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多媒体会议系统方案范文

多媒体会议系统方案精选(九篇)

多媒体会议系统方案

第1篇:多媒体会议系统方案范文

网络多媒体控制器采用7先进的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将多媒体教室众多设备的运行状态、远程控制、设备防盗、各种设备的使用权、控制权等通过网络进行集中管理,结合智能桌面控制器、快速操作功能、智能IC卡系统、红外遥控、红外报警等将网络多媒体教室的现代化水平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度。

建立网络多媒体教室要以实用、经济、方便、先进为基础。系统操作方便、稳定,并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易接入性。

案例1:多功能会议室

系统要求

创建一个100 200平方米的多功能会议室,要求如下:

1、会议室配备投影机、电动幕、数字展台、DVD机、功放、音箱、话筒;

2、会议室配备1台摄像机,要求会议室建成后可直播会议室的实况;

3、会议室的设备实现集中控制。

系统设计分析

1、由于会议室的面积比较大,多功能会议室的显示设备――投影机应设计配备为亮度2500流明以上,分辨率为1024×768,电动幕选用150英寸,视频展示台选用数字展台;

2、由于DYF-2630网络多媒体控制器本身具有卡拉OK功能,所以会议室的扩声系统可以配备一台普通功放。该功放带动2只150w的音箱,主席台位置放置一个固定话筒。该多媒体控制器的桌面控制器上有一个即插即用的话筒插座,所以配备一个普通话筒,以备临时需要时使用;

3、会议室配备一台一体化摄像机,并配备全方位云台及解码器。摄像机的视频信号入到网络多媒体控制器的一个视频输入端口上,主控中心人员可以通过网络中控软件控制云台的上下左右移动以及镜头焦距光圈的变化。网络多媒体中控的一个视频输出连接到投影机,另一个视频输出进数字编码器,可进行网络直播;

4、防盗讲台配备电子锁,便于控制和管理;

5、会议室配备红外报警器探头,当有报警信息时,可以通过网络将报警信息传输到主控中心或保安室。

案例2:DYF2630构成的50个多媒体教室

系统条件及方案要求

1、学校现有50个教室,现每个教室都有一个网络接口;

2、45个普通教室安装投影机、电动幕、展台、功放、话筒;

3、5个阶梯教室配备投影机、电动幕、展台、功放、无线话筒、DVD机;

4、各教室的设备集中控制,并配备全防盗讲台;

5、通过网络管理中心可控制每个教室的设备以及查看各个设备的工作状态;

6、可以集体、分组控制教室里面的设备;

7、教师上课可以通过IC卡打开教室内的设备,通过网络管理中心集中管理并授权IC卡功能,并记录各个教室的使用情况。

系统设计分析

1、 每个教室都要实现设备的集中控制,所以30个教室均配备网络多媒体控制器;

2、该校将普通教室更改为网络多媒体教室的主要目的是为方便系统管理,并要求尽量节省投入,所以选用DYF-2610型网络多媒体控制器。

系统设计分析

1、由于每个教室有一个网络接口,所以选用DYF-2630M网络多媒体控制器。该设备本身具有网络交换机接口,可以扩充教室内使用笔记本上网的需要,并且桌面控制器上有一个连接端口,以方便教师联网使用;

2、每个教室都要实现设备的集中控制,所以50个教室均配备网络多媒体控制器;

3、配备钢制多功能防盗讲台,每个讲台都有IC卡读入器和电子锁。

案例3:经济型30点多媒体教室

系统条件及方案要求

1、学校现有30个教室,现每个教室都有网络接口;

2、30个普通教室安装投影机、电动幕、展台、功放、话筒;

3、各教室的设备集中控制;

4、通过网络管理中心可控制每个教室的设备以及查看各个设备工作状态;

5、可以集体、分组控制教室里面的设备。

案例4:基于有线电视网络和校园网的多媒体教室

系统条件及方案要求

1、学校现有30个教室,现每个教室都有网络接口和校园有线电视网络;

2、30个普通教室安装投影机、电动幕、展台、功放、话筒;

3、各教室的设备集中控制;

4、可以选择教室进行校园自办节目直播,可以收看有线电视节目;

5、通过网络管理中心可控制每个教室的设备以及查看各个设备工作状态;

6、可以集体、分组控制教室里面的设备。

第2篇:多媒体会议系统方案范文

关键词:公共事件;公众议题;议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4-0094-02

2013年4月16日下午,复旦大学官方微博消息称,该校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经抢救无效,于当天下午3点23分在上海中山医院去世。上海警方表示,在该生寝室饮水机内残留水中检测出某有毒化合物成分,认定其寝室室友林某有作案嫌疑,目前林某已被警方刑拘。此次复旦大学投毒案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形成公共议题,使这次事件迅速成为全民聚焦的公共事件。

新媒体环境下,社会力量得到了成长空间,互联网成为形成我国公众议程最重要的载体。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2年12月31日,中国共有网民5.64亿人。媒体环境的变化促进了我国公众从单纯的信息接受者变成了信息提供者,参与公共事件舆论的人数增加,由此而带来的公共意见的增强形成了公共事件中的公众议题。公众议题大量兴起,这些公众议题成了聚集公众意愿、表达民意的重要平台。所谓社会议题,就是一段时期内公共广泛关注、广泛讨论的焦点。Cobb和Ross早在1976年的研究指出,从议题发起人的性质不同出发,可以将议题分为公众议题与官方议题;前者是指公众主导讨论议题,而后者指的是由政府主导引发的议题[1]。本文主要通过“复旦投毒案”探析公众议题的嬗变及其原因。

一、“复旦投毒”案中公众议题的嬗变

在“复旦投毒”事件中新闻媒体与网民频繁互动,随着时间的进展以及社会各界对此事的关注,议题不断涌现,下面对“复旦投毒”事件中几个凸显的主要议题加以分析:

(一)议题一:当日即4月15日复旦大学发表微博,议题主要集中于犯罪原因及其嫌疑人

复旦大学官方微博于4月15日22:13分发表微博“我校一名在读研究生因身体不适入院,后病情严重,学校组织多次全市专家会诊,未发现病因,请警方介入。”该微博随即被转发和评论,累计转发量达125 958次,评论量达34 992次。网友@文冤阁大学士发表微博描述此事件,提出嫌疑人是室友。次日网友@吴恒也发表微博指出此事件为室友投毒,此微博或转发量达14 356次。

随着网络网友的积极参与,信息曝光的广度和强度得以加大,并持续刺激着公众的眼球,掀起了舆论狂潮。

(二)议题二:随着犯罪嫌疑人的锁定以及犯罪原因的逐步确认,议题开始集中于中国大学教育的缺陷

4月19日上海市公安局正式确认林某为投毒人。根据警方公布的嫌犯作案动机“因关系不和下毒”,媒体及网友开始思索中国大学教育的失败。《成都商报》率先发表评文指出:“我国的大学教育是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而在学生人格培养和人文精神培育方面存在不足。”网友@律政佳人发表微博“我们的大学是否只是在培养利己主义者”。这些议题都迅速引发舆论关注,形成新的公众议题。

(三)议题三:媒体以及意见领袖的关注,清华大学“朱令案”成为“复旦投毒案”的后续议题

继“复旦投毒案”后,发生于19年前的朱令案也连带受到社会关切。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社交媒体上,网友持续不断地呼吁重审此案。“清华大学朱令案”进入到媒体和公众的视野,成为“复旦投毒案的”后续议题。

二、新媒体环境下公众议题嬗变的原因浅析

(一)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特性提供公共议题设置的条件

在新媒体出现之前,民众获得信息多是被动的,传统媒体在话语上的保守以及政府对传统媒体的管制限制了报道的内容和倾向。在此基础上,公共事件的主动权掌握在政府以及传统媒体人手中。而现代科技的发展催生了的新媒体打破了事件定义的主动权归属问题,民众自己成为了公共事件中的主要参与者,把握了主动权。新媒体传播有很强的互动性,许多人借助网络特别是虚拟空间的无中心结构快速传播,从而形成爆炸式的信息传播。互联网成为大众传播信息、公民自由表达的最大平台。网络舆论的广泛关注,使公共事件形成“公共议题”。

