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世界船王范文

世界船王精选(九篇)

世界船王

第1篇:世界船王范文

贝贝熊牵着花花熊的手走了进去,里面同样漆黑一片,它们打开手电筒发现了一只小船,它们上了船,可是船上没有船桨,怎么划呢?正疑虑时,船开始动了,它们抓紧船舷,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小船在慢慢的下沉,两只小熊吓坏了,一起哇哇大叫,直到水把它们淹没。

在水里,贝贝熊和花花熊竟然还能自如的呼吸,更奇怪的是它们胖乎乎的腿变成了鱼尾巴,摆一下居然可以像鱼一样游动,它们欢快的游起来,游到一座漂亮的宫殿前,它们好奇的游进去,宫殿里的一切都是大理石做成的,所有的墙面,花朵和宝座上的女王都是大理石的。贝贝熊和花花熊奇怪的在宫殿里游来游去,突然听到一个声音:“欢迎你们来到人鱼世界,我是人鱼世界的女王,我相信你们一定是来救我们的,看见那个魔法棒了吗?你们拿着魔法棒走到对面的大钟前,在大钟里可以看到人鱼世界以前的样子,你们只要跳进去,告诉里面的女王,让她用两个魔法棒去打败法师,这样我们就会自由了,人鱼世界也会重现的,关于我故事等你们完成任务后再给你们细讲。快去吧!如果晚了,你们也会变成大理石的!”

贝贝熊听后迅速拿起魔法棒照做了一切,不一会儿,女王自由了,人鱼世界的人们也都自由了。女王开始讲她的故事:“我小的时候还是一位公主,有一天法师袭击了人鱼世界,我的父母为了让我活下来,把我装进一个大木箱,又让人鱼世界的人们消失,然后给了我一瓶药粉,是让人们重现的药粉,又给了我一个魔法棒,就是刚才你们拿的那个魔法棒。后来我的父母打败了法师,却不幸因为太疲惫而死去。然后我成为了女王,法师又来袭击,我没办法只好又让人们消失,而法师只是为了王宫里的财宝。我为了不让法师得到这些东西,才把这里的一切都变成了大理石。还好你们来了,又让我们的人鱼世界得以复苏,你们一定有开启人鱼世界大门的钥匙吧?欢迎你们以后常来玩!你们就是我们人鱼世界最好的朋友!”

贝贝熊和花花熊开心极了,因为它们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并帮助了她们,还有什么比帮助别人更开心的事呢?还有什么比找到好朋友更开心的事呢?

第2篇:世界船王范文

关键词:威廉・戈尔丁 《蝇王》 象征

一、象征主义

19世纪末,法国巴黎诞生了一项新的文学艺术形式――象征主义,之后在欧洲其他国家,如德国、比利时等也开始兴盛起来。该运动对知识界影响很大,并对20世纪美学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象征主义的理论基础是主观唯心主义,认为现实世界是虚幻的痛苦的,而“另一世界”是真的美的。要求用晦涩难解的语言刺激感官,产生恍惚迷离的神秘联想,形成某种“意象”,即所谓“象征”。

“象征”是一种艺术手法,它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或某种相似的特点,借助人或事物的具体形象设定象征之物表达抽象的概念或主题思想,从而让人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使文章立意高远,赋予文章深意,从而让读者获得美的享受,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二、《蝇王》与戈尔丁

威廉・戈尔丁是英国著名小说家、诗人。自小对文字敏感的戈尔丁在大学二年级时违背父母愿望,转学英国文学,从此,他的生活道路发生了改变。二战爆发后,戈尔丁参加了英国皇家海军。军旅生活中,他亲眼目睹了法西斯的暴行,原子弹杀人的残酷。战争的残酷和血腥使戈尔丁开始思考战争的原因,探究人类的本性。戈尔丁认为,人类悲剧的根源在于不能认识自己的本性,即人类本性中的“恶”,而作家的职责所在就是帮助人们了解和正视自己的本性。

戈尔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有将近十年的教书生涯,这使得他更加了解青少年的本性。他发现孩子们身上会自然地流露出人性中的恶,如果没有老师的教育和管制,没有规章制度的约束,大多数孩子都有好斗的趋势,时不时地做出一些野蛮的举动。因此,戈尔丁从现实的角度创作了一部揭露人类本性的小说――《蝇王》。

《蝇王》发表于1954年,小说一经面世便在英国文坛引起巨大轰动,成为当时的畅销书,小说被译成多种文字,两次被搬上荧屏,至今仍受到各国读者的欢迎,畅销不衰,戈尔丁也因此在1983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这部小说最显著的艺术特色就是其象征主义表现手法的运用。塞缪尔・海恩斯称该书为本世纪最重要的象征小说之一。戈尔丁凭借其超凡的想象力与脱俗的笔触成功地创造出了大量生动的象征意象,赋予了小说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小说讲述的是一场未来的战争使一群儿童流落荒岛,在此,他们一步步从文明走向野蛮的故事。这部小说情节看似简单,却有着丰富的寓意。通过艺术大师戈尔丁独具匠心的设计与安排,原本普通的事物被赋予深刻内涵,焕发出奇妙的光彩。本文将主要分析《蝇王》中实物的象征意义,进而更好地理解小说主题。

三、《蝇王》中的实物意象分析

(一)“船”

在西方文化中,“船”大多作为救渡的象征。《圣经》中的诺亚方舟作为“船”的意象,是人类最早获救希望的象征。此外,在亚瑟王的传奇故事和《鲁滨孙漂流记》中,“船”都被认为是“救渡”的象征。戈尔丁在《蝇王》中保留了船本来的寓意,以虚实结合的方式把“船”放置于寓言与现实之间,在象征的表述空间里表现为孩子们获救的希望及至于人类获得救赎的希望。

小说中,一群孩子被迫流落在一个孤岛上,孩子们获救的唯一希望就是“船”。因此,从置身孤岛之初,孩子们就想了很多办法想吸引过往船只的注意力,最后落实到利用篝火来吸引船只的注意。虽然,因为杰克的大意,烟火熄灭了,错过了救援的船只,但最后的一次森林大火还是引来了一只船,救了剩下的孩子。在这个层面上,“船”应该被看做是救赎的象征。

在《蝇王》中,“船”还可以被看做是纽带,连接孩子们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纽带,连接现实世界和孤岛的纽带。由于杰克的疏忽,烟火熄了,正在这时,船只出现了,没有了烟火作为求救信号,船只渐渐远离孤岛,远离孩子们的视线。这次救援希望的破灭让孩子们开始互相不信任、相互冲突,甚至自相残杀。这说明“船”是连接这个群体各个成员之间的纽带,对于船的信念的坚守,保证了这个群体的团结、和谐,没有了对这一信念的坚守,群体间的信赖合作关系瞬间土崩瓦解、灰飞烟灭。

“船”同时可视为两个世界的连接。孩子们在孤岛上经历了从文明到野蛮,从天真到成熟的过程。在战争的残酷和硝烟中,孩子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留下了惨痛的创伤,更有了刻骨的经验和教训。最后一个孩子把这刻骨铭心的记忆与见证、经验与教训坐“船”带回了现实世界。只有完成这个连接,两个世界才不会是游离的。在这个象征意义上,戈尔丁赋予了“船”警醒世人的深刻内涵。

(二)“面具”

第3篇:世界船王范文

瓦萨博物馆是专门为展览“瓦萨”号沉船而建立的。“瓦萨”号是一艘古战船,它是遵照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的旨意于1625年开始建造的。当时,瑞典海军雇用荷兰造船技师计划修建一艘单层炮舰,可是在造船过程中,国王得知他们的海上劲敌丹麦已经拥有双层炮舰,便不顾当时的实际条件,仓促下令把炮舰改造为双层。3年后,战船终于建造成功,并以瑞典瓦萨王朝第一位国王的名字命名。1628年8月10 日,瑞典为“瓦萨”号举行盛大的下水首航仪式,然而当“瓦萨”号驶离码头不久,在海面强风袭击下,船体一阵剧烈晃动后,船舱进水,不久,竟沉入近海30多米深的海底。当时为追究“瓦萨”号沉船的责任者,瑞典曾喧闹一时,但最终不了了之。瑞典也曾试图将“瓦萨”号打捞上来,但因技术条件所限,最终未能如愿。此后,“瓦萨”号在水下沉睡了300多年。

1961年4月,瑞典终于将“瓦萨”号沉船从海底打捞上来,当年秋天,“瓦萨”号被运至斯康森岛上进行全面修复,岛上建起了修船所和一座特制的船台,这就是如今的瓦萨博物馆的前身。从此,瓦萨博物馆在修复古战船的同时,向公众开放。瑞典的专家、工人采用各种现代化手段,将古战船恢复了原面貌。修复后的战船中,原始残骸占到了95%,从水中捞出的万余件船体附属部件和700余件雕塑,经过防腐、防缩处理之后,也都放回到船上原来的位置。今天,人们在博物馆中所见的“瓦萨”号与300多年前的“瓦萨”号看上去没有什么不同。另外,在博物馆“船上生活”展览室内,还陈列着当时“瓦萨”号上的生活情景:劳动的水手和喝酒谈笑的军官,这些人偶模型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虽然“瓦萨”号航海生命非常短暂,但经修复后,它仍然呈现了17世纪瑞典的造船技术与艺术,如今,瑞典人仍然视其为国宝。

英国玛丽露丝博物馆

英国在朴茨茅斯海港建设的“玛丽露丝”号沉船保存和展出场地,堪称是当时耗资最大的水下考古博物馆。“玛丽露丝”号是16世纪英国国王亨利八世时代的舰队中的领航舰,也是亨利八世最喜欢的战舰之一。1545年7月19日,“玛丽露丝”号在前去迎战法国舰队的途中,于英国南岸的索伦特海峡沉没。沉船的位置离朴茨茅斯港约2公里,可以说离陆地的距离非常近,以至于站在南海城堡塔楼上的亨利八世亲眼目睹了这艘以他最喜爱的妹妹的名字命名的战船的毁灭。由于下沉速度太快,仅有400多名船员和士兵生还,最终“玛丽露丝”号沉在了水下约14米的深处。

关于“玛丽露丝”号的沉没原因众说纷纭,其中包括操作不当、超重和人为疏忽等多种推测。从残骸中收集到的证据表明,由于该船的炮门当时打开着,所以在受到狂风和巨浪的袭击时,海水很快涌进了船内,而确保炮门关闭是水手长的工作。

“玛丽露丝”号沉没400年后,考古学家从沉船中发现一具尸骸,身上还挂着水手长哨子,这有没有可能是当年“玛丽露丝”号沉没的始作俑者?法医学艺术家根据尸骸头骨制造出头像模型,这是人们第一次看到沉船受害者的面容。

1965年,一组潜水员开始在海底搜寻这艘沉船的残骸。当它终于被发现后,潜水员、科学家和考古学家们立即开始打捞工作。1982年,经过包括查尔斯王子在内的志愿潜水员的工作,整艘船全部被发掘了出来,保存在英国朴茨茅斯的玛丽露丝博物馆。现在,一座新的博物馆落成后把“玛丽露丝”号和船里的物品重新组合起来展示。该博物馆的建设资金是通过售卖收集的,于2012年竣工。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南海Ⅰ”号的命名人俞伟超认为中国人把“南海Ⅰ”号整体打捞并保存在“水晶宫”的创举,可以与英国人为16世纪战船“玛丽露丝”号修建水下考古博物馆一事相媲美,称此两船为世界“水下考古极为明亮的两颗珍珠”。

