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桂花的诗句范文

桂花的诗句精选(九篇)

桂花的诗句

第1篇:桂花的诗句范文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译文:淡黄色的桂花,并不鲜艳,但体态轻盈。于幽静之处,不惹人注意,只留给人香味。不需要具有名花的红碧颜色。桂花色淡香浓,应属最好的。

2、《霜天晓角·桂花》宋代:谢懋

绿云剪叶,低护黄金屑。占断花中声誉,香与韵、两清洁。

译文:桂树的绿叶青翠欲滴,仿佛是用碧云剪裁出来的,青青的叶片低垂着,保护着它那像金子碎屑一样的黄色花朵。它独占了花中的美誉,无论是它那优雅的气质还是幽郁的香气,两样都称得上是花中的极品,无谁能比。

3、桂香多露裛,石响细泉回。——《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唐代:宋之问

第2篇:桂花的诗句范文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走进文本寻“情趣”

“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这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自己需先与文本对话,探寻其中的情与趣。认真研读文本,了解课文内容与其中蕴含的情感,努力挖掘文本中能让课堂生动有趣的“情趣”点,提高教学效率。

琦君在《桂花雨》中用笔墨描绘出了萦绕在家乡旧宅中的桂花之香,回忆着童年时代摇桂花时的童趣与快乐,在心中荡漾起思念家乡的涟漪。 “桂花香”、“摇花乐”、“思乡情”是作者行文的三条主线,也因此我设置了能使学生投入积极的情感体验的三大教学环节:细嚼“浸”字,闻花香;演读摇花,玩中乐;玩味词句,品乡情。在课的伊始,我便引出作者父亲所作的诗:“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语缤纷入梦甜。”并侧重诗中描写桂花香、摇花乐和合家温馨等不同的内容来发散教学相应的各个段落,根据各段落不同的情感体验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来诵读此诗,从诗出发理解文章,最后再回到诗中深化感受,使学生在诵读饱含深情的文字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以求激发学生内心丰富的情感,达到以情动人、融情入文的效果。

二、一举一动需蕴趣――变化形式激“情趣”

新课标要求我们落实“生本课堂”的教学理念,使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那么调动起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情绪是形成“生本课堂”的前提条件。积极的情绪记忆是最高效的记忆,富有变化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体会到语文课堂中的乐趣,给儿童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为中年级阅读设定了“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的目标。语文课堂离不开读,所以教师可以在诵读的形式上花工夫,以读激趣,在读中品文。比如教学《桂花雨》中时,我用“动”与“静”的方式来让学生读父亲的诗,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我让孩子们在演读中体会作者在儿时的“摇花之乐”。摇花的快乐让孩子们仿佛和作者一起回到了那一年秋季,此时以一个无忧无虑的孩童的身份去读父亲的诗,便是轻松快乐的,于是我引导学生用歌谣的方式边拍手边晃脑袋有节奏地读,读出儿童的童趣,学生在新奇之中积极参与,在这种“动”的朗读形式下,课堂瞬间活了起来。而学生品读了母亲的话,感受到“思乡情”后,再去读诗,便能用“文静”的方式读出作者对故乡的柔情,我再加上配乐来感染学生,营造出抒情性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想学、乐学。

三、一枝一叶总关情――品析词句悟“情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言”这个工具是语文人文性的载体,字、词、句的品析是学生领悟文本情感的催化剂。

1.咬文嚼字品味情。语文的奥妙就在于作者能用平凡无常的文字蕴含感人至深的情感,即使是一处亭台楼榭,也着人意,哪怕是一方花卉山水,也关乎人情。琦君的《桂花雨》非常优美,字里行间都让人觉得像是浸润在一场芬馥的桂花雨中。桂花之香,弥漫乡情。教学中,我抓住一个“浸”字,带领着孩子细细品味这个“浸”,感受桂花香气之浓、范围之大、时间之久。连小小的细节也是作者抒感的媒介。在静谧的夜晚,母亲不仅仅是“撮一点”,还“洗净双手”、“放入水晶盘中”,“檀香”也成了这个温馨画面中的一景,这些细节都是父母亲对桂花珍爱的表达。读到这,桂花的芬馥已何止弥漫着这个温馨的家、溢遍着整个村庄,更是潜进了她对故乡那深深的记忆之中。

2.关键词句领悟情。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抓住关键句子品读也是领悟文章情感的重要途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这是《桂花雨》中母亲的一句话,我在此教学环节中,先让学生概括出母亲的话――“桂花还是故乡的香”,我相机采用“还是故乡的”的句式让学生以四人一小组每人仿写一句,“月还是故乡的圆”、“水还是故乡的甜”、“酒还是故乡的醇”等,每一个孩子都如诗人般给文字注入了淡淡的乡愁,琦君对故乡的情感已悄悄溜进孩子心灵。

四、终识庐山真面目――触及情境生“情趣”

情境是语言符号和情感体验之间的重要中介,在情境的强烈感染下能促使学生感悟到其中的思想感情。李吉林老师在情境教学中善于将音乐的气氛、眼前的画面和课文的语言融合在一起,弥补儿童思维抽象程度不够的局限,激活学生内心的情感活动。所以在语文课堂上,情境的设置可以让孩子们在情境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有效地培养儿童的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感,使课堂充满人“情”味。

第3篇:桂花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王维;鸟鸣涧;禅;山水田园

王维,唐代著名诗人,字摩诘,原籍太原祁州。他的诗歌,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歌的集大成者。他从小就深受佛教的影响,并擅长作画,这使得他的诗歌中蕴含了无尽的禅意与画境。在《东坡志林》中,苏轼也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洁之画,画中有诗。”①对于王维诗中的禅意,《而庵说唐诗》中说:“诗总不离乎才也:有天才,有地才,有人才。吾于天才得李太白,于地才得杜子美,于人才得王摩诘。太白以气韵胜,子美以格律胜,摩诘以理趣胜。太白千秋逸调,子美一代规模。摩诘精大雄氏之学,句句皆合圣教。”②

