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量子力学的核心范文

量子力学的核心精选(九篇)

量子力学的核心

第1篇:量子力学的核心范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开启全面从严治党新征程,引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迈向新境界,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最坚强、最根本的政治保证。高等院校是优秀进步青年聚集之地,发展优秀大学生入党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更关系到党的事业发展的战略问题。[1]如何从源头上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贯彻党中央从严治党新要求,是高校党建工作者应予以思考的重大课题。在学习借鉴国内高校入党积极分子量化考核工作、总结学院外语支部“光荣册”探索实践的基础上,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务学院构建了入党积极分子量化考核管理体系,并进行了实践、完善,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构建入党积极分子量化考核体系的考量

1.当前入党积极分子管理工作现状

当前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管理主要有与培养联系人谈话、递交思想汇报和参加党组织活动三种形式,这三种形式有两个突出的特点:静态化管理,没有退出淘汰机制,部分同学经群团推优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后,放松了对自身要求,或是随波逐流、得过且过,或是敷衍推诿,不能积极完成党组织交办的任务;印象化管理,每名入党积极分子的表现如何,心里有个大约、模糊的印象,发展预备党员时往往推选与自己接触较多的学生,有失公平公正。

2.构建入党积极分子量化考核体系的现实基础

2015年学院外语支部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光荣册”,要求入党积极分子每学期在光荣册上填写思想、学习、实践情况,对入党积极分子实行痕迹化管理。项目推行以来,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整体活力得到了提升。受此启发,学院党委决定深化该项工作,对入党积极分子实行量化考核。在参考国内高校该项工作开展情况后,认为当前的量化考核体系还有不完善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在考核点设定上,有些标准过于泛化,实际操作过程中主观性很强,背离了量化考核的初衷。在考核流程上,部分高校提出了建立网上填报系统,但建立系统花费较高,而且当前教务、科研、学工等各类系统繁多,实际执行过程中并不方便;部分高校流程较为模糊,且任务多由辅导员等承担,考虑到入党积极分子数量庞大,辅导员工作量大,支委成员基本为各岗位教工兼任,该体系在实际执行中的效率问题势必会大打折扣。

3.构建入党积极分子量化考核体系的基本原则

入党积极分子量化考核体系围绕“简洁、高效、易行”三个原则来构建,即考核点少而精,加分扣分项描述准确;考核内容一张表涵盖,不额外另发填写说明;考核团队分工明确、落实到人,其中具体工作由学生党建骨干、学生干部等承担,核心把关由党委、支委专门教师负责;入党积极分子考核分数以自评为主,党委、支委复核为辅,加大对虚假申报分数的惩罚力度。

二、入党积极分子量化考核体系的构建

1.量化考核点的确定

入党积极分子是预备党员的后备梯队,在学生党员发展指标日益收紧、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的今天,传统主观管理考核入党积极分子、发展预备党员的方法容易出现形式化、模式化,针对性和真实性不足的问题[2]。如何用量化代替印象、用客观代替主观,成为构建新的入党积极分子考核管理体系的关键。在综合考量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学院党委制定了入党积极分子量化考核管理方案,从思想政治、专业学习、工作与实践、社会生活四个维度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考核,将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中方向性的指导意见量化为16个考核点。

在量化考核点的确定上,我们认为需注意两个方面。一是量化考核点分数的分配,应注意均衡、合理,引导学生全面发展,避免出现“瘸腿”入党积极分子的现象。例如,如果对专业获奖考核点赋分过高,那么即使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社会实践能力较差、人际交往较弱,也能获得较高的考核分数,但这明显是不合理的。同时,设置“红线”考核点,一旦触及违反校规校纪、考试舞弊等现象,直接判为0分。二是考核点一定要可量化、可执行,避免出现诸如“工作能力突出、政治素养高、热爱学习”等泛化标准,转而采用“参与活动次数、获奖级别、党校结业成绩”等可量化标准。

2.量化考核流程的设定

为提升学生入党积极性,形成充足的预备党员发展梯队,学院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相对庞大,因此,如果没有较为科学的量化考核流程,量化考核工作是很难推行、很难高效完成的。在反复摸索实践中,我们总结了如下量化考核流程:①学期初,向入党积极分子下发考核表,每位入党积极分子根据自身实际打出自评分;②学院党委向教科办、团委、社团联等相关部门收集入党积极分子参与活动次数、学习成绩、违纪记录等复评材料,下发各支部;③各支部根据复评材料对自评分排名前20%的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细致的分数复核,对排名后80%的入党积极分子自评分进行抽检复核;④各支部公示入党积极分子量化考核分数,并将最后分数报党委备案;⑤党委反思总结此次量化考核管理工作,征集学工、教学、团委、继教等相关部门的意见,召开入党积极分子座谈会,确定是否微调量化考核点。

量化考核的数据量大,牵涉部门多,因考核结果直接运用于每学期的预备党员推选,时间也很紧迫,因此,成立一支业务熟练、负责高效的考核团队尤为重要。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培训、运用了多名学生党员、干部,组建了工作群,极大推进了工作的高效开展,形成了党委主导、支委执行、?W生参与的工作体系。

3.量化考核结果的运用

只有量化考核分数,没有对分数的合理运用,那么入党积极分子量化考核体系的效力是难以得到最大程度发挥的。学院党委对量化考核分数主要做了如下三方面的运用:一是作为推选预备党员的关键依据,量化考核分数核定、由高到低排列后,按照预备党员名额、入党积极分子推选名额1:1.2的比例划定发展对象考察范围,将分数与党员发展挂钩;二是将分数共享到学工、教学各科室,作为校院其它学生荣誉推选的重要参考,同时将入党积极分子量化考核表放入学生档案,方便学生毕业后工作单位的后续考察;三是建立淘汰机制,考核得分60分以下者由各支部派专人谈话,谈话后无见效者,取消入党积极分子资格,实现了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动态管理。

量化考核结果公示确定后,党委要协同各支委对分数进行一个总体的把握,找出分值众数,并进行同比、环比比较,分析入党积极分子综合素质相较以往是否有明显改变、量化考核点分数赋值是否合理、量化考核要求设置过高还是过低;关注首尾两端,其中“尾”指60分以上得分者,必要时可采取结对子的形式,先进带后进,实现共同发展。

三、入党积极分子量化考核体系的实施

1.量化考核体系的实施效果

学院入党积极分子量化考核管理工作于2015年下半年正式启动,截止2017年4月,已开展了4次量化考核管理工作,200余名入党积极分子接受了考核。在该项工作的持续推进下,在量化考核点的不断完善调整中,工作成效越来越明显。

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量化考核工作推行之初,入党积极分子“瘸腿”的现象还比较严重,比如有的入党积极分子是学生干部,将精力较多投入在了学生工作上,专业学习成绩相对落后,有的入党积极分子恰好相反,课堂、食堂、宿舍三点一线,实践能力弱,人际交往能力弱。通过发放量化考核表,开展分数自评,入党积极分子明确了努力方向,这一现象得到了极大改善。在我们组织的座谈会上,一名学生干部谈到,之前忙碌于团学事务,专业学习和技能竞赛未同等重视,如果再继续下去,后两项的分数拿不到,那基本上入党无望,坦承了量化工作施行后给他带来的压力与动力。

推进了学院基层党组织建设。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量化考核,择优培养发展党员,严把源头关、进口关,提升了党员个人素质。同时,受部分考核点影响,党员队伍建设、党支部工作开展也得到了很大推动。例如,量化考核中设“教师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谈心谈话每学期不少于两次”,在之前工作中,我们发现部分教师党员开展此项工作不是很积极,考核施行后,入党积极分子为了保证该项考核点的得分,会主动追着教师党员谈心谈话,师生思想政治素养都得到了有效提升;考核设“积极参与支部活动”考核点并将其设置为红线考核点,提高了支部活动的量与质,清除了一批无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的作用得到了有效保证。

助力了学院各项工作开展。量化考核点涉及学风建设、专业发展、社会实践、技能竞赛等学院各条线工作,每学期还会微调考核点,使其与学期重点工作相结合,较好实现了党建工作引领中心工作、党建工作融入中心工作,推动了学院工作的开展。以学生技能竞赛为例,未施行量化考核体系前,学生参与技能竞赛培训和比赛的热情不高,施行后,学生参与竞赛培训、获得比赛名次都可相应加分,该项工作得到了有力推进。

四、入党积极分子量化考核体系的实施反思

1.定量考核应与定性考核相结合

量化考核是一种定量考核,它代替了主观评价,提高了入党积极分子管理与党员发展工作的透明度与公正度。那么是否应该百分之百采用这种量化考核,摒弃主观评价呢?经过我们两年来的实践,我们认为答案是否定的,更好的操作模式应该是以量化考核为主,主观评价为主,对每一位入党积极分子给予正确的评价与指导,避免出现失误。以2016年下半年推选预备党员为例,某入党积极分子考核分数排名第一,未出现任何红线考核点行为,但在深入走访班主任、辅导员,举行学生座谈会后发现该入党积极分子品质值得商榷。如果仅以分数高低来判定,将该名同学发展为预备党员,那就是极大的工作失误了。量化考核虽然客观,但总有如品质等难以量化的因素在,因此,不能追求绝对的客观,适当地用主观评价予以补充,量化考核体系才能真正发挥其效力。

第2篇:量子力学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科技“核心期刊”;评定问题;遴选方法;指标体系建设

“核心期刊”已经成为当前衡量一个杂志学术地位的基本指标。能否进入“核心期刊”的队伍,对一个杂志社,特别是学术期刊和技术期刊来说,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因为被评为“核心期刊”就意味着杂志学术水平被社会承认,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可以得到中国所有的高校、研究所等职称评定机构的认可。杂志能否进入“核心期刊”,更是杂志社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导航标!

一、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评定现状

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与繁荣,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数量的增加,以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求。1949年建国时,我国有科技期刊80种,1956年增至200种。1978年新闻出版署成立,根据国务院、的指示,对全国正式出版期刊进行了重新登记,换发了新的期刊登记证,获准正式出版期刊6000种,其中,自然科技期刊2800种(占48%),10年增长了7倍。2005年经过整顿提高,期刊稳定在4957种。[1]二是已办期刊质量的不断提高,这是期刊整体质量的根本保证。在期刊总量迅速上长的同时,如何有导向性提高期刊质量,成为期刊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因此,评价“核心期刊”就产生了。

1992—2004年,《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先后有4版问世。纵观4版《总览》中的核心期刊,特点显著:一是刊源数量不等:第1-3版《总览》的候选刊物约1万种,分别遴选出2174、1596和1571种核心期刊。核心期刊约占期刊总量的21%、16%和15%。第4版《总览》待选刊源约1.2万种,最后筛选出1798种核心期刊,入选率为15%。[2,3]二是核心期刊的筛选指标不同:编制第1版《总览》,主要采用载文量、文摘量、引文分析综合筛选;第2、3版《总览》增加了“影响因子”;第4版《总览》将“他引量”和“获国家奖或国内外重要检索工具收录”2项指标纳入筛选指标,去掉了“载文量”。[4,5]

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评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科技“核心期刊”的学术引导效应不力

科技核心期刊是科学技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期刊”战略的实施应该结合我国科技计划重点方向、科技发展的学科优势和新生长点的实际格局,遴选一批国内领先和国内重点培育两个层次,进行重点支持。可是,在我们现行的“核心期刊”遴选指标体系中,没有这方面的指标要求,使其学术引导效应严重不力。

(二)“影响因子”对“核心期刊”的学术质量评价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作为“核心期刊”评定的重要指标之一的影响因子,与两个因素直接相关:一是分子,该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次数;二是分母,该刊前两年发表的有实质性的论文和述评的数量。活跃的学科其期刊的影响因子要大大超过不活跃学科的期刊。有的学科领域的研究比较窄,从事同一领域或相关领域研究的人数不是很多,即便所有有关的科学家都加以引用,其引用次数也不会很高。所以,某一期刊的影响因子高,只能说明该刊的总体质量高,并不能得出该刊上发表的所有论文质量都高。[7,8]

(三)科技“核心期刊”缺乏人力资本质量评价

纵观4版《总览》中的“核心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期刊采编人员综合素质评判指标缺乏。期刊业是知识密集的智力型产业,采编人才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期刊出版质量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办刊人员素质的高低。有的科技“核心期刊”编辑部只有1个固定编辑,为了节约出刊成本,其他采编人员都是聘用无业人员,他们没有学术专长,也不懂期刊行业知识,只是完成错别字校对等低级工作。所以,科技“核心期刊”缺乏采编人员素质考量,“核心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就会受到极大的质疑。

(四)科技“核心期刊”的行业分类不明确

科技“核心期刊”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核心期刊”应该起到行业风向标的作用。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广泛发展,人们对科技期刊多样化需求增大,综合科技期刊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各种专业期刊应运而生。同一行业、同一研究领域可能出现多种刊名的科技期刊。这些期刊如何提升其质量,行业内的科技“核心期刊”的设立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将为同行业科技期刊标准化、规范化、高学术水准起到排头兵的作用。

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的遴选原则与方法

(一)遴选原则

1.科技“核心期刊”实行三年动态管理:三年评定一次,一次评定三年有效。这对所有科技期刊都是一个动态激励机制。也给科技“核心期刊”管理和评定办法的进一步改进留有一定空间。