1987年8月,广州救捞局与英国海洋探测公司在阳江海域寻找东印度公司沉船时,并没有找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却在水下23米处发现了另一条古代沉船,并打捞出一批珍贵文物。由于发现沉船的海域位于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上,专家认为其历史价值不可估量,并将这艘沉船命名为“南海Ⅰ”号。“南海Ⅰ”号是一艘具有800多年历史的南宋时期木质古沉船,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海下沉船中,船体最大、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当时并没有对其进行打捞,直至20多年后的2007年,才采用整体打捞的方案使“南海Ⅰ”号成功入住“水晶宫”。

第4篇:世界船王范文

美国考古学家罗斯坦桑教授调查发现:在爱琴海至亚平宁半岛一带的地中海海域,有许多公元前13-11世纪的海船长眠于海底;在靠近北美洲的大西洋海岸,埋葬着大量沉船;在佛罗里达半岛附近海底,沉睡着难以计数的西班牙古商船。这些古船载着价值高达数亿美元的金银珠宝。在大西洋的卡里比克海域,至少有价值高达150亿美元的金银珠宝,还混杂在那珊瑚丛、碎瓦砾与泥沙中,静待着发现者的到来。

古沉船打捞业源远流长

古沉船打捞业甚至可追溯到公元前。早在公元前460年,波斯王泽克西斯一世就曾雇用一位著名的希腊潜水员西利斯,从沉船中打捞起许多金银财宝。

1686年,北美人威廉・菲普斯靠一次打捞沉船竟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那是西班牙运金船队在离西印度群岛伊斯帕尼奥拔岛海湾90海里的地方触礁沉没40年后的事。菲普斯遇见了一位运金船队的幸存者,从中了解到船失事前后的情况。1681年,菲普斯独自来到英国,经多方奔走,并费尽口舌,终于打动了国王查理二世,支持他进行打捞。但菲普斯时运不佳,首次打捞失败,激怒了查理二世,将他投进了监狱。

1686年获赦出狱后,菲普斯仍重操旧业。他总结了第一次的教训,先雇用24名能潜入30米深海的采珠潜水员,在运金船队沉没处方圆几海里的海底进行探索。事有凑巧,一个潜水员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珊瑚,本想捞起来作个留念,谁知捞出水面后才发现它竟是由白银粘结而成的……沉船终于找到了!经过40多天的打捞,他们总共捞获黄金25磅、白银27000余磅、金银器皿1000余件。这些财宝多沉在水深仅11米的海底,而更多的船只沉睡在大海深处,这对古人来说,只好望洋兴叹了。

1622年9月4日,一支由28艘货船组成的西班牙船队,从古巴驶往西班牙,这些货船载有许多金银和宝石。船队因遭到飓风的袭击,被刮到美国佛罗里达海峡。28艘货船有8艘沉于海底,其中包括两艘大商船――“圣母”号和“圣马达里达”号。据记载,仅“圣母”号上就装有47吨黄金和白银。后来,西班牙政府企图打捞这批沉船,限于当时的打捞技术,打捞人员苦苦找了4年仍一无所获。

1960年,美国冒险家费希尔从一本书中看到有关记载后,就组织了支打捞队到“圣母”号遇难地点进行打捞。打捞工作非常艰难,在开始的15年里,弗希尔的大儿子、女媾和名船员相继在海底探索中死去,但他毫不动摇。在后来的10年中,他们分析了6500个地磁数据,终于在1985年找到了沉船的具置,并在1000多米长的带状区域内,打捞出20多万件金银宝物,其中金锭150块、银锭987块、银币15万枚、绿宝石3200颗,还有许多用贵重金属和宝石制成的十分珍贵精巧的工艺品。不久,他们又发现了“圣母”号沉船约3/4的残体,打捞上60千克金条和800千克银器。同时,他们还在“圣母”号的大箱中发现了古时使用的天文观测仪,包括星盘、罗盘、太阳象限仪以及17世纪航海家用的各种仪器和工具。费希尔的这一收获轰动了全美洲,并引起了考古学界和科学界的重视,有些国家还专门组织了水下考古队。

海底探宝新手段

在人类全面研究海洋、开发海洋的同时,海底探宝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今天,人们不再靠机遇和直接潜水搜索海洋宝物,而是采用现代海底探测的方式来获取古沉船的线索:有的通过卫星遥感手段获取沉船信息;有的使用精密声纳仪器;有的则派出训练有素的海洋动物(如海豚、海狮等)充当“水下侦察兵”,可谓五花八门。但最有效的是海豚侦探,它是美国海军部的一张王牌。

由于从沉船中捞取金银财宝成了一种发大财的行当,再加上人们拥有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所以使今天打捞深海沉船比以前容易多了。1959年之后,法国潜水专家库斯托发明了第一艘深海潜水器,为海底探宝提供了更加直接的手段。1985年9月,人们采用先进技术在约4000米深的海底找到了葬身海底长达73年之久的“泰坦尼克”号,船上的财物被洗劫一空。

震动世界的“海上花”号

一项震动世界的庞大打捞海底宝物行动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至今仍在马六甲海峡进行。目标是16世纪初叶一艘载有大批珠宝、从马六甲驶往印度途中沉没于苏门答腊水域的葡萄牙战舰――“海上花”号。

“海上花”是葡萄牙远洋舰队名将阿布奎的旗舰。1512年,阿布奎征服马六甲王朝后,搜掠大批财宝,装船运往里斯本,但“海上花”号军舰在苏门答腊海域触礁沉没。据史学家估计,“海上花”装有数以百计的藏宝箱,里面装有钻石、绿宝石、红宝石、皇冠及其他首饰。所有珍宝,估计时价高达100亿美元。

主持这次打捞行动的意大利企业家戴文森提说,打捞费用预计300万美元,时间约需7年。可是8年过去了,还未找到“海上花”的踪迹。但打捞“海上花”的意义重大,不但可使沉船上的财富重现,而且沉船本身也可作为历史文物,使研究马六甲王朝的历史学家大开眼界。

打捞中国古瓷器的百万富翁

当然,也有专靠打捞中国古瓷器而成为百万富翁的。1983年,哈彻在南海发现了300多年前沉没的中国明朝帆船,船内满载的2万多件瓷器完好无损。经鉴定,这艘古船是在明朝未年从中国驶向爪哇的巴达维亚(雅加达)途中失事沉没的。虽然这些明代青花瓷已经过300多年的海水侵蚀和冲撞,但出水时仍然光洁照人,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拍卖时以250万美元成交,平均每件值112美元。1985年,哈彻又在南海打捞了满载中国瓷器的荷兰沉船“格尔德马尔森”号,共打捞到16.8万件精美的中国古瓷,获得了1500万美元。

可以说,中国古瓷是海底沉船中的最大宝藏之一,也极具考古价值。1984年10月,韩国在新安海底的中国宝船上捞起了2万余件14世纪的中国青花瓷。从刻着货主姓名及日期的木头标签上,可以推断出这条船是在元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六月从浙江宁波出发的。在发瑚的货品中,有一个青铜砝码刻有曾为繁盛的远东贸易中心的宁波古地名“庆元路”。在这条船上,大约有50~80名船员,写在木头标签上的货主姓名有日本人和被认为是中国僧侣的名字。更令考古学家们惊奇的是,在船上发现了能证明有女人搭乘的木履,这在14世纪以前的古沉船中是绝无仅有的。这艘中国宝船的重见天日,为研究东北亚的贸易和当时的社会实况提供了重要资讯。

跨国打捞的私人团体

肆无忌惮的私人团体跨国进行海底打捞,引起了考古学家的强烈不满。他们认为,这种作法应予禁止,因为它

与盗掘古墓没有什么两样,是极为恶劣的行径。人们应把沉船视为一座海底集体坟墓,无论什么人都不应触动它,更不应盗取死难者的财物。考古学家因此呼吁:古代沉船和埋在地下的古代城市或坟墓样,其残骸和现场不应被破坏,而应由考古学家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以便对历史有更准确的了解。

现在摆在世人面前的问题是:考古学团体和个人目前都无法承担探查沉船的庞大开支,而有财力和设备的打捞公司则只认得“发亮的东西是黄金”,根本不懂得其历史价值。为有效制止非法打捞和非法买卖海底文物,各国纷纷成立了国家水下考古机构。对此,中国也加强了水下考古力度,于1987年成立了国家水下考古工作机构,建立了水下考古研究单位,并举办了水下考古潜水培训班,以便使中国海域中的古沉船能在中国人的手中重见天日。

闻名世界的海底藏宝

洛豪德海岛藏宝:相传澳大利亚一个名叫洛豪德的小岛上藏着无数财宝,岛周围海底也铺满了耀眼炫目的宝石。17世纪70年代,一位名叫威廉・菲波斯的人偶然发现一张有关洛豪德岛的地图,图上标有西班牙商船“黄金”号的沉没地,他欣喜若狂:发财的机会来了!“黄金”号商船有一个神秘的故事:16世纪50-70年代,西班牙人沿着哥伦布的航迹远征美洲夺得无数金银珠宝,回国途中被海盗掠杀,海盗把带不走的宝藏埋藏在洛豪德岛,绘制了藏宝图,并发誓严守秘密,企图永享这笔不义之财。海盗终归是海盗,哪有信义可言,一些阴谋者企图独吞宝藏,一时间血肉横飞,一场火并留下了具具尸体。胜利者携带藏宝图浪迹天涯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而藏金岛的传说也不胫而走。菲波斯怀揣这张不知真假的藏宝图登上荒岛,无意中他的脚陷入沙中,触及埋在下面的一丛大珊瑚,珊瑚内竟然藏着一只盛满金币、银币和珍奇宝物的木箱。菲波斯在岛上疯狂寻觅了3个月,成吨金银珠宝装满了他的帆船。菲波斯发横财的消息迅速传开,一股寻金热席卷洛豪德岛以及附近海域,各种藏宝图应运而生。发财狂们不惜血本重金购买,结果或葬身海底,或暴死荒岛,久无踪影。

“圣荷西”号藏宝:1708年5月28日是一个晴朗的日子,西班牙大帆船“圣荷西”号从巴拿马启航驶向西班牙领海。这艘戒备森严的船上满载着金条、银条、金币、金铸灯台、珠宝等祭坛用品,据估计如今至少价值10亿美元。当时西班牙与英国正处于敌对状态。6月10日,英国舰队一字排开挡住航线,一时间炮火密布,水柱冲天, “圣荷西”号连同600多名船员以及那无数珍宝沉往海底。沉落地点经无数寻宝者的测定,大约在距哥伦比亚海岸约25公里的加勒比海250米深的海底。1983年,哥伦比亚公共部长西格维莱正式宣布: “圣荷西”号是哥伦比亚的国家财产,不属于那些贪得无厌的寻宝者。人们估计,哥政府已经勘查出沉船的所在地,但结果如何,仍是未知数。

第5篇:世界船王范文

相传早在17世纪,欧洲的贵族们便开始建造游艇了,到了18世纪,这种风气更为兴盛。后来,购买游艇的人越来越多,成为富人、名仕的大玩具。包括最新的《皇家》在内的多部007电影更是不厌其烦地反复证明了游艇与冒险、尊贵、奢华的象征关系。

也许Beneteau,Ferretti,Riva,Azimut,Atlantis等名字听起来还比较陌生,但它们无不系出名门、出类拔萃,无一不经历了历史的酝酿和时代的洗礼,每一处设计均体现出精湛的理念。现在,这些昔日在荧屏上才得一见的顶级游艇同上海的距离已是越来越近,今年4月,2008中国(上海)国际游艇展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船艇及其技术设备展览会就将吹响世界顶级游艇品牌的“集结号”。不妨让我们借此机会,近观那些水上世界的顶级品牌。

