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多媒体教学效果范文

多媒体教学效果精选(九篇)

多媒体教学效果

第1篇:多媒体教学效果范文

一、运用多媒体可以展示过程、提供直观

在物理教学中,常遇到一些变化过程快且抽象的概念,学生很难理解。如果运用多媒体教学,则很容易突破这一教学难点。例如,“平抛运动”这个实验运动轨迹变化太快,而且比较抽象,学生们很难想象。借助计算机教学,则可显示其运动轨迹。通过技术处理,假设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在同一时刻,一个做自由落体运动,一个做平抛运动,使这两个运动轨迹缓慢直观地显示出来,同时,每隔相同的时间留下小球的影象,同学们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两个小球的竖直位移,和做平抛运动小球的水平位移,容易发现: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参与了自由落体运动的同时,还参与了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这样,通过计算机模拟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使原本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了,学生们通过认真地观察、分析,就很容易理解平抛运动的特点,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运用多媒体可使微观现象宏观化

一些微观现象,由于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任凭想象就更难理解了。多媒体技术就可人为地创造、利用图形、图象逼真地展现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它不受宏观、微观的限制,也不受抽象与否的限制。例如“波的叠加”的教学,“机械波”本来就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再让“波”叠加,学生就更难领会了。教学时借助计算机,模拟两个正向脉冲波的叠加和两个反向脉冲波的叠加情况,利用动态效果,使这一微观现象宏观化,学生就仿佛真正看到了波的叠加过程,再伴以教师的讲解,学生很快就会懂得:当两列波相遇时,质点实际振动的位移是由这两列波各自引起位移的矢量和。这样,借助多媒体技术,不仅帮助学生跨越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障碍,还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及抽象思维的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可以弥补实物不易观察清楚的缺陷

有些物理过程,很难能用语言和静止的图片讲清楚,即使是实物教学,有些部分也不便于观察。利用计算机就可弥补这个缺陷,展示物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过程,解决教学难点。如在讲“凸透镜的应用”时,共讨论了五种仪器:放大镜、显微镜、投影仪、幻灯机、照相机,上述仪器的原理可通过观察、实验寻找规律,但是,仅此还不够,比如,使用照相机拍摄景物时,什么是远景?什么是近景?从远景到近景物距是怎样变化的?在这些变化过程中,焦距变不变?对于这些问题,一般地讲解,很难让学生从本质上认识,通过计算机动态演示,使学生认识到,照相机的调焦过程,其本质并不是调焦距,而是调像距。至此,物距、像距、焦距三者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这种效果是其他教学手段比拟不了的,充分体现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运用多媒体能密切联系实际,丰富教学内容

物理学与生活、生产实际联系密切,在生产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有关物理应用方面的教学内容,许多教师并不熟悉,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只好照本宣科,即使熟悉这方面的内容,单凭口头讲授,是难以完全解决问题的。这样,使本来实际、生动的实际问题,对听讲的学生而言,却变成枯燥无味的内容,这种脱离实际的教学,给学生的思考、理解构成了障碍。如果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则可使学生亲眼目睹其“真实的”工作过程,起到口头讲授和演示实验无法替代的作用,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授照明电路时,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实际生活中的照明电路安装过程引进课堂。讲授内燃机工作原理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内燃机四冲程工作全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等等类似这种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的教学内容,借助多媒体教学既可活跃课堂气氛,丰富教学内容,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运用多媒体技术还可实现网络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第2篇:多媒体教学效果范文

多媒体课件矿物学教学效果随着计算机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现代教学工具,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如何用好多媒体课件,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避免多媒体教学资源成为传统教学的直接翻版,使多媒体的视觉效果和教学互动性得到较好的发挥,是困扰许多大学一线教师的问题。影响多媒体课件教学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条理层次不清晰、过多照搬书本、色彩搭配不当等问题、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的灯光强度效果等,这些都制约了课堂授课效果和教学水平的提升。

矿物学课程中有大量的空间几何图形、矿物实物晶体图片、揭示不同晶系晶体发育的图形资料、符号、基本概念,清晰的教学思路和科学的多媒体课件设计,对保障矿物学教学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探讨多媒体课件与矿物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关系。

一、课件与教科书的关系

严格地说,各个学科门类的教科书在经过多年的使用和编纂修改,都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严格完整的体系,其内容的先后顺序基本上都是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层层解析,各个版本的矿物学教材也不例外。那么,多媒体课件在结构上是不是也要完全遵从教科书呢?根据笔者多年的矿物学课堂教学经验,课件总体结构上还是要遵从教科书,具体细节如某章其中的几节的先后顺序、合并其内容等可由授课教师酌情处理。如果课件从总体结构到具体细节与教科书完全一致,则会使学生觉得课件枯燥无味,还不如自己看教科书来得方便,失去听课的兴趣。但课件的内容与教科书相去甚远,则使教科书失去其作用,使学生无法全面地掌握本门课的知识。