2.严格科技“核心期刊”学科领域总量指标限制:同一学科领域最多一两种“核心期刊”,宁缺勿滥,使评定出来的“核心期刊”真正起到该学科领域的风向标作用。

3.确保学术专家对科技“核心期刊”评定的权威性:在期刊管理部门的组织下成立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动态专家委员会,某个学科领域的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如何,一定要是科学学术专家说了算,不能由期刊管理部门独家评定。每次期刊评定,专家委员会人员应该有所调整,不能固定,以免走“后门”,以保证科技“核心期刊”的学术质量。

(二)遴选办法

1.遴选范围。创刊5年以上的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按国家有关规定,期刊社必须满足采编人员数量和质量规定的科技期刊;优先考虑我国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的科技期刊,优先考虑具备集约化发展趋势、由全国性学术社团或科研机构主办的优秀科技期刊。

2.遴选指标体系建设。(1)定量指标:一是根据来源期刊的引文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计算各种期刊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被引半衰期、论文地区分布数、基金论文数和自引总引比等项科技期刊评价指标,并按照期刊的所属学科、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和期刊字顺分别进行排序。二是知名度指标,包括被国内外要数据库,特别是与专业相关的重要数据库收录情况;被国内外重要文摘期刊收录情况;被国内重要图书馆,特别是与专业相关图书馆收藏情况。(2)定性指标:一是编辑队伍考核。对编辑人员从数量到质量进行严格审核,这是保证期刊质量的持续提升的基础。执行主编或常务副主编必须具备该专业期刊高级职称或相当于该职称的学术水平,并在本专业有持续的在研项目,使其学术水平有不断的提高。其他编辑人员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必要的数量都要有所要求。二是期刊编辑部要有良性的经济循环和较高的社会效益考核。三是期刊在评定期内的获奖情况,以及期刊中论文获奖情况。

(三)遴选程序

1.自愿申报。由期刊主办单位直接向当年的“核心期刊”评定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请。

2.资格审查。由“核心期刊”评定办公室按照遴选原则、范围和评定指标的要求对报送的“核心期刊”评定材料进行严格审查,本着宁缺勿滥的责任精神严格资格审查。

3.评审。对于资格审查通过的申请材料,交送当年的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动态专家委员会进行集中评审,由申报单位简介报送材料,然后进行评委质疑答辩,最后,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择优选出不同学科领域的科技“核心期刊”。

4.公示。由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办公室对评审通过的被选“核心期刊”进行为期3个月的公示。公示期内,“核心期刊”评定办公室对于有异议的材料进行调查、核实,并进行严格处理,还公正于民。

5.审定。公示期满后,根据公示反馈意见,由“核心期刊”评定办公室对反馈意见进行整理,上报当年的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动态专家委员会进行审核,最后研究正式批准当年科技“核心期刊”,并向社会公布当年入选的期刊名单。

四、强化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管理的措施建议

(一)强化科技“核心期刊”组织管理体制

我国现阶段,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工作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政出多头,管理分散,即新闻出版总署、科技部、中国科协、国家各个部委、部分大学图书馆、还有一些经济实体都可以进行“核心期刊”的评定工作,形成科技“核心期刊”评定的各自为政的局面。这不仅给科技“核心期刊”有效实施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增加了难度,也给科技界科技评价和人才激励造成导向混乱,无所适从。因此,必须强化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评定的统一管理和监督。笔者建议: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下设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委员会办公室,由该办公室牵头组织三年一度的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和监督工作。

(二)实施科技“核心期刊”的分类指导,个性化管理

不同学科领域和不同性质的期刊,有时缺乏可比性。要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有针对性的管理,应对不同类型的科技“科技期刊”实行分类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和措施,克服“一刀切”管理带来的弊端,使科技期刊遵循不同性质、社会功能、社会需要而科学合理地发展。国家主管部门对其实施正确引导和宏观管理。

(三)强化科技“核心期刊”评定的风向标作用

在核心期刊的评审中,期刊指标起着重要的作用。杂志要想提高自己的影响力,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提高杂志的论文质量和学术水平,但是一个杂志要想在短时间内有一个大的改变难度很大,很难想象许多高水平的论文会选择一个非核心期刊来发表。提高杂志影响力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办法就是让读者能更方便地读到自己杂志,杂志文章被人阅读的多了,引用的概率自然就会提高,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扩散因子也会随之提高。

目前,读者来阅读杂志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到图书馆查阅或自己订阅,另外一种办法就是到互联网上查看,而且到互联网上查询的比例越来越大,互联网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期刊编辑部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扩散作用,提高期刊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朱晓东,宋培元,曾建勋.我国科技期刊现状及管理政策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6):1045-1049.

[2]庄守经.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3]林被甸,张其苏,蔡蓉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M].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4]戴龙基,张其苏,蔡蓉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M].第3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戴龙基,张其苏.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M].第4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公晓红,冯广京.我国期刊核心竞争力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2):182-188.

第3篇:量子力学的核心范文

摘要:

本文通过对8名福建省男子手枪慢射运动员进行不同难度核心力量训练的跟踪测试,结合客观数据和实战效果进行分析,总结提高男子手枪慢射核心力量的训练方法,为提高本项目竞技综合水平打下扎实的基础。

关键字:

核心力量;手枪慢射;训练方法

1前言

目前我省男子手枪慢射的整体水平现状,就是基础训练不够扎实,专项身体素质较弱。男子手枪慢射项目比赛准备时间和比赛时间较长,这就要求运动员要有良好的耐力,而且技术上精度要求非常高,单臂支撑枪支的同时要做好“瞄”和“扣”的动作,因此应进一步提高运动员身体素质专项训练,科学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能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训练和比赛质量,同时对大运动量训练后体能和伤病的恢复和治疗也会起到很好的作用。男子手枪慢射专项力量训练是运动员最重要的基石,近几年对如何更好更细更深层次系统模块化地训练在体育强国己全面开展,我们应紧跟步伐,认真学习研究,在给合我省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强化突出重点。如今,男子手枪慢射专项核心力量训练已成为运动训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人给合所从事的训练教学工作,通过对男子手枪慢射的分析研究,对男子手枪慢射体能核心力量的训练方法进一步提炼精华,为提高我省本项目竞技综合水平打下扎实的基础,为2017年全运会争金提供有力的支撑。

2核心力量训练对手枪慢射的重要性

男子手枪慢射专项核心力量训练的目的就是增强身体力量,减小身体整体晃动幅度,增强神经系统支配肌肉的能力,整体改变自身肌肉的平稳协调性和关节韧带的耐力稳定性。慢射专项核心力量训练的最主要几个部位,脊柱两边肌肉力量训练大小要相对平衡,骨盆大肌群,小肌群,韧带的深层次训练部位,训练要到位,它是连接上下肢力量的节点。腿部训练重点是耐力力量训练,这样才能长时间站立不动,提高身体重心的可控力。提高训练质量,把身体肌肉力量的协调性、稳定性、耐力性强化于一身,提高身体神经传导及肌肉控制能力,进一步提高运功员站立时由核心肌群向四肢及其他肌群的传送力量的能力。再者,就是长时间的专项核心力量训练是提升力量和锻炼意志力能力最好选择、预防做动作站立时间太长气血不足会导致肌肉慢性老损以及影响训练后的体能恢复。慢射专项核心力量的训练直接有利于慢射运动员成绩水平的提升。

3手枪慢射项目核心力量的训练方法及效果

核心力量训练方法很多,在实际训练中贵精不贵多,结合手枪慢射项目的需要,特定几种核心力量训练方式,可以更高更快提高地运动员的协调稳定性。根据动作难度设计的依据,结合项目特点,将三个主要训练动作按照难度进行设计,难度分为四个级别,如表1所示,主要练习不同支撑难度的核心稳定性和动态核心控制能力。核心力量练习动作难度设计依据为:重心由低到高;改变阻力臂的长度;支撑面由大到小;支撑部位由多到少;支撑平面由多到少;支撑平面由固定到不固定;动作形式由闭链到开链;参与环节由少到多。

3.1训练要求

训练时按照小负荷多次数的训练原则,做好量化训练指标,跟进度走,针对个体差异,用不同的难度训练方法,以适应当时的实际训练要求,从无器械到有器械有负荷有强度的训练,难度系数变大,训练越来越复杂多变,训练中坚持克服困难,要有耐心,要有咬紧牙关战胜自我,突破自身极限,才能更快更高快精准更好地完成每天的训练量。在训练中要严格控制身体姿势,并使呼吸配合动作,强度神经系统的参与,一定要运动员体会到每一个动作的要点,做到“意到身到,身心融合”。

3.2单人练习

俯卧交替抬臂抬腿的训练方法适合刚入门运功员的核心力量训练,跟以往训练肌肉力量方法很大的区别是更侧重于耐力、控制力的训练。这是慢射专项核心力量训练最基础的初步训练部分。这种训练动作,主要是以腰背肌为主的训练手段,其主要作用是提高腰背肌的力量、耐力和身体躯干的相连续,对手枪慢射项目站姿的稳定协调性有明显效果。初步训练时间为每组动作每次保持30秒到60秒,每节训练课这姿势可做3次,可逐步渐进式的增加训练量。平趴着以腰肌部为中心上半身抬起,右手左脚向上抬起。反过来左手右脚向上抬起,该动作能很好地提升训练难度系数、提高左右两边腰肌力量协调控制力。侧桥是基本动作是侧身将手撑在地板上,双脚叠在一起,抬起臀部离开地面,形成从脚跟到头部一条直线,并保持头部与脊柱成一条直线,臀部要保持笔直,不要弯曲髋关节,正常呼吸,保持你的腹部紧缩,保持脊柱中立。每组动作每次保持60-120秒,可有效加强髋外展肌、腰方肌、腹斜肌、背阔肌等核心肌群。腹桥的基本动作是人体姿势平趴,双肘以肩同宽支撑于地面,身体躯干和下肢连一条直线,两脚合并伸直脚尖撑地90向下,气息保持畅通不要憋气。这个动作主要以臀部力量、腰部力量、背部力量、骨盆力量、髋关节力量、腹部为中心部位,通过这组各肌群连接组合式的动作的力量训练,可以把人体重心控制力量的一个支撑节点力点建立起来,为上、下半身的力量相互链接创造有利条件,为慢射专项力量站立时的身体重心协调稳定控制身体姿势打下基础,这个动作是所有动作最难的一个,还能起到锻炼毅力的作用。坚持到极限时,每多坚持一秒腹背两块肌肉群的发酸发胀发热非常明显,训练好这个动作能够促进成绩的进一步提升。做好慢射专项核心区力量协调、稳定和质量的强化,决定了核心力量肌群在身体中心部位的主导作用,起相互连接协调配合的重要调节作用。核心力量部位训练决定核心专项力量的训练结果,应高度重视,这是协调上半身和下半身力量的平稳控制中心点。这组动作训练量初步次数5-10次,每组动作每次保持30-120秒,具体要针对每个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进行定量。对提高手枪慢射的站立姿势的重心协调稳定控制、以及对身体姿势射向的固定协调稳定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臀桥的基本动作是身体平躺屈膝成90度顶髋与身体成一线,练习这组动作是提高人体核力量中心部位的协调稳定性,清楚明确慢射核心力量所要训练的肌群是臀肌而不是股四头肌为主的肌肉力量。训练这一动作有利于提高人体核心部位的力量协调稳定,该训练姿势是两手握拳两臂向上用力伸直,背部着地,两膝弯曲成90度,两脚以脚后跟撑地,核心部位肌肉群参与训练。臀肌用力向上抬起。腿部跟上半身保持一条直线,这组动作训练次数为8-12次,每次保持时间为60-180秒。也可以在保持训练姿态的同时左脚用力伸直跟身体成一线平行,左右脚分开训练各一组。训练动作持续时间30-120秒,次数为4-8次,可针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进行定量训练,然后逐步加大运动量。这种训练方法对提高脊柱两侧肌肉的锻炼能起到良好作用。男子手枪慢射特点是单臂支撑枪支,受力点恰恰就在肩背部区域,长时间做一侧力量姿势,会导致脊柱两边受力点不均衡,从而影响躯干的稳定性。而加强这个训练动作,可以强化脊柱两侧肌肉,提高躯干的稳定协调用力,这种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进一步提高运动成绩。

3.3辅助器械参以慢射专项核心力量训练

器械辅助包括瑞士球、平衡板、弹力绳、垫上、力量练习器械等。在这种练习方式中,运用最多的是瑞士球。其特点是瑞士球自身是圆形形状可变性,具有不稳定性,在做动作过程中使肌肉控制力加大,难度系数较高。使用这型的器械进行核心力量练习,可更有效针对核心部位的深层小肌肉群参与运动,在做动作过程中用力控制躯体始终保持正确的运动姿态,放弃传统力量练习方法使用更科学的方法训练慢射的专项身体素质训练。借助瑞士球,可将双腿平放在瑞士球上进行腹桥训练,主要是在不稳定的情况下训练核心力量的协调稳定性。训练动作方法为:把两腿并拢平放到瑞士球上,两手撑地,手臂与身体成90度角,脊柱背部保持平趴位置,和地面平行,控制身体不变姿势,气息自然平稳。如果要进一步增加动作难度,可以采用单腿或单手支撑等手段。同样的方法,可让人体卧在瑞士球上,两膝弯曲成90度,两脚平放在地。双手抱住后脑。调动人体核心部位的肌肉力量向上抬体,成坐姿,然后身体缓慢回到开始时的位置并重复以上动作。不要过于下弯背成60度角保持姿势。训练方法:每1组60-120秒,共3-6组。

3.4训练前后运动员完成各动作的对比情况

训练前对8名运动员的基础能力进行测试,以队伍总体完成各动作的平均持续时间做基础,对三个动作的四个级别难度进行平均时间的计算,如表2所示。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男子手枪慢射运动员通过专项核心力量训练半年后,完成各动作的难度平均持续时间有明显的提高,说明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耐力越来越强。从实际训练效果来看,自从使用了慢射专项力量训练方法,一星期就有了明显改善,训练效果体现在耐力持久举枪由30秒增加至45秒,训练姿势由做不到位,到能很好地坚持动作姿势完成训练,人体整体协调稳定性也有提高,实弹射击训练弹着点散布面明显改善变小,而且成绩进步明显,经过6个月的训练,我省男子手枪慢射项目取得了全国比赛总决赛冠军。训练一年后,整体队伍的成绩进步明显,取得了冠军赛个人第二,团体锦标赛第四的好成绩。从伤病、肌肉老损及体能的恢复上,效果也十分明显,训练时间由一节课45分钟坚持到60分钟至90分钟。肌肉老损酸痛现象明显减少,老队员伤病明显减少,平时慢射训练成绩也由原来的最高成绩568环,突破到573环,气枪成绩由原来的588环,突破到592环的水平。慢射专项核心力量的训练方法,不仅有效提高慢射项目核心肌群的稳定性、协调性和耐力性,也大大提高了运动成绩。

4结论

慢射专项核心力量的训练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慢射项目核心肌群的稳定性、协调性和耐力性,从而提高运动成绩。

参考文献:

[1]孙文新编著.现代体能训练核心力量训练方法[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4).