法拉帝:为爱海之人实现专享梦

就像人们谈论名车,必然联想到意大利的法拉力和玛莎拉蒂一样,谈论游艇,首先要提的就是意大利的两大游艇集团法拉帝和阿兹慕・贝内蒂。

法拉帝由Ferretti兄弟于1968年创办,起初兄弟俩的作坊只是做帆船,随后转而建造机动游艇,这一变革为世界游艇市场引入了许多新标准:船艉操舵、打通沙龙与船艉甲板空间的折叠窗、由沙龙通向飞桥的内部阶梯等,如今法拉帝游艇已成为全球豪华游艇的代名词,旗下拥有Pe rshing、Itama、Riva等九大品牌,3000多名员工和遍布意大利、西班牙和美国的22家具有国际领先水准的造船厂,2007年度总产值达9亿3千万欧元(相比2006年增长21%)。意大利前总理贝卢斯科尼、西班牙国王,还有中国富豪李嘉诚、荣智健等名仕拥有法拉帝的游艇。

法拉帝的产品在全球目前都还没有旗鼓相当的对手,质量、创新和对细节的注重是其立身之本。法拉帝游艇亚太、中东及非洲区域经理Zecchin先生自豪地说:“我们的理想就是为爱海之人打造独特、独有、独享的梦幻产品,把梦想变为现实,并且永恒地维护她的本色。”

这次来上海,法拉帝带来了它们的新设计―Ferretti 551,这艘长17.37米的游艇上竟提供了三间卧舱和各自独立的卫浴,除船员外还可招待6人留宿,甚至还有日光浴场!与以往的型号相比,551具有更精致、明晰的线条,沙龙的视窗面积扩大,使整个舱内更加明亮、通透,天然采光洒在舱内高雅的内饰工艺上,带给船主航海进程中更好的视觉享受。

宾士域:比《解放宣言》更古老的珍品

对一个历史并不算悠久的国家来说,由历史上最伟大的美国总统林肯签署的《解放宣言》算得上是美国一件古老的珍品了,可要论宾士域(Brunswick)这一品牌的历史,可比亚伯拉罕当总统还要早!创建于1845年辛辛郡提市的美国宾士域集团公司,是目前美洲大陆上最大的游艇制造商,早在1912年便已将销售点拓展到墨西哥、火奴鲁鲁和加拿大,甚至还完成了“诺曼底登陆”,打开了法国等欧洲市场。1925年,公司就在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了,堪称美国历史最悠久的世界500强之一。现在,宾士域总部设在美国伊利诺斯州的森林湖,拥有正式员工2.8万人。除游艇外,公司还主要从事设计、制造和销售船舶/游艇柴油机、健身设备、保龄球、台球等。

丽娃:出水丽娃―查尔斯王子挚爱

现在我们再次回到意大利美丽的科奠河畔,这里曾缔造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一个又一个神话。拥有166年历史的意大利顶级奢侈游艇丽娃(Riva)是世界游艇界中历史最悠久、最昂贵、最富传奇色彩的品牌之一,从国王到君主,从公主到王子,从国际巨星到乘喷气式飞机到处旅游的顶级富豪,当时许许多多的达官贵人们都被Riva的名字征服:西班牙国王、约旦国王、意大利末代王储、摩纳哥王子、明星伊丽莎白-泰勒、辛・康纳利、索菲亚・罗兰、乔治・克鲁尼、尼古拉斯凯奇、布莱德皮特、碧姬・芭泽以及拥有Riva Opera的李嘉诚,都以其作为自己身份的象征。

不仅如此,众多欧美经典影片也对Riva游艇情有独钟,如玛丽莲・梦露的《热情如火》、辛・康纳利的《印第安纳・琼斯之圣战奇兵》、“007”系列的《最高机密》、《黄金眼》、《日落之后》以及布莱德・皮特的《十二罗汉》……

Riva历史上最成功的游艇,莫过于出水丽娃(Aquariva)了,堪称意大利传统手工艺和现代高端科技的完美结晶。2006年,Riva特意打造了唯一一个型号为Aqua riva Cento的限量收藏版,受到全球客户大力追捧,还未开始制作就已经被订购一空。唯一一艘已经造好的船号为100号的收藏版,则是通过在伦敦举行的盛大的展示和拍卖仪式而售出。主持该拍卖会的是英国查尔斯王子基金会。当天查尔斯王子及王妃卡米拉和Riva CEO在仪式开始前碰面并一同出席Riva盛大的庆典。

这次亮相2008上海国际游艇展的,将是Riva公司首艘登陆中国的Aquariva。这条33尺长的金色游艇,完美融合了Riva最引以为豪的木制工艺和玻璃钢技术,不仅延续了Riva优雅的传统,而且充满最新科技创意。该船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海中的鲨鱼,刚柔相济,兼力量与线条于一身。常有游艇厂家仿冒或借鉴她的外形设计,却无法拷贝她的气质内涵:鲨鱼般优雅的身线、珍贵的木材、代代相传的工艺和不惜代价的细节注重,为船主带来的是无比的舒适、可靠、性能及身份象征。

圣汐:像F1战士那般追逐太阳

1968年,在英国多塞特郡,Robert Braithwaite开始涉足制造第一艘游艇的时候,他并不知道,从此,“豪华游艇”的定义将被他彻底改变。直到今天,他们建造的游艇也始终比其他同类产品更大、更好、速度也更快。Sunseeker(圣汐)这一英国品牌谱写了游艇的新历史。

作为一个家族制企业,sunseeker仍然沿袭着自己的风格,而恰恰是这种风格使其区别于其他所有的同类产品。每一艘船都严格遵-循了英国造船业的传统,非常强调手工工艺,给每一个乘坐过它的人带来了无法形容的终极体验。sunseeker的产品越来越被高端的客户群所接受,许多经典游艇都信受社交名流的青睐,尤其是来自赛车界的名人。F1乔丹车队的创始人Eddie Jordon和前威廉姆斯一雷诺车队著名车手Nigel Mansell分别拥有一艘长32米和长29米的sunseeker豪华游艇。当然,许多亚洲商界精英,如李泽楷、张朝阳等都拥有属于自己的“追日情节”。

第6篇:世界船王范文

大连海事大学,中国著名的高等航海学历经近百年,已是中国高等航海教育的“旗舰”。

纵观大连海事大学的历史

1909年,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公学)船政科:

1953年,上海航务学院、东北航海学院、福建航海专科学校合并成为大连海运学院,时为中国惟一的高等航海学府:

1960年,大连海运学院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1983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和国际海事组织(IMO)在学校设立了亚太地区国际海事培训中心;

1985年,设立世界海事大学大连分校;

1994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更名为大连海事大学;

1997年,被国家批准进行“211工程”重点建设:

1998年,学校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国家港务监督局认证,成为中国第一所获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挪威船级社第一所按照STCW国际公约(《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要求,建立质量体系认证并通过政府主管机关认证的高等航海院校……

20世纪末,中国高等院校重组,大连海事大学仍归属交通部,成为中国高等航海教育惟一的全国重点大学。这是国家“海事”的选择。

2003年,交通部部长张春贤上任伊始,面对这所被国际海事组织认定的世界上少数几所“享有国际盛誉”的海事院校之一,他“定―下了新任校长的“标准”:

要有留学经历:学术上要有一定的影响力,有一定的开拓精神;外交上要能走得出去:人品要好。

张春贤部长要为大连海事大学“选”一位“好”校长。

2004年1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王祖温接任大连海事大学校长。

这是由交通部副部长翁孟勇带领的考核组确认的新校长人选。“王校长是交通部‘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大连海事大学的老师在谈起校长的任用时,用了“引进人才”这样的“科学”用语。

2009年6月6日,大连海事大学百年庆典:2007年6月10日,“庆典倒计时两年启动仪式”举行。

原交通部部长钱永昌,这位大连海运学院的首届毕业生、现任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会长,与大连海事大学校长王祖温,共同为“百年校庆徽标”揭幕:

徽标,巧妙地将汉字“海”与阿拉伯数字“100”交互融合,凸显了“海大百年”的特殊寓意――百年海大,海纳百川。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21世纪的大学与校长,其胸怀与魄力,当是如此。

张春贤部长曾对王祖温说:“看来,我们没有选错你。”留日博士的“价值”

王祖温一直是哈工大的人。

看看他的简历,每一段“历程”都与哈工大有着紧密联系:

1978年3月~1982年1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泵及液压传动专业本科工学学士

1982年3月~1984年7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研究生工学硕士

1984年9月~1987年3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流体传动与控制教研室助教讲师

1987年4月~1990年8月 日本国上智大学机械工学科博士生 工学博士

1990年10月~1992年10月 日本SMC株式会社客座研究员

1992年12月~1995年8月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1995年8月~2004年1月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7年1月~1998年4月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学院副院长院长

1998年4月-2004年1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

2004年1月至今 大连海事大学 校长

留学日本,是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哈工大考试派出。

“我的博士导师叫高桥浩尔,我是他的第一个全日制中国学生,他对中国人特别好。”王祖温回忆着20年前的往事,点点滴滴都心存感念,“导师的两个堂姐也对我很好,给了我许多资助,从最初的每月每人2万日元生活费,到后来我学车的25万日元费用。”

博士论文答辩后,导师问王祖温:“你毕业之后,怎么打算?”

“我回国是肯定的。可我想先去日本的公司做两年。”王祖温深感日本公司的研发实力太强。

高桥浩尔与SMC公司老板是熟人。行,你10月1日到SMC公司来上班。“SMC公司的老板爽快地说。

SMC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气动行业研究,开发、制造和销售公司。王祖温成为了SMC公司的第一个中国人。

到王祖温走的时候,SMC公司的老板说:“送你些东西吧。”

这些“东西”,是价值300万人民币的仪器设备。“我一步就把我们的实验室建成了国内最好的气动技术实验室。”王祖温说。

回到哈工大,王祖温还跟SMC公司成立了SMC哈工大气动技术中心,这是当时中国第一个气动技术中心。

王祖温也常去日本,到SMC公司,拿着个大口袋,看见什么东西好就装走。

他一去,SMC公司的人就笑,说:“来了,拿了这么大的口袋!” 王祖温就说“又有什么好东西了?” 有人说:“这个东西不错。”王祖温就装走。 又有人说:“那个东西也不错。”王祖温也装走。

有的东西正在用,不好都装走,SMC公司的人就说:“你应该提前告诉我们。”

王祖温说:“我也没有一个思想准备,我是看见啥好就拿啥。”

SMC公司每年都会运过来一批气动设备元件。每年给几十万人民币的研究经费,一直到现在……

一直是哈工大的王祖温,2004年,“移”到了大连海事大学。

SMC公司的经费,哈工大还有;2005年,SMC公司的老板给了900万日元,在大连海事大学建一个实验室。

每年100万日元给学生的奖学金,哈工大那边也还有:2006年,王祖温对SMC公司的老板说:“这边学生的奖学金你得给啊!”