(二)媒体的议程设置引导公众议题的改变

议程设置是指:“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2]利用新媒体信息可以达到迅速及时的效果,传统媒体的权威报道在信息质量、信息效度和信度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复旦投毒案”中,媒体对“朱令案”的重新曝光和宣传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进一步促使其成为新一轮公众议题。

(三)民众的公民意识增强,参与公共议题的积极性提高

随着社会民主进程的推进,公民的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公众开始越来越积极地参与到公共舆论中并进行公众议题的设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首次提出了“互动参与指数”以反映网民的社会参与程度。报告显示,我国网民2010年的互动参与指数为50.8,高于2009年的49.0。这一特征在公共事件中突出表现为公众在公共领域中参与程度的提高[3]。在“复旦投毒案”中,无论是普通市民个人还是拥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通过微博等新媒体都积极参与到这场社会公共事件中。民众积极参与公共议题,是一种自身价值的体现,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表明自己在社会公平以及秩序上的立场,体现出了强烈的公民意识。

(四)意见领袖的参与促进了公共议题的嬗变

网络意见领袖通过新媒体的信息往往能够引起多数人的注意和响应,进而带动议题的转化。天涯等论坛关于朱令案的探讨使“复旦投毒案”案件走向新的高潮,而与此同时李开复、薛蛮子、李承鹏、姚晨、范冰冰、李冰冰等名人的微博大号纷纷转发微博希望关注朱令案[4]。这些明星名人公开发表言论,其言论能够使媒体的报道着重关注某些议题,甚至影响到公共舆论的政体走向。因此,意见领袖的言论提升了某一个论题的显著性,从而推动的公众对某一个议题的关注,促进了公众议题的嬗变。

三、政府如何应对社会关切议题

新媒体环境下,公众对于公共事件的走向、新闻事件的追问、网络爆料的求证几乎每天都见诸报端。面对公共事件而产生的公众议题,政府是进行公众舆论引导的重要机构,在公众议题事件解决上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复旦投毒案”的分析,对我国政府在公共事件中对社会关切议题引导提出以下建议:

(一)政府应该了解民意,直面对待公众议题

我国网民在参与到公众议题中时,很多是基于“草根”心态,他们要求的是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由于事件本身跟自己没有关系,他们并不真正在乎事件的处理过程以及结果,他们要的更多的政府的一个态度[5]。面对社会关切的议题,政府应该坦诚地公开信息。“朱令案”成为“复旦投毒案”的后续议题,从4月16日第一次重提“朱令案”,直到5月8日17时许,北京市公安局通过其官方微博@平安北京回应“朱令案”,表示“最终无法侦破,办案未受任何干扰”,持续数日的社会关切得到了官方回应。对北京警方就朱令案发表的声明,朱令案的律师李春光认为“回应起码比视若不见、听如罔闻好。”面对日益高涨的权利意识,政府部门必然也无法全知全能,所有事情都能处理好。但是即使准确地公开信息,充分保证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一方面有利于树立政府公信力,另一方面有利于避免因官方信息的缺失而导致不实谣言的传播,引导公众议题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二)建立与民众互动的立体回应机制,及时辟谣

在公共事件产生公众议题后,许多政府表现出网络恐慌,努力封锁消息,反而是踩到公关处理的雷区。面对网络舆论持续升温,社会公众议题不断嬗变增多,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应急反应机制,建立与民众互动的立体回应机制。

首先是重视新媒体的作用,利用新媒体及时进行信息公开,增强政府信息的时效性。第二是重视传统媒体的议题引导功能,传统媒体在信息的权威性方面还是大大高于网络媒体的,在面对公共议题中出现的谣言时,传统媒体发出的权威声音能够进行有效的舆论引导。一些传统媒体撰文回应“复旦投毒案”,如4月25日《南方周末》上刊登《一个人的战争》,让公众进一步了解了投毒案的整个过程,消解了许多网络谣言。第三是引入第三方使信息权威可靠,比如专业领域的专家的声明,其作为独立于事件的主体,其观点更容易使人信服。

通过新媒体、传统媒体以及第三方的议题引导建立与民众互动的立体回应机制,引导社会公众议题的发展。

(三)不断完善网络把关机制,健全网络法律法规

网络的开放性和匿名性,增加了民众在网络上的自由性,民众更多地参与到公众议题中,可以通过舆论压力促进公共事件的解决。然而,在网络参与到公众议题时,有一些民众出于泄愤心理虚假信息,缺乏准确依据,甚至出现一些“网络暴力事件”。所以,在公共事件的公众议题中,需要不断完善网络把关机制,健全网络法律法规。有制约的自由才是长久的自由,网络自由也有不可逾越的底线,让公众议题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进行,使公众发挥其在公共事件中的促进作用。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网络承载着更多的表达民意、情绪宣泄的功能,导致网络舆论持续升温,社会公众议题不断嬗变增多。面对社会关切议题,应该正确分析议题产生原因,进行积极的议题引导,促进社会主义新型言论环境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曾繁旭.社会的喉舌――中国城市报纸如何再现公共议题[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3).

[2]刘德杰.网络传播中的“议程设置”探析[J].新闻窗,2009,(4):88.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1.

第3篇:多媒体会议系统方案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 通信 平台

一、多媒体融合通信与指挥调度

该系统涉及多种来源的多媒体资源,需要进行合理调度,多媒体融合通信与指挥调度解决方案旨在为行业用户提供跨越地域、空间、系统局限的一体化指挥调度系统,满足行业用户搭建“看得见、呼得通、拉得动”的扁平化综合指挥调度平台的业务需求,为领导科学指挥、快速决策提供丰富便利的多媒体资源。对行业信息化的深刻理解,在信息和通讯技术上持续创新,构筑开放共享、敏捷高效、安全可信的多媒体指挥调度方案,并通过与行业客户业务软件的深度集成,具备全面的综合指挥调度和作业能力,能够为行业客户提供共享的基础资源、开放的数据支撑平台、丰富的指挥调度应用、立体的安全保障及高效的通信服务保障。

(1)解决方案

(2)方案特点

1、开放的融合接入能力

在多媒体融合通信与指挥调度解决方案中,捷思锐利用自身技术优势,提供丰富的多媒体接入能力,融合办公电话、扩音广播、对讲系统、视频会议、网络监控、数据服务等多种关键业务,避免系统相互独立,无法兼容,多个用户终端不能无缝通信和统一调度。

2、实用的可视化调度能力

多媒体融合通信与指挥调度系统为客户提供实用的可视化指挥调度功能,为生产调度和应急处置提供语音呼叫、会议呼叫、广播呼叫、对讲呼叫、视频监控、视频转发、音视频联动、人员定位和调度等多媒体功能,为指挥调度提供现场音视频信息,指挥人员还可远程调度、控制视频监控的图像,完整实现了指挥调度的所有功能,如专向指挥、分组指挥、专向汇报、指挥转接、指挥协调、监视监听、图像调度、图像转发、指挥呼叫等;

3、丰富的移动调度能力

多媒体融合通信与指挥调度系统可基于3G/4G/WiFi/LTE无线网络提供丰富的移动通信调度功能,如基于智能终端的集群对讲、视频通话、视频实时回传、图片拍传、语音通话、GPS定位和离线地图调度等。

4、强大的平台备份手段

多媒体融合通信与指挥调度系统的核心平台支持HA双机热备、异地1+1热备等多种备份机制;核心服务器硬件支持电源备份机制(双直流、双交流、直流+交流可选),有效的保障系统的可靠运行。

5、开放的二次开发接口

多媒体融合通信与指挥调度系统可提供基于B/S和C/S架构的接口,用于和各种业务平台的对接开发,适用于各种架构的业务平台;同时可提供APP软件的调用接口,用于和其他APP业务软件的对接开发,满足行业客户的定制化需求。

二、多媒体通讯云调度解决方案

(1)方案概述

基于“云”的调度解决方案旨在为行业用户提供跨越地域、空间、系统局限的一体化指挥调度系统,满足行业用户搭建“看得见、呼得通、拉得动”的扁平化综合指挥调度平台的业务需求,为领导科学指挥、快速决策提供丰富便利的多媒体资源。“云”调度平台遵循NGN业务与控制分离、承载与接入分离的分层分块的体系结构,可以在业务应用层快速提供新的扩展业务,实现对业务的集中管理以及调度通信业务与其他诸如视频、会议、监控、监测系统的融合互通,实现对语音业务,视频监控、视频会议等视频业务的整合,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多业务的联动,如音视频联动调度、语音/视频/定位信息的联动调度等。

