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古汉语与文学基础范文

古汉语与文学基础精选(九篇)

古汉语与文学基础

第1篇:古汉语与文学基础范文

关键词:低起点 古代汉语教学 理念 内容 方法

引言

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课,最初设置在1952年高等院校院系调整之后。课程性质是系统地讲授古代汉语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语言规律;教学对象主要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及考古古籍专业的学生;教学目的是加深对汉语的理解,深入了解本民族语言的发展演变的全过程以及它区别于其他语言的性质、特点,培养学生对古书的阅读能力,更好地传承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古代汉语不仅仅是专业基础课,还是一门工具课。因此它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整个课程设置中,占据非同一般的重要地位。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家实力的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大幅度提升,汉语也成为了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语言之一,学习汉语已成为了一种潮流。

新的形势为这门学科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问题。首先,汉语言专业的学生基础越来越好、起点越来越高,旧的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已经无法满足需要,加之新形势对汉语言专业学生也有不同以往的新的要求。其次,低起点学生的古代汉语教学也面临新的问题。很明显,原有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需求。

一、教学理念的重新定位

1956年,高等教育部颁布《古代汉语教学大纲》,大纲中明确规定古代汉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古典作品的讲读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古代汉语的能力,并逐步引导学生利用字典、辞书养成自由阅读的能力。规定文选范围从先秦到唐代,而以先秦两汉为主。六十年代初期,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正式出版,在序言中为古代汉语定位――“古代汉语是工具课”,认为它是为学习现代汉语及古典文学提供工具的,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这是自新中国成立后,高校古代汉语一直遵循的教学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形成了把现代汉语作为理论课,而把古代汉语当成工具课。其结果是古代汉语教学缺乏完整性、知识结构不均衡,难以达到既定培养目标。这一教学理念在当时已有瑕疵,而今更是诸多差距,需要加以修正。我们的方法是灵活施教。针对不同对象,选择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汉语专业的学生,我们重视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贯通能力。鼓励学生做个挑剔的人,去大胆发现问题,积极投入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调动了学生对汉语的兴趣,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民族语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于低起点的学生,我们的宗旨是尽可能地让他们了解古汉语的特点,汉字的性质,以及古今汉语的关系。以便他们更好地学习现代汉语,加深他们对中国历史文化及其价值观的了解。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大力更新

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我们要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切实做到因人制宜、以学为本。

首先对汉语言专业的学生,重点是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阅读能力。具体做法是:(一)讲句法。我们不是简单孤立地讲古汉语中的一种句子形式,以及它与现代汉语在比较中的独特性。而是重在讲解这种句子形式的形成、发展、演变的过程,讲古汉语的句子形式与现代汉语的密切关系以及它们的契合点;对有些句子还要讲它们的终结点,而且要把它们的变身过程讲解清楚。像古汉语中的宾语前置、词类活用、一些虚词等等。使学生所学知识具有均衡性、连续性、贯通性。(二)配合教学开设课外阅读。从文化入手,给学生作课后导读。比如我们曾经开出过如下系列导读题:

1.根深蒂固的哲学思想――《左传》中的宿命思想

2.瓜瓞绵绵的宗族期盼――《左传》中的婚姻、生育观

3.寻根溯源看死亡――《左传》中的丧葬习俗

4.兵连祸结的动荡年代――《左传》战争面面观(战争起因、戎礼、兵法、“士”与“门客”)

5.雾里看花说“女性”

6.狼奔豕突中的帝王将相

7.《左传》中的虚词,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

提出了明确的目的、要求,并定期组织研讨。设置奖励积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为毕业论文的写作奠定了基础,收到良好的效果。

其次,对低起点的学生,重新安排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些学生有一定的现代汉语基础,积累了一定的汉语词汇,而且口语交流没有太大困难。这是有利的一面。但是,他们的母语毕竟不是汉语,多数学生来自不同的文化环境,对古汉语知之甚少,有的甚至一无所知。加上古今汉语的差别,使他们感觉陌生、难懂。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充分利用他们已有的现代汉语基础,从现代汉语向古汉语推进。

具体做法是: 把古汉语与现代汉语联系起来,从他们掌握的现代汉语知识中与古汉语关系密切的地方入手,这就是语言的“拓展点”,消除学生的陌生感与畏惧心理。

第一步,利用学生已掌握现代汉语的词汇,用词带动去讲解汉字。

比如为了说明汉字的特点,利用学生各自的母语,来与汉字作比较,在比较中体会拼音文字与汉字的不同,引导学生认识汉字的特点、汉字的起源、造字法等。

第二步,利用学生已经习得的语言基础,去寻找词汇文字上的延伸义。比如“节”是指节日,大家都懂。每个国家都有节日。但是现代汉语常用词中有“节奏”、“季节”、“节气”、“节约”、“节制”、“礼节”等词。我们利用词义的延展引申,向上推到“”,从“竹”,表竹节之意。向下串联起引申义,竹节是一段一段的,有了截分的意思。把一年截分成段,就是“季节”,季节与季节之间的连接点,就是“节气”、“节日”。分段还有约束段与段之间长度的作用,就是“节制”、“节约”、“礼节”。我们还借此给学生讲解汉民族节日的涵义、礼俗、习惯,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第三步,文选采用主题式讲解,尽量缩短篇幅、化整为零,这样便于记忆、背诵,不至于因为篇幅过长,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具体做法:1.神话类。《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段落浅显易懂,短小易记,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神话及其对古代文学的影响。2.山水景物类。利用学生对旅游景点的了解,结合着去学习像《巫山巫峡》、《黄山》等篇目,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3.成语典故类。成语以其固定的结构形式、丰富的内涵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其实这些学生在学习现代汉语的时候,已经接触并熟悉了一些成语典故。我们现在利用这些成语典故,如“狡兔三窟”、“增兵减灶”等,把它们还原到文章中去,既加深了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反过来也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解读。4.汉语中的名言警句。有些流传很广,深入人心,像“苟富贵,勿相忘”、“三人行必有我师”等。5.著名人物:孔子、老子、孙子等。目前许多国家都开设有孔子学院,孔子与他的学说已走出国门成为中国文化的旗帜,而且现代影视传媒还把中国古代文化传播到海外,很多人通过影视了解古代历史人物、事件。我们可以藉此引导学生去探究他们的事迹、学说以及历史事件、生活习俗等等。这样以点带面,鲜活有趣,丰富多彩。

第四步,语法教学中的古今结合――以今带古。语法教学是古代汉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古代汉语教学的一个难点内容。首先说“句法”,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虽为同一民族不同阶段的语言,但是由于时间的遥远再加上历史上各种因素的影响,古今汉语在句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别。如果开始就从古代汉语句法入手,学生会有距离感和陌生感,导致学习上的畏难情绪。反之,如果利用他们对现代汉语比较熟悉,用现代汉语相同句子向古代推导,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这样就会让学生有一个从渐渐熟悉到有较清楚认识的过程。通过练习巩固,60%的学生能够达到要求,40%的学生也能够掌握。其次就是虚词,较之西语,汉语形态不发达,词与词的关系以及词的语法作用是靠词序和虚词来体现的。许多常用虚词贯穿文言文的始终。对于初学者,文言虚词就是一只拦路虎。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的方法是:第一,现代汉语中依然使用的虚词放在前面讲。从现代汉语逐步过渡到古代汉语,利用大家耳熟能详的句子,对照着体会文言虚词的用法。第二,利用大家熟悉的、带常用虚词的成语、俗语,认识、了解文言虚词。如:“千金之体”、“口是心非”等,不仅讲虚词,还顺便介绍了一些相关的句法知识。这样的做法既可以使过渡显得自然,又复习了以前学过的知识,效果很好。

另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我们实现古代汉语教改的重要条件。我们把相关的历史事件、人物、景观,编辑成纪录片、图片、动画等形式,配合讲解播放出来,增强了教学的形象性与趣味性,使学生在如临其境中,完成对语言现象的学习。 语

参考文献

[1]邢福义.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11).

[2]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92(3).

[3]郭锡良.古代汉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3).

[4]龚影.古代汉语教学法初探[J].黑龙江教育(综合版),2009(2).

[5]彭逢澍.论古代汉语比较教学法[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6).

