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堂改革的认识范文

课堂改革的认识精选(九篇)

课堂改革的认识

第1篇:课堂改革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课堂要素

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正在向教学领域不断深入,结合培养目标以及素质教育等的提出,在课程设置、教材建设以及教学方法的讨论上可谓“见仁见智”,不同的流派、不同的论断不断涌现。但当我们把视角转向最终落实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课堂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几十年如一日”的课堂教学仍是“涛声依旧”。

一、职业教育中课堂教学改革相对滞后的原因

“课堂教学到底应该怎样进行?”各种各样的教学原则和教育理念层出不穷,但现实情况却是“雷声大、雨点小”。是什么原因导致职业教育中课堂教学改革相对滞后呢?

首先,许多学校在教学管理中只注重理论规范建设,片面的强调那些所谓的“规律”、“法则”,不注重实践创新总结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管理者往往偏重于理论规范方面的建设,按照某个理论或模式规定教师应该怎样,学生应该怎样,这样就限制了教师个体的创造性,往往忽略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维形式也产生了变化这一现实,致使我们的教学难以产生针对性,使得改革往往只是流于形式。有的虽然鼓励教师创新,但不注重总结、完善,使一些好的思路、方式慢慢淹没淡化,造成了“虎头蛇尾”的现象,一段时间后就不了了之了,收效不明显。

二、职业教育中课堂教学改革的原则

对职业教育而言,教学的有效性始终不能忽略的是它的价值属性。例如,某一堂课的教学严格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进行,学生的学习效果良好,教育者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率,又不折不扣地达成了教学目标。依据传统看法,这堂课是“保质保量”的,也可以说是“有效”的,所以对职业教育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新认识。

首先,课堂教学必须面向职业岗位群,“有用”是“有效”的第一表现特征,而且其“有用性”要“远近结合”,也就是要对学生的就业负责,同时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创造一个有益的空间,基础课程要体现“多接口性”,专业课程要体现“岗位针对性”和“时效性”,同时注意做好发展所需的知识的累积,为其将来的发展夯实基础。其次,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来源应当是职业能力,但职业的现实性因素决定了职教的课程和教材是多变的,靠得住的只能是有能力把握现实职业环境、有能力创新的教师。可见教师才是课堂教学“有效”最根本的保障。

三、职业教育中课堂教学改革的措施

1.从深处入手,全面更新课堂教学观念,在教学中体现先进教育理念的新起点。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适时、适当的开展“开放教育”和“素质教育”。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有现代教育的观念和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体现素质教育理念、开放教育理念、能力本位理念等。唯有这样的新起点,课堂教学观念才能得到全面更新,教学改革才能真正有所突破,课堂上才可能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索,学生才能学到终身受益的东西。

2.从高处入手,着手创新科学评价机制,在管理中体现改革价值导向的新标准

从各种各样的中职学校的教学管理来看,当前课堂评价的主要依据仍是“教学规范”。就“规范”本身而言,其作为课堂评价主要依据是无可厚非的。但“教学规范”应该是动态的,更应是发展的,切不可墨守成规、一成不变。要改革课堂教学,就必须着手改变这种评价机制。作为价值导向,“鼓励教师的教学创新”是一个新标准。重新审视原有的“教学规范”,倡导“多法并举、兼容吸纳、自成一家”,在方式方法上体现一个“放”字,在目的目标上体现一个“效”字。

鼓励教学创新,就是鼓励教师在课堂外积极探索教材教法,在课堂内充分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作为价值导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也是课堂教学评价的新标准。面对常见的一些专业现实问题,学生有没有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没有通过查找资料广泛寻求合作并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显然应作为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衡量标准。改变当前单独进行理论知识和技能测试的做法,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倡一种职业能力水平的测试方式,并逐渐与社会完全接轨。

综上所述,要真正在职业教育中落实“能力本位”,课堂教学是基础,而课堂教学的设计是关键,改革创新是必须。

第2篇:课堂改革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 课堂教学 课改误区

引言:新课标实施以来,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既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想方设法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质量;又要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创新、不断探索。同时也存在许多环节需要我们保持警惕!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一、多媒体教学只是物理教学中的辅助

实际教学中因为教学的需要和多媒体的诸多优势,不论是在展示课,还是在平时的教学中都被广泛采用。例如,可以把一些比较抽象的问题比较清晰、美观、形象、生动的展示给学生,使复杂难解的内容变得通俗易懂,使教师更加从容地旁征博引,挖掘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但是要合理使用,不能过多依赖于多媒体课件,它有很多优点同时存在很多弊端!

在多媒体的使用时,受光线的极大制约。教室一般光线较暗,影响了学生的精神状态,容易产生困意。并且教师与学生目光表情交流作用减弱,学生注意力易分散,会使教师学生之间失去这一项有效的互动性,不能让学生紧跟老师的教学思路。尽管可从多维角度观察,动态演示等,但是还是存在距离感,使学生觉得与自己拉开了距离,不能深入课堂。例如多媒体课件完全代替演示实验的现象,用多媒体播放演示实验操作,虽然很清晰准确,但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没有发现问题的机会,缺乏实物教学直观性。多媒体播放时不能保留原有的知识,播放过后学生的头脑依然“空空荡荡”,助长了师生的惰性,所以我可以肯定的说多媒体课件绝对不能完全代替板书。传授教学知识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人格魅力及风范、准确无误的科学态度会深深地感染学生,对学生的素质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是学生终生学习的榜样。不能放弃对学生的情感交流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二、新课导入很重要,但是时间不宜过长

教师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精心设计好导入的方法,用贴切而精练的语言,准确、巧妙地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我们应该重视新课的导入,用心研究导入新课的方法。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而展开,做到内容科学,画面简洁、恰当,并适合辅助课堂教学,保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我们要避免,为了能体现本节课的新颖和趣味性长时间的导入,华而不实或喧宾夺主。导入只是我们新知识学习的开始,导入时为了给新课搭桥、铺路,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又异曲同工,都是为了能更好的呈现新课。在时间控制上一定要合理安排,体现导入的具有针对性,不能随便导入。形式、方式要满足需要,不宜太复杂要短小精练为好。

