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百万英镑观后感范文

百万英镑观后感精选(九篇)

第1篇:百万英镑观后感范文

[关键词]马克·吐温;《百万英镑》;拜金主义思想

影片《百万英镑》改编于马克·吐温著名的同名讽刺小说《百万英镑》,影片内容描绘了美国的一个小办事员出海游玩迷失方向,后遇救,随船来到英国伦敦。他身无分文,举目无亲,两个富有的兄弟给了他一张100万英镑的钞票,并以他在30天内凭这张钞票能否活下去而打赌。在影片的结尾,这个小人物不仅活过了30天,并且发了一笔财,还获得了一位小姐的芳心。《百万英镑》这部电影通过小办事员的种种“历险”嘲弄了金钱在资产阶级社会叱咤风云、呼风唤雨的作用。导演用连环画似的手法勾勒了不同人物在“百万英镑”面前的种种丑态,幽默滑稽,趣味横生,就如同一幅世态讽刺画,令人忍俊不禁。影片对社会上“金钱就是一切”“金钱是万能的”的想法进行了讽刺,揭穿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面容。《百万英镑》以其娴熟的幽默笔触描绘了资本主义社会金线至上的残酷现实,而影片中小人物的悲哀,也透射出整个社会的悲哀。本文主要透析影片《百万英镑》中的拜金主义思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透析影片《百万英镑》中的拜金主义思想

英国故事片《百万英镑》,是根据美国杰出的讽刺大师马克·吐温(1835—1910)的同名小说改编的。这部小说的叙事结构其实很简单。亨利·亚当原是美国一个公司的小职员,诚实而又正直,虽挣钱不多,但前途一片大好。一天,他一个人出海游玩,因将游船驶得太远回不了岸,后被一路过的英国船救下,并将其带到了伦敦,由此而开始了一段奇遇。在伦敦已穷困潦倒的他意外碰到两个古怪的有钱老头,他们拿亚当打赌,给了亚当一张百万英镑的钞票,一个赌亚当用这张钞票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一个则赌他有好运。故事的发展是赌亚当有好运的老头赢了,而且结局也是皆大欢喜:有了百万英镑的亨利·亚当真是人见人爱,一路绿灯,他在归还钞票前靠自己的聪明挣得了100万,还有了一个漂亮的妻子。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小故事,深刻地揭露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金钱万能的社会丑态,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马克·吐温的这部小说,创作于1870年,正是美国“幽默文学”极为繁荣的时期,这种根源于美国西部的口头创作文学,特点是诙谐、夸张,旨在逗乐。马克·吐温早期的作品深受其影响。但是,他的小说不是为幽默而幽默,而是把幽默的描写和对社会的讽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求达到启迪人的效果。马克·吐温是个社会批评家,他善于运用极度夸张的手法,把各类的人置于一面面哈哈镜前,让社会上各种事物丑恶之点放大好几倍,叫人看得更分明。这是作家常使用的一种揭露和讽刺社会时弊的有力手段。

影片牢牢地把握住小说的这些基本特点,在忠实于原著上做了必要的加工和补充。影片的主要成就,突出地表现在对主人公性格的延续和深化,塑造出了诙谐滑稽的男主人公亨利·亚当的银幕形象。亨利·亚当是个具有喜剧性格的人物。他原是个天真单纯的流浪汉。影片告诉人们:就连这样的一个人物也没有忘记想发财而去冒险。在他穷途潦倒的时候,意外地得到了一张百万英镑的面钞,生活从此有了新的转机。他周围的人们更对他阿谀奉承和百般巴结,于是闹出种种丑剧。影片开始提出的百万英镑的面钞,是根据虚构的英国银行曾特别印制出两张面值一百万英镑的面钞,以此作为全剧的引子。两位绅士兄弟在闲聊时提到这件事,因一张用过而注销,另一张则锁在银行的金库里。这两位绅士兄弟从银行买下了金库里一百万镑的面钞,便玩了一个耍弄人的诡计。碰巧,亨利·亚当正在波特兰路上拖着脚步走的时候,一个小孩子把一个美味的大梨子吃了一口,扔到了阴沟里。亨利正想不顾一切体面,硬去拿这个梨子的时候,忽然身旁有人拦住他。原来他的这一举动被两位绅士兄弟看得清清楚楚。他被人带上楼去,绅士的弟弟告诉他,说是拿他打赌……影片在这里揭示了发生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不均等的关系,以钱作为衡量一切贵贱高低的丑剧便一幕幕向观众拉开。

第一幕“饭店喜剧”,形象地嘲笑了老板的以衣帽取人的势利眼和拜倒在金钱脚下的奴才相。编导抓住了亨利的窘和惊,老板的先傲后屈,富有喜剧性的动作特点和人们常见的生活现象,使影片很快切入主题。当观众看到老板哈里士吓呆之后,接着百般告饶,说他决不因为亨利·亚当性格诙谐,在服装上有意和大家开玩笑,就不敢相信他是一位阔佬,当观众看到老板竟然表示亨利·亚当在任何时候光顾都殷勤招待,还可以赊账,无论赊多少都行时,自然会想到这个社会难道只有一个哈里士?影片开头就让两位绅士兄弟点出这个问题,一个漂泊的外地人,身无分文,毫无亲友,除了这张百万英镑的面钞外,一个钱也没有,而且又无法证明他自己是这张钞票的主人,那么他的命运又会是怎样呢?

“饭店喜剧”以浓厚的生活气氛作了回答:这个社会的人们认钱不认人。影片表现的是一场恶作剧。亨利·亚当是有口也难述满腹的委屈。他在真的阔佬面前被当作笑料和,但他并不以此为卑,反而很快就迎合了。他拿这张不劳而获的百万巨额的面钞,到处赊骗。他到衣铺,购置上等服装,把自己打扮起来,还要衣铺老板为他亲手制作高级布料的礼服。不出一星期,亨利·亚当不用一分钱就把一切需要的讲究东西和各种奢侈品置备齐全,并且在一家豪华的旅馆内住了下来。影片在表现这瞬间的变化中,对原作进行了恰当的增补。比如钞票被大风刮走的镜头,活现出亨利·亚当对巨钞的贪婪;旅馆老板接到电话时的反映和表现,把人的虚伪性揭示得淋漓尽致。影片安置大力士当亨利·亚当的帮手,为孤儿院筹备卖花瓶,等等,这些增添的人物和场景,不仅保留了原作的精神,而且更加突出了影片的主题和风格。影片增加的主要情节,是百万英镑的失而复得和由此引起的股票市场的波动。

亨利·亚当在走运时遇到一位美国同事赫斯丁。赫斯丁到英国来是为了兜售美国一个矿山的开采权,结果非但没有找到任何主顾,连回家的路费都赔了个精光。亨利·亚当和他一见如故,还让他以自己的名义去兜售,很快开采权就被伦敦的阔佬们抢购一空。亨利·亚当和赫斯丁各分得红利一百万元,在此投机买卖中发了横财。影片时刻没有忘记提醒观众注意,亨利·亚当是站在贫与穷边缘的人,他随时有可能成为穷光蛋。他没有得到“赌”来的百万英镑之前,他是不被世人注目的。现在不同了,亨利·亚当拥有百万英镑,一时间便成了轰动伦敦城的新闻人物。影片竭力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荣誉的变化全系于巨额金钱。当巨钞“不翼而飞”丢失了的时候,找亨利要账的人络绎不绝,因此引起股票市场的股票下跌,人们的惊恐、怨声都要把“富翁”亨利·亚当的脑袋砸个稀巴烂。当巨钞在旅馆地毯下找到,亨利·亚当狂喜,言词也铿锵有力,股票市场上的股票上升。霎时之间,“好人”变为“坏人”,又由“坏人”变为“好人”,这一戏剧性的变化,巧妙的安插,使影片达到了预期的讽刺效果,讽刺剧推向了高潮。

影片主人公在这场波浪中,性格随着情节的变化而变化。影片通过这闹剧式的滑稽手法,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无情的嘲弄。影片以十分严肃的态度,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性,进行了无情的剖析。影片在处理两位绅士兄弟上,并没有做过多的表现。他们两人的出场仅安置在影片的序幕和结尾。作为西方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他们两兄弟的打赌和外出旅游,都是创作者有意安排。亨利·亚当发现信中装的是百万英镑的面钞,急忙跑去找两位绅士兄弟。此时,亨利·亚当的心理活动也很复杂:“可是我很了解人们的脾气,知道他们自己把一张一百万镑的钞票当成一镑给了一个流浪汉的时候他们就会对他大发雷霆,而不是按理所当然的那样去怪自己的眼睛近视。”当仆人告诉亨利·亚当,他的主人已经出外旅游,亨利·亚当才去看信中的内容:这百万英镑的面钞是借给他用的,借期为30天。前面的“赌”,后面的“借”,这一“赌”一“借”,导出了“百万英镑”这部影片的全部契机。

亨利·亚当同年轻、美貌的英国姑娘波西娅的一段爱情插曲,寄寓了创作者的理想,同时也是影片的败笔。亨利·亚当是在美国公使举行的一次宴会上爱上她的。影片删去了波西娅与富翁的关系,以便更突出她同亨利·亚当的忠贞不渝的爱情。编导的用心,企图说明波西娅的与众不同,别人只认钱不认人,而她却只认人不认钱,唯有她是出污泥而不染,用人的纯洁性,改造人的拜金性,从而改造社会。这自然是一种空幻的理想、一种善良的愿望。影片喜剧性的结尾,无疑是对主题的冲淡。30天期满后,亨利·亚当穿着最为考究的衣服,带着波西娅,一同乘车前往绅士家。绅士两兄弟的打赌此时算是揭晓:弟弟赢了。绅士弟弟请亨利·亚当在他的委任权之内,挑选一个最好的职位,而亨利·亚当要求的“职位”是当他的女婿。这种结尾是西方电影惯用的一种使观众感到意外的手法。这样的结尾,给影片安上了一个十分光明的尾巴,这显然不能令人信服。当然,观众也许可能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这种结尾。亨利不选任何“职位”,而选“女婿”关系,这说明亨利在金钱的熏陶下变得更“聪明”了。百万富翁的女婿,自然也会是富翁,或者有了一条通向富翁的大路,这岂不比“职位”更合算。影片也因此更幽默,更具有讽刺性。但这毕竟是观众的理解,不等于影片的意图。

结语

一个身无分文、衣衫褴褛、无依无靠、受人歧视的穷光蛋,因为有了一张百万英镑的钞票,被当作了百万富翁,于是身价倍增,左右逢源,八面玲珑,备受欢迎。看似简单的故事其实蕴涵大道理,这就叫金钱万能。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风习,一种无形而强固的社会心理。在这种社会和这种人际关系中,从老板到店员,从商界到政界,金钱主宰一切,金钱就是上帝,金钱使一切成为自己的仆从和奴隶,也同样使人成为金钱的仆从和奴隶。如何克服拜金主义思想,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也许是这部电影留给我们最大的思考!

