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物质文化与大众消费范文

物质文化与大众消费精选(九篇)

物质文化与大众消费

第1篇:物质文化与大众消费范文

一、设计具有满足大众文化审美需求的功能

全球化经济时代,包含消费文化在内的一种大众文化正在成为新的文化因素,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变成某种全球性的共同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文化趋同的是大众文化。并非所有的艺术文化都能立即成为社会的审美文化财富,只有当它们能够掌握大众意识,得到社会的推广和确认时才能如此。

设计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行为,设计的创造过程是遵循实用求美原则,从注重实用的观点考虑,“审美”主要是指设计,特别是优秀的设计,“形式优美”的设计。大众文化需要的是大众消费和娱乐,其主要形态是是通过视觉来表示的。以设计为代表的视觉文化导致一种新的感性方式,形象本身不但颠倒了各种文化的原则和美学标准,而且具有全民性和广泛参与性。当设计对时代精神的需要退化成一种只是材料、形式及色彩的简单变化时,助长了审美的泛化。只有建立审美化过程原则上的合理性,并对某些审美化形式进行有的放矢的批评,以及充分发展人的情感化需求,才能使人民在审美化的浪潮中有所收获。

二、现代设计影响大众生活消费方式

现代生活中,消费方式已经变得日益风格化,并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消费文化使生活方式不在趋于一致,因此大部分的设计都不是促进单一的生活方式,而是向大众与消费者扩展各式风格与生活方式的可能。设计成为生活方式的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个体生活方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传送消费产品的信息,提高消费用品的使用便利性,方便消费者;2.向消费群体传授新的知识概念、生活经验与方法;3.通过新颖设计吸引个体的注意力,改变个体一些消费观念;4.丰富消费产品的内容,体验不同的性态。

三、设计引领的不仅是经济价值更多的是文化价值

第2篇:物质文化与大众消费范文

关键词 媒介文化 消费社会 观念撒播 精神哲学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章标识码A

一般来说,造成社会转型的原因很多,几乎涉及到社会结构中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诸多环节和诸多问题。生产社会到消费社会的转型也是如此。首先经济基础须发展到一定阶段,能够为社会转型提供生产力方面的保证(即转型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其次是观念层面(包括哲学、道德、宗教、艺术等)的变化,这些变化能够让人产生出一种对于“消费”的特殊需求和文化情怀。电子媒介在这两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电子媒介在此过程中鞠躬尽瘁,努力作为。笔者曾经在文章《作为消费社会资本平台的当代传媒》。中谈了媒介文化在基础层面的作为,本文将详谈其在观念层面媒介的功勋:

一、媒介文化与消费欲望

消费社会中大众“消费”欲望的产生不是空穴来风。毫无疑问,媒介在其中扮演了最为重要的角色。社会生产商品,而媒介生产欲望,二者达成了一种微妙的默契。

媒介往往借助“魅力”展示的方式培养大众的消费欲望,如约翰・伯格(John Berger)所谓,广告文化就是“制造魅力的过程”。一旦这种消费文化的“魅力”在大众意识深处栽培成活,欲望的萌生就是随之而来的结果。足球文化对于大众消费欲望的刺激同样采取这种策略。借助大众媒体,特别是电视直播(给人以现场感、同步感)、广告宣传(历史回放、未来展望)、名人助威(如总统、明星等现场助威)、名人访淡(寻求专家的教导)、文艺节目、观众参与等形式反复向观众灌输足球文化的魅力,从而攫取大众的注意力,将其集合在电视机、互联网前;或者让他们之中的一些狂热分子煞费苦心购买现场门票,并以此带动更大的消费链条。

然而,足球的“魅力”到底何在?在大众的自然经验吗?看来不完全是。今天,媒体无所不及的教育能力超过了我们时代最好的教师,使得从未踢过足球的人也会对之狂热。其能量之大让人瞠目,犹如一个优秀的教师让不识数的学生爱上数学一样神奇。那么,足球文化的“魅力”在其自身吗?看来也不是。为了追求最终比赛结果,许多比赛往往打法保守,气氛沉闷;观众也往往感到无聊、失望甚或上当。所以足球“魅力”的来源很多时候与对象无涉,而是媒体的制造,即通常所谓“炒作”的结果。所以,不能把媒体简单理解成“魅力”的转述平台(不是足球真的让我们喜欢,而是媒体教导我们去喜欢)。媒体,从来不安于“传声筒”的角色,它自己就是声源,它需要言说,需要把自己的“心智”表达出来。所以,媒体其实在制造“魅力”,重要的不在所述对象,也不在观众,而在其言说本身。

显然,媒介为大众生产的欲望,很多情况下超出了基本需要的正常尺度。也就是说,它为大众生产了许多“额外需要”、“额外欲望”。如马尔库塞明言,资本主义大众文化的基本逻辑就是生产这一对大众而言奢侈的额外需要,以此控制大众并刺激资本的增殖。所以,这个时代,我们消费的很多产品或对象(如时尚、流行、名牌、高消费等)在生产时代看来并不必须。但对于“额外需要”的生产却构成了消费社会正常运行的一个基本尺度。一则,匮乏消除,人们才有闲情雅致过问和寻思自然需要和基本需要之外的事情。另外,生产的饱和要求生产者挖空心思探索一些新奇的能够带来新利润的商品消费形式,并采用这种方式从更深层面控制大众。

二、媒介文化与消费观念

消费欲望对大众的作用是直接的、外在的,相比而言,消费观念的作用则是间接的、内在的。很多情况下,消费欲望的获得依靠消费观念的潜在引导。可能你对某一商品暂时没有能力、没有条件、没有兴趣或没有直接的消费欲望,但种种消费观念已经借助于影视、互联网等媒体文化的宣扬潜移默化到你的内心深处,虽然未必马上现实化,却可能成为你工作、学习、奋斗的一个动力,从而可能改变你前行的方向和选择。正是因为消费观念的持久性、稳定性、引导性甚至决定性特点,媒介文化才会对之大加开掘,通过有目的的培植和暗示让大众的消费欲望“自然”生成。这样一来,媒介的动静开始变得悄无声息,它成功地隐藏自己但又不影响达到目的。

但问题在于,消费主义观念到底是什么?

这似乎是一个不言而喻的话题,很少有论者对此作出界定,其实简单的话题往往需要深入思考。

1 消费的神话

消费主义观念的核心构成是消费(即购物和解读消费文化时产生的意义阅读)。它借助广告和影视节目等媒介文化形式向消费者暗示了消费行为与快乐体验之间的“本然”联系,从而在观念上制造一种二者“等价交换”的错觉,好像购买商品同时,消费者也会买到快乐。当然,这种快乐既包括物质层面的,也包括精神层面的愉悦。正因为消费主义观念与快乐之间保持的这种微妙联系,所以它才能深入人心,它比单纯的欲望更富精神性、更富美学价值。

消费,不只是物质消费带来的快乐(即购物)。文化消费也能产生强烈的,比如看球时候球迷的兴奋、疯狂,特别是在现场,据说,能给人带来特殊的生命体验。对这种的解释,有一种看法认为消费这些文化同时,消费者解读出一种特别的意义,这种意义指向于娱乐、。另一种看法认为这种娱乐因素产生的根本原因在消费文化的文本中,即娱乐与消费文化文本有一种本然的联系,它早已被消费文化编码、预设,所以观众解码时,很轻松就能得到其中的快乐。

