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简述温室效应的影响范文

简述温室效应的影响精选(九篇)

简述温室效应的影响

第1篇:简述温室效应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驾驶室加热玻璃;能耗;安全

Design of the control system in wheel house for the glass heater

Lei mingou, Zhang guoping, Wang yunying, Chu junxiao

( Guangzhou Wenchong Shipyard CO, Ltd Guangdong 510727 )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glass heater control system in wheel house, and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the system.

Key words: the heater glass; power; safty

1 概述

远洋船舶中驾驶室的加热玻璃,在加热控制系统设计与使用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系统因为操作人员的习惯和系统设计缺陷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其中有些影响到船舶驾驶安全。本文根据以往使用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和能耗控制问题进行系统分析,进行优化设计,以保证船舶安全和降低船舶能耗。

2 驾驶室加热玻璃门的功能

(1)防止因为室内外玻璃的温差产生水雾反应,影响驾驶员视线;

(2)防止驾驶室外因为温度过低,造成浪花在玻璃外形成冰结晶,影响驾驶员驾驶视线;

(3)防止驾驶窗面因为外部温度过低,造成雨刮与玻璃的粘连,影响玻璃的有效清洁,从而影响驾驶视线。

3 驾驶室加热玻璃控制系统功能与系统设计

驾驶室加热玻璃的功能非常明确,即为保证驾驶室玻璃的清洁提供必要的玻璃温度保证,以防止出现水雾、结冰等现象,从而保证驾驶安全。

加热玻璃功率的选型,根据船舶最恶劣环境温度进行计算与选择,主要参数是环境温差与玻璃导热系数。

目前常规的加热玻璃控制模式有以下两种:

(1)开关控制:只有加热和不加热两种方式,加热与否取决于驾驶员,因此遗忘关闭加热玻璃,浪费能耗的事情常有发生;

(2)温差控制:控制系统根据加热玻璃的自身内部温度状态进行加热和高温停止控制,系统遗忘关闭的情况依然时有发生,且启停控制温差的设定与选择为固定参数,不能够适应环境,浪费能源。

基于上述功能分析与系统操控习惯,加热玻璃控制系统设计存在两个主要问题:

(1)有效温度使用:加热玻璃的有效温度涉及到加热玻璃有效工作与系统能耗最低的控制平衡,是加热玻璃控制系统的设计基础;

(2)系统人为操作与遗忘操作:人为控制存在的遗忘和不确定性,容易造成温度过低导致雨刮的损害,或温度过高造成玻璃碎裂,以及功率的非意识性浪费。

因此,加热玻璃控制系统必须考虑下列两个因素:

(1)环境温度:内外环境温差低于相对值时,玻璃会产生水雾,因此需要加热玻璃以防止水雾产生;外部环境温度低于0度时,需要加热玻璃工作,以防止水珠在窗外结冰影响视线;

(2)温度控制:不同的环境温度与室内外温差及相对风速对加热玻璃产生热量的需求不同,过高的温差控制会造成能源浪费及发电机负荷波动,形成能源浪费,不足则会造成加热玻璃效果差,达不到预期效果。

加热玻璃控制系统解决方案以下:

(1)电源控制:采用调压电源,有效连续控制加热玻璃的发热功率,保证玻璃热量散失与增补平衡,以适应不同的环境需求;

(2)温度信号采集与计算:系统采集室内外温度信号,根据室内外温度对加热玻璃的电源进行自动控制,以保证系统的自动启停及计算出最佳的有效发热量;

(3)功率调整:系统通过电源控制,可以调整系统整体的功率消耗与预期消耗,保证电网的稳定功率消耗,防止电网不必要波动,控制不必要能耗,提高电站相对安全性。

(4)控制参数的人工介入:系统留有良好的人机界面,以保证系统的灵活性与适应性,及对异常工况的即时和简洁的人工介入处理。

图1为加热玻璃控制系统模块图。

第2篇:简述温室效应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能源效率协同效益;气候变化政策协同效益;定量方法;国际实践

中图分类号:X-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sn1003-8256.2013.03.001

概要

提高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效率并改用低碳的能源可大幅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减少其对气候变化所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这些措施也可以直接减少许多由气候变化以外因素所引起的但是有危害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可能性。协同效益指除主要政策目标以外,由该政策方案带来的其他正面影响。进行政策分析时,要对政策方案的实施成本以及实施后对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进行预测和比较分析。实施节能减排政策方案之所以会面临政治阻力,原因之一是很难对政策方案能带来的益处进行量化。一方面,气候变化减缓政策带来的好处往往是全球范围内的、长期的、以及不确定的。由于实施成本高,能源价格补贴往往减损能效政策可能带来的成本效益。另一方面,实施这些政策方案除可直接改善空气污染情况,其产生的协同效益(如健康状况获得的改善、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基础设施损坏情况的减少、当地的生态系统获得改善),通常是短期的、当地可以直接受惠的。其效果相比于减缓气候变化政策带来的好处,确定性要高,成本效益通常也高于节能本身的成本效益。所以,如果提高能效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能够纳入协同效益概念,这些政策的公众接受度可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政策方案能否尽早被接受 尤其重要。因为在发展过程中如不考虑协同效益,可能因为固守在次优的技术与基础设施,长远来看,成本反而更高。

提高能效和燃料转换效率是温室气体减排战略的一部分。过去二十年,很多研究显示这两方面带来气候变化以外的好处,多半介于这些政策方案实施成本的30%到超过100%。国际上,政策制定者对于分析能效政策和燃料转换效率政策同时纳入对温室气体和非温室气体两方面影响的探讨愈来愈感兴趣。欧盟、美国与日本已开发出一套相当成熟的方法。

1 协同效益定量方法的一般步骤

本报告使用定量方法计算节能减排政策的协同效益时,采取四个步骤:(1)计算政策的基本情景与其他可能发生的情景以及彼此在排放量上的差异。(2)使用空气污染扩散模型或以简化的方式对污染物浓度进行描述和比较。(3)对每个情景可能会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和相互比较(例如使用人口经过调整的C-R方程,找出对健康的影响)。(4)计算这些影响产生的经济效益,并与其它政策方案情景的实施成本进行比较,从而预估由特定的污染物造成的成本。

2 协同效益的模型、指南和应用研究

通常,协同效益的定量工作可分为三类:(1)协同效益模型;(2)事前的政策评估方法;(3)由学者建立的框架,意在改善这方面的研究,并将协同效益应用到更多的地区和政策方案上。 表ES-1将协同效益定量方面的几个重点模型、指南和框架做了摘要。

