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性范文

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性

第1篇: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性范文

今天召开的全市“三农”暨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是在春节之后市委、市政府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为了开好这次会议,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对有关文件、政策进行了认真研究,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带领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会前有关文件、政策、交流材料也都印发给了大家。刚才*同志代表市委、市政府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对去年全市“三农”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作了全面总结,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对今年全市“三农”和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目标、任务、重点进行了具体的部署,对如何进一步加强领导、推进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这些我都赞同,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会议还对各项先进进行了表彰,希望全市上下向先进学习,努力做好各项工作,推进我市“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下面,我就做好今年全市“三农”和新农村建设工作再强调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认清形势,充分认识做好“三农”和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

东阳要发展,农村工作是重中之重。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要加快经济建设、新型中等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这些都是贯穿我市今后几年重中之重的工作。尤其是农村,占据了我市人口大多数,可以说没有农村的发展,就没有东阳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东阳的稳定。因此必须把“三农”工作放在重要和突出位置来抓。尽管这几年来我市“三农”和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有亮点、有特色,但也存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农村经济发展不快、农村面貌变化不大等突出问题,与先进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我市要解决好“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1、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任重道远。目前,我市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嬗变之中。前段时间以来在全国出现的粮猪油等大宗农产品供给紧张和价格上涨问题,从深层次反映出的是传统农业萎缩和现代农业成长不快问题。我市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这一问题。目前,我市农业资源要素外流、劳动力老龄化、基础设施老化、生产规模偏小、科技研究推广体制不适应等问题比较突出。我市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创新农业发展思路,把着力点放到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上来,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来克服农业资源的瓶颈制约,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特色经济,促进农业增产增效,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推动农民创业创新任重道远。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民富裕是“三农”和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核心任务。从我市看,农村居民收入总体上还偏低,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在不断扩大,农村中老年农民、低文化素质劳动力就业难和低收入农户增收难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要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关键是要大力推动农民创业创新,引导农民从各自为战的分散创业转到因势利导地为农民搭建创业新平台的集聚创业上来,从第二产业领域创业为主转到一二三产业更为广阔领域的创业上来,从鼓励一部分能人率先创业创新转到引导和帮助全体农民创业创新上来,实现全体农民的充分就业、持续增收和共同富裕。这方面,我市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3、全面破解我市农村民生难题任重道远。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富裕起来的农民群众对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共享基本公共服务的愿望日趋强烈。尽管这些年来我市以农村民生为重点的农村社会建设明显加强,但总体上来说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任务还十分艰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改善农村民生难题放到新农村建设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城乡居民平等拥有发展机会、公平享受发展成果的要求,把更多的民生投入用于农村,以更大的力度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形成广覆盖、多层次、多样化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格局,努力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民生滞后的状况。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各镇乡街道、各部门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抓好“三农”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和对全市农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带领农民发展农村、发展农业、提升农民素质,促进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突出重点,扎实做好今年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

新农村建设面广量大,工作任务繁重。要确保新农村建设抓出成效,必须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1、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解决好“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经济是根本、是关键。要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依托本地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城郊型农业、绿色农业、标准农业、品牌农业和开发农业,做大做强具有我市传统优势的主导农业,促进普通型农业、粗放型农业向优质、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发展。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步伐,做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创建一批农业特色强镇、强村,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块状农业经济格局。要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充分发挥中心镇对全市农村经济的拉动作用,将箱包、金银丝、针织等特色块状经济发展作为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来抓,并利用浙中市场群和本地市场带动家庭工业发展,培养经销大户,发展劳务经济,鼓励开发“农家乐”,向二、三产业拓展农民增收空间。

2、扎实推进农村实事工程。农村实事工程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各级各部门必须切实抓实、抓紧、抓好,特别是事关民生的重点工程建设,必须给予全力支持。要大力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深入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着重抓好农民饮用水、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绿化等工程建设,不断加快“路网、水网、电网、电视网、通信网”等“五网”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进一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要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以“强化农村教育、改善医疗卫生、丰富文化生活、健全社会保障”为重点,继续增加对农村民生建设的投入,加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农村中小学教育标准化建设,深入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加大镇乡卫生院建设,大力实施农村文化十项工程和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切实提高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发展水平。要全面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认真开展低收入农户状况调查,进一步加大对低收入农户和山区镇乡帮扶力度,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推动山区镇乡加快发展。

3、着力提升农民素质。要把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任务来抓。要在农村全面开展十七大精神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实施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切实抓好农民专业技能培训,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不断加强村民普法教育工作,进一步促进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发展经济,着力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政治素质、科技素质、民主素质和法律素质,全面提高农民的创业创新能力,将更多的农民培养成为有经营特长的创业者和有技能的劳动者,努力造就一支全面发展的现代农民。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城乡共建的工作机制,不断开展多种形式的城乡文明共建工程,广泛开展特色文化村镇创建和乡风评议活动,切实加强乡风文明建设。

三、注重统筹,努力开创全市新农村建设新局面

解决好“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必须全盘考虑,系统安排,统筹推进。

1、统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就是要在推动城市社会加快发展的同时,不断建立健全以城带乡机制,优化各种社会资源在城乡间的配置,带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要加快推进新型中等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的集聚度,增强辐射力,促进城市经济向农村拓展,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要以中心镇为节点,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对中心镇要充分给予授权、放权、扩权,给中心镇党委政府更大的发展自,进一步完善中心镇的行政职能和服务功能,改善中心镇的投资环境,不断增强中心镇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使中心镇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车组”。同时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欠发达的山区镇乡给予适当政策倾斜,加快山区发展。要坚持“抓两头、促中间”,即一头抓示范村,一头抓欠发达村,通过示范村的引导引领、欠发达村的倒逼追赶,形成竞争机制,使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条件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协调推进。

2、统筹发挥“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各方参与”三方面作用。市委、市政府要进一步发挥好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统筹各类资源和要素,努力在营造公平发展环境、鼓励全民创业创新上下功夫,建立健全对农民创业的政策支持体系,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不断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做到各级财政资金安排向“三农”倾斜,新增社会事业支出主要用于农村。各镇乡街道要积极向上面争取项目和资金,对于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比较多的,市委、市政府将予以一定的奖励。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深入细致地做好农民群众的动员工作,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育引导农民发展农村经济,搞好实事工程,建设好自己的家园。同时,要继续深入开展联创共建挂钩帮扶等活动,鼓励企业和社会各界对农村公益性社会事业捐助捐赠,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

第2篇: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性范文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中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市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动员和组织全市上下进一步提高认识,狠抓落实,不断创造新经验、作出新贡献,推动“三农”工作上新台阶。等一会,奕贤同志将就全市农村工作作全面部署,张健市长将对抓好工作落实提出具体要求,请各级各部门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先强调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进一步坚定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过去的一年,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了一系列适合市情特点和农村新阶段发展要求的具体举措,推动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和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农业和农村工作成效显著,是近年来“三农”形势较好、改革力度较大、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一年。主要特点概括起来有五个方面:

一是扶持“三农”政策效应充分显现。去年农村形势好,首先是各级党委、政府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扶持力度,充分调动激发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积极性。全市上下在认真组织实施农村税费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种植水稻的耕地实行免征农业税、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政策的同时,市委、市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出台了培育农业重点特色产业、开展粮钱丰收竞赛活动、做好粮食产销衔接等一系列支农强农的政策措施。粮食生产扭转多年滑波局面,呈现恢复性增长。农业特色产业规模壮大、质量提升,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农村低保、通村公路建设等惠民政策全面落实,为农村群众带来了更多的实惠。这些举措其力度之大、落实之快、受益面之广,都是多年来所没有的。对于从体制上保障农民增收,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二是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取得新的进展。从去年初开始,全市就组织开展了以“贯彻落实‘一号文件’、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为主题的调研督查活动,组织各级各部门和基层干部群众研究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工作机制,明确对策措施,促进了“三农”工作的落实。面对持续严重的旱情,各级各部门坚持谋划在前、工作在先、落实到底,强化抗灾保增收意识,积极采取人工增雨等有力措施,有效缓解旱情,降低灾害损失。强化市领导挂县包乡,市县两级机关单位挂村扶贫和领导干部帮扶贫困户的制度,选派干部到相对后进、薄弱村任职,激发农村基层组织活力,加快贫困村脱贫致富步伐。各级各涉农部门协调配合,改进服务,鼎力支持,不断深化“农业155”、“村会协作”等有效载体活动,积极为“三农”发展献计出力、多作贡献,形成了上下一心、聚智集力做好“三农”工作的整体合力。

三是县域特色经济亮点纷呈。各地立足区位、资源和产业基础,加快培育特色产业,形成了一批新的发展亮点。以产权确权发证和6项配套改革为重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走在全省前列,永安的林改经验在全省推广。烟叶生产突破百万担,成为华东最大的烟产区。建成了目前全省最大的珍稀绿化苗木、鲜切花基地。三和食品公司、明溪南山农业示范园区分别成为我市第一个部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第一个部级农业示范园区。宏宇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年屠宰加工3万头肉牛项目建成投产,大亚集团年产45万立方米刨花板项目等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工建设,展示我市以农业产业化项目带动结构调整,发展特色规模经济取得了新的突破和进步。

四是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继续改善。三福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国省道和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加快,全市去年共改造并硬化农村公路1589公里。扎实开展水利建设年活动,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水毁工程修复,开展乡村供水工程和水利、堤防建设,“六千”水利工程全面或超额完成任务。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完善,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明显。应对突发事件和严重自然灾害的机制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能力不断增强。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上下齐心协力、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和支持的结果,是政策措施引导好、促进发展氛围好、干部群众工作好等各种因素共同推进的结果。我们必须珍惜和保持来之不易的农村良好发展态势,珍惜和保持上下一心、人和业兴的发展氛围和工作合力,坚持和完善行之有效的支农政策,下更大的力气,用更多的精力,更加扎实地做好工作,不断探索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登上新台阶。

二、深化认识,切实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基础产业和战略产业,保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良好势头,对于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意义非常重大。我们必须从党和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的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更加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一是要深化对“重中之重”地位的认识。农业和农村工作从过去长时期的“基础地位”,到近几年的“首要位置”,再到现在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反映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充分说明“三农”问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中央连续两年以1号文件专发“三农”工作的文件,表明做好“三农”工作事关全局,意义重大,既是当前的紧迫任务,又是关系长远和全局发展的重要问题;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各级各部门务必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领会中央加强“三农”工作的战略意图,把重视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提高执政能力的具体实践,作为落实农村工作长效机制的具体行动,切实做到加强“三农”的决心不动摇,扶持“三农”的力度不减弱,强化“三农”的工作不松懈,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创新举措、形成合力,狠抓落实、强力推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是要深化对“两个趋向”和“城乡统筹”的认识。中央关于“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提出我国从总体上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是新形势下对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思想认识和政策取向上的进一步深化,对于我们科学认识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正确处理新时期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切实做好新阶段“三农”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各级各部门都要主动顺应这一趋向,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对“两个趋势”和“城乡统筹”重要论段的认识,始终保持农业的基础地位,始终注意在推进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保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始终把“两个趋势”论断作为制定“三农”政策的基础依据,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提高反哺农业的能力,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建立促进农业和农村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要深化对今年农业农村形势的认识。去年,我市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社会稳定、农村经济发展,总体形势较好。但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和攻坚阶段,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并未明显提高,粮食比较效益低的状况并未根本改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并未有效扭转,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并未切实建立,农业科技的支撑能力并未明显增强,长期影响农业发展的体制并未很好消除。而且今年发展中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和实际困难可能多于去年。因此,千万不能因为去年以来农业形势好转就头脑发热、盲目乐观,对当前农业的生产能力、农民的富裕程度、农村的发展水平,一定要有清醒客观的认识。从更高站位、更宽视野上把问题看得长远一些,把困难估计得充分一些,把对策考虑得周全一些,明确定位、统筹谋划,找准抓住发展农村经济的主攻方向和着力点,牢牢把握“三农”工作主动权,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三、加强领导,努力开创今年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关键是领导。各级各部门要按照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继续抓紧抓好各项行之有效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特别要按照卢书记在省委常委会上提出的农村工作六点要求,明确任务、精心组织、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努力把今年的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首先,要围绕总体要求加强领导。推动今年“三农”工作的全面发展,最重要的是引导农民实现增产增收目标。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业持续增效、农民继续增收和农村安定稳定这一总体要求,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今年农村工作的主题和突出的重点,把整个农业农村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盘子”之中,加强领导、统筹安排,攻坚克难、强力推进,全面落实“三农”问题的各项举措。要认真按照中央和省委的工作部署,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解决好“三农”问题的中心任务,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基本方略,把加快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作为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把创新农村工作机制作为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根本措施,加快观念、方法、手段和职能的转变,做到工作思路更宽,工作要求更严,工作责任更强,工作合力更大,不断提高领导“三农”工作、服务“三农”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其次,要围绕改革创新加强领导。要通过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激活农村发展的内在活力,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要加大粮食生产力度,把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尽快落实到基层和农户,促进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要加大力度培育特色农业和名优产品,加快优势产业发展,提高已有的特色产业的特色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要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科技+市场五位一体的发展思路,培育更多的产业化龙头,健全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更好地带动农民致富。要拓展农民就业渠道,既要挖掘农业内部的劳动力需求潜力,又要拓展农村二三产业的就业空间,多渠道广辟外出务工经商的转移渠道,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要创新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继续深化和整合“农业155”、“村会协作”,加快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村中介机构,组织广大农民走南闯北开拓市场。对农民技术员、卫生员、计生管理员、农机员等几大员,要用新的机制组织起来,逐步把队伍健全起来,把体系完善起来,形成比较配套的服务网络。各级各部门要拓展思路,用改革的方法,创新的方法,统筹的方法,落实好今年的工作举措,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

第三,要围绕落实责任加强领导。“三农”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更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各有关部门应尽的重要职责。县(市、区)党政一把手都是“三农”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抓“三农”工作上,做到亲自抓、负总责。县(市、区)班子领导成员不论分工如何,都要关心和研究“三农”工作,挂乡包村,经常深入基层和农业农村工作第一线解决实际问题,与基层干部共同研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办法和途径。乡镇书记、乡镇长要切实担负起抓好“三农”工作直接责任人的责任,集中时间和精力,全力以赴抓好“三农”工作,并督促班子成员做好挂村包组工作,切实履行抓“三农”工作的责任。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涉农部门要把支农服务举措落实到位,做好传技术、授经验,解难题、释民惑、递信息、拓市场等方面的工作,搞好良种、化肥、农药、地膜等农资的储备、调运和供应,确保农业生产需要。