三、教学中的互动探究要保证实效性

多数互动教学的形式还是单调的,多为师生间互动。事实上师生间互动的形式是可以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教师与学生全体、教师和学生小组、教师和学生个体,也可以是学生个体、学生小组、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不管采取了哪种互动方式,由于课堂教学以知识掌握为主要目标,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展示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不能相互借鉴和研究彼此的长处,是一个损失。互动探究学习在课堂中应该一起我们思考。在课堂教学互动中,我们常常看到教师“一问问到底”提问,学生机械反应似的回答,或者极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给予学生思考的机会,有问题设置但是表现为特别肤浅,实际效果并不好。即教师缺乏对学生的深入启发,也缺乏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课堂的互动大多在浅显层次上进行,没有思维的碰撞,没有矛盾的激化,深度不够,多浅层次互动,少深层次互动都是不合理的现象。

同时互动是必要的,不可以满堂的问题和思考,对于新课的知识上不能缺乏系统讲解。互动是为了得出正确的结论,正确的结论是要经过大家认真学习掌握的,探究的目的是对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即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多数学生认为是比较难学的学科,因为学生的疑难问题很多,需要高层次的逻辑推理的地方的很多,不能缺少老师要给予精彩的讲授的环节。

四、课堂小结不能够被忽视淡化

课堂小结作为教学中最后环节,经常会受到时间、教师情绪的影响,最容易为教师所忽视。目前课堂小结方式还是多以教师小结知识点为主,很少涉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容或学习方法的指导等,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当课堂教学进入结尾阶段,正是学生感到最疲倦、注意力最容易分散、效率最为低下的时候。这时,最需要介入有效的刺激来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连续性对知识有深刻、系统的认知。因此,艺术处理课堂小结能使课尾与课首相互呼应,有始有终,使整堂课称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对高效课堂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好的课堂小结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是课堂的高度总结,对于帮助学生理清脉络,加深记忆,巩固知识,活跃思维,整合知识具有重要作用。还要对整个课堂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及时的总结和评价,是一节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教学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的每一脚步都要慎重,不断的更新反思,防止陷入误区!

参考文献:

1.《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教育教学策略研究》作者:马宏佳 著 丛书名:教学实践问题的理论研究丛书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3篇:课堂改革的认识范文

中小学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中心场域,所有学校都应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课改之路,但从“杜郎口现象”发现,我国大部分学校存在明显的他者情怀,缺乏必要的自我意识,无法充分发挥学校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教学改革需要学校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以学校校情为行动出发点,集学校全体成员的智慧优化创新实践教学。

关键词

课堂教学;中小学;自我意识

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重点任务之一,要求学校通过自我革新,转变学校教育理念和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和教师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在实践中,学校应扮演何种角色,采取何种应对之策,是决定中小学课程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所以,要对学校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角色意识,给予更多的关切。

一、“杜郎口现象”之冷视

自2001年以来,我国的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十余年,在这期间,不少地区和学校取得了骄人成果,成为全国的“模范”,基于此,不少学校索性无视自己的实际情况,直接向“模范”取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是一味炮制他人模式,就不免产生诸多问题。

(一)“杜郎口现象”肇始

杜郎口中学是一所山东边远乡镇初级中学,位于鲁西欠发达地区的茌平县,在教学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的情况下,提出并实践学生自主参与的“三三六”和“10+35”课堂教学模式。[1]经过几年的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效果有了很大改善,并因此成为初中教学改革的成功典型。一时间,各地中小学争先恐后地到杜郎口中学学习经验,纷纷向“杜郎口”看齐。截至2007年,杜郎口中学接待的全国30个省市的专家、领导、教师达19万人次。[2]杜郎口中学被教育界一再追捧,并为全国很多学校所效仿的教育现象,被称为“杜郎口现象”。

(二)“杜郎口模式”价值反思

杜郎口中学的自主学习模式表现为“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师生互动、共同发展”。[3]这种教学模式的使用,使垂死挣扎的学校活了起来,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当时正是新课程改革探索期,该模式确实为基础教育树立了榜样。尽管不少媒体对“杜郎口模式”进行大肆宣传和评说,大谈特谈其教学模式是如何之好,但仍有研究者辩证地分析了这一教学模式。早在2008年就有研究者提出,“杜郎口模式”存在学生个体学习得不到保障、教师作用发挥受到限制、学生搜集学习资源能力不足、时间分配方法不适合语言类课程的学习等问题。[4]由于学校的地域环境、师生特点、发展规划和特色文化等各有不同,其课堂教学的目标、原则以及评价等均存在差异,所以,很难说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能够适合所有学校的需要。此外,任何教学模式都是由各个环节和不同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来自全国的专家和中小学教师对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的学习,基本上都是短期的,只能了解其部分环节,而且缺乏对学校内外部环境以及学校发展情况的整体性认识,也缺乏对其教学模式内在作用机理的深入分析。正因为这样,“杜郎口模式”对全国中小学教学实践的借鉴意义也是值得商榷的。

(三)“杜郎口现象”反思

事实上,类似杜郎口中学的学校还有很多,例如洋思中学、东庐中学,等等。这些学校抓住课程改革的机遇,在探索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转而成了教育界的璀璨明星。这些“榜样”的发展路径真的适合所有前来取经的学校吗?个别学校实践成功的教学模式,一定是指导所有学校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万能钥匙吗?这些教学模式能完全反映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要求吗?“杜郎口现象”的出现,反映出当前我国中小学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他者情怀”,即过分地迷信、照搬、模仿其他学校的经验,也反映出我国中小学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自我意识缺乏及能力的不足,这是制约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性因素。这种制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理解不到位,刻板地复制榜样学校的改进模式;二是复制其他学校的经验,自然会表现出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的创新能力不够;三是对课堂教学实践中新事物的认识和分析不足,不少学校至今还沉迷于杜郎口这类中学的“课改神话”中。

二、课堂教学中学校的自我意识

如前所述,“他者情怀”会对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所以,作为课程改革主体的学校,应逐渐从“他者情怀”的困境走向“自我意识”的觉醒。

