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融媒体盈利模式范文

融媒体盈利模式精选(九篇)

融媒体盈利模式

第1篇:融媒体盈利模式范文

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商业业态变化分析

目前,三网融合实际上是一种业务上的相互融合。各个媒介通过网络整合衍生出了更加丰富的增值业务类型,拓展了行业业务提供的范围。三网融合给广电带来的最大的变化是,电视从单一业务变成全业务。新环境下,电视内容提供以电视屏幕与电脑屏幕、手机屏幕等为基础的互动、整合,出现高清视频类、全媒体信息类、网络娱乐类、网络教育类、家庭服务类等新兴业务。

特别是NGB的大力建设改变了广电业务类型。广电网原来的业务是以单向广播的视音频服务和数据服务为基本业务,以窄带、简单交互的视音频服务和数据服务为增值业务,而NGB可以提供高带宽、复杂交互的互动电视类、社区服务类、电子商务类、在线娱乐类、个人通讯类、医疗教育类、金融证券类业务,还可提供视音频、数据和语音等多种综合业务。数字电视、互动电视、高清电视和宽带互联网接入是NGB最重要的三网融合新业务。此外,手机电视、移动互联网、网络电话等新业务也将迎来大发展。

三网融合后,手机、电视、电脑屏幕互相融合,用手机可以看电视、上网,用电视可以上网、打电话,用电脑可以打电话、看电视。随需选择网络和终端,只要拉一条线或无线接入即完成通信、电视、上网等。只要有一个有效的终端即可实现网络通讯,随时随地地无障碍交流,媒介的便捷性将拓宽业务时间。

电信和广电企业合作探索三网融合后的新型业务。中国移动深圳分公司与深圳广电集团双方建立了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在内容、技术、业务、市场、客户服务等多个方面开展广泛深入合作,计划提供“移动通信+宽带接入+无线上网+数字电视”的全业务方案。

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盈利模式研究

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部门的商业业态发生了变化,其盈利模式需要拓展探寻。有些城市,三网融合进展较快,网络整合程度较高,在业务展开方面也较早,但盈利模式还处于探寻阶段。90年代中期,广播电视网和通信网都想发展成综合业务网,采用简单延伸的方式进入对方领域的做法,并没有获得商业上的成功。三网融合试点阶段。在一些地区也陷入这种困境。一些地方在完成数字电视整体转换之后,发现所带来的增值业务市场前景并不乐观,业务空间无法拓展。另外,有线电视的公益性属性和长期保留5套模拟电视节目的政策对用户第一台机的接入率带来了很大影响,整个业务的发展而言,没有达到预期的盈利目标。青岛三网融合负责人也说,青岛下大力气进行网络整改,推行各种试行业务,但现在面临盈利模式问题。目前看,众多UGC门户其盈利模式也没有什么更新的突破,从网友推送到与专业媒体机构合作推出更为专业的视音频内容,其盈利模式也略显单一和后劲不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盈利是广电和电信企业的本能。在新业态的模式下,电视节目不再是按节目安排时间表来播放,而是按照观众的时间来播放,还可以在电脑、手机等各种屏幕来收看,因此在电视中插播广告的商业模式将被打破,三网融合背景下仅依靠单一广告收入的盈利模式是不行的,新业态的广电需要建立全新的商业盈利模式。

现有广电网络是采用媒体广告+用户收费模式,互联网采用免费+媒体广告模式,而电信是采用用户收费模式。这其中,电信采用的用户收费模式是另外两大网络目前最为欠缺的盈利模式,因为现在广电网和互联网都缺少直接向用户收费的渠道。可以预计,随着三网融合的逐步推进,盈利模式的相互拓展以及渗透是产业链各方进行整合时最为看重的关键点,一旦用户收费+媒体广告模式实现,未来三网融合的盈利空间将被极大提升。

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网迎来多种新业务,需要探究新业务盈利模式:

合作分利的盈利模式,就是跨部门的合作,组成完整的产业链,在产业链环节上分利。三网融合背景下媒体业务交叉融合,联手赢得市场,合作互利。数年前数码视讯就推出了电视彩信业务,可以实现手机、电视的互联互通,是三网融合的早期尝试,但跨网运营涉及利益分配问题,因此当时难以大规模开展。在三网融合加速的今天,合作抢占市场,无疑是对双方都有利的模式。再如广电企业有丰富的节目资源,而电信运营商有优秀的市场化竞争能力,如果双方能优势互补,联手寻找合作其赢的商业盈利模式,才有望迎来跨平台、跨产业发展的更大机遇。

手机电视涉及广电和电信两大部门的利益,一方面,具备丰富内容资源的广电行业可以为移动通信网络提供极具诱惑力的视频内容,借助移动通信规范的计费渠道获得额外的增值收入;另一方面,电信行业不仅控制了终端,而且拥有蜂窝移动通信网络,能够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传输。因此,广电和电信部门的合作共赢被认为是技术成熟、成本低廉、利益共享和市场开发的唯一选择。广电系统在内容播放层面上向电信领域的开放,将迎来网络电视快速发展的新契机。上海网络电视用户突破了100万,网络电视作为商业价值的互动媒体平台的重要性日益凸现。

NGB的盈利模式在于拓宽业务类型。广电网原来的业务是以单向广播的视音频服务和数据服务为基本业务,以窄带、简单交互的视音频服务和数据服务为增值业务,而NCB可以提供高带宽、复杂交互的互动电视类、社区服务类、电子商务类、在线娱乐类、个人通讯类、医疗教育类、金融证券类等业务,还可以提供由视音频、数据和语音等多种业务组合而成的综合业务。

三网融合背景下,数字电视具有巨大的市场盈利空间。依托商业业务模式的开展,拓展多种盈利模式。除媒体广告+用户收费模式外,还要开展跨媒体合作分利模式。发展广播电视节目收费空间,积极发展互动点播、卡拉OK、游戏对战、电视、股票交易等多种增值业务;大力发展电视上网、电视通讯等盈利方式。媒体广告和用户固定收费外的盈利模式,在三网融合中愈加突出。

手机电视的盈利模式。首先是广电和电信合作式盈利。中广传播、中国移动共同启动CMMB手机电视业务,优势互补,共同分享市场利润。手机业务种类的开发,青岛移动G3手机播出7套电视节目和两套广播节目。增加用户消费量和消费时限,增加利润。开拓业务类型和消费时限两个盈利模式。

IPTV业务的盈利模式。IPTV业务的发展要有个性化的频道以及丰富的业务内容来吸引用户。这就需要产业链中的企业合理定位自己的业务,建立合理的价值分配体系和合理的盈利模式。广电可以通过把部分频道外包给专业的商或成立IPTV内容运营公司,同时与它们达成共赢的利润分配模式。在合作政策上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建立科学的激励和惩罚机制,更有效地推动IPTV业务的发展。

微视频盈利模式。尚未成熟的市场环境和消费环境使得长视频的盈利充满坎坷。因此,进军微视频领域成为视频盈利模式的新探索。微视频盈利模式,让网站与用户通过手机以及个人电脑及时沟通和互动,实现即时上传和评论,并在同时投放广告,这确实是一种盈利模式创新。第一视频负责人张进军说,第一视频正发挥三网融合的优势,打造基于互联网、广播网和电视网这一三网融合的产业链。

依靠创新技术开拓新业务盈利模式。三网融合给广电带来不可思议的新业务。据报道,湖南有线大力开发增值业务综合平台,以多种新业务增加盈利。广电网改造后,用户年内或可通过电视机给父母发照片,用电视机写博客。这一平台将支持信息类、娱乐类等增值业务的接入,包括电视短信、彩信、公告、邮件、资讯、相册、游戏、博客等增值业务。海尔推出的U-home智能终端系统,是完全基于TCP/IP协议的智能化家庭网络系统,通过该系统,用户在下班途中就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等方式开启家里的空调,或者提前打开家里的热水器。

三网融合后,更要注重内容选择。面向市场受众,积极主动选择观众关注的内容,改变传统的“电台播什么观众看什么”的传统。在中国的“内容产业”中,最能盈利的是网络游戏。以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消费市场扩容和以《喜羊羊与灰太狼》走红为代表的“国产动漫热”,都是新环境下“内容产业”的热点。三网融合后,体育内容和卡通内容的传播更受欢迎。