二、课件的内容

有的教师在备课时,往往把教科书上许多的理论论述等原封不动地粘贴在幻灯上,课件中大段的文字论述占据课件的主要篇幅。对此,许多一线教师颇有微词。总体看来,教学课件不是做汇报或讲演,其文字内容不宜过多,文字内容过多,往往使授课教师无形中加快授课速度,许多问题讲解不深不透,学生往往也只是囫囵吞枣,教科书的内容无法消化、吸收。根据许多教师的经验,课件中应包含以下内容:

1.各讲的主干结构。各讲的主干基本上可以参照选定教材的结构,但不必与教科书完全一样,要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否则学生会感觉老师的课件就是照抄教科书,失去新鲜感,听课的兴趣也会在相当程度上降低。偏离选定教材太远的情况同样需要避免,否则学生会感觉到不知以哪个教材为蓝本,无形中增加学生的课外负担,反而使学生在知识掌握上显得支离破碎、不系统。

2.需要说明的重要知识点。课件中应该含有一些需要说明的重要知识点,如一些概念、现象的解释,这些内容文字部分不必过多,可以以设问的方式提出,由学生回答或思考后由教师口述详细解释效果较好。

3.需要强调的具体内容。需要强调的具体内容如一些结论性的文字应该在课件中有所体现,教师可以结合课件中的这些内容进一步阐述,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这时不要避讳因为文字内容较多而可能使课件显得不生动,因为这些东西往往是教材的精髓所在。

4.一些需要在课堂上讲解的图片、动画。涉及到矿物学的图片很多,这些图片对解释矿物晶体的发育、生长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有时候一幅图片的作用比一大段的文字描述来得更直观、生动;有些学生的三维空间想象力弱一些,这时三维动画的作用就非常重要了,通过三维动画演示,学生可以非常直观地理解空间格子、各晶系的空间结构。

三、课件的色彩搭配问题

许多教师在课件的色彩搭配上大做文章,认为这样可以使课件丰富多彩,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其实,课件的色彩丰富不是坏事,但要注意整个(或一讲)课件的前后统一性,起码在整体色彩上要一致,否则会使课件显得杂乱。在这里要注意以下几点:

1.文字内容与填充底色的对比要强烈。许多时候,教师在电脑上制作课件时会忽略一个问题:在电脑上看起来很漂亮的色彩对比在课堂上却显现不出来,文字显得很模糊,这个主要是因为许多教室的投影设备效果较差,使效果打了折扣,如果用简单、对比强烈的的色彩则可避免这个问题。

2.课件的底色避免用黑色或深灰色。这样的颜色显得很压抑、不活泼,使课堂气氛沉闷,不适合年轻人。许多同学在做毕业答辩时,也用这样的PPT,效果很差。

3.图片的分辨率应尽量高一些。有些图片很容易说明问题,在电脑上看效果很好,但因为分辨率不高,在课堂上投影出来后显得较模糊,一些晶体的细节分辨不出,学生们只看到混沌一片,无法就图片来讲解,这样的图片尽量少用,教师应设法收集一些分辨率高的图片用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4.条目的进入与退出。相同级别的条目尽量用同样的进入或退出方式。有的教师为了使课件尽量生动,相同级别的条目进入与退出方式五花八门,使整个课件显得较凌乱。实际上,大学授课与低年龄的课堂授课是有区别的,大学生更注意的是课件内容。

四、多媒体设备对课件的影响

除了前面谈到的几点外,教室的多媒体设备也是影响多媒体课件效果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许多学校因为资金问题对多媒体设备维护、更新较少,一些较新颖的课件内容无法再设备上播放。如有的学校为了节省资金,把投影仪的亮度调得较低,很多丰富多彩的矿物晶体图片在课堂播放时比较灰暗,不容易分辨出晶体结构,降低了课件的原本效果。

总之,矿物学是一门综合了多种学科的专业课程,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课程的系统知识。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仅靠传统的授课模式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多媒体课件的引入,在很大程度上使教学内容更丰富、课堂教学更生动形象,但多媒体课件仍然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或载体,而不是目的。如何使理论教学与多媒体课件有机结合,仍值得广大一线教师深入思考、研究。

第3篇:多媒体教学效果范文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

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不但可以形象直观地突出本课的目标要求,同时还可以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学生好奇之心有极大的吸引力,很容易使他们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对于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十分重要。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展现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

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只有发挥好实验的功效,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中学生对客观世界有极大的探究欲,而多媒体技术不但可以展现丰富多彩的宏观世界,而且可以模拟奇妙迷人的微观世界,还能把许多化学实验放大、形象地演示出来,对学生的感官是极具冲击感的,另外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利用还可以让学生形象,准确地观察诸如铁生锈等较为缓慢的过程、大自然中水的温柔与豪放、大量的化学物质、变化现象及许多生产过程,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头脑,展现了化学的魅力。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现在的课堂要求学生自主高效的学习,而教学情景的创设是重要的一环。多媒体、网络技术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扩大信息时空,提高学习效率,随着多媒体的普及,课堂信息量较过去有量和质的飞跃,多媒体对知识的形象、规范、科学的展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对信息的大量整合,对展示与练习的快速呈现,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许多过去只靠板书呈现的东西现在只需一键下去,就呈现出来,过去靠大量词汇描述的事例和现象现在通过声和色的立体呈现就可让学生熟记在心。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只需老师稍加引导就可高效自主学习。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激感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的认识活动是与人的情绪,感情紧密相连的。在过去的化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情感的培养,造成了学生的不均衡发展。多媒体的使用可在这方面助我们一臂之力。我们根据学生容易动情和容易受感染的特点,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道德情感,使学生始终处于愿学、乐学的情绪之中,实现寓教于学,寓教于乐,从而使课堂产生无穷的魅力和广泛的心里效应。

