次大的部落战争形成的。之后,成汤灭桀,武王伐纣,均被认为是和天意顺民心的军事行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他们的思想和主张虽各有不同,但对军备却都极为重视,如儒家“六艺”教育中的“射”、“御”思想;墨家虽倡“非攻”,但重视武备;道家主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法家则以富国强兵为其基本主张。尚武精神得到社会各阶层的崇尚。

秦之灭掉六国,在于其“农战”思想和“远交近攻”战略的成功运用。汉代的军事人才辈出,当时的匈奴兵锋虽曾多次逼近中原,余部在欧洲也所向披靡,但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朝铁骑的征讨和追杀之下匈奴险遭灭族之后果。“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是建立在军刀下的威严。

唐朝也有尚武之风气,唐太宗征西及平定高丽之乱而建功于域外,当时的中国成为世界的中心,对人类历史的进步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

然而到了宋代,宋朝开国皇帝却“杯酒释兵权”,是“防内甚于防外”、“重文轻武”之始作俑者,导致的结果是上层人物和社会精英只沉溺于吟诗作对,民间街头巷尾盛行玩鸡斗狗,华夏子孙逐渐失去从军报国的热情,造成了两宋国防空前羸弱,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一败再败,最终,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也逃脱不了覆灭的命运。

明朝“防内甚于防外”思想更是发展到空前程度。与边防的战事相比,统治者更注重臣下的效忠和皇权的巩固,这造成的结果是明朝军队与满族骑兵之战连战连败,最终被满族的铁骑所击溃。

满清“文字狱”和奴化教育对中国传统的尚武精神造成恶劣的影响,到了清末,军中抽大烟、逛窑子成风,军事懈慢,尚武精神丧失殆尽,军队与西方侵略者较量中一败涂地,二次鸦片战争中,拥有四亿人口之国家竟然被人数不到两万的英法联军打败,国都沦陷,实乃中华民族之奇耻大辱也!

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萎缩了几百年的尚武精神终于被激发出来,八年抗战,粉碎了日本法西斯亡我中华之野心;而抗美援朝战争,提出了“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不仅实现了“保家卫国”的战略目标,更主要的是在新中国的广大民众中重新铸造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

以上对历代尚武精神的分析和梳理在一定层面可以解释华夏民族兴衰的原因,也反衬尚武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重要性。这对我们认识“尚武精神”在国防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2 铸造大学生尚武精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中华民族的历史已经翻过了屈辱的那一页。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提出:21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然而,目前及今后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依然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西方敌对势力从来没有放弃分化中国和遏制中华民族崛起的企图;南中国海周边一些国家在西方大国挑唆丛恿之下蠢蠢欲动不断蚕食中国海洋之权益;日本政局右翼势力在不断挑事;朝核问题是我们枕边的火药桶;中国藏南地区还有大片的国土被印度非法侵占;“”、“”势力在国际敌对势力的操纵之下妄图分裂祖国,威胁着中华民族的核心利益……这些事实时刻提醒我们建立一个强大的国防是何等的重要!正如一位瑞士外交官所说的:“瑞士公民迈出右脚的时候,是一个公民,迈出左脚的时候,就是一个战士。如果要问我们为什么一百多年来没有打过仗,其主要原因是我们随时都在准备打仗。”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但我们的周边安全环境极为复杂,如果没有强大的国防实力为后盾,没有国民“随时都在准备打仗”的尚武精神为支撑,所有的和平愿望不过是一厢情愿的乌托邦。

如今,信息化战争正逐步取代机械化战争成为未来战争的主要形态,这对国防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对从事国防事业的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过去,我国的兵源大部分来自没能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村青年,今后这种现象将会彻底改变,从事国防事业的人必须都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与信息化战争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的人才。毫无疑问,这样的人才将主要出自高校的大学生之中。因此,我国的高校是今后国防事业的人才库,高校大学生在国防方面的精神状态如何将会深刻影响我国国防事业的成败。然而,由于长期的和平环境以及很多高校的国防教育普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加上全球化、多元化背景之下,国际敌对势力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无孔不入的渗透,大学生思想健康教育、国防意识的培育受到严峻挑战。美国有位“中国通”的学者曾在《华盛顿邮报》发表文章宣称:中国军队正面临着“精神危机”,它的革命热情已经大不如从前,它不再是创造力强、目标明确的队伍;参军不过是考不上大学的农村孩子离开乡下进入城镇的捷径,更为严重的是军队很难吸引到它所需的人才,中国最著名的学府北大和清华的学生几乎无人愿意参军。这篇文章或许刻意夸大了问题问题的严重性,但也或多或少反映了当前我国国防存在的一些问题。想当年,抗日战争时期高校青年最向往的地方是延安,而今天,高校大学生最热衷的事则是考“托福”和GRE。这不能不令我们警醒。记得有一位伟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当你失去了财产,你只失去了一点;当你失去了荣誉,你就丢掉了许多;当你失掉了勇敢,你把一切都丢掉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可怕的不是经济上的衰落而是精神上的萎缩,尤其是尚武精神的萎缩。因此,培养当代大学生国防意识,铸造大学生的尚武精神,是当前高校国防教育的紧迫任务,也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从事国防教育的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3 铸造大学生的尚武精神的途径

