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植物保护的方式范文

植物保护的方式精选(九篇)

植物保护的方式

第1篇:植物保护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植物新品种:育种权:专利保护:专门保护

植物新品种是指经过人工培育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的植物品种。植物新品种权是指授权机关依法赋予育种者对授权品种享有排他的独占权,是知识产权范畴中的一种新型权利类型。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基本内涵是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法律规范旨在保护育种者的权益,其核心内容是授予育种者对其育成的品种享有排他独占权。他人在将该品种作为商品使用时,需要向育种者支付一定的费用,借此鼓励育种者对新品种进行研究开发,提高投资研究的积极性,促进农业、园艺和林业的发展。

一、植物新品种保护的起源及国外立法

(一)植物新品种保护的起源

20世纪30年代伊始,各国开始采用不同的模式对植物新品种进行保护.逐渐形成了现在以欧洲和美国为代表的两种主要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德国最早在1953年出台了《种子材料法》,开创性地对育种者权利提供了专门保护,形成了一种新的权利即育种者权,也称植物新品种权。1961年,比利时、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和荷兰在巴黎签署了《保护植物新品种国际公约》,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保护植物新品种同际公约》经过1972年1978年、1991年i次修改,逐渐成为了世界上最主要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大多数欧洲国家都是这种模式的拥护者和实践者。1983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通过了《关于植物遗传资源的国际约定》,虽然没有法律约束力,但它是人类社会在植物遗传资源领域达成的第一个国际协议。从这一文件开始,国际社会迈开了通过国际合作共同保护人类生物资源的步伐。1992年,在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上缔结的《生物多样性公约》是迄今为止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最突出的成果.它将保护范围由植物扩大到了所有生物,并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目前公约已经有187个缔约国,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承认。

(二)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国外立法

1.美国  美国早在1930年就出台了美国植物专利法,是世界上第一个以专利形式保护植物新品种的国家。尽管它只是美国专利法的一个部分.但与其它专利法的授予条件和权利范围都不一样。美国植物专利法的保护限制在无性繁殖的植物新品种.而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的是有性繁殖的品种,所以其作用是有限的。1970年,美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法(PVPA)出台了,填补了农业生产中有性繁殖的空缺。美国是少数既利用专门法又利用专利法保护植物新品种的国家。尽管都是用法律的形式来保护植物新品种,但获取保护的途径却不一样。植物新品种保护法(专门法)的管理机构是农业部,而植物专利法管理机构则是专利局与商标局,可见美国是通过立法机构和行政机构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管理和保护。后来又通过法院和行政机关确立了实用专利保护制度,从而实现了植物专利法、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和实用专利法三重保护,在最大程度上对植物育种者进行了知识产权的保护。

2.德国  德国对植物新品种的保护从法律上来说还是比较早的。1934年,德国专利局就开始授予植物品种专利.授予专利的标准为利用不同性状的亲代交配而得到的具有新颖性状植物育成的植物新品种。1968年,又制定了《植物新品种保护法》,修正了专利法的相关规定,凡受植物品种保护法所保护的植物新品种,不授予专利。后来德国又根据1991年国际植物新品种联盟对公约的调整,于1998年另行制定了《植物新品种保护法》。

二、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现状

我国的植物新品种保护相对来说起步较晚。在1997年以前,我国对农林领域内的发明创造主要还是实施专利保护,但按照专利法相关规定,对动植物品种不授予专利权.而仅对起非生物学培育方法授予专利权,也就是专利法只能保护育种过程,而不能保护品种本身,这就使植物品种本身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导致育种者的知识产权得不到合理有力的保护1997年3月20日,我国颁布《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拉开了对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序幕,也明确了中国对植物新品种的保护采取了与《保护植物新品种国际公约》和《与贸易有关的保护知识产权协议》一致的原则,通过专门法承认植物新品种并给予其有效的法律保护。我国于1999年加入公约1978文本,成为第3个会员国。

从我国现状来看,形成的以专利法保护其生产方法,通过《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取得植物新品种权的模式来保护植物新品种,笔者以为是比较符合我国当前国情的。如果采用发达国家的专利法保护植物新品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护育种者的权利,激励创新,但从对立面来看,专利制度就是相对技术的高度垄断,而对于一个人口大国和很多资源都较为稀缺的国家来说这是不利于农业、牧业和林业发展的,同时对本国的农业从业者,以及以农业产业为生的人来说大多也不能承当数额巨大的专利许可使用费。所以,盲目地和发达国家靠近是不理智的做法,也是不符合我国国情的但从长远来看,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在植物新品种的保护上也应该有更新更好的认识和发展。

三、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模式的选择及立法探索

(一)保护模式的选择

1.专利保护  专利保护是一种比较灵活的保护方式。如果不将植物新品种作为一个整体来申请专利,那么,可就某一部分植物品种申请专利.也可就这种培育方法申请专利。专利权的内容是植物新品种的专利权人获得在申请国范围内排除他人制造、使用、销售此项发明或者把此项发明进口到申请国的独占性权利。专利权有专利期限的限制,超过专利期限以后,专利权即行终止。在专利法的保护模式下,对育种者的保护是较强的,但其他利益主体的保护如何在专利法的模式中体现却是一个难题。因此,如果按照这种模式立法,植物新品种就是名副其实的“育种者权保护”了。

2.专门保护  专门立法模式在审查标准上不同于专利,现在各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的专门法基本上采用了《保护植物新品种国际公约》的模式。1991年《保护植物新品种国际公约的标准》确定了新颖性、稳定性、一致性、特异性几个标准,其中新颖性条件我们可以视为一个法律要件,而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要件我们可以认为是技术要件。专门保护的审查标准要宽于专利保护的专利性条件,因此,专门保护在内容上要弱于专利保护。从植物新品种专门保护的审查内容来看.是就新品种的可复制和可繁殖材料享有排他性权利,可以控制这种材料的生产、繁殖、销售、进口和储存,但是,这种排他性权利不利于新品种本身。而且在专门的保护模式下,很多专利保护利益主体没有得到呈现。专利法中也有各种各样的权利限制制度,但却不可能如此严格地限制权利人的利益。

(二)制度的选择

从国外对植物新品种的保护和我国的现状来看,各国对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方法都不完全相同。大体上可以将它们分为两种法律制度:一种是双轨制,即通过专利法和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对农业植物新品种予以保护;第二种是单轨制,即仅以专门植物新品种法对农业植物新品种提供保护,或者以单一专利制度提供保护。我国虽然对植物新品种保护采用双轨制,但在实践中,也多采用单一制保护制度(另一制相对弱化),所以,我国目前的保护制度更接近于欧洲.但无论和欧洲还是美国相比都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我国《专利法》明确规定:动植物新品种不能被授予专利。

因此,对于植物新品种,我国的育种者只能根据《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获得品种权的保护。而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仅仅依靠《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是远远不够的。1997年颁布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是当前我国主要的保护植物新品种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品种权的申请和受理以及审查与批准的具体内容,要求申请人必须向审批机关提出书面申请.审批机关进行实质审查.主要依据也是申请文件和其他有关方面的材料来进行。但这些都停留在条例这个层面上,它和法律比起来力度相对较弱,所以法律保护升级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保护内容上,我国《植物新品种条例》第十、十一条规定,在以下情况使用授权品种的可不向其支付使用费:(1)利用授权品种进行育种和其他科研活动;(2)农民自繁自用授权品种材料,为了国家利益或公共利益,审批机关可以作出实施植物新品种的强制许可决定。而美国法律没有这样的强制许可。虽然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在由发展向发达过度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对知识产权的重点保护,这种强制不应该再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衣。在我国保护植物新品种的发展道路上,首先要做的就是在立法上应该废除专利法不能授予动植物专利的规定。植物新品种本身并不缺乏专利性.它具有专利法构成要件的新颖性、实用性和创造性,因此,它有受知识产权保护的权利。

(三)立法探索

虽然我国目前植物新品种的保护是符合国情的,但从长远发展的要求以及法律高度来看,还是远远不够的。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具有一定的生物技术实力。有l3亿人口,粮食安全问题关系重大,首先要保证粮食自给自足,保证国民的生存和发展是最大的人权问题.同时又不能因此限制植物品种的发展,做到和谐才是关键。

立法机关应以法律的形式对品种权进行规定.协调专利法与专门法的关系,尽快制定统一的司法评判标准,修改刑法不足的地方,加大对侵犯品种权行为的制裁力度,继续完善植物新品种保护的专门立法。

立法的重点要以加强中国农业植物品种竞争优势为出发点,从保障国家经济利益出发,充分考虑相关因素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利弊影响,考虑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研发能力的差别,以及植物品种资源在不同国家分布的不平衡,最大限度地通过立法来控制发达国家借助品种权利保护制度强化既得利益,从而为植物新品种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第2篇:植物保护的方式范文

一、植物遗传资源产权的四种模式

目前,植物遗传资源产权的模式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第一,将植物遗传资源视为“人类共同遗产”,不属于任何国家、个人或者团体;第二,通过知识产权制度将植物遗传资源变为私人所有,主要应用于植物新品种保护领域;第三,国家依原则对其领土内的一切生物资源,包括植物遗传资源享有所有权,包括未受专门法或专利法保护的植物遗传资源。第四,品种起源中心和品种多样性中心地区的农民、地方社区基于其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植物遗传资源方面的贡献而对本地区特有植物遗传资源享有所有权。