一、“人闲桂花落”中的“闲”之疑

《鸟鸣涧》是王维的名作,“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首五言绝句,语言简单明了,“桂花”“春山”“鸟”“春涧”等意向也是生活中极其常见的,意向之间的连接融合也是直观明朗。但是,就是这样一首脍炙人口、简单明了的五言绝句,却引来了历代学者无数的争论和探讨,到如今也是莫衷一是。在诸多的争讨中,笔者今天主要从“人口桂花落”中的缺口字谈起。

关于缺口里的字,如今一般有两种不同的看法:第一,朱东润先生认为缺口里的字应为“间”;谢孟、潘慧惠先生却认为缺口里的字应为“闲”字,应解释为为:闲,寂静的意思。

那如今在流传的版本中,有哪些情况呢?笔者发现,主要有以下三种:

人f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引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版《王右丞相集笺注》卷十三

人g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引自《四部备要》校刊本《王右丞集笺注》卷十三

人e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引自《四部丛刊》《须溪先生校本唐王右丞集》

这三种版本分别作“f”、“g”、“e”。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三个不同的字,首先得理清“f”、“g”、“e”三字之间的关系。

“f”,《说文・门部》:“f,隙也。从门从月。”本义指门缝,然而门缝有间隙,因此引申为两物之间的间隙。后来意义由具体引申到了抽象,凡两事、两时之间的间隙也用“f”,又从空间引申到了时间,可表闲暇。可见,古“f”字意宽,本有“g”字义。《汉语大词典》中,亦说“f1【jianL】”【《V》古{切,去M,。】亦作‘g1’”。“e”字本义为用于遮拦阻隔的栅栏,古代常假借为“f”。《汉语大词典》有“e1【xianB】【《V》糸f切,平山,匣。】《说文解字注・门部》亦有:“e古多假借为清f字。”“g”字,《汉语大词典》中,标注“g1【jianL】【《篇》居{切】‘间1’的繁体字。同‘f1’;g2【jianL】【《篇》居e切】‘间2’的繁体字。同‘f2’。”由此可见,有“f”、“g”、“e”混用的情况。

那《鸟鸣涧》中的“人口桂花落”,缺口字究竟应当是“f”、“g”、“e”中的哪个呢。笔者认为,当为“f”“e”,即简化为“闲”。而不当理解为“g”,即简化为“间”。

首先,王维在诗文的创作中极其喜用“闲”字。笔者统计,在《王右丞集笺注》中,王维共用“闲”字44次。如《赠祖三咏》中的“闲门寂已闭,落日照秋草”,《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中的“秋色有佳兴,况君池上闲”,《新秦郡松树歌》中的“为君颜色高且闲,亭亭迥出浮云间”等。由此可见,王维对“闲”字是情有独钟。而“闲”,也是王维自身性格的很大特征,也是后代人对他比较多的概括词。《西清诗话》云:“王摩诘诗,浑厚闲雅,覆盖古今,但如久隐山林之人,徒成旷淡也。”《诗人玉屑》亦说:“为诗欲清深闲淡,当看韦苏州、柳子厚、孟浩然、王摩诘、贾长江。”③。王维生性本是一个“闲”人,作诗吟咏又喜用“闲”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人“闲”,此等闲人,也许正是王维。在寂静的夜空中,带着一颗虚空闲静的心,关照万物,自然万物也带上一种闲淡之姿。读之,已感受到一股浓浓的“闲”味,那王维心中之“闲”,更无须多言。若用“间”,此等韵味,完全无法带出。再者,如是“间”,这与王维自身的秉性和创作习惯也不大相配。

其次,要明晰一句诗中的用字,当然离不开这首诗的整体大背景。中国诗歌,历来讲究对偶,力求诗句的工整,五言绝句也不例外。“人口桂花落,月静春山空”,从五言绝句讲究对偶的特征,可以得出,缺口字与“静”是相对的。那是“间”与“静”相对好,还是“闲”与“静”相对更为恰当呢?在《王右丞集笺注》中,笔者并未发现,王维并未有将“间”与“静”相对的例子。“闲”与“静”的相对,倒是有几例。

青檀日何长,闲门昼方静。

――引自《林园即事寄舍弟沈》

己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寂与静意义相类)

――引自《饭覆釜山僧》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引自《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闲居日清静,修竹自檀栾

――引自《沈十四拾遗新竹生读经处同诸公之作》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引自《红牡丹》

从诗句讲究对偶的特征,可以看出“闲”与“静”的相对,比“间”与“静”的相对更为常见,也更为恰当和合理。而从另一层面,“人口桂花落,夜静春上空”整句诗意义的完整性和韵味来说,“闲”比“间”也更为精妙。葛兆光先生,在《唐诗选注》中,说到:“这首诗的核心在一个“闲”字一个“静”字,王维崇信佛教,而佛教正讲究由闲入静而达到无欲无念。在闲适心境中,人对自然微细的变动既敏感又安详,恰如《祖堂集》卷三所引《乐道歌》所说‘兀然无事坐,春来草自青’,所谓‘人闲桂花落’即是在人安闲静坐时体察到的花开花落,这个意思李嘉佑诗‘闲花落地听无声’(《送严员外》)、宋王安石诗‘细数落花因坐久’(《北山》)曾说到,王维自己的《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坐久落花多’也曾说到;而在极静谧的时候,常常又会听到自然极细微的声音,就像王维自己形容的‘夜静群动息,蟪蛄声悠悠’(《秋夜独坐怀内地崔兴宗》)似的秋夜蛰声,这种细微的声响更增加了四周的静谧感,所以王维曾多次写到过鸟鸣涧一类的意境,像‘谷鸟一声幽’《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谷静泉愈响’(《奉和圣制玉真公主山庄》)、‘谷静唯松响’(《过感化寺》)等等,当然后两句还令人想到曹操《短歌行》里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④

