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实验动物学方法范文

实验动物学方法精选(九篇)

实验动物学方法

第1篇:实验动物学方法范文

文献标识码:B

1.情境创设,让学生感受实验的趣味性

要想改进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照顾学生的学习感受。通过情景创设,让学生感受到实验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才能让课堂变得灵动起来。

比如,在学习频率有关知识的时候,为了让学生理解频率的概念,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测试自己的脉搏跳动频率。为此,我在教学中引入脉搏测试的情境:首先让学生保持安静,并且闭上眼睛,感受听到的各种声音。学生会回答:听到了心脏跳动的声音。接着让学生感受心脏跳动的快慢。然后,让几个学生在原地做50个蹲起跳。之后,再让学生感受心跳的快慢,并引导学生提出测量心跳快慢的方法,让学生利用教室墙上的钟表来测试自己一分钟的心跳次数,从而获得心跳的频率。进而让学生们总结频率的概念。通过创设情境开展的实验,增强了实验的趣味性,有效地激活了课堂教学,点燃了学生的学习和研究热情。学生在教学情境的感召下,在充满活力课堂氛围的带动下,课堂表现变得异常活跃。能够达到这样理想的教学效果,正是归功于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入了情境创设,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实验的趣味性。

2.兴趣激发,让学生在课堂上充满活力

众所周知,学生只有对所学习的知识有足够的兴趣,才会在实验研究中变得更加主动和积极。

比如,在学习静电这一节知识的时候,我考虑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我利用静电制作了喷泉效果,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感受,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我将一个塑料板放在讲台的中央位置,并且把一个装满水的白铁皮水桶放在塑料板上。然后,用一根尖嘴的玻璃管和橡皮管做好一个虹吸通道,让水桶中的水通过橡皮管和玻璃管,从玻璃管的尖端流出。最后,我通过导线把静电感应器和铁桶连接起来。一端用手摇动静电感应器,产生静电,学生从另一端看到从玻璃管中喷涌而出的喷泉,觉得神奇,这给静电这一节知识的学习做了非常好的铺垫。教师因势利导,及时地引入关于静电的教学,实现了课堂教学兴趣的激发和课堂活力的有效生成。

3.开展课堂小实验,让学生获得灵动的思维

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除了教材中的实验以外,还有很多有趣的小实验。这些小实验相比于教材中的正统实验来说,具有鲜明的灵活性和可变性。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就地取材开展实验,在组织和开展实验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比如,在重力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重力有更加直观的认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寻找重心的实验活动。利用小实验的灵活性和可变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利用身边的物体,给全班同学展示物体的重心在哪里,让学生对重力的方向形成鲜明的印象。在让学生寻找不规则物体重心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对不规则物体重心获得直观的切身体会,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杂技表演,利用学生身边的物体,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顶椅子、顶钢笔等表演活动,在这些学生力所能及的表演活动中,表演者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感受到了物理知识的重要性。观看者看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杂技表演本身,更重要的是从这些杂技表演中掌握了物理规律。这些小的实验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现力,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2篇:实验动物学方法范文

在动物毒理学实验中体内实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对动物实验的观察和分析,获得外源化合物的毒性作用特点、剂量-反应关系、毒作用机制等资料;因此,动物实验是毒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在实验教学中,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使之掌握实验动物的选择、染毒途径、生物材料的采集和制备方法是十分必要的[2]。具体内容包括:1)健康动物的选择。动物的健康状况对实验的结果正确与否有直接的影响,学生需学会从多个指标判断动物是否健康。2)实验动物的性别鉴定。因动物种属不同,性别鉴定法各有不同,学生需掌握常用实验动物大鼠、小鼠、豚鼠、家兔、犬、猫以及大动物的性别鉴定方法。3)实验动物的编号和标记。常用方法有染色法、耳缘孔口法、烙印法和号牌法。4)实验动物的分组。为减少动物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应将动物按统计学原理随机分组,学生应掌握完全随机设计和随机区组设计两种方法。5)实验动物的被毛去除法。根据实验动物及实验需要的不同,学生需掌握多种被毛去除方法,如剪毛、拔毛、剃毛、脱毛等。6)实验动物的染毒途径和方法。学生需熟练掌握各种染毒途径和方法,如经口染毒的灌胃、饲喂方法;经呼吸道染毒的静式吸入和动式吸入方法;经注射途径染毒的腹腔注射、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等方法。7)实验动物生物材料的采集和制备。各种动物材料的采血、血清与血细胞的分离、尿液收集、组织匀浆的制备都是毒理学实验中极为重要的基本操作技术,需熟练掌握。8)实验动物的处死方法。根据实验动物以及实验需要的不同,学生需掌握颈椎脱臼法、空气栓塞法、药物致死法等常用处死方法。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采取教师示范与学生自练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反复讲解和示范,要求学生克服胆怯心理,促使每个学生通过多看多练,都能达到独立、正规、准确的操作水平,使实验课的基本技能训练达到预期目的。