[2]卢刚.核心区力量训练作为射击运动项目主要体能训练手段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0,06:61-63.

[3]李山.核心稳定性与核心力量训练[R].西安体育学院,2009.12.

[4]王卫星,廖小军.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及方法[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8,02:12-15.

[5]耿建华.核心力量训练[R].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11.

第4篇:量子力学的核心范文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5-000-02

摘要运用当今体能训练的热点核心力量等方面的知识,结合长时间的训练实践对技巧啦啦队运动员技术稳定性问题从核心力量训练的角度给予分析,并提出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原则与方法,希望通过核心力量训练提高技巧啦啦队技术的稳定性。

关键词核心力量技巧啦啦队动作稳定性训练原则

核心力量训练研究源于核心稳定性的研究,1985年,Panjabi提出了脊柱稳定性,认为脊柱稳定性可以从3个方面进行研究:被动脊柱骨、主动脊椎骨和神经控制单元,首先被应用于医学康复领域。20世纪90年代初,一些欧美学者发现核心部位肌肉对人体的运动能力有很大影响,被广大教练员应用于竞体领域。

近年来,核心力量在竞技体育中的作用日益明显,提高了运动员的身体稳定性和促进了上下肢的协调用力,本文从技巧啦啦队技术角度出发,对身体的稳定性训练进行探讨,将核心力量训练在技巧啦啦队的训练原则进行阐述。

一、核心力量的界定及解剖学结构

(一)核心部位与核心力量的界定

核心部位的界定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论,本文从技巧啦啦队的训练中核心力量的功能角度出发,认为核心肌群是指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的区域,包括附着在脊柱、髋、骨盆周围的深层肌肉和背部、腹部以及构成骨盆周围的肌肉、肌腱及韧带系统。核心力量是指附着在人体核心部位的肌肉、韧带及结缔组织在神经支配下收缩以及它们之间的协作所产生的力量。核心力量是一种与上肢、下肢力量并列的,以人体解剖部位为分类标准的力量能力。

(二)核心肌群的解剖学结构

在解剖结构上,人体的核心部位既包括了肩关节、脊柱、骨盆和髋关节等骨骼以及它们周围的韧带和结缔组织,也包括附着在这些骨骼上的肌肉。

表1 核心区的肌肉起止一览表

肌群 肌肉名称

起止点都在核心上 起点在核心上 指点在核心上

盆带肌 髂肌、腰大肌、梨状肌、臀大肌、臀小肌、闭孔内肌、闭孔外肌

大腿肌 骨直肌、缝匠肌、阔筋膜张股、二头肌、半健肌、半膜肌、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股薄肌

背肌 回旋肌、多裂肌横突间肌 背阔肌、下后锯肌、竖脊肌

腹肌 腹内斜肌、腹横肌、腰方肌 腹直肌 腹外斜肌

人体核心肌群的排列可以分为三种:纵向、横向和少部分的斜向排列。核心肌群的这种多维排列是人体产生屈伸力、侧屈力和扭转力。核心肌群的多维排列是构建核心肌肉训练方法的客观依据。要求在构建训练方法时,必须根据肌肉的解剖结构均衡发展各部位肌肉。根据人体的三个面(即矢状面、额状面、水平面),设计人体的不够方位的屈伸、侧屈和旋转多维运动。人体的核心肌群,在人体的运动中起到稳定、传导力量、发力减力等作用,对于人体在运动过程中保持平衡有着重要意义。

二、动作稳定性是技巧啦啦队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技巧拉拉队的动作中可以将技巧拉拉队的稳定性分为静态动作稳定性和动态动作稳定性两类,静态动作稳定性是对姿势和平衡的保持;动态动作稳定性是维持动作的产生和控制,包括灵活性柔韧性力量协调能力。在技巧拉拉队中,动作失误的最大原因就是由于动作的稳定性不够造成的。

在技巧啦啦队的比赛中,难度是制胜的关键因素,而在难度的提高中,身体的稳定性又是训练的难点和重点,所有的难度都是在保证身体的稳定性的基础上顺利完成的。随着技巧啦啦队的不断推广,技巧啦啦队的难度也不断提升,在国内的比赛中,单臂的七级难度不断出现,而且出现了很多新的花样,这就对我们的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巧啦啦队动作的完成时依靠全身协调用力,将重心控制在一条重力线上,也就是尖子与底座要将重心保持稳定。尤其是底座队员,要协调用力将尖子的重心控制到自己的重心上。这就要求运动员要有良好的力量素质。我们都知道力从地起,但是我们技巧啦啦队的作用点在手上,这就要求我们运动员必须具有良好的核心力量,才能将力量从腿传递到腰再向上直到作用于尖子。只有具有良好的核心力量底座才能安全地、高规格的完成各种动作。尖子也是必须有良好的核心力量,才能在不稳定的脚下,保持身体平衡,稳定地完成动作。

三、技巧啦啦队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与传统腰腹力量训练的关系

核心力量的训练与传统的腰腹训练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是训练部位上,核心力量训练重点在于深层的小肌肉群,而腰腹训练则在于外部的大肌肉群;其次在练习的形式上,核心力量训练可采用一端固定的向心收缩,而且强调两端固定的静力性收缩,在运动方向上采用一维、两维和三维的运动;在负荷上夜游很大的不同,核心力量训练一般是克服自身的重量或是小负荷的力量练习。

核心力量与传统的腰腹训练不同但是却互补,在安排训练是应根据不同运动员的不同阶段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有针对的发展运动员的核心力量。

四、技巧啦啦队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原则

(一)循序渐进原则

核心力量训练的负荷一般以克服自身体重和轻负重为主,这是因为核心部位是人体肌肉力量的薄弱环节,参与工作的肌肉大部分是位于机体深层的小肌肉群,它们不可能承受大的负荷重量。因此技巧啦啦队运动员核心力量的训练结构从易到难,数量从少到多,逐渐增加难度的训练原则。核心力量训练更加强调动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而不是快速度和高负荷练习。

1.稳定状态的无负重练习

在稳定的状态下,以克服自身体重为主要负荷的练习。这种练习是为了激活、募集附于脊柱的稳定肌和运动肌,是运动员能够更好的体会核心肌群用力和控制自己身体。

2.不稳定状态下的无负重练习

借助气垫、健身球等辅助器材,使机体处于不稳定状态,以克服自身体重为主要负荷的练习。可以激活、募集到更深层的小肌肉参与到机体的运动中。

3.稳定状态的负重练习

在平衡状态下借助器材模拟实战情况进行的训练。这种练习时在徒手练习对集体刺激不足后的进一步练习。由于这种方法强度更大,做一可以募集更多的肌肉参与工作。

(二)结合专项原则

大量的科学实验和运动实践证明,身体素质的训练必须与专项相结合,核心力量的训练也是如此,核心力量的训练还要跟腰腹训练相结合,根据技啦啦队的技术特点设计出符合技巧啦啦队的训练方法,否则就变成一般性力量训练。

参考文献:

[1]赵佳.核心区力量及其训练研究进展[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3):218-220.

[2]王卫星,李海肖.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8):1119-1121,1131.

[3]王卫星.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及方法[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8(2):12-15.

第5篇:量子力学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万有引力万有斥力宇宙低温超导原子结构同位素放射性太阳系的起源

1.万有引力和万有斥力

弹簧振子作往复振动,压缩时,弹簧产生一个向外伸展的弹力;拉长时,产生一个向内拉伸的弹力;平衡位置时,弹簧不产生弹力。如同弹簧振子,对于宇宙,也具有类似的特性。现代天文学发现,当今宇宙正好处在“拉伸”的状态,正在向着要收缩的趋势发展.既使宇宙今天仍在膨胀,总有一天,整个宇宙将会膨胀到终极点后再向内收缩.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存在万有引力的原因。

根据对称性原理,宇宙在特定的条件下会产生万有斥力,当宇宙收缩且通过其平衡位置(即万有引力和万有斥力的临界点)时,宇宙中的所有物体就开始相互排斥.但由于宇宙的巨大惯性,仍将在其惯性的作用下克服物质间的万有斥力继续收缩,直到所有宏观宇宙动能转换为物质间的万有斥力为止.这时宇宙成了原始宇宙蛋,这时宇宙的体积最小。

在这宇宙的整个宏观运动过程中,宇宙的运动动能和势能(引力势和斥力势)相互转换.当宇宙收缩到极点时,宇宙的引力势能释放殆尽,这时宇宙的万有斥力势能积蓄到最大值,物质间的万有排斥力达到顶峰,宇宙瞬时静止.紧接着宇宙又开始反方向将宇宙万有斥力势能逐步释放转变为宇宙动能,当达到平衡位置时,其斥力势能释放完毕,引力势能开始诞生并发挥作用.在引力势和斥力势的临界点(即平衡位置)的一瞬间,宇宙中的物质不受斥力和引力的作用,这时宇宙的膨胀速度达到最大值,通过平衡位置后,宇宙引力势能的逐渐积累,导致宇宙的膨胀速度缓慢降低.由于宇宙巨大的惯性作用,将继续膨胀,宇宙动能慢慢转变为宇宙引力势能,当宇宙动能完全转变为引力势能时,宇宙将停止膨胀,这时宇宙膨胀体积达到最大,其引力势能的积累也达到最大,宇宙将有一个瞬间的静止.紧接着,宇宙又在强大的引力势能的作用下开始收缩,又将其积累的引力势能转变为宇宙动能.如此往复,以至无穷.

在宇宙膨胀(或收缩)的不同时期,万有引力(或斥力)的大小是不相同的,且呈周期性变化.宇宙的膨胀(或收缩)的周期对人类来说大得惊人.人类历史与宇宙运动周期相比,仅相当于其中的一个极小极小极小的点.所以人类无法用实验或观察的方法进行验证。

2.宇宙膨胀(或收缩)过程中的时间和时间矢

对于一个假想的处于宇宙外的观察者看来,在宇宙运动过程中,时间的流失也是不均匀的,在引力或斥力较大的空间,时间过得较快,反之亦然。对处于宇宙中的假想观察者,其自然生理周期也将随引力或斥力的大小而发生变化,当其生理周期发生了变化时,用来测量时间的时钟的运行速度也将发生同样的变化,所以,对观察者来说,他并不能发现其生理周期发生了变化.对宇宙外的观察者来说,这种变化是十分明显的。

无论宇宙是处于膨胀阶段还是处于收缩阶段,在其阶段内生存的所有物体都不会出现“破镜重圆”的时间倒流现象,宇宙中的时间矢永远是不可逆的,对于生存在其间的生物,始终是由诞生-发育-衰老-死亡进行的,永远不可能逆过来进行,这就是宇宙的时间矢和宇宙中的万物一样,永远不可逆。

宇宙运动的周期是多少?宇宙膨胀后的最大体积和收缩后的最小体是多少?宇宙的平衡位置在哪里?在平衡位置时宇宙运动的最大速度是多少?宇宙的总的引力势能和斥力势能是多少?等等一切宇宙学方面的问题有待探讨

如果人们能计算出现今宇宙的总的势能和宇宙的膨胀速度,就可以计算出宇宙的总的机械能。宇宙中的物质从宇宙中心到宇宙边缘.处于宇宙中不同位置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动能和势能,另外,人类现在所能探测到的宇宙空间仅是宇宙总的空间的很小的一部分,所以,人类在现代科学技术水平下,还很难进行这样的计算。既使计算出了宇宙的机械能,宇宙还具有宇宙内能和场能。

3.原子核的放射性与宇宙的周期性运动

原子核的放射性也可以由宇宙的周期性运动得到圆满的解释.

现今宇宙中,到处都存在原子核的放射性,从原子核的内部不断发射出各种粒子和能量.宇宙在其膨胀的最初时期,宇宙中的所有物质都聚集在一个相当小的球形体积内,成为一个巨大的唯一的原始原子核,也是宇宙中最大的原子核.

