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多媒体基础知识范文

多媒体基础知识精选(九篇)

多媒体基础知识

第1篇:多媒体基础知识范文

1 幼儿教育的特点

基础性 幼儿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的最早阶段,是丰富认知、学习技能、培养能力和品质的初级阶段,是基础性教育。在幼儿教育阶段,教师要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生活知识,要引导幼儿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幼儿对自己的认识。而这些都是基础性的教育,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

趣味性 幼儿教育具有趣味性的特点。幼儿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生理和心理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他们对世界、事物的认识具有简单性、非逻辑性的特点。由于心理发展的不完善,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容易被新奇事物吸引,所以幼儿教育要具有趣味性的特点,以此抓住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到教学内容上来,这样才能够增强教学的效果。

启发性 幼儿犹如一张构建宏伟蓝图的白纸,需要教师进行悉心的培养,才能够使他们的生活美丽多彩,才能够促进他们的发展和成长。而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启发性教育,积极引导幼儿学习知识、养成习惯,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基础。启发性教育也是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师积极的启发和引导下,让幼儿积极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幼儿养成善于思考、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2 多媒体技术的特征

多媒体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地,将多个单媒体组合使用。多媒体技术是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将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有机集成,并通过计算机输出设备展示给操作者,使其通过交互界面完成一系列人机交互操作[1]。

信息的多元化 多媒体技术提供的教学信息具有多元化的特点。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向幼儿提供视觉信息、听觉信息,可以通过文字的形式提供信息,也可以通过录像和图像的形式提供信息,而多种信息的综合更是能够向幼儿提供多渠道的信息,对知识的传授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操作的灵活性 多媒体技术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幼儿特点、教学条件等主客观条件,删选相应的教学内容制作成多媒体教学课件。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教师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不会拘泥于某种固定的形式,只要具有基本的教学条件和可参考的教学资料,均可以制作出良好的多媒体课件用于教学。

3 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课堂教学是系统、复杂的过程,尤其幼儿教育由于面对的特殊的群体,教学过程的控制尤为重要。对幼儿教育来讲,趣味性是其一大特点。多媒体技术结合了声音、录像、图像、文字的多通道信息施加方式,比单纯的教师讲解、文字阅读趣味性强。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能够大大提高其趣味性,对幼儿教育的发展极为有利。

促进幼儿对知识的理解 知识传授是教育的基本目的,幼儿也不例外。幼儿教育是让幼儿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阶段,而这些知识和技能的获得都是通过教师和幼儿之间借助某种媒介或载体的信息交流得以实现。由于幼儿身心发展不完善,很多知识在传播的过程中会遇到障碍,以至于幼儿不能够或者不能很好地理解知识,导致教学效果不好。而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展示录像案例、提供形象图片、配以文字或者语言解释的形式,向幼儿具体形象地展示所学知识,达到促进其对知识理解的目的。

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是能动的重要的教学力量,教学过程中必须大大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才能够保证教学质量。幼儿教育知识具有基础性但是繁杂,幼儿具有好动性但是难于管理,所以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教师需要根据幼儿园、自身、幼儿等因素合理制作多媒体课件,需要教师对幼儿教育和儿童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需要教师不断地丰富自身的知识,这对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大有好处。

4 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原则

实效性原则 教学以质量为衡量标准,教学质量不高的教育不是成功的教育,教学质量不好的教育不是好的教育。幼儿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形式和阶段,其教育的质量深受社会的关注。作为最基础的教育形式之一,幼儿教育对幼儿习惯的养成、基本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一定要注意实效性原则,即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够完成幼儿教育的目标,也才能够体现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运用的优势。教师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上一定要注意实效性,选择符合幼儿身心特点,并具有教育意义的材料。课件的播放也要注意时间的间隔等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最大程度保证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实效性。

基础性原则 幼儿教育是我国的基础教育,幼儿教育所担负的任务就是帮助、引导、支持幼儿获得基本的学习、生活、实践、社会知识,为幼儿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运用中也要遵循基础性原则,在知识材料的选取上要遵循基础性原则,选择符合幼儿教育特点和目标的基础知识材料。应注意内容的基础性,不要过度追求课件的优美、丰富而忽视了内容的基础性。只有保证多媒体技术的基础性,才能够符合并促进幼儿教育的开展。

适当性原则 幼儿教育的对象是幼儿,幼儿这一群体在身心发展上还不完善,对学习、生活、社会、世界的先前知识储备不多,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能力较差,所以在幼儿教育中要把握传授内容的适当性。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运用也要注意适当性原则,即要根据幼儿的接受能力和知识储备向幼儿传授适当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深入地学习幼儿的身心特点,并不断地进行知识的丰富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5 结论

幼儿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主要形式,具有基础性、趣味性和启发性的特点;多媒体技术信息多元化和操作灵活性的特征能够有效地提高幼儿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促进幼儿对知识的理解,并能够大大地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要注意实效性、基础性和适当性原则。

建议幼儿教育要高度重视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应该督促教师深入地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进行研究,积极地丰富相关的知识和提高相关的能力,促进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徐明成.多媒体技术对教学的作用和影响[J].现代情报,2006(10):219-221.

第2篇:多媒体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中职;多媒体技术;基础会计;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8012701

中职教育,主要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与实践技能为基本的教学目标,因此,在中职基础会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教学目光放在构建学生基础会计知识框架、培养学生的会计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上,引进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创新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多媒体创设各种教学情境,以活跃基础会计教学课堂,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基础会计知识积极性、主动性的目的,进而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会计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使学生成长成为复合型会计人才。

1 多媒体技术在中职基础会计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大多数教师都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实效性,从而开始努力学习现代教育知识,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以期能够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但是,在中职基础会计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并没有正确地应用多媒体技术,从而使课堂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主要表现在:(1)部分基础会计教师过度地重视多媒体教学的实效性,从而将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展示在多媒体课件上,多媒体教学方法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使学生没有思考、练习、实践的时间,大大地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与学习效果的提高;(2)一些中职基础会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度地关注课件的生动性、丰富性,将很多的思维训练都以简单的演示所替代,未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这对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等的提高是不利的。

