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人文素养的理解范文

对人文素养的理解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人文素养的理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人文素养的理解

第1篇:对人文素养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人文素养;理工科大学生

一、人文素养的含义

人文素养从相对意义上来说,是一个人在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精神品格的体现。人文素养包括:具备充足的人文知识,了解先进的人文思想,遵循优良的人文精神。其中,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核心。人文素养与社会环境密不可分,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人文素质的养成与自然学科、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的发展息息相关,表现为高素质人才所具有的品质和涵养。人文素养不仅仅局限于对人文知识学习的好坏,还包括心理素质、道德品质、人文精神、人文思想等方面的共同发展。人文素养更着重突出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强调为人处事的原则,同时涵盖了对国家,对民族的热爱和了解,领悟民族精神,崇仰民族文化,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引导。人文素养越高,就越能够清楚的认识自我、认识他人,从自我精神和认识两方面的做到独立,这样才不会在繁杂的世间迷失自我。只有人文素养达到了一定高度,才能够以主人翁的姿态去认识世界,看待社会,才能以自己的观点去评价其他事物。总结不同学者对人文素养的理解,将人文素养定义为:指人类为获取自身的精神、物质需要,追求自由和发展,学习人文知识,践行人文理念,培养人文精神,并将其运用于实践,使自身的观念、能力、气质和修养得以提升。

二、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

从整体上来看,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的栋梁,是当今社会最具有活力、最具有思想,最易接受新鲜事物的青年群体,大多数理工科大学生在具有扎实的理工科专业知识的同时,还积极发展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并具备一定的人文学科常识。但是,由于各种自身条件的内外约束、周围环境的限制以及学校教育思想和课程体系的制约,还有相当一部分理工科大学生在人文素养教育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与不足,对人文素养内涵理解不深,对人文素养重要性认识不足。据调查结果表明,理工科大学生在人文知识学习方面不够重视和关注。针对这一现状,现对长春工程学院图书馆关于人文社科类书刊借阅情况进行了统计,人文社科类书籍借阅度远不如专业类书籍,有绝大多数的同学从来没有借阅过人文社科类书籍。

三、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一)人文知识淡薄,人文修养欠缺,对人文素养的内涵缺乏了解

目前,对于理工科大学生来说人文素养这一观念没有形成相应的理论系统。又过于重视专业技术,看重其功利性和实用性,部分理工科大学生对于人文课程的学习不太重视,导致人文科学知识的匮乏。许多学生对于哲学,历史等文学性课程的基础知识毫无了解,尤其在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上知之不多。理工科大学生若不重视人文素养教育,必将给自己带来不便。

(二)个人文明素养和道德修养欠缺

文明素养要符合时代要求,集科学性,先进性,主流性为一体。调查显示,面对未来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许多理工科大学生只埋头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科学技术的钻研,而无心培养个人的文明修养与道德素质等基本的文明素养。所以有的大学生不学法、不懂法、不知法,因而法律意识淡薄,致使违法违纪事件时有发生。

(三)艺术理论修养欠缺

艺术修养作为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和内容。对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与较高的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以及增强人文素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中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大学生只顾着埋头于学习专业技能缺乏对艺术理论的学习和思考,以及对人生真谛和社会发展规律进行精深的体察与领悟。

(四)人文实践活动少,能力缺乏锻炼

作为学校,应积极鼓励人文实践活动的举行。多一次活动就意味着多一份收获,同时它也是锻炼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有效方式。可实际上学校举办的人文实践活动是有限的,形式单一且参与度小,不能让广大的同学参与其中。没有足够的人文社科类实践活动作为支撑,同学们就无法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

(五)缺乏相关体制的支持

人文素养教育虽然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但在理工科院校中得不到重视,同时也缺乏内外部相关体制的支持。没有稳定的文件给予支持,加上理工科学生的不重视,开展人文素养教育往往都只停留在纸上谈兵,甚至更多的是走形式主义,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因此,如何让人文素养教育在理工科院校中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积极推进并实施人文素养教育改革,已成为理工科院校在教学方式上所面临的刻不容缓的任务。高校在重视培育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同时,还要大力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努力培养出具有综合实力的21世纪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袁振国主编.素质教育政策支持系统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第2篇:对人文素养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高职舞蹈教师人文素养

[作者简介]李倩芸(1981-),女,云南楚雄人,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文化艺术系,讲师,研究方向为舞蹈专业教育和舞蹈编导。(广东广州511450)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8-0085-02

舞蹈是集技巧性、艺术性、人文性为一体的综合艺术,舞蹈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一定的专业舞蹈技能,还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并由此体现在整体气质风貌、舞蹈风格中。随着社会对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的规模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学生数量增多,生源多元化,个性鲜明的特点,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社会对高职人才的要求也在变化,不仅要具备专业的职业技能,还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特别是人文素养。

一、人文素养的定义

人文素养是一种价值观,核心词在“人”,以人为中心,以人为对象,注重个体的价值、合理需求、尊严、感受,反映了对自然、社会、人类自我命运的关注和认识,综合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和修养。它包括能够外化的、有形可见的人文知识和内在的、无形的人文精神两个方面。人文知识主要是包括政治、历史、文学、艺术在内的社会科学知识,是人文素养的基础。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人类的自我关怀,对普世价值的共同守护与追求,是人文素养的核心。

二、高职舞蹈课程与人文素养的关系

学校以培养人才为使命,人才,“人”在前,“才”在后,正是强调了人文素养在教育中的重要性。舞蹈学科是人文学科的一种,人文性很强。技能、技巧是外在的形式,舞蹈的灵魂在于内在的情感思想。所谓“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从中可以看出,舞蹈是以人的情感为核心的,关注人心,有着强烈的感染人心的力量。此外舞蹈的肢体动作都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抽象模仿,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都有属于本地区、本民族的舞蹈,正是因为舞蹈是扎根于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包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和地区文化特色。舞蹈课程除了教给学生技巧外,还要传授丰富的人文内涵,否则整个舞蹈就缺乏表现力和感染力。舞蹈课程具有先天的人文性,人文素养是教学的题中之意。

这就对舞蹈教师素养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一方面需要是舞蹈领域的专家,有扎实的舞蹈专业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又需要是人文学家,能够将人文知识、人文精神融于教学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

三、舞蹈教师人文素养对教学的意义(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教学内容感兴趣,甚至是深深地爱上它,才有可能集中注意力在课程上,也才会充分发挥主动性,为此付出努力。带着兴趣学习,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舞蹈课程以技巧、技能学习为主,这些内容的学习需要依赖长时间、反复的练习,尤其是基本功的训练,相对枯燥无味,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舞蹈教师如果善于将丰富生动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贯穿在舞蹈练习之中,将自己对生命、人生、艺术的感悟与学生交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形成强大的磁场,无形中就会将学生注意力吸引过来,增加舞蹈课程的魅力,点燃学生学习的兴趣,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

