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课堂教育范文

课堂教育全文(5篇)

课堂教育

第1篇:课堂教育范文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现代教育实践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微课”的教育模式也逐渐被人们所熟知。传统的教育方式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已经不能够满足我国教育事业及学生发展的真正需求,因此,对于学生的课堂教育模式进行改革,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实际发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育模式直接对学生进行切实的教育,将具体的“微课”教育方式融入到传统的学生教育课堂当中,引起学生本身的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对于实际的教学知识的掌握水平,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

一、对“微课”模式下的“翻转课堂”的概述

“微课”是一种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将相应的教学内容制作成网络课件的形式,供学生学习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教学方式。其视频的长度普遍偏短,能够利用学生的碎片时间加强学生对于实际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使得“微课”受到广泛的教师和学生家长的欢迎。“微课”的教学模式往往与相应的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微课”利用自身学习时间、地点的宽松限制,给学生提供了更好的预习和复习的机会,并且采用视频教学的方式将相应的知识转化成相应的趣味性内容,激发了学生对于学习的真正兴趣。“翻转课堂”是一种近几年的新型教学模式,其通过转变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角色关系,让学生主动的融入到课堂当中,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更多地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课堂当中锻炼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而不单单是学习内容的掌握。“翻转课堂”的教育模式使得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更加高效的被学生掌握,学生在中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下学习对知识进行规划、反思,对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探索,总结目前自己的学习方式中出现的问题,进而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实际学习能力,增强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

二、传统的教育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质量低

传统的教育课堂中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详细的规范和规划,大多数情况下由教师一味地讲解,学生一味地接受,这种教学模式教师对于学生的实际知识掌握程度没有一个详细的了解,从而盲目地进行下阶段的备课,学生对于学习当中的学习内容认识模糊,但随着课程的不断进行,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差距也逐渐加大,导致实际的课堂教学质量水平低下。

2.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在传统的课堂教育当中,教师并没有重视到教学环节当中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导致实际的课堂教学当中学生对于相应的教学环节并不重视,学生渴望得到重视的心理,使得其一旦没有得到一定的内心安慰,便会对实际的教学产生厌倦,从而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不利于学生在课下对知识的巩固学习

传统的教学环节只注重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忽略了学生的课下学习工作的开展。传统的教学当中只是简单的要求学生完成必要的课后作业,没有对学生进行更多的课后学习规划指导,导致实际的课下学习效率非常低下,不利于学生加强对相关知识的强化记忆。

三、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的相应教学分析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区别。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重视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在实际的教学环节当中,教师通过使用“微课”视频的教学方式引起学生对于实际教学的兴趣,让学生真正的融入到课堂中来。在微课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要去学生主动的提出自己的疑问,将“微课”学习当中不懂的或者理解模糊的内容是反馈给教师,教师给予统一的解答。提出问题的教学环节结束后,教师以问题的形式抛出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并将学生5人一组或8人一组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加强沟通交流,在对学习内容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培养其团队协作的实际能力,促进学生各方面综合发展。在这一环节当中,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学生讨论中遇到的问题教师鼓励学生仔细思考问题的本身,加以引导性的让学生自己去探寻问题的关键,从而让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中找到成就感,产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所在。讨论结束后,教师要让学生主动上台去讲出来自己对于问题的看法以及实际的解决问题方式。学生要实现的对问题的讲解,就必须对问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同时,上台讲解的过程就是学生对于难点知识的巩固过程,通过学生自己将相应的知识点讲解出来,切实的提高课堂的效率和质量。最后,对于课堂的教学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对课堂当中例如个别学生不积极或者教学问题与实际的学生学习能力有差距等问题及时解决,在下次课堂当中及时避免这些问题,保证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为教师教学以及学生掌握相应的技术知识提供有力的帮助,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现代教育技术课堂的实践探讨要从目前教学环节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切实的分析,分析问题出现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进而从根本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将相应的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真正地运用到相应的实践教学中,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提高学生的实际知识掌握程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刘锐,王海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4,(05):26.

[2]董巍.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7,(3).

[3]隋玲.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J].吉林教育,2016,(25).