五、运用多媒体技术指导实践

第4篇:多媒体教学效果范文

【关键词】 多媒体 教学 问题

一、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功能发挥不够。多媒体源于媒体,高于媒体,具有集多种媒体的功能于一身,综合运用多种媒体功能的能力,实现了信息载体的多元化,具有更好的交互性。只有根据它自身的特点制作出来的课件并合理地应用到教学中,才能谈得上是多媒体的应用。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只用多媒体来放一段音乐、放一段录像或放投影片,这仅把多媒体当作单一媒体使用,未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巨大功能,与其它媒体在教学效果上相比也只是量的变化,没有质的提高,这也是对教学资源的浪费。

2.使用不当。在教学中,不恰当地应用多媒体的典型表现为:一些教师备课时没有经过周密的考虑,只是盲目使用,图表面热闹而不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对于使用何种媒体、何时使用、使用多长时间,心中无数,这不但起不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作用,有时还会造成教学与手段脱节,达不到预期效果。一些多媒体课件,有的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有的从教学目标、讲授内容,直到作业布置,几乎每一个环节都用上了电脑。表面上看是运用了现代教学手段,实际上仍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多媒体只起了一个花架子的作用。

3.设计不尽合理。学生易对未知事物产生较强的兴趣,但自控力不强,注意力较易分散,兴趣难以持久,这就要求在多媒体教学设计时,应考虑怎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上。目前不少多媒体教学在课堂设计时,基本以“教为中心”,很少考虑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呈现方式也多采用线性播放,教师在操作时,只能“进”,不能“退”,如果某一环节操作失误,就不得不重新开始。

二、提高多媒体教学效果的措施

1.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适时穿插传统教学手段。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的关系处理不当的问题。现代教育理论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最佳的媒体选择可使教学质量达到最优,教学效果达到最好。在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尤其要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机,正确处理好多媒体和课堂讲解、板书等传统教具的关系。如授课过程中间停顿,辅助解释,留余时间让学生把要点记下来,这样就更能提高课堂的效率。

2.处理好教学手段现代化与教学现代化的关系,转变传统观念。教学现代化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更是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与管理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的现代化。要实现教学现代化:(1)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教学应该由向学生传授知识转变为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主体性和个性,让学生主动去发现知识;(2)要转变传统的教师观,教师地位应该从传统的“讲解”员、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习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的帮助者、促进者;(3)要转变传统的学生观,学生与知识之间的定位应该由原来的去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成为知识的探究者和意义建构的主体,应该是知识的主人;(4)要转变传统的媒体观,教学媒体应由原来单纯的基于归纳或演绎的讲解转变为基于“情景假设”、“主动探究”、“协作学习”、“会话商谈”和“意义建构”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综合运用的全新形式。

3.处理好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关系,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计算机作为电教媒体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只有教学内容才是教学的核心。应根据教学内容来决定要不要使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在多媒体课件设计上:(1)要考虑教学内容优化设计。(2)在表现形式上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如果只为多媒体而多媒体,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的形式上,结果是课堂上热闹,实效则平平。多媒体课件需要借助一定的艺术形式,不能仅仅停留于作表面文章。只有充实的内容与完善的外在形式有机结合,才能达到传授知识、调动学生积极性、改善教学环境的目的。

4.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多媒体课堂不能让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师和电脑提供的信息和指令,教学及课件制作应遵循和坚持“辅助”性原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设计课件时,应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用电脑的播放代替教师的讲解、启发;不能用电脑的“人机交互”代替沟通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人际对话”;不能只强调课堂容量,忽视学生的思维过程规律。应倡导“以学为中心”设计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意志来选择学习内容和顺序,学生在学习时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知识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

随着科技的进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每个合格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在实践中,教师不仅要认真地去研究、探讨、交流多媒体教学经验,还要积极总结多媒体教学规律,避免或减少出现问题,真正理解和认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内涵,使其为深化教学改革服务。

第5篇:多媒体教学效果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课堂 审美教育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高职高专院校招收的学生的基础素质较差,于是,思想涣散、学生的纪律性差、缺乏学习动力等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一切都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其中一个途径就是通过大学语文课堂加强美育引导,让学生通过欣赏艺术作品,感悟生命价值,从而唤醒自己的灵魂,激励自己去追求与奋斗,克服心理压力,找到人生奋斗的目标,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叶圣陶先生说:“文学作品可以使学生领会什么是美,花木山川的美,人情世俗的美,都可以从文学作品中得到深切的体会。”语文教材中有歌颂祖国美丽山川风物的诗文,有赞美英雄模范人物高尚情操的故事,有讴歌光辉历史和风云人物的篇章等等,它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形象中体现出语言、艺术、自然、社会、心灵、行为、生活的美。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丰富内容和良好题材。