[参考文献]

[1] 郑国香.富人与穷人之间语气之间的差别——以《百万英镑》中富人兄弟与乞丐之间的对话为例[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

[2] 林晓芝.一张纸背后的人情冷暖——从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的角度解读《百万英镑》[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

第2篇:百万英镑观后感范文

“金子!只要一点就可以使黑变白,丑变美,错变对,懦夫变勇士,卑贱对高贵,老朽变得朝气蓬勃,跛足的可以丢掉拐杖,瞎子可以重见光明。它可以使受到诅咒的人得到幸福,使害着灰色癞病的人受人尊敬。”《百万英镑》是个很有趣的短片小说,读了《百万英镑》后,我有很多感想。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百万英镑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百万英镑读书心得1百万英镑是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拜读了这篇经典名著后,我被作者的幽默艺术所倾倒,收获了一次“心灵的震撼”。

故事讲述了穷小子亨利身无分文,两个富有的兄弟给了他一张一百万英镑的钞票,并以他在三十天内凭这张百万英镑的钞票能否活下去而打赌。结果亨利不仅活了下来,并且利用这张百万英镑发了一笔财,还获得了一位小姐的芳心。

读这篇文章时,我几次差点笑出了眼泪。马克吐温用他讽刺幽默的笔,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勾画了人们在金钱面前的种种丑态。最初看到衣衫褴褛、穷酸落魄的亨利时,周围的人都对他不屑一顾。但当亨利拿出巨额钞票时,他们又点头哈腰、阿谀奉承,每个人似乎都有着两张截然不同的脸。当服装店店员接过亨利递过去的钱,发现居然是一张百万英镑时——“他脸上的笑容刹那间僵硬住了,就像维苏威火山那些此起彼伏成波状的、像虫子那样蠕动的熔岩似的凝固在那里。”作者生动地勾勒出了店员的窘态,无情地讽刺了那些金钱至上的现象。

百万英镑读书心得2暑假中,我笑着读完了马克·吐温写的《百万英磅》。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美国穷小子亨利·亚当斯在伦敦的一次奇遇。伦敦的两位富翁兄弟打赌,把一张无法兑现的百万英镑借给一个诚实、聪明的穷人,看他在一个月内如何收场,哥哥认为他会饿死,因为他无法证明这些钱是他自己的,会受到别人怀疑,连银行都不会让他存钱;弟弟则认为他会过得很好,于是他们兄弟俩将一百万英镑的支票借给了这个贫穷的人——亨利。一个月的期限到了,亨利不仅没有饿死或被捕,反倒成了富翁,并且赢得了一位漂亮小姐的爱情。这个故事形象的描写了20世经初英国社会中势力、拜金的小人。

书中那些老板和服务员,甚至一些在场的人对亨利·亚当斯的前后反应,都十分耐人寻味。那些老板、伙计先前是都不用正眼看亨利,给他提供的更是一些残羹剩菜、别人不要的礼服,后来看到了那张百万英镑的支票后,表情夸张到无法想象,从本质上和态度上都对亨利发生了改变,不仅时刻保持微笑,还改了说词。他们对有钱人奉承巴结,却看不起那些穷苦的人。

令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在“我”收到两位富翁那一封信的一瞬间,原本,是这封信让“我”丢掉了梨,“我”对这些人的印象并不好,而拆开信封,发现两位富翁给了“我”一百万英镑,于是“我”对这两个人的印象大大的改变了,这是一个多么势力、拜金的小人啊。

读完这本书我想:人们之所以讨好亨利,不就是因为当时的人们太看重金钱了吗?拜金主义是可耻的,不劳而获更不应该!金钱不是万能的,世界上还有许多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

百万英镑读书心得3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的作品《百万英镑》语言诙谐滑稽,文字清新有力,读起来生动有趣、欢乐之情溢于纸面。他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不同人物在“百万英镑”面前的种种丑态,幽默滑稽,趣味横生,就如同一幅世态讽刺画,令人忍俊不禁。

《百万英镑》讲的是一个贫穷、诚实的人亨利在伦敦的一次奇遇。一天,他突然收到了一对兄弟的信。信里面有一张无法兑现的百万英镑的钞票要借给他,一个月为期。原来这对富翁兄弟打了一个赌:如果一个贫穷、诚实的人收到天上掉下的一百万英镑,他会有怎样的结果?哥哥认为他会饿死,因为他无法证明这些钱是他自己的,会受到别人的怀疑,连银行都不会让他存钱,甚至被捕坐牢。弟弟则认为以他的诚实和智慧会过得很好。于是他们兄弟俩将一百万英镑的钞票借给了亨利,并出国呆了一个月。没想到在这段时间内,人们对这位突然暴富的罕见富翁,竟拼命地拉拢他,从免费吃饭,免费买衣服,免费住宿……一个个见钱眼开的嘴脸像乞丐一样讨好他,趋炎附势并不断提高他的社会地位,一直到了除王室外最高的公爵之上!不光如此,他充分展示他的聪明,还得到了一位好妻子和三万英镑的银行利息,最后还得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成了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富翁。

在这个故事中,人们把金钱看做比世上任何事物还要重,当时社会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钱!成了衡量一切的标准!马克吐温用夸张和讽喻的修辞方法对“金钱就是一切”、“金钱是万能的”的想法进行了讽刺。我认为金钱不是万能的!金钱能买到床铺,却买不到睡眠;金钱能买到食物,却买不到口味;金钱可以买到书本,却买不到知识……金钱的确可以满足人们的虚荣心,但最真实的还是人坦荡的生活。就像亨利一样,他失去了金钱,但是他依然乐观地生活着。我们要用一颗坦然、平常的心对待生活,自己的生活要靠自己去争取去创造,只有勤劳的人才会有真正的收获。

通过阅读,我还明白了:做一个诚实的人,用智慧勇敢地把握人生中的机会,成功就在眼前,诚信是安身之本,智慧是临变不惊,勇气是立命之根。在亨利的传奇经历中,我们还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有关成功的规律:成功=诚实智慧勇气。

百万英镑读书心得4趁着暑假的空闲时间我读了马克吐温写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这部作品。文章对“金钱就是一切”“金钱是万能的”的想法进行了讽刺,我读的津津有味,因为小说不但幽默还 符合实际,内容也相当精彩。

《百万英镑》是讲一个贫穷、诚实的人,也就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收到了一对兄弟的信,信里面送给了他一百万英镑。原来这对兄弟打了一个赌,赌如果一个贫穷、诚实的人收到天上掉下的一百万英镑,他会有怎样的结果?哥哥认为他会饿死,因为他无法证明这些钱是他自己的,会受到别人的怀疑,连银行都不会让他存钱。弟弟则认为他会过得很好,于是他们兄弟俩将一百万英镑的支票借给了这个贫穷的人,并出国了三十天。没想到在这段时间内,人们对这位突然暴富的罕见富翁,竟拼命地拉拢他,免费吃饭,买衣服,住宿,,并不断提高他的社会地位,一直到公爵之上!不光如此,他还得到了一位好妻子和三万英镑的银行利息,最后还从两兄弟那儿得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过着非常非常幸福的生活。

看完这篇小说我觉得人们之所以讨好他,不就是因为当时人们太看重金钱了吗?金钱不是万能的,它买不到时间,买不到快乐,也买不到知识。我英语成绩不大好,然而钱不能使我提高成绩,在知识的大门前金钱是打不开的,只有好好学习,努力奋斗才能获得知识!