(一)中小学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一个广泛存在于哲学和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用词。如从哲学角度出发,维之认为“自我意识”是指人的群体与个体对自身的地位、自主性、影响力的一种自觉意识。[5]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卢家楣认为“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从形式上可表现为认识、情感、意志三种形式,即被称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6]两者的共同之处是都从“人”的视角去分析自我意识的概念,即作为人的个体的自我意识,即个体自己对自己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主体和客体均为人自身。借用在课堂教学方面,中小学课堂教学需要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觉察和发挥其自我主体性,在此基础上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

(二)自我意识的特质

中小学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自我意识在特质成分上来看,应包括学校领导和教师对本校基本情况以及对学校发展改革的自知性、自觉性、自主性和自创性等四个部分。课堂教学改革中的自知性即指自我认知,要求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对本校基本情况,如外部环境、设施条件、学生状况等各个方面有清楚的认识。事实上,这是中小学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背景,也是前提条件和基础。学校只有了解自身的足和不足,才能把握好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从而确定更适宜的改革策略。课堂教学改革中的自觉性主要体现在实践中的主动性和自发性上,也就是说,学校课堂教学改革不应被迫于外部力量,而是学校主动探索、自发组织实施的改革行动。一定意义上来讲,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是自上而下的,也就是国家教育政策对中小学教育工作的驱动,因此,大部分学校仅仅将课堂教学改革当成一项需要完成的任务,这便是学校缺乏实践主动性和自觉性的原因之一。课堂教学改革中的自主性,是指中小学可以根据本校管理者和教师团队的自主意志行动,不受外部其他因素过分干扰。伴随我国政府职能的现代化转变,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给予中小学相关的政策性支持和帮助,发挥其理念引导者和改革辅助者的角色,而不是过分介入学校管理。课堂教学改革中的自创性是自知性、自觉性和自主性三个特质的整合和升华,是自我意识的核心特质。自创性意味着中小学的教学实践要结合自身特点,充分发挥学校团队的自我创造力,探索一条真正适合本校的课堂教学发展之路,而不是一味复制那些“榜样学校”的做法。任何改革的核心都在于创新,课堂教学改革亦是如此,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必须重视自创性的发挥。

(三)自我意识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现实意义

纵观那些在课堂教学中取得成就的学校,无不是通过自身主动探索而取得的,中小学的自我意识对其在课堂教学改革中之现实意义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中小学具备了自我意识,可以将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动机由被动转变为主动,更能最大限度发挥学校主体的团队力量,保证学校主体在提高课堂教学上的参与性,使教师主动去思考和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等重要问题。其次,中小学自我意识可以使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式发生转变,从之前的模仿甚至照搬他校的成果经验,转变为以自我创新为核心的校本探索,更能发挥学校自身的创造力。最后,从改革的效果来看,自我意识要求课堂教学改革围绕学校自身展开,更能找到适合本校教师、学生和不同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校本创新:中小学自我意识的觉醒

课堂教学是学校最重要的日常活动,学校自身力量和资源才是真正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动力,中小学自我意识的觉醒是其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正视、发挥自身优势的前提,而课堂教学改革中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则要起于校本创新,即以校为本,不断创新。

(一)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杜郎口中学等学校能够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取得优异成果,确实有值得其他学校学习的地方,只是最重要的是学什么?如何学?学习榜样学校的改革经验,不能简单地照搬和模仿,而应当在吃透其教学改革理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这些理念运用到自己的学校环境中。[7]“杜郎口模式”更重要的价值在于,给予其他学校实践创新的开放性启示。对于其他学校来讲,学习“杜郎口模式”的重点,也应该放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和路径上,而不是其最终成果上。

(二)以校情为出发点

很少听说某学校在“取经”之后取得明显的成绩。不少学校在学习榜样学校时,把目光聚焦在了他们的课堂教学模式上,过分突出对教学模式的崇拜,同时对自己的学校缺乏认识和愿景构想,导致学到的教学模式很难付诸实践。在认识榜样学校的成果时,学校应该秉持一种客观态度和批判精神,在吸收他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时,必须考虑包括师生情况和教学资源在内的校情,并根据本校的需要进行扬弃,而不是一味模仿或复制。

(三)依靠学校主体的智慧大胆创新

目前妨碍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向前推进的症结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改革主体到底是谁,二是改革中的创新力来源于哪里。从实践来看,中小学的课堂教学改革经常会有两种方式———请进来和走出去。所谓请进来,指请一些课堂教学领域的专家对本校教师开展讲座,或者通过听课、评课来进行培训。所谓走出去,指学校领导和教师到榜样学校学习经验。这两种方式有一个共同缺陷,即作为课堂教学实践的主体———本校教师均处于一种被动地位,本校智慧得不到充分发挥。那些习惯模仿和复制他校经验的学校,常常淹没本校智慧,更缺乏大胆创新的魄力。发挥学校主体的智慧积极探索,才是推进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核心环节,课堂教学的改进是课程改革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目标和归宿之一。中小学只有理性地看待和学习他人经验,本着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初衷,以科学的理念为指导,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挥自我意识,才能获得课堂教学的实践创新。

作者:霍国强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土默特学校

参考文献:

[1]宋宝和,等.农村中学课堂焕发着生命活力———山东省茌平县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改革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6(5):57-60.

[2]山东省杜郎口中学[EB/OL].(2007-11-14)

[3]许爱红,刘延梅,刘吉林.农村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解读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J].当代教育科学,2005(11):18-26.

[4]毕景刚.关于“杜郎口风暴”现象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8(9):17,18.

[5]维之.论人的自我意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J].南京社会科学,1996(10):34.

