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作档案和人事档案范文

工作档案和人事档案精选(九篇)

工作档案和人事档案

第1篇:工作档案和人事档案范文

关键词: 人事档案管理; 要素; 途径

中图分类号: G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9-0072-01

一、增强服务意识,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

长期以来,档案管理工作受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过去人事档案的管理始终局限于干部工作,一直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既看门守摊,坐等上门。要发挥人事档案作用,必须彻底改变这种状态,要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要树立有所作为的思想。人事干部档案工作是服务性工作,在某种角度上说是“配角”,同时,人事干部档案的效用又是隐形的,信息是潜在的,不易引起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包括社会公众的关注和理解。越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从事人事干部档案工作的同志就越要坚决排除“等、靠、要”思想,就越要主动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要从思想深处认识到只有作为,才能有位和不会干事就不会管事的深刻道理。并以优质的服务赢得大家的认可。

近二年多的工作实践,通过积极努力,一方面大大提高了人事档案工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另一方面也扩大了影响,因此,也得到了领导上下的有力支持。要拓展工作范围。新时期的人事档案工作应跳出自身的小圈子,不能就档案工作论档案工作,要在搞好收集、归档、整理工作的基础上,拓展工作范围,积极参与到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服务于干部人事工作当中去,做到档案工作与人事、人才工作相结合,并积极探索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服务于干部人事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要创新档案内容。随着干部人事制度的不断完善,目前对于干部的任用考察制度更加完备,干部档案材料应更加富于时代特征,例如近今年在干部工作中推进了干部任前公示、竞争上岗、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专家协会成员的推荐等增加许多新内容、新材料,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打破以往收集材料的固定范围,要适应现实的需要,及时进行鉴别和确定,富有时代信息,要有创新意义的材料,并及时充实完善到干部档案中,不断提高干部档案的利用价值。

二、创新服务领域,变“死档案”为“活信息”

干部人事档案是干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工作经历的积累,蕴含着巨大的开发价值。因此,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与党的干部人事、人才工作是密不可分的。他是考验干部德、能、勤、绩的重要依据,更是研究和造就人才的重要信息库、如何有效的开发利用干部人事档案的信息资源,变“死档案”为“活信息”,更好的为干部人事工作服务,为人才开发服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及努力方向。

首先,应由目前单一的提供利用向深入研究开发利用发展,比如,对于一个系统来说,完全可以通过对干部和其它工作人员的年龄、学历、专业结构分析,为考察任用干部提供决策依据和信息,还可以通过对干部社会关系的资源开发为引进人才能力提供保障,为招商引资提供服务其次是利用现代手段建立信息库,开发出先进的干部人事档案微机机管理软件,加大干部档案储存容量,使之成为比较系统、完善的干部档案管理系统。通过对储存的干部人事档案信息进行梳理分析,形成反映干部情况的资料,逐步实现一定范围内的信息资源共享,为干部人事工作以及经济发展提供信息服务和决策参考。再次,实现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网络化。在安全保密的情况下,利用计算机网络收集档案材料信息,及时变更干部的基本情况,查阅干部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经历。

三、提高档案人员素质,变“专业”为“通才”

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档案工作队伍,不仅是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自身的需要,更是新形式下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过硬的业务技能是档案人员必须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作为现代档案管理人员仅限于会管档案是远远不够的,应当全方位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从而实现由“专业”向“通才”转变。应由具备单一能力向具备综合能力转变,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是一项非常繁琐并与多学科有着密切关系的工作它既有专业性,又有政策性;既有本岗位的独立性,又与其它多项工作息息相关。所以,现代档案管理工作者必须加强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第2篇:工作档案和人事档案范文

摘要:人事制度在人事制度改革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事档案管理作为人事制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增强人事功效等方面都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社会发展,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岗位流动性加快,人事工作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以湖南省卫生计生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人事工作为例,分析实行人事制度下的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http://

关键词 :人事 档案管理 问题 对策

人事制度是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时期衍生的一种过渡的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它在人事制度改革和维稳环节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化了事业单位和企业在人事管理方面的资源配置。通过经政府人事部门批准或授权指定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为单位或个人提供有关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和社会化服务,有利于人才的合理流动和潜能开发。人事档案管理是人事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和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包括档案的保存、管理和传递,是个人经历、学历、社会关系、思想品德、业务能力、工作状况以及奖励处罚等方面的原始记录材料的合集,是单位人事、组织、劳资部门在日常工作中记录的第一手材料信息,也是个人升学、流动、晋职过程中的参考依据。

随着社会发展,事业单位改革,企业发展、工作岗位流动性加快,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个人开始重视人事档案,人事工作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人事和档案管理工作存在不足

1.概念混淆,缺乏有力宣传途径

相当一部分人清楚档案管理但并不了解人事,也有一部分人进行过人事但没有执行档案管理。人事档案的形成是从就读大中专高校开始,人事是从参加工作将档案进行托管获得相应服务开始。通常情况下,大中专高校会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宣传人事和人事档案,但有些高校则直接将档案退回原籍或存放在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或交由个人存放,如果没有正规单位要求进行档案转递,这部分档案就会一直沉睡。部分人员将档案进行人事后就不闻不问,多年不续签,不查档不补充,形成“死档”;部分人员为了申报职称或是开具一些证明,与人才中心签订人事协议,之后又不实行档案的转递,造成人才中心存放大量“空白档”。导致“死档”和“空白档”形成的主要原因正是因为整个社会对人事了解不够,而人才中介又缺乏有效的宣传途径,致使部分人员将人事与档案管理混为一谈、概念混淆。

2.人档分离,不利于人事档案利用

近年来,随着各单位体制改革不断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人事管理形成了“传统人事档案模式+人事档案委托管理模式”的局面。以湖南省卫计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为例,集中管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3家医院、委直8家省级医院的新进人员、高级职称以下的人事档案,湖南省旺旺医院等5家民营医院的所有人事档案,同时,也为这些单位提供相应的人事服务。但是,由于人事实行人档分离,客观上造成了用人单位阅档不便,而受聘人员的工资调整、福利待遇、培训、晋升考核、出国政审等都与档案息息相关,因此,人事干部为了调阅受聘人员档案不得不经常往返于单位与人才中心之间,很大程度上加大了用人单位的人事管理工作量,人事干部也需耗费更多精力和时间进行管理对接。