(二)深化学生对舞蹈的理解

舞蹈的本质在于以情动人,动作是为表达内心情感设计的。缺乏情感的舞蹈表演显得干巴巴,无法打动人心。高职学生一直生活在校园环境中,社会经验有限,对生活的理解比较简单,较难深入把握舞蹈表演的内涵。因此舞蹈教师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对生活形成自身的理解,带着感情表演、表现舞蹈技艺。教师的人文素养能潜移默化地启发学生心灵。教师可以通过一则带有哲理的小故事开启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去想象、深思,也可以用一则文化故事让学生进入舞蹈的情境中,还可以用一段感人肺腑的评论激起学生心灵深处对真善美的追求。教师的人文素养会让教师将生活的热爱、人的关注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对社会人文历史的关注,由此深化学生对舞蹈的理解。

四、高职舞蹈教师人文素养缺失的现象(一)忽视人文素养的培养

有些教师片面理解高职舞蹈教育的实践性、实用性特点,将之等同于单纯技能、技巧的训练,认为教师只需具备专业的舞蹈理论和舞蹈技能即可,因此在人文修养方面下的工夫不够,花的时间也不多。有些舞蹈教师参加最新的舞蹈风格、舞种的进修热情度很高,而对舞蹈背后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关注较少。虽然有些培训包含了人文课程,但有些教师并不重视,用各种理由逃避这些课程。人文素养并非短期内就能形成,需要日积月累。除了工作外,日常生活也在逐渐培养人文素养。生活中有读书看报的习惯,关注社会,关注弱势群体,有意识地接受各种媒体上的人文信息,都有助于人文素养的形成。

(二)知识结构单一

人文素养的基础是人文知识,涵盖了人文社科的各种知识。在知识大爆炸的现代社会,新一代的学生通过网络、电视等各种媒介,也接触到了各种知识,他们的知识面在不断扩大,并且表达的意愿比较强烈。舞蹈课堂上,学生举手发表意见、叙述他所了解的知识并不少见。很多学生也会提出各种天文地理类的问题。这就要求舞蹈教师有广阔的知识面,及时更新教学知识、教育内容。从目前看,很多舞蹈教师对本专业以外的知识知之甚少,缺乏对祖国历史文化的了解,甚至连基本的概念都没听过。这一方面无法拓展课程内容,无法回应学生提出的问题。另一方面,在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方面也导致有心无力。课改是一个热点问题,学校鼓励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基本方向是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主动性,这就必然要求教师具备开阔的视野、有创造性。如果教师知识结构单一,自然想不出创新的方法,在课改方面有心无力。

(三)理想失落,机械教学

人文素养的核心是人文精神,即对理想、信念的追求与坚守,有着对人生、世界的终极关怀,即使在困境中也有一种看到“星空”的执著。因此人文精神首先表现为一种态度、价值观,具体体现在教学中就是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坚守教育的信念,用心、用情教学,关怀学生,坚信教育能带给学生革命性的影响。如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捧着一颗心来”。然而,在社会转型期,很多教师不同程度地遭遇了理想失落,对教育失去了崇高使命感,更多地将教学当做一项谋生的工具,而非终生奋斗的事业。舞蹈教师的职业懈怠感也很明显,特别是由于将主要精力放在日复一日的教学中,本身失去了获得各种专业奖项的机会,而教学上,不像外面的培训班,能够通过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比赛获得一些成就感。因此有些舞蹈教师没能带着情怀、灵魂去教学,而处于机械的状态,出现了一种情形:天天面对学生,却不能影响学生的心灵,无法与学生做到心灵的沟通,甚至不愿与学生有过多的交流,天天面对教材,却没有任何感觉。

五、提升教师人文素养的途径

人文素养与教学实践本身是密不可分的,不存在将两者对立的情形。舞蹈本身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教师只有在工作、生活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也就会散发出人格魅力,无形中影响着学生、影响着教学,也才能将舞蹈完整丰厚的内涵传递给学生。教师人文素养缺乏,也成了提升教学质量的障碍之一。因此舞蹈教师要有意识地提升人文素养,以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一)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

作为一门艺术,舞蹈的价值在于让大家欣赏美,带给大家美的享受,由此激发内心对真善美的追求,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守护。风靡大江南北的《千手观音》舞蹈表演,除了其技巧的难度外,还有舞者脸上莲花般的笑容感染了观众,一手一脚划出的美丽线条、动作的轻盈都展示了一种从容淡定、悲天悯人的动人情怀。高职舞蹈尽管以实用为主,但并不意味着放弃人文性。能力为主的教育需要人文精神的守护,否则教育出来的结果可能朝着背离社会、人性的方向发展。教育者要引导学生学会生活,而不仅仅是生存。胜任这一职责教师本身首先需要具备深厚的人文积淀和和对人的内心世界具有深刻的把握。教师对人文精神有着充分的理解,具备人文素养,才会自觉地在教学中将之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

(二)注意多维度的知识积累

舞蹈教师需要有坚实的文化积累,深厚的文化素养,全面的人文知识结构,才能在教授学生舞蹈技巧的同时,将人文知识穿插其中。首先是舞蹈文化知识,各种类型舞蹈风格的形成有着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基础。比如我国各民族舞蹈都跟民族的文化心理、风俗习惯密切相关。藏族舞包含很多鞠躬的动作,跟藏族对天、神的敬畏密切相关。舞蹈教师需要体会并尊重这种情感,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准确传达。其次是包括文学、历史、地理、政治、伦理等人文知识。这些知识能够指导舞蹈教师跳出舞蹈的框架思考教学过程,给教学以新的启迪。通过人文知识的学习,能潜移默化地提升教师对人、世界的关注。最后是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这些能帮助舞蹈教师有效地应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疲倦、焦虑、受挫等情绪,鼓励学生积极向上。

(三)保持对教育的热忱,热爱教学

舞蹈教师对自己的事业应具有一种崇高感和充分的自信。学生学会舞蹈不仅能塑造美好的形象,而且能从内心生发出对生命、生活、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教育的成果不仅仅体现在获奖数量的多少,更体现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精神面貌的积极向上。教师热爱舞蹈教学,在教学中会自然而然地流露。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产生情感的内驱力,也有利于师生之间和谐共处、相互沟通,让课堂始终充盈着一种温情人文的熏陶作用。

高职学生喜欢在课堂上获得美的熏陶,美的享受,而不仅仅是单纯技巧的反复操作,他们也需要思考人生、艺术、生活。一则优美的小故事,一段诗意的语言,一个温馨的眼神,都能使学生步入一个美丽的艺术世界,从而得到心灵的升华。我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工程师教授给大家的除了技巧、能力外,还要有精神文化层面的熏陶。人文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形成过程,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在日常教学中将自身所具备的人文素养、人格魅力传递给学生。因此舞蹈教师需要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高焕祥.人文教育:理念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第3篇:对人文素养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高职学校;人文素养教育;教育改革