第4篇:课堂改革的认识范文

一、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教育是在现代主义思潮下建立起来的,学校教育作为一种主要的教育形式,同样也深受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响,渐渐地显现出越来越多的弊端,主要表现在教育的工具性和功能性。在教育活动中,学生被物化,教师也被定性为“功能部分”。[1]这种不足的显现使人们认识到进行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课堂作为学校教育活动实施的主要场所,必然成为教育改革的首要出发点。

近几年来,人们不断对课堂教学改革进行研究、探索和试验,尝试找到一种有效的途径来解决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经过不断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改革。但是,通过深入一线课堂教学和走访一线优秀教师了解到,当前的课堂教学改革并没有根除传统课堂教学的思想和理念,所以这就致使所有的改革只能在“表面”上做功夫,并没有真正触及到课堂教学改革的本质内涵,当前的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到以下几点:

第一,课堂教学中仍存在“教师一言堂”的现象。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要的表演者,控制着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只是充当听众的角色,很少有机会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这样的课堂由于缺少了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生成性欠缺,变得沉闷、机械和僵化,丧失了生机和活力。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中依旧采用“整齐划一”的培养模式。学校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考试要求、统一的教学目标面对不同特质、不同个性的人。这就导致课堂教学趋于统一化和标准化,全体学生一个进度、一个标准、一个内容,采用“整齐划一”的培养模式。在这样的课堂中,忽视了对学生的关注,忽视了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整齐划一”之下培养的就是平庸,难以让人才脱颖而出。这样的课堂如同工厂,学生是待加工的原材料,经过统一化和标准化的课堂教学活动,学生渐渐失去了原有的独特的个性和创造能力,成为了具有共性和一致性的“产品”。第三,课堂教学过程依然主要体现为线性教学。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教育思想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教育实践。具体体现在教学活动不能完全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案进行线性的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表演“教案剧”的现象。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共同生成的灵活多样的非线性的活动过程。

课堂教学改革经历那么长时间,为何成效不大呢?究其原因是由于没有找到一个契合课堂教学改革和发展需求的理论指导,所以纵使人们不断地努力探索,收益却甚微。所以,找到一个能真正契合课堂教学改革和发展的理论,对于当前课堂教学改革至关重要。而此时,多元智能理论进入我们的视野。

二、多元智能的教育教学观

多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s简称为MI)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出版的《智能的结构》一书中首次提出,并在该书的最后一章阐述了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的意义,真正将多元智能理论引入教育领域。近几年,国内外掀起了在教育领域中应用多元智能理论的热潮。加德纳经过不断研究,提出语言智能、数理逻辑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观察者智能,并对这8种智能的类型进行了划分(如图1所示)。

加德纳认为,每个人生来就具有八种智能,但是每个人的优势智能和劣势智能均不相同,这就致使八种智能构成的智能结构是多元的,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智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如图2所示)。基于此,多元智能的教育观认为,教育既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要注重个性化发展,将“全面发展”与 “个性化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由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相同智能上的特征各不相同,并且相同年龄段的学生由于自身具有的个体差异,其优势智能和劣势智能均不相同,智能结构表现出多样性。

由于学生的智能表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不可能找到一种适合所有学生的教学方法,即不能用整齐划一的思想进行教学,所以多元智能的教学观要求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智能特点、学习风格和发展方向,选择和创设多种多样的、适宜的教学技术,与学生的优势智能倾向和喜好的学习与发展方向吻合起来,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2]将多元智能理论引入当前教育中,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能真正将关注点放在学生身上,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立足于促进每个学生的智能结构发展和优势智能的提高,实现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的结合。运用多元智能指导课堂教学,根据学生的智能特点灵活地设计和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并促使课堂中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真正突破传统的线性化教学流程,实现非线性化的教学活动过程。

三、多元智能理论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具体分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将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今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而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在于转变原有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寻找一个能契合课堂教学改革和发展的理论,来指导课堂教学,帮助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对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教学观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多元智能理论能满足课堂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求,从最根本的教育理念出发,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真正帮助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多元智能理论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帮助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

我国的传统教育和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师权威、知识本位和精英主义。[3]由于受这种教育理念的影响,阻碍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受到了严重影响。所以,要想真正改变当前课堂教学的现状,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促使原有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关键。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中有一章节阐释了多元智能理论对于当前教学改革的意义。[4]通过实践研究发现,遵循多元智能理念的课堂与传统课堂的面貌完全不同,多元智能理论与新课程理念相互映证与支持,多元智能理论作为新课程理论支柱之一,有助于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促进新课程理念的实现。

通过分析,多元智能促进传统教育教学理念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通过学习多元智能理论,教师能正确清晰的认识教与学的关系。教育重在思想启迪,而教学重在学习者主动吸收掌握,需要教育者辅助、指导和帮助。在课堂教学中,知识不是教会的,技能不是听懂的,学习不是被动的。学生学习发展进步的本质是,学生本人亲自完成智能水平的不断持续提高。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正确认识是:教,为学服务,而不是相反;教和学之间不是平等关系,而是以学为主,教是辅助。所以,衡量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标准在于是否变讲堂为学堂,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平等、民主、对话等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是否真正存在。第二,教师通过领悟研究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思想,真正认识到对待个体差异的重要性,为实施个性化教学创造条件。多元智能理论中明确阐述每个人与生俱来就不相同,他们的智能各不相同,所以对于学生来说,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智能强项和学习风格。多元智能的核心教育教学思想就是:教育(尤其是教学)的核心是认真对待而不是忽视和否认个别差异。[5]教师一旦领悟到这个核心思想,必然会在课堂教学中了解学生及其智能特点,关注个性化差异,个性化教学就得以实现。第三,多元智能理论是帮助教师实现最优的教与学的基础。多元智能理论关注个人和个性化差异,有了多元智能理论做理论指导,教师能够根据内容和教学对象的不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最终实现最优的教与学。

多元智能指导教学的教育理念与当前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一致,通过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课堂教学,帮助传统的教育理念向新课程理念转变,这种转变恰好能满足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求。