3 降低不确定性和简化方法

协同效益的理论和研究仍在发展中,即使是最先进的研究,在许多方面仍然存在着不足。用于预测能耗与温室气体排放增长情况的模型在开发时就包含了高度的不确定性,这是因为能源需求量的增长与经济环境的变化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对这两方面进行的预测,从科学的角度而言并不是十分精确的。数据的有效性是引起不确定性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将流行病学中的数据,应用到数据采集地点以外的地区。但是,政策制定者经常面临不确定性,即便协同效益研究也含有不确定性,因此,不确定性不应该成为进一步发展与使用协同效益分析方法的阻力。敏感性分析可以作为探讨不确定性来源的重点战略,我们建议所有的协同效益研究都应该包括敏感性分析。

此外,用于简化协同效益分析的几种方法已证明对发展中国家有助益。 根据事前确定的评分标准进行的定性影响评估,可作为评估潜在协同效益的第一步,从而研究人员可以确定问题的优先顺序,然后决定要使用何种定量方法。简化定量工作,可使用简化的线性方程和指标如吸入因子来替代大气扩散模型。但使用时要注意,因为会大幅降低输出的准确性和透明度。限缩研究范围有几种做法,例如限制协同效益分析只能用在优先考虑地区(如重点都会区);在大范围的地区使用解析度较高的模型以找出平均的影响幅度;只研究重点污染物如十微米悬浮微粒物质(PM10) 和二点五微米悬浮微粒物质(PM2.5);对人口结构的描述不必过于详尽、缩小调研的人口类型和人口数(例如只调研成人,并视这些人具有同质性);以及面对交通运输等复杂的行业部门时,则要根据经验法则。要简化分析方法,也可从影响层面的检验数量下手。尝试对生态系统造成的高度不确定影响进行定量分析和计算成本效益,协同效益分析可以仅专注于流行病学上已知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部分。一个建议的做法是:开发一套与当地相关、涵盖所有流行病相关数据的数据库,某些领域已有针对地方所开发的模型。这类模型仅专注于优先重点行业部门与技术并考量经验法则、缺省值以及适用于当地的经济效益标准。不过,经验较丰富的国家在推广国际最佳实践模型软件工具包,如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使用的“温室气体―空气污染相互作用和协同效益模型”(GAINS)时,收获通常比较多。再者,制定一本全国适用的指南 (参见美国和日本近几年的做法),将有助于将协同效益研究纳入国家政策方案的做法标准化和将输出结果标准化,从而利于不同研究间的相互比较。

最后,由于针对影响程度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和采用简化方法的争议很多,在应用到不同对象时,研究结果可能有很大的出入。对健康影响进行定量分析的最新方法,如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 (DALYs) 和 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s (QALYs)有望消除关于成本效益方面的争议,并建立一套统一的、具全球可比性的影响评估方法。一些简易的协同效益计算方法对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有帮助作用,不过,在采用大多数的简易方法前,必须先投入大量心力进行标准化,从而确保使用简化方法但不会导致研究结果的错误或者相互矛盾的问题出现。

表ES-1协同效益定量方面的几个重点模型、指南和框架摘要

模型、指南或研究 类别 模拟空气污染物 建模步骤

温室气体-空气污染相互作用和协同效益模型

(英文简称GAINS) 模型 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氨 (NH3)、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总悬浮颗粒 (TSPs)、粒子状物质 (PM10和 PM2.5)、二氧化碳(CO2)、 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六氟化硫(SF6)、烃(HFCs)和 全氟化碳(PFCs) 一个由上至下的模型,可对空气污染排放活动进行预测;

使用者可从中选择多个污染控制技术、节能措施、燃料转换措施,模型可据以预测排放水平;

使用大气扩散模型进行排放水平预测,用以找出新的浓度;

对多方面的影响进行建模:包括通过曝露于细颗粒和地面臭氧方法,从而减少对人体健康的负面影响;通过注入大量酸化和营养素丰富的化合物,从而减缓对植被的破坏;京都议定书考虑减少六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人类健康损害的计算基础是减损的寿命、统计学上减损的寿命与每年死于非命的人数。

改善空气质量的简易互动模型

(英文简称SIM-Air) 模型 PM10、PM2.5、NOx、SO2、VOCs、CO2. 1. 使用者自己可对推升排放量的活动,进行预测;

2. 一个由下至上的模型,使用者可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节能技术和措施、不同的燃料、改变排放源的地点;

3. 使用者可将排放数值输入外部污染物扩散模型,从而找出新的浓度;

4. 可计算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和超过空气污染限度的程度;可计算健康影响的经济效益。

综合全球系统模型

(英文简称IGSM) 模型 CO、VOCs、 NOx、 SO2、NH3、炭黑和有机碳、CO2、CH4、 N2O、SF6、 HFCs、PFCs. 一个由上至下的模型,可对空气污染排放活动进行预测;

使用者可选择不同种类的燃料、节能技术和措施、污染控制技术、能效以外的技术、调整家庭活动和技术、选择碳封存和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IGCC)技术,从而预测温室气体排放水平;

使用大气扩散和海洋系统模型,进行排放水平预测,从而找出新的浓度;

对环境质量改善进行建模,并模拟改善后对主要生产力的影响,但未对健康造成的影响进行建模。

美国环保署综合环境战略计划

(英文简称IES) 事前评估指南 CO2、PM10、PM2.5、臭氧、SO2、 CO、NOx、铅 使用多种井然有序的方法,对排放量进行预测;

使用者可选择不同的技术和措施,多半是应用于交通运输部门的空气污染控制技术或活动;

使用空气扩散模型或更简化的方法;

根据当地或其他地区的有关于影响方面的数据,计算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也可用于计算成本效益。

日本气候变化项目协同效益定性评估方法手册 事前评估指南 SOx,、NOx、烟尘、粉尘、CO2.