第四,要围绕形成合力加强领导。要继续实行市领导联系县(市、区)、市直部门挂包县乡制度,部门干部下派乡镇、村组制度,形成市县乡三级联动、共促共为的合力。各职能部门要本着关爱“三农”、帮助农民、多为农村办实事的精神,加强指导,协调配合,齐抓共管,优质服务,切实把事关“三农”工作的实事办好、好事办实,积极筹措资金、物资,帮助解决农村急需解决的困难。各有关方面特别是涉农的农林水利、土地矿管、金融保险、社会保障、扶贫开发等职能机构,要互联互动,把服务延伸到农村,形成全社会支持农业、关爱农民、服务农村的整体合力。下派驻村任职干部工作在基层,生活在农民之中,是推动农业农村工作的一根标杆,一定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真履行职责,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带领农民群众不断开创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局面。

第3篇: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性范文

这次全县农村工作会议,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和部署我县农村工作的重要会议。刚才,小杰同志总结了我县过去一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对新一年的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部署,讲得很好,很到位,我完全同意。会上还表彰了一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先进典型。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奋斗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一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下面,我再谈几点意见:

一、深化认识,解放思想。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农”问题事关全局,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自*年以来,连续五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做出了一系列新的惠民政策,明确提出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近年来,我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脱贫奔康统揽全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下,经过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奋斗,“三农”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一是农业在自然灾害较多的情况下,取得了较好的综合效益,农畜产品产量增加、质量提高,农民的收入明显增多。二是种养业结构调整进展较好,搞种养、上项目、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已深入人心,并且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快发展。三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县26个新农村示范点累计投入资金7542多万元(村或村民自筹5329万元),完成农房改造953户、村道硬底化改造72.8公里、农村饮水工程19宗、沼气建设491宗;建成农村卫生站30所、村级文化室17个;充实农村调解员108人;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个。四是林业生态建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等农村其它工作稳步推进,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但是形势越好,越要保持清醒头脑,越要居安思危。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县农村工作仍然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还处在起始阶段。农产品的品种质量结构、农业的区域布局、农村产业结构等方面还不能适应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还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发展后劲不足。三是农民生活还不宽裕,农民增收缓慢,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的可能性较大。四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匮乏。五是农村面貌还比较落后,人居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六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还有待加强,农村各种不稳定因素还较多,各种矛盾纠纷时有发生,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任务还十分繁重。这些情况表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推进我县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因此,我们务必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科学分析,正确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以长远意识、开放眼光和市场观念去谋划农业农村工作,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二、把握重点,明确任务,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一年农业农村工作要以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为总目标,以“立足长远、以人为本,减少农民、缩小农村,抓劳动力进城市、抓农副产品进超市”为指导原则,把握重点,明确任务,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

1、以转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为重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进一步转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一是要把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主攻方向。积极探索经济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路子,着力推进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以优质、高产、适应性为主要目标,不断选育、引进、推广优良品种,改良动植物品种,重点推广袁隆平杂交稻、优质水稻种植,大力发展具有紫金特色的三华李、荔枝、龙眼、春甜桔、金萱茶、山楂、优质蔬菜等特色农业,推广瘦肉型猪、蓝塘猪、三黄鸡养殖,逐渐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结构调整格局。二是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坚持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培植农业龙头企业,做强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幅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三是要鼓励发展各种类型的新经济组织。引导和鼓励发展农业协会、合作社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让这些组织为农业生产提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的服务,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切实带领农民致富。

2、以实施农村环境整治工程为重点,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目前,我县农村(包括圩镇)普遍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人居环境“脏、乱、差”较为突出的局面。为此,要按照“规划科学,经济繁荣,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目标,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一是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要“封管造”并举,切实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培育和管理;继续抓好水土流失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培育和发展生态林业产业,巩固生态建设成果。二是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五改”(印改路、改房、改水、改厕、改灶)工程,开展“治理农村污染源,建设新农村”活动,达到“三无四有五好”(“三无”,即无暴露垃圾、无污水溢流、无宜林荒山;“四有”,即有村庄规划、有卫生村规、有环卫队伍、有环卫设施;“五好”,即基础设施好、污染治理好、村容卫生好、绿化生态好、村民意识好),促进农村“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明显改善。三是要加强村庄建设和管理。一方面,要抓好村庄规划,以规划促新农村规范建设;另一方面,要抓好农村文化娱乐、休闲活动、商贸服务、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使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切不能搞形式主义,搞形象工程。

3、以加强培育新型农民为重点,提高新农村建设后劲。要通过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为增产增收和改变村容村貌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一是要加强新农村农民后备军建设,对初中、高中毕业回乡务农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农村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培训,使他们成为知识型和技能型的现代农民。二是要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充分发挥县、镇农技推广中心主阵地作用,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实用技术培训,经常性地开展田间管理现场培训,发放实用技术小手册,努力使每个农户都能掌握一、两门实用技术。三是要继续坚持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健全农业科技服务网络,使广大农民学习新知识,接受新观点,掌握新技术。四是要经常性地与劳动、扶贫、科技等部门联系,搭建培训平台,通过培训,使农民的素质得到提高,就业技能得到增强。与此同时,要广泛开展“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着力提高农民的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继续加强农民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传统教育,扎实创建和谐农村、和谐家庭,逐步形成农村健康、文明、向上的新风尚。

4、以扩大农村低保覆盖面为重点,建立完善新农村基本保障制度。要进一步扩大范围,将符合条件的困难户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在全县建立完善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着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加快解决单纯务农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要尽快完善、解决城郊和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认真落实五保户供养政策,使广大农村的弱势群体实现应保尽保,真正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所有困难群众。

5、以加强班子建设为重点,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全面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要结合今年的村级换届,选好配强村级基层组织领导班子。村两委换届结束后,组织部门和各镇要认真组织好村干部培训,提高村干部综合素质。要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推行村务公开,完善村民民主理财、民主评议干部、审计监督农村集体财务等制度。要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扎实开展群防群治,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建立农村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做好农村工作,创造农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三、加强领导,转变作风,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

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涵丰富,任务艰巨,必须切实加强领导,转变工作作风,狠抓任务落实,确保扎实推进和有序发展。

一是必须做到精力到位。全县各级各部门都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把农业和农村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以夯实农业农村工作基础为着力点,突出以农业产业化为总抓手,切实把精力集中到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上来。要从调查研究入手,认真分析新形势下农业农村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推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对策与措施,及时有效地化解各类矛盾,使我们的工作积极主动,扎实有效,不断提高领导和服务“三农”工作的能力与水平。

二是必须做到投入到位。要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真正做到对农村的投入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各项支农措施只能加强、不能减弱。在资金的分配上,要防止“天女散花”,“遍地撒网”,不搞平均主义,保证重点工作,保证重点项目,集中力量办大事;在资金拨付上,实行动态管理,对发展势头好、推进力度大、项目建设标准高的村镇,重点倾斜支持。要引导农民充分发挥积极参与的主体作用,千方百计自筹资金,在增加收入的基础上,增加生产性投入,增加劳动积累。要大力引进外资,积极争取较大型农用工业、食品行业的企业以及有实力的工商企业,投资农业和涉农产业。