未来社会的竞争核心是人才综合素质的竞争。新时代的高等职业教育不再仅仅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培养“数以千万计高技能专门人才”,而是为社会培养拥有人文素养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高职教育不但要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加强内涵式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文素养就是人们通过文史哲等一系列知识的学习,从而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行为和修养,以及相应的知识水平和能力。通过人文素养知识的学习,最终使一切追求和努力都归结为对人本身的关怀。然而,现今社会人文素养整体缺失,主流价值观迷失;高职院校不重视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大量删减文史哲方面的课程,使人文素养教育一直被边缘化;学生沉迷于网络低俗文化,对传统文化淡漠,对人文素养漠视。这些问题是社会的问题,也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问题,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把教学的重心放在专业课程上,这是市场经济的需求,也是高职高专教育的宗旨。很多高职高专在课程设置上整体向专业课倾斜,造成了很多人文学科被大幅度压缩,甚至取缔。在很多人看来,学文学不能为社会创造经济价值,不能促进技术的革新,更不能直接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没有开设和文学相关的专业课程,个别文学课程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呈现的。学生为了完成学分不得不去选择这门课,至于这门课的价值及其对学生的影响往往被忽略。高职院校对学生人文素养的考评没有具体的量化要求,以文学知识为例,学生是否热爱文学,是否有足够的文学名著阅读量,是否具备基本的文学鉴赏能力,写作能力是否达到要求,没有系统的研究,也没有人在这方面引导学生。

高职教育仅仅关注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是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表现,而且这种关注是狭隘的和片面的。这样的教育忽视了对人的最根本的生存意义的探究和对人自身价值的关怀,以及对人的潜能的激发,尤其是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的满足。教育如果只是为了教会学生学一门技能,无异于培养“机器人”。在高职学院里,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缺乏,导致他们的精神状态、个人修养、社交能力、价值信仰等方面出现问题,这需要教育者深思。例如,由于人文素养的缺乏,很多学生在毕业求职写求职信时,语言表达不清,词汇贫乏,错别字多。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是“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是需要时间积累的。人文素养教育对每一个人而言,虽不能像技能教育那样立竿见影,但是它却关系着工作之外的生活的乐趣和人生的理想,关乎人们在解决了生存问题之后对人的自身的思考,关乎人们对生存价值的思考。人文素养教育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应用知识。具有人文素养的毕业生有较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的品质、修养、心理素质。

二、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的途径

(一)丰富“校园文化”,加强内涵式教育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能局限在课程教学的建设上,还应该加强内涵式教育。在现代社会,劳动者只有劳动技能是不够的,社会对劳动者的要求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也不仅仅只是基础的劳动者,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身心和无限的创造力。人文素养是高职教育前进的重要动力和创新的源泉。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高职教育只有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和社会完美对接,才能真正培养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二)建设人文素养的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重要的条件

拥有一支富有人文素养的教师队伍,是实现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条件。教师不仅要拥有熟练的专业知识,还要做学生人生的导师和传统文化的传播者。高职院校的教师更需要有人文情怀、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教师的精神状态、看问题的方式、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文化素养,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是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有极高的文化素养,要学会用自己博大的胸怀理解人、尊重人、发展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走近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激发他们实现自我价值。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师应该融合人文素养的内容于教学过程中,树立“教书育人”的正确观念,在教给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教会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真正成为对社会和国家有贡献的人,使他们在当今社会瞬息万变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自己,适应社会和迎接职业的挑战。当然,在专业技术教学当中,教师也可以融入人文学科的内容,在专业技术教育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例如,给机械设计的学生可以讲一些美学的知识,使他们在专业设计的过程中利用形式美的规律,设计出更加美观和实用的工业产品。而对计算机设计的学生,教师可以将一些古典文化的案例和计算机技术巧妙结合,实现精妙跨界,从而使传统文化与计算机设计巧妙结合。

(三)增加阅读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阅读是学生提高人文素养的最佳途径。通过阅读,学生打开了眼界,丰富了知识。阅读能丰富学生的情感和心理,让他们学会理解和思考;阅读能促进学生思考,达到一定的精神高度;阅读让学生的生活变得丰富,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候不再狭隘。中国的经典名著不仅是传统文化的精髓,还体现了文字的精妙,对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爱国意识和完美人格的形成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

高职院校要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并为社团活动提供便利的条件。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有利于人文素养的养成。以写作为例,学院可以在校园社团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写作,可以设立写作社团,举行征稿活动,三行诗竞赛,等等。学院应该进行有效引导,通过新颖的形式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传播。社团活动在丰富学生生活的过程中传播了美,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总之,高职教育的内涵式发展需要站在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从多方面进行人文素养的培育。高职教育离不开人文素养教育,因为人文素养教育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参考文献:

[1]王锡耀.高职人才培养中的人文素养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2(2).

[2]李烜.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浅析[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

[3]赵磊.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内涵与提升[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第4篇:对人文素养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语文;课程改革;人文教育;人文素养

语文教育难,“误尽苍生是语文”这虽然偏激却也不乏缘由的责难仍犹在耳,语文教育已深深地感受到它所不能承受之重。之所以如此,其原因之一还在于对语文学科基本属性的论争。数十年来,语文教学一个最具权威性的基本观点是:语文学科是工具学科,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另一种观点则是片面强调政治性为其基本属性,抑或是强调“文”(工具性)、“道”(思想性)统一而把人文精神拒之于语文学科的门外。有学者称:把工具性作为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是导致语文学科人文价值、人文底蕴严重流失的根本原因,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一言以蔽之,是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成一种应试训练。从这种意义上讲,这一切也是“应试教育”价值取向下语文教育浓厚的功利主义使然。如今,随着国务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实施,语文教育也迎来了它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这是语文教育改革的春天,而认真解读《语文课程标准》则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必修课。笔者以为,《语文课程标准》的观点之一便是摈弃了语文的功利色彩,还之以“人文”的本来面目,高扬起了人文精神的旗帜。它明确地提出语文教育要在培养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那么.在语文课程改革中如何才能高扬人文精神的旗帜.实施好人文教育,则成了广大语文教师不容回避、也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深刻理解人文教育的基本内涵

人文主义本是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它斗争的锋芒直接针对中世纪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其基本内容就是以人权反对神权、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智反对神智。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人文精神最原始的、本真的涵义就是世俗化、人间化,并以此对抗宗教的神圣化、天堂化,它反对以“神”为本位的宗教思想对人的漠视、对人尊严的践踏、对人性的摧残、对人格的蹂躏,强调人的多方面的自由愿望和生活的欲求,主张人的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

