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堂内外范文

课堂内外精选(九篇)

课堂内外

第1篇:课堂内外范文

360°NEWS

超过三分之一的高中生感冒频率过高

鲜语录

世博一代

iSPEAK CHiNA:镜头下的中国人

2010年《课堂内外》高中版再助读者进入美国常青藤名校

《课堂内外》高中版2009—2010年度思想者征文获奖名单

高中策略:“不务正业”上好大学

我进清华绝非“临门一脚”

2010年高考状元“最行录”

我是中西教育结合的矛盾产物

最忆是中南

大陆交换生在台湾的生活(一)

高球美少女孙思文:我打的不是高尔夫而是人生

德国网友把我“骗”成朋友

少男系女生VS少女系男生

趣味图说

曰系美眉の梦幻游び场

“可白”妈妈的软陶世界

世界是圆的

360°News

长江师范学院

四川外语学院

思想词汇

长安大学

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谁比谁更牛(上)

西南政法大学

我们为什么放弃高考

IT GIRL叛逆并时尚着

元素精灵F4 《完美国际》的最新偶像组合

美术社团里的男生和女生

二流半大学的不二生活

美国加州:阳光照耀的留学生活(五) “同居墨女”露希娅

趣味图说

魔术“假”的真艺术

刘谦:奇迹的魔术师

我们挖到了高中的“第一桶金”

日本涩谷街头的偶遇

不要以文学的名义损害我们的青春

找一个人说话

360°新闻

汪晓宇 会开飞机的国际高考女状元

少年班30年 走在指责与争议声中

音乐盒 预约的浪漫

我在美国高中的国际交换生生活

留守“90后”——我在故乡守望孤独

拒绝恶劣的商业浪潮

青春是一笔张狂的幸福

亮出你的旗帜 发出你的声音 我是“90后”——大型主题征文

只是想有个人来陪

“但丁”是不是蛋糕加布丁

乐活奥运

奥运选手:前世今生的传说

奥运生活:最不靠谱的全猜想

奥运广告:我们的智商比你还高

奥运蒙太奇:人人都是导演

趣味图说

第2篇:课堂内外范文

1.有利于培养学生静思的习惯。学生养成了对文本细品慢析的习惯,他们不只在语文课堂上能够潜心涵咏,即使面对其他科目的棘手问题时,第一反应也能够静思静悟。

2.有利于加深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需要抓准时机,留给学生相对宽裕的时间,鼓励学生自己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让他们分清哪些是文本呈现的客观事实,哪些是作者的看法与态度,哪些是自己产生的想法。

3.有利于教师挖掘潜能生的优势。潜能生的心灵深处更有需要的空间,教师通过“留白”的形式给予他满足感、表达欲,“留”给他的也许就是成长道路上的一笔财富。

4.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教师的“导”,不只是传授知识,适当的留白不是剥夺教的权利,反之,还能最大限度地阐释教学的本义。

我们常说:“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经验证明:科学运用好课外“留白”策略,它同样会对学生的生活写作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补充课内专题

“专题”是“苏教版”语文教材里的一项创造性设计。它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探究性学习和跨学科学习的课程目标,着眼于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能力的综合提升。其中涉及到的一些知识并不那么直观,而课堂上能够提供给学生可以利用的硬件设施又十分有限,所以我将这一“庞大的工程”留给学生课外去完成,课堂少讲甚至不讲解。

比如《狼》这一专题,我让学生自己做手抄报、画插图、做小卡片、出黑板报……留给学生的空间越宽阔,他们的思想结晶就越璀璨。后来成果汇报时,很多同学都说自己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还掌握了搜索、整合资料的方法,可谓一举多得。

二、拓展口语交际

《课程标准》提出:“口语交际教学活动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在模拟“做一回小记者”时,我设计了两道采访题:①就校园阅读活动采访校长;②针对放学后校门通拥堵现状,自选采访对象,留给学生广阔的发挥空间和自由的表达形式。从汇报的成果看,这次“留白”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倾听、交流的能力。

三、积累写作素材

~圣陶先生言:“写作不仅是拿起笔来写在纸上那一段时间内的事情,意思的发生,需要的提出,都在动笔之前。认定中心,审查材料,也在动笔之前。”所以积累素材须早做准备,培养学生写观察日记的习惯。

观察日记是有计划地记录,每次都有观察重点,比如回家途中、校园课间、社会风物;写人、记事、说理……让学生自己在日记中“留白”反思:最近观察过什么事物?在哪里观察、怎么观察的?发现了哪些新奇的事情?