使用者评估影响时,可选择要使用定性或定量方法;

使用者进行定量分析时,可选择不同的技术和活动,并依据数据输入要求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 ;

模型提供空气、水和废弃物污染方面措施的输出值,但不对影响评估使用扩散模型或定量分析。

黄金标准程序模型 事前评估指南 NOx、 SOx、 铅、一氧化碳、 O3、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POPs)、 汞(Hg)、氯氟烃 (CFCs)、卤素、可吸入的悬浮颗粒物(RSPM)、NH3、PM10、挥发性有机物、 TSP、灰尘、异味

符合技术和活动(可再生能源、能效或对废弃物的处理)相关规定的CDM 项目开发人员,可在黄金标准程序模型项目注册内设立一个项目账户;

项目规划人员与当地社区合作,根据多项评估影响程度的标准,确立社区欲达成的目标;

申设项目账户一旦获准,项目开发人员可根据项目指南,设立基准线并规划如何对影响程度进行计算;

项目开发人员针对各项标准,建立监测系统;项目获得当地社区或第三方审计人员核准后,该项目会收到由注册区寄出的证书。

让交通运输协同效益方法成为主流:交通运输政策评估指南 事前评估指南 NOx、PM、 CO、CO2 使用者会看到多个由下至上的建模方程,这些方程可计算实施交通运输相关技术、更换燃料种类和方法(如状态切换措施)后所产伤的协同效益;

在入选措施的执行力度上,将取自经验或来自使用者的数据,套入方程中,从而预估排放量或调整的活动内容;

使用者可使用简易的定量公式,对影响程度进行评估。

气候成本项目 事前评估中

应用研究 SO2、 NOx、VOCs、 NH3、PM2.5 使用由上至下的” 温室气体-空气污染相互作用和协同效益模型,对推升排放量的活动,进行预测;

使用不同的节能技术、换用不同的燃料、使用传统的污染控制技术等技术措施,要符合既有的节能规定以及控制非温室气体污染的相关规定;

使用大气扩散模型;

计算对人类健康、实体基础建设与主要农业生产力等方面的影响,并计算经济效益。

欧洲环保署对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在空气质量方面的协同效益之分析 事前评估中

应用研究 NOx、 SO2、PM10、PM2.5、CO2、CH4、N2O、SF6、HFCs、PFCs、NH3、非甲烷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一个由上至下的模型,用于预测推升排放量原因;

一个由上至下的模型,可根据二氧化碳排放量上限、用尽所有可用的技术、持续使用空气污染控制技术等条件,预测排放量的变化;

使用空气污染扩散模型,从而找出新的浓度;

每个情景涵盖的影响层面包括:人类健康、植被受损面积、由于酸化受损的森林面积、由于水体富营养化受损的土地面积。有关于人类健康影响方面的经济效益计算。

ExternE 项目模型 事前评估中

应用研究 SO2、NOx、PM10、PM2.5 、非甲烷挥发性有机化合物、NH3、 特定重金属、 CO2、 CH4、 N2O、SF6、 HFCs、PFCs 能耗需求数据来自”政府间气候变化湾门委员会”(IPCC)的估测值;

使用者可根据换用不同燃料,选择能够符合用能需求的燃料组合;

使用大气、土壤、水污染扩散模型;

就健康、农业生产量、造林进度、地球暖化与其他危害方面,进行定量分析;并对健康、农业、实体基础设施成本、气候变化和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等方面造成的影响,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看不见的能源成本 学术框架 SO2、NOx、PM2.5、PM10 根据现有的用能需求,对四个行业部门的发电做法,进行建模,并对建模结果互为比较;

根据使用的燃料组合,计算工厂的用能和排放量;

使用大气扩散模型分析排放量;

对人类健康、谷物与木材的收成情况、建筑材料、休闲、能见度、生态系统服务与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评估。

中国模型内的温室气体减排政策的协同效益 学术框架 PM、 SO2、NOx、CO2 根据发电成本,使用混合模型对用能需求与用能需求趋势,进行预测;

由于本模型对价格做出约束,所以可以根据选用的技术,预测排放量;

使用大气扩散模型估算排放量;

使用吸入因子找出健康受损程度并从成本效益角度进行分析。

美国电力行业减碳政策使用Future模型进行协同效益评估的相关资源 学术框架 NOx、SO2 一个由上至下的模型,用于找出电力需求量;

更换燃料种类造成排放量的变化;根据对碳价格的预期和必须符合污染相关规定的前提下,高效发电技术的执行情况;

使用大气扩散模型,找出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情况;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程度进行建模与成本效益分析;其他影响包括减少使用传统污染控制技术的成本。

参考文献:

第3篇:简述温室效应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地板辐射 散热器采暖耗能比对分析

中图分类号:TU225文献标识码: A

当前我国在进行房屋工程设计与建设过程中采用的供暖方式主要是地板辐射式供暖以及散热器对流式供暖。就目前的供暖技术而言,上述两种供暖方式具有相当程度的优势。随着社会科技进步与发展,新兴的供暖方式逐渐应运而生。地板采暖方面的研究与认识水平不断加深,针对房间的热力计算以及供热设计情况仍然需要深入研究。本文主要针对地板辐射采暖与散热器采暖方进行比较分析。

一、基于地板辐射供热与散热器对流式供热特点分析

(一)围护结构的传热情况

在进行传热工程中,无论采用何种方式进行这项工作,都应当通过维护结构进行计算:

其中设计计算的主要内容包括冬季室内温度、供暖室外温度以及传热系数等[2]。本文中所涉及到的主要是在维护结构下的穿热量取值情况受传热系数以及传热温差情况影响的相关问题分析[1]。

(二)采暖方式差异性

上述两种采暖方式具有明显不同差异性,在进行围护结构的总穿热阻计算中,围护结构导热阻具有重要作用,是起主导作用的结构。围护结构外壁表面的复合换热热阻次之,内壁表面的复合换热热阻最小。

地板辐射式的供暖方式作为一种充分利用建筑物中的地面进行供暖的方式,其主要通过以整个地面作为散热面,通过地板对周围空气进行加热的过程。而地板在对周围空气进行加热时,室内四周的墙壁以及顶棚结构表面造成的辐射会使其结构表面温度呈现出明显变化,并升高。其总传热量以及辐射换热比值一般会超过50%。这种供暖形成的效果要优于普通散热器对流式的供暖方式。相比之下,采用普通式的散热器对流式方式供暖效果在加热空气方面以及辐射方面效果并不明显。

由热力计算可知,两种供热方式房间围护结构内表面对流换热系数α1是不同的。α1由辐射换热系数α2,与自然对流换热系数α3两部分组成.地板采暖随着加热地板表面温度的升高,辐射作用增强,α3比对流供暖时增大,即α1增加,α2,占α1的比例也随之增大。随着α1的增大,室内表面复合换热热阻在总传热阻的位置可能将发生变化,由最小变为第二位。α1出现增大的情况会造成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值逐渐增加。

上述两种供热方式中存在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传热差值上。根据研究治疗显示,辐射式的供暖与散热器对流式供暖记性比较过程中,地板式辐射供暖对室内温度影响变化方向均匀。温度梯度为特有的负梯度分布,且梯度很小,人处于加热区内,无头热脚凉的感觉,而对流供暖温度最高区在房间上方。计算可知辐射采暖时,房间外墙内表面温度tnb、非加热表面的加权温度AUST、平均辐射温度tp和实感温度ts,均比相同条件下对流式采暖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因此,在居住后,舒适度高的情况,地板采暖房间具有平均温度较对流供暖情况更低的情况发生,传热温差值有所降低。

