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简述科学实践观的内容范文

简述科学实践观的内容精选(九篇)

简述科学实践观的内容

第1篇:简述科学实践观的内容范文

2.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3.简述哲学具体科学的关系(简答)

4.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简答)

5.试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6.试述邓小平哲学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和发展? (论述)

7.简述哲学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学说的关系。 (简答)

8.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是怎样的? (简答)

9.如何理解运动和静止的联系? (简答)

10.如何理解社会的物质性? (简答)

11.试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2.试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论述)

13.简述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及其意义?

14.新事物为什么能够战胜旧事物?(简答)

15.简述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16.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

17.简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

18.如何理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巨大

19.阐明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 (论述)

20.简述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简答)

21.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简答)

22.简述认识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 (简答)

23.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简答)

24.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25.简述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简答)

26.简述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简答)

参考答案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简答)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世界观,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它的本质特征是:在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高度统一。(1)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于实践,是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又反过来为社会实践服务,指导人民群众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斗争。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必须同具体实践相结合,化为广大群众的行动纳和路线,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又在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使自己不断向前发展。(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理论掼,它公开申明要在全世界为最终彻底*一切剥削制度,争取人类的完全解放作论证。然而,马克思主义的这种革命的本性,又是与严格的科学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既是革命的理论,又是科学的世界观。既代表历最先进的工人阶级的根本要求,也代表全人类彻底解放的美好愿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与科学性是浑然结合在一起的,科学性根源于革命性的要求,革命性必须靠科学性来保证和贯彻,二者不可缺一。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理论表现,它的本质特征是在实践基础上严格的科学性和彻底的革命性的高度统一。

2.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简答)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其多方面的深刻的必然性,其中主要是社会历史条件,阶级基础,科学前提和理论来源。(1)19世纪4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矛盾的激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2)19世纪30至多0年代,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发展,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3)19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发展的卓越成就,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和生物进化论等三大科学发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4)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作了理论准备,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3.简述哲学具体科学的关系(简答)。

(1)哲学以整个世界为研究对象,提示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本质。具体科学以世界的某一领域,某一局部为对象,提示其特殊规律。它们之间是普遍和特殊,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2)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不断以具体科学的成果丰富自己的内容。哲学产生以后,反过来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起指导作用,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

(3)哲学与具体科学既不能互相割裂,又不能互相代替,认为具体科学可以离开哲学指导的取消论和用哲学取代具体科学的代替论,都是错误的。

4.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简答)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它来自实践又为无产阶级的社会实践服务,并在实践中不断获得丰富和发展。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显著标志。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是指它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它把变革旧世界和改变现存事物作为自己的任务和目的。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是指它不公以科学的发展为基础,而且是指它通过实践和自然科学的成就,正确地提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完备而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下是在实践中实现了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科学性理论指导下,才能在实践中正确地改造世界,发挥其革命性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果和归宿,只有在实践中改造世界,才能体现出它的科学价值,并在改造世界的革命实践中丰富和发展其科学性。

5.试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论述)

⑴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其产生直到现在的发展,它始终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必然结果。历史的发展义哲学的产生,也为它的降临准备了必要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总结国际工人运动的经验,汲取自然科学和哲学发展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当之无愧的时代精神的精华。⑵马克思主义哲学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概括和汲取科学和哲学发展的成果,发展自己,其原因就是,它的产生不是结束了真理,而是开辟了不断认识真理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来不自诩为包罗万象的,最终完成的知识体系,而是一门随着实践和科学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创造性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在不断总结新现象,新问题,不断总结和概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解决社会和科学发展中重大的,人民普遍关心的问题,并从中得出新的结论,提出新的观念,从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⑶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毛泽东的哲学著作和其他许多丰富哲学思想的著作,从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中,深刻地论述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宝库新的财富。仍然不愧是时代精神的精华。⑷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仍然是我们时代精神的精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新的历史时期中改革开放的新经验,新问题,做出了新的总结和概括,提出了新的观念和理论,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必将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全力就在于它的自身的新陈代谢,不断发展,从而保持其时代精神地位。

6.试述邓小平哲学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和发展? (论述)

⑴邓小平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首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它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地提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特别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邓小平理论仍然坚定地认为,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以后,最终必然代替资本主义。⑵邓小平哲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了创造性的发展。例如,邓小平结合新的实际,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有机统一起来,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与生产力标准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等等。这些观点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⑶由此可见,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同样,邓小平哲学思想也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7.简述哲学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学说的关系。 (简答)

(1)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也就是说,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2)两者之间的区别是:其一,两者所反映的对象和范围不同。哲学上的物质是个最广泛最普遍,最一般的范畴,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结构,忏悔等的认识。其二,哲学的物质概念所提示的物质的哈我,即客观实在性,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是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是暂时的,相对的。

(3)两者之间的联系是:其一,哲学物质范畴是以具体科学物质结构理论为基础而抽象概括出来的,它随着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新发展不断丰富其内容,自然科学的发展日益证明它的正确性。其二,哲学物质范畴对自然科学进行物质结构的研究起指导作用。

8.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是怎样的? (简答)

(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标志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从单纯的位置移动起直到人的思维。

(2)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物质和运动不可分。任何事物,不论是微观宇宙还是宏观宇宙其内部及其与别的事物之间,都是处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正是这种相互作用,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因此,整个世界的一切都处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否认或不懂得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认为事物本质上是不动的,即使有运动变化,也是外力作用下的位置移动或数量的培养,不会发生质的变化。

(3)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世界上不存在脱离物质的运动。运动尽管有多种形式,有低级的,也有高级的;有简单的,也复杂的,但它们的承担者都是物质。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物质承担者的运动。设想没有物质承担者的运动,必然会陷入唯心主义。例如,客观唯心主义把运动看作是独立存在的绝对观念的运动;主观唯心主义只承认感觉或自我意识的存在,运动也就被说成是感觉或意识的运动。

9.如何理解运动和静止的联系? (简答)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包含以下涵义:①指特定事物之间没有发生空间位置的移动。②指一事物处于量变过程中,尚未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以上两种情况都表明,静止并非是绝对不动,而是一种特殊的运动形式。

(2)运动和关系有如下内容:①运动与静止是对立的;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的,相对的。 ②运动与静止又是统一的,表现为运动与静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渗透。相互依赖说绝对运动离不开相对静止,相对静止离不开绝对运动;相互渗透是说绝对运动中包含相对静止,绝对运动就存在于相对静止之中。一切事物既有运动变化的一面,同时也包含静止,稳定的一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我们应当用动静结合的观点,去看待一切事物和分析各种问题。

(3)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的错误是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关系。前者夸大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否认事物的相对质的区别,把一切事物都说成是转瞬即逝,飘忽不定,不可捉摸的,这必然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后者,只承认静止,不承认运动,这必然导致僵化和形而上学不变论。

10.如何理解社会的物质性? (简答)

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实践的确立,使得社会的物质性得到了正确的提示和有力的证明:

(1)劳动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五一节。而一开始就是一种社会性活动。劳动不是个别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一种集体行为。劳动不仅生产人们必需的产品,同时也生产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为社会的产生和存在奠定了基础。(2)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一种物质活动,它是各种社会最基本的实践。在这种生产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人与人的关系即生产关系是一种物质关系,它是人类社会的基础。(3)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社会是物质活动的结果,又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态。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有经济的(物质的),政治的,精神的等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人们的物质活动和物质交往。

11.试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论述)

⑴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在实践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能动地认识世界,是指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一个透过现象达到事物本质的过程,是一个重新建构和再创造的过程,所谓能动地,是指人通过实践按照自己的尺度去安排原来的客观世界。客观规律性是事物内部固有的,本质,稳定的联系,它的存在和作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⑵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之间的关系。①遵循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为了达到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成功地目的,人的活动就必须人事科客观规律,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否则,违背了客观规律,就不仅不能实现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的目的,而且还会受到客观规律有严厉惩罚。②要做到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是因为任何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决不会自动地的意识,只有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成功地改造世界,总之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只有,才能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遵循客观规律。⑶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吸取和借鉴,这种情况要求我们每做一件事必须认真考虑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做到科学决策,科学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减少盲目性,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损失。②我们又不能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新事业,就不敢在实践中探索和试验,恰恰相反,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才能掌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指导社会主义建设胜利发展,③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既要强调,又要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性,把二者辩证地结合起来。既要反动那种无视客观规律,片面强调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注意避免只强调,不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和懦夫懒汉,消极无力的思想。

12.试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 (论述)

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认。它认为,尽管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是极其丰富多样的,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本原,这就是物质。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这一本原之外,再无别的本原,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它是多样性的统一。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使得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则不仅它的自然观,而且贯穿于它的社会历史观。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⑵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是我们党提出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工作方法的哲学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们,独立于意识之外的统一的物质世界是先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产生,存在的最终根源,归根结底存在于客观物质世界之中。因此,我们认识事物研究问题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即从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固有规律出发,而不能从原则,本本或主观想象出发。

⑶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要按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事物,找出事物或现象本身固有的联系和规律性,而不是用先入为主的幻想的或臆造的联系去代替事物本身的联系。这就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我国当前的实际,就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强调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坚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就是要看它是否从这个实际出发,是否符合这个实际。

13.简述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及其意义? (简答)

(1)联系的客观我性是指: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把握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就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如实地反映事物之间的各种联系,反对用主观臆想的联系代替客观的联系。