这一“留白”简直是革命性的创举。有家长反映,孩子不再盯着电子产品不放了,有时还会问他们一些生活常识,家长还和孩子共同参与;写作课上,很多同学也不再咬笔头,每当交流起周记里的见闻时,真是“其乐融融”。

诚然,绘画中讲求留白的运用要拿捏到位,我们在实施“留白”这一策略时更应如此,因为教师直接面对的是“人”。

1.杜绝过分依赖。教师对问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把握好“留白”的时间,否则既不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学生也易产生审美疲劳。

2.监督职责不容忽视。有些注意力容易涣散的学生,在“留白”时就会真正出现大脑空白,这时,教师的巡视、单独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对个别人的学习进行现场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

第3篇:课堂内外范文

在实际教学中,要整合课内外资源,优化科学课堂教学,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调整单元的内容

《科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指出:由于各地区的差异、课程资源的差异、教师和学生的差异等,使得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教师在使用科学教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分析和处理教材。教材的逻辑结构和内容呈现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科学课堂中,通过调整单元的内容,把相关的实验活动或科学知识内容放在同一课时当中,既能省时,又能达到优化课堂的效果。如我在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微小世界》的单元里,我把第五课时的《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第七课时里的《观察水中的微生物》两个活动结合在一个课时里完成。两个活动都是需要做标本切片,也都需要用显微镜观察,实验仪器的准备也是大体一样。学生通过整合两个观察活动,用显微镜成功观察到实验现象后,相互分享实验的成果,既提提高了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也让他们体验到科学实验成功的喜悦,更重要的是享受到学习科学的乐趣。因此,教学中通过调整单元的内容,不仅为科学教师节省了准备实验的时间,而且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从而达到课堂最优化。

二、结合实际改编教材内容

科学课程的教学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安排适当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分析和讨论。我们现在使用的教科版科学教材中,有部分的教学内容在就地取材很困难或无法找到材料,又或使用课本素材导致实验现象不理想的,如果结合实地的情况对教材内容做一些适当的改动,教学效果也能异曲同工。如教科版四年级下册《油菜花开了》一课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解剖的方法认识花的构造,并观察花蕾的变化。在实际的教学中,学校和学校的周围没有油菜花地,也没有油菜花。以前教学的时候只能用菜心花代替油菜花,花蕾的变化只能要他们观看油菜花生长的录像。后来,我结合校园内外的实际情况,把油菜花换成了木棉花。在学校和学校周边都有木棉花,而三、四月份刚好是木棉花开的时间。我在开学初就布置学生观察木棉花开的任务并要他们做好观察记录,记录的方式可以用图画、照片、视频等。

此外科学教学应当是开放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通过课外活动,学生不仅可以丰富经验、开阔视野、活化知识,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展各种活动,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培养创新意识和提高实践能力。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和校内外的实际情况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在实际的教学中,结合当地的实际教学环境,可适当地改编教材的内容,既能达到教学目的,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优化。

三、利用校内外资源补充教材

科学课程的校内的资源包括科学探究室、实验仪器、教学设备、标本、模型、光盘、挂图、学校图书馆和校园网络设施以及校园环境和其他活动场所、设施等。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发掘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促进学生的学习。在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分类和回收》的教学中,结合了学校的创建垃圾分类示范学校的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潭村社区垃圾分类调查》活动,开展校内外的垃圾分类活动。学生除了在班上进行垃圾分类,减少垃圾活动,在全校起着先锋带头作用,我还组织六年级学生统计自家的垃圾分类情况以及到社区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活动,实地对居民进行垃圾分类调查访问,派发垃圾分类的宣传单,向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的知识,并向他们展示学校垃圾分类的感受和成果用文字、海报、手抄报及垃圾分类宣传标语等展示给社区居民。

我们在设计课程目标时要注意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我们不应该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狭窄的空间里。科学教学应当是开放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学通过结合校内外的资源,生不仅可以丰富经验、开阔视野、活化知识,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展各种活动,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培养创新意识和提高实践能力。

第4篇:课堂内外范文

【关键词】体育教学;课堂内外;新模式

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的重视,体育锻炼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潮流,运动已成为大部分人每天的“必修课”。高中体育教学也应打破课内、课外的约束,培养学生健康运动的观念,使其在课堂内外都具有积极的运动意识,以缓解高中生面临的高考压力、学习压力等,使其在体育运动参与中获得愉悦、放松和健康。

