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堂体育教学范文

课堂体育教学精选(九篇)

课堂体育教学

第1篇:课堂体育教学范文

(一)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过于传统

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中学体育课堂还是以竞技体育技能训练为主,使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和训练,不能体现体育学科特有的功能和价值。体育课堂教学还是以篮球、排球、体操等学习目标为主,不重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兴趣爱好、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生的情感体验等。有些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具体的教学方法,还有很多学校对体育课程认识片面,觉得体育课不是一门主课,学生可上可不上,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不够重视。教师的教学理念急需更新,否则不利于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更不利于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吸收和学习方法的掌握。

(二)体育课堂教学设计过于单调

课堂设计体现了一个教师的综合素质,课堂设计包含了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重难点、教学评价等的总体设计。在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只注重教学方法,以讲解和示范为主,忽略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情境设计,使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和进行强化训练,这样的教学学生压抑了学生的个性,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得不到培养和提高。还有些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严重脱节,导致课堂教学形式单一、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三)传统体育教学思想根深蒂固

因为教师长期以来都是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因此,传统的教学理念深深地扎在他们的心中。课堂教学以教师的讲解为主,不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没有自主探究和创新的机会和时间。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只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这样的评价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

二、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设计特色化教学内容

新课程改革提倡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因为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不仅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而且可以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自身素质来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不会枯燥无味,课堂气氛才能更加活跃,课堂教学目标才能顺利完成。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双边互动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起着引导的作用。教师首先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特点运用合理科学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比如,在教学广播体操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讲解、示范、练习等,也可以运用情境教学、对比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此外,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他们在智力和身体素质等各方面都有差距,因此,教师需要因材施教,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三)建立良好的课堂气氛

良好的课堂气氛会使学生情绪高涨,积极向上,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所以,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一种热烈、活泼的教学氛围,还要重视知识的有效传授。教师要抓住学生的思维活动,把学生的认知能力激活到最佳状态,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四)优化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

第2篇:课堂体育教学范文

“和谐与发展”大到体现在国家社会上,小到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上。师生关系也强调“和谐与发展”,课堂上,教师是主导,学生为主体。良好的师生氛围不仅能够拉进相互之间的距离,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中学体育课程应该是师生在实际体验中和谐发展的过程,应该是在和谐舒适的环境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参与的过程。为了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的目的,更为了营造良好的师生氛围,增进师生情,教师一定要做好课前充分的准备、课中积极生动地领导,以及课后的总结和反思。

【关键词】

体育;和谐;师生

课堂上,需要两者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协调。学生要做到尊敬师长、积极参与;老师要做到尽职尽责,关爱每一位同学。只有二者和谐融洽地致力于同一课堂,达成同一共识,这样的课堂,才事半功倍。师生之间需要良好的互动,有互动才会擦出团结和谐的火花,有互动才有高效率高质量的课,才能达到真正的教学水平。

1组织一些体育竞赛,凝聚师生力量。

在大多数人眼中,语数英等课堂是紧绷的不敢有丝毫懈怠,教学老师是严肃威严的,学生往往对他们有一丝丝畏惧。而体育异于其它学科,体育课堂应该是轻松活跃的,教学老师应该是平易近人、风趣幽默的。每星期一到两节的课程,应该得到充分的利用。开课时的热身运动是必须的,但是跑步仅仅只是体育课堂最基本的一个环节。为了使课堂时间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体育老师应该发挥创造性思维,在课前应该有所准备。老师可以在班级同学之间,或者班与班之间组织一些游戏或者竞赛。例如;篮球传递、喊数抱团、接力赛、排头抓排尾,还可以将全体同学分为几个小组,将每组人员的腿绑在一起,老师吹动口哨,学生奋力前行,最先到达的小组取得最终的胜利。当然,一定的奖罚是必须的。通过班级一些小竞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可以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增强学生对老师的好感,拉进师生的距离。同时,体育竞赛还可以在班级之间展开。各班体育老师可以聚集一起,协商讨论,在班级之间展开一场联合竞赛。例如:篮球赛,这是学校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由各班男生组成队伍,女生组织拉拉队为本班呐喊助威。全班共同参与,男女之间合理分工,为了班级荣誉一同战斗。班级之间的竞赛,不仅可以建立班与班之间的友谊,还可以培养同学与同学之间、同学与老师之间、老师与老师之间的友谊,可以提高学生团结合作以及竞争的意识。所有的人在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环境下,就会收获快乐、同学情以及珍贵的师生情。