第4篇: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战略举措

1.因地制宜、规划先行,做好示范村规划工作

示范村规划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蓝图、样本,一个科学合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必须要以有大有小、类型多种的建设项目来推动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社会事业进步;规划内容必须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科学谋划、分类指导;做到集体经济有发展、产业建设有典型、农民收入有增长、生活环境有改变;实现农业生产有发展、农民生活有改善、农民素质有提高、农村面貌有变化、农村文明有新进步的目标。因此新农村要建设,规划要先行。

2.学习政策、包装项目,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

党中央极为重视“三农”问题,为解决“三农”问题出台了惠农政策,从各方面支持农业持续增效、农村持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认真学习国家的惠农政策、了解国家各部门的惠农建设项目,知晓惠农科技发展趋势和方向。把政策充分用足,搞好项目包装和申报,千方百计地争取更多的新农村建设政策项目和资金,并要组织好规划项目建设,是目前政府部门的重要职责。

3.整合资源、典型引路,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

3.1高位认识、打造典型是新农村建设的突破点

“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的目的就是在建设示范村上实现突破、取得经验、树立榜样、带动全部村走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幸福之路,是一个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思路和方法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必须整合政府管理资源、科学技术资源、资金资源、人力资源、社会资源统筹使用,重点投入样板村和示范村的建设,打造出有说服力、有典型性、有推广性的样板村和示范村。

3.2社会帮扶、通力合作是完成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县级领导包保、市县部门和企业对新农村示范村的帮扶工作是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持力量。要做好帮扶工作,完成帮扶工作任务,新农村建设的帮扶方和被帮扶方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要对帮扶工作有清醒的认识、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地投入技术、项目和资金,主要领导必须亲自过问、亲自调研、亲自制定方案、亲自落实工作、亲自督察工作。帮扶工作的双方要认真、有效沟通协调,密切分工合作,积极协调配合,使帮扶工作整体推进,完成帮扶任务。加大投入是做好帮扶工作的坚实基础。帮扶方在积极协调做好项目建设的同时,也要在技术、项目和资金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以保证帮扶工作取得实效。

3.3突破瓶颈、解决资金问题是关键环节

资金缺乏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必须统筹解决新农村建设资金问题。要采用县里拿出一块、市县帮扶企业解决一块、向中央及省市包装项目和争取政策支持一块、乡镇政府和村集体拿出一块、农民自筹负责一块的方法,依靠全社会的力量解决难题。要建立多元投入机制,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和资金投入,拓宽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渠道。新农村建设工作一开始,就必须把建立多元投入机制作为解决投入不足问题的基本途径。

3.4形成特色、打造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正确定位

建设新农村必须具有独特性,要立足三大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立足农业产业化建设,发展特色产业,夯实镇村经济基础;立足民营经济建设,促进镇村繁荣;立足新区开发建设,拓宽镇村发展。

建设新农村必须紧扣村庄整治,突出新村镇建设特色。抓住带有地域特色的烙印标志,等于抓住了镇村建设永葆生机的着力点。结合村情,建设特色新村庄。

第5篇: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性范文

一、农村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

1.归档整理和管理还不够科学。突出的表现在:收集不够齐全;整理不规范;重文书档案轻其他如图片、影像、实物等档案;另外,一些乡镇档案室不能发挥综合管理功能,各站所的档案各自为政、分散存放、分散管理,且现代化管理水平普遍较低。

2.思想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一是农村基层档案意识淡薄。部分基层领导疏于档案工作的管理,更没有设置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多数村委会干部对档案工作知之甚少,加之档案的价值具有滞后性、潜在性和间接性,导致基层干部群众对农业和农村档案需求的迫切性和对档案工作的重视性不足,致使农业和农村档案在服务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方面,还显得内容单一、服务不力。二是农村档案干部队伍不稳定,业务素质亟待提高。目前,各乡镇档案人员均为兼职,不能专心从事档案工作。少数兼职档案人员甚至把档案工作当作一种额外工作,敬业精神不强,不能全身心地投身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另外,档案工作的管理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而村级文书、乡镇秘书变动频繁且流动性强,形成了年年培训年年换人的局面。

3.投入不足,硬件配置相对滞后。由于重视不够,村级档案管理混乱,残缺不全,有些经济条件较为落后的村子,没有档案室,所有档案文件都混放在一起,甚至有的村里的全部家当就是几本账簿,更谈不上为改善档案保管条件进行投入。

二、解决对策

1.建设一支稳定的高素质档案干部队伍。首先,应提高他们的档案意识。让他们对档案工作的性质、任务、职责范围、重要程度做到充分了解并加以重视。其次,应着力提高他们的业务工作能力。采取专题培训和集中辅导的形式,以乡镇为单位进行手把手的实地传授指导,现场操作讲解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提供利用等档案基本知识,提高农村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操作技能。

2.加强指导,提高农业和农村档案规范化管理水平。要将档案管理情况纳入年度档案行政执法检查的内容,推动乡镇和村委会规范建档,保证乡镇和村委会档案工作的连续性和长效性;要建立村级档案管理示范点,培养典型,并及时总结推广,引导带动其它村建档;要建立和完善农业农村档案工作联系点,及时了解掌握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新动向,指导和推动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开展;要结合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发展的要求,切实做好新兴农业优势产业、农业产业化、无公害农产品、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等活动产生的文件材料。加强对行业协会、经济联社、专业合作社、规模种植(养殖)户等新经济组织的建档及开发利用的指导工作,充分发挥其在农村生产和管理中的作用。

3.进一步争取各方面的支持,逐步加大档案基础建设投入。一是争取领导和有关单位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加大档案硬件建设,最大限度地改善档案保管条件。二是要联合涉农部门,形成齐抓共管、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共同做好农村档案工作。档案部门要主动与“农、林、畜、牧、水”等涉农部门联合,取得他们的支持,建立各种协调机制,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分工协作,共同推进档案工作。三是加大档案资源建设。要注意收集与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切身利益、农村政权建设、小城镇建设密切相关的文件材料。

4.增强档案存留意识,积极主动地收集、整理并保存乡村档案。在日常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要加强档案管理,做到随时产生随时存档,并且要做好保存保管工作。作为乡村档案员,要做到经常性地去征集、搜集、整理有用的档案,还要经常性地深入乡村,去挖掘村里各种能人、能工巧匠的绝活和特殊技艺,尽可能多地记录一些发生在村民中间有纪念意义的事件和对村子有重要影响的事情。

5.整体推进,全面完成村级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认定。要以档案工作目标管理为抓手,进一步促进村级档案的规范管理。要严格文件材料归档制度,健全检查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归档、保管、借阅、移交制度,并执行到位,确保档案资料收集齐全、保管完好,维护集体和村民的利益。要进一步查缺补漏,在安全保管、提供利用、搞好服务上下功夫;进而按照要求,完成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认定工作。

三、总结

第6篇: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性范文

同志们:

一、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和重视“三农”工作

自*总书记在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一指导思想以来,从20*年开始,中央1号文件连续五年锁定“三农”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支农强农力度之大、措施之实,大家有目共睹:一是重农思想明确而又清晰。20*年农村工作会议之后,中央进一步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作出了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制定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方活的基本方针,规划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任务。二是惠农政策扎实而又到位。出台了以“四取消”、“四补贴”为主要内容的直接惠农政策,制定了对粮食生产县和财政困难县乡实行奖励补助的激励政策,实施了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的调控政策,建立了对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促进政策等。三是机制建设及时而又可行。主要是逐步建立了购销市场化和经营主体多元化的农产品流通机制,形成了农民就地拓展与外出转移相结合的就业创业机制,完善了村民自治和乡镇政务公开的乡村治理机制,强化了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监督管理机制等。四是城乡统筹系统而又有力。以加大农村财政投入为标志,开始向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推进;以取消“农业四税”为标志,开始向基本实现城乡公平统一的税赋体制过渡;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为标志,开始向基本实现城乡同等的义务教育制度转变;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标志,开始向基本实现城乡平等的医疗服务制度方向迈进;以探索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标志,开始向基本实现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方向努力;以全面保护农民工权益为标志,开始向基本实现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方向发展。大家可以看出,中央提出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一指导思想,决不是权宜之计,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下了巨大决心的。今年,中央关于“三农”工作又有新的指示:一是在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再次强调:“做好‘三农’工作,对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粮食安全的警钟要始终长鸣,巩固农业基础的弦要始终绷紧,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要始终坚持。”二是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明确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在工作安排、财力分配、干部配备上,切实体现重中之重的要求。”可见,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指导思想不仅没有变,而且更深入、更具体,落实到了“工作安排、财力分配、干部配备”各关键环节上。平时,我们说要讲政治,到底什么叫讲政治?无非就是要求我们党的各级干部要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坚强的党性,坚持党的原则,恪守严明的政治纪律,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和省委的各项要求。“三农”问题,说到底就是政治问题,这是中国的国情决定的,不能就“三农”论“三农”,要跳出“三农”看“三农”,“三农”问题是关系到社会发展、社会稳定、社会进步的大事,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和重视“三农”问题。我们提出“工业强市”是非常正确的,但是农业的基础地位始终不能动摇,新农村建设的力度始终不能削弱,不但不能削弱,还更应加强,因为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材料、劳力和市场,工业为农业提供技术、人才、产品及资金等,二者是辨证统一、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关于这一点,主席早就有了明确的指示,1957年,主席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全党一定要重视农业。农业关系国计民生极大,要注意,不抓粮食很危险,不抓粮食总有一天要天下大乱。”他从农业关系到农村人口吃饭问题、关系到城市和工矿区人口吃饭问题、农业是轻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是重要的工业市场、是积累的主要来源和主要出口物资等六个方面,讲述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他说:“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农业就是工业,要说服工业部门面向农村、支援农业,要搞好工业化,就应当这样做。”一个月后,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进一步把重、轻、农的发展关系提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来加以论述,并着重阐述了重工业要以农业为重要市场的观点,要求全党重视这个问题。对此,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尤其是作为农业大市的*来说,更是如此。作为我市来讲,可以这样说,不重视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是政治上不成熟的领导,不善于抓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是不合格的领导。因此,我们各级领导务必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深刻领会好中央精神,把上级精神落实到行动上,落实到具体的工作措施上,切实把农业农村工作做实做好。来源于:

二、从组织和领导上切实加强“三农”工作

抓任何工作,组织是基础,领导是关键、是保证。抓“三农”工作更是如此,“三农”工作十分重要,也十分复杂,解决“三农”问题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尤其需要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加强组织领导,而且是真正意义上的组织领导,而不是流于形式、出于应付的组织领导。连续五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强调,要强化对“三农”工作的组织领导。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再次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站在政治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新时期“三农”工作的艰巨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农产品供给、稳定市场物价作为关系全局的大事来抓,认真落实中央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在工作安排、财力分配、干部配备上,切实体现重中之重的要求。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机构的协调作用,加强农村工作综合部门。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调查研究,努力把握“三农”工作规律,不断提高领导“三农”工作的水平。为落实中央机构改革的精神,目前,省委已原则同意省委农村工作部和省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并明确省委农村工作部为省委工作机构。我来*的时间才十几天时间,召开的第一次常委会,第一次听取部门汇报,就是听取市农办关于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和全省农村工作精神汇报,经市委常委研究,决定按省委部署和要求抓落实。根据换届后的新情况,调整充实各级农村工作领导机构,健全各级党委、政府“三农”工作综合机构,充分发挥其对“三农”工作的协调、综合、指导、管理职能和作用。请编委、组织和人事等部门按程序做好相关工作。要真正在工作安排、财力分配、干部配备上体现出重中之重的要求,凡是农业农村工作,在时间上,要优先安排;在资金上,要重点安排;在项目上,优先审批;在干部使用上,要做到农业战线优先、基层干部优先。同时,要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各级干部要深入农村、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不断增强对农业的认识,增加对农村的了解,增进对农民的感情,努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来源于:

三、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总揽统领“三农”工作

第7篇: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性范文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之年。我们要正确认识面临形势,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更加扎实地做好“三农”工作,努力开创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一、正确认识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务必做到坚定、清醒、有为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的严重影响还在不断扩散蔓延,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也在日益加深。今年宏观经济大环境对我市“三农”发展的冲击还将不断显现,在农村中小企业发展、保持农产品价格稳定、促进农民就业、保持农民持续增收等方面都将面临严峻挑战。在挑战面前,能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把握机遇,这对做好今年的“三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一要充分认识“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根本要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三个最需要”的重要论断: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这是我们党对新阶段“三农”发展状况的清醒认识和科学概括。总书记在年初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议上强调,在经济发展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要更加扎实地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保增长的基础支撑在农业,扩内需的最大潜力在农村,保民生的重点难点在农民。保持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对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具有更为重大的意义。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再次警示我们,“三农”问题十分突出,加强“三农”的决心不能动摇;再次告诫我们,“三农”发展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扶持“三农”的力度不能减弱;再次提醒我们,解决好“三农”问题任重道远,强化“三农”工作不能松懈。

二要充分认识我市“三农”工作继续走在前列的重大责任。改革开放以来,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勇于改革创新,“三农”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市委、市政府适时提出并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坚持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业农村走上了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轨道,全市农村经济发展前景良好,基础设施逐步配套,公共服务日趋完善,农村社会和谐稳定。20xx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1450元,比上年增长13.9%,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xx年全市统筹城乡发展水平综合得分为79.1,农村全面小康实现度为85.4%,走在了全省全国前列。**“三农”工作已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具备了向更高水平迈进的条件,这既为我们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提供了较为扎实的基础,也对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保持**“三农”领先发展的势头,继续走在前列,需要我们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并为之作出更大的努力。

三要充分认识当前“三农”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从宏观大环境看,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趋势没有变,国家在出台刺激经济的措施中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建设等作为投入重点,把加大对“三农”的金融支持作为重要取向,对“三农”的倾斜和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从我市自身看,挖掘“三农”潜力有很大空间,我市农村广大干部群众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热情和潜能,现代农业基础良好,农村中小企业自我调整能力强,还有一支热心“三农”和善抓“三农”的干部队伍。所以,我们完全有信心在抵御风险、应对挑战中进一步拓展发展的空间,再次赢得发展先机。为此,我们一方面要切实增强危机意识,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局面、最坏情况的充分准备;另一方面要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善于从变化中捕捉机遇、在逆境中创造条件,敢于迎难而上,勇于开拓进取,努力开创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二、全面推进今年“三农”工作的新发展,关键在于科学、创新、务实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三个作为”的总体思路: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这是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我们要紧密结合**实际,以科学发展的要求、改革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推动“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一,要抓重点。就是要围绕科学发展的要求,着眼长远,努力破解“三农”发展中的难点问题,着力抓好“保增长、促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等重点工作,做到抓重点带全局,破难点促发展。