SMC公司的老板说:“行啊!必须是你当校长期间。”

SMC公司给学生的奖学金,“跟”着王祖温这个“校长”,“延伸”到了大连海事大学。

离开了熟悉的哈工大,为了“海事”,留日博士王祖温的“价值”不只体现在“钱”的“延伸”上,在科学与思维,理念与视角,方法与实效的多重组合中,将渐次展现具有“留学经历”的中国新世纪大学校长的“优势”与“潜能”。

特色的才是“国际”的

“培养学生是大学的第一使命。”教授出身的王祖温校长深切地说。

航海类专业,是大连海事大学的强势品牌航海类专业毕业生的毕业证书,得到世界航运界的公认:被国内外誉为“航海家的摇篮”。

“致力于培养世界最优秀的航海类本科生”,这是大连海事大学人才培养的长期目标。

在清晰的思路与实效的方法中:

2004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专家组对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评估检查,并获得优秀。专家组的考察意见是:大连海事大学构筑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航运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形成了“科学航海”的鲜明办学特色,在全国带头作用。

2005年、2006年,航海类专业毕业生参加船员大证考试,取得100%的通过率。

2005年7月9日,作为国家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大连海事大学“凌风”远航船队在停航8年之后重新启航,22名航海类专业学生驾驶2艘无机械动力小艇,靠驶帆和荡浆横渡渤海海峡,登陆蓬莱半岛,在中国首届“航海日”7月11日前,原路驾船返航回到大连。

2006年,斯里兰卡科伦坡国际航海工程学院建立大连海事大学分校,旨在培养本科以上学历的船员。科伦坡国际航海工程学院在航海、轮机、物流3个专业各招收30名学生,其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教材完全按照大连海事大学制定的教学模式和体系。4年后,学生将取得大连海事大学的学历和学位证书。这一合作项目,实现了中国高等航海教育的首次输出。

2006年10月16日,第七届国际海事大学联合会(IAMU)年会在大连海事大学召开。这是国际海事大学联合会自1999年成立以来,首次在中国举办年会。

国际海事大学联合会主席莱昂纳多・泰勒说:“大连海事大学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航海院校。我曾经在世界各地考察过很多船员培养组织,认为大连海事大学是最棒的。这也是选举大连海事大学校长王祖温担任联合会第一副主席的原因。相信大连海事大学今后能在高级船员的培养上有更大作为。”

王祖温校长表示:“大连海事大学一直以来致力于高级船员的培养,这是吸引国际海事大学联合会来大连开年会的重要原因。据国外权威组织统计,目前全球每年高级船员缺口至少是1万人。希望我们能在高级船员的培养上大显身手。”

“中国作为世界海事组织的A类理事国,大连海事大学一直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王祖温校长说,“国际海事组织总部设在英国伦敦,中国驻英国使馆设有海事处,大连海事大学外事处长现在海事处任职。”

王祖温长期从事科研,曾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省部委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和企业合作项目等1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110余篇,其中30余篇论文被SCI、EI检索:获国内外发明专利3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他对学术研究有着“职业”的敏感。

“2004年,学校成立了”国际海事公约研究中心。目的在于跟踪国际海事组织的公约和法规的研究进展,为国家和交通部在国际海事组织开会的时候作提案,研究他国提出的议案,显示中国海事大国的实力。

2006年4月21日,国际海事组织秘书长米乔普勒斯在接受大连海事大学名誉博士学位的答谢辞中说:“我是在中国海运界发展的关键时刻接受名誉博士学位的。大连海事大学在培养海事界优秀人才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以其优秀的教学和研究实力,成为世界一流的海事教育中心。”

王祖温校长就像一位船长,引领大连海事大学这艘航船,将自己的目标锁定:

第7篇:世界船王范文

永乐一朝到宣德初期,明廷多次派遣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巡航西洋,其目的是什么,以往多有论说。有说是“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有说是为了海外贸易的经济目的;有的认为是为防御帖木儿帝国的入侵。我以为,这些都不是最根本的原因和目的,最根本的目的是永乐帝即位以后,急切希望一展新朝的气象,力求建立一个以明帝国为主导的和平友好国际邦交的新局面。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历来都有以我为中心,“君临万方”、“敷德四海”的思想。永乐皇帝也不例外,他即位之初给礼部的诏谕里就认为:“帝王居中,抚驭万国,当如天地之大,无不复载”,因而要令“远夷知尊中国”。这是明王朝当时“锐意通四夷”的世界意识。虽然这种世界意识中带有唯我独尊的消极思想,但是仍应看到,其遣使各国是以通问结好、相互亲睦等美好愿望为出发点的。比如,永乐皇帝在永乐七年(1409)郑和二下西洋时给各国的“敕书”中就说,“今遣郑和赍敕普谕朕意,尔等只顺天道,恪守朕言”,“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明确指出了与各国相互亲睦、共享太平的意愿。因此,永乐朝沟通四夷是以宣德柔远,以求和平共处为主要目的的。

永乐皇帝即位之时,明朝西北边邻的中亚一带,虽在洪武初年兴起了强大的帖木儿帝国,并于1404年正式向中国宣战,集步骑兵四五十万人开始东征。然而,永乐三年(1405)帖木儿病死于兀答刺儿,东征之役只好作罢57,58。而且,帝国也随之陷于分裂,不能再威胁明廷西北边陲的安全。东南一带,洪武时就有走私豪民勾结方国珍旧部或倭寇横行掠夺;永乐即位初,则有豪民“私截海舡,交通外国,因而为寇”。而海外西洋诸国,也因明朝内政的变化,许多与明廷失去了联系。“由于商旅阻遏,诸国之意不通,惟安南、占城、真腊、暹罗、大琉球朝贡如故”[9]。因此永乐皇帝将注意力集中于东南、南海及西洋一线,屡遣郑和船队远航西洋各国,“开读诏敕”,恢复明廷与海外的关系。

马欢、费信、巩珍所撰三书皆以亲身的见闻,记载了郑和下西洋的详细经历。三书中马欢《瀛涯胜览》记西洋国家与地区20处,写成于永乐十四年(1416),成书最早,故有首创之功;且其书记各国物产最为丰富,描述最为详尽。费信《星槎胜览》写于正统元年(1436),所记西洋各国家地区数量最多,达45个,全书分前后集,前集是费氏亲历之地,后集是费氏据他人讲述而记录之地。巩珍《西洋番国志》写成于宣德九年(1434),亦记20国,此书内容多承袭《瀛涯胜览》,无太多新意;然书中对某些物产的记述,对航海活动的介绍,也可补充其他二书。

马欢等人所撰下西洋三书虽在内容上详略有别、各具特点,然而却都明确记述了郑和船队“前往海外,开诏颁赏,遍谕诸番”[10]5;“宣布纶音往夷域”[11]1的共同使命。

三书的自序从不同角度反映“宣布纶音”的内容,即要告诉西洋各国:大明皇帝英明无比,天朝地土辽阔,百物富庶,礼仪美奂。比如,费信说:“太宗文皇帝德泽洋溢乎天下,施及蛮夷,舟车所至,人力所通,莫不尊亲。执圭捧帛而来朝,梯山航海而进贡。礼乐明备,祯祥毕集。”[12]9言语之间充溢着天朝盛世的恢宏气度和自豪。《瀛涯胜览》和《西洋番国志》也都表现出这种气势,如马欢说“圣明一统混华夏,旷古于今孰可伦”[11]2;巩珍则认为永乐皇帝“制作谋谟,腾今迈古”[10]6。“宣布纶音”的目的意在“振纲常以布中外,敷文德以及四方”,使“普天之下,率土之滨,罔不悉归于涵养之内”[12]9,“莫不知有其君而尊亲”[11]1。就是要用仁义来感化西洋各国,使他们都来效法中国的礼乐制度,敬顺天道纲常,彼此和睦相处,密切联系,以共享太平之福。

二、域外地理、气候物产的实录

下西洋三书记载了万里远航中“浮针于水,指向行舟”[10]5的航程;大量记述了海外各国的天时气候、物产之别、疆域之制。从而丰富了人们的地理概念和航海知识,扩大了国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

郑和船队七下西洋,每次都要涉沧溟十万余里,航行中常常是“烈风陡起,怒涛如山,危险至极”[10]6。然而船队的成员依然云帆高张,无所畏惧,尤其是马欢、费信、巩珍三人,不仅克服了航行中的困难,还秉笔记录了沿途航行的路程、山水形势等丰富的航海资料。以费信的《星槎胜览》为例,书中就详细记录了沿途的航线和日程。如曰,中国至占城,海舶从福建五虎门开洋,张十二帆,顺风十昼夜可至。[12](前集)1占城至爪哇,顺风二十昼夜可至。[12](前集)13爪哇至旧港,顺风八昼夜可至。[12](前集)18旧港至满刺加,顺风八昼夜可至。[12](前集)19满刺加至苏门答刺,顺风九昼夜可至。[12](前集)23满剌加至锡兰山,顺风十昼夜可至。[12](前集)30锡兰山至古里,顺风十昼夜可至。[12](前集)35古里至忽鲁谟斯国,顺风十昼夜可至。[12](前集)37忽鲁谟斯至天方,顺风十昼夜可至。[12](后集)26可以看出,以上航程是以占城、满刺加、苏门答剌、古里为重要航站的,船队总是先到达这几个航站,再由这几个重要的中转站,分抵西洋各国的。

三书还记录了航行沿途的山形水势,及运用罗盘浮针、牵星过洋等航海知识。比如,费信就提醒远航船队在经过中南半岛海面的昆仑山时,应注意避险,“凡往西洋商贩之舶,必待顺风七昼夜可过。俗云:上怕七洲,下怕昆仑,针迷舵失,人船莫存”[12](前集)8印度半岛的大棋喃“地与都栏礁相近”,“若风逆,则遇巫里洋险阻之难矣。及防高郎阜沉水石之危”[12](后集)16。而溜洋国附近海面,“弱水三千”,水的浮力极小,“若商舶因风落溜,人船不得复矣”[12](后集)23。费信还提醒航行中要警惕海盗打劫,如印尼附近的龙牙门、重迦逻就有“专尚寇掠”的海盗出没。此外,他还记录在苏门答剌东岸有一处淡水港,“二千余里,奔流出海之中,一流清淡味甘,舟人过往汲水日用”[12](后集)4,12,3。巩珍在《西洋番国志自序》中也记录了许多重要的航海知识,如曰:“惟观日月升坠,以辨西东,星斗高低,度量远近。皆斵木为盘,书刻干支之字,浮针于水,指向行舟。”这是记述当时船队用“牵星过洋”和水罗盘定向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航向。为了准确的判定航向和里程,船队还要选取有经验的船师担任“火长”,执掌“针经图式”,以保“更数起止,计算无差”。巩珍还描述了下西洋宝船“体势巍然,巨无与敌,蓬帆锚舵,非二三百人莫能举动”的壮观景象;记载了船队每停泊一处,需及时“汲取淡水,水船载运,积贮仓储,以备用度。斯乃至极之务,不可暂驰”[10]5,6。

下西洋三书更详记了途经三十余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气候变化,以及矿产、林木、果蔬、禽兽、水产等自然资源。三书对亚非各国记载的地理范围虽然没有超出元代汪大渊的《岛夷志略》,然而却对《岛夷志略》的内容有重要的补充。从各书的内容上看,三书作者显然在出航之前已对《岛夷志略》有过深入的研究,正如马欢在《瀛涯胜览自序》中所言,经其“目击而身履之”,“然后知《岛夷志》所著者不诬,而尤有大可奇怪者焉”。于是他们注意在航行中对汪大渊的记载进行考察和补苴。从三书对西洋各国地理物产的记载上看,有两点是大大超越《岛夷志略》的。一是汪大渊对亚非国家地区的记载,每条之下往往只有寥寥几句,语焉不详,让人费解。而三书中每国每地的内容都十分丰富,其中费信书于地理、疆域的记载更详;马欢书则于物产的叙述更细。二是三书对西洋各国地理物产的记录亦对《岛夷志略》有重要补充。比如,三书所记之“柯枝国”、“阿丹国”、“佐法儿国”,《星槎胜览》所记之“九洲山”、“翠蓝屿”、“剌撒国”、“竹步国”、“木骨都束国”、“卜剌哇国”,《瀛涯胜览》、《西洋番国志》所记之“黎代国”等10个国家与地区皆为《岛夷志略》所无,故可补汪大渊记载之缺。此外,三书所记之锡兰山国、忽鲁谟斯国、溜洋国、阿鲁国,汪大渊则分别称为僧加剌、甘埋里、溜山、淡洋;马欢、巩珍书所记之南淳里国,汪大渊称喃巫哩;费信书所记之吉里地闷,汪大渊则称古里地闷,这些也可以看出明代中国对西洋地区的认识,在元人的基础上又有了发展变化。