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更直观、更立体的把文字、声音、图像等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深化美育的内涵。高职高专学生没有升学压力,大学语文作为公共基础课,老师必须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感染力,从而打动学生的心灵。在我的实际教学工作中,有意识的把多媒体教学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能使美育教学事半功倍。

一、利用有声语言更深入地感受美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视听感官并用时,能入情、入境,激发愉悦的心情,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但课本上的文章是由一个个的无生命的文字构成,一般地朗读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不了他们的学习热情。而语文教学的关键是情绪的感染,只有将学生的情感调动到一定的高度,才会驱动着他们去探索语言背后的生活美。如在教席慕容的诗作《出塞曲》时,我尝试利用了录音教学手段。《出塞曲》是席慕容乡愁系列的代表作,诗歌中流淌着无法克制的民族情和草原爱,如果仅仅靠学生朗读可能不能深刻感受到诗歌之情。于是我先让学生听了蔡琴的同名主打歌《出塞曲》,她磁性又沧桑的嗓音把草原的雄浑与辽远演绎得大气磅礴,唤起了大家对草原的思念和对家乡的惦念。通过歌曲再去朗读诗作,透过富有感染力的文字,同学们仿佛看到了那清透的蓝天、美丽的草原、圣洁的河水,听到了那悠扬的长调,于是就更能理解浸透在我们生命中的草原文化,感受大自然的美,加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又如在《孔雀东南飞》的教学中,我先播放了一段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相关音乐,使学生体会到其中的伤感之情,由此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内心悲伤的感情,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利用真切画面更直观地理解美

有声的语言教学只能激起学生的听觉而产生形象思维,直观的画面则给学生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它可以让学生在脑海里立即产生一个完整的图像,加深对课文的认识,便于学生对内容的迅速了解与把握。一般说来,审美活动是从对事物中美的形象初步感知开始的,如人在感受到悦耳的声音、清晰的画面、优美的形象,并从中获得愉快的体验,就产生了初步的美感,然后再逐步上升到内在的美育感受,从而激发出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如教材上选择的作品王维的《终南山》,作为诗人兼画家的王维,仅用四十个字的一首五言律诗描写终南山的雄伟奇观,进入视野的,都是阔大、广远的景象。全诗突出主峰的巍峨宏伟、群山的连绵不断、白云的迅速变幻、山表的青霭多变、天气的阴晴不定。我在讲授的时候通过多媒体把诗中的图像投影出来:宏伟的高山、飘渺的白云,有声有色,意境清新。学生眼看画面,口吟诗句,迅速地掌握了诗人的意境并了解了诗的主旨,对照画面几分钟便可成诵。

三、通过自我实践更全面地创造美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是具有独立地位和认识潜能的实践者。叶圣陶说:“教师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因此在大学语文的课堂上,学生应该积极参与进来,通过自我实践创造美。比如在对第一单元的课文学习中,我们聆听了古今中外许多诗人对神奇瑰丽的大自然的深情讴歌,同学们深深陶醉于大自然的灵秀美景,陶醉于诗人们如痴如醉的真情,于是不再满足聆听诗人的歌唱,而要用自己的声音、自己的心灵去歌唱大自然。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同学们以大自然为主题创作了诗歌、散文等作品,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去表现美的感受,这便是作文。在此基础上,我让同学们举办了一场诗歌朗诵会,以自己动手创作有关自然的诗歌为主,在朗读的语境中伴随着自如的声音、悦耳的语调、生动的语气传入耳鼓,那深邃的思想内涵、高尚的情操、美好的憧憬、富有美感的语言,也就同时流入了听者的心田,激荡着他们的胸怀,陶冶了他们的性情,在高尚的精神享受中,在生动的美感愉悦中,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朗诵时再配上多媒体的音乐、图画等效果,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同学们积极参加,有的热衷于诗歌创作,有的热衷于多媒体制作,大家互相配合,互相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实践证明,语文审美教育是培养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而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又促进了学生语文素质乃至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语文教师有责任把语文课堂变成美育的殿堂,培养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的能力。在具体实施语文审美教育的途径中,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主要的教学手段,已经走入我们的课堂。它打破了几百年来的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以更具吸引力的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媒体,将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增加了课程容量和课程密度,从而能够达到传统教学方式无法实现的生动效果,使审美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莫道才.大学语文[M].国防科技大学大学出版社,2012 .