(一)植物遗传资源产权的人类共有模式

植物遗传资源产权的人类共有模式是“人类共同遗产”原则在植物遗传资源产权领域的体现。“人类共同遗产”原则最早由阿根廷大使考卡(Cocca)于1967年提出,适用于月球和其他天体,而后被沿用到其他资源领域。在1972《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1979《月球公约》、1982《海洋公约》等一系列有关自然资源的国际公约中,都强调了自然资源的“人类遗产”属性,否定了国家和私有化,提倡所有国家和个人为了和平目的共同分享利用这些自然资源。“人类共同遗产”原则的目的,是通过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避免对人类有重要意义的自然资源被私人据为己有,进而危害整个人类的利益。FAO在1983年通过的《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承诺书》(IUPGR)中,首次将植物遗传资源定义为一种“人类遗产”,并依照“人类共同遗产”原则,明示植物遗传资源应为次世代的利益加以保育,不应(基于私权概念)限制其利用。事实上,数千年来植物遗传资源一直是共有的,植物资源在本地社区内部、地区之间甚至在新旧大陆间的交换和流动,都是自由无偿的。在生物技术进步、植物遗传资源的商业价值被发现之前,这样的产权安排是合理的。因为对于一个本地社区来说,社区内的植物资源的种子起源模糊,是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共同的结果,种子通过交换和分享不断地得到改良,最终产生的植物品种是集体努力的成果,不属于任何个人所有,而且以往人们对植物品种经济效益的关注,更多是针对种植收获产生的产品而非植物品种本身,即便是在今天,这种情况依然在广大农村地区存在。“人类共同遗产”原则中的“共同”(common)意指资源共享,与财产权之公有或共有意义相同。共有模式下,林业植物遗传资源共有的主体是人类全体,而非某个国家、个人或团体。人类共有对林业植物基因的使用,必须符合“保育其永续性”的宗旨,符合全体共有人的利益,不得破坏、减损其价值。

(二)植物遗传资源产权的私有模式

世界上第一部植物新品种保护法———美国1930年植物专利法案(thePlantPatentAct,PPA)的诞生,随后,在育种者的强烈呼吁下,世界各国逐步将植物新品种纳入专利法或者专门法的保护之下,植物新品种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得以确立。将知识产权制度引入植物遗传资源领域,为其产权制度带来了质的变化。育种者通过自身的劳动和创造,可以将原本产权共有的植物遗传资源在一定期间内纳为己有,并垄断经营,彻底改变了植物遗传资源无偿交换、自由流通的局面。这一产权安排对于激励新品种开发研究、新品种市场化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同时也面临着这样的困惑,即植物新品种的基因来源于传统品种,如果植物基因应该受到保护的话,那么育种者未经许可地、无偿地使用这些基因是否已经构成侵权?育种者应当向谁、怎么样去承担侵权责任?

(三)植物遗传资源产权的国家所有模式

1992年《生物多样性公约》(CBD)在植物遗传资源产权上,了“人类共同遗产”原则,树立了新的国际规范,即确认各国对其自然资源拥有权利,可否取得遗传资源的决定权属于国家政府,并依照国家法律实施(CBD第15条)。CBD的这一条款实际上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各国境内的自然资源,包括植物遗传资源都在该国的范围之内,应由该国政府所有;第二,该国政府可以依照法律处分、利用遗传资源,包括将遗传资源授予他人所有或者使用。为了配合CBD对植物遗传资源产权的设计,FAO利用《国际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公约》(ITPGR)通过之便,修改了1983年《植物遗传国际承诺书》(IUPGR)中关于植物遗传资源属于“人类遗产”的说法,将各国的植物遗传资源产权归属于所在国政府。尽管如此,IUPGR基于人类共同遗产概念所确立的开发、利用以及分配的规范,如可持续发展、保护农民权、保护传统知识等,仍然是国际社会努力去实现的目标,但这些规范必须建构在缔约国的框架之内,即关于植物遗传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分配属于一国内部管理的事宜,由该国政府统一协调和管理。

(四)植物遗传资源产权的农民-社区所有模式

《国际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公约》(ITP-GR)中明确肯定了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品种起源中心和品种多样性中心地区的农民、地方和社区机构在保护和发展世界粮食和农业的基础保障—植物遗传资源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并要求各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保障农民公平参与分享开发植物遗传资源所带来利益的权利,以及公平参与制定国家有关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植物遗传资源决策的权利。CBD中也提出“认识到许多体现传统生活方式的土著和地方社区同生物资源有着密切和传统的依存关系,应公平分享从利用与保护生物资源及持续利用其组成部分有关的传统知识、创新和实践而产生的惠益”。虽然这两个公约间接规定了农民和社区对植物遗传资源享有惠益分享的权利,但是没有从正面肯定农民和社区享有植物遗传资源的产权。不过,由于这两个公约将植物遗传资源归属于国家,所以如何在境内开发、管理、分配植物遗传资源是一国的内部事务,而国际上已有国家将特定空间内的遗传和生物资源的管理和收益权交由社区管理的实例。津巴布韦为了保持野生动物生物多样性而采取“营火”计划,在该计划的归属安排下,原本有能力与野生动物共存的部族,借由维持社区利益和生态平衡的传统知识而取得监护者的地位。在植物遗传资源国家所有模式下,国家也需要实际的管理者来保护、经营和利用这些植物遗传资源,而没有任何主体比农民-社区更适合来管理本地的植物遗传资源,因为他们的生活与这些植物息息相关,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积累了大量保存、种植、改良这些植物遗传资源的传统知识。农民-社区所有不同于私人所有:其一,产权主体上,农民-社区所有的产权主体是某一地区的特定群体,而非具体的个人;其二,在权利内容上,私人所有是排他的,独占的享有某个品种的植物遗传资源,而农民-社区所有并不排斥他人对植物遗传资源的利用,而是要求尊重农民-社区在保护植物遗传资源方面的贡献,并分享由植物遗传资源利用带来的收益;其三,在权利的客体上,私人产权的客体是某个具体植物新品种的遗传资源,而农民-社区所有的客体是特定地区环境里自然存在和人工种植的传统品种植物遗传资源,不包括新品种植物遗传资源。最后,私人产权源自于知识产权制度的安排,而农民-社区产权是一国内部从管理层面对植物遗传资源的再分配。农民-社区往往置于地方政府的管辖之下,对外代表农民-社区利益的也是当地的政府部门,将植物遗传资源产权交给农民-社区,实际上是将植物遗传资源由国家管理变为地方管理,由地方政府代替国家行使本地区植物遗传资源产权。

二、林业植物遗传资源产权配置模式

以上植物遗传资源产权配置的模式同样适用于林业植物遗传资源。具体而言,林业植物遗传资源可以分为林业植物野生品种遗传资源、林业植物传统品种遗传资源和林业植物新品种遗传资源。林业植物野生品种遗传资源是指在非人工环境下,原始的、自然生长的、尚未被开发利用的林业植物品种所包含的遗传材料,包括已被发现和未被发现的野生植物遗传资源。林业植物传统品种遗传资源是指将林业植物野生品种采取传统方法进行人工选育后产生的植物品种中包含的遗传材料。这里的“传统方法”是指农民社区内长期以来流传沿用的培育植物的方法。传统品种的诞生,往往经历了农民社区几代人的努力,是在植物遗传资源共有模式下产生的,是农民社区集体努力的结果。林业植物新品种遗传资源是指育种者在林业植物野生品种和传统品种遗传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产生的具有新颖性、特异性、稳定性和一致性的植物新品种中所包含的遗传材料。在一国境内,林业植物遗传资源的四种产权模式是可以共存的。

通过CBD和ITPGR确立的植物遗传资源国家所有模式,解决了人类共有模式下主体模糊,管理缺位的问题。正如前文所述,CBD公约对国家原则的描述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国家对其遗传资源享有所有权;二是国家可以依照本国法律将其授予他人所有或使用。这是因为国家依据原则取得遗传资源所有权时,相应地取得了遗传资源的处分权,国家不仅可以自主地开发利用这些资源,更可以将其所有权授予其他主体,以便更好地利用和保护这些资源。在不违背“永续保育”、可持续发展等原则的基础上,国家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开发、利用、保护这些遗传资源。而开发、利用、保护遗传资源,仅仅依靠国家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吸引广大社会主体的参与。这是因为由国家完全垄断植物遗传资源是不现实的:植物遗传资源产权制度的意义在于确定产权主体及其权利义务,从而明确使用权和收益权的归属问题,通过使用,产生收益,从而实现植物遗传资源的价值,所以对于国家而言,必须充分利用这些遗传资源,才能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即便是从保护植物遗传资源的角度出发,保护的最好方法也不是将其控制起来,禁止他人使用,而是鼓励大范围的种植和广泛的传播。吸引社会主体参与有两种方法:一是在新品种开发领域,通过知识产权制度将新品种遗传资源的产权在一定时期内授予育种者,满足其经济利益,从而激励育种活动的开展;二是在传统品种保护领域,通过授予农民-社区参与利用植物遗传资源决策、管理本地植物遗传资源、分享开发本地植物遗传资源的利益等权利,鼓励农民-社区保护本地植物遗传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不论是哪种方法,都需要国家在所有权上做出一定的让度。

第3篇:植物保护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植物保护技术;生态农业;农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632097

1 生态农业与植物保护技术的概述和理念

生态农业是当前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它是指在不损害环境和不影响生态发展的前提下,结合现代科技成果与传统农业经验,融合生态学等理论知识,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的发展应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基于生态农业的发展要求,传统的植物保护技术需要进行一定的发展创新,以达到有效防止病虫害的目的,同时还要注意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成本,提高农业质量,实现传统农业向绿色、无公害、可持续的方向上发展。