至于对西洋各国物产的记载,三书可补《岛夷志略》的内容就更多了。《岛夷志略》所记海外物产品名的数量可谓繁多,据苏继庼的统计有350余种,[13]而三书对西洋各国物产的记录可补《岛夷志略》者,又多达100余种。其中珠宝类的如青米蓝石、昔剌泥、金刚钻、玛瑙、黑珀等;林木类的如白檀香、花梨木、观音竹等;果蔬类的如沙弧米、万年枣、芦荟、胡荽、胡萝卜等;禽兽类的如火鸡、马哈兽、珍珠鸡、飞虎、麒麟等;水产类的如马鲛鱼、鼍龙、神珠等,不胜枚举。尤为可贵的是三书的作者以细致的观察和了解,形象记录了西洋许多奇珍异产的详状,为人们展示了外部世界五光十色的精彩画面。比如,马欢记占城的观音竹“如细藤棍样,长一丈七八尺,如铁之黑,每一寸有二三节,他所不出。”[11]3记旧港的火鸡“大如仙鹤,圆身簇颈,比鹤颈更长,头上有软红冠,似红帽之状,又有二片生于颈中。嘴尖,浑身毛如羊毛稀长,青色。脚长铁黑,爪甚利害,亦能破人腹,肠出即死。好吃烧炭,遂名火鸡。”[11]18类似这样精彩的描述,还有如记满刺加所产的一种树脂称“打麻儿香”[11]23,以及当地常见的被称为“鼍龙”的鳄鱼;[11]25记在阿丹国所见,被马欢称为“麒麟”的长颈鹿。[11]58此外,《星槎胜览》也有不少这样的记载,其中如记龙涎屿海面上的抹香鲸所产龙涎香,[12](前集)27详细生动,也比汪大渊所记更为准确。《岛夷志略》“龙涎屿”曰龙涎香须合它香发之,方有香,不符合实际;以《星槎胜览》所记“焚之,其发清香可爱”为确。总之,三书对西洋诸国地理物产以及航海知识的记载,丰富而详赡,可补前人记述之缺,为增强当时国人的世界观念做出了贡献。

三、西洋各国社会制度、生产生活的记载

下西洋三书的世界性意识还表现在他们特别注意从社会制度、文化习俗、经济活动等各个方面,向国人介绍海外诸国的社会面貌,用以开阔人们观察世界的视野。

下西洋三书记载了西洋各国的社会制度、军事、法律等方面的情况。15世纪初叶,西洋各国的社会发展形态还很不平衡,有的国家等级森严,军队、法制已初具规模。比如占城国“酋长所居高广,屋宇门墙俱砖灰甃砌,及坚硬之木雕琢兽畜之形为华饰,外周砖垣,亦有城墙之备”。“其部领所居,亦分等第。门高有限,民下编茅复屋,门不过三尺,过则即罪之”[12](前集)2。爪哇、暹罗、阿丹等国重兵习武,如阿丹国“人性强梗,有马步锐兵七八千,所以国势威重,邻邦畏之”[11]55。暹罗“风俗劲悍,专尚豪强”,“削槟榔木为标枪,水牛皮为牌,药镞等器,惯习水战”[12](前集)11。爪哇兵为“诸蕃之雄”[12](前集)16。占城国刑罚严峻,“罪轻者以藤条杖脊,重者截鼻,为盗者断手,犯奸者男女烙面成疤痕。罪甚大者,……令罪人坐于尖木之上,木从口出而死”[11]4。而印度半岛的榜葛剌国,则“国法有笞、杖、徒、流等刑,官品衙门印信行移皆有,军亦有官管给粮饷”[11]61。而在一些国家,社会形态还处在比较落后的阶段。如与爪哇相邻的重迦逻“无酋长,以年高德者王之”[12](后集)13。印度半岛的柯枝、古里有“木瓜”民,“无屋居之,惟穴居树巢”[12](前集)33,34。溜洋国居民也是“巢树穴居”,“裸形无衣,惟结树叶遮前后也”[12](后集)23。

下西洋三书的作者每到一处,还深入其地,了解记录当地的民情风俗、文化与宗教等风貌。三书所记载西洋各国众彩缤纷的民俗,开人眼界。如占城、爪哇国民俗忌人摸头,“如有触其头者,如中国杀人之恨”。爪哇、锡兰等地有好吃槟榔之俗,终日“不绝于口”。暹罗旧有鸟葬之俗,“人死,抬尸于郊外海边,放沙际,随有金色之鸟大如鹅者,三五十数,飞集空中,下将尸肉尽食飞去。余骨家人号泣就弃海中而归,谓之鸟葬”。又记印度半岛的榜葛蒯国,波斯湾口的忽鲁谟斯国的耍虎、耍羊、耍猴等杂耍马戏,技艺绝胜[11]6,8,11,37,21,62,65。三书所记各国淳朴的民风,更是令人称道。如苏门答刺北边的花面国“强不夺弱”,“富不倚骄,贫不生盗,可谓一区之善”[12](前集)24。马来半岛上的龙牙犀角地区民风淳厚,“以亲戚尊长为重,一日不见,则携酒持肴而问安”[12](前集)25。天方国则“居民安业,风俗好善”[12](后集)25。又西洋各国有的已有文字,如占城、爪哇皆有文字,然无纸笔,占城“用羊皮槌薄,或树皮熏黑”,“以白粉载字为记”[11]4;爪哇则“以尖刀刻之,亦有文法,国语甚美软”[11]14。三书还详细记述西洋各国之宗教习惯和习俗,《瀛涯胜览》记占城、暹罗、锡兰、小葛兰、柯枝、古里等国的佛教习俗和传说,记东南亚、阿拉伯等国家的伊斯兰教仪式和穆斯林不食猪肉、妇女蒙面的习俗。《星槎胜览》还详细描述了天方国即麦加的圣殿、黑石等结构、形状。这些都为人们了解佛教、伊斯兰教的传播保存了宝贵的资料。

三书还注意记载西洋各国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和经济活动。东南亚各国因“田沃勤热”,所以农业往往比较发达。如暹罗“田平而沃,稼多丰熟”;旧港“田土甚肥,倍于他壤。古云:一季种谷,三季生金。言其米谷盛而为金也。民故富饶”。而阿拉伯半岛、东非等国则因“数年无雨”,“草木不生”,所以不合耕种。如佐法儿国“田广而少耕,山地皆黄,亦不生草木,牛羊驼马惟食鱼干”[12](前集)11,18;(后集)18。手工业方面,西洋各国所生产多有海盐、西洋布、酿酒等。酒的品种多样,如榜葛剌国“酒有三四等,椰子酒、米酒、树酒、茭樟酒”[11]60,有些地方还有“蔗酒”。西洋人民心灵手巧,善于就地取材,一物多用。如古里国“其椰子有十般使用。嫩者有浆甚甜,好吃,可酿酒。老者椰肉打油、做糖、做饭吃。外包之穰,打索、造船。椰壳为碗、为杯,又好烧灰,打镶金银细巧生活。树好造屋,叶好盖屋”[11]47。三书还记述了各国的货币流通,如《西洋番国志》记爪哇、旧港用中国铜钱,暹罗以海贝为钱,苏门答剌的七成淡金铸钱称“底哪儿”,古里国的六成金铸钱称“吧南”,祖法儿的金币称“倘加”,阿丹国的金币称“甫噜黎”、铜币称“甫噜斯”,榜葛剌国的银币亦称“倘加”,忽鲁谟斯国的银币亦称“底哪儿”[10]10,12,14,20,29,35,36,38,42。

四、西洋三书的世界性意识

郑和船队的世界性意识不仅表现在他们有较为宽阔的世界概念,即对西洋各国的地理、历史和社会现状有尽可能的了解,而且还表现在他们认识到中外历史文化发展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并通过下西洋三书的记述反映出中外交流的历史成就和重要意义。

三书的这种世界性意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析。

首先,三书记述了中外交通的历史,和中国人移居海外与当地居民友好相处的史实。我国东南、南方沿海居民早有漂洋过海,移居南洋和开发南洋的历史。下西洋三书记载了中国人在东南亚许多国家和地区成批聚居,建立新村;或杂居于当地,与“原住民”通婚生活,世代繁衍的历史与现实。如在爪哇“多有中国广东及漳州人流居此地”[11]8;其中杜板一地有中国人所创新村,“至今村主广东人也,约有千余家”[11]9;苏鲁马益一地也有中国人居住。旧港国“国人多是广东、漳、泉州人”[11]16。暹罗国也有中国人移居的痕迹,“国语颇似广东乡谈音韵”[11]21。另外,满刺加国也有中国人的后裔,其国人“皮肤黑漆,间有白者,唐人也”[12](前集)20。这些都是中国人与当地居民一起开拓、建设居留国的事迹。三书通过中国移民在域外安居乐业的事实,彰显了“四海为家”的世界观念。

第二,三书记载了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并备受尊重的情形,体现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密切联系。比如,《星槎胜览》记淳泥国人“凡见唐人在其国,甚有爱敬。有醉者则扶归家宿,以礼待之若旧故”[12](后集)14。暹罗女子“遇我中国男子甚爱之,必置酒致待而敬之”[12](前集)11。西洋各国人民对中国人的友爱热情甚至在刑罚上都表现出偏爱,如费信说真腊国刑罚规定“蕃人杀唐人偿其命,唐人杀蕃人则罚其金,无金卖身赎罪”[12](后集)1。三书还记载了西洋人民对中国文化“知所尊崇,慕尚声教”[14]的热爱。如记暹罗国有道士“颂经持斋,服色略似中国之制”[12](前集)11。琉球国人“能习中国书,好古画、铜器,作诗效唐体”[12](后集)8。对于传播中国文化的郑和船队,西洋各国的王酋或居民更是待以隆重的欢迎和礼遇。比如费信说郑和船队到达占城时,“其酋长与部领皆乘马出郊迎接诏赏,匍匐感沐天恩,奉贡方物”[12](前集)2。记船队到达榜葛刺,即现在的孟加拉国时,其王“遣部领赍衣服等物,人马千数迎接”[12](前集)39。船队开读明廷诏书时,其王“恭礼拜迎诏”,随后“铺绒毯于殿地,待我天使,宴我官兵,礼之甚厚”[12](前集)40。在阿拉伯半岛的阿丹国,马欢记其王闻宝船抵达,“即率大小头目至海滨迎接”,“行礼甚恭谨感伏”[11]55。以上材料虽然是片断、零散的,但却从一个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文明在域外的影响,说明了中外文化密切交流、共同发展的有机联系。

第三,三书用很大的篇幅展示了中外贸易的繁荣,说明了中国与西洋各国经济发展的互补性。郑和船队“沟通四夷”,建立和平友好国际邦交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与西洋各国进行商品贸易。从三书的记载可以看出,船队分赴亚非进行贸易,是把马来半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作为三个主要贸易区的。在郑和下西洋的航线上,满剌加、古里、忽鲁谟斯是针对三个贸易区的三个商贸据点。按三书记载,马来半岛上的满刺加是宝船船队的头一个商品中转站,马欢说中国宝船一到,就在这里“盖造库藏仓廒,一应钱粮囤在其内。去各国船只回到此处取齐,打整蕃货,装载船内”,等待南风正顺开洋回国。[11]25印度半岛上的古里,是宝船船队的第二个中转站和商品集散地。因此处港口与西洋各国南联北接,东西通达,故马欢称之为“西洋大国”[11]42,费信称“其亦西洋诸蕃之码头也”[12](前集)34。而位于波斯湾的忽鲁谟斯则可经营阿拉伯半岛的商贸,又处于亚欧非三洲海上重要孔道,“其国边海倚山,各处番船并旱番客商,都到此地赶集买卖”[11]63。所以郑和船队将此定为商贸的第三个据点。