百万英镑读书心得5书是知识的大门;书是花草的养分;书是夜晚的明灯;书是鱼儿的海水。每天看书已成了我的习惯。中午,伴着阳光,我就静静地阅读《百万英镑》,读后思绪万千,浮想联翩。

《百万英镑》的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百万英镑》以列入“世界少年文学经典文库。”

《百万英镑》主要写“我”二十七岁那年在旧金山一个矿业经纪人那里当办事员。一次,“我”冒失地把船驶出海湾,一直漂到大海里,当“我”快绝望的时候,一艘开往伦敦的帆船救了“我”。下船后的第2天上午,“我”饿着肚子,狼狈不堪。正在这时,看见前边有一个孩子由保姆领着,把一只只咬过一口的美味大梨扔进了阴沟里。此时的“我”用贪婪的目光盯住那泥泞中的雪梨,“我”垂涎欲滴,肚子也渴望着它,当我下定决心要去拿梨时,一位先生从窗户里探出头来朝“我”喊叫:“先生,请进来吧。”于是,一个仆人把我引进了一个豪华的房间里,那儿正坐着两位年长的绅士,他们详细的了解了关于我的一切,最后他们告诉“我”,“我”正合乎他们的要求。他们交给“我”一个信封后,我打开一看,原来是一张五百万的支票,拿着这张五百万的钞票,“我”穿着破衣服,让那些只看外表的人大吃一惊。很快,这件事就传扬开了。大家都追着“我”跑。一个月后,两位先生回来了,其中的一位还把他的女儿嫁给了“我”。从此,“我”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我的命运。

第3篇:百万英镑观后感范文

客观地说,作为一名在绿茵场上取得过不少荣誉的足坛巨星,32岁的贝克汉姆在辞去英格兰队队长之后,面对后起之秀的步步紧逼,其在足坛的地位受到不小的威胁。然而,毫不夸张地说,在当今足坛,贝克汉姆所创造出的无与伦比的商业价值是其他人难以比肩的。作为一个最懂得利用自己形象与名声的球员,贝克汉姆已经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足球运动员,而是一个商业社会的掘金名词。那么,贝克汉姆是如何在短短的时间内成功为自己创造巨额财富,成为横跨体育娱乐两界的超级品牌?

个人品牌崛起

时光倒流到1995年,那时的贝克汉姆只是英丙球队征战低级别联赛的球员之一,绝没今天般的超级人气。那时的贝克汉姆,除了球衣,衣柜里几乎再没有其他款式的衣服;而每天在自家后院里练球是他球赛以外的主要生活。然而,几年之后,他却一跃成为世界媒体关注的超级球星,在时尚圈、娱乐界树立起个人的商业品牌。许多专家不约而同地把贝克汉姆的商业成功归结于三点:个人球技了得;外表出众;老婆维多利亚。

依靠右脚任意球的特长,20岁的他敲开曼联的大门,那时的他意气风发,略带羞涩的微笑让英国球迷们开始倾倒。1996~1997赛季英超首轮联赛,曼联对阵温布尔登,贝克汉姆以60米超远距离吊射,成为与被称为曼联“国王”的坎通纳齐名的又一名超级球星。潇洒的球技开始让他在报纸头条上崭露头角。稍加留心我们就可以发现,只要场上形势允许,贝克汉姆就会抓紧机会向观众展示他令人眼花缭乱的华丽球技。比如在罚任意球的时候,他会让足球以一条漂亮的弧线绕过人墙,紧贴着对方守门员舞动的手臂然后悠然地落入球网。他精确的下底传中,远距离的斜长传也并不仅是比赛当中的华丽点缀,更是美学意义上的一种愉悦享受,是高超技术的一种展示。

贝克汉姆并不是唯一球技高超之人,是那张英俊的脸让他比别人更迅速地成名,也因为那张脸让人们以更快的速度忽略他在足球上的天赋。谁都不会忘记当年在老特拉夫德,他一记惊世骇俗的中场吊门,人们看见了高举双臂,笑得阳光般的脸,那一球改变了贝克汉姆一生,那张脸更是刻进了许多人的脑海。

仅仅凭借着出色的球技和帅气的外表,并不能让贝克汉姆成为关注的焦点。1999年与辣妹维多利亚结婚后,“贝克汉姆”才逐渐成为时尚的代名词,并成功树立了自己的个人品牌。在辣妹的推动下,贝克汉姆频频亮相各大电视台,并开始登上各大杂志的封面,其公众号召力开始溢出体育界:2000年贝克汉姆被发现身上多个部位有文身,带动世界掀起了文身热潮;2001年贝克汉姆开始戴钻石耳环,进而在全球范围引发了耳环热;2002年贝克汉姆先后为两本世界顶级杂志《GQ》和《玛丽嘉儿》拍性感照片并成为封面人物,进而成为全世界同性恋者公认的最佳伴侣;2004年贝克汉姆登上了《名利场》封面,大幅提升了其在美国的人气……除此之外,小贝还不断变化自己的发型,从1996年那头英国青少年传统秀发到2000年的光头,从2001年的莫西干头到2002年的小辫头,再到现在的两条辫子,贝克汉姆在短短的几年时间更换了十几种发型,影响了英国乃至世界每个年龄层的时尚人士。

更让人惊叹的就是贝克汉姆和辣妹制造新闻的能力,辣妹总是不间断地向媒体透露出个人生活的隐私。此后,辣妹又将她和小贝的结婚照以100万英镑的价格卖给了世界著名的《OK》杂志社,并亲手导演了与美国影星道格拉斯夫妇那场轰动全球的关于“谁更俗气”的“口水战”,使得小贝夫妻再次成为全球娱乐媒体的焦点。此外,在辣妹的引领下,小贝经常出席各种娱乐界的颁奖典礼,拍广告,甚至拍电影……

于是,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贝克汉姆完成了从足球运动员到娱乐明星的过渡,使得既不是世界最优秀的球员,也不是英国历史上最出色球员的他成了世界上最具商业价值的球员。

联手顶尖俱乐部

作为足坛巨星,贝克汉姆联手世界顶尖俱乐部,为其从球场上带来滚滚财源;而在足球俱乐部看来,“贝克汉姆”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金矿,其巨星般的人气和影响力也为俱乐部带来无限的商机。尽管足球为贝克汉姆带来的财富并不是其所拥有的全部,然而,“球员”的身份和精湛的球艺正是贝克汉姆打造其个人品牌的根基所在。

18岁那年,年轻的贝克汉姆凭借球艺为自己打开了赚钱生涯。那时,他从曼联青年队晋级到一队,拿到了20万英镑的签约费和2500英镑周薪,总年薪大约有10万英镑,从而为自己的财富之路做了良好的铺垫。在赫赫有名的曼联中,贝克汉姆凭借帅气的外表,率性而为的执着精神和鬼斧神工的右脚任意球,逐渐在国际足坛崭露头角。随着名气不断增加,其腰包也逐渐饱满起来:根据贝克汉姆1999年与曼联签署的合同,除了每周9万英镑的周薪外,曼联还得向他支付每周2万英镑的肖像权使用费。也就是说,单单足球一项,贝克汉姆每年的收入就达到450万英镑左右。而一直以来,曼联都在以手中这张“贝克汉姆”王牌,谋求在远东和美国市场的巨大利益。据悉,曼联在这些地区的电视转播权出售和数不清的衍生产品销售带来的利润估计每年超过2000万英镑,光贝克汉姆的7号球衣每年销售额便达5000多万英镑。

2003年6月,贝克汉姆在球场上成功实现了“惊险跳跃”。他脱下穿了十多年的曼联球衣,离开了老东家,以3500万欧元的天价转会西班牙豪门皇家马德里队。不算各种奖金,贝克汉姆的年薪高达750万欧元,实现了自身商业价值的升级。贝克汉姆加盟皇马,也使得皇马彻底确立了自己在世界足坛的霸主地位,无论从球队实力、俱乐部的财政收入(光球衣销售就提高了三倍),还是球队的号召力来说,皇马已经将包括曼联在内的其他欧洲豪门甩到了身后。有人估计,贝克汉姆的到来,可以让皇马一年至少净赚千万欧元。例如,借助贝克汉姆在中国的超级人气,皇马2005年的中国之行直接收益达到800万欧元,而整个亚洲之行的总收益达到2000万欧元之巨。

在许多足球俱乐部看来,由于高知名度和人气,贝克汉姆无疑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因此,贝克汉姆此次和洛杉矶银河队所签订的为期5年的合同,年薪十分丰厚,1000万美元,比他在皇马的960万还要高。更何况他的肖像权带来的4000万/年,意味着小贝每年的基本收入过5000万,相当于每天一辆宝马啊!分析认为,在新秀不断涌起的足球领域,32岁的贝克汉姆的运动生命和

球场造诣已经走下坡路了,但是,精明的美国人看中的是其所蕴藏的巨大商业价值。贝克汉姆的外形完全符合美国人的审美观,加之美国的造势运动可谓是世界之最,所以美国方面对贝克汉姆的商业价值极有信心。毫无疑问,银河队愿意花这么多的钱,对贝克汉姆而言绝对是意外的惊喜,同时也标志着其商业价值的再次刷新。

广告代言攒财富

凭借着超级人气和影响力,贝克汉姆走出了绿茵场,并在广告界打出一番新天地。他曾为阿迪达斯、百事可乐以及沃达丰等世界知名的公司做过广告。调查显示,2004年贝克汉姆的广告收入高达1000万英镑,这是所有足球球员通过拍广告所赚到的最高酬劳。其中百事可乐广告片酬达1百万美元,而先前小贝从“POLICE”牌太阳镜广告中收益500万英镑。此外,小贝为沃达丰移动电话做广告收入100万英镑;在一款电脑游戏中出任主角形象酬劳150万英镑;同妻子维多利亚共同为英格兰国内的TBC化妆品公司代言收入也达6位数,此广告中小贝和一大堆足球泡在浴缸里。同时,贝克汉姆还与吉列公司签署三年价值900万美元的广告合同,另外他还和英国的Marks&Spencer服装公司签署了广告协议。更有甚者,阿迪达斯公司同贝克汉姆达成协议,出资1亿英镑购得了他同企鹅合影的广告宣传画的一生使用权。

2006年11月,著名的《太阳报》披露了贝克汉姆在过去一年的广告代言酬劳――1900万英镑,一个骇人听闻的数字!尽管在德国世界杯之后,交出国家队队长袖标并吃了麦克拉伦的闭门羹让贝克汉姆接连遭到旧广告商的无情罢黜,但截至2006年底,包括阿迪达斯、吉列(西班牙市场)和百事在内的国际知名品牌依然将贝克汉姆视作代言人。对普通人来说,也许1900万英镑这样的数字,是好几辈子的收入,但这的确仅是贝克汉姆一年内涉足广告赞助和个人形象代言后的所得。