[2]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第6篇:多媒体教学效果范文

【论文摘要】当前,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之中,它集图像、声音、文本、图片、动画、影视等多种媒体为一体,用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向学生展示学习内容,使整个教学活动呈现出全新的面貌,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学科教学。它使教学手段多样化、教法灵活多变,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为学生积极探索新知提供了多个“触角”,为实施探究式、互动式、开放式教学方法提供了契机。

一、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的现状

单一教学模式即采用传统教育媒体开展的教学模式,常常被狭义地认定为课本、讲义、黑板、粉笔.随着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教育媒体的种类也不断地扩大.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媒体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多媒体教学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一)多媒体教学模式应对素质教育的适应性。

多媒体教学可以在课堂中给学生引入对应的实践环节.加强实践环节学科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目标中占有同样的比重.每门学科最终是为了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所以理论必须与社会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才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对此,采用以学生为主导的实践型教育模式是一种最为有效的途径.然而目前的情况是,实践型教学阶段往往和其它教学阶段在时间上相割裂,而且,由于教育经费的紧缺和教学机构的设置限制,使其难以保证应有的教学效果. (2)建设多媒体课件网络化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里的网络化主要是指各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不能仅仅局限于独立使用和完成某一单一的任务,而是要连成一个整体,形成四通八达的网络,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空间,利于学生拓展知识面.这样,首先,各教学科目之间要进行链接,使学生能够在多学科之间自由转换,提高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要在每一学科内各知识点与资料库之间建立链接,使学生在学到某一知识点时能够找到与之相关的各类资料,有利于从多个角度理解所学知识.要做到这一点,在目前的教学条件下实际上有较大的困难.

(二)多媒体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方式改革关系的探讨。

多媒体教学模式的优点正好弥补了目前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冲突和不足.作为一种媒体技术,它所承载传输的信息形式是多种类的,覆盖了教学系统的各种要素,具有全面性和形象性;它提供了各个部门、各类人员、各项工作、各个环节和各种要素信息之间联系的信息通道,具有多向性和交互性.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应用多媒体教学模式,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充分、形象地模拟教学环境,组织学生采用多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以最经济、最直接的方式达成学习目标.

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它不仅把计算机技术运用到课堂上来,也把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引入到课堂,使得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过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多媒体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参与意识。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吸引着学生去思考,去从事活动,从而促进思维的发展。多媒体手段的应用,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充满新鲜感、生动感和时代感的空间,通过多媒体技术,不仅能使单调的书本知识形象化,抽象教学知识变得直观化,而且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在快乐中获取知识。 转贴于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促进学生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有关研究表明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有关知识保持的实验研究资料表明,人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的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而自己既看得到又听得到内容的50%,如果把自己接收到的信息再用讨论的方式表达出来则可以记住信息的70%。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则可以同时获得视觉和听觉的信息,同时又可以通过计算机的交互作用与同学或老师进行交流,达到对知识信息的巩固和保持。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可对教学信息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

教学信息的组织结构有线性结构、分支结构和网状结构等形式。传统的文字教材、录像教材和录音教材的组织结构是线性的、有序的。然而,人的记忆是网状结构的,这种线性的结构在客观上也就限制了人类联想思维的自由发挥。由于多媒体一般都采用超文本的方式来管理教学信息。所谓超文本它是一种新型的信息管理技术,是收集、存储和浏览离散信息,以建立和表示信息之间关系的技术。他以节点为单位,在节点与节点之间通过表示他们之间关系的链来加以连接,形成网状的信息结构,正适合于人类联想思维的特征,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可建构理想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的学习即不是外部事物的简单呈现,也不是人的原有认知结构的展开,而是人与外部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对外部事物进行的意义建构。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构成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即强调学生在一定的意义情境中对所学内容进行意义建构,针对某一主题的不同任务进行分工协作,通过会话讨论各自完成任务的经过和所遇到的问题,使每个学习者的研究成果在学习集体中共享,以明确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媒体融入到课堂的教学中来。只要能够摆正学生教师多媒体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点,扬长避短、合理利用,才能让多媒体真正服务于课堂,从而开创教育的崭新局面。

参考文献

第7篇:多媒体教学效果范文

1 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美术作为一种视觉的盛宴,为人类呈现了很多美轮美奂的优秀之作,很多大师之作不仅成为现代人们的精神食粮,也逐渐变成购买收藏的宠儿。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更加注重的是造型艺术,它不仅是要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更多的是让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赏析,了解这些美术作品的创作背景与意义,培养学生的鉴赏以及创作能力,让学生具有审美和创造意识,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在构建现代化中学美术教学课堂时,不能缺少的就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由于多媒体集图、声、文于一体,具有生动、形象的技术特点,能够全面地刺激人的听觉、视觉。多媒体自身的特点和美术学科的特性有着很多的结合点,因而被广泛地应用到中学美术教学中。

1.1 多媒体技术能够激发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

中学美术教学主要围绕着“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两个方面进行,前者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材料和工具,在认识线条、颜色、质感等基础上,体会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后者则是在设计与工艺基础理论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开展设计、制作活动,发挥学生的无限创意和激情。从整个美术教学目标和过程来分析,中学美术教学更侧重于后者。

一般来说,中学美术教学主要分为创作和欣赏两大部分,教师需要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会观察与表现,为学生艺术思维的培养提供一把“金钥匙”。其中,在作品鉴赏课时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来营造良好的氛围,发挥设境增趣的作用。这主要在于多媒体本身具有图文相生的特点,能够生动展现美术作品的独特意义,配以情景相和谐的音乐,通过声音和视觉相结合,全面调动学生的视听,激发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进行作品鉴赏。