精神层面的愉悦,常常指向于某种关于理想栖居状态的幻觉以及由此带来的关于未来的美好设想。所以,消费,深层指向不在当下生活,而是诉诸于未来时态,指向于未来的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设想和憧憬,从而滋生对当下生活的不满,如柿洛赫所说,我们没有信心,我们唯有希望。希望是人的本质,是人性与存在的基本需要。购物给人带来的就是这一“希望”,一种走向美好新生活的向往。这其实是一种乌托邦的幻觉,但却迎合了人们意识深处的乌托邦情节:消费主义观念正好利用幻觉的这一特点并大做文章,电视广告是其中表现较为突出的例子。我们发现,电视广告在兜售产品同时,不无余力地将自己与美好、和谐、团圆、幸福、青春、爱情、健康、快乐、平安、进步、成功、杰出、发达等联系起来。所以,广告常常以此鼓励大众消费,建议我们通过消费来改变我们的生活状态。

2 消费的精神哲学

消费主义文化,并不简单停留在和魅力制造的层面上,而是以其“丰富”的哲学内涵渗入当代人的精神生活,它隐秘地联系到个人的价值实现、身份建构和社会认同,从而

在观念上制造一种消费能够帮忙建构人主体性的感觉。

从哲学角度来说,社会最基本的资源是时间和空间。人的有限性源于个人时空拥有量的有限,痛苦由此滋生。所以,人们希望尽可能突破这种有限性,也即实现突围(突破有限性的包嗣)。突围的方式很多:有物质性的,通过剥削、掠夺、交换等方式获取别人的时间和空间;有精神性的,借助艺术、哲学、宗教、道德等修养方式,通过遗忘时间来恒化时间,或通过建构庞大的精神影响力来扩张自我本质力量的地域性和历史性影响,以此获得精神不朽。有主动性突围,如努力奋斗、创造;有被动性突围,如精神分裂、自杀等。

今天,突围的方式尽管花样有增无减,却有合流趋向。也就是说,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突围方式被锁定在“消费”之上。菲斯克说:“在晚期资本主义的消费社会中,每个人都是消费者。消费是获得生活资源的唯一方式(不管这些资源是物质的――功能意义上的资源,如食物、衣物、交通工具等,还是符号――文化意义上的资源,如媒体、教育、语言等)。”人们似乎认识到,产品由众多的时空单位组成,它凝结着他人劳动与创造的时空结晶。所以,通过“消费”――一个借助货币展开的简单交换行为即可合法地占有他人的时空资源,可以有效地弥补自己时空资源的不足,或者说扩张自己时空的占有量,从而有效地实现生命的突围。所以,占有更多金钱并拿来合理消费与自己的人生追求并不冲突:某种意义上说,消费这种突围方式有一种更为直观的生命扩张和自我救赎效果。

其实,突围不尽是个体私人空间的拓展。就其现实层面而言,它还意味着个体在芸芸众生中的与众不同,意味着突破一般性平均状态从而建构一种与众不同的价值展示(独特性),以此显示自己拥有更多的资源或更优的资源配置。这种显示显然与个人的价值和社会的认同纽结在一起。于是,占有更多的物或更优的物,成为身份的一种叙事。

这种标志和身份的无声叙事能够给精神带来一种满足感,并让人感受到自己的与众不同,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光彩,从而在精神的中获得一种似想式价值实现和个性突围效果。消费文化影响了个人的身份建构,表述了一个人的社群归属。

二、余论

媒介文化为大众生产消费欲望和消费观念,说服并驱动消费者将“消费”作为存在之第一要务。

当然,媒介的施动机制往往不是直接诉诸理性,很多时候在无意识层而潜移默化。这是媒介的高明之处,因为理性层面的进攻是艰难的、难以持久的,而无意识层面却是根深蒂同、深入骨髓、影响深远,同时也是容易进攻、易于得手的

第3篇:物质文化与大众消费范文

关键词:体育消费;消费行为;体育文化意识

大众体育体育消费行为作为一项时尚运动已发展成为大众体育运动成为我国的“朝阳产业”。随着人们体育价值观的不断变化,体育消费观念在不断更新,体育消费行为随之增加。人们的健康意识及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采用参与大众体育健身的方式提高自身健康水平,这就为我体育的产业化、商品化和市场化提供了有利的内部环境和外部条件。目前,我国大众体育文化意识、家庭体育消费已经成为大众体育消费合理化的内在动力。研究分析新时期大众体育消费行为的成因与发展,目的是探讨大众消费行为的发展轨迹和某些规律,总结新鲜经验,进一步发展我国的体育消费事业,有利于引导大众建立正确的体育消费观念和行为,促进社会和谐文明的发展,不断扩大内需,进而推动我国体育产业经济的发展。

1、促进大众体育消费行为的内部因素

⑴体育观念的更新为大众体育消费提供了新视野。群众消费观念的转变,使人们的体育价值观念和健身意识有了全新的认识。它正在冲击着几千年所遗留下来的各种陈腐的价值观念,以前人们认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这种思想已经被逐渐否定,“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不断升华。同时,个人从事体育消费的资金、时间、环境条件正在得到改善,这对体育消费行为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对体育产业市场的消费者而言,购买消费体育产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得到身心上的满足,掌握体育运动技能、提高体育运动成绩、促进身体健康成为了体育消费的副产品。体育产品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体育运动相关知识的各种需求,其中包括对体育运动欣赏、参与体验体育运动技能等。

⑵现代人存在意识的升华激发起对个人完善的追求。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由原来对神崇拜逐渐转变成为对人自身的尊重,人们的存在意识也在不断被强化,因此人的价值和自我完善意识也不断的增强。在这种大环境下,体育活动及体育消费行为也备受关注,成为增强体质、愉悦身心、培养高雅风度的强有力手段。网球、高尔夫球、体育舞蹈、拓展训练等休闲娱乐项目日益被人们喜爱,成为发展社会交往和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手段。这些体育活动项目和手段,均带有明显的体育消费性质。

2、促进大众体育消费行为的外部因素

⑴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是启动大众体育消费行为的基础原因。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健身意识的增强。随着深化改革,我国社会、经济、文化水平逐步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均得到显著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基本满足,有经济能力来满足娱乐、体育等多方面的心理需求。我国的产业布局中,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越来越占领主要领域。我国的体育健身运动和大众体育消费正是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扬帆远航的。

⑵余暇时间的增多,为大众体育消费提供了时间保障。余暇时间的增加,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使人们参与休闲体育活动成为可能。在休闲体育中增强体力、放松心情、释放压力、发展个性,成为人们生活需要。如何合理安排余暇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已经成为社会民众日益关注的问题。因此,社会余暇时间的增多,为大众体育消费提供了时间保障。

⑶政府的积极倡导,使大众体育消费行为登堂入室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我国经济总体目标与体育健身运动的目标一致。发展体育产业,倡导体育消费,已成为现代社会各国政府的基本政策之一。因此,我国的经济和体育产业政策。也会成为推动大众体育消费的重要外部条件。

⑷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负面影响对人的健康和体质产生了威胁。都市生活,交通通讯工具便捷,生活服务的社会化、自动化、完善化,使人们在生活中的投入的体力大为减少。随之而来的便是现代“文明病”“亚健康”成为常见病,若想改变现状,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需借助于系统的体育锻炼。这些都是推动大众体育消费行为不可忽视的外部条件。