(二)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帮助者和引导者,其专业水平的高低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课堂,也必然导致有什么样的学生。”教师专业水平直接制约课堂教学改革的成败,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才能适应改革的需求。教师通过主动学习和内化多元智能理论,帮助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多元智能理论的学习帮助教师重新定位自己的教育观,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多元智能理论帮助教师认识到教学应该是“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而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智能结构,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多元智能思想下的教学是为了适应不同学生的智能差异,有侧重、有针对性的发展学生的某一项或几项智能。[6]只有有了对教育的这种认识,才有可能改变教育教学行为,才有可能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二,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多元智能思想的深入,使教师认识到要想真正适应课堂教学改革的需求,自身须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既要具有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基础,更要有研究学科专业知识的意识。多元智能理论指导教师对学科知识、课程及教材进行创造性理解分析和设计,提高教师解析和运用教材的能力,使课堂教学更具有科学性、正确性、启发性。通过对学科专业知识不断研究,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激活教师的教育智慧,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第三,提升教师的个人素养。多元智能理论关注8种智能的共同成长,要想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和帮助学生促进智能结构的完善,这就要求教师自身须具有广义的文化素养和科学精神。教师要努力学习研究学科以外的多种知识,积极、充分地去发现和汲取信息时代的各种知识和信息,广泛涉猎人类文化精髓,并用科学、理性的精神对其进行分析和批判。只有个人素养高的教师,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个性化教学氛围,才能更好地指导个性特征不同的学生。多元智能理论帮助教师提升个人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有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促使课堂教学完美预设和有效生成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教育改革和发展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然而通过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到,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是制约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预设是指在实施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实施环节进行事先思考和设计。生成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灵活多变的教学情境中共同实现教学活动过程。预设是进行有效生成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而生成又是对预设的补充和完善,两者缺一不可,互为补充。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精心的预设是其能够顺利完成的基础。而当前的一些理论观点不能正确理解预设的本质内涵,课堂预设过于细致,不能适当的留有“空白”,致使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变成了教案的表演过程,课堂中缺少了灵活性和生命力。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课堂教学预设,能帮助解决这一难题。多元智能理论指导课堂教学的预设,在深入了解学生智能结构的基础上,按照教学大纲要求,通过巧妙留白,实现弹性预设,最终达到完美的预设。

新课标提出的生成性教学理念,促进了课堂教学的生成性研究。但是当前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是盲目的生成,生成过程浅层次化、庸俗化,这致使生成终沦为“假生成”。多元智能理论的引入能帮助认识课堂教学生成的本质,即适合学生智能发展的生成才是真正有意义的生成,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相结合,能促进课堂教学有效生成的真正实现。

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在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将多元智能理论引入其中,用来指导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使得完美预设和有效生成成为可能,最终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结语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提出表明:当前课堂教学中仍存在许多问题,而近几年的不断努力探索改革的结果又告诉我们,当前的改革并未抓住当前影响课堂教学改革和发展的“要害”,致使改革成效不显著。通过分析当前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是由于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缺少一个契合其改革发展的理论指导。而多元智能的教育教学观,在关注个体差异的基础上真正寻找一种适合每个受教育者发展的教育。通过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课堂教学,帮助传统教育观念的转变,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并且通过指导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真正实现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使课堂教学改革真正落实到位。

注释:

[1]伍家文.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对我国教育思想的启迪[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3,22(2).

[2]庞兆慧.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个性化教学策略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

[3]刘竑波.多元智能与教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4:245.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第四部分,p235—p246.

第5篇:课堂改革的认识范文

各乡镇初中、县直各学校: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进一步形成聚精会神抓质量,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教育局决定,在全县用二至三年的时间,以学习推广**中学的教育教学理念、学校管理经验和课堂教学模式为突破口,以素质教育思想为先导,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以推动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为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开展,将今年三月定为“课堂教学改革启动月”。现对“课堂教学改革启动月”的启动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抓学习,进一步提高对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

1、各学校要以“课堂教学改革启动月”为契机,从实践“三个代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角度认真学习,深刻认识全面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认识学习推广**经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引领,以规范办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以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为重点,进一步强化教学管理水平,推动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2、学习**中学“尊重主体,面向全体”的教育理念

“每个学生都能合格”、“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是**中学成功的教育理念。**中学从学生进校的第一天抓起,从学习基础最差的学生抓起,不放过每一个学生的弱点,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让一个学生辍学,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取得明显进步。校长率先垂范,带领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努力提供适合每一个学生所需要的教育,实实在在地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学习**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

**中学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从限制教师讲授时间入手,实现了从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习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根本性转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幅度减少了教师的无效劳动。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指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措施,进而把课前学习、课堂学习和课后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做到“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显著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各方面的基本素质。

4、学习**中学“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

**中学以三流的办学条件、三流的师资基础、三流的生源质量和常规的课业负担取得了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这是**中学教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必然结果,是**中学教师汗水、智慧的凝聚和结晶。学习**,最根本的就是要学习**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孜孜以求,诲人不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培养更多合格的人才。

二、抓培训,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学科骨干

1、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学科骨干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学习课程改革的精神。组织教师认真观看**课堂教学案例,认真研讨案例,明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

2、教育局将在近期组织一批学科骨干教师到江苏**中学实地考察学习,进一步领会**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质。

三、抓指导,健康有序地推进全县课堂教学改革

1、县教育科研信息中心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改革中的指导作用,科学谋划、精心制订全县课堂教学改革方案,拿出切实有效的工作措施,确保课堂教学改革健康有序;各学科教研员要充分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深入学校、深入课堂抓试点,以点带面,以面促片,总结经验,全县推广。

2、各学校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作用,引领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四、抓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各地各学校要借鉴县级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试点学校的经验,迅速启动本地本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试点工作,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学生为主体,建立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在学习借鉴**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逐步构建适合本校的教学模式,创出自身的课堂教学特色,切实做到轻负高效。要积极开展区域性协作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引导多数教师通过改革课堂教学,提升专业水平,促进我县课堂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2、为启动我县课堂教学改革,县教育局将总结推广城区三所初中试点工作的阶段性成果,并于三月下旬在城区举行课堂教学研究展示活动。活动的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五、抓构建,重新构建课堂教学改革的校本教研制度和评价机制。

第6篇:课堂改革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课堂教学 教学改革

新课程改革已随着一系列课程标准的颁定和教材的编写走进课堂,正在越来越多地规范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但在推进新课程当中,教师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比如,如何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课堂教学行为?什么样的教学形式才能符合新课程需要呢?笔者在文章中将进行详细分析。

一、当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滞后,传统教育观念难以更新

新课程意味着传统课堂教学从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到教师角色行为、知识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的交往方式等都要彻底地变革。而不少领导和教师对新课程的重要性仍然认识不足,所以在一些已经课改的课堂上几乎没有体现出新的课程理念。他们仍然对教育教学的功能理解狭隘,只知道教育是教人读书,不懂得教育是在开启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对这场改革的创新性认识不足,认为别人怎么改,我就怎么改;别人改什么,我就做什么,仍在等待别人拿出成功的模式供自己模仿。