作为生态农业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与条件,植物保护技术运用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植物保护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植物保护手段。在传统的植物保护方式中,为了处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害,常采用喷洒农药的手段来杀菌,而化学农药含有有害物质,存在污染,影响农业生产质量,而对植物保护技术的创新应用则避免了传统植物保护方式的弊端。植物保护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生态农业的发展。植物保护技术可以减少病虫害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同时技术本身也对生态环境没有过多的负面影响,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保护技术水平的提高也降低了农业成本,提高了农业发展质量,降低了病虫害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2 植物保护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运用

2.1 “三诱技术”的运用

所谓的“三诱技术”,具体就是指频振式杀虫灯、黄板和性诱剂。频振式杀虫灯属于一种物理方法,诱杀害虫时主要使用到了光、波、色、味4种方式。该项技术的效果目前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可,杀虫范围和杀虫量都极大,同时还具有无污染,无毒害等优势,安全性好,有利于降低虫害所带来的威胁,综合效益好,可以在生态农业中推广应用;黄板诱杀技术是一项物理防治技术,是利用害虫趋黄性特点来对趋黄害虫进行诱杀。在传统的叶茎类植物防治中,农药药性大,不符合生态农业理念,而黄板技术的应用则具有绿色环保、成本低等优势,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性诱剂是当前植物保护技术中的一项新型绿色防控技术。

2.2 防虫网阻隔技术的运用

防虫网阻隔技术属于物理手段,顾名思义就是利用防虫网对害虫进行阻隔,防止其进一步危害和繁殖。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一般采用22目防虫网即可。通过在生态农业中运用防虫网阻隔技术,其价值意义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可以有效阻隔害虫繁殖,达到植物保护的目的;可以适当调节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对炭疽病、软腐病等方面的问题具有一定的预防效果。因此综合来看,防虫网阻隔技术的运用符合生态农业的发展理念。

2.3 其它植物保护新技术的运用

随着生态农业的蓬勃发展,各种植物保护技术也在不断创新进步,各种植物保护新技术在生态农业中也开始被广泛应用。实际上在实施植物保护过程中,不能单一依靠某一项防治技术,要想提高防治效果,需综合物理、化学、生物、生态等多种手段,确保植物保护的效果。

要加强对生态农业和植物保护技术的宣传教育力度,使农业人员对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和具体手段有充分了解,为植物保护工作打好基础。各地可以考虑建立病虫害测报系统和监测点,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将植物保护预防工作做好。各地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植物保护工作队,向农民普及介绍相关技术,提供专业服务,打造科学防治体系。

3 总 结

综上所述,植物保护技术适应了生态农业的发展要求,也对提高农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新时期的时代背景下,要加强对植物保护技术的研究,根据各地生态农业开展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运用植物保护技术,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迈向一个新高度。

参考文献

第4篇:植物保护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植物保护 农业 可持续发展

引言

植物保护是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以科学和经济的方法,保护人类的目标植物免受有害生物危害,提高生产投入的回报,维护人类的物质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实用科学;作为农业技术措施,它是根据人类社会的需要,按照有害生物(病、虫、草、鼠)发生发展的自然规律和技术及管理的可能性所进行的农事管理活动的一部分。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基础方式,以及实行技术变革和机制性变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后代对农产品需求得到满足的发展,是一种把产量、质量、效益与环境综合起来安排农业生产的农业模式。其内涵包括:一是在不损害后代利益的前提下,实现当代人对农产品供求平衡;二是保护资源的供需平衡和环境的良性循环。而在人类所要保护的自然资源中,植物是人类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决定着人类农业发展的方向和持续能力,所以植物资源的保护理所当然应处于首位。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非常紧密。

百口乡位于册亨县东南部,海拔较低,距县城约78公里,公路由县城经坝赖镇到乡。乡人民政府驻坝域,东与广西田林县、乐业县隔江相望,南与弼佑乡接壤,西与坝赖镇连接,北与坝赖镇毗邻。总面积233多平方公里,乡政府所在地高程350米,最高海拔860米,最低海拔308米。于1991年12月由原百口乡和秧项乡的各江村、洞里村合并成立百口乡。全乡共辖4个行政村,32个村民组。乡境内设有百口小学一所小学,有耕地面积1.4万亩。土壤肥沃,适宜多种植物和农作物,是全县林牧业开发的重点乡,主产水稻、玉米、旱稻、小麦、油菜、黄豆、杉木、油桐、油茶、青杠、云南松、柑桔、沙田柚等经济作物和经济林。

一、加强植物保护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面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 主要还存在生物灾害频发,一些外来生物侵入,损害自然平衡的生态环境, 而生物灾害也影响到了农产品贸易, 同时威胁到了公共安全, 加上国内生物灾害的防控机制较弱, 农业生产始终面临着生物灾害的问题;不少农业经营户为了提高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只想着依靠农药来增加经济收益, 导致农药错用、滥用的问题较严重;农业粮食生产的安全问题突出, 一些有害生物危害粮食的生产安全、数量安全、品质安全、储备安全、生态安全、市场安全及其可获得性等植物保护措施落后的原因,引起了土壤污染、水污染等。如今, 农药残留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农业生产环境的恶化和植物保护的不力都将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和促进工业发展的基础, 是促进国家经济进步的关键理念。合理、有效、综合地进行植物保护, 减少病虫害和环境污染,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生产有机绿色农产品, 持续发展农业, 是我国农业生产要实现的总体目标。

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植物资源的保护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强调农业发展的同时,重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的保护。要达到的战略目标,一是积极增加食物生产,并注意食物安全;二是努力促进农村综合协调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困状况;三是合理利用、保护、改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基本方法是:采取农业生态技术,具体包括立体种养技术、物质循环利用技术、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和庭院经济与开发利用技术等。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其所要达到的战略目标和实现其目标的基本方法来看,区域农业得以持续发展,将更有利于对植物资源的保护。

第一,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意识上看,越是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人们的收入越低,对环境保护意识越淡薄;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文化商品消费亦随之增加,人们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学习接触环保知识,其环保意识就会不断增强。因此,区域农业持续发展的结果,将给农民不断增加收入,使其逐渐摆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现状而更有利于区域植物资源的保护。

第二,从农业资源利用方式上看,农业资源利用方式分为粗放经营利用型、精细密集利用型和高新技术产业选择利用型3种。其中,粗放经营利用型效率最低,是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万不得已的选择,其最不利于环境保护,尤其不利于区域植物保护;后2种是在经济较为发达情况下的农业资源利用方式,效率很高,对环境影响很小。因此,随着农业的持续发展,经济增长速度将不断加快,人们将不断放弃效率低下的粗放经营利用型而逐渐采用精细密集利用型和高新技术选择型。这样区域植物的保护力度将会不断得到加强。目前在某些地区的珍稀植物资源和特色农业植物资源,由于缺乏经费,其保护措施常常难以落实。随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经费的不断增加,这些问题将会得到解决。

三、加强植物保护,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1.科学使用化学农药,加快新型农药研制及推广应用

化学农药是人工用化学手段合成的物质,往往具有双重的性质,在促进农业生产和植物保护的同时,由于对农药使用的不正确或不合理,污染了环境和农作物,破坏了农业生态系统,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进而危害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保护生态环境, 农业部门必须研制开发出新型高效、低用量、易分解、低残留农药减少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量, 减轻对土壤及生态环境污染, 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工作方面。

2.建设与推广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从系统思想出发,按照生态学、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大力建设与推广生态农业,对加快与不断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将会是事半功倍的。

3.不断提高农民的植物保护意识

实践证明,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种田水平成正比。据调查,主要劳动力文化程度在中学以上的农户比文盲农户平均单产高18.9%,人均收人高67.31%。农民文化素质提高了,科技意识就会增强,对科技推广项目接受能力提高,农药的正确使用才会成为现实。因此,各级部门应努力营造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各种环境,不断提高和增强农民的植物保护意识。

结语

综上所述,可见植物保护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间的巨大联系。利用科技手段, 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保证植物的正常、健康生长上, 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缓解了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 促进农业生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同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树立植物保护新理念,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农业信息,2006

第5篇:植物保护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对策

植物新品种保护是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原动力。为了积极应对加入WTO之后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有效构筑国家种质资源保护壁垒、促进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我国于1999年4月23日加入了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并正式启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简称《条例》),我国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开始为保障农业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作用。

一、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基本现状

自《条例》实施的四年多来,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事业从无到有,取得了长足发展,建立了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制订了配套的规章制度,完善的植物新品种保护体系已经形成。目前,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共了5批包括41个种或属的《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组织研制了42种植物新品种《测试指南》。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中心和部分分中心如吉林、黑龙江、四川等已初步建成,已经对水稻、玉米和大白菜等300个品种进行了DUS测试。

截止到2003年6月30日,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共受理品种权申请达到962件(如表1所示)。经审查批准,到2003年7月24日,已授予植物品种权391件,大部分为大田作物品种。

二、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存在的问题

虽然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作为一种处于发展过程中的新生事物,还存在许多问题;植物新品种保护的能力和水平与农业科技和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一些制约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关键问题亟待解决。同时,现有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更需进一步加强,以应对在加入WTO之后的国际贸易新格局中面临着挑战。

(一)植物新品种产权意识薄弱

我国是实行知识产权制度较晚的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作为一项新的知识产权制度在我国也才刚刚实施四年多的时间,这使得广大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对植物新品种保护的重要作用没有充分的认识,知识产权意识薄弱,对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战略意义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品种权申请数量少。全国有400多个育种研究所,7500多个农作物种子企业,而四年多来向国内申请的品种权仅有千件左右,平均8个单位一件,向外国申请的更是寥寥无几。据初步统计,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实施四年多来,经省级以上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约5000个,而提出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的新品种数量不足1000件。