总之,当生产力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后,广大居民的物质生活得到较大程度的满足,人们对自身的享受和身心的愉悦需求更加强烈,相应的市场需求水平也会有所提高。目前我国大众体育消费行为有了一定的发展,正逐步成为广大群众生活的基本内容。可以想像,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大众体育消费行为还会有新的前景。

3、大众体育消费行为的发展趋势

⑴健身性体育消费将成为大众体育消费的一种潮流,随着我国《全民健身指导纲要》的进一步实施,人们的主体意识不断加深,对身体健康、身体极限的需求更是迫切,“花钱买健康”将获得更多民众的认同,参加各种类型体育活动的人数也会越来越多,所带来的体育消费额因此会随之增多。

⑵娱乐性体育消费会成为大众体育消费的重要选择。在当今我国开展的体育健身运动中,娱乐体育异军突起,得到社会各个层次人们的青睐。娱乐与旅游相结合,群众体育活动与游戏相映成趣,各种休闲体育内容丰富,成为现代体育健身运动的特别。

⑶观赏性体育消费逐步升温。观赏性体育消费是娱乐性体育的一种特殊形式。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在劳动之余会越来越注重追求高质量的精神生活,把观看高水平运动竞赛作为休闲娱乐的对象之一。另一方面,我国正在进行的竞技体育体制改革,也会加大竞技体育竞赛向社会渗透的力度。观看各种体育比赛和表演的群体,仍以青少年为主,并会逐步地向中老年拓展。

⑷劳务性体育消费会随着社会服务业的扩大而成为更多人们涉足的领域。随着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锻炼意识的增强,受科学指导和体育劳务的社会需求也会随之增加。各种体育项目的培训班、俱乐部、活动站等有偿服务形式就会随着适应各种人群的特殊要求而不断兴盛起来。

⑸体育用品消费将进一步扩大。广大群众体育健身运动的发展,必须以一定的物质条件为基础。这样,同体育实践活动密切相关的体育服装、鞋帽、器材、设备等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作者单位:河北联合大学)

基金来源: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2014040803)

参考文献:

[1] 张加军,吴海鸥.体育消费心理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04).

第4篇:物质文化与大众消费范文

论文关键词:消费主义 消费文化 消费行为 符号价值

论文摘要:随着西方工业化的完成,多数国家成为“富裕社会”中的一员。在这种背景之下,人们的消费模式从主要满足基本物质需要到考虑所购物品的象征意义,从消费物品本身到消费符号价值,导致了消费主义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在这种消费文化的影响下,人们通过以商品所具有的符号性以及消费的过程彰显自己的个性和品位,是一种符号化的消费。

一、消费主义与消费文化

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西方工业化的完成,特别是随着福特主义大规模标准化生产模式的推展,以及其著名的工人每周薪水不低于6美元的工资标准的实施,促进了社会生活的变迁并使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一方面经济繁荣下资本的扩大和商品的大量生产带来了各种新型的消费品,使得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有了更多的选择;另一方面工资的提高使得人们在购买这些新型消费品方面有了足够的购买力。二战及二战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进入“富裕社会”(加尔布雷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变得相对富裕,消费模式从主要考虑基本物质需要到考虑所购物品的象征意义。这时,社会进入了大众消费的社会,人们在消费上背离了使用价值而走向了另外一个极致,即奢侈品的消费逐渐普遍化、大众化和民主化。

如果说消费主义是经济大发展与工业化的产物,消费主义文化则是消费主义的特定表现。随着消费主义的盛行,人们在传媒的宣传与影响下,消费需求被不断的创造,消费者总是处于“欲购情节”中,追求体面的消费和无节制的物质享受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这种消费模式的产生与盛行导致了消费主义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消费主义文化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它煽动了人们的消费激情,刺激了人们不断购买的欲望。

二、消费文化的核心——符号价值

消费本身作为一种文化,它代表了抑或勤俭节约、抑或消费至上的生活方式,它是沟通和交换的系统,是被持续发送、接收并重新创造的符号编码,是一种语言。通过这个沟通系统中,人们借由所消费和购买的物品来实现人际交往与身份归属,亦即人们购买的商品具有了语言和符号的意义。随着大众传媒的日益发展,各种符号被不断地制造与传播,使得当代人犹如置身于符号王国之中,符号成为了当代人的图腾。特别地,每个人都处于由流行催生的符号系统之中,一味地追求符号所带来的价值。鲍德里亚认为,在消费社会,符号的过度供应或者符号生产的泛滥,使得拟像与真实相背离,真实消失,世界成为拟像的世界。鲍德里亚在其著作《消费社会》中认为符号本身是有价值的,即人们消费商品并非只是消费物体的使用价值,而是消费以承载于商品中所代表的社会地位和权力等因素来计价的符号价值,这种符号的价值区分和标示了消费者的社会地位、文化品位和生活水准。这是鲍德里亚构建消费文化的核心。

三、消费符号化——消费文化构建的消费行为

根据社会的发展以及消费所表现的形态,可以把消费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的消费是纯粹的物品消费,只看重物品的使用价值,以维持人们基本的生存需要;第二个层次的消费是交换价值的消费,即通过交换来表现自己富有,来证明自己的购买能力;第三个层次的消费是对符号价值的消费,要求在消费中突出商品的符号价值,即商品的文化内涵,以表现自己的个性和品位,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消费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经济生活中所形成的对消费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共同信念,是构建消费行为、培养消费偏好的一种文化规范。在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的现代消费主义文化之下,第三层次的消费即对符号价值的消费成为一种趋势和主流的生活方式。在这种消费文化之下,最明显的一种消费行为就是消费的符号化。

消费符号化表现为两方面的意义:第一方面商品本身具有某种符号象征性,对这种商品的消费表现为对符号的消费;第二方面是人们把消费本身作为一种符号,通过消费这程来实现社会表现与社会交流。首先商品所具有的符号象征性导致了消费者对符号的消费。因此,符号的消费指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除消费产品本身以外,还消费这些产品所象征和代表的意义、心情、美感、档次、情调和气氛,它是将消费品作为符号表达的内涵和意义本身作为消费的对象。这一点比较充分地体现在对品牌或名牌的消费上。其次消费作为一种特殊的符号,人们把这一符号作为区分身分、社会地位的依据。人们在消费时,对物品的选择其实是对依附于这些物品上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进行选择,人们通过消费这一行为使他们从一个社会阶层向另一个社会阶层迈进,或者在同一个社会阶层中进行比较。也就是说,消费不但是物质消费的过程,而且也是文化、交往和社会生活的过程,它是人们用以建立身份识别的一种途径。

参考文献:

第5篇:物质文化与大众消费范文

【关键字】消费异化 消费符号 大众传媒

波德里亚从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商品和物的研究开始,逐渐进入符号的消费领域,建立起以符号为主导的消费社会理论,并从人们的消费行为中看到商品对人的本性的支配和异化。随着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个人的消费已不再满足于物品的功能性而更多的指向消费符号,波德里亚犀利地批判大众传媒加剧了物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分离,在消费背后加剧了人际关系的空虚以及社会差异秩序的重建。

一、大众传媒――消费符号的制造者

我们处在一个“消费”无处不在的时代,同时也处在一个“传媒”无孔不入的时代。“媒介即讯息”这句神奇的预言,展现了大众传媒的巨大魔力。大众传媒以其跨时空、多媒体传播以及双向交互式的优势渗透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这同时也给消费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商业利益与发展契机,由此消费社会呈现出独特的生产与消费逻辑。在波德里亚看来,当代资本主义已由马克思所关注的生产主导性社会,转变为晚近的消费主导社会,“生产”的支配性地位已为“消费”所取代。①