一、课堂理论教学课外练习实践的教学模式构建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理论教学往往被忽视,老师在教学中最多提一提,学生对体育教学参与的意义、目标等知之甚少,缺乏体育教学参与的自觉性。课堂、课外的结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转变学生的思想,避免其一味的投入文化课的学习,而忽略了自身的健康。其次,要帮助学生找到适合学生个体的运动方式,让学生在运动中感受快乐。例如《自觉参与和科学锻炼》教学中,先通过运动的理论知识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体育参与的必要性和益处,再结合学生的兴趣指导学生参与运动。教学中老师提出部分学生肥胖的问题,有些人胖但给人感觉很匀称、很健康,这类人是不是爱锻炼呢?有的人肥胖,给人不灵活、反应迟钝的感觉,通过体育运动能否有所改善呢?有的同学经常参与跆拳道、游泳等运动项目,他们在生活、学习中与不爱运动的学生有何区别?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老师讲、师生讨论、问题引导等方式让学生明白体育运动的积极意义,再结合不科学锻炼的具体事例,让学生树立持续、科学参与运动的理念,提高学生的运动质量和身心健康水平。在课外,学生会被老师的运动理论所感染,发掘自身的运动兴趣与运动爱好,在自觉参与中寻找运动的快乐与自信,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运动技巧将得到飞速的提高。

二、课堂学习技能课外提高技能的教学模式构建

体育技能的传授一直是高中体育教学的核心内容,在体育教学改革中,逐渐的要求淡化体育教学的竞技性,要求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享受快乐,取得更大的身心健康提升。这一教学理念不再把体育技能的掌握放在第一位,但也绝不能忽视,教学中教师要有效的结合课堂内外进行体育教学,协调体育技能教学与体育运动的时间冲突。此外,高中阶段体育课时安排较少,学生、老师对于体育课的重视程度都不够,学生希望节省时间写作业、学文化课,老师希望“停了”体育课,上“主课”,虽然高考的制度不断的改革,体育在其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短时间内还是改变不了体育课不被重视的局面,在很少的课时内,若集中学习体育技能,并对其进行练习掌握,势必学生的运动量会很大,容易使学生事后产生较强的运动疲惫感,失去运动的快乐和兴趣,因此要利用课堂内外结合的模式将学生的运动量分散开来,例如《球类运动》教学中,对于篮球教学各种技能的掌握放在课堂上学习,通过讲授、示范、指导学生练习体会动作要领等方式加深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同时纠正和培养学生的篮球运动习惯。在课外,可以引导学生组织篮球活动小组、开展篮球比赛等,使有共同运动爱好的学生一起运动,共同进步,在快乐的运动中获得篮球运动能力的提升,同时获得身心的健康,感受到阳光体育、快乐体育的理念。

三、课堂引导课外实现的教学模式构建

首先,需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效的对学生的运动思想、运动行为、运动习惯等进行引导。例如,在体育教学中,老师和学生有深厚的感情,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当老师号召成立一个羽毛球活动小组时,就会有许多学生参与,有部分学生其实并不是对羽毛球有太大的兴趣,只是带着对老师的“崇拜”参与其中,这么多学生的参与就会形成一种浓烈的运动气氛,学生在运动过程中也较能获得快乐感,学生通过参与体育运动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也更为容易。其次,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合理、科学引导,注重课堂引导的方式方法。例如,应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课外参与体育运动,首先榜样的选择要有“说服力”,榜样学生或老师自身的运动能力要很强,且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号召力,能够吸引其他同学以这个榜样为中心,团结起来参与运动,研究运动的最佳途径、最科学方式,使全校学生对体育运功参与的兴趣迅速提高,同时愿意主动学习体育知识、技能等。例如,在《游泳运动》教学中,运动榜样首先要有较好的游泳技能,在课外活动中才能有效的组织、指导其他学生参与运动。再次,课堂引导的方法多样,课后实现的形式多样,在体育教学中要坚持“以生为本”,灵活的应用课内外相融合的教学方法。例如,课堂引导学生组织体育活动小组,但有些学生不喜欢参与集体运动,对参与活动小组有极大的排斥心理。在这种情况下,体育老师要通过学生课堂内外的表现,结合学生个体特点,为其“量身打造”课外体育运动计划,让其参与到体育运动当中,逐渐的适应运动带给人身体、心理的放松、快乐等,再慢慢引导其参与集体运动,在运动中感受合作、竞争、努力等,使部分学生逐渐的克服内向、自卑等不好的性格,使他们积极向上,充满阳光、活力。

体育教学课堂内外相融合的教学模式除上述策略外还应注重学生运动思想的培养和发展,学生有了运动意识,才会影响他们的行为,从而脱离老师的“监督”而产生主动参与运动的行动,这样课堂内、外的融合才能更完美。