2增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中学师生关系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师生关系对教师授学、学生接受知识至关重要。一个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体育老师虽然不是班主任,所需科目也不需要如同语数英一般参与科任成绩排名,但是体育老师终究还是一个老师,是构筑学生未来的工程师。他们不仅仅需要锻炼学生体能,还要在生活中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情感的变化和需求。体育老师应该重视在同学生交往中的情感因素,要善于利用自身良好的因素开导学生向上,促成师生感情交融,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也是社会人际交往关系中的一种,双方在共同参与教学的过程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交流情感。一句言语、一个神态或动作都能反应出他们对彼此的感情。体育老师应该是幽默的。亲切的,在同学生交往中,应当注意细节,言语太过犀利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一般而言,那些主科任课教师或多或少的会因为学生成绩对学生有不公平的待遇,这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心理阴影,会不自觉的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导致对该科目的厌恶。体育老师不同,不用考虑学生成绩,应该一视同仁。在课堂上,要充分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情况,要看到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挖掘他们的潜能,主动和学生交朋友。如此一来,师生之间情绪交融,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二者之间便在情感上有了共鸣,相处起来便更和谐融洽。

3无论何时,情景都是一个重要的部分,体育教学也不例外。

在中学教学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教育教学的环境是一个重要的任务。传统的体育课堂形式单一,教师一般只进行简单枯燥的相关知识的讲解,再结合一些简单乏味的运动,一节体育课的时间就这么消耗掉了。这种形式下,教师无有效的教学方式,学生也无心参与,不仅磨灭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也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所以,体育课堂形式的创新改革刻不容缓,而情景教学此刻恰到好处。体育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一些心理特点和优势,开创性地设计一些课堂流程,力求简单、新颖,能够使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可以通过排练一些体育方面的情景剧,给每个学生制定一个合适的角色,让他们本色出演。也可以开展一些新奇古怪的趣味运动,这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愉悦身心。也将使得师生之间更加密切。

4总结

当代教育强调素质教育,强调身心结合。学习与锻炼缺一不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个健康的身体,强健的体魄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和前提。体育老师随着体育教学地位的提高,作用也更加突出。在这个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学历已经不满足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为了祖国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需要全体师生的上下齐心,共同奋斗。

作者:李永华 单位:江西省会昌县第四中学

参考文献

[1]林宝恋.中学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障碍及其应对思考[J].高考,2015,21(01):56-48.

第3篇:课堂体育教学范文

关键词:小学体育 快乐体育 趣味性

小学生的体质经监测显示呈明显下降的趋势,为了强健小学生的体魄,小学生的体育教育也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之下,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在素质教育的倡导之下, 小学体育教学也要推行素质体育教育和快乐体育教育,要注重小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趣味性和快乐性,从而对小学体育教育课堂进行优化和创新,健康小学生的心理,培养小学生的体育素养和人文精神,培育出具有自主意识的、有一定体育素养的人才。

一、选题背景

1、我国青少年的体质综合水平下降,提升青少年的体质成为当前重大课题

在我国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不断提升的时代下,青少年的综合体质却在监测之下,显出下滑的趋势,青少年的肥胖率不断增高,反映出青少年重要的健康指标在下滑,严重阻滞了青少年参与和进行体育活动,影响了青少年的体育运动积极性。

2、依循小学生心理、身体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变革

小学体育教学要从小学生的实际生长情况入手,要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注重对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加以塑造,而不能忽视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规律,用枯燥、生硬的体育教学阻碍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体育教学要遵循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规律,变革教学内容,提高小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增强体育教学效果。

3、增强小学生的体质,提高小学生的快乐团队合作能力

小学生的体育教学课堂要以快乐体育 、趣味体育为宗旨,加强课程教学内容的新颖性,用巧妙的构思启发和引导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并将每一个学生的主动性全面地调动起来,在各种教学策略的运用之下,增强小学生的体质,提高小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快乐合作和协同能力,从而增强体育团队的凝聚力,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体育内容更新不及时,与新兴的体育项目没有同步

小学快乐体育教学要以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依据,然而,一些基层小学体育教师并没有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及时的更新,头脑中还是原有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对于新兴的体育项目没有吸纳和整合,对于现代时尚、新兴的大众体育锻炼项目还没有形成较深的认识,为此,需要在现代新兴体育项目的引领和创新下,更新体育教学内容和项目,提高小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

2、快乐体育与体育课程没有实现充分的融合

在当前体育教学课程中,也引入了一些游戏化内容,学生也由此获得了自主的情感体验,然而,由于快乐体育、趣味体育与体育课程并没有完全、充分地整合,学生的体育运动量不足,还是没有达到体育素质教育的目的。同时,在教学中,还要避免体育课程游戏化和体育课程体育化的两极分化现象,要将快乐的元素与体育教学课程合理地渗透和融合,从而增强小学生的体质。