第2篇:融媒体盈利模式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期刊;数字化转型;盈利模式

中图分类号:G23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7.01.008

文章编号:1009-3729(2017)01-0060-05

当前,我国期刊的数字化经营转型已经成为关系到出版业长远发展的战略举措。期刊数字化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由单一媒体的经营模式转变成多种媒体经营模式。在“互联网+”的加速推动下,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可视化技术、虚拟技术等新技术对数字出版产业支撑作用的不断加强,科技与出版的融合不断深入,在发挥内容优势、运用先进技术、走向网络空间的基础上,科技将促进出版业深层次的内容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与业态创新,带动出版业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推进出版业转型升级,实现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的融合发展。当前,随着社会价值多元化发展和受众的不断分化,出版产业的新业态已基本形成,正在向在线期刊、开放存取、数据库、手机出版、微信公众号等形态发展并逐步完善,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龙源期刊、超星等为代表的数字期刊企业已经形成品牌效应。2015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达到4403.85亿元,其中移动出版收入为1055.9亿元,数字出版产业收入在整个新闻出版产业收入的占比由2014年的17.1%提升至20.5%。2015年,互联网期刊、电子图书、数字报纸的总收入为74.45亿元,比2014年增长了6.66%,在数字出版总收入中所占比例为1.69%。[1]

目前学界关于期刊数字化经营的盈利模式研究,一般以宏观性、介绍性、描述性的研究居多,主要集中在营销渠道的表面,相关的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忽视了对深层次上数字化产业链价值创造的内在机制重要性的探讨。而且,实践中多数期刊社也仅仅认为数字化经营发展和盈利即是期刊上网加入数据库的收入,对作为期刊数字化产业的核心部分――盈利模式和盈利机制创新――重视得不够,这使得国内数字出版业一方面在产业规模上呈现出“量”的增长;另一方面在产业链协作整合中盈利模式的组织构架不明晰,价值增值不明显,因而在“质”的提升方面相对弱化。我们认为,除传播技术之外,盈利模式的组织构架和盈利创新依然是期刊数字化经营转型的核心问题。鉴于此,本文拟在全面分析期刊数字化经营的“上游―中游―下游”的盈利卖点的基础上,提出新媒体环境下期刊数字化经营转型的三种盈利模式构架,以供业界参考。

一、期刊数字化经营模式产业链的结构分析

出版产业链是出版相关方基于出版价值链增值所组成的联盟。我国期刊数字化产业链条以创作者、内容提供商、技术设备服务商、平台运营商、销售商、终端用户等环节构成基本结构[2]。其一,对整个产业链上游(创作者、内容提供商)而言,盈利可源于作者,比如收取版面费、稿件处理费、服务性经营活动等;或源于读者和企业等,比如发行销售等。其二,对产业链中游(技术设备服务商、平台运营商)而言,盈利主要是对获得的源数据进行加工和整合的二次文献开发和利用,以及广告服务销售等。其三,对于产业链下游(销售商和终端用户)而言,盈利主要是在新媒体终端上的发行,也包括服务性经营活动与相关延伸服务性经营活动,如专题培训、研讨会、推荐会、产品评价会等[3]。可见,期刊产业链涉及的单元多,结构复杂,其“上游―中游―下游”都有盈利点。然而,在产业链上游,传统出版单位对数字化技术不了解,对数字化经营转型目标不明确;在产业链的中游,大型数字出版商具有很大的雷同性,差异性特征不明显;在产业链的下游,数字化期刊的营销模式过于单一,没有形成多元化、专业化的营销市场。期刊数字化产业链存在各环节收益分配失衡,进而影响协作关系的形成,阻碍产业整体发展。期刊和数字平台运营商的合作收入与邮发的收入都很低,这种传统的经营模式陈旧、发行渠道单一,覆盖面小、影响力弱,成为阻碍期刊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瓶颈。因此,一个和谐的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各单元应具备全局观念,各操主业,分工明确,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协同合作,从而谋求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和谐发展和整个产业链整体利润的提升。

二、期刊数字化转型下 “三次售卖”模式的组织构架

期刊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是要在经营与组织架构上融入新媒体的理念,加快组织架构变革,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数字化的经营模式,这是实现期刊产业链各个单元结构价值链环节增值并盈利,进而提升期刊竞争力的基础与关键。传统的“三次售卖”盈利模式为卖内容、卖广告、卖品牌。第一层次是“卖内容”,是对期刊内容本身的销售,即期刊的订阅销售。第二层次是“卖广告”,是以期刊读者群为受众的广告刊登,即广告销售。目前,国内期刊广告经营的模式主要有基于产品本身的经营和基于广告的经营。第三层次是“卖品牌”,即利用品牌优势资源,发展多层次的衍生a品,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市场化,如发行特刊或增刊、图书和光盘,建立数据库、网站、会展、品牌授权等。

我们所提出的期刊数字化经营转型的“三次售卖”盈利模式组织构架,是基于传统“三次售卖”盈利模式的提升和发展,是优化组合了传统纸媒和网媒的优良基因,充分吸收传统媒体的核心功能和线下优势与移动网媒的社交功能和线上优势的基础上产生的。第一层次是“卖新媒体载体”,即卖多元化业态内容和新媒体载体,用户通过电脑、阅读器、手机,以及在公共场所的机场、车站、高校、银行、医院、办事大厅等场所触摸大屏阅读。第二层次是“卖新媒体广告”,广告可以做成音频、视频、360°旋转,通过分享链接、互动产生价值,广告与期刊内容粘在一起,用户看期刊内容就会看广告,互不分离。第三层次是“卖新媒体延伸服务”,即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信息流汇聚、公信力强、形态多样化等核心优势,利用网络杂志、社区、论坛、微博、微信、二维码、网络视频等新兴媒体形式,把服务卖给用户。期刊社等出版机构的“三次售卖”盈利模式,就其本质而言,是期刊社在经营过程中产业链各个基本结构单元盈利的构建、整合与延伸过程。

三、新媒体时代期刊数字化转型下的盈利模式

进入新媒体时代,期刊业必须由过去的重视内容生产转变为重视市场营销,理清思路,探索如何利用新媒体制定明确的内容生产和产品营销战略,完善期刊出版市场盈利机制,以达到生存和发展的目的。新技术催生新媒体,新媒体推动出版业生产和营销方式的革新。微博、博客、视频、电子邮件、手机应用软件等,已经被国内外出版业广泛运用,并成为期刊行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国外期刊数字化经营的盈利模式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探索期刊的网络增值模式、加强内容的深度开发与制作上的机制创新、推动新旧媒体融合发展。如国外著名出版机构德国施普林格出版社、荷兰爱思唯尔出版社通过Springer Link和Science Direct等在线平台实现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英格拉姆内容集团通过内容资源创新实现经营发展;美国的和两大网站,其服务收费占到了其总收入的大部分。

期刊数字化经营转型的最终目标就是运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可视化技术、智能技术创造提升传统媒体,使其成为现代化的、综合性的新型媒体,因此期刊社必须通过开发多种新媒体经营途径,重视产品业态的多样化与衍生产品的深度开发,以及加长和加粗产业价值链上的增值服务,以实现其盈利模式创新。

1.重构创新内容盈利模式

在期刊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如何重新挖掘、开发、重构、增值内容的价值,已成为数字化出版产业盈利的关键。在内容生产上,应重视原创,以满足受众对高品质、多层次、个性化信息产品的需求为目标,提倡深度加工,从选题策划到组稿编辑都必须坚持高标准,通过信息整合重构创新生产模式,在内容生产和编辑出版上实现创新。可通过信息的结构化加工和数据库存储来突破单一作品和媒体的传播局限,把内容分解之后再聚类传播,以实现个性化的按需服务,构造信息社会出版新业态。期刊社应学会利用自身的内容资源优势开发和出售数据库,实现内容的多层次深度开发,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互动性和聚合性优势,利用跨媒体出版、数字复合出版,把期刊内容转化成图书、讲座、视频、音像制品,赢得产品利润。[3]这种以自身内容为基础,采用声、光、电等多种表现形式,通过多媒体形态复合、多种制作技术手段复合与多种媒体,实现作品“一次创作、多样展现”的创新内容盈利模式,可以使刊物信息的效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4]

例如,英格拉姆内容集团是全球规模最大和信誉度最高的纸本和数字内容的发行商,也是通过内容创新经营模式的典型。为了解决信息时代出版发行业发展瓶颈问题,英格拉姆内容集团通过资源整合、机构重组,创立了专业细化、分工明确的六大分公司;通过汇集海量数字内容资源,建立内容信息数据库,形成内容出版的盈利创新模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英格拉姆内容集团电子图书已达13万多种,可通过Course Smart设备在线浏览8万种电子教科书,且经出版商授权的可按需印刷的数字资源达到60万种,每年有近25万种数字资源品种更新等。[5]国内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也构建了综合性数字处理平台,通过资源整合及内容数据库的新媒体产业化经营,衍生出不同传播形态的新闻产品,在内容产品的再生产和增值经营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6]

2.新旧媒体融合发展盈利模式

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是:媒体传播用户;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传播模式是:用户传播用户。也就是说,传统媒体的传播链是单向的,内容只能由媒体,通过传播为受众所接受;而新媒体上的传播链是双向的,用户既是内容的接受者、分享者,也是内容的创作者、评论者。传统媒体必须加强与新媒体的深度合作,利用微信、微博、APP等新媒体形式促进期刊销量和浏览量的增长,以下4种是一些具体模式。