【参考文献】

第5篇:课堂内外范文

在越来越重视就业,重视生活质量的今天,人们除了需要找到安稳的工作之外,开始关注工作本身是否适合自己,是否能从中获得快乐和幸福。早期积极地进行职业生涯探索对于个体后期取得成功和获得幸福至关重要,因此,生涯教育应该从中小学开始实施。对于高中生面临着“7选3”“志愿填报”“专业选择”等生涯问题,很多学生在高中阶段主动或被动地产生了各种生涯需求,如自我探索、环境适应、生涯规划和生涯选择等,这些亟待解决的需求促使我校大力开展和探索生涯教育。必修课“我的未来不是梦――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被纳入我校高一教学计划,经过近两年的探索与尝试,初步形成了课堂教学特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我校生涯教育以生为本,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积极进行学情调研、课前调查,课程设计尽量满足学生需要。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注重师生良性互动。课堂内外相互联结,生涯理论与职业体验有机结合。

一、课前调研是基础

当你自信地站在讲台上向学生传授知识时,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窘境:精心设计的活动学生无动于衷;课堂意外随时会搞得你束手无措……这系列的问题都在引导我们把教学目光聚焦到学生身上。然而作为科任老师,你是否对学生了然于胸呢?你又是否在课前认真做过学情调研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有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激发学生兴趣,才有可能让这门课程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心灵,真正让学生全心接受。

每学期开课初,我都会组织学生做学情调研,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表和各单元主题课程开课前的小调查。

例如:在开学初,各班下发“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课调查表”,全面了解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这门课的了解情况以及存在哪些困惑和急需教师解答的问题,为整个课程的教学设计提供依据,如表1。

此外,在每一单元主题课开课前,根据相应主题的需要,进行问卷调查。例如,在教授“职业的探索”这一章节时,我会设计“职业大探索调查单”,了解学生内在真实需求,以便更好地进行课堂分享,如下页表2所示。

二、课程建设是核心

我们将专业规划课程主要落实在必修课“我的未来不是梦――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发与实施教学团队上。高一分两个学期,以必修课的形式全员修习完成。课程整体构建如表3所示。此外,我校在高二年级开设了“自我探索之旅”的校本选修课程教学实践,旨在以心理学为载体,培养学生形成自我意识,学会认识自我,发展自我。

三、师生互动是关键

课堂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职业生涯课与心理课有很多相似之处,更注重师生互动。课堂上积极开展课堂讨论、辩论活动、主题演讲、心理游戏等。通过师生、生生以及和教学资源的互动,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例如,课前五分钟主题演讲是生涯课程的一大特色。在第一堂课上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各组按照自己的兴趣寻找、搜集优秀的职场人物。各组选派一位代表在每节课前用五分钟的时间进行生涯人物演讲。

课堂讨论主要包括分组讨论,集体讨论。大家围绕一个话题进行探讨,各抒己见。在讨论的过程中了解自己,认识自我,增强自我能力和修养。

心理游戏“价值拍卖”帮助学生进一步体验和澄清自我的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目标搜索”则让学生学会树立目标意识,懂得分清主次。

四、职业体验是根本

“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自我认知、职业认知、专业认知、生涯决策与管理等,如果不能理论联系实际展开学习,学生往往对枯燥空洞的理论产生厌倦情绪,这样的学习只会是一种形式,毫无实效可言。我一般会将课堂理论学习与课后职业体验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之余,利用寒暑假亲身进入该行业进行近距离的职业体验是个不错的选择。

例如,带领部分学生采访警察与银行理财师,学生们通过近距离的接触,颠覆了之前对该职业的印象,加深了对生涯规划的理解。带领学生参观影视设备公司,采访企业掌门人。学生们从最初的一无所知,到有初步的了解,更亲自动手逐一体验各个影视设备,收获颇丰。

五、翻转课堂是延伸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既可以展开理论学习,又可以开展实践教学。如何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到高中生职业生涯教育中,如何将课堂上理论与学生实际相联系,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个人生涯规划是我们一直在思索的命题。结合课堂内容精心设计课后作业,将课堂激起的思维火花变成课后的思考,将理论认识内化为学生的内心信念,让课堂理论再次走进学生心灵深处。

例如,课前先以微课的形式,让学生提前对该单元内容进行预热和了解。在“自我认识”单元,讲到“性格与职业”时,设计了微课“性格新发现,人生新起点――认识MBTI”。

课后再以创意作业或职业体验的形式进行生涯拓展。例如,将学生分组,课后选定感兴趣的职业人物进行生涯人物采访,并制作微视频。

第6篇:课堂内外范文

集体备课研发,打造精品课堂

美术教育的实践性、操作性一直没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发挥,重理论而轻实践也时常被诟病。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如何将多N多样的训练方式和学生的实践能力相结合,如何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生活幸福感,如何全方位地拓展学生视野并深化美术教学?这些既是美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高度关注的问题,也是提高美术素质教育功效的重大课题。

笔者所在学校4名美术老师突破年级教学的限制,组成美术教研组,集体研发美术课程,群策群力,并且外出学习汲取有益养料,完善美术教学体系建设;同时,结合小学美术教学大纲和本地实际,将各年级每个学年的学习目标,具体划分为4个构成部分,每学年在整体目标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长适当调整。