(二)农业植物新品种申请保护的品种构成不合理

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申请及授权数量少,品种构成也不合理。从申请数量上看,尽管每年申请的数量都在不断增加,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从构成上来看,品种分布很不均匀,申请植物新品种权的农作物主要是玉米、水稻、小麦等大田作物,占到了申请总量的90%以上,其他农产品申请数量较少,甚至是空白。以辽宁省为例,近几年来辽宁省每年取得的育种科技成果高达500多项,而其中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的还不足15%,已申请品种保护的也主要以玉米、水稻为主,大豆、蔬菜、果树品种很少。

(三)维权困难,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农作物种植和种子生产经营活动的季节性很强,对侵权案件的取证本身就十分困难,一些地方政府为保护本地利益,直接或间接插手种子行业,违规设置障碍排斥外来企业和优良品种,甚至袒护本地违规侵权单位,阻挠执法部门查处。

同时,维权诉讼程序复杂,品种侵权案件要有指定的的省级以上法院审理,路途远,成本高,育种专家没有时间和精力。而且植物新品种的保护规定中没有规定有关品种保护的法定赔偿金额,使司法部门在执法时遇到较大的困难,尤其是碰到既难确定侵权人的非法获利又难确认被侵权人的实际损失的情况下,不同地区的法院在处理基本相同的植物新品种保护的侵权纠纷时,判决的赔偿额可能有着惊人的差异。

(四)审查速度较慢,不适应植物新品种保护发展的需要

目前,新品种保护组织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理顺,品种权初审、实审、复审、无效等程序尚未有效建立和顺利运转,再加上由于资金短缺而造成的品种权审查测试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滞后,人员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便利审查速度难以加快,不利于品种权申请人合法权益及时得到有效的保护,反过来影响育种者和育种单位对植物新品种保护申请的积极性。

(五)植物新品种保护的覆盖面应当进一步扩大

通过自主创新取得与掌握品种权是保护国家种质资源的重要的方式。我国是作物起源中心之一,生物遗传资源非常丰富,随着我国农业经济对外开放及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日益扩大,外国企业到我国申请品种权将后迅速增加,特别是一些种业跨国公司,依靠其先进技术优势,不但将其某个具有现实及潜在经济价值的植物新品种在该国申请品种权,还将某些发展中国家的优良品种在这些国家申请并取得属于他们自己的品种权。因此,必须扩大植物新品种保护的覆盖面,使我国的植种质资源通过品种保护“留住”,而不是“流失”。

(六)对品种权作为国际农产品贸易壁垒的作用及其发展动向研究不足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还影响了国际农产品贸易的格局,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出于保障国家经济战略安全以及保护农产品竞争优势的考虑,纷纷采用植物品种保护制度保障自身的优质品种垄断,并在全球范围内申请保护,以此来控制国外农产品的进口,使得品种权成为新的国际农产品贸易壁垒。可以说,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农产品贸易战的背后是“种子战”和“品种战”。在新的贸易关系下,面对中国巨大的市场,国外在中国的植物品种权申请必将日益增多,因此,我国应当重视品种权作为国际农产品贸易壁垒的重要作用,积极采取措施,最大限度的保护我国品种权人、企业与农民的利益。

三、促进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农业植物新品种的保护工作在我国还刚刚起步,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在今后的发展中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对植物新品种保护知识的宣传与普及

为了提高全社会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意识,使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和企业充分认识到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在育种创新、公平竞争和实现农业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必须加强对植物新品种保护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力度。一是积极争取各种新闻媒体的支持和配合,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宣传植物新品种保护的重要作用和相关知识,使全社会都了解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法规,认识到植物新品种权也是一种知识产权。二是针对不同的对象,以普及教育、专业培训、业务交流等多种形式,深入、持久、扎实的开展宣传工作。

(二)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队伍的培训

重点强化对省级农业行政管理部门的执法人员、种子管理站的工作人员、植物新品种保护中介机构的人员的培训,使他们了解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有利于植物新品种保护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应当通过培训提高全社会尤其是科研、教学单位、政府农业管理部门、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使他们对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一个正确的认识。

(三)制定更加完善的配套政策和激励措施,提高植物新品种权的申请量

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的申请数量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在我国即将加入WTO的背景下,如果植物新品种申请保护的数量还没有提高的话,那么我国的育种开发和种子产业必将受到国外竞争力量的严重冲击。为此,应当进一步简化品种申请和授权的程序,加快审批、授权的速度,使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的保护,如修订申请格式的版本,删除重复的内容;简化对农作物品种的数量性状的描述内容,要突出主要的性能和特点;根据不同生态类型和区域,选择适当的测试点以尽可能的降低测试的费用和工作量等。

(四)加大对品种权人的保护力度

把对品种权的保护范围从过去单纯保护品种权的销售权扩大到许诺销售权、出口权和进口权等,打击侵权者在境外生产、繁殖授权品繁殖材料然后通过进口在中国境内销售侵权品种的不法行为。同时,新品种产权作为一种财产权,其侵害适用财产手段来解决,对侵权行为要有补偿、制裁和警诫方面的作用,所以,对新品种产权领域的侵权行为应当建立有效的惩罚性赔偿金制度,以加大对品种权人的保护力度。

(五)适应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发展趋势,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国际合作

积极参加国际多边及双边活动,派出人员参加UPOV理事会、6个技术工作组会议和有关亚洲地区植物新品种保护技术协调会以及国际审查技术培训和引进外国专家讲学。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反映我国在植物新品种保护方面的意志和主张,促进我国种业国际贸易发展;适应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发展趋势,加强审查测试的国际合作,通过审查、测试和等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既将维持保护体系的运作费用降到最低,又可使育种者以相对低的成本同时在几个国家获得保护。

(六)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加入1991年文本

从长远来看,1991年文本更符合经济全球化的相关运作及新技术发展的现实要求,如农林产品的多样化应用及扩大贸易所涉及到的受保护品种的收获材料及加工产品、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领域的应用等问题更多的涉及1991年文本的规定。在更高的水平上加大我国新品种保护的力度,利于解决目前在引进国外优良新品种方面形成的技术壁垒,合理规避风险、增强我国种业的国际竞争力。

(七)积极发展品种权中介服务组织

应当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品种权中介服务组织的业务素质,扩大品种权人队伍,适应国内外品种权服务的需要。同时,采取措施增大各企事业单位自发组建新品种保护自律性和维权性的区域性社会组织,建立自我约束和自我保护的机制开展研究,提供咨询,建立市场公平竞争规则,协调内部品种权纠纷,推动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社会化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农业部科教司、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品种权及种业科技走出去战略实施研讨会交流材料汇编》

2、邓岩:《WTO与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种子科技,2003年第2期

3、宋才发:《WTO规则与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4月

第6篇:植物保护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模式;技术特点

Discussion on Plant Ecological Model Based on Present Situatio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 Zhaoqing Region

Li Xue-wei

(Four city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SihuiGuangdong526200)

【Abstract】In view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oil erosion in our region, the causes and the principles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ecolog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the measures of water conservation and water conservation should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ecological measures in order to form a good ecological system.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ecological model, this paper will help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ecological engineering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 order to build a pleasa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Key words】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Ecological model;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1. 引言

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是我院的主要专业之一,工程设计普及到肇庆地区各个市县。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基本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加,水土保持工程呈现量大面广,设计工程所形成的成果,关系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重大问题。因此,我们在水保设计中不断地要求引入新概念、新措施,以构筑宜人的生态环境。经查阅了相关资料获悉:我国目前仍是世界上水土流失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壤侵蚀遍布全国,而且强度高,成因复杂,危害严重,水土流失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环境问题。过去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措施大都是注重工程措施,却忽略了植物生态措施,如何形成具有良好结构水保生态系统,值得深度讨论(图1、2、3、4)。

图1水土流失是环境的最大问题 图2采土场水土流失状况

图3道路开挖引起的坡面崩塌图4取土场裸岩风化

2. 水土保持的生态模式

开发建设通常会直接扰动土壤、破坏植被,减少了绿地面积,或使原有完整绿地破碎化,直接或间接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因此,保护和恢复重建植被是建设项目水保工作的核心任务,而人工重建主要是模拟自然植物群落的种类成分和群落结构特点,建造并推动植

物群落的顺行演替,以尽快形成为周围环境协调的稳定植物群落。近年国内外兴起的“生态工法”、“植被生态工程”等,成为当今工程水土保持的趋势。

2.1生态模式中的必要工程措施。

(1)生态模式强调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的有机结合,最终发挥植物群落的作用。对开发建设项目在基建施工和生产运行中由于开挖地面或堆置弃土、弃石、弃渣等形成的不稳定边坡,首先应采取必要的固土护坡工程措施。护坡工程主要有以下几种(图5、6、7、8):

图5厂房背山分层护坡绿化图7植被护坡效果

图6阶梯护坡绿化图8护坡面铺草后一年效果

A.对边坡高度大于4m、坡度大于1.0:1.5的,应采取削坡开级工程;

B.对边坡小于1.0:1.5的土质或沙质坡面,可采取植物护坡工程;

C.对堆置物或山体不稳定处形成的高陡边坡,或坡脚遭受水流淘刷的,应采取护坡工程;

D.对条件较复杂的不稳定边坡,应采取综合护坡工程;