(1)与大型知名数字出版商合作模式。期刊可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龙源期刊、超星等集团公司合作,通过专业的制作团队进行资源整合和知识服务,以提高期刊内容使用效率,形成信息量巨大、制作加工专业的数据库,这样会使订阅量大幅增加,拓宽受众覆盖面。[7]

(2)期刊信息服务平台模式。期刊可通过由技术平台、运营平台、资本平台搭建起来的信息服务平台在全媒体平台传播,通过“内容+平台”的方式,对期刊内容进行适合网络传播特点的再编辑加工,以拓宽传播空间和销售市场。例如,新华文摘学术网是新华文摘杂志纸质版的延伸;人民出版社读书会,是为全民阅读服务的,可以给读者、编者、作者三者提供一个交流与互动的在线平台。另外,还有《家庭医生E刊》系列、ZCOM平台上的《瑞丽》系列(《瑞丽・家》《瑞丽・裳》《瑞丽・妆》三部曲)、《中国国家地理》、《电影世界》、《IT经理世界》、《销售与市场》等,都是以平面媒体为基础,实现与新媒体的成功对接。[7]

(3)手机杂志模式。目前电信运营商已经将手机杂志APP作为其移动阅读业务的重要构成,作为第三方智能手机上的一种应用程序,APP上的每一种应用程序都拥有很多的使用者,杂志在APP上的传播比传统的互联网更有效[8]。手机杂志APP正逐渐呈现出“图文+多媒体+互动”的富媒体形态,在内容传播和产品创新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4)自媒体发展模式。以微博、微信公众号、移动客户端、SNS应用等为代表的自媒体已成为互联网产业链上重要的内容生产者,近年来,其在数量和规模上已经出现了几何式增长,市场和社会影响力也越来越凸显。根据腾讯的数据,目前微信公众号已突破1000万个,全国微信用户已达到6亿,很多期刊都已经有了微信公众号。[9]

3.增值服务盈利模式

期刊业要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必须保持对新技术、新载体的灵敏嗅觉,通过开展多种延伸服务经营,将自己原来的“内容提供商”角色转变为“服务提供商”角色,时刻以用户为中心创造价值,向用户提供专业化和多元化服务,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服务性商业模式,包括定制服务、信息服务、活动服务、平台服务、组织服务等。[10]期刊产业链连接着娱乐、体育、时尚、商贸、服务等诸多行业,我们可以通过加粗、加长产业链方式,将收入模式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如开展期刊订阅、开放存取、按次付费等项目,增加衍生产品、线下增值服务与按需出版等多种服务,以及广告投放、会员制度、培训活动、会议活动、讲座视频、商品推介和业务咨询等。学术期刊编辑部可以通过与审稿专家的良好合作关系,为相关企业组织召开专家咨询会、产品论证会等,请相关专家为企业的发展把脉,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提供决策咨询服务。[11]另外,期刊出版者应积极在手机杂志中增加互动环节,向广大手机用户提供更多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如英格拉姆内容集团公司通过“按需印刷,定制服务”,创造了巨大的市场价值;美国《好管家》杂志社设有食品、日用百货、家电等多个试验室,试验对象通过对商品严格的测试并进行安全、质量、优缺点等方面的认真评价,将结果及时地告知读者和有关商家。[5]

四 、结语

期刊数字化经营转型下的盈利模式创新问题,是基于当前媒介融合的数字化发展环境下构建新闻出版强国的战略目标下提出来的。从媒介的实践层面来看,建立媒介融合环境下长效的期刊数字化盈利模式,是解放期刊出版生产力的关键所在。通过积极探索期刊数字出版领域产业链的资源整合变革,可提供优质专业的出版内容和服务,实现出版业的数字化战略略转型,解放出版生产力。基于期刊数字化产业链的盈利模式创新,可通过新媒体产业平台,构建期刊“三次售卖”盈利模式的组织构架,从内容开发与重构、新旧媒体融合、增值服务等方面进行新,以形成多元化经营并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使传统媒介产生新的造血功能,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提升自身的传播力。

参考文献:

[1] 魏玉山.2015―2016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J].印刷杂志,2016(7):20.

[2] 于春生.数字期刊产业链价值创造与收益分配[J].中国出版,2012(9):33.

[3] 向飒.媒介融合中期刊经营模式转型的突破点和路径选择[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179.

[4] 张雨晗.全媒体出版:现状与未来[J].现代出版,2011(3):16.

[5] 贾立政.感受美国期刊数字化转型[J].新闻战线,2014(3):27.

[6] 文之强.以新媒体为核心建立三次售卖模型[J].中国报业,2014(4):14

[7] 向飒.媒介融合下的期刊数字化发展生存之道[J].传媒,2012(8):30.

[8] 周小玲.学术期刊如何实现微信传播? [J].社会观察,2014(10):12.

[9] 向飒.论媒介融合下期刊品牌影响力的网络传播策略[J].出版广角,2012(8):70.

第3篇:融媒体盈利模式范文

【关键词】数字新媒体;传统纸质媒体;出版

0 引言

21世纪注定是一场变革的年代,传统行业面临新兴行业的冲击,跨界与整合正成为一种社会流行时尚,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大数据云计算平台的搭建,手机正逐渐成为一种具有多用途功能的客户终端,计算机网络媒体的延伸使新兴媒体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数字新媒体出版在这种大的背景下迅猛发展,而传统纸质媒体出版仿佛还没有完全适应,就已经被推到了市场变革的前沿。纸质媒体出版业在媒体市场中举足轻重,然而数字新媒体的高速发展,数字技术的快速更新,媒体市场的不断变化,使纸质媒体出版面临前所未有的市场压力,而数字新媒体对出版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纸质媒体与数字新媒体的融合将成为出版业新的发展导向。

1 纸质媒体出版面临新媒体的挑战

进入21世纪,数字新媒体的影响力正逐渐扩大,对传统媒体的运营模式产生了强大冲击,随着数字新媒体市场不断成长,数字新媒体格局正逐渐解构传统媒体格局,尤其在纸质媒体出版方面尤显突出。正如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认为的“媒介即信息”的论断,强调媒体占有信息的重要性,版面内容成为纸质媒体出版的重要核心。数字新媒体的发展延伸了这种观点,在数字新媒体背景下,媒介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数字新媒体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更注重分众化、定制化和互动性传播,更强调用户的体验与感受,用户也可以成为传播者或者是内容制造者,通过互联网和即时通讯工具以多种形式向他人传播信息内容,如微信、博客、播客等工具,用户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了信息内容的制造者。

纸质媒体的一点对多点的大众传播正走向碎片化的市场环境,在这种环境下,纸质媒体的受众正逐渐分流,在一些公共场所或家庭,报纸等纸质媒体的阅读人群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手机、pad等电子媒体上进行阅读,数字新媒体对传统纸质出版、市场、用户的观念和行为都产生了改变,这是数字新媒体带来的社会新现象。

2 数字新媒体对纸质媒体出版内部格局的改变与融合

数字新媒体出版是随着电脑与互联网技术而发展起来的出版形式,国内出版行业已经接受了数字新媒体发展对行业的影响, “内容为王”是纸质媒体认可的发展态势,注重内容制作,把采编内容通过电脑设计、电脑激光照排等技术进行出版,并通过自身建立的市场渠道进行发行,这种带有封闭性的经营模式曾经使纸质出版出现了蓬勃地发展势头,并形成巨大的产业规模。

传统出版业向数字出版业转型,需要了解的数字技术对纸质出版从业者提出了新的从业思路,数字新媒体出版强调策划与创意,UI(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设计、动画、游戏、视频、编程等形式的组合。在观念上,传统出版业更强调内容与市场的联系,而数字媒体出版在强调这两者的同时,更专注于用户的体验与互动,为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达到媒体出版物与用户的互动体验。而这种改变,使得出版业将由“内容为王”逐渐调整到“渠道为王”的阶段,而有人认为是“渠道为王,内容为后,商务为妃”是出版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些观念的转变将改变一些出版业的体制结构。

内部格局的改变还体现在数字新媒体出版制作阶段人员的改变。在纸质媒体制作方面,纸质媒体需要的是文字编辑、美术编辑和排版师,然而数字媒体出版的制作团队主要是由图形设计师、交互设计师和用户测试/研究工程师等组成。图形设计师不仅是以前的美工身份,更要体现数字出版物的内外形象的具体设计;交互设计师通常是软件工程师,负责数字媒体中一些数字编码编程的设计,数字媒体出版在交互体验上的不断开发使交互设计师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用户测试/研究工程师是站在用户的角度进行测试数字媒体出版产品的实际效果,衡量数字出版作品的合理性。目前在国内,作为从事数字出版行业,大部分出版社只是建立了数字出版部门,他们与一些动漫公司、设计工作室合作,进行技术上的实施解决方案,但是能在出版领域有经验的设计公司与工作室有限,导致数字出版存在诸多问题,也影响到数字出版的质量与成本。