第2篇:古汉语与文学基础范文

关键词:古代汉语;教学观念;分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9-0268-03

一、选题缘由

汉语是母语,也是国语,作为国人,熟练掌握和准确运用汉语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古代汉语是学习现代汉语的基础,学好古代汉语对于掌握和运用现代汉语,熟悉和运用国语具有重要的现实应用意义。然而随着信息化的到来,古代汉语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一些年轻的学者公然地提出古代汉语是一种“业已死亡的语言”[1],认为没有必要去研究。这不禁让我们为古代汉语深深地捏一把汗,古代汉语真的会成为博物馆里的珍藏品吗?然而近几年,“国学热”的再次掀起,使“古代汉语重要性”、“强化古代汉语教学”等问题提上日程,并得到了国人们的支持。这样的社会环境,赋予了古代汉语新的发展契机,古代汉语教学研究也正期待一场全新的革命。本课题的提出正是适应了这一时代的需求。本文将从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的多元化三个方面入手,探索全新的古代汉语教学方法,使素质教育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真正得到落实,并为21世纪古代汉语教学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二、结合素质教育的目标,完成古代汉语教学观念的更新与变革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古代汉语处于尴尬地位的重要原因就是师生的观念问题。据此,我们认为可以治本的唯一方法就是教学思想的改变。

1.教师“教”的思想的改变。目前有很多老师不能正确认识“教”的目的,认为“教”仅仅是知识的传授,仅仅是教学任务的完成,仅仅是自己工作的职能。以这样的思想做指导就很难深入自己的研究领域,就古代汉语来说,就更难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了。因此,作为古代汉语老师,要以提高学生古文兴趣为终极目标,要确立“领路人”的思想。老师要尽一切努力把学生领进自己的研究领域,把知识的本末完全交代出来,让学生在好奇与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比如讲到《左传·成公二年》“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毙于车中”[2]这句话的“越”字,教材上解释:“越,坠。”而在我们现在汉语中“越”并没有“坠”的意思,如果只是告诉学生在这句话中“越”就是当“坠”讲,让学生只是当成新知识记忆,这无疑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也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我们应该这样告诉学生:在《说文解字》中:“越,度也。”度,就是渡河的意思。那“度”与“坠”(坠入河中)的意思又相去甚远,为什么“越”可以当“坠”讲呢?原来这是在特定语境下的形成的灵活义。因为古代战车的形制大致是由车辕(辀)、车轮、车厢构成的,翻过车厢就会跌落车下,在这个特定语境,即“越车必坠”的情况下,“越”便有了“坠”这一灵活义。通过这番讲解,让学生既知道了词语运用的内在含义,又能了解古代的一些生活常识,从而激发了“他们对古义古训产生了探奇求根的兴趣”[3],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热情也会由此高涨!

2.学生“学”的思想的改变。大多数学生对古代汉语提不起兴趣,主要是因为存在畏难心理,一旦形成这样的心理定式,就很难产生真正的学习热情。因此,当务之急就是克服学生畏难的思想。古代汉语是沟通古今的桥梁,只有学习了古代汉语我们才能对现在汉语有更为系统的认识,要告诉学生从古代汉语中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有趣的历史故事,掌握到一些有用文化现象,另外,学习古代汉语不能一蹴而就,应该循序渐进,把握规律,先易后难,逐步提高。通过这些疏导让学生从根本上消除畏难的心理。充分利用汉字的表意性,把枯燥的知识讲出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采用“分级教学”方法,促进古代汉语教学内容整合与优化

由于古代汉语知识系统繁多,语法知识较为零散,某些理论较为深奥,这就为我们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尤其针对专科层次的教学,提出了难题。对此,我们采用了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即“分级教学”。所谓“分级教学”就是从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应用出发,实施不同水平等级的教育。目前所提到的“分级教学”大多针对外语教学,而我们发现“分级教学”对古代汉语教学的开展同样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1.完成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内容的整合,就是对教材内容的重新处理,即将其中每个知识点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进行重新分组。下面我们以专科学生的教学内容为例加以说明:专科学生的古代汉语知识较弱,而且基本上都不是以专业研究为终级目标,因此针对这样的班级,我们以常识性讲授为主,尤其侧重高中阶段所涉及到的基本理论知识,比如文字、词汇、语法等章节,进行系统、详细的讲解,并通过大量练习,使这部分学生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加深对古代汉语的了解。对于那些高中阶段没有涉及的内容,如古书音韵、训诂和修辞等理论知识,我们则略讲或不讲。实践证明,通过对教材内容的重新整合,进行针对性的因材施教,使所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提高了一大步。因为学得会,所以愿意学,这也就调动了他们学习古代汉语兴趣。

2.促进教学内容的优化。所谓教学内容的优化就是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处理,用自己的认知结构来优化教材的理论知识。我们所使用教材的内容知识相对稳定,但是学科在不断地发展、更新,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关注本学科前沿的理论,并把获得的新成果、新知识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去,以充实教学内容。比如讲“之”字的词性时,王力教材上当介词用,教师不能仅仅把教材上的这一结论传达给学生,还应该告诉学生关于学术界对“之”字词性的争论,即连词“之”和助词“之”的说法,将这些学术的争论讲给学生,引导他们在将来的学习中,用正确的态度对待这些尚未定论的知识,避免钻牛角尖。再比如讲“古今词义演变”时,要与现代的词汇知识相结合,把最新的分析理论运用到课堂上,告诉他们所谓的古今词义演变,其实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重新分析”或“重新理解”。这样古今结合起来,教给学生的才是一个更为全面系统的知识。

四、利用现代科技,实现古代汉语教学手段的多元化

1.采用讨论辩论式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就是所谓“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老师讲,学生听,师生之间缺少互动,即使老师讲得很投入,甚至激情澎湃,下面的学生依然东张西望,我行我素,好像事不关己,高兴了就听几句,不想听就干自己的事情。这样的教学状态发展到最终会导致教与学的双向恶性循环,是无论如何也提高不了教学质量的。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满堂灌”,采用讨论辩论式教学,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活泼、自主的课堂氛围,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来。比如古代汉语文选作品中的字、词、句方面的疑难问题,像古今字、异体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或者通论中一些基本理论知识,此外,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变换教学地点,比如可以直接把学生带入图书馆,进行关于某一专题内容的讲解,这不仅帮助学生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而且还加深了课堂印象,提高了兴趣。

2.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发展的日渐成熟,为我们古代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使教学形式既直观,又生动。传统板书时间的减少为学生直观的思考赢得了更大的空间,这样一来,教学内容自然就更为充实,教学效果也大大提高。比如,在“汉字的结构”这一通论里要涉及到汉字形体的演变。教师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描摹文字从甲骨文、金文到楷书的字形,既费时又费力,形体还不一定描写得准确。使用多媒体,教师可以将甲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文字直接投影在屏幕上,也可以制成动画效果,以动态的方式将汉字形体的演变展示出来。这样让学生真实、感性、生动地看到了汉字的演变过程,认清了它们造字理据,为进一步了解汉字的表意性质以及推求汉字的本义等方面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关于文选教学,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可以找一些相关的视频,加深学生对历史背景、人物关系、故事情节的了解。如讲《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之前,在学生预习过的基础上,先播放东周列国(春秋篇)中关于这一历史故事的视频,让学生置身于母子兄弟之间的一场权力与孝义的厮杀中,可以更形象地了解人物特征以及故事本身所表达的思想内涵。与此同时,教师再步步设问:共叔段的行为是否应受到惩罚?母亲姜氏是否可以原谅?郑伯认母是否有政治上的原因?让学生参与到故事中,并训练了他们的思维。在完全理解文意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归纳出文中用字情况、特殊句式、词类活用,这样轻轻松松地把文言基础知识也落实了。此外,还可以利用办公自动化进行网上讨论,解答疑难问题,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沟通,也弥补了课堂教学时间的不足。

3.注重实践环节,努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古代汉语的教学质量,不仅仅包括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注重实践环节,即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实践,理解、掌握知识,并将其转化为技能,从而有效地加以运用。我们可以适当地安排一些语言研究方法训练,将教材中有争议的问题拿来让学生思考与探索,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关于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的说法有很多,争论也很大,可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如“面”在《史记·项羽本纪》:“马童面之”中作动词“面向”讲。有的人说“面”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也有的人说是名、动词的兼类。像这样的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体会哪种说法更为合理。通过语言研究方法的训练,从不同程度加强和培养了学生自觉观察语言现象、探索语言规律的习惯,提高了古代汉语教学的水平和质量。我们还可以在教学之外,设计完整情境,让学生进行模拟教学;还可以安排学生到中小学去听语文课教学,分析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使教学有较强的针对性,这样既巩固了他们的专业知识,也培养了大学生的职业技能。

综上所述,在遵循古代汉语教学目的与内容的前提下,正视高校古代汉语的教学现状,实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使素质教育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真正得到落实。

参考文献:

[1]摩罗.请文言文退出基础教育[J].粤海风,2001,(5).

[2]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2.