[4]李永英.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J].科教导刊,2016,(11):38.

第2篇:课堂教育范文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和管理理念,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生命成长规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实践,在新课程中,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互动,不断生成的过程,教师要关注课堂中愉快和谐的群体生活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着力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课堂的主人。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而自主学习能否收到良好的效果,有赖于学生学习过程中自我管理能力的高低。在课堂教学管理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权、管理的民主化,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管理中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事是本人的事,课堂的管理也是自我的管理,学生本人也是课堂的管理者。在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管理因时而动,权利彼此制约。而这时候,教师要以满足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为基础,注重学生发展,注重教学设计,注重学生参与,达到变“他律”为“自律”的管理目的。其具体做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教师要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做好准备,全面计划课程安排,以确保课程进行的节奏和过程顺畅;2.合理创设课堂教学结构和情境结构,建立互动的气氛;3.强调课堂上师生交流多样化,提高学生参与比率,促进学生主动发展;4.满足学生学习需要,让学生设置学习目标、体验成功、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5.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养成自律习惯。

二、从刻板向灵活转变,优化课堂管理过程

在课堂管理过程中,各基本环节构成一定的程序。程序的优化从各个环节的结构和活动态势方面得到反映,它是过程优化的直接体现者。教师在参与课堂管理中,不外乎抓住四个基本环节:计划———实行———检查———总结,使之构成完整的程序。程序越完整、越连续、越灵活,过程越优化。

1.计划。在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中,计划环节是起点。制订计划的步骤,实质是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的“人———人”双边活动。通过这一环节的活动,将作出决策、确立目标、形成计划。在这里,教师应该注意的是:计划的方向性———在课堂目标上应是具体明确的,对学生有鼓舞、激励作用;计划的可行性———要求能坚持正确的方向和原则,要求具有一定的灵活度。

2.实行。在实行过程中,教师应该扮演指挥者和协调者的角色。为提高实行阶段管理的有效性,管理者应该注意:充分让每个学生有自主的活动环境和施展才能的机会,从而使他们把自身的潜力发挥到最高限度;及时分析把握教学目标与课堂管理现状之间存在的偏差,密切关注学生学习的精神状态和课堂气氛。

3.检查。对于教师来说,检查作为管理周期的一环,是衡量课堂教学管理是否有效或水平高低的尺度。它不单具有监督的作用,还有考核的作用。它一方面可以衡量计划阶段决策的正确性和预见性的大小,另一方面可以衡量实行阶段各种控制措施有效性的大小。对于教师,要及时发现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就会减少或者避免课堂管理中出现的弊端。

4.总结。总结是检查的继续。在总结阶段,要回顾整个管理进程的状态,并作出全面的恰如其分的评估,起着积累经验、促进管理水平提高的作用。在总结时,教师要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和教学魅力,因势利导确定课堂管理的各种新指令,作用于全班学生。

三、从控制向沟通转变,选择课堂管理方法

传统的课堂管理要求学生彻底服从、绝对安静、正襟危坐、不准讲话和乱动,就像一个机器人“任师摆布”,学生必须以教师的话为首是瞻,不准违背,甚至若违背了要加以严厉批评。而现代课堂管理更注重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为学生创设轻松、平等、活泼、自由的学习氛围。新课程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不能居高临下,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就可以以下犯上。不能因为片面追求平等,而弱化自己在课堂教学管理中的作用。师生交往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平等中首席”的作用,积极和学生进行交往,赢得学生的尊重,树立教师的威信,这样在课堂教学管理中学生就能做到“亲其师而信其道”,自觉服从管理。从师生之间是和谐的双方、不存在单方面受益的角度来讲,师生关系应该是互助关系:教师帮助学生发展、完善美好的人性;同时学生也帮助教师进一步发展完善自己,使人生更有意义。在课堂管理中运用有效地沟通技能,应注意以下几点。善于倾听,了解学生的感受;恰当运用肢体语言,更及时、巧妙地传达情感;适当地反馈表扬,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给予适度的期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努力的热忱;言语交谈,眼神交流,课外活动的开展,都可以成为沟通的渠道。只有学生打开心房,教师走进学生心里,才能使教师了解学生的需求,从而促进学生课堂有效行为的发生,防止违规行为。沟通与交流是教师了解学生,学生支持教师,从而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的途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品质,师生互动的品质又直接影响学生课堂行为的有效发生。以往教师绝对权威的地位在新课程的课堂中失去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多渠道的沟通以及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可以保障课堂管理的有效实施。