2.陈旧的教学方法难以更新

教学方法是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的工作程序和教学策略。对于教师来说,经过长期的实践,各自都有一套自己运用自如的方法,但启发式教学仍然是诸多方法中的精髓。而新课程要求教学改革的核心就在于致力于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教是为了不教,正是现代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固守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教、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的模式的教师,必须进行改革。

3.保守的地方行政干预影响了教学的改革

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深入研究,不断尝试,不是靠行政命令可以实现目标的。而目前在一些学校中,有的从外地学习了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就要求学校教学一律改为这种模式;上级要求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不少学校就要求一律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而实际上有好多都是形式主义的。所以课堂教学改革要有实际性的突破,就必须从这种保守的行政干预中解放出来,人胆地、创造性地进行深入持久的探索。

4.英语考试改革难以突破

教育改革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课程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目前,考试改革力度不够,对课堂教学改革仍是很大的阻碍。所以考试始终是课堂教学的指挥棒。以淘汰大多数的考试不改革,单纯考测知识而不考能力的考试不改革,高考制度不改革,课堂教学的改革就难以走出困境。

二、改进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对策

1.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

新教材密切联系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不再过分强调学科自身的系统性、逻辑性,尽可能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尽可能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将研究学习内容与研究学科课程标准结合起来,全面理解教学内容、编写目的,理解对学生发展的意义。因此,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要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

2.教师必须转变自身角色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生长点是“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是“探究性学习”。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就必须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从传统中走出来,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引导教师逐步实现下列转变:

(1)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

我们应该允许教师在某些知识领域有不懂的问题而不是绝对的权威。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可以向学生承认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请学生帮助老师解决教学中的疑难,让学生消除学习的“神秘感”。教师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

(2)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3)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成为了学生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缺乏师生互动,更缺乏学生间的互动。在新课程中,教师不仅要输出信息,而且要交换信息,更要接受学生输出的信息。教师要促成课堂中信息的双向或多向交流,因而教师要成为课堂中信息交换的平台。

(4)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转变

我们曾经认可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的观点。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教师原来的一桶水可能已经过时,这就需要教师的知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更新,需要教师成为“生生不息的奔河”,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挖泉”即挖掘探寻,以寻到知识的甘泉。

3.学生必须建构新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教学过程必须落实到学生的发展上来才有实际的意义。传统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忽视了发现与探究,从而在教学实践中重结果轻过程,抹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凸显学生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研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该走进课堂,并且成为学生学习的主流。

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教师要把学生学习的方法和过程作为自己认识的对象,由注重“教法”转为注重“学法”,不仅看重学生的“学会”,更要看重学生的“会学”。

其次,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确定课题,主动地探究,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谋求个体创造潜能的发挥,树立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

再次,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创设合作学习环境。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展现才能。教师应有计划地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如朗诵、唱歌、讲故事、演讲、表演短剧、英语角、英语墙报、主题班会和展览等。有些活动可以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但大多数活动应由多个同学合作进行。他们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或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内,开展小组活动。在活动中,应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条件,有效地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教师要善于诱导,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使他们能够互相学习、互相欣赏,善于取长补短,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公平竞争意识,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发展他们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第7篇:课堂改革的认识范文

>> 课改 坚定地走在课改路上 课改看“课” 实践课改 享受课改 坚持课改 着力改课,给力课改 ,课改激辩 山区咚咚咚地响起新 课改的声音 重建课改共识 浅谈高效课改 浅谈课改体会 感受“121”课改 课改之路 浅谈教学课改 课改初探 学生需要课改 课改风雨路 浅谈课改 课改三要 课改实验总结 课改前沿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课改绝非简单地改课 课改绝非简单地改课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肖龙梅")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课改与现实教学的矛盾。学校文化系统应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学校文化设施建设(显性的)和师生精神世界构建。搞改革就要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境界和“管他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的胆识。 关键词:课改;改课;自主研修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127-02

自2012年起,我和学校几位志同道合的老师开始了网络自主研修之路,目的当然是为了踏上教师专业成长之路,提高自身课堂驾驭能力――在实践中,能有更多的有效方法来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当然,无论是在网络研修活动中,还是在一线课堂教学中,与我想法相同者甚多――大家将更多的关注点多放在了“课堂教学方法”上。网络研修中,我们观看名师课例,名师讲座,集中研讨改善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实际教学中,我们听课、评课,组织集中学习与研讨。渐渐的,头脑中形成了一种认识:课改就是改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但是,一段时间下来,我们却一直感到有一种困惑于心:即使我们努力学习了很长时间,却总也跳不出教育难题接踵而来的怪圈,总也说不清教育教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总也很难改变教师的教学现状和学生学习的现实。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已经很努力了啊?前进路上的障碍到底在哪里?是应试教育?是教育体制?思之良久,也许不完全是因为这些,也许从开始我们的认识就过于单一,太过肤浅了――我们简单地认为:“课改”就是“课堂教学改革”,并试图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契机,来改变当前教育现状。

实际上,“课改”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系统,而“课堂教学改革”也只是组成“课改”的一部分,绝不能等同看待!

无论是一线普通教师,还是热衷提升自身能力的教师,恐怕都意识到了当前教育存在的几个矛盾:

一、应试教育与课堂教学改革的矛盾。

可能众多的老师都有这样一种认识:整天学这学那有什么用?到最后还是赶不上我以“题海战术”取得的分数高!

每次检测之后的教师排名,丰厚的奖励,很自然地将老师们推向了“追逐利益”的风口浪尖。而追逐这一利益最简单、最有效、每个老师都会的办法,就是“死记硬背”。而研究呢?由于正处在学习、改革、摸索的阶段,自然效果不会明显,甚至出现相反的结果。如此“现实”的状况,如此“现实”的社会,老师们自然都会选择!

但它终究不是教育,或者说是“畸形”的教育!