借他山之石,构筑活力课堂

学校配备美术教室4个,分别用于素描、国画、泥类手工制作、纸类手工制作。本校4位教师每人负责一个门类,做针对化的教学指导。各个美术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和墙贴,能够直观充分地欣赏一切美的艺术,能够在墙贴上自由挥洒。此外,我们大胆借助一些半成品,不仅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还最大化地以最动人的形式呈现出来。本校还设立了学生速写长廊、学生艺术作品陈列室,并定期举行美术展和竞赛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美术学习热情,强化了学生们的艺术表达,提升了审美鉴赏力和幸福感,这都是深度学习带来的多种效果。

系列专题训练,发展体验课堂

本校美术教育秉承着“认真看,仔细想,大胆画,专心做,流畅说,痛快玩”的理念,将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动手能力、专注力、鉴赏表达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作为美术课堂重点培养的能力,大力发展综合式体验式课堂。学校重点进行的专题有:泥塑彩绘专题、象形文字绘画专题、梅兰竹菊艺术构思专题、小怪兽连环画系列专题、十二生肖立体创意设计专题、新春春联创作专题等。

开发这些不同类型的主题,旨在丰富学生美术学习生活的同时,系统化地让学生构筑美术创作意识。即使是同一主题的课程,也都有多样化的创作设计思路,加上学生自己的领悟和表达能力,最终呈现出来的是五彩缤纷、别具特色的美术作品。透过这些不同的作品,能帮助教师了解不同学生的独特之处,间接获悉学生的内心世界、性格和喜好,还能在美育的同时发展智育,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之所以确定这些专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主题的生活化创作,贴近学生生活,能够触发他们的学习和创作兴趣。通过多样化的训练,能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调动他们参与创造的积极性,开发思维智力,进行体验式学习,实现多种能力连续发展和自如转换,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学生在课堂上,既有对教师授课内容的学习,也有紧跟的艺术实践;既有自主思考设计,也有小组合作交流;既有单方面的创作,也有全景式的系列创作;既有简单思维的组织,也有整体架构的考虑;既有将平时积累和生活所学内化思考,也有将自己的独特想法外化输出的呈现。总之,这种丰富多彩的综合式体验式课堂,全面开发了学生的能力。

强化美育表达,家校延展课堂

校园拓展,充分利用大型主题活动。植树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中秋节、国庆节、万圣节、元旦等主题活动,让学生成为学校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的艺术才思和组织协调能力。教师协助,学生负责,班级内部小集体组织好相关内容。从主题拟定到分工设计到装点布置,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学生主导设计、人人参与、献智献策。在大型活动时,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并提出整体的审美构型建议,认可他们的多元创意,也鼓励采用丰富多彩的生活化材料,收集各种盒子、纸板、瓶子、蛋壳、种子、布头、稻草、纸等制作材料,将教室和学校装扮成繁复多彩的美丽世界。

校外家庭拓展,亲子互动共同参与审美实践。美术课不仅在课堂完成,更多地会延展到课外;而将美术课与亲子活动相融合,无疑会大大拓展美术课的美育功用。在亲子活动的同时,加强美育共育和亲情陪伴,孩子和家长取长补短、共同创作会实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小学生形成全脑开发和生命意识有极大帮助。本校会不定期地布置手工美术作业要求父母和孩子共同完成,并装裱展示或将亲子作品拍成照片做成照片墙。比如:学校的新年亲子晚会是非常典型的美术课堂的延伸。每年放假前夕,我们都会以“感谢这一年”为主题,亲子合作创作一件美术作品,可以是绘画,可以是手工,拍成照片,附上5行小诗文,发送给班主任,制作成精美的班级小视频,在晚会时播放。在晚会结束后,还会和孩子一起包水饺,做各式各样的彩色馒头,强化孩子的实践能力,增进亲子情感,增强孩子们的新年仪式感。

第7篇:课堂内外范文

【关键词】高中;复习备考;策略

【Abstract】This text author oneself the senior high school teach of experience and way of doing, with many in the last years at tradition mode and innovation under the principle of try with choice, rightness how put the position of archimandrite teacher, exaltation the teacher's cultivated manners, development the teacher's state of mind etc. carried on Jing to open up of elaborate;Also rightness how stir up the student's interest, practice teach according to his ability, open type teaching, development student's determination quality, exaltation review for reference efficiency etc. introduction some oneself of way of doing.