2实验内容的更新及扩充

随着动物毒理学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一些新的理论,新的检测技术和方法也不断出现,一些相应的法规标准被制定或修订。因此,实验教学内容也应及时更新,将新的方法和技术传授给学生[3]。动物毒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加强学生基本操作技能训练的基础上,还开设了验证性实验及综合设计性实验。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比如急性毒性实验LD50的测定、畸形实验、骨髓微核实验,可以使学生了解毒理学经典实验的内容和方法。而综合设计性实验是将基础理论知识与多种实验技能和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并相互渗透的一种实验形式。本课程开设的综合设计实验,是给学生设计一个课题,比如“四氯化碳诱导的肝损伤对小鼠免疫机能的影响”,要求学生通过查阅文献,收集相关资料,独立写出实验设计方案,包括实验动物的选择与分组、实验试剂的种类和用量、相关实验器材及设备、实验方法的设计与步骤。指导教师对方案进行修改与完善后,学生再开展预实验和正式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并得出实验结论。此实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拓展思路并独立思考,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3完善实验考核评价体系

成绩考核是评价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实验考核是检验学生实验技能的有效方法,也是督促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养成良好实验习惯的重要措施[4]。以往实验课的成绩评定是以学生的实验报告为基础,与实验技能的实际掌握情况联系较少,会出现少数学生抄袭实验报告的情况,并不能真实全面地衡量学生实际的实验水平;因此,在动物毒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中,逐步完善了实验考核的评价体系。其中实验过程操作(包括实验预习情况、实验态度、实验中意外状况的应对情况、实验结果是否正确)占实验总成绩的30%,实验报告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实验操作技能考核占总成绩的40%。把实验操作过程纳为考核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规范实验报告的书写,按照研究论文的格式撰写实验报告,做到使实验报告实事求是、数据可靠、格式规范、分析得当、结论正确,这能够促使学生认真观察、如实记录、勤于思考、综合分析,并提高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通过期末实验操作技能的考核,可以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实验考核制度的完善,有助于拉开学生实际水平的差距,全面评价动物毒理学实验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加重视实验课程,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著地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4与时代接轨,加强实验动物福利教育

在以动物为主要对象的毒理实验教学中,要加强实验动物福利教育。保障实验动物福利不仅是人道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文明科研应有的做法。实验动物为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的健康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因此,应该培养学生动物福利观念,善待实验动物。实验动物福利的核心内容是“3R”原则,即在动物实验中遵守减少(Reduction)、替代(Replacement)和优化(Refinement)的原则。国家科技部在《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中指出:替代原则指使用低等动物代替高等动物,或不使用活着的脊椎动物进行实验,利用各种体外技术和方法来达到与动物实验相同的目的;减少原则是指如果某一研究方案中必须使用实验动物,同时又没有可行的替代方法,则应把使用动物的数量降低到实现科研目的所需的最小量;优化原则是指通过改善动物设施、饲养管理和实验条件,精选实验动物、技术路线和实验手段,优化实验操作技术,尽量减少实验过程对动物机体的损伤,减轻动物痛苦和应激反应,使动物实验得出科学的结果。实验动物福利不仅是人们对实验动物的态度,更是对实验动物实施保护的具体体现。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动物福利管理体系,并颁布了许多关于动物福利的法律、法规。我国实验动物福利法制化管理方面一直处于滞后状态。学生在校学习阶段是为其以后从事科学及研究工作打基础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也是形成生命伦理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时期,加强实验动物福利教育在这个阶段尤为重要;因此,在动物毒理学实验教学中应倡导和遵循“3R”原则,科学、合理、人道地使用实验动物。在每次动物实验前,应当做好实验设计的优化,尽量提高实验动物的利用率,从而减少动物的使用量。同时也有义务培养学生实验动物福利观念,尽可能减轻实验动物所承受的痛苦,使动物毒理学研究与人类道德文明和谐发展。

第3篇:实验动物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 科学方法 物理教学方法

其实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方法对头,才能事半功倍。有人问到爱因斯坦成功的秘诀时,他给我们总结了一个公式:成功=艰苦的劳动 +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由此可见,“正确的科学的方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也是成功的必备条件。

科学方法教育的内容和意义

物理科学方法教育是指在物理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有步骤地渗透和传授物理科学研究方法,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熏陶和训练,逐步地掌握最基本、最主要的物理科学方法。

物理教师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中,应注重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其意义在于:

(一)科学方法教育能有效提高学生各项基本素质

方法即是为了解决某一具体物理问题从理论或实际生活上所采取的方式或手段。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学习,学会取得物理知识的方法。在这样的长期教育的熏陶下,科学方法的实施必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增长学生的智慧。通过科学方法教育,学生将来借鉴学到的卓有成效的方法再去探索未知领域中的新问题。

(二)科学方法教育可以促使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成长及科学的正确的世界观的形成

科学家成功的方法中闪耀着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思想光辉,同时也体现着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思想观点。如观察物理实验的科学方法教育就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那么在物理课后实践的科学方法教育中,就体现出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重要思想。

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正确实施科学方法教育

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不同的版块,模块,知识点,采用的方法也有所不同,更重要的是如何让学生通过科学方法的学习,再利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具体实际问题,为此,针对不同的物理情景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1.实验的教学方法

(1)实验探索法

实验探索法就是根据物理规律的自身特点,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分析,总结,归纳出有关的物理规律。

例如在动能的影响因素试验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索动能与速度的关系以及质量的关系.使学生得出:在质量一定的条件下,物体动能与速度平方成正比;在速度一定的条件下,物体动能与质量成正比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总结物体动能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从而得出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采用实验探索法,不仅能使学生将实验总结出来,而且理解深刻、记忆牢固,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习兴趣,更重要是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2)实验验证法