四、从片面向全面转变,重视课堂管理评价

新课程所倡导的多元发展目标能否最终落实与评价目标和评价方式的变革息息相关。传统的课堂管理评价注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新课程的评价以“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为指导思想,朝着以人为本、关注过程、关注发展的方向迈进。评价的基本理念为评价主体互动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场所,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一定的管理和约束;保持高涨的课堂气氛;融洽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和同学间的关系;合理分配教学时间;保持有序的课堂教学组织,这些都要始终贯穿于整堂课。强化课堂管理评价,应注意以下几点。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采用启发、鼓励、暗示的方式使学生自觉自愿地接受并遵守规则,而非强制手段,要注意通过规则的建立,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形成自觉自律的习惯。

第3篇:课堂教育范文

关键词:远程教育;教学模式;案例

一、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之间的异同

(一)远程教育的特点现代社会,对远程教育的呼声很高,因其与传统教育完全不同,对远程教育还有很多质疑的声音。不过,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校教育形态必将发生惊天动地的变化,适应社会的教育新形态必定会破土而出。远程教育活动的最大特点是: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教授者和学习者很少能面对面,整个过程基本处于相对分离状态。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针对学习者提供需要的学习、科研、实际问题的解决的知识,更重视学习者所从事的工作对专业、专门性的知识与技能的需求。包括各种职业和专业技能培训计划,以及各教育阶段的继续学习,各种性质的培训等等。远程教育可以将全国各地的优秀的资源,如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理念、总之某个教学知识点相关的任何一个元素,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传输,这更加促使我们对远程教育体系的完善。1、“教师团队合作方式”。远程课堂教学被分为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阶段和学习支持阶段,因此远程教育教师承担了比传统教育的教师更多的责任和分工更加细致,比如:担任学习资源设计与开发的人员也是教师队伍中的一员,他们会做大量的前期调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分析,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设置课程内容、设计学习活动;并向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帮助,远程教学更是团队教学的体现。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基本的要素是一致的,即学习者、教育者和共同的预期教育目标。网络学院和电大就是这样的一个模式,以电大的教学模式为例:远程教学的教师包括“主讲教师”和“辅导教师”,辅导教师主要负责在线解答学生问题、在线下进行面授辅导、组织学习活动、评改作业等等。一门远程课程不同于传统课堂只有一名教师在授课,而是团队的形式,团队的智慧,各司其职去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在吉林广播电视大学省校的责任教师和分校各级的辅导教师共同帮助学生学习课程表内容。由于远程教学过程被人为地分解为两个分离的阶段,因此远程教育中教师的职责也被进行了全新的定义,一门课程由多个教师团队合作完成,不是单打独斗。远程教师角色发展趋势是逐渐成为专职的远程教师,对辅导教师培养学生学习技能的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对学科能力,特别是学科教学研究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要求教学与研究逐步结合,学习者分析的能力越来越高。2、远程学习的特点不仅是教师组团教学,学生也要抱团学习。远程教育的学习者主要是利用平台提供的有效资源去自主学习。远程教育过程中会有一些“短期的辅导或面授”,但多数的学习行为和教学行为是通过互联网和现代信息化技术完成的;学生与学生会通过网络的虚拟的空间交流,这种形态下“小组合作”、“团队合作”等形式更应该是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下的主要组织形式。传统教育从学习资料的发放到知识的传授,教师全程介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学习内容,通过实验等进行操作演示等等。教师要组织各种类型的考试进行评价,以便得到相应的反馈。传统的教学,教师以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知识广度出发准备教学内容,根据教务人员安排的课程时间去授课,可以说以教师个人为出发组织教学。这种教学的出发点是以班级里的绝大数中等的学生需求为标准,各高校还好一些,中小学阶段尤为严重。