二、应试教师与研修教师生存现状的矛盾。

在应试教育之下,“分数”成就了无数的“英雄”,也一次次让个别教师的研修热情遭遇寒冬。可以说,在应试教育下搞“课改”的教师是孤独的,更是无助的――没有好的成绩,也就基本上失去了“话语权”!研修需要氛围,需要时间和精力,更需要可操作的课堂这一阵地。但是,看着一张张考试成绩单,想当“英雄”的冲动让他们的情感天平一次次倾斜!

于是,很多参与研修的老师选择了“平时的课堂进行课改,复习阶段的课堂回归应试”。更有甚者,则学习归学习,课堂归课堂,完全两回事!

三、学校文化氛围与课改精神的矛盾。

我们当前的学校文化建设,大部分已经成了聋子的耳朵――学校宣传、学生活动都在以“考试”这一圆心展开。至于学生的精神世界,则早已淡出了教师的视线。黑板报、宣传栏不断更新的是“英语练习”、“诗词积累”、“奥数题库”,而“图书角”、“美术作品展示”早已灰尘满布,年久失修!

如此种种,不胜枚举!在这些矛盾仍未解决之际,我们能够感受到的也就只有无奈罢了!

如果我们不能认清当前教育现状,仍然坚持认为“课改就是课堂教学改革”,仍然天真地认为“我的课堂我做主――觉得自己、自己的课堂能独善其身”,也就只能慢慢走向“研而不修”,或者“修而无果”的尴尬境地。

我觉得:“课改”是一个教育文化系统的重构过程,它需要以下几个步骤来逐步完成。

第一步、以“考试制度改革”为核心的教育体制改革。这一点,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在做,我们无须担心。

第二步、学校教育文化系统地重塑。

提及“学校文化”,我们可能更多想到的是那些“张贴物”等硬件设施,其实不然。学校文化系统应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学校文化设施建设(显性的)和师生精神世界构建(隐性的)。

1、学校文化设施建设:

和谐、健康、发展、全面的学校文化设施建设,是学校办学理念的体现,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环境营造,更是学校教学改革的方向性指引。

它涉及到学校整体规划设计和班级文化建设两个“主阵地”。

(1)学校整体规划:“基于孩子成长,面向国家未来”的学校布局,能为学生构建一个和谐发展的环境,更能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指明方向。图书角、运动场地、文化宣传栏;音体美微课程的开设;主题班会、生活课、少先队活动等等,它们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出发,构成了学校文化设计的整体布局。

(2)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不仅要符合学校整体布局的要求,同时也要反映出不同班级的不同特色。在班级里,班主任无疑是这个团体的“灵魂”――他的精神将渗透到班级文化建设之中。同时,由于学生的不同,对于未来发展需要的不同,也会使得班级文化的呈现形式、内容不同。它既体现了班主任教师的教育意志,也起到了引领学生发展方向的作用。

2、师生精神世界的重塑。

在应试教育下,提出“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等理念是不理智的;在应试教育下,要求面向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是不现实的;在应试教育下,我们妄图“以课堂教学改革”来推进全面教育改革,是不可行的。分数,已经被我们推到了一个历史的高度,它已经占据了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全部精神世界,已经成为“成长与发展”的代名词,是不容更改,更不容任何人以任何形式“亵渎”的。此种背景下,教师成长、课堂改革、学生发展、创造性人才的诞生,都成为了永不可实现的“梦想”!

为此,实现“课改”,绝非简单的“课堂教学改革”所能代替!课改的关键在于教师――只有每一位教师放宽自己的视野,切实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自己教育教学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课堂教学

角色转换,才有可能将研修到的内容付诸于教学实践,才有可能在自己的课堂上践行教学理念、完善教学理念,发展教学理念。

而教师的转变,也一定会发散到学生身上,进而影响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对成长的渴望。

完成了以上两步,我们才铺垫了研修与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而此时的研修与课堂教学改革,也才是基于课改精神的,才有可能是具备可发展性的。

第8篇:课堂改革的认识范文

一、改革和创新课堂教学行为的必要性

1.以往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当前的教学要求。在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只是进行单调的课本知识讲授,课堂气氛枯燥无趣。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其心理特点决定了枯燥无趣的教学模式必然会导致其产生反感情绪,从而造成学习消极、被动,缺乏学习积极性,阻碍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2.教师应顺应教育发展的要求,改进自身课堂教学行为。当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信息技术的日趋普及,大部分初中学生都显得较为成熟,对于新奇的知识和理念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基于这一特点,教师针对学生思想现状开展有效的思想品德辅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应致力于思想品德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参与课堂的热情和意识,在顺应其思想变化的同时给予正确、及时的引导。

3.社会各界已充分认识到教师教学行为在课堂中的重要性。随着这种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行为已经难以满足学生、家长以及学校的要求,所以,改革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是极为必要的。大部分教师对此也有深刻认识,并已经开始对以往教学模式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进行分析和总结,对课程改革展开深入的探索和实践。

二、改革和创新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策略

1.对课堂教学目标加以明确。众所周知,初中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而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学生学会正确、全面、科学地看待问题极为有利。因此,对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来说,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确立教学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系列创新和改革,从而引导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思想价值体系。

2.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教学模式的创新,摒弃以往以灌输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在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的初始阶段,大部分学生对思品学习缺乏足够的重视,同时思想品德枯燥的教学方式也使学生对其缺乏学习兴趣。对此,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其积极参与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如将一部分生活实例引入教学,帮助学生对现代社会形态形成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助其构建世界观的基本框架;或通过多媒体技术将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短片引入课堂,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又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在创新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或利用引人入胜的故事,或通过夸张而富有表现力的肢体语言来展现课堂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应善于运用课程知识剖析社会热点问题,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培养其探究精神,从而更好、更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

3.坚持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确保教学目标顺利完成。对此,教师应组织各类密切关联教学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教授学生课本知识的同时,引导他们学以致用,从而深入理解思想品德知识。同时,教师还应密切关注时事,并针对社会时事热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参与分析,从而强化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及责任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学生的被动学习模式,使学生变得渴望主动学习新的知识,提升其对思想品德学习的认知程度,进而使教学质量得以提高。