三书记载郑和船队与西洋各国的商贸活动是形式多样的。按马欢所述,有的地方是委托当地头目或称为“哲地”的财主进行买卖,如古里国、柯枝国。有的是直接与当地居民进行物物交换或钱物交易,如在祖法儿,“其王差头目通谕国人,皆将乳香、血竭、芦荟、没药、苏合油、木别子这类,来换易纻丝、磁器等物”;在阿丹国,是“国王即谕其国人,但有珍宝,许令卖易”[11]54—55。这些互利互惠、平等直接的交易,加深了中国人民与西洋各国人民的友谊。除民间贸易外,更多的是通过郑和船队的出使,建立起庞大的朝贡贸易体系,从此西洋各国利用朝贡贸易体系与明朝保持通畅的商贸往来。马欢《瀛涯胜览》中所记20国,无不前来中国朝贡方物。三书之中所记各国“进贡朝廷”、“进奉中国”、“赴阙进贡”、“献斋于朝廷”之例,俯拾皆是。而朝廷在接受贡品后,往往本着“其朝贡无论疏数,厚往薄来可也”[15]的方针,“赐赍有加”,给对方以优厚的回赐。

明初中国,社会经济和生产技术居世界前列,中国先进的手工业产品和生产工具为西洋诸国所欢迎和使用。郑和船队不仅传播了中华礼乐文化等精神文明,也传播了先进的物质文明。按三书的记载,宝船经常运往西洋的“货用”有青白花瓷、铜铁农具、金银、烧珠、印花布、色绢、丝绸、锦缎、水银、雨伞、麝香、樟脑、草席、铜钱、铁鼎等40多种,而其中“中国麝香、纻丝、色绢、青磁盘碗、铜钱、樟脑”,则为各国“甚喜”之货物。[11]37当然,三书也记录了郑和船队从西洋采购的各种奇珍异宝和大量的土特产品。中外商贸繁荣的景象,反映了中国与西洋各国经济上的互惠互利,同时也说明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整体性。

郑和船队的远航,是一次世界性的文化交流,下西洋三书以其翔实的内容,一方面从研究域外的角度,使人们既了解五彩缤纷的外部世界,又认识中华文明在世界范围的地位;另一方面,通过努力反映中外交流的历史成就,也向人们说明了世界各国历史发展的联系性。这些丰富的世界性意识对于促进明代社会以更为开放的态势面向世界,在明中后期开放海禁,“分市东西路”[16],对于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不断加剧,是有其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的。

总之,三书对西洋诸国地理物产以及航海知识的记载,丰富而详赡,可补前人记述之缺,为增强当时国人的世界观念做出了贡献。

三、西洋各国社会制度、生产生活的记载

下西洋三书的世界性意识还表现在他们特别注意从社会制度、文化习俗、经济活动等各个方面,向国人介绍海外诸国的社会面貌,用以开阔人们观察世界的视野。

下西洋三书记载了西洋各国的社会制度、军事、法律等方面的情况。15世纪初叶,西洋各国的社会发展形态还很不平衡,有的国家等级森严,军队、法制已初具规模。比如占城国“酋长所居高广,屋宇门墙俱砖灰甃砌,及坚硬之木雕琢兽畜之形为华饰,外周砖垣,亦有城墙之备”。“其部领所居,亦分等第。门高有限,民下编茅复屋,门不过三尺,过则即罪之”[12](前集)2。爪哇、暹罗、阿丹等国重兵习武,如阿丹国“人性强梗,有马步锐兵七八千,所以国势威重,邻邦畏之”[11]55。暹罗“风俗劲悍,专尚豪强”,“削槟榔木为标枪,水牛皮为牌,药镞等器,惯习水战”[12](前集)11。爪哇兵为“诸蕃之雄”[12](前集)16。占城国刑罚严峻,“罪轻者以藤条杖脊,重者截鼻,为盗者断手,犯奸者男女烙面成疤痕。罪甚大者,……令罪人坐于尖木之上,木从口出而死”[11]4。而印度半岛的榜葛剌国,则“国法有笞、杖、徒、流等刑,官品衙门印信行移皆有,军亦有官管给粮饷”[11]61。而在一些国家,社会形态还处在比较落后的阶段。如与爪哇相邻的重迦逻“无酋长,以年高德者王之”[12](后集)13。印度半岛的柯枝、古里有“木瓜”民,“无屋居之,惟穴居树巢”[12](前集)33,34。溜洋国居民也是“巢树穴居”,“裸形无衣,惟结树叶遮前后也”[12](后集)23。

下西洋三书的作者每到一处,还深入其地,了解记录当地的民情风俗、文化与宗教等风貌。三书所记载西洋各国众彩缤纷的民俗,开人眼界。如占城、爪哇国民俗忌人摸头,“如有触其头者,如中国杀人之恨”。爪哇、锡兰等地有好吃槟榔之俗,终日“不绝于口”。暹罗旧有鸟葬之俗,“人死,抬尸于郊外海边,放沙际,随有金色之鸟大如鹅者,三五十数,飞集空中,下将尸肉尽食飞去。余骨家人号泣就弃海中而归,谓之鸟葬”。又记印度半岛的榜葛蒯国,波斯湾口的忽鲁谟斯国的耍虎、耍羊、耍猴等杂耍马戏,技艺绝胜[11]6,8,11,37,21,62,65。三书所记各国淳朴的民风,更是令人称道。如苏门答刺北边的花面国“强不夺弱”,“富不倚骄,贫不生盗,可谓一区之善”[12](前集)24。马来半岛上的龙牙犀角地区民风淳厚,“以亲戚尊长为重,一日不见,则携酒持肴而问安”[12](前集)25。天方国则“居民安业,风俗好善”[12](后集)25。又西洋各国有的已有文字,如占城、爪哇皆有文字,然无纸笔,占城“用羊皮槌薄,或树皮熏黑”,“以白粉载字为记”[11]4;爪哇则“以尖刀刻之,亦有文法,国语甚美软”[11]14。三书还详细记述西洋各国之宗教习惯和习俗,《瀛涯胜览》记占城、暹罗、锡兰、小葛兰、柯枝、古里等国的佛教习俗和传说,记东南亚、阿拉伯等国家的伊斯兰教仪式和穆斯林不食猪肉、妇女蒙面的习俗。《星槎胜览》还详细描述了天方国即麦加的圣殿、黑石等结构、形状。这些都为人们了解佛教、伊斯兰教的传播保存了宝贵的资料。

三书还注意记载西洋各国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和经济活动。东南亚各国因“田沃勤热”,所以农业往往比较发达。如暹罗“田平而沃,稼多丰熟”;旧港“田土甚肥,倍于他壤。古云:一季种谷,三季生金。言其米谷盛而为金也。民故富饶”。而阿拉伯半岛、东非等国则因“数年无雨”,“草木不生”,所以不合耕种。如佐法儿国“田广而少耕,山地皆黄,亦不生草木,牛羊驼马惟食鱼干”[12](前集)11,18;(后集)18。手工业方面,西洋各国所生产多有海盐、西洋布、酿酒等。酒的品种多样,如榜葛剌国“酒有三四等,椰子酒、米酒、树酒、茭樟酒”[11]60,有些地方还有“蔗酒”。西洋人民心灵手巧,善于就地取材,一物多用。如古里国“其椰子有十般使用。嫩者有浆甚甜,好吃,可酿酒。老者椰肉打油、做糖、做饭吃。外包之穰,打索、造船。椰壳为碗、为杯,又好烧灰,打镶金银细巧生活。树好造屋,叶好盖屋”[11]47。三书还记述了各国的货币流通,如《西洋番国志》记爪哇、旧港用中国铜钱,暹罗以海贝为钱,苏门答剌的七成淡金铸钱称“底哪儿”,古里国的六成金铸钱称“吧南”,祖法儿的金币称“倘加”,阿丹国的金币称“甫噜黎”、铜币称“甫噜斯”,榜葛剌国的银币亦称“倘加”,忽鲁谟斯国的银币亦称“底哪儿”[10]10,12,14,20,29,35,36,38,42。

四、西洋三书的世界性意识

郑和船队的世界性意识不仅表现在他们有较为宽阔的世界概念,即对西洋各国的地理、历史和社会现状有尽可能的了解,而且还表现在他们认识到中外历史文化发展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并通过下西洋三书的记述反映出中外交流的历史成就和重要意义。

三书的这种世界性意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析。

首先,三书记述了中外交通的历史,和中国人移居海外与当地居民友好相处的史实。我国东南、南方沿海居民早有漂洋过海,移居南洋和开发南洋的历史。下西洋三书记载了中国人在东南亚许多国家和地区成批聚居,建立新村;或杂居于当地,与“原住民”通婚生活,世代繁衍的历史与现实。如在爪哇“多有中国广东及漳州人流居此地”[11]8;其中杜板一地有中国人所创新村,“至今村主广东人也,约有千余家”[11]9;苏鲁马益一地也有中国人居住。旧港国“国人多是广东、漳、泉州人”[11]16。暹罗国也有中国人移居的痕迹,“国语颇似广东乡谈音韵”[11]21。另外,满刺加国也有中国人的后裔,其国人“皮肤黑漆,间有白者,唐人也”[12](前集)20。这些都是中国人与当地居民一起开拓、建设居留国的事迹。三书通过中国移民在域外安居乐业的事实,彰显了“四海为家”的世界观念。

第二,三书记载了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并备受尊重的情形,体现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密切联系。比如,《星槎胜览》记淳泥国人“凡见唐人在其国,甚有爱敬。有醉者则扶归家宿,以礼待之若旧故”[12](后集)14。暹罗女子“遇我中国男子甚爱之,必置酒致待而敬之”[12](前集)11。西洋各国人民对中国人的友爱热情甚至在刑罚上都表现出偏爱,如费信说真腊国刑罚规定“蕃人杀唐人偿其命,唐人杀蕃人则罚其金,无金卖身赎罪”[12](后集)1。三书还记载了西洋人民对中国文化“知所尊崇,慕尚声教”[14]的热爱。如记暹罗国有道士“颂经持斋,服色略似中国之制”[12](前集)11。琉球国人“能习中国书,好古画、铜器,作诗效唐体”[12](后集)8。对于传播中国文化的郑和船队,西洋各国的王酋或居民更是待以隆重的欢迎和礼遇。比如费信说郑和船队到达占城时,“其酋长与部领皆乘马出郊迎接诏赏,匍匐感沐天恩,奉贡方物”[12](前集)2。记船队到达榜葛刺,即现在的孟加拉国时,其王“遣部领赍衣服等物,人马千数迎接”[12](前集)39。船队开读明廷诏书时,其王“恭礼拜迎诏”,随后“铺绒毯于殿地,待我天使,宴我官兵,礼之甚厚”[12](前集)40。在阿拉伯半岛的阿丹国,马欢记其王闻宝船抵达,“即率大小头目至海滨迎接”,“行礼甚恭谨感伏”[11]55。以上材料虽然是片断、零散的,但却从一个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文明在域外的影响,说明了中外文化密切交流、共同发展的有机联系。