保增长就是要在继续保持农村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上,着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这是实现“农业增长、农民增收”目标的基础。要围绕在全省率先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市这个目标,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为重点,突出抓好粮食及主要农产品生产、粮食功能区建设、农产品基地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培育、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和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构建,切实保障粮油、蔬菜、畜禽等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 给,努力实现由传统农业向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转变。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大力扶持农村企业保生产、保经营、渡难关,引导企业加大创新力度,调整产品结构,集聚集约发展,加快转型升级。要拓展农业功能,积极扶持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和农村连锁超市、农村放心店等农村服务业,努力实现农村服务业由单业态、低水平向多业态、高水平转变。要综合运用财政、税收等政策性措施加大扶持力度,特别是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扶持力度,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解决农业和农村企业融资难、贷款难、资金周转难等问题,为保增长、保供给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促增收就是要千方百计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势头,这是“三农”工作应对危机的关键所在,是扩大内需的现实需要,是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然要求。各级各部门务必要紧紧围绕这一主题,确保今年农民收入增幅不出现大的滑坡。要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农业补贴政策,保护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促进增产增收;大力拓展农民就业渠道,完善就业服务,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为契机,保护农民的合法物权,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积极推进各类专业合作经营和村集体合作社股份合作改革,增加农民的收入;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农民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创业就业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强基础就是要巩固基层政权,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这是顺利应对危机和风险、有效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保障。各级各部门要根据今年经济发展放缓可能引发各类矛盾的实际,超前预测,过细工作,确保稳定。要切实抓好基层党建,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端正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执政理念,提高素质,增强能力,要切实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要完善各项基层民主制度,畅通民意反映渠道,拓展民意表达方式,确保农民充分行使民利。要广泛开展“平安镇村”和“民主法治示范村”等创建活动,积极探索社会管理的有效方法,强化社会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农村社会文明、和谐、稳定。

重民生就是要大力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努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这是今年“三农”工作的紧要大事。今年的农村民生工程,要做到“两个结合”、突出“三个重点”。“两个结合”,就是要把改善农村民生与统筹城乡发展结合起来,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把改善农村民生与扩大内需结合起来,作为新增投资安排的优先领域。突出“三个重点”,就是要把满足农民多方面需求作为重点,使民生工程符合民意、贴近民需;把缩小城乡区域差距作为重点,努力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把加快扩面提升作为重点,不断扩大民生工程的受惠面,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第二,要抓创新。创新是我市农村三十年改革发展的基本经验,是推进**“三农”工作继续走在全省全国前列的基石。

抓创新要营造良好氛围。全市上下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新事物、新做法;要尊重群众首创,善于发现农村基层的创新做法,善于总结提炼推广成功经验;领导干部要有带头创新的勇气、敢创敢试的胆魄和开拓进取的精神,要敢于负责,勇于为创新者承担风险,保护好创新的积极性。

抓创新要遵循发展规律。要增强改革创新的前瞻性,科学预见“三农”发展的方向,始终站在改革创新的前沿。要把握自身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根据我市处于工业化、城市化中后期的实际,注重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同步推进、双轮驱动,积极推进扩权强县、扩权强镇改革,赋予县及中心镇更多的权限,最大限度地发挥城镇的集聚、带动和辐射作用。积极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金融服务、城乡统筹综合配套、基层民主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在把握党和国家政策法规的大框架下求创新、求突破、谋发展。

抓创新要善于学习借鉴。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农村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从全国来看,珠三角、苏南、成渝地区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方面的改革新政层出不穷;从省内看,杭州、嘉兴、义乌等地的一些创新做法也走在了我们前面。我们要敢于学习,只要符合**实情,对**“三农”发展有借鉴意义的,都可以为我所用;要善于学习,立足**特色,注重在引进、吸收、消化基础上再创新,使全市“三农”领域的创新迈出更大步伐。

第三,要抓落实。**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和思路已经明确,下一步要按照既定的目标任务,扎扎实实抓好工作落实。

要加强组织领导促落实。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组织协调、其他部门各负其责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职能明确、权责一致、运转协调的农村行政管理体系。大力支持人大、政协履行职能,发挥派、人民团体等组织的积极作用,共同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三农”工作,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干部配备上切实体现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转变职能,重心下移,主动有为,努力形成抓“三农”工作的合力。

第8篇: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性范文

近年来,农村团的工作紧紧围绕党和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战略部署,主动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青年的变化,大力开展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保护母亲河行动等品牌活动,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农村青年健康成长、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一是引导青年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建功成才。以青春建功新农村为统揽,广泛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农村青年增收致富的能力,帮助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创业,培养农村青年带头人,活跃乡村青年文化,在服务农村青年增收成才、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推动青少年生态环保事业蓬勃发展。不断深化保护母亲河行动,大力倡导生态环保理念,积极整合团内外资源,推动青少年生态环保实践,建设生态环境示范工程,引导广大青少年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三是农村团的建设在巩固中发展。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不断深化基层团建基础工程,在农村青年中心建设中做出了积极的探索,有效延伸了共青团工作手臂,丰富活跃了农村团的工作,增强了农村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农村团的工作面临的困难比较多,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凝结着各级农村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的智慧、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团中央书记处向大家,向广大农村基层团干部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这次会上,王晓同志将就下一阶段农村团的工作作出具体的安排和部署。这里,我先谈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时期农村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性

“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新时期农村团的工作的重要性,首先是由“三农”问题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所决定的。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的大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农村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重要位置不容置疑,农业的基础性地位不可动摇,解决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在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中,农村的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但耕地面积的减少有一条红线,国家确定必须稳定住18亿亩的耕地。从农民来看,尽管大量农民进城务工,但是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的2020年城市化达到56%的目标,届时仍将有7亿左右的农村人口。这18亿亩耕地维系的粮食安全和在农村中生活的几亿农民,就是农村工作的重要性所在。我们讲共青团工作要服务大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重视农村共青团工作就是服务大局的重要体现。

农村团的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和当前全党全国高度重视加强农村工作的形势紧密相连。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农村工作。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作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出台了免除农业税、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支农惠农政策措施。党的*大进一步强调,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当前,全党全国都在关注农村、关心农业、关爱农民,齐心协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理所当然要在农村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在这种形势下,农村团的工作如果得不到进一步的发展,就会落在后面,就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和党对共青团的要求。

农村团的工作的重要性,还和目前农村团的工作所面临的新情况有关。从调查情况看,大量的农村青年外出务工,留在农村的大约有三分之一,团员的情况大致如此。这部分留乡团员青年,总体上属于青年中比较弱势的群体,他们直接担负着农村建设的任务,最需要得到共青团组织的帮助和服务。提高留乡团员青年的素质,把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出来,帮助他们增收成才,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来看,现在农村共青团工作和建设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一些农村团组织“空壳化”,经费不足、阵地薄弱、干部缺乏严重制约了农村团的工作发展。在团员队伍建设上,出现了团员流失的现象,相当数量的外出务工农村团员与团组织失去了联系,一些农村学校团员毕业后进入社会,没有及时转接组织关系,成为“隐形团员”、“口袋团员”。农村团的工作越是困难,越是难做,越要求我们重视这项工作,越需要我们采取切实的措施,解决面临的困难,更好地发挥农村团的工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全团都要充分认识做好新时期农村团的工作的重要性,都要为做好新时期农村团的工作提供切实的支持。我们直接从事农村共青团工作的同志更要充分认识肩负的责任,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把加强新时期农村共青团工作落到实处,更好地肩负起团结带领农村青年的光荣任务,不断开创农村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