(2)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同周围的其他事物联系着;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都同其他要素联系着;一个万事万物统一整体。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就要用联系的观点看。在了解个别事物时,注意它同其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在分析事物的某一要素时,注意它同其他要素的相互制约。不要孤立地看问题,不能只见部分,不见整体。

14.新事物为什么能够战胜旧事物?(简答)

⑴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前途,而旧事物则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新换代了其存在的必然性。因此新事物能战胜旧事物。

⑵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 因为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腹”中发展起来的,它克服了旧事物中一切消极的东西,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并增加了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

⑶在社会领域中,新事物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因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它必然战胜旧事物。

15.简述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简答)

(1)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指组成事物的各个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现象是指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现象包括假象。本质和现象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2)本质和现象是有区别的。 ①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可以为人们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质则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存联系,只有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是多种多样的;而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③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而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

(3)本质和现象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①任何本质都要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赤裸裸的本质。②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本质,下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则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③本质与现象之间不是并列关系,本质决定现象,是现象存在的根据。

(4)掌握本质和现象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①本质和现象是有区别的,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我们必须通过科学研究提示事物的本质。本质和现象又是统一的,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现象表现着本质,我们本能通过对现象的认识达到对本质的认识。②我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既不能使认识停留在表面现象上,也不能脱离现象凭空想象事物的本质,而要在实践的基础上,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16.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 (简答)

⑴对立统一规律最深刻地揭示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同开而上学划清了界限;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辩证法其他规律,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其他规律和范畴的关键;③对立统一的方法即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一切事物的根本方法;④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矛盾是辩证法与开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国。

⑵承认对立统一规律的核心地位,但不能取代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只有把其他规律和范畴与其相结合,才能完整地把握辩证法的科学体系。

17.简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 (简答)

⑴矛盾是指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⑵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联系的性质趋势,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①矛盾双方依存。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表现为矛盾双方相互渗透以及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趋势。⑶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它们的区别表现在: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 的。它们的相互表现在:一方面,同一性是包含斗争性的同一性,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斗争性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矛盾是既对立又统一,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斗争性,失去其中任何一种属性,就不成其为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要求我们必须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18.如何理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巨大指导意义? (论述)

⑴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首先两者别。矛盾普遍性是事物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特殊性是事物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其次,两者相互联贯。共性离不开个性,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个性也离不开共性,没有无共性的个性。第三,两者可以相互转化。条件变化了,普遍性可以转化为特殊性,特殊性也可以转化为普遍性。

⑵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减产的原理,是共性与个性关系的理论,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⑶该原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是社会主义,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决定的;另一方面是有中国特色,这是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必须把作为矛盾普遍性的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作为矛盾特殊性的中国国情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阐明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 (论述)

⑴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的统一。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③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事物的发展就是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过程。⑵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把我国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大国搞建设,不能急于求成。必须实干苦干,稳步前进,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等方面进行长期的量的积累。只有这样才能把我国建设成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强国。如果急躁冒进,片面追求高速增长,幻想一朝一夕就实现现代化,就会欲速则不达,得到事与愿违的结果。

20.简述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简答)

在认识与实践的相互关系中,实践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对认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认识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但是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的发生,发展,检验和归宿,即认识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基本的观点。认识对有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认识和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也具有两重性,正确的认识和理论对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和理论则对实践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还表现在认识对,组织作用和动员作用。我们既要反对否认实践决定认识的中华民族主义认识论,又要反对否认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的学认识论。

21.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简答)

实践推动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方面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第一,实践的发展不断地给认识提出新课题,规定了认识发展的方向,推动人们从事新的探索,形成新的理论。第二,社会实践的发展给解决新问题提供了主要的经验材料,使发现新的科学知识成为可能。任何认识问题的解决,都要依据大量的经验材料。第三,社会实践给人们认识事物不断提供 日益完备 的认识工具的技术手段,从而冲破了人的感官的局限,扩大了人类的认识领域,人类的认识视角,推动了人类认识的发展。第四,社会实践不断锻炼和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自己的主观世界。社会实践水平越高,人们的认识能力就越强。

22.简述认识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 (简答)

认识的主体是指参加实践活动有目的 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人。认识主体的基本形式有:个人主体,群体主体和社会主体。认识客体是指进入人们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对象。认识基本形式有: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

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践关系,即主体和客体之间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第二,认识关系,即主体与客体是反映与被反映关系。第三,价值关系,即主体和客体之间是需要和满足的对应关系。

23.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简答)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第一,它们是对立的。表现为:⑴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发认识的高级阶段。⑵感性认识是由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的;理性认识是对事情性材料的抽象的概括。⑶感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内在本质。

⑷感性认识的形式是感觉,知觉,表象;理性认识的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⑸感性认识具有表面性,直接性;理性认识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第二,它们是统一的,表现为: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理性认识中有感性认识,感性认识中有理性认识,它们统一于实践。

24.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简答)

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⑴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主观是否符合客观,客观世界不能充当真理的检验标准,主观世界出不能充当真理的检验标准。

⑵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具有普遍性和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实践高于理论,实践本身是直接的现实,又能把正确的理论直接变成现实,所以人们能够以一定的理论作为指导去参加引出现实的结果。这样,通过实践活动,就能把原来指导实践的理论同现实对照,检验出理论是否符合客观,是否具有真理性。

25.简述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简答)

阶级斗争指利益根本对立的不同阶级之间的对抗 和冲突,包括经济,政治,思想三种形式,阶级斗争根源于经济关系的冲突,要源于社会基本矛盾。

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作用不仅推动同一社会形态的内部的量变过程,而且突出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过程。

26.简述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简答)

第2篇:简述科学实践观的内容范文

高职类《机械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很强、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促进的机械类工种技术基础课,其教学内容多为生产上使用的零部件和机构等的实例,专业技术知识理论性、技术性、实践性都比较强,其中一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很抽象,如果仅用语言或文字描述,这对没有接触过实际生产的学生来说由于缺乏感性认识,抽象思维能力不足,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因此,我认为改进教学方法对增加学生的感知性认识,帮助学生更容易领会和接受知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一)学习方式上

高职新课程标准在教学方式上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它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像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得新知、分析解决问题、交流合作的能力等。以往说教式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二)教学手段上

高职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强调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并掌握其规律。传统教学老师往往采取的是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手段。

(三)主观能动性上

高职新课程标准强调探究式学习,要做到探究式学习,就要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学生为中心,这样才能把学生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而传统教学以老师为中心,学生的学习是在老师的要求下被动接受的,因此效果不好。

(四)实践应用上

高职新课程标准的机械基础只针对有所关联的专业进行开设,且在课程的设置上坚持改革、发展和创新,强调的是基础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强调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突出的是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先进性。并以操作性为重点。而传统课程下的机械基础老师多照本宣科,学生也缺乏实践的机会,使得本来很实用的学科变成了纸上谈兵。

二、高职新课程下《机械基础》学时设置及目的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将以往涉及面广的理论知识进行模块化分类,分为基础知识、机械传动、机械零部件三大模块。对于基础部分以理论讲述为主,课时不宜过多。而其他部分则分为两种情况,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则课时均分;以实践为主的,适当增加实验课。这样一来,主题就得到了突出,老师实现了教学目的,学生达到了学习目的。

新课程下的机械基础教学强调的是轻理论、重实践,轻说教、重自学。因此,应采取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有利于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在教学内容上务实且要学会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将多媒体教学等形式引入课堂,并在实践教学中逐步形成教学体系,这样才能使得机械基础教学不断推向前进。

三、高职新课程下机械基础教学方法

采用“课堂简述、工厂参观、演示讲授、总结实践”等四个步骤进行的教学方法。

“课堂简述”就是在讲授新课时,教师在课堂上对课题的主要内容及所涉及实物加以概括讲述。如讲轴承、皮带齿轮传动一章时,讲述课题的纲要及介绍实物名称、分类、作用及用途,交代准备要在参观中注意实物的哪些问题,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大致了解,并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工厂参观”就是在简述后,把学生带到实习工厂或生产现场参观。让学生亲眼观看实物的外观、构造、设备、安装及应用。如在轴、轴承的现场教学中,学生亲眼看到轴承的构造及安装,轴的结构、加工过程,接触了真实的、活生生的具体事物,获得的初步印象就比较深刻。

“演示讲授”就是参观后再返回课堂,教师充分利用挂图、示教板、模型的直观演示及实物的剖析来系统详细地讲授课程的重点内容。例如,在液压传动三位四通换向阀教学中,若以看不到内部结构的实物进行教学,学生不易理解。而利用剖开的、滑阀可移动的示教板边演示、边讲解,学生可直接观察滑阀的几个动作过程,便很容易掌握换向阀不同通路情况和中位机能不同特点。

第3篇:简述科学实践观的内容范文

一、远程教育教学创新成果的发掘

远程教育教学创新成果推广应用的前提是对其成果进行深入发掘和科学总结。发掘创新成果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为便于分析,我们把它分解为最一般、最简单的关系,即划分为创新成果的发现、归纳与提炼三个阶段来认识。