3 数字新媒体与纸质媒体出版的融合从外部细分产业格局

数字新媒体在改变人们阅读习惯的同时,也改变着纸质媒体未来的发展方向,现在没有人怀疑,数字新媒体对纸质媒体的市场空间会产生巨大冲击力。出版业的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数字新媒体正逐渐为很多产业提供一种跨媒介平台,不仅是出版业,一些互联产业、数码产业、消费业、制造业都有融入地趋势,数字新媒体产业链变得复杂,线上与线下的交易模式等加速了纸质媒体与数字新媒体融合的产业新模式。

数字新媒体产品与互联网及相关系统平台建立了联系,尤其移动互联的出现,各种网站平台的搭建,消费者的媒体选择倾向发生了改变,使纸质出版业在数字媒体面前无法保持其原有的媒体优势,媒体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发展。作为数字新媒体产业链的形成,当前业界比较认可细分7个环节:(1)负责数字新媒体产品经营与策划的应用服务提供商;(2)负责数字新媒体产品制作的内容提供商;(3)负责网络设备和制作设备硬件的设备供应商;(4)负责服务、资费、管理等环节的系统软件和技术的系统集成商;(5)负责数字新媒体产品传播的网络运用商;(6)提供数字媒体新产品消费载体的终端厂家;(7)消费者,他们之间构成了一种可循环的数字媒体产业链。

数字新媒体出版带来的新变化使出版方式多样化,外部市场环境与消费环境的改变需要出版业细化自身的产业格局。一些市场认可的纸质出版内容,正被转化为数字新媒体出版发行,一些数字新媒体出版也成为纸质媒体的出版产品,这些转变都是为了适应新的市场环境与消费习惯,一些纸质媒体出版会被数字新媒体出版挤压生存空间。数字新媒体出版内容与形式不断扩展更新,动漫、视频、游戏、互动体验等网络形式与出版内容的结合会受到年轻受众的欢迎,而他们的消费与生活习惯会影响未来出版业的发展趋势。毋庸置疑,数字新媒体的发展已经导致整个媒体出版业市场格局的重新划分与界定。

4 数字新媒体与纸质媒体融合出版的盈利模式

纸质媒体的盈利模式通常是“一次售卖”和“二次售卖”方式。“一次售卖”是指媒体依靠内容而获得市场发行的盈利,因此有人也称这种媒体为“内容为王”的盈利模式;“二次售卖”是指媒体通过发行量等因素,获取广告在媒体上的投放,从而形成盈利模式。我国现有媒体“二次售卖”模式占了很大比重,有一半以上的传统媒体依靠广告收入维持。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广告主越来越青睐互联网广告,随着互联网广告的不断增长,纸质媒体平面广告呈下降趋势,而且幅度明显。

当前数字新媒体出版的盈利模式并不成熟,笔者认为纸质媒体与数字新媒体的资源整合将会拉动出版业的盈利。理由如下:

其一,纸质媒体与数字新媒体出版形成的跨媒体传播将打造品牌盈利模式。纸质媒体与数字新媒体的出版方式与内涵存在差异,纸质媒体出版是针对感兴趣的目标受众而进行点对面的群体传播,数字新媒体出版在这个基础上却可以做到点对点的有效到达。单一的传播方式面对当前的各种媒体形式,品牌的影响力会逐渐弱化,而纸质媒体与数字新媒体出版的跨媒体融合可以强化品牌的形象推广,有利于媒体的长远发展。

其二,纸质媒体与数字新媒体出版可以针对不同媒体特质进行内容的选择和开发,取长补短,依托自身优势创造盈利模式。纸质媒体出版的产品具有单向的阅读功效,数字新媒体出版在形式上多样,可以产生互动体验,对消费者来说感官体验的需求不同,可以根据自身兴趣选择喜好的媒体形式进行阅读。

其三,纸质媒体与数字新媒体出版整合可以强化广告投放而盈利。纸质媒体与数字新媒体一直是广告主关切的投放媒体平台,把纸质媒体与数字新媒体出版进行整合后,平台将进一步多元化,形成线上与线下的整合传播,也就是人们常说的O2O(Online To Offline)营销模式,广告主会更有兴趣投放广告,广告投放的方式也将更加灵活,广告作为出版业的营业利润也可以得到较大的增长空间,对出版业与广告业将是双赢的局面。

最后,纸质媒体与数字新媒体出版的整合资源,会降低投入成本,从而形成最大化的盈利空间,并在产品开发和发行渠道上互相补充。在目前出版体制下,纸质媒体的产品开发与发行渠道相对成熟,出版风险相对较小。数字新媒体出版还处于探索研发阶段,主要是用户付费分成和广告投放为常见的盈利模式,数字新媒体出版在产品开发与发行渠道上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这些都为数字新媒体提供了未来的发展空间。纸质媒体与数字新媒体出版进行业务整合,不仅可以开发新产品,拓展新传播渠道,未来的发展来看还可以获得丰厚的市场回报,其未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5 结论

数字新媒体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媒体产业的变革,人们在互联网上买东西,电子商铺与虚拟社区的社交虚拟化,电子化的阅读等等,都逐渐在影响当前人类社会的进步。出版业发展到今天,纸质媒体出版受到数字新媒体出版的影响,同时也为纸质出版业带来了一场机遇,两者的结合将是未来出版业的发展增长点,它们不仅可以使媒体出版产业进行新的产业重组,同时其新的盈利模式正逐渐凸显。让我们拭目以待,用充满希望的心情迎接出版业另一个春天的到来!

【参考文献】

[1]许正林.新媒体新营销与广告新理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第4篇:融媒体盈利模式范文

【关键词】传媒产业;新媒体;盈利模式

文化传媒产业是生产和传播知识、信息以及提供各种增值服务的产业。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程度日益加深,文化传媒企业面临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其盈利模式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文化传媒企业实现利润目标的关键是盈利模式的合理选择和运用,而盈利模式的选择既需要关注消费者需求,也需关注由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变革以及文化传媒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等问题。

一、文化传媒产业盈利模式分析

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给文化传媒产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长期以来传统媒体在文化内容等的提供与传播中的垄断地位,文化传媒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其盈利模式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一)传统媒体及其盈利模式

一直以来,传统媒体的盈利模式一般都是采取资讯产品收费和广告相结合的模式。广告收入占了传统媒体利润中的很大比例,而资讯等产品的价格较低,甚至是免费的,因而收益占比也较小,比如不少电视节目就是免费播出,再用广告收入弥补制作成本,进而实现盈利。然而,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新媒体技术与文化内容深度融合,传统媒体的垄断地位被打破,传媒产业的盈利模式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原有的盈利模式难以为继。

(二)新媒体及其盈利模式

新媒体的出现逐步改变了文化传媒产业依赖广告的单一盈利模式,除了内容产品付费和广告收入外,平台利润分成、增值服务以及通过衍生品开发获取收入等逐渐成为传媒产业新的盈利模式。可以说,当前文化传媒产业是通过一个系统,而不是单一方式盈利的。[1]比如,门户网站的盈利模式就包括内容销售、广告收入、增值服务、电子商务等;而微信的服务基本是免费提供的,盈利主要依靠广告收入、增值服务、平台利润分成以及游戏收入等来获取。其他新媒体的盈利模式具体可见表1所示。

(三)盈利模式创新的趋势与应对

首先,传统媒体盈利模式的构建势在必行。互联网与移动媒体的发展势头强劲,占据着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挤压着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传统媒体收入下滑明显,而移动内容及增值服务、网络广告以及网游收入等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和收入总额。针对此种状况,大多传统媒体都完成了经营多元化和数字化转型,也形成了多样的盈利模式。比如,数字期刊的盈利模式主要有直接销售、在线销售数字内容以及建立在线数据库和在线信息搜索等增值服务。然而,不少传媒企业并未构建出清晰的盈利模式,缺乏具有竞争力的盈利模式,自身优势也并未充分展现。

其次,新盈利模式的创新要更加注重其成长性和持续的盈利能力。互联网世界从不缺少盈利的办法,这些盈利的办法很可能会演变出新的盈利模式。[2]因而传媒企业需要整合好自身拥有的资源,打造具有独特的内容文化,提高消费者的文化产品忠诚度,引领消费者的文化消费趋势,保持其持续盈利的能力。比如传统媒体广告收入的下滑并不意味着广告这一盈利模式出现问题,事实上广告收入仍然是其主要的盈利来源,而且不少新媒体广告收入增长速度较快。据统计,2014年网络广告收入首次超过电视广告收入,成为广告商最为青睐的广告投放方式。

二、文化髅讲业盈利模式构建的原则

在盈利模式创新的背景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各有其盈利模式构建的优势和短板。简单而言,传统媒体的优势在于内容,短板在渠道,而新媒体大多优势在于渠道,内容则是短板。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消费群体的规模及依赖性是其盈利模式最终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具体来说,文化传媒企业在盈利模式的构建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关注需求,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