再次,文学作品来源于创作者的内心,是创作者内心情感的表现。《毛诗.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⑤王维,字摩诘,素有“诗佛”之称。摩诘,取自佛经中的一个重要人物――维摩诘居士。维摩诘是梵文音译,意译为“净名”或“无垢称”。天宝年间,禅宗极盛,而王维的母亲崔氏曾师事大照普寂)禅师三十余年,王维及他的弟弟王绪“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采……在京师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荣。”⑥在如此样充满禅宗气息的社会、家庭环境中生活的王维,从小思想上就受到禅宗极大的影响。《孟子・万章下》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⑦他的诗歌创作,自然带有极大的佛教色彩,有逃不掉的禅宗韵味。《空同子》云:“王维诗,高者似禅,卑者似僧,奉佛之应哉,人心系则难脱。”⑧王维的世界观深受禅宗哲学影响,他着意追求闲静空寂的意境。据笔者统计,在他的诗歌创作中,直接用闲、静、空(另除天空、空中等意)、寂字共计约140次。而字面没有出现,实际描绘的是闲静空寂意境的诗句还有不少。可以这样说,王维诗歌艺术的主要特色就体现在闲静空寂上。《鸟鸣涧》这首五言绝句,刻画了一个极其幽静的境界:客观世界是夜静山空,在这静谧的夜空中,还有内心比这静夜更加虚空的闲人。因为闲,所以他能有时有心地去眼观月光洒落大地,他的主观世界是清闲无为。而世界时如此的寂静,以至于原本无声的月洒大地,却惊起了山中的鸟儿。以动衬静,微妙地点缀出夜山谷的万籁无声,反衬出广大夜空的无比沉寂。正如,葛兆光先生所说,这首诗的核心在一个“闲”字一个“静”字,写出了人心的“静”境,佛教讲究由闲入静而达到无欲无念,这也勾勒出了诗人的心境和禅宗的信仰。由清闲无为看桂花飘落的人,进而参照这冷清寂静世界的万事万物,从而蕴含出了“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以动衬静、无声胜有声的美妙禅境。“人闲”既指周围环境的寂静,但更多的是指诗人内心的静,这与禅宗“住心观静”是相通的。“人闲桂花落”中用“闲”来写“人”,同时与后面的“桂花落”也相呼应。人无心而闲,花无心自落,讲的都是大自然的规律,没有外在的侵染,是一片自然之象。人虽无心而闲,但“花落”、“山空”、“月出”、“鸟鸣”,都是人在这寂静的春夜中所看到的种种物象,都是寂静的。从闲心出发,当然万物都带有一股闲意。明・吴宽《书画鉴影》云:“右丞胸次栖脱,中无障碍,如冰壶澄澈,水镜渊停,洞鉴肌理,细现毫发,故落笔无俗尘气。”⑨用这句话来形容是再恰当不过的,《鸟鸣涧》中“人闲桂花落”的“闲”字,能带出这诸多禅境。而如若用“间”字,则禅理尽除,说的太透,反而失去禅理所讲究的悟了。若用人间,则整首诗歌所营造出来的画面,没有一个主观的人参与其中,显得死板而且冷清,更无所谓禅理中的悟性了。“王维之笃于佛,染于禅,与禅宗关系深契,曾为慧能与净觉禅师作过碑铭。在一些文章中,王维表述了他以佛禅的中观思想方法来看事物的认识,如说:‘心舍于有无,眼界于色空,皆幻也。至人者不舍幻,而过于色空有无之际。故目可尘也,而心未始同,心不世也。’(《荐福寺光师房花药诗序》)在有无、色空之间,王维不取边见,而是亦有亦无、即空即色,视万物如幻如梦。王维即是以这种眼光来进行诗的创作的。这种思想方法渗透在诗的艺术思维中,产生了空明为幻、似有若无的审美境界。”⑩“闲”似乎比“间”,更能体现禅意,与整首诗的意境也更加吻合。

二、浅谈王维诗歌中的禅意

经过上面的分析,从《鸟鸣涧》整首诗的语言的运用、意向的选择、以及整体的构图,不难看出王维诗歌是极其讲究禅味的。胡应麟云:“太白五言绝,自是天仙口语,右丞却入禅宗,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不称声律中,有此妙诠。”B11其实,禅始终影响着王维的文学创作,他的文学作品无论诗还是文,都浸染着禅意和禅味。

在中国,禅宗与道教相比是悲观的,因而更符合那个时代文人学士在现实生活中理想无法实现抱负无法伸展的悲惨命运,更能体现他们的命运被时代社会所遥控而难以主宰的现状。禅宗的本质,是通过自身醒悟而明心见性,也就是使人从现实中走出来,走入一个虚幻的世界,在虚幻的世界中寄寓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因而得以从有限走向无限。士大夫之所以被禅宗所吸引,都是因为他们在现存的封建秩序中自我得不到体现,他们渴望逃离现实世界,但传统文化的束缚,使他们无法完全逃离现实的土壤。而禅宗那种既在孤峰顶上远离了人世,但是却并未完全脱离现实的处世态度,受到了既有出世修养,又有入世精神的士大夫的一致推崇。在士大夫那里,禅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与生命情调,这样的生活方式与生命情调让他们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和放纵。王维,也是这众多追求禅宗的士大夫中的一员。在理性上,他完全无法与显存的秩序抗衡,而禅宗在理性上也并不主张反抗,而是主张“净心”、“觉悟”。与其说王维选择了禅宗,不如说是王维的生存现状迫使他不断向禅宗靠拢。