三、小学快乐体育、趣味体育创建的教学路径

1、创建校本化、趣味化的体育教学课程内容,激发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在小学生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中,要转变原有的体育课程内容,对其进行优化和创新,要对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进行校本化、趣味化的创新变革和探索,要以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生长规律入手,增设一些小学生喜爱的、内容趣味而丰富的体育游戏和体育竞赛等 ,不能过于注重体育教学中的体育技能,如:可以将高年级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中的蹲踞式跳远技能进行简化,以学生的实际状况入手,简化体育教学内容,增强项目教学的快乐性本质,对这一项体育技能项目可以创新简化成:直线助跑―单脚跳跃――足蹬地身体腾空―双脚落地,在降低一定的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增强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快乐性,使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轻松和愉悦,引发体育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在校本化、趣味化变革和创新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同时,可以对课程内容项目进行艺术化的再加工,运用各种教学策略,进行快乐体育教学。

2、构建平等、轻松、自由的体育教学师生关系

良好的体育师生关系,是进行快乐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注重体育教学的双向性和多边性,要用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丰富的体育知识以及高超的体育技巧,影响和感染学生,给学生以榜样性的带头作用,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在受到教师的感染之下,进行尝试、模仿和锻炼,并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与教师进行平等、自由的交流,从而引发学生的体育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创新能力,迸发出体育活动中的爆发力,提升对体育学习的创造力。同时,教师要关注不同体育层次的学生,对于体育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要用各种方式加以鼓励,要善于运用语言的和非语言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赞赏、鼓励和指责,从而使师生之间的沟通更为全面和合理,达到较好的体育教学效果。

3、要善于运用各种体育教学策略,创建快乐体育、趣味体育课堂

3.1 运用情境教学法,创建快乐体育课堂

在情境体育教学的策略之下,可以让学生更快地融入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之中,学生可以在角色的不同体验下,渗入自主的情感和快乐的体验,从而引发出探索体育教学内容的激情和欲望。例如,在小学体育教学项目“立定跳远”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青蛙跳”的情境,在观察和模仿这一动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尝试和思考,使自己的“立定跳远”动作更为规范和标准。又如:在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中的“接力赛跑”项目中,可以让小学生把自己想象成紧急救援状况中的“小小志愿者”,在困难和危急的关键时刻,自己要像一名充满活力和热情的“小小志愿者”,将手中的物资传递给前方需要的人手中,从而增强快乐性和趣味性。

3.2 分组合作体育教学法创建快乐体育课堂

快乐体育教学还要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团队合作与协同的能力,要在快乐享受体育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同精神,例如:在小学体育教学的篮球活动项目中,就要采用分组合作教学的方式,使篮球技能水平差异较大的学生分为一组,培养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相互配合、相互合作、相互提升的能力和意识。

四、结束语

总之,小学体育快乐创建和趣味性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以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成长规律入手,以小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出发,对体育课程内容进行更新和再造,在运用各种体育教学策略的过程中,融入快乐性和趣味性的元素,提升小学生的体育学习素养,增强小学生的体质。

参考文献:

[1] 郭子豪. 浅谈小学篮球教学[A]. 2016年3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 2016

[2] 李向挺.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方法[A]. 2016年3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 2016

第4篇:课堂体育教学范文

【关键词】有效性 提高 课堂教学

一、优化课堂结构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体育教学过程是由组织教学、教学内容、身体练习等各种成分组成,各成分之间的结合并无固定形式。体育课的结构形式应根据课的不同任务、不同教材、不同环境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人体的活动变化规律,合理地安排,并在实际操作中灵活掌握和运用。因此,我们不能把教学过程只限于一种手段的固定。个人认为:不论我们采用哪种课堂结构,总要考虑三个要素:(1)、每个学生每堂课都要能学习到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2)、一节课合理的教学密度应达到85%以上。(3)、有良好的教学氛围和融洽的师生关系。合理的课堂结构应该是从教学任务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生理特点出发、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出发、从满足学生的活动愿望出发,从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出发。应该多层次的教学组织结构,把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多向性、多变化的目标去安排,以利于学生的积极参与。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什么样的体育课堂目标才是有效的?即教学目标全面、适度、明确、具体。在备课时,教师设定的目标既要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理念,又要充分体现体育学科的特点,让学生的身体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和实实在在地学到一点有用的体育知识技能。让学生进行体育学习时要有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增强目标性动机,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对活动的具体要求越是明确,他们进行体育活动的态度就越自觉。真正高效的体育课堂的教学目标一定是全面、适度、明确而具体的。为此,体育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要牢牢把握住体育课程的理念和体育学科的特点,根据本校的条件和学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以获取最大的教学效益。