我们今天所说的张扬人文精神,就是要尊重人的尊严。一是人的生命尊严.包括精神尊严和灵魂尊严;二是人的生活尊严,包括人的精神自由愿望、个性舒展愿望、多元发展愿望。按照这一理解.在语文教育中.人的精神自由、情感自由、思想自由、言语自由,人的个性独立、生命舒展、灵魂生长,则成为非常重要的。诚然,语文教育要学习语言,但绝不是学习那些纯粹的无精神内涵的语言字码本身(事实上,那种纯粹的无实际价值意义的语言字码也不存在)。学习语言本质上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人的独立的自我精神与人格,并在此过程中陶冶人的情感和情操,塑造一个有着独特的精神、情感、思想、个性,绝对不同于他人.而又与他人、与社会、与时代相互融洽的真正的自我。换句话说,语文教育就是人的教育,学语言也是学做人,语文教育的本质就是以语言树人!这正是语文教育的灵魂所在、魅力所在、价值所在。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在谈到对语文课程的认识时强调:“一定要改变对语文学科的陈旧看法,认为语文只是渎读、写写等技术性、技巧性的小事,对现代人的培养无足轻重。殊不知语言、思想、情感同时发生,语言这个交际工具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还是意识、思维、心灵、人格的组成部分。”按照于漪老师的这个思路,具体到语文教育本身,其“人文精神’’教育实质上可分为两类:一是基于语言文字本身内容的人文教育·即语言文字动人的韵律、美妙的笔形、或朴素或华丽的辞采以及积淀于语言文字本身的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等;二是基于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如对祖国的忠诚、对自然的赞美、对人类的博爱、对他人的关心、对集体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对父母的报答、对朋友的真诚、对爱情的真挚等等。事实上,语文教育所涵盖的内容还不止这些。唯其如此,这样的语文教育才是真正的“人文”教育

在理解人文教育内涵的同时,还必须深刻地认识到,我们所倡导的人文教育绝不是那种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内核的“伪圣化”、统一化、模式化的所谓的“人文教育”。于漪老师对此曾说过:“过去我们反对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提倡人文性。当然不能把语文课教成思想修养课、道德品质课或其他课等等,语文课就是语文课,须把握它的本质属性在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训练中贯彻人文精神,以培养学生,收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之功效。”一度时期,“工具性与思想性统一”的语文教育为“应试”而进行的近似于“技术化”的语文训练总是在消解着学生作为“人”的思想与情感,扼杀了学生作为鲜活个体的个性与精神,而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内核的“灌输式”教育由于它远离学生的内心需求,远离当今的社会生活.使学生对此有着强烈的排斥倾向。加之现代社会市场经济、商业文化大潮所带来的肤浅、飘浮甚至于颓废的社会人生意识对学生的影响,从而造成学生思想贫乏、情感苍白。这也有力地支撑了语文教育需要真正的“人文教育”这一新课程理念。

二、充分利用和挖掘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课程改革要求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不光要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还必须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既学语文,又学做人。要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过程中,受到文化、文学、情感、思想等方面的熏陶,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充分利用和挖掘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实施人文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语文课程改革要求教材的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文学作品的增加是中学语文新教材的一大亮点。随着教材文学作品的增加,语文教学首先应充分利用文学作品.加强对学生的文学教育。教材中内容丰富、涉猎广博的千古传世之作可说是满目皆然,现代名家名篇可谓是应有尽有。优秀的文学作品不光是使学生增加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同时,更重要的是还能起到陶冶情感、丰富想像力、扩大知识视野、提升精神境界的作用。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语文教学过分重视学习结果,不重视情感体验,不注重美的熏陶,不关注人文素养,一句话,严重忽视了文学教育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方面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文学是语文教学中一片最丰富、最肥沃、最美丽的土地,应引导学生去漫游文学的大世界,去领略作品中的险峰峻岭、碧海洪峰、秀木繁花、晓月落日等一道道美丽的风景,进入作品中各种人物或喜或悲、或乐或怒的内心世界,去获得灵魂的陶冶、精神的砥砺。

以文学作品为载体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就不能以文章分析法的方法孤立地去抠字词、抠语法,大讲语言知识,一味地对课文进行理性分析,使作品对学生的精神、情感、思想、文化等起不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实际上,文学作品真正吸引人之处还在于人物本身的“人性”、事物本身的“非物性”(物外之趣)以及文学形式的多样性。因此,教学中一是要从人文的角度去观照与理解文学反映的社会生活,去拉近学生与人物之间的距离,全面地看待人物命运的发展,体会写物之妙则要能抓住其神韵,让学生能深入到“人”和“物”的背后去体悟情感,感悟道理。文学作品能让学生区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让学生懂得应该正直、善良、真诚、进取、有血性,懂得对社会与自然、人类与生物的全面关怀,懂得个人与集体的完美融合,懂得生活中还需要忍耐和宽容,懂得一个人的发展需要想象和创造;二是要引导学生体验和品味。体验应当成为文学教育重要的途径和方法,要引导学生进入文学形象之中.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人物形象的情感、心理与思想,与之同呼吸、共命运。可以说,不去体验,或不能体验、不能真切地体验,是不可能真正提升学生的人格品位和人文素养的。品味就是要引导学生对文学形象(也包括其它,如事件、环境、情感、语言等)进行理性观照,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以便含英咀华,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三是让学生再现和再创造。由于中学生有着天生的好奇心、模仿心理和创造欲望。他们总是不满足于欣赏作品的语言、色彩与声音,不满足于理解作品的环境、情节与人物,有着再现文学作品的强烈愿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声音、动作、感情、思想、精神等去再现文学作品。如诗词朗诵、课本剧表演等。还可让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及语言再现能力,修正、充实和完善文学形象.实现文学形象的再创造。语文学习是极具个性化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怍品的理解往住又是多元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展示富有个性的见解,这是培养学生良好个性,激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方法。

其次,要充分利用和挖掘语文课程中的文化因素,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并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我们正处在一个文化多元的新时代,语文教育应当以此为依托,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传统文化(既包括习惯上所称的儒释道文化,也包括一般意义上所指的古现代文学怍品蕴藏的文化)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一种非常好的精神资源和思想资源。第一,传统文化有助于中学生个体人格的塑造、道德观念的形成以及对人生境界的体悟。比如我国的儒道释文化所注重的修身养性,儒家在人格修养上的诚信仁爱、刚正不阿、敬业乐学、尊师重道、以德交友、严己宽人等;道家在人格修养上的顺应自然、淡泊名利、真率旷达、虚怀若谷等;佛学在人格修养上的宠辱不惊、进退从容、清静自然等。又如,单从传统文化所蕴藏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牺牲精神来看,从《礼记》的“天下为公”、孔子的“先人后己”到顾炎武的“先天下为公”,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都是堪称典型。第二,传统文化还有助于中学生学习心理的健全和学习精神的培养。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下的语文教育以“技术化”的训练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为目的,从而忽视了中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心理需要和精神需求。传统文化中则有许多学习心理和学习精神的思想资源,如志存高远、刚毅坚韧、自强不息、刚健进取等对中学生都是非常有用的。第三,传统文化有助于中学生艺术趣味和审美能力的提升,有助于中学生个体精神的形成与情感的丰富。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代怍品中,从《诗经》到《楚辞》,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的小说,从韵文到散文无不凝结着人类思想、情感、精神的气韵,其中的喜怒哀乐、生离死别、国事兴衰甚至小巷春秋都成了人类文化精神的一部分,要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角度挖掘对作品的理解。总之,将传统文化融于语文教育之中,可以克服教学中说教式、简单化、表层化、功利性等毛病,而更为重要的是,能促进学生人格修养、道德观念、人生境界、学习精神、艺术趣味、审美能力、精神情感等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形成。