第3篇:古汉语与文学基础范文

【关键词】古代汉语;汉语音韵学;发展路径

中国的传统语言文字之学或称为“小学”含有文字学、训诂学和音韵学三大分支。由于古代汉语仅存的书面符号(文字)是一种既表义又表音的语素文字,其本质特点是以音表义,只有准确地了解文字的读音,才能够了解它所代表的确切意义,所以音韵学是传统语言文字学“小学”的基础,是古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汉语史、汉语方言学、文字学、词汇学、训诂学、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史、古籍整理等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梳理传统汉语音韵学的研究成果,探求汉语音韵学的现展路径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深远的影响。

一、汉语音韵学研究概述

1.传统音韵学

汉语音韵学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古老学科,有着巨大的成就。虽然汉代以前人们就开始对发音时发音器官的动作和状态进行描写产生了最早的汉字注音法―譬况法,汉代出现用同音字来注音的直音法,但是直到汉代末年, 人们才发明了反切注音法,导致了韵书的产生并由此使得音韵学开始从小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开始的音韵学研究重在对声调和韵类的分析,成果主要体现为韵书编辑。这些韵书既可能是反映了某一时期通语的语音状态,也可能是反映了当时南北方言的差异。把它们联系起来,就可以构筑成一部完整而生动的汉语语音发展史。唐末至宋元时期的韵学家们为了更加全面地反映韵书所记录的语音系统编制了等韵图,以等韵学的观念分析汉语的声母、韵母、声调及其彼此的联系, 是中国古代的语音学。他们的研究比西方语音学的产生要早上将近一千年。明代末年到清朝乾嘉时期,是汉学的高峰时期。音韵学研究基本走的是传统的治学之路,一直运用传统的文献考据方法,以“清代古音学殿军”的 章炳麟、黄侃为代表的无数朴学大师们穷经皓首, 既研究以《广韵》为代表的系列韵书所反映的中古语音系统, 又开始了对没有韵书时期的先秦古音进行有益的探讨, 开创了今音学与古音学并峙的局面,为音韵学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但是由于种种局限, 前人的努力仅限于对汉语语音的音类的分析和古音系统的考证,却无法将历史上不同时期汉语语音的音值描写出来。

2.现代音韵学

20世纪以来随着西学东渐,西方现代语言学理论和方法以及工具等传入我国。瑞典汉学家高本汉(B.karlgren)的巨著《中国音韵学研究》的问世和在我国的翻译出版是标志着音韵学发生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走上了独立的现代化的道路。音韵研究不再只是考证古音系统,而是重在审音和古音值的构拟。构拟方法的引进使中国音韵学的研究面貌发生很大变化,形成了音韵学研究的新高潮。并推动了等韵研究和近代音韵研究。建国之初,音韵学的研究和教学受到重视,以对《切韵》音系和 《中原音韵》音系的研究和讨论为主。20世纪80年代以来音韵学研究进入大发展时期。无论是在研究领域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有很大突破。这一时期的一大特点是特别重视历代诗文用韵研究。学者们或研究魏晋南北朝或研究宋元的韵文或研究敦煌变文的用韵,为进一步了解、研究汉魏以来的汉语韵部分的分合情况提供了翔实、可靠的例证。在古音构拟上不仅延伸到周代以前的甲骨文时代的汉语语音构拟问题,甚至涉及“原始汉语”语音的构拟问题。

二 、对汉语音韵学研究发展之路的思索

现代科学文化飞速发展,汉语音韵学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从研究范畴,研究方法上加以革新, 以完成前人没有完成的任务。

1.扩展研究领域,实现汉语音韵学研究范畴的多元化。

无论是上古音的研究(包括先秦声母、韵部和声调的研究,两汉音系的研究,以及甲骨文时代汉语语音的研究,乃至“原始汉语”音系的研究),无论是中古音的研究(包括《切韵》、《广韵》音系的研究,诗文用韵的研究,反切的研究,以及梵汉等对音的研究),也无论是近代音的研究(包括宋、元、明、清诸代语音研究以及《中原音韵》音系研究、等韵的研究)都有待进一步开拓。汉语语音史和音韵学史的研究应该加强。历代诗文用韵研究领域应有较大空间。

2.吸收先进文明成果,实现研究方法的现代化。

已有学者借鉴西方语音学的研究成果,就突破传统的单一模式 ,采用生理物理的、数理统计、共时历时比较及语言类型研究等研究方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如能运用现代科技, 有效综合上述研究方法,创立科学、系统、高速、高效的研究系统、建立大型汉语音韵语料库、汉外对音语料库,对于建立解决传统音韵学中诸如古汉语声调调值等问题无疑大有裨益,在资料收集、数据积累上大量省时省力,提高研究的效率和准确性。当然,在具体的研究工作中不可能用电脑完全代替人脑。如在诗文用韵的研究中关于韵段的划分,在音注研究中对有效音注的分类,都要依靠研究者的判断。

3.清理前人研究成果,明确当今研究任务

首先,在批判性继承传统音韵学的基础上,重建历史上各个时期的通语语音系统,进一步深入研究各个时期汉语共同语;其次,汇集文献材料,研究历史上的活语言,重建各个时期的汉语方言音系;第三,加强对上古语音的研究,揭示早期汉语语音的状况。第四,联系现代汉语方言研究的成果, 揭示汉语方言的历史, 揭示方言与古代汉语的联系。

可以预计的是,汉语音韵学将在未来的中国文化、学术发展中发挥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在先贤们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当前先进语音学理论、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使汉语音韵学这一传统显学在新的时代迸发新的生命力而不是成为渐渐衰落的“绝学”。

参考文献:

[1] 冯蒸. 论汉语音韵学的发展方向[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1988,(2).

[2] 刘志成. 汉语音韵学研究导论[M]. 成都:巴蜀书社,2004.

[3] 唐作藩. 汉语音韵学常识[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4] 张世禄、杨剑桥.音韵学入门[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

[5] 周斌武. 汉语音韵学史略[M].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1987.

[6] Berry, V.E., Adamson, B. and Littlewood, W. Editors. Applying Linguistics - Insights into Language in Education[M]. Hong Kong:The English Centre, HKU, 1997.

[7] Bolinger, D. Intonation and Its Uses[M].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第4篇:古汉语与文学基础范文

一、在音、形、义中,丰富学生学习汉字的基础能力

汉字是严辞达意的象形文字,从龟甲刻字开始到仓颉造字,汉字一直承载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领悟汉字本身的意义和内在意义,展现汉字独具特色的文化和魅力,这样,才能够在课堂教学中事半功倍。正确地识记汉字,可从学习汉字笔画,偏旁部首,吐字发音及组词解意等入手,在汉字教学注意“字不离词”“以词正字”。

(一)探究字源。字的书写和字义密切相关,例如“男”是会意字,甲骨文从田从力,力象耒形,表示用力在田间耕作的人,本义为男子。汉字博大精深,我们需不断探索其奥妙。

(二)辨析字义。语言环境下追究其意思,易辨别。汉字大约6000年的历史,在漫漫岁月中,汉字也由繁琐至简易发展。形似字相混和同音相混是汉字语言教学之难。例如把“前赴后继”写成“前仆后继”,“不容置喙”写成“不容置疑”等等。大部分的形似字,如果不知道它的字义,只是记得字形上的区别,非常容易写错和读错,如“悼(dào)念”读成“掉(diào)念”,“如火如荼(tú,原意是茅草上的白花)”误读或误写为“如火如茶”,等等。这就需要理解字义,据义定音。

(三)展开联想。有很多字,牢记它的偏旁,就能记住很多字的字形。比如“木”大多与木相关,“目”大多与眼睛相关,“土”(提土旁)多与土地相关。这些字适合组合联想记忆。

二、诵读古诗文,夯实汉字基本功底

《语文课程标准》重视知识和运用结合、利用科学的过程和方法的应用、培养良好的生活和学习态度和人生观、价值观。让中学生研究、品读古代诗文的魅力和灵活多变的词义,畅游在文学的海洋乐不思蜀。因此初中教程要加强古诗文学习,既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培养他们的汉字语感。特别要夯实以下几个方面:(一)实词推断。古文中实词所占篇幅是最大的,又直接影响学生对古文的理解。在不理解其意时,我们可以根据上下文借助字形字音推测。例如“鄙”本义是边疆。边远之地的人远离战火纷争,民风纯朴,可以引申为质朴、厚道;边远之地的人远离文明社会形态,因此又可以引申为庸俗,缺乏文化知识等等。

(二)通假。通假,是汉字“六书”之一,它指的是古书上有些借用音同或者音近字的现象,可分为完全同音、声母相同或韵母相同。我们可以用汉字的音、形来判断古诗文中的通假字。通假字在古文中客观存在,如果不了解通假字,在古文阅读中会遇到很多不明白的地方。

(三)恰当准确的运用。古代诗歌在汉字炼字方面尤为明显,对汉字音、形、义透彻理解后准确运用在词句中,体现出对汉字的精练掌握程度。“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敲”,“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红杏枝头春意闹”中“闹”腾的春光,都是汉字闪闪发亮的宝石,把诗歌的意境点缀得精彩纷层。汉字先组成句子再组句成篇,都需要建立在对其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才能恰如其分的加以运用,抒情达意。

(四)汉字字意的转变。某些汉字古今意义会有所变化。有字意范围的缩小如“臭”字,古义为“气味”,《周易•系辞上》说“其臭如兰”,是说它的气味像兰草一样芬芳,“臭”是泛指所有气味,杜甫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许多人认为“臭”读“chǒu”,表明诗人批判现实的强烈态度和情感,其实不然,应该读“xiù”,朱门飘出酒肉的气味,路上却有冻死的尸骨才符合语言表达的环境。后来词义在演变过程中范围缩小,专指秽气。读音由“xiù”变为“chǒu”,臭名远扬、遗臭万年等都是指此种意思。此外,还有字意范围的扩大、表达情感色彩的变化等。