三、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体育健康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也能增进心理健康。新课程十分重视通过体育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自信、意志品质和调节情绪的能力。教学中,要防止只重视运动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心理健康目标达成的现象;要努力使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既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又发展心理品质;要注意创设一些专门的情境,采取一些特别的手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体育教学是促进心理健康的载体,这项工作只能依附于运动技能发展于身体的练习中进行,我们要认真挖掘教材的心理因素,以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为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

四、改变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式

体育课堂教学方法不能都局限在讲解---示范---练习的程度上。在实际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况,应用讲授、练习、发现、引导、问题等各种方法,设计出更多具有特色的教学策略,提高各种教学方法运用的有效性。关键在于引起兴趣,一旦对体育产生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掌握和应用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利用实物,图片、教材插图、模型、标本等教具;有条件的应尽可能地运用幻灯、投影仪、录像及多媒体(利用网络,制作生动直观的课件)等电化教学手段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拓宽学生的视野,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加强有效练习和反馈信息的运用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有效地练习,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还是学生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技能提高的重要途径。然而,当今的课堂练习却陷入严重的缺失状态,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能否实现,完全取决于围绕教学目标来设计练习,使学生练习带有目的性、方向性。练习应穿插于课堂教学的环节之中进行,同时,练习要富有方法性。

体育课是通过身体练习来实现一切发展的,但是它离不开运动技术和运动技能的。我们常提三基,这是体育课特有的提法,而一般文化课的是双基,即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体育课程中之所以增加了一项任务,就是因为体育课从事的身体练习是其他学科不具备的基本特征。学生通过身体练习获得技术又能掌握技能,可见体育课的技术和技能是离不开身体练习的。并且学生通过练习及时反馈信息,教师根据反馈信息再次制定有效的练习方案。

六、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保证

课堂教学评价是操作性的活动,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主要采用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现在这两种评价方法由于各自的优势正走向兼容。评价应具有发展性,强调的是教学进程评价,要关注学生的现实表现,更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全体学生的未来发展,促进全体学生在已有的水平上主动发展。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因而自评与互评的结果差别很大,所以我们最好不要把自评与互评成绩直接进入教室评定中。可以将教师的评价作为最终的评价成绩,将自评与互评成绩列入学生成长记录与学生成绩单上。另外,教师也可以依据学生平时的记录,有选择地采用,有效地防止学生的评价成绩出现偏差。

总之,要想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体育教师必须牢固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确立有效教学的学生观;体育教师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体育课程的核心理念,并把体育课程的核心价值知识有梯度的融入到体育课堂中去;体育课堂必须要有明晰的教学目标,合理的课堂教学活动,适宜的课堂教学评价。让每一个学生的体育技能、体育意识、体育精神都得到有效地提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体育教学的美感,切身感受到体育教学的快乐,这样的体育课堂才是高效的。

参考文献:

[1]毛振明.论体育教学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J].中国学校体育,2005,(3).

第5篇:课堂体育教学范文

无论是在体育课堂教学的示范、练习阶段,还是在业余体育训练中,都离不开语言法。

一、积极的组织作用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宣布本课的教学任务、目的、内容,合理地调动队伍,准确地示范讲解,练习中的辅导,分组轮换交替,技术、战术成绩的评定,各种教法的应用和整体性的配合,学生的心理、生理活动的调整,课后作业的布置及小结等,都要依靠和借助语言法来实现。所以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单靠漂亮的示范动作是很不够的,首先要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才能借助语言法来实现其组织作用。

二、合理的媒介作用

1.通过体育课堂中教师的讲解,?对所要进行示范动作的形象化描述,(用语言给所要示范的动作进行画像)在学生的脑海里首先再现出教师示范动作视觉形象,然后通过动作示范去加深运动的表象和记忆。

2.讲解在练习的意义上可以说是练习法传授的一种形式。?为了确保教师的示范形象成为学生在练习时的准确执行形象,在学生练习之前,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能明确怎样去练习动作,完成运动,应该注意什么,应该加强什么,在自己的脑海里就会明显地再现动作的动觉形象。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由这种媒介,从一个教学方法转为另一种教法都是功能性的转换。它使教师的讲解具有直观的色彩,能积极、合理地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看和想,想和练密切地结合为一体。

三、必要的强化作用

在课堂中学生没有视觉形象或是视觉形象模糊不清时,教师就需要再进行示范。而在示范之后,运用语言法,这不仅仅对学生所观察获得的视觉形象加以必要的巩固,而且还能使学生的视觉形象更加清晰,促进记忆的加深,对运动表象的形成起到了强化作用。