(一)远程教育教学创新成果的发现

要准确判断一项教育教学创新成果,首先必须把握教育教学创新成果的内涵。远程教育教学创新成果是一个具有多层次内涵的概念。从内容上划分,远程教育教学创新成果可以划分为学科教学创新成果、教学管理创新成果和学生学习支持服务创新成果。学科教学创新成果可以是科目课程教学创新成果、学科与专业教学创新成果或者一所学校各学科各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显示出来的突出特色。教学管理创新成果可以是招生管理、学籍管理、教学实施管理、考试管理某一环节的管理创新成果或者教学管理过程与环节的整体优化与模式构建。学生学习支持服务创新成果可以是学习支持服务内容创新、手段创新、方式创新的成果或者学生学习支持服务从内容到形式的整体优化与模式构建。从范围上划分,远程教育教学创新成果有宏观、中观、微观之分。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的创新成果具有不同的价值,一般说来,微观层面的创新成果针对性强,普遍指导性偏弱;宏观层面的创新成果,普遍指导性强,针对性则弱;中观层面的创新成果则兼而有之。从性质上划分,远程教育教学创新成果可以划分为可资借鉴的经验、可以推广的模式和指导实践的理论。相对而言,经验处于较低层次。但经验作为经过实践检验、证明行之有效的措施与方法,不再是停留在事物表面的感性认识,而是对教育教学规律的理性认识,具有了理论品格。经验越典型,越具有代表性与概括性,就越带有理论性。模式是比较成型的要素结构与方法体系,它是理论的具体化,又是实践的概括化,是理论应用于实践的中介,既具有理论品格,又具有实践品格。经验和模式都带有理论性,都是宝贵的,但还称不上理论。理论是系统化的理性认识。科学的远程教育理论是在远程教育实践中产生并经过远程教育实践反复检验和证明的理论,是对远程教育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在发掘和表达远程教育教学创新成果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把握住创新成果的内涵。在发现教育教学创新成果阶段,就要坚持以此为标杆去分析和衡量我们所进行的远程教育教学改革是否有创新,是否创造了成果。发现远程教育教学创新成果,有三条基本途径。

第一条途径是在纵向比较中发现进步。拿我们开放教育教学现在的做法与过去的做法比较,从中发现我们现在的做法更科学,更有成效,它就有可能是创新成果。在新世纪初开放教育试点刚刚起步时,湖南电大岳阳分校提出“1+2”课程导学模式,其内涵就是对一门课程的导学应当理清知识体系,突破重点难点,所谓“1+2”。这一模式明显地带有普通高校知识性课程讲授法的痕迹,但有了“导学”的色彩。这次全省电大分校办学水平综合考评,岳阳分校将其课程导学模式表述为“1+2+1”,后面增加的这个“1”是学生运用案例进行分析与讨论。这不是简单地改变课程的结构与程序,而是反映了教学理念的更新和学生主体地位的提高。我们暂且不去评估这个成果的大小,但必须肯定后者较之前者有了创新。在纵向比较中发现进步虽然不失为发现远程教育教学创新成果的一条途径,但其效度是极其有限的,因为衡量一个创新成果不能只看它在一个单位表现出来的工作进步,而要看它的典型性、科学性,看它在同一领域是否具有先进性。因此,发现远程教育教学创新成果的第二条途径也是很重要的一条途径,是在横向比较中发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经验。在这次全省电大分校办学水平综合考评中,直属分校提出“校企融合、随岗育人”人才培养新模式,其内涵是,电大主动适应企业的人才需求,与企业合作培养企业所需的人才,在遵守中央电大专业规则的前提下,电大与企业共同编制专业教学计划,企业行家参与教学,学生紧密结合岗位工作开展实践活动,包括完成毕业论文等等。这一模式的构建在全省电大处于领先地位,可以视为创新成果。发现远程教育教学创新成果还有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围绕远程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去发现和挖掘成果。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往往是影响远程教育教学发展的瓶颈,在突破瓶颈问题上找到了可行的办法,创造了工作亮点,就有可能创造教育教学创新成果。

比如实践教学,它始终是远程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早在1995年就在成人教育会计、法律等专业推广模拟实践教学模式,2003年在开放教育推行“随岗实践”教学模式,2004年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推行“学校+基地”教学模式,即依托当地优势农业产业化基地,实行学校与基地联合办学,培养农村应用型技术人才———这些无疑是远程教育实践教学的宝贵经验和创新成果。

(二)远程教育教学创新成果的归纳

在对远程开放教育实践的回顾中发现创新成果,首先会给我们留下一个初步印象和大致轮廓。这个“初步印象”和“大致轮廓”很重要,它确定了我们去总结一项经验或一个模式的方向和基本路径。但它毕竟还是一个“初步印象”和“大致轮廓”,需要我们去进行经验观点或模式要素的归纳,从而形成一个明晰的概念。根据一项经验或一个模式的“初步印象”和“大致轮廓”去进行经验观点或模式要素的归纳,是一个抽象的思维过程,完成这样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大体上要做好两个步骤的工作。第一步是围绕已有“初步印象”和“大致轮廓”的经验或模式去集聚经验观点或模式要素。任何一所电大所进行的开放教育实践都是生动而丰富的,当我们去归纳一项创新成果时,应当从“生动而丰富”的实践中去抽取那些足以说明该项创新成果的做法与成效。换一个角度说,就是要舍弃那些与该项创新成果联系不紧密的做法与成效。湖南电大长沙分校突出的办学特色是认认真真开展学生学习支持服务。他们起初总结的创新成果包含了这一内容,但将队伍建设、绩效考核、校园建设、县站管理、社区服务各个方面的做法与成效并列表述,便冲淡了优化学生学习支持服务的办学特色。自评报告定稿重点表述学生学习支持服务质量保障体系构建这一成果,归纳了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课堂教学、网上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组织,相关的管理制度制订与实施,学校领导和教学管理部门的教学督导与考评等内容。这样一归纳,不仅凸显了学生学习支持服务质量保障的办学特色,也为各种做法找到了归宿和理由。在完成集聚经验观点与模式要素这一步工作以后,创新成果的基本内容要素已经具备,接下来要做的第二步工作便是对内容要素进行整理,使之成为一个严谨的、有内在联系的整体。长沙分校总结的学生学习支持服务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创新成果的内容是,建立专业责任教师、课程责任教师和课程辅导教师相配合的学习支持服务主体体系,建立面授课堂、网上课堂和实践课堂相融合的学习支持服务方式体系,建立由学习支持服务质量标准、质控主体与质控方式相结合的学习支持服务质量监控体系,由此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市级电大学生学习支持服务质量保障体系。开展学生学习支持服务,必须解决服务主体、服务方式与服务质量监控等基本问题,长沙分校学生学习支持服务实践较好地回答了这三个基本问题,可以称之为创新成果。

(三)远程教育教学创新成果的提炼

经验、模式、理论,都是人们对事物本质与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与揭示越深刻,它的理论性就越强,其普遍指导意义与推广价值就越大。因此,我们在远程开放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发掘创新成果,要努力揭示远程教育教学规律,提升理论性。远程开放教育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又具有独特性。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活动,都离不开教师、学生、教材三个基本要素,都必须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都要充分发挥教师主体的积极引导作用和学生主体的主动学习作用。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活动把传统课堂教学师生在同一空间、同一时间的活动改变为异地异时发生,同时把学生集体学习改变为个别化学习,却没有改变教学的基本规律:教师主体始终在发挥着导学作用,学生主体同样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尽管这种指导更多的时候不是面对面的)利用学校提供的学习资源进行学习。遵循这一基本规律,我们在构建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时便始终不能忘记教师、学生、教材这三个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及其运动方式: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教师提供怎样的教材去教,学生怎样利用教材去学。远程教学活动总会表现为一个特定的过程,我们在构建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时,始终不能忘记教学环节的整体设计与实施策略选择。但是,我们对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决不能停留在对普遍性现象的认识上。规律是反复出现的,但每次出现都只是“相似”,我们要从反复出现的普遍现象中找出新颖独特的东西来,找出特殊规律来。学生存在差异,课程有独特性,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构建一定要在遵循教学一般规律的前提下,因人(特定的学生对象)因课而异进行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以最佳方式去实现教学目标。能否揭示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规律,能否用最优方式去实现教学目标,应当成为我们评判一项创新成果的标准。本世纪初刚刚启动远程开放教育试点时,不少市、县电大提出一个学生一个学期要上网多少次、发帖多少个、参加面授多少次、完成作业多少次等要求,用“1、2、3、4”等数词来概括这一要求,并称之为“教学模式”。在网络教学起步阶段,也许它不失为一个督促学生上网学习的办法,但它侧重于量的管理而欠缺质的要求,甚至还存在部分教学环节缺失和教师主体缺位的不足,没有能够深刻揭示教学规律,尚不能称之为“教学模式”。

提炼远程教育教学创新成果,提升其理论层次,有两条途径可走。途径之一是深入分析经验事实与模式要素,从中提炼出揭示教学规律的经验观点或模式概念。传统的基础教育“四阶段”教学模式,职业教育“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远程开放教育“学导结合”教学模式,以及湖南电大构建的“123”教学模式等等,都是带宏观性的教学模式概括的范例。在学科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都可以探索和构建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如湖南电大构建的管理学科案例教学模式、英语专业情景教学模式等等。任何一项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总是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而实践探索又在不断丰富教育教学理论。源于实践的教育教学创新成果与教育教学理论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提升教育教学创新成果理论层次的途径之二,是用理论去分析教学经验与教学模式,找到教学经验(教学模式)与教学理论的结合点,使教学经验(教学模式)上升为教学理论。