第三,三书用很大的篇幅展示了中外贸易的繁荣,说明了中国与西洋各国经济发展的互补性。郑和船队“沟通四夷”,建立和平友好国际邦交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与西洋各国进行商品贸易。从三书的记载可以看出,船队分赴亚非进行贸易,是把马来半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作为三个主要贸易区的。在郑和下西洋的航线上,满剌加、古里、忽鲁谟斯是针对三个贸易区的三个商贸据点。按三书记载,马来半岛上的满刺加是宝船船队的头一个商品中转站,马欢说中国宝船一到,就在这里“盖造库藏仓廒,一应钱粮囤在其内。去各国船只回到此处取齐,打整蕃货,装载船内”,等待南风正顺开洋回国。[11]25印度半岛上的古里,是宝船船队的第二个中转站和商品集散地。因此处港口与西洋各国南联北接,东西通达,故马欢称之为“西洋大国”[11]42,费信称“其亦西洋诸蕃之码头也”[12](前集)34。而位于波斯湾的忽鲁谟斯则可经营阿拉伯半岛的商贸,又处于亚欧非三洲海上重要孔道,“其国边海倚山,各处番船并旱番客商,都到此地赶集买卖”[11]63。所以郑和船队将此定为商贸的第三个据点。

三书记载郑和船队与西洋各国的商贸活动是形式多样的。按马欢所述,有的地方是委托当地头目或称为“哲地”的财主进行买卖,如古里国、柯枝国。有的是直接与当地居民进行物物交换或钱物交易,如在祖法儿,“其王差头目通谕国人,皆将乳香、血竭、芦荟、没药、苏合油、木别子这类,来换易纻丝、磁器等物”;在阿丹国,是“国王即谕其国人,但有珍宝,许令卖易”[11]54—55。这些互利互惠、平等直接的交易,加深了中国人民与西洋各国人民的友谊。除民间贸易外,更多的是通过郑和船队的出使,建立起庞大的朝贡贸易体系,从此西洋各国利用朝贡贸易体系与明朝保持通畅的商贸往来。马欢《瀛涯胜览》中所记20国,无不前来中国朝贡方物。三书之中所记各国“进贡朝廷”、“进奉中国”、“赴阙进贡”、“献斋于朝廷”之例,俯拾皆是。而朝廷在接受贡品后,往往本着“其朝贡无论疏数,厚往薄来可也”[15]的方针,“赐赍有加”,给对方以优厚的回赐。

第8篇:世界船王范文

一切,就从梦境开始。

董氏父女两代的梦

原籍浙江定海,在上海出生的董浩云在孩提时就爱上了船,他常在黄浦江畔驻足停看船舶辐辏,幻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扬帆远航,去追寻航海之梦。16岁时,他进入一家日本人开办的国际运输公司,开始涉足航运业。次年,加入天津航业公司。目睹中国航运业的支离破碎和外国轮船在中国内河、海域耀武扬威,他很早就立志要效法郑和,振兴祖国航运。1936年,24岁的他集资成立了自己的船务公司――中国航运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自此,航运成为他一辈子的事业。几十年间,他白手起家,胼手胝足,历经惊涛骇浪,建立了一个拥有巨轮百余艘、载重量超过1100万吨的航运王国及一个包括银行业、保险业、房地产业、造船业和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的综合性跨国集团,名列世界“七大船王”之一。1982年,他因突发心脏病,在香港逝世。这艘航行了70年的“巨轮”,带着无限眷恋,抵达人生的彼岸。

在董浩云突然离世两个月后的一个晚上,其长女董建平梦到了父亲。梦中的父亲站在悬崖峭壁上,脚下是湍急的河流。她听到父亲的叹息:为什么没有人帮我渡过这条河?

几年前,董女士在整理家父的日记时,发现他生前就有兴办一个航运博物馆的计划。此时,梦中父亲的那声长叹又在她耳边萦绕。她还从日记中找到父亲结交的30多个上海交大人的名字,如顾毓L、王安、赵锡成、卢燕等,想到上海交大的造船专业历史悠久,声名卓著,一生爱船的父亲与交大又如此有缘,于是便有了在交大建航运博物馆,一圆父亲旧梦的设想。交大校方对此颇感兴趣,在得到香港董氏基金会的捐助后,特地拨出这幢小楼用于建馆,于2003年1月18日隆重揭幕。

“海上丝绸之路”寻梦

小楼底层为中国航运史馆。步入展厅,片片风帆、只只船模,还有缆绳、石桩,烘托出一个海的背景、船的世界,诉说着东方古国海洋文明和舟船历史的传奇,带您踏上“海上丝绸之路”,去寻访先人走向海洋、开辟航道、拓展贸易、播撒文明的足迹。

自古以来,人们就对广漠无涯、神秘莫测的大海充满了向往。展版上陈列的从河姆渡出土的雕花木桨照片,告诉人们,至少在7000年以前,中国南方越族人已经登上了人类航海历史的舞台。

《山海经》是出现在战国至秦汉间的一部千古奇书,作为“古今语怪之祖”,受到历朝历代学人的重视,其中有大量关于中国古代居民与海洋接触、交往和斗争的故事,荒诞不经中不无真实,寄寓了古人寻找新世界的梦想。该馆展出的是当代学者所编的《古本山海经图说》。

秦始皇可谓中国开发海洋的第一代君主,为了建立万世基业,他开海求仙,派遣方士徐福带领三千童男童女,东渡扶桑,结果得“平原广泽”,一去不复返。耳熟能详的传说似真似幻,留给人们无尽的遐想。

一只台湾帆筏模型,由竹子捆扎而成,配有四桨,一帆高张,上翘的筏首,仿佛正在波涛汹涌的海上冲浪。筏是中国最早的渡海工具之一。当年,孔老夫子到春秋诸国传道失意时说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这里的桴就是筏吧。

相邻的宋船模型颇有来历。1974年8月,考古学家们在泉州后渚港挖掘出一艘沉埋在地下700多年的宋代海船,随船还出土了大量的香料、药物,铜、铁钱,陶、瓷器、木货牌、贝壳等,证明宋代的造船工艺和海上贸易已相当发达,并提供了十分丰富的历史信息。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体量最大、年代最早的海船,是轰动世界的一大考古发现。

几个企墙展柜内散放着一些瓷器,如碗、碟、水盂、军持等,品相都不算好,够不上古董级,但它们却是从东南亚及中东一带的沉船上打捞上来的中国古瓷器,是唐宋以后中国对外航海贸易蓬勃兴起,尤以瓷器为出口大宗物件的明证。因此,“海上丝绸之路”又称“海上丝瓷之路”。

郑和七下西洋是一楼展厅的一大亮点。展出的《天妃经》卷首的郑和下西洋插图描摹复原图和后人出版的《郑和航海图》等虽非文物真品,但亦有较大的参考、研究价值。至于引起很多非议的英国退役海军孟西斯的那本《1421》,也出现在展柜里。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创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乃千古佳话。在郑和的时代,中国堪称世界造船大国和海军强国。中国人也曾经离实现走向世界的梦想那么近。

上海沙船兴市是着墨最多的一个专题。除展出有关图片、图表、古籍外,置于海蓝色玻璃板上的上海沙船模型尤为精致,船上各种属具一应俱全。在灯光营造的波光粼粼的效果下,沙船好似扬帆行驶在海面上。北宋以前,上海还是一个小渔村。因为襟江带海的地理优势,日渐繁华,到南宋末年成镇,就此成为南北洋的交汇点。到了元初,因多年战乱,运河淤塞,能行沙涉浅的上海沙船有了用武之地,承担了漕运粮食进京的任务,保障了元明清三代京师的给养,演绎了一段沙船兴市的辉煌,使上海逐渐成为全国的航运贸易中心。

可惜到了近代,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曾风光一时的中国沙船业开始走向衰落。看到版面上折戟沉沙的沙船照片,不禁令人唏嘘不已。但不屈的中国人没有沉沦。1873年1月,中国近代第一家大型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诞生。随后直至抗战前,民营航运企业相继涌现。这其中,有一家规模不大的航运公司,其老板就是董浩云。

一代船王终身逐梦

董浩云生平陈列室设在二楼。展厅里,照片、图表、文件、船模、新船下水时的典礼册、银斧、纪念章、船上使用的餐具、陈列的艺术品及其他各种实物,琳琅满目。看似随意散漫的布置,透出丝丝艺术趣味,使人备感亲切,让人不由得猜想董浩云大概是一个颇具艺术气质、追逐梦想的船王。

一看,果不其然。

早年在天津航业公司时,他凭着聪明勤奋得到一个船东的赏识,并俘获了其女儿的芳心。展版上有不少他们伉俪的合影。一张摄于1936年的照片,背后有董浩云的题词:“一齐朝向光辉的未来”。

董浩云的航运公司是从二手船起家的。展厅里陈列着他最早拥有的几艘旧船的照片,早已泛黄。这些船都购自来上海淘金的英国船商公司。内有一艘原名“Alice”。董建平女士的英文名字就来源于此。

不管是旧船还是新船,董浩云都将之视为自己的孩子一样喜爱。每当新船下水或旧船改造更名时,他总会精心安排典礼仪式和余兴节目。1959年,7万吨油轮“东亚巨人号”下水时,他亲自作词,高唱“宁馨儿”问世。邮轮“号”重新命名时,他邀请当年乘坐此轮远嫁摩纳哥雷尼尔王子的格雷斯王妃作为命名人。在“太平洋声望号”下水庆祝酒会上,董浩云和众宾客一起翩翩起舞。而在德国的一次新船下水酒会干脆摆在一个啤酒屋举行,男女嘉宾尽情畅饮醇正的德国啤酒,谈笑风生。

上世纪50年代,正是举世闻名的豪华客轮“伊丽莎白女皇号”穿梭大西洋的全盛时期,董浩云曾搭乘此轮,在甲板上留下了一张照片。当时的他大概不会想到日后他会拥有这艘船。1970年,董浩云买下了该船,计划兴办“海上大学”。无奈天不遂人愿,在改装工程竣工前夕,该船被焚,永沉海底。这里展出了船模和有关图片资料,还有后来打捞上来的铜钟、铆钉、碎片等。睹物思情,令人扼腕叹息。

然而,董浩云的宏伟计划并未受这一悲剧事件影响,他将已购的一艘旧船改装后更名为“宇宙学府号”作为“海上大学”课堂,一年招收两期学生,每期500人。展厅里仿制了该船的船头,上面还有从原船上拆下来的罗经、舵盘。站在船头,转动舵盘,你似乎可以感受到在碧波荡漾的海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别样诗意。

第9篇:世界船王范文

第二章龙世界。1

第三章“火球”诞生。1

第四章中毒记。1

第五章“蛋蛋”出世。1

第六章“雷仔降临”。1

第七章白衣老人。1

第八章与魔龙对战。1

第九章天使之泪。1

第十章再战魔龙。1

第十一章回家。1

小火:来自未来世界的青年,性格活泼,最喜欢冒险。无意来到龙世界,成为了火系守护者。是火系战龙火球的主人。

小光:来自未来世界的青年,一个寡言少语的男孩。无意来到龙世界,成为了雷系守护者。是雷系战龙雷仔的主人。

小桃:来自未来世界的青年,十分天真,是个哭哭女。无意来到龙世界,成为了木系守护者。是木系战龙蛋蛋的主人。

火球:三大神龙中的火系战龙,被小火所唤醒。

蛋蛋:三大神龙中的雷系战龙,被小火所唤醒。

雷仔:三大神龙中的木系战龙,被小火所唤醒。

白衣老人:帮助三位守护者打败法拉克的人。是先王克斯坦灵魂的化身。

法拉克:一个想霸整个宇宙的大魔头。最终被守护者们打败。

神龙:火球、蛋蛋、雷仔的合体。

第一章“穿错了?”