在学生练习结束后,教师再运用语言法,对学生所进行的动作练习情况,进行个别或集中的肯定和评价,这又可以进一步强化练习中的运动形象,使学生的视觉成分更加清晰,更加巩固和完善。

四、完善的补充作用

教师示范之后,语言法能够弥补学生在观察示范时的不足,对进一步去调控学生在视觉形象形成的过程所存在的形象,起到充分的补充,并校正教师示范动作的形象,以及在示范动作结构本身上存在的弱点和弊端。以避免教师或学生在做正确动作中的失真,加强学生视觉形象的正确性、完整性、稳定性。

除此之外,在学生练习结束后,用语言还可以补充在课堂练习中的疏漏,或没有感知到的模模糊糊的动觉,使自己的运动形象更为完善和准确。这对于学生练习后,教师去分析学生在练中所执行的情况,存在的难点、疑点得到充分的消化和补充作用。

语言法与其他教法构成了体育课堂中完整的教学方法。是体育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需要加强的教学方法。只有了解了语言法的作用,才能有助于更好更合理地充分发挥其应有功效。

第6篇:课堂体育教学范文

【关键词】体育课 主体 课堂实效 民主 学法

一、学生过于主体,教师主导荡然无存

【案例重现】某教师在一堂体育公开课上创设了一个过小河的情境,他的设想是利用小垫子当作小石块,让学生用“铺石过河”的方法顺利完成“过河”的任务。他让学生说说怎样过河,有的说游过去、有的说蹚过去,有的说架桥过河……学生越说越离谱。这时的教师该怎么办,是让学生继续不着边际地说下去,还是及时地做出引导,甚至干脆说出“过河”的方法?

【现象分析】上述案例反映了体育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一种十分危险的倾向,过分夸大学生主体在知识建构过程中的能动性,而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其实,教师和学生组成了一个教学共同体,当学生群体未能呈现出一些基本方法时,教师作为群体中的一员,除了点拨、引导之外,还有责任向学生介绍、讲解、传授,以帮助学生群体突破固有思维模式,进一步丰富群体方法。当然,教师有必要介绍的应是一些基本方法,而不必将每一种方法挖掘出来。上述现象中,学生对于过河的方法说不到点子上时,教师有必要提醒学生要利用石块过河,且不能弄湿鞋子和衣服。限制条件后,学生马上就能想出“铺石过河”的方法。所以,教师在有些情况下应做一定的点拨和引导,甚至是必要的讲解和传授,而不应走入“学生讲不出教师也不能讲”的误区。

二、课堂过于花俏,课堂实效大打折扣

【案例重现】有一节内容是“跳跃”的市优质课评比,器材是学生人手一块如砖大小的木块,整堂课从一开始教师就让学生玩木块,中间做了几次单脚跳、双脚跳以外,就是玩 “拼图游戏”“拼字游戏”“骨牌游戏”,学生自是乐在其中,原来一些辅的游戏教材,却成了体育课堂教学的“主角”。

【现象分析】我们常常将“激发运动兴趣”错误地理解成“兴趣至上”,再受“快乐体育”的影响,无论从教材的选择、教法手段的运用和练习负荷的安排上,都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上述案例就是颇为典型的例子,学生乐在游戏之中,殊不知与“跳跃”内容相干甚少。从某种意义上说,体育即育体,就是对人体自身进行教育,其中包括“三基”教育。为此,我们有必要走出“兴趣至上”而忽视课堂实效性的误区,采取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合理安排运动量,加大课堂练习密度,让“三基”训练落到实处。

三、教学过于民主,课堂纪律日趋淡化

【案例重现】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热闹”课堂,从课的开始到结束,学生都处在热闹之中,两手可以自由摆放,两脚可以随便活动,一些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小动作很多,甚至心不在焉,似听非听,似学非学,更有一些“犟头”,不听老师的再三招呼,游离于集体活动之外,做些与学习无关的事。这样的课堂多了所谓的“民主”,少了必要的组织纪律性,一些学生不能按要求去做,“各抒己见”,兴趣所至,助兴而为。

【现象分析】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是学生自主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催化剂。叶圣陶先生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创造精神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然而古语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学的“民主”是以课堂的组织纪律性为基础的,是离不开课堂管理的,事实证明如果没有效的课堂纪律,无限制地民主,就不会有成功的课堂教学。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纪律?我们需要形散神不散的纪律,我们需要个人与集体互动的纪律,我们需要自我调控的纪律,我们需要合作性纪律,我们需要超越的纪律。

四、学法过于作秀,小组合作流于形式

【案例重现】在一节校级体育公开课上,一位老师执教的内容是“行进间运球”,为了突破“行进间运球”按拍球的部位这个重点,新授一开始,老师就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究“行进间运球”按拍球的什么部位?生搬硬套地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性学习,疏不知这个浅显的问题学生只要稍作体会练习就能总结出来的,当今的课堂教学,像这样流于形式,表面上看似热闹,但效果甚微的合作性学习情况是屡见不鲜的,这些合作性学习有必要吗?