3.信息不全,更新档案材料滞后

档案材料是随着个人生活、工作、学习经历增加而不断充实调整,因此,人事档案也应随着个人生活、工作等因素的调整而发展变化。人事的主要任务是帮助人员和单位收集处理档案材料,以便利用搜集到的档案材料为委托者提供相应服务,而“死档”和“空白档”的存在,使得人才中心无法收集到有效的档案材料。相关信息资料不全,以至于人才中心无法联系本人,从而又造成档案资料补充不及时、不到位,甚至造成许多归档范围内的材料流失,严重破坏了人事档案的完整性。

4.制度不健全,定义界定不清晰

一方面,目前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很多环节没有形成统一的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各个人事机构规定不同、服务权责相异、收费标准有出入;人才交流中心和用人单位的职责范围不明确,权利和义务也不明确;在人事档案收集、查阅、传递等方面的虽制定了一些相应的制度,但贴合实际还不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一些政策文件定义不清晰、概念模糊。以《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4〕90号)为例,《通知》明文规定“不得拒收符合存放政策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又规定“通过机要交通或派专人送取,严禁个人自带档案转递”,那么个人自带的档案到底收不收;人才中心向非流动人员收取费用的标准和依据是什么;档案转递途径需通过机要交通,又应该怎样收取费用;档案转递一般都有时间要求,机要交通的转递时间较长效率低,又该如何提高档案转递的时效性等等,这些问题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和实操方案,不便于人才中心开展工作。

二、对策与思考

1.广泛宣传,拓展人事影响面

大力宣传人事重要性,从多角度多方位多渠道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通过宣传渠道进一步熟悉人事和档案管理的区别,通过广泛宣传不仅要使人事量增加,还要使人事逐步走活、走强,使人事档案充满生命。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不断规范人事的各种手续,并在人才中心和单位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签署合同,将权责明确划分,只有规范过程才能推进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逐渐走向正轨。

2.科学管理,实行人事档案网络化

要紧跟时代变化发展,充分将电子信息技术引入现代人事工作中。一是由多个人事机构联合投入经费开发建立人事数据软件,并在信息通讯和计算机网络的技术支持下实行远程人事档案信息查询,用人单位借助网络平台,查阅本单位所属人事人员的电子档案,切实解决人员“人档分离”的问题,推进档案数字化,实现数据向上集中,完善资源共享、异地查阅、统计分析等功能。二是建立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基本情况定期统计分析和信息报送制度,探索建设诚信档案、业绩档案等,充分发挥人事档案的凭证、依据和参考作用。

3.更新观念,强化档案意识

一是制定详细的宣传手册,通过手册的发放告知档案材料内容、如何补充等;二是加强档案管理,在人事期限内形成的人事材料及时定期或不定期地归入本人档案,并要求单位及人员按人事档案的管理规定及时送交有关材料;三是完善人事模式,简化人事管理程序,坚持按需服务。在维持原来的人事业务的基础之上,包括人事档案和人际关系的管理,工龄计算转正定级、职称考评、代缴社保、调整档案工资、开具存档证明、党员关系、集体户口落户等,新增为单位提供用人指导、人才交流、岗位评估、年终考核等等,为个人提供个性职业指导等服务。

4.有章可循,深化人事新发展

首先,不断的完善人事制度,确保人员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制定具有实操性的规章制度,明确各个部门、单位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其次,要健全与人事档案的收集、查阅、转递相配套的服务体系,如机要渠道,规范档案的进、管、出。再次,加强人事档案管理服务人员队伍建设,选配政治可靠、作风正派、责任心强、业务素质好的中共党员从事档案管理工作,定期开展党性教育、理论学习、业务培训、岗位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提高人员政治素质、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为人事者提供优质、方便、快捷的服务。

总之,人事和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远不止上述几种,它因地域、文化、经济等因素不同而有所差异,它也势必随着时展呈现不同形态,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必将带来人事制度高速发展,对人事机构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倘若管理经营不善,档案管理量能萎缩,人员流失,单位抱怨,必将导致闭门现象发生。因此,应积极转变观念、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制度的公平性、激励性、有效性,推行人性化管理、建立合理的管理程序,积极开拓创新人事内涵与实施环境,更新传统思想观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人事档案制度的优势,打造优质的人才服务平台。

http://

参考文献

[1]黄鹃.卫生人事制度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卫生资源,2007(3)

[2]项密竹.人事中的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4

[3]吴倩.人事中的档案管理问题探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4

[4]艾克元,桑文俊,李清.浅谈我省卫生事业单位人事现状[J].青海医药杂志,2004(10)

[5]栾艳,孙绪东.济宁市人事工作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4

第3篇:工作档案和人事档案范文

1 当前卫生系统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缺位,档案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干部人事档案是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方面的证据,与个人工资待遇、社会劳动保障、组织关系紧密挂钩,具有重要的法律效用,是记载人生轨迹的重要依据。但在卫生系统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仍存在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领导干部不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人事档案工作不像其他工作那样容易取得成绩,很多人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认识存在误区,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就是存放、装订、收发等一些机械性的、琐碎的工作,不是单位的主业,只要保管好、不丢失、不泄密就行。认识上的缺位导致一些卫生系统的单位领导不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没有真正把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摆上重要工作已成,或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等问题,导致档案工作长期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

(二)管理混乱,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一是管理制度不完善。早在1991年我国就出台了《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制定了《干部档案管理工作细则》等相关规章制度,这些制度是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基础和依据,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传统的规章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和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二是档案管理混乱。目前我国卫生系统对干部档案管理实行的是统一、集中管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权限主要集中在干部人事部门,干部档案管理的集中化与干部档案的分散化之间的矛盾大大影响了档案的有效管理。比如,关系干部的学历、学位等材料由院校出具,支撑评定材料由人事部门出具,表彰等材料由单位出具等等,档案材料十分分散。需要把不同部门、人员和时间形成的材料收集归档,涉及的部门多、人员杂,工作量很大。而我国实行的是”档随人走“的档案管理制度,干部档案随着干部的调动在不同单位、部门或地区之间变动,档案材料很容易出现断档,导致干部档案中材料出现不齐全、不完整等问题。