3012年的一天,中国成功发明了时空穿越飞船。小光、小火、小桃这三年轻气盛的少年有幸成为了第一批乘客。“3、2、1…发射”,飞船尾部喷出熊熊的火焰,“嗖”的向天空飞去了不见了。

当飞船进入时空穿梭带时,地面控制局欢呼起来,大家为飞船顺利起飞而高兴。飞船里,能成为第一批穿越乘客的三个小伙伴很是兴奋,手舞足蹈,又说又笑。

这时小桃兴奋得手一舞动,不小心碰到了加速按扭,一下子就将飞船的速度提到了超光速。大家紧张起来。小光心一慌,往后一退,就碰到了飞船自爆装置。飞船剧烈抖动起来,危险信号不停闪动,飞船里响起了“飞船即将爆炸,请大家马上撤离”警告声。三个小伙伴顿时吓得脸发白,心想:完了,完了,爸爸妈妈永别了。

“嘭--”飞船解体了。

三个小伙伴被甩出了飞船,昏了过去。

第二章龙世界

不知过了多久,三个小伙伴醒了过来。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发现都还活着,高兴地拥抱在一起,又哭又笑。可是等大家平静下来,看看周围的环境,发现是在山洞里。

大家手拉手走出了山洞。一看周围全是树,目之所及全是绿色的。枝连着枝,叶叠着叶,没有道路,好像也没人烟。三个小伙伴傻了,不知道怎么办。

突然,一个白胡子老头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大家吓了一跳,小火大叫:“你是人还是鬼?”老头身着白衣,白发红颜,手拿拂尘,和蔼可亲对三人说:“欢迎你们,龙世界守护者们!”小光疑惑的说:“我们?守护者?”小桃、小火也异口同声的问道:“喂,老头,你是不是搞错了?这是哪里?什么守护者啊?”

老头说:“这里是龙世界,你们也的确是守护者,这是命中注定。我给你们讲一讲龙世界的历史吧…”

“龙世界是距离地球一万光年的一颗星球,这里生活着很多龙,它们成立了一个王国---龙世界。王国地下埋藏着许多水晶,这些水晶是可以穿越时空的。

本来王国是由克斯坦国王管理的,而现在他驾崩了。由一个叫法拉克的魔龙统治了这个王国。正打算挖掘出所有水晶。就能到其它星球去,称霸整个宇宙,为所欲为。你们就是这些水晶的守护者,只有你们三位才能阻止魔龙的野心。”

老人说完,挥了挥拂尘,马上出现了三个龙蛋、三卷竹简。“这龙蛋和竹简能帮助你们打败法拉克魔龙,你们一定会成功的,再见!”说完,就消失不见了。

第三章“火球”诞生

这时草丛里传来了一阵“卡嚓,卡嚓”的声音,三个伙伴吓坏了。

草丛中钻出一只丑陋的恐爪龙,它饥饿的眼神盯着龙蛋,用舌头舔了一下嘴,张开血盘大口,扑向龙蛋。三个小伙伴吓得往草丛里躲。

突然一颗龙蛋四射金光,把恐爪龙吓了跳。“怦--”一条红色的小恐龙破壳而出。恐爪龙重新扑上去,小恐龙向恐爪龙喷出火焰,顿时,恐爪龙全身燃烧起来,不一会儿就变成了“糊龙”。

小火走到小恐龙面前,摸了摸它的头,温柔的说:“小宝贝,你太厉害了,你叫什么名字呢?”。小恐龙像只小狗,用天真的眼神望着小火,然后用身子蹭了蹭小火的手,从嘴里吐出一点火星。

“我叫你火球吧。”小火说。小恐龙摇了摇尾巴,好像很高兴有这个名字。

过了一会,火球蹭了蹭小火的裤腿,捂着肚子,嘴里发出:“吆,吆,吆…”的声音。“咕噜”小光和小桃的肚子也叫了起来。小火说:“大家都饿了吧,我们去找食物。”

于是三个小伙伴带着火球、龙蛋、竹简去找食物。

第四章中毒记

经过千辛万苦地寻找,他们终于找到了一棵很高大,结着很大的、诱人的果子的树。小光、小火看见树顶的果子又大又红,于是带着火球爬上了树顶,先摘了一颗果子尝了尝,“不错哦,好甜啊!”,然后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个儿小的小桃爬不上树,只好在树下叫起来:“给我扔一个啊,我也饿啊”。可是他们太饿了,只顾着自己,不停的吃果子。没办法,小桃只得另外找矮处果树的小果子勉强填饱肚子。小光、小火、火球吃饱后睡着了,只有小桃在林间还在找果子吃。突然,她瞧见一块刻着字的石板,上面写着:可拉果有毒,天使之泪可解。

小桃马上仰头喊到:“小光,小火你们没事吧”,可是没人答应。小桃知道不好了,他们已经中毒了。着急的她不禁流下泪水……

第五章“蛋蛋”出世

“怎么办?怎么办?”小桃无助地呼唤着,流下了晶莹的泪珠。“卡”一颗龙蛋破了,一条三角龙爬出龙蛋滚到小桃跟前。正好一滴泪落到三角龙身上,天空立刻飘来一朵绿云。绿云下起雨,雨滴落在了小光、小火、火球身上,他们慢慢清醒过来。

大家爬下了树,小光、小火不知道他们睡着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小桃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他俩。小火吓了一身冷汗,小光死要面子说:“幸亏我们没给你吃那个可拉果,不然你也也中毒了,这么说起来,我也算救了你一命呀!”小桃翻了翻白眼,转过头不理睬他。

“哟--”小桃转过身,原来是那只刚破壳的三角龙在叫。它用天真的眼神望着小桃,“哟--”,小桃笑了,抱起三角龙,说:“我叫你蛋蛋吧!”“蛋蛋,蛋蛋”蛋蛋好像很喜欢这个名字哦。

第六章“雷仔降临”

“号外,号外啦,雷之谷选王大赛开始了”,森林里传来声音。大家立刻动身前往雷之谷。

到达雷之谷时,天空雷雨交加,选王大赛已经到了总决赛。只见一条电龙发一道闪电,冲向对手黑龙,黑龙将闪电收到了它的斗篷里。“嚓--”电龙头离了身了,倒下了。“好绝的一招啊!”小光赞叹。

黑龙在大家欢呼声中戴上皇冠,立刻拔出剑对着雷之谷的人们,说:“我的子民们,我就是伟大的法拉克之王。”

“魔龙?”“那个魔鬼!”

龙民们害怕地尖叫起来,四处逃窜。这时天空一道闪电,击中了最后一颗龙蛋。一只翼龙从蛋中飞出,它飞上天空,举起抓子,天空中马上出现一朵巨大的雷云,雷云发出一道闪电刺向法拉克,把魔龙吓跑了。

大家欢呼起来,这只翼龙飞到小光的身边,很乖顺的样子。小光摸摸了它的翅膀,说:“叫你什么呢?雷仔,好吗?”翼龙高兴的飞起在空中盘旋,还不停的发出喜悦的尖叫。

第七章白衣老人

这时,一个乾坤盘把三人送到了一个地方--仙龙界。

“你们好啊,守护者们。”白衣老人再次出现,三个小伙伴赶紧围住老人,“老爷爷,我们何时才能回家?”

“先别谈这事,如果龙世界你们拯救不了,时空黑洞就打不开,你们自然也回不去”,老人坚定的说,“你们必需先打倒魔龙法拉克,它已占领了龙世界一大半的领土了,打倒它时空之门就会打开。”接着老人消失了。“记住,竹简会帮助你们打败黑龙的”声音慢慢消失。

乾坤盘又出现了,三人于是动身前往魔龙岛。

第八章与魔龙对战

魔龙岛到了,周围除了草和树,什么都没什么,魔龙在什么地方呢?

小光双手叉在腰上,很不耐烦地大骂:“死魔龙快滚出来。”突然天空乌云密布,魔龙岛从海面上伸到空中。

“谁这么大胆,敢吵醒本王睡觉”,法拉克从乌云中飞出来。全身上下穿着铠甲,恶毒的眼中发出红光,十分可怕。

火球、蛋蛋、雷仔一同上阵。这时竹简化作三束光,注入三条龙体内,火球变成了一条身披铠甲的霸王龙;蛋蛋变成了头带犄角头盔的三角龙;雷仔变成了全身布满了闪电的翼龙。

“看我们的,奇-鳞-闪-光。”火球、蛋蛋、雷仔齐身说到。火球从嘴里喷射出一道火焰;蛋蛋的角上长出无数绿藤;雷仔射出一道强烈的闪电。三波攻击和并一起,“轰”。

“法拉克死了”,大家欢呼到。

“不-可-能”,法拉克狡猾的叫到。

“什么?”大家不敢相信,法拉克没死。

一道闪光从三条龙身边飞过,魔龙使出了必杀技。火球、蛋蛋、雷仔被击中,受伤了。它们变回原形,从空中掉了下来。这时,乾坤盘突然出现,接住了它们,避免了再次受伤,并把大家带回了仙龙境。

第九章天使之泪

火球、蛋蛋、雷仔昏迷不醒,大家不知道怎么办。而魔龙正继续破坏着龙世界。仙龙境的第一防线—龙王殿眼看就要失守了。小桃忍不住了,她坚定的说:“不管怎么样,我们一定不要气馁。”又把声音发低,接着哭了。“再说了,我们还没回家呢!呜呜呜…”小桃的泪滴在了蛋蛋的身上。突然它的伤口消失了,清醒了过来。蛋蛋站了起来,抓子往空中一挥,空中出现了绿云,绿云又下起了甘露,甘露落在火球和雷仔身上,它们俩也清醒过来。可大家又愁了:竹简已用光了,它们怎么变身战龙对付魔龙呢?

“只要人龙合一,三龙合一,就能打败法拉克”,天空中传来白衣老人的声音。“你们最需要的是团结,只有这样才能无坚不摧……。。”

第十章再战魔龙

魔龙此刻正在破坏龙王殿。

大家充满了信心,来到龙王殿,准备与魔龙决一死战。

法拉克骄傲地大喝:“你们这些手下败将是来找死的吧!哈哈哈!”

“可恶”小火愤怒极了。“看我们的人龙合一”,三人化作三束光,注入龙体,火球、蛋蛋、雷仔再次变成了威武的战龙。

法拉克吓坏了,喘不过气来。“还有呢!”火球和小火齐声说。“三龙合一”三条龙变成了一条威武的神龙,法拉克已吓得屁滚尿流。但身为法拉克之王,它是不会认输的,只好硬着头皮应战。它再次使用了必杀技,可怎么也打不破神龙坚硬的盔甲。

“该我们了”大家齐声说。

“神-龙-旋-光!”

“啊!不可能,我可是无敌的魔王啊!”魔龙惨叫着。

“怦--!”法拉克大叫一声,随之被化为了灰烬。

第十一章回家

随着魔龙的消失,这时天空出现了奇怪的光圈,光圈越来越大,越来越亮。

时空遂道打开了!

大家目瞪口呆看着这个光圈。白衣老人突然出现在光圈中央,和蔼可亲的看着大家,“守护者们,时间遂道打开了,你们可以回家了,谢谢你们打败了魔龙。”老人伸出手,手里有三块漂亮的晶石,“送给你们,做个纪念。如果有缘,我们会再相见的”。老人手一挥,三块晶石一闪,就到了小光、小火、小桃脖子上,变成了水晶项链。

三个小伙伴依依不舍的抱着火球、蛋蛋、雷仔。这三条小龙也不舍的蹭着他们的脸。小桃说:“我们一定会再来看望你们的。”

“时辰已到,你们快走到光圈中间。”

三个小伙伴走到光圈中间,光圈慢慢升入空中,慢慢越变越小,突然一束光闪过,空中恢复了原来的样子。火球、蛋蛋、雷仔久久的凝望空中不肯离去。

这样,龙世界在三个小伙伴的帮助了恢复了以往的宁静和平,可是龙世界里所有的生物都记得这来之不易的生活是遥远星球的人类帮助得来的,大家用晶石塑成了三尊人像作为纪念这三位龙世界的守护者。

小光、小火、小桃也常常望着璀璨的星空心想:火球、蛋蛋、雷仔它们还好吗?希望所有龙世界的生物都永远幸福、快乐!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