第7篇:课堂体育教学范文

体育课堂 规范教学

一、让学生全面认识体育课的意义,提升内心自我要求的高度

体育之效在于强筋骨、增知识、调情感、强意志。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体育之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予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健康是“1”,其他都是附着其后的“0”,这些“0”只有附着在“1”后,才拥有它的意义。在体育课上,我不断给学生灌输这些思想,端正他们的态度。

通过体育内堂,利用多媒体手段,给学生放映建国60 周年阅兵式等内容,提升学生对规范性队列练习效果的渴望,挖掘他们内心自我要求的高度。这样,在体育课上练习队列体操时,学生的积极性普遍提高,动作要领掌握得也比较到位。在教授篮球一课时,我为学生在大屏幕上展示了美国篮球比赛精彩上篮剪辑,以及年度精彩进球集锦,学生看得如醉如痴。当他们走上体育课时,拿着篮球,对着球网,充满了憧憬与渴望,课堂效果出奇得好。学生有了规范上好体育课的内心要求,教学活动就有了原动力,上起来就顺水顺风了。

二、让学生明确体育课的任务,强化上好体育课的规范性意识

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学生明确:上好规范的体育课,可以发展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 体育课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尤其是在促进体格健壮,全面发展体能,提高有机体对环境和抵抗疾病的适应能力,培养良好的精神状态,极为有利。可以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经常锻炼和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自觉性,并逐步提高其运动技术水平。同时,学生在规范的体育课中,受到良好的身心教育,培养坚定勇敢的意志品格,促进智力发展,培养审美观念。这些喜闻乐见的形式有:观看欣赏韵律操表演,奥运开幕式表演等大型文体表演活动的录像、图片等,让体育课由实用走向大美。

三、丰富体育课的内容,规范上好每一节体育课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丰富体育课的内容,把田径、体操、游泳、球类、武术、健美操、游戏等活动有机地充实到体育课中,上好每一节体育课。“一堂课,两个球,教师学生都自由”的“放羊式”体育课,一直是领导头疼,同行不屑,家长反对的体育课。为了上好每一节体育课,我都要根据学生要求,教材安排,场地情况,认真备课,细心准备。尤其根据学生的人体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身心发展的规律,细心准备,科学操作,保证每一堂课的成功。

在体育课堂上,教师主要是通过有声语言来传递思想和知识信息,而情感、动作、语气、视觉和环境等,都应该潜在地得到应用,以便于去纠正课堂上随时可能出现的偏离现象。体育教师要努力改变简单粗暴的形象,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体育课的乐趣所在。

四、丰富体育课组织形式,规范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增强学生体质,实现体育目的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需要经常全面的体育锻炼。要规范地上好课间操、眼保健操、搞好班级体育活动、运动竞赛活动、运动队训练等,丰富体育课组织形式,规范课外体育活动。这些习惯的养成,领导的要求是关键,而班主任与体育老师更应是积极的实践者。体育课的规范性探索还有很长的路可走。上好每一堂体育课,关心每一位学生是其中的关键所在,这需要所有体育老师与体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五、制定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立足“动”字,重在“创”字。

通过体育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课堂上反复“动”起来,强调动则有理,动则有方,动则有趣,动出花样,动出艺术,注重野趣,使他们在“动”中得到锻炼的价值,在“创”中享受成功的乐趣,并不断的完善自我。

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凸现健身育人。

⑴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第8篇:课堂体育教学范文

教学机智是一种特殊的机智。古今中外,许多人对教学机智作了解释,大家的角度各有不同,有侧重于描述其在情境中的表现的,如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况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如在处理事前难以预料而又必须特殊对待的问题时,以及对待处于一时激情状态的学生时,教师所表现出的能力(《教育大辞典》)。关于“教学机智”的言谈,在国外的书籍中也是不可胜数。早在二百年前,就有教育家指出,谁将成为好的教师或是坏的教师,关键在于他有没有形成健全的教育机智。赫尔巴特认为区别优秀的教育者与拙劣的教育者的界限就在于看他是否发展了一种机智感。他肯定了机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特殊的地位。乌申斯基在《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中也肯定了教育机智的重要作用,他说过,一个教师如果缺乏教育机智,他无论怎么研究教育理论,也永远不会成为实际工作上的好教师。钟启泉教授曾经对教育机智作了深入的探讨,认为教学机智是联结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媒介,机智是在实践中发展的。因此,机智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更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不可或缺的元素。