第5篇:对人文素养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 人文素质 初中历史 教学方法

一、什么是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指一个人在文学语言、历史哲学、美术音乐等方面的素养,结合日常生活,通过内心感悟形成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它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即软国力(国民的道德水准,情感,意志,心态,价值观,哲理思维水平,凝聚力等)。通常人们把人文素养教育看做是关于人的生存目的的教育,人文素养的最典型标志是人文精神。所谓“人文精神”,实际上是一种人类的自我关怀。它具体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重视,对理想世界和理想人格的执著追求。“提倡人文关怀,提高人的素质,弘扬人的精神”,这不仅是历史教育的一个新热点、新亮点、新视点,而且是整个素质教育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初中教育现状分析

重理轻文的现象不仅体现在高中学段,而且初中时期十分明显。有人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可以看出学生对理科的偏爱。当然,这种现象的出现并非全部归咎于学生,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有的地区政史地不参加中考,有的即使是参加中考,分数也打折扣。在这种教育大背景下,学生自然而然地将学科分为主副,将政史地纳入次要科目,而更多关注学生智力的开发、能力的提高,而忽视了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和价值观的教育及对学生德育的渗透。

三、初中历史学科教育目标

新修订的《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说明初中历史教育目标是:学生通过中外历史基本知识的学习,初步具备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初步理解唯物史观;感受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树立爱国主义情感、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的观念,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以及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开阔国际视野,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成为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一生的基础。为此,初中各学段,可根据不同内容设立不同培养目标。

初一年级,激发兴趣,陶冶爱国情操。学生从初一开始完整接触历史这一学科,老师应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并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二年级,树立学生忧患意识,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初三年级,树立学生的全球意识。

四、如何在历史学科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1.提高教师人文素养。

理想的历史课正如厚重的历史一样是博大、精深、睿智、理性的统一体。要上出这样的课,历史教师必须有渊博的哲学、历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还要有娴熟的教学技巧。因此,历史教师除了要在从教前积累丰富人文知识和树立以人为本的历史教育观,还要在从教后,利用各种类型的业务培训和学历进修,广泛涉猎并一定程度上了解和掌握构成历史的各要素如语言、文学、哲学、音乐、美术、宗教、民俗等各学科的基本知识,从而提高自身人文素养。

2.营造人文教育环境。

校园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因而要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充分利用橱窗、板报,彰显学校的人文底蕴。设立“历史长廊”、“历史的脚印”等专题展示各种历史素材,使校园“处处存诗意,字字总关情”。让学生每日踏进校园就能呼吸到浓浓的人文气息,感受悠久的历史传统。

3.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

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从学科成绩的桎梏下把自己解放出来,认识到学业成绩并非学习的全部。历史学科的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探索历史的过程中,提高思维品质、明确价值取向、摆正人生道路等,这些智慧的生成远比对历史知识的把握更有价值。比如讲《贞观之治》一课时,可以系统地让学生了解唐太宗其人,为什么他能开创贞观之治这一盛世局面?作为“一代帝王”,他能虚心纳谏,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认真听取别人善意的规劝?在学生的讨论中,道理会越来越明,这些学生自己讨论出来的结论带给学生心灵的震撼远非“死记硬背”的效果所能比的。

4.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

历史教材中有人类几千年的文化,字里行间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人文情怀、深厚的人文内涵。我们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内容,充分发掘历史教材本身的人文内涵,才能真正把人文精神传授给学生。如在1985年,中国发行的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的邮票里,我们明白明朝前期,国力强盛,与很多亚非国家有友好往来。友好交往自古以来就是不同国家交往的主旋律。鉴真和尚六次东渡,虽双目失明,却矢志不渝,成为中日友好往来的使者。西行天竺,历经磨难,九死一生,却信念坚定的玄奘,最终求得真经。华盛顿坚决不参加第三届总统候选人的竞选,开美国民主政治的先河。林肯为维护美国的统一献出了生命。通过对这些伟大人物的了解,寻找伟人的成功经验及人生智慧,从而启迪学生,丰富学生的人生,这将对学生一生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体现绝对价值。

5.多渠道增长学生的历史见识,丰富学生生活阅历。

第6篇:对人文素养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高职;地理实践教学;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体现着人类的文明素养和文化精神,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实现全面发展的前提。在高职地理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更好地感知理学科的魅力,人文精神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人文精神培养与高职地理实践教学

1.人文精神

人文实力和科技实力共同组成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人文精神的培养对于提高全民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人文精神,在广义上讲,可以理解为人对自然、社会、他人和自己的基本态度。其精神内涵为“对人的价值追求”和“区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人与社会的事物”。前者提倡人文精神与科学性的相容,关注人的身心价值的全面体现;后者则关注人们的人文精神自身,并认为人文精神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种文化活动的内在灵魂。人文精神也包括对本体个性的高度宣扬,以及对生存意义的探索等。因为人文精神对人的存在有着超越性的思考,因此,可以直指人的生存本质和精神世界的核心,具有塑造精神世界的重要作用。人文精神因其内涵,具有超越时代与文化的永久魅力,对个人、民族、文化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2.人文精神与高职地理实践教学

新课标对高职地理教学的要求是:学习对生活终身发展有用

的知识,注重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同时提倡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人文素养,使学生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职地理教材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部分,其核心内容包罗人与环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高职地理教材丰富的人文内涵为高职地理教学在人文教育方面的实践提供了基础。

高职地理因其涉及面广、应用性强、综合性强等特点,实践教学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有着积极的意义,而这些正是人文素质的具体体现。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就要对高职地理的教材进行充分发掘和丰富,对实践教学方式要大力发扬,让学生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了解到可持续性发展的思想,培养学生求真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关心关注周围事物,对自然和人类充满热爱,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来。这些教学目标恰恰体现了人文精神的内涵。

二、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地理实践教学策略

地理实践教学的方式有很多,它通过学生亲身合作和探究,来寻找解决地理学科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对科学的热爱和尊重,增强兴趣和个人责任感,使学生在实践中达到认识生活、感悟生活、完善人格的目的。

1.加强教师自身的人文精神素养

在高职的地理实践教学中,教师充当着引导的作用,为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教师要及时转变观念,加强自身人文精神素养,深入了解地理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各种表现,立足于地理科学和人文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展示人文精神的魅力。