在消费社会中,人们追求的不是物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其“符号价值”,消费社会的物品则形成一个象征性体系,一个符码化了的结构系统――“物品系统”。列维・斯特劳斯原则概括了这一消费逻辑:即赋予消费以社会事件性的,并非它表面所具有的那些天性(如满足、享受),而是它赖以摆脱那些天性的基本步骤(这一步骤将它规定为编码、制度、组织系统)。就像亲缘系统并非建立在对血缘和血统关系、对某种天然条件的迫切要求之上、而是建立在某种任意的分类命令之上一样――消费系统并非建立在对需求和享受的迫切要求之上,而是建立在某种符号(物品/符号)和区分的编码之上。②人们消费时对物品的符号性追求已经远远超过了对物品本身功用性的追求。波德里亚写到:“洗衣机可以用任何其他物品来替代。无论是在符号逻辑里还是在象征逻辑里,物品都彻底地与某种明确的需求或功能失去了联系。确切地说这是因为它们对应的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东西――可以是社会逻辑,也可以是欲望逻辑――那些逻辑把它们当成了既无意识且变幻莫定的含义范畴。”大众传媒在当今的消费时代中充当了最好的符号制造者,它实现了文化、宗教、艺术、哲学与商业、政治、消费、娱乐等的有机融合,形成流行中的大众文化,西方社会的统治阶级通过对大众文化的兜售,填充着人们的闲暇空间,从而操纵广大受众的思想和心理。大众传媒将“自我消费”的概念用不断提升自我形象与修养的种种谎言所替代,而个体则自愿并愉快的接收了这种隐性的心理操纵。

二、消费,另一种不平等

社会财富生产过程的快速发展,消费节奏的加速,需求的连续进攻,生产力的巨大提升引起更为狂热的消费需求,似乎每个人在消费面前都获得了平等自由。然而,消费领域是一个赋有结构的社会领域,消费需求的一系列等级,与身份和财富的等级一样,根据一种绝对的原则,在社会上是有选择性的:需求和满足会自上而下的渗透。这一规律作为消费的潜在逻辑,破坏了资源分配的平等性。这种具有消费差异的社会现象,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区分,这种区分的逻辑构成一种无法控制的变量――一个有关家族或背景的社会文化变量,一个由财富水准控制的资金变量,一个起决定性作用的结构变量。

资本主义消费社会的结构逻辑以“自由”、“民主”、“平等”等价值口号为标榜,而波德里亚在批判消费社会体制建构的合法性时说,当代社会系统并没有把它对社会的总体控制“建立在那些伟大的平等原则或民主原则之上”,“即使这些原则通过学校和社会培训的教育已经深入人心,但是这些关于权利、正义等等的有意识的平等原则仍然相对脆弱,且永远不足以实现社会一体化,因为它们太明显地与这个社会的客观现实不符。”③大众传媒利用广告实现了人的认识与事实真相的异化,掩盖着消费逻辑的差异性,媒介符号通过构建社会真实使个体忽视了需求与消费能力之间的鸿沟。然而,在广告刺激下膨胀的消费需求并没有因为社会产品的丰富而得到满足,而是通过铺天盖地的传媒信息,使个体深陷于社会建构的符号世界之中,人真正成为符号的动物。

三、大众传媒下的消费异化

在过去的那些世纪中,异化的重要原因是人们把他生物学上的个体出租给技术设施:他是工具的负载者;不把作为工具负载者的人组合起来,机器系统便不能建立。这种职业的特征是具有使人在心理和生理两方面成为畸形的效果。④波德里亚将异化理论深入到消费领域中,随着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这种现象在新的传播方式、消费方式下变得越来越突出。当人们结束了一天的劳作,拖着疲惫的身躯坐在电视机、电脑旁“休闲”、“娱乐”时,他们实际是在进行另一种生产劳作。加拿大批判学者D・司迈斯说,人们看电视的时候其实也是在为广告主“打工”。随着大众传播的全面繁荣,媒介在某种意义上扮演着消费异化的帮凶,人们生活在媒介营造的拟态环境中,这种虚拟真实构成一种新的异化力量,生存在这种拟态环境中的人们,变得远离真实生活,失去批判精神的单向度的人。

波德里亚指出大众传媒通过技术程式提供给受众强制性的信息,即对世界进行剪辑、戏剧化和曲解的信息以及把消息当成商品一样进行赋值的信息、对作为符号的内容进行颂扬的信息。简而言之,就是一种包装和曲解的功能。⑤媒介通过信息彼此穿插、有条不紊的承接,强制性地造成了历史与社会新闻、事件与剧目、消息与广告在符号层次上的等同。马尔库塞对此提出质疑,“人们当真能对作为新闻和娱乐的和作为操纵与灌输力量的大众传播媒介作出区分么?”⑥从消费方面来看,受众在大众传媒中接收的是从工业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大众文化,在其机械的、雷同的程式活动中,被动的接收逐渐转变成痴呆化的默然。霍克海默曾说,在闲暇时间里统治人们的机械性和在工作时统治人们的机械装置绝对是一致的。消费并不是通过把个体们团结到舒适、满足和地位这些核心的周围来平息社会的不平等,恰恰相反,大众传媒通过对信息的编码将消费理论潜移默化地输送给消费者,使其无意识地进入游戏规则。个人需求的满足以集体语境为索引,在寻求自我独特性的消费行为时被普遍范例及编码所同化,人们按照商品符号系统所进行和获得的区分个性化消费,实际上也是一种虚假的区分和个性,它只是消费体系下的一种无实质内容的差异。这样消费被规定为:

1、不再是物品功能的使用、拥有等等;

2、不再是个体或团体名望声誉的简单功能;

3、而是沟通和交换的系统,是被持续发送、接收并重新创造的符号编码是一种语言。⑦

大众传媒以这种方式迎合了消费的符号系统,而后者又以其神奇的消融能力再生产了大众社会,人们则被隔离孤立成为孤独的、麻木的的人。

在消费社会里,销售者利用广告源源不断的向个体推销者护肤、香水、保健、服饰等物品,个体则在自我满足中对自己着装、打扮、护理,一句话即“自我创造”,实质上他是在自我消费,而这种消费是将美、魅力、品味等真实品质的自信建构在大众流行文化搭筑的集体范例中,传统的自发消费被媒体化了的符号系统所取代。这种情况下,个体之所以进行自我消费,是因为他与自己的关系是由符号表达和维持的,而那些符号则构成了集体范例,这一集体范例则构成了真正的消费物品。男性范例的实质是竞争性和选择性的品德,女性范例则更多的催促女人进行自我取悦,他们共同消费着这样一种装饰性文化。事实上,文化在这里是“美”的一种附加的奢侈效应――文化和美已经丧失了自我实现的本来价值,而变成了多余的事实,成了“被异化了”的(间接实现的)社会功能。⑧