2 提高媒体技术在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中应用效果的策略

在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之后,中职基础会计教师应该尽量避免以上误区,全面地思考基础会计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与发展情况,创新地、有选择地、科学合理地应用多媒体技术,以便最大化地发挥多媒体技术在中职基础会计教学应用中的优势,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第一,结合实际教学内容,有选择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并不是所有的基础会计教学内容都适宜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因此,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技术过程中,应该以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等为原则,结合实际教学内容,有选择地应用多媒体技术,从而使基础会计课堂教学张弛有度,合理安排教师讲授、学生思考与练习、多媒体展示等环节的时间,以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第二,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活跃基础会计课堂教学氛围。创设教学情境是比较常用、也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而教师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将进一步提高教学情境的有效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另外,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还可以活跃基础会计课堂教学氛围,使课堂教学呈现宽松、民主、自由的状态,有利于学生活跃思维,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第三,利用多媒体的优势,适当拓宽基础会计教学内容。中职基础会计教学的目标是以提高学生会计技能为主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灵活应用多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的优势,适当地拓宽基础会计教学的内容,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更新的会计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为成为一名复合型的会计人才做准备。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可设第二课堂,指导学生应用计算机网络查询先进的会计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从而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

第四,结合传统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会计技能与综合素质。在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并不是要抛弃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要将两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发挥多媒体技术的生动、灵活、直观等特点以及传统教学方法的交流、讨论、理解等优势,教师一定要提高认识,并设计出合理的练习题目,以巩固学生基础会计知识,提高学生的会计技能与综合素质。

3 结语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有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等优势,因此,在中职基础会计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提高对多媒体技术应用的认识,结合实际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情况,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从而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构建完善的基础会计知识框架,提高会计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为成长成为一名复合型的会计人才做准备。另外,在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避免多媒体教学应用的盲目性,以最大化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促进基础会计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顿卉.多媒体课件在中职学校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河南农业,2008,232(24):2224.

[2]王欣.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提高会计课堂教学效果[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11(02):2325.

[3]王进君.浅谈多媒体技术在中等职业会计教学中的运用[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7,181(01):7273.

第3篇:多媒体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 电工基础 教学

兴趣是学生学习一门课程的前提。学习兴趣的高低对该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电工基础以物理学为基础,是电子电工类专业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课程,其特点是概念性词汇多、理论知识抽象,这也给该门课程的教学带来较大困难。因此,通过有效的教学措施提升学生学习电工基础课程的兴趣,就是本文所关注的重点。

一、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效果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是通过文字、动画、图画、声音等工具,将生硬的概念和理论变成易于接受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教学刺激,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通过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我们发现,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缺乏兴趣,对课程概念死记硬背,教学效果也差强人意,不能很好地将内容和实际联系。如果将多媒体与课程相结合,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该门课程的积极性,更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为提升教学质量有所帮助。例如,在短路课程的讲解中,笔者就通过多媒体技术,运用声音、图片和动画,形象表达出导线发热、冒烟等现象。这样就能立刻提升学生的学习欲望,抓住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学生能否学好一门课程的重要因素,在学生学习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辅助方式,对教师在电脑知识了解、课件制作和学生心理把握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它不仅要求教师对该门课程有着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同时要求教师能够将教学同电脑技术、动画设计、声音匹配等方面的知识综合起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提升多媒体教学效果的措施

1.提升学校领导对该技术的重视

学校领导对多媒体技术在课程中应用的重视程度是该技术能否贯彻落实的重要保障。只有学校领导对该技术的认可、重视,才能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支持,从而为多媒体技术的推行铺平道路。

2.提升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

多媒体教学技术的提升离不开教师自身对多媒体技术的掌握。提升教师对该技术的掌握能力,是在电工基础课程中推广多媒体技术的重要保障和措施。具体提升措施如下。

(1)加强电脑技术的培训。电脑技术是多媒体技术的关键性因素。通过培训电脑技术,能够为教师提升多媒体教学水平奠定技术基础。

(2)加强交流。培训的过程中要增加交流,只有大家积极交流学习心得和教学感受,才能让更多的教师知道多媒体教学在电工基础课程中的重要性,才能让教师更加愿意去改进教育方法,从而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可以尝试将课件拿出来分享,对好的课件可以全校通报表扬,通过这些措施,激励教师积极投身到制作优秀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中。

3.重视多媒体教学方法的改进

在枯燥、乏味的电工基础课程中,作为一项新兴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有着非常明显的教学效果。因此,加强并改进多媒体教学方法,对提升教学效果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多媒体课件中,将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电路串联与电路并联效果的差异,通过语音的方式表现他们之间的不同。又如,在短路试验中,可以通过一声“扑哧”的语音效果,和“冒烟”的图片效果,让大家知道短路是会烧毁线路的。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在娱乐中学到知识,又能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电工基础课程中,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不仅能帮助人们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学观,从单纯的重视传授知识,转变为既重视传授知识,又重视能力培养;还能帮助教师、学校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形式从单一化转为向多样化发展,为学习者提供多重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侯冬梅.多媒体在电工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2008(6).

[2]应荣辉.多媒体技术在电工基础教学中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2).

第4篇:多媒体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课件应用;课程特点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计算机的使用领域,使计算机由办公室、实验室中的专用品变成了信息社会的普通工具,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管理、学校教育、公共信息咨询、商业广告、军事指挥与训练,甚至家庭生活与娱乐等领域。

1 多媒体教学与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多媒体教学优点

多媒体教学是将多媒体计算机、投影仪、音响等多种设备组合成一个整体,实现了多种教学设备协调有序的共同完成教学工作。现在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也都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先讲解教学内容并演示相关操作,学生在课堂再自己操作。将多媒体教学应用到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把教学内容数字化处理,制作成课件利用光盘和网络等移动媒体进行存储、省去了老师重复书写板书提高老师的工作效率同时课程的教学容量也增多,把视频技术声像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使教学过程智能化,让课堂生动了起来。利用网络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方便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2 高职计算机基础多媒体教学的现状与提高教学效果的应对策略

2.1 多媒体教学的应用过程必须紧密结合学生特点与课程特点

计算机基础是学生入校开设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的课程,课程内容特点知识点小而散并没有什么大的主干线,虽然整个操作过程并不复杂但是操作步骤繁多,学生听的时候感觉不难自己实践操作起来却是丢三落四。对于刚刚结束高中学习的新生,已经习惯了老师所讲授的每一节课的内容都有明确的主干线,然而计算机基础课程不但没有主干线要动手实践操作的这些变化,使得学生没有办法很快适应这种多媒体教学方法。同时入校新生来自不同的地方,在当今社会各地教学资源的不平衡直接导致了入校新生计算机水平的差异比较大。

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之前应提前做一些工作来了解学生的特点,首先可以对入校的新生进行一次关于高中计算机学习状态的问卷调查,在设计问卷时尽可能地详细,以方便能从中得到更多的信息,同时在开学时对入校新生进行一次计算机水平测试,通过分析问卷调查和水平测试的结果为我们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改变媒体教学方法提供一个可靠的参考依据。在计算机基础的多媒体教学中采用教师讲解演示和视频操作演示相结合的方法,在课堂上根据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的分布情况来提供不同难度的案列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以此来加强学生的上机操作能力,并在课后利用视频的方式给出学生各案列的操作参考方法。