3.1 军事理论课授课中培养学生的尚武精神

高校军事课是面向所有学生开设的国防教育课程,它既是军事课,又是政治课,以传授军事知识、进行国防教育为其突出特点,对大学生尚武精神的培育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尚武精神:

一是通过对英雄人物事迹的讲授,培养大学生的尚武精神。英雄气质是尚武精神的内在要求,培养尚武精神一个重要方法是用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去激励大学生。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群星灿烂,英雄辈出。他们或大智大勇,关键时刻挽救国家民族于危亡之际;或效命疆场,奋勇杀敌,立下不朽功勋;或临危不惧,威武不屈,誓死不当叛徒和亡国奴……例如,在讲授“中国古代国防”的时候,可以讲一讲“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坚贞不屈、不辱汉节的苏武,“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岳飞,等等。在近代中国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伟大斗争中,更是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这些都是我们培育尚武精神的宝贵资源和财富。

二是通过历史警示培养大学生的尚武精神。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通过中国国防兴衰的历史的讲授,可以引导大学生居安思危,强化忧患意识和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当今世界,很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国耻教育,利用国耻遗址和国耻纪念日对人民进行警示教育。以色列建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纪念馆,专门展现希特勒屠杀犹太人的罪证,帮助国民反思犹太人经历的那场空前劫难。中国的圆明园遗址、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等都是这方面最好的教育素材。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现场参观或视频播放等各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忧患意识。

三是文化熏陶。尚武精神既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受民族文化的影响和薰陶。一个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文化传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中国历史中的重文轻武、阴柔退让的文化占整个中国文化很大的一部分,对尚武精神是一种毒害,我们必须对这部分文化进行批判和反思,抛弃那些不利于民族振兴的成份,倡导积极向上、富于开拓、充满朝气的新鲜文化元素并加以发扬光大,以此促进尚武精神的培养。

3.2 高校军训要围绕树立尚武精神来展开

高校的军事技能训练是高等院校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是提升国防实力的有效措施。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印发的《2009年全民国防教育工作要点》指出,要切实抓好青少年学生国防教育,激发爱国热情和崇军尚武精神。因此,高校的国防教育要围绕树立尚武精神而展开,将尚武精神的培养贯穿于学生军训的整个过程。首先,要围绕树立忧患意识来推进学生军训工作。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新中国刚建国的时候,国民忧患意识强烈;改革开放以来,由于长期处于和平环境之中,人们的忧患意识越来越淡漠。在学生军训过程中,军训教官和指导员要不断向学生介绍热点问题,更要讲清忧患的根源,让学生明白战争的危险并没有消除,而且随着形势的发展更加紧迫,需要警钟长鸣,从而使大学生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并把这种意识当成刻苦训练、自立自强的动力。其次,要围绕树立国家安全意识来推进学生军训工作。在信息时代,国防的范畴已扩展到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除了领土争端等传统安全因素之外,又增加许多非传统安全的因素。主管国防教育的学校领导及军训教官要有意识地将非传统安全因素的知识纳入军训内容之中,使大学生对我国当前存在的新安全隐患有正确的认识,从而形成正确的国家安全观,树立信息时代的大国防意识,使大学生随时做好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斗争的思想准备。

3.3 以高校军事爱好者协会为载体培育学生的尚武精神

高校中的学生社团协会是广大青年学生学习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的第二课堂,也是大学生塑造个性、展现自我的舞台,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军事爱好者协会是各种社团中有较高影响力和极富魅力的学生社团,该社团能很好发挥着高校国防教育的辅助作用,尤其在传播和培育尚武精神方面有着许多其他社团不具备的优越条件。首先,军事爱好者协会与武装部关系最为密切,其可以较为容易邀请到本校军事理论课教师给学生做一些国防方面的学术报告,或聘请武装部主管军训的教官作为协会的指导和顾问,从而有利于该协会的活动更加规范化和系统化。在场地和器材设施方面,军事爱好者协会可以直接利用武装部“三室一库”等硬件设施。我省国防教育评估团领导和专家曾多次强调要充分发挥高校武装部“三室一库”的功能,宁可把其用坏也不能放着当摆设。因此,武装部的领导和军事教师、教官可以通过军事爱好者协会使“三室一库”发挥更大的效果,其次,军事爱好者协会组织管理和活动方式自主而灵活。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为例,该校军事爱好者协会与市天心区武装部和社区民兵组织保持紧密联系,多次积极组织会员和学员参与基层武装部门组织的活动,激发了学员们对国防知识和军事文化的兴趣。再次,军事爱好者协会在对其成员传授知识方面有较大的自由空间,不必局限于军事理论课的具体章节,也无需按照军训的具体内容训练,比如男生对枪支弹药比较感兴趣,协会可以充分发挥武装部的武器库的功能,聘请军训教官对各种枪支武器做现场讲解;而女生普遍喜爱的女子防身术,也可以聘请武装部的军训教官、退伍军人干部讲解这方面的知识。军事爱好者协会的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其成为传播国防知识和培育尚武精神的重要阵地。

4 结束语

拿破仑有句名言:“剑总是对精神俯首的。”尚武精神的不断萎缩,是近代中国屡屡遭受帝国主义欺凌的重要原因之一。若米尼曾指出:“如果政府不采取措施培养人民的尚武精神,那么它为建设军队而采取的一切最好的措施也都将是徒劳的。”③这里也用一句话作为本文的结束语:如果高校不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大学生的尚武精神,那么高校国防教育方面所做的一切努力也可能是徒劳的。

注释

① 中国近代体育文选[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35.