禅学,作为王维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禅’即梵语‘禅那’的简称,意为‘功德丛林’、‘思维修’”。“其意是止散乱人,专注一境”。12

禅学,推崇“无念”,追求的是一种心空的境界。心空,自然无欲,而心空,则自然万事皆空。禅宗主张顿悟成佛,杜绝凡尘中的一切杂念,静坐人定,静思冥想,在一刹那间,妄念俱灭,一顿即至成佛。“在‘真如’呈露的刹那,修持者感受到一种奇妙、愉悦的心理体验:物我的境界消失了,自己仿佛融入大自然之中,心灵静谧安祥,而又生机勃勃,这就是所谓禅悟”。13王维的许多山水田园诗,正是这种禅学思想的集中体现。这种“悟”由王维引入山水诗中。使得谢眺等人因朴素而尚显粗陋,肤浅的审美方式,变得生机勃勃而又韵味无穷了,在很大程度上也大大拓宽了山水诗歌的表现力。

如《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这首诗中前六句描写的是,独自一人入云峰,在小径上遍寻无人,去不知何处传来隐隐钟声。往下走,更是凄清。泉水拍打着危石,似乎发出阵阵呜咽。太阳照耀青松,本应是一幅温暖的画面,可无奈周围的环境太过冷清,以至于阳光的映射也无法驱散丝毫的寂寥,有的仍是透骨的含义。而所有上述诗句描写,并非只是描写事物本身,“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一句,点明了真正用意并非描写环境本身,而是为了阐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在西方一个水潭中,曾有一毒龙藏身,害人无数,佛门高僧以无边的佛法制服了毒龙。使其离潭而去,永不伤人。由此告知世人,佛可以制毒龙,亦可抑制世人心中的欲念。“安禅:佛教徒坐禅时心灵空静安详,进入境界,称为‘安禅’。安禅是梵文的音译与意译的结合,东汉安世高曾译《安般守意经》,‘安般’即音译,‘守意’即意译,前者又与‘安静’的‘安’混为一谈,后者则又与‘禅那’的‘禅’互通,于是又合成了‘安禅’一词。”14因此诗中“安禅制毒龙”是诗人内心想法的自然流露,也是体现出诗人对禅意的感悟。《过香积寺》这首诗采用由远到近、由景人情的写法,前七句是写景,但处处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最后一句点出文意,流露出诗人向佛的心迹。

再如王维的《终南别业》诗: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事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这首诗是蕴涵着禅悟体验的。“兴事每独往,胜事空自知”,兴致来时常常独来独往,欣赏时间美景只求愉悦身心。“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仿佛告诉人们一切都在生生灭灭,穷尽复通。兴致使然,因而独往观水,但却不经意间竟来到了“水穷处”。本来这是一件极其扫兴的事,但由于诗人内心的豁达,于是选择了观云。其实,世间万物,并无好坏喜乐之分,一切皆在人的心境。只要心中无悲,用一颗豁达乐观的心去参照这个世界,那自然万事万物都会有无限的生机。所谓的悲,也消化在了人的心中。这是王维获得的顿悟,也是本诗的禅意所在。因为有所顿悟,王维顿感释然,禅悟体验o诗人带来了无限的快意。一句“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表现了作者“彻悟后无挂碍的人生态度”。禅家最高的悟境是“默语无际,不言言也”。诗家最高的化境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终南别业》这首诗,王维将悟贯穿于其中,短短40字却道出了人生的一大真理。

纵观王维的诗歌,不难发现,体现禅宗妙悟的山水诗比比皆是。《积雨辋川庄作》中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鸸”,宋叶梦得《石林诗话》说“此两句好处正在添漠漠阴阴四字”,清人施补华《岘佣说诗》也说:“不知无此四字,便成死语,有此四字,乃现活相。”15《山居秋暝》中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开篇就用一个“空”字统领全篇,表现了自己对世界的态度,他相信万事万物都是虚假的,一切都是空的,是虚幻的。“空”字,是整首诗的基调,也是全诗的大前提。因为内心的“空”,所以,“明月”“清泉”原本单调乏味无生命的事物,在诗人空寂的心里,也能感受到一种。相信,只要用“空”的眼光和心态去面对这个世界,目空一切。那所谓的快乐或悲伤,得意或失意,应该都不存在了吧。因此,在诗歌的最后一句,他道出了“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种不受客观环境的影响而追求永恒快乐的态度。

《沧浪诗话.诗辨》中曾说:“禅道唯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16由于王维在诗理与佛理中穿梭自如,因而他的山水诗具有特殊的审美关照。他的山水诗起于山水之意,而收于禅境,专注于用自己的心去观照这个世界,而在顿悟之中收获禅机。把简单的山水万物,延伸为以禅趣为主而又有清幽情怀的空灵禅境。王维正是吸取了禅家的悟空之学,从禅宗中找到精神上的安慰,从而得以摆脱苦闷,保持心境的宁静。山水的蓬勃生命力不经意间感染了诗人,而诗人在其中更是感受到了禅趣。王维与山水与禅趣合而为一,却又不露痕迹,正如王士祯在《带经堂诗话》中所说王维的五言绝句“妙谛微言,与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等无差别”。17“王维的山水诗充满了生活的爱意。

王维以眼前景所构成的静谧世界,充满了自由、和谐、友爱和潇闲,日照松间,泉流石上,虎兽心善,鸟禽天真,在深层次上象征了没有纷争竞斗的社会理想,诗人把对生活和人世的爱意浓浓地瀑泼出来,同时也充满了辩证的深意。诗人的无我之心深契山水自然的意志,发掘出自然山水其本身所包含着的哲意禅理:静中蕴动,以动写静;空中有色,以色见空;瞬间永恒,以瞬间里感受永恒。这是只要对王维诗略略留心者都会发现王诗中的这些耐人寻味的‘理趣’,这也是其诗厚重高华气象的奥妙之一”。18(作者单位:西南大学)