(2)解决方案

(3)方案特点

1)平台云部署、业务云处理

核心平台在云端部署(HA双机热备)、通信业务在云端处理、资源全网共享,使得业务更加丰富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前端只需要配置接入设备和调度终端。

2)录音录像数据云存储

在通讯系统保障的过程中,对调度指令等重要调度操作进行录音录像,完整的记录下调度台及调度通讯电话的通话记录,可以为日后的事故分析及日常管理提供原始数据,是调度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录音录像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实时数据,并且在长期的应用过程中积累下海量的数据,从而导致一系列存储和管理问题。云调度系统基于云调度平台和高速分组数据网络,有效的整合网络上独立的存储节点,在不增加新设备,不改变硬件物理位置的情况下,实现了录音文件的云端存储,解决了海量信息的存储和管理问题,充分保障了全网录音录像存储空间的有效利用和录音文件的安全,为电力调度通信部门查找事故责任、监督工作质量提供重要手段和依据。

3)多种备份机制

调度软交换设备的核心部件采用了1+1热备的方式,能有效的保证设备的可靠性,云调度平台服务器之间通过IP网络进行实时数据同步,保证业务迁移时,调度用户和调度指挥人员原有的数据、业务、使用习惯的一致性,提高系统的高稳定性和实现系统对故障的透明处理。

4)多业务子系统联动

融合技术是云调度平台基础框架的基石,云调度平台基于融合技术将多媒体资源进行抽象封装以供上层业务调用,因此云调度平台不仅仅可以实现多个厂家的调度软交换设备接入,还支持跨业务系统的资源调用,并通过平台内的业务子系统功能逻辑模块实现各个业务子系统资源的联动,提供集成的消息和统一协作能力。比如在云调度平台中融合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在调度台上查看视频监控画面和控制摄像机云台,以及实现音视频联动。

5)多级可视化指挥调度权限

云调度系统提供多级指挥调度权限的功能,可对调度成员范围、调度功能进行定制化的设置,为不同级别指挥员、不同区域分支机构提供灵活的指挥调度业务。

6)丰富的多媒体调度功能

云调度系统为客户提供实用的可视化指挥调度功能,为生产调度和应急处置提供语音呼叫、会议呼叫、广播呼叫、对讲呼叫、视频监控、视频转发、音视频联动、人员定位和调度等多媒体功能,为指挥调度提供现场音视频信息,指挥人员还可远程调度、控制视频监控的图像,完整实现了指挥调度的所有功能,如专向指挥、分组指挥、专向汇报、指挥转接、指挥协调、监视监听、图像调度、图像转发、指挥呼叫、指挥预告等。

参考文献:

[1]于珊珊,陈冬林,李伟,鄂雪妮.??基于SLA的云计算多数据中心任务调度算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4(03)

[2]王鹏,黄焱,李坤,郭又铭.云计算集群相空间负载均衡度优先调度算法研究[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4(05)

第4篇:多媒体会议系统方案范文

移动互联,控制无处不在

移动终端日益普及丰富的当下,博世在此次展会中也为客户带来了许多适用于移动终端远程监控与管理的应用。如:通过一台iPad即可在低带宽下通过博世的动态转码技术实现远程查看高清视频;智能家居解决方案演示了远程调节灯光、窗帘以及开关家庭安防系统;音视频管理人员通过操作iPad应用即可实现对分区商业背景音乐的轻松控制。真正实现“指掌之间,尽观天下”。

博世安防通讯系统会议及公共广播系统产品市场经理许培明表示,以iOS和Android为代表的移动系统应用对各个行业影响很大,借助触摸设备将更加优质的使用体验带给用户,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包括视频监控、智能家居、公共广播以及会议系统在内的博世产品中都被集成了这些触控应用。

在博世今年的两款重要的新品――DCN多媒体网络会议系统和斑丽数字音频矩阵系统中,都体现了这种无处不在的触控理念。DCN多媒体网络会议系统的终端就是一个基于Android的触摸设备,而斑丽数字音频矩阵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控制方式,可以通过在诸如苹果等移动终端上安装的App,对博世应用进行直接控制。而现在行业内大多数设备还不具备这样的功能,或者说在客户体验上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博世安防通讯系统会议及公共广播系统高级产品经理张星则指出,苹果系统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它的用户体验,操作简单便捷。在这一因素的驱动之下,越来越多的工业类产品将兼容苹果系统列入产品设计的考量。他表示:“哪怕最终用户对某种产品的具体细节不够清楚,但如果操作非常友好的话,就会增强他们使用的兴趣。而斑丽数字音频矩阵系统就是这样一款具有友好操作界面,能够简单方便使用的背景音乐系统。”

背景音乐系统,斑丽数字音频矩阵系统其志不小

为了让用户对“操作友好”的理念有更加强烈的认识,斑丽数字音频矩阵系统被整合进了智能家居等解决方案中,配备iPad产品进行操作演示。其中,iPad既是音源,也是控制核心。

以简洁的可供编程的触控操作界面代替各种按钮,是一个跨越,也是一种趋势。张星表示,用安装有相关App的移动设备就可以非常便捷地控制客厅、起居室、厨房、卫生间等各个位置的背景音乐,同时在价格方面也比较具有竞争力。所以,斑丽系统在高档别墅甚至一般家庭都可安装使用。

在过去的两年里,博世一直寻求在商业音乐市场的拓展,而斑丽系统正是针对这一市场而推出。其达到了专业音响的音质水准,又兼具了公共广播的功能。张星指出,除了可以通过 iPad上的应用程序实现对系统音频设置及音量的无线操控,以及为使用者带来直观简洁的用户体验之外,斑丽数字音频矩阵系统还是一款智能且环保的解决方案,配合移动探测器,可以在分区内无人员活动时使功率放大器自动切换至“自动待机”模式,体现了博世产品一贯的绿色环保理念。

基于OMNEO开放标准,DCN多媒体网络会议系统打破跨品牌操作壁垒

犹记得4月份的InfoComm China展会,一套DCN多媒体网络会议系统待在博世展位上的一个透明柜子里,尚还含羞带怯,经历了7月份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正式,本次展会便大方地展现在了观众面前。

实际上,DCN多媒体网络会议系统是博世历经多年研发才最终推向市场的,而它也不负业界的热切等待。作为业内首款基于OMNEO网络架构的IP会议系统,同时也作为一个汇聚音频、视频及各类数据的开放式信息交流平台,DCN多媒体网络会议系统拥有卓越的灵活度及可扩展性。

张星表示:“OMNEO平台的推出,可以说彻底打破了行业观念。以前厂家都在研发、设计、制造各自的系统,没有想过跨品牌的互联。OMNEO是行业中为数不多的既考虑了音频传输,又考虑了控制协议的标准,而且完全基于网络,可以在标准以太网上进行数据的传输和控制。DCN多媒体网络会议系统的推出,不仅可以提升系统与系统之间连接的便利性,而且使得跨品牌系统之间的互联也成为了可能。”

第5篇:多媒体会议系统方案范文

摘要:同样是引起全国关注的两起大学生犯罪案,时隔九年,从媒介呈现的角度来看,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包括媒介呈现的议程设置力度更强、媒介呈现出的媒介形象更客观、媒介呈现中传统媒体影响力减弱。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包括社会、传媒和受众,但作为传媒,始终有义务、有责任真实、客观地再现这个世界,合理地呈现每一种媒介形象,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大学生犯罪;媒介呈现;媒介形象

发生在2004年2月的一起大学生犯罪A距今已逾9年,但说起这件震惊全国的大学生犯罪大案,细枝末节还是或清晰或模糊的存在于大众记忆中。9年来,这个名字仍然时不时地出现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这些大众媒介上,俨然成为了大学生罪犯形象的代名词,于是才会在2013年4月再一次发生大学生犯罪B后,有媒体这样写道:“可能出现又一个XXX”。

9年的时间说起来也不长,但这9年,对于中国,是社会转型期矛盾频发的9年;对于大学生,是高校不断扩招的9年;对于大众传媒,是网络媒体、新媒体、微博呈爆炸式发展的9年。通过两起案件的新闻报道,我们可以分析出近10年来大学生犯罪媒介呈现的一些变化。