(二)“远程课堂+面授辅导”的交互教学模式传统教育的最大特点是面对面的进行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任务。传统教育主要采取“连续面授”,学校规定上课的时间、地点,固定的老师等。远程教育可以做到学生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使用媒体进行学习,学生与老师间交流不是同步进行的。远程教育课堂中学习者利用网络平台,平台上已设置好相关的资料,现有的比较好的教学架构犹如虚拟的老师,还有信息设备后真实的老师,这种个性化教学就是远程教育的优势。如电大会有面授辅导环节,不同于传统教育教学的是“连续面授”次数很少。远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虽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学习,但两者是分开的状态,因此对于远程教育更应该重视面授辅导,或者说两者更不应该脱节,应“互帮互助”。面授辅导过程中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还可以进行适时点拨,其实面授辅导的安排更应该科学才能使网上的远程课堂有效的进行。在授课的过程中,尽管网络信息手段很便捷,不论是远程课堂还是面授辅导,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和讨论,依然是培养团队精神,相互之间进行思想碰撞的重要手段。尤其对自主学习的学习者来说更重要,因为远程教育就是一种学习者自主、自发学习的教育形式,在小组协作的过程中学习者通过远程教育搭建的平台,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通读教材,和其他学习者之间进行资源共享,互相帮助共同去解决问题,这时教师可以充分完成“导学”、“促学”的角色。网上教学应以“引导学生”为主,课前事先将有效的资源,将所要教授内容的相关教学资源提前挂到交互平台。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导学,通过平台教学内容设计者和辅导教师共同为学习者为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电大现在已经尝试着这种模式,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延边分校作为基层电大,也正大胆探索利用国家开放大学的平台,在远程教育教学中进行创新,对朝鲜族地区学生者的学习支持服务的开展化优势为动能,致力于“环环相扣”的网上教学、面授辅导、课后评价,环状教学模式。

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问题及其指导网上教学活动》为例

(一)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问题的基本类型,学前儿童常见社会性行为问题的表现与成因;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问题的基本指导策略。能力:能够灵活的运用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问题的相关知识,具备指导学前儿童日常生活中社会性行为问题的设计与组织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情感:通过学习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品德行为。

(二)自主学习资源学生利用已上传的资料进行在线查看或下载自主学习,包括教学辅导、IP课件,实施网上教学活动。课程公告,告知学生网上教学辅导的时间和区域以及具体网上教学活动步骤。

(三)教学过程1、导入:学生观看《幼儿园老师一日流程》2分49秒的视频,教师引出话题,学生加入讨论,激发学生兴趣,导入环节用时10分钟。2、讨论环节(以个人为单位发帖讨论)本次活动所有的讨论都在学习探究区进行讨论,讨论题目是“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问题有哪几种类型,举实例说明某一种社会性行为问题的成因”,此环节为20分钟。分析要求:在分析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问题的分类时,应该仔细领会文字教材所述的精神,选择恰当的事例予以说明。个人的分析不要求对所有行为问题都面面俱到的分析,对某些类型有深刻认识即可。3、案例分析环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探究)案例:红红每天早上来幼儿园,拽住妈妈不放手,老师是又哄又抱,才能有所缓解,真是有不肯罢休的架势,放学后也是失声痛哭。请同学们分组分析“红红社会性行为问题形成的原因及其对策”,并将探究成果发到邮箱,最后把所有成果上传至成果展示区。(1)学生网上收集资料:网络和教科书具有超大的知识容量,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归纳、整合所学的知识与技能,促进其不断地思考,最大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精神。课下通过网络学生互相讨论补充内容,增强了合作精神,相当于为面授做了充分的铺垫,加上教师在线进行答疑辅导确保了研究的正确性、合理性。(2)师生活动要求:教师组织小组活动时要及时进入讨论区内,对有价值的帖子,将其置顶,设置成优秀帖子供大家参考,并在评价中对该帖子的作者以一定的奖励分数,来鼓励有质量的思考;而对不良言论的帖子,教师会将其删除,并对该作者扣除一定分值。各个小组活动的开展周期是一致的,从第一次网上活动之日起每次学习探究周期不得超过3天,各小组的负责指导教师会限定集体在线讨论的时间以及提交作品和评价的时间,而在线讨论之前每个小组探究问题的步调则由各个小组自己制定。(3)此环节要求由小组长在在线评价区下载填写《探究性学习记录表》,课后发到邮箱。(4)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探究的评价分为两种:对小组整体的评价由小组负责的老师进行评价给分,占本次成绩的70%,小组成员自评占30%,学习探究成绩占平时成绩的10%。以文件形式上传至在线评价区,学生可以下载填写完毕后再用邮箱发给我。(5)成果展示:以小组的形式最终呈现一个探究讨论成果,形式可以多样,将成果发送至邮箱,由教师一并检查并上传至成果展示区。4、总结:我们共同探讨了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问题的类型,同学们也结合自己所学实际探讨了社会性行为问题的成因;分小组对案例完成了初步的共同探究,本次网上教学完满结束。5、作业:请同学们利用自主学习资源,圈点疑难,以备面授课学习探讨;请各小组在3天内完成此次学习探究中的案例分析任务,填写好《记录表》和《评价表》,并把成果发送至邮箱。请同学们在案例阅读区,复制网址阅读,并在课后收集2个案例上传至案例阅读。