注解:

① 《王右丞集笺注》,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75页

② 《王右丞集笺注》,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116页

③ 《王右丞集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1年版.116页

④ 葛兆光撰,《唐诗选注》.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114页

⑤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269页

⑥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下《王维》.5052页

⑦ 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242页

⑧ 《王右丞集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1年版.116页

⑨ 《王右丞集笺注》,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134页

⑩ 张晶,《禅与诗三题》见于《中国古典诗学新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78页

B11 胡应麟撰,《诗.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119页

B12 徐小跃撰,《禅与老庄》.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82页

B13 陈洪撰,《佛教与中国古典文学》.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73页

B14 葛兆光撰,《唐诗选注》.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112页

B15 葛兆光撰,《唐诗选注》.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113页

B16 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20页

B17 王世祯著,《带经堂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44页

B18 王志清,《直彻心源的生命感动》,J南通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

参考文献:

[1] 王维著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75页

[2] 葛兆光撰,《唐诗选注》[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114页

[3]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269页

[4]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下《王维》[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5052页

[5] 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242页

[6] 张晶,《禅与诗三题》见于《中国古典诗学新论》[C].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78页

[7] 胡应麟撰,《诗.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119页

[8] 徐小跃撰,《禅与老庄》[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82页

[9] 陈洪撰,《佛教与中国古典文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73页

[10] 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20页

第4篇:桂花的诗句范文

南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二月,54岁的杨万里赴官广州,沿途皆有诗作,《桂源铺》绝句就是他路过江西赣州桂源铺时即景而成。

杨万里的诗,初学“江西诗派”诸人,后专学陈师道五律,后又转学王安石七绝,后又学晚唐绝句,到淳熙五年(1178),杨万里忽然彻悟,作诗“浏浏焉,无复前日之轧轧矣”。每当公事已毕,杨万里即携扇漫游,见自然万物皆成诗材,联翩而至络绎不绝,作诗遂非难事矣。从此以后,杨万里辞谢前人,独树一帜,其诗被时人称为“诚斋体”。

两年后,杨万里赴任广州,正当此渐入佳境之际。他从家乡一路南行:

《二月一日晓渡太和江》:“晓翠妨人看远山,小风偏入客衣单。桃花爱做春寒信,只恐桃花也自寒。”

接着《晨炊黄宙铺,饭后山行》:“山行行得软如绵,急上篮舆睡霎间。梦里只闻人喝道,不知过尽数重山。”

又过万安,写《万安道中书事》:“玉峰云剥逗斜明,花径泥干得晚行。细细一风寒里暖,时时数点雨中晴。”

又过皂口岭,写《道傍小桃》:“吹尽残桃无可残,也无地上落花瘢。独行寻到青苔处,拾得嫣红一片看。”

又《憩分水庙望乡》:“岭北泉流分外忙,一声一滴断人肠。浪愁出却庐陵界,未入梅山总故乡。”

当杨万里走到桂源铺时,一首绝句脱口而出……

姜夔曾称赞杨万里,说他“翰墨场中老斲轮,真能一笔扫千军。年年花月无闲日,处处山川怕见君”。从杨万里南行诸诗看来,果真不错。无论自然风物还是日常行事,杨万里全都拣选入诗,“铺叙纤悉,曲尽其妙”,行旅劳苦化作摇曳风情,琐细中孕深致,寻常里见思量。杨万里近乎于贪婪地体味着人生的一切经历,并将其感受注入到所观察的所有对象之中,因此万物的自然消长与人的日常行为不再仅仅作为抒情的背景和契机,它们也往往代表了某种人生经历,具有人生的逻辑,简单说就是它们被理性地“拟人”化了,这或许就是所谓“格物致知”的结果,或许就是所谓“理趣”之所在。

而《桂源铺》毫无疑问就是这样一首深具理趣的作品。溪流冲破万山的阻隔,终于奔腾而出,这样平凡的山区景致又何尝不是人生中常见的经历?

杨万里28岁中进士,56岁方得到朝廷的重视,66岁即告病返乡,闲居十四年去世。杨万里一生以诗名和气节著称,然而仕途偃蹇。54岁写《桂源铺》时,他或许渴望的仍是政治抱负的施展,果然两年后即“堂堂溪水出前村”。66岁因为反对推行铁钱触怒孝宗及宰相留正而去官,此时的杨万里或许渴望的是“堂堂”的气节与独立的人格。十四年的闲居生活中,正是权相韩侂胄专权时期,杨万里屡召不出,韩侂胄请他为其南园作记,杨万里说“官可弃,记不可作也”。临死前,杨万里听说韩侂胄轻易北伐,写下遗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杨万里的“孤愤”,亦何尝不是“堂堂”之“溪流”的一种表现呢?

第5篇:桂花的诗句范文

说到公园,在四川省内外影响最大的可能要数人民公园。清晨6时左右,这里便有晨练的人群,习太极的,学武当的,然后有晨跑的人从他们中间穿过,遛鸟的踱着悠闲的步子缓缓地走向水边与树丛,当阳光穿透密密的树林,喝早茶的人开始出现,茶水中浸泡的幸福时光开始了,这是成都公园永恒的主旋律。与喝茶的静相比,老年人合唱团或者秧歌舞就热闹多了……只要不下雨,这里就是重复的闲适生活。追寻人民公园对人们的号召力,我认为有两点,一是位于市中心,交通发达;二是与有名的鹤鸣茶馆有着哥们般的情谊不可分离,成为本地人聚会喝茶的历史足迹,渐渐成为游人心中成都茶馆的代表之一而前来体验。