1、媒介呈现的议程设置力度更强媒介的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媒介影响社会的重要方式,影响着人们的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重要性的判断。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1]。“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2]

案件B相比案件A,传媒在更短的时间内更快地给予了集中关注,投放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调查和报道这一新闻事件,大量新闻轰炸,不仅快,而且内容相对详实、细致。并且在网络中,重复率和转载度极高,二者不可同日而语。但是,也明显可以看到的是,案件B这一议题,以更快的速度减弱甚至消失,被最新发生的其他议题所替代。大众传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怎么去想。虽然大众传播媒介一直在坚持新闻的真谛,但是身处在当今社会和时代,消息抑或信息的丰富程度已经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里面的内容也变得亦趋复杂和多变,新闻报道中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客观真实,不能为大众提供足够真实的信息。在左右受众关注度的同时,这些或负面或正面的态度、立场,同样会传达给受众,大众的言论或多或少都要受到传播媒介的影响与左右。议程设置对媒介形象建构的影响程度有多大还需要大量科学严谨的定量研究,但首先能定性的是:媒介议程设置对大众认知世界的影响一定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媒体议程设置的力度更强,意味着对于大学生犯罪形象媒介呈现的力度也就更强,必然会更集中、更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对于这一形象的认知和态度。

2、媒介呈现出的媒介形象更客观所谓“媒介形象”,这一概念直接来源于李普曼(Walter Lippmann)提出的“拟态环境”,他认为,在大众传媒空前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的思想行为受三种意义的‘现实’影响:一是个体可以直接感受到的‘客观现实’,二是传播媒介有选择提示的‘象征性现实(拟态现实)’,三是人们自己头脑中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即‘主观现实’。“媒介形象”的研究核心和关键在于剖析“现实”、“媒介”和“认知结果”[3]三者之间的关系。从两个案件之间有着明显变化,报道中持中立态度,比较客观公正的新闻提高了〖JP3〗20多个百分点,而且负面报道数量下降了16%,在之前媒介呈现的污名化现象得到很大改善。另外,不仅从立场上更加客观,在法律和道德层面的问题,传媒都更加理性。案件A中,传媒在新闻报道中表达出对犯罪者的同情和所谓“理解”,只会误导受众对世界的认知,犯罪就是犯罪,再多的原因,也不可能成为犯罪的借口。而在对案件B的报道中,对当事人大多数都称“林某”、“黄某”,一个方面表示了对受害人的尊重,另一个方面,因为法律上还未认定“林某”有罪,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从报道的内容来看,在案件B中,媒体不再像案件A把全部目光聚焦于罪犯,甚至是不留情面的痛斥,而是将新闻关注的重点转移到受害人身上,表示对受害人的赞誉和深深的惋惜、怜悯。不仅安抚了受害人的情绪,履行了媒体的社会责任,更将大众的关注点带到了受害人身上,避免了对犯罪嫌疑人的过度渲染、揣度,防止了媒介审判的发生。虽然还是有评论指出极少数新闻记者在未经查实的情况下,对犯罪嫌疑人随意定罪,并猜测其作案动机,但是相比于9年前的媒体对大学生罪犯形象的呈现,实在是大有进步;而且反过来想,这种评论的形式更多地出现在新闻报道中,加强了对媒介的监督,也是一种自省。3、媒介呈现中传统媒体影响力减弱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微博、移动客户端……科学技术的发展,促成了一个个新媒体的孕育和成长。网络媒体自不必说,从播客、微博在中国大行其道以来,自媒体,这个新鲜的角色,开始悄悄发挥着它不可忽视的作用,并慢慢发展壮大。作为一种相对于大众媒体而言的新的媒体形式,新媒体影响到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方式、新闻来源甚至是报道态度,成为了与大众媒体不同的现代信息传播的一条重要途径,微博的如此繁荣正是最好的应正。自媒体又称公民媒体,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于2003年7月出版了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联合提出的“We Media(自媒体)”研究报告,里面对“We Media”下了一个十分严谨的定义:“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4]简单来说,自媒体为个体提供信息生产、积累、共享、传播内容,兼具私密性和公开性。在网络媒体对两个案件的新闻报道中,传统媒体原文上载上网的新闻数量大幅度减少,体裁多为深度报道和通讯,而短消息和评论基本来自于网站自己生产的内容,报道快速,波及度。另外,无论是在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新闻中,微博用户、网友博客、甚至是跟帖评论的内容都被直接加入到新闻的内容中,且往往占不小的篇幅。在自媒体中有新闻线索,有态度观点、有受众反馈,传统媒体通过呈现各种自媒体不同的、具有代表性声音,多是网络中的意见领袖、专家学者或是草根明星,来给大众呈现多元、多视角的新闻。

9年的时间,两个案件中媒介对于大学生犯罪的呈现,发生了如此大变化,不仅仅只是单单这两起案件的不同,这些变化是具有代表性的,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不管怎样,即使看到了进步,传媒仍然有很多不足和疏漏之处。俗话说“比上不比下”,媒介的眼光还应该向前看,作为真实世界和大众感知之间的桥梁,大众媒体的地位还是很难被取代的,传媒有义务、有责任真实、客观地再现这个世界,合理地呈现每一种媒介形象,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1]陈龙.大众传播学导论[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09-01

[2]陈可奇.奥运周期和政府体育组织形象认知[J].新闻战线,2012年第11期

第6篇:多媒体会议系统方案范文

【关键词】学校多媒体教学系统;配置方案;管理;维护;建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被普遍接受,新的教育教学手段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多媒体教学逐渐常态化。这就要求多媒体教学系统由专用多媒体教室进入普通教室。如何对进入普遍教室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与维护,就成了我们中小学电教人员必须深入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这里,我把这几年来对学校的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管理与维护的一些经验及自己的一些想法写出来,与各位同仁交流、探讨。

1 学校多媒体教学系统的配置方案

怎样用较少的投入配备高效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并为以后的升级改造打下“伏笔”,为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日常管理与维护提供便利,是学校多媒体教学系统装备时的首要问题。要解决这一首要问题,我们先得了解学校多媒体教学系统。

1.1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组成

多媒体教学系统主要由多媒体信息处理中心、多媒体信息输入输出设备、多媒体信息输入输出控制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对这三个部分的不同选择,可以形成多种不同配置方案。

多媒体信息处理中心一般用带光驱的台式计算机,也可用终端客户机、无盘客户机,还可用笔记本电脑。其中,若用终端客户机或无盘客户机,在信息管理中心,还应配备一台高性能的服务器,有的终端客户机还另需配一台管理机。

多媒体信息输入输出设备,一般选用实物展示台作为教学互动的视频输入源,投影仪及电动屏幕、音箱用作视频、音频的输出。也可选用数字高清50cm以上的大背投或50cm以上的大液晶电视作为视频、音频的输出设备。

多媒体信息输入输出控制部分,最简单的就是一个VGA分配器,将多媒体信息处理中心的视频信号分给显示器和投影仪或背投(液晶电视)。若信源要求更丰富,可选用中控,加装双卡录音卡座、功放、调频接受机及无线话筒。

当然还有各类连接线及其它附件:包括电源线、网线、视频线、音频线、插座板、开关等。(注:在后文中,多媒体教学系统包括这些附件,不再另行列出)

1.2学校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几种配置方案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学校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基本配置方案为:带光驱的台式计算机、VGA分配器、实物展示台、投影仪及电动屏幕、音箱或者带光驱的台式计算机、VGA分配器、实物展示台、数字高清背投(液晶电视)。

豪华的配置方案为:带光驱的台式计算机、中控、实物展示台、投影仪及电动屏幕、双卡录音卡座、功放、调频接受机及无线话筒、音箱。

推荐配置:笔记本电脑、VGA分配器、实物展示台、液晶电视。

2 学校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管理

普通教室的多媒体教学系统使用频率高,运行环境差,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故障,因为不能打扰学生上课,维护往往不及时。因此,要为学校多媒体教学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必须有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经过这些年的探索,我们得到了这样一些经验。