【Key words】Senior high school;Review for reference;Strategy

在高等教育还没有成为全民教育的时代,高考永远是选拔性的综合考试。二十年前,人们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句话形象地刻画了当时高考的残酷性。时至今日,我们已经跨过了那个年代,高考录取率明显提高,但要逾越这道鸿沟不是易事,需要我们的教师和学生长时期的巧干加苦干。下面,笔者就自己多年来高中教学的实践经验,谈谈在高三复习备考中的一些看法和策略。

1.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必须树立辩证思想,学会权衡取舍

策略一:教案和学案,取学案。

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背景、学习经验,为提高学生的课堂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优化学习的学习效果而编写的学习方案。简而言之,学案是为学生开展学习活动而设计的个案。与我们熟识的教案相比,学案更具有检测、导航、激趣、启智、对话等功能,从而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高三的复习备考过程中,切忌把每一堂课都上成新课(时间上也不允许这么做),因而重教案不如重学案。我们要根据科学性、思想性、操作性、情感性、开放性等原则,精心设计每一个学案。研究表时,学案在激发学生热情、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完善学生认知结构、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等方面有着明显优势。从这个层面上而言,高三复习备考,教师是功在课外而不是课堂。

策略二:课堂与考场,重课堂

高三的复习备考,是教师以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搭建结构、提高认知、培养能力的过程。不容置疑,在现有的条件下,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应付高考。也正是因为如此,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被考试背后的功利所包围,学校和教师也习惯以考试本身来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让高三的复习备考只剩下考试,打得学生遍体鳞伤。他们没有想到,当教育教学只剩下考试的时候,学生就已经完全变成了学习甚至是考试的工具,教育变得那么狰狞可怕,完全背离了教育以人为本的初衷。我认为适当的以考带练是可行的,适度的以赛促训也是可行的,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复习和训练的过程。

策略三:勤奋与“懒惰”,可“懒惰”

勤奋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勤奋也应该成为我们教师的职业美德。但我前面说过,无论是哪一个课堂,学生都应该成为表演的主体,教师要讲勤奋,只能是课外而不是课内。与其做一个忙前忙后的不亦乐乎的“填鸭式”的勤奋教师,不如做一个有如置身事外的教练、裁判式的懒惰的教师;与其整个课堂内只有一个运动员而有无数个裁判,不如让所有的学生都成为运动员,而你成为教练或裁判。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生自己的知识而提高自身的本领。告诉你们:既辛苦了自己,又伤害了学生的事千万别去做。

策略四:控制与调控,多调控

传统观念认为,课堂是教师的课堂。虽然教育改革这么多年,但我们很多教师习惯于对课堂的绝对掌控,认为这是教师能力和水平的标杆。而实际情况是任何课堂都是学生的课堂,教师拥有的只是三尺讲台。课堂上的教师和课堂外的教师其实没什么多大的差别,他们应该是学生的良师和益友,而不是权威的象征和绝对的统治者。谁让学生成为臣民,这个课堂一定死水一谭;谁让学生成为奴隶,这个课堂一定充满反感!我们一定要摆正自身作为学生的良师和益友的关系,让学生在你为他们搭建的平台上施展自己的身手,哪怕是他们调皮,哪怕他们捣蛋,你也不应该过多的指责,而应该想办法把意外转变成精彩。我认为,这才是教师能力和水平的标杆。

策略五、教材与信息,多信息

教材是供学生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开展学习的工具和材料,它包含了基础知识和相关的信息。复习的时候,教材上的知识和信息相对于学生而言都已经是旧的东西,如不妥善处理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忌以课本为依据蜻蜓点水式的复习方式。我们应该对课本的基础知识进行结构上的优化,以板块的形式输送给学生,同时,多采用身边的、典型的信息来吸引学生关注基础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复习课对知识和信息含量的要求远远高于授新课。为达到这一要求,可适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提高课堂的知识和信息含量,但一定要控制好速度和坚持适度的原则,否则,“电灌”比“口灌”更可怕。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提升学习兴趣,培养坚强意志

策略六、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营造课堂气氛,说白了就是调节学生的整体情绪,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以便更快进入预设的学习轨道上来。因此,营造气氛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绝不是做无用功,而是磨刀不误砍柴功。善于营造气氛应成为教师的基本技能。在这个环节上,教师不但要充分展现人格和知识的魅力,也要讲究相应的技巧。常用的方法有故事的情节法、提问谈话法、平中见奇法、尺水兴波法等。总而言之,你可以大胆设计,在不违反科学性和思想性的前提下,只要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极大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就达到了你的目的。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又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营造好气氛,这个头就开好了,孔子说“不愤不启”,我看就是这个道理。