结语

波德里亚对消费文化研究的后现代主义符号学观点,为人们更好地理解消费活动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尤其在传媒、消费、时尚、休闲等日常生活事件的符号意义中,看到了当今大众传媒时代消费的隐蔽的内在机制。在波德里亚的消费理论中,符号学作为整个逻辑分析的支撑,消费社会的“所指”是在符号学的视野中展现的,这种展现又对消费社会做出的一系列价值评判的基础。但是,这种方法作为一种把握社会总体的方法论,本身是有一定缺陷的,其根本缺陷在于:它作为方法论视野如果成为一种仅有的视野,便会转化为对整个消费社会的物质基础和巨大感性现实的符号化抽空。尽管如此,他的消费理论给当今以休闲、娱乐为主导的大众传媒提出了警示,时下人们在时尚消费方面的思想观念已经产生了较大转变,从以往的“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到今天的“彰显个性”、“追随流行前沿”。在这一消费价值观念的变化中,在追随西方消费理念的同时,我们应时刻警醒消费名牌商品所带来的优越感受及消费中的不平等。

参考文献

①李彬:《媒介话语――新闻与传播论稿》[M].新华出版社,2005、118

②③⑤⑦⑧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70、89、129、88、94

④吉尔伯特・西蒙顿:《论技术对象的存在方式》[M].巴黎:奥比埃出版社,1958:103

⑥马尔库塞 著,李小兵 译:《单向度的人》[M] .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9

第6篇:物质文化与大众消费范文

【关键词】设计 消费 现代性 发展

引言

现代设计将新的材料与更具视觉效果的创意联系起来,具有理性和非理性的双重特征。设计的最首要目的就是刺激消费。随着批量生产与大众消费的发展,直接催生了设计领域现代化发展,设计在艺术与工业制造之间架起了桥梁,产品以及各个开发领域空间不断壮大,更多的消费者被吸引,同样更多的文化信息也被带动起来进行相互传递融合。

新的消费者将物质文化作为宣扬自己追求和自我身份价值认同的方式,并更多地享受到现代设计带来的越来越多便利的服务,和更具视觉吸引力的商品形象。设计带动了市场,刺激了消费,带动了大众品味的扩张以及自我追求意识的觉醒。各个因素之间相互作用,成为了现代社会物质文化发展和商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设计与消费更具有现代性,在现代物质文化社会中发挥着更关键的社会和文化作用。

1 现代设计影响消费的身份认同

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发展趋势下,竞争与相互之间效仿创造了更大的社会需求,并且,科技的进步以及现代劳动力的合理化分工促进了新兴产品的销售和发展。在这样的环境中,消费者也开始享受新的设计产品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和舒适,同样,这也是对自己在社会中的身份认同。他们通过接受现代设计的视觉和物质文化性,来确认自己的社会地位。新一代消费者不断地追求新兴产品,对传统提出了质疑,不断追求时尚和新潮,这逐渐成为了他们显现身份和追求个性特征的一种方式。这同样反映出了大众品味的多样化,这种日益觉醒的个人身份认同,也意味着对过去个性泯灭和产品专制垄断的反叛,代表了人们不断追求发展和变革的强烈愿望。这种情况的不断发展,推动设计师处于了消费文化的中心。

现代消费模式逐渐转变为消费者对物质环境的选择,而反过来这样的物质环境也同样是消费者为自己选择和创造的。大众消费群体对自我价值的认同成为了推动现代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新的物质文化不断兴起,这样不断扩大的大众需求,促进了市场的不断膨胀,在社会和经济上促进了设计领域里的创造和发展。

2 现代设计下消费品味的扩张

现代设计将产品的形象和审美功能结合在一起来吸引消费者,现代的购物方式和现代世界相互交流的方式也给产品赋予了一种新的力量,设计开始逐渐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并且设计逐渐担任起为社会精英服务的角色,这种观念是消费品市场发展和大众品味扩张的结果。工业与艺术结合起来,装饰艺术和品味之间关系更加密切,并且工业产品越来越多地被各个社会阶层所接受,那些具有良好设计和外形审美的产品更多地代替了单纯具有装饰艺术的产品。这开始成为了各个阶级区分社会等级的角色的标准,成为了表达自我追求和成就的手段。并由此引发的“炫耀性的心理消费”,人们开始选择更具有良好设计,并且更具时尚和品味的产品,来宣扬自己的社会层次。

对于不断追求新款的消费者,现代设计的任务就是抓住一切细节,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设计师就需要在不断追求商品的消费者中对产品的“消费符号”不断地进行更新,以此来促进消费,带动市场。现代设计将理性和非理性结合起来,将生产和消费结合起来,使现代消费具有新的视觉和物质框架,在这种情况下带来的消费品味的扩张,更多取决于现代设计在炫耀性消费的市场和社会文化需求里扮演的角色和任务。

结语

现代设计可以用来满足消费者,并且激发和鼓励消费者去购买,以此来形成自己的身份认同。其实,在现代设计影响下形成的消费文化,更多地是受到了通俗大众文化的影响,设计与消费文化以及在商业领域形成了更加密切的联系,新一代消费者将物质文化作为手段来确立并传达自己的身份认同,在市场中获得越来越多的有力服务,这一切因素的相互有利影响成为了现代设计发展的基础。设计处于消费和生产交界的独特位置,并展现一种全新的现代的视觉和物质文化框架,这种文化定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在炫耀性消费和市场文化需求中担任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

在当下社会中,现代设计成为了促进市场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它不断迎合扩大中的消费群体,引导大众品味发展的方向和提升,形成了自我身份的认同,由此带动消费的不断增长。尽管消费不是设计形成的唯一背景,但是设计通过视觉表达和物质来表达自己,并且以构成消费选择的品味为中介,在现代性的大环境中,二者始终相互影响相互发展,并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强有力的冲击,作为设计师,这值得我们不断进行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第7篇:物质文化与大众消费范文

【关键词】消费 异化 女性 大众传媒

一、消费时代背景下的消费心理

美国著名摄影家巴巴拉・克鲁格(B-

arbara Kruger)在其代表作《无题》中,大胆提出了:“我买,故我在”的口号,直言不讳地宣告购物即存在的生活哲学,张扬着一个大众消费时代的来临。在这样的时代里,女性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她们通常既是流行趋势的追随者,又是流行趋势的制造者,她们热爱消费,追捧消费,消费是她们永远津津乐道的话题与体验。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句最朴素的话语却能最深刻的表达女性永远追求美丽的心理根源。莎士比亚曾说过:“上帝创造女人一张脸,女人又给自己一张脸。”很多女性都希望自己是最美丽,最与众不同的那一个,所以必须通过某种诉求来满足自己的愿望,她们找到了,这个支点就是消费。著名哲学家J・伯德利亚尔指出,现代社会的消费实际上已经超出实际需求的满足,变成了符号化的物品、符号化的服务中所蕴含的“意义”的消费。①我们可以理解为由物质的消费变成了精神的消费,人们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主要不是为了它的使用价值,而是为了寻找某种“感觉”,体验某种“意境”,追求某种“意义”。

女性消费在消耗商品物质属性的同时更加看重的是对于商品所承载的符号和意义的消费。实际上,消费带来的早已超出了使用该物品本身。

二、女性消费行为的实现

1、大众传媒的引导

流行往往跟意见领袖分不开,意见领袖是指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人物。他们在特定领域内的威望和层次使他们在传播效果上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意见领袖的身体力行,可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更容易让受众信任和造成声势,从而达到扩大产品影响力的作用。以电视媒介为例,很多时尚类节目都邀请当红明星作为嘉宾,将她们的衣着打扮从头到脚地分析,实际上从内容和形式上呈现出明显的消费主义特征,充当了广告重要的“帮手”,共同引导女性走入消费社会。在与嘉宾互动的同时,已经给出了富有感召力的意见,来暗示女性应该如何消费。之后便有较时尚的女性大胆吃了第一只螃蟹,领潮流之先,形成规模之后,再通过各种方式带动紧跟潮流的年轻女性,最后让四五十岁的阿姨们也开始蠢蠢欲动,甚至十几岁的小姑娘也经不住诱惑,开始加入流行大军,于是新一股的流行展开并开始大放光彩。此时大众传媒充当的角色不外乎“造梦工厂”,并领导广大女性成了“追梦人”。