望江公园是纪念唐朝诗人薛涛而建的公园,无论哪一个公园,都是以茶为媒,链接天下,又以诗为魂,串联诗词。望江楼上至今还有一联千古绝对无人对出下联:“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流千古,江楼千古”,似乎昭示这位女诗人有着过人的才情诗境。那个临江而建的崇丽阁精美秀丽,园中数十种竹子又成为赏竹访幽的佳境。

随着市区建设的扩大,城市需要的公园也在增加。清水河公园、东湖公园、北湖公园次第开放,而浣花溪公园是不容错过的诗歌公园。这座公园在设计之初就把诗意的成都作为一种文化的表征。以古地名命名,步道上刻写着历朝经典诗句,并取名诗歌大道,可以驻足品位,甚至不乏有人在此手录诗句。陆游的诗:“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三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诗中所提到的浣花溪今天成为了成都著名的公园,这里以诗歌的展示成为一种链接千古诗词的休闲场所。

沿着这些历史构建的公园,让人感受到成都是一座充满诗意的城市。说一个地方有诗意,并不全指有诗人,而是那种闲适,气定神闲、浪漫自在的诗歌般的生活方式。在当代,成都在国人心中更是悠闲的代名词。悠闲,自有她的理由,无论从东西南北哪个方向出行,只要你开始行走,不出百里,总能找到令你心仪的休闲之地。

走马市郊,旷野绿意把歌唱

成都的市政公园再多,也挡不住成都市民郊游的步履。因为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与山岳相连,四周植被葱笼,花香四季,辽远的大地成了成都无垠的天然公园,这是我们身在成都的人对公园的另一种诠释。从春到夏,成都人都在郊外的田野中享受这些绿意花香。春天,温柔的春风吹开了天上厚厚的阴云,被捂了一冬的身体和心情顿然轻松起来。跟着春的气息来到东距成都不过20公里的龙泉驿镇,那漫山的桃红遍野的粉白不由分说地冲散了旧年的不快,每年三月的龙泉桃花节在鼎沸的人声中揭开了春的序幕。龙泉驿还是真正意义上的“花果山”,盛产桃子、李子、枇杷、梨子……四季不同的水果分时奉献美味,在万亩观光果园内,你可以自行采摘品尝,临走时还可以购买一大筐价格便宜的时令水果回家慢慢品味。

这样的初春,新津呈现梨花飞雪的美景,那里的河鲜最为有名,总是让人想往。从成都出发去新津只有28公里的行程,新津位于天府之国的母亲河——岷江之畔,也是一座有着久远历史的花园水城。到了新津,一定要去看看观音寺“九莲胜景”,纯阳观的忠孝两亭,“稠粳出云”的老君山,斑竹林里万鹤云集的壮观场面,更有那万树梨花盛开的梨花溪……入夏,荷花与阳光一起争辉,新都桂湖、华阳公兴镇都是赏荷的好地方,成都市区东郊的三圣花乡有清一色的农村小院落,集古典与现代风格于一体,错落有致,房前屋后遍植树竹花卉,是一个以花的产销为主兼顾乡村旅游的景区,主体是农民,地域是农村,环境却是公园、别墅区。

秋天,桂花盛开的季节,新都的桂湖是成为金秋时节一个香气馥郁的地方。桂湖原本是明代状元杨升庵故居,后来改为了桂湖公园,里面种植有很多的杜花——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柴桂争香斗艳,临桂思贤,举杯邀月便让游客们多了些许诗情。

严寒的冬日还是不能阻挡成都人的玩兴。就说赏梅吧,要去金堂县的梅林公园有千株梅树,宫粉、馨口、素心、腊梅、红梅无不迎霜竞开,傲雪挺立,与江中往来的渔船构成一幅别致的画卷。

第6篇:桂花的诗句范文

记得小时候,屋前有一棵桂花树。 仲秋时节,丛桂怒放,风吹过,小院就弥漫着桂花的清香,那香气清可绝尘、浓能远溢,邻人经过,也不由赞叹:这桂花可真香啊!那时候,我常驻足花前,仔细欣赏那小巧玲珑的桂花:花冠合瓣四裂,甚是可爱,花是嫩黄色的,像刚出生的雏鸡。 桂花不像有些花那样妖娆妩媚,而是散发着一种淡雅,花香也是淡淡的,母亲曾对我说:“做人就要像桂花,有着一颗素心,悄悄地盛开,淡淡地飘香,最后默默地奉献。”之所以说桂花有一颗素心,默默奉献,是因为它的诸多功效。 据 《中外花语花趣辞典》 记载:桂花,淡黄白色,芳香,提取芳香油,制桂花浸膏,可用于食品、化妆品,可制糕点、糖果,并可酿酒。 桂花味辛,可入药,以花、果实及根入药……

后来我到异地求学,每逢桂花盛开的季节,校园里到处都洋溢着桂花的香味。 走在路上,总能看见桂花铺了一地,远望,就像一块金色的长毯。 轻轻一嗅,仿佛从我身边经过的每一个人,都香气袭人。 人沉浸在花海里,怎能不香呢?我尤为喜欢宋代女诗人朱淑真的咏桂诗 《木犀》:“弹压西风擅众芳,十分秋色为伊忙。 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 月待圆时花正好,花将残后月还亏。 须知天上人间物,何禀清秋在一时。”

秋风习习,人们三三两两地从桂花树旁经过,偶尔驻足,总会在不经意间,被花落了一身。 看着手上身上细碎的桂花,莫名心动,眼前的桂花树那么亲切,仿佛让我又回到了儿时的农家小院。 袅袅的清香飘进了我灵魂深处,轻轻唤醒那悠远的时光。

诗人们不约而同吟诵过杭州的桂花,柳永的 《望海潮》:“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白居易的 《忆江南》:“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宋之问的 《灵隐寺》:“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于是秋日闲暇时,我前往杭州寻花,不料桂花迟迟未开,无获而返。 当地人说,天热少雨,所以今年的桂花迟开。 也罢,这种景象在心底幻想或许才是最美的。