E.对滑坡地段应采取滑坡治理工程。

(2)常用的工程护坡措施有干砌石护坡、浆砌石护坡、抛石护坡、混凝土护坡、喷浆护坡、胶泥喷涂护坡、灰浆或三合土等抹面护坡、锚喷护坡、锚喷网护坡。常用的植物护坡主要包括种草护坡和造林护坡,前者适用于坡比小1.0:1.5,土层较薄的沙质或土质坡面,可选用生长快的低矮葡伏型草种。后者适用于坡度10°~20°,在南方坡面土层厚15cm以上、北方坡面上层厚40cm以上、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方,宜采用深根性与浅根性相结合的乔灌木混交方式,同时选用适应当地条件、速生的乔木和灌木树种。在坡面的坡度、坡向和土质较复杂的地方,将造林护坡与种草护坡结合起来,实行乔、灌草相结合的植物或藤本植物o坡/更多情况下是采用工程护坡与植被护坡相结合的综合护坡工程,包括砌石草皮护坡、格状框条植被护坡、三维网植草护坡、纤维土等厚层基材喷射绿化工法护坡等,具体应用各种植物与工程措施时应该综合考虑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图9、10)。

(3)据报道:日本的各种地面绿化工程享有盛名,值得我们在建造坡面生态时借鉴。例如在日本鹿儿岛县屋久公园这一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的公园绿化时,认识到如使用喷射厚层基盘材料、种子及化学肥料的传统施工方法会扰乱原有生态系统,但当地年降雨量非常大,而且公园土质为黏性质土,在坡面表层部分的土壤易侵蚀造成植物着生困难。为了解决坡面不稳定的问题,他们采用了在坡面上铺设可降解的、对环境负面影响小的自然纤维植被垫防止侵蚀。铺设这种纤维垫后,有效地防止雨水冲击而造成的土壤团粒结构的破坏和土壤流失,从而稳定了土壤坡面,形成了植物的扎根环境。即使不进行播种(喷播种子),经过一定的时间也会恢复自然植被。这种施工方法特别是在自然公园内恢复自然植被时效果非常好。当然这种方法有时也受到坡地土质、坡度等的限制(图11、12、13、14)。

图11道路转弯挡土护坡植被图13楼房边坡绿化

2.2生态模式的植物群落设计与配置。

(1)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的生态模式的设计与配置,关键是结合工程需要,遵循生态规律,以植被护坡保土为中心,推动群落演替和生态恢复。在植物措施应用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当地的生态条件,注意遵循优先使用乡土植物、提高生物多样性、优化绿地配置等原则。首先要按照生物适宜性原理选择物和营造适合它们生长的生境条件。优先使用乡土植物,是因为当地物种是经过长期与环境协同进化而来的。进行生态恢复前,要对当地的气候、土壤和野生植物资源进行必要调查,找出与当地环境相适宜物种,尤其是野生草种、野果灌木和乔木等物种和经济植物,以便根据这些物种的特性营造易于生存的土壤等条件,达到有目的的生态植被恢复。然后促进生物群落按进展演替进行生态恢复,即推动植物群落从先锋植物(一般人工选择草类植物)当地草种灌木乔木(陡坡或土层太薄则不一定能恢复到乔木群落)的序列发展。前期植物的选择尤其重要,因为它关系到初期有效保持和改良人工固定的土壤,一般应选择根系发达,生长迅速的一年生草类,为更快改善土壤结构和养分自给能力,应考虑客土、增施基肥,甚至结合使用豆科植物和菌肥。同时要根据生态位理论及生物多样性原理,在生态恢复过程中避免引进生态位相同的物种,尽可能地使物种的生态位错开,避免种群间的直接竞争。

(2)在城市等人群来往较多的场所如公园和道路的出入口等处的各种坡面,为了尽快绿化和稳定坡面,防止坡面土壤侵蚀,一般情况下是先栽种草坪草,但其后的培育目标及对应的管理则不明确,其结果经常出现次生演替,导致杂草丛生和植被退化。因此,在经常进入人们视野的坡面上设计植被生态工程,应该积极采用花草造景和地方特色园林树种的绿化方案,提高其景观生态效果。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绿化对象的坡面形状、周边环境状况等,以提高绿化景观效果(图15、16、17、18)。

3. _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生态模式的研究

生物控制或生物建造工程,也指利用植被进行坡面保护和侵蚀控制的途径与手段。随着人们对植被和侵蚀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对植被坡面保护作用的认识不断加强,使植被越来越成为控制侵蚀和稳定斜坡的一个有效措施。不同的工程项目可能造成不同形式和程度的扰动土壤、地表和坡面,其水保策略和措施也应有针对性,特别是坡面生态重建。例如,目前我国公路边坡坡比一般为1:1,即45°,有的甚至达到60°以上。在欧美许多国家为了减少公路水土流失,恢复自然植被,一般采用很缓的边坡。但边坡越缓,占地越多,土方量越大,造价也就大增加,这在我国不太现实。而在陡峭的边坡上地行植物种植无疑存在很大的困难。

4. 坡面生态工程技术特点

坡面生态工程技术主要包含如下方面:

4.1土壤保持技术。

它通过对坡面的有效固定和覆盖,及时保护表土,防止表土侵蚀和土壤退化。主要技术包括草皮移植、草籽播种、乔灌播种、抗蚀网格和活技网格,目前高陡边坡护坡工程上广泛推广应用的有客土喷播、三维植被网护坡、土工格室植草(灌)护坡、浆砌片石格框植草(灌)护坡和蜂巢格网植草护坡等技术。前几种方法后面将有详细介绍,而蜂巢格网植草护坡就是运用一种经特殊处理后既具有一定强度,又具有不生锈、防静电、耐腐蚀功能的涂膜钢丝,经机械纺织形成蜂巢格网箱笼后,充填石料或结合喷播等植草,用于公路、堤岸、山坡等水土易流失坡面的防护技术,有些护坡虽有植被,但绿意不足(图19、20)。

图19道路边坡绿意不足图20桥头护坡植草

4.2地表加固技术。

(1)它通过植物根系固持土壤,降低土壤空隙水压来加固和提高抗滑力。主要技术包括活扦插、枝条篱墙、活枝 捆垛、排水式活枝捆垛、沟壑式栽种、压条和枝干篱墙等。

目前我区的坡面生态工程基本上以草本植物治理为主,主要技术有草种散播、种植槽植草、植生带、喷播技术和加筋草皮卷,其中喷播技术是目前较先进的一项技术,已在许多高速公路工程边坡治理中得到全面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客土喷播”技术的核心是在岩石坡面上营造一个既能让植物生长发育而种植基质又不被冲刷的多孔稳定结构。它利用专用的喷射设备将土壤、有机质、保水材料、肥料、改良剂、专用防蚀剂、专用黏合剂和植物种子等混合后喷射到岩土上,由于专用黏合剂和防蚀剂的黏结作用,混合物可在岩石表面上形成一层连续的具有孔隙的硬化体。一定程度的硬化使种植基质免遭冲蚀,而混合物中的保水材料、营养成分适合植物种子的生根发育。为保持基质的保水要求,最好在基质中加入保水剂,保水剂是遇水可以反复吸收膨胀500~1000倍的一种化学材料,无毒无害,在干旱时,保水剂中的水分又可以缓释给植物的根系。当种植基层中的保水剂全部吸水膨胀后,可以供应草坪持续干旱30~60天的生长需要。保水剂又称为高吸水性树脂、超强吸水剂、固体水或高分子吸水剂,是利用强吸水树脂制成的一种具有强力吸水、保水能力的高分子聚合物。它能迅速吸收比自身重数百倍甚至上千倍的去离子水,数十倍至近百倍的含盐水分,并且具有重复吸水的功能,吸水后膨胀为水凝胶,然后缓慢释放水分供种子发芽和作物生长利用,从而增强土壤保水性能、改良土壤结构、减少水的深层渗漏和土壤养分流失、提高水分利用率。保水剂适合在降水稀少、雨水分布不均匀的地区以及缺少灌溉水源的地区使用(图21、22)。

(2)随着生态学理论日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应用于坡面治理,植物在治理严重水土流失中的重要地位得到更进一步的确认,控制侵蚀的效果也有明显的提高。全由于对植被演替的规律的深层次规律认识不足,工程的实施仍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不少坡面治理失败很大程度上与此有关。

4.3区植被工程原理的深入研究。

一项技术的应用必须要有完善的科学理论来支持,就我国岩石边坡植被护坡的发展现状来看,尽管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一技术途径,其原理和方法也得到迅速的发展和应用,但是到目前为止,它还基本上建制在定性的和经验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岩石坡面条件下植被根系力学效应的定量研究,还不足从理论上支持这一技术途径,深入研究其科学原理,对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图23、24、25、26)。

4.4区植被生态系统主导生态因子的动态过程研究。

对诸如岩石边坡这样的特殊生境,其水分、养分的保蓄能力极低,热容量小、温度日变幅大,使一般的植物难以正常生长。因此,在人工植被群落建植过程中,阐明水分、养分及热通量等主要生态因子的动态变化过程、植物生长过程与主要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关系是构建开发工程区水保植物群落的理论基础。深入研究人工植被群落建植过程主控生态因子的动态变化过程,可建立区植被生长过程与生态因子之间的耦合模型和调控技术体系,实现建立区稳定植被群落的目标。

4.5植被水保工程效应效果评估及预测预报信息系统开发。

信息技术在水保工程植被护坡建设中的应用应以建立和完善网络运行和效果评价为突破,包括植被护坡工程效果的信息采集、处理、传输、共享技术的网络化系统;计算机控制作业技术的研究;应用遥感等监测岩石边坡植被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工程效应效果评价技术体系等(图27、28、29、30)。

4.6工程措施与植被措施的有机结合。

工程护坡的不足之处是缺乏生态效果,但是对边坡有支挡加固作用,为植被生长提供稳定环境,特别是在边坡植被防护与工程防护有机结合尤为重要,不仅是做到坡面绿化,而是将工程防护和植被防护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稳固而生态景观效应的防护结构体系。因此,在进行植被护坡设计时,首先判断边坡是否稳定,若不稳定,则采取合理措施支挡加固,然后进行边坡绿化设计。对于稳定边坡,有时为了防止表层局部坍塌、风化、雨水冲刷等因素引起的表层也需要预先采取工程防护。工程防护和植被防护更好地有机结合,达到既有效地支挡加固坡体,又在坡面上看不见工质结构,显现植被和优美景观的目的(图31、32、33、34、35、36、37)。