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

教师在地理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对人文精神的渗透。可以通过介绍地理科学的发展和影响以及地理学家的感人故事来加强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并鼓励学生自己讲地理,培养其参与的意识,还可以结合我国目前的形势,引导学生进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对比,提高学生对人文环境的认识程度,培养可持续发展意识。

3.通过地理课外活动培养人文精神

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地理实践体验活动,比如植树、参观、调查、辩论等。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来,同时也增加了对环境的了解,进而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也可以通过地理学科教学的相关工作,比如,地理板报评比和征文活动,鼓励学生表达对于地理方面的看法,强化学生环保的责任意识。

4.营造校园环境的人文精神氛围

可以充分利用地理活动的机会,进行环境保护的宣传,并且和学校的相关部门协调,开展美化校园的活动,把课堂活动延伸到课外,营造出一个良好的人文精神氛围。让学生体会到地理活动对于日常生活存在的意义,进一步理解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人文精神无论是对个人、民族还是文化而言,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地理学科中也对人文精神有所体现,倡导了人与自然间的协调发展。在高职地理实践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需要教育工作者们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何慧.刍议新课程理念下地理教学中的人文素养培养[J].知识经济,2009(11).

第7篇:对人文素养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苏教版教材 高中语文 工具性 人文性 思想境界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0-0066-01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精神、思想和追求的境界受到物质的干扰、诱惑;而高中时代是一个人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形成的关键时期;突出高中生审美能力、道德修养的培养,才能是他们成为合格的未来建设者。因此,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性,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对学生的思想品质、健康人格、个性发展、全面提升思想境界意义重大。

1 重视教材人文特点,明确教材人文思想挖掘侧重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具有很强的创新色彩,是对新课程改革思想的有效落实。该教材虽然还是以专题的形式组织选材,但是每一个专题都是围绕着统一的人文内涵而编制的。如此,使得人文性的三个表现: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得以充分凸显。

如苏教必修五的四个专题:“科学之光”针对这人与自然的层面,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追问科学的意义;“此情可待成追忆”专题给我展示了人性、人情之美,使学生对亲情、爱情、友情有了深刻的审美体验,无疑提高着他们的人与自我、人与社会的感受能力和思考意识。而“直面人生”“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两专题能够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让他们具有勇往直前、直面人生、正视苦难的力量与信心;在问题探讨中对人文性的认识更深刻,受益更丰厚。于是,这样的教材多维提高着学生对人生意义、价值理念、道德素养,使得学生的人生境界能够高远,也使语文学习更加人文、自由而广阔。

2 加强人文工具联系,人文挖掘推进语文素养提高

我们的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结合的学科,经典的范文不仅具有着浓郁的人文色彩,还具有着很高的文学品味和学习借鉴的价值。因此,我们的人文学习不能脱离对教材语言美、结构美和艺术美的学习和把握。

如必修一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精选了不同时代的诗歌与散文,对它们吟咏,能从富有青春气息的字里行间、艺术表达中获得思想与语文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提升;会思考自己的未来、自己的人生以及生命的价值。如《沁园春・长沙》学习,我们要引导学生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感受、体会壮阔深沉的意境,从而把握作者形象,感受青年时代的业已具有的博大的情怀和革命的壮志。因而,学会鉴赏品读诗歌,对诗歌中的一些重要词语理解和把握,掌握诗歌的鉴赏与评价的方法:如氛围的营造效果,抒情方式、诗歌中表现手法的体会掌握,在色彩的对比、动静的结合、视角的变化等手法中感受秋天的景物、动物以及人类活动的“竞自由”特质;从而在借景抒情、直抒胸臆中感受作者抒写出的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博怀和豪情壮志。同时,也能提高学生景物描写和真情实感表达的能力。

3 激发学习的兴趣,突出人文积淀提升思想境界

重视教材人文的挖掘、学习与探讨,能够对身心渐趋成熟的高中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思想品质、人生境界的形成铺路奠基。只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重视人文性的宣扬,调动他们美好的情感,不断激发、丰富他们的情感心灵,使得他们能够不断的修正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人文审美观点,从而对自己的人生、发展进行正确规划。

3.1重视情感激发,突出人文感受

苏教版教材重视选材的人文性,而所学课文的文学价值同样也是不可忽视的,就苏教版的必修、选修教材来看,都具有着很强的文学艺术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对作品的整体感知,语言知识与写作技法的学习,使得人文挖掘更实在、更深刻。

现实是学生学习压力大,语文学习能力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达成的;而网络、快餐文化、低俗读物对学生也极具诱惑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努力让他们爱上语文,对语文学习充满热情。如《长亭送别》这一元曲学习,虽然该内容是比较简单的,但是诗歌的语言让学生缺少较浓厚的阅读兴趣。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先让学生观看《泰坦尼克》的剪辑,听《爱无止境》,让学生谈谈对爱情的看法;从而让学生对真挚爱情形成不关乎金钱、无碍于地位的认识。然后引入《西厢记》的学习,通过对梗概的品读,感受崔莺莺为爱情大无畏的抗争。如此,学生就会生出学习的热情和对人物命运、情感探寻的兴趣。这样,学生能够对这篇课文中的人物性格和品质有所认识,在反封建婚姻的主题学习中,获得人文底蕴的丰厚。

3.2加强合作探讨,推进人文吸收

激发学生对经典课文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发现作品的人性、人文美;还需要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让他们对作品中的人文思想进行深入的探究,从而使自己的感悟更深。如古人有“读《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的说法。那么,我们在这一课文学习时候,肯定没有学生哭泣的。那么,古人这样的说法是否就没有道理了呢?我们可以在疏通字词,大致理解文章内容之后,让学生思考这一观点的用意,思考如何在课文中找到能够令人落泪的原因。这样,学生可以对课文的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对传统的孝道有所认识,学生在李密的身世的讨论中,对“夙遭闵凶”有清晰的认识;知人论世,联系背景,对当时在笼罩下进退两难的中毅然选择先“尽孝后尽忠”感同身受;这样,不仅对“不哭者不孝”能够准确理解,更能使得思想境界得到提高。

总之,针对苏教版高中语文重视人文性的这一教材特点,我们要将人文性与工具性很好的结合起来,点燃学生兴趣的挖掘教材人文底蕴,推进学生对人文的感悟、思考,从而使他们获得人文熏陶和感染,获得人文素养、思想境界的提升。

参考文献:

第8篇:对人文素养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 大学生 人文素质教育

[作者简介]赵环(1966- ),女,山东金乡人,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河南 郑州 45004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3-0067-02