由于能量的高度集中,在聚集在核内的强大的万有斥力作用下,巨大的原子核难以保持稳定.在极其短的时间内,发生了宇宙大爆炸,这时原子核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就这样一直分裂下去,在刚开始裂变的极短的时间内,核子的链式裂变极其迅速,随着原子核的不断裂变而变小,宇宙的体积也不断增大,极其强大的斥力势能不断得到释放,裂变的剧烈程度也随之慢慢的降低,逐渐演变成形各种不同的原子核。在发生核裂变一个较短的时期内,所有受斥力能作用而破裂的原子核,其核内蕴含的斥力能远大于核子的结合能,都能自发分裂成小的原子核。

由于核的变小,宇宙的体积不断增大,斥力势能的进一步降低,在这个较短的时间过去后,有少部分破裂后体积较小的原子核,其斥力势能与其核子的结合能大小相比拟或更小时,核停止了自发分裂,暂时处于相对稳定时期,但是,大部分原子核内的斥力势仍十分巨大,原子核的结合能抵挡不了斥力能的作用而自发裂变。再过一段较长的时间,随着原子核的体积的进一步变小,斥力能的进一步释放,越来越多原子核的斥力能小于核的结合能而进入核的稳定时期,暂时不再分裂.因而就失去了放射性。但有这些核仍具有多次分裂的潜在能力,有潜在的放射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放射性逐渐减弱,能继续分裂的核越来越少,当宇宙膨胀到最大时,仍有极少数核具有放射性.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宇宙中仍有数量可观的核具有放射性的原因。

原子核的放射性是相对的,核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放射性,随着宇宙的不断膨胀,宇宙中物质密度的减小,温度的降低,以往某一时期失去了放射性的原子核,这时又会进入一个新的不稳定时期,核子又重新活跃起来产生新的放射性.这是因为,在不同的时期,核子的温度和核周围物质的密度下降,核子外部“抗放射性的背景压力”(简称:抗放射背压)的降低,使得核子又能克服抗放射背压重新具有放射性.随着宇宙的进一步膨胀,宇宙的密度和宇宙背景辐射压力的降低,在某阶段没有放射性的核子,过一段时间后,核子内部的结合力抵抗不住外界背景压力的降低而产生放射性.经过一次或多次放射后,核子又进入一个新的相对稳定期,须再经一段时间的相对稳定期,待外界放射背景压力再一次下降后,又重新活跃起来产生新的放射性。随着宇宙的不断膨胀,抗放射背压的不断降低,核的裂变也将不断的进行下去。

在同一时刻和宇宙中的不同位置,对于具有相同结构的核,其放射性能也会大不一样.在宇宙中的某一区域具有放射性的核子,在宇宙中的另一区域不一定也具有放射性.但具有放射性的潜力,待抵抗放射性的背景压力下降到一定程度后,才能表现出其放射性.也就是说,物质是否具有放射性,要由它所处的宇宙中的位置的抗放射背景压力的高低来定.

在宇宙的整个膨胀过程中,宇宙中的核子相对地越变越小,直到宇宙膨胀到最大且开始收缩时,一些核子仍具有放射性,只有等到宇宙收缩到一定程度,待抗放射背景压力上升到核子不能放射出粒子为止。

由对称性原理,既然核子在一定时期具有放射性,在其相对应的另一时期核子必定具有结合性。

当宇宙膨胀到极限,宇宙的引力势也积蓄到极限,这时,在引力势的作用下宇宙开始收缩,核外的抗放射性背压开始增加,随着抗放射背压的增加,部分较小的核开始具有结合性,慢慢地,随着宇宙的进一步收缩,核子的不断收缩,宇宙中的核子数会逐渐减少,核子的单个体积增大,最后形成一个巨大的原子核.这时宇宙的所有动能全都转换为宇宙势能,宇宙的斥力势能达到最大,一个新的宇宙大爆炸的条件又已具备,并又进入新的一轮宇宙膨。.

值得一提的是,在宇宙的同一区域内,在同一个放射背景压力的情况下,核子放射性和结合性是矛盾的统一体。部分较大的核具有放射性,即此时的背压低于该核放射性终止的背压,不足以阻止该核停止放射.而部分较小的核,由于其背压高得足以使其发生核的结合,所以在当今世界上核的裂变和聚变反应同时存在.一般核的裂变都是大的核子,核的聚变都是小的核子,对于中等质量的核,由于外界的抗放射背景压力正好能阻止核的裂变和聚变,暂时没有核的裂变和聚变.所以,通过测量原子核的裂变和聚变能力,以及核子体积的大小,就可以计算出我们所在宇宙空间的抗放射性背景压力的高低。

4.合成超大原子核的可能性

我们现在正生活在一个膨胀的宇宙中,总的趋势是,核的裂变占优势,聚变处于次要地位.要想合成大于元素周期表中的核子,在现今实验室就能做到,但是其寿命很短.如果能制造出一个高的抗放射背景压力的容器或环境,我们就可以将实验室制造出来的重核储存起来.但合成大的核子必须消耗相当多的能量,这个能力大于或等于在合成该核的环境下其自然裂变所释放出的能量,因为这个过程正好是核裂变的逆过程,核裂变后放出多少能量,则核结合时必须付给它相对应的能量.

对于核的放射性,正是一个由高的抗裂变背景压力环境过度到低的抗裂变背景压力环境的演变.因为,在原子核这个环境中,核的密度比核外物质的密度要高出许多倍。这是一个在一定温度的情况下,物质由高密度(即高抗核裂变背景压力环境)向低密度(低抗裂变背景压力环境)的节流裂变过程.

上面谈到的抗高放射背景压力的容器或环境,如果能制造出来,将会产生极其巨大的作用.我们可以将当今不能很好保存的具有放射性的核子以及人类新合成的重的具有放射性的核放入其中,这样这些具有放射性的核就不会再进行放射演变.就相当于储存了核能.由于没有核放射性,也就没有核污染,也没有大量高纯放射性核子储放在一起会产生核爆炸的危险。宇航员可以带上装有放射性核的容器作为宇宙航行的动力。同时,也是研究宇宙起源和演变最好的科学手段.如果这样的容器能抗很大的放射性背景压力,人们就有可能制造出质量很大的单个的原子核,或许这样的原子核重量能达到100kg以上.这种大的原子核通过某种特殊装置,将其节流后释放出来,将会放射出大量的核裂变能量.其裂变方式将会是一分为二,二分为四,……,直到正常核的大小为止.其释放出来的能量比起当今的仅一分为二的核裂变来说,不知要大多少倍.但是,这种容器被破坏,也将会发生巨大的核裂变反应.

同理,如果能制造出高的抗核裂变背景压力的容器,一定也能制造出高的抗聚变背景压力的容器.这样的容器能使具有聚变能力的核失去聚变能力,使没有放射性的物质产生放射性.那么,我们将中等质量且无放射性的核通过节流装置让其进入,则它就会发生裂变反应,放射出核能,但是,如果这样的容器被破坏,将会发生核聚变反应。

上面所说的两种容器,对具有较高抗裂变背景压力的容器,我们可以将小质量的元素(如氕、氘等)通过节流装置注入其中,这时小质量的元素就会源源不断地发生核聚变反应释放出结合能,这种设施叫低温核聚变装置.这样的容器可以储存大质量的核,储存放射性元素,也可以作为核聚变装置.同样,对具有较高抗结合背景压力的容器,可以储存具有核聚变性的轻核元素,也可以作为中等质量且无放射性的核的核裂变装置,或者作为较大质量同时又具有放射性元素发生核裂变(包括深层次裂变)放射出核能的装置.

5.制造储存放射性元素容器的设想.

自然界中的抗放射性背景压力的高低是与宇宙运动(膨胀或收缩)的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密切相关的.宇宙爆炸的初期,抗裂变背景压力极高,只有极大的核才具有放射性.随着宇宙的进一步膨胀,宇宙中的物质的平均密度与温度也进一步降低,斥力逐渐减小,抗裂变背景压力也会随之减小.当达到宇宙平衡位置时.斥力降到零,引力开始由零慢慢增加.此时抗裂变背景压力达到中值;由于宇宙巨大的惯性力作用,宇宙将克服引力的收缩而继续膨胀,但在引力的作用下,其膨胀速度将逐渐减弱,宇宙中物质的密度和温度将继续下降,这时,抗裂变背景压力仍在进一步下降;当宇宙膨胀达到极点时,物质的密度和温度降到最低,体积达到最大.抗裂变背景压力降到最低值.但并不意味着此时裂变就会终止,部分大核将继续分裂,仍具有放射性.但比以往要弱得多.此时宇宙的引力势能达到最大,但静止是相对的,紧接着宇宙又在强大的引力势能的作用下开始收缩,一旦收缩开始,宇宙中物质的密度和温度就会上升,抗裂变背景压力开始增加,具有放射性的元素和物质越来越少,具有结合能的物质越来越多.到达一定时期,物质的结合性占主要,放射性处于劣势,核的质量将会越来越大,数量越来越少.

从上面的分析得出,要想提高抗裂变背景压力,可从提高物质的密度和温度两方面着手.也就是提高物质的内能;要想降低抗裂变背景压力,必须降低物质的密度和温度.事实上我们在实验室就是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的.例如要想物质发生核聚变,通过提高小核元素的密度和温度,来提高抗裂变背景压力,从而达到聚合的目的;在合成大核时,就用两核对撞提高结合时的温度和两核接近的可能性.但碰撞后温度慢慢降下来,抗裂变背景压力也降下来了,这时,刚刚合成的新的大核又将重新分裂为数个小核.但降低抗裂变背景压力的实验还没有人做过,如果尽量降低物质的密度和温度,一定会使某些暂时不具有放射性的中等质量以上的核产生放射性。

6.低温超导现象和原子的特性

从以上的分析不难得出,很有可能低温超导现象的幕后幽灵就是物质在低温时产生了某种特殊的放射性物质后,这些新的物质的电学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而使其导电性能发生了质的变化,因为在低温条件下,物质的抗裂变背景压力下降了,核子中的中子会克服外界的较低的背景压力衰变成质子和低能电子,并发出一定的热能.衰变出来的电子在低温约束时成为物质的自由电子.由于原子核外自由电子数的增加,原子半径也随之增大,从而增加了物质的导电能力.当物质温度恢复正常时,抗裂变背景压力也就增加了,这时低温条件下产生的自由电子在高的抗裂变背景压力的作用下回到原子核内与质子结合变成中子.吸收一定热量.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和核半径也缩回到原来的值,这时物质的导电性能又降低而回复到原初态。中子衰变成质子和电子以及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中子的过程中,伴随有能量的发射和吸收.温度升高,电子吸收能量后动能增加,从而提供了电子回到核内与质子结合所需的能量.

从低温核子放射出电子可知,由于温度极低,放射出来的电子的能量也极小,所以能够滞留在放射出电子的物质附近而成为自由电子.该电子具有遇冷就出、遇热就进的两重特性,人们很难摸清其运作的详细细节.因为在超低温条件下所做的一切实验都显得不方面.

如果我们能找到一种物质,能在较高的温度下发射出具有以上两重特性的电子,超导的广泛应用就可以在不久的将来变成现实了,这种物质必定是β放射性的.其放射出来的β粒子能量很小,能够约束在物质的原子尺寸范围内,在高温时又能回到原子核内.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还能得出,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是常温下的情况,当物质温度发生变化时,原子序数也将发生相应变化。物质密度不变时,温度升高,核外电子进入原子核内的可能性就越大,因为温度越高,抗裂变背景压力就上升了,核子的结合性增强了.当温度进一步增加,原子核外电子数就越少,核中的质子与电子结合生成中子的数目就会增加.原子序数随之降低,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所有原子核外的电子都进到原子核内与质子结合成中子,这时核子就变成了一个裸核.随着温度的升高,核外电子数减少,物质的导电性能下降,当变为裸核时,原子核显中性,这时完全不导电.所以物质的导电性能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但是,在整个升温过程中,原子核外部分电子也获得能量后离开原子核成为自由电子.

当温度升高到原子核成为时,抗裂变背景压力也就会很高了,核子与核子之间的结合就更加容易了,由于裸核不显电性,核子又没有厚厚的电子云覆盖屏蔽,既使核子之间的对心碰撞速度很低,也容易结合成大核,当所需要的使原子核变为核的高温条件在实验室达不到,核外仍有少部分电子存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带电核子加速的办法,使核子之间发生高速对心非弹性碰撞,克服电子云的屏蔽使核子相互结合.此时核子所需速度必须比裸核时高出许多.

氢核的热核聚变,就是通过原子核裂变产生极高的抗裂变背景压力,来达到其聚变所需的极高温条件的.在极高温条件下,氢原子变成核(核外电子进入核内或成为自由电子).两个小核结合生成氦原子核,同时放射出巨大的能量.待能量释放完后,氦原子核周围的温度开始下降,当降到一定温度时,氦原子核中的两个中子放射出电子,这两个电子就成为氦原子核的核外电子.