三、在阅读和写作中运用汉字,提高词语表达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文章都是由汉字组成,阅读和写作是学生汉字基础素养培养的重要步骤,多识汉字,多记汉字,多理解汉字为前提,才能更好的理解阅读内容,提高阅读效率,进一步的进行写作训练等等。要求教师在教授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善于发现教材内容,对学生思维锻炼和审美价值的正确引导,在讲授中创造出与文字相结合的美好、生动、丰富的语言天堂,从而使学生在听、说、读、写中感受汉字的文学美;抓住作品中重点词句和“传神之笔”,剖析作品描写的形象,领略文章表达的情感,与学生心灵产生共鸣,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学习汉字,还能接受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在写作实际应用中注意汉字的精准字义,恰如其分的表达出最细微的感情,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是学习汉字的材料和机会,使我们的汉字理解运用能力不断提高。

第5篇:古汉语与文学基础范文

[关键词]古代汉语;课程体系;教材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22-0008-05

[基金项目]本研究为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课题“地方院校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沈红宇(1979―),女,湖南长沙人,湖南文理学院文史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汉语史、方言与音韵。

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语言类必修主干课程,在整个专业知识结构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一门课程,它自成结构体系,是大学教育中的微观体系,与“根据学校制定的培养目的而设计的课程整体”这一宏观“课程体系”[1]不同,但宏观课程体系需要微观课程体系的支撑和实现。所以,探讨一门课程的内容体系有着宏观体系不可替代的价值。

一、教学目的、内容体系与教材的关系

一门课程的开设,须先有明确的教学目的,然后有为之服务、与之相适应的内容体系,而教材则是实现教学目的、构建内容体系,进行教学的最重要的载体。“学习古代汉语,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和方法”[2],这是由不同时期的教学目的和与之适应的内容体系所决定的。

解放初期,我国师范院校及综合性大学的相关专业相继开设了古代汉语课程,但其教学内容五花八门,“有的是当作历代文选来教,有的是当作文言语法来教,有的把它讲成文字、音韵、训诂,有的把它讲成汉语史”[3]。这种不按学科本身及学生实际需要,而以教师的爱好和所长为中心进行教学的现象,与其说“目的要求是不一致的”[3],不如说是对该课程的目的要求还没有清晰的认识,更不用谈建立与目的相适应的课程内容体系并编写与之配套的教材。

二、基于不同目的建立的课程内容体系和与之配套的教材

(一)以文选为纲的文选、常用词、通论“三结合”体系

20世纪50年代末,以北大为首的高校明确了古代汉语课程“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的教学目的,提出了“既有感性知识,又有理性知识”,“把文选的阅读与文言语法、文字、音韵、训诂等理性知识密切结合起来”的课程要求。[3]在该目的导向下,王力先生主编了《古代汉语》(以下简称“王本”)教材,首创文选、常用词、通论“三结合”的内容体系。

明确了“三结合”,还需明确如何结合。王本确定的原则是,“以文选为纲”,“不仅要照顾纵的方面的系统性,即三者本身特别是文选的系统性,而且要照顾横的方面的系统性,即三者之间结合上的系统性。在常用词和通论的纵的方面系统性显得不够的地方,常常是为了照顾横的方面的系统性和文选的纵的方面的系统性”[7]。可见该体系特别强调通过文选来获得感性认识,安排了大量的文选作品,共264篇。对于通论,王本的定位并非系统性的理论,而只是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王本的内容体系在当时追求扎实的基本功,在有足够的课时作保障的人才培养目标、体制下,是非常完善的,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影响深远。在过去几十年里,大多数高校采用这套教材,之后新编的教材也大多维持这个基本框架格局没变,只是作了些改进。如郭锡良先生《古代汉语》虽以词义分析为自己的特色,但仍坚持了“三结合”体例。

然而十几年来,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新开设了不少现代课程,而这些新课程的开设是以传统基础课程的数目和教学时数一再削减为代价的。当今,大多数院校的古代汉语课时锐减,让“三结合”体系下的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常常顾此失彼。教师在讲授时通常会删除某些内容不讲,以完成教学进度。但是这种削足适履的方法使古汉语教学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

(二)以通论为纲的通论、文选(常用词)体系

在课时量锐减的教改环境中,以文选为纲的内容体系很难使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内容体系需要调整或改进。洪波先生的《立体化古代汉语教程》(以下简称“洪本”)便打破了原“三结合”体系,以通论为纲,根据通论知识选择文选,在文选的练习题中体现常用词。常用词已退居于文选的下位体系,所以该教材是通论、文选(常用词)的二维体系。

因为常用词的意义,特别是古今不同的意义,经常在文选中能体现出来,学生也常常需要借助文选的语境才能记住某些意义。所以说,该体系对常用词的处理并不是忽略常用词,把它从“三结合”的体系中剔除,而是从上位体系拉到了下位体系中,在文选体系中体现而已。又因为常用词以往是不讲授的,一般让学生自学,所以这样处理是可行的。而且在新的课改环境中,这能使教材更加精练。

该教材很有特色。首先是通论部分注重系统性,如语法部分连词章、副词章等,“内容全面而丰富”,“较一般的古代汉语教材为多”[4]。第二,纸质教材中的文选采用白文形式,不加标点,只注释专名。配套的多媒体辅助课件提供文选完整的句读、全部释义、翻译,及相关的文化知识。白文的编排,对于提高学生古籍阅读水平有很大的帮助,这些是值得肯定的优点。但是,所有文选都无标点和一般注释,且将文选摆在了课后练习的地位,不管是从形式上、还是从分量上看,都过于强调通论知识,文选都只是通论的附庸而已了。这不仅大大降低了教材的直接可用性,也不利于学生诵读文选形成语感。

更重要的是,该教材虽以改革内容体系为任,却并没有明确提出独立的教学目的。如果仍是以“培养阅读古书能力”为目的,那么它的优点亦是其缺点所在。因为,仅仅是“培养阅读古书能力”,则通论部分无须过于系统,全部的白文文选显然不利于阅读能力循序渐进的提高。

(三)通论、文选并重的二维体系

蒋冀骋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以下简称“蒋本”)作为教育部“汉语言文字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教材改革”课题的成果,实现了教材编写的重大改革。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5],但其优势与优点是明显的。

首先,调整了教学目的。该教材已不再满足于以“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为目的,明确提出了“以传授知识为手段,以培养思维习惯,改变思维方式,提高思维能力”为目的。[6]比较王、蒋二本,都是以“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目的。王本强调的是学科的特殊目的,而蒋本提出的是寓于学科的一般目的,突出强调了思维的创造性,并明确了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和途径,对教学者有更大的指导意义。思维创造性的突出强调,与当前的教育环境、教育体制改革和某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和谐一致的。

其次,构建了通论、文选并重的新二维体系。在调整后的新目的下,内容体系也一改王力、郭锡良等以文选为纲,首重文选的思路,也不取洪波以通论为纲,更重通论的做法,而建立通论与文选并重的新二维体系。将通论与文选分上下册编写,是两条不同的线索。除绪论外,通论分为文字、词汇、训诂、音韵、语法(词法)、语法(句法)六个板块、六大章;文选则以时代为线索,分先秦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和唐宋元明清三个阶段,其文体的特色蕴含于各个阶段。常用词也不单独列出,使教材更加简练。这样的内容体系和教材体例,比王本的“散点式”更具系统性,需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文选一目了然,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比较宏观的系统的把握。

再次,在通论、文选并重的新二维体系下,发展了纵向的体系。就通论而言,汲取了当前重要的研究成果,使知识及时更新。如同源词部分,吸收了陈建初关于《释名》的研究成果(教材上册148页“”“覆”等);文字部分,辟专节讲俗字;句法部分(如处置式),从汉语史的角度展示近代汉语面貌等等。但是也必须承认,“不讲述近代汉语知识,形成了教学的空白和断层” [7]的状况,还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改善。文选的选编也很有特色。王本要培养的是“阅读古书的能力”,则以文言文为主要文选,重点是先秦的典范作品。而蒋本则旨趣有所不同,不局限于文言“古书”。以时代为纲,分先秦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和唐宋元明清三个阶段,不仅将明代文献编入(虽有“清”代之目,而无其实文,编入的文选以明代的为最晚),年代跨度比王本更广,更重要的是,编入了敦煌变文、禅宗传记、宋元话本、奏呈圣旨、戏曲、会话、小说等多种体裁的材料,引导学生开阔视野,走出“古代汉语即文言文”的误区,形成对古代汉语较准确的感知,这无不体现了编写者将近代汉语部分吸纳入古代汉语的良苦用心。应该是说,在通论和文选的两个纵向系统性上,蒋本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最后,体现了实现教学目的的手段和途径。在“以传授知识为手段,以培养思维习惯,改变思维方式,提高思维能力”的教学目的下,该教材以通论、文选来体现手段;以通论各节后设置的“思考与练习”来改变学生唯教材是从,唯教师是从的继承性学习的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思维习惯;以各章设置的“进一步阅读文献”引导学生开阔视野,改变往常单一的思维视角和思维方式,为学生掌握知识,运用并创造知识提供平台,做好铺垫。这是“思辨型”学习的一种倡导,是为实现新目的所作的努力实践。