一、人文素质的含义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应达到的发展程度或应具备的综合品质,主要包括四个主要方面:一是理解人文思想,这是人文素质的基本理论基础,文化理念是其核心内容,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和民族色彩;二是掌握人文知识,这是人们关于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具体涵盖了哲学、宗教、文学、历史、地理、语言、政治、法律、艺术等人文学科的基础知识;三是掌握人文方法,是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如何掌握人文知识、提高人文素养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让人们如何学会用人文方法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四是符合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核心,是人类文化或文明的真谛所在,是在人文思想、人文方法的基础上形成的世界观、价值观。人文素质教育就是教育引导人们在掌握人文知识的基础上,理解人文思想内涵,掌握并运用人文方法,培养人文精神,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人文素质教育引导人们关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以育人为目的,主要是教会人们对社会的各种现象包括自己的行为作出合理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二、新时期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1.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注重大学生人文、社会知识的传授,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使大学生在学会做事的基础上,学会如何做人,能引导大学生去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使人的精神获得满足,摆脱纯物质功利的需求,达到精神文明的高度,促使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同时还会影响社会的治乱兴衰,在塑造民族的文化品质和精神方面意义重大,将对民族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2.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人文素质教育能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主要手段之一,高等教育又是教育的重中之重,我国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快高等教育的改革,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因此在提高大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也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使学生学会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综合知识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新时期的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

1.新时期的大学生人文知识比较狭隘匮乏。由于专业的差异,大学生的学习主要局限于自身专业领域的知识,一般大学生阅读视野不够开阔,加上学校对人文素质教育也不够重视,这使得大学生人文知识的掌握面比较狭隘。再加上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普遍,学生只是一味地寻求快捷便利,缺乏思考。这些都导致了当前的大学生视野范围狭窄,素质修养低下,这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在学校课程设置方面,人文素质的教学主要侧重于政治理论课程,缺乏美学、史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内容;课程类型单一,没有形成一个既有知识层次,又有思想内涵的人文课程体系,这也限制了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发展。

2.新时期大学生对人文思想的理解比较肤浅片面。新时期大学生人文思想的培养只注重发展学生的共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个性逐渐被共性所代替,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像按照模具培养出来的一样。这无疑就造成了学生创造和实践能力的缺失,即便是人才也是相对于共性群体里来说比较拔尖的学生,而不是具有鲜明个性特点、创造能力的学生。特别是结合现在的社会风气和社会就业形势,多数大学生注重的只是单纯的专业知识学习,学习面比较狭窄,对人文知识的理解也比较片面。

3.新时期的大学生对人文方法的掌握不够充分。大学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高等教育“育人”的主要功能之一,在这个阶段学生的思想日趋成熟,对事物辨析的能力也日趋增强,对自我价值实现的目的性也越来越强。传统文化教学只注重学生自身专业领域知识的学习,对人文文化的学习存在功利性,加之当前社会经济正处在改革和发展的巨大变迁之中,日益竞争激励的社会现实和强大的就业压力难免会造成大学生面对社会现实时的茫然以及理想信念的疑惑和道德的迷失。

4.新时期的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比较淡漠。高校对学生较少进行爱国教育和时代精神发扬的教育,这就造成了高校培养的人才虽然是高级专门人才,但缺乏爱国的热忱,面对国家、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选择时,学生往往不能以国家或集体利益为重,爱国意识淡薄。另外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差,行为举止不规范,尊师重道的学生少之又少,在课堂上不尊重老师讲课的现象比比皆是,在行为举止上很多学生不够得体,不能以学生的姿态去虚心学习,这也会影响到大学生就业后的职场生涯。

四、加强新时期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措施

1.转变教学观念, 改革课程设置。完整的现代教育不是将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技术教育分割开来,而是将两者有机的融合。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真正意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学会把人文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相融合。同时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外还要注意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在讲授科学现象、规律、方法和应用中渗透人文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2.注重教师自身的教育与培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在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实施中起到主导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师资培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并在言传身教中完成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但目前高校师资队伍人文素质总体水平不是很高,这就要求高校要加大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的力度,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人文素质水平,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

3.开展人文活动,形成良好的人文氛围。高校要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一些人文活动,比如公共艺术欣赏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在享受艺术的过程中情操得到陶冶、身心得到愉悦,还能形成知荣辱、促和谐的良好人文氛围和良好的学风。活动的形式应多种多样,要充分结合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要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形成长效机制,不能流于形式、走过场,真正做到人文素质教育贯穿始终。

4.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校园人文环境。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因此,人文素质教育效果的好坏从根本上还是决定于学生自身,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转变学生的观念,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接受人文素质教育,并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些内在的品质和潜力。同时高校的人文环境对大学生成长极其重要,浓郁的人文环境有利于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会对学生的自身修养和品位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可以利用宣传栏、橱窗、网站、人文景观、校训等有形载体,全面营造高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氛围,以实现通过人文素质教育真正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终极目的。

5.加强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人文知识的掌握、理论精神的理解的基础上,学生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会人文方法的运用。高校还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能力培养的作用,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启发,通过亲身经历来增强大学生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的自觉性和能动性,使大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得到强化。通过自身的学习和实践体会将会使学生收到其他任何一门功课所无法比拟的效果。

综上所述,我们要清楚认识到当前大学生人文素质以及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从社会、学校、家庭等多个环节强化人文素质教育,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氛围,在求真务实的行动中实现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终极目的。

[参考文献]

[1]符桂芹,杨双珠.人文素质教育理想模式的构建与思考[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1(3).

第9篇:对人文素养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 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健全人格路径策略

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健全人格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是塑造健全人格的基础和源泉,塑造健全人格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和归宿。

一、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路径策略

提升人文素养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而是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高职大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人文知识、树立人文理念、提炼人文精神、掌握人文方法、加强人文修养、提高人文素质、参与人文实践等途径,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从人文的角度思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

1.学习人文知识。

学习和掌握基本的人文知识,是提升人文素养的前提。一个对人文知识一无所知的人,不可能形素养。人文知识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知识、艺术审美知识、科学文化知识、身心健康知识和表达交际知识等。只有既理解这些人文知识,又掌握这些人文知识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才能更好地领会人文精神,养思维,并运用人文知识和人文思维思考和处理各种实际问题。

2.树立人文理念。

人文理念是对人类社会文化的性质、功能、目标方向、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等重大问题的系统化认识和反映。在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人文理念是人文实践发展的内在动力。没有人文理念,人文素质教育就缺乏理论基础和主导价值观,难以把握正确的方向、遵循科学的道路,难以向广度深度推进,人文素质教育的终极目的也就无法实现。人文素养的培育过程就是不断实践、落实并进一步丰富、发展与完善人文理念的过程。

3.提炼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指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实践中形成的,为人类社会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行为方式和社会风貌的总和。它是人类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反映人类社会的文化心理特征、文化传统、精神风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比如中华民族精神、中国时代精神、奥林匹克精神、中国知识分子精神、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等。