2.1多媒体教学系统班级财产负责制。

多媒体教学系统进入普通班级后,如何保管好多媒体教学系统,使其不受人为破坏,设备不被偷盗,我们探讨过多种方案,最后采用了班级财产负责制。每学期开学初,由我们信息管理中心、学校总务处与各班班主任鉴定财产保管协议,委托各班保管多媒体教学系统。在使用过程中,若有设备自然损坏,由我们信息管理中心确认,报学校总务处备案后予以更换;若是人为损坏,则责成该班查处相应损坏人员,以损坏公物标准赔偿。当然,学校也采取了相应安保措施,每个教室都配备了一张防盗性能良好的平推式的多媒体讲台,每个教室的前后门都换上了防盗门,窗户装上了防盗网,每层楼安上了安保监控,学校保安晚上、假期不定时的在教学区进行巡查。各班安排了责任心很强的学生保管该班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多媒体讲台、教室门人走锁落。每学期结束时,信息管理中心对该班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检查,再由该班班主任将完好无损的多媒体教学系统移交学校保管。我校从2002起实施此方案至今,还没有发生一起人为破坏和盗窃的事件,因此,我个人觉得这个方案效果令人满意。

2.2多媒体教学系统班级常规考核制。

为了更好的管理好班级多媒体教学系统,尽量改善班级多媒体教学系统的运行环境,最大限度的发挥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效能,学校将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管理纳入班级常规考核中,成为周文明班级考核和期末优秀班级考核不可或缺的指标。考核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2.2.1多媒体系统的卫生状况:班级是否有专人负责多媒体系统的卫生,是否按正确方法对多媒体系统进行清洁。

2.2.2多媒体系统的安全状况:班级是否有专人负责多媒体系统的安全,多媒体讲台是否完好,锁具是否完好坚固,是否做到了人离锁落。

2.2.3多媒体系统的运行状况:班级是否有专人负责多媒体系统的常规维护,系统是否完好,常用应用软件运行是否正常,是否做到未经班主任同意,不随意使用系统。

2.2.4多媒体系统设备完好状况:多媒体系统设备是否完好,各部件是否有人为损坏,插座板、插头是否接触良好,是否做到有问题及时报修。

2.3多媒体教学系统设备管理档案制。

为了更好的管理好多媒体教学系统,我们给每一套多媒体教学系统建立了完备的电子档案,记录了多媒体教学系统主要部件的关健信息(如硬件名称、生产厂商、设备序列号、购买时间等)、使用情况、设备状况、维修记录、升级情况等。通过多媒体教学系统设备管理档案,我们很好的把握了多媒体教学系统的运行状态,并及时予以维护或升级处理,保证了多媒体教学系统稳定高效运行。同时还为学校电教决策提供了翔实的数据,有力的保证了学校电教工作的高效开展。

2.4多媒体教学系统使用培训上岗制。

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效能,最大限度的为教育教学服好务,我们在该系统投入使用前,对全体教师进行了设备使用培训,培训结束后,对每一教师进行操作考核,只有考核通过后,方可使用本系统。而且,关键设备升级后,全体教师要进行再培训。

我们还从每个班级挑选一至两名学生电教员,对这些电教员进行设备的使用培训及常规维护培训,并委托这些同学专门管理本班的多媒体教学系统。使他们能及时处理本班多媒体教学系统出现的一些小问题,若遇到了他们不能处理的问题,由他们及时向管理中心报修或报给班主任,再由班主任报管理中心维修。

多媒体教学系统使用培训上岗制有力的保证了设备的正确使用,大量减少了因人为操作失误而造成设备的损坏,而且,在每个班培训了一两名小助手,大大减轻了我们维修负担,并能通过他们及时了解各班系统状况,及时对各班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维护与升级,同时,还为上课教师提供了有力帮助。

2.5多媒体教学系统管理学生参与制。

多媒体教学系统安装在每个班级,因此,完全靠我们电教人员来管理,常常会有故障排除不及时、应急处理难到位,这样会大大降低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效能,挫伤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积极性。因此,我们特意为每班培训了一至二名学生电教员,使他们具备处理一般性故障的能力,并及时上报本班多媒体系统的状况,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向管理中心报修。而且,多媒体教学系统由这些同学管理,包括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清洁工作、开关系统的工作、软件维护工作、安全保障工作。同时,班主任经常教育本班同学爱护多媒体教学系统,使每位学生都具有爱护多媒体系统的意识和行动。

2.6多媒体教学系统状态网上公开制。

为了使每位教师随时了解自己上课班级多媒体教学系统状况,管理中心在学校的教学资源网上公布了全校各班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状态,如果有待维修的系统,会明确修复的时间,还公布了教师对各班多媒体教学系统使用、维修后的评价及建议。通过网上互动,教师不仅能根据上课班级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状态做出教学手段的决策,还为我们电教工作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建议。

3 学校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维护

对于学校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维护,也谈一谈自己的作法。

3.1充实后台,服务教学。

多媒体教学系统进入普通教室后,由于其运行环境不是很好,出现故障的可能性比专用教室明显增加,为了不影响教师使用多媒体系统教学,我们采取了很多的维护措施。

3.1.1保持面向教学的服务器良好的运行状态,并备用一台服务器,数据及时随教学服务器更新。

3.1.2备一套完整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储备一定数量的易损部件(如键鼠)。

3.1.3及时修理损坏的部件,并加入储备库。如:我们每学期都要修理电脑主机十几台,键鼠若干,显示器几台,还有DLP背投色轮几个到十几个。

3.1.4及时更新教学用的各类软件及资源,并将本校的各类资源归类存档。如教学中用到的几何画板、flash等软件,我们都及时进行了更新;教师们每个模块结束后,我们与每个学科的教研组长合作,将精选后的上课课件、上课教学设计及图片、动画、视频归类存放在资源服务器上。

总之,我们平时要不断的充实后台,一旦教学上需要,我们便能及时服务到位,为学校创设一个高效、舒适、方便、安全的多媒体教学环境。

3.2夯实网路,方便教学。

现在是信息时代,网络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自然在多媒体教学系统中不可或缺。我们不仅让每套多媒体教学系统连接在校园上,而且为多媒体教学准备了充足的教学资源。学校的资源网、教学管理系统、OA办公系统、试题库、视频点播系统等可以随时访问。当然,一般情况下,我们没有开放多媒体教学系统访问internet,若教学时需要访问internet,设置也很简单。

我们还在资源网上开通了网上报修功能,把维修的情况、每个班级的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状态公布的资源网上,方便教师及时了解学校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情况,作出合理的教学决策。

3.3以防为主,防修结合。

为了使学校的多媒体教学系统保持最佳状态,我们采取了以防为主的维护策略。除了与各班班主任及各班学生电教员经常沟通外,我们基本每周都会利用信息技术课、体育课等教室空堂的时间对各班多媒体系统进行检测,发现潜藏的问题,并及时维护。如:发现背投闪屏,我们会及时清洁色轮;发现插头松动,及时坚固;发现鼠标灵敏度变差,我们及时更换并维修。

若有班级报修,我们根据报修反应的故障现象,迅速判断故障部件,并用相应的备用设备替换,争取不影响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正常使用。然后再对该设备进行维修。若有设备无法替换而又不能立即修复时,我们会告知班主任及该班所有任课教师,并约定修复日期,并将该班多媒体教学系统在网上公布为“维修中”的状态,以便使该班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3.4备足预案,快速修复。

多媒体系统进入普通教室后,使用多媒体教学就成为了常态教学手段,为了不影响教师的教学,出现故障后快速修复就成了多媒体教学系统维护的关键。怎样才能做到快速修复呢?