它又包括两种具体方式,第一种方式是用教学经验(教学模式)去证明某种教学理论的正确性,以此上升为教学理论;第二种方式是用教学理论去说明某一教学经验(教学模式)的科学性,以此上升为教学理论。广播电视大学构建的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以教师导学为辅的“学导结合”教学模式,应当说是对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规律的深刻揭示和科学表达,用以指导这一教学实践的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基础、继承中国传统启发式教育思想,并吸收西方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有益成分、在中国远程教育实践中创造的现代教育思想。

二、远程教育教学创新成果的表达

如果说远程教育教学创新成果的发掘,是对在具体生动的远程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经验的逐步提升和科学总结,表现为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思维过程,远程教育教学创新成果的表达则是一个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思维过程,即对创新成果进行从一般概念到具体事实的深入阐述,这个过程大体上也包括远程教育教学创新成果命名、内容阐述和价值阐释三个阶段。

(一)远程教育教学创新成果命名

名正才能言顺。表达一所学校、一个专业或一门课程创造的教学经验或构建的教学模式,首先要给它取个名字。为教学经验或教学模式取名,首先要做到内容概括的科学性,深刻揭示教学规律,科学概括成果内容。其次要做到表达形式的简明性,既简洁易记,又表意明了。提出更高的要求,就是命名的新颖性,让人感觉到其教学经验或教学模式的内涵和命名都是新颖独特的。湖南电大张家界市分校将开放教育课程形成性考核管理创新成果称之为“形成性考核动态管理模式”,这个命名揭示了教学规律,很科学,因为“形成性考核”是一个过程,对其管理就应当是动态的,同时这也是一个用语精简、表意明了的命名。有的远程教育机构将其构建的远程教学模式称之为“三学”教学模式,其表述很简洁,但概括欠科学。这一命名中的“三学”指的是“导学、自学和助学”,其中“自学”是学生主体发生的“学”的行为,“导学”、“助学”是教师主体发生的“教”的行为,合称为“三学”显然不当。远程教育教学创新成果命名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普通词语命名方式、合成词命名方式、并称词命名方式、数词命名方式等等。普通词语命名方式是一种表意最直接的方式,找到一个恰当的词语来命名创新成果是很理想的,如张家界市分校构建的“形成性考核动态管理模式”。但通常需要用心推敲词语,因为有些创新成果很难找到一个普通词语来命名,需要多个词语、词组甚至句子来表述其内容,为简洁起见,人们便将其合称,如“三全”(全体、全程、全面)学生学习支持服务模式。并称也是一种简化形式,如湖南电大岳阳分校提炼的“主导助控”教学模式。“主导助控”就是在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导学、助学和学习质量监控四个事物的表述中各取一个省称组合而成的命名。数词命名形式时下颇为流行,如湖南电大的“123”教学模式。数词命名简洁,但对初次接触者尚需作出说明。

(二)远程教育教学创新成果内容阐述

首先,要谈远程教育教学创新成果的内涵揭示。揭示远程教育教学创新成果内涵通常要下定义,以便于受众准确理解。如前述“123”教学模式,其定义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以丰富的资源与畅通的网络为基础,以引导、辅导、督导三项导学服务为保障的教学模式。”如此一阐述,其指向性便十分明确了。又如前述长沙分校教育教学创新成果“市级电大学习支持服务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其内涵就是学习支持服务主体体系、方式体系和质控体系的有机结合。落实了服务主体,明确了服务方式,建立了服务质量监控体系,学习支持服务质量便有了基本保障,也就可以说初步建立起了学习支持服务质量保障体系。

其次,要谈远程教育教学创新成果的做法描述。对于一项教育教学创新成果,人们更关心的是怎么操作。因此,表述远程教育教学创新成果的重点在做法,包括标准设计、程序设计、制度设计、组织实施等等。如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应当包括质量标准体系,这是质控的依据,应当包括质控主体体系和方式体系,即由谁来实施质量监控,用什么方式或手段来实施质量监控。比如面授课质量监控,必须明确面授课的质量标准,必须说明由谁来考核面授课的质量与效果,如包括同行评价、督导部门考评和学生测评,他们在考评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如何分配,必须明确考核方式,如果采用查看教案、听课、检查作业批改情况、学生问卷调查等方式,他们在考评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又如何分配。只有一一回答了这些问题,受众才知道怎么样去移植和推广其教学经验或教学模式。

(三)远程教育教学创新成果的价值阐释

其一,教育教学创新成果的理论价值阐释。一些具有较大典型意义的远程教学经验或教学模式,有可能回答远程教育学科理论体系中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或者填补了学科的空白,或者匡正了原来的谬误,或者将原有的理论阐述又深入了一步,从而完善了学科体系。也有可能提出了具有研究前景的新观点,尽管成果对提出的问题只是部分回答而非全部回答、只是初步回答而非深刻回答,但它展示了一个研究的新领域,其理论价值同样不容忽视。当前,远程教育学科建设还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并有待科学回答,例如远程教育条件下的师生关系、大学文化建设,等等。如果我们创造的成果回答了这些问题,它就具有理论价值。而专家对成果的论证结论和鉴定意见、成果研究过程中发表的有影响的论文、出版的著作、获得的奖项、成果被引用和推介的文章等等,通常是创新成果理论价值评价的印证材料。

其二,远程教育教学创新成果的应用价值阐释。一项称得上教育教学创新成果的教学经验或者教学模式,即使缺少理论建树,也一定具有实践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这种应用价值通常表现在它解决了远程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破解了影响远程教学质量的难题,强化了教学效果,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为达到这一目标所采取的手段与方法是最优的和最科学的,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广泛认同。比如,对远程教育条件下教师导学的优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管理、网上学习成效的科学评价、随岗实践的质量控制、校企融合机制建设等诸如此类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实际问题,我们的创新成果即使只是初步回答了其中的某一个问题,都将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而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实施方案、实施过程的记录材料、实施前后收效的比较分析、实施效果的证明材料———统计数据与典型实例等等,通常是创新成果应用价值评价必备的材料。

三、发掘与总结远程教育教学创新

成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发掘与总结远程教育教学创新成果,是探索规律、创立理论、追求真理的科学研究活动,研究者当严谨治学,注意避免以下问题。

(一)不要为新而“新”

教育教学创新成果的价值在于创新。新的观点、新的材料、新的手段、新的方法、新的媒体组合、新的情景设置、新的模式构建等等,始终是创新成果的标志。因此,探索新的东西始终是远程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者孜孜以求的目标。但是不要为新而“新”。比如,课程教学创新,包括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媒体、考核方式的创新,都应当而且只能受制于并服务于课程教学目标的有效达到和易于达到,偏离了这一目标的“创新”就是为新而“新”。有的探索者为求内容“创新”而过度开发课程资源,以至喧宾夺主;为求形式“创新”而不当使用音像和动画,以至干扰正常学习。其结果不是强化、反而是弱化学习效果,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了。

(二)不要脱离实际

教育本身是一种实践活动,探索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途径,目的是要解决教育问题。教育问题总是实践问题,它不可能完全通过新知识的发现来解决,最终要通过做些什么才能解决。因此,发掘与总结远程教育教学创新成果不应当成为一种纯思辨式的阐释,应当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尽管我们在揭示和表述远程教育教学创新规律时,必然会进行一定的原理阐释甚至建立特定的概念,问题是,我们的研究与探讨最终要回到解决远程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上来,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与可行办法,在给人以理论启迪的同时,还要给人以实践示范。不如此则无以解决实际问题。

第4篇:简述科学实践观的内容范文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理念、总体框架的对比分析

修订后的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标准,从形式来看,保持了原来课程标准的基本设计、框架结构和各部分的内部结构,只在个别文字和前后顺序、具体内容上发生了些许变化,内涵也随之发生了突出的变化。总体框架由“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原来为“内容标准”)“实施建议”4大部分组成,课程内容的体系仍然由“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4大块组成;“课程内容”以表格和条目为主的呈现方式以及以行为动词(以学生为主体)的表述方式也没有改变。修订后的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标准更好地落实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的精神和课程改革的理念,新课程改革在课标中体现的指导思想、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和内容选择等得到了秉承和进一步完善。

1.地理课程学科价值和功能更加凸显

从修订内容来看,第一部分“前言”的导言文字有较大调整和修改。修订稿导言部分阐述地理课程改革背景的文字量明显精简,删去了“学科中心”“知识本位”等容易引起一线教师混乱的一些提法,更加开宗明义,先阐述社会和地理科学的发展对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的影响,然后阐述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对学生的教育价值。这与原来“素质教育对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的要求”内容不同,特别突出了地理课程的功能,尤其引用了《地理教育国际》中的一些提法,如“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位和精神体验层次,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适应能力”“利于为国家乃至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培养活跃的、有责任感的公民”。这样的表述体现了国际视野,更突出了地理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更富有时代性和先进性,更好地落实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的精神和课程改革的理念。

2.课程性质更加突出与明确

“前言”中“课程性质”这部分的文字表述改动、调整后的内容更加简练,层次清晰,要点突出。原来的内容在第一段阐述地理(科)学的综合性和地域性特点,文字量较多。修订后的内容一开始就阐明“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突出地理学作为义务教育的一门课程,其区域性、综合性、思想性、生活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不仅使课程性质更加突出和明确,而且从性质引出的特点也比较明朗。