2.2 让多媒体教学的课件内容更加合理化、科学化、实用化

课件可以说是多媒体教学中的重点了,课件制作的好坏直接会影响到课堂的授课效果。在高职院校为了提高计算机基础的多媒体教学效果,首先本课程的课件内容必须合理化科学化,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师一般都会提前制作课件,在课堂上就省下了书写板书的时间,这样教师就可以把这些空闲出来的时间用在为学生讲解更多的理论知识和演示实践操作上,同时利用网络可以在教室开阔学生的知识面。课件的使用虽然很好的丰富了教学内容,但是近几年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却出现了教师的课件内容只是一味追求教学内容多而忽略学生实际需要和接受能力,这种情况下教师虽然付出了很多但是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代课老师在制作课件时应该以学生需要和学生兴趣为指导思想,在日常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多提问学生,课后和学生多交流的方法掌握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让学生上讲台演示上机操作来检查学生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多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实际想知道什么,并结合当下计算机技术技术的发展方向制作下一次课堂上所用的课件。高质量的课件才能更好的保证教学质量。

其次课件内容必须实用化。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利用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手段,将教学内容形象化生动化,比起以前教师一根粉笔一张嘴的形式就讲解完所有知识,多媒体教学更能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记忆。但是课件制作过于花哨,在课件中大量使用图片、动画等现象却很普遍,这样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在制作计算机基础教学课件时,利用网络资源给学生适当分享当前社会上计算机的前沿知识和重大事件会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利用视频为学生演示操作过程的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操作步骤的记忆,另外也利于学生在课后自己复习。同时根据课程特点,在课程上教师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重复操作步骤,多留给学生时间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老师再点评,这种方式教学效果应该会好于老师用课件讲授很多理论知识。

2.3 根据课堂情况灵活改变多媒体教学方式

高职院校的学生总体上来说,都是高中阶段学习领悟性和自学能力较弱的学生,多媒体教学方便了教师对于知识的讲解,节省教师书写板书的时间。同时也减少了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时间,和对于知识的消化时间,容易造成学生的思维跟不上老师的授课速度,当教师把课程的授课过程变成一场“速度”的较量时,长期这样最终能保留在“速度”较量这个战场上的学生会越来越少。课件制作出来应用到课程上,是为了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但是课件如果不能正确应用就会影响教学效果。

结合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来改变教学方式,放慢课件的讲解速度,多为学生演示操作方法,结合黑板书写板书,在必要的时候利用粉笔书写板书可以更加仔细的为学生分析问题,根据学生课堂的表现来随时掌握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序,利用黑板为学生现场变动例题讲解应用所学知识。而不是把所有过程用大篇幅的文字形式全写在课件了,这样不利用学生抓住学习重点。新型的多媒体教学方法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使用可以起到互相弥补缺点的作用。同时在课堂上请学生上讲台当“小老师”利用多媒体给大家演示教学内容,利用网络学生自行查找资料完成实训内容等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5篇:多媒体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基础课教学 教学改革

目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教学体系在中国并不完善,大部分院校由于师资人员稀缺,在课程设置以及教材的规范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如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没有规范统一的要求与内容;在基础课程的设置上盲目照搬国内外同类院校的相关课程,形成了现阶段基础教育与后续专业课程教育脱节的问题;课程设置不利导致学生在就业时无法直接面对工作岗位,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继续教育。针对这些现象,本文以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基础课教学为切入点,力图通过对设计教育方法沿革的研究,以及对国内外相关院校优秀教学模式与经验的借鉴,找到国内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基础课教学的合理方式,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整体学科发展提供先决条件。

一、基础课教学对基于艺术学学科门类下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重要性

国内高等教育中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主要依托于传统艺术院校及综合性大学的艺术设计专业而开设。依托于艺术学学科门类下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艺术造诣,辅之以培养其熟练操作各类设计软件的能力;依托于工学学科门类下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主要侧重于向学生传授计算机及信息处理技术,辅之以适量艺术类课程的培训。本文中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指的是依托于艺术学学科门类设计学类下的专业学科。

与传统艺术学门类的课程设置体系一样,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的首要环节是基础课。从培养学生专业素养方面来讲,基础课教学为学生未来进行艺术设计提供了基本艺术构思与实践能力,基础课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学生对专业的初始学习兴趣的浓淡,以及学生本科学习阶段和职业生涯中执行能力的高低。艺术设计以创意为本,除了对学生基本造型能力的培养外,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基础课还肩负着启迪学生创意思维能力的重任,是引导学生进入专业创意与设计领域的关键。从完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方面来讲,基础课教学目标设置的合理性与教学成果的有效性将直接影响学科全面的课程体系设置与建设,对探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课程建设之路,乃至认识教学教育规律都起着前提性的作用。因此,基础课教学对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基本教学与学科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前国内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基础课教学现状与弊端分析

目前,国内各院校对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基础课教学都比较重视,有的院校还专门成立了基础教学部来负责基础教学。绝大多数院校制定了相对完善的基础课程体系和明确专向的教学目标,并要求教师结合较为丰富的教学内容以及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努力使学生获得扎实的专业基础能力。然而,作为在我国起步较晚的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课程设置与专业建设中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在发展中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弊端。作为本专业课程设置中的首要环节,基础课教学肩负着联接传统的艺术素养教育与现代的创意设计教育的重任。但是在现阶段具体的教学实施中,却呈现出以下诸多弊端:

第一,缺乏与专业特征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不利于学生的后续教育与就业。一些院校盲目照搬国内外同类院校的相关课程建设,在基础课程的设置上仍以传统的三大构成课程为主。在教学实践检验中,我们发现三大构成的传统教学内容与新媒体方向并不完全适应:三大构成之后的大多数专业课程中很少有手绘的项目,使大多数学生无法将基础课所学应用到后续学习与设计中,形成了与后续专业课程教育脱节的问题,更造成了学生在就业时需要再培养的难题,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就业。

第二,沿用传统的教学体系与模式,不利于对学生创意能力的培养。大部分院校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基础课教学中还采用传统的苏联或者德国包豪斯学院时期的教学模式,无法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时代性相适应。在教学过程中,基础课教师大多采用相近的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向学生传授相似的教学内容,仍以传统的“教师讲,学生练”的教学模式为主,缺乏对现代设计所需要的人才的创意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三,对专业的媒体特征重视不足,缺乏艺术素养与数字技能之间的衔接。目前,国内绝大多数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基础课教学仍以传统的艺术素养教育为主,弱化了对学生的媒体意识和数字技能的培训,致使学生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与传统艺术专业相混淆,无法准确进行自我定位,并在后续的专业课学习中出现对数字技术的学习困难乃至心理排斥。