二、两种供热方式能耗的对比分析

由于室内采暖方式的供热量与围护结构、室内设计温度和散热器温度等诸多因素有关,这些因素有的影响辐射换热,有的影响对流换热,并且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使得计算十分复杂。为此,本文取简化房间模型,利用计算机迭代进行计算。房间模型为尺寸为5m×4m×3m,设只有一个外墙,其余内壁及顶面均为绝热表面,只考虑通过围护结构的基本热负荷,且诸修正系数均取:。室外条件按北京地区计算。外墙种类为国内常见的几种围护结构:一砖厚(240m),记为24°墙,一砖半厚(370mm),记为37°墙,两转厚(490mm),记为49°,均为内面抹灰砖墙,在对流方式供热下,其传热系数K分别为2.08W/、1.56 W/以及1.27 W/。

在进行两种采暖房间的能耗情况对比过程中,应当以房间的舒适度条件作为前提,综合对采暖房间的供暖效果等数据情况衡量与分析,其效果衡量方式常以室内实感温度表征人或物体受辐射及对流热交换综合作用的实际温度[3]。它定义为:

上述方程式中,为室内的辐射式采暖平均温度情况,其主要是对加热地板的表面温度以及室内非加热表面温度的加权平均。本文中对冬季室内舒适情况下的温度为主要基准。(以自然对流采暖来计算,当t1=19°时,由资料可知,平均辐射温度在对流式供暖情况下可低于空气温度3-4°。

通过进行热流计算可以得知,在不同的加热环境下地板表面温度达到对流供暖的相同水平下,维护结构房间的辐射采暖换热系数以及传热系数等进行比较过程中相关数据情况内容如下表1.其中采用%的量对辐射式供热以及对流式供热比较[4]。

表1 上述两种供暖方式供热时r1.r2比较%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地板辐射式供暖与散热器对流式供暖情况的对比分析,总结关于两者在综合换热系数方面以及传热系数方面的指数情况。发现地板辐射式的供暖其辐射强度增加会造成室内相关系数的增加。当然,前提条件是外墙内达到的舒适感情况。由于地板供暖具有辐射强度以及温度调节的两种作用,室内墙壁温度上升也会造成地板辐射中的冷辐射对人的影响,形成真正满足人体散热要求的情况出现。两种取暖方式热力特性差异的程度,主要取决于两种取暖方式中辐射换热占总热交换量的比例,与对流式采暖相比,地板采暖中辐射换热的比例越大,两者的差异就越明显。而地板表面温度、围护结构热阻的大小和室内要求的设计温度均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辐射换热的比例。

参考文献:

[1]孙德兴,陈海波,张吉利.地板辐射采暖与散热器采暖在耗能方面的对比研究[J].暖通空调.2010(05):155-156.

[2]Samantha,Lorraine.Low temperature hot water heat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s needed to solve problems in [J]. China building industry press, 2012, (03) : 189-191.

第4篇:简述温室效应的影响范文

Effect of intraoperative hypothermia on surgical patients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nursing measures

Li Lian-ying

Operating Room,Wuzhou Red Cross Society Hospital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Wuzhou 543002,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effect of hypothermia on the operation patients and nursing care,in the operation of the targeted selection of reasonable thermal measures,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psychological care,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relative constant temperature of patients during the operation,to ensure the safety of patients,reduce various adverse reactions,save medical resources.

[Key words]Prevention;Intraoperative;Hypothermia;Care

体温恒定对患者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及各项生理功能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患者手术的成功与否及预后是否良好[1]。有研究表明[2-4],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受多种因素影响,50%~70%可发生轻度低体温,低体温在临床上引发的并发症屡有报道。对此而进行的改良保暖护理设施应运而生,个性化合理保暖护理措施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其既要对术野的暴露充分,又要保证手术的成功及患者的康复。还有研究显示[5],术中保暖护理还能够减轻人体由交感神经兴奋所带来的部分不良反应,减轻了术中应激,确保了手术的安全。现报道如下。

1 低体温对手术患者的影响

1.1寒战的影响

手术间室温调节,一般情况下,手术医生以求舒适,要求温度控制在22~24℃,故容易造成室温过低,亦导致患者机体体温下降。据文献报道:当患者中心体温往往每降低1℃时寒战就会发生,导致患者不舒适,整个机体耗氧量就会增加,心血管供血需求增加,进而加重心脏负担,并且会使眼内压和颅内压增高,增高切口疼痛和增加使用止痛剂的量,延长患者术后的恢复时间。倘若中心体温下降1.5℃时,会导致心脏疾病成倍增加[6-7]。

1.2 生理指标和内稳态的影响

术中低体温常见于麻醉和手术过程中,甚至延续致术后,可增加围术期并发症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已引起医学界人士的密切关注,虽然低体温可以降低机体代谢率,减少组织耗氧量,增加器官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力等,但低体温引起氧传导功能下降可导致机体严重缺氧,致乳酸性酸中毒,使患者生理指标紊乱和内环境稳态失调,可造成患者康复和预后不良[8]。

1.3 心血管的影响

低体温能抑制心肌应激性,造成心肌传导异常甚至发生室颤,低体温还会降低机体的心输出量,增加血液儿茶酚胺的含量,使血管收缩,增加外周阻力和血液黏度,影响血氧饱和度,进而增加心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导致心脏意外的发生率增加55%[9]。

1.4 凝血功能的影响

术中低体温主要是对患者的凝血酶和血小板的影响,造成患者失血量增加,诱发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增加[7]。以往的研究结果亦表明[10],轻度低体温可使血小板功能降低,降低凝血因子的活性,诱发纤维蛋白溶解、血小板计数减少等,致术中失血量和对同种输血的需求增加。血小板减少症、凝血功能异常症和广泛性血管内凝血等是低体温潜在的并发症。还有研究表明[11],温度下降3℃可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大约10%。

1.5 麻醉复苏的影响

低体温时肝脏、肾脏血流减少,使肝脏代谢及肾脏排泄功能下降,依赖于肝脏代谢的药物半衰期延长,同时低体温也会使肾小球的率过滤减少,造成麻醉药物储积,进而加重低体温,形成恶性循环,使麻醉复苏的恢复延迟,甚至导致误吸、呼吸道梗阻的发生[12]。

1.6 手术部位的影响

目前认为低体温致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高的机制,一是低体温的直接作用,切口局部血流及供氧不足,尽管低体温情况下人体降低机体代谢,氧需减少,但供氧能力的下降仍有可能导致机体缺氧;二是低体温的间接作用,影响免疫功能,降低机体抵抗能力,使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增高[13]。其原因与低体温影响患者的血管收缩,增加免疫系统的抑制,降低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导致切口感染及相关并发症有关[14]。这导致患者需要更多的诊断、治疗和措施,延长术后恢复进程,增加住院时间和危险性[15]。

2 保暖措施对手术患者的影?