第6篇:武当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

【关键词】中华武术;民族传统文化;文化底蕴

A Probe into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Implication of Chinese Wushu

ZHAO Huan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44, Henan)

【Abstract】 This thesis studies the profound influ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on wushu culture in light of the connotation of wushu. It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wushu and Confucian thoughts, traditional notion of unity of Human and Heaven and unity of spirit and form, and the national spirit of constantly striving to better ourselves, so as to provide strong driving force for the spread of Chinese wushu and the promotion of national culture.

【Keywords】 Chinese Wushu, nat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 cultural implication

1前言

文化学理论认为,文化的民族性是一切文化的共性,只有民族的才可能是世界的。中华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它不仅展示了几千年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风貌,也凝聚了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作为一种社会行为、一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武术无论是形式上还是理论基础上,都深深地烙上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印记,需要我们去继承和发扬。同时,了解武术文化,了解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也是我们弘扬和传播中华武术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础。

2中华武术所蕴含的儒家哲学思想

“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任何一个习武之人,习武都要从“道德”和“礼”“让”开始习起。中华武术,很早就有“礼”的要求,如两人在切磋武技之前要先行拳礼,同行之间见面拱手行拳,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这些拳礼一直沿用至今,并形成了独立的武术伦理理念――武德。礼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几千年来,为历代王朝所推崇,也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作为儒家的鼻祖孔子,其思想核心是“仁”,“礼”又是“仁”的必要表现形式。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仁”是从人的本质上强化人固有的区别于动物的属性,而“礼”则是从实践上规范人的天性,明确人应具备对社会负责的理性。孔子说:“勇而无礼则乱”。武德中的第五戒规就是让弟子“勇而有礼”。儒家的“仁义”思想,深深地浸透在武术的武德观念中,“学拳以德行为先”就反映出这一观念。以“仁义”为核心思想的武德观念充分体现了武术文化的忠恕之道。传统的“礼让”、“不为人先”、“虚静安墨”、“谦谦君子”等说法,逐渐形成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成为武术文化思想的一部分。儒家和儒家文化作为一种积淀已久的民族文化心态,对武术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中庸》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中心思想是宣扬人类具有天赋的、符合封建伦理的道德观念,把“中庸”作为人的行为标准。中庸是指在不同的时间和条件下,人的行为既不要过分,也不要不及。正如太极拳推手中所说的不偏不倚,把重心控制于气中,气沉丹田,发力时,既不能太嫩(不及),也不能太老(过分),要适可而止。“嫩”了发出的力太小,不足以给对手强有力的打击,达不到预期效果,而用力老的话,使得发出的力不容易收回,还容易使自己失去重心,从而不能迅速有效地收回来以防守对方的进攻,造成空当,使对手有机可乘。

孔子在《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善。”意思是说,大学做学问的要旨,在于发扬固有的美德,革新自己身上的旧习,以求达到最完美的境界。这正如少林拳风格所要求的那样,达到“曲而不曲,直而不直”之境界,而这种所谓的曲又直,直又曲,曲不曲,直不直的境界,有谁能够真正地做到最好呢?古今天下,恐怕无人敢称最好,这就是“在止于善”,也是武术的境界,同时,更是一种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给你一个“曲而不曲,直而不直”的境界,让你天天去练习,天天进步,每天都感觉距“境界”近了,以致从不厌烦,但又永远达不到“境界”。在这个过程中,你自始至终都在进步,提高再提高,这就是一种武术的信仰,民族的追求。

儒家的“仁义”“礼”的道德、“中庸”思想和其“在止于善”以及“尊师重道”的精神都深深地贯穿于中华武术的道德理念和崇高境界,以武术为载体表现出来,也使得中华武术带有儒学思想的气息,源远流长。

3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观点

中国传统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人与天的关系上,孟子将天道与人性合而为一,认为“天”的道德属性就包含在“人性”之中,天的法则根源于人间道德,天德寓于人心,提出一条尽心知性知天的认识路线,构成“天人合一”的哲学体系。“天地者,生之本”成为中国人思想和文化的共识。所谓“天人合一”就是指人与人的和谐统一,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也指物质领域与精神领域的和谐统一,物质与意识的统一。《拳意述真》中说:“人为一小天地,无不与天地之间相结合”。太极拳以太极学说为理论基础,通过无极桩进入人与自然和而为一得“天极”状态,以“体道”“悟道”为目的。传统内家拳把人体作为一个小天地,外家宇宙作为一个大天地,练拳的最高境界是把人体这个小天地融入宇宙这个大天地之中。形意拳的练习分为五步功夫: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练虚和道,以人天相应,天人合一为目标。大成拳的起步功夫是三年站桩,在各种桩中体会身与心、人与自然的融合,达到无形无象之最佳和谐状态为终极,进而任其变化,纯属自然。