然而在这个傍晚的小路上,我再次遇见桂花,心中不免欣喜,像与故友久别重逢。 这素淡的桂花如星子般散缀在枝叶繁茂的桂花树上,伸手便可采撷。

第7篇:桂花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中国园林艺术;园林意境;应用;桂湖

园林艺术是依照美的规律改造和创造园林环境,对环境加以艺术处理的理论与技巧,与功能相结合的艺术,是融汇多种艺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所以园林艺术具以下特征:综合性,综合了自然环境、文学、诗画、楹联等多种艺术;实用与审美的统一性,脱离了实用功能的园林,很难让人感受到园林的艺术美,当然也不能够一味强调实用功能,而忽略了审美,要做到二者兼备统一。园林意境是园林艺术中最重要的造园手法,园中通过融入造园者的主观意识(包括经历、学识、情感等)对园林的形象表达,运用观者心理活动规律,使观者产生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园林意境具以下特征:具生动形象,生动的园林景观形象经过情感过滤,唤起观者某种特殊的情怀;具造园者的情感,运用植物比德的手法,将自己的品质与植物联系在一起,如:莲花寓意高洁清廉,桂花象征吉祥如意和财富。具意匠精神,想充分表达情感必须要有意匠精神;具备唤起观者的想象的特征,如:齐白石画虾并没有画水,但其形态栩栩如生,留下空白让观者想象,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桂湖历时1300余年保存至今的早期古典园林,始建隋唐时期的亭驿园池,桂湖是以明代学者杨升庵命名,清代演变成纪念性公共园林,桂湖在清代以前一直为县府对面的驿馆园林,这是桂湖留存下来的经济基础。桂湖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北部的新都区内的一座约3hm2的古典园林,园子不大,但很精巧,以湖为中心,因园内不具备居住功能,所以园内建筑不多,依托园子,疏落点缀,协调于湖、岛、堤、树之间,构成了桂湖的骨架。宋代诗人陆游《新都驿》诗有两首,一首《暑行憩新都驿》中“脱巾高卧避氛埃”。比喻隐居,要避开污浊之气,在新都园林找到解脱,说明当时新都的桂湖已是诗人心神向往的地方。

1园林意境的创造手法

1.1园林意境之扩大景深,虚实相生

近3hm2的桂园通过模拟自然山水,以桂湖为中心疏朗开阔,湖滨有桂林密可藏针,道路疏扩,不觉桂园小而局促,反而有游不尽之体会,使游者产生“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千里”的感受,达到“咫尺山林之内而瞻万里之遥”的效果。所谓“实”,就是具象实在,易感知,有时也指植物的密实和充盈;“虚”,就是清空或是无,飘忽不定,不易被感知;沈复在《浮生六记》中论“大众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漏,或浅或深,不仅在周回曲折四字也。”可以看出疏密、藏露、深浅、明暗和虚实[1]有联系。建筑中的虚指空间,实指形体,植物造景中密林为实,疏林为虚,假山中虚为谷,实为山。湖岸种植柳树倒映水中,湖、影为虚,柳、桂为“实”,湖中有交加亭障景,抑制视线,多重景观的相互渗透、过渡、融合,形成藏与露,虚实的对比,从而使湖水(图1)有深远一望无际之感;屏风墙(图2)运用框景将外部的大空间即桂湖有选择的借到小空间来,体现一种朦胧意境之美感,其中框为实,框中景为虚;百米紫藤廊架(图3)春季紫穗悬垂,夏季遮阴纳凉,紫藤廊架下为暗,走过廊架为明,明暗形成对比,也是虚与实的对比。翠屏山(图4)是我国唯一一座清代川派鹅卵石假山,假山挖塘取土,选用普通常见的鹅卵石装饰,形成土石相间的假山,也因此成为川派园林一大特色之一。山峰东西走向,由高到低,不同的纵深形成崇俊的感觉,假山所在的位置十米之内有三个建筑,体量上由大到小分别为升庵祠、杭秋、亭亭,假山在园林结构上运用障景,起到重要景观的分隔作用,抑制视线,使之三个建筑相互陪衬,相辅相成。

1.2园林意境之比拟联想

运用人物事迹和植物特征产生联想,继而引人深思,这与社会意识形态有着密切联系。据记载,百米长紫藤廊架上的紫藤是杨升庵亲自种下,这一左一右,一大一小的两株古藤相互守望,真是上天在做比翼鸟,在地化作连理枝,紫色又象征着浪漫,用古老的紫藤让后人联想到夫妇两人忠贞不渝的爱情,引发观者情感,进而升华情感;桂湖最著名非对称双亭建筑交加亭(图5),悬水一亭高,靠岸一亭低,两亭共用一柱,形态上错落有秩,浑然一体,交加亭比拟杨升庵夫妇,人、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和谐统一;桂湖中红、白荷交相呼应,迎面微风徐来,在此亭中观景,无论是观微波荡漾激起涟漪的湖水,还是嗅荷花的清香,都予观者在炎炎夏日带来心旷神怡的感受,让自然与观者融为一体,将植物拟人化,寓意人的高尚品德,荷象征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体现造园者想远离世俗,暂且在这咫尺山林中享受自然所带来心灵的慰籍。