3.课程基本理念内涵更加清晰

“前言”中的“基本理念”,除了标题修订为“课程基本理念”以外,在内容和结构上也进行了精炼和调整,对“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两条理念的表述比之前更为具体、明晰,点明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内涵和要义是“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等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理解其形成的地理背景,提升学生的生活品位,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内涵和要义是“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关注自然与社会,使学生逐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原有的“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融入了“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中,删掉了“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和“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这2条理念,将原来一些阐述的文字移至后面“实施建议”部分的“评价建议”之中。

4.课程设计思路更加完善

“前言”中的第三个标题“设计思路”改为“课程设计思路”,也由原来的5条减为4条,并删去了两段“例如……”的文字,这样的阐述更为紧凑、明确。其中,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认识区域”部分,将原来“不再规定必须学习哪些区域”的说法改为“除本标准规定的少量区域外,其他区域均由教材编写者和教师选择。本标准只列出区域的基本地理要素和学习区域地理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及必选区域的数量”。“乡土地理”在“也可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前加了“可作为独立学习的内容”的说明。在“课程设计思路”部分增加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内容的基本结构图”(如图1),此图原来置于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移至这里后,在画面设计和文字阐述上作了一定的修改,更加明晰了“概况”与“认识区域”所涵盖的内容。

二、“课程目标”部分的对比分析

修订后的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提出了原来没有的课程总目标,并增添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表述,这三个方面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总目标是一个宏观的、综合的目标,不能机械、教条地加以肢解。

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中,内容顺序有所变化,删去了第二条中认识区域差异的“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和第三条中的“初步学会根据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地理信息,归纳其地理特征”的内容,降低了学习要求。更加明确了“掌握获取地理信息并利用文字、图像等形式表达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文字上有所变化,如将“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改为“分析、归纳”等并突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的目标要求。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将“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改为“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加了“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这一内容,体现了对“人地协调”观念和“因地制宜”原则的重视,更好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渗透与培养。

三、“课程内容”的对比分析

作为地理课程标准的主体,“课程内容”是编写地理教材、地理教学和评价的基本依据。相对第一、第二和第四部分,这部分内容除了增加编排体例的说明外,总体结构没有大的变动,只在文字表述和行为动词的选用上有了一定变化,更加准确、明确,如把“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的行为条件和动词改为“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用实例说明”等,“在地图上指出”的行为条件和动词改为“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这样的行为动词要求更加具体、明确,突出了对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气候”单元中,将“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这条标准修订为“举例说明”,将“说出世界气温降水的分布规律”改为“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内容标准有一些删减和改动,适当降低了难度并明确意图。作为4大块之一的“地球与地图”,“地球”部分将原来的“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改为“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更加突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人类探索地球历程的科学史教育;增加了一条标准为“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而删去了相应的“活动建议”,这一标准是必须进行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进行体验学习和动手实践。“地球仪”部分的“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点的位置”被修订为“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表述得更为明确,可避免与地理位置的其他内容混淆。

第二大块“世界地理”部分,“气候”单元的第一个小标题“天气与我们的生活”被修订为“天气”,使之与“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主要气候类型”等下几个同级标题更加匹配。将原来的“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改为“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内容范围缩小,更加确切。第二个小标题“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中,删掉了“从世界气候分布图上指出世界气候类型,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及通过读图获得相应地理知识的能力”等文字,避免重复累赘。“居民”这一单元,把“人口问题”改为“人口数量过多”,范围缩小,更加确切。删除了“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及文化传统”。“地区发展差异”这一单元,标题修订为“地域发展差异”,使“地域”这一概念与后面“认识区域”中的“认识大洲一认识地区一认识国家”定的“地区(如东南亚)”概念便于区分,删去了“说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在“认识国家”中将“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交通运输特点以及主要城市”改为“根据地图归纳某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更加突出地理空间分布的核心知识。“认识区域”单元,为降低难度,在“认识大洲”的内容中删去了“运用有关资料说出某大洲存在的人口、环境与发展等问题”“通过实例说明某大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在“认识地区”的内容中删去了“说出某一地区最有影响的区域性国际组织”;在“认识国家”中删去了“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还有个别地方内容有所增加。如“地图”单元增加了“在地图上判读经纬度”“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坡的陡缓”的内容,更加全面。又如,在第三块“中国地理”部分中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单元,新补充了“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和“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两条标准;关于长江和黄河,则明确要求“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文水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将原来的“举例说出什么是自然资源,它有哪些主要类型”修改为“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增加了“理解我国的土地政策”,促使学生对我国河流分布、我国自然环境状况以及相关政策有更全面地了解,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的生活及其终身发展都非常有用。

内容修改体现学科特点和功能比较好的是“中国地理”部分。在“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单元的活动建议中,增加了“讨论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内容,这在当前我国耕地资源缺乏,乱占耕地现象严重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教育意义重大,也与党的十七大中有关农村工作和环境保护工作的精神相符。将“运用实例,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修改为“结合实例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要求更加明确。

在“经济与文化”单元,“经济发展”内容中增加了“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将“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修改为“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更好地体现了终身学习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并很好地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在文化特色内容中将“知道我国民居、服饰、饮食的地方特色”修订为“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等的影响”,活动建议大大精简,内容更加具体可测。

“地理差异”这一单元,标题改为“地域差异”。含义更加明确,且与世界地理部分的“地域发展差异”呼应。将“说出各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修改为“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单元表格后面的“说明”文字也做了补充修改。

在“认识区域”单元,“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与发展”这三部分标题的学科特色更加鲜明,是体现学科特点上位的核心知识,相对前面内容,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知识的螺旋式上升和学生认知水平发展的规律。“位置与分布”中删掉了“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说出区域的气温、降水分布概况”“以区域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为例,绘制略图,并描述该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等;“联系与差异”中删掉了“举例说出影响区域农业或工业发展的地理因素”“根据有关材料,说出支柱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将“举例说明祖国内地对香港、澳门经济繁荣的促进作用”修改为“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进一步降低了学习难度,内容更加确切。

中国地理部分“认识区域”单元后面的“说明”文字由原来的4条,现合并为3条,并且表述的方式也和世界地理部分趋于统一。新增加的“北京、台湾、香港、澳门为必学区域”,以及“在学习区域时,要引导学生用科学的发展观理解不同区域的差异,认识区域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强调了科学发展观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突出了社会发展对学习内容的需求。

乡土地理部分修订的幅度相对较大。首先,原来在内容标准表格前,主要阐述乡土地理教学功能与价值的一段文字,修订后已将其归入表格后的“说明”中。其次,乡土地理部分原有8条“标准”和1条“活动建议”,修订后精减为6条“标准”和2条“活动建议”。并将6条内容标准重新进行了表述,分别是:“运用地图,描述家乡的地理位置,分析其特点”“利用图文材料说明家乡主要地理事物的变迁及原因”“举例分析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对家乡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运用家乡的人口资料与全国人口情况进行比较,说出家乡人口数量和人口变化的特点”“了解家乡的对外联系现状,认识家乡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性”“了解家乡的发展规划,关注家乡的未来发展,树立建设家乡的志向”。前4条“标准”基本上概括、保留了原来的内容,又从发展学生地理能力的角度和热爱家乡方面提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这样, 更加反映了家乡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的实际,也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

修订后的内容标准中的活动建议相对原课标有明显变化。它删除了部分让教师和学生感到操作困难或一般学校条件不允许的“活动建议”,并适当补充了一些新内容,总体上降低了部分内容标准的要求。修订后的课标活动建议更好地强调了育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加了使用地图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等的要求,强调地理课程的开放性,并在内容标准中有众多具体的实践活动建议。如“气候”单元的活动建议,删去了“有条件的学校可建立气象园地”这一条,新建议中的“开展参观、观测、体验等活动”“使用测量仪器,观测气 温、降水和风向;收看(听)和记录天气预报内容,模拟预报天气”注重培养学生对天气观测预报方面的兴趣爱好。总体来看,活动建议要求更加明确,教学操作性增强。“地图”单元中“使用地图、手持定位仪等进行‘定向越野’活动”,与原来“实地踏勘并绘制校园、社区等小区域的平面草图”的建议相比,降低了难度,表述更加简练而明确。“世界地理”部分的“海洋与陆地”单元,将活动建议中的“有条件的学校”几字删去,突出可“自选实验材料或使用计算机,模拟海底扩张、大陆漂移”,操作空间加大。