二、区域化推进农村共青团工作和建设

区域化推进农村团的工作和建设,就是要强化县域资源整合,加强团县委的领导和统筹能力,发挥好乡镇团委的作用,在县域范围内整体推进农村团的工作和建设。这个思路需要大家在实践中检验,在探索中丰富和发展。这里我谈三点想法。

1.提高团县委在农村共青团工作中的领导和统筹能力。县是我国重要的政权机构设置,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些年来,县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巩固和强化,县域经济不断壮大。与县的重要性相比,我们目前对团县委的重视还很不够。许多战线部门在谋划团的工作时,主要发挥的是地市以上团组织的作用,青农战线紧扣青年农民,经常考虑的又是乡村一级。团县委在整个农村团的工作体系中有点“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种情况制约了农村共青团工作的开展。区域化推进农村团的工作和建设,我们首先要重视团县委、发挥团县委在农村团的工作中应有的作用。团县委要切实担负起领导职责,在县域内整合资源、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团的工作和建设。要结合本地的实际和党政中心工作,按照上级团组织的要求,设计和实施工作项目,加强对乡镇团组织的领导,推进农村团的建设,要把团县委建设成推动农村共青团工作和建设的坚强领导中心。

2.重点发挥好乡镇团组织在农村共青团工作中的基础作用。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行政机构,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最突出的变化就是乡镇,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小城镇蓬勃兴起,越来越多的地方撤乡并镇,从到乡到镇,乡镇不再只是一级行政机构,已经具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全方位功能。乡镇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城乡一体化发展,乡镇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发展变化,使乡镇团组织的重要作用逐步凸现出来,要求我们更加重视发挥乡镇在农村团的工作中的作用。要把乡镇团组织作为基本工作单位,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把区域内的青年农民、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务工人员、农村经纪人等各类青年都纳入工作范围,把区域内的行政村、企事业单位、非公经济组织等各类团建和团的工作都纳入乡镇团的工作格局,整体考虑和推进乡镇团的工作和建设,强化乡镇团组织在开展农村共青团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农村团的工作更好地符合实际,更广泛地覆盖农村青年。

发挥好乡镇团组织的作用不能忽视村级团组织建设。在农村团的组织体系中,村级团组织是最基层的组织,和青年的联系最直接,要采取措施继续加强村级团组织建设。抓村级团组织建设难度很大,但不是没有办法。这些年地方团组织作了很多探索,比如“强乡带村”等,要进一步积极探索,找出一条符合实际的加强村级团组织建设的路子。

3.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基层团的民主建设。做好农村团的工作,团干部队伍是关键。目前农村基层团的工作开展困难,很大程度上和基层团干部队伍建设面临的困难有关。贯彻党的*大关于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要求,加强农村基层团的民主建设,是解决基层团干部配备的一个有力措施。通过村、乡的民主选举,让有热情、有能力的优秀党团员担任农村基层团组织负责人,不仅能解决基层团干部的配备问题,而且还能活跃农村基层团的工作,最终达到加强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的目的。目前,在推进农村基层团的民主建设上,一些地方团组织作出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基层民主建设,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强的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推进这项工作,一定要积极稳妥。要在党组织的领导下,贯彻党建带团建的原则,制订切实的规划,完善相关制度规范,积极稳妥地推进。可以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先进行试点,然后再逐步推开。农村基层团干部同时还面临着后备资源不足的问题,我们可以选拔大学生“村官”担任农村基层团干部,缓解基层团干部后备资源不足的困难。

三、推动农村共青团工作实现新发展

农村共青团工作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断开创新局面。从农村团的工作面临的实际出发,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团的工作,特别要强调三个方面。

1.农村团的工作必须立足于建设农村。做好新时期农村团的工作,首先要解决好工作定位问题。农村共青团工作必须立足于建设农村,这是我们首先要明确的。这样的工作定位,要求我们紧紧围绕推动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围绕服务农村青年的实际需要开展工作,我们的资源都要用在农村建设上,我们的全部工作都要着眼于把农村建设好。这样的工作定位,也使我们能更好地划分农村和城市团的工作的职责。地市以上的城市都归属城市团的工作范畴,进了城的青年都是城市团的工作对象;县以下的城镇和农村,都归属农村团的工作范畴,在农村的所有青年,都是农村团的工作对象。立足于建设农村,要贯穿于农村一切团的工作中,我们的号召要指向农村建设,我们的活动要围绕农村建设,我们的培训要着眼于提高农村青年的素质,我们的全部工作都要在建设农村中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各地团组织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立足农村、着眼农村、服务农村,从农村建设发展与农村青年成长发展需要中找准工作结合点、切入点和着力点,集中力量开展农村建设需要、青年欢迎、共青团能为的工作项目,使农村团的工作在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因地制宜地推进农村团的工作。农村与城市不同。城市的发展具有趋同性,城市越发展,人们的居住环境、生活方式等就越相似。农村的发展从现阶段来看则千差万别,既有发达地区的农村,也有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既有以农业为主的农村,也有以林业、渔业、牧业、甚至工业为主的农村;东中西部、北方和南方、平原和山区的农村差别都很大。农村的这种情况,要求我们在推进团的工作中一定要结合实际,不要强求一律,更不要搞“一刀切”。农村共青团工作要因地制宜,我们需要形成合力的是在工作方向和工作品牌上,但在具体的工作项目和工作安排上,各地要有自己的思路、自己的选择,只要是符合农村团的工作的总体要求,符合当地实际,能够取得实效的工作都可以开展。农村工作要求具体,结合实际才会具体。农村团的工作资源相对较少,集中资源才能开展好工作。农村团的工作项目不怕小,不怕少,就怕虚,一定要把农村团的工作做实、做出成效。

3.以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统揽农村共青团工作。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是团中央近年来提出的农村共青团工作领域的重点项目。实践证明,这一活动符合党的要求,受到了青年的欢迎,也提供了一个开展活动的较大舞台,能够很好地发挥统筹农村共青团工作的作用。今后,我们要继续发挥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在农村团的工作中的统揽作用,不断深化这项行动,把农村团的工作的项目都纳入其中,做大这个工作品牌,使农村团的工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要结合实际,努力把这一活动的要求细化为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项目,落实到县、乡、村等不同领域,使活动取得看得见、摸得着的扎实成效。

四、努力形成全团重视支持农村共青团工作的局面

加强农村团的工作,需要举全团之力,形成全团重视支持农村共青团工作的局面。

1.各级团组织要加强对农村共青团工作的领导。农村共青团工作难度比较大,正因为如此,各级团组织要加强对农村团的工作的领导。省、市两级团组织要把农村团的工作摆在重要的位置,加强指导,加大推进力度。要切实负起责任,研究农村共青团工作的规律,规划好农村团的工作的项目和机制,推动农村团的工作。要发挥好在城乡统筹中的作用,推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工作。要配齐配强农村团干部,加强对农村团干部的培训,为推进农村团的工作创造条件、优化环境。要经常深入农村、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加强调查研究,为基层提供切实的服务,帮助农村团组织解决面临的实际困难。要开展好示范项目,及时推广农村团的工作经验,建立健全农村共青团工作考评体系和激励机制,推动农村共青团工作不断发展。