5. 景观效果的优化设计

(1)目前植被护坡发展趋势是不满足于单一品种的植草绿化,而是选用多品种结合取得综合绿化效果。正因为如此,护坡的景观设计应运而生。因此在进行景观效果设计时应考虑以下两个问题。

(2)一是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在选择植被种类时,应考虑边坡所在地的植物类型、植被环境。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边坡的“小环境”与当地植被的“大环境”协调一致,产生一种总体的

景观效

果,否则小环境的景观设计再好也无济于事不能持久。更重要的是在一定时间后,应使“小环境”融合于“大环境”。

(3)二是合理选择主景。主景的选择很关键,应根据边坡所在地的环境条件来确定。例如根据边坡环境条件选择草原被作为护坡目标,则应以草坪为主景,将乔、灌、花按一定比例合理配置在草坪的不同位置,用来加深和衬托草坪主气氛。草坪草应以多种草类混栽,做到四季常青。

总之,我区的植被坡面生态工程还处于起步和探索应用阶段,我们不仅要善于借鉴和引用国际上的研究结果,更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加强完善和做好水土保持生态领域的工作。

参考文献

[1]丁\华,关于生态恢复几个问题的讨论,中国沙漠2000,20(3);341~344.

[2]吴发起,水土保持学概念,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3]许文年等,挖方岩石边坡绿化技术研究,三峡大学学报,2003.25(2)101~104.

第7篇:植物保护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河道;生态护坡;技术;功能评估

传统的护坡形式虽然可以达到排涝,行洪,保持水土等目的,但却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引起生态退化。目前生态护坡在河道治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不仅具有保护传统护坡的功能,还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本文以某地生态河道为例进行生态护坡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复合式生物稳定、土壤生物工程护坡及全系列生态护坡三种重点技术,并结合三种技术来评估其护坡生态功能,以供参考。

一、生态护坡相关概述

(一)功能

生态护坡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以此形成由植物或工程植物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应追求以下三种功能:(1)防止水土流失:能降低坡体孔隙水压力,控制土粒流失,截留降雨。(2)护坡功能:植被的浅根有加筋作用,深根有锚固作用。(3)改善环境功能:被破坏的生态环境都通过植被修复,减少光污染,降低噪音,保障行车安全,促进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净化空气。

(二)类型

1.客土植生植物护坡:将抗蒸腾剂、团粒剂、保水剂、粘合剂、缓释复合肥、泥炭土、腐殖土等一系列材料制作成客土并经过专用机械搅拌后吹附到坡面上,从而形成一定厚度的客土层。优点:有较好的抗旱性、客土与坡面的结合牢固、机械化程度高、施工简单、植被防护效果好,适用于风化岩及硬质土砂地,道路边坡等。缺点:不适用已经长期受到浸水的地区,要求边坡稳定和坡度大。

2.生态袋护坡:利用人工造土工布料制作成生态袋,植物在装有土的生态袋中生长,这是一种修复环境和边坡的护坡技术。优点:对结构基本不会产生渗水压力,有很好的水环境和潮湿环境的适用性,施工方便快捷。缺点:整体稳定性较差,受控制环境和后期植被生存条件限制。

3.人工种草护坡:是一种传统边坡植物防护措施,指在边坡坡面利用人工简单播撒草种,多用于坡度较缓和边坡高度不高的草类生长的土质路堑边坡防护工程。优点:造价低廉,施工简单。缺点:种草成活率较低,草籽会因播散不均匀导致被雨水冲走,护坡效果不满意,以致坡面表土流失,坡面冲沟,需在后续进行大量的修复工程和整治坡病害。

二、河道生态护坡的重点技术

(一)复合式生物稳定技术

复合式生物护坡技术是一种复合式生态护坡技术,主要用于修复那些出现整体滑塌和侵蚀非常严重的陡坡。它由生物技术与工程技术组成,其技术核心是植生基质材料,强调活性植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依靠复合材料网、锚杆、植生基质、和植被的共同作用来达到对坡面进行防护和绿化的目的。

(二)土壤生物工程护坡

土壤生物工程,其主要结构元素由旺盛生命力的茎、根、完整的植物组成,在边坡的不用位置按一定的方式、方式和序列来进行掩埋、种植和扦插,实现生态修复、加固边坡和控制水土流失。是一种边坡生物防护工程技术。此技术优点在于生态环境恢复快、护坡结构稳定、景观效果较好、费用低廉及养护要求低。护坡的主要结构是速生类的本地植物,如杨、柳,种植方式各不相同,主要有柴笼、活枝扦插、灌丛垫三种工程类型,在一些土质疏松、土壤侵蚀严重、景观要求较低的郊区河段广泛应用。

(三)全系列生态护坡

全系列生态护坡主要应用在那些植被稀少、表现土壤侵蚀、景观要求较高的河段。从坡脚直到坡顶种植一系列护坡植物,如湿生植物(乔、灌、草)、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和浮叶植物,以此来形成多层次生态防护,可以同时兼顾景观功能和生态功能。

三、河道生态护坡功能评估

生态护坡工程在自我组织的过程中不断强化维护河岸的结构稳定性和提高河岸的生态稳定性两方面生态功能,以此来稳固河岸物理生境的完整和保证整个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本文所研究的河道生态护坡工程共使用了2年时间,之后持续的生态监测完工的护坡工程,评估生态护坡工程的生态功能。

(一)监测指标与方法

选取每种类型的生态护坡2个-3个固定样带,之后监测每个样带的坡顶、坡腰及常水位等部位。将调查频率设为每月1次在第一个生长季节,后续调查频率为两个生长季节,便于纵向比较,在连续出现晴天后进行每次采样。现场随机挖掘若干整株的护坡植物,测定新生枝条的高度和密度和新生根系的长度。土壤抗剪强度、含水率和紧实度。随机选取从坡顶至常水位15个点,在坡顶、坡腰、近常水位各设5个点,可在每个点采用土壤3参数仪测定土壤含水率来减少土壤扰动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之后再利用国外剪力测量仪测定土壤抗剪强度和土壤紧实度。

(二)监测结果

1.护坡生物的生长特性和生物量

植物具有良好的护坡工程性状,始终是稳固坡岸的关键积极因素,其枝叶具有有效的水文效应,如降雨截留、土壤赠渗、径流延滞等作用,其根系具有支撑坡体和固结土壤的机械效应,因此测定土壤生物工程和全系列生态护坡的护坡植物生长特性和生物量十分有必要。

土壤生物工程的植物种植一般选择在植物休眠期内种植,本文研究的河道生态护坡采用柴笼、灌丛垫、活枝扦插三种类型,杞柳枝和垂柳枝是三种工程主要的使用的植物材料。柳枝在施工完成两周后露出萌芽,之后每月增长5-10cm,生长速率最快的时间段在5-10月,每月增长30-40cm,生长速率较为缓慢的时间段为10-12月,每月增长5cm。杞柳枝和垂柳枝因种植方式和植物材料性质的原因其生长状况和生长量都存有差异。后续换了新方法来测定,结果显示新枝条的平均高度达1.5m以上,生长深度超过1m,良好的防护了坡岸。灌丛垫在坡面生物量的增长方面优势最明显。植物的护坡效应因土壤和植物体逐渐形成一个整体,效益也在不断增强。

四、结语

总之,三种生态护坡重点技术主要集中在土壤的抗侵蚀性和护坡植物的固坡作用,改善坡岸生态环境,兼顾生态是目标和景观目标等方面。三类重点生态护坡技术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整合运用,增加土地草本植物覆盖度,提高生态稳定性。除此之外,生态护坡工程要因地制宜,保证护坡工程本身的质量和安全,改造人类生存环境,实现工程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龙凤,李绍才,孙海龙等.岩石边坡生态护坡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28(z1):3095-3101.

第8篇:植物保护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植物旅游;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12023803

1植物旅游

1.1植物旅游产生的背景

当今,人类正被环境退化、资源枯竭、能源匮乏以及生物多样性丧失速度加快等诸多难题所困扰,全球兴起了保护自己生存环境的绿色浪潮,许多学者正试图拓宽应用植物学研究范畴,从社会角度研究植物多样性的功能,为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开辟新的途径。同时,伴随着“环保”、“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日益大众化和普及化,生态旅游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2008年国家旅游局通知,将2009年全国主题旅游年确定为“中国生态旅游年”,口号为“走进绿色旅游、感受生态文明”。在这样的东风中,植物旅游应运而生。

1.2植物旅游概念

植物旅游属生态旅游和科普旅游的范畴,她不仅仅指在植物园内观赏植物、学习植物学知识,更强调让游客在欣赏自然景观的同时也欣赏植物,是一种集旅游、科学、教育、文化、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新兴的旅游方式,是应用植物学、生态旅游和科普旅游相结合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植物多样性保护与科普宣传最佳阵地。通过植物旅游可以使公众意识到植物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基本来源和生存环境赖以维系的根本保证,保护植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保护植物的生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生存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植物旅游不仅逐步担负起植物多样性保护的历史重担,在公众教育和提高环保意识方面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环境教育、科普教育的中心阵地\[1\]。