汇总起来,修订后的内容标准活动建议中的形式可操作性增强,主要有以下几种:观测、运用地图、动手制作等活动,游戏,模拟演示,学习交流,角色扮演活动以及辩论与讨论活动等。如“世界地理”部分的“居民”单元,把原来“收集聚落景观图片,辨别某一景观及其与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关系”活动,改为“围绕‘人口多好,还是人口少好’、‘住乡村好,还是住城市好’等辩题组织辩论”,降低了难点,有趣且容易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认识区域”单元活动建议中将原来“分组准备某大洲的资料,整理、归纳其地理特征,并选出代表向全班汇报。收集、整理其他大洲的资料,并与所学大洲进行对比”的建议修订为“开展学习交流、角色扮演等活动”,并列举了两个实例:“选择一个教科书没有介绍过的区域,收集、整理资料,归纳该区域地理特征,以适当方式(如墙报、图片展等)予以展示,并回答学生的质疑;就热带雨林开发与保护问题,分别扮演地理学家、政府官员、热带雨林区土着居民、世界环保组织成员、开发商等角色,从各自角度提出见解”。这样的建议表述更精炼,要求更加具体明确,给教师选择的弹性余地也更多,示范性更明确。“中国地理”部分“认识区域”单元中“开展学习交流、撰写小论文等活动”的建议,配以举例说明,非常简明,又有弹性选择空间,使学生的学习能够更加结合各地区的实际。对乡土地理部分的“活动建议”所做的精减,更加鼓励和提倡开展乡土地理调查、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等操作性、体验性强的活动,突出地理实践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四、“实施建议”部分的对比分析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的“教学建议”,修改了原来的“要突出地理学科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说明,开门见山地提出强调地理课程的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指出在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师需要领悟本标准的课程基本理念,了解课程设计思路,按照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设计具体的教学目标”的要求。具体的教学建议从四个方面进行,将原来的“应突出地理学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特征”,具体细化为“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后面三条的阐述基本意思没有改变。这样的修改,更加突出了地理学科的本质特点和核心内容。在体例中,已将所有教学建议的案例全部从课标文本的正文中移出。具体内容中,案例变为比较宏观的举例说明性建议。例如,删去了原来的“以日本为例学习区域地理”的案例,修订为“在以一个国家为例学习区域地理时,需要引导学生从该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矿产等多方面认识自然地理要素对该国地理特征的综合影响”的举例建议;删去了原来“‘角色扮演’及小组活动学习方式”的案例,代替为“可以用问题解决的方式进行经纬网内容的教学,将学习内容转化为类似‘设计出行路线进行救援’的任务,提出完成任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通过理解、分析,解决这些‘问题’”。在“关注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学建议中,将原来一则内容较为空泛、开展起来难度较大的“地理野外考察”案例,修订为比较贴近学生和学校实际的“应积极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的建议,案例修改为“利用学生已学习过的地图知识,以‘我帮学校做规划’为主题,开展地理实践活动,从而达到构建开放的地理课堂、拓宽学习空间、培养爱护学校和保护环境责任感的目的”的建议,这样使得文件规范性增强。

“评价建议”部分修订以前的结构是从五个方面、以五个“注重……”作为标题来阐述的。修订以后“评价建议”则从“根据地理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标准确定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的选择与使用”“评价的实施”“评价结果的解释”等四个方面展开阐述。强调评价要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学习过程以及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的变化;要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指出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方面评价的要点,指出“评价方法的选择与使用要符合诊断学生的学习质量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目的”,并给出了纸笔测验评价方法、档案袋评价方法、观察评价方法等评价方法和操作目的与内容;在“评价的实施”中指出“评价应注重过程性评价,把评价渗透到地理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克服‘一张考卷定终身’的弊端”,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第5篇:简述科学实践观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韩国语 会话实践活动 目标分类 特征

韩国语实践活动的内容丰富,主要包括生活会话、日记、模拟导游实习、模拟贸易洽谈、戏剧、短剧、辩论、演讲等多种形式。实践活动的方式包括,讲故事、表演短剧、相声、戏剧,欣赏韩语电视节目、陈述观后感、口述见习内容等。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以学院、系部、年级为单位的大规模的集体活动或者是以班级、小组为单位的小规模活动或者是独立的个人活动等。实践活动的组织管理有学院,系部结合组织管理的活动及在学科教师的指导管理下组织的学生自发的活动。室内外均可以成为实践活动的场所,有必要时还可到朝鲜族乡村进行活动。所以韩国语会话实践活动的目标分类及特征可从以下内容进行理解:

一、韩国语会话实践活动的目标分类

新学科目标的提出是学科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对教育本质认识的发展.根据教育部学科改革提要和会话课教学纲要、会话教科书、以及会话课程自身的特点,韩国语会话实践活动的目标分为以下几类:

(一)知识和技能目标

首先是初级目标:主要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能够清晰正确的发音,并能准确无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通过观察图片、相片,对相应的主题内容能够突出重点地加以说明,把生活体验,简单的童话故事等的概要比较准确地陈述并生动地表达,对自己知道的人物,时间能够详细地表述,用适当的语速和清晰的声音使听者能够正确地理解。也能简单明了,有前后连贯性的陈述个人心理状态以及生活情况。

其次是中级目标:即要求学生对自己所熟悉的人物能够做出具体的形象描写,并能够将诸多人物的性格特征交叉描写。也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事件的复杂关系按相应要素,在正确地运用语法和词汇的前提下进行陈述。又能把事物按空间,时间的顺序进行较详细的说明,而且把自己读过的书用过的物品进行简单的介绍或者宣传。能够以导游的身份做简单介绍的技能,也能够具备代表某公司参加小规模的贸易洽谈会,把所担负的任务尽善尽意地完成的技能。还能把与学校生活有关联的重点、焦点问题大胆勇敢地说出自己的观点的能力。能够在各种大会,会话表演,动物游戏等实践活动中按内容环境,情绪来调节语速。

最后是高级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戏剧的基本矛盾结构,并能以流畅的语言对作品中的人物性格特征进行生动地描写,在演出时同作品中人物一起呼吸一起活动,成为作品中的人物。在辩论,演讲等活动中能以时代性的有意义的积极向上的主题或者具体的与生活有关联的主题,把内容用强有力并简洁的语言展开。并要选择符合内容的语音并根据情绪调节语速。在那些围绕社会性比较强的论点进行的主题讨论活动当中,应能够用突出中心,内容充实,规范化的语言论理进行陈述。在辩论活动中应明确阐明正反见解,始终贯穿话题根据状况的变化能随机应变。欣赏电影,电视剧之后能够把有关影视内容和感受联系实际进行说明。

(二)具体过程和方法的目标

首先是初级目标:要求学生能够持着对实践活动的明确认识,按着活动要求用独创的方法设计出活动方案。在活动准备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知识水准和特征选择材料或者在已经准备好的材料当中选择自己需要的工具,并且能利用工具进行适当的技术处理以制造完整品。还要对完成品进行理解和分析,通过记忆成为自己的财产。例如购物、旅行、打电话、银行(存储)等活动,还可与干洗店、美容美发室等日常生活当中的交际对象结成关系,通过相互的交流互问互答进行学习,在这样的过程当中不仅提高交际技能,而且还能认识社会并与社会接触,学会生存。还能把图片、照片、场景、环境等按照活动要求进行选择,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并能掌握分析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对象物所表现的主题的能力,并在判断后能进行创造性的联想。能在多种生活环境提供的信息里分辨出重点信息,从而挑出和活动内容有关的信息,把这些信息融合在一起来表现出相应的主题。

其次是中级目标: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对指定人物的采访,或者特定的情景,例如机场见学、野游等实践过程当中自然地形成人际关系,认知社会感受文化生活。能够对电影、电视、广播等媒体传播的信息,正确理解,分析,判断,并且能选择出恰当的信息并在利用过程中逐渐提高直接的交际技能。对于国内的名胜古迹或者著名企业用自己独有的方法进行介绍或宣传。在其过程中开阔视野,学习企业的创业和经营管理精神,经营管理方针以及成功的经验等,打造好为社会服务的资本。对照每次的主题讨论、讲话、会话表演等实践活动,彻底准备好《对某些事件,人物等应该怎么说》并在其过程当中拥有良好的语言习惯和交际态度,而且要培养敏捷的思维能力以及快速调动合理语言的能力。

最后是高级目标:要求学生在复杂的主题讨论过程中明确态度,说出自己的想法,对与自己的想法一致的见解能够阐发出新的见解。对于有分歧的见解要在和谐的气氛中互相协调并交换意见。戏剧、短剧等作品根据标准进行选择,任意的担任作品当中的人物并能按照要求进行表演。在此过程当中能够理解人物的性格找出适合人物身份和作用的表演方法,分析其心理状态总结出人物的感情体验。在辩论或者演讲等活动中找出有价值的主题,完成材料后,注意表情,姿态,动作等,进行有号召力的演说。在激烈的辩论过程中能够把难点成功地凸现出来,快速理解判断推导出对方的发言要点,能够对对方的虚点漏洞进行反驳。还可以一边欣赏电影或者电视剧,一边充分发挥想象力,来感受出其中人物的具体形象,并能够站在主人公的立场上联想出各种心理状态和活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首先是初级目标:要求学生从对自己劳动的义务感、责任感出发,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加会话实践活动并在所有活动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对于每次的实践活动都要持有兴趣参加。在活动中要正确判断是否表现出了民族感,从而发现认识自己的新一面。在实践活动中对于其他学生的进步要给予肯定并加以鼓励,同时又通过与他们的客观对比来提高自己,真正拥有求知欲和表现欲。对实践活动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重要性和意义,要有明确的认识和态度。

其次是中级目标:要求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无论是对活动特征感兴趣,还是对活动的结果感兴趣,不管是直接的兴趣还是间接的兴趣,都要用浓厚的兴趣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参与活动。在各种演讲比赛当中,要重视自己的劳动价值和他人的劳动价值,更要以真挚而客观的态度来对待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效率与劳动价值,并且还要学会评价和欣赏。在所有实践活动中,不仅要学会把所需要的材料,情报进行比较和筛选,而且还要把所选出来的材料,情报进行整理,思考,判断,在综合的过程中,不仅树立起审美观还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最后是高级目标:要求学生在上演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独幕剧等作品时,要诱发出相应的情感和兴趣,从而带给人们一种美与喜悦的内心感受。在严肃的气氛中,把众多听众作为对象,尽可能地抓住听众的内心思想,并带着这种勇气进行演讲。同时要通过演讲的过程来学会判断和欣赏。围绕着社会的敏感话题和焦点进行讨论,在辩论的过程中,要以科学的态度来分析和处理主题,不仅要引起共鸣,还要实现辩论的教育性价值。选择好电影、电视剧作为欣赏重点,在欣赏过程中根据人物在影片中的作用(肯定或者否定),学会对照观赏焦点来表达自己