同样,我们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要想使原子核稳定,在不同的温度和密度条件下,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的比例也应发生变化.温度越高,核能的中子/质子比必须很高,才能保持核子的相对稳定.中子/质子比的改变是通过吸收核外电子使其与质子结合成中子而完成的.这时原子核外电子数目也会相应减少.温度越低,原子核内质子就会裂变成质子和电子,使核内中子、质子比降低来达到保持核子的相对稳定,这时核的质子数增加了,核外的电子数也就增加了。因此可以说,原子的核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是温度、核密度的函数。只有三者有机的配比结合才能保持整个原子的相对稳定性。温度升高,质子数减少,原子序数降低,中子数增加,核外电子数随质子数的变化而变化。

低温超导现象。不同的物质其低温超导的临界温度不同。这跟原子核中子数和质子数有关。有些原子核中的中子放射出电子后,原子的电离降低明显,这样的原子的超导临界温度就较高;有些原子核的中子放射出电子后,原子的电离能降低不多,这时超导临界温度就会较低,它有可能要等到原子核中的中子放射出第二个电子后才使得原子的电离能降低明显,自由电子的自由能力才加强。因此,要出现超导现象,必须使核外自由电子数目多且自由能力很强。也就是在小的电场作用下,就有极为活跃的自由电子和足够的自由电子数目。

7.电子和电磁力的产生

宇宙大爆炸开始前的一瞬间,整个宇宙为一个大的原子,核外没有电子,核内也没有质子,全由中子组成,宇宙的温度极其极其高。随着原子核的不断裂变演化,原子核越来越小,在其初期温度仍极其高,原子核仍处于剧烈的裂变过程中,核外仍然没有电子存在,整个原子核呈电中性;当温度降到一定程度时,原子核的纯中子的分裂减少,于是中子就开始分裂成质子和电子,诞生了电子和质子,同时也出现了电磁相互作用。电子在质子电场作用下绕核子运动,这时核外的电子数还是相当少,仅一、两个或四、五个;随着宇宙的进一步膨胀,温度密度进一步降低,核内中子分裂为质子和核外电子的数目增加,直到现在这种状况。现在,仍有许多核在裂变,核内的中子、质子比仍在进一步降低。从以上讨论得出,在电子诞生之前,质子和电子不存在,整个宇宙中没有电磁相互作用,直到核裂变到足以产生电子时,才出现电磁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是核裂变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在电磁相互作用出现之前,只存在核力和斥力(或引力)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是电磁相互作用的前提和基础。有弱相互作用,核子就存在放射性。放射性是核裂变的一种特殊形式,是较为温和的核裂变,是产生电子束及带电粒子的根源。因此,超导现象又可以说是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通力合作的典范。

8.恒星内部的大核裂变和外表的氢核聚变

现今宇宙中的恒星,均是宇宙大爆炸时遗留下来的大的正在裂变的碎片,是未能充分裂变的较大的原子核的集合体,其中正在发生作核的裂变和聚变,既有大质量的核子也有小质量的核子,大的原子核可能有几万公斤,甚至更大,小的核子就是氢核了。大质量的核聚集在恒星的中心区域,人类无法探测到大核的存在,因为大核裂变时产生的大量极小的碎片(如氢、氦等)浮在恒星的外部,包裹在大核的表面,在重力和浮力作用下,从恒星中心到表面,形成了由重到轻的核子梯级分布。对大质量的核子的裂变是一种链式裂变,其蕴含的能量比仅一分为二时大得多。

同样,在地球的中心位置,也存在较大的核子,比人类已发现的核子要大得多,仍在裂解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形成地球内部的高温、地球表面的火山爆发。地球表面放射性元素的唯一来源就是地球核心大原子核的裂变产生的较大的原子核。距地表越深,温度越高,抗放射背背景压力就越高,核子的放射性受到抑制,所以核子的质量就越大,小质量的核子数就越少。

9.原子核的结构与原子核周期表

一般认为,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中子和质子的组成比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能保持核子的相对稳定,才不具有放射性。

如果认为原子是由质子和核外电子组成,核内不存在中子,核内的中子由质子和核内电子组成。则核内质子数即为核子数,核内电子数即为中子数。核内的所有电子不属于某些核子独有,核内电子好象核外电子一样围绕着所有质子运动,核内的电子属于每一个核子,就好象核外的电子属于整个原子核一样。

因为核子都是质子,都带正电,核内电子带负电,核内电子在电磁力作用下绕核子作环绕运动。由于核内电子更接近核子,所受到的电磁作用力更强烈,这就是为什么核外电子容易电离而核内电子难以电离、离核远的电子容易电离而离核近的电子难以电离的原因。

同核外电子的情况一样,核内电子也是分层运动的,离核较近的电子受到的约束较强,电离所需的能量就较大;不同的原子核,核内电子逃逸出来所需的能量大不一样,就象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顺序,金属原子核外电子的电离能低,而非金属原子核外电子的电离能高。所以金属原子具有自由电子,是电的良导体,而非金属原子核外电子束缚的很紧,没有自由电子,是绝缘体。对核内的电子同样也有相似的规律,不同的是原子核的排列顺序不同于化学元素周期表的顺序。需根据原子核的性质来重新排列,按原子核的性质周期性变化排列出来的表叫做原子核周期表。

原子核周期表是根据原子核内中子数(或核子数)的多少作为顺序来排列的,因为中子数(或核子数)的多少决定了核(或核外电子)的性质。

根据以上讨论,得出如下结论。

(1)质子是中子失去电子后的。

(2)中子是由质子和电子组成,但要和氢区别开来。中子的电子的电离能比氢中的电子的电离能高得多,电子离核的远近也大不一样。中子中的电子一般不参与化学反应,只参与高能量级的核反应,而氢中的电子参与化学反应,电子容易电离成为自由电子。

(3)超导的产生与核内电子的运动和能级有关。核内电子逃逸能低的核,产生超导所需的温度就高,可以通过原子核周期表中不同的位置来寻找超导温度高的元素。对应有些核内电子在低温下极易发射出低能电子,使得该电子成为原子外的束缚电子。这样,原子半径增加了,核外电子束缚力下降了,自由电子更容易在电场作用下运动,因而出现超导现象。当温度升高,开始发射出的电子又回到核内,该原子又恢复原来性质。

(4)多中子原子核,核内电子层的结构较为复杂,根据以前的原子能级图可知,核外电子的跃迁,将以吸收或发射电磁波的形式表现出来,同样原子核的能级图也是通过原子核内电子的跃迁,同样也以吸收或发射高能电磁波的形式表现出来。当极高能量的电磁波照射原子核时,与之相同能级的原子核激发到高能级(亚稳态),处于亚稳态的核子极不稳定,又会跃迁发出高能电磁波。具有放射性的核都处于一种极不稳定的高能态。根据不同原子核的结构和不同的高能态,可产生α粒子、β射线、γ射线等等多种核放射反应。有些处于稳态的核,当受到外界中子辐射等作用后,可使其激发跃迁到亚稳态,核子受激发的能量必须与核能级的能量相吻合。能量太低只能使核外电子受激跃迁。不能使核内的电子受激跃迁。对于氢核,核内没有电子,则它的核就不存在能级。核内中子数越多的元素的核能级图就越复杂。能发射出来的电磁波的种类就越多。

(5)核内电子数与质子数的数量关系。一般情况下电子数少于质子数。核内电子数达到一定程度就会饱和,再增加电子,核的半径将增加,质子对核内外层电子的吸引力下降,甚至不足以保持电子在核内绕核运动而发生跃迁成为β射线。

α粒子(氦原子核)是基本粒子中最稳定的核子之一,稳定的原因是其中的4个基本粒子是类似金刚石的正四面体结构,它的“硬度”最高,在一般外力作用下难以分裂。类α粒子(核子数为4的倍数)都是类似金刚石的正四面体结构,因而是相对稳定的粒子

(6)化学元素周期表

一个原子的核内和核外电子的物理空间没有绝对界限。核内的电子和核外的电子一样,只是处于不同的运动轨道、离核远近不同、能级上有差别,所以很难说哪个能级是核内电子所具有的哪个能级是核外电子的。对核外有多个电子的原子,很难将最里层的核外电子电离出来。原子核内电子和核外电子没有绝对界限。原子由质子和绕质子着高速运动的电子组成,原子内部不存在中子。所谓中子,是最简单的原子。氕也是最简单的原子,它们的组成形式十分相似,是一种同一种物质处于两种不同能级状态。中子中的电子处于极低的能级状态,离核较近;而氕原子中的电子则处于较高的能级状态,离核较远,电离能较小,能参与化学反应。如果给中子以极高能量的电磁辐射,核外的电子也可以跃迁到氕的高能级状态。

10.同位素

同位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而中子数不同的一类元素的总称。根据以上结论,同位素应为,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位置而核内电子数(即核内中子数)不同的一类元素的总称。核子数减去核内电子数的差相同的一类元素。同位素是根据化学元素周期表来定义的。

对于原子核周期表,核内不存在中子,只有质子和电子。当核内质子周围电子处于不同能级时,有可能使原子核周期表中不同位置的核子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但核的性质是炯然不同的,因为原子核周期表是按原子核的性质来排列的,在不同的位置核的性质不同。

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是同位素,处于同一位置,但在原子核周期表中就不在同一位置了,虽说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但它们的核性质不同。对于核子数不同而化学性质相同的一类元素,如果核子数每增加一个,相当于核外又增加了一个电子,此电子离核很近,完全不会影响到核外层电子的化学、电离等性质,这样的电子处于极低的能级轨道上,可以近似一个质子与一个电子结合在一起成了一个不带电的中子。所以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中子都可以看成是一些离核太近、能级太低、不能参与化学反应的电子,认为这些电子已和质子结合成为不带电的中子。这只是一种习惯看法,事实上它们并没有核质子结合,而只是在离核子很近的轨道上绕核运动罢了,它们对核外电子的性质还是有一定的影响。

11.电子与质子的关系

在宇宙大爆炸的初期,原子核外的电子处于离核较近的轨道上运动,电子的能级较低;宇宙继续膨胀,核子数越来越多,核外电子吸收大爆炸释放出来的能量跃迁到高能级,就这样,电子所获得的能量越来越高,慢慢成为自由电子,在脱离核之前,电子和核子的结合力相当大,以至人们都认为它们是中子,不显电性。随着电子逐步激活,慢慢摆脱核子的束缚,中子也就理顺地变成了质子。随着核的继续分裂,核能进一步释放,电子也就继续获得能量而远离核子,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流失,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其原子核中的中子数就会越来越少,离核子较近轨道上运动的电子数也会越来越少,直到最后核子周围的电子都变成了自由电子,这时整个宇宙将会弥漫着无数的电子幽灵。如果将成为自由电子后的电子仍然看成是该原子的组成部分,这时原子的体积就会相当大。从某种程度来说,原子体积的变化规律,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宇宙的膨胀规律。如同全息技术,一个原子也是一个小小的宇宙,可由局部变化的现象及规律推演到整个宇宙变化的现象及规律。

12.放射性的指数衰变规律

原子核的放射性衰变规律是,核的衰变数量呈指数规律递减。说明抗裂变背景压力也在呈某一种规律(可能也是呈指数规律)减少,显然这就是宇宙的膨胀速率正以指数规律递减的缘故。宇宙正在膨胀,但其膨胀的加速度是负数,体积仍在不断增加。

宇宙的膨胀导致抗裂变背景压力下降,也必然导致核的裂变将不断进行下去。随着时间的推移,物质的放射性规律是:放射期-稳定期-放射期-稳定期……,这样交替变更的,新的放射性物质会不断产生出来,而这些新的放射性物质正好是前一段时间内没有放射性的较重的元素。物质的放射性按此规律延续下去,直到宇宙膨胀到极点为止。

13.宇宙膨胀过程中光的传播速度

光是物质从高能态向低能态跃迁时的能量释放。光的传播速度随着宇宙的不断膨胀发生相应的变化。在宇宙膨胀的早期,由于抗裂变背景压力太高,光的传播速度也就较低;随着宇宙的继续膨胀,抗裂变背景压力的下降,光受到的约束减小,传播速度也就增加。

如同容器内的水从小孔喷出一样,水的压力越高,喷射的速度越快高,如果保持容器内部压力不变,改变容器外部环境压力,若内、外压差小,水从小孔喷出的速度就小;压差相等时,水也就不能从小孔喷出;若进一步改变内、外压差,并使得外部压力高于内部压力,外界环境中的水或其它物质将会受外界背景压力的作用进入容器内。光的传播速度也是这个道理,原子核的裂变和聚变同样也是这个道理。在宇宙膨胀的不同区域,抗核裂变的背景压力不同,有可能使得某些跃迁不能发生,甚至产生逆转,因而光的传播速度也不相同。

14.太阳系的起源

太阳系的起源理论必须能合理的回答下面所列的几个主要问题:太阳系物质的来源,行星的形成过程,行星轨道特性(共面性、同向性、近园性),提丢斯-波特(Titius-Bode)定则,太阳系的角动量分布,三类行星(类地、巨行、远日行星)的大小、质量、密度方面的差别,行星的自转特性,彗星的起源,地-月系统的起源。

太阳相对于它的公转银河中心运行时约带一点扭矩,所以太阳的自转赤道与黄道(星盘)面有7度多的夹角,所形成的行星自转轴,也不垂直于黄道面。(黄道面: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面。黄道带:黄道两旁各宽8度的范围,日、月、行星都在带内运行)

原初太阳系,不是由太阳和绕太阳运行的行星组成,而是仅为一个原初太阳球。绕银河高速旋转,同时自身也在高速自旋。

处于高速自旋的太阳球外表面的物体,由于受太阳自转的作用,与太阳外表面的太阳大气一同绕太阳高速转动,产生极大的离心力,同时,太阳外表的物体和太阳大气受太阳引力的作用,使物体和大气都束缚在太阳周围。当物体受到的引力和离心力相等时,物体悬浮在太阳大气中既不上升也不下降。

由于处于太阳中心的巨大的原子核在不断进行核裂变,放出巨大的核能。能量和射线穿透太阳大气火焰层进入茫茫宇宙,这时太阳质量慢慢减少,太阳对外表物体的吸引力也随之慢慢减小。从而使得悬浮在太阳大气中的物体慢慢远离太阳,形成在低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行星。最早从太阳表面分离出来的行星就是现在离太阳最远的行星。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将继续演化,有可能还会从太阳表面形成新的行星。