第9篇:课堂改革的认识范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B-

0007-02

“新课改”,就是指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为了适应社会进步和教育的发展而实施的新课程改革,是课程本身及教材理念的根本性变革。早在2001年,教育部就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纲要》中指出:“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其中包括了普通高中的课程改革,它涉及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的改革。经过长时间的论证和准备,广西高中新课程改革已于2012年秋季学期全面推行。之前,广大的高中教师在上级部门的领导和组织下,已进行了高中新课程培训,许多教师在学习中深刻地体会到新课改的必要性,初步建立了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先进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们高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育人观念。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对于在全广西开展的高中新课程改革,每一个老师的认识是不一样的,有的老师认为高中新课程太复杂,操作困难太多,难以推行,因此消极等待有关部门和领导的工作布置;有的老师认为高中新课程改革只是形式的改变而已,最终还会回到原来的教学老路上来。针对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不同心声,本人尝试从高中政治的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谈一谈即将进行的高中新课程改革。

一、课堂教学的简单改变并不是新课程改革

不可否认,“改变”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热门名词,没有改变就没有新课程改革的存在和发展。但是,我们有些老师认为高中新课程改革很简单,只要简单地改变一下课堂的教学方式就是课改。比如有的教师上课时,由以前教师的“满堂灌”变为现在学生的“满堂练”,由以前教师个人的“满堂讲”变为现在对学生的“满堂问”,实际上这些改变都是没有真正领会到高中新课程改革精神的一种表现,只改变了教学的形式,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我们的教学方式和育人观念,没有触及到教学实质的内容,课堂上仍然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学生仍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之中,所以算不上是真正的新课程改革。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在于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以人为本,以育人为主,从根本上扭转应试教育的局面,全方面地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学生的个人发展创造良好的空间。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在于发展,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尽管高中新课程改革早在外省陆续推行,但是无论对已进行课改的省份,还是对我们广西而言,高中新课程改革仍然属于新事物。一是它符合了教育教学的发展规律,让我们的课堂回归于人本,回归自然;二是通过其他省份几年来的探索,已充分表明了高中新课程改革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利于为国家为社会培养真正具备时代需要的人才;三是高中新课程改革虽说已在许多省份推行了多年,但真正的探索才刚刚起步,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 ,要总结的经验与教训不少。 要想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必须以高中新课程通识培训的先进理论为指导,从实际出发,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为阵地,扎扎实实地开展。那种仅改变形式,不改变实质的做法,那种只会应付检查,不做深入工作的做法, 那种“穿新鞋,走旧路”的做法,是不可能取得高中新课程改革成功的。

二、高中课改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全盘否定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从纵深的方面看,它处于“前后相继”的相互联系之中,每一事物总是从过去的事物发展而来,又向未来发展而去。同样,当前要推行的高中新课程改革,依然无法割裂与传统教育教学的联系。改革是建立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之上的,可以说,没有传统的教育教学就没有现在的高中新课程改革,因为正是在以前的教学实践之中产生了很多的问题、弊病,才引出了课程改革的话题。同样,在推行高中新课程改革之时,也不能全盘否定一些优秀的传统做法。传统的教育思想注重教师的作用,而在新课程改革中,也并没有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传统的教育以教学为中心,以德育为先导,高中新课程改革同样重视学生智育与德育的培养;传统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以考试成绩为风向标,高中新课程改革也不能轻视考试的重要性,因为在目前,依然以高考成绩为主来选拔高校人才。所以说,高中新课程改革不是对传统教育教学的全盘否定,它是在继承传统教育教学优秀成分的基础上,针对传统教育教学存在的弊病进行的一次改革,这就要求我们高中老师用批判的眼光来辩证地对待传统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审视自身的优点与不足,全面总结自己一直以来的教育教学特点,不可全盘否定自己之前的教育教学风格和做法。对于以前的教育教学方法,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的要发扬光大,违背高中新课程改革精神的,要坚决地摒弃。

三、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经验是不可简单复制的

早几年,我国有些省份已进入了高中新课程改革,有一些地方已收获了丰硕果实,总结出符合地方和学校实际的教学模式。如山东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35+10”/“三步六段”教学模式、昌乐二中“271课堂法则”特色课堂模式、枝江一中423模式等。但是,我们广西能够照搬那些地区和学校的做法吗?笔者认为不行,因为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矛盾特殊性。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每一所学校都有其自身特点,学校的制度、教师的构成、学生的特点、学校的文化底蕴不同,致使我们不能复制某一学校的新课改经验。有的学校为了改变学校的落后面貌,为了提高本校的教学质量,不断地外出学习名校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这些学校的出发点没错,错在不加思考地把自以为先进的教学理念照搬回来,忽视了这些所谓的成功经验是否符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因为即使是最先进的做法,对自己的学校而言,也只是具有借鉴的作用。

在开展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借鉴别人的经验,但前提是要实事求是,联系自己、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综合考虑。以笔者的教学体验为例,在我校推行高中新课程改革后,我看了不少别人的上课录像,觉得别人上的课很精彩,于是,便想搬进自己的课堂。但是,当我把别人的方法搬到课堂后,却发现出现了不少问题:课时内容不能按时完成,学生无法自主探究,课堂效率低下。为此,我认真反思,意识到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是 大多数人没有预习习惯,在课前大多数都没有看过书,他们连一个简单的概念,如货币、商品、价值和供求关系都没有办法理解,怎么会去自主探究?所以,在接下来的课堂上,本人根据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三贴近”原则,把一节课划分三部分: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共同探讨、知识运用。上课时,本人的主要精力是组织课堂,用生活情境导入新课,把每课时要掌握的知识分解成问题,让学生自己在课本里寻找,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在师生共同探讨的环节,笔者努力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先做学生的朋友,再以一个高中政治教师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喜欢我,进而喜欢我的课,敢于跟我争论一些问题,形成师生共同探讨的良好课堂氛围。最后,我再引导学生把知识运用到解决问题上。比如,设置生活情节或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一些难题。通过实践检验,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所进行的课程改革,不仅让教师本身感觉良好,而且学生认为学有所用,喜欢上了高中政治课,真正体现了高中政治知识的价值。

四、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