三、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基础课教学改革探索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多学科与新技术相融合的新兴专业,其专业涵盖内容广,作品表现丰富,形式多样。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基础课程既不是传统的三大构成与手绘技能培训,也不是简单的用电脑绘制图形的课程,而有其自身的特性,即艺术与技术的综合性、多媒体融合的表现性、人与新媒体的交互性、与时俱进的创新性。因此,只有在基础课程的设备上兼顾新媒体的特性,才能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在未来的数字媒体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中,应努力做到以下措施:

(一)在课程培养内容中注重对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

好的思维方式会改变学生学习的思维模式,会提升其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性和求知欲望。因此,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基础课程的设定要在前期就注重对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使其不但能在知识的理解上循序渐进,养成良好的思维模式,还能对所学知识举一反三,从而在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取得实效。

在教学过程中,可尝试重新设定数字媒体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形式与内容,将一些平面专业的思维训练课程,如图形联想、创意课程、字体设计、版面设计等适当引入其中。在授课时也要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模式。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的普及,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思路和学习路径,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单一授课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教师可以在授课前设定主题作业及框架,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方法和自学能力,使其独立探索教师课前布置的任务并在其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到课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解答学生的问题。这种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成果的最有效方式,它改善了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局面,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也充分检验了教师对于知识的全面掌握。与此同时,学生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习得了良好的自学能力,其未来的学习责任心、对艺术求索的进取心也都得到了巩固。

(二)在课程培养方式中强化数字化的技术手段

数字媒体专业是传统艺术与数字技术相融合的学科,它既要求学生对艺术专业知识有足够的了解,又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和理科基础。在基础课授课过程中尝试把数字化教学方法引进传统的教学体系,将是一种提高教学效果的新探索,具有可研究性、可探索性以及非常高的实用性。

在教学过程中,可尝试从以下几个具体方面引入数字化技术手段:第一,将基础课程的作业以一些数字化形式表现,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重点的必要手段。这种方式在启迪学生的同时,也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艺术水平并掌握先进的数字媒体技术,从而以数字化教学手段将知识传递给学生。第二,实施循序渐进的基础课程练习,在探索科学合理的学科内容和训练方法的基础上,达到培养学生形成合理的创作思维方式的终极目标。课程的循序渐进练习表现形式有三种,即以数字化的手段表现图像作品、以数字化的手段表现抽象形态、以数字化的手段创作具有新媒体艺术特征的作品。这三个阶段是一个递进的练习过程,第一阶段可以本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则,让学生将一些简单的图形图像以数字的形式表现出来;第二阶段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内容与主题来完成,注重培养学生再创造的思维与技能;第三阶段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后续课程作为目标来锻炼,注重对学生多维性、交互性的练习。第三,培训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字化技术,使其在具备基本数字化技术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建立起对综合媒体技术的学习信心。培养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学习兴趣与习惯是本阶段的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对基础技能的掌握能力以及对后续课程的辅助学习能力是本阶段的教育内容。

(三)在课程培养目标中明确实践性的终极教学成果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多对虚拟内容不感兴趣,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基础课设置要以明确的结果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实践项目为主,加大运用数字媒体技术进行艺术创作的实践项目比重。通过“项目带动教学”,引导学生以实践的应用为目标来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

在具体实施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在前期基础课程的设置上具有目标性,最终达到“以项目带动教学”。将大一新生上学期的基础课程目标设置为在学期末能够完成一项带有目标性的项目,将教学与实践融为一体,在向学生传授基础课程知识的同时为其制定学习目标与方向。第二,按照课程教学的实际方向,建立工作室项目责任制,以工作室制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具体教学中,强调实践性教学的导向作用,打破课内外界限,搭建校园与产业沟通的桥梁。学校与院系应积极开设各种工作室和实验基地,使其成为学校与社会对接的窗口,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积累设计经验并反哺基础课教育,为深化课程体系建设做出贡献。第三,在基础课程的检验环节引入市场验收机制,以市场标准检验学生的作品。除了学期考核外,还要与一些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联系,经常性地组织社会从业人员对学生作业做检验,使校园中具有创意的作品能够被应用到实践中,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吴昊.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现状及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2]王晓芬,陆凯,苑鹏军.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基础课与软件课教学新理念[J].电影评介,2009(7).

[3]冯文博,罗维亮.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技术―艺术”培养体系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版),2011(6).

第6篇:多媒体基础知识范文

摘要:根据多年教学实践,以中职财经专业“基础会计”课程为例,从多媒体情境教学的优势入手,提出了在课程教学中实施多媒体情境教学的具体做法和注意点。

关键词 :中职;财经专业;基础会计;多媒体情境教学

基金项目:江苏省商业会计学会、江苏省职业教育会计研究会重点课题“对中职基础会计课程实施多媒体情境教学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SSYKJ2014207)

作者简介:冯中强,男,江苏省宜兴中等专业学校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会计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6-0070-03

“基础会计”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会计基础知识,为后续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该课程综合了多门课程的知识,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应用性较强,包括常用的借贷记账原理,供、产、销、利润形成与分配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等。在教学中,如能使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网站、动画、视频、课件等多媒体手段,创设本课程的多种教学情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各种任务,就可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基础会计”开展多媒体情境教学的优势

情境教学通过设计一些真实性或准真实性的具体人工场合的情形和景象,如模拟公司和企业,学习职业所需要的知识,为教学提供充足的实例,并活化所学知识。[1]情境教学能克服传统教学的缺点,将实践知识与课堂教学内容密切结合,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入手,使学生自觉进入企业生产经营的模拟场景,促使他们勤于思考,变被动听课为主动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运用多媒体情境教学手段,可以创设一个仿真的教学情境,充分、综合运用声音、图片、动画等教学资源,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使学生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职场情境,从而能更有针对性地锻炼专业技能,提高职业能力。由于“基础会计”知识来源于实际,是对企业实际生产活动的提炼,这为多媒体情境教学在“基础会计”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多媒体情境教学在“基础会计”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包括课前的入门教育、筹资过程会计核算、投资过程会计核算、生产经营过程的会计核算以及会计凭证的讲解等,结合企业经营过程实例,从贴近学生实际,设置发生在学生身边,甚至是学生亲身经历的生活情境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把他们的视线集中在特定的学习对象上,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取知识,将教学内容所涉及到的重要事物、现象及发展过程全部再现给学生,丰富了学生的思维信息,拓展了学生的思维通道,使他们的思维能够自由的联想和思考,从而达到应有的学习效果。

二、“基础会计”实施多媒体情境教学的具体做法

目前,中职校一般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施,这为实施“基础会计”多媒体情境教学提供了物质保证。多媒体在“基础会计”情境教学中的作用可以模拟真实的企业经济活动过程,模拟企业会计工作环境,重复再现教学中所需要的真实情境,为师生之间的联系提供快捷简便的沟通渠道,便于实现师生间活动中的数据保存、过程监督以及结果评价。