事实上,贝克汉姆能获得广告天王的地位,与当年英超的管理阶层密切相关。在很多人担忧频繁拍照和广告旅行会分散球员精力之际,英超表示联赛管理者一般不会干涉球员利用球队知名度赚钱。在他们看来,作为一个成功联赛中一支成功球队的一员,商业活动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据英国《观察报》分析,目前贝克汉姆的广告商业总价值业已达到2亿英镑以上的新高度。在分析贝克汉姆广告现象时,英国体育媒体专家奥斯波恩指出:并不是所有体育明星都可以和贝克汉姆相提并论,现在,贝克汉姆已经从体育明星的形象中走出来,在更大程度上他被看作是一个大众偶像。无论在哪个国家踢球,都不会影响到他的商业价值。

全方位推广个人品牌

除了在球场上和广告代言上积攒财富以外,贝克汉姆还通过其他途径推广个人品牌,从而为维持其超级人气和滚滚财源打下坚实的基础。

贝克汉姆和维多利亚的“夫妻档”就是其拓展个人品牌的重要方式之一。与辣妹维多利亚的结合使得小贝成了音乐、时尚以及影视圈里的宠儿。很多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正是与辣妹的婚姻促使了小贝品牌的大红大紫。这对金童玉女自从合二为一之后就成了英伦三岛上最知名的明星拍档,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成了媒体炒作的焦点。

第4篇:百万英镑观后感范文

关键词:百万英镑;证券交易所;《笨拙》杂志;幽默讽刺;夸张;间接塑造法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17(C)-0303-01

一、背景知识

阅读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第一件引人注目的恐怕就是那张一百万英镑的钞票了,很多读者一带而过,以为是作者纯粹的虚构,甚至以此作品作为论文的个别同学都不仔细求证,在论文中写道:“从表层上看,《百万英镑》完全是虚构的,因为其中的情节很荒诞,令人难以置信,如一张面额高达百万英镑的钞票,两个有钱人打赌,以及众多的夸张情节。但怪诞中有真实的东西:拜金主义,一切向钱看,有钱就能赢得尊重,没钱就会处处遭人白眼。”[1]这位作者想通过情节虚构反衬拜金主义的真实,但是这种不负责的学术态度必须戒除。事实上,英国政府确实发行过百万英镑的钞票。“英格兰银行于1948年印制了11张‘百万英镑’的巨额钞票,当时许多专家认为这样大面额的钞票弊多利少,不宜发行。英格兰银行决定予以销毁。但销毁了10张,还保留了1张。”[2]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面临的严重通货膨胀竟逼的当局于1924年发行史上最骇人听闻的高额纸币:100万亿马克纸币。当时一个月内面包涨价86倍多、肉涨价88倍多,钞票面额肯定会涨。因而,在特殊历史时期由于特殊用途发行巨额钞票完全有可能,我们在做学术研究时一定要小心谨慎、认真负责、严格求索,绝不能因为论证一个观点而发表不符事实的观点。

小说主人公“我”是旧金山一个矿业经纪人手下的办事员,深谙证券交易规则,因而才能运用自己的经济头脑帮助劳埃德。马克•吐温生于1815年,卒于1910年,证券交易所早已建立。最早的证券交易所是1613年设立的荷兰阿姆斯特丹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开业于17世纪,而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92年5月17日,因而是完全写实的。

《笨拙》杂志创刊于1841年,是幽默讽刺周刊杂志,在1969年被布雷德伯里和埃文斯印刷公司收购之后步入黄金时期,风靡全英,刊登包括萨克雷、沃德豪斯、坦涅尔等著名漫画家讥讽政治、刻画生活的杰作。拥有诸如布朗宁、卡莱尔、菲茨杰拉德、朗费罗、勃朗特、维多利亚女王、艾伯特、爱默生、狄更斯、梅尔维尔的名流忠实读者,可见受欢迎的程度,因此就不难理解为何小说中,尽管《笨拙》杂志把“我”描绘成和一个伦敦塔的哨兵谈价钱的衣衫褴褛的家伙,仍然大大提升了“我”的地位,“我”仿佛得到了军功章一样欣喜若狂。

二、话语特色与主旨的传达

马克•吐温以幽默讽刺见长,少了一份刻薄,多了一份亲近,更易打动人心、赢得共鸣,《百万英镑》也不例外,生花妙语随处可见。“我”难以忍受衣服店服务员的鄙视,挑战性的递上百万钞票时,“他笑容可掬地拿了过去,那种笑是堆满了整个面孔的,其中包括折纹、皱纹和螺旋纹,与你向水中扔了一块砖的地方差不多,随后在他看了一下那张纸币时,这种笑就立刻僵在脸上了,死了似的,仿佛你所见到的维苏威火山边上那些小块平地上的水纹状的、到处都是蛆虫一样的大片的熔岩似的”。把服务员见钱眼开、眯着眼睛笑的动态比喻成波纹,而且是形态各异的波纹,可见笑容中的媚态,而僵住的笑容是冷却的熔岩、蛆虫遍地则表现出了作者对势利小人的鄙夷之情。其后,经理又奉承道:“让那些小客户们稍候一下吧,记好这位先生的地址。”这段话不仅把老板讨好富人的媚颜奴态刻画的入骨三分,“让那些小客户们稍候一下”还说明了虽然社会认可“人人平等”的理念,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人都自觉地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媚上欺下,在自己被欺压、被蔑视的时候想要尊重与公平,但却对比自己卑微的人嗤之以鼻,这也说明了心理学中的著名结论“施虐者往往都曾被虐”,人的劣根性是难以更改的。

夸张也是作者鲜明的语言特色。波霞腼腆地“甚至头发也红了”、劳埃德得到“我”的帮助时“在一阵大喜中手舞足蹈,几乎会将家具都弄散架”都具有丰富的感染力。“我”在与公爵争夺首位时,“尽管吵得不可开交,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接着他就不顾一切地用他的家世和祖先来显耀一下,我估计他最有力的依据是征服王,就用亚当来对付他,我声称自己的祖先是亚当,从我的姓就能够看出来,而他仅仅是个支系的”,双方拼命攀比家世与祖先,居然连亚当都搬了出来,可见交际应酬的无聊、市侩。

《百万英镑》中的间接塑造法对于人物性格的呈现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小说中“我”与旧识劳埃德走了三英里,途中他始终在述说他的经历,我因为想念心上人什么也没听进去而他却毫不生气又原原本本讲述了一遍,侧面烘托了劳埃德的善良老实。通过描写波霞走过去坐在老先生怀里亲吻老先生惊得蒙在鼓里的“我”目瞪口呆表现出了波霞的天真顽皮。

第5篇:百万英镑观后感范文

几百年来,英国王室的生活对外界始终高度保密,高贵富有,是普通人眼中最基本的王室风采,然而英国最近的新闻中报道,现在的白金汉宫逢雨天便会漏水,雨水沿收藏了数以万计艺术品的女王画廊天花板滴下,境况堪忧,王室很可能未来10年都凑不够资金修缮。神秘浪漫的王室一下跌入人间,原来女王不仅有皇冠加冕的荣耀,也会遭遇没钱补房顶的尴尬。

更令人意外的是,历史上白金汉宫的主人们,对于这座豪华住所却极少报以赞扬的口吻:爱德华七世称它是坟墓,乔治五世经常声称自己要远离这里住到肯辛顿宫,乔治六世觉得这里是个冰窖。不过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小时候只是简单抱怨说,要在宫里来来去去,没有一辆自行车还真不行,自1952年登基起,伊丽莎白二世在这里已经居住了60多年。

乔治三世购买 维多利亚女王大修

白金汉宫因建造者白金汉公爵而得名,起初建在白金汉公爵和国王的领土中间,公爵为了能把前院向公共道路方向延伸,还特意征得了王室的同意,并表示感谢。初建好的白金汉宫只不过是一座普通的砖房,零散的侧翼通过一个弧形柱廊与立体建筑相连,但依然被誉为“一座非常美丽的宫殿……任何挑剔的国王也不会轻视它。”公爵的最后一任妻子在这里居住了很多年,直到1743年去世。这里的继承人、公爵的私生子以21000英镑的价格将宫殿卖给王室。

乔治三世一直想要一所私人住宅,能离圣詹姆士宫稍远点儿,大手笔买下新居后,国王和王后夏洛特愉快地成为居住在这里的第一代王室成员。1761年,乔治三世将白金汉宫赠送给夏洛特王后,改名为王后宫,他的15个子女中有14个出生在这里。

1826年,乔治三世的儿子,即后来的乔治四世,指定他最喜欢的建筑师约翰・纳什花费432000英镑将这里修建得金碧辉煌,所用花费是收购价的20倍,大大超出国会所批的15万英镑经费。正是这位英国历史上最一掷千金的君主把白金汉公爵的一处乡间寓所改建成了真正的宫殿。

改造后的整个宫殿用巴斯岩砌成,按照国王的意愿保留了原建筑的骨架,入口和原来一致,但加深了建筑的深度。宫殿朝向花园的一面,向中央草坪修了一个半圆形的突出建筑,南端还设计了武器库。今天的王室餐厅、蓝厅、音乐厅都是在当时修建而成。

工程之浩大,以至于直到乔治四世死后,也没有完工,他的弟弟、继任者威廉四世下令继续施工,但迟迟没有搬入这座宫殿。真正成为这座宫殿第一个主人的,是年轻的维多利亚女王。

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18岁的她心高气傲,一心想做这座旷世宫殿的女主人,她不断催促工程进度,终于在登上王位后入驻白金汉宫。她让建筑师加高了建筑,拆掉大理石拱门,关闭荣誉廷,修建了一条长110米的仿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面。这个墙面曾在1912年被阿斯顿・韦伯伯爵拆除,后又重建。即使入住新居后,工程也还在营建中,不久女王就厌倦隆隆的施工噪音,开始讨厌起这座豪华宫殿。