实验验证法是采用证明的方式论证物理实验及规律的方法,从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原理,物理规律。其方法是先结合书本物理知识点,结合实验,提出物理问题,将有关物理规律告诉学生,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通过观察分析现象、总结结论,论证物理规律。

如在“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探讨,得出杠杆平衡条件的表达式。实验验证法的最突出特点是学生学习过程非常主动。这是因为在验证物理实验规律时,学生已知物理实验有关问题的答案,对于接下来的学习目的及方法已经非常清楚,所以更加有的放矢,目的性强。

(3)实验演示法

实验演示法就是物理教师通过课前准备典型物理实验,上课展示,由学生观察,根据实验现象,师生共同分析、归纳,总结出有关的物理规律,物理结论。

如在“欧姆定律”的实验教学中,可采用如下的方法:

①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当电阻R一定时,研究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当电压U相同时,研究电流I与电阻R的关系;

②通过演示实验找出I与U和R的关系。这个演示实验的关键是实验数据的分析,通过对数据分析做出两函数图象:I-U图像I-R图象.通过学生对两幅图的分析结合数学知识得出正反比关系。由实验得出结论:当R一定时,I与U成正比;当U一定时,I与R成反比。

③根据演示实验数据,分析得出欧姆定律。这种方法要充分发挥演示实验在物理课堂中的核心作用,大大增强演示实验的效果。

2.理想规律的教学方法

理想规律是在物理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合理推理至理想情况而总结出的物理规律。因此在教学中应用“合理推理法”。如在声音的传播条件的物理教学中,将手机放入广口瓶内,盖紧瓶塞,通过抽气机不断从瓶中往外界抽气,要引导学生分析手机的铃声与空气浓度的关系的实验,发现随着空气越来越稀薄,听到的手机铃声越来越小。如果推理到真空没有空气的情况下,即使手机在广口瓶不停振动,外界也听不到手机振动产生的声音,从而总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3.理论规律的教学方法

理论规律是由学生已经掌握的物理规律经过推导,得出的新的物理规律.因此,在物理理论教学中应用“理论推导法”。

如在初中物理“机械功,功率”的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功率概念及表达式时,功率指物体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请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根据物理概念确定动率表达式。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速度的概念及表达式v=S/t,都能运用“理论推导法”“类比法”推导出P=W/t数学表达式。

4.探索物理规律的教学方法

物理规律的建立有实验归纳法和演绎推理法两大类。一般物理定律都是通过大量实验分析,总结,归纳总结出来的。教师在教学中即要组织学生观察好实验,又要把实验的设计构思和如何探究规律全过程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灵活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可谓物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第4篇:实验动物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 基础护理 实验教学 自备用物

我院为高职院校,为培养技能型紧缺人才,护理专业的教学都在施行符合高职教育和社会需求的各项改革。基础护理教学分为理论和实验教学两大块,通过实验教学,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高职护理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打下牢固的基础[1]。为此,我们改革基础护理技能的教学方法,采用由学生自己准备实验用物的方法,简称自备用物法,教学成效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均为高中起点三年制大专班护生,入学成绩差异无显著性。

1.1.1对照组 2006级三年制护理班,共6个班级,600人。2007级三年制护理1、2、3、4、5、7班,共665人。总合计人数为1265人,视为对照组。基础护理技能操作教学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即由实验员准备用物,学生不参与。

1.1.2 实验组 实验教学改革是从2008年开始的,第一个试点班级为2007级三年制护理6班,共120人。2009年为2008级三年制护理班,共9个班级,865人,视为实验组。基础护理技能操作教学采用自备用物法。

1.2方法

1.2.1自备用法教学过程

1.2.1.1准备工作

1.2.1.1.1熟悉实验室 课程开始前带领学生熟悉实验室实验用物摆放情况,并以小组为单位简单记录物品归类位置。

1.2.1.1.2定床位及操作台 每三人安排一张病床及操作台,与实验老师一起清点床上用物并做好记录。

1.2.1.1.3工具书 实验组每位同学发放一本《基护实验课指导》(内容包括所有实验课的用物准备、操作步骤、达标要求、评分标准、自我评价及自测共六大项)。

1.2.1.1.4熟悉实验用物登记本实验用物维修单、实验物品报废记录单、实验物品领新单。

1.2.1.2具体实施方法

课前:由学生先自行预习新的操作项目(理论课已上过),将《基护实验课指导》中所列举的实验用物逐项书写在小卡片上,用于准备物品时查对。自由安排时间到实验室按照工具书中的介绍准备将要操作的实验项目,并讨论摆放顺序,然后做讨论记录。需高压蒸汽灭菌的物品,如口腔护理用物,提前一天做好灭菌计划统一打包灭菌处理。如实填写实验用物登记本,并签名。

课中:与实验课老师所准备的用物做对比,取长补短、互相学习。

课后:将小卡片放在对应的物品归类处,以便以后使用时物品检查及补给。与小组成员一起清点物品、补给消耗品、清洗消毒用物,最后归还。如实填写实验用物登记本,并签名。对照组实验课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评价项目、标准同实验组。

1.2.2 统计方法 从技能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等方面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

2.结果

2.1实验组技能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

2.2两组教学满意度调查表,见表2。

3.讨论

3.1基础护理技能操作教学方法改革有成效 从表1看出,实施实验操作自备用物法后实验组护生技能考核成绩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表2显示,实验组护生教学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特别是对于教师调动学生主动性这以内容的满意度为88.44%,效果很好。