2、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

除了大众传媒的积极引导,其议程设置的功能反映出来的反复强化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美国传播学者麦库姆斯和肖认为大众传媒的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②也就是说,在女性消费问题上,人们对什么在流行,判断什么是时尚,与大众传媒反复报道和强调的问题之间,存在着一种高度的对应关系。有调查显示,我国80%的女性每天花在电视传媒上的时间超过1小时,可见女性与传媒之间存在着重要的联系。打开电视,“完美女人”的形象无处不在,铺天盖地的广告更是将某种暗示发挥得淋漓尽致,其中的女主角无一例外都拥有完美的肌肤,乌黑的秀发,曼妙的身材,动人的双眸,洁白的牙齿……不管你有意还是无意留心这个,它都在连番轰炸着你的眼球,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你的审美,最后甚至改变你的态度,让你把这些当成女性梦想的目标。此时传媒给人的错觉就是,做女人就应该是屏幕显现的那个样子,于是女人就开始暗自思忖自己和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之间的差距究竟有多大,并想努力缩小这个差距。电视无法左右你怎么想,但它可以通过设定你的“思考对象”来影响你,也就是以告诉人们“想什么”的方式来把他们的关心和注意力引导到特定的问题上。事实上,“完美女人”就是大众传媒已经设置好的目标,通过不断的感官刺激,帮助女性通过消费来实现这一目标。

三、女性消费异化及大众传媒的责任

1、消费异化成消费文化

异化是指人创造的东西反过来支配了人。消费异化则指消费对人的异化。消费异化脱离了人的真正需要,最终导致了人性(自我)的毁灭。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规律要求不断地发展生产,因而必须不断地扩大消费。它动用一切宣传机器不择手段地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资本主义使人变成了消费的工具。人们无止境的“消费的渴望却已失掉了和人真正需要的联系”,是“人为制造的需要”和虚假的需要。③对这些虚假的需要和欲望的无限制满足导致了人的精神麻木,最后导致了自我的毁灭。审美内容的娱乐化和欲望化,刺激消费欲望就成了消费文化的主题。

2、大众传媒成女性消费异化诱因

在消费主义的情境下,消费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实际需要的满足,而是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女性潜在的,甚至本没有的欲望被挖掘或者制造出来,而大众传媒对这种创造出来的“虚假需求”进行推波助澜。比如对国内富有阶层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渲染,将奢华铺张的生活方式演绎得淋漓尽致。女性在媒介呈现的图景中逐渐迷失,除此之外,电视剧、电影、广告带来的文化冲击力不容小觑,韩剧中的男女主角通常外表俊美,衣食无忧,奢靡的生活方式挑战着受众的欲望极限,也刺激她们对人生意义、价值观进行再定义。而这种引导方式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过度”消费。

因此,在大众传媒的劝导下, 几乎所有的梦想都可以通过“消费”来实现。女性渴望美丽不老的容颜,可以通过消费美容产品甚至整容手术实现;女性需要完美的秀发,可以通过消费洗发水、护发素实现;女性追求曼妙的身材,可以通过消费减肥药、整形内衣来实现……正如马克思所言: “我是什么和我能够是什么,决不是由我的个性来决定的。我是丑的,但是我能给我买到最美的‘我’。”④最后,人们悲哀地看到,“希望重新发现自己的身体”而献身于香水、衣服、美容的女人在消费社会中便越来越多, 她们只能通过“买入”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通过堆积物品来显示自身。⑤久而久之,一种以物质利益为重的生活方式被不断刺激起来的消费行为建立起来了。而这种异化消费是“给我们的神经不同程度的刺激,不会使人的内心充满快乐,一种没有快乐的生活又会迫使人去追求新的、越来越富有刺激的享乐”。⑥因此,当今女性物质消费的骤增与精神消费的冷淡极其不协调。这种消费可以使人的需要获得畸形满足,一方面是物质需要的过度满足,另一方面是精神需要满足的物质化。人们不会真正感受到快乐,也不会真正收获到幸福,更不会在物质丰富的消费时代自由自在,相反,她们被束缚在消费“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目标中盲目攀比着、追求着而不能自拔,疲惫不堪。

3、大众传媒对女性消费的正确引导

爱美是人之常情,女性对美的理解决定着她们美的品位。一味地追求外表之美而失去理智去疯狂地追赶流行时尚,则不免被消费异化,被商品物化,人生的目的也不可避免地流于庸俗,也会使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受到抑制。而大众传媒不仅担负着传播信息引导舆论的职能,也应该担负构建健康的社会文化氛围的社会责任,大众传媒所传播的内容对社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无论是电视节目还是广告,在完成传播商品信息的同时,还应该客观、公正地解读女性及其消费文化,引导女性从大众传媒中利用、吸取其有益的传播信息,在大众文化、消费主义文化的洪流中认清自我,以获得独立的人格、创造精神和女性不断的自我完善。这样,最终形成大众传媒和女性消费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实现传媒经济更大发展和女性消费文化健康发展的共赢。

最后,对于女性来说,并非只有靠物质的“武装”才能提升自身的价值,只有内外兼修,形成一个独立成熟的头脑,才能使生活充满意义与活力。女性只有勇敢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并积极应对,才能在与困难的斗争中使自己不断地完善,也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美丽的女人。

参考文献

①[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和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②M.E.麦库姆斯和D.L.肖 著,郭镇之、徐培喜 译:《议程设置》[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③E・弗洛姆 著,孙依依 译:《为自己的人》[M].北京:三联书店,1988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52-153

⑤蒋原伦:《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M]. 北京: 中央编译出社,2004

⑥E・弗洛姆 著,关山 译:《占有还是生存》[M].北京:三联书店,1988

第8篇:物质文化与大众消费范文

关键词 新媒体社交环境;物质时代;符号消费;炫耀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9-0043-02

中国幸福学观点认为,人的本性是不满足的,炫耀是我或我们的事物比别人好的满足感通过分享、张扬、甚至挑衅的方式向外宣示的行为。通过从心理学角度了解“炫耀”定义之后,新媒体社交环境下的炫耀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炫富传播,标志性事件郭美美炫富、显摆奢侈品的帖子广为转载。郭美美通过新媒体社交中的微博工具将自己的炫富心理一览无遗的展示出来,虚荣心是根本驱动力,炫耀的是富有的贵族阶级心态,带有的夸富性质。

另一种是分享,整个过程不是带有奢侈的贵族心理,表面上看常常是分享美食、服饰、珠宝、休闲、旅游、体验……这些较平常的生活状态和经历。据观察显示,这类人平均年龄在16岁~32岁之间,包括学生(国内大学生或海外留学生)、公司白领、家庭妇女、网络代购者,以女性居多,他们基本是互联网时代下的积极分子,使用智能手机,拥有微博、微信、QQ、博客、论坛、淘宝等社交APP,平均每天花费至少3个小时在社交空间中,以发照片、发文字为主要手段,分享以消费为主的生活体验,寻求关注,满足精神需要,直抵炫耀本质,分享是显性特征,受众不会承认自己当时的炫耀心理,他们会始终认为自己只是一时兴起,借用新媒体心情。但是如同“羡慕与嫉妒”一样,“分享与炫耀”有必然联系,隐形在分享之下的心理在新媒体社交环境中更易发挥。