直到1845年,在维多利亚女王督办下,王室寓所才建成了今天的模样:其北翼和南翼的两侧宫殿得以延伸,且被第四翼即东侧的宫殿封闭,成了一座四方的宫殿。这个东侧的外立面上有座宽阔的阳台,王室成员的传统性亮相就在这里。

在此后的168年中,王宫又经几次修建,但在外观上基本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乔治六世在位时,木柴取暖的时代终结,白金汉宫有了燃油供暖设备,王宫中的霉味消失了,人们穿过走廊时再也不用穿着厚厚的毛皮大衣了,而这走廊的照明灯和地毯还是出自维多利亚女王当年的手笔。

虽然经过无数次的翻修和完善,但白金汉宫象征崇高荣耀和权力的金色扶手楼梯和红色地毯始终没有改变过。

长方形“大迷宫”

白金汉宫的主体建筑为五层,其中的三层是核心区域,附属建筑包括皇家画廊、皇家马厩和花园,如果要进去参观,一天时间恐怕是不够的。

白金汉宫的南门是主要通道,但不是正门,乔治六世时,南门是举行各种仪式时仪仗队的出发点。这里曾是重要的货物流转通道,但查尔斯王子大婚时,这里成为运送王妃礼物的大门,此后“货物通道”的名字便不再有人叫了。

只有王室成员和贵族才有权从正门进出,一些政要人物有时也会获此殊荣。所有普通的参观者只能走正门旁边珠宝厅大门。国王和王后走的则是花园门,这是位于宫殿北侧的私人通道,鲜少人至。

普通参观者进入珠宝厅大门,可以看到宽阔的桃花心木门在你面前自动打开,有侍从验明身份后由专人带入参观,对气味敏感的人会觉得这间小小等候室有股淡淡的霉味,这也是白金汉宫独特的味道。

接着,你会经过伊丽莎白二世加冕画像,来到一条紫红色的长廊,这里挂满了维多利亚女王、爱德华七世等历代君王的画像,这里还不是真正的王室生活区域。

从空中俯瞰整个宫殿近似一个正方形,事实上这是一个规整的长方形建筑,经历过上百年间的几次大改造,建筑的内部结构多少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德文希尔公爵夫人当了12年女王的衣橱管理员,每次下班后都需要有人送她回房间。而女王的祖母玛丽王太后曾经由于走错了一个岔路,绕了一个多小时才找到回去的路。

伊丽莎白二世的老仆人拉夫尔・怀特第一次进宫时还是个小跟班,王宫之大让她瞠目结舌,几个星期后才搞清楚方向。但在这里工作几年后,还是不明白,为什么两个人同时从一楼走进宫殿,一个从东北角的王室交易所进入,另一个从西南的厨房进入,这样面对面走,最终将走入不同楼层,而永远不会相遇;而如果两个人同时在地下室乘电梯,一个上五楼,一个上四楼,最后的结果却是同样到达顶楼的仆人房间。

五百多名仆人为王室服务

今年87岁的伊丽莎白女王跟丈夫菲利普亲王大部分时间都住在白金汉宫,他们的家拥有775个房间,包括52间王室成员与宾客卧室以及188间工作人员卧室。

白金汉宫的一楼有许多寝宫,1844年厅是女王举行私人聚会的地方。尼古拉一世来访签订英俄协议时住的就是这里;隔壁的卡耐温套间一直是外国元首下榻的房间。就是在这位卡耐温先生的建议下,乔治三世才买下了白金汉宫。一层的游泳池最初是乔治六世时修建的,很多王室成员小时候都在这里学习游泳,包括查尔斯王子和安德鲁王子。

二层由一条主楼道作为大动脉连接各处,两边是女王秘书、新闻专员等人的办公室。这些办公室没有很华丽的陈设,只有简单的大理石办公桌,绿色盆景和沙发,当然那可不包括挂在墙上的女王收藏的名画。

地处二楼西北角的女王寝室不是外人可以随便进入的,这里挂满王室成员的肖像,有舒适的长沙发、厚厚的地毯和锦缎窗帘,女王选择的是一张有帷幔的双人床。

二楼最著名的是一些大名鼎鼎的豪华套房,这里的装饰充分混合使用了黄金和象牙,紫红色的地毯、洁白的大理石雕刻和王室肖像。蓝色客厅被视为宫内最雅致的房间,摆有为拿破仑一世制作的指挥桌。白色客厅用白、金两色装饰而成,室内有精致的家具和豪华的地毯,大多是英、法工匠制作的艺术品。

女王的宴会厅放置了一张可容纳60人的巨型餐桌,旁边是王室成员平时用餐的地方。王室餐厅有一个真皮屏风,屏风一边是餐桌,另一边是一个精致的纯银炉子,用来烧烤法式火焰薄饼。

王宫的厨房离餐厅很远,位于整个建筑的左侧地下,这是为了防止油烟味熏到就餐的王室成员。厨房有一个小型升降机把做好的菜和餐具送往餐厅,而此前仆人需要爬72级楼梯才能把饭菜由厨房端上桌。伊丽莎白二世的丈夫菲利普亲王曾经因为一次早餐上没有看到烤面包而十分生气,吓得管家立刻一步四个台阶地下楼去拿,他后来回忆道,一共只用了不到5分钟。这简直是个奇迹。在仆人的回忆中,温莎家族的人并不都是苛责严厉的,曾有仆人给玛格丽特公主倒咖啡时把炉子一起端起,公主面前的餐巾当时就着了,女王竟笑着说,你看,他要把玛格丽特点着了。

王室厨房一直保持了中世纪的昏暗和原始气息,到1952年,这里才有了一丝现代痕迹,煤气灶代替了巨型的生铁炉,洗碗机,精致的食品搅拌机和各种电器陆续出现。

每次出国,管家都要准备长长的早餐食品清单:马尔文地区的瓶装水(以保证不打乱女王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提普垂的果酱、苏格兰的油酥饼、茶叶和福南・梅森食品店的英式水果蛋糕。宫殿的三楼是众多职员的办公室、客房和王室成员的衣橱间,还有育儿室。

整个白金汉宫用铁栏杆围着,正对主建筑的铁栏杆外有个广场,中央竖立着维多利亚镀金雕像纪念碑,四组石雕群环绕周围。白金汉宫有自己的邮局、警察局、消防队甚至业余足球队,停车场、加油站、汽车维修站也一应俱全。每个星期有专人将宫殿里的300多座时钟上好发条进行维护,此外还有250多部电话和4000多只灯泡需要擦拭。曾经有超过550人在白金汉宫为王室提供日常服务,这还不包括临时雇佣的工人。

女王也领工资

有专家评估白金汉宫价值50亿英镑,但考虑到这座建筑的政治和历史意义,人们更倾向于这是一座无价之宝。英国工党一直认为这座庞大的豪华宫殿在使用上十分浪费,大约有四分之三的面积并没有被充分利用,女王也承诺将好好利用,但拒绝将它出租,女王在白金汉宫度过了愉快的童年生活,这可能也是她不愿这么做的原因之一。在这方面,她的儿子查尔斯王子的态度则很积极,遗憾的是因为迟迟没有继位,查尔斯王子说了不算。

女王夫妇经常在温莎城堡度周末,这处宏伟的物业据称是世界上占地面积最大的城堡,但这两处宅邸早就不属于女王,而是英国的国家财产。英国“光荣革命”后,“王室地产”的产权就被议会掌控。1760年,英王乔治三世和政府签署协议:君主放弃对王室产业的权利,每年将王室产业的收益上交政府,以换取国会每年支付给君主的“王室年俸”。王室年俸用于整个王室的公务开销,10年审核一次。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在1952年接受《王室费用法》,代表皇室放弃来自“王室地产”和大部分祖业的收益。作为交换条件,政府每年提供“王室费用”以偿付王室成员直接的公务开支、提供“议会年金”作为王室成员的劳务报酬。英国交通部还要支付王室成员用空中和铁路交通方式出公差的费用,如果要开车出公差,车马费就只能让王子公主们自付。上世纪王室成员出公差时爱选出行体验舒适便捷的军方固定翼飞机,但为了避免赤字,2001年后坐直升机出差成为王族首选,几乎不坐军机。

1991年,英国议会将女王的年俸定为979万英镑,十年间以7.5%的速率增长,以抵消通胀。这里包括了女王本人的790万英镑,王夫菲利普亲王36万英镑、安德鲁王子25万英镑、安妮公主22万英镑……英国中级商业主管的年薪只有5万英镑。

2002年6月,王室第一次通过报纸公布了女王一家在2001――2002年间的开支明细,此类信息过去10年才公布一次,公布的对象仅限于议会。此后,王室公布花销明细成为一项惯例。这份报表厚达160页,由几百份图表和不计其数的脚注组成,读起来颇为费力。

现代英国国王更像一个公务员,他(她)每年要出席2200多次正式活动,在各种国宴和酒会上会见名人,处理5万多封信函。事实上直到今天,国家的立法、行政和司法仍然要在形式上由英国国王授权。

王室俸禄大部分用来养房子

女王的“工资”主要用于王宫内大小职员的薪俸,和王宫内的各项开支。1992年11月,女王的一所宫殿温莎城堡发生火灾,为了筹措巨额修缮费用,女王于1993年宣布,白金汉宫将于8月7日――9月30日向公众开放并收取门票。女王经常会有外事活动,周末会到温莎城堡度假,如果白金汉宫中央的旗杆上升起君主旗,那代表她没有外出;如果是英国国旗,那代表她恰好不在家。维护王室宫殿已成为王室最大的一笔开销。