1.3园林意境之诗文题句与绘画艺术

清代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造园如诗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后呼应,最忌堆砌,最忌错杂,方称佳构。”陈从周先生认为研究中国园林,应先从诗文入手[2]。可见诗文在园林艺术中是造景的重要材料和重要的指导作用,诗文往往能点明园中主题思想,引发观者联想体悟,从而产生深远的园林意境美。所谓“诗画同源[3],”清代画家郑板桥的诗句中“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对处理园林的整体构图和创造意境之美有着重要的启示,中国画讲究留白,精于取舍,给予观者想象的空间,园林景观也应与诗画相通。桂湖的入口便是近代文豪郭沫若的一副楹联“桂蕊飘香,美哉乐土。湖光增色,挽了人间”[4]。一副简单的楹联和园中桂花树的清香,点明桂园主题。观品楹联,闻木樨,为吸引观者入园继续欣赏园内的湖光美景奠定感官基础;另外,桂树象征吉祥美好,也寓意高尚的道德品质,运用植物比德的手法,比喻园者具桂花般高尚的品质;屏风楹联为“平湖擅风月,半城桂树百亩荷花”,楹联在抓住了园内的主要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夸张的题词,体现了咫尺山林,小中见大的心里感受。

第8篇:桂花的诗句范文

旅美作家。出版有散文随笔集《垂钓于时间之河》,《书时光》,《空杯》,《一池疏影落寒花》等。

早年读《聊斋志异》,有几篇特别喜爱,其中就有《王桂庵》。故事里,北方世家子弟王桂庵南游,泊舟江岸时,邂逅船上一位姑娘芸娘,他念诗达意,眉目传情,不料好戏刚开始,姑娘的船忽然离开了。桂庵多方追寻,没有结果。思久成梦,终于在梦里见到心上人。后来借助这个梦,成就了美好姻缘。梦境的核心是一句美妙的诗:

“一夜,梦至江村,过数门,见一家柴扉南向,门内疏竹为篱,意是亭园,径入。有夜合一株,红丝满树。隐念:诗中‘门前一树马缨花’,此其是矣……”

马缨花就是合欢,也叫夜合花,因为花丝绯红纷披如马缨,故名。这是汉朝人特别喜欢的花,不仅树和花都洁净好看,名字意思也好。“门前一树马缨花”,聊斋的注本说,出自元代大诗人虞集的《水仙神》诗,全诗如下:钱塘江上是奴家,郎若闲时来吃茶。黄土筑墙茅盖屋,门前一树马缨花。

注者吕湛恩说,有人告诉他这是虞集的诗,但他在虞集的《道园学古录》和《道园类稿》中,都没有找到。

不久前读元人诗,发现这首诗乃是张雨的《湖州竹枝词》。只不过,诗的首尾两句有差别,首句是“临湖门外吴侬家”,末句是“门前一树紫荆花”。地名倒还好说,花从马缨花变成紫荆花,意境大不同了。

张雨是道士,但交游广泛,和同时代的文人关系密切。史书对他的诗评价很高,说他“虽出处不同,其为词章之宗匠一也。”他比虞集小十一岁,认虞集为师,彼此之间,多有酬赠。但张雨的诗如何变成了虞集的诗,竹枝词又如何变成了水仙神诗呢?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记载了另一位元代大诗人揭傒斯的一次《奇遇》:

“揭曼硕先生未达时,多游湖湘间。一日,泊舟江,夜二鼓,揽衣露坐,仰视明月如昼。忽中流一棹,渐近舟侧,中有素妆女子,敛衽而起,容仪甚清雅。先生问曰:‘汝何人?’答曰:‘妾商妇也。良人久不归,闻君远来,故相迎耳。’因与谈论,皆世外恍惚事。且云:‘妾与君有夙缘,非同人间之淫奔者,幸勿见却。’先生深异之,迨晓,恋恋不忍去。临别,谓先生曰:‘君大富贵人也,亦宜自重。’因留诗曰:‘盘塘江上是奴家,郎若闲时来吃茶。黄土筑墙茅盖屋,庭前一树紫荆花。’明日,舟阻风,上岸沽酒,问其地,即盘塘镇。行数步,见一水仙祠,墙垣皆黄土,中庭紫荆芬然。及登殿,所设像与夜中女子无异。”

揭傒斯和虞集都名列元诗四大家,他和张雨也是熟人。此处全诗与张雨之作大致无异,只把地名改为“盘塘”。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显然是从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移植来的故事中,女主人虽然自称商妇,实际上是水仙。文人遇仙,唐人盛称。绝大多数时候,遇仙,还有会真,不过是章台柳巷狭邪之游的文雅说法。陶宗仪的这个故事,使张雨诗完成了两个转变:一是原作者张雨被隐去,二是把这首诗和水仙联系起来。至于嫁名虞集,或许是后人把他和揭傒斯弄混了。

第9篇:桂花的诗句范文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全唐诗》)

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诗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两句下字奇险,立意浪漫,于老杜诗中别是一格。

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 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全唐诗》)

刘禹锡(772-842),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这首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韵,每一韵又是一个自然段落。第一段写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写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畅想,写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发自然;最后一段从畅想中曳回,写日出月落,更就"绝景良时"抒感,略出桃源别后,难再重游一意。全诗景物随时而变,情调随景而移,有起伏迭宕之感。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全唐诗》)此诗作于远放江州之际,表现了物是人非的情感,于时间的转换中逗出空的转换,又于时空的转换中,透出感情的转换,昔之乐游,今之苦叹,鲜明的比照中,表露了谪居生涯中的愁闷。

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全唐诗》)

皮日休(约833--?), 字逸少,襄阳人。诗与陆龟蒙齐名,有《皮子文薮》。这首绝句描状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全诗咏物以虚现实,空灵含蕴,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

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 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 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宋诗钞》)

这首长歌十四联二十八句,可谓中秋诗中的长篇。诗中从月升写到月落,既形象地描绘了中秋之月,又生动地记述了中秋人事。诗中"一杯未尽银阙涌,乱去脱坏如崩涛"气势堪壮,"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想象独特,"千灯夜作鱼龙变","低昂赴节随歌板"说出民风,"归来呼酒更重看","对月题诗有几人"道来己情,全诗景情交错,人我杂出,气格抑扬,诗情顿挫,低回中转酣畅,激越中出衰婉,实为中秋咏月诗中的上乘之作。

宋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