3.4.1维修人员应对多媒体教学系统非常熟悉,能迅速通过故障现象准确判断故障部件或位置。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求维修人员熟悉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硬件、软件,还应充分掌握各类设备的工作原理。

3.4.2要有娴熟的维修技术。这要求我们不仅要非常熟悉各类部件的结构,还应掌握必要的维修技巧和技术:如焊接技术、电工技术、主板维修技术等。

3.4.3部件储备要充足。很多部件出现故障后,直接到教室进行排除,可能要化较长的时间,而实际要求我们在几分钟或十几分钟排除,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替换,然后将有故障的部件带回管理中心进行故障维修。这就要求我们各类部件储备要充足。一方面,在新购置时,最好备用一套;另一方面,及时修复好替换下来的部件。

3.4.4安装布线要留余量。多媒体教学系统在安装布线时,就应考虑到将来维修的需要,有些线要放备用线,如:视频线,一般要放双份,因为在使用过程中,视频线可能出现部分线断裂,此时,换上备用线就很快捷、方便。若没放备用线,就得重新放线,就比较困难了。有些线要留有余量,如:网线,因为在使用过程中,4组双绞线中可能有一、两组线会断裂;再有,水晶头有可能氧化及损坏,要重打水晶头。这都要求安装时充分考虑,备下余量。

3.5安全舒适,享受科技

多媒体教学系统进入普通教室,必须保证对教师、学生的生命安全不产生任何威胁,并且,要为教师、学生创建一个安全舒适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为此,我们采取了很多有益措施。

3.5.1安装多媒体教学系统时,必须首先保证用电安全。整个多媒体教学系统总接入开关采用了空气开关,该系统所用的插座板、插头都作了防触电处理。学校所有多媒体教学系统都统一接地。

3.5.2选用了防盗、防尘性能良好、且使用舒适的平推式多媒体讲台。这种讲台若不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平推式盖板合上,起到较好的防尘作用;而且锁具性能较好,不易套开、撬开,起到较好的防盗作用。平推盖板收合自如,盖板平面平整,高度合适,教师用起来方便舒适。

3.5.3安装多媒体教学系统时,进行必要的防鼠处理。多媒体教学系统中有很多布线,若有老鼠进入,会咬断布线,造成部分部件不能很好的工作。因此,防鼠处理是必要的。一般较粗管端应采用一定手段封闭,布线应用防鼠带缠绕。特别要保持工作台清洁卫生,不然,可能就成为老鼠窝。

4 学校多媒体教学系统管理与维护的几点建议

我们学校多媒体教学系统已投入使用十几了,我们在进行学校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管理与维护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也总结了一些教训。根据这些经验教训,在本文的结束部分写几点建议。

4.1面向未来,慎重决策。

多媒体教学系统一旦投入使用,运用多媒体教学就会成为教学手段的常态,如何使这套系统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是我们选择多媒体教学系统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因此,在选择时,是否容易升级、是否容易扩充应摆在优先位置,然后再考虑价格等问题。

4.2规范安装,伏笔维护

多媒体教学系统安装一定要规范,特别是安全措施、防盗措施、防鼠措施一定要到位,再一个规范就是,该放备用线的就应该放备用线,不是因为节省安装时一点点投入,而为以后的使用、维护增加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成本。安装时不仅仅考虑将设备安装好,还应该考试到如何方便以后的维护。

4.3培训上岗,合理使用

多媒体教学系统虽然不是很复杂,但它还是有一套自己的操作流程,先开什么、后关什么,这可是要严格遵守的。不然,会大大增加系统的故障率,缩短系统的使用寿命。因此,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前,一定要接受培训,多媒体教学系统更新后,教师也应接受再培训。

多媒体教学系统原则上是教学工具,一般不要用于其它用途,如:听歌、放电影等。若有必要另用,应通过正常途径申请,获批后方可使用!

另一个很重要的培训就是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管理人员的维护水平除了管理员自己平时钻研外,学校还应该常常派人员接受相应的业务培训,使他们达到至少不落后当前技术水平。

4.4爱护公物,全员共管。

第7篇:多媒体会议系统方案范文

[关键词] P2P 流媒体 远程教学

1.引言

随着新的科学技术对教育技术的影响越来越深刻,社会和经济的新需求对传统教育技术也提出了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教育的需求。现代远程教学系统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网络教学用户的急聚增长和多媒体教学需求的同时出现,传统的基于C/S模式和B/S模式的远程网络教学显示出了诸多问题。流媒体和P2P网络两种技术的出现和已有的发展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基于P2P的流媒体技术采取一边下载一边播放的方式,点对点音视频播放的实现,能够较好地解决远程教学系统对多媒体信息和传输及时性的特点。基于P2P的流媒体远程教学系统的研究与实现,将会极大地推动远程网络教学的发展,实现教育资源尤其是稀缺教育资源的共享。还能有效地解决目前国内教育资源紧张的局面,为更多的人快捷方便地接受教育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2.P2P技术

2.1 P2P技术定义

P2P( peer-to-peer)即点对点。如今在业界,比较认同的P2P计算应用系统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类:1.信息、服务的共享与管理 2.协作工作 3.构建充当基层架构的互联网络系统。图2-1显示了P2P结构。

图2-1 一般P2P结构示意图

2.2 P2P的网络优势

与传统的中心化结构相比较,P2P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非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

②可扩展性

③健壮性(robust)

④高性能/价格比

⑤隐私保护

⑥负载均衡

3.流媒体及网络协议

3.1流媒体理论基础

流媒体格式是指采用流式传输的方式在Internet上播放的媒体。流式传输方式是先将整个A/V及3D等多媒体文件经过特殊方式的压缩处理,再分成一个个压缩包,由视频服务器向连接的用户计算机端连续、实时的传送。在采用流式传输方式的系统环境中,用户并不必像下载普通文件那样等到整个文件全部下载完毕,因为目标文件被分割成了多个小的文件,故只需经过几秒或几十秒的启动延时后,在用户的计算机上利用解压设备(硬件或软件)即可对压缩的A/V、3D等多媒体文件解压后实现实时播放和观看。而此时多媒体文件的其他剩余部分将在后台的服务器内继续执行下载。

3.2 流媒体的传输

实现流式传输当前基本有两种方法:实时流传输(Realtime streaming)和顺序流传输(Progressive streaming)。一般来说,如果视频为实时广播,或使用的是流式传输媒体服务器,或应用的是如RTSP类实时协议时,即为实时流式传输。本系统在不同情况下采用不同的方式。当然,流式文件也支持在播放前完全下载到硬盘。图3-1 说明了流媒体传输是基本原理。

图3-1 流媒体传输基本原理

3. 3传输协议

(1)RSVP:资源预留协议

它是一个信令协议,用于在流(flow)所经路径上为该流进行资源预留。

(2)RTP:实时传输协议

RTP协议详细描述了在互联网上传递的音频和视频的标准数据包格式。

(3)RTCP:实时传输控制协议

RTP 控制协议(RTCP)采用与数据包相同的分发机制,会将控制包周期性地传输给所有会话参与者。

(4)MMS:微软流媒体服务协议

MMS是一种串流媒体传送协议,用来访问并流式接收Windows Media服务器中.asf格式文件的一种协议。

(5)RTSP:实时流传输协议

RTSP协议定义了如何让一对多应用程序有效地通过IP网络传送多媒体数据。

(6)MIME:多目因特网电子邮件扩展协议

4.系统设计与实现

4.1系统整体设计

该远程教学系统使用的是基于P2P的流媒体视频传送技术,它需要连接教师端和学生端。在技术架构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网络模型该如何设计和建立分层,以保证系统在功能上的实现和运行上的健壮性,并且能够将网络上所有可用的资源整合进来。

4.2详细设计

(1)功能设计

由系统的宏观设计可以看到,系统的服务器端和客户端是相互对应的,我们进而将服务器端和客户端分为教学管理、系统管理、交流协作管理三个大的功能模块,再根据各自的对象具体细化。

(2)服务器端

服务器端的设计大概可划分为五个部分:用户管理模块、主控制模块、媒体管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数据接收模块。当服务器端接收到了采集到的音频、视频和屏幕等数据后,就会向所有客户端进行某一形式的转发,并进行相应的音视频文件和客户端相关的信息管理。对于本系统,只需要求服务器为少部分客户端直接发送数据,那么服务器端发送数据到客户端的方法就有所不同。又因为是在频道模块中实现数据发送控制功能,所以只需要对频道模块作出一定的修改,使得频道模块满足可以有所选择的给客户端直接发送数据。

(3)客户端

实质上客户端才是P2P模式的真正魅力所在。在P2P模式中客户端不是独立静止态,它还要和其它客户端进行信息交流,故要具有数据发送模块,用户管理模块,数据请求控制模块和缓冲区映射模块。

(4)数据库表设计

本教学系统采用的是MySQL Server 5.1数据库服务器,因为本系统的存储数据量不会太大,且此数据库属免费产品,技术也比较成熟。且数据存储涉及到的人员也不多,故只需要四张数据表组成,分别为:管理员信息表,学生客户端信息表,资源信息表,源节点信息表。