(三)技术落后,档案管理效率低下

随着网络、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档案管理手段不断进步,一些卫生系统行政事业单位都配备了现代化的办公设备,但档案管理仍存在技术落后的问题。一方面,电脑设备、系统更新不及时,档案管理人员主要工作是简单的接收移交档案、编目立卷、查阅调卷、存出入库等,缺少扫描机、机读等先进技术,大部分单位的干部管理档案都采用手工收集、检索,档案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现代化信息技术相距甚远,严重影响了人事档案快速、准确、系统的利用。另一方面,档案管理对硬件有一定的要求,档案室的建设不规范,设备老旧,保管条件简陋,存在这潮湿、“六防”不到位等问题,容易引发档案的霉变、虫蛀等问题,不利于档案的收集和管理。

(四)观念陈旧,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卫生系统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队伍存在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计算机和外语水平不高,文化程度不高,思想观念和管理水平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等问题。这些问题大大限制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2 完善卫生系统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

加强卫生系统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必须首先从思想上提高重视程度,把人事档案管理放在加强卫生系统干部队伍建设的高度来认真、正确的对待,要摆在单位工作的重要位置,成立档案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检查指导、督促落实等,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其次,要探索建立卫生系统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绩效考核机制,对人事档案工作进行定性、定量的考核,采取分类、分级指导,动态管理,推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二)明确主体,落实档案管理相关责任

卫生系统的档案管理工作要通过制定目标责任工作机制,明确主体,强化落实工作责任,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首先要落实好卫生系统单位领导的责任。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为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保障。档案工作做的好不好,关键在于单位领导的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其次,要落实好分管负责人的责任。干部人事档案工作需要单位全员共同提高档案意识,养成良好的档案收集归纳的习惯。作为分管负责人,对档案管理负直接指导的责任,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再次,要落实好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责任。管档人员对接收的材料,做到认真检查鉴别,发现材料残缺不全、内容不真实、手续不完备等,及时退还,并要求补办,经认真鉴别后再进行登记、归档。对收集的材料,鉴别后及时归档入卷,不长期积压。

(三)完善制度,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首先,要严格执行档案管理制度,实行规范化运作,坚决避免人事档案出现涂改、丢失等现象,严格落实操作要求,方便查阅。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从严把关,切实提高档案管理的严肃性,强化保密意识,确保对档案管理工作情况、干部基本信息、数据严格保密,未经批准严禁对外公布;对所审核的档案和信息严格保密,严禁涂改档案,严禁无关人员翻看档案等。其次,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要安排责任心强、有职业道德、专业素质过硬的专职人员从事档案管理工作。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重点培训档案管理的相关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再次,要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建立和完善卫生系统的《档案管理制度》、《档案资料保管制度》、《档案保密守则》等相关规章制度,使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四)提升技术,加快档案管理现代化

第4篇:工作档案和人事档案范文

1 事业单位档案整理工作实践内容

档案整理工作简单的说就是将档案按照档案的内容、特征和形式等?M行合理加工的过程。一般来说,档案整理工作包含两个层面的思想,即结合档案具体内容按照档案知识条理对档案进行归类;结合档案记载内容的主要方式和载体形式对档案进行合理归类,在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中,这两个层面上的整理思想往往协同进行。

事业单位在开展档案整理工作的过程中,应该明确档案整理的具体内容,只有明确内容才能够保证事业单位档案整理工作的方向,切实提升事业单位档案整理实践质量。具体而言,事业单位档案整理工作主要由档案的分类、排列、编目和组卷等几个项目组成[1]。其中排列和编目能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划分,具体工作流程为对档案进行分类、对档案加以组卷、对档案文件加以排列、对卷内文件进行合理编目、排列案卷、编制案卷目录、在库房中排架等,保证这些环节的工作质量,事业单位档案整理工作实践就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果。

同时,按照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事业单位档案整理工作实践一般涉及到两个主要的工作环节,即第一环节应该在形成档案文件的部门对档案文件进行组卷、排列、编目等,第二环节则应该在档案管理部门对档案进行分类整理和排架,这样,在不同环节分工开展档案整理工作后,档案整理的有序性和条理化能够得到明显的增强。

此外,事业单位的档案整理人员应该认识到,档案整理工作质量对档案使用者的检索结果以及档案资源的有效利用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所以档案整理人员在工作实践中应该明确自身岗位责任,加强对档案整理工作的重视,通过合理的整理逐步提升档案整理工作质量,为档案资源的有效利用创造条件[2]。简言之,在当前档案资源得到广泛应用的社会背景下,事业单位以及事业单位中的档案整理人员只有明确档案整理的重要性,并加强对档案整理实践的重视,才能够促使档案整理实践质量得到逐步的提升,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水平的整体性强化创造条件。

2 事业单位的档案整理原则

事业单位的档案整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仅档案数量庞大,并且档案资源也相对重要,因此在对事业单位档案进行整理的过程中应该坚持科学的管理原则,即按照档案的形成规律,保持档案资料的有机联系,为档案的管理、保密和使用提供一定的支持。基于这一原则,事业单位档案整理人员在工作中应该注意档案与各个工作环节之间的联系,然后按照档案的形成规律对不同形式的档案加以区分,为档案管理工作创造条件[3]。同时,为了方便档案的保密、管理和使用,档案整理人员在开展档案整理工作的过程中应该明确不同档案的保密等级、应用范围以及管理条件等,促使档案管理人员能够结合档案整理结果对档案实施科学的管理,为事业单位档案资源的有效利用创造良好的条件。这样,档案整理人员在工作中坚持科学的整理原则,档案整理质量必然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促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在新时期获得新的发展。