王室上个财政年度的开销总账目显示,王室从去年3月31日至今年3月底共花费了英国纳税人3820万英镑。有1500万英镑被用于白金汉宫、温莎堡等王室成员住所的保养维护,400万英镑被用于王室成员出行。据估计,这几年白金汉宫墙壁的维修费用已达300万英镑,宫中画廊的穹顶也需修缮,费用将为150万英镑。

女王助手称,由于缺钱,白金汉宫未能妥善维护,导致小毛病不断。2007年,一块石板从白金汉宫的房顶上落下,差点砸到从下面经过的安娜公主。去年又有一块石头落下,险些砸中一名正在执勤的警察。白金汉宫在给首相的信中写道:“宫殿是英国旅游的主要景点,每年都接待大量的游客。保持女王宫殿的良好状态对经济和英国的形象都至关重要。”

第6篇:百万英镑观后感范文

一场改变世界的经济产子

这位凯特王妃诞下的王室新成员将是继祖父查尔斯王子及父亲威廉王子后,排名第3顺位的王位继承人。可以说这位宝宝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要改变英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

2012年末,英国王室传出凯特怀孕的消息,公司顺势推出以“宝宝性别”“宝宝姓名”“宝宝封号”“头发颜色”等为主题的。仅“宝宝姓名”一项的赌注就高达100万英镑。连英国公司内部的人都说:“这是我们所见过的最大的、新奇的市场。”

随着宝宝出生日期的临近,越来越多的公司从中看到了商机,王室宝宝周边日用品生意火爆异常:英国卫兵制服婴儿连体装、摇篮形状的饼干、限量版马海毛玩具熊等等。根据英国零售研究中心的估测,王室婴儿周边产品的销售额将高达2.4亿英镑。此外,各大奢侈品牌的婴儿产品销量也呈直线上升:爱马仕的婴儿鞋袜、蒂芙尼的婴儿餐具、古驰的婴儿毛巾、迪奥的婴儿服装……

著名银饰品牌Thomas Sabo还特意以王室宝宝为灵感,推出添上英伦王室元素的吊饰。同时,英国皇家铸币厂宣布,将为这个孩子的降生发行一枚新的5英镑银币。另外,大批国外游客不远万里踏上大不列颠国土,就是希望能够第一时间在英国本土见证英王室小宝宝的诞生。

有英国专家估计,英国民众将花费2.43亿英镑(约合人民币22.2亿元)来购买纪念品、香槟以及其他食物庆祝这个英国王室第3顺位继承人的诞生。

消费是刺激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王室宝宝的出生将会给缓慢发展中的英国经济注入一支兴奋剂,无疑会带动英国各种消费相关的产业发展。众所周知,近几年英国经济一直萎靡不振,消费疲软乏善可陈,这从2012年伦敦奥运会举办的糟糕程度可见一斑。眼下英国正在推行财政缩减政策,上千名政府公职人员面临失业,但是,英国经济的未来很有可能因为这个王室宝宝的诞生而有所改变,至少儿童用品、玩具等产业一定会迎来“王室热”。

“凯特王妃效应”

谁是英国女孩儿膜拜的对象?如果以前是戴安娜王妃,曾经是“贝嫂”维多利亚,那么现在毫无疑问是凯特王妃。

早在2003年凯特开始和威廉王子约会后,她的穿着打扮就一直受到公众和媒体的关注。凯特宣布订婚消息时穿着的Issa的蓝色丝绸礼服在Net-a-Porter网站上很快被抢购一空;价值2.8万英镑的戴妃订婚戒指戴在凯特手上仅仅两天后,精明的英国商家便推出了这种戒指的经济适用版,售价仅为35英镑,原来“王子与灰姑娘的幸福生活”唾手可得。

自从凯特跟威廉王子大婚以来,凯特俨然成了英国的活体广告牌,各类女性用品的最佳代言人。大婚后的第一个清晨,凯特穿着ZARA的应季蓝裙出现时引起一片热议,ZARA的粉丝兴奋地说“H&M被打败了”;大量印有准新人照片和名字缩写字母图案的盘子、杯子成为各大卖场热销产品;同年夏天慕名前来观赏肯辛顿宫的游客就已经创下了纪录,其中多数人是冲着威廉王子与凯特王妃而来的,只需花费15英镑,便可游览凯特曾就职的时装店,曾去过的莫西吉夜总会及婚礼举办地威斯敏斯特教堂等13个景点。

不少经济学者认为,凯特是继奥巴马夫人后最有机会影响服装品牌股价的时尚新偶像,而这被命名为“凯特王妃效应”。

英国王室经济学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王室之一,英国王室也是最会赚钱的王室。为什么其生财有术,经营有道,品牌效应会一呼百应?这是因为英国王室深谙经济学原理。

从圣保罗大教堂到白金汉宫,从温莎城堡到爱丁堡,英国的众多名胜古迹都打着皇家旗号,英国每年与王室相关的旅游景点和物质文化遗产带来的收入就高达45亿英镑。英国媒体最新报道,王室资产管理局每年能为王室带来可观利润,对应的无形资产为83亿英镑;王室成员出访国外,为英国带来的海外广告效应价值超过40亿英镑。

每次英国经济出现衰退时,英国王室都担任“救火队员”的角色,这主要通过与王室成员相关的大型庆典营销来进行。

当年戴安娜王妃的世纪婚礼轰动全球,同时也让英国赚得盆满钵满;2012年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的大婚给英国经济带来约20亿英镑的刺激,仅婚礼纪念品的销售额就达到5亿英镑;2012年英国女王登基60周年庆典又给英国带来大约5亿英镑的旅游消费;而此次“王室宝宝”的到来给英国经济带来的刺激更是不容小觑。

所以英国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英国王室”这一品牌。“英国王室”旗下的子品牌包括“白金汉宫”“伊丽莎白女王”“凯特王妃”等等。在众多的子品牌中品牌价值最高的当属“英王御准”,即英国王室认证,它是英联邦乃至世界最权威的认证之一,所有品牌都以获得这一认证为无上殊荣。至今获得过“英王御准”的品牌有:宾利汽车,卡地亚珠宝,苏格兰威士忌,亨氏番茄酱,伊丽莎白雅顿护肤品,敦豪快运……

为了“王室御用委任状”不致泛滥,“英王御准”有着严格的规定,目前仅有伊丽莎白女王、女王丈夫爱丁堡公爵和查尔斯王子三位有资格颁发各自的御用委任状。三位王室成员只能向一家厂商的一类产品颁发一份委任状,但是一家厂商的一类产品却可以同时获得多位王室成员的委任状。此举很好地保护了王室御用这一金字招牌。

虽然“英王御准”门槛很高,但不论对企业还是个人而言,获得御用委任状都几乎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美事。首先,获得御用委任状并不意味着之后所有的商品都要无偿贡献给王室,该拿的利润一分都不会少。更为重要的是获得王室御用的信息可以在产品包装、广告等处展示,不仅是一份无上的荣誉,更能极大地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信心。

国家是品牌最有力的背书

从“凯特王妃效应”到英国的王室经济学,我们可以看到品牌的优良形象往往得益于“国家品牌”为“产品品牌”做了一个非常好的背书,这个“国家品牌”包括国家的王室成员、国家元首、国民的价值观念、劳动者素质、社会维护体系等等。

德国制造一向以“优质产品、精工制造,完美品质”著称于世,但是德国货也曾被人瞧不起。1840年瓦特发明蒸汽机以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英国代表了制造业的最高水平。英国产品拥有原产地优势,而当时的德国货在品质上的确达不到英国人心目中的高水平,被英国人看不起。

第7篇:百万英镑观后感范文

李斯先给5个子女每人分了1000英镑,然后又给2个孙辈每人2000英镑,接着又将3000英镑分赠给了几个亲朋好友。众人得到这笔“飞来横财”后,几乎全在一周之内花得一干二净,有的立即用来支付账单,有的度过了一个欢乐假期。这些钱是李斯辛苦一辈子攒下的血汗钱。

李斯将剩下的6500英镑积蓄全部用于安排自己的葬礼,他请工匠刻好了自己的墓碑,上面刻着:“纪念我们亲爱的父亲和祖父安德鲁・李斯”。在墓碑的底端特意预留着一行空白,用来填写具体去世日期。

转眼一年时间快过去了,李斯发现自己还健在,很纳闷,去医院做了复诊。结果让人大吃一惊,复诊结果显示,李斯患的并非癌症,而是慢性阻塞性肺病。

虽然“死而复生”,一贫如洗的李斯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他说:“因为这场误诊,家人和我经历了地狱般的感觉。我考虑向卫生主管部门那家误诊的医院。”

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李斯现在呼吸困难,身体虚弱的他只能终日足不出户,因为他根本买不起代步工具。当地卫生主管部门目前正在调查这起误诊事件。

解读 /鲁湾

误诊在国内外的医院都存在。但误诊率到底是多少,国内媒体上存在不同的报道。

前一段曾报道广东卫生部门某领导在博客上放话,说住院误诊率为三成,门诊误诊率为五成。但这个误诊率遭到专家的质疑,认为一些比较复杂的疑难病症在短时间内难以确诊定性,需要持续观察与诊断过程,所以首次门诊的诊断只是对病人病情的一个初步诊断,往往不够准确,但不能就此得出误诊的结论。有人认为住院误诊率不到一成。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误诊误治研究会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对标准误诊文献15048篇中的46万份报道病例进行计算机处理中,发现有12.8万份误诊病例,误诊率为27.8%。误诊原因中占第一位的是医生经验不足,占25%,是整个误诊的四成。