2.1预防低体温

体温恒定对患者手术的成功与否、预后是否良好至关重要[1]。因此,医护人员要针对各项诱因,在术前、术中及术后采取适宜护理措施,使患者体温保持基本稳定,避免患者出现低体温。

2.2确保手术安全

保暖措施使患者体温变化不大,避免了低体温发生的潜在不良反应,同时保暖护理可减轻由交感神经兴奋所带来的部分并发症,减少感染,确保手术安全性,提高患者满意度[16]。有效监测和调节术中体温,采取合理的保暖措施,能够促进患者麻醉苏醒,使患者更加舒适,促进术后康复[17]。

2.3节约医疗资源

术中有针对性地选择合理的保暖措施,有利于手术患者的术中体温保持相对稳定范围,减少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发生,降低术后免疫抑制程度,促进切口愈合,保证围术期患者的安全,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缩短麻醉复苏和住院时间,有效节约医疗资源[8]。

3 护理措施

3.1常规手术室内温度

控制在22~26℃,湿度在40%~60%。术中患者覆盖被服,避免不必要的暴露。尽量使患者身处一个温暖的恒温环境,避免患者在术中由于外界环境、液体温度较低或其他因素带来的热能的损耗,防止术中低体温的发生,使其术中体温得以保持恒定[18]。

3.2保暖护理

目前,在调节好手术室室温和湿度的基础上做好以下保暖措施。①尽量避免患者在手术室外的过道停留,术前采用恒温水毯或使用充气保温毯,将水毯或充气保温毯温度调至40℃,使患者感到温暖舒适,直到患者离开手术室再关闭恒温水毯[19-21]。另外,将3 L袋自制加热成体位垫也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保暖方法[22]。此外,本院自行设计的数字化水暖手术床的临床应用,更是对术中预防低体温的一次革新,创新性地使用水为介质,对其进行可控加温、控温循环,而起到恒温保暖的作用。②注意外露部位的保暖,尽量减少肢体暴露,头部、胸部、四肢裸露部分加盖保暖棉被或采用保暖手术布巾包裹局部进行保暖;皮肤消毒时,使用适宜加温的消毒用品,提高医生消毒皮肤消毒速度及效率,以缩短消毒所需时间,消毒完成后及时铺无菌巾,尽量较少皮肤暴露的时间[23]。③尽量减少体腔温度流失,术中将静脉所输液体加温至36℃左右,切口冲洗液需加温至37~40℃后使用,将血液复温至30℃(不超过33℃)方输给患者,最大限度地以减少液体能量交换而流失体温,从而保持体温恒定[21-25]。

3.3心理护理

手术室管理者要重视心理护理,安排人员到病区实施术前访视。让患者了解手术及麻醉的概况,以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避免因紧张心理致入室后血压升高,甚至寒战的发生,影响手术及麻醉的顺利实施[6,26]。巡回护士陪伴在患者身?,随时提供关心和照护,满足患者的心身需要,从而有效调整患者的心理环境,减轻心理负担,使其思想放松,减少寒战的发生。

第5篇:简述温室效应的影响范文

传统吊蔓方式

在黄瓜、蕃茄、芸豆、豇豆等各种高棵爬蔓作物的生产中,传统上通常需要使用竹竿等材料搭架以保证作物直立生长,既浪费竹竿,又不利于日光温室内空间使用,影响作业,尤其对于无限生长需要放蔓生长的长季节作物很不适用(图1)。

为了克服上述绑蔓方式的弊端,日光温室内普遍使用吊绳方式,一般通过在日光温室后墙与骨架前部拉结铁线,将吊绳悬挂在铁线上,每根吊绳吊挂一棵作物,当需要放蔓时分别放松吊绳即可。这种放蔓方式比较实用,但劳动强度大,作业时间长,操作不方便。同时由于吊绳材料应用不一,材料老化现象严重;大量的吊绳会产生遮光,并影响操作;另外有些材料选择不当还会产生对作物的污染、损伤作物茎叶等(图2)。

对于番茄、甜瓜等限制生长直立型作物,有的虽然采用传统吊绳方式,但在作物固定上采用卡扣形式,避免了对作物造成损伤。

对于番茄、甜瓜等无限生长直立型作物,直接采用传统吊绳方式并不能满足要求,在管理过程中一般需要落蔓。在设备上可以采取简易的“Ω”型吊具,将吊绳缠绕在“Ω”型吊具上,需要落蔓时放松吊绳即可实现落蔓操作;也可采用如下图所示的卷轮式落蔓装置。

从西北区域的调研情况看,西北地区在蔓生作物吊蔓应用上还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直接将作物吊挂在简易吊绳上,出现作物爬满架或直接爬到骨架上,影响作物生长、透光、通风等;缺少必要的设施,对长季节、无限生长类作物不能很好放蔓、落秧;吊绳对作物直接捆绑,产生对作物植株的损害等。

新型吊蔓装置

新型吊蔓装置一次操作即可完成一垄(行)作物的落蔓作业,速度快、放蔓整齐,易操作。该装置结构简单,制作、安装方便,可根据需要任意调整安装位置,适合各种需要进行吊蔓生长的作物使用。可重复利用、拆装方便。主要材料为镀锌钢管、钢绞线、张紧螺丝、吊绳等,具体见表1。

新型吊蔓装置的技术方案如下:

悬挂吊杆2、5的上端与钢骨架3连接,悬挂吊杆2、5的下端分别与纵向支撑梁1连接;纵向支撑梁1采用槽钢,在纵向支撑梁1上分布多个槽或孔,卷绳杆4两端放置在纵向支撑梁1 的槽或孔内,保证卷绳杆4能够转动。在每根卷绳杆4上按种植作物株距缠绕卷绳;在两侧山墙9上分别固定滑轮架8,主动转动滑轮10和被动转动滑轮6分别连接在滑轮架8上;细钢丝绳11绕过主动转动滑轮10和被动转动滑轮6,并且和卷绳杆4依次缠绕,整体形成闭环状。一端主动转动滑轮10连接手动转柄7,转动手动转柄7带动滑轮,通过细钢丝绳11带动卷绳杆4转动,即可实现吊放蔓作业。但对于带有内遮阳系统的日光温室,安装稍显复杂。去除悬挂吊杆,加3根纵向支撑同样可以实现上述功能。

一般情况下在安装卷杆时将卷绳直接缠绕在卷杆上,避免每个生长周期都要进行此项操作,可以将足够3~4个生长周期所需的吊绳一次缠绕,完成落蔓、生产季结束一同与作物清除掉即可。