3.2自备用物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目前《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方法仍然多采用以教师为中心,护生被动接受。课前由实验技能人员提前为护生准备好用物,上课时教师先示范,然后护生进行“临摹”练习,严重影响了护生对实验课的兴趣,抑制了护生主动参与实验的积极性,限制了护生思维的开发,导致护生进入临床后面对许多应急问题感到束手无策[2]。学生自备实验用物的教学方法正好能解决以上的问题,并充分发挥护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护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3.3改革高职护理教育思维,培养技能应用型护理人才 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教育对象层次的提高,对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提出了更新的要求,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是培养适应时展需要的护理人才的关键[3]。护生在自备实验用物时发现问题、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使用物的准备更加符合教学要求。

参 考 文 献

[1]宋永慧,张珊,陈霞.高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实验课教学的研究[J].护师进修杂志,2007,22(20):1853-1854.

第5篇:实验动物学方法范文

【摘要】

对实验动物学教学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提出了该课程应注重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指导思想。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探索适合本学科的教学模式;通过加强实践操作技能的教育,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加强考试考核的改革,培养“高分高能型”的人才。

【关键词】 实验动物学 中医药院校 教学改革

实验动物学是一门研究实验动物及动物实验的综合性新兴学科,它融合了生物学、医学、兽医学、遗传学等诸多学科的知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交叉性,同时它的发展又推动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中医药学的发展,对科学研究尤其是生命科学研究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也逐步步入了高等医学院校的课堂,是中医药院校多数专业研究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也是部分中医、中药、药学、生物工程、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程[1]。我院在研究生和本科生中开设这门课程也有近十年的历史,这对于我院普及实验动物学的有关知识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由于教师队伍的不专业(多为实验动物中心的工作人员或病理、生理教研室的教师),加之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的不统一、考核办法的过时以及该课程是选修课的缘故,使得教学效果不好,流于形式化,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2]。为此,笔者在实验动物教学实践中大胆进行教学改革,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与考试考核办法,在我院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及中医、中药、药学等本科班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更新教育观念,确立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指导思想

在以前的实验动物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基本上以讲授实验动物学的基本理论为主,忽视了实验操作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学完后即进行理论考试,与当时开设这门课程主要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的初衷不符。因为实验动物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单纯讲授理论对于以往很少接触实验动物的学生来说,往往非常抽象,效果也不好。因此,在实验动物学教学过程中,有必要更新教学观念,确立以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指导思想,改过去的以理论学习为主为现在的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重点,改过去仅重视课堂学习为现在还重视实践操作,采用更加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逐步提高实验动物学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学生进入实验室和走上社会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紧紧围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目的这个中心,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适当减少理论课时数,增加实验课时数,使实验课时占到总课时的40%左右。同时丰富教学内容,使实验教学不单纯停留在实验动物的捉拿、保定、麻醉、采血、给药等基本操作上,而是把科学设计实验、选择合适动物复制中医证候动物模型进行相关的中医药实验等综合项目放在学生的实验课上,确保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

2 丰富教学内容和改革教学方法,探索适合本学科特点的新的教学模式

实验动物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何培养出高质量的符合各种实验要求的实验动物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符合要求的实验动物合理地设计、开展动物实验并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对于中医药院校的毕业生,他们未来大多是实验动物的使用者。因此,对如何培养标准的实验动物的内容可略讲,而对如何利用实验动物进行科学实验的内容要详讲。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要有所侧重。对研究生来说,重点要讲授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应用、动物模型的复制技术、影响动物实验效果的因素及其控制、相关的动物实验方法、最新的法规和动物实验的进展,增加学生实验动手的机会,提高实验课程的深度和难度;对本科生来说,重点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着重讲述实验动物学的新技术、新进展(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基因敲除技术)、实验动物的一般操作技术等。坚持以基础知识为根本,侧重相关知识、前沿知识的原则,通过对实验动物学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对实验动物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对其历史、现状、前沿等方面的知识有整体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除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外,还采用演示法、参观法、实验法等[3],以提高教学效果。

2.1 演示法实验动物学的内容十分丰富,在信息化的今天,实验动物学课堂教学就不能再停留在单纯的黑板加粉笔上,而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辅助手段,不然的话会造成教师努力讲,学生认真听,但收效不大的现象,为此,教师在讲授这门课程时,不能一味地采用讲授、描述等传统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还应灵活运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辅助手段,如投影、幻灯、多媒体课件等,把要讲的内容形象化,视、听并用,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又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介绍实验小鼠的常用品种、品系时,可以将KM小鼠、DBA小鼠、C57BL/6小鼠、615小鼠的图片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并结合图片介绍它们的生物学特性及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使学生能形象、直观地理解和记忆,加深对不同品种、品系小鼠的认识,改变过去认为实验小鼠就只有单纯白色,而没有黑色、野生色、灰色等的错误观念;再如介绍该学科较前沿的转基因和克隆技术时,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嵌合体小鼠、绿色荧光小鼠、移植技术使身上能长出人耳朵的裸鼠及动物无性繁殖(即克隆)的动物,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2.2 参观法实验动物的环境控制是实验动物学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但在讲授屏障环境时,涉及到屏障环境的温、湿度调节系统、通风净化系统、消毒隔离系统以及屏障环境系统内要做到人流、物流、动物流“三流”分开时,在课堂上讲,教师往往难以讲清楚,学生也难以听懂。如能根据教学目的,组织学生到实地参观并讲解,那么效果将十分好。屏障系统除感染性实验室以外,一般多为正压,学生通过实地参观进入实验室时开启每一扇门迎面吹来的气流就可以切身感受到屏障环境内不同区域存在着的压差;通过实地参观,可以更好地理解屏障环境要进行人、物及动物分流的重要性,了解消毒隔离系统的操作规程。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进入实验室工作掌握第一手感性资料。