参考文献:

[1]远程教育课程设计与教学指导手册[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07.

[2]徐晓东.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现代远程教育答疑教学模式研究[J].邹应贵,詹向阳.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03).

第4篇:课堂教育范文

关键词:感恩教育;课堂教育;教育艺术

感恩教育源远流长。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常用“感恩图报”一词来教育学生为人处世之道。中国古代各流派都认为将“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等理念育人。在封建社会中,一直占据正统思想的儒家学说则把感恩教育发挥至极致,如“忠为报君恩,孝为报亲恩,节为报夫恩,义为报友恩”等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了千年,也熏陶和感染人类千年。而当代社会,西方很多国家都有“感恩节”。因此,笔者认为目前学校德育工作中,引入感恩思想迫在眉睫。

一、目前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生认知上的缺位

如果意识不到别人的付出,如何能产生感恩之心呢?目前,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许多父母过于疼爱孩子,尤其是家中有独生子女者更为甚之。凡事把孩子摆在第一位,家庭中其他成员和其他事情都必须以孩子的利益为首。学生在这种长期溺爱的环境中成长,获得的只有物质条件的无限满足,而忽视了感恩意识的形成。以至于很多学生认为,父母为他们提供的一切是理所当然的,无须感恩戴德,反而会变本加厉地索取,导致父母子女之间的矛盾产生并且激化。

2.感恩的想法没受到过鼓励

许多孩子向父母表示感谢的时候,父母往往回答说“你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等类似的话语。在学习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很多父母认为什么事都不要孩子做,只要取得好成绩,就是对父母付出的全部回报。长此以往,孩子感受恩德的神经就会麻木,学生头脑中潜移默化地认为父母对他的爱是应当的,无须回报的,教师再开展相关的教育,其影响力会大打折扣。

3.受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影响

父母如果不关心和感激上一代人,孩子很容易效仿父母。一些孩子不知道感恩,根本原因还在于父母。家庭的成长环境时刻传递给孩子无限量的信息,它是一本无字的教科书。而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也往往重视学习成绩的评定,忽视了没有客观评价体系的德育教育。“唯成绩论英雄”成为对学生褒贬的决定因素。这种重学习成绩轻道德人伦的教育方法,是“啃老族”滋生的根源,也是和谐社会中最不和谐、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1.要学会理解他人

感恩教育要始终抓住达到学生“内省”这条主线,将感恩教育中内省的自我发展要求部分放大,激发学生的感恩意识,从“要我做好”的初级阶段发展到“我要我学好”的高级阶段,促进学生的感恩主体性的发展。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和学生经常一起讨论父母和教师的辛苦与劳累、压力与待遇以及最大的人生期望等,让学生感同身受,使学生尊敬父母、老师,主动表达回报父母、老师,使学生心存感恩之心。