策略七:分层分组教学,实行因材施教

教师面前,学生人人平等,这是现代教育的一大准则,因为教育本身就要以人为本。但这种平等讲的是学生地位和人格上的平等,并不否认学生由于个体的差异导致认知结构和能力水平上的差别,因此现代教育更提倡个性教育。从认识水平和能力水平上而言,学生是分等级的,针对不同的学生(我们可以把相近的个体分在同一个群体),我们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所谓“好学生”引着走,“中等生”带着走,“差学生”扶着走,大致意思就是如此。我们可以在课前对不同的群体布置不同的预习或搜集任务,在课堂上予以反馈;也可以在课堂上布置不同的讨论课题,然后一同汇总,大家共进“营养餐”;更可以在课后布置不同的作业,使所有的学生都有能力、有兴趣完成自己的作业。分层分组教学,能使好的学生吃好,中等的学生吃饱,基础差的学生想吃,从而达到教育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

策略八:瞄准一个主体,时刻不忘创新

就现代教育而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创新是教育永恒的主题。这两者结合起来,就演变成我的这条策略。我个人认为,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承,也是知识再生产和教育方法创新的过程。教育的创新,更多的时候源于学生主体的差异性。因此,我经常这样做:一堂课瞄准一个学生,在充分民主和学生开口的前提下,围绕着该生的知识构成和能力程度展开课堂教学。实践证明,这样的做法不但帮助该学生表现了自己,获得了知识和能力,也由于针对性强,极大地调动了其它同学的积极性,且有立意新颖、设计别致、意外性强、方法灵活的额外收益。换一个角度,如果我们每一节课都能切切实实帮助好一个学生,则我们的教学善莫大焉。

策略九:树立两种典型,展现教育魅力

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学生感知和锻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要学会知识,更要培养优秀的品质。我的课堂上从来不乏两典型:一种是“学高百斗”型的,几乎所有的知识无一不晓(需要我们平时多多雕琢);一种是“百折不挠”型的,无论怎样的困难都难不倒他。我培养前者,是为了体现学习的魅力,让孩子们尝试科学的崇高,知识的伟大,好学的可贵;我树立后者,是为了让孩子气接受一定程度的挫折教育,认识到挫折时刻在身边,挫折也就那么回事,从而开阔他们的胸怀,坚韧他们的意志,帮助他们获得对困难的正确认识。

策略十:善待每个学生,坚持快乐学习

课前的教师,是整个课堂教学的设计者;课中的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全程引导者;课后的教师,是反馈情况的掌握者和学生心灵的抚慰者。我个人认为,无论是什么时候,特别是课中,教师应该成为一个头脑睿智而胸怀开阔的长者。我们的教育太累,高三的学生更苦,如果我们不心存怜悯和宽容,我们的学生几乎得不到任何学习的乐趣。多年的高三执教,使我更懂得从“快乐学习”到“学习快乐”这种抉择的艰辛和转变的难得可贵。我们不妨让学生多开口,让学生多动手,让学生展现自我并最终认识自我;也不妨让他们调调皮,捣捣蛋换取轻松一笑;甚至有时让他们犯点小错,宽容他们,等待他们自己改正……人们都说教育是个严肃的事情,这是就其性质而言,从过程上和技巧上来讲,灵活一点、轻松一点、缓解一下,从苦中找点乐子,该不会犯什么大错吧?

参考文献

[1] 《江西教育》江西教育期刊社主编2009年1-6期

[2] 《新教育之梦》作者:朱永新 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8篇:课堂内外范文

因此,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传授好知识,而且应当重视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拉近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这就需要制定一个课内外结合的教学方案.教师要努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这是教师教学重要的发展方向.

一、如何在课内学好初中数学

1.实现有效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业务能力

要实现有效教学,教师要对本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准确的把握和深刻的理解,对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和规律要有清晰的掌握.因此,要做一名优秀教师光有热情和奉献精神是远远不够的,除了要实现有效、高效的教学,还要有足够的智慧.

例如,已知:AD是ABC中∠BAC的平分线,它与ABC的外接圆交于点D.求证:DB=DC.教师可以先评价学生的板演情况,然后提出:若将已知中的“AD是ABC中的∠BAC的平分线”改为“AD是ABC的外角∠EAC的平分线”,又该如何证明?又如,已知:AD是ABC的外角∠EAC的平分线,与ABC的外接圆交于点D, 求证:DB=DC.要讲这两道题的时候,就需要教师充分掌握好圆内接四边形的概念和圆内接四边形的主要性质,这样才能给学生传授知识,才能使学生理解圆内接四边形和四边形的外接圆的概念,理解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并初步应用性质定理进行有关命题的证明和计算.

2.有效教学的评估应建立在学生有效学习的基础上

当我们把教学活动的重点从教师传递知识转到学生有效学习以后,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标准就应该是:教师的教学能否使学习者在课堂中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习.所谓有效学习,就是指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对新知识的准确认识和新技能的有效操作,学生呈现主动探索的学习精神.