(一)教学准备

“基础会计”教学情境的创设途径需要做如下准备。

1.师生亲身体验经营活动。选一家中等以上规模的制造业企业,带领学生参观访问,了解原材料的采购、原材料的收发、生产加工、产品验收入库、产品销售、货款回收等资金周转的具体过程,使从未出过校门的中职学生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有一个感性认识。如果可能,还可以增加部分亲身体验活动,由学生参与部分经营过程。

2.视频、图片资料。在经过企业允许的情况下,对所参观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进行录像、拍照和收集资料,以备课堂教学中使用。针对教学大纲中所要求的主要经济业务,以剧本的形式编写主要经济业务案例,聘请“演员”在企业的实际背景下模拟经济业务过程,制成录像。

3.flash动画。会计核算中的某些经济业务要拍成较真实的录像需要很高的成本,目前可行的解决方法是制作flash动画。教学中可以在多媒体的辅助下,通过相关的动画来增加学生对经济业务的感性认识。动画可以自己制作,也可以聘请专业人士制作。

4.会计账务处理实物。购买部分领料单、记账凭证、账簿、会计报表等,供学生课堂练习使用。收集一些发票、银行结算凭证等,尽可能多地准备一些会计核算过程中所使用的实物资料或照片。亲自接触实物,进行实证训练,可以使学生更准确地把握会计核算过程。

(二)基本步骤

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多媒体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可以分为如下基本步骤。

1.带入情境。当学生了解了会计知识对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后,他们一定会重视对“基础会计”的学习。这是实施“基础会计”情境教学的基本保证。初学“基础会计”的学生对企业经营活动基本是陌生的,对会计的核算过程和会计信息的作用更是知之甚少。如果一开始便灌输大量的概念、假设和原则,容易使学生对“基础会计”产生厌烦情绪。“基础会计”的情境教学首先应把学生带入会计的真实环境,体验会计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带领学生去参观真实的企业经营活动,最好是选一家上市公司,这样可以利用其公开的会计信息。参观前给学生提出几个问题,并要求学生参观后写出参观报告:该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如何?该企业是不是很赚钱?该企业生产经营存在什么问题?等等,通过这些问题将学生引入会计天地。

2.延续情境。在学生的学习动机被激发后,若教学过程刻板、单一,学生又会因失望而使已形成的动机弱化,以至消失。因此,在把学生带入情境后,教师要把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入真实情境中,使情境成为一个连续的动态的客体,使教学内容转化为连续情境中真实可信、生动具体的故事情节。

3.优化情境。一旦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起来后,他们便会主动地去阅读教材,但严谨晦涩的教科书会让他们感到理解困难。“基础会计”的情境教学需要将教科书枯燥的内容转化为可感的生活场景、生动的画面、音乐的旋律,或转化为角色的扮演或实物的演示。教师引导学生用他们的眼睛去观察,用他们的心灵去体验,在形象的感染中使他们渐渐地感受到会计的真谛和会计的魅力。

4.凭借情境。教师凭借情境不但要使学生掌握会计知识,还应训练他们应对会计问题的直觉,培养独立分析和思考会计问题的能力。[2]通过经常的情境观察,训练感官,强化感觉,积聚大量表象与经验,并突现、强调情境的某一部分,使学生潜在的直觉在外界有利因素的碰撞下,迸发出直觉思维的火花。情境中鲜明的形象刺激着想象活动近乎无意识地展开,潜在的创造性易于爆发出来。教师通过改变情境、变换数据、叙述故事等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新问题,培养创造性思维。

5.拓宽情境。学校的高墙将学生与纷繁变幻的世界隔离开来,情境教学应为学生认识社会打开一扇窗户。情境教学不应局限于教科书上的会计知识,还应把这些会计知识置于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下进行分析。教师可以利用我国上市公司丰富的会计信息资料、国内外大量的会计案例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引发他们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培养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提高他们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认识。

(三)教学实施

很多教师对动画制作和视频制作并不擅长,要达到制作较完美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材料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因此,很多老师可能对情境教学望而却步。解决办法如下。

1.动画与图片相结合。较简单的内容仅需几幅图片即可达到很好的效果,复杂而又难以理解的内容,可制作flash动画等。

2.团队协作。由多位老师组成“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团队,先制定情境设计计划,然后由每人负责几个特定内容的情境设计,最后集体讨论修改,定稿制作完成后,可以共享。

3.可聘请专业人士制作动画、图片及视频等。在争取学校资金支持的同时,可以考察确定相应的专业公司,聘请专业人士,与课程教学团队一起,制作动画、图片及视频等。

三、“基础会计”实施多媒体情境教学的注意事项

“基础会计”实施多媒体情境教学的本质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会计思维能力,这也是现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一个基本要求。人生活、工作在社会中,他要认清其周围环境、认清社会,才能更好地处理他与别人、他与社会的各种复杂关系。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培养学生的会计思维能力,培养其用唯物主义辩证法和逻辑思维方法认识社会的能力,这就是“基础会计”情境教学的本质目的。[3]但是认识的一般规律是首先对事物有一个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多了,才能上升到理性认识。而“基础会计”课堂中的情境教学恰恰可以很好地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基础会计”教师要在这个良好的会计情境中适时地培养学生的会计思维能力,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因此,情境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方式,其背后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会计思维能力。教师不能脱离这个本质目的,而仅仅停留在有趣的、生动的感性认识上。

另外,从“基础会计”多媒体情境教学中可以看到,只有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会计思维能力,才能体现情境教学的意义和价值。[4]情境教学就是利用情境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最终起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为了让情境教学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以下注意事项也是不容忽视的:(1)可接受性。问题的设计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恰当地设置,要考虑到学生能不能接受,要设计合适的“路径”和“梯度”,便于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2)直观性。问题的设计的内容要直观,是平时生产实践中的一些常见问题,便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3)开放性。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入口宽,开放性强,解决方案多,学生的思维与创造的空间大;(4)挑战性。问题的设计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学习方向,激发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索空间,促进其积极参与,接受问题的挑战;(5)真实性。真实的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应用能力,有利于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培养真实的情感和态度。学习情境越真实,学习到的知识越容易在真实的情境中起作用,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6)“基础会计”课程需要讲述的内容很多,但没有必要将教科书中所有的经济业务都进行情境教学设计,仅对较抽象、或较重要、或较难理解的内容设计情境教学即可。

同时,在多媒体情境教学中,选择哪个知识点,设计什么情境,选用哪些资料,提出哪些问题,正确答案是什么,教师不能都包揽下来,否则,长期以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不到发挥,又养成了“看热闹,听讲解”的新“填鸭式”学习习惯。

在当今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会计专业人才是市场的紧缺型人才之一。而基础会计又是他们所有技能的基础,只有基础打得牢,技能的大厦才不会倾倒。多媒体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将会帮助学生打好扎实稳固的根基,为学习其他专业课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2]周美容.浅谈基础会计情境教学法[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8(1):30-32.