太阳产生新的行星的条件主要有两点:

第一,太阳必须保持高速自转。在太阳外表的物体受到的离心力必须等于或大于太阳对它的引力。

第二,太阳内部必须继续发生核反应。反应产生的能量和射线能透过太阳大气进入茫茫宇宙。使太阳的质量逐渐减小,从而使太阳对其外表的物体的吸引力逐渐减小。

从原初太阳球转化成太阳系的过程,是一个极其漫长的天体演变的过程。太阳最初的产物是冥王星,其次是海王星、天王星、土星、木星、火星、地球、金星和水星,以后可能还有新的行星从太阳中诞生,加入到太阳系行星大家族。

随着宇宙体积不断膨胀,太阳系的体积也随之膨胀,太阳对其周围行星的吸引力将随着太阳的质量的减小和体积的膨胀而逐渐减弱,使得行星慢慢远离太阳,但这个过程极为缓慢。随着太阳与行星的距离增大,行星受到的太阳辐射减弱,行星表面的温度将会下降,下降到一定程度将会破坏行星表面生物的生存环境,也会影响到人类的生存。由于太阳系轻微的天体演变,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类赖以生存行星环境,使得整个人类社会消亡。

刚刚从太阳表面分离出来的行星,是由太阳内部剧烈的核爆炸喷发出来的带有大量的较重的原子核的集合体组成的,和太阳一样也发生着剧烈的核裂变和核聚变,但行星中心的原子核的质量要比太阳中心的小得多。由于上面所说的原因,随着时间的推移,行星离太阳距离逐渐增大,行星受到的抗核裂变的背景压力下降,有助于行星中心核的裂变,同时行星受到的太阳的辐射热也大大减少。所以,相对太阳中心的原子核来说,行星中心的核裂变很快减弱,行星表面的温度很快下降。从以上的分析容易得出,太阳和行星中心的温度肯定要比其表面温度高。

刚从太阳表面诞生的行星,在绕太阳运转的同时,受到太阳表面强烈的太阳风的扰动,使行星产生一定程度的自转。由于产生的行星大小、时间,以及受到太阳风扰动情况不同,行星自转频率不同。

绕行星运转的卫星的产生与绕太阳运转的行星的产生的情形和条件一样,也就是行星具有自转和行星中心发生着核裂变这两个条件。由此类推,卫星也可以有围绕其运转的更小的卫星。所以,可以推断,质量越大、自转频率越快、核裂变越剧烈的太阳、行星和卫星,产生其子星的可能性就越大、数量也越多,我们从现代天文观测数据可以得到很好的证明。

产生行星条件的计算。设太阳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1,离心加速度为g2,所以有

式中G=6.67*10-11

M=1.989*1030kg

R=6.98*108m

w=2.865*10-61/s

现将太阳系行星及卫星的数据列表如下

表-1太阳系行星参数表

从以上计算和表-1知,g1/g2越小的天体,所具有的行星或卫星数就多,从某一个方面说明了行星或卫星是天体高速自转产生出来的。太阳表面引力远大于离心力,说明在近一段时间内太阳将不会产生行星。在保持太阳半径不变的情况下,太阳质量必须减少到一定程度时,太阳才有可能产生新行星。但是,随太阳质量的减少,将会伴随太阳半径和自转角频率发生变化,所以,可以通过计算,得出太阳再次产生行星的时间,以及产生行星时的角速度、质量和半径。

计算得出,只有在太阳赤道附近的物质所获得的离心力最大,所以行星总是在太阳直道附近诞生,在太阳的两极不可能诞生行星。

刚刚诞生的行星由于受太阳风的剧烈扰动,行星的公转轨道面与太阳赤道面有一定的夹角。

我们所在的银河系属旋涡星系,漩涡星系的诞生与与太阳系类似。原初银河系没有旋臂,仅为银河核球。由于核球高速自转和发生剧烈的核裂变,核球逐渐分裂和质量减轻。处于赤道附近的原初恒星开始形成。随着银河核球的质量减少,原初恒星慢慢远离银河核球,在远离过程中,恒星公转周期增加、速度减慢。由于恒星的诞生的先后顺序,从而形成离银核近的比离银核远的公转周期快,形成按先后顺序排列的角频率逐渐变慢的渐开式恒星排布。

设银核质量为M,原初恒星质量为m,银核表面半径为Ro银核自转角速度为Wo。

当原初恒星所受的引力和离心力平衡时,

上式为原初恒星绕银核的公转角频率。

由于核反应,银核质量减少了M1,因引力的减小而使原初恒星逐渐离开银核,重新寻找新的平衡轨道,设新的平衡轨道半径为r,公转角频率为W,这时有

显然,恒星绕银核的角频率随着它离开银核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由于银核产生了数以千万计的恒星群,形成有连续的按一定规律排开的渐开式旋涡星系。

第6篇:量子力学的核心范文

恒星的死亡真复杂

质量为几十到一百倍太阳质量的大质量恒星,会以超新星爆发的形式结束一生,留下一个塌缩的核——中子星或黑洞。而且,恒星的质量越大,最后死亡的时候越辉煌,爆发越剧烈。

这样的情况适用于所有大质量恒星吗?不是!科学家通过计算和观测发现,恒星质量不同,它的死亡是根本不同的。

超过太阳质量100到130倍的恒星到了一定年龄后,却会出现明显的心跳,它的内部一胀一缩,心跳一段时间,才会发生超新星爆发。

质量超过太阳质量130到250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则是以一次剧烈的爆发彻底崩解,没有中子星或黑洞等尸体留下,也就是什么都没有留下。

而质量超过太阳质量250倍的极大恒星甚至根本就不爆发,最后自己就塌缩成一个黑洞。

情况为什么是这样呢?科学家把所有的缘由都归结到了伽马光子身上。

伽马射线玩把戏

恒星能够保持稳定,是因为恒星自身的引力与热膨胀力正好平衡。恒星在核聚变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伽马射线,当然,质量越大燃烧越剧烈的恒星,释放出的伽马射线的能量越高。在一定范围内,伽马射线的能量越高,穿透力越强。

但是当伽马射线的能量高到一定程度后,情况就变了。高能量的伽马射线向外冲的过程中,会与周围的原子核发生相互作用,从而放慢了脚步,前面的伽马射线向外冲的速度一旦放慢,后面的伽玛射线就受影响,这就出现了恶性循环,从而导致恒星内部的温度升高,引燃了更剧烈的核反应,释放出的伽马射线能量更高。直到伽马射线的能量增高到与周围原子核发生作用时,会产生出正负电子对,也就是原本没有质量的伽马射线会在能量极高时,在周围物质的催化下,产生出有质量的正电子和负电子!这些电子完全是依照爱因斯坦的质能公式,由伽马射线的能量转变来的。正负电子对的出现就会消耗恒星大量的能量。

伽马射线的表现还有一种情况,它的能量还可以再高,高到可以把恒星内比铁原子核轻的原子核分解。恒星内部的伽马射线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所消耗的能量就更多。为什么?

核反应的规律就是这样,我们知道,铀等重元素裂变会放出大量热量,但是比铁原子核轻的核裂变不但不放热,反而会吸热,因为较轻的核裂变过程是聚变过程的相反过程,如果聚变是放热的,那么裂变就是吸热的。由此可见,铁原子核是最稳定的,它是核裂变放热和吸热的分界线。

大恒星平凡死

由于伽马射线的能量把戏,不同质量的恒星命运就这样被伽马射线把持着。

对于质量小于100太阳质量的大质量恒星来说,放出的伽马射线能量较小,它们的伽马射线只是在不断向外辐射,起到了与恒星的引力相抗衡的作用,因此这些伽马射线相当于是在保护恒星的生命。

这些恒星的灭亡完全是因为自身的燃料用完了,其内部的核聚变反应进行到了铁核,铁原子核难以再发生聚变反应,于是恒星释放的能量无法再与引力抗衡,就只好在引力作用下而塌缩,塌缩导致重力能转变成大量热能,同时塌缩的物质还会反弹,于是在这两种因素的作用下,恒星的外壳就爆炸了,这就是一般的超新星爆发。核心会塌缩成致密的中子星或黑洞。

超大恒星心慌跳

但对于质量在100到130太阳质量的更大恒星来说,放出的伽马射线能量就高了。开始的时候,恒星靠氢元素的燃烧,还比较稳定。但是当恒星内部稍微塌缩,引燃氦元素后,释放出的伽马射线能量就很高了。高能量的伽马射线就要“耍花招”,先是放慢脚步,继而生成正负电子对。上面说了,正负电子对的生成会消耗恒星大量的能量,于是导致恒星内部温度降低,核反应不再那么剧烈,辐射的能量减少,一旦被引力占上风,恒星内部就会塌缩。塌缩引起的高温又会引燃更多核反应,释放出的能量会导致恒星重新膨胀,但不至于让恒星崩解,只有恒星的最外壳会被喷发出去。恒星进入下一个燃烧循环。

就这样,这种更大恒星到中老年时,内部就开始一胀一缩,仿佛在剧烈地心跳,每一次心跳都会把外壳物质喷发一部分。持续下去,外周物质挥发得差不多了,内部的核反应也进行到铁核了,恒星的质量也降低到100太阳质量以内了,恒星也就以普通超新星爆发的形式结束了生命,留下黑洞“尸体”。

特大恒星全崩解

而对于质量在130到250太阳质量的超大恒星来说,同样是年轻的时候很安稳,到了中老年时,内部释放的伽马射线就开始了一连串的“阴谋动作”,从放慢脚步到生成电子对,继而导致超大恒星内部温度降低,让恒星出现塌缩。

由于超大恒星的质量实在太大了,这一塌缩不要紧,一发不可收拾了,因为大量物质如果塌缩到较小体积时,根据引力公式可知,它自身的引力会更大,就会导致进一步塌缩。这持续的塌缩引起的温度升高点燃了大量元素同时进行核反应,恒星不堪忍受如此剧烈的放热反应,只能在极短时间内爆炸崩解!

这种爆炸是由内而外的爆炸,爆炸的源头在恒星内部。它不像普通超新星那样,只是外壳被热浪和反弹波动冲散了。因此超大恒星在这一次塌缩之后,又瞬间完全崩解了。所有的物质向宇宙空间抛散,不会留下任何尸体。

极大恒星悄悄亡

目前科学家已经发现了质量接近300太阳质量的恒星,对于这些质量超过250太阳质量的极大恒星来说,它内部的伽马射线则玩起了另一种把戏。极大恒星走入中老年是很快的,到那时,它释放的伽马射线能量极高,高到可以把核聚变生成的较重的原子核又重新给敲碎分解了,例如让氦原子核重新变成氢原子核。这可是核聚变反应的逆过程,会吸收大量的能量。

第7篇:量子力学的核心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一)人力资本的内涵重在其创造力潜能

自西奥多・W・舒尔茨1959年首次提出人力资本概念以来,人力资本在理论和实践研究方面都获得了巨大发展,瓦解了“资本与劳动对立、劳动从属于资本,人类逐步从物的统治中解放出来”的传统观念;加速了知识经济的产生与发展,知识作为独立的资本要素,正在经济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导致拥有专长、技能、专利发明的人即人力资本存量丰富的人可以同拥有物质资本的人一样成为企业的股东,共享企业利润。只有掌握了创造力思考方法的人,才能作为人力资本看待。所以,人力资本中“人力”的内涵为“人的创造力潜能”,而“资本”的内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而不断地发生变化。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将资本分为物质资本(由物质财富的积累所成)和精神资本(人的才智、人的体力)。因此,“资本”一般被认为是表现为一定货币价值量的物质与精神生产要素的总和。美国经济学家P・M・罗默1986年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收益递增与经济增长》的论文,将生产要素分为资本、非熟练劳动、人力资本、新思想四个方面,其中人力资本又区分为物质劳动和具有专业化知识的人力资本两种形式,知识能提高投资效益,特殊的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能促进自身收益的增加,使物质资本的投资产生递增效益,体现为知识的“外溢效益”。所以,精神资本的知识“外溢效益”是物质资本的投资产生递增效益的原因和动力,人的才智和体力表现出知识“外溢效益”就是人的创造力潜能发挥机制。

(二)“精神资本”的运营与人才辨别因子

与人力资本存量相比,大学生是一种潜在的人力资本存量,它具有准职业化的特性。从资本类型而言,前者是属技术资本,其作用是提高从事职业活动的熟练程度、做事技巧、交往协调能力、创新精神等;后者是属于教育资本,其作用是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增强思维能力、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资本的投资质量控制是对创造力潜能因素实施管理,而技术资本的投资质量控制用PDCA循环对人才辨别因子实施管理。创造力潜能因素与人才辨别因子具有紧密的关联性,研究潜在人力资本的创造力潜能的因子对如何“找到能够为企业获利的人才”以及根据企业不同阶段的需求,设计不同的人才辨别因子,再据以“寻找人才”和不断更新已有人才素质,“精神资本”的运营需要人才辨别因子,这正是研究“创造力潜能考核指标量化及其应用”的意义所在。