二、对数学进行生活化的理解,强化课外延伸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1.实践、创新是数学应用的价值体现

数学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它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又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经成为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是我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实践过程中,数学得以创新、发展,而数学的应用,又 “ 优化 ” 了我们的实践,使实践理性化,最优化.

由此可见,数学应用与人类的实践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即在“ 实践—创新—再实践 ” 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体现数学应用的价值.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应用观,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思想方法,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并具有自觉、主动地应用数学的意识.

2.课外生活问题数学化

第9篇:课堂内外范文

关键词:课堂内外; 群言堂; 互动;

午后第一节课罢,同学们在楼道里闲话:一个说作家“马识途”的名字是从成语“老马识途”而来;“王若飞”将军的名字来自《木兰诗》“关山度若飞”;一个说小说家张恨水原名心远,“恨水”二字出自南唐李后主《相见欢》“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流”句;冰心原名谢婉莹,“冰心”一词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绝句《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意在表白其玉洁冰清的操守与品格……我觉得有趣,就迎了过去,众人聚拢,和谐融融,七嘴八舌、畅所欲言:著名出版家邹韬奋,原名恩润。“韬奋”是一九二六年他在上海主编《生活》周刊时用的。他解释说:“‘韬’是韬光养晦,‘奋’是奋斗不息,不过自勉罢了!”

上课铃声打乱了我们的闲聊,这节课恰巧讲到了“文化常识――‘名与姓’的探究”。课堂上,同学们的情绪更加高涨。我让大家积极发言,说出自己知道的有关姓名的趣事。话音刚落,学生一说:上世纪三十年代,东北有一对志同道合的青年作家,女的是张莹,男的叫刘鸿霖。张莹二十岁时,为反抗包办婚姻,投身革命。一九三二年,她与刘鸿霖结婚,合写了小说集《跋涉》,之后张刘二人取笔名为“萧红”“萧军”,谐音“小小红军”,表达了其追求光明,患难与共的坚定信念。后来萧军干脆改姓萧,子女皆姓萧。

学生二道: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原名文。在南京金陵大学求学时,对社会和人生问题发生了兴趣,并接受了明朝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改名知行。后来他在教育实践中悟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道理。一次,他在征求意见本上看到学生写的一段话:“先生既相信行是知之始,为何仍名知行,何不翻它半个筋斗”。受此启发,遂改名为“行知”。

学生三说:原名兆铭。广东番禺人,留学日本。早岁入同盟会,致力革命。一九五零年参与创建中国同盟会,并任《民报》主笔,以“精卫”的笔名发表了大量驳斥保皇谬论、宣扬革命思想的文章,恣肆,酣畅淋漓。“精卫”原是《山海经》里记载的一只神鸟,相传是炎帝的爱女,叫女娃。因游东海不幸淹死,于是化为精卫鸟,每天不懈地衔西山木石去填东海。汪以“精卫”为笔名,目的是显示其反清的决心和不屈不挠的斗志。可惜,此人晚节不保,终堕落为汉奸,成为中华民族的败类……

真乃:星多天空亮,人多智慧广;“众人拾柴火焰高”。我肯定了他们的成绩后接着说,胡适原名洪驿,他就读于上海澄衷学堂时,因听国文教师杨千里演讲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原理,思想震动很大,故更名为“适”。一九三二年清华大学入学试题中,陈寅恪先生出了一道十分有趣的对对子小题,上联是“孙行者”,只有一人对了“胡适之”(胡适字适之),理由是“胡”与“孙”二者相合“胡孙”,谐音“猢狲”,是连绵词,又均为反犬旁,“猢狲”是猕猴的一种。“适”是动词,意为“行”, “之”“者”均为文言虚词,所以“孙行者”对“胡适之”属“工对”,受到陈寅恪激赏。陈大师当即表态说:“就凭这三个字,这个考生想上清华的哪个系都行!”这个考生就是后来的著名语言学家周祖谟。

有的文人则干脆采用拆字法。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他取“舒”字的一半,自命“老舍”。老舍的一生就像一部长篇小说,他以他的情感诠释了善恶更迭的人情;曹禺原名(万)家宝,他将姓氏“”拆为“草”(谐音为曹)与“禺”两部分,化为“曹禺”。曹禺的一生就像一个戏剧舞台,他以他的人格演绎了变幻莫测的世态。

名字的由来比较复杂,著名漫画家廖冰兄,因幼年丧双亲,与妹妹廖冰相依为命,故取笔名为“廖冰兄”,意为廖冰的兄长。郭沫若闻之道:“哦,原来邵力子的父亲叫‘邵力’,郁达夫的妻子叫‘郁达’!”居里夫人的丈夫就一定是居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