消费群体规模的大小及依赖性的强弱是文化传媒企业盈利模式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文化传媒企业要想实现企业的盈利和利润空间的不断拓展,就需要提供更符合消费者需求和潜在需求的文化产品。

具体来说,文化传媒企业可以通过专项市场调查来间接掌握市场信息,也可以直接深入市场考察消费者的不同需求。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传媒产品的需求已呈现出由单一到多元,由大众到小众细分的趋势。因此,文化传媒企业需要细分市场,圈定核心目标消费群,研究客户群的消费习惯、消费规律、审美情趣、生活喜好、话语体系等。比如微信的成功就在于其同时满足了使用者与他人保持交流、沟通的需求;信息获取、储存、收藏和传递的需求;自我展示的需求,以及公司的营销、宣传需求等。

(二)强调文化内容,打造核心竞争力

内容设计与生产是构成文化传媒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尤其在当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内容的原创能力和内容资源的重新配置整合能力的重要性已经超越信息提供的数量和速度。

要想将内容生产打造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关键首先是要有创意和创新。创意的核心在于开放思维、人才培养与制度激励。比如,美国和日本的动漫在内容的创作上思维非常活跃,题材也很广泛。而凭借着有较大影响力的动漫内容,依靠衍生品盈利的模式才有可能获取更大的利润。其次,创意内容能否为消费者所接受是内容为王的关键,也就是说,创意内容的评判者是消费者,因此强调内容需要建立在考察、分析甚至激发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之上。比如有些大制作的电影,其内容无法引起消费者的共鸣,并没有获得较好的票房成绩,而相反,有些制作成本很小的电影,却由于作品内容更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反而叫座又叫好。

三、文化传媒产业盈利模式的构建

当前,文化传媒产业的盈利模式更为多元,广告收入、增值服务、内容付费、平台利润分成以及衍生品开发等都是较多采用的盈利模式。而盈利模式的选择既需要考虑到市场环境等外部因素,也需要把握自身的资源、要素优势、经营理念、战略布局等。结合文化传媒企业盈利模式的外部环境和自身状况,我们将从基于用户价值创造、价值链定位的角度来考察文化传媒产业的盈利模式。

(一)基于用户价值创造的盈利模式

消费者的规模和忠诚度是实现盈利的基础,把握消费者的消费心理,通过全面满足消费者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需求来盈利。

1.细分市场,圈定核心消费群体

基于用户价值创造的盈利模式需要把握消费者的需求,而要想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就需要首先了解核心目标消费群,通过深入分析核心消费群的消费习惯、信息接收习惯、偏好等,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让消费者积极参与到内容创意过程和价值创造中来。对核心消费群进行有针对的营销,提升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再由点及线,由线及面,由核心消费群向一般消费群体和边缘消费群、盲从消费群扩散,扩大消费者的规模,逐渐形成一个以核心消费群为中心的消费群体。

2.打造差异化的,具有竞争力的核心产品

随着文化消费市场多元化与小众化的出现,同质化的文化传媒产品已难以获得消费者的青睐,文化传媒企业需要将资源集中起来,打造具有差异化、竞争力的核心产品。比如传统媒体利用其在内容专业化与深度解读方面的优势打造出的栏目或产品就会受到专业人士等消费者的喜爱,这也是诸多新媒体目前无法达到的短板。

3.利用长尾效应,提高持m盈利能力

长尾理论关注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要求企业面向众多的潜在消费者,通过细分市场来整合自身的产品。随着市场的不断细分、消费的小众化、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交易成本的下降,文化传媒产业的长尾效应也越来越明显。长尾效应使得非热门的小众栏目、题材、电影、电视节目、图书出版等获得盈利成为可能,因此,文化传媒企业利用长尾效应,积少成多,可以有效地扩大消费者规模,提高其持续盈利的能力。

4.做大做强品牌,延伸产业链

在达到一定消费者规模的基础上,文化传媒企业可以采用广告、利润乘数盈利模式和品牌乘数盈利模式,利用品牌的强大影响力,采用不同的形式不断地在某一文化产品中重复获取利润。利润乘数盈利模式是指企业从某一产品、产品形象、商标或服务,重复获取利润的模式;品牌乘数盈利模式则是指通过增加公众对自己产品的认同、信任和信誉,开发出各种衍生品,延长产业价值链,从而获得更为广阔的盈利空间的模式。因此,致力于打造知名的文化传媒品牌,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已成为文化传媒企业的主要经营策略,也是利润乘数盈利模式、品牌乘数盈利模式实现的关键。

(二)基于价值链定位的盈利模式

价值链定位的盈利模式是指利润集中在价值链的某些环节,因此将业务集中在这些环节以获得更高的利益回报。文化传媒产业的关键盈利点在于内容和渠道环节,因而对文化内容的创意开发和对文化产品营销渠道的掌握与控制是目前文化传媒企业盈利的根本。

1.以内容为重,增强盈利能力

在文化传媒产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内容能否获得更多关注,是维持企业盈利的核心。比如对于网游而言,游戏的内容与可玩性决定着游戏产品的影响力,后续更新内容的丰富程度更是影响着产品的生命力。再比如报纸的内容生产决定着报纸的核心竞争优势,也决定着其他环节的盈利状况。

有效的利润屏障对采用内容为王盈利模式的文化企业至关重要。为了保护文化企业自身在行业中的最佳位置和利润,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利润屏障。首先,文化传媒企业应广纳优秀创意人才,为他们提供宽松的创作氛围和制度保障,鼓励创作自由,实现内容的创新。其次,文化传媒企业需要加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内部组织结构的有效调整,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再次,为避免内容创新价值的流失,文化企业需要加强其知识产权的宣传与保护。

2.以渠道为重,保持其优势地位

新媒体领域中还存在采用渠道制胜盈利模式的文化企业,比如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这类文化企业提供的是信息以及交流、分享和互动的平台,其中腾讯为人们提供即时通信平台,百度作为搜素引擎,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帮助,而阿里巴巴则为人们提供商品和交易的相关信息等。[3]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智能手机的普及,采用渠道制胜盈利模式的企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以渠道制胜的文化传媒企业要保持其渠道优势地位,需要对渠道进行精细化管理,培育持久和稳定的渠道关系,同时与内容提供商加强合作交流,保障内容和渠道的高效结合,加强与消费者的关系管理,培育消费者的忠诚度。只有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和平台,才能保证文化内容无缝地切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只有这样,内容的深层次价值才能得到实现,企业的持续盈利才会成为可能。

3.加强营销环节,促进盈利的实现

目前,文化传媒产品的营销模式有系统营销、整合营销、品牌营销等。除了前面提及的整合营销及品牌营销外,系统营销也是较为常用的一种营销方式。系统营销是将文化传媒产业内外的多个产业构成一个互相配合的系统,以产业链的形式整体运作,从而达到规模化、集群化的营销目标。由于消费者心理感受的综合性、复杂性和多变性,单个文化传媒产品往往难以满足消费者的多种心理需求,而系统营销正可以通过实施强项带动策略打开局面,然后再从产业链条延伸、产品衍生环节获取利润。

总之,在当前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单一的盈利模式已被多元化、系统化的盈利模式所取代。文化传媒企业需要通过对外部环境及自身的品牌资源、技术资源、内容资源、渠道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进行综合考量和合理配置,才可能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取利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历时与共时双重视角下的新型文化业态研究”(批准号:13CGL155);河南社科联项目;郑航青年基金]

参考文献:

[1]匡文波,张蕊.传统媒体转型中的盈利模式[J].青年记者,2014(8下).

[2]罗永雄:新媒体盈利模式和盈利能力之辩[J].当代传播,2016(2).

[3]陈建群.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新媒体环境下的传媒产业新格局[J].新闻知识,2015(7).