1.3开展植物旅游的意义

若以植物资源丰富的旅游胜地为载体开展植物旅游活动,从植物多样性保护及生态保护角度出发,引导游客进行植物旅游,进而形成以旅游者为中心的体验型自主式教育模式\[2\],潜移默化、寓教于乐,不仅可以推动植物旅游走向大众,对于景区的环境保护及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养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可解决前面提到的诸多问题。本文即以此为出发点,将张家界的自然风光与丰富的植物花卉资源有机整合,形成张家界植物游这个集旅游、休闲、娱乐、科普、文化于一体的现代旅游方式。张家界植物游的开发不仅有利于提升张家界旅游的品位,增强张家界旅游的体验性、科普性和可持续性,也有利于普及植物学知识于民众,提高人们对植物资源的保护意识,倡导生态环保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着深远且重大的意义。

2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植物资源

2.1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丰富的植物资源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以其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闻名于世,集“世界自然遗产”、“第一批世界地质公园”、“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国家五A级景区”等桂冠于一身,兼桂林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泰山之雄于一体,有“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山”之美称。她不仅以岩称奇,以水显幽,更以林见秀。园内古稀珍木,苍劲繁茂,奇花异卉,生机盎然,南北东西植物在此汇集,构成了其特殊的景观。据项目组的实地调查统计,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共有种子植物150科664属1550种(含亚种、变种、变形),分别占中国种子植物337科的44.5%、3200属的31.41%,分别占华中区种子植物210科的71.4%、1280属的51.9%。其中裸子植物7科20属35种,被子植物143科644属1515种。同时,本地也有着丰富的蕨类植物资源,共有37科81属260种。这在武陵山植物区系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意义,这里分化产生特有物种张家界杜鹃、武陵松、大庸鹅耳枥、大庸酸竹等,表明这里生境多样,植被保存较好,生态过程较完整,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其中古老、特有、稀有种丰富,在联合古陆分裂之前就已出现的银杏目、紫杉目、松柏目等在本区系都有其后裔,如榧树、白豆杉、铁杉等。此外,多心皮类如毛茛科、木兰科、五味子科、八角科等类群,在本区都有较多的种类分布,这些种系都是白垩纪、侏罗纪甚至三迭纪区系的后裔。特有属中,许多是单型属,如香果树属、血水草属、杜仲属、银杏属、钟萼木属等,这些属在进化上比较原始,成分古老\[3~5\]。武陵源地区珍稀濒危植物共36种,隶属于23科30属,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8种,国家二级保护的28种,很多是世界其他地区没有分布的如长果秤锤树、光叶珙桐等,也有仅产于本区的特有种如具耳巴山竹、灰绿玉山竹、湖南刚竹、鸟足叶铁线莲、五柱绞股蓝、索溪峪红果树、张家界杜鹃等\[6\]。如此丰富的植物资源不仅使张家界成为植物多样性保护的基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物质源泉,也是进行科普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的必然载体,更是开展植物旅游的理想场所。

2.2张家界旅游开发现状

遗憾的是,这样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地区,其旅游目前仍以传统观光旅游为,知识型、体验型旅游开发还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多数新型旅游、专项旅游属于有“品”无“牌”,只是作为观光旅游的一个点缀品而已\[7,8\];旅游产品科学内涵严重缺乏(甚至包括封建迷信内容);大多数导游不具备植物学专业方面的知识,很少运用植物学知识对沿途的植物资料进行讲解和介绍,有时甚至会传播错误信息。这无疑影响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的普及提高,也影响了张家界作为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形象。同时,旅游区也面临着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巨大压力,管理人员忽视了旅游过程中环境管理与公众教育的重要性,没有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影响力对公众进行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等引导及科普宣传工作,影响和制约着其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而就在2013年1月9日,张家界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亮了黄牌,此次黄牌警告表明了张家界在宣传科普知识方面仍然存在差距,亟待进一步完善。因此,如何使旅游业的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如何进一步丰富旅游内涵、提升公众科学文化素养,如何既开发利用好该区独特的植物旅游资源又能达到可持续发展,诸如此类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寻求新的解决方法和应对措施。

3开展张家界植物旅游的思考

3.1“非毁坏性利用模式”植物资源持续利用

我国传统的发展模式,也可以说是一个怪圈,就是“先污染,后治理”。当然,旅游开发利用对旅游环境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只要存在旅游开发利用,旅游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就可能受到影响(Hammitt & Cole, 1987)。但并非所有的旅游开发利用活动都会对旅游地的环境产生破坏。因为旅游活动的环境影响除了与旅游地的自净化能力和抗干扰能力、旅游活动的强度和频度等有关外,还与旅游活动的类型有关。随着生态意识的普遍提高,旅游者本人将成为旅游环境保护的重要角色\[9\]。由旅游者直接参与环境保护的植物旅游是当今公认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旅游与环保矛盾不能共存的理想的旅游形式,是世界旅游发展的新趋势。植物旅游是在自然环境中,对生态和文化有着特别的感受并负有责任感的一种旅游活动,适时适地开展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不仅利于提高植物资源利用效率,更有利于旅游环境保护意识的整体提高,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植物旅游以一个全新的思路——“非毁坏性利用模式”探索植物资源持续利用的新途径,为最终解决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矛盾提供新的思路。

3.2丰富旅游内涵的同时提升公众科学文化素养

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审美活动,旅游者渴望通过旅游学到知识,开拓视野,获得物质上的享受和精神上的升华,旅游产品作为这种文化审美活动的审美对象和旅游价值的载体,必须包含深厚的文化积淀,以满足游客的审美与享受的要求\[10\]。随着旅游消费者的日渐成熟,他们越来越关注“文化、科普”在旅游产品中所占的地位,尤其是旅游高端目标市场,几乎完全沉浸在文化与环境的差异中。张家界自发展旅游以来,一直注重的是开发现成的自然旅游资源,甚少开发民族文化,更极度忽视自然旅游资源深厚的文化内涵。植物不仅具有观赏价值,更具有文化价值、经济价值、药用价值、民族研究价值,植物旅游可全面体现植物的诸多价值,基于张家界森林公园的自然完整性和区内生态环境与资源植物多样性的特殊性,让游客在欣赏自然景观的同时,学习植物学知识,是结合科普教育、文化传播、旅游观光、体验于一体的旅游方式。

3.3观光型旅游向复合型旅游转型

观光型旅游向观光、休闲、知识文化体验复合型旅游转型。从国际旅游发展趋势看,越来越多的游客已不满足于景点之间长途跋涉的旅游方式。未来的旅游市场,观光旅游将不再成为国际旅游唯一的主体,体验旅游将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张家界的植物旅游可充分利用“世界自然遗产”、“国家森林公园”这两块公园牌中植物学的科学文化内涵,将植物旅游开发成为知识型体验型旅游,以吸引国际主流客源,实现张家界从单一的观光旅游向观光、休闲、知识文化体验复合型旅游转型,为张家界国际精品旅游建设提供最强的源动力。

3.4定期开展“国际植物旅游节”

旅游节事活动可以说是旅游品牌传播的利器,成功运用节事活动可加速品牌传播,带动区域旅游的发展。张家界因为1999年12月举行的“穿越天门,飞向21世纪”国际特级飞行表演,让世界知道了张家界,之后又举办了一系列国际活动,如国际保护森林节、国际旅游节、国际乡村音乐节等活动,让张家界成功地走向了世界。今后可以每年定期地开展“张家界植物旅游节”,用合适的公关活动影响各国消费者,如邀请国际知名的植物学专家及旅游界有影响力的泰斗参加,打响张家界的旅游品牌战略,使张家界植物旅游成为张家界走国际路线的最佳推动者。

参考文献:

[1]张明庆,曾红鹰,祝真旭.植物园的环境教育——第三届世界植物园大会侧记[J].环境教育,2007(5):72~73.

[2]许玲,陈进,朱鸿祥.植物园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科普教育方式的一次效果评估[J].科普研究, 2007,7(2):32~38.

[3]廖博儒,吴明煜.湖南武陵源种子植物区系初步研究[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4,22(3):231,239.

[4]陈功锡,廖文波,敖成齐,等. 武陵山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特征与性质研究[J].植物研究,2001,21(4):529~533.

[5]龚双姣,陈功锡. 武陵山地区珍稀濒危植物及其保护利用[J].广西植物,2006,26(3):242~248.

[6]廖博儒,柳菲.武陵源与黄山、武夷山、南岳种子植物区系比较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09,185(6):8~13.[7]李军.生态张家界文明风景区[J].中国林业,2009(6):18~19.

[8]粟娟,田金霞,许建.张家界体验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3):265~268.