2.3 实验法在实验动物学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尽量以学生为主体,自己仅充当指导与协作者,让学生多动手、动脑,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其知难而进的勇气。让其独立完成实验的各个步骤,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对于诸如捉拿、保定、麻醉、采血、给药等基本操作技术,在进行示范之后,要让学生亲手操作,对于学生因将动物抓得太紧引起动物窒息死亡和灌胃灌到气管里导致动物死亡等的错误操作要及时予以纠正;对于不同动物为何要采取某种采血和给药的方式。如小鼠采血为什么多采用尾静脉和摘眼球采血而不用心脏采血,主要原因是因为动物小,心率太快,无法进行心脏采血,让学生在实践中找答案。这样在教师指导下,既能让学生熟练掌握实验技术,培养实际操作技能,又能对一些实验方法有更深的了解。

当然,实验动物学教学除了以上方法以外,还可以采用讨论或问题式教学方法。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师生双向交流、教学相长的教学模式,积极营造“平等、和谐、求知、创新”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4]。如对某抗肿瘤药物的实验研究可以同学生一起讨论为什么要选择这种动物(如裸鼠)而不选择别的动物,同时还可以对造模接种的部位、给药的方式及药效的评价等进行探讨,让学生对抗肿瘤实验研究从实验设计开始到实验结束全过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加强考试考核改革,培养“高分高能型”的科技人才

多年来,在我国人才培养中经常会出现学习成绩很好,毕业后工作能力一般的所谓“高分低能型”人才现象,造成这种“高分低能”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考试考核重理论轻实践、重分数轻能力的结果。对于实验动物学教学同样存在这种情况,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是否对实验动物学的基本知识有比较系统的了解,能否应用实验动物学的基本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否熟练地开展有关动物实验,能否对动物实验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科学的处理,既能反映学生“学”的效果,也能反映教师“教”的水平。以前多是通过理论考试,根据学生的分数来评定学生“学”的效果和教师“教”的水平。不可否认,这样的评价方法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但对像实验动物学这样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就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避免出现“高分低能”现象,培养“高分高能”人才,在本学科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加强了考核办法的改革,对理论考试的基本概念部分可通过问答、思考、判断题等形式考查;对综合应用部分可提出某个科研设想,由学生自行设计,并根据其设计方案评分,同时加强实践基本操作考核,将实验成绩单列,并将实践动手能力考核成绩提高到该门课程总成绩的40%。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

尽管在实验动物学教学改革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仍存在许多亟待探索和解决的课题,如本课程内容及相关基础课(生理、病理、药理实验课)合并的改革;编写全国中医药院校统一的教科书;建立专业化的实验动物学教学队伍;开设教师进修培训基地,加强实验动物学科建设等。我们期望中医药实验动物教学工作能够得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广大实验动物科技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参考文献

[1]邹移海,黄 翔,连至诚,等.中医实验动物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11.

[2]黄文华,张灯成.与大学生探讨实验动物学在医学研究中的重要性[J].西北医学教育,2002,10(4):243.

[3]邵义祥,米顺星.浅谈实验动物学教学[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2002,22(2):121.

第6篇:实验动物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策略

物理课是理科中较难理解的一门学科,初中刚增加这门课时便把学生难住了,尤其是女生。高中后,物理依旧是老样子,依旧那么折磨人。但是,这并不是说物理学习没有办法可依,学好物理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实验了。在实验中,学生通过实践,对物理理论有了一定的认识,加深了对该理论的理解,而不至于以后在一些理论方面出现混淆的情况。为了让学生通过物理实验学好物理这门课,我们必须实施有效的物理实验教学。下面,本文将从教师方面来论证如何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希望能为以后的物理实验教学给予一定的帮助。

一、教师要明确自己的教学任务

作为物理老师,不应该只是简单地阐释理论知识,更不应该把实验课当做可有可无的自习课。教师首先应该转变态度,高度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中,要明确实验教学目标。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不断学习,不断充实,更新自己的知识,以便更好地教学,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关于教师的教学任务,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提高学生的自我动手能力

开设实验课的一个明显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进而开发学生的智力。物理实验教学与其他课程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可以把这些感性材料转化成理性知识,进而帮助学生真切地理解那些复杂的理论知识。这样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改变高中生的做事态度,为他们以后走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上面我们已经说过物理实验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开发他们的大脑。所以,物理实验活动顺理成章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明确了这个目标后,就应该观察学生的言行,并且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恰当的方式来启发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要以课本为基础,从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以及心理发展水平来设计具有可行性的实验,通过教师的指引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在自己全身心地实际操作之后,从中获得极大的兴趣之后,物理实验教学便能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以上几个教学目标相比,这个目标的持久性更强。因为创新思维不仅适用于学习,而且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它。有了创新思维,高中生不论是在日后的生活中,又或是在工作中都会有多种不同的选择,可能正是这些不同的选择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别样的天地。