第5篇:融媒体盈利模式范文

关键词 影视产业;盈利模式;问题;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 F27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316-(2014)06-0041-1

1中国影视产业的主要盈利模式

1.1 票房盈利模式

在当代商业环境中,票房俨然成为衡量一部影片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票房盈利模式是电影产品银幕价值层面的主要实现方式。虽然我们倡导电影的多元化经营,强调后影视产品开发的重要性,但是长期以来票房收入仍然是我国电影产业的主要投资收益模式。

1.2广告盈利模式

影视企业为了有效的规避或者分散风险,不约而同的将目光投向广告增益这一商业化行为。广告盈利模式的实质就是利用电影、电视的影响力行为,将其视作一种传媒平台,将电影、电视的影响力提前出售给广告商,从而获取投资收益。

2影视产业传统盈利模式的问题

2.1盈利结构单一

在我国,就目前的盈利模式来看,虽然呈现出票房、广告、后影视产品开发的多元化经营格局,但从实际绩效来看,仍然存在着过度依赖某一种盈利方式特别是本土票房的现象,相关的海外贸易拓展、信息服务等衍生产品开发和盈利能力严重不足,大电影产业链的概念尚未形成,电影作为一种核心创意产业,其突出的产业联动效应和辐射效应还没有发挥出来,跨业经营能力差,价值链运作概念和实践严重不足,直接导致我国影视产业盈利模式单一,缺乏可持续性的后果。

2.2产业要素不健全

理想状态下,大电影产业价值链是围绕电影、电视创意元素的研发和制作、发行等环节的价值联动,包含一些列不同环节的价值要素和主体。各价值要素之间往往通过一定的产权联结关系,促进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从而发挥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域经营的整体优势,提高整个产业的运营效率,达到最理想的影视产业各价值创造环节的价值链接。而目前我国的主要影视集团其产业内部各业务单元如影视剧的制作、发行、宣传营销等虽然形成了各自的价值链,处于不同价值创造环节的各要素内部也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企业价值链,但是从产业价值链的角度来看,他们并不是以不同的价值创造为基础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有机整体,无论是产业内部各业务单元还是同一价值创造环节的不同企业之间更多的是一种各自为营、各自为政的独立经营状态,彼此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融合。

2.3创新能力不足

我国影视产业盈利模式总体创新能力不足,在新媒体领域方面的的作为严重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经营管理人才的缺乏造成的。如果说影片创意元素的研发是整个影视产业价值链的战略和高端环节,那么人才则是战略中的战略,关键中的关键。随着中国影视产业政策和传媒政策的逐步放开,电影、电视作为媒介载体的政治宣传性与其本身的制作、发行、放映等经营性业务逐渐剥离开来,这就导致了以往传统的电影、电视人才不能满足现代影视产业市场化发展的强烈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我国影视产业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实现跨越式发展和超常规发展的重要瓶颈。就目前我国电影产业化发展的趋势而言,最缺乏的是有实力的制片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既精通电影、电视等文化娱乐行业特点,又具备相当的经营管理经验如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的复合型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

3中国影视产业盈利模式创新策略

3.1 调整盈利结构,关注后影视产品开发

一般而言,美国电影总收入只有 20%是票房收入,其余 80%是影片后产品营销。但在我国,情况则与此相反,影视产业的整理盈利结构仍然过多的依赖于影片票房、电视广告。虽然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然认识到了后影视产品开发对于健全电影产业价值链,调整影视产业的盈利结构,提高中国电影产业链的整体运营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而言,票房和广告作为影视产业最基本也最重要的盈利方式并没有改变,后影视产品开发依然是我国电影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因此,应该注重调整盈利结构,关注后影视产品开发,如付费点播、有线电视网络、网络点播、音像制品和电影音乐、服装、游戏、主题公园、旅游等一些列衍生产品的开发。

3.2健全盈利要素,加强内容产业整合

本文所指的内容产业不同于一般意义上我们认为的电影、电视的内容制作产业,而是指包括由电影、电视节目内容提供商、频道供应商、信息服务商、集成运营商、传输运营机构、网络运营商、数字电视设备提供商、衍生产品开发商和具体用户所组成的整体系统,因而,基于内容产业的整合主要包括电影、电视内容产品和电影、电视内容产品的生产运作机制两个方面。然而,数字技术所导致的媒体环境变化和媒介融合使得影片的盈利要素和商业价值成为贯穿其整个创意研发、制作发行和播放上映和衍生产品开发的全部过程,不同价值创造环节盈利要素的层层累积迫切需要影视内容产品生产机制需要根据不同的产品的特点和要求使其与产业内其他组织或要素建立一种新型的战略竞合关系,从而实现产业内的资源优化与升级,促进各要素之间的协同关联,从而形成一种更广泛意义上的影视内容生产运作机制,通过机动灵活的方式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整合,追求整体价值的最大化,促进影视产业整体盈利能力的提高。

3.3延伸价值链条,推进市场化运作

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介融合已经成为广播电视业未来发展的不可逆转的主流趋势。受到消费需求、数字技术和产业力量的驱动,电影与电视这两大传统媒体的主要力量,将逐步打破之前严格的产业自律精神,真正跨界融合的时代正在到来。由此,我国电影产业的概念也将远远超出影院电影的范畴而具有更多的市场化和社会化含义,以往单一的影片发行渠道越来越不能满足产业自身发展的要求和观众日益丰富的电影消费需求。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延伸价值链条,推进市场化运作,成为当下我国影视产业创新盈利模式、深化产业运作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第6篇:融媒体盈利模式范文

研究广告经营生态环境变化:广告经营创新的立足点

在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背景之下。报业广告经营生态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

广告投放渠道多元化。新媒介技术的不断涌现,为广告主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广告传播平台,借助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字广播等新的科学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和通信卫星等渠道,使新媒体个性化、细分化、互动化等传播特点得到全面凸显,一些新媒体的广告价值也因为媒体本身价值的进一步开掘而大大提升,为它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丰富的注意力资源。

广告受众碎片化。现阶段,媒介数量上的扩张和质量上的细分化导致广告受众注意力的分散,而媒介市场受众高度细分化和碎片化,导致受众的广告接受习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媒介经营的目的是在受众破碎下,重新聚合一定数量的受众,从而产生注意力经济,为媒介的广告经营生产大量相对单一的受众。

以“融合经营”实现资源整合:广告经营创新的必然路径

首先,融合经营应该是技术上的融合,即两种或多种技术融合后形成新传播技术。以手机报为例,它以手机彩信技术为基础,把传统报业的文字及图片内容发送到用户手机中。又如手机二维码广告。它将手机需要访问、使用的信息编码到二维码中,利用手机的摄像头识读。其次,融合经营应该是内容上的融合。数字化使各媒体产品有了共同的平台基础,这给媒体产品的整合带来了便利。各个媒体的内容可以更加方便地实现相互嵌入,并根据各个媒体的传播特点和受众的需求进行重组和分装。例如。分类信息广告在报纸和网络上同步刊登,网络分类广告易检索,报纸分类广告可信度高,两者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再次,融合经营还是产业上的融合。一些报纸媒体企图通过单一的“报纸+网站+手机”的形式实现数字化转型,把媒介融合简单地理解为报纸内容的数字化,等同于多媒体叠加和报纸内容的多向。

建构新商业模式:广告经营创新的核心

变革传统的商业运营模式的必要性。传统的报纸运营模式是以新闻内容生产为基础,以吸引受众注意力和广告主广告投放为手段,通过广告,报纸印刷、发行等渠道完成新闻销售和广告销售的双重目标。这是一种相对封闭的商业运营模式。这种生产模式,一方面使报纸自身各个环节的成本居高不下。严重阻碍了报业经营的进一步发展扩大。例如去年以来新闻纸价格的骤增,使国内一部分报纸纷纷提价,增加了报业经营的成本。另一方面。在传统的运营模式下。报业自身经营已遭遇透明天花板,要开挖新的经济增长点,就得借助新的商业模式的建构。而一种商业模式就代表着一种盈利方式,一个好的盈利方式不仅可以使报业经营长期获利,还可以为报业发展提供一片广阔的蓝海市场。

借助与新媒体的融合,建构报业新商业模式。新媒体近些年来的迅速发展。不仅仅是凭借其技术的优势。还有其有别于传统媒体的全新商业操作模式。例如,互联网在订阅、第三方支持、按产品或使用次数收费、服务等商业模式的推广应用上,取得了不错的市场收益。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报纸与新媒体的经营融合将能够实现优势互补,新媒体的商业运营模式尽管还不够成熟完善,但已被证明是高效的。或许它能为传统报业发展走出网境提供一些发展的参照。

首先。传统报业相对封闭的运行态势必须打破。从新闻内容生产到广告经营,再到印刷、发行这一系列环节,在媒介融合的形势下,必须做到与其他媒体、与市场的结合。所以说,传统报业新的商业模式必须建立在一种开放式经营的基础之上。例如,报业经营性资源的剥离以便市场化运作,对资本市场的参与以便募集更多的发展资金,这些都将为传统报业建构新商业模式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第7篇:融媒体盈利模式范文

摘 要 在现代社会,传媒业既有意识形态属性和功能,也具有产业属性和功能。资本进入媒体,媒体进入资本市场,已成为越来越强烈的趋势。本文通过对湖南传媒业的资本运作情况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了湖南广电集团资本运作中的成功经验,同时总结了湖南传媒业未来资本运作中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传媒 资本运作

在现代社会,传媒业既有意识形态属性和功能,也具有产业属性和功能。资本进入媒体,媒体进入资本市场,已成为越来越强烈的趋势。湖南传媒产业要快速发展必须进行资本运作其理由为:一是湖南传媒业的发展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投入。二是湖南传媒业必须借助资本的优势做大做强。三是资本增值的需要。四是资本运作能盘活资源,实现资产重组。五是传媒资本运作可以推动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一、湖南广电集团资本运作的成功经验

传媒业要生存和发展,最佳途径在于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资源,运用资本运营等手段进行资本积累,实现扩张。湖南电广传媒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逐步形成了“融资直接化、投资创新化、运作品牌化、模式整合化、盈利方式多样化”的资本运作特色:

1.融资直接化

即采用发行股票的直接融资方式从资本市场获得资金。过去,湖南广电发展的资金需求量在很大程度上靠自身积累,资产扩张速度很慢,对外资金需求主要利用贷款解决,远远满足不了广电传媒发展的需要。为此,湖南电广传媒选择了融资速度最快、额度最大的融资方式――发行股票,上市融资。1999年3月25日,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上市,总股本15800万股,流通股本5000万股,2000年发行6000万股,筹集资金近40多个亿。通过2000年公募增发,公司的资产负债率由增发前的45%降至27%左右,使公司的债权融资能力大大提高。

2.投资创新化

具体体现在以下二个方面,一是投资的市场性,所投资的项目几乎每个都是省内独一无二的,如世界之窗、国际会展中心、湖南广播电视中心等。市场潜力很大。最近比较典型的投资项目是有线电视网络,它是电广传媒目前投资最大、也是具有巨大增值空间的一项主业。二是投资的本位性。所投资的项目几乎每个都与媒介有关,属于媒介很熟悉的项目,颇具竞争优势。此外,电视,金鹰奖永久落户湖南,每年获得金鹰奖及参加演出的演员都将可能成为电广传媒节目分公司的签约演员。这些环境,都为从事节目交易提供了绝好时机。电广传媒还有意创办一家金鹰演艺公司,以便利用金鹰节知名品牌和丰富的明星资源。

3.运作品牌化

湖南电广传媒在日常资本运作中,特别注重受众市场,认为媒介最根本的产业资源,并不在媒介的信息生产与传播本身,更不在其生产与传播的信息本身。而在信息生产与传播过程中所创造的受众市场。不是媒介的时间和版面本身具有商业价值,而是媒介的时间和版面所拥有的受众市场才真正具有商业价值。公司的政策是:鼓励节目创新,对新的、好的点子,新的、好的创意,给予重奖,提出要象奖励奥运冠军一样奖励好的节目点子,业务尖子。例如,湖南电视台对节目改版整合,刻意包装,捆绑上星,让最优秀和节目组合出现在最具传播力的卫星频道中,围绕收视率做足文章。

4.模式整合化

主要体现在经营整合、广告整合与三位一体整合三个方面。

经营整合:指将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户外等不同媒体整合联动,以做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互相借力,合作多赢。通过广播与消费者进行互动流,塑造品牌的亲和力;利用电视的强大影响力进行品牌知名度和品牌形象的诉求;通过报纸对产品特点进行详尽的说明;利用杂志的专业性对特定消费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诉求;凭借网络交互平台,将产品信息方便、及时、快捷的;利用路牌、灯箱、车体等户外广告,抓住流动群体的注意力,展示品牌形象,进行品牌透视。

湖南卫视和安徽卫视、青海电视台与湖南电视台目前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将两家电视台的节目进行互换共享,以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双赢”局面。

湖南的《超级女生》节目成功尝试运用经营整合创新手段,充分利用了电视、网络、报纸、手机短信等多种媒体,与蒙牛酸酸乳合作进行捆绑销售,节目播出时突出冠名权,蒙牛的产品则附上节目的广告,结果《超级女生》一鸣惊人,红遍天下。《超女》与蒙牛的捆绑合作,开辟了电视栏目整合营销的新路子。

湖南广电与阿里巴巴旗下淘宝网宣布共同组建跨媒体合资公司湖南快乐淘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公司将整合湖南卫视和淘宝网双方的资源优势,专门筹备一档电视节目,同时在淘宝网上设立专门潮流购物频道及外部独立网站;打造与网购有关的电视节目及影视剧;将打通网络与电视的平台终端,创建电子商务结合电视传媒的全新商业模式。

广告整合:一是走出湖南,逐步打破地域经营和省内电视媒体广告局限,把广告业务逐步推向省外市场及其他媒体、其他领域,形成跨媒体、跨地域、跨行业整合广告经营新格局;二是强化规模化竞争,拓展广告深度,不仅在媒体和品牌广告上做强做精,也要在横向上做大,形成经营业务体系、形成规模效应。

电广传媒“三位一体”整合:在稳固广告业务同时,公司积极拓展节目制作和有线电视业务,目前公司的业务已经形成“广告、节目、网络"三位一体的格局。整合后,公司各项收入较上年有不同幅度增长,并超额完成利润预测目标。

5.盈利方式多样化

为转变盈利模式,湖南广电先后与盛大网络、淘宝网、青海卫视等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合作,合作背景在于湖南广电试图改变单一盈利模式。单一的盈利模式是指依靠广告的盈利方式。

湖南广电首先分两次完成对广电网络的整体收购,从而在湖南省内打造了较为完整的数字电视运营产业链,增加了湖南广电的盈利能力,尽管这种盈利来自于市场垄断;二是与盛大网络、淘宝网、青海卫视等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合作为湖南广电寻找了一种新的盈利方式。

二、传媒业资本运作应采取的对策

通过对湖南广电集团资本运作实证分析及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运作目标专业化

20世纪80年代,我国不少企业是靠多元化起家的。之所以成功,是由于当时我国经济的特点。第一,短缺经济,生产什么东西都能卖出去;第二,当时多数行业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都比较低;第三,外国好的东西进来得少。21世纪,中国经济的大背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由短缺经济进入过剩经济。第二,几乎所有的技术和服务水平都上了几个台阶。第三,国际媒体纷纷进入,媒体的竞争已由机制之争转向实力之争。

面对这些变化,媒体首要的竞争策略,就是把拳头握紧,缩回到自己最具优势的产业上去,突出传媒主业,不求样样有,但求一样精、一样强,在强项上以优取胜。中国的传媒市场很大,资本运作应选择专业化战略,哪怕是小小一个节目公司、一个网站,只要市场份额占到一定程度,经济效益照样很好。国际传媒业存在这样一种现象:“米老鼠”拖来一个富可敌国的迪斯尼,好莱坞撑起一个影响全球的洛杉矶。其成功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业精于专,我们这个社会下是由无数的“专”组合成整个社会的“全”。

2.无形资产融资化

由于传媒业作为“影响力经济”的自身性质,品牌建设往往容易“速成”。做媒介实际上就是做品牌,要建立和维持受众的忠诚度,一定要通过做品牌来培养起一批忠诚度很高的受众,使自己的传播产品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认识社会、判断问题的基本资讯“支点”。只有这样,投资回报才会源源不断。湖南传媒业在全国做出了品牌,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忽略了利用无形资产融资的问题。

无形资产融资,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运用无形资产的影响力和信誉度,广拓融资渠道,吸引资金。依照现行的法律、法规,传媒业利用本身的无形资产融资大有作为。具体措施是:第一,若是创业筹资,可以利用企业的技术、管理、营销、人才等综合优势、借助一项优秀的创业方案就可以吸收风险投资取得创业资本;第二,生产经营活动中筹资,可以将部分无形资产进行抵押取得贷款。例如,江苏省红豆集团为扩展业务,以“红豆”商标作为抵押向农行无锡分行申请取得2000万元贷款。第三,以合资或合作方式吸收投资,应特别注意技术、人才、营销网络等重要资源的评估与作价。例如,三九集团在与外方合资时,明确规定合资公司的产品一律使用999商标,防止了因合资卖牌子最后使企业丧失品牌的现象。使品牌越做越大。二是利用无形资产扩张。即企业利用品牌效应、技术优势、管理优势、销售网络等无形资产来盘活有形资产,通过联合、参股、控股、兼并等形式实现扩张。利用无形资产进行资本扩张,其最大优势在于成本低、投资省。

3.投资科技化

根据调查结果,湖南省传媒业还没有涉足国际传媒业,很少涉及高新技术,这些将会影响到传媒业的未来发展。所谓高新技术,是指以微电子技术为代表的一个新兴技术群,包括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海洋开发技术等。为了提高传媒业境外投资的技术水平和层次,很有必要扩大对高新技术的投资规模。理由是:第一,目前在国际市场上高新技术产品很畅销,其附加值也相当高,对该领域投资不仅有利于获得丰厚的收益,而且能提高我省传媒业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有助于我国传媒业走向世界。第二,发展高新技术领域的境外投资,能打破国外竞争对手的技术封锁和垄断,获得一般的技术贸易、技术转让许可协议及其它方式得不到的高级技术和最新科技信息,从而加快我国传媒科技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刘玉平.试论我国广播电视产业经营.新闻传播.2006(1).

[2]李立新.大众媒体的经济分析.新闻与传播.2004(2).

[3]周家雷.西方企业并购理论与实践探析.江淮论坛.2006(4).

[4]范泽明.现代企业无形资产价值管理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5]罗勇.如何有效运用无形资产.财会通讯.2007(1).