总而言之,蒋本的成功在于其体系的完备,在于有明确的与时代要求一致的目的和与目的匹配得当的内容体系。

三、需要什么样的内容体系

洪本、蒋本虽不是同类型教材中最早的,却是极具代表性的。它们基本代表了古代汉语课程内容体系与教材发展的不同时期:王本以文选为纲的“三结合”体系是传统教学的典范;洪本以通论为纲的体系是转型时期大胆改革的力作;蒋本通论、文选并重的体系则是改革较为成功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成果,对于当前深入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课程改革首先要实现教学目的的合理调整

在高校培养目标调整的大环境下,素质和创新被特别强调。之前所确立的“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的教学目的,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形势和需求了。教学者应根据学校的办学层次、学科的培养层次和学生的素养层次来调整和重新定位教学目的,而不应当墨守成规或盲目跟风。

研究型院校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考者。学科和学生素养层次都比较高,所以需在设置课程目的中强调反思和创新,蒋本提出的“培养思维习惯,改变思维方式,提高思维能力”就极具指导意义,但有待结合学科和课程特点予以具体化。

教学科研型院校目的是要“培养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建设需要的创新式应用型人才”[8],学科和学生素养层次相比要低一些,所以设置的课程目的,主要强调基本功,但也要求一定的创新。王洪涌提出的“在提高阅读古书能力的基础上,加深对古代汉语的理性认识,培养学生对古代汉语的分析、研究及教学能力”[9]的修改意见,比较适合这个层次。

职业应用型大学目的是要培养面向社会需求的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设置的课程教学目的,主要强调基本功和实际应用。荆贵生《古代汉语》第三版(以下简称“荆本”)教材在“培养学生阅读古籍的能力”基础上增加了“根据格律写作诗、词、曲、联以及写作应用文言文的能力”的目的,比较适合这个层次。

(二)构建与目的相匹配的内容体系,编写教材

教学目的一旦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下来,就需要根据目的构建或选择合理的内容体系,编写或选择合适的教材。由于课时和经济成本等原因,目前通行的教材大多不再专门设置“常用词”这一板块,也就是说以二维体系为主。实际上,二维、三维体系各有其价值。

研究型院校教学重创新者,基于学生学习能力和主动性各方面都比较强的实际情况,可以考虑二维体系。常用词的掌握,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权威工具书。在文选体系上,蒋本编入近代汉语作品,荆本编入“语言文字学文选”、分今注、古注、标点和白文四类形式的做法,能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很值得借鉴。在通论体系上,研究创新型的内容体系,一方面要简明扼要地介绍阅读古书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还要照顾所涉及内容的系统性;一方面要引进学界有定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另一方面还要联系学科发展的前沿,注意介绍学科中的问题与争议,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怀疑和批判的精神,从而实现由继承性学习向创造性学习的转换。当然,这些争议不宜在正文中展开,以免干扰学生形成知识系统。可以在正文中采用通行的说法,而在“课后思考”中展示不同的材料和观点,或开列“进一步阅读文献”。通论的系统性方面,洪本、蒋本都很不错,而在引入最新成果和启发怀疑方面,蒋本更胜一筹,当然,在具体的问题设计和阅读文献介绍方面,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职业应用型院校教学强调基本功和实际应用,考虑到学生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及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等方面都不强的因素,最好采用“三结合”的体系。“常用词”在这个层次之所以必须,是因为它对于学生高效掌握常用词汇的常用意义,减少阅读障碍很有帮助,而且可以减少或避免因学生不主动、不自觉造成常用词学习落不到实处的现象的发生。在通论体系上,应用型的体系应以介绍阅读古书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为主,不贪深、不贪博,不必讲究系统,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知识的应用价值来选择内容。脱离生活实践运用的知识,比如音韵部分可以不编入教材。[10]习题库的做法,虽然容易使学生走入“唯一标准”的误区,不利于创新性学习,却很适合此层次学生借以巩固知识。在文选体系上,因为课时不多,学生基础不好,故强调一个“精”字。要选经典的文段,亦不宜过长,要方便背诵。可由浅入深,以今注为主,少量白文。荆本选编“应用文言文”的做法,也值得此层次教学借鉴。

教学科研型院校教学强调基本功,而又要求一定的创新,则介于上二者之间。既要为大部分学生的基础学习服务,又要照顾一部分学生有志于进入研究层次,故其内容体系可就高参照创新型体系,通过设置必讲和选讲来实现弹性教学。

四、课程内容体系与教材改革的方向

基于以上分析,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中,王本体系适合基础应用型,但负担太重;洪本适合研究创新型,但又有感性知识过薄之嫌;蒋本有适合研究创新型的较完善的体系,但细节上仍有缺陷。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对于古代汉语课程内容体系和教材改革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教材应有明确的目的和针对性。教材编订之前,编者应充分考虑教材拟应用的学生群体,确立明确的目的,用来指导教材编订和教学。本文未单独立项分析的荆本,有很多优点,看似具有普遍适用性,适合不同层次高等院校文科使用,实则针对性不强,在实际应用中受到很大限制。

第二,教材的内容体系应与既定的教学目的一致。王本体系与当时的教学目的相匹配,所以取得成功;但是时过境迁,不适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不符合当前的教学目的。蒋本的成功,关键亦在于体系与目的的高度一致。

第三,教材的内容体系应是弹性和针对性的结合。虽然我们强调针对性,但是考虑到同一层次学生的不同层次需求、教材经济成本等因素,今后的教材还须在弹性上多做一些努力,把教材编写得更精细。

参考文献:

[1] 刘道玉.论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J].高教探索,2009(1).

[2] 郭锡良,等.古代汉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 王力.古代汉语[M].3版.北京:中华书局,1999.

[4] 禹建华.立体化古代汉语教程评介――兼谈立体化古代汉语教学[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5] 胡世文.蒋冀骋主编《古代汉语》评介[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3(1).

[6] 蒋冀骋.古代汉语[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1.

[7] 王敏红,高兴娟.关于古代汉语教学改革的思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6(11).

[8] 阮湘元.教学型大学培养创新式应用型人才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7(11).

[9] 王洪涌.古代汉语课程教学目的改革探讨[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

[10] 徐小兵.高职高专古代汉语课程定位及教改探讨[J].文学教育:中,2011(12).

[11] 蒋绍愚,张联荣,朱庆之,杨荣祥,邵永梅.古代汉语系列课程建设的新开拓[J].中国大学教学,2006(10).

[12] 蒋冀骋,刘晓南.汉语言文字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教材改革研究的调查报告[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4).

[13] 薄守生,赖慧玲.古代汉语教学的困惑与思考中国大学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7(7).

[14] 洪波.立体化古代汉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第6篇:古汉语与文学基础范文

【关键词】古代汉语;教学;问题;解决方略

古代汉语课是我国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及语文教育等专业所开设的主干专业基础课之一,始终受到教学管理者的重视。然而,近年来我国高校古代汉语教学的成效不够明显,一些大学的古代汉语教学甚至出现了问题,其中既有大学生层面上的问题,也有教学层面上的问题。为了切实改变当前古代汉语所面临的各类问题,必须要对症下药地加以治疗,才能真正地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实现提升古代汉语教学成效之目的。

一、古代汉语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一是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古代汉语基础不佳,心中存有畏难情绪,缺少学习的足够动力。大学生们对古代汉语的学习存在着畏难的情绪,大量高校学生甚至教师均觉得古代汉语课是高校中文专业所设置的各类课程之中最为难学和最为枯燥乏味的课程之一。古代汉语课程所包含的内容相当多,所涉及到的知识面也相当广,其所涉及到的字、词、句以及修辞等知识和现代汉语差距相当大,因此,古代汉语学习起来十分枯燥乏味,读起来非常困难,有时甚至觉得是在读天书。即便是经过了十分刻苦的学习,其古汉语素养也难以在短期之中得到大幅提高。如此一来,大量学生肯定会产生畏难的情绪。二是古代汉语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多变,显得死板而单一。有一部分高校古代汉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足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因而只能敷衍应付,所以在教学中难以积极主动地去积极探索教学手段,无法主动地驾驭与主宰教材,难以依据大学生的实际状况去改进教学方法与调整教学的内容,只能在上课时照本宣科地讲授,一个萝卜一个坑,去条条框框地罗列各类知识。所以,也就难以激发出大学生群体的学习积极性,而大学生们也就只能被迫接收枯燥无味的知识,而没有时间去进行思维与想象。如此一来,所导致的结果是大学生也变为了古代汉语教材的附属,学习起来显得力不从心,也就无法取得好的成绩。

二、解决古代汉语教学中常见问题的方略

(一)切实转变古代汉语教师的教学观念

鉴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愈来愈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与推崇,而这些博大精深的文化、政治、经济以及军事等各类成就均是由文言所写成的,若不懂得文言文也就难以理解我国古代的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同时现代汉语中很多难以进行解释的语言现象,若运用古代汉语知识进行深入理解,也能迎刃而解。所以,大学古代汉语教学的重要意义也要比以前更为突出,古汉语教师的教学观念也要与此接轨。教师们在课中采取的是什么态度,运用什么方式开展教学,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群体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效果,进而影响到大学生对于我国古代文化的理解。因此,大学古代汉语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古代汉语教学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制订出古代汉语教学的各项任务,从而改变以前那种消极化的教育教学态度,促使大学生们积极学习古代汉语。