二、教师要改进自己的实验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使用的是讲授法、演示法,学生仅仅是听众,是旁观者。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是不可能积极地参与其中的,物理实验教学也不可能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所以,高中物理教师切不可重蹈覆辙,而应该采用练习法和实验法。所谓练习法,就是在老师演示操作后,学生自己操作。这种方法能直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用这种方法能较容易地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实验法,其实跟练习法是异曲同工的,也是强调学生自己动手。作为一名当事人,我深刻地认识到如果教师改进了教学方法,会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师要动员学生参与到实验活动中来

教学活动是由教与学两个过程组成的,如果单是教师苦口婆心地传授,没有学生的配合也就称不上是所谓的教学。所以,教师在开展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动员学生,让他们参与其中。

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实验教学对物理学习的重要影响,然后通过各种办法激发他们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有了兴趣,才能学好物理。其次,物理老师要耐心指导学生实验,不能因为自己的烦躁就冲学生发脾气,更不能嘲笑动手能力差、想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但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对于这样的学生,物理教师要有极大的热情,还应该有高度的警惕,才能使他们满心欢喜地参与到你的实验教学中。

现在,物理实验教学在社会中颇受人们的青睐。而对于如何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深入思考。作为一名高中物理老师,我觉得应该从教学任务、教学方法和动员学生方面着手。三者缺一不可,只有从这三个方面一直坚持下去,我们在高中的物理实验教学中才会有更大的改进。

参考文献:

第7篇:实验动物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略谈职业院校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实验为理性认识提供了发现物理规律所需的感性材料、检验物理理论和假说的正确依据、开拓了物理学应用的新领域,因此,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探究式教学,发现式教学,研究性学习,新课程标准,新高考,我们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都在经历着空前的冲击。面对新形势,我们如何搞好物理实验教学呢?

一、转变实验教学理念,强化教学目标

在应试教育影响下,物理实验教学带有极强的功利性。教学不是为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而是为了学生在高考中获得高分。只重视结果,忽视过程教学,形成了“教师讲,学生做,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局面,为了获得准确结果,甚至修改数据,学生成为被动接的接受受者,没有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没有学会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重视。新课标指出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新课标的精神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在职业院校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确定以实验为基础,用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点燃他们创新的火花,发挥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展学生好奇心,发展科学探究兴趣,有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教学中重视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教学,培养学生操作实验、设计实验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实验教学的研究,尊重科学,实事求是,面对群体,以实验创新教育为前提,使学生达到掌握物理实验技能和科学方法,养成科学态度,学会运用实验手段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为指导思想,强化实验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实验的全过程中能够正确选择仪器,安装调试实验装置,操作规程正确,观察方法正确,测量读数正确,处理数据正确,实验结论正确。

二、转换角色,发挥主导、主体功能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于实验教学,往往是教师选取器材,设计实验方案,讲解数据处理方法,让学生按教师事先设想的方案去做实验。这些的做法抹杀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养成了在实验操作中的依赖性和封闭性,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它的最大问题是抹杀了科学的过程,没有了过程,还能有多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呢?关于物理实验,《课程标准》对实验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仪器的能力、设计实验的能力,还要让他们掌握物理实验的常用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对比法、累积法、留迹法、放大法、等效替代法等。教材中的探究性实验,只提出了需要探究的实验项目,并没有对实验原理和方法做出规定。我们进行实验教学时,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且对这些实验方案的可行进性行讨论。通过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可行性的论证,掌握物理实验的常用方法。通过对可行的实验方案用实验验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仪器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物理实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单向信息传递为双向式、多向式信息传递。教师在整个过程中适时引导,答疑解惑,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积极探究,养成自觉实验的习惯

《课程标准》中还明确地提出了:实验室的课程资源不仅限于实验室的现有设备,学生身边的物品也是实验室的重要资源。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各种物理实验,教师应该因地制宜地设计这种类型的简单实验。利用日常生活中一些废旧物品自制实验探究教具,或选择一些可以替代性的简易材料,自觉地对一些物理规律进行探究。养成“瓶瓶罐罐,拼拼凑凑”做实验的习惯。

四、利用多媒体促进实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些实验我们无法做到,如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教学中通过抽象思维的推理方法,从现实的实验推理得出结论,如果借助多媒体模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小球在不同倾角的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如利用多媒体模拟场,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物理规律。但是要认识到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对事物的认识必须以实验结果为依据,多媒体模拟不能替代学生动手实验。将多媒体模拟、学生动手实验很好地结合起来,可以促进实验教学。

五、优化实验内容,精心选择演示实验

教师应当精心选择实验现象明显、实验过程简单、容易成功的实验。例如在《气体的压强》一节教学开始时,演示实验创设情境:向易拉罐中倒入一些水,用酒精灯加热,在罐口出现“白雾”时,迅速用橡皮泥封住罐口,让易拉罐冷却,学生观察发现易拉罐变形且发出声音。实验有声有形,很自然地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期待,本节课要学什么自然也就明确了。这个实验的价值不仅在于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又引导学生进行思维:“为什么在易拉罐罐口出现‘白雾’时,迅速封住罐口?”“罐口出现‘白雾’说明了什么?”“这种排除空气的方法在职业院校物理中还有哪些应用?”教学过程中,不断把问题引向深入,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思考问题,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有效性、灵活性、创造性,促进了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发展。