1新媒体环境下追求“符号消费”

新媒体决定了全世界处于高度融合的时代,广告营销、网络销售、资金流动等互联网消费运行,使受众进入到强大的互联网系统中,通过互联网,我们操盘着无形的资金,消费、生产、融资,使消费更便捷,流通更迅速,新媒体创造了无限的生产力,它是消费者走向大众消费时代的生存环境。支付宝、淘宝网、微信支付、网上银行,这些都是新兴技术下的新媒体操作,它们让社会的融资流通更迅速,大众游离在各种消费APP上,消费就在咫尺之间,相反这些新媒体时代下的应用软件使物质时代提前来临。

数字化时代的生活比以往更加丰富,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的身份、观念及意识更加纷纭复杂,消费媒介方式也发生着变化,消费者拥有更大的控制力,购物的不再仅仅只是获得某些物品,而是体现了人们的一种个性,从过去信息处理程序的理性决策观点转移到关注消费者感情、梦幻以及娱乐的个人体验中,对体验的渴望与日俱增,追求蹦极、潜水、游轮等刺激享乐活动的消费,追求到高档餐厅用餐、参观画展、使用名牌。数字化不仅对消费者个人体验带来变化同时使消费者对商品符号的介入产生兴趣。

人们开始追逐符号,日益沦陷于意义和影像世界中,人们的消费行为从以商品的使用价值为判断标准到以符号化商品所象征的社会意义和价值为衡量尺度,符号体现出消费者的地位身份及品位,并且通过新媒体传达出来,符号消费导致人们的需求、愿望、生活标准的同化,符号消费顺利地实现着对人们的同化和控制,然而新媒体时代迅速的传播和分享,使得寻求体验感的新型消费者加速了对符号商品的消费。

2大众需要释放的炫耀心理

社会与经济行为研究指出,奢华与夸富是伴随着等级社会产生的,是传统社会结构、社会秩序与人际关系建构性因素,是一种作为社会分类和区分的“身份符号”。当代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消费社会,奢华和高档商品及其形象会成为一个巨大的“符号载体”,而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东方人的虚荣心比西方人强,一些消费中也存在爱面子、好攀比的因素,是否有能力消费与夸富是社会上有没有“面子”的重要指标,当新媒体创造出越来越多“面子物质”时,人们的炫耀心理需要得到释放,日益膨胀的满足感需要发泄。消费者的心理从单纯追求物的需要到追求购买的需要,炫耀心理在新媒体时代得到了释放。

过去即便是拥有了一辆新车,一栋房,一旦没有亲眼看见别人都不会知道你拥有,这时人的本能心理作祟,总会想尽方法在言语中或行动中显示自己的拥有,而新媒体时代下,拥有的众多的社交技术是一个再合适不过的平台,借以这种环境自然而然的分享达到炫耀传播。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追求社会地位和名誉,而人的群体规范意识的社会心理,为了确认自身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得不也炫耀出自己拥有的,希望得到群体的接受和认可,处于特定社会阶层中的人们通过消费与他人、群体和社会建立关系,建构自己的身份和价值。

3新媒体社交环境为炫耀传播提供空间

新媒体的“全时空、多功能、瞬时”的功能,受众能在新媒体的互动中,参与信息,体验信息,体验就意味着以主人公的心态感受话语力量的存在。今天平凡的民众能通过微博、微信等虚拟的平台做到随时随地、图文并茂展开传播,感受到炫耀的价值和回应,当分享图片或文字时,一定会时不时去看有多少人在关注状态,而传播中“传者―受者―反馈”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完成,受众会沉浸于整个炫耀传播的过程当中,自娱自乐。

新媒体社交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的沃土,通过撰写、分享、评价、讨论和相互沟通,在虚拟的社交空间中,个体拥有更多的主动权,需求能更好的得到释放。新媒体社交环境下的“炫耀传播”过程以大众在物质时代下选择符号消费(包括休闲消费、绿色消费等)开始,消费之后身体上得到消费体验的,这种从身体转移到心理,再判断的信息价值之后,若它具有符号消费的特质,那么心理膨胀感就需要释放,最后选择新媒体社交环境分享,最后得到朋友关注完成整个炫耀传播过程。它有别于一般传播,“炫耀传播”从消费行为开始在蔓延至心理,从行为到心理最后回归行为,传播过程不是的炫耀,是一种显性的分享。

今天,新媒体时代下的中国,技术、媒体、消费和文化掌控着的时代,符号、影响和代码构成了生活的全部,大众消费符号、炫耀符号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产物,炫耀在新媒体时代下发挥得更加耀眼。分享情理之中人之常情,但如果发展为 “符号消费+炫耀传播”就会造成恶性循环的社会效果,会对中国的社会发展和人们的文化心理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过分强调商品的符号价值会侵蚀人们的精神和意识领域。在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里,物包围着人,控制着人,大众将丧失创造性和内在价值,炫耀心理泛滥,真实的生活追求会日益远去,传播内涵会日益低俗,使人成为物质和欲望的奴隶,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第9篇:物质文化与大众消费范文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生态消费;现实困境;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F0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6)04-0056-05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政府一方面高度重视经济增长速度,另一方面更加重视提升以科技创新、生态文明、企业文化等为基本内涵的经济增长质量。党的十以来,随着“建设生态文明”战略思想的深入人心,全国上下都充分认识到我国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但是,不管从政府方面来讲,还是从民众方面来讲,大家关注更多的是生产领域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而对城乡两个系统生活造成的污染尤其是生态消费问题则关注甚少。

一、生态消费:经济新常态下亟须倡导的消费理念

生态消费是生态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生态文明的具体表现形式。消费经济学家尹世杰认为,“生态消费是一种绿化的或生态化的消费模式,它是指既符合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又符合生态生产的发展水平,既能满足人的消费需求,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一种消费行为。”在经济新常态下,生态消费强调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既要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又要不损毁资源和环境,还要充分考虑到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需要,这必然要求从自然人意义上要注重绿色消费、安全消费、适度消费,从法人意义上要注重节约型消费、可持续型消费、可再利用型消费。当前,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大力倡导生态消费这一全新的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

(一)倡导生态消费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消费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其中自然环境即生态环境。良好的消费环境对人们来说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它能够使人逐渐摒弃落后的消费观念,改变不良的消费行为,从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同时,良好的消费环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净化物欲膨胀的社会环境。通常而言,要改变自然环境相对容易,但要改变不良社会环境则要经过漫长的过程方能奏效。因此,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当前情况下亟须大力倡导生态消费的全新理念。