的内心感受。

二、韩国语会话实践活动的目标分类特征

(一)充分发展学生的基本素质

实践活动首先体现在内容方面要根据学生的技能发展需要,提供更多的知识、信息和经验,以拓宽学生视野。其次,实践活动是按照学生的实际水准来开展的活动,它不仅停留于学生的成绩,真正目的在于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得到发展。例如学生从装扮班级学习栏,制作报纸开始到向学部、学院、校报投稿,以获取充分发展的广阔空间。

(二)认定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科目讲课常受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授课,内容一致,统一标准等特点的限制,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常常以统一性为主要特点。但是会话实践活动则是把起点放在学生的需要,满足他们的兴趣上,活动内容和形式更多方面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的多样化而定,所以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发挥特点。因此能够满足学生的差异性,也允许其差异的存在。

(三)重视活动过程

实践活动特别强调的是,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学习与感受。例如做会话表演的准备时,因受学生的总体水准制约,《产品》的绝对价值不是很高,但是学生在完成这样的《产品》过程中的体验,对他们今后的提高和发展是极其重要的。学生在准备出演过程中遇到困难,并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水平提高到另一个新的层次,这就是实践活动所追求的真正的目标。

(四)重视实践性

会话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直接体验为主要形式的活动,因此能把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密切结合起来,而且重视知识和行为的统一,扩大学生的认识范围,丰富认识方式。

(五)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

实践活动强调学生是教育和实践的中心,还强调创造精神发挥和学生间的相互启发。实践活动不受统一的方法和相同答案的约束,所以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较宽广的空间,使他们得到尽可能多样化的发展。

(六)重视综合性

实践活动的内容不受会话教材知识体系的限制,同时又与其他学科的综合性知识信息和内容相关联,所以能够对根据知识体系分类学习的不足部分进行补充,从而有利于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能力的均衡发展。

总的来说会话实践活动的宗旨是,使学生在动感化、生活化、实用化的氛围中进行交流,同时在其过程中提高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郭成.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教学设计与操作.课程・教材・教法,2004.6.

[2]中学朝鲜语文教学法.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

第6篇:简述科学实践观的内容范文

论文摘要:学科建设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品位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依托和基础,教学内容要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队伍建设。

学科建设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由于诸多复杂因素的制约,长期以来我们在这一问题上重视和研究不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许多重要问题未能从学科建设的视界加以思考和解决。《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到学科的高度来进行建设。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建设已进人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认真领会《意见》精神,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深人研究和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对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品位要以学科建设为依托和基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为人们所接受,其根本原因是马克思主义本身是科学。众所周知,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主要依靠或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来进行;大学生中许多深层次思想问题和认识问题,都要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去解决;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固然离不开长期的工作与生活实践的磨炼,然而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习又是不可或缺的。WWw.133229.CoM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长期的教学实践也清楚地表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否真正有效,是否真正为青年学生所接受,关键在于教育内容的科学性,以及是否将科学内容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紧密结合。

教育教学是通过学科进行的,学科是教育教学的基础和依托。学科建设,就是把一门学科作为科学来建设,使它立于社会实践和科学最新发展水平之上。为保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科学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并最终落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上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问题,本质上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科学性问题,也就是说,要把马克思主义当做一门科学去进行教育,要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对待马克思主义和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建设面临着许多重要课题。比如,关于在新形势下有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新观念、新思路、新途径、新形式和新方法的深人探索;关于课程设置的改革和新课程设置方案的试点与普遍推行;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的管理、建设和运作;关于重大现实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特别是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和建设,等等,这些课题都亟待深人研究和解决。这些课题不但会直接涉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而且从根本的意义上讲,正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的自身内容和内在要求。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不但要学会善于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去思考和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建设问题,而且要花大工夫、用大力气把学科建设问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带全局性的问题切实抓好。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要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

高质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前提。课程内容是由课程设置决定的。按照、教育部关于“05课程设置方案”(简称“05方案”)的要求,把原有的七门课程整合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称“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简称“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四门必修课程。与此相适应,新疆地区将三门地方课程整合为“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简称“教程”)。“05方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整体性,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各门课程内部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整体性。新课程内容打破了传统学科的界限,努力形成新的课程内容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比如,“原理”课是力求打破三大块的思维定式,力求突出马克思主义的综合性和整体性,从总体上阐述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理和方法;“概论”课是强调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重点,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和党的十六大以来最新的理论成果打通来讲述,力求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基础”课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加以展开,将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教程”课是以马克思主义“五观”和“四个认同”为主题,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以及新疆发展史、民族宗教演变史。其二,各门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整体性。“05方案”从内容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上,突出了通过理论、现实和历史三者的结合来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针对中国的特殊国情而言,“概论”具有特殊的地位,因为它直接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中心内容,科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和理论成果,突出了当代中国的大局和发展大趋势;“原理”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来源中所包含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纲要”主要突出了中国选择马列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的历史根据的内容;“基础”直接帮助大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观念问题;“教程”则主要突出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应用和实践。

新课程方案教学内容的这种综合性和整体性,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基础,寻求学科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的五个二级学科,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内在逻辑联系进行整体性、综合性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规律进行研究,以历史的研究再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所形成的、能够反映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新的理论成果进行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对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相关的理论、思潮、流派的发生、演进及其基本思想进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的五个二级学科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为丰富和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提供了理论的和思想的材料,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现思想性、政治性、意识形态性与知识性、学术性的统一提供了学科的思维方式方法,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打下了研究性基础。

三、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或主导,师资队伍建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表明,教育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是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当面对新的综合性、整体性很强的课程时,任课教师如何突破或超越现有专业的门槛,熟练并运用自如地系统讲授一门整体性的课程,这是实施新课程方案面对的新问题。为此,必须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队伍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业务素质。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牢固确立学科意识、学科建设意识,破除长期以来以单纯的“课程意识”来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长期以来,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过分强调政治意识形态功能,而轻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功能,也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身发展的不够成熟,人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确立起应有的学科意识和学科建设意识,表现在或者怀疑甚至否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性;或者脱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以单纯的“课程意识”来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不注重学科的理论构建,其结果必然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的发挥。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地位已经确立,我们不能再以长期以来形成的“课程意识”来估量、定位今天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而要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意识和学科建设意识,以自觉的学科意识审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以自觉的学科建设意识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更高水平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更大进步。

第7篇:简述科学实践观的内容范文

1.1教学方法:按照每一节讲授内容的顺序,主要内容部分采用多幅典型的图片视频先入为主,教师加以解释说明,并逐渐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该部分需要讲授的重要知识。具体到一个疾病中每一部分设计与教学方法如下。1.1.1概念:是课堂教学的重点之一,教学时在介绍疾病的概念之前,首先向学生展示二三幅具有代表性的图片,简要介绍其中直观的内容,如疾病的发病部位、症状特征及发病情况,让学生先有一个直接鲜明和初步的感官认识,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而中医外科疾病的概念大多由发病部位、症状特征和疾病性质3部分组成,故接着就可顺理成章地和学生一起将疾病的概念概括出来,使学生觉得概念并不艰涩难记,又会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1.1.2临床表现:这是课堂教学的主要部分。课件中包括疾病不同发展时期的多幅典型图片,教师要有重点的解释说明,依图片前后出现的顺序,水到渠成的得出疾病不同发展时期的临床表现。注意在说明这些图片时要引导学生,和教师一起总结出疾病的好发部位、临床症状等;并且要每一对临床症状加以标题性的概括,使学生易于记忆掌握。1.1.3治疗:①外治法:是中医外科主要的治疗方法,丰富多样。用图片向学生展示疾病所用的外用药、外治方法及外治器具。②手术及其他疗法:教学大纲对这部分不做重点要求,故讲授时主要给学生展示图片、视频,做简要的说明。不过可以适当地介绍古代手术,比如讲肛肠疾病手术时可以介绍清《外科图说·卷一·刀剪形图》中绘载历代使用的痔瘘诊治器械,如弯刀、钩刀、柳叶刀、探肛筒、过肛针等。使学生明白手术自古以来就是中医外科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1.1.4文献概述、病因病机与内治法:在一节疾病的教学中,这3部分不适合使用图视归纳教学法,内容比较枯燥,但在教学中这3部分亦不可忽视,也应加以发掘润色,笔者对这部分的教学经验与方法为:①文献概述与病因病机这部分虽然一直是课堂教学的非重点部分,但要注意挖掘题材,讲述文献概述时增加历史沿革,如梅毒在世界和我国的传播、我国的治梅情况;另外也要稍加阐释中医病名,中医的病名蕴含有丰富的意义,如猫眼疮,典型的皮损以靶形或虹膜状红斑为主,形如猫眼一般,故《外科心法要诀·猫眼疮》“猫眼疮名取象形,痛痒不常无血脓,光芒闪烁如猫眼,脾经湿热外寒凝”;其病因为“脾经湿热外寒凝,又名为“寒疮”。故授课时不应抛弃,而应适当处理,增进理解,激发学习兴趣。②内治法的讲授遵循正常诊疗程序,与教材描述顺序完全相反,即先叙述主要临床表现,接着引导学生进行辩证和论治,让学生参与进来,以提高听课积极性和学习成就感,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临床诊治能力。1.2评价方法1.2.1出勤率:可以反映学生对该授课方法喜欢与愿意接收程度。出勤率=(上课人数/总人数)×100%。1.2.2学生参与情况:即课堂学生参与发言情况。1.2.3学生调查:内容包括图视教学法有新颖性;增加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便于理解,易于记忆,重点突出;启发性强,对临床辨证与技能培养有帮助;与传统教学比较,更愿意接受。