六、优化实验手段,促进能力发展

第8篇:实验动物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分析,应对策略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正面临着一些困难,如:实验器材和教师实验水平有限,有的实验可见度小,实验难于观察,有些物理现象在课堂上无法用实验仪器来直接实验等。物理实验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诸多困难,降低了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1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现状

11 实际实验开出率不高。

目前,不少农村学校的物理实验数目达不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即使有的学校按要求完成了,但是实验教学的效果往往不理想。

12 存在着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

农村中学有的老师甚至认为学生不会动手做实验不要紧,只要会动笔考实验就行。由此而引发了“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荒谬作法,出现了学生实验变成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变成不做实验的现象。总而言之,目前相当数量的教师不做或少做实验,放弃了运用实验的直观教学方法,这一现象严重妨碍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这样教出来的学生一碰到实物就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动手。

13 教师对实验教学的思想熟悉不到位。

由于熟悉上的不足,农村中学教师不愿在实验教学方案的设计上下工夫、花时间,导致实验教学方法形式单一、陈旧;单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安排实验,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显得没有计划、没有目的、缺乏系统性。同时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的指导思想不够明确,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一手包办现象严重,学生最多只是机械模拟,缺少动手和动脑的机会,能力得不到相应的提高。

2提升物理实验效果策略

21 要把教材研究透。

教师要改革陈旧的课堂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就必须在课前准备上下功夫,课前作充分的准备——肯花时间精心钻研教材,不仅要做到心中有教材,教师在授课之前,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全面而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知识内在联系,抓住本课的教学目标,抓准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结合自己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材的再处理——所谓的教材统整,对教学内容做适当的补充、拓展,同时还应当面向全体学生精心设计好每一个要提出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的放矢的去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教学,课堂才会由此变得更精彩、有效。

22 特别关注学生。

为了获得课堂教学的有效乃至高效,我们应多多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时,知识内容应由易到难。教师语言要深入浅出,照顾到接受能力较差、层次低的学生,使他们不掉队,学得扎实。学习要求应有层次性,让各层次的学生都吃得好吃得饱。教师关注每一个个体,让不同特点的学生知识得到积累,能力得到提高,个性得到发展。这是教学的宗旨。

23 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物理教学是物理教学的启蒙阶段,学生学习物理的动机往往以满足好奇心和感兴趣为主。因而,教师要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思想教育,以及情感、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231 开拓实验的范围。

要设法将演示实验扩展到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可以把演示实验通过改进、改组和改造等方法适合于学生自己去实验。

232 增加实验时间。

将主要在课上实验的时间向课外延伸。由于课外活动的时间比较充裕,形式上可灵活多样,并照顾到学生兴趣爱好等特点,有针对性,通过实验操作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结合教材中安排的小制作、小实验,让学生下课去做,然后同学间进行讨论、交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主的气氛中积极自由动手,动脑。

24 养成学生的良好实验习惯。

初中物理教学中注意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重要措施。在教学中注意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上给学生示范,对学生的操作提出严格要求,对如何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加以具体的指导,使学生自主完成探究过程,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5 精心研究教法。

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自己掌握学习方法,再运用这些学习方法去学习新的知识。因此,课堂教学应尽可能地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技巧,然后再让学生利用这些方法举一反三,运用到实际学习中去。教法无优劣之分,不管是传统方法还是现代方法,其运用时机、组合方式、操作方法,都应以学生需要为原则:“适合各个层次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等方面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与发展的教学方法,才是好的教法,才是有效的方法。课堂教学中还应重视对学生的启发,要在学生似懂非懂,将懂未懂之时,加以点拨,这样学生会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所以在课堂提问上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采用填空式或问答式等不同形式的授课形式,使教学方法和手段具有多样性,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尊重他们的不同情感体验。

26 改进实验评价。

设计物理实验教学不应仅局限于课本实验的教学,为了更好地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物理实验教学也应使学生学会评价、改进和设计实验,这样才能更好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开拓进取的科学态度,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实验进行评价、改进和设计是物理实验教学的更高层次要求,学生必须有了一定的实验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才能进行。在初始阶段,我引导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①实验器材的选用及使用是否规范;②实验原理是否符合科学性。

总之,只有能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交流的教学方法,才能促进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第9篇:实验动物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7-0255-02