3 对事业单位档案整理工作进行合理创新的措施

新时期社会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广泛应用促使事业单位的档案整理工作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事业单位中的档案管理人员要想加强档案整理质量,为档案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一定的支持,就应该结合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探索档案整理工作优化创新的措施,进而借助科学的档案整理,为档案资源的利用提供一定的支持,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具体而言,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档案工作也逐渐开始迎来了信息化、现代化和数字化时代,并且随着信息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以及电子文件、数字档案的产生,档案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逐渐开始对档案整理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传统的档案整理工作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档案信息化、现代化建设发展需求,因此档案整理工作人员必须结合时代要求以及事业单位档案整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对档案整理工作进行合理创新,为事业单位档案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良好的支持[4]。一般来说,在对档案整理工作进行创新的过程中,档案整理人员应该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引进先进的档案整理思维模式和具体方法,促使档案整理工作的创新能够在新时期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效。

在具体操作方面,结合事业单位的档案整理工作实践,一方面,档案整理人员在对整理工作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可以按照档案的应用价值对档案加以整理,明确能够在事业单位使用的档案资源、能够在事业单位外部使用的档案资源,并按照这一标准进行整理,为档案资源创造更大的利用空间,促使事业单位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可以采用开放服务模式,实现档案资源的优化共享。另一方面,事业单位在实施档案整理的过程中应该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引入现代档案管理系统,借助先进的档案整理软件辅助档案整理工作的开展,逐步提升档案整理的工作效率和效果,进一步增强档案整理工作的有序性和规范性,为档案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相应的保障[5]。此外,在对档案整理工作进行合理创新的过程中,事业单位应该注意关注对档案整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促使档案整理人员的专业能力能够满足档案整理工作的创新要求,促进档案整理创新取得良好的成果。这样,借助动态的档案服务创新,事业单位的档案整理工作质量必然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进而为事业单位档案资源的使用以及档案资源在事业单位外部的使用提供一定的支持,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开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第5篇:工作档案和人事档案范文

关键词:人事档案 管理工作 问题

1 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工作的概念

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工作,是档案建设的基础工作之一,它是将收集起来的每个干部的档案材料进行鉴别、分类、排序、编目、技术加工和装订成卷,并在基础上,不断地对档案内容进行补充的工作。它可以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讲:

1.1干部人事档案的整理工作是档案建设的基础工作

档案建设是一项大工程,它包括三项内容:一是档案的自身建设,如体制、机构、工作原则、领导与指导关系、规章制度、管理方法等;二是物质建设,如库房设施、“六防”措施等。其中档案的整理工作,就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为什么这样说?这是因为档案的整理工作,是整个档案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它是干部人事文件材料转化为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重要条件,又是人事档案利用工作的前提,可以说没有干部人事档案的整理,就谈不上档案的科学管理和利用。

1.2干部人事档案的整理,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方法和程序,把收集来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进行系统化条理化的加工过程。我们平常通过各渠道收集上来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是分散的和零星韵,要想把它转化为成档案,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方法和程序进行整理,中组部颁布的《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和《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等,就是我们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的依据与准绳。

2.干部人事档案整理的程序

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鉴别、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分类、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排序、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编目、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复制、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技术加工、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装订、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验收入库。只有经过这些步骤,才能使收集来的材料从分散到集中,从零星到系统,从而使之系统化、条理化。

3 整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3.1整理干部档案,须做到认真鉴别、分类准确、编排有序、目录清楚、装订整齐。通过整理使每卷档案达到完整、真实、条理、精炼、实用的要求。

3.2整理干部档案,事先要收集好干部档案材料,并各齐卷皮、目录纸、衬纸、切纸刀、打孔机、缝纫机等必需的物品和设备。

3.3整理干部档案的人员,必须努力学习党的干部工作方针、政策和档案工作的专业知识,熟悉整理干部档案的有关规定,掌握整理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认真负责做好整理工作。

另外在整理的过程当中应该注意:在整理档案时,严禁抽烟,以确保档案安全。不得私自涂改、抽取或伪造材料。不得擅自处理或销毁档案材料。整理中按规定剔出的档案材料,需进行登记,经主管领导批准后分情况予以处理。在整理档案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档案材料的管理,防止丢失档案材料和泄露干部人事档案内容。

4 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做好干部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档案工作人员既要丰富的人事档案专业知识,还应该具有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然而,现在有些单位对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工作不是非常重视,在档案管理工作上大多数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所做事情非常繁重,并且还频繁的变换岗位,专门管理档案的人员数量不足,并且在这些管理人员当中,很多人都是仓促上岗,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对档案管理的内容不熟悉,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等等。这样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的水平。

5 增强干部人事档案整理的具体措施

5.1要加强有关领导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认识,健全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是我国干部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各单位领导应该高度重视,把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项议程,健全档案管理的各项制度。层层抓落实,保证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所需的人员、经费、场地等要素,并且要定期召开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会议研究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规划,改进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其次,强化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材料的收集,确保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材料的完整性。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材料收集,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着重收集反映干部思想品德、能力、学识、实绩等材料,充实人事档案。另外,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部门,必须执行国家有关的法律和法规。收集归档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受有关法律、法规的监督,认真整理,做到取之有据。对不符合归档要求的人事档案材料要及时进行处理,手续不全的人事档案材料要退回。从而形成人事档案材料的部门进行补办,确保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材料的齐全完整,保证人事档案的准确性、真实性。

再次,要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打造一批素质高的人事档案管理队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门专业的工作,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整个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所以,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就显得非常的重要。在日常的管理过程当中要重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选拔和业务培训,在资金和场地等方面给予支持。

最后,要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建设。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使其各种设施设备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加快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建设。要建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数据库,实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动态管理。利用计算机等现代设备和现代技术,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资料整理输入微机,使干部档案数据化、信息化。

参考文献:

第6篇:工作档案和人事档案范文

1 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由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内部保密工作,工作并不引人注目,单位也未配备专门的人员进行人事档案管理,大多是兼顾档案管理人员。在办理干部招录聘用时,档案的获取收集比较被动,受上一手档案保管单位的限制,档案质量参差不齐,且在办理调动聘用手续时不注重人事档案的应用,未能全面核查档案,忽略了人事档案的信息功能。其次,事业单位干部更为突出专业技术能力,干部岗位形式分管理岗、专技岗、工勤岗,根据各单位的岗位设置情况,聘任岗位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因此人事档案中有应更多内部科室架构调整、人员调动、岗位调动、专业技术职务变化、工作业绩等的记载,然而由于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忽视,未把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到议事日程,直接导致干部档案不完整、履历记载不完全,使人事档案工作长期处于“用起来才需要”的被动应付状态。