第6篇:简述温室效应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地热系统;调节控制;渗漏;采暖温度;解决方式

一、调试过程中对渗漏问题的解决

在调试过程中渗漏问题出现的相对较多,如果是明装管道部分渗漏则用试压法肥皂水即可查出并轻松解决。如果发现室内隐蔽采暖管道出现渗漏现象,那么如何准确找出漏点是关键之所在。首先根据施工图纸确定是哪一环路渗漏,并单环路打压实验以确认,规范要求该环路整体去除重新盘管,考虑到刨开地面损失严重,权衡利弊,也可采用铜件束接连接漏水点,但对上述简易方法不提倡,以免以后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给住户留有隐患;若用户是在装修后发现有此情况建议为减少损失采用简易连接方法。

建筑室内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厨房在铺设地板辐射采暖管道过程中,由于目前施工所依据的各省、地市建设厅下发的工程建设标准《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应用技术规程》中未没有详细说明,若施工单位的施工工艺不完善,房地产开发商认识不够,调试阶段个别防水房间容易出现漏水情况,漏水责任不明,发生扯皮现象,造成经济损失;防水房间一旦存水,水将顺房间四周向下渗,并顺苯板隔热层倒灌入室内,再顺楼板各道缝隙向楼下渗流。在此问题上我公司根据以往施工的成功经验,采取以下处理方法:①在地暖区域防水层的水泥砂浆保护垫层施工完毕后,铺设苯板隔热层,苯板距墙尺寸≥100mm,不设沿墙膨胀伸缩带,门口处不设苯板隔热层,门口处导热盘管设置止水带,铺设导热地盘管后室内整体浇筑混凝土填充层,由此增加了混凝土填充层与墙面及门口局部地面的粘贴强度、密实性与整体性,对潮湿情况起到了一定的阻隔作用。②将防水层置于地板辐射采暖混凝土填充层以上,门口处导热盘管部位设置止水带,从而基本解决了卫生间水流向室内倒灌的问题。

二、对采暖温度过低问题的解决

如果在调试期间发现,有某个单元室内采暖温暖均达不到设计温度,经对该单元采暖效果看,最有可能问题是,该单元处在距地沟主管道相对较远的地方,加上主管道压力不足,造成循环速度减慢,进回水温度差异过大,从而影响房间温度。所以应按程序,在相关环节上寻找解决办法。一是开大主管道进水阀和回水阀。二是如果上述办法不能奏效,可将该单元部分进户阀门适当调小,观察3-5天。三是如上述措施仍不能奏效,则必须考虑加大主系统管道工作压力,即在该栋楼主回水管道加泵(功率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以强制循环。

在系统调试期间发现地板采暖房间供热不足,经测量供水温度在40~43℃之间,如房间一温度达17℃,房间二温度达14~15℃,房间三温度达11~12℃。出现这种情况时,可通过对系统进行调试,查找原因。一是在该系统的集水缸单支供水管处加循环泵,目的是增强热力管网循环压力。假如,经测量供水温度在40~43℃之间,房间一温度达18℃,房间二温度达15~16℃,房间三温度达12~13℃。平均温度升高1℃,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可排除热力管网循环压力不足的设想。二是在采取上述措施情况下,对三环路同时每环路增加1个流量表,进行流量测量。结果是:房间一为0.172吨/小时,房间二为0.175吨/小时,房间三为0.162吨/小时。结论是:三环路均不堵,但房间三流速均偏低,说明房间三那一环路管长偏长,存在水力不平衡问题。三是在该系统的集水缸单支供水管处直接接该户南卧室环路,经测量,房间三温度提高2℃。分析存在问题。在设计上房间二、房间三修正系数不存在问题,盘管间距不存在问题,原因可能是在设计上存在问题,由此造成室温不够,为彻底解决该户采暖问题就不得不凿开地面,重新铺设盘管。

采暖图纸设计管间距及管长符合采暖规范要求,就要从系统方面检查原因,通常原因有以下几点。

1.该栋楼处于热源位置的远近,如果过远,热量损耗多,进水温度较低,容易出现室内温度过低的现象。主系统管道工作压力不足,使系统内水循环不通畅,所以要对系压力进行检查,看是否达到0.4Mpa以上。检查主管道过滤器与进户过滤器是否堵塞,各球阀是否堵塞,只有保证系统管路畅通,才能达到整个系统的热量均衡。

2.如果一个小区或一栋楼发生不热的情况,说明系统主干线存在问题,这时就要检查地沟进户管道阀门是否开启到位,如未开启到位,将其开启到位,一般均可解决问题。系统水路不畅通的另一个原因是系统内存有空气,系统由于空气阻滞,无法循环,这时要对分集水器进行检查,看分集水器内是否有空气未排放干净。

3.如果某一单元或某一立杠所控制的管线温度较低,说明该立杠系统内水流不通畅,可先对立杠进、回水放风时行查验,查看排风是否堵塞,造成管线排水不畅。各路地热管是否畅通,可对各环路管线分开进行加压,看水流情况,如果系统管线均畅通,可检查其他情况,否则进行输通相应管线即可解决问题。

4.当一部分用户温度达标,另一部分用户温度不达标,可检查进户支管各阀门是否开启到位,是否畅通,如不通畅,可采取措施预以解决。分集水器进水主杠温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温度,如果供水温度不达标或由于管线线路较长,热损失较大,或供热管线保温存在缺陷都可导致进水主杠温度不达标的情况,所以要对给水温度进行查验,如果不达标可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5.检查支管与立杠连接处是否水平,当不水平时,容易使管内空气不能顺利排出,形成空气段,造成气阻,从而影响供暖。

三、对采暖温度过高调试的解决

当整个系统运行良好时,若整个供热小区普遍温度过高,原因可能有两种:一是供水温度过高,二是设计的盘管间距过密。若是前者降低供水温度即可;若是后者,可适当关小主管道进水阀和回水阀;若单户温度过高,则适当关小该户进、回水阀门即可。若只有个别用户温度过高,可通过限制进水阀门流量进行解决。要达到良好的采暖效果需要从设计、材料、施工等各方面严格控制把关,为保证地板采暖系统调试成功,运行良好,这就需要在选择施工队伍时,选择一家有实力的、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专业地热公司为其全盘操作、控制、负责,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使各个环节、程序、工艺符合规范要求,达到预防的目的,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施工质量问题。