第8篇:融媒体盈利模式范文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快速的发展,特别是智能手机、博客、播客、SNS、微博等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渐渐影响和改变着原有的媒介生态,传统的报业媒体已受到新技术的创新发展带来的传播业态和渠道上深度影响。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手机网民的数字骤升显示出我国已全面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传统报业的生态环境,而且直接推动传统报业的数字化转型。

新媒体运用作为第一生产力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媒介传播已全面进入新媒体时代,双向的、去中心化的交流方式使得人们可以参与传播内容的创造,人人都能成为上传者、内容的传播源。进入网络中的人都可以通过新闻组、网上论坛、电子邮件、博客、播客、微博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发表新闻不再是记者的专利,尤其是博客、微博技术的运用,这种开放的传播应用已达到一个新高度。正如传播学家E・卡茨的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人们接触使用传媒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同时受众在媒介接触使用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媒介印象将影响其以后的媒介选择行为。”媒介(博客、论坛、微博、播客等)与受众的关系不再是泾渭分明,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媒介即人”的合体效应。特别是进人手机媒体的时代,充分发挥手机媒体“全时空、多功能、瞬时”的功能,彻底改变传统报业媒体效率的不足。传统报纸通过数字化创新变革为提升自身功能带来了机遇。身处数字时代,传统纸媒如果固守平面传播模式,会非常危险且看不到未来,只有与网络新技术紧密协作,取长补短,在合作中发挥自己所长,才能在数字时代获得可持续发展。

转型要以受众需求为推动力

过去十多年中,科学技术是新媒体发展的主导力和推动力,新技术还在不断改变和影响着新媒体、影响着传统的媒体,包括报业媒体。比如云计算,许多人认为云计算的计算方法很可能改变现有媒介的整体结构。在微博兴盛的时代,信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恰恰需要传统媒体从中选择鉴别、整理、再传播。要想获取影响,占领权威地位,就需要能做信息选择和聚合的传统媒体。传统报业媒体只要能在第一时间对信息利用技术手段做到选择、整合、集聚、“即时”再传播,形成“聚合再加工”,照样会达到“原创”时代的权威和影响力。这是新媒体时代传统报业利用技术适应媒体变局的一个非常好的生存之道。美国媒介综合集团在美国各报业集团的经营情况每况愈下之时业绩却一路攀升就是个非常好的例子。该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歇尔・莫顿将收益的增加归功于媒体的数字化:“我们所有的财产都有赖于我们积极实施数字媒体策略,仅我们的网站一项,就创造出16%的增长率。”

利用新技术实现报业转型除了可以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外,同时还有利于媒介内容质量的提高和促进业务创新,可以同步获得报纸需要的优质新闻,扩大内容来源。报纸的品牌形象通过网络得到推广与延续,同时拓宽报纸新闻到达受众的渠道。报纸与网络已渐渐融合,也逐渐发挥出系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作用,使得传统报业的新闻信息传播和舆论的扩散效果成几何倍数增长。

报业的全媒体之路

媒体的内容和形态创新、新媒体的信息海量和碎片化促使传统媒体思考,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扬自己之长?传统媒体无疑需要突破固有的传播技术,利用新兴传媒技术,强化深度报道、强化独家视角和观点,利用新媒体的新鲜体验强化对受众的冲击力,以良好的体验留住读者。传统媒体不再死守内容为王的理念,在一定的条件下,渠道为王、服务为王也能成就事业,吸纳受众更多的注意力。

众所周知,苹果公司于2010年1月27日推出的iPad平板电脑,可以实现上网、收发邮件、看电子书、播放音频和视频等功能的有机统一。2011年,iPad用户将会大幅度增长,传统媒体也会介入创办iPad版报纸。与国外纸媒不同的是,中国的报纸的iPad版仍在试用中,采取的是免费的形式,盈利模式尚在探索中。

第9篇:融媒体盈利模式范文

[关键词] 传统媒体 盈利模式 创新

传统媒体主要是指电视、广播和报纸,是相对于以 网络 为代表的新媒体而言的。在当前媒体的大竞争 时代 ,传统媒体单一依靠广告收入的盈利模式已经不能很好的应对新形势的挑战。传统媒体要获得进一步 发展 ,就必须在盈利模式的理念和措施上有所创新。

一、我国传统媒体的盈利模式正面临“拐点”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媒体的盈利模式一般都遵循着“二次售卖”模式,即媒体将媒介产品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卖给媒体受众,再将受众卖给广告商,通过收取广告费来获得利润。在这一模式下,媒体靠“买 内容 ”盈利,利润往往很小或不盈利甚至亏损。但从利润总额看,由于广告收入的增加,就可以弥补相应的损失,甚至能够增加利润总量。这种盈利模式的关键因素是媒体要占有较大的媒体传播市场份额,才能依此获得较多的广告收益。 目前 ,广告收入在传统媒体的盈利中所占的比例是非常的大。据统计,将近有一半的传统媒介,其广告收人占经营收人的90%以上。而美国的许多媒介集团的广告、发行或节目收人往往只占其全部经营收人的三分之一左右。

单一广告盈利模式必然会对传媒产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带来限制和威胁。由于广告投放深受 经济 形势的 影响 ,因此对“广告收入”的高度依赖,势必使传媒经营的风险增高。从目前的情况看,这种风险正在成为传统媒体需要认真面对的现实。

1.传统媒体间的竞争,导致媒体间广告收入差距拉大

过去,由于我国广告业发展还不成熟,加之媒体之间竞争并不剧烈,使得我国传统媒体利用单一的广告盈利模式就能获得较大的收益,媒体也借此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在当前我国总体的广告市场投入没有太大变化的情况下,媒体数量的扩充,必然会导致传统媒体广告收入减少。

另外,由于创新不足,媒体数量的发展直接导致了同质化竞争不断加剧。一些强势媒体,依靠其强大的影响力,在广告市场上占有着比较多的份额。据尼尔森媒介 研究 的最新报告显示,2007年三大主流媒体——电视、报纸、杂志的广告投放总额达4415亿元。而电视媒体仍位居

三、传统媒体盈利模式的创新方向

目前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些媒体已经逐步意识到广告、发行等传统盈利模式已很难满足利润的高速增长和跨越式 发展 的需要。因此,创新媒体的盈利模式,运用市场化的运作理念和多元化的产出模式,已成为传统媒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适当提高“一次售卖”的获利比重,缓解媒体经营的成本压力

从产业的角度看,传媒产业要想盈利,首先就要能够制做出有价值的、能够对受众产生较大 影响 力的“ 内容 ”。媒体内容建设与媒体盈利模式之间良性的互动的关系,将促进媒体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传统媒体一方面要继续依靠“二次售卖”来获利,另一方面要在拥有高质量的“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受众的 经济 承受能力,适当提高“一次售卖”在收入中的比例。例如,上海的《新闻晨报》历年来发行量和广告额不断攀升,但每天的发行亏损却在80万元左右。在对市场仔细 分析 后决定从2005年7月1日起,把报纸的零售价提到7角。如今该报日均发行量达50万以上,仅此一项就增收2400万元。报价的适当提高,将使这些媒体主业的盈利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为进一步办好报纸提供非常好的物质基础。

2.注重活动营销策略,提高媒体品牌的增值盈利能力。

活动营销,也叫事件营销,是指新闻媒体在把握市场需求的前提下,通过整合自身的资源,借用 社会 关注的焦点,策划各种富有创意的活动或事件进行创收的一种市场营销活动和过程。从美国《财富》杂志举办的“财富全球论坛”到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年度经济人物”,从《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的系列峰会,“活动营销”在媒体营销和增加创收方面开始扮演重要角色,逐渐成为媒体发展的一种新盈利模式。

3.实行多元经营,扩展传统媒体的盈利空间

多元经营是指在传媒行业之外的更大范围内进行扩张探索。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许多传统媒体就已经开始涉足其它行业,多元化发展已触及房地产、 金融 、贸易、物流、it、办学等高端行业。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就在系列化和一体化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多元化发展。它旗下不仅有南方广告有限公司、南方报刊发行总公司还有南方房地产公司和南方新发展顾问公司等多家 企业 。这些企业利用南方报业的影响力在各自的领域内谋求更大的发展。多元化发展实现了报业集团对相关产业的开发,并大大增强了媒体的实力。

4.进军新媒体领域,开拓传统传媒盈利新天地

数字新媒体不仅给传统媒体带来了竞争,也是传统媒体未来的发展新方向。面对数字媒体迅猛发展的态势,许多传统媒体采取跨媒体的方式,通过与新媒体的嫁接,使自身发展成一种数字化多媒体传播平台。而这种数字化的传统媒体也就多提供了一种收入来源。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就大力进军新媒体,从经营网上视听业务的东方宽频到经营数字电视与高清电视的文广互动,从经营iptv的百视通到经营手机电视的东方龙,文广的触角延伸到电视、电脑、手机三大终端。

总之,由于形势的变化,传统媒体正面临空前的挑战。要获得生存与发展,必须在创新盈利模式上做更多的探索。

参考 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