[3]李吉林.“意境说”给予情境教育的理论滋养[J].教育研究,2007(2):10-12.

第7篇:多媒体基础知识范文

多媒体教学具有可提供多种事物运动状态材料的直观性,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广泛性和通过特技处理、将事物分解和综合的可处理性,多媒体教学的产生和发展有效地补充了教学方法,并推动着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

一 体育课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依据

1.多媒体教学的运用有助于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的途径有两种:(1)通过学生从事各种身体练习,使思维活动与身体活动密切结合,掌握体育基础知识;(2)通过安排在室内的体育基础知识课,向学生传授体育基础知识。这是两种传统的体育基础知识传授途径。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运用于教学领域中,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补充。可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其主要依据有以下两点:(1)由于我们的学生来源于农村小学,原有的运动水平参差不齐,掌握的体育基本知识亦有多有少,对体育基础知识的教学造成一定的困难,如果在学习前或学习中运用电视多媒体直观模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输入信息的有效性,将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提高教学效果。(2)在体育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典型的、正解的感性材料。由于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性、广泛性和可用性。因此,可以在教学中根据需要,有选择地播放体育资料片。基于以上两点,我们在体育基础知识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作为直观模式的提供方法,为学生提供各种体育运动的资料,加速学生对体育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多媒体教学是提高技术、技能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体育教学和其他教学的区别就在于体育教学除了一小部分时间安排在室内讲授体育基础知识教材外,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习和掌握一定的体育教育技术和技能,从而进行的各种身体练习,进而增强体质。在这一过程中,只有掌握了体育运动技术、技能,从事身体练习才能变为科学的运动行为,体质的增强才更有效。我们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来示范教学是对教师讲解示范的有效补充。

二 中学体育课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

通过总结他人的经验和结合自己的实践,我认为,在中学体育课中应用多媒体教学主要有以下方式:

1.系统教学

这种方式是采用电视多媒体进行整门课的教学,其主要用于体育基本理论知识方面。

2.辅助教学

辅助教学是目前体育课应用多媒体的主要方式。可以在体育基础知识课中得学生提供丰富、典型的感性材料,在技术教学中为帮助学生理解正确的技术动作提供可塑性示范。多媒体辅助体育教学是通过语言直观和模拟直观相结合而进行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语言直观和模拟直观,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特点,恰当地使用的三种结合形式。(1)先讲述后播放多媒体课件。它主要是对所要放映的内容进行预告和提示;(2)边讲解边多媒体课件,这时的讲述不仅起引导观察作用,而且能和放映的内容相互补充;(3)先多媒体课件后讲述。这时的讲述主要是概括性总结,具有强化作用。三种方式的目的各不同,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作用。

三 运用多媒体有助于动作的示范与讲解

运用多媒体有助于动作示范与讲解,教师示范运动正确、协调、优美。正如镜子一样,给学生产生美感,留下羡慕的形象,使学生有精神振奋、跃跃欲试、积极要求练习的欲望,所以示范动作很重要。运用多媒体讲解,示范动作,可以反复播放,使学生建立一个正确的表象。要求简明扼要、形象生动、条理清晰、风趣幽默,示范后运用多媒体讲解,可以弥补学生观察的不足,又可以补充校正教师示范动作的不足,避免正确动作的失真,加强视觉形象的正确性和完整性。示范运动不正确,给学生留下了不好的形象,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讲解不清楚、不突出,主次不分,面面俱到,使学生顾此失彼,无所适从,势必影响学生练习的情绪。所以教师要练好基本功,做好示范与讲解这一关显得非常重要。

四 教材内容对兴趣的作用

第8篇:多媒体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数字艺术;计算机技能;实践教学;文化创意产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进入21世纪,随着计算机技术、CG产业和游戏娱乐业的快速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以艺术设计为基础的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十一五”大力发展的产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正是适应技术人才的需求而发展的新专业。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以传统的艺术设计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将严谨的数字技术与设计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一个多学科交叉的专业。该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美术修养,既懂技术又懂艺术,能熟练利用计算机新媒体设计工具进行艺术作品的设计和创作的复合型应用设计人才。该专业学生能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熟练掌握各种数字媒体制作软件,具有较好的美术鉴赏能力和一定的美术设计能力,能应用新的数字媒体创作工具从事平面媒体设计、网络媒体制作、游戏、动画等互动媒体制作的专业技术人才。

在当今人才竞争激烈的社会,要想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和就业能力,就必须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使学生毕业后就能满足公司的入职条件。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这个新专业来说,探索和实践完整的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成为高等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2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践技能需求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工业产品、农业产品以及属于第三产业的电视、网络、广告、游戏娱乐等文化产业都需要利用数字技术对产品进行设计、包装和。目前,数字媒体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平面媒体、三维媒体、互动媒体等三种形式。随着计算机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体传播的形式一改过去报纸、电视的单一表现形式,逐步发展成为以Internet互联网、报纸、电视、手机移动设备等为主体的多媒体表现形式。网络媒体因其传播方式的不同,媒体内容包含图形、图像、动画和互动交互数字媒体内容,同时网络媒体的表现对网络数据库方面的知识要求较高,在数字内容制作和传播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的知识体系结构和技能训练目标必须围绕着平面媒体、三维媒体、互动媒体和网络媒体需求来设立。

3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知识体系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紧紧围绕平面媒体、三维媒体、互动媒体和网络媒体来设立。该知识体系结构中不仅包含相关的艺术素养基本训练课程,而且包含相关的计算机技术基础和媒体创作技能培养课程。整个专业的知识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数字媒体艺术整个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包括三方面内容:计算机技术基础、艺术设计基础和数字媒体内容创作。

(1) 艺术设计基础。加强学生在艺术素养方面的训练,主要包含数字平面构成、色彩和空间造型基础。在培养学生手绘技法的同时注重手绘和电脑绘画的结合,培养学生数字内容艺术设计基础。

(2) 计算机技术基础。主要包括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基本理论基础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课程。尤其是注重培养学生脚本编程和网络数据库开发能力,为后面的网络媒体综合实践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3) 数字内容创作。主要是培养学生如何将艺术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利用计算机的媒体创作工具表现出来,如何设计平面、三维、互动媒体和网络媒体等。