(二)明确目标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学生群体对于古代汉语常常会出现一种误解,觉得这一学科只能讲字、词、句等枯燥而乏味的知识,显得呆板而不灵活,缺乏足够的想象,显得了无生趣。这是学习者在初步接触古代汉语知识之后的一种正常心理表现。实际上,随着对古代汉语研究的不断深入,很多学习者均会觉得古代汉语之中的诸多知识能够很好地表现出古人所具有的情感观、思维观以及文化心理,从而体现出中国古人的文化生活与修辞实践、民俗风情等。我国古人所具有的造字心理、词义派生等方面的思维特征,词类活用后的修辞效果反映出的审美追求等均需深入加以探究才能体会到的。一旦探究愈深入,所领会到的情趣与意味也就愈多。因而,在深入学习古代汉语知识之后,不仅不会感到乏味,而且还会觉得其乐无穷。所以,高等院校古代汉语教师在授课一开始就可运用目标激趣法来培养大学生对于古代汉语课程学习之兴趣,随后,在每次作业探究之前,还可引入目标激趣法或者情景导入法来引领大学生们更加明白其中的相应内容,并且激发出探究之欲望。

(三)积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在古代汉语教学中,如果古代汉语教师无法将其讲得通俗易懂和妙趣横生,而只能是照本宣科,大学生们也只得匆匆忙忙地将古代汉语知识填入到脑中,时间一长,大学生们就会讨厌这一课程。所以,高校古代汉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形成十分和谐的古代汉语课堂气氛,从而想方设法地调动起大学生群体学习的主观性,让大学生从原来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这就需要在古代汉语教育中切实改变以往那种陈旧和落后的教学方式,进行更加积极的探索和创新。为了解决古代汉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过于枯燥乏味的常见问题,可以有针对性地应用各种教学手段,从而为大学生群体创造出一个轻松愉悦、灵动活泼的课堂教学环境。比如,当今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应用与持续发展,运用于古代汉语教学中,可以提高教学手段之中的科技含量,进而改善现有的教学条件以及环境。所以,古汉语教学中,不仅可运用录像、幻灯片以及投影等设备,让教学的形式更为直观和活泼,而且还应当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编写和制作课件,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使之成为广大师生进行交流的重要方式,更加形象地展示出古代汉语的魅力,极大地调动起大学生群体的视觉与听觉器官,促进大学生们的积极思维,激发起其对于古代汉语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实施教学手段技术性改革的基础上,还应当追求对固有的教学模式加以更新。一般来说,古代汉语教学可运用开放性和互动性相结合的模式,从而实现教师学生的全面与多层次交流。在教学方式上,应当具有开放性,这不仅是指教育教学方式具有开放性,而且还指古代汉语教材具有开放性;不仅是指教学内容具有开放性,而且又指教学观念具有开放性。因为当代大学生群体的主体意识相当强,其智力的发展、接收或者认识新事物能力具有了相当的高度,他们常常并不满足于完全照搬教材进行授课,所以,一定要切实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在上课时,应当依据教学的内容、大学生认识规律等提出相应问题,让大学生们自行加以研究,进而提升教学的效率与提升大学生们的能力。

总的来说,从大学生群体的实际出发,切实改革古代汉语的教学手段,能够更好地激发出大学生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化被动灌输为主动学习,这是加强古代汉语教学的必然选择。所以,在高校古代汉语教学中,一定要通过改进教学手段,不断提高大学生理解、分析与应用古代汉语知识的能力,为其今后从事语文教学或者相关研究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振羽. 古代汉语教学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1).

[2]宿爱云,程树铭. 高校古代汉语的教学现状及新教学模式的探索[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9(3).

第7篇:古汉语与文学基础范文

(赤峰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目前,喀喇沁地区的蒙古族学校已经偏离了原有的办学宗旨,步入了趋同发展、丢掉特色的误区.本文从喀喇沁地区蒙古族文化氛围的缺失、蒙古族语言功能的弱化、高考招生政策及用人政策、应试教育评价体系及单纯的“大一统”课程模式几个方面,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喀喇沁地区;蒙古族学校;特色;成因

中图分类号:G758 文献标识

喀喇沁地区的蒙古族教育在蒙古族教育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曾深远地影响了喀喇沁人的精神风貌,谱写了赤峰地区乃至整个内蒙古地区近代化的新篇章.从其1902年建立的崇正学堂、1903年建立的毓正女学堂的课表看,既有对蒙文的学习,也有对汉语、日语的学习,这是用蒙语授课的开始.1977年,系统的蒙古语文授课退出小学教育,转变为加授蒙语.2000年,即使是在蒙古族中学,如锦山蒙古族中学、王爷府蒙古族中学也没有了加授蒙语文的教学.而与蒙古族息息相关的本土知识在课程设置中也很缺乏.这就意味着蒙古族文化在喀喇沁地区失去了学校教育的传承.蒙古族学校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偏离原有的办学宗旨,步入了趋同发展、丢掉特色的误区.本文就其成因进行分析.

1 蒙古族文化氛围的缺失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入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化、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化浪潮的强大冲击,作为与汉地文化接触前沿的喀喇沁地区,几乎全盘接受了汉民族的文化模式,本民族的文化模式逐步丧失或淡化了,蒙古族文化氛围非常淡薄.为了进一步了解喀喇沁地区蒙古族的民族意识、民族认同感以及民族文化变迁的程度,笔者设计了两份问卷,分别对喀喇沁地区锦山蒙中的100名蒙古族学生,以及牛营子初级中学100名蒙古族学生的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

1.1 对锦山蒙中学生的调查结果

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84份.

图2所示,作为蒙族人,您是否感觉自己与汉族有什么不同?76.19%的同学感觉自己与汉族没有什么明显的不同,23.81%的人感觉有不同.图1所示,作为蒙族人,您是否感到骄傲?感到骄傲的人占98.81%,没有感觉的是1.19%%.可见,绝大多数蒙古族学生感觉自己与汉族没有什么区别了,但还是为自己是蒙古族感到骄傲.

婚姻观指的是家庭成员对异族通婚的态度.郑杭生教授认为,“一个社会族际通婚的情况越多,表明各民族之间的社会距离越小,族际关系越融洽.”[1]图3所示,在婚姻观上,98.81%的同学不会考虑民族,1.19%的同学会考虑民族,这说明喀喇沁地区蒙汉民族关系融洽,蒙汉文化融合程度之深.图4所示,您认为您所在的喀喇沁地区蒙古族文化氛围浓吗?有57.14%的人认为浓,5.95%的学生认为不浓,36.9% 的人认为还可以.

1.2 对牛营子初级中学蒙古族学生家长的调查结果

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7份.

图5所示,79.38%的家长认为蒙古族和汉族没有区别,20.62%的家长认为蒙古族和汉族有区别.这和在锦山蒙中做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图6所示,65.98%的家庭不谈论蒙古族文化,34.02%的家庭会谈论蒙古族文化.图7所示,63.92%的家庭不过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不参加蒙古族的传统活动,36.08%的家庭会过蒙古族的传统节日,参加蒙古族的传统活动.可见,绝大多数蒙古族家庭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已经完全汉化.

图8所示,您认为喀喇沁地区,有蒙古族特色的生活吗?65%的人认为有,35%的人认为没有.这与锦山蒙中的调查结果也基本一致.但据笔者观察以及与一些蒙古族地区的对比,喀喇沁地区的蒙古族文化氛围不浓,传统的蒙古族文化习俗活动很少举办.即使有些这样的节日,也更多地充斥了现代性或大众性的文化因素,人们感受到的都是现代化的生活氛围.之所以有很大一部人选择浓或还可以,可能是因为一个民族的成员即使是转用其它语言,也依然深深地眷恋着她的母文化,从中可以看出语言转换者对母文化的认同[2]90.也或许是对蒙古族文化氛围有误解,以为听听蒙语歌曲,或者是经营一些畜牧业就是蒙古族文化氛围.

从以上统计数字可以看出,喀喇沁地区的蒙古族与汉族在文化上的彼此接近和接纳.在社会变迁中,喀喇沁地区原有的蒙古族文化,已经难以发挥它们的功能了,更多的只能成为历史的记忆.对于这种现象,有学者分析:这是非主流文化的持有者逐渐向主流文化靠拢,以期获得主流文化所负载的特权和利益.[3]85-86也有学者认为,对民族传统文化造成冲击的并不是汉族文化,而是现代文化,很难说是哪一个具体民族的文化.[4]

民族文化是民族教育的基础和生长点,民族文化知识制约着民族教育的内容与水平.喀喇沁地区失去了民族生活的支撑和浸润,使得学生对民族语言、民族文化缺乏认识,就难以形成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正如石翠红所说:“失去了民族生活的支撑和浸润,民族学校教育要么成为普通学校教育的翻版,要么仅存的民族特色也成了空中楼阁,与学生生活相去甚远.”[3]161而且蒙古族文化氛围的缺失,也制约着蒙语学习的效率.如果所在家庭和社区是双语环境,学习口语的负担就会得到减轻;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的学习,就具有一定的基础,学习的负担会减轻一些.如果所在的家庭和社区没有第二语言环境,包括口语、文字、词汇、语法的学习负担就会增加.[8]所以,蒙古族文化氛围的缺失,使学生对蒙语的学习流于形式,并最终退出学校校园.这是喀喇沁地区制度化的蒙语文教育退出学校校园的重要原因.