第7篇:简述温室效应的影响范文

进入20世纪90年代,HIV在我国迅速传播,感染人数成倍增长,就中国的情况而言,截止2005年底,中国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数为65万,其中3.1万人死于艾滋病,HIV感染的诊断以HIV抗体的检测为金标准,为了达到早诊断、早治疗、早管理的目的,全国先后建立了大量的HIV抗体初筛实验室。出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实验室仅能做常规的HIV抗体初筛工作,很少对HIV病毒做深层次的研究。现简述我室用ELISA法检测HIV抗体的几点体会。

1 试剂方面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4版)批准的初筛试剂有酶联免疫、颗粒凝集和其它快速诊断试剂。对于试剂本身的质量问题,试剂的稳定性、敏感性和特异性等指标,由于基层实验室不能得到血清转化酶和大量的阳性标本,不可能进行自己测定,只能看试剂厂家的批验报告和每年国家有关部门的临床评估报告,所以在购买试剂时索取和审查厂家提供的批验报告至关重要。在操作中,试剂在测定前一定在室温下恒温30min,如果不经过恒温过程,储存温度和室温的差异会使酶标版上凝集一些小水珠,也使开始反应的温度不恒定,影响到抗原抗体的结合与反应的速度。在储存上,一般在2-8℃,特别注意试剂盒不能贴冰箱储存室后壁摆放,否则试剂会被冰冻,复融后试剂的总体效价将严重偏低,不能使用,并在试剂有效期内使用。

2 样品方面 ELISA试剂对于样本要求不高,我们曾做了许多溶血、脂肪血和黄疸性血清以及加了EDTA抗凝剂的血浆样本,结果均为阴性,没有假阳性出现,说明一些生物因素和抗凝剂对阴性结果不产生影响,但所做均为阴性样品,而无阳性样品,各类因素是否会对阳性样品产生影响还有待探讨。值得注意的是,反复冻融的样品会使抗体的有效价降低很多,甚至出现假阴性结果。我们曾经用同一批号的试剂对同一阳性样品反复冻融后测定,第1、2、3次冻融之间OD值下降很快,第4次测定已将至灰区,成为一个不确定样品。

第8篇:简述温室效应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钢筋;拉伸试验;检测结果;拉伸速率

中图分类号:TU39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室温拉伸试验则是获得受检钢筋力学性能指标最简便常用的方法。然而,钢筋的力学性能虽然以钢筋材料本身的性能为内因,但也明显受到钢筋所处的环境温度、应力状态、拉伸速度及加荷方式等外因的影响。

1室温拉伸试验结果影响因素

1.1 温度

有关资料表明[1,2],温度对钢材性能的影响作用较大。一般认为:温度过低,钢材会发生冷脆现象;随着温度的升高,钢材一般表现为强度降低,塑性和韧性升高,甚至在达到特定高温情况下,即使所受的应力小于在该温度下的屈服点,也会发生缓慢的连续的塑性变形。

1.2 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的正常稳定是准确定量的前提和基础。试验设备的灵敏度及性能好坏,都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1.3 夹具及试样的夹持方法

对一些比较陈旧的试验机,夹具的影响不可忽视,主要表现为试样夹持部分打滑并导致较大幅度的指针回摆,出现虚假屈服,对屈服力的判定产生影响。

在拉伸试验过程中时,若夹持的试样未受轴向拉力的作用或产生弯曲现象,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必然产生不利影响。

1.4 拉伸试验速率

已有实验表明[3],不同的拉伸速率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较大,但由于不同材料对速度的敏感程度不同,拉伸速率对不同材料的影响大小也不一样;对强度低、塑性好的材料影响要大;而且拉伸速率对屈服强度的影响较大,抗拉强度次之,这是由于屈服点为弹性变形向塑性变形转变的点,而塑性变形需要一定的时间完成,金属晶粒里存在许多位错,金属塑性变形是位错增殖和运动的结果,而位错运动要克服所受的阻力需要一定的时间,因而不同的金属材料其塑性变形完成时间不一样。其总体规律为:随拉伸速率增加,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呈增大趋势。

拉伸速率对断后伸长率的影响:日本在修订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时对不锈钢材料曾做了大量的试验,有关研究资料表明:随着拉伸速率的增加,断后伸长率降低,但不同牌号的材料下降趋势不一样。

下面给出拉伸速率对不同材料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及断后伸长率的影响示意图(图1)[4]。

图1 拉伸速率对不同材料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及断后伸长率的影响

1.5 试验人员

试验人员作为拉伸试验的具体实施者,操作过程中的粗心大意或不按操作规程办事而造成记录错误,以及仪器测量参数设置错误等等,都会对计量或测定结果带来严重影响。

比如在断后伸长率的检测过程中,由于对标准理解的错误,有可能在原始标距的标定方面出现错误,导致最终的检测结果大幅偏离真值。

2分析及讨论

2.1 温度

如前所述,不同温度状态下钢材的性能差异明显。由此,国家标准《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一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 228.1-2010给出了标准温度条件:试验一般在室温10℃~35℃范围内进行;对温度要求严格的试验,试验温度应为23℃±5℃[5]。

2.2 试验设备

国家标准《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 228.1-2010中规定,试验机的测力系统应按照GB/T16852.1进行校准,并且其准确度应为1级或优于1级。在新标准实施的前提下,推荐各生产企业及检测机构优先使用微机控制试验机。

2.3 夹具及试样的夹持方法

应使用例如楔形夹头、螺纹夹头、平推夹头、套环夹具等合适的夹具夹持试样。为消除试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打滑现象,应尽可能使用V型钳口,必要时更换新的钳口。

在试样夹持时应尽最大努力确保夹持的试样受轴向拉力的作用,尽量减小弯曲。为了得到直的试样和确保试样与夹头对中,可以施加不超过规定强度或预期屈服强度的5%相应的预拉力。

2.4 拉伸试验速率

在拉伸试验速率的控制方面,国家标准《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 228.1-2010中对试验速率的控制有两种方法,即10.3应变速率控制的试验速率(方法A)和10.4应力速率控制的试验速率(方法B)。使用方法A时规范推荐应变速率控制范围为:弹性阶段至屈服阶段采用0.00025s-1的应变速率,屈服强度测定后抗拉强度阶段直至拉断,采用0.0067s-1的应变速率。方法B的控制过程如下:测定下屈服强度Rel时的弹性阶段应力速率范围为6~60MPa/s,屈服阶段采用0.00025s-1~0.0025s-1的应变速率,测定屈服强度或塑性延伸强度后,试验速率可以增加到不大于0.008s-1的应变速率(或等效的横梁分离速率)。

可以看到,试验速率标准化的确定,使得同一种钢筋的拉伸试验结果具有了很强的参考性和可比性。

2.5 试验人员

在实际试验过程中,当环境温度、试验设备、夹具及夹持方法确定之后,试验人员在试验中必须按照标准试验方法精心操作,试验后认真分析,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度。

3总结

为限制钢筋拉伸试验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使检测结果尽量准确,最关键的便是检测方法的标准化。我国现行标准《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一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 228.1-2010既是等效采用了国际标准,同时统一了试验方法,为生产企业、用户及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了统一方法标准。在标准试验方法的前提下,广大试验人员应认真分析试验过程中的各影响因素,尽量降低不利因素的影响,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姜美琴.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影响因素浅析[J].江苏冶金,2007,35(2).27~31.