1.2 中学美术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创作能力也是美术教育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学生的创作能力是一个感性认识到理性认知的过程,只有平时多学习、多积累,才能厚积薄发。学生通过对作品的鉴赏,获得美的体验,最后才能够进行艺术再创作。因此,在中学美术教学对学生创造力进行培养时,利用多媒体技术使用起来非常方便的优点,借助多媒体技术良好的交互性,让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熟悉各种造型基本元素,并能够运用工具和方法进行基本的艺术创作。而且,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更生动地展现美术学科和其他学科的联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很自然地将美术学科和其他学科进行恰当的结合与延伸,从整体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

2 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教学中应用的广泛性毋庸置疑。按照学生不同的身心特点和已经具备的美术水平,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构思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为那些色彩感觉好、绘画能力好、书法文笔好的学生呈现不同的舞台,在丰富学生的美术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够让美术学习、绘画因结合现代化、信息化而变得更加丰富。

2.1 多媒体技术在造型·表现领域的运用

1)多媒体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美术知识体系。众所周知,美术的造型·表现主要是培养学生一定的鉴赏力和表现力,能够通过不同的造型表现方法,比如采用写实、夸张、装饰、抽象等不同手法,体验绘画艺术的乐趣。同时,也能够在鉴赏过程中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美术知识,完善学生所具有的美术素养。像鉴赏举世闻名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有关蒙娜丽莎的传说、历史背景、相关野史等相关内容结合起来,带领学生穿越时空回到文艺复兴时期,感受这位优雅女士的神秘微笑,体会内心情感和魅力外形完美结合所带来的视觉震撼。

将这节鉴赏课制成漂亮的PPT课件基于以下思路:

一是在课件中通过对图片的深入浅出效果的设定,利用一系列的动态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鉴赏美术作品的兴趣,从而让学生不仅可以感受到绘画作品所蕴含的美,更感受到油画的细腻和真实;

二是在这节欣赏课中加入恰当的音乐,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这些美术知识。

三是多媒体技术拥有的丰富表现形式,更容易使学生感受到艺术大师对于美的敏锐的洞察力以及深厚的油画功底,从而丰富了油画知识,培养了鉴赏力,也加深了对历史的了解。

2)多媒体技术可以增大美术教学的课时容量,延伸教学内容宽度。由于美术知识会涉及一些几何图形,对学生的美术基本功也有着一定的要求,需要学生对色彩、线条、形状、肌理等基本知识也要有所了解。因此,如果在课时一定的情况下进行讲授,势必会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对于这些枯燥的理论知识,学生也不一定感兴趣。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中学美术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甚至很有可能达不到目标。借助多媒体技术,运用一些常见的图像处理软件,通过电脑上色和编辑等简易操作,能够增大一堂课程的容量,也很容易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讲授透视、构图以及比例等基本知识时,可以选取生活中纵横的大桥、体育馆、高楼等图片进行滚动播放,或者直接在Photoshop等绘图软件里进行图层建立、填充、渐变、画笔、调色板等工具的操作,让学生感受到重复、渐变、叠加等艺术效果为美术作品所带来的改变。另外,还可以让学生直接上机进行尝试,用电脑软件绘制各种简单的图片,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亲密互动,既加深了学生对美术绘图软件的掌握,也减轻了美术教师的授课负担,延伸了美术教学的内容和深度,也更容易取得更佳的授课效果。

2.2 多媒体技术在设计·应用领域的运用

1)多媒体技术可以引领学生超越思维的局限性,将抽象变具体。设计·应用领域作为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设计·应用阶段,学生能够通过对美术知识的学习,掌握相关的美术技能,并按照自己的认知和理解来进行创作,这也是中学美术在进行设计·应用教学时所应该达到的目标之一。像在一些综合性比较强的美术课程上,比如讲授传统的中国画的技法时,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这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起到良好的德育渗透效果。中国画在绘画技巧上分为泼墨、工笔、皴法、白描、没骨等多种分类,而笔墨法中的侧锋、逆锋、顺锋等用笔法具有抽象性,如果仅是单凭教师的讲解,很难让学生体会笔墨画法中的精妙之处,而因为教学场地和条件的限制,也不能每次都让学生进行现实中的多次练习。

鉴于此分析,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搜集大量的具有丰富神韵的中国画,按照不同的用笔、用墨方法,利用PPT或者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进行细节的演绎,变抽象为具体。多媒体技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案例对笔墨方法有一定的了解,也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操作实践。甚至为了加强教学效果,也可以让学生尝试使用Photoshop等绘图软件,在画板中导出原始图片进行临摹。当学生初步掌握方法和技巧后,再在现实画板中进行创作,节约了材料降低了教学成本的同时,也突破了学生思维的局限性,为学生进行设计·应用奠定了基础。

