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百万扩招下的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百万扩招下的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百万扩招举措的实施,有助于缓解我国高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推动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但是也导致高职院校生源不断增多,不同的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为其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增强人才培养的有效性,成为了值得很多人员思考的问题。文章以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为对象,分析百万扩招背景下其人才培养模式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完善对策。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提出了高职大规模扩招100万的要求,鼓励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军人、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报考。高职院校百万扩招是适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高端人才需求的重要举措,也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在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生源结构发生了变化,各个学生之间的文化、技能、知识体系等存在较大的差异,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实需求,所以亟待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革新。酒店管理专业作为高职院校的重要专业,不仅担负着带动学校整体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职责,而且担负着为国家酒店管理行业输送高端人才的重任,在百万扩招背景下必须要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百万扩招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所带来的机遇

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体系改革提供了机遇

百万扩招是我国政府提出来的大型人才培养任务,要想顺利完成这一任务,高职院校不能只管“招”而不管“教”,必须要实现招与教的同步,对现有的教育模式和办学思路进行调整,提升对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视度。百万扩招并非仅仅意味着规模扩大,还意味着结构的优化以及质量的提升,这将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关注点。在这一背景下,高职院校生源结构得以优化,不仅可以为其办学水平的提升带来有利作用,而且还能够为其教育过程的改革提供助推力,促进院校的高质量发展。

为校企“双元”育人提供了更大可能

随着国家百万扩招政策的出台,高职院校开始主动或者被动与社会性生源接触,而在社会生源中有很多都是企业中的职工,所以高职院校必须要开放校门,与企业、行政单位等实现紧密联系、加强合作,依据企业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另外,大规模扩招将院校原有的生源格局打破了,很多企业开始将自身的职工送往高职院校进行深造,这也为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有助于推动“双元”育人的顺利实施。

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人才培养模式滞后百万扩招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当前很多高职院校依然采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将课堂讲述——实习锻炼等作为重要的模式,在教学中教师依然采用的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学生要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上课学习,这对于普通招收的高中毕业而来的学生是有利的,但是对于社会成员的学习是不利的,因为社会成员通常都没有更多的学习时间,难以适应这一需求。同时,还有很多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运用的是传统的方式,将“我讲你听”作为重要方法,整个课堂氛围较为沉闷,教学效果不理想。因为不注重新手段、新方法的运用,导致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低下,整体人才培养效果堪忧。

课程体系不健全

课程体系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是否能够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会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效果。在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生源结构发生了变化,所以必须要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革新,提升课程体系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但是当前很多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所采用的课程体系依然是传统的,过于注重对学生传输酒店管理基础知识以及专业知识等内容,而没有将新技术引入进来,比如智慧酒店管理有关的内容等,导致学生所学的内容与市场发展不相符,难以提升竞争力,也无法为酒店管理行业发展带来更为强大的推动力。

师资队伍欠缺

随着百万扩招的实施,高职院校生源更多,但是很多院校并没有及时增加专业教师,导致现有的教师队伍难以适应百万扩招的发展需求,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且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智慧酒店不断投入运营,对人才的专业化技能要求更高,对应的对酒店管理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技能要求,但是很多院校现有的教师队伍却并不完善,大部分教师都是科班出身或者刚毕业而来,没有经过长期实践锻炼,缺乏专业技能。

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对策

健全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应当积极顺应百万扩招的发展需求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优化。要在运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引入互联网为载体的多种类型教学模式,比如可以采用直播课教学、微课教学等,也可以构建对应的学习平台,定期在学习平台中上传学习内容,使各个类型的学习者都能够有机会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满足学习者个性化需求的同时,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同时,还要加强校企合作,提升校企之间的融合度,为学生更好地参与实习提供有利条件。比如要与企业合作共同建立人才培养体系、共同对课程进行设置,还要规定好学生参与实习的时间,定期分批次将自身的学生送往企业中参与实习,院校教师要与企业师傅相互沟通,深入了解学习者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另外,还要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比如树立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以目标为导向对教学过程进行革新,优化教学内容,使学生向综合型方向发展,满足酒店管理行业的发展需求。

优化课程体系

在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生源结构复杂化特征更为明显,所以也必须要根据不同的生源特点对课程体系进行构建,比如针对于酒店企业职工类型的“学生”来说,他们通常实践技能经验较为丰富,但是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不够,所在建立课程体系的时候要侧重于理论知识的培养,使他们学习更多的理论内容,与实践能力相配套。而对于社会中没有学历、又没有参加过酒店管理工作的“学生”来说,则要加强基础知识的教育,构建以基础知识为主的课程体系。通过多种多样课程的设置,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当然,要确保课程体系与每一种学生类型相符合,就必须要对学生进行详细分析和归类,高职院校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对每一位学生的情况进行深入了解,采集有关的信息,并通过信息的筛选和归类等,对学生划分类别,构建对应的数据库,对每一种类型的学生都进行信息资料的详细保存。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第一,高职院校要通过多种途径招聘专业化酒店管理教师人员。现有条件下很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都较为缺乏,影响了日常课程的开展,对此必须要通过多种途径来招聘教师人员,可以对传统的招聘方式进行保留,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加入与企业的联合,从企业中招聘兼职酒店管理教师,负责实践课程的教学。第二,要对现有的教师进行培训与再教育。高职院校很多教师都缺乏实践技能,影响了人才培养效果,对此院校应当积极与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定期将自身的教师送往企业中参与一定时期的实践锻炼,促进教师实践技能的提升。也可以邀请酒店管理行业的著名人士到校园中为教师们开展座谈会或者交流会等,传递行业发展的动态以及对人才的技能要求信息等,促进教师更好地学习技能,增强综合素养。第三,高职院校要定期对教师开展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的教育与培训,增强教师对现代化手段运用的水平,以有效对教学手段进行创新。

运用柔性管理思维,实行“受益增量”评价方式

在传统模式下,高职院校教育与管理往往是“一套体系、一把尺度”,只要学生达到有关的学业标准,那么就视为合格,并准许毕业。这种评价方式过于笼统,将学生掌握的知识量作为基础,就好比是大机器时代的批量检验和批量生产。而在百万扩招背景下,这种评价方式显然已经难以适应既有需求。对此要以柔性管理思维取代固化管理思维,并引入“受益增量”评价方式,也就是在对学生评价的时候不能将最终掌握的知识量作为依据,而要关注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并根据学生入学的需求制定对应“增量”标准,在经过一定时期学习之后分析学生是否达到了这些标准,如果达到了即为合格,准许毕业。这种方式是对学生量体裁衣的方式,也是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应当得到高职院校的运用。

作者:马小玲 单位: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