2.推动团的工作资源向农村倾斜。近年来,各级团组织在推动工作资源向农村倾斜上作出了积极努力,开展了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城乡少年手拉手、西部流动图书车、春晖行动等许多活动,在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后要进一步体现全团对农村共青团工作的支持,团的各条战线和各个部门都要发挥优势,为农村团的工作提供资源,为农村建设作出贡献。要推动人才资源、物质资源向农村流动,进一步加强城乡帮扶的力度。要广泛采取结对帮扶、定点扶持、项目共建、志愿服务、公益捐助等多种形式,使人才、信息、资金、技术等要素向农村流动。农村的各级团组织也要增强意识,更加积极主动地争取团内团外资源,为建设农村服务。

3.推进城乡工作的有效衔接。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和农村的联系日益广泛,城乡工作有很多结合部。只有做好城乡工作的有效衔接,才能实现对各类青年的有效覆盖,也才能真正做好城乡团的工作。比如,每年都有大量的农村青年到城市务工,也有大量的城市务工青年返乡务农或回乡创业,单纯依靠城市或是农村都做不好务工青年的工作。又比如,现在很多城市中有农村,很多农村中也有城镇,城市工作和农村工作都有相互促进、相互借鉴的需要。新形势下做好农村和城市的共青团工作必须解决好城乡工作的有效衔接问题。城乡工作各有特色,也各有长处,要按照城乡互助的思路做好城乡衔接工作。从目前的情况看,城市团的工作拥有的资源比较多,在城乡工作的衔接中,要更多地体现城市对农村工作的帮扶。在一些工作项目上,城乡可以共同开展;在一些青年群体的服务和团员的管理上,城乡可以协调并进。总之,要通过城乡的衔接,提高我们的工作水平,更加有效地服务大局、服务青年。

第9篇: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性范文

这次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以及市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分析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的形势,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措施,推动全市农业农村工作更好更快发展。

一、充分肯定成绩,进一步坚定做好“三农”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去年以来,我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按照市委提出的“四高”工作要求,凝心聚力,狠抓落实,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粮食连续八年增产。2011年粮食总产达到117亿斤,比上年增产4亿斤,增长3.7%,创历史最高水平。曹县、郓城县被评为国家粮食生产先进县,受到国务院表彰。我市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市,牡丹区、单县、东明县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增加。去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119元,首次超过6977元的全国平均水平,增长22.5%,增幅高于城镇居民收入7个百分点。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249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59%。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08亿元,提前一年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800家,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发展到280万亩。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开工建设生态文明新村300多个,基本建成111个;单县被评为全省生态文明县,16个村被评为全省生态文明村,为我市争得了荣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改善。完成水利投资4.35亿元,农村通自来水人口达到525.6万人;农机总动力达到1399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到80%;改造农村公路789公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总体上看,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我市农业发展较快、农村面貌变化较大、农民得实惠最多的一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认真落实中央强农惠农政策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高度关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农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和农民群众辛勤劳动、奋力争先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家致以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农业农村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思想树立得还不牢固,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农民人均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与全省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特别是缺乏在全国、全省有知名度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大部分县区农业产业化仍处于起步阶段;农业科技水平整体不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相对较低;农业科技体系不够完善,农业高科技技术人员匮乏的问题比较突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差距较大,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才刚刚起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能力相对较弱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农业农村工作的发展,各级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中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央、省委两个文件精神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对做好新形势下“三农”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充分发挥传统农业大市优势,努力在做优做强上下功夫。

(一)重视和做好“三农”工作是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富,农村稳则社会稳。重视“三农”工作是我党一以贯之的战略思想,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先后提出了“三农”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等一系列重大科学论断,党中央、国务院连续9年下发1号文件,形成了重视和加强农村工作的政策体系和基本框架。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今年以来,先后召开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三农”工作,姜异康书记、姜大明省长、刘伟副书记分别就做好我省农业农村工作讲了重要意见,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进行了具体的安排部署,充分表明了省委、省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

(二)重视和做好“三农”工作是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途径。我市是农业大市,农村人口多,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事关全市发展大局。没有农村的发展就没有全市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市大局的稳定。越是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越是要发展好现代农业,巩固好农业的基础地位。坚持做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才能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三)重视和做好“三农”工作是打造区域科学发展高地的需要。省委、省政府做出支持我市打造鲁苏豫皖交界地区科学发展高地的重大战略部署,要实现这一目标,全市各项工作都要争先进位,特别是农业和农村工作,要率先打造高地。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分析我市农业发展的现状,按照打造科学发展高地的要求,做好科学论证,搞好规划,农林牧副渔各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等都要在周边地区达到领先水平,使我市成为名副其实的鲁苏豫皖交界地区科学发展高地。

做好“三农”工作,事关全局,意义重大。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真正做到加强“三农”决心不动摇,扶持“三农”力度不减弱,强化“三农”工作不松懈,着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三、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扎实做好各项重点工作

今年是打造区域科学发展高地的启动年,也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至关重要,必须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全力推进。

(一)大力抓好农业龙头企业培育。龙头企业是带动农民致富、促进农业优化升级、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一个好的龙头企业可以带动一大批农民致富。从我市目前情况看,农业产业化整体水平不高,特别是大型龙头企业少,带动能力差,必须下决心培育一批经济实力强、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各级要把扶持“大龙头”、建设“大基地”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集中力量做大做强龙头企业。要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积极创造有利条件,以实际行动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

(二)切实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今年,中央、省委两个1号文件主体都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上台阶、上水平。要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不断促进农业提质增效。要切实抓好高产创建活动,集成推广粮食高产先进实用技术,提高粮食单产水平。要进一步健全良种引进、示范、繁育、推广体系,在大力引进国内外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同时,加快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种的研究开发,建立适宜本地需要的优良农作物品种。要积极总结推广各地创造的间作套种模式,进一步提高复种指数,扩大粮经作物种植面积。牡丹产业是我市的特色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种植1亩牡丹预计可收入1-2万元,如果进行精深加工,效益更加可观。下一步要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大科技攻关,加快推进牡丹产业向纵深方向发展。

(三)持续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发展,核心在增收。2011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7119元,比全省低1223元;其中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的二三产业收入为3714.8元,非农产业收入占比达到52.2%。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影响,今年面临的不确定因素比较多,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因此,各级要认真研究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措施,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快速增长。在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家庭工副业、商贸流通业和乡村旅游业等,促进农民就地转移就业。要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更多依靠提高农民技能增加收入。既鼓励农民外出务工,又鼓励农民自主创业,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要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以政策促增收,以政策保稳定。

(四)进一步抓好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是省委、省政府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对于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去年,我市在这方面取得显著成绩,有了良好开局,今年要一如既往地抓紧抓好。一是充分利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压煤村庄搬迁、新型农村社区化建设等政策。二是搞好规划,进一步提高规划覆盖率,规划一定要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三是充分尊重农民群众意愿,绝不强迫农民上楼,坚持宜分则分、宜合则合、宜楼则楼、宜房则房的原则,不搞一刀切,不搞形象工程,不搞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扎实有效地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