2教学效果评价

2.1出勤率:间断5次抽查,学生出勤率平均在91.5%,高于其他班级。2.2课堂学生参与情况绝大多数的学生均会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课堂上踊跃发言,课堂气氛非常活跃。2.3学生调查结果:通过对学生的调查表明,95%的学生认为图视归纳教学法具有新颖性、吸引性;91.2%学生认为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积极性;93.4%的学生认为图视归纳教学法授课便于理解,易于记忆,重点突出;89.9%的学生认为启发性强,培养了临床思维能力,有利于今后的实践技能训练;94.5%学生更愿意接受图视归纳教学法。

3讨论

第8篇:简述科学实践观的内容范文

当然这是基础,刚刚我所提及的仔细阅读所应聘公司的宣传手册才是重点。企业的用人准则是只选最合适,而非都跳最好的。所以只有适合企业的才是重点考察的对象。在一分企业的宣传手册中,很多企业都会给出职位描述,诸如要求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学习能力。那么你就根据他的职位描述做重点的信息陈述,也就是在简历中把能够证明你这些能力的信息突出,然HR在有限的时间获得对你有用的信息,而不是在那里无的放矢,做一份信息齐全但毫无重点的垃圾简历。当然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描述这些重点信息时最好用精炼,客观的总结语言,而非冗长,主观的描述语言。比如你做过科研,那么你应该展示的是,在XX时间里,完成了XX内容的科研,科研取得XX的成果。简而言之,就是让HR明白你做过什么,而非你获得了什么,锻炼了什么。

以上都是一些细节上的东西,至于整体上简历应该怎样增彩,让HR一目了然,我认为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同的信息最好模块化,使各部分清晰,便于HR审阅查找。比如社会实践就是社会实践,不要把社会实践同社会实践所获得的奖放在一起。同时,获奖的内容也不是文字的堆积,建议最好分类,比如实践类是一块,学习类是一块,综合素质是一块,然后再分门别类,这样让HR很清晰的知道你在哪方面是突出的;

(2)多采用表格形式,特别是个人信息以及能够用表格表示的,这样做的好处目的仍然只有一个,让HR快速寻找到有用信息。比如,社会工作一块,就可以根据时间,职位做成表格来展示;以前帮商总修改简历时,我发现商总把主席团的职务同很多职务放在一起,我根本无非在第一时间找到这个对她来说十分重要的增色信息。利用表格就不一样了,HR会很清晰的看到,你的任职经历,当然也自然会根据你的职务初步判断你的能力;

(3)不要把所有的信息全部堆积,要有的放矢,学会舍弃。一些无关痛痒或是企业根本不会关注的信息可以完全不用陈列出来,把空间留给有用的信息。很多人问我简历多少页是合适的,我也就这个问题问过很多一些HR,他们给我的答案是,最好是1-2页,当然你的信息是有用的,10页我们也很乐意。所以可见,突出重点是衡量一份简历好坏的重要标准;

(4)简历要有特色,不要套用网上的模板,因为你在下载的时候,别人也在下载,特别是你们两人的信息同质时,很容易双双Over,因为我们区分你们的优劣。很多HR在筛选简历时会拿前几份跟你的简历对比,所以把简历做得有特色一些,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当然所谓特色,并不是要你如何创新,关键是你的简历不会让HR产生疲惫感,对下载的模板进行适合自己的修改调整都是不错的选择。比如在你的简历上增添应聘公司的Logo或是企业的口号,会让HR认为你是认真对待他们企业的,自然你的简历也会增分不少。举个例,我见过中南财大的一位同学用蜡笔在简历上作各模块的分色标,虽然还是套用的模板,但是感觉就完全不一样,当然他也很顺利的通过了筛选。

(5)简历不要用文件夹或是胶水固定。前者是因为会让HR翻阅时感到不便,后者是胶水不美观,感觉不正式。这都会影响HR对你简历的初步映像。比较好的方法是在简历的左上角用订书钉定好就行,既美观也节约成本,不要工作还没解决,却送出一大堆文件夹;

第9篇:简述科学实践观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 跨学科概念 科学教育 科学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跨学科概念是美国《新一代科学标准》(以下简称NGSS)“基础框”内容中的一重要维度。它作为工程学、 生物学、 生命科学和地球与空间之间的桥梁,不仅对美国科学课程有重要研究价值,对我国的科学课程改革也具有重要启示。然而,我国目前对跨学科概念的关注和研究还比较少,将其应用到科学课程研究的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本文探讨跨学科概念的内容和发展、挖掘跨学科概念与我国科学课程的联系,试图找出一条以“跨学科概念”为辅助,促进我国科学课程改革的道路。

1跨学科概念的内容与发展

跨学科概念主要指一些被普遍用在科学与工程实践中的概念,在近五年美国科学课程的重要文件《K-12年级科学教育框架》和NGSS中,它被细分为模式,机制和解释,系统和系统模型,能量与物质,结构和功能,稳定和变化以及尺度、比例和数量这7个跨学科概念。跨学科概念源于跨学科的兴起,跨学科最早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的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会正致力于研究整合因专业化而被孤立的各学科。后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下简称OECD)的教学研究及改革中心又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首次跨学科活动的调研,使得跨学科广泛进入到教育界的视野中。事实上,美国对于跨学科概念的研究已有10多年,在NGSS颁布之前,美国就将“跨学科概念”以“通用概念”或“统一主题”的名称在美国代表性的科学标准中提及过多次并加以实践。跨学科概念发展至今,对于美国科学教育而言已经是理论相对比较成熟且有一定实践成果的体系。但是,国内对于跨学科概念的研究还没有相对完善的体系。国内学者目前大多从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的“统一概念”和《K-12科学教育框架》中的“跨学科概念”进行比较;跨学科概念与科学本质观之间的联系等进行研究。

2跨学科概念与我国科学课程的联系

我国的科学课程按照教育程度划分为小学科学和初中科学。目前小学科学以综合课程的形式教学,初中科学除了浙江省是综合课程外,其余省份均为分科课程。本文通过将跨学科概念与我国科学课程的内容进行比较,寻找出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2.1 跨学科概念与小学科学课程的联系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第三部分课程内容包含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4个领域,教育部从中选取了适合小学生学习的18个主要概念供其学习,其中,物质科学中有“物质具有一定的特征,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机械能、声、光、热、电、磁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等这样一些概念。从用词上,我们可以得知,这些概念涉及到了“能量”、“物质”等一类词汇的使用;从语言表述上,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是以具体的例子(如光、热)在围绕着某些概念(如能量),以归类和描述其属性的方式来表达。我们可以将其与跨学科概念要素中的“能量与物质”来比较,跨学科概念中的“能量与物质”在NGSS中给出了解释,虽然解释的内容比较抽象,但可以发现,它同样是以归类和表达其性质的方式在叙述。由此可以分析出,跨学科概念要素中的“能量与物质”和上述举出的小学科学课程内容中的一些概念具有很强的联系,它们都在促进学生对“能量与物质”概念的外延和内涵上的把握,帮助学生分清“哪些是属于物质的”,“物质具有哪些属性”,只不过前者的表述更为具体,后者则比较抽象。因此可以看出,跨学科概念与我国小学科学课程内容紧密相关,完成这些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孤立的学科教学模式是不可能做到的,必须将学科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才能更好的让学生学会对一类事物的归类和应用。

2.2跨学科概念与初中科学课程的联系

我国的初中科学课程大多为分科课程,即分为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课程。关于跨学科概念与我国初中科学课程的联系研究,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廖婷婷在《跨学科概念融入初中科学教育的初步研究》一文中,将跨学科概念分别对初中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课程进行对应性和关联性研究及实证研究,发现跨学科概念与这三门学科课程内容高度对应,对应关系呈现一对一或一对多的表现形式,即跨学科概念与这三门学科课程内容的联系和对应极为紧密;此外跨学科概念与这三门学科各水平知识都有紧密的联系,关联性很大。这项研究强有力的证明了,将跨学科概念引入初中科学课程是可行的。跨学科概念的意义在于贯穿各学科,使学科之间呈现有意义的连接,而将其引入初中科学教育中,则能使看似孤立的分科科学课程变得紧密相连,构成一个科学系统。

3跨学科概念对我国科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纵观我国科学课程的发展历史,国内教育工作者围绕着课程改革,制度完善,学科地位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调查、分析工作,使得我国科学教育日益完善。然而,不同学科如何实现内在统一,小学、中学的科学概念如何循序渐进等问题还需进一步解决。经过上述的分析发现,跨学科概(下转第20页)(上接第18页)念这一维度对于我国科学课程的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共有如下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