[2] 吴承建,陈国良,强文江编著. 金属材料学 [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5.

[3] 张庆国,高文山.拉伸速率对力学性能测定的影响[J].物理测试,1999,4:34-36.

[4] 陆文华. 影响拉伸试验结果的主要因素[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 (4).48.

第9篇:简述温室效应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渣器能效

1 概述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是一种十分突出的洁净煤燃烧技术,该技术燃料适应性普遍而且环保效果良好,在我国的锅炉生产中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为我国广泛存在的丰富煤歼石和石煤等劣质燃料、低热值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冷渣器是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底渣排放的主要冷却设备,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底渣冷却、回收余热和细颗粒以及方便输送等工作的进行。冷渣器能够对底渣产生的物理热进行有效回收,如果不把这部分的热量进行回收,就会严重影响锅炉的燃烧效率。所以说,冷渣器是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辅助设备。如果冷渣器不能够做到正常运行或者设计不符合要求,就会影响锅炉和整个机组的经济性能。因此要对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冷渣器设备提高重视,加强冷渣器的维护和保养。本文主要对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冷渣器的能效进行分析,用来说明冷渣器在提高锅炉燃烧效率和节约资源方面的重要意义。

2 冷渣器原理简介

循环流化床锅炉能够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进行排渣工作,这就需要冷渣器设备。冷渣器作为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底渣冷却系统的关键设备,其能否正常工作对大容量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另一方面,冷渣器系统能够大幅度减少灰渣引起的热污染,能够从回收的灰渣热量中节约热能,对锅炉效率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下面我们对冷渣器的主要原理进行介绍:

2.1 冷渣器设备的主要结构 冷渣器由进渣口、布风装置、换热室和返灰口等几部分组成。其中又将换热室分成三部分:第一个未布置受热面,通过流化风将灰渣进行冷却;第二、三个内布置有受热面。每个分室中都配有独立的风箱和布风板。

2.2 冷渣器工作原理简介 首先,燃烧室排出高温灰渣,该灰渣从进渣口进入冷渣器的第一个分室进行冷却,在此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其他措施将较细的底渣返回燃烧室进行二次燃烧。然后,灰渣进入第二、三分室,与室内的埋管受热面热交换。经过这些过程之后就可以把灰渣的温度降到150℃以下。最后,就可以将灰渣排出到除渣系统。

2.3 冷渣器应用的主要技术

2.3.1 在冷渣器隔墙的底部进行开孔。冷渣器的隔墙下部建立一个开孔结构,并且可以按照渣量对开孔的大小和形状进行改进,这样非常利于大颗粒底渣的运动,并且保证了底渣的连续性排放。

2.3.2 冷渣器主体使用喷泉床变截面流化床技术。通过该项技术,冷渣器下部的流化速度就会和主床的速度保持一致,从而可以保证在冷渣器内以相同的流化输送所有可以在主床内输送的颗粒。

2.3.3 在水冷的受热面安装防磨结构。冷渣器设计的受热面,一方面可以通过控制流化速度来防止磨损,还可以采用特殊的鳍片进行防磨,这样的设计还方便了下层受热面热量的交换,从而有效降低对受热面的磨损程度,大大延长了冷渣器的使用寿命。

3 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冷渣器的能效分析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排渣温度与床温非常接近,也就是说,过滤所排放的炉渣中还有大量的物理热能,这部分热能占燃烧煤所产出热能的很大一部分。如果能够对这部分热能进行有效合理的利用,将是一份十分可观的财富。而且,目前阶段下,为了防止结垢的产生,很多的滚筒冷渣器或者流化床冷渣器都使用除盐水进行排渣的冷却.而滚筒冷渣器和流化床冷渣器出水温度较低,使得这种技术下的出水无法进入循环水系统,使得排渣的热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

为了提高经济性,本文中假定冷渣器所采用的循环冷却水都被接入热力系统。不过由于滚筒式冷渣器的钢板套筒水夹套结构,承压能力较差,因此需要控制冷却水的压力不要太高,这使得其出水温度不超过100℃。所以,对与滚筒冷渣器来说,由于下渣量大。灰尘大,我单位在进渣口安装管子与引风机风道相连,将进入冷渣机炉渣的灰尘吸入送到布袋除尘过滤,使冷渣器车间空气干净,抽汽量的减少会影响其运行工况进而降低其发电效率,因此滚筒冷渣器对热力系统的影响将是这两个因素的综合作用。流化床冷渣器的冷却水可以采用给水方式,使得其埋管受热面甚至可以成为省煤器的一部分,作为锅炉本身的一个部件,对整体热力系统没有影响,因此更加具有节约资源的优势。但是从实际的使用效果和运行情况来看,流化床冷渣器的出水温度比较低。这是因为要保证床内的流化质量,流化床内风量一般较大,而且出风温度也很高,可以达到200~300℃以至更高,所以带走了大部分的热量.不过,尽管流化床冷渣器出风温度高,但是其代价则是消耗了大量的电能。因此,该种冷渣器虽然对资源起到了一定的回收作用,但是也从其他方面耗费了更多的电能,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启用设备的利弊。

综上所述,二者不仅在使用上各有优缺点,在能效上也各有利弊。因此,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要综合考虑企业的经济水平和对资源的需求程度,同时要照顾到当地的环境影响问题。要基于上述内容对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冷渣器的能效进行综合的分析,从而对采用何种技术手段的冷渣器进行判断。

4 结论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煤与耗煤国家。煤主要是用作燃料进行燃烧,一方面它产生热量供人们使用,另一方面也排放出大量的灰渣、粉尘等污染物,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因此,要对锅炉的燃烧设备进行研究,使煤的使用高效、低污染。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是一种十分突出的洁净煤燃烧技术,该技术燃料适应性普遍而且环保效果良好,在我国的锅炉生产中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为我国广泛存在的丰富煤歼石和石煤等劣质燃料、低热值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对提高锅炉燃烧效率和节约资源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洪龙,商桂新,张少锋.流化床锅炉冷渣器的类型及开发方向[J].煤气与热力,2008年.

[2]水涛.风水联合冷却冷渣器的运行[J].锅炉技术,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