2)多媒体技术可以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多媒体技术在中学美术设计·应用领域的应用,主要表现为它能够促进学生对所讲知识进行深入思考,不断进行对比和反思,从而抓住美术理论与知识的实质。像在讲解传统的风景画构图方法时,对于中景、远景、近景等概念,由于这些概念是比较相近的,学生由于所具有的知识是相对固定的,所以在面对这些概念时往往在理解时发生障碍,而且这些构图方法在不同的图画中也有不同的呈现,如果单纯地讲解,不一定能够让学生真正明白。因此,可以鼓励学生在互联网上搜集各种风景图片,并对这些不同的风景图片进行分析思考,找出选用不同构图方法的原因所在,让学生真正明白这些抽象的概念,并能达到举一反三、灵活应用,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这对于中学美术教学的顺利开展也将大有裨益。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学美术教学方面,多媒体技术也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并不能真正替代各种美术技法。这就要求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技术时要注意“度”,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而应该在合适的阶段进行,甚至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在必要的时候脱离多媒体技术的情况下,让学生进行实际的绘制创作练习,使学生收获更多的经验。

3 结语

总之,在中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凭借自身的交互性、集成性等优势,已经让美术教学的课堂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表现为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授课气氛的融洽性,更多的是体现在多媒体为中学美术教学拓展了层次和空间,发挥了美术教育在学生创造能力、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中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学生朝更加健康蓬勃的方向发展。因此,在美术教育的理论和创作两个主要方面,教师可以适当地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授课,以达到最好的授课效果。

参考文献

[1]程津锋.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为美术鉴赏课教学提供优势[J].考试周刊,2013(32):179.

[2]李平.美术教学中的一把双刃剑:浅议多媒体美术教学的利与弊[J].美术大观,2007(8).

第8篇:多媒体教学效果范文

一、引情激趣,营造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生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教师的督促和简单的说教。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氛围,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主要是对形象具体,形式新颖的事物容易引起好奇,演示型的多媒体课件能将文字、图像、音乐等直观地展示出来,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器官,把学生在美术课堂上的审美体验推向高潮。美术教学的传统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教,学生学”,并以传授知识、经验为主。传统的美术教学虽已注重动手操作和欣赏评论,但美术课的教学方式几乎没有大的改观。艺术教育必须坚持培养审美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导向,把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融入美术课堂教学,则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励潜在的学习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运用电教媒体唤起学生的美感

学生的兴趣集中并偏向于媒体音乐、文字、声音、图片、动画、电影、动态视频等多媒体综合信息。美术教育又是对艺术作品的认识、接纳的过程。中学美术课中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认识接纳艺术作品的载体,适当的运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可以营造与美术主题相匹配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唤起学生的美感。

如:我在讲《中国古代山水画》一课时,通过电教媒体播放古筝曲子《高山流水》,随着优美的音乐旋律,屏幕上出示了一幅幅如诗如画的山水画,学生被声像为—体、图文并茂、情景交融的中国画陶醉着,感染着……有的学生闭着双眼尽情的发挥想象,有的学生随着乐曲哼唱,有的学生两眼注视画面,聚精会神。在这里,音乐美加上画面美展现了中国山水画深邃的意境美,使美术如一股暖流缓缓流入学生们的心田,激发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主观胜、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又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们对美的感受。同时也很大程度的提高了教学效果,为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运用电教媒体增强学生对美的体验

美术欣赏课是学生通过视觉来接受知识信息的。它强调以容纳古今中外的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于一体,包含有丰富的美术知识,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以及美的感受力和理解力,但时间一长,就会造成视觉疲劳。所以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用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优化了欣赏课的教学结构,使学生在直观、具体、生动、有趣的课堂气氛中,学会了更多的美术知识。当欣赏一些作品时,学生对单一的听老师讲解感到枯燥、单调,使得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时显得很被动,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分散,老师的教学也达不到很好的效果,而充满美感的媒体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综合信息,则能自然地调动起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会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去感受美术的艺术美和形式美,学生在欣赏优秀作品和美妙音乐的同时,脑海里产生种种生动的想象,好像身临其境一般,并激发起了强烈的创作欲望。在美术欣赏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而且也扩展了学生的想象和思维空间。因此,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我巧妙的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取得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别是初中生,他们对知识的需求空间很大,媒体教学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投入欣赏活动中,创造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

三、运用多媒体有利于多元化文化的渗透

美术的多元化不仅在于它的表现形式、创作手法,它本身就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背景,许多文化都渗透于美术中。就拿建筑来说吧,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由于地域分布、建筑功能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艺术风格,近现代建筑因为时代的进步、审美时尚的变迁,建筑风格向着更加多元化、个性化发展。在教学中教师用语言、图片等方式传授给学生是远远不够的,也达不到目的,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可以把所需要的资料做成课件,让学生去感受、去体会,这样既真实又自然,学生不仅学会了体会作品的美感,同时也了解了建筑的精神内涵。学生的知识面也得到了相应的扩展,而美术也真正是作为一种文化让学生接受。

如我上《中国民间美术》一课时,把民间美术作品、各地方风俗、服装饮食等做成课件,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国的民族文化、地域风俗,通过多媒体使美术情感与艺术形象完美的结合了起来。有了对美术的理解,再结合生活中的素材,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创作就自然明白了。