(二)人事档案管理水平较低

由于档案收集归档工作制度不健全,执行不严格,缺乏统一的收集范围、合理的收集手段、高效的收集途径和方法,人事档案收集工作力度和规范性不够。同时,随着人事制度不断的改革发展,事业单位机构和工作人员也在不断的调整,原有人事档案干部的岗位变动,使得一部分人员没有接受专业的档案专业学习和培训,多有组织或人事干部兼任,对档案工作精力投入不足,对人事档案进行分类和组织以及绑定等工作都不熟悉,日常事务只是简单将材料装入档案盒内,对人事档案归档的内容不明确,归档范围把握不准,严重影响档案管理水平和创新水平。

(三)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不够健全

基础设施不健全主要体现在档案存储及办公、管理场所紧缺、经费紧张等方面,导致工作运转困难,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低下。一些单位档案管理基础设施薄弱,检查和处理设备匮乏,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应用不够,资料录入、信息检索、档案调阅查询等仍习惯原始手工操作方式,无纸化阅档基本没有实现,技术的科学性有待增强,面对目前档案管理数字化发展等情况的研究不足,显得力不从心。

(四)缺乏监督管理,资料时效性难以保证

由于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缺乏专职档案管理人员以及档案管理工作监督部门,缺乏定期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成效的监督考核,造成人事档案归档的滞后性和不全面,许多本应该及时归档或及时补充的如人事任免文件、任职证明文件等重要档案无法得到落实,造成档案缺失、失真等情况,在需要人才提拔、岗位变动、人才交流时,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去寻找档案信息或补充完善,甚至因时代久远最终造成档案的永久缺失。

(五)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人事档案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专业、连续性高的工作,它集服务性和保密性于一体,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才能保证文件管理的质量。因此人事部门要注意加强干部档案工作队伍建设,选择政治上可靠、作风正派、责任心强的共产党员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然而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通常都由人事部门工作人员兼管,由他们临时负责,由于这些员工的非专业性,使得很多材料不能及时归档,及时传输信息、移交档案,导致缺乏工作人员详细档案信息。加之聘用制度的普遍推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流动性变大,制档管档人员的调动也愈发频繁,既不利于档案制作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n案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和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

2 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完善对策

(一)提升领导对人事档案管理重视度

事业单位的领导,特别是负责人事工作的领导,要进一步提升档案管理意识,充分认识人事档案管理在人事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注重人事档案的管理,把人事档案放在重要日上,定期听取工作报告,有效解决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定期研究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部署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制定和完善长期规划和实施方案,以便有计划、有步骤的检查和实施;建立干部档案登记制度,实施定期检查核对措施;主动关心档案管理人员的学习和生活,在工作取得成功或者顺利完成任务后,主管领导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认可,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热情。

(二)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的队伍建设

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量大,政策性强,管理人员不仅要做好服务和保密工作,也要注意团队的管理,通过专业性培训,不断加强政治意识,加强政治素养,强化法律观念,保证档案的依法管理,提升档案专业知识水平,推进档案管理的规范化。

(三)完善人事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

为保障为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有序进行,需要加大人力和物力投入。一是确保管理经费落实,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资金支持,向其说明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人事档案库房建设,设立规范化的阅档室,为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配备办公场所、扫描仪、档案柜、消毒设备等现代化设施,搞好通风、采光、防潮、防蛀、防虫、防盗、防火等配套保护措施,以满足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

(四)建立健全人事档案管理机制制度

为了有效提升事业单位人事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势在必行。一是明确责任制,加强绩效考核,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加强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管理,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可以与外界进行沟通交流,提高团队整体素质和专业技能。三是建立有效的惩罚激励机制,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激发学习兴趣。只有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才能从根本上健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从而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五)探索人事档案管理新模式

人事档案信息化是档案管理发展的大趋势,是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和提升档案管理员业务水平的有效途径。通过建立信息化档案管理平台,编制人事档案规范化整理编制目录,促进计算机技术在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广泛运用,实现人事档案的数字化采集、整理、保存、查阅利用等工作,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确保档案利用安全,保证档案资料不丢失、不损坏,保证档案信息的不遗失、不泄密。

第7篇:工作档案和人事档案范文

一、人事档案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对档案的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人包括部分领导干部对档案工作的认识都存在一些误区,认为档案工作就是抄抄写写、保管的事务性工作,不是单位的主要工作,不能给单位创造经济效益,只要“守好摊”,不丢失,不泄密,能应付外调、查档就行了。这表明一些人对档案工作缺乏了解,忽视档案工作,这种轻视档案工作的思想已无法适应现在的管理需求。

2.人事档案交接手续不严密,重视不够。档案管理人员大多不是专职的,所以在离岗或调动工作时,移交档案、手续不按程序办理,该检查的不检查,该清理的不清理,该签字的不签字,导致档案数量、材料等问题责任不明、界限不清。甚至有人认为,档案交接只是一串钥匙的问题,使得人事档案交接工作前后脱节,出现人事档案管理硬件设施不完善、档案管理人员培训不到位等现象。

3.管理力量薄弱,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手段落后。大部分工作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档案知识培训,对档案的重要性、管档要求,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装订等业务不太了解,档案收集意识淡薄。而且大多数档案管理人员身兼数职,对档案工作精力投入不足。一些归档的材料还不够真实准确,归档材料未能及时、准确地得到补充,使存档的材料不能真实地反映本人现实情况,导致人事档案的不完整。

4.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的重要性宣传不到位。一是档案管理人员对人事档案的重要性未进行广泛宣传,使得本人和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中缺少的材料不能及时补充、完善、更新;二是人事档案管理基本上是兼管,属于非专业人员管理。由于受专业和时间限制,档案管理人员也不能及时地掌握档案管理工作的新知识、新技术。

5.档案管理人员对人事档案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只要有一份好工作就行了,档案可有可无。对个人档案采取忽视的态度,有些人连自己的人事档案在哪里都不清楚,甚至有人认为自己的档案不应在本人所属的单位,而由本人保管;有些应该归档的材料不能及时交档案管理人员存档。这些思想和观念必然导致人事档案材料不全或缺失。