2 蒙古族语言功能的弱化

蒙古语随着使用人口的减少,使用范围越来越小,使用功能也不断下降.根据喀喇沁旗民委2006年的调查,喀喇沁旗总人口为333,605人,蒙古族人口为136,423人,其中只有802人使用蒙古语言文字.喀喇沁旗直属机关有蒙古族干部6,286人,使用蒙古族语言文字的干部却只有23人.[5]其中,这还有一个所谓“假蒙古族”的问题.就是说,算上“假蒙古族”,喀喇沁地区也是以汉族人口占多数.根据宝玉柱教授在喀喇沁地区的调查统计,喀喇沁旗蒙古族人口中,只有比例不到0.6%的人使用蒙古语言文字,如果减去学生顶报数和外来蒙古族人数,实际比例可能不到0.4%(500人左右).[2]90可见,喀喇沁地区蒙语被汉语替代的趋势已经形成,面临着濒危的境地.这是由于:一方面,蒙语接触现代科技信息较晚,蒙语文字储备的现代科技信息量较为有限,不能完全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与发展,所以学生倾向于学习汉语.另一方面,蒙古族学生是否选择蒙语文,受社会需求的影响.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蒙古语较汉语的社会功能而言,在更大的社会交往范围内,其功能发生障碍.

蒙古语功能的弱化是随着汉文化逐渐居于主导地位而逐渐弱化的.可以说,内地移民的大量涌入,使蒙古族社会日益转化为汉族社会,于是出现蒙古族社会的整个生存空间,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管理、教育、交通、信息、媒体和所有市场,都被汉族和汉文化占领.蒙古族的生存环境、语言环境不断汉化,从而导致蒙古语的社会功能越来越萎缩,使用范围越来越窄.[6]18-19这是蒙古语使用功能衰退的根本原因.由此可见,我们必须得承认语言的功能是有差异的,尽管我们说每个民族的语言是平等的.

学生在评价和选择时,比较的是两种语言所属的文化模式,以及所属的民族群体,而不是对语言符号的比较.[6]18-19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社会越来越强调个人价值、鼓励个体发展,这时蒙古语使用者的语言转用过程加快,必然会出现蒙古语功能弱化,学习使用者迅速减少的趋势.也就是说,哪种语言的社会功能强,就会对哪种语言持肯定的态度.在社会生活中,将汉语与蒙古语进行强烈地对比,反映了蒙古语和汉语具有不同的功能和实用价值,这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对蒙古语的选择.这“是在工具理性指导下的选择,这种选择其实是在追逐‘发展’过程中的自我迷失”.[3]156“如果认为追赶现代化的步伐就是发展,能够享用现代科技改变生活中的面貌就是民族的进步,那么这只能说是物质生活的丰富与发展,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我们自己的精神家园又在哪里?”[3]156

3 高考招生政策及就业政策挫伤了蒙古族学生学习蒙语的积极性

3.1 从高考招生政策看

全国实行“3+X”前,学习加授蒙语文的考生不考外语,只是考蒙语文乙,这比外语简单得多,于是学习蒙古语成了很多蒙古族学生选择.全国实行“3+X”后,为积极推动蒙古族学生学好“三语”,外语被正式列为初、高中的必修课,成了高考必考的科目.近几年来,自治区对高考记分政策进行了几次调整,如表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从2004年起,外语开始记入总分,比例变化从04年的8:2,到06年的7:3,再到08年的5:5.外语成绩所占的比例是逐年增加,蒙语乙成绩所占的比例是逐年下降.这样加授蒙语的学生要比普通考生多学习一门课程,学习蒙语文就没有任何优势了.这些改革措施必然会挫伤蒙古族学生学习蒙语的积极性.随着学习蒙古语人数的减少,蒙古族学校也就面临着能否继续成为“民族学校”的问题.

3.2 从就业政策看

自治区是非常重视对蒙汉兼通人员的录用的.在就业政策上,是有明文规定的.如,2005年颁布的《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言文字条例》中规定,各级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应当合理配备蒙汉兼通的工作人员.自治区在2007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教育工作》的通知,指出各级党政机关考录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聘人员,应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以保证蒙汉兼通的大中专毕业生占有一定比例,同时引导和鼓励各类企业招收蒙汉兼通人员.但是大多数就业政策缺乏操作性.如,尽管规定优先录用,但没有明确的录用比例,导致政策不能对实际执行情况进行约束.

事实证明:蒙古语言文字的学习使用,基础在教育,关键在使用.[7]正是因为缺乏得力的政策,不能够保障蒙汉兼通人员的就业,于是在社会上形成了不重视蒙语的风气,导致精通蒙语的蒙古族人数越来越少.这使蒙古族学生和家长对蒙古语的“用途”产生了怀疑,使学生对蒙古语学习的兴趣和动机降低.

4 应试教育评价体系及单纯的“大一统”课程模式

4.1 应试教育评价体系

直至2014年,在国家扶持地方文字政策的支持下,锦山蒙中、锦山蒙小又重新开设了蒙语课,但到目前也只是开设了短短的三个月的时间.实质上就是为了获得国家经费的支持,并没有真正得到学生、教师和学校的重视.在问卷中当问到:您认为在您所属学校蒙语教学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图9所示,25%的同学选择了学校不重视,66.67%的学生选择了学生不重视,13.1%的学生选择了教师水平低,39.29%的学生选择了学习内容难,22.62% 的学生选择了教材不合理,22.62%的学生选择了学制不适.从当年的教师那了解到,目前锦山蒙中开设蒙语课的老师,是教化学的老师,并没有从字头开始进行系统地学习,只是教了一些蒙语歌.这样对学生来说,自然是学习内容难,教材不合理了.从中也能够看出,学校、教师对蒙语的不重视.

可见,在以高考升学率为单一的评价标准体系下,民族语言、文化课是很难走进课堂的,即使走进课堂,因为都不是考试课,学生就会缺乏学习的动机,是很难得到学校以及师生的足够重视的.长此以往,蒙古族学校的民族性和文化性很容易丢失.这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需亟待解决的问题.

4.2 “大一统”课程模式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一种多元文化一体的理念,我国学校课程一直是以汉民族文化为核心的“大一统”课程模式.民族地区和汉族地区的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基本一致.2000年以前,喀喇沁地区蒙古族学校的课程设置是在国家统一的课程标准基础上,开设蒙语文课,主要是对民族语言与文字的学习.其它课程主要照搬汉族地区的课程设置和教材,基本上都是人教版的教育标准课程实验教材,涉及蒙族生活习俗的较少,反映的主要是汉民族的经验、文化、历史、观点,对蒙古族本土知识的呈现非常有限.也就说,现阶段的蒙古族学校课程教材和汉族学校课程教材之间,大同小异或全部雷同,都是以现代学科体系为基础,只是使用的对象和地区不同.这就忽视了蒙古族文化的独特性,没有也不可能充分考虑到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学生家庭、社会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的实际.这是笔者能够见证的.笔者在王爷府蒙古族中学学习了四年,并不知道贡桑诺尔布是谁,做了什么.这样一个在《世界名人传》里都有记载的人,我们在他当时办学堂的地方学习,却对他一点都不了解,从中也能够看出蒙古族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并没有蒙古族本土知识的呈现.2000年后,加授蒙语课取消,课程设置都一样了.

综上所述,蒙古族文化氛围的缺失,使蒙古族学校教育失去了民族生活的支撑和浸润;蒙古语功能的弱化,又使学生缺乏学习的动机,学习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流于形式;高考招生政策和就业政策的调整,又进一步降低了学生学习蒙语的动机;单纯的“大一统”课程模式,使得课程设置很难有对民族知识的呈现,应试教育的评价体系又使民族文化很难真正走进课堂.这些原因造成了喀喇沁地区蒙古族学校教育的危机.所以,要解决喀喇沁地区蒙古族学校教育的危机,也应该从丰富当地的蒙古族文化氛围,调整高考招生政策、就业政策,改变学校的评价体系,调整课程设置等几个方面入手.

——————————

参考文献:

〔1〕郑杭生.民族社会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40.

〔2〕宝玉柱.对内蒙古喀喇沁旗蒙古族语言文字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7(5).

〔3〕石翠红.蒙古族学校教育中“避蒙趋汉”现象生成机制研究[J].西南大学,2011(10).

〔4〕王希恩.论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J].民族研究,2000(6):8-16.

〔5〕统计数字由喀喇沁旗民委提供.