3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践技能体系

围绕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和实践技能训练所培养的人才技能体系如图2所示。数字媒体艺术实践技能训练始终围绕着平面媒体、三维媒体和互动媒体三方面的技能而展开。

平面媒体主要培养学生平面广告设计、展板设计和产品概念设计等方面的创意和设计技能。三维媒体主要培养学生三维图形、影视动画、电视栏目包装、建筑场景设计等方面的技能。结合北京林业大学学科专业特色,主要培养学生在建筑效果图和建筑景观表现方面的三维设计和表现手法技能。互动媒体主要培养学生人机界面设计、互动产品的展示技能,以游戏互动设计为主要培养特色,培养学生游戏娱乐的交互设计方法。网络媒体以网络为媒介,用图像、图形、动画和音视频等媒体形式表现内容主体,涉及平面、三维和互动三大媒体的设计和创作手法,同时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如计算机网络、网络数据库技术、网络脚本编程等,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网站设计和网站数字内容创作的实践能力。

4实践教学环节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就业时,用人单位很注重学生的作品创作能力。尤其是很多文化创意产业公司一般多为几十个人的公司,他们很希望毕业生毕业时即能满足公司的入职条件,不需要进行二次培训。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整个教学大纲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践、作品创作、公司实习和毕业设计等。

(1) 课程实践。主要针对单门课程的实验来设计,提高单门课程的实践动手能力,一般为小型的目标性很强的技能训练。

(2)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有二维平面课程设计、三维课程设计等,一般是学生学习了相关系列课程后,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作品设计。比如二维课程设计是在学生学习了数字色彩、数字造型、数字空间艺术、平面图像创意和二维图形设计等课程后进行的综合课程设计。一般课程设计题目比较综合,鼓励学生进行原创艺术作品创作。

(3) 作品创作和专业实践。专业实践周安排在三年级和四年级,学生基本上学完了专业骨干基础课。在专业实践周,指导导师根据学生兴趣分组指导学生进行作品创意和设计,指导学生综合运动所学知识进行数字媒体内容创作。

(4) 公司项目实习、实训。主要安排在三年级和四年级。根据实习基地建设的项目需求,指导教师带队到公司参与实际的设计项目的实施,了解设计项目的规划、实施、运作整个过程。

(5) 毕业设计。毕业设计为本科阶段最后的实践技能训练。在毕业设计指导中,指导老师一般结合科研项目、公司设计项目等,训练学生创意、策划、规划、管理、实施和运作全过程,要求学生做出原创作品参与公司的招聘。

5创新实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方法探讨

北京林业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2002年开始招生,通过近几届学生的专业实践教学探索,结合培养过程中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了一些有益的方法与大家一起分享探讨。

5.1结合学生特色培养分层次人才

目前许多高校“数字媒体艺术”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都是按理工科招生,不是按艺术类招生,一般也不进行艺术基础课加试。这样学生的入学条件、艺术基础各不相同,大部分学生没有美术、绘画基础。通过一、二年级艺术基础课程学习,大部分学生能掌握较好的艺术基础。但是艺术素养有时是需要天赋的,对于少数学生来说,通过短期的课程训练很难达到课程要求,因此可以通过电脑软件技能的训练弥补手绘技法的不足。对于专业学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数字媒体创意设计、数字内容制作技能、网络媒体互动编程等方面要分类培养,分类指导,培养多层次的艺术设计人才。

5.2以实训项目为主设计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内容设计最好来源于实际的设计项目,由公司设计师和专业导师共同指导。公司注重项目的实际客户需求,专业教师注重创意和数字内容制作的技术含量,这样可以吸纳两方面的优势。

5.3以作品案例为主开展实践课程教学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进行原创艺术作品的创作能力。作品创作是学生综合能力素养的体现。实践课程教学围绕实际的作品创作开展,分析作品的创意手法、制作技法等。在作品案例制作中,增加电脑软件设计技能与手绘设计技能的衔接和有机结合,强调电脑的实际操作能力。

5.4以学生为主导开展作品讲评

设计作品的评价采用学生和指导教师共同参与,并通过作品答辩的方式进行。这样学生可以在评鉴同学的设计作品、分享别人的成果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对于老师也是一个学习和再创作的过程。这也能提高学生的创作激情,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热情。

5.5发挥实习基地作用,培养高素质人才

文化创意产业公司对学生的专业实践经验要求很高,一般都要求学生有一年以上的从业经验。为了实现高校到公司的“无缝”衔接,实习基地的建设和公司的实训项目就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目前和水晶石公司、艾迪斯通游戏公司、迪生动画公司保持密切合作,联合建立了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基地,为学生的专业实践和项目实训提供了方便。

5.6注重第二课堂实践技能训练和指导

目前,国内外每年都举办各种各样的平面广告设计、动画短片创作、游戏动画设计、网站设计等专业大赛。指导学生进行第二课堂的作品创作,也是提高学生技能,扩大学校影响和展现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北京林业大学数字媒体专业从大二开始设立“导师制”培养模式,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选定专业导师,指导学生进行第二课堂作品创作,专业学生在国内外动画短片和游戏作品大赛中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我们还在校内开展“电脑文化节”,鼓励在校生进行作品设计和创作,现在该活动已经扩展到“学院路”共同体,产生了较大影响。

6结束语

作为21世纪最有希望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文化创意产业蕴含的市场潜力不言而喻。我国政府已经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当前重点发展的行业给予政策支持,目前,全国已经有20多个省市大力发展动漫、游戏和数字内容产业。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震撼的视觉和光效动画,给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创意和中国风。如何对电视广告、栏目、产品进行包装设计,利用数字技术展示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成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的使命。相对于国外,我国创意媒体专业设立较晚,专业人才匮乏一直困扰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培养富有原创精神,掌握扎实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熟练运用电脑动画创作工具进行数字内容创作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已成为高等学校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这些人才专业实践技能的提高和培养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常跃中. 艺术设计基础课多媒体教学设计探讨[J]. 艺术•生活,2006(3).

[2] 肖永亮. 数字媒体在创意产业发展中的地位[J]. 现代传播,2005(5).