第9篇:植物保护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植物化学保护学;课程国际化;教学改革;自主学习;双语教学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升级与农产品经济贸易的全球化发展,我国的植物化学保护理念与技术迎来了许多变革与挑战。一方面,为了顺应国家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生态安全、环境安全的要求日益提升,不仅促进了绿色植保、精准植保技术的显著进展,也进一步消除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贸易壁垒;另一方面,跨国农化企业发展势头迅猛,不仅在植保产品研发过程中投入多、进展快,其产品在我国也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升。此外,重大生物入侵事件时有发生,这也要求对国外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充分了解,实现及时预防与高效防治。以上发展态势,均对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农药学领域人才展示了旺盛的需求。《植物化学保护学》课程是我国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必修的核心主干课程之一,针对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草、鼠害以及其他有害生物的方法与原理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对植保专业人才的培养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本课程由赵善欢院士开创于1952年,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系统的教学体系[1-3]。针对植物保护专业相关课程的全英、双语化教学,许多高校也已进行了一定的尝试[4-5],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然而,双语、全英教学形式并不等同于国际化的授课形式。如何将这样一门传统学科的教学内容与国外植物保护前沿进展相接轨,培养顺应本领域国际化进程需要的优秀专业人才,是进一步提升《植物化学保护学》课程教学效果与实际意义的重要教学改革议题,也是推动我国植物保护产业迈入世界一流水平的有力力量。本文针对将《植物化学保护学》课程进行国际化建设的思路进行探讨,分析在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国内外相关学术资源与教学材料,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解决方案。

1《植物化学保护学》课程国际化建设的潜在限制因素

1.1学生状况。《植物化学保护学》课程的授课对象主要是植物保护及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英文读写能力。但是,不少学生的英语学习目标仍然是应对英语水平考试,缺乏专业英语词汇储备,英语综合应用水平较低。此外,本课程涉及的专业英文单词数量大、难度高,导致教师在对英文材料进行讲授或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英文材料的过程中,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困难,不仅限制了授课内容的深度,还容易影响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影响整体教学效果。1.2师资力量。本课程的授课教师大部分是植物保护学科的专业教学科研人员,不少教师具备海外学习经历,对国外相关学科的学术进展也具有较高的熟悉程度。但是大部分教师的本科阶段学习依然是在国内完成的,并没有参与过国外相关课程的教学过程,因而在对课程进行国际化建设时缺乏可借鉴的思路与经验,且在专业知识表述、学习思路引导方面仍可能存在不足。1.3授课内容。国外高校与植物化学保护相关的课程内容常常分属农业科学、园艺等不同学科,课程也基于不同防治对象类型分别开设,鲜有与《植物化学保护学》授课内容完全对应的课程设置。因此,在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国际化改进时,依然缺乏可供借鉴的思路。当前全英、双语教学的常规做法,仍是将原本的中文授课内容翻译成英文,虽然有效地使学生对相关专业名词的英文表述进行了熟悉,且在教学内容上依然保持在原有框架以内,距离与国际接轨的需求仍有一定差距。1.4教材选择。由于学科、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差异,国外并无与本课程内容对应程度较高的原版英文教材。全英教材的直接使用,一方面会带来较高的经济成本,另一方面其阅读难度、内容深度也超出大部分国内本科生的学习能力,反而会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对已有中文教材内容进行英文直译,也可能由于教师英文水平不足、缺乏参考材料等原因,在语法、表述方面存在不严谨之处,对教学效果带来负面影响。1.5授课形式。经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国外常用的互动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已在国内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教学参与度[6-7]。但是,国际化课程通常涉及大量英文阅读材料,大部分学生受限于有限的专业英语水平,很难有效地参与至互动或讨论环节。这可能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甚至挫败,从而丧失参与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

2《植物化学保护学》课程国际化建设的参考思路

2.1与国际化接轨的建设目标。《植物化学保护学》课程的国际化建设,其目标在于使学生掌握课程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扩展对国外植物化学保护行业发展焦点、前沿进展的认知,学会应用国际化的思维方式进行学习与探索,从而成长为符合植物保护行业国际化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与双语课程建设相比,虽然同样注重对学生在专业知识、专业英语读写的等方面技能的培养,但其侧重点更偏向于对学习方法的国际化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综合使用国内外教学方式,还应教授学生主动获取国外相关信息的渠道,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与能力,使学生在课程学习结束后仍能有持续性地自主获取相关知识。2.2英汉互补的教学内容。《植物化学保护学》课程国际化建设中,如何实现教学内容的国际化,是至关重要的议题,也是其区别与双语教学的主要特性。《植物化学保护学》课程发展已有多年,现有的教学体系已经较为完善。徐汉虹教授主编的《植物化学保护学》第五版教材中,已经为许多专业名词的英文表述作了明确的注解[8],可以帮助学生对相关专有名词的英文表述进行初步了解。可以考虑在本课程已有教学体系的框架外,在合适的切入点引入、借鉴国外专业书籍中的有关知识作为延展与补充,着重分析国内外在研究重点、实施标准等方面的差异,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与讨论,从而充分帮助学生在对基本知识掌握的基础上,熟识相关知识的英文表述,有效扩展对前沿进展的认知与理解,切实体会国际化思维的特点与必要性。一些可供参考的国外专业书籍与信息资源举例如下:2.2.1“IntroductiontoCropProtection”。[9]本书是由“美国作物科学学会教学提升委员会(theTeachingImprovementCommitteeoftheCropScienceSocietyofAmerica)”组织国外植物保护领域杰出专家为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撰写的阅读材料,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植物保护的相关概念、技术及原理、系统构建等内容。虽然出版年份较早,但其深度、广度均比较符合学生在本科生阶段的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初步通识本课程中基本概念与原理的专业英文表述。本书可结合近年来相关领域的学术书籍与科研论文,共同作为课程内容的参考与补充。2.2.2“ModernCropProtectionCompounds。”[10]本书编者均来自国际顶级农业化学品公司,对农用化学品的研发、产业化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与深入的见解。书中通过“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三个章节的阐述,针对主要农药品种的化学性质、作用方式、应用范围、工业化状况和商业产品等信息进行了详尽地介绍,不仅可以作为《植物化学保护》对应章节的扩展内容,也适合农药领域科学工作者的“一站式”参考材料。2.2.3“PesticideChemistry:CropProtection,PublicHealth,EnvironmentalSafety”。[11]本书内容主要来自于2006年在日本神户召开的第11届IUPAC农药化学国际研讨会的会议论文。多名国际顶级农药开发与使用领域专家集思广益,聚焦植物保护行业的新兴技术与聚焦点分别进行了针对性阐述,具体内容涵盖了农业发展、农用化学品的开发与管理、环境安全、食品质量安全等全球性议题。通过阅读本书相关章节,有助于学生针对感兴趣的植物化学保护领域前沿热点进行深入了解。2.2.4国际农药管理信息官方网站。关于农药合理使用、环境安全方面的规定,各个国家都有不同的管理规定与标准,国际上也有一些明确的准则与条例,在农产品的国际贸易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标尺作用。在《植物化学保护学》课程的讲授过程中,相关章节是最能体现出国际化差异的部分之一。教师可适时向学生介绍国外相关管理部门官方网站资源,如国际粮农组织植物生产及保护司、美国环保局农药信息网、欧盟官网农药信息页面等。授课时可以考虑将相关章节提前讲授,便于学生在课程早期便了解到建立国际化思维、了解国内外行业差异的必要性,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2.3灵活多样的授课与考核形式。与国际接轨的课程讲授形式,也是实现课程建设国际化的重点与难点。与国内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国外的本科生课程的授课形式通常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研究能力,不仅经常在课堂穿插互动讨论环节,在课后作业的设置上也常常是开放性的题目,并且平时成绩在最终考核成绩中占有比较高的比例。借鉴国外相关专业的本科生课程纲要,一些可供参考的形式如下:2.3.1海报制作。针对国际关注的植保领域热点话题或重大新闻(如生物入侵、新农药开发、食品安全问题等),可以让学生收集总结国内外相关新闻、政策动态、科研进展等信息,制作“专题海报”,面向全体学生及授课教师进行展示,并接受其他学生与老师的提问。通过这种简约而直观的方式,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初步熟悉国外信息资源的获取方法,还可以对课堂上习得的理论知识进行巩固,同时锻炼信息整理与表述能力,加深学习效果。2.3.2视频学习。定期组织学生观看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英文视频,并在之后设置分组讨论环节或者请学生课后撰写评论,阐述观点。视频内容建议选取引发广泛国际关注的相关新闻,浅显易懂且能提出引人思考的议题,便于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散思维,产生进一步的探索与学习兴趣。来自于国际粮农组织库)、国际知名新闻媒体网站等在线资源的相关视频,均可作为学习资源所使用。2.3.3文献翻译。良好的文献阅读能力,是学生进行进一步学术深造的必备技能。高水平学术期刊论文的前言部分通常能够很好体现国际上相关学科的发展热点,且在研究现状、常用实验方法等方面都有概括性的阐述,是很好的学习资料。授课教师可以收集部分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高水平学术论文,以作业的形式要求学生对前言部分内容进行翻译,初步锻炼学生的英文文献阅读能力,加强学生对当前学科研究热点问题的认知。2.3.4课题讨论。课堂讨论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有力手段。教师可以将学生随机分组,选取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议题,给学生预留时间自主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储备,之后在课堂上阐述观点、相互提问并回应质疑。教师可以根据提问、回复的数目与质量给予一定分数奖励,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3结语

综上所述,《植物化学保护学》课程的国际化进程虽然具有很高的必要性,但整体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许多待解决的问题。在对本课程进行国际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国外教学科研资源与授课考核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思维方式,使学生在课程学习结束后仍能持续、自主、高效地获取相关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植物化学保护学》教学质量,培养更多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植保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家莉,易欣.基于本科学生分类培养的植物化学保护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高教学刊,2017(14):120-124.

[2],周利娟,徐汉虹,等.《植物化学保护》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01):237-239.

[3]兰亦全,林美珍.《植物化学保护学》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14):193-194.

[4]刘铜,侯巨梅,左豫虎.园林植物保护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02):19-20.

[5]王香萍,王文凯,李传仁.普通院校植物保护专业双语教学情况调查研究——以长江大学农学院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09):89-90.

[6]巩文峰,卓玛曲措.基于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植物化学保护学》应用型教学模式研究[J].高教学刊,2020(03):41-43.

[7]张永强,杨晓琴,肖伟.基于OBE理念的植物保护专业《植物化学保护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82):69-70.

[8]徐汉虹.植物化学保护(第五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8.

[9]EnnisWB.IntroductiontoCropProtection[M].Madison,Wisconsin,USA:AmericanSocietyofAgronomyandCropScienceSocietyofAmerica,1979.

[10]KramerW,SchirmerU,JeschkeP.ModernCropProtectionCompounds,SecondEdition[M].Weinheim,Germany:Wiley-VCH,2012.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