6.人事档案管理手段落后。在档案管理手段上,没有单独的计算机和档案管理软件,查阅人事档案信息仍采用手工查找。档案的存储依旧使用古老的铁皮柜,占地面积大,使用空间也不能完全合理应用。

二、人事档案管理对策及思考

人事档案是对个人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工作实际等内容的真实记载和反映,所以,只有加强人事档案的管理,充分发挥其利用价值,才能更好地为党组织、人事部门提供工作参考,为人民服务。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就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以下几点思考及对策。

1.严格按程序交接。人事档案交接是一项认真细致、手续严密、责任重大的工作,应按程序办理。档案交接手续:一是对所保管的档案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做到账务相符;二是对借出的档案要及时催还,整理好借据,并在借据上注明原因及催还情况;三是对未整理的零散文件材料要分类存放、清理排序后及时归档;四是按档案移交要求进行移交,并在交接手续上注明交接时间、地点和监交人、移交人、接收人的姓名职务及移交清册、页数等,还应在移交文件上签字盖章,要做到对交接工作负责。

2.强化档案管理意识,严格档案管理程序。强化领导干部的档案管理意识,完善档案管理硬件设备,增加档案库房,购买空调、除湿机、档案密集架和电脑。引进计算机管理软件,建立人事档案的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档案管理是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与工资福利、职称评聘等个人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应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提高工作主动性,从根本上确保人事档案材料准确完备、及时归档。此外,还应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努力做到档案收集齐全完整、内容真实可靠。

3.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建立档案工作制度必须遵循以下要求:第一,规章制度要体现合理性、科学性。建立起来的规章制度必须符合单位特点和档案管理实际,以适应单位档案管理的需要。第二,简明实用。制度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其建立应以方便实用、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为目标,以便更好地发挥制度的指导和规范作用。第三,坚持制度约束的双向性。既约束领导又约束职工。领导的行为和形象直接影响着制度的顺利执行,而职工是单位的主要构成群体,是制度的主要约束对象和执行者。第四,坚持制度执行的严肃性。档案部门既是制定档案规章制度的主管部门,又是规章制度的执行部门。在规章制度的执行过程中,要做到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充分体现制度的权威性。

4.建章立制,有章可循,规范操作。积极主动做好档案收集工作,做到制度上墙,操作人员有章可循。建立职工借阅档案登记簿,职工档案转入、转出登记簿,职工档案材料转入、转出登记簿,档案材料移交表等。对由于历史原因,确实收集不到的档案材料,要查明原因,登记说明,为以后的查找工作提供方便。因此,我们在收集档案资料时要做到口勤、手勤、脚勤,及时追补和补充新的资料,真正起到人事档案的依据作用。

5.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事业心、责任感。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对收集的材料要认真核实,把真实可靠的材料收入人事档案,把好质量关。在档案鉴别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要认真负责、确保档案真实完整,充分认识到职工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人才资源开发中的重要性,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模式,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业务素质。在鉴别过程中,能明辨是非,坚决把那些虚假的资料拒之门外,维护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

6.提高人民群众对档案材料重要性的认识。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人事档案重要性的认识,做好咨询服务工作,利用多种渠道向群众宣传有关人事档案的管理知识,使其认识到,人事档案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对本人今后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二是加强对人事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做到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和保管等各个环节科学规范。三是加强收集工作,完善档案内容,及时补充档案缺失材料,提高档案的利用价值。

第8篇:工作档案和人事档案范文

【关键词】高校;人事档案;人才管理;信息保管

人事档案是在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记述和反映个人经历和德才表现,是真实考察和了解一个人的重要依据;是每个单位知人善任、选贤举能的重要工具。人事档案管理是组织工作、人事工作中相当重要的内容之一,是人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人力资源日益受到各界普遍关注的当今社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当前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时期的高校管理工作中,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显得相对薄弱、滞后、缺少活力,令人隐忧,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1人事档案管理的相关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一些高校没有明确制定出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缺乏完备、系统的规章制度;有的虽然制定了制度,但由于管理不规范,在工作中无法落实。

1.2由于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相关机构及人员的人事档案意识薄弱。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人员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不足,使得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变得默默无闻,很少有人过问,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应有的理解与重视。

1.3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配备不足,管理队伍有待加强。随着高校师资队伍的不断壮大,教职工人事档案数量增多,个人材料进档频繁,档案管理工作任务繁重,但高校人事档案室很少设置有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导致高校人事档案建设滞后,档案管理只能在低水平层面上进行。

1.4人事档案信息化、现代化水平不高。目前很多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还局限于纸质档案的建立和保管层面上,管理的重心还是实体管理,没有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而实现人事档案的电子化。信息化水平比较低,导致很多人事统计工作只能靠手工完成,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2.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主要矛盾

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已经引发出许多矛盾,这些矛盾为高校人事、组织以及其它方面的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具体阐述如下。

2.1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性与软硬件缺失的矛盾。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等学校人事工作越来越依赖于信息,诸多的行为过程就是对信息的接收、处理、参考、判断和决策的过程,这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确使用人事档案资料,提高档案管理的服务性,准确利用档案中所记载的信息来考核人才,为学校或学院领导在任用学科建设带头人、干部人选等决策方面提供确切详实的数据和记录,是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时代使命。当前,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性与档案工作软硬件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矛盾。软硬件的缺失导致档案工作长期处于被动应付,对于人事管理工作的服务质量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2.2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要求与管理手段落后的矛盾。在信息时代,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网络技术应该成为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手段。完善人事档案管理服务应该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迅技术,通过网络管理,实现对人事档案信息共享。当前,许多高校档案管理手段落后,仍采用传统的手工人事档案管理:没有馆内局域网和档案馆网站或主页;未实现档案的全文录入和扫描;没有建立档案数据库。换句话说,在档案查询方面还停留在纯手工操作的阶段,档案信息化建设还未起步。管理手段的落后直接影响档案功能的发挥。档案管理手段的陈旧落后,整档工序的繁琐复杂,直接造成档案材料使用的不方便,降低了工作效率。