人力资本的内涵是人的创造力潜能,那么如何“找到能够为企业获利的人才”是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职责,他们要能根据企业不同阶段的需求,设计不同的人才辨别因子,再据以“寻找人才”,更重要的是要有对企业内部人才具备不用换人但是能够不断更新素质的能力。从这一个侧面来理解:现在的人力资本定义是解决问题能力的增量价值,就是解决生活上碰到问题的能力,也是解决工作上问题的能力,所以可以说是创造力潜能。关于开发与培养解决问题能力,陶行知于1926年在《中国师范教育建设论》中就提出了“生活力”的概念,在《我们的信条》第四条提出了如何培植学生“生活力”的内容。陶行知所述“生活力”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人的生活能力、抵制病痛、胜过困难、解决问题、担当责任;其二是单独或共同去征服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能力。可见,陶行知主张的实际上是通过教育来培育学生的“社会创造力”。

二、人力资本的创造力潜能因素调查及其考核模型的建立

潜在人力资本的人力规格要讨论的关键是:有什么变量能预测创造力潜能的变化呢?为此,我们在总结优秀的跨国企业选人、育人和用人标准及考核因子和对国内企业人才考核管理办法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了“敬业、协作、学习、创新、规范、社交”六个资源因子(以下简称“六因子”)进行研究。他们的内涵是:敬业――主动、自重、自信;学习――资讯的运用、经验回收、改善意识、危机意识;规范――真诚、尊重、信用、规则;创新――好奇、热情、独立、进取;协作――宽容、建立关系、敏感;社交――关怀、理解、分享。研究创造力潜能因素方法如下:

其一,研究对象为桂林四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潜在人力资本存量的典型代表:本研究采用结构式问卷调查,采取整群抽样,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24份,有效回收率84.6%。

其二,问卷的编制:我们总结著名跨国公司人才考核机制和对国内企业人才考核管理办法实证研究并参考有关的资料与量表发现,“敬业、协作、规范、创新、学习、社交”是考核潜在人力资本的创造力潜能的六个关键因子,结合开放式问卷的调查基础编制成六个因子的问卷,共有70个项目,其中敬业和协作分别有8项,规范有12项,创新有17项,学习有10项,社交有14项。问卷采用Likert五点量表:“完全符合=5”、“比较符合=4”、“不确定=3”、“比较不符合=2”、“完全不符合=1”。本问卷经项目分析,所有项目CR值都达到显著水平,均可接受,内部信度用“Crobachα”系数表示,敬业的α系数为0.46,协作的α系数为0.36,规范的α系数为0.43,其他各项信度都超过0.7。

其三,统计数据用SPSS forwindows11.5版本统计软件分析处理结果(数据表略)。研究表明,不同学校的学生在总体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学习能力上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在总体和协作、规范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敬业上也有差异;在创新和社交能力不存在差异。这些说明学校的办学和人力规格标准有差异。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学习能力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大四的学生学习能力最强;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总体和社交上存在差异,在学习能力上存在极其显著差异,表现为男生强于女生;父亲受教育程度对孩子的创新能力有显著影响,母亲受教育程度在总体上和创新能力上对孩子有影响,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孩子的影响越大。父母亲受教育程度交互作用对孩子的学习能力有影响。调查表明,生源地对大学生的创造力潜能没有影响,专业性质即文科或理科生的创造力潜能没有差异,可作为通用性的变量。

相关分析结果(数据略)显示,各项因子间存在显著相关,说明六项因子是创造力潜能的重要因素。“六因子”是相互作用的,相互之间存在着影响,呈现一种结构性的关系,构成通用性创造力潜能变量模型,他们之间的整合可以作为创造力潜能的状况描述。

通过六次回归分析(数据略)及显著性检验,所有的因子都进入回归方程,其中创新的回归系数最大(0.341),其次为社交(0.272)、学习(0.239)、规范(0.223)、敬业(0.174)、协作(0.159)。说明“六因子”都影响创造力潜能,创新影响最大,其次为社交,再次是学习和规范,敬业和协作影响最小。说明上述六因子可预测大学生的创造力潜能,其回归方程即创造力潜能考核模型:创造力潜能=(-6.742E-06)+0.341×创新+0.272×社交+0.223×规范+0.239×学习+0.159×协作+0.174×敬业。

同时,通过六次回归分析可归纳出创造力潜能六个因子的路径图(略)表明:对创造力潜能有直接影响(产生直接效应)的因素是创新,对创造力潜能有间接影响(产生间接效应)的因素是社交、学习、规范、敬业、协作。产生间接效应的路径是:社交通过创新对创造力潜能产生影响;学习通过创新对创造力潜能产生影响;规范通过社交或学习对创新产生影响,然后再影响创造力潜能;敬业通过规范对社交或学习产生影响。社交对学习产生直接效应,敬业对规范产生直接影响,规范对协作产生直接影响;反过来,创新直接影响学习和社交,创新通过学习或社交对规范产生间接的影响;可见,要提高创新能力就必须改善其它五个因子。

总之,创造力潜能考核模型为:创造力潜能=(-6.742E-06)+0.341×创新+0.272×社交+0.223×规范+0.239×学习+0.159×协作+0.174×敬业。“创新”是作为第一关键因子进行大学生创造力潜能的培养和生涯规划管理的重点,社交、学习作为第二因子。敬业与规范透过“学习”可转化为技术技能成长的辨别因子、社交与协作透过“规范”转化为人际技能成长的辨别因子、学习与创新透过“社交”转化为概念性技能成长的辨别因子。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性技能三者的比例不同,反映出对不同的职能的适应性以及对社会关于人才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其和谐配置与成长整合出创造力潜能。

三、创造力潜能因素作为人才辨别因子的应用前景

1.预测人才的创造力潜能品质的辨别因子

敬业、协作、学习、创新、规范、社交六个因子是预测创造力潜能改变的基本变量群,其中创新是核心变量。

2.教育质量评估要素

各种人力资源开发效能和学校的教育质量的评估标准不仅要重视硬件标准,更以创造力潜能是否增加为核心而展开。考试成绩和就业率是高等教育质量的表象,而学生的创造力潜能才是本质。“六因子”是影响人生内涵与人生品质的根本。关于学校的潜在人力资本的质量问题,陶行知指出:“以后看学校的标准,不仅仅是校舍如何、设备如何,乃是看学生的生活力丰富不丰富”。实际上他主张用“创造力是否增加”作为评价学校的核心标准,认为这是学校根本进步的标志。笔者认为,这是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的创新点,创造力潜能评价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一个弱点甚至是盲区。因此,(潜在)人力资源创造力潜能考核指标量化及其应用将是人力资本质量及教育质量评价研究的新课题。

3.人力资源管理者和教师业绩变动和考核的基础因子

创造力潜能因素群是影响人力资源管理者和教师人力资本的基础因素。陶行知认为:有生活力的国民,是要靠着有生活力的教师来培养的,如何培养有生活力的教师是中国今日教育最急迫的问题。“六因子”既是人力资源管理者和教师业绩变动和考核的基础因子,其量化和整合关系将有待研究。

4.企业选才的关键辨别因子和制定人力规格的因素

第8篇:量子力学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光电子;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8-0077-03

光电子技术是世纪之交继微电子技术之后迅速兴起的一个高科技领域。光电子产业涵盖了与光电子技术有关的光电材料与元器件、光通信、激光、光电显示、光存储、红外等细分行业,作为典型的高附加值产业,受到众多国家的广泛关注,已经成为当今信息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高新技术产业。到目前为止,浙江省已建成10个各具特色、不同层次的光电子产业特色园区。宁波及周边地区的光电子产业代表着浙江省的重点产业和优势产业,宁波及周边地区的光电子产业代表着浙江省的重点产业和优势产业,目前全市光电子技术企业有2000多家,但大多数企业规模不大,主要生产比较简单的光电子产品,普遍缺乏科研攻关能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这些企业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来提高企业的技术核心竞争力。2013年宁波人才紧缺指数显示,宁波光电子专业技术人才的缺口很大,例如,近两年电工电器领域的光学工程师的紧缺程度一直处于橙色预警状态。

为了满足光电子产业快速增长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国内许多大学近几年纷纷开办了与光电子相关的专业。然而,由于光电子产业具有涵盖范围广,产业细分度高的特点,作为一个相对较新的专业,找准专业培养方向的定位,达到专业与产业的有效对接,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和培养方案,是提高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逐步解决光电子产业升级所面临的人才紧缺问题的关键。另外,为了解决中国就业结构型矛盾问题,教育部日前明确了部分高等院校向技术技能型教育转变的改革方向。同时,新一轮的高考制度改革也开始启动,这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发展提出新的挑战和机遇。因此,如何在专业对接产业的视角下,适时调整专业培养方向,改革培养方案,培育特色鲜明的优势、品牌专业是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和发展的关键[1-3]。

一、光电子专业培养方案现状

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剧,高校专业方向与就业的相关性问题越来越受到学生、家长、用人部门和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注,并且不断被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所强化。目前高校的专业方向设置和培养方案与市场需求并不完全契合,这是宁波乃至全国高校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据统计,宁波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和电气信息类专业毕业生毕业后所从事工作与其所学专业的相关度分别为67%和71%,这一数据说明,即使在专业与工作相关度要求较高的工科类学科领域,专业适切性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宁波工程学院作为地方性本科院校,定位于培养优秀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在这一人才培养目标下,专业方向的调整和培养方案的改革与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紧迫的。宁波工程学院的电子科学技术专业2004年开始本科招生,2009年成为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目前专业设有电子系统设计和光电子技术两个专业方向。其中,电子系统设计是传统的电子类专业方向,在全国高等院校的电子类专业中几乎均有开设。宁波工程学院的电子系统设计方向发展较早,教学条件相对较好,学生在选择专业方向时比较青睐。然而,该方向的突出问题是技术普遍,缺乏特色。相对而言,光电子技术还是一个新兴的专业方向,它是在近年来随着光电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而设立的。目前宁波市仅有包括宁波工程学院在内的两所高校开设了这一专业方向。经过几年的专业建设,该方向的师资力量和科研实力不断提升,然而,学生的培养质量却没有明显改善,学生就业相关度相对较差。根据麦克思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显示,电科专业2011届和2012届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的人数比例分别为45%和51%。其中,光电子方向的这一问题相对而言更为突出。

根据笔者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的体会和调研走访的发现,宁波工程学院电科专业光电子方向的突出问题是定位不准,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结构不适应,培养方案缺乏特色。这也是众多高等院校光电子类专业面临的普遍问题[4-8]。面对发展速度快、涵盖内容广的光电子技术这一新兴高科技产业,作为一所普通院校的专业不可能涉及每一个领域。如何能找准专业定位,实现专业与产业的紧密对接,精确地把握人才培养的核心知识和核心能力,制定合理的专业培养方案,是提高宁波工程学院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这还将有助于提升宁波工程学院的专业特色,有利于品牌专业的建设。

二、光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策略

(一)确定与光电子产业的对接点,准确定位核心知识与能力

应用型本科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要根据本地区产业发展需要,培养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良好素质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宁波工程学院的光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要紧紧围绕浙江省、宁波市及周边地区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发展现状和学校办学特点。统计表明,浙江省的光电子产业近年来以年均30%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全省从事光电子产品生产的企业已有500多家,占全省信息产业总值的5%,目前已成为我国光电子产业大省。我省在光通信/光通信/光材料及光伏器件等方面已经形成了系列产品。特别是在光学仪器与光学加工领域,具有国内领先的规模。因此,我省在光电子器件制造和加工领域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因此,在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改革过程中,如何在地方现有的产业基础上把握专业培养目标的对接点是十分关键的。我们从光电子产业链的组成和浙江省光电子行业现状出发,通过前期的大量企业走访和调研分析,深入分析了人才需求,初步确定了以产业链中、下游的光电子器件和系统集成领域作为专业的对接点,如图1的专业培养方案改革示意图所示,在这一产业领域,光电器件作为系统的功能核心,电子系统作为控制核心,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另外,宁波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目前已有光电子技术和电子系统设计两个方向。其中,专业在电子系统设计方向具有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和师资队伍,在学生培养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培养成果。并且,近几年来,专业在光电子技术方向引入了较好的师资力量,投入大量资金购买仪器设备,建设光电子实验室。选择光电子器件和系统集成作为对接点,可以充分整合、利用本专业在光电子技术和系统设计方面的现有资源,有利于发展“光”“电”融合的专业特色。在确定了本专业与光电子行业的对接点后,我们将紧紧围绕该对接点,以“光”“电”融合为特色,精确提炼专业培养的核心知识和核心能力,并围绕核心知识与核心能力开展课程体系整合与实践环节改革,形成特色鲜明、行业衔接度高的专业培养方案。

图1 光电子专业方向培养方案示意图

(二)以双核培养为中心,建设光电子课程体系,加强实践环节改革

1.围绕光电子专业的核心知识和能力构建课程体

系。首先,以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为突破口,优化整合现有课程,进行实践环节改革,建立与光电子产业对接的课程体系。新建课程体系将分为四个模块,分别为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选修课程模块以及实践课程模块。基础课程模块主要培养学生职业基础能力和人文素养,主要包括英语、思想政治教育、身体素质培养、文献检索与写作、职业规划以及人文艺术类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知识,主要包括物理电子、应用光学和系统设计类课程,专业选修课程模块主要围绕光电子产业领域的新应用和新发展,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包括“光伏电子技术”、“半导体器件工艺”、“信号处理”等课程。

2.实践课程模块是本次改革的重中之重,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实践能力。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实践课程的学时比例将大幅提升,加大实习实训的比重。在课程设置上,以典型职业活动为线索确定专业实践课程设置,按照企业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以工作任务来整合实践课程内容。我们将新开“应用光学设计”和“半导体照明应用技术”两门课程,并以这两门课作为实践改革试点,对接企业环境建设实践实训场所。根据职业岗位特点,在校内开设“校中厂”,由企业设计师和专任教师共同指导,并带领学生承接项目、练就技能,实现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不断提升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专业对接产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保障