4.掌握人文方法。

人文方法是人们从人文角度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人文方法是构素养的基本要素之一,人文思维的过程就是运用人文方法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要提升人文素养,必须掌握人文方法。具体的人文方法包含在各种人文社会科学的具体学科之中,比如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学思结合、学问结合、学做结合的方法,学以致用、知行统一的方法,等等。每一种方法又包括一系列具体的方法。高职生有必要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人文方法。

5.加强人文修养。

人文修养是指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的人文精神和规范,对自己的思想意识、人文品行方面进行长期的自我锤炼和自我陶冶的功夫,以及在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人文情操和所达到的人文精神境界。人文修养的作用,就是把社会的人文精神和规范转化为自己稳定的行为表现,也就是学习人文知识、培育人文情感、培养人文思维、提炼人文精神、掌握人文方法、磨炼人文意志、坚定人文信念和形习惯,以达到个人品格的完善和人文素质的提升。

6.提高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艺术审美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和表达交际能力等。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升一般要经过知、情、意、信、行的培养过程。提高人文素质就是把人文知识、人文观念和人文方法内化成自认为正确而又矢志不移的稳定心理、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7.参与人文实践。

人文素养是一种在人文实践中培养、训练和应用的素质修养。脱离具体的人文生活实践,不可能养素养。只有通过参与各种人文生活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运用人文知识和方法思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形成一种自觉的人文思维习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实践进程的不断推进,人文素养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范围将越来越广泛,社会生活需要用人文思维方式解决的问题必然会越来越多。这既对提升人文素养提出了迫切要求,又为培养人文素养提供了良好条件。

二、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路径策略

1.人格与健全人格的内涵、特征和作用。

人格是现实中的个人,由社会化获得的、具有内在统一性和相对稳定性的个人特质结构,是人思想和行为的综合。由于个体人格的完善不是天生造就的,而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因此,健全人格既是人格形成发展的过程,又是人格发展的目的。健全人格亦即人格健康。其特征主要表现为:第一,在其人格结构的各个方面得到协调、充分的发展;第二,能有效地适应变化着的社会生活环境,并且自主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第三,对心身健康、潜能发挥,以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第四,在人性与社会性方面能协调发展,并代表着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方面。人格对个人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一个人选择的人格模式,将决定他的命运。在文化多样化和社会飞速变革的今天,高职大学生面临人格模式的选择,只有选择了适应时展需要的人格模式,才能有美好的现在和光明的未来。人格健全对人生发展有决定性的作用。人格健全会影响一个人的心身健康、潜能开发、活动高效率和社会适应状况。病态人格害人又害己,建设和谐社会呼唤健全人格。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具有健全与和谐的现代公民。公民在现实中的人格状况影响着社会发展的模式和进程。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公民经历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及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碰撞与冲突,而高职生正处于人格形成、发展、完善的阶段,这对于高职生人格的塑造必然产生深刻的影响。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构成了高职大学生人格发展、再造的背景。高职生健全人格的塑造,一是要服从于自身身心健康和发展的需要,二是要服从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2.高职生健全人格塑造的路径策略。

(1)确定人格塑造导向,扬长补短。首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这是提高心理素质、培养健全人格的关键。大学生有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对社会、对人生就有了正确的认识。这样就能科学地分析周围所发生的一切,冷静、妥善地对待客观事物,保证心理反应适度,防止心理反应失常。其次,学会扬长补短。高职学生要培养、完善自己的人格,就应该对自己的人格素质中的长短处、优缺点有清醒的认识,这样,才能明确目标,从实际出发,扬长补短,对自己的人格品质进行优化组合。对此,我们平时可以选择某些良好的人格品质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比如,自信、开朗、热情、勤奋、坚毅、诚恳、善良、正直等人格特征。同时针对自己人格上的缺点、弱点予以纠正,比如,自卑、抑郁、胆小、冷漠、懒散、任性、粗心、急躁等。

(2)发展高层次的需要。当一个人沉溺于低层次的生理性、物质性需要时,会变得目光短浅、心胸狭窄,纠缠于利害得失的圈子里,平添种种烦恼。大学生如果在正确的人生观指导下追求高层次的社会性、精神性需要时,就容易超脱世俗的偏见和庸俗的利益关系,不断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乐趣。

(3)具备心理知识和人文素养。高尔基说过,人的知识越广,人本身的境界也会日臻完善。学习知识、增长智慧的过程也是人格优化的过程。现实中,不少人人格的缺陷是源于知识的贫乏,比如,无知容易粗鲁、自卑,而丰富的知识则容易使人自信、坚强、礼貌、谦和等。具备一定的心理知识和人文素养,就会拥有心理健康的钥匙,掌握心理素质完善和人格健全的主动权。这样当情绪困扰时,就能够应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储备,进行自我分析、自我调节,实现自助自救,或者及时求助于心理咨询的职业机构。

(4)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意志在人格特征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坚强或软弱的人格特征主要是以意志的发展水平为标志的,因而,培养坚强的意志是人格塑造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不仅仅如此,意志的锻炼还将直接促进其他人格特征的培养。无论是人格的择优还是汰劣,都是一个艰苦、长期的过程,其间意志力的强弱对人格塑造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

(5)融入集体中。人格发展、塑造的过程,是人社会化的过程,是人与他人、集体、社会互动的过程。人格在集体中形成,在集体中展现,集体是人格塑造的土壤。

(6)把握好人格塑造的“度”。人格发展和表现的“度”是十分重要的,否则会“过犹不及”。人格塑造的度,具体地说,应该是坚定而不固执,勇敢而不鲁莽,豪放而不粗鲁,好强而不逞强,活泼而不轻浮,机敏而不多疑,果断而不冒失,稳重而不寡断,谨慎而不胆怯,忠厚而不愚蠢,老练而不世故,忍让而不软弱,自信而不自负,自谦而不自卑。人格“度”的把握除了人格品质要健康地发展和避免偏向外,还表现在不同性质的人格品质要协调地发展,即“刚柔兼济”,对于“刚”者应多发展些“柔”,对“柔”者应加强“刚”,这样才能形成合理的、和谐的人格结构;要因人、因时、因事、因地表现人格特征,这样所塑造出来的人格才有韧度,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7)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实践证明,只有自我教育自觉性强和方法正确的人,才能有完善的人格。自我教育的方法很多,如学习理论知识,参加社会实践,进行人格心理咨询,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及“慎独”、“兼听”、“日三省吾身”,等等。

(8)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要做到生活有规律;科学用脑、锻炼身体;合理饮食,不嗜烟酒;丰富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业余生活。

高职学生产生心理问题是正常的,甚至出现心理疾患也是在所难免的,关键在于对自己的身心发展抱有积极的态度和认真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我们平时所进行的思想、道德、知识、艺术、审美等方面的学习和修养的积淀,即人文素养。相信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通过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毅力,不断强化个人的人文素养和人格素养,高职生一定能够实现人文素质的提高和人格的健全。

参考文献:

[1]卢黎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陕西:西北大学出版社,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