武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不能离开社会现实而独立存在、发展,只有着眼现实,植根于现实生活的丰厚土壤中,将“武德”和个体的小“德”同群体乃至国家社会的大“德”相融合,才能确立起传统文化之根基,才能与传统文化协调统一,共享繁荣。事事讲求整体和全局的把握,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及维持自然界的平衡,彻底体悟天人合一。

4形神兼备,身心一体的形神统一观

“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体现了中华武术内外兼修的特点,即讲究形体规范,又讲究精神气质,是中华武术的一大特色,它要求外在的手、眼、身法、步法与内外的心神、意志、活动及气息运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认为形与神、内在与外在是分不开的。如太极拳主张身形合修,注重“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形意拳要求“心意诚于忠,肢体形于外”,外在的形与内在的意高度统一;长拳以“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八法的变化来锻炼身心;少林拳则强调精、力、气、骨、神内外兼修。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学,讲究“修身养性”,强调物质与意识的统一,体现在武术文化的内外兼修上。道教是唯一植根于中国、土生土长的民族宗教,可谓中国文化的亲生儿,它也强调形神兼修。道教的基本主张就是形神兼备,与道合真。“道”是其世界观的最高境界。中华武术所要求的,只有内练与外练相统一,才能达到形神共养,形体和精神的协调发展,进而实现强体健身的目的,这种形神统一的思想,恰恰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形神统一观。

5反者道之动与阴阳学说辩证法思想

道家“反者道之动”理论,说的是任何事物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到一定程度后会向其反面发展的规律,即所谓的物极必反。这一原理也形成了中国武术技击理论的重要原则――以弱胜强。这种“柔弱胜刚强”的思想正是老子哲学思想的反映,即老子说的“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而杨澄甫说太极拳“柔中寓刚,绵里藏针”;王家岳说太极拳“静如山岳,动若江河。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极柔软然后极刚强”等理论,也都是运用了事物转化的规律,反映了道家学派的辩证思想。

《周易》堪称我国古典哲学的典型,其阴阳学说,包含的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互转和阴消阳长等基本理论,是我国古代哲学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这些朴素的辩证法在中华武术的劲力动用、技击法则、演练风格及战术思想等方面都可以体现出来。对劲力的刚与柔这一矛盾关系的处理,是区别不同武术拳种的劲力标志之一。传统武术中“无柔以至刚,无刚以至柔”,没有纯钢的拳术,也没有纯柔的拳术,刚与柔是相互依存而又互相对立的。太极拳、形意拳等内家拳是“极柔软然后极刚坚”,柔中带刚,以柔克刚,体现了“阴极生阳,阳极转阴”的阴阳辩证观;而以刚健勇猛著称的少林拳、南拳、八极拳等外家拳,则是“刚中寓柔”的,“柔在他力之后,刚在他力之先”。武术技击中的攻与防的辩证关系,是提倡攻与防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攻中带守,守中有攻,攻能转化为防,防能转化为攻,“攻不忘防,防不忘攻”,“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攻中寓防,防中寓攻。最积极的进攻就是最有效的防守,最有效的防守就是最好的进攻,这都蕴含了传统的阴阳辩证法思想。

体现在武术演练风格上的动静变化观,贯穿于武术的整个思想之中,在当今武术套路演练中,要求“动要有韵,静要有势”,动中有静,动静结合,在静止的定势动作中,要含有伺机待发的进攻意向,在疾猛的活动之势中,要激荡奔腾中有稳定感。“静以制动,动以制静”,也隐含着朴素的阴阳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思想。

6自强不息的武术之魂、民族之魂

《易经・乾卦》中说:“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这是对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生动写照。“自强不息”作为一种道德精神,主要要求人们克己自立,艰苦奋斗,不断进步,为国家和民族建功立业。这种精神作为个人品德,是进德修业、自立成人的根本;作为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强盛不衰的精神力量。正是这种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推动了中国社会和中华文化的发展。每当外族入侵时,中华民族总是以不屈不挠的精神,进行反侵略反压迫斗争,无数仁人志士,为此鞠躬尽瘁。中华武术,源于华夏祖先们与自然界的恶劣环境、野兽及同类而进行的生存搏斗,虽然在当今时代,武术的技击地位已不是主导,但其本质属性仍具技击性,是顽强拼搏的象征。近代武术史上的传奇人物霍元甲,他的伟大,不仅在于他以自己的精湛武艺,打跑了日本浪人,击败了西洋力士,更重要的是他不甘于“东亚病夫”的耻辱,振奋了民族精神。自强不息,奋发向上,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魂,也是中华武术之魂。

第7篇:武当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

 