4.3 终端音视频子系统框架

在进行多媒体编程时主要存在如下几个挑战:(1)多媒体流包含着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又要求进行快速实时的处理;(2)音频、视频必须同步,以使它们在相同时间开始、停止,以相同的频率进行播放;(3)数据源的格式很多,比如音频、视频交叉存取的(AVI)、高级流格式(ASF)、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和数字视频(DV);(4)程序员不能预先知道在用户终端系统存在的硬件设备。

DirectShow就是设计来解决这些挑战的。DirectShow能将应用程序从复杂的数据传输、硬件区别和同步隔离起来,从而达到了简化在Windows平台创建数字媒体程序任务的目标,这也是本文采用DirectShow作为主要支撑技术的理由。

DirectShow提供的Filters支持捕捉,以及基于Win32驱动程序模型(WDM)的调频设备,Filters还支持旧的Video for Windows(VFW)捕捉卡,甚至是为音频压缩管理(ACM)编写的编解码器以及视频压缩管理器(VCM)接口。

5.总结

本文结合目前各学校对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的需求,给出了一个基于混合型P2P网络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设计方案,并做了部分实现,在系统设计过程中还提出了一些新的改进和补充。通过对一系列网络模型的实验测试,最终找到了适合于教学系统的最优实施方案,特别是网络协议的选择,通过多组实验结果的比较,确定了基于UDP的RTP/RTCP协议的联合方案。

[1]参考文献:

伍华健.P2P技术在远程教育系统开发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科学.2006,3(39):287-290.

[2]王春东.现代远程教育之网络技术研究与探讨.计算机应用研究.2001(7):45-47.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第十七次调查统计,主持单位: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2006年1月.

[4]L Busse, B.Deffner.Dyn Amic QoS Control of Multimedi A Applic Ations B Ase Computer Communic Ations 1996 23:1-34.

[5]刘亚杰等.P2P流媒体内容分发关键技术研究:[工学博士论文].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2005.

作者简介:

第8篇:多媒体会议系统方案范文

这是因为日本将于2011年完成电视广播数字化,原使用VHF及UHF波段的模拟电视将告终结,频率将闲置出来。总务省规划开放VHF的90-108MHz、170-222MHz及UHF的710-770MHz三个波段,并自2006年起,交由总务省情报通信审议会召开的《电波有效利用政策委员会》进行讨论。

事实上,在委员会仍在讨论700MHz频率如何使用的期间,日本各大厂商早已开始于桌面下进行700MHz带宽使用的规划。其中又以移动通信动作最大,主要是随着日本3G市场的扩大,及未来总务省将开放移动通信进行多媒体广播业务,故其对于700MHz带宽的兴趣特别浓厚,日本三家3G厂商纷纷于2005年底起,表态要推动移动通信多媒体广播建设。

第一个采取行动的是Softbank Mobile,2005年12月,KDDI与美商Qualcomm共同成立《MediaFLO Japan公司》,冀图借助MediaFLO技术推出移动电话多媒体广播服务,因为在美国,MediaFLO系统使用的即是700MHz带宽,并希望在海外也能争取到同样带宽推出数字广播服务。而Softbank Mobile随即也在2006年初,对外表态也要采用MediaFLO技术进行广播业务的测试,并于当年7月独资成立《Mobile Media公司》,不同于KDDI的是,Softbank Mobile准备采用90-108MHz及170-222MHz进行MediaFLO业务。

此外,日本手机生产商京瓷、三洋电机及Sharp也表示要采用700MHz带宽进行MediaFLO的数字广播业务,而手机生产商会有如此需求在于美国MediaFLO已商用化,日本生产商将有机会把终端设备输出到海外市场。

当然,日本移动通信巨头NTT DoCoMo也不甘落后,于06年底结合多家电视台,包括富士电视等四家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多媒体广播企画LLC公司》(简称MMBP公司),目的在于取得700MHz带宽,通过移动通信传输,提供移动电视“One Seg”的升级版服务。由于NTT DoCoMo主张采用现行“One Seg”现有的ISDB-T技术,故获得多数电视台的支持,MMBP公司更于2007年1月与六家电视台(包括IBS及日本电视放送网等)共同成立《ISDB-T多媒体论坛》(ISDB-T Multi-media Forum,简称ISDB-T MMF)。

由于日本3G厂商的各自表态,让日本未来移动多媒体广播服务成为“MediaFLO”及“MMBP”两大阵营较劲的局面。然正当通信业内的“鹬”与“蚌”起劲相争时,“渔翁”公然大模大样来到跟前,它不想“得利”,只图也插足其中,以分得属于自己的一杯羹,这就是另一大派系的汽车产业。

目前日本汽车业的ETC及DSRC (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s)系统采用5.8GHz频段,但该频段适用于窄域通信及近距离应用,并不适用于“车与车之间通信”及车用通信系统(Telematics),而该两个系统皆属ITS(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智能运输系统)之范畴。因此,汽车产业主张将700MHz频谱用于ITS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智能运输系统),包括Toyota、Denso、日本汽车研究所及日本汽车工业会各自提出相关计划,分别是基础建设协调安全驾驶支持系统、车与车之间通信系统计划、车辆信息控制系统计划及车与车通信用安全驾驶支持系统。

由于频谱资源稀少且有限,为让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总务省于2006年3月,以 90-108MHz、170-222MHz及710-770MHz三个频段的利用为前提,正式对外征求具体的无线电波使用系统方案,于一个月内共募集到149件提案,当中除日本本土业者提出对700MHz频谱的使用的各种构想外,令人瞩目的是外商如Intel也向总务省提出建议,认为可采用700MHz频谱当中的60MHz用于移动WiMAX,而Motorola也提出采用700MHz频谱于WiMAX系统的建议。归纳149件与700MHz频谱有关的提案,则可归纳为“自营通信系统”、“数字广播”、“ITS相关系统”及“通信服务系统”四大类型,如表所示。

经过委员会的讨论,2007年5月提出委员会报告书,认为日后移动通信系统频谱需求势必日增,为了让移动通信之类的通信服务能使用到大带宽的频率,认为移动通信系统采用700MHz是适当的。另外,为了实现安全的道路交通社会,ITS是必须的,而700MHz带宽可被使用于车与车之间通信等系统,故必须保留部分频段。

委员会依据ITS的传输信息量、传送周期,与道路上的车辆密度为基础,推断出ITS所需要的带宽为10MHz,为避免会干扰到其他系统,预留安全频段(guard band)后,剩余的带宽将供通信服务使用。

依上述原则,委员会于2007年5月提出《VHF/UHF频段电波有效利用方策构想草案》,提出UHF的710-770MHz的频谱分配草案,如附图。

第9篇:多媒体会议系统方案范文

关键词 传播学教育 教学理念 教学模式

随着中国传播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国传媒的产业化也不断深化。根据最新的蓝皮书《2007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统计,中国目前的传播产业不仅包括了传统的报纸、期刊、图书出版、电影电视,还包括了新媒体以及广告公关等促成社会传播特征变革的传播方式。①这一新的环境为传播学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现实的源动力,也使对“传播规律”的研究工作变得迫在眉睫。与此同时,随着传播学的学科体系进一步科学界定,传播学专业的培养方法也变得值得探讨。目前国内的很多高校都陆续开设了传播学的本科专业,并同已经日渐成熟的新闻学结合形成了新闻与传播学的学院,②这样的发展前景使这个原本不被关注的“泊来”学科变得倍受重视。

一、传播学在中国发展的现状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面对新的形势,目前的传播学本科教学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总结如下:教学深度难以把握;理论教学的主导地位导致“学而无用”;教学与学术研究分离导致学科发展缓慢。

首先,教学深度难以把握。一般的院校在专业设置上都把传播学作为理论基础课程,安排在第一或者第二学期,这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对于刚刚入学的学生来说,很难在入学之初就对这个专业有一定了解,甚至有的学生反映“不知道要学什么?”。因为这个学科需要一定的理论与专业基础,所以授课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困难,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调节课程的难度,逐步的深入,必要时调整教学的进度,做到教学相长。