在查阅各种研究资料后发现,有人提教学机智,有人则会提教育机智。由于教学作为教育的一部分,教育是教学的上位概念,所以教育机智要比教学机智的概念大,教育机智倾向于表达机智在教育学上的意义,而教学机智则应该侧重于机智在课堂教学情境下的具体表现。教学过程中也贯穿着课堂管理的过程,成功处理课堂管理中的“意外事件”也属于教学机智,教学机智的内涵要远远大于课堂管理的机智。基于此,使得对教学机智的研究出现了两个趋势:一方面容易把教学中的“随机行为”当作教学机智,出现了教学机智的“泛化”;另一方面,又把教学机智仅仅当作对意外事件的处理,出现了教学机智的“窄化”。因此,本文主要对课堂教学具体情境中的机智进行研究,并从完整的教学过程来讨论机智地教学,而不仅仅局限于“意外事件”的处理。

二、体育课堂教学特点

“curriculum”(课程)的原意是“跑道”,“跑道”这个词的隐喻蕴示着教学是特定的人在特定的时空中进行的,每个人(包括教师和学生)都带着他独特的个性和思维方式、先有的经验和知识在具体的情境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建构,所以,教师不可能预测到学生的每个反应,甚至连他自己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都是一个未知数。就像我们的跑道是蜿蜒曲折的,前面的路根本不是我们力所能及的,更何况路是我们自己跑出来的,而我们自己也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此时此刻的“我”和彼时彼刻的“我”又有不同。

佐藤学描述的课堂教学的三个维度,课堂里同时发生着他与客体世界、与他人、与自我三位一体的实践,对学生的学习是如此,对教师的教学也是如此,所以,教学中的惊异有三类,即对知识主体的惊异,对学生的惊异,对自身的惊异。教师既可能在学习共同体中不断地发现和诠释知识,也可能在与学生的对话交流中发现惊异。此外,在教学中也会对“未发现的自己”有惊异之感等,越能抓住情境中的有益线索,就越有可能激发出机智的行动。

教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不是一个演“教案剧”的过程,而是完善并再度创造师生共同存在的精神生活的范本的过程。教师的施教不能一味地将信息单向传输给学生,也要关注施教中学生的情绪、学习的状态、达成教学目标的程度等,从学生反馈给自己的问题信息中,获得信号,抓住时机,用教育智慧来化解疑难,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全面提升素质。

体育教学中,由于教学场所开放,外界干扰因素比较多,往往会出现许多意料之外的情况,导致与教学设计的内容又有很大的偏差。处理这种情况,要求教师有敏捷的分析判断能力和果断处理问题的能力,更能激发出机智的教学。

三、体育课堂中的机智教学

教学需要设计,精心设计才能使教学精彩,但设计尽管浸透教师的心血,也只是一种教学预案,实际教学中何时学生的智力因素受阻,何时非智力因素受到干扰,是很难预料的,即便教师精心地将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预设于教案之中,也很难保证教学过程不受阻。所以,教师在关注教学生成这一环节上应多投入些精力,认真面对有意外发生却具有教育意义的教学生成,在课堂教学中及时调整教学预案,激发教学机智,一定能得到很好的效果,教师也必将在这一教学实践中加快专业发展的步伐。

教学机智不是天生的,她需要教师经过艰苦磨炼和用心领悟才能形成。教师要在短暂的时间做出反应,这种能力并非与生俱来,更不能寄托于教师随心所欲的“灵机一动”,教师需要积累各方面的知识,俗语说:“厚积才能薄发。”这就是需要教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古通今,具有精深广博的学科知识。

行动是一种实践形态,行动前的准备和行动后的反思则是一种理论形态,他们是密切联系的。如何“机智地教学”并不仅仅是行动中的问题,而是一个涉及“行动前”“行动时”“行动后”的完整过程。体育课堂中的机智教学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行动前:要能机智地教学,首先要营造一个和技术性教学实践不同的课堂,体育课堂都是在室外开阔的操场上进行,意外因素比较多,更容易产生一些意外事件,教师应该对课堂教学心中有数。其次,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与教学机智是一对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和教材的情况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既要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要在把握学科本质、教学要求、教材体系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研究。

2.行动中:研究机智地教学就不能仅限于“目标、问题、程序、技术”这些问题,在教学情境中,教学机智包括心灵、感情和身体在内的整个人的行动,意味着一种全身心投入的实践。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并时时观察学生、教材、环境所产生的意外因素。