当然,多媒体有其局限性,但实践充分证明,运用多媒体技术后,文字、图像、颜色、音频、视频、动画集于一体,使学生在学习一个知识点时,既可以看到文字,又可以听到音乐,还可以观看视频……利用强大的交互功能,很快地将教学内容多角度、多侧面,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感觉和思维处理功能,使之获得更多的信息,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第9篇:多媒体教学效果范文

论文关键词:多媒体 消除疲劳 教学方式

1高职院校多媒体教学现状

多媒体教学具有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它信息量大、灵活性强、内容丰富形式生动,它利用色彩、图像、声音、动画能将抽象的原理和规律生动地体现出来,使学生更明了地观察、理解对象,更快速地掌握重点难点,所以广受师生欢迎,很多高职院校都大力推广这种教学方式。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出现了如此的现状:(I)学生迟到、旷课现象严重。(2)上课时看小说、打瞌睡、玩手机、讲话的人很多。(3)很多学生上课时不带课本,学生随意乱坐,并都往后挤,前面几排空着没人坐。

2原因分析

尽管多媒体教学有许多优越性,但当使用不当时,会适得其反,不如传统教学的效果。在多媒体教学括动中我们体会到,不是学生不学,而是因为他们学得太疲劳了

2.1视觉疲劳

多媒体教学的重要优点是以电子屏幕代替黑板,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每节课都会安排大量的内容。当教师把大量的信息展示给学生时,琳琅满目的内容就会让人目不暇接。另外很多老师的多媒体澡件往往存在“单一化”、“文字化”、“过量化”等现象,学生能够看到的通常是一页页的幻灯片,~行行的文字,偶尔才有几个不相关的图片出来,有的从第一页开始一路放映到最后一页,中间没有任何的页面跳转和交互。传统教学中老师板书时学生还能有点时间看看书,思考一下,而现在只能干瞪着眼看着屏幕。更难受的是有些教室机器老化,投影模糊,看不清楚。要长时间来看这么多密密麻麻的文字,视觉疲劳就是可想而知的事了。

2.2听觉疲劳

在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在讲台上讲解时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其语言表达充满活力和情感。学生身临其境很容易受到感染,使得思维变得活跃,思考积极。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能充分利用幽默、比喻和夸张,再加上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使学生很容易接受、理解讲课内容,并能从中抓住重点难点。而采用多媒体教学时,在大部分时间内,教师手握鼠标,面对计算机,毫无表情地直接照着上面的内容读,读完上屏后读下一屏,很多学生还没完全听懂上一页的,就又必须硬着头皮昕下面的内容,结果感觉是听和尚念经云里雾里的。

2 .3心理疲劳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使课堂教学的节奏变快,导致学生记笔记的速度跟不上,同步思维和对内容的理解也都跟不上,始终处于一种“听也不是、记也不是”的状态,这样容易造成精力分散、注意力无法集中。另外老师在设计课件时往往忽视了启发式教学,过于追求“系统性”,集板书、过程、练习为一体,形式单一。这就会出现比传统教学更多的灌输和被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就受到了限制,他们的知识需求也被抑制,课堂变得更加单调和枯燥,学生极容易产生烦恼,烦躁心理。

3改进措施

为了消除学生的疲劳,使学生主动积极学习,使多媒体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率和效果,在教学中应该多种教学方式、互动方式、考核方式、管理方式并用。

3.1多种教学方式并用

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应该把传统教学方式和多媒体教学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讲课时以多媒体教学方式为主,但在必要时还是要用传统教学方式,比如对于重点和难点,老师还要使用黑板进行分析,推理,演算,有的用多媒体不好做出来的内容用黑板来板书效果会更好。老师上多媒体课时除了用幻灯片外,更多的要用专业软件现场操作,如计算机基础要用word,Excel,网页制作要用Dreamweaver,Firework,Flash,图像处理用Photoshop等。老师一边讲一边做,将软件的应用方法教给学生。另外老师上课时最好站着讲,要用自己的语言,身体姿势和表情来结合所讲的内容,生动形象地将知识传给学生。

3.2多种互动方式并用

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让学生主动积极学习,更多地参与到教学中,就要采用多种互动方式。最简单的一种是老师提问题,学生回答,这可以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第二种方法是老师点人到电脑上做题,这能够检查学生的操作方法是否掌握,做对了加以表扬,做错了给以纠正,警示全班同学不要犯同样的错误。第三种方法是叫学生来讲,有一些比较简单的内容可以让成绩好的学生来讲,学生讲给学生听会更容易吸引注意力。在讲课时老师还要给点时间让学生互相讨论,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到学习中,使学习氛围热烈富有感染力。

3.3多种考核方式并用

对于多媒体教学课程来说,必须多种考核方式并用。在老师平时上课时,会叫学生回答问题或是做题,老师做有心人,把学生回答情况记录下来作为平时考核。多媒体课程多数都安排有学生上机实验,每一次实验都会布置任务,老师要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和上机态度给学生批出实验分数,作为实验考核分。除此之外。还有期中考核、期末考核。学生最后这门课的成绩就是由这几种考核按比例计算出来。这种分散式的考核,使学生不仅关注期末考试,同时还得注意日常每一次课的表现。

3.4多种管理模式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