其次,理论教学的主导地位导致“学而无用”。传统意义的传播学课程是讲授式的理论教学课程,在这样的课程安排下,学生在课堂上主要接受的是理论教学,可能在一节课的时间里面学了很多类似“概念、特点、分类、意义、功能等”这样的内容,考试也是理论考察的方式以记忆为主。然而,在这样的授课方式下,理论教学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造成学生“学完就忘记了”,根本无法和实际建立联系,更不能建立合理的实际联想,学生感觉学习之后在工作中根本“用不上”,造成教学资源巨大的浪费,甚至是“学而无用”。面对这样的困惑,后面的章节会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再次,教学与学术研究分离导致学科发展缓慢。上个问题中已经提到传统的授课方式,那么除了学生缺少实践联想之外,传统的教学方式还使学生失去很多思考问题的条件,没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很难有所探索。这样就造成一种现象:目前的传播学研究,往往仅陷于少数学者的范围内,而大量的传播学专业学生毫无科研能力。如果能充分调动在校学生的科研热情,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善加利用学生的科研成果,相信传播学专业会发展的更好。

二、传播学本科教学的教学理念与模式探索

鉴于目前传播学本科教学过程中一些问题的存在,同时结合几年来传播学本科教学实践的一点思考,笔者认为:传播学本科教学应该坚持“实用教育+延续教育”的教学理念。具体的说,就是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对传播学具体实务的联想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同时尽可能的帮助那些在理论与科研方面有更深层次要求和更高潜质的学生,构建完备的理论体系,设计有效的研究方法,启迪前沿的学术思想。这一教学理念,旨在培养可担当专业教学,可适应大众传媒要求,又可进行科研探索的复合型传播人才,适应全球化信息社会的要求。

为配合上面提出的“实用教育+延续教育”的教学理念,下面介绍一个传播学本科教学的“渐进循环”教学模型。在“渐进循环”模型中,传播学的教学包括了四个不同的阶段,分别是:1、经典理论的解析阶段。2、相应案例的引入阶段。3、传播实务的实践阶段。4、学术前沿的启迪阶段。

01

这四个阶段可以看作是由课堂的理论教学开始,结合教师经验的案例分析承接,以学生亲身的专业实践配合,最后启迪学生思考并研究学术问题为步骤的逐渐教育过程。而这四部分之间的循环则体现在,经过学生亲身调研、设计实验,论证之后对传统、经典理论的验证、深入、乃至发展之上。这样的“渐进式”教学,可以深入浅出的把学生逐步引入对人类传播活动的理解与研究过程中,解决以往教学中“学生认为过难”的问题。而由学术研究到理论发展的“循环”又为我国的传播学研究提供了来自大学生的新鲜血液,能有效的解决前面提到“传播学学科发展缓慢”的问题。下面分别解释每一个教学阶段的含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应注意的问题。并以讲授“议程设置”功能为例,分步骤的逐一说明每个阶段教学的具体方法。

1.经典理论的解析阶段

理论教学是传播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传播学教学的第一阶段,或者说基础阶段,就是对传播学理论体系下的经典理论与模型做深入的解析。这里所说的解析,不仅仅是对教材中关于传播学的理论的讲解说明,更重要的是对这些经典理论的研究历史、研究方法、适用范围、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等做细致的归纳总结。

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的传播学研究者,都编著了很多关于传播学概论性的著作,比如:麦奎尔的《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2000);③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1999)。④虽然这些著作的编写思路不尽相同,但是不难看出传播学教学主要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传播的概念、传播学的研究范围、传播的不同分类、人类传播的过程、传播学的研究方法等。其中关于传播过程的研究内容尤其丰富,包括了对传播者的控制研究、对传播内容的符号学思考、对受众角色的分析、对媒介功能的研究和对传播效果的深入论述。

在上述的每个研究领域中,都含盖了大量了概念、经典理论和模型,仅仅以传播效果研究为例,在著名传播学研究学者麦奎威尔的传播学导论中,收录的关键词就有几十个之多。因此,教学的重点不仅仅只是告诉学生“什么是这个理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弄清楚这个理论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的?”,是“以什么为研究对象,用什么样的方法研究的?”,在这个领域内“目前用这个理论能解决什么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无法解决?”。比如教师要讲解大众传播的宏观效果“议程设置”功能。首先,应该简述理论的具体内容(这一理论用来衡量一种媒介的影响。在传播过程中,公众脑海中的新闻事件、议题、或者人物的相关重要性,受到新闻报道呈现次序或者显著性的影响)。⑤然后要逐一解释其中的关键点:议题和显著性。更重要的是,要重点交代这个理论的研究历史,交论中涉及到的媒介议程(media agenda)-公众议程(public agenda)-政策议程(policy agenda)的关系。⑥

2.相应案例引入阶段

在第一个环节的理论教学中,学生已经对经典理论的体系与研究历史有了深入了解。因此,根据上面的解析,选取大量典型的传播案例进行形象的分析说明就显得尤其重要。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典型的案例的过程中,要注意不同案例之间的比较,以此引导学生找到理论应用于实践的一些规律。

仍然以讲授“议程设置”功能为例,要引入大量的新闻议程设置案例,同时分不同的媒体类型进行分析。比如通过对当日〈新闻联播〉新闻议程的设置分析当天的重要事件;通过连续几日〈新闻联播〉新闻的议程设置分析最近一个时期的重大事件;通过分析不同时间的〈人民日报〉头条新闻的设置来分析近一段时间媒体新闻议程的变化等等。

3.传播实务的实践阶段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需要亲自参加到各种传播机构或组织的传播活动之中去,以亲身的实践验证理论与实际结合的重要性,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同时探索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新思路。虽说这个环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仍然需要做相应的指导。要在学生亲身实践之前拟订详尽的指导书,内容包括:说明实践的意义,列出实践的步骤,建议实践的方法,同时要求学生在实践后做认真的总结,必要时要求学生上交亲身实践的作品进行讲评。

为了更好的了解媒体“议程设置”的功能,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当地的电视台或者报社进行一个短期的实践,比如让学生跟踪该媒体一天新闻编排的整个过程,指导学生注意分析电视媒体新闻的编排顺序,每条新闻长度的不同要求;报纸每条新闻所在的版面和字数要求等等。同时让学生对受众进行一个问卷调查,分析一下受众看了当天的电视新闻或者阅读了报纸新闻以后,认为什么是最近的“大事”,从而对照媒体新闻传播的预期效果,验证议程设置的功能。

4.学术前沿的启迪阶段

在开篇我们已经谈到过关于中国传播学发展的现状,其中谈到目前传播学研究发展比较缓慢的问题,那么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在学生已经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务经验的前提下,针对目前传播学业的问题进行学术的探索,以发展我国的传播学研究事业,同时学生也为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做大量的积累工作。在这个阶段,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启迪学生思考目前的传播学学术前沿问题,指导设计研究方法,提供适当的文献支持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往往不具备系统的科研思维,因此教师指导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科研的系统化、逻辑化、科学化、数据化。

以“议程设置”的不同功能相互作用为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研究一些实际的问题。对于研究政策议程转化为媒体议程,可以启发学生研究一些对国家重大的政策、法规、或者决定的媒体宣传作用,比如“论两会报道中央视的重要角色”;对于研究公众议程转化为媒体议程,可以启发学生结合目前网络媒体中“BBS,Blog”等个人媒介的作用,分析“个人媒介议程对大众媒介议程的影响”。

三、在探索中不断完善传播学教育

上面已经谈到了传播学教学方面存在着难以把握教学深度;理论教学为主导致“学而无用”;教学科研分离导致发展缓慢等问题,也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实用教育+延续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渐进循环”的教学模型。具体论述了如何从理论入手,引入大量案例,指导专业实践,进而进行科研工作的具体思路。上述的思路对授课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专业过硬,要确实接受或从事过传播学的理论学习与研究工作;教师要有丰富的阅历和实践经历,能配合教学引入大量案例;教师要有良好的媒体人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教师也应该具备较高的科研能力,以启迪学生的思路。

在教学中还应该重点注意下面的问题:第一,要特别注意理论的研究历史,进行丰富的文献回顾,这是奠定学生理论思维基础与框架的必由之路。第二,要做大量的案例介绍、分析、比较与讲解,不能把案例教学做成陪衬的花朵和例行公事的摆设,要做到举例切实有效。第三,要加大研究方法教学与调研设计的力度,必要时专门开设传播学研究方法课程,系统讲解研究方法的选择、设计、使用与修正。第四,为了使学生有丰富的学术嗅觉,应该经常参加学术研讨与学术会议,经常组织学术讨论与研究活动。

注释

崔保国:《2007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陈昌凤:《中美新闻教育――传承与交流》,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McQuail, D., 《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London: Sage,2000。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