比较权威的是中新社报道过。中国医学误诊文献数据库资料显示,中国临床医疗总误诊率为27.8%,比国际平均临床医疗总误诊率的25%高出2.8个百分点。

第8篇:百万英镑观后感范文

不约而同按兵不动

早在冬季转会期开启前,舆论普遍认为今冬将很难出现大手笔、多频次转会事件,中超、中甲球队的突然杀出,并没有打乱主流联赛的步调节奏,反倒是将欧洲联赛衬托得更加冷清。“冬窗不花大手笔”这一观点几乎是欧洲中上游球队的共识,比如多特蒙德在冬窗开启后失去了霍夫曼(转出)和贾努扎伊(租借期满)两名主要轮换球员,但主帅图赫尔依然表示,“这个冬天对于转会很放松,不会给俱乐部提出什么要求。”多特蒙德还冒着夏天贱卖的风险,拒绝了尤文图斯为京多安开出的3000万欧元支票,足见冬窗“不宜交易”。在本赛季冬季转会期成交价前10名转会中,中超球队占据了半壁江山,Top25最贵转会中,与豪门沾边的只有罗马以1600万欧元签下巴西新星热尔松以及阿森纳花费1250万欧元转入埃及球星埃尔内尼两笔。其中,18岁的巴西进攻型中场热尔松在巴甲弗鲁米嫩塞打出名堂后,罗马早在去年夏天便想“迎娶入门”,这一次在热尔维尼奥身上大赚一笔后,马上支付了“心愿单”,算不得“突击花钱”。与此同时,虽然阿森纳在冬季罕见开出高价引援,却也与预期中的暴风骤雨相去甚远。由于本赛季英超形势大乱,曼市双雄、切尔西和利物浦遭遇不同困境,莱斯特与托特纳姆一路狂奔,阿森纳半程过后依旧紧咬榜首,多年来第一次看到联赛夺冠的曙光。早在去年12月,温格就放出话来要搏一搏,“这个冬天我会很忙,毫无疑问。我已经开始忙碌了,一个月前我就已经说要应对各项赛事的我们人手有些不足,尤其是在中场上,我们会很忙,绝对的。”迎来名不见经传且适应性存疑的埃及人,一来是应对了中场伤病危机,二来对于夏季转会期就无所作为的温格来说,总算是完成了买入非门将球员的“任务”,对球迷多少有所交代。然而事实却是,球队也同时转出了法国国脚德比希。

国际米兰租借埃德尔、罗马租借沙拉维也都是补强阵容的经济划算之举,拜仁虽然在中后卫位置上遭遇了严重的伤病打击,却只是在考察过众多“普通”的候选人后,以租借形式拿下了早已与国家队无缘的塔什彻,多特蒙德和进入欧冠16强的沃尔夫斯堡非但没有补强球队,反而以1900万欧元和1200万欧元的收入成为了德甲冬季大赢家,而意甲和德甲整个冬天都没能诞生一笔超过千万欧元的引援。曼城的最大交易则是敲定了瓜迪奥拉夏天来投,皇马和巴萨两支超级豪门在这个冬天不但没有一笔引援,连风传的转会流言都少得可怜,与“西超双雄”搭上联系的只是诺利托和小卢卡斯。而即便面对国际足联的转会禁令,马德里双雄也没有恐慌性买人,多少有些出乎意料。倒是多年无缘欧冠的塞维利亚做了一回“中间商”,他们用1100万欧元“转正了”因莫比莱,转手就将前意甲金靴送回母队都灵,代价则是85万欧元的租借费,外加赛季结束后1100万欧元买断条款,换句话说,塞维利亚“贷款”给都灵,还款期为半年,利息85万欧元。

五大联赛的冬季转会窗的标王直到最后一刻才产生,英超斯托克城以1830万英镑的高价签下波尔图中场因布拉,无论从球员本身还是交易金额来说,着实算不上重量级,不过这就是本赛季欧洲联赛冬季转会期的现状。去年7月,法国后腰因布拉在挑遍了半个欧洲足坛后,以2000万欧元的身价从马赛加盟波尔图,半个赛季下来却水土不服,联赛只有10次出场,欧冠竟然只打满了一场,身价一路跳水。谁知斯托克城却跳出来接盘,他们的开价还让波尔图小赚了400多万欧元。不容忽视的是,英超联赛创下了近五年冬窗砸钱之最,依然没能激起太多波澜。

两级分化的英超

在冬季转会窗口关闭后,根据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公布的数据,英超球队在本赛季冬季转会期内的总支出达到1.75亿英镑,创下近五年来的新高,逆势拉升了冷清的冬季转会市场。五年前的2011年初,英超球队在冬季转会期内的总支出为2.25亿英镑,却远没有今天这样百花齐放。那一次贡献最大的是利物浦,“红军”以创当时英格兰转会费纪录的5000万英镑将托雷斯卖给切尔西,又用这笔转会费签下卡罗尔和苏亚雷斯,一出一进就制造了1亿英镑的消费。而这一次,推动整体交易的却是众多中下游球队。由于英超从下赛季起实行新的电视转播合同,降级意味着将失去这一切,这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球队的投资,他们渴望留在这个联赛中。根据英超的奖金分配细节,各队拿到手的奖金可以按照以下公式来计算,即总奖金数=设施费(转播场次数)+成绩奖励分成+国内转播分红+海外转播分红+商业收入。其中,后三项分红为“保底工资”,各支球队不分排名高低,拿到手的都一样,数额共计5420万英镑。其他两项分红,属于“能者多劳”。人气高的球队,自然被转播的场次就多,设施费相应增加,而成绩好的球队也能够获得更可观的奖金。转播场次超过10次的大球队,英超联盟会格外拿出钱来予以奖励,不过,联盟也同样照顾了中小球队利益,像莱斯特、赫尔、伯恩利、斯托克城这样人气不足的球队,8场转播场次下来,也会拿到近880万英镑的分红,上赛季从英超降级的女王公园巡游者队尚且分到了6488万英镑的巨额分红。随着天空电视台、英国电信与英超三年51亿英镑的合同在2016-2017赛季开始生效,英超各队的奖金分成将会翻番。根据预期,“垫底球队”的收入也能达到1亿英镑。正是在如此巨大的利益驱动下,冬窗开启后,排在积分榜后六名的球队支出竟然达到9000万英镑,超过所有球队总支出的一半;而去年同期,后六名球队的支出还只有2000万英镑,不到总支出的20%。保级队纽卡斯尔联从斯旺西签下英格兰国脚、“新杰拉德”谢尔维花费1120万英镑(约1600万欧元),还砸下1100万英镑买入托特纳姆边锋汤森,足见“喜鹊”誓死留在英超的决心。

综合看来,英超还是继续延续了“大手大脚”的一贯作风,只是比起去年同期的风光有所减弱。一年前,英超“不辱名声”地成为全球冬窗花销第一联赛,切尔西拿下意甲飞翼夸德拉多,豪掷2650万英镑,风光一时无二,曼城以2500万英镑买入博尼和切尔西3200万欧元卖掉许尔勒同样吸引众人目光,而今曼联、利物浦、曼城基本上都是小打小闹,另一家豪门切尔西更是偃旗息鼓。自2003年阿布入主蓝桥以来,切尔西已经在冬季转会窗花费了2.14亿英镑(不包括本次冬窗),位居英超第一,远远领先第二名曼城的1.3亿英镑。全球性经济寒冬使得阿布花起钱来不像刚来时那么随意,但卖出已经没有位置的拉米雷斯却也让“蓝军”大赚了一笔,不过,由于希丁克只是救火教练,俱乐部不会冒险在新帅接手前就随意采购,因此切尔西这个冬窗除了租借了曾经的欧洲金童奖得主帕托外,以350万英镑签下美国天才中卫米亚兹加已经算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交易了。阿布也乐得将2800万欧存进银行,为下赛季储值资本。连有着欧洲转会“风向标”之称的英超都缺少金钱的刺激,“蝴蝶效应”使得转会“食物链”难以广泛形成,今冬欧洲足坛一潭死水也就顺理成章了。当然,除了单纯的经济因素和计划因素外,还有不少原因共同作用造成了转会市场的冷清,首当其冲的便是今夏将要在法国拉开大幕的欧洲杯盛宴。

大赛之前不跳槽

针对冬季转会市场的萧条,不少人提出类似的观点:2016年是欧洲杯年,许多国脚基本能够确保一个主力席位,他们为了稳定性不希望改换门庭,所以涉及欧洲杯国脚的转会很难成行。这样的说法是站得住脚的,因为上一个如此“无聊”的冬季转会窗正是发生在2012年欧洲杯前。那年的冬季标王是莫斯科迪纳莫队的匈牙利国脚德茹扎克,这位高光时刻只在埃因霍温的球员也成了近年来最“潘俊钡亩季标王。与此同时各大豪门几乎毫无动静,莫塔和加里・卡希尔已经算是比较响亮的名字了。再往前的2008年1月,亨特拉尔和阿内尔卡是当季冬窗的最大牌球星,但也仅此而已。当时的亨特拉尔还没有走出过荷甲,阿内尔卡此前10个赛季换了8个东家,从皇马、阿森纳一路跌至博尔顿,早就引不起什么热议了。而一般冬季转会大热都出现在非大赛年,比如2011年的1月,球迷们就目睹了托雷斯、卡罗尔、哲科、苏亚雷斯等众多高身价球员的转会,这些事件放在夏季转会期都能算是重磅炸弹。现在看来,比起之前几届欧洲杯年,2016年欧洲杯带来的影响更大。由于赛事的扩军,能够参加大赛的球员数量比以往更多,想要挖这些球员的墙脚恐怕只能再等半年。不过,洲际大赛造成转会寒冬的说法也被不少人质疑,比如2014年1月,就有多个重量级的转会发生,而他们又都是半年后巴西世界杯的参赛成员。其实,有些球员虽然能够在国家队确保位置,但在俱乐部有可能踢不上球,急需转投踢得上比赛的球队来保持状态;还有一些球员是边缘国脚,他们需要改变目前环境,希望能够用半个赛季拼一次参加大赛的机会。这两类球员的转会欲望都是比较强的,而2014年冬窗完成转会的马塔和德布劳内正是在莫里尼奥手下毫无存在感,这才铤而走险,而卡巴耶则是不愿意放弃转投豪门的机会方回国加盟了大巴黎,马蒂奇的转会则更是不受任何限制,因为塞尔维亚国家队压根就没获得世界杯的门票。