2.3人事档案信息的局限性与社会需求透明化、服务性需求扩大化的矛盾。人事档案由于自身特点,在提供信息方面往往存在部门自我服务多,为社会提供得少,保密性强,服务性弱等存在局限性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高校人才流动频繁等情况的出现,人事档案信息局限性与透明性、服务性需求扩大之间存在矛盾。比如,长期以来,很多高校对人事档案功能认识不足,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有些学校甚至认为人事档案工作只要能过得去就行,又加上前文提到的人事档案管理专职人员少,工作量大,导致档案手续不全、材料不全、材料失实,材料简单化或者雷同化等不准确、不完整的情况多,这就影响了档案信息的利用,很难适应高校人事管理的需求。

3.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为了加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对人才选拔、职称评定、岗位考核等工作提供可靠依据,积极有效地解决人事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在大量调研基础上,笔者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要加强宣传力度,真正从思想上引起广大教职工对人事档案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经常了解档案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同时在组织上、制度上给予保证,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使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增强服务意识,积极主动地开发利用人事信息,为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人才评聘等重大人事决策提供具有前瞻性、参考性的人事档案信息,真正把人事档案部门转变成具有较强综合服务职能的人事档案信息中心。

3.2要建立健全并认真贯彻落实人事档案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使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促进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发展。面对新时期新任务新要求,结合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进一步完善各项相关制度,对人事档案的接收、传递、保管、查阅、档案材料的收集、审核、整理等环节做出明确而严格的规定。档案工作者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制度,不断规范人事档案管理。

3.3必须加大提高人员整体素质和队伍建设的工作力度,由主要领导分管,按规定要求确保有足够的人员、时间和精力对人事档案进行归档、建档及对档案材料进行开发利用。抓好培训,通过参加各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培训班,更新知识观念,提高业务水平和能力。抓好待遇落实,从各方面关心档案管理人员的培养和成长。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达到从整体上提高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目标。

第9篇:工作档案和人事档案范文

(大理学院人事处,云南 大理 671003)

【摘 要】高校人事档案的管理不仅是高校档案管理的一部分,也是高校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因此搞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对高校的教学、科研及管理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论述高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以求推进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促进高校工作整体运行。

关键词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问题;措施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是高校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可以推动高校档案管理发展,从而实现高校人力资源合理而有效的配置,推进高校整体工作。近年,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同时也给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就目前高校人事档案中所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式作如下论述。

1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重视程度不够,支持力度不大

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保密性,包含大量的个人数据,以及不宜公开的政治、学术业务信息和放着各单位组织的体系结构活动情况等信息;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对象、工作范围有限,大多数情况是组织部门、人事工资部门调档使用,接触到人事档案的机会和人员并不多。只有到人员新进、调动、提升、辞职等时候才会接触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事档案管理日常工作也只是局限于装订、归档和调档等事物性工作,人事档案管理给人的印象就是做好人事档案保管工作,将人事档案管理等同于简单的人事档案保管。当个人遇到职务调整、工资制度改革、职称评定的时候,当高校进行高校工作整体评估检查时,人事档案管理问题才会被凸显出来,而平时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又往往不容易与教学、与科研发展联系起来,或者认为与科研、教学无关,更意识不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高校整体工作的一部分,仅仅为人事档案而进行人事档案管理,所以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往往容易被忽视,造成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长期处于被动应付状态,各高校也没有把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到高校整体管理体制中统筹考虑,由此导致高校对人事档案部门深层次的思考不足,因此也就导致投入方面的不足。如:机构设置不规范、硬软件配置落后等都一定程度存在。

1.2 管理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法律依据主要是《档案法》和中组部的《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干部档案管理工作细则》、《关于干部档案收集、归档暂行办法》为指导,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制度应当在上述文件的指导下建立健全并细化,例如: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人事档案的材料收集、装订制度,人事档案的借阅制度、人事档案的传递制度、人事档案的保管和保密制度、人事档案的鉴别归档制度等方面细则都要在高校的主导下制定颁布实施,然而现实的情况是,人事档案制度建设方面并不完善,人事档案管理作为高校内部管理的一部分,作为一级法人机构的高校对内部事务有充分的自主权利,由于高校重点工作主要还是教学与科研,而人事档案的管理与学校中心工作无直接关系。所以,在没有国家或者教育部没有强制规范的情况下,高校本身往往不会投入精力针对高校档案工作细则进行规定,缺乏对人事档案管理建章立制的动力,有的虽然做了一些,但过于简单,有的不全面,有的操作性差,甚至没有,行不成有效的决策力、执行力,诸多情况阻碍了人事档案制度化与规范化的发展。

1.3 管理手段落后,信息化程度低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利用信息化建设整合高校管理资源已经是推动学校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趋势,当然也应当包括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以实现高校整体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管理效率。只有高校管理包括人事档案管理与信息技术有效融合后,才能做到高校教学与科研整体推进。然而大多数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并没有纳入校园整体信息化建设当中,高校信息网络资源体系不健全,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体外循环,人事档案的管理目前还是以纸质档案的管理为主的实体管理,采用传统手工人事档案管理的方式,虽然配备了计算机,或者简单的单机人事档案管理软件,但由于采集数据过于简单,没有统一标准,数据库没有联网,单机录入数据变成了简单的目录录入和打印,不能完成实现对人事档案信息数据的筛选、排序、分类、汇总功能,谈不上人事档案数据应用,更谈不上与校园网的联网整合,造成人事统计基础工作与档案系统也不能有效整合,甚至人事统计工作不是单独使用报表系统,就是靠原始的手工操作,导致工作费时、费力,效率低,与高校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科学化管理水平不相适应。

1.4 工作人员编制不足,专业素质不高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配置不足,专业素质不高,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按照中组部《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的要求人事档案数量与工作人员数量有明确的关系:每一千人要配备一名专职的档案管理员。而目前,各高校基本没有达到这一要求。面对高校的发展,人员的增加,尤其是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人员流动进一步加强。工作量的加大、管理模式的变化,信息技术逐步应用到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中,对档案管理要求提高,对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专业素质还是综合素质。客观上高校档案管理事物性工作任务繁重,高校人事档案工作人员甚至陷入简单的装订、录入、归档、调档等工作中,由于缺少培训机会,日常工作量大,日常工作状态处于紧张,无暇兼顾业务专研与探讨,高校人事管理队伍在建设方面十分缺乏既懂档案又懂现代化科学技术的符合型人才,由于档案管理的专业水平比较低,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从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水平,影响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1.5 管理模式分散,管理效率较低