关键词: 武术电影;电影武术;文化折射;民族精神

武术是一种艺术,具有一定的观赏性,武术是一种体育,可以锻炼人的身体,武术还是一种精神,激发人的内心灵魂。武术是我国的瑰宝,以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基础,通过格斗这种形式来展现人的身体美。随着电影这种艺术形式的广为传播,武术借助这种媒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以李小龙、李连杰和成龙为代表的巨星更是把武术电影传播到世界的每个角落。武术电影中的核心是武术,电影中所要表达的也是武术精神。武术是武术电影标志性的符号。武术电影通过其艺术美和身体美让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来中国学习和体验中国武术的厉害。一部又一部优秀的武术电影深深地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观众。武术就是一种精神,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一种世世代代相传的精神。本文通过武术电影的特征分析,深入了解武术电影中的核心部分影视武术的博大精深,正确引导观众认识电影领域中的武术,同时为中国武术的流传发挥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一、武术电影及其特性

武术电影就是以电影或电视为媒体和载体,主要表现武术本身的一种电影形式。武术电影中的核心是武术,电影中所要表达的也是武术精神。武术是武术电影标志性的符号。电影里的武术与中国传统概念下的武术是有差异的。传统武术是指武功,起到锻炼、修身和养心的作用。而电影里的武术是一种虚拟的武术,以传统武术的动作和技巧通过艺术方式的加工、升华和演变,更大程度上展现一种艺术静美,体现一种精神。电影里的武术是以武术电影这种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一种形态。武术电影为了满足观众的精神需求,借助武术套路中表现艺术的一种形式。武术电影就是通过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通过电影这种形式迎合市场需求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武术表现在电影里有其独特的特性。

(一)艺术性

武术电影其实质就是一门银屏表演艺术,具有非常强的艺术性质。直到今天武术有时还叫武艺,是武术和艺术的结合产物。电影这门艺术形式可以很好地丰富武术,使武术更加立体,具有更高的娱乐性和观赏性。武术电影可以通过不同场景的转换、蒙太奇的技术处理、声音、色彩、光影等的结合。武术电影使得武术技巧虚实相生、真戏假做、动静结合和节奏鲜明。武术电影是一部生活片,也是一部艺术片,还是一部动作片。武术电影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以日常生活中的武术原型通过凝练,再现日常武术的魅力。同是武术电影还是一种形为艺术,它不同于日常生活艺术,重点是动作和技巧上的表现。

(二)技术性

武术电影里反映的还是技术,是人与人之间对抗的技术,是格斗形式的表现。这种技术性就是以武术动作为素材,经过武术指导精心设计后的一种技术艺术。虽然说武术电影里的武术一般被夸大,被艺术化,不真实。但武术仍然是一种形为艺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体育运动。体育还具有其他技术性,所有的技巧都是通过习武之人多年来的训练而得。武术是对人生理和心理以及精、气、神的追求,追求强身健体、防身自卫、锻炼意志、陶冶性情、竞技比赛、交流技艺。武术电影里的技术根据技术的反映程度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真实武术技术的表现形式,融合现代竞技体育的基本元素,发扬我国优秀传统美德。如,李连杰的《少林寺》、李小龙的《猛龙过江》都是这类电影,电影里的武术招招到位,非常真实,通过武术塑造电影主人翁的武术精神。另一类就是通过电影的艺术性来展现武术的某一方面的内容。其中更多的是反映武术的艺术性,塑造一种神奇怪离,增加电影的艺术性。这类电影的武术动作基本上都是虚拟出来的,一般习武之人也不能做到。像《神雕侠侣》《天龙八部》《英雄》等电影里的飞檐走壁、踏雪无痕等都是导演的想象武术。

第8篇:武当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

论文摘要:中华武术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遗产之一,它在形成与发展中,同时也对人们的精神文明起着深远的影响。本文着重分析了武德观念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并提出武术在走向世界的今天,武德和精神文明的培养也必须同步进行。

    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是在中华民族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和文化背景中发展起来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深受民族文化精神的滋润和哺育。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也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着力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四有”公民。”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面对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激荡,把开展武术这个传统体育项目与创造绚丽多彩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有机地联系起来,把武术道德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弘扬民族文化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必将对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武德与诸家思想

    武德,指“止戈为武,尚武崇德”,是习武者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武德”一词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左丘明所著《左传》。他提出:“武有七德,禁暴、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随着时代的发展,武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习武群落中,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但其主体精神则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为不同时期的习武群体所认同。

    春秋战国时代诸子并起,百家争鸣,学术兴盛,文化繁荣,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黄金时代。先秦诸子奠定了辉煌的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基础,也赋予了中国武术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不仅在当时是武术体系得以形成的重要历史条件,而且成为中国武术两千多年来不断发展的思想源泉。以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551一公元前479年)为创造人的儒家学派,对中国武术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它的内涵就是“爱人”和“忠恕之道”,这同时也是武术伦理思想的核心。而武术是战斗的力量、杀伐的手段,就必须纳人一定的伦理法则之中,这是中国武术伦理色彩浓厚的根本原因。在武术文化中,崇尚伦理、讲求仁义忠信是其鲜明特色。这一特色,至今仍使中国武术在世界人们的心中不仅仅是技击、健身之道,更成为精神修养、人格净化的一种途径。