2.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责任缘于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的相互帮助与彼此的承诺。在组织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曾经开展过一次活动:让我们来做一回账房先生,这里有一张调查问卷,关于你父母一个月挣多少钱,而你一个月要用多少钱,希望每个学生认真如实地填写让他们体会父母挣钱的艰辛,且为自己的父母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让他们懂得家务就是义务,不要在做家务后向父母索要报酬和奖励。爸爸、妈妈和孩子既各自承担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又共同分享家庭的利益。此外,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如访问敬老院、参加社会公益植树、打扫卫生、保护生态环境等活动,使学生感受为他人服务的快乐。

总之,思想道德教育不能只空洞地讲大道理,更不能只停留在传授知识上,还要让学生懂得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不平凡的精彩的故事。我们要相信人性本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得到别人的认同,能获得别人的赞赏,能获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功。

参考文献:

[1]范咏梅.简论师生关系[J].考试周刊,2008(23).

[2]黄艳飞.让学生积极地评价自己[J].课程教育研究,2013(15).

第5篇:课堂教育范文

(一)教材内容重叠,缺乏有效的教学时间

相对其它学科而言,教育学的兴起时间比较晚,近几年国内的教育学才发展得比较迅速,出现了一个专业教材不断诞生的高潮,随之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第一、很多教育学专业教材的内容都相差不大,没有自己的观点,缺乏创新性;第二、与教育学专业的分支学科相匹配的教材出现内容大同小异的现象,如教育学和教育哲学这两门课程中很多内容都是重叠的。有些内容的重叠是因为知识的相关性,是必要的,但这就要求各学科之间要进行良好的教学沟通,杜绝课程内容的相互重叠。

(二)功利性取向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由于当今社会就业难的问题,所以很多学生从一进入大学就在担忧毕业后的工作问题,因此,很多学生还没有开始真正接触教育学的专业知识,就已经在担忧毕业后是否能成为教师,除了当教师还有没有其他的就业机会等一系列问题。而且很多人就在思考,如果毕业后不能成为教师,那现在学的专业知识以后就排不上任何用场。学生这种功利性的心态会为其日后的学习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学生在入学之初便为毕业后的就业问题而担忧,这是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所致,本无可厚非,但如果学生处理不好这种情绪,功利心太过严重,则会处于迷茫无助的状态,更严重的则会丧失学习的激情和热情,这必然会给课堂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如果教师也有同样的疑惑,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单纯地看作是安身立命的手段,那么基于教师和学生的双重功利性,课堂教学必然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

(三)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离不开优秀的专业教师,教师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目前,各高校教育学专业的教师都有比较高的学历,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很大的比重。但受到当前社会风气的影响,很多教师把学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科研项目的进展等一系列与个人经济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放到了第一位,致使其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成果。

二、针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意见

(一)重新设置课堂教学内容

从社会需求而言,教育学专业需要培养具备高新知识体系的优秀人才,从教育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而言,其培养出的人才应该是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宽广的专业面的全能型人才。学校对于专业课程的调整应该紧紧围绕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来进行,要脱离传统课程所遗留的影响,勇于突破传统课程的束缚,敢于创新。在依据本校实际教学情况的基础上,对传统课程进行适当地修订,选择有助于夯实学生专业基础,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典型课程。学校设置课程时,不能简单地只考虑学科安排这一角度,还要结合课程目标、内容、体系等因素。学校科学的课程设置是教育学专业课堂教学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

(二)精炼学科内容,增加有效课堂时间

学校应该舍弃传统的教学方式,结合本校的课程资源,把握整个教学体系,精炼每个分支学科的教学内容,从众多的教学内容中为学生选取精辟的教学课程,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了防止各个分支学科教学内容的相互重复,学校除了要对课程进行精炼外,还应该组织教育学专业的相关教师进行课前的集体备课,共同研究各自的课堂内容,确定各自课程的教学重点,这不仅能有效避免各学科之间的重复,增加有效的课堂时间,还能保证学生所学内容的系统性及关联性。除此之外,教育学专业应该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这不仅能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投入到专业课程的学习中。

(三)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由于教育学专业的特殊性,其对教师具有较高的要求,教师的综合素质会对学生产生深厚的影响。因此,学校应该向专业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优秀教师,以便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