(二)倡导生态消费有利于民众进行理性消费

首先,促使民众绿色消费。绿色消费就是消费者(民众)从满足生态需要、保护生态环境、有益人类健康出发,进行生态的、理性的消费活动。无污染消费是绿色消费的一种重要形式,要求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不随意乱扔废弃物、自觉分类投放垃圾等文明习惯。在一些发达国家无论是对个人或家庭消费产生的生活垃圾、废旧电器等的分类投放和收集处理,还是对企业或单位的生产垃圾、废旧办公用品等的回收处理和再利用,早已实行了法治化、无害化、资源化。但在我国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仍不健全,加上技术条件的不成熟和民众生态意识的欠缺,要达到如此先进程度尚需时日。因此,要想使生态消费成为全社会的习惯,政府和相关社会组织正确引导民众进行绿色消费迫在眉睫。其次,促使民众安全消费。安全消费是针对日常消费中出现的不安全事件或事故而言的。近年来,在食品、家用电器、化工产品等生产领域频繁出现由于不合格、不达标而造成对消费者的不安全事件或事故。这一方面要求政府加强对企业的安全检查和监督,对不法企业要停产整顿或关闭,对不法企业主要严惩不贷;另一方面要求民众提高安全消费意识,在日常消费中要购买合法正规厂家生产的商品,不要怀有“捡便宜”的心态去购买不法厂家的不合格产品。再次,促使民众适度消费。适度消费是相对于民众的奢侈消费、过度消费而言的。我国作为正在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提倡勤俭节约、适度消费,反对奢侈消费,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符合我国的现实国情,因为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当前还有数以亿计的低收入人群和数以千百万计的贫困人口需要脱贫增收。

(三)倡导生态消费有利于促使法人单位进行消费理念的更新

当前状况下,对单个消费者而言,更新消费理念首要的问题是消费必须适度;而对于法人单位而言,更新消费理念最重要的是进行节约型消费,这也是对传统“高能耗”、“高污染”之经济发展方式的全面变革。此外,在经济新常态下的生态消费环境里,法人生产单位进行消费理念更新的另一种形式是“可再利用型消费”,这一消费形式要求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能够高效地利用资源和能源,这也是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人类消费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化路径。

(四)倡导生态消费有利于提升民众生态消费力

生态消费力即消费者对生态产品(含劳务)的消费能力。生态消费力随社会生产能力的提高而提高。生态消费力是生态消费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一国民众对生态产品需求、支付和选择能力高低的显著标志。首先,倡导生态消费有利于提高民众的生态消费需求力。生态需求力就是民众对生态产品的消费意识和欲求。倡导生态消费的理念,向民众宣传生态文明意识,有助于激发他们对生态产品的需求欲望。一般而言,民众对生态消费的需求力越大,国家的生态消费基础就越扎实;相反,民众对生态消费的需求力越小,国家的生态消费基础就越薄弱。其次,倡导生态消费有利于提高民众的生态消费支付力。马克思曾经说过,“生产过剩不是因为缺乏需求,而是因为缺乏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生态消费支付力就是民众现有的或可预期的收入能够支付生态消费品的能力。生态消费不仅要有民众持续高涨的需求提升,更要有民众不断增强的支付力来支撑,如果仅有需求力,而没有支付力,生态消费也难以进行。再次,倡导生态消费有利于提高民众的生态消费选择力。生态消费选择力就是民众依据自身的文化素养、消费经验和生态知识等,对生态消费产品进行取舍、对生态消费形式进行选择、对生态消费环境进行辨别的能力。政府和相关社会组织大力宣传生态消费理念,能够帮助民众提高对生态消费品的甄别、选择能力,使他们在进行生态消费时更高效、更科学。

二、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生态消费发展的现实困境

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我国政府正在想方设法通过制定政策、资金支持、精准扶贫等形式增加民众收入,以便提高他们的消费能力。为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各级政府更是采取积极措施,在提高民众生态消费支付力上下功夫。正是基于此,笔者在下文中不再就经济新常态下的生态消费支付力作赘述,仅就生态消费需求力、生态消费选择力、生态消费内化力进行探讨。

(一)“重物质、轻精神”的消费理念导致生态消费需求力不足,难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以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深入人心,广大民众的生态意识日渐觉醒,对生态消费的需求不断增长,甚至有些民众将“非生态不消费”作为基本的消费原则。然而,尽管如此,我国的生态消费还是处于低水平的发展阶段,民众在日常的生态消费过程中,因宣传动员而参与的多,出于自觉自主而参与的少,这使得生态消费需求力明显不足,难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客观需要。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重物质、轻精神”的消费偏向使民众缺乏生态消费意识。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部分民众在消费过程中崇尚“物质至上”理念,缺乏生态精神,这直接导致生态消费市场的需求力严重不足。客观而言,当前部分民众对“生态”二字仍然处于“无知”状态,这导致他们对生态消费毫无需求,从而影响国家整体的生态消费需求力的提高。二是部分民众过分追逐物质利益,缺乏对生态需求的科学选择。部分民众在生态消费中,毫不顾忌对他人和环境的影响好坏,总是根据个人偏好,只选择眼前对自身有利的生态消费,而不选择对自身当前利益不明显或无利的生态消费,个别民众甚至偏好有利可图的“非生态消费”,对生态消费有抵触情绪。三是由于民众在生态消费问题上更多侧重于物质消费,对精神消费欲望不高,使生态消费需求力层次明显偏低。当前,我国民众的生态消费需求大多停留在生存层面,还很少过问发展层面,这导致生态消费需求多反映在物质消费领域,而在如生态类图书、广播影视、宣传网站等生态精神文化领域的需求严重不足,致使需求层次难以提高。

(二)“多盲从、少理性”的消费行为导致生态消费选择力欠缺,不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广大民众作为生态消费的主体,对各类生态消费品有权利进行选择,但经济发展新常态条件下,民众要想实现对生态消费品的科学选择,必须有一定的选择能力,方能克服盲从、不理性的消费心态。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生态消费环境复杂多变,生态消费品市场竞争激烈,相关商品异常多样且品质良莠不齐,部分非生态消费品企业粘贴“生态”标签,热炒“生态”理念,但从事着“挂羊头卖狗肉”的不法勾当,这需要广大民众提高对生态消费品的辨别和选择能力,避免消费过程中由于跟风盲从、缺乏理性给自己造成损失或损害。近些年来,由于党和政府的大力宣传,文化水平较高的青年民众生态意识逐步提高,消费知识日渐丰富,具有一定的生态消费选择能力,但从整体来讲,因为我国人口众多,仍有广大民众特别是中老年人群对生态消费认识明显不足,这直接影响到他们对生态消费品的科学选择。一方面,部分人对国家认定的生态标识一无所知,从而盲目地选择消费品。一些民众不认识权威部门认定的绿色食品、无公害产品、节能产品、绿色材料等生态标志,更不会从商品的说明、品质去辨别是不是生态消费品,于是在选择消费品时,仅仅从外观上凭“貌”定“质”或从价格上凭“高价”定“优质”,甚至过分迷信各种广告宣传和导购员进行产品介绍,以及有严重的从众心理,这难免在生态消费品的选择上出现偏差。另一方面,部分人在选择生态消费品时,缺乏理性思考,盲目亲“土”崇“洋”。亲“土”就是对乡村“土货”更加青睐,认为凡属于来自乡村的东西都是“原汁原味”的、生态环保的。崇“洋”就是对进口商品百般推崇,认为凡是进口的东西都是高品质的、高档次的、绿色环保的。而对我们国内经过现代先进工艺加工的生态产品则不足为信,总是将其与“假冒伪劣”商品联系到一块。这种消费认识是多盲从、少理性的突出表现。事实上,实践已经证明,“洋”货来路广,品质未必生态健康,盲从“洋”货难免误判;同样,部分“土”货未经国家权威部门进行产品质量检验,生态健康指标也难以保证。显然,这种在生态消费品选择上偏激的亲“土”崇“洋”心态与经济发展新常态是格格不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