[3] 黄心渊,翟海娟,杨刚. 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第9篇:多媒体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机械专业;多媒体技术;技术教学

1.引言

工业4.0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新一轮的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内紧锣密鼓的开启了。中国作为以重工业、农业第一第二产业为基础发展至今的世界强国,不断契合时代背景和市场需要,转变国家战略治理思维,振兴国内传统行业发展将成为未来国家产业发展的硬性基础。工业4.0概念的提出是对传统行业的极大创新,其充分吸收了国内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模式及技术应用思路,为国内工业插上了创新理念、创新技术的翅膀。在这一时代背景的促使和指引下,国内机械制造、机械设计、计算机辅助等学科领域的发展也逐步受到重视,高职院校作为国家素质教育体系内定位于培养实用型、技术型应用人才的重要基地,其在这些行业发展的人才供应中也逐渐占据着重要地位。面对时代的进步和工业基础发展模式的创新,国内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也应逐步调整原有教育办学模式,增强学科重点培养实力,并积极吸收现代科学技术,以培养适应社会、改变社会的现代化高素质机械人才。电子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作为当代最具革命性的现代技术,其为国内生产力水平的提升、生产关系的改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多媒体技术是由两种基础结合并搭载与传统媒体传输渠道技术上形式的创新,其充分吸收了电子计算机云储存技术的特点实现了多功能模块的调用和储存,也吸收了互联网技术快速传递信息、沟通有无的快速信息共享模式,并开始对传统媒体实现了质和量的双重改变。面对技术的进步,国内高职机械类专业教学也应吸收技术特色实现现有教学模式与理念的革新,以便于在迎合时展基础上培养更多契合机械行业发展环境的创新型人才。

2.多媒体技术在高职机械教学中应用中的误区

多媒体技术在当前各大高职院校当中均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并且已然开始对国内现代高职院校的教育办学模式、课堂授课方法、实践创新环节等多个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然而,由于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其无论在出现时间还是在更新速度上等都存在着短、平、快的发展趋势,从而造成了当前国内高职机械教育领域中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存在着些许误区与盲点。其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多媒体技术理解和设计方面的误区。当前高职院校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但是在对多媒体技术的理解和设计方面依旧存在着不小的误区。对于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中的理解,较多高职机械类专业教师认为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仅仅是一种外部的工具,只是会对其进行基本的使用就足以胜任这一技术在高校课堂中教学的需要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的使用并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在机械专业课堂教学中的作用,特别是针对机械类院校人才的培养理念而言,其应当注重理论教学课程与实践的充分结合,如果不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深度加以挖掘,将会在无法发挥多媒体技术教学优势基础上减弱课堂教学的质量;对于多媒体设计层面的误区,较多高职教师仅仅将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书本内容形式的转换,与多媒体技术信息传播的特色之间相互违背。多媒体技术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一方面在于其对信息的美化处理和精简传输,另一方面在于其信息传递的直观性和价值性。而将书本内容转换形式刊录于多媒体ppt宣传页上,将会造成该工具使用效果的减弱,也会让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更加沉闷,大大减少了学生使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学习的兴趣。第二,对多媒体技术教学理念的误区。除了上述所提到的理解与设计方面的误区之外,在实际课堂授课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层面也具有教学理念上的误区。较多教师已经开始过分依赖多媒体授课模式,应为多媒体授课往往能够快速给予教师思路,让教师将整个课堂的授课内容串起来。尽管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将能够使整个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具有规范性和条理性,但是却忽略了多媒体技术所隐藏的魅力,其在于满足用户需求实现点对点信息的快速获取与传递。特别是对于高职机械类专业教学而言,其不但需要对学生专业知识进行教学,而且还应当在广度上给予一定程度的扩充,从而使学生能够实现中高职阶段基础课程的衔接,另外也可以让学生将现有学所知识融汇贯通,使其在真正走入社会岗位后可以从宏观角度全面了解某一行业及岗位。

3.对高职机械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的途径研究

通过上文的研究,可以发现多媒体技术在高职机械教育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一方面能够帮助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更具效率和效果,另一方面还可带动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并使用新媒体技术获取在知识广度和深度方面的扩充。为此,在使用多媒体技术开展高校机械类专业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走出当前所存在的两个误区,并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第一,科学选择多媒体技术及教学策略。选择合适的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料。采用先进的多媒体软件,可以合理选择网络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机械专业教科书中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培养空间想象思维和创新能力。例如在PPT中加入合适的图片、视频,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把知识点具体化,把抽象的文字变成简单的图形,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更加直观地向学生传递现有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在此过程中,高校教师首先应当积极学习多媒体技术,不但应当学习其基本的使用方法,还应当挖掘多媒体技术由点及面的多功能特点。针对高职机械类院校学科教育的不同分支与分类,可以将现有课程划分为理论知识课和实践教学课两种,对每种课程采用不同的多媒体技术手段,以让学生能够在使用多媒体技术的同时增强对课程知识及实践环节的理解。例如:针对理论课程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应当将技术应用的目标放在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兴趣两个方面,使学生能够更为直观的透过多媒体技术感受基础知识所传递的信息和魅力,让学生逐渐从枯燥乏味的基础课程知识讲解中走出来,并且更加主动的参与到课程实践过程中。第二,多媒体技术下新旧教育模式的融合。多媒体技术在高职机械专业领域的应用还应当关注新旧教育模式之间的有机融合。即便是对新媒体技术而言,其本身依旧是在传统媒体之上的创新。对于当前多媒体技术在高职机械教育领域的应用而言,过分依赖多媒体课堂授课模式已经带来了相应不利影响。因此,逐步在提升传统教育模式效率基础上附加多媒体技术应用将能够使该技术功能性作用发挥到最大。在此过程中,授课教师应当在课程讲解之处设立授课的目标,并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其中,而不是替代原有的教学内容及进度。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辅助来实现学生传统教学目标的达成。除此之外,还应当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实现学生感受传统课程知识内容深度和广度的增强,可以主动引导学生完善规定的多媒体搜索任务,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以案例教学、技术研究的模式来推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并借助多媒体技术信息搜索及可视化建模的功能,对学生的研究和学习结果加以展示和考核,从而极大改进当前高职院校机械教育的授课模式。

4.结论

经过上文的研究,可以发现多媒体技术在高职机械领域教学中拥有着广阔的舞台,其一方面能够极大弥补由于机械类专业教育缺乏实际机械观摩、机械设计等实践教学的环境与条件,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学生在接受多媒体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对多媒体技术的了解与应用,从而为培养具有专业技术知识、多元化知识积累、先进科学技术应用的综合素质人才。高职机械教育在现代市场及国家政策的导向下,已然成为了国家素质教育学科建设的重点基地,其应当不断吸收时代活力、技术血液,对现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供极大的支撑。在本文中作者首先针对国内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国内高职机械类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国内多媒体技术在高职机械领域教学中存在的误区,最后对高职机械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开展了研究,并提出了些许有利于促使该技术在学科教育领域中应用的策略。利用本文的研究,作者谨此希望能够为国内高职教育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带来帮助,并让国内高职机械类专业在工业4.0阶段发挥更关键的教育育人作用。

参考文献:

[1]汪军.多媒体技术在中职机械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经济市场,2016(08).

[2]周梦瑜.多媒体技术在机械工程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0).

[3]孙应章.机械教学中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率[J].成功(教育),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