    在先秦诸子中,与武术有更多联系并得到“侠”的称号是墨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墨翟(约公元前479一公元前381年)为战国初杰出思想家、教育家和军事家。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俭。但在战乱频繁的时代,墨家祟尚武力,主张以武力反对一切侵略与不义。《墨子》书中有“备城门”、“备高临”、“备梯”、“备水”、“号令”、“杂守”等十余章,详述守卫城池、防御敌人之战术理论方法,对军事武艺有重要意义。而墨家子弟均精通武艺,并格守信义,重人轻己,重义轻生,慷慨侠义之士。墨家门徒的信义武勇与慷慨赴死的精神,正是中华文化二千余年来与武术有着紧密联系的“武侠”的历史渊源。

    二、武德与民族精神

    武术是中华民族智慧结晶的一部分,它不仅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更有修身养性的功效,而武德教育中寓予的深刻的民族精神,也将激发着习武者自强不息、奋发向上。近百年来,我国饱受帝国主义欺凌,许多爱国的武术家,以高尚的武德情操和精湛的武艺,挺身而出,使那些帝国主义列强不敢在中国的领土上耀武扬威。历史上具有祟高民族气节的习武者举不胜举,如戚继光、岳飞、瞿元甲等都是武德高尚的英雄,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兴亡,不惜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同样有许多练武术的人,他们不仅能够自觉地遵纪守法,更能够见义勇为,遇到坏人、坏事,挺身而出,奋不顾身。当前,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腾飞,人民物质生活水平飞速提高,但尚武崇德,发扬民族精神,还是武德的基本原则。在其发展过程中,从最初维护民族利益的道德观,到现在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这种冲破单一、狭隘的道德思想,终于使尚武与尚德紧密结合,构成了中国民族精神的主体。而社会主义条件下形成的现代武德,屏弃了封建腐朽的东西,继承了精华,把武德教育与爱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武德教育提高到塑造民族精神的高度,成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炎黄子孙,其体现民族精神也包括热爱祖国文化、热爱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广学博览祖国的传统文化知识等,为宏扬中国文化和精神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武德与道德修养

    恩格斯认为:“人类道德的需要,无非来自于人类自身维持生产、分配、交换产品的共同秩序的需要;人类行为的道德准则,不过是人类生产、分配和交换的共同行为的概括和表现。”“道”原指路径,后引申为原则、规律、本质、真理等;“德”原指顺其自然,不违背自然原则发展,后引申为发展的目标、框架等。道德就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所特有的,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并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道德修养是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是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原则。它是人的一种最重要的品德之一,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武德与道德的关系实质上是小道德与大道德的关系。在中国传统道德基本概念里包括:四维(礼、仪、廉、耻)与五常(仁、义、理、智、信)等,而这些,是习武者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有的道德品质。传统的武德中讲究“学拳以德为先,凡事恭敬谦逊,不与人争,方是正人君子,学拳宜作正大之事,不可持艺为非,以至损行败德,辱身丧命。”强调习武者要仁爱、守礼、忠诚、谦让和宽厚。而“德以艺生,艺以德显”,武艺精湛,也是习武者在武术事业上高尚武德的反映。如今,武术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科学知识,只有把武德教育贯穿于技术教学训练的始终,才能收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最佳效果。武德修养不仅要继承发扬如上所述的优秀品质之外,还必须结合当前改革开放,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针对社会中存在的与精神文明相违背的消极现象,树立正确的武德思想和行为规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苦乐观和道德观。一个没有良好诚信品德的人,不可能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一个在平时不讲诚信的人,在关键时刻不可能为祟高的理想信念作出牺牲。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今天,我们理应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才能忠诚于国家和民族事业。

    四、武德与教育

第9篇:武当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

关键词:日本动漫;武士道精神;文化

中图分类号:G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4-0155-02

日本一直享有动漫之国的美誉。其动漫作品因面向整个社会,囊括各个年龄层,加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成为了一种国民的普遍消费品,受到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段人的追捧。2000 年日本文部省将漫画称为继茶道、歌舞伎、相扑之后的第四个日本“国宝”[1]。有统计显示,目前全球播放的动画节目更是有60%由日本制作[2]。武士道精神作为日本国民精神中的核心部分,被大多数动漫作品反复提及,其中既有正面描绘严肃待之的,也有另辟蹊径幽默表现的。因此,研究日本动漫中的武士道精神是真正读懂日本动漫的必要条件。