冬季转会对于不跨年联赛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补充,但对于欧洲联赛来说只是算是一个小小的调整期,不但操作时间短,由于没有夏季间歇期长时间的训练时间,也很难保证新人加盟就能迅速适应,因此许多球队往往会选择“冬眠”,除非是一定要拼死一搏才会所有动作。由于事发仓促,冬季转会期更容易产生“水货”,比如前面提到的托雷斯、卡罗尔和夸德拉多就是最好的例子。不单是上述三位,2012-2013赛季冬季转会的英超标王桑巴身价高达1200万英镑,女王公园巡游者在那个赛季面临保级的任务,面临严重的防守漏洞,球队花巨资从安郅引进了前布莱克本队长桑巴,但刚果球星的到来并没有能够彻底解决防守问题,反而是经常在比赛中出现低级失误。在加盟女王公园巡游者队7个月后,桑巴又返回了俄超,而QPR也在这个赛季降入了英冠。类似没有派上用场的“救命稻草”还有许多,比如2014年1月加盟富勒姆的米特罗格卢,由于在那个赛季欧冠小组赛有惊人表现,被“农场主”以超过千万英镑引进,不过希腊国脚加盟球队仅仅出战了3次,表现平平,富勒姆也在赛季末不幸降级。即便是一向严谨的德国人,也在冬季转会期栽过跟头。知名媒体“欧洲体育”前不久就评选出德甲联赛十大最差冬季转会,其中不乏“小之王”范尼、德甲金靴艾尔顿、亚洲足球先生卡里米等响当当的名字。可见,冬季转会期只能用来做一些小修小补的微调,倘若是般的豪掷,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输得精光。相信在欧洲杯过后,随着众多球星的涌现,各支球队必定会挥舞着钞票营造出“爆买”的氛围,转会市场的真正开启就在今夏。

引言摘

第9篇:百万英镑观后感范文

为什么凯特王妃产子会产生如此大的轰动效应?为何英国王室的一举一动都会牵动世界的神经?让我们揭开凯特王妃产子与英国王室经济学背后的秘密。

一场改变世界经济的产子

凯特王妃诞下的这位小王子将是继祖父查尔斯王子及父亲威廉王子后,排名第3顺位的王位继承人。可以说这位宝宝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要改变英国未来乃至世界经济。

2012年末,英国王室传出凯特怀孕的消息,公司顺势推出“宝宝性别”、“宝宝姓名”、“宝宝封号”、“头发颜色”等为主题的。仅“宝宝姓名”一项的赌注就高达100万英镑。连英国公司内部的人都说:“这是我们所见过的最大的、新奇的市场。”

随着小王子的诞生,越来越多的公司从中看到了商机,皇室宝宝周边日用品生意火爆异常:英国卫兵制服婴儿连体装,摇篮形状的饼干,限量版马海毛玩具熊等等。根据英国零售研究中心的估测,皇室婴儿周边产品的销售额将高达2亿4千万英镑。此外,各大奢侈品牌的婴儿产品销量也呈直线上升:爱马仕的婴儿鞋袜;蒂芙尼的婴儿餐具;古驰的婴儿毛巾;迪奥的婴儿服装……

著名银饰品牌Thomas Sabo还特意以王室宝宝为灵感,推出添上英伦王室元素的吊饰。同时,英国皇家铸币厂宣布,将为这个孩子的降生发行一枚新的5英镑银币。

有英国专家估计,英国民众将花费2.43亿英镑(约合人民币22.2亿元)来购买纪念品、香槟以及其他食物庆祝这个英国王室新成员的诞生。

众所周知,近几年英国经济一直萎靡不振,消费疲软乏善可陈,但是,英国经济的未来很有可能因为这个王室宝宝的诞生而有所改变,至少儿童用品、玩具等产业一定会迎来“王室热”。

“凯特王妃效应”

谁是英国女孩儿膜拜的对象?如果以前是戴安娜王妃,曾经是贝嫂维多利亚,那么现在毫无疑问是凯特王妃。

早在2003年凯特开始和威廉王子约会后,她的穿着打扮就一直受到公众和媒体的关注。凯特宣布订婚消息时穿着Issa的蓝色丝绸礼服在Net-a-Porter网站上很快被抢购一空;价值2.8万英镑的戴妃订婚戒指戴在凯特手上仅仅两天后,精明的英国商家便推出了这种戒指的经济适用版,售价仅为35英镑,原来“王子与灰姑娘的幸福生活”唾手可得。

自从凯特跟威廉王子大婚以来,凯特俨然成了英国的活体广告牌,各类女性用品的最佳代言人。大婚后的第一个清晨,凯特穿着Zara的应季蓝裙出现时引起一片热议,Zara的粉丝兴奋地说“H&M被打败了”;大量印有准新人照片和名字缩写字母图案的盘子、杯子成为各大卖场热销产品;同年夏天慕名前来观赏肯辛顿宫(戴安娜王妃故居)的游客创下了历史纪录,其中多数人是冲着威廉王子与凯特王妃而来的。

2012年4月26日陪伴威廉王子出行时,凯特身穿蓝色的丽贝卡・泰勒(Orla Kiely)套装,而仅仅30分钟后,这款裙子在官网上就被订光。

英国媒体有个趣统计,女人们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加“凯特”,至少为英国经济注入了10亿英镑的收入,这其中包括服装,珠宝,手袋、长筒丝袜,平均每个英国女人至少花掉250英镑。

如今凯特王妃诞下小王子,其“示范效应”更是不言而喻,从待产的圣玛丽医院到婴儿房间、产后住院的房间设备,产后休养场所,无一不成为民众热捧的对象。其实凯特王妃产子最大的“示范效应”还在于其会提升英国国民的产子热情,提振英国经济。

不少经济学者认为,凯特是继奥巴马夫人后最有机会影响服装品牌股价的时尚新偶像,而这被命名为“凯特王妃效应”。

英国王室经济学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王室之一,英国王室也是最会赚钱的王室。为什么其生财有术,经营有道,品牌效应会一呼百应?这是因为英国王室深谙经济学原理。

从圣保罗大教堂到白金汉宫,从温莎城堡到爱丁堡,英国的众多名胜古迹都打着皇家旗号,英国每年与皇室相关的旅游景点和物质文化遗产一年带来的收入就高达45亿英镑。英国媒体最新数据显示,王室资产管理局每年能为王室带来的可观利润,对应的无形资产为83亿英镑;王室成员出访国外,为英国带来的海外广告效应价值超过40亿英镑。

每次英国经济出现衰退时,英国王室都担任“救火队员”的角色,这主要通过与王室成员相关的大型庆典营销来进行。

当年戴安娜王妃的世纪婚礼轰动全球,同时也让英国赚得盆满钵溢;2012年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的大婚给英国经济带来约20亿英镑的刺激,仅婚礼纪念品的销售额就达到5亿英镑;2012年英国女王登基60周年庆典又给英国大约带来5亿英镑的旅游消费;而此次“王室宝宝”的到来给英国经济带来的刺激更是不容小觑。

所以英国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英国王室”这一品牌。“英国王室”旗下的子品牌包括“白金汉宫”、“伊丽莎白女王”、“凯特王妃”等等。在众多的子品牌中品牌价值最高的当属“英皇御准”,即英国皇室认证,它是英联邦乃至世界最权威的认证之一,所有品牌都以获得这一认证为无上殊荣。至今获得过“英皇御准”的品牌有:宾利汽车,卡地亚珠宝,苏格兰威士忌,亨氏番茄酱,伊丽莎白雅顿护肤品,敦豪快运 ……

为了不致“皇室御用委任状”泛滥,“英皇御准”有着严格的规定,目前仅有伊丽莎白女王、女王丈夫爱丁堡公爵和查尔斯王子三位有资格颁发各自的御用委任状。三位皇室成员只能向一家厂商的一类产品颁发一份委任状,但是一家厂商的一类产品却可以同时获得多位皇室成员的委任状,此举很好地保护皇室御用这一金字招牌。

国家是品牌最有力的背书

从“凯特王妃效应”到英国的王室经济学,我们可以看到品牌的优良形象往往得益于“国家品牌”为“产品品牌”做了一个非常好的背书,这个“国家品牌”包括国家的王室成员、国家元首、国民的价值观念、劳动者素质、社会维护体系等等。

全球最有价值的100个品牌中,有51个是美国品牌,其品牌强势离不开自总统开始的强大背书宣传。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在随丈夫访问达文波特市时穿了一条红白格无袖连衣裙,短短几天内,这款裙子就被民众抢购一空。米歇尔的背书为美国时尚品牌产业注入了强劲的活力。

美国总统每次出访都前呼后拥,看似铺张浪费,其实是在为美国品牌做广告。凯迪拉克汽车、波音飞机、雷朋眼镜……无数美国品牌借着总统出访而被全世界消费者所熟识。

基于此,我们应该深刻的认识到,产品品牌除了企业和行业视角,国家战略才是最大的背景。比如美国品牌,包含着颠覆式的创新和高科技,再如法国品牌的潜台词是带有艺术气息的浪漫和时尚,对于Made in China来讲,则是深深植根农耕传统后短期跨越式发展打造的价廉物美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