“专业对接产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需要各类保障机制的同步改革,主要包括适应“专业对接产业”的教学管理和教学考核方式的改革,适应“专业对接产业”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与课程体系相配套的实践实训场所的建设,以期逐渐建立适应“专业对接产业”的光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各类保障机制[9-10]。

1.引入光电子企业及行业协会相关人员,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和优化,专业教学管理和教学考核方案的审定。特别对于实践类课程,明确对核心能力的考核目标,结合企业项目管理和考核方式,加大过程考核比重。对实践环节制定细化的考核制度,用量化的标准衡量和保证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质量,建立适应“专业对接产业”目的考核和管理的新途径。

2.调整师资队伍建设思路,制订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通过引进、培养、聘任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教授作为专业带头人,聘任一批行业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派遣专任教师到企业中实践、国内外进修培训等途径,加快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组建具有教学、研发和社会能力的双师结构合理的优秀教学团队。

建立“校企互聘互管”的机制,鼓励专人教师下企业锻炼如承担企业科研项目或社会服务项目,并将其作为晋升职称或评先评优的条件之一。建立一支稳定的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充实教师队伍的力量,最终形成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兼职教师和“双师”素质的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多个层次的科学合理的教师团队。目前,学校已经在“双师”型师资培养方面走出了第一步,提出了百名博士进企业的目标,光电子专业每年将有1―2名博士到企业一线参与设计和生产。

3.与课程体系配套的实验实践场所建设是保障“专业对接产业”人才培养方案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由于光电类实践类课程所需设备“多”而“杂”,并且仪器一般比较精密贵重,因此实验室的建设更需要贵精而不在多,目前,宁波工程学院的电子实验实训中心已建有光电信号检测、光纤通信、激光原理、光电子技术、发光二极管(LED)设计与检测等5个实验室,但是,实验设备普遍面临功能单一、组合型差、自主开发功能缺乏等缺点,因而导致实践训练的能力与企业需求脱节。我将邀请企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指导并参与实践场所和实验室的建设,所购置设备尽量满足模块化、易组合、可替换的特点,并且兼顾自主设计和开发的功能,使其既能满足教学需要,也尽可能贴近实际生产,使学生在校内就能了解企业的真实环境,缩短现代企业人才需求与学校教学的距离。提高实践实验室的开放性,实现实验室的实践教学、学生竞赛、企业项目开发等多功能性。

四、结语

基于专业与产业的精确对接点,找准专业培养方向的定位,提炼光电子专业的核心知识与核心能力,进行课程体系的调整优化以及保障机制的建设,才能实现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有的放矢。这是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不仅有助于提升宁波工程学院的专业特色及品牌专业建设,还能培养出适应本地区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曼,刘颖.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与产业经济发展适

切性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11,(4).

[2]胡赤弟.论区域高等教育中学科-专业-产业链的构建

[J].教育研究,2009,(6).

[3]朱健,刘巨钦.论高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对接[J].

理工高教研究,2010,(3).

[4]王福娟,王嘉辉,雷宏香等.紧跟社会需求,培养高素质

光电子专业人才[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8).

[5]牛金海,杨杞,丛妍等.适应市场需求的光电子实验中心

建设与创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7).

[6]曾庆光,王忆,朱慧群.地方高校光电子专业课程建设探

讨[J].高教论坛,2010,(6).

[7]毕卫红,张保军,付广伟等.光电子专业综合训练实践教

学模式初探[J].教学研究,2014,(4).

[8]李雷,刘海.光电子专业方向的实践环节教学改革与建

设[J].吉林省教学学院学报:上旬,2014,(3).

[9]黄志兵,胡赤地.学科-专业-产业链“公司化”运行模

式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3).

第9篇:量子力学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 内涵 策略

毫无疑问,“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界的热词。何为核心素养?无论是教育部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或是林崇德教授主编的《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都在反复强调: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所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由此,我们不难顺势推断:小学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在接受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数学品格”和“关键数学能力”。那么,作为一线数学教师,我们该如何认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要义,进而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呢?本文试着就此谈些想法。

一、内涵感知:怎样看待“学科核心素养”

事实上,在深化课改的背景下,教育界不缺新名词。放眼小学数学学科领域,“三维目标”“四基”“四能”“十大核心词”……课程目标的“口袋”,已被这些新名词“塞得满满当当”了。一线教师都渴求拥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本事,来应对纷繁复杂的课程要求。此时,“学科核心素养”这个新名词“从天而降”。老师们在倍感教研压力的同时,也出F了诸多真实的疑惑:学科核心素养指什么?能清楚地加以描述吗?学科核心素养与原有的课程目标之间是什么关系?是新增、替换还是发展……就现状来说,这些问题似乎并未得到清晰而明确的回答。笔者认为,我们在把握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时,要树立以下两种意识:

1.不是“增加目标”,而是“聚焦关键”

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是适应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就表明,学科核心素养应该是惠及每个学生且具有“底线”属性的。先说说必备品格。数学教学历来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定然涉及“品格”,而厘清哪些是必备的、哪些是选备的,无疑是培育学生必备品格的首要视点。再说说关键能力。每位数学教师都能报出一大串小学生应该修炼的数学能力,如观察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能力、交流能力……那么,哪些是关键能力,我们也需要有所遴选和侧重。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当前关注学科核心素养,并非要增加课程目标、拔高教学要求,而是对原有课程目标、教学要求作出审视与分析,确立并聚焦其中“不可或缺”的优先选项。由此,有利于“打通”执教者育人理念的“任督二脉”,在坚守原有目标的基础上,主动观照、深层聚焦、切实培育支撑学生生命成长的核心素养。

2.不是“另起炉灶”,而是“薪火传承”

在2016年11月上海举行的“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上,中央民族大学孙晓天教授指出:“目前,关注核心概念,意味着关注核心素养。”这里所说的核心概念,就是“课标”(2011年版)所提出的“十大核心词”。孙教授的精辟论断,至少能给我们带来两点启迪:其一,无须畏惧,核心素养并不神秘。关注核心素养,就从关注核心概念开始。其二,有待深化。需要对十个核心概念再作进一步剖析与梳理,找出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几个加以凸显、放大。孙教授认为,十个核心概念中,“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是其他核心概念的逻辑基础与培育支点。因此,可以视为关键能力,也更贴近核心素养。笔者极为认同。

尽管,到目前为止,鲜有学者专家能明确界定“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具体是哪几项”,但有一点却是越来越清晰的:进一步加强对“十大核心词”的理解、聚焦与践行,是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切实可行的具体抓手。

二、策略探寻:怎样培育“学科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日积月累、持续强化的过程。这个过程的迈进,有赖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惯常行为作出深刻反思。前段时间,区教研室组织青年教师研修班活动,五位新秀同上《平均分》(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五节课的教学设计大同小异:(1)教学例1。出示6颗糖,让学生口答“怎么分成3份”,得出像“2,2,2”这样的分法是“平均分”,并适时呈现一些图片,请学生判别是否平均分。(2)教学例2。出题后,先请学生用圆片代替橘子进行操作,再请代表上台展示,得出“每份3个”的正确结果。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像课本语言那样规范描述……应该说,课堂流程顺应教材脉络,非常顺畅。然而,当我们从核心素养培育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教学组织,依然只是“把宝押在”具体知识的习得及浅层技能的训练上,很难帮助学生积蓄起利于终身发展、适应社会需求的核心素养。

正如孙晓天教授所讲的“教学不变,核心素养不会产生”。笔者认为,数学教学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寻求转型。

1.提升课堂立意,让核心素养“生根”

立意,看似务虚,却是决定实际行动是否有效的根本前提。为了使学科核心素养有可能进入学生的认知世界,教师首先必须提升课堂立意。也就是说,教学设计除了关注知识习得与技能养成,还需结合教学内容深层思考“是否可以领悟某种数学思想”“是否可以积累某类活动经验”“是否可以对接某个课程核心词”“是否可以熏陶某些品格习性”……由于立意更高了,那些事关核心素养的东西才有机会进入课堂现场,切实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实现“显性收益”与“隐性素养”的双赢。

那么在《平均分》的教学中,除了理解平均分的数学含义、掌握平均分的规范描述,还能怎样提升立意呢?我想,有三个视角值得挖掘。第一个视角,平均分是众多分法中的一种,切忌断言“是最好的分法”。换言之,“平均分”应该与“不平均分”和谐共存。因此在例1的教学中,“平均分”概念的引出,不应来自于“分法的优化”(让学生选择“哪种分法最好”),而该来自于“分法的分类”(让学生尝试“把这些分法按一定标准分类”),从而将分类思想植入学生脑海。第二个视角,在例2的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以“得出正解、规范的描述”为价值取向,更要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品格表现,即要高度重视、充分展现“确实不会分”“总算分好了,但过程很曲折”等学情真相,放大其中的“实事求是”“诚信”“坚持”等品格亮色。第三个视角,解决例2时,“过程”比“结果”更具风景。有的学生“很快得出每份3个”,有的学生“先每份1个或2个,再分多余的”,还有的学生“先每份4个,发现不够再调整”……对此,教师要悉心关注“从头至尾,你是怎样思考的”,并让学生的“数感”“运算能力”“推理能力”“规划与调整的活动经验”得以强化。

2.变革教学行为,催核心素养“发芽”

先有充分亲历,才有素养生长。基于此,教师不要设计过多、过杂、过密的学习材料,以免学生的体验支离破碎,缺失整体张力;更别因为着急得出结论而压缩应有的活动过程与探究空间,使得学生的体验外强中干。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必须把握一个基本原则:尽量由学生自主、充分、完整地经历某个问题(或主题)的解决(或探究)过程,使其亲身触碰“阳光”与“风雨”,真实体悟“挫折”与“成功”,以获得更为丰硕的素养层面的主体发展。

回到《平均分》的教学,笔者觉得,教材所编的“在分6颗糖中认识平均分”“在分18个橘子中体验平均分”的学习路径,虽然循序渐进、逐步提升,但总感觉两个例题各自为营、缺乏整合,自主空间较小,不利于让学生充分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依个人拙见,教师不妨将两道例题合为一道,内容为“分12个橘子”。教学活动可这样展开,(1)认识“平均分”:①把12个橘子分给3个人,可以怎么分?每个同学拿圆片操作,尽量多想几种分法,并将结果记录下来。②学生汇报多种分法,教师逐个板书。然后,请学生按一定的标准o黑板上的所有分法分类,从而引出“每人分得不相同”的为一类、“每人分得一样多”的为一类。教师顺势点题:今天,我们重点研究“每人分得一样多”的这类,这样的分法叫“平均分”。③其他几种分法(如12分成3、4、5)可以怎样调整为平均分?(2)体验“平均分”:①刚才分橘子的过程,我们可以这样说:“把12个橘子平均分成3份,每份4个。”规范语言,反复表达。②如果把12个橘子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几个呢?同学们继续拿圆片操作,并跟同桌充分交流分橘子的过程。③请代表展示、汇报,以完整呈现思考过程为价值取向。同时,对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提到的“通过估计来大致确定分的个数”(数感)、“运用计算得出结果”(运算能力)等细节,都给予充分肯定与强化。④课件演示,重点指导:面对“把12个橘子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怎样思考?

这样的教学改进,增强了每个学生的课堂卷入度与存在感,为素养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首先,变“个别口答”为“全员操作”,有利于使学生积累鲜活经验、丰富学习体会。其次,重视思维过程的完整表露,将“推理能力”的锤炼落到实处,且同步加强了“数感”“运算能力”的培养。最后,将“面对这类问题该如何思考”作为教学重点,对于学生思维方式的深度改良很有好处。

3.改进评价方式,促核心素养“结果”

质量评价,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最重要的课程内容,一旦与质量评价脱节,教师、学生乃至家长都不会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关注。所以,在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中,质量评价的创新与优化不容忽视。具体地说,要在坚守传统评价方式优势的基础上,更多地考虑“如何通过评价暴露学生‘必备品格’的水平与‘关键能力’的状况”。当前,很多学校在低年级质量评价中采取“游考”的方式,便是值得推广的实践举措。“游考”过程中,学生被带入高度仿真的问题场景中,综合性地发挥所学,全身心地展开实践,独立而完整地解决某个特定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促进了知识、技能、思想、经验及更多隐性素养的融会贯通。

再看《平均分》一课,该怎样来评价教学效果呢?除了“判别是否平均分”“圈一圈,填一填”等常规试题,必须引入一些非常规材料,“逼”每个学生自觉调动在学习过程中所积累起的各种意识、感觉及能力,助其收获素养修炼的阶段性成果。如下图所示,是笔者设计的一道“平均分”质量评价题。检测形式可以是“游考”中的表达题,也可以是笔试中的说理题。此题区别于教材例题的创新之处是,橘子的总数未知。解决这个问题,无法“走寻常路”。不同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所建构的“思考此类问题的方式”及“解决问题的程序经验”便能得到真实激活,其逻辑思维能力、有据推理能力也可实现有效锤炼。有的学生会想到“先数出共有多少橘子”(如28个),再用“几七二十八”的乘法口诀来得出每份个数;有的学生“并不急着数出橘子总数”,而是凭数感认定“橘子挺多,每份分2个应该是够的”,所以,他的策略是“先每份2个,等剩下的橘子数一目了然后,再继续分完”。

最后,笔者想说,我们不应该孤立地研究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问题,而必须努力将这项研究与解决近年来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使得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构建更具现实意义,更有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