一、武士道的分类

武士道的内容十分丰富,因而对于同一问题时常会有多种表述,在众多表述中,有时甚至会出现矛盾对立的状况。区分不同的武士道对我们研究动漫作品中的武士道精神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哲郎最早提出武士道有两种类型的观点,并且对武士道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他在承认井上哲次郎所建立的“素行-松阴-明治”的系谱的基础上,另外建立了“镰仓-战国-叶隐-昭和”的系谱。简单讲,“镰仓―战国―叶隐―昭和”系谱的武士道就是以死亡美学为标志、强调献身精神的武士道。在这一体系内极具代表意义的著作《叶隐闻书》开篇就写到:“武士道者,死之谓也。”赴死、忠义两全,是其终极追求。而“素行―松阴―明治”系谱武士道的代表则是以松阴的五伦、国体、义、勇、诚、武为德目,广泛吸收中国儒学建立起来的武士道。其与前一系谱最大的不同在于对“死亡”强调要追究其是否“有义”。山鹿素行对之的总结是:“君之男色宠臣,聊不可有。纵令欲殉死,于我有正义而以道引导辅佐之,自然可息迷情。宠恩虽甚隆,不为殉死而心中无所耻也。”吉田松阴则继承了素行的观点,强调死必须符合“忠孝之大节”,而且“不可徒然”[3]。可以说,这两种武士道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对死亡的态度,在忠义礼节、职分论上的区别则不甚明显,甚至互有交叉。 从这两个角度观察今天的日本动漫,会发现严格意义上,宣扬叶隐式武士道精神的动漫是较少的。参看日本权威动漫杂志NEWTYPE近几年的排行榜会发现,上榜的长篇作品在表现出武士道精神中的忠勇义各要素时,必然体现着武士道中的仁。可以说以仁爱为中心,展示人类相互间的关怀是现代日本流行动漫的通行做法,而这恰恰就是对“素行―松阴―明治”系武士道精神的继承。这其中原因,大概与日本二战战败后文化界要求去法西斯化回归和平,以及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不无关系。但实际上,日本在战前所构建的,从叶隐之流引申出的武士道基本观点,直至今日在很大程度上仍支配着日本人对武士道的认识[4],自然也就影响着外国人对日本武士道的认识。而在动漫作品中,叶隐式武士道精神其实也并未完全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只是侧重点有所改变,其作用大多在于用向死而生的残酷,与留有希望的生存做对比,并不成为作品宣扬的主题。也就是说,现有动漫作品中的叶隐式武士道精神,其存在意义多在于启发人们对生命的思考,而在思考后,大多动漫作品是向着仁爱方向给予引导,而部分则以开放式的结局让人继续回味。

二、在武士的世界诠释武士道的精神

(一)传统武士的武士道精神。TV动画《新撰组异闻录》在主人公市村铁之助加入新撰组不久,就借冲田总司对铁之助进行教导的机会,让主人公、读者通过包括不能违背武士道,否则要切腹谢罪的“局中法度”看到了新选组的残酷。除此之外,动画中不止一次提到,加入新撰组“能学到的唯有变成鬼的方式”,“新撰组队员一旦拔刀,或敌或己,必有一死”。但表现武士道的残酷并不是其最终目的,铁之助最终也没有学会变成“鬼”的方式,在最危急的关头仍然对敌人手下留情。按照新撰组的规矩,这样的队员显然是不合要求的。可在动画最后,多数人对铁之助的选择表示了认同,这种认同可以视作是作者想要宣扬的一种价值观。另一方面,作为铁之助最终对手的吉田稔磨,则是将叶隐式武士道精神贯彻到底的代表。他因舍弃了对生命的执着,可以果断地死、毫不留恋地死而拥有异常强大的战斗力。最后他的死也引发了很多人的讨论,其中惋惜致敬的不在少数,甚至认为只有吉田才是真武士。其实认为只有他才是真武士的人,大多是因为对“叶隐式”武士道的刻板印象以及对“素行―松阴―明治”这一系谱的不了解。《新撰组异闻录》的TV动画,在开播仅2个月后的第26届日本动画格兰披治大奖获得了第九名的成绩,而在现下如日中天的《火影忍者》其TV动画当时已开播一年有余,只获得了第十名[5],可见这部作品的爆发力。较美的人设、精致的故事以及时而穿插的搞笑情节,都为这部动画赢得广泛的人气奠定了基础,但以武士道精神作为最终支撑的架构可能才是这部动画迅速走红的根本原因。

(二)与现代生活接轨的武士道精神。与《新撰组异闻录》总体沉重的氛围相比,同是以武士为主体的《银魂》则另辟蹊径,大打搞笑无厘头的牌。但在武士道精神的表现上却依旧是严肃认真的,或者说正是由于主角坂田银时平时一副天塌了也不关他事的样子,才使得他在遇到危机时表现出的武士精神更加耐人寻味。而银时所贯彻的武士道,其实就是“素行―松阴―明治”系武士道在现代日本的延伸。银时会在同伴说:“到此为止了吗,与其被敌人所擒,还不如最后做个真正的武士干脆利落地切腹”时,说“别说傻话,站起来。要是有那个时间去想一种美丽的死法,还不如,漂亮的活到最后”;会说“坚持别人给你准备好的武士道又能怎么样?就算难逃一死,我也要贯彻我自己的武士道,按照我自己认为美的方式生活下去,保护我想要保护的东西!”与《新撰组异闻录》这类动画不同的是,《银魂》打破了人们对武士的那种生活节制、克己自律的刻板印象,时常出现的搞笑桥段,表现的似乎完全就是一个只忠于自己的现实的小人物形象。