〔6〕宝玉柱.清代蒙古族社会转型及语言教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第8篇:古汉语与文学基础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生字教学 多效并举 循环递进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9-092

汉字是构建汉语大厦的基础材料,也是制约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因素。为了实现小学生字学习的目标,促使学生会读、会写、会用生字,扩充学生掌握汉字的数量,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我们需要立足于学生机械记忆方面的优势,运用恰当的生字教学策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读写生字,有效提升小学生字教学的效果。

一、读准字音辨析字形,奠定学生识字基础

读准字音是小学生识字的第一步,辨析字形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书写汉字,避免混淆字形相近的汉字,防止细微的书写错误。一些教师在读汉字时,经常采用示范朗读的方式,带领全班学生齐读,并组成词语,再写出一些形近字进行组词练习。这种方式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会打击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变换读字、辨字的方法,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汉字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小学一年级下册的“识字1”时,按照教学目标要求,需要学生掌握“万、复、苏、柳、歌、舞、冰、泉”等十几个生字的读写。对于其中的部分生字,一些学生经过日常的积累已经会读,甚至还能正确书写了。教师在课堂上,首先可以让学生尝试认读生字,纠正学生读错的生字。然后再逐个的辨析字形,让学生开动脑筋,给每一个生字进行组词,看谁反应最快,组的词语最正确。教师把学生组的正确的词语围绕着生字写一圈,及时纠正学生生字读音的问题。另外,为了强调书写生字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形,并故意在黑板上写出错字,让学生找错误,防止学生在书写时犯同样的错误,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这说明,教师要有创新思维,要敢于尝试不同的读字音、辨字形的方法,带给学生新鲜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生字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高效掌握生字的读音和字形,奠定学生汉字学习的基础。

二、口头造句朗读课文,帮助学生强化记忆

简单机械地让学生反复朗读汉字,必然会导致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抵触生字的学习,甚至减弱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为了改善现状,教师可以让学生朗读带有生字的课文,进行口头造句,帮助学生理解字的意义,强化生字记忆的效果。

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小学一年级下册的《古诗二首》时,结合这一课需要会读写的生字有“古、声、多、知、处、忙”,以及“眠、闻、醉、烟、童”等字,教师让学生先口头上组词,学生对于每一个生字都组了三个以上的词语,比方说“古代”“古诗”“古老”。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挑选自己理解的词语说一句话。学生说:“我喜欢读古诗。”“这是一个古老的故事。”然后,教师又让学生自读《古诗二首》,使学生在古诗句中再一次认读生字、记忆字形,并且尝试着理解生字的意义。古诗朗朗上口,学生读准了字音,也就强化了记忆。

上述例子可以看出,汉字不仅具有特定的意义,还有规范的书写形式。教师通过朗读课文的方式,让学生嘴巴、耳朵、大脑都活动起来,强化了生字信息的刺激,帮助学生高效地记忆了生字。

三、练习组词模仿练笔,巩固学生识字效果

正确书写汉字是小学生识字的重要目标。很多教师认为写的次数多了自然就记住了,所以小学生通常都有多遍抄写汉字的课后练习。其实,一些学生在抄写汉字的过程中根本没有用心,也记不住生字。教师需要创新抄写生字的方式,让学生尽可能的多组词语、多造句子,运用生字、生词模仿练笔,促使学生灵活准确地应用汉字。

例如,在学习小学一年级下册的《看电视》一课时,教师在带领学生完成了这一课生字的学习之后,为了巩固识字的效果,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对“爸、关、完、全、写、家”几个字进行组词,并且运用自己所组的词语,模仿课文写几个句子。有学生写道:“爸爸完成了工作,关了灯,回到家里,看我写作业。”还有学生写:“晚上,我写完了作业,关了灯,全家人一起去散步了。”在这样简单的模仿练习中,学生们不但练习了生字的书写,还学会了组词,最重要的是训练了汉字的应用能力,避免了简单抄写生字的枯燥乏味。

由上面的例子说明,组词语、写句子和短文是增加学生汉字积累,帮助学生学以致用的有效手段。这既可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也可以让学生在应用汉字的过程中巩固生字学习效果,达到活学活动用的目的。

第9篇:古汉语与文学基础范文

关键词:古汉语教学;现实语境;理据

1.前言

古代汉语是语文教育中最难教难学、枯燥晦涩的一门学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想获取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要求有专业的基础知识,还应该学会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怎样才能将枯燥转变为形象,将晦涩转变为生动,做到寓教于乐?经过长时间的课堂教学经验,我们可以发现,在课堂上将所教古汉语知识与生活中的实例结合起来,往往能够收到较高的课堂效率[1]。古今之间的对接,能够让学生们产生浓厚的好奇心和兴趣,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使用一些古汉语的知识,我可以合理科学的解释如今的一些方言或社会语言。本文通过分析古今联系的问题作出如下具体报告。

2.词汇

古代汉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能够理解、读懂古书含义。语言是不断演化发展的一种社会现象,要想充分理解古书内容,就需要对某一词汇在不同时期的含义有所理解。词汇的引申义和本义的教学特别重要,两者间是流与源的关系,只有理清两者间的关系,才能掌握两者间的含义[2]。如此,才能在阅读文章中,对每个词的含义做出准确的解读和判断。如今我们习惯用语、成语是部分是经古代沿用下来的,不同时期出现的惯用语、成语的用法和意义也有所不同。学生通过以往的学习积累,对这些成语、惯用语既是熟悉又陌生,一般较少思考每个词的具体含义。古汉语教学中,伴随着教师使用直接明了的语言将难以理解的词汇解释出来,同学们就会顿然领悟,有种拨开云雾见月明的感觉,加深其的知识记忆力。

3.语法

汉语教学语法一般可以分为“句法”、“词法”两大板块。在古代汉语的教学中,无论是句法还是词法,都能够从现实语境中寻找到有益的成分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相关内容。例如,在讲授“词类活用”时,举例可以联系该词的现实语境,如今较为流行的新语新词或日常使用的语言实施教学,如“很阳光”、“很绅士”、“形势喜人”、“美丽动人”等。在句法教学,例如成语“时不我待”与古汉语否定句中宾语前置的句法相同,将代词用作宾语。成语“唯你是问”、“唯利是图”与古代汉语中使用的代词宾语前置的格式相符。

4.修辞

古代修辞手法与现代汉语修辞手法并无较大的区别,在实施古代汉语修辞教学时,可以使用由浅入深的方式,从古代、现代汉语中都习惯使用的辞格为起点,逐渐深入到古代汉语中独有的辞格。在列举例子要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例如在讲授“谐音”辞格时,可以对在生活中常见的一个词“半吊子”进行解释,在北方的地方语言中我们通常将精神不正常的人叫做“二百五”或是“半吊子”,“半吊子”即是“半疯子”,古语中应用“谐音”的修辞手法。由于清明年代五百个铜板可成为一吊,又可以称为一封,因此二百五十个铜板是半封,古代汉语中取其谐音变为“半疯”。如此解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产生兴趣,不会感觉到古汉语课程枯燥乏味,乐在其中,学生可以使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去解释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语言习惯,这样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能够增加对于古汉语学习的成就感,增加学生的求知欲望[3]。教师在现实语境中寻找合适的修辞格的理据时,要注意部分隐含有不相同辞格的成语。成语生动形象,结构简明,又能是学生较为熟悉的,则很容易吸引学生们的兴趣。例如“比喻”这一修辞手法,在成语中使用的较多,有如鱼得水、如荼如火、如释重负、如沐春风、如狼似虎、如获至宝、如花似玉、如履薄冰、如雷贯耳等等。在解释古代汉语中较为常见的互文修辞手法时,可以运用“金迷纸醉”、“山清水秀”、“灯红酒绿”“日新月异”等,这些成语把原本的一个短语或句子故意分成两个相同结构的短语或句子,使得两个句子在意义上互相交融,前后呼应,这些成语原本的格式应该是“金纸迷醉”、“山水清秀”、“灯酒红绿”、“日月新异”等。

5.音韵

古汉语教学中音韵是最难的一个部分,假设单靠教条式的教学方式,则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率。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是现代汉语语音演变的基础,古代汉语的部分语音成分将沿用到现代汉语中,但在沿用时,各地汉语保留的语音成分将有所不同,一些区域保留较多,一些区域保留较少。这就造成了不同的汉语方言,但各个地方的方言中都保留了一些古汉语的语音成分,在音韵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些语音成分[4]。它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化繁杂为简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留意自己方言中的特色,争取从自身的方言中认识到古汉语语音的理据。通过分析各地方方言中的语音成分可知,南方地区方言受到普通话的影响比较小,保存下来的古汉语信息相对北方来说较多。假设将我国南方到北方各地区的语言差异总结成册,则可以成为古代汉语语音史记。在实际教学中,对南方方言为主的学生,教师应鼓励其使用自身的方言优势,在古代汉语的学习过程中仔细琢磨,善于思考,把课堂所学的内容与自己方言中的语音现象联系起来。

6.结束语

本文主要从语法、词汇、修辞、音韵四方面联系现实语境进行分析,古汉语教学结合现实语境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5]。古汉语教学从现实语境中寻找理据不仅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开展,又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有着事倍功半的效果。

(作者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亓华.美国意识形态对汉语教学的渗透及我们的对策――从普林斯顿大学编写的汉语教材说起[J].北京社会科学.2010,09(01):142-143.

[2]宋b.古代汉语教学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0(05):215-216.

[3]张静.汉语史语料学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3,05(03):31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