第9篇:课堂体育教学范文

由于体育课大都在室外进行,组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各种干扰,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只有合理而周密的组织教学,才可能使学生从心理和物质上作好充分准备,从而保证体育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组织好教学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使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采取一定的组织教学形式来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从而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目的。然而,教无定法,任何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都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而变化的。怎样抓好小学体育课的组织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体育课是通过身体的各种练习,使体力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技巧以及室外上课的特点,行之有效地组织教学。

抓好体育课堂常规的组织教学。体育课堂常规是规范体育课的必要条件。教师必须严格认真,坚持不懈地抓好体育课堂常规教育。尤其是要抓好整队集合、服装、精神状态、礼貌行为、组织纪律、学生守则、场地器材的布置与收拾等常规训练与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使学生变成自觉行动,以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

抓好体育课各阶段的组织教学。体育教学过程是由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组成的,由于四部分教学内容和学生情绪各不相同,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地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忌出现先紧后松、龙头蛇尾的不良现象。上课前,教师要组织学生布置好场地器材等,为上课作好准备;上课开始时的组织教学特别重要,教师要抓住学生大都还处在课间休息活动的兴奋状态中的特点,采用趣味游戏,学生的情绪极易松懈,此时教师的组织教学更不能忽视,应采用一些调节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保持学生兴趣,如舞蹈放松、意念放松,同时作好课堂的小结。如何在体育教学实践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自觉地参与学习呢?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指对学生活动所具有的爱好和追求的心理倾向,它带有鲜明的感彩。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大脑处于高度兴奋,造成获取知识、探究未知的最佳心态。可见,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如何使课堂教学兴趣化呢?

1、导入课堂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它好比一场戏剧的序幕,要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求知欲,诱发出最佳的心理状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创设最佳的教学情。我在导入课堂时(课的开始准备部分),无论从场地的布置、学生活动的队形、活动的内容以及组织手段的形式等方面,都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时内容,因地制宜的为学生创设一种富有激情、新颖的外界条件。有时的场地采肜的是多方位、或半园形的、梯队形的、五角形的、马蹄形的、梅花形的等不同常规的场境设计,给学生一种好奇、新颖的感觉。热身活动时,有时采取否定上位的自由运动,通过教师的引导,师生一起一会儿自由练习、一会儿小组结伴练习;有时安排在音乐的伴奏下,师生一起自编自舞、或模仿各种动跳跃的随乐活动和无拘无束的唱游等。这种组织方式既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诱发了学生的练习激情,达到热身的效果,又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课能顺利进入运动技能状态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

2、新授教学时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授教学是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重要过程。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这个过程。为达到此目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启发、引导,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正确的思维,轻松地接受新知识。在新课教学中,要改变班级只是作为制约学生课堂行为的一种“静态的集体背景”而存在的现象,使班级、小组等学生集体成为帮助学生学习的一种“动态的集体力量”。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不要急于讲解新授知识的动作要领,而是要创设教学情景,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让学生进行自学积极地思维,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教师则根据学生所提问题进行边整理、边删改、边示范、边讲解的方法,最后很自然地引出了正确的动作要领,使学生在充满热烈探讨的交谈气氛中和积极参与思维的过程中,自然的掌握了新授知识的内容。如我在新授“前滚翻”内容时,场地安排是把垫子摆设在斜面上,在带着学生来到布置好的场地前时,用直问与曲问相结合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进入学习角色;问题有:垫子的用处?为什么要放在斜面上等等?这时学生便围绕着教师的问题提出了一连串的疑问。教师则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再用重问与轻问相互交替的方法,来抓住重点、引出关键问题,使学生能分清主次;最后教师再运用近问与远问的相互配合,把知识和技能进行纵向连贯。

二、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课堂教学不仅需要帮助学生“学会”知识,而且要指导学生“会学”知识,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就能快地获取知识,更透彻地理解知识,从而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信心,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

1、教给学生自觉学习的方法

育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要把体育教学单一的理解为只是直接为增强学生体质服务,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自觉学习、自觉锻炼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和“自练通行,自学得之”的目的。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要因地制宣的组织学习材料,使教材中的图案,文字表达方式能够符合各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性,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明确原理。掌握方法。如我在教学中很注重对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文的工作,根据不同的看做提出不同的要求:低段年级的学生应从明意开始,会用完整的话表达内容的要求、简易的做法等。中段年级学生应学会观图明意,并能对文字部分做到读中有思、思中有意;能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边读边议,逐步认识结论。高段年级学生要求按照教师提供的自学提纲进行独立思考,经过质疑问难,得出结论。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能促使他们在课前去主动了解课文知识、思考课文内容、探讨知识疑点等,经过质疑问难,得出结论。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能促使他们在课前去主动了解课文知识、思考课文内容、探讨知识疑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