当西方文明在日本刚开始大举推进之时,日本思想家新渡户稻造曾提出“武士道还活着吗”这样的问题,而他自己给出的答案颇值得研究,他写到:“当研究武士道所侵润的各种德行的时候,我们曾从欧洲的典籍中引用了一些来做比较和例证,可以看到没有哪一个特性能够称得起是武士道的专有的遗产”,可“武士道所刻印在我国国民特别是武士身上的性格,虽然不能说‘种属的不可分离的要素’,但他们从此保有其活力,是毫无疑问的”,“虽不具备形式,但武士道过去是,现在也是我国的生气勃勃的精神和原动力”[6]。他的回答恰恰可以解释银魂中这种武士形象改变的原因,因为武士道本身只是一种精神,并不具备形式,只要能在内心禀有这种信念,即便是小人物也可以将武士道演绎的淋漓尽致。何况坂田银时这一人物在设定中,过去就是一个遵从“吉田松阳”(这一名字就是源于真实历史上的吉田松阴)教诲的真武士。将“素行―松阴―明治”系的武士道精神与现代生活相连,与普通的小人物相关,是《银魂》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有着非武士外壳的武士道精神

除了上文这些直接用武士来表现武士道精神的动漫作品,更多的动漫则是借其他形式展现武士道的精神。现在流行的三大长篇动漫《海贼王》、《死神》、《火影忍者》,如若仔细辨认,其中所表现的那种为了理想信念而不屈的精神是十分相似的。无论是《海贼王》中,为了要实现与因救他而断臂的香克斯的约定而出海的路飞,还是《死神》中总是会为了同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黑崎一护,又或者是《火影忍者》中将本来习惯于阴暗的忍者演绎的充满阳光的漩涡鸣人,他们身上都散发着同样的自强不息、决不放弃的精神,而这相似的源头就在于对武士道精神中的义、勇、仁、礼、诚的扩展。而几乎所有的热血少年动漫都体现着类似的精神,在《驱魔少年》里,主人公亚连始终相信同伴,心存大爱,不断用自己的勇气与无畏赢得一场场战斗的胜利。放在《家庭教师》里,这种为了同伴、为了信念、不停战斗的模式,则被植入了黑手党家族首领的培养中。

战争类动画则为武士道精神的展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从1979年出品至今的《机动战士高达》系列,围绕着战争与和平、生与死、爱与恨,成功地制作出了一部又一部影响力非凡的动画。这其中既有以战争为乐,贯彻着“叶隐式”武士道精神,如山本朝常所说的“只要有心一死就好……没有丢脸……既不考虑胜败,也不在意外在形式,无二无三,一味死狂,自置死地,方为活路”[7]的战斗狂人;也有憎恶战争却被迫深陷其中的,遵从山鹿素行所言的“死天下事易,成天下事难”,苟且活着只为结束战争的信仰少年。运动类动漫里,武士道精神更是被展现的淋漓尽致。《灌篮高手》、《网球王子》、《棋魂》虽然项目不同,但那种会为了荣誉而拼搏,会对技艺高超的对手表示尊敬,并且永不服输的精神不因项目的不同而改变。而科幻类的《噬魂师》、《fate stay night》,甚至惊悚灵异类的《空之境界》等等,也都有体现武士道精神。当然有人会对这种义、勇、仁、礼、诚的精神是否就是武士道精神产生质疑,因为包括中国动漫在内的很多动漫也有类似精神的体现,但正如上文中新渡户所说,武士道的各种德行没有哪一种是武士道所独有的,没有“种属不可分离的要素”。类似的精神在其他国家可能会有另外的称呼或行为模式,比如中国的士人、欧洲的骑士,可这不影响日本人所禀有的日本武士道精神本身。因此笔者以为,将这些土生土长于日本的动漫其中所包涵的这类精神称为武士道精神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不过相似并不等于相同,目前将日本的武士与其他文化模式中相似阶层进行比较研究的成果已经颇多 ,笔者不再详述[8]。

日本动漫中的武士道,既对武士道源流中“素行―松阴―明治”系谱有所继承,又不忘对“镰仓―战国―叶隐―昭和”系谱中以“叶隐”为代表的“向死而生”的精神加以表现。“素行―松阴―明治”系谱的武士道精神是其倡导的主体,“镰仓―战国―叶隐―昭和”系谱的武士道精神则常常作为补充,给人以启示,引发人们讨论。

参考文献:

[1] 姜滨.日本动漫文化的流变与发展[J].当代传播,2011(4).

[2] 吕云.“世界动漫王国”打造日本影响力[N].广州日报,2010-07-14.

[3] 唐利国.武士道与日本近代化转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 唐利国.武士道与日本近代化转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 日本动漫年度排行榜2003年各项排名[OL].百度贴吧,tieba.省略/f?kz=15225738.

[6] (日) 新渡户稻造.武士道[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