高校人事档案的管理模式,大多数采用分散式的管理。即在高校人事部门或者是组织部门下设立管理部门专门负责人事档案工作,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分属于人事部门或组织部门。换句话说,作为人事部门或是组织部门的一部份,档案管理人员也是也分属不同的部门。分散式管理从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隶属部门对人事档案的利用,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事档案的综合运用,制约了人事档案的运用范围。人事档案资料分散于人事部门、组织部门,有的甚至于会存在于高校主管科研管理的部门,这也是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专业化水平较低的原因。分散的管理模式势必造成人事档案资料的不完整性,或者存在重复建档现象。如果各部门间没有建立完善可行的档案传递制度,往往会出现部门与部门间的推诿与拖延,影响高校档案管理的效率。

1.6 档案管理观念落后,开发利用不充分

高校人事档案是高校人才信息的重要载体,是高校职工德、才、能、绩的客观反映,是教职工聘任选拔任用的重要基础,是高校人才战略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人事管理的重要依据,教师教学和科研情况的真实凭证,与高校发展休戚相关。目前,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存在“以物为本”观念,档案管理工作重立档、轻利用。没有把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与高校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统筹起来考虑,与学校整体工作的推进工作相对滞后。人事的档案利用主要还是停留在“被动”状态,仅向组织人事部门,根据组织人事部门提出的要求来提供档案资料,查阅档案原件、外借档案、复印档案资料等,其结果是弱化了人事档案的真实价值。

2 改进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2.1 提高认识,争取领导重视

提高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意识。利用网络,校园通讯等形式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要加强对人事档案管理相关工作汇报和沟通,让校领导全面掌握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让学校,尤其是校领导从思想高度上认识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化程度高,工作内容复杂的工作。人事档案管理应用水平的高低与于高校全面发展、高校教职工发展的密切相关。争取领导及学校层面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同时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倾斜,奠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坚实基础,营造良好的档案工作氛围。

2.2 完善制度建设,依法治档案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学校内部管理事务,制定和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和细则责无旁贷。为进一步强化和完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制度建设,结合高校整体建设工作情况和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特点,依照高校整体建设规划和《档案法》、《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和相关政策,结合本校实际,以学校主导建立健全高校人事档案的材料收集、装订制度,人事档案的借阅制度、人事档案的传递制度、人事档案的保管和保密制度、人事档案的鉴别归档制度查阅制度等多项制度和细则,切实实行依法治档,依法管档。同时进一步理顺人事档案部门与学校各部门的关系,从制度上明确管理者的职责范围及岗位职责,让管理者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确保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3 建立档案数据库,实现信息化管理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应适应信息化的要求,建立一个统一完善的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开发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应用软件,将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信息数据库作为高校信息系统的子系统。在人事档案保密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利用校园网络和信息技术整合全校信息数据,实现人事档案信息数据与各部门信息数据共享与交换,从功能上拓展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应用范围,实现利用人事档案的数据信息对高校教职工综合素质、人才结构等进行及时准确的分析,提高组织人事部门的工作效率,尤其是适应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对人员信息的高效利用需求,同时为高校人才建设预测提供各种人才数据,为学校制定相关人才战略政策提供可靠科学的依据,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2.4 提高人员素质,加强队伍建设

做好高校人事档案关键在“人”。高校人事档案工作政策性、专业性强,建立一支熟悉业务相对稳定的专业队伍是做好人事档案管理的组织保障。确保档案数量与管理人员相适应,配齐配强档案管理人员,并确保人事档案管理队伍的稳定性;结合本校人事档案管理的实际选择政治可靠,责任心强的共产党员从事人事档案工作;提高工作人员及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通过定期开展专业培训活动,鼓励档案管理人员参加高校档案管理互动学习研讨以及职称评定,提高综合素质,以适应高校人事档案管理需要,适应高校现代化建设的需求。

2.5 集中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

理顺人事档案管理体制模式,成立档案综合管理部门,将人事档案管理纳入到学校层面的档案管理系统,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层级,由高校档案管理综合部门统一行使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通过整合分散在人事、组织、甚至是高校科研部门的人事档案信息,建立统一的人事档案管理的口径,杜绝人事档案管理分散化。既要将人事档案工作作为档案专业工作范畴,同时也要重视人事档案管理与原先人事、组织部门、科研部门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的衔接和应用,充分体现出人事档案管理的特点,实现人事档案管理为高校人才资源实现最优配置发挥基础性和重要的作用。

2.6 转变观念,充分发挥人事档案服务功能

高校人事档案的宗旨就是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搞好服务,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利用。长期以来,高校人事档案基本上实行封闭式管理,由于有严格的保密制度限制,人事档案的应用范围较窄。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档案的信息日渐透明,高校人事档案服务意识的不断加强,因此需要转变档案管理的传统观念,不断推动人事档案管理方式的社会化、开放化、合法化。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档案管理观念,以“主动服务”为出发点,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根据社会和高校发展的新情况和新形式,不断探索适应与高校改革与发展的服务方式、手段、途径,全面推动高校建设发展。

3 结束语

做好高校人事档案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目前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存在诸多问题,重视程度不高、制度不完善、信息化建设不够、人员素质不高、管理模式及观念落后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发展,各高校都需要正视,并积极采取改进措施。随着高校各项工作的推进,尤其是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同样需要适应形势的需求,不断地改革、摸索规律,完善体系,才能更好服务高校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汪黎.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J].求实,2013(z1):197-198.

[2]冯向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面临机遇与挑战[J].档案管理,2014(3):86-87.

[3]姚颖君.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3):121-123.

[4]路长兰.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2):126.

[5]武志芳.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面临的新问题与改革路径[J].中国行政管理,2013(6):99-102.

[6]黄伟新.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贺州学院学报,2013(6):126-128.

[7]赵永珍.浅谈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学理论,2010(14):94-95.

[8]谷丽萍.论高校人事档案的规范化管理[J].大同大学学报,2012(6):104-105.

[9]莫若琦,杨力.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5):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