动物生理学是从整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系统研究健康动物机体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是生命科学中的主干基础,也是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水产养殖、水族科学与技术、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占重要地位。在动物生理学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基于学科特点及行业发展,将基础理论与水产养殖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对动物生理学教学进行改革,对培养适应当前水产养殖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1]。动物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动物生理学实验是动物生理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本科生生命科学基础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对于学生理解与掌握理论知识、锻炼思考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态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动手意识的形成,有着非常实际的意义。因此,在探索和改革动物生理学理论课程教学的同时,我们将动物生理学实验单独设课,这既有利于考查理论教学效果,又可以促进实验课教学质量的提高。但如何充分利用良好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上海海洋大学在水产养殖、生物学等学科的特色及优势,基于水产养殖、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等行业的发展,将实验内容与不同学科有效协同,在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运用知识和科研创新的能力,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缺失是影响教学的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既是提高高等教学质量的迫切要求,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2]。上海海洋大学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团队主要由中青年教师组成,其中青年教师是教学的主力。这有利有弊。一方面,青年教师思维活跃,易于接收新事物,同时也易与学生沟通。另一方面,大多数青年教师存在实际教学经验欠缺,对课堂的教学环节掌控不足等问题。教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自身需要有一桶水。与理论课的教学相比,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青年教师除需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还需要对实验项目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对重点和难点进行解析,使实验教学过程灵活、深刻。因此,加强青年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是动物生理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过程中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青年教师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参加网络课程培训等方式,学习各类教学方式方法,并结合自身的实验课教学实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特别是掌控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过程中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及课后实验报告的批阅等各个教学环节的能力。首先,在课前准备过程中,青年教师必须熟悉和掌握实验的具体操作过程。每一位青年教师在进入实验课课堂之前,认真做好预实验,这既可以熟悉每个实验过程中的具体操作步骤及可能出现的问题,也可以对阐述实验现象涉及的理论进行充分准备。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青年教师需切合实际,因才施教。如,与医学专业的学生相比,水产养殖、动物科学等专业的学生解剖学知识相对薄弱。为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的标本”这一经典实验中,在剪除蟾蜍躯干上部、皮肤及内脏时,未采用教材及视频中示范的从背侧直接剪断脊柱,而是将蟾蜍固定于蛙板上从腹部进行解剖,便于学生对蛙类神经及腿部骨肉的识别,进而避免剪断坐骨神经,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第三,重视实验报告的批阅。批阅实验报告是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教师的学的过程。教师在批阅学生的实验报告后,可以认真了解学生进行实验的情况,清晰地知道学生的想法和思路,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错误的加以纠正,正确、有新意的加以鼓励和表扬。

二、结合专业特点,优化教学内容

由于动物生理学实验课程涉及专业广,授课学生多,学生所需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各有不同,采取“一刀切”的方式选择教学内容难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要。因此,虽然是同一门课程,同一本教材,但授课教师针对不同专业,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各有所侧重。在兼顾专业培养要求的同时,坚持从简单到复杂、从验证到创新的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优化。目前,动物生理学实验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即动物生理学实验基本实验方法及实验技术介绍、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及设计性实验。实验项目包括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骨骼肌收缩特性观察、反射弧的特性分析、离体小肠平滑肌的生理特性分析、离体心脏灌流、鱼类血细胞分析、环境因素对不同食性鱼类消化酶活性测定等验证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实验动物分别为两栖类(蟾蜍)、家兔、鱼类(包括鲫鱼、乌鳢、团头鲂等)。水产养殖与动物科学专业均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而动物生理学是一门偏向理论且实验性很强的课程。动物生理学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切身感受到动物生理学在水产养殖中所起的作用。因此,针对水产动物饲料的研发中,开发优质价廉的水产动物饲料蛋白源,是水产养殖业摆脱困境,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重要课题[3]。对水产养殖、动物科学专业的学生开设了不同食性鱼类水消化酶活性测定的综合性实验,并要求学生以“环境因素对不同食性鱼类消化活性的影响”为主题进行实验设计。上述教学内容不但能够使学生掌握不同食性鱼类消化生理的特性,也为其在后续的水产动物营养学、配合饲料学等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做到学以致用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大学教学中,所教知识具有高深性、前沿性和探索性,教学与科研结合十分紧密,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学习已知与探索未知的统一[4]。在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过程中,通过向学生介绍著名的或经典的动物生理学实验,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科研的热情和积极性。

三、综合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一项最重要的软性工具,决定着学生的参与程度和互动效果。教学方法包括传统教学法和现代教学法,前者侧重于教师的“教”,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则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后者包括探究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引导作用,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度。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如何将传统教学方法与探究式、启发式、讨论式等现代教学方法相结合,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的重要内容之一。郭沫若曾说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很显然,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方法,难以实现这一目的。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内容包括验证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三大类,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传统和探究式、启发式、讨论式等现代教学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如验证性实验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综合性实验则把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相结合,即教师课前设置问题、学生预习、操作实验、教师在课堂设问、学生在动手过程中寻找答案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指导作用;设计性实验则根据学生自愿和课程组教师负责指导的原则,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自主完成从选题、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分析、论文撰写、实验汇报等全过程。考核方法则在实验技能、实验报告的基础上增加了实验设计,进而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以“离体小肠平滑肌的生理特性实验”为例,实验前先提出问题,即“环境及理化因素是否会影响小肠平滑肌的收缩特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实验过程中,通过传统教学方法即教师示范或观看视频使学生掌握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同时教师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结果并做好相关实验记录。通过实验学生观察到NaOH、HCl、肾上腺素、乙酰胆碱、CaCO3等因素均可引起平滑肌收缩发生改变的实验现象,这解决了实验前的问题。此时,教师提出“环境及理化因素是如何引起平滑肌收缩频率及幅度的变化?”启发学生开展相关的探究和讨论。如果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与预设结果不符的实验现象,如NaOH和HCl既可引起平滑肌收缩肌增强,但也可能获得与之相反的结果。教师一方面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操作中是否存在问题,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综合所学理论知识,查阅相关文献,对相关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针对学生讨论出的结果,教师不是简单的回答对与错,而主要针对他们在分析思考问题时表现出的对概念和原理不清楚部分,简要指出他们的错误,引导学生弄清楚问题的实质。通过上述方法,一方面既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动物生理学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动物生理学实验改革不能一蹴而就。师资队伍的建设需要持之以恒,教学内容需要随着专业和学科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不同教学方法的合理综合运用仍需不断探索。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以学生为本,根据动物生理学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实现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目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