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融媒体中心宣传范文

融媒体中心宣传精选(九篇)

融媒体中心宣传

第1篇:融媒体中心宣传范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广泛宣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激励和动员全县上下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立足本职岗位做贡献,把爱国奋斗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断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好新清水进程,以优异成绩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二、宣传安排

宣传时间:2019年9月1日至10月1日

宣传平台:清水县电视台、清水新闻综合广播、清水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爱清水PP、央视新闻+、清水县融 媒体中心新浪微博、新华社现场云、学习强国。

(一)我和国旗合个影抖音、快手作品展播。从2019年9月1日起,面向学生、退伍军人、退休干部、老红军、道德模范和社会大众征集“我和国旗合个影”、“我对祖国说句话”抖音快手作品,择优在清水县融媒体中心全媒体平台播发推送。激发清水儿女的爱国情怀,营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良好氛围。

(二)我和祖国共成长图片展播。征集1949年出生人群一路成长的照片,通过图片看发展变化,在爱清水app、清水微信公众号以图播形式看普通家庭、普通群众70年生活的大变化。

  (三)“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快闪展播。9月中旬起,在清水电视台黄金时段、爱清水app“我和我的祖国”、清水微信公众号“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专栏集中播发融媒体中心和城区各学校组织拍摄的“我和我的祖国”快闪,同时推送至学习强国平台展播,唱响新时代,同抒爱国情。

(三)“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微电影、影视剧展播。9月10日起在清水电视台在重点时段播放国史、党史纪录片。包括《我们一起走过》、《辉煌中国》、《大国外交》、强军》等,每天播出1集。9月16日起每天转播央视1套播出的24集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进一步弘扬主旋律;按照中央省、市委宣传部门和广电部门关于庆祝70周年活动的只是精神和播出要求,及时引进、转播、下载规定范围内的公益广告、微电影、电影和电视剧片目,保质保量完成上级下达的指令和展播任务。

(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脱贫攻坚奔小康”主题微视频展播。以甘肃省第三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脱贫攻坚奔小康”主题微电影、微视频创作展播活动为载体,以70年70人暨脱贫攻坚先锋榜主题宣传活动为抓手,创作系列微视频,9月下旬在清水县融媒体中心全媒体展播。

(五)同升国旗、同唱国歌活动展播。结合清水县各学校开展的“同升国旗、同唱国歌”活动,录制系列快闪,从9月上旬起陆续在电视台、电台、新媒体平台展播。每天早上7时,在县电视台新闻频道、广播电台在主频率整点播放国歌。利用全媒体平台,及时宣传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各乡镇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升国旗仪式和悬挂国旗活动。

(六)升国旗、唱国歌快闪。10月1日升国旗仪式上,策划拍摄由县四大组织领导、各级干部职工、群众代表、师生代表等参加的共唱国歌快闪,激发全县干部职工爱国精神。9月21日中国农民丰收节上,拍摄以节庆·丰收为主题的“歌唱祖国”快闪,在国庆期间展播。

三、工作要求

一要要严把政治纪律。要严把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坚定不移地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保证宣传有氛围,有层次、有质量。

二要创新方式方法。要综合运用抖音、快手、快闪、微视频、微电影等多种方式,确保宣传手段有创新、宣传内容有看点、宣传档次有提升。

第2篇:融媒体中心宣传范文

安龙县融媒体中心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结合县级党媒行业工作实际,带着信仰、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抓好自身学习教育,学好党史教科书、修好党史必修课、用好党史营养剂,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持媒体先行、舆论先行,多形式强化全县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全方位营造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宣传强势。

坚持学史明理,强化理论武装。组建党史学习教育读书会,将10名党员的党史学习教育拓展到融媒体中心24名全体干部职工,建立“每周一个读书会活动”学习机制,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牢记殷切嘱托、忠诚干净担当、喜迎建党百年”专题教育统筹起来一体推进。在学习教育中,从编辑到普通记者,坚持把学习领会思想贯穿始终,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更好领悟好这门“心经”、掌握好这部“真经”,认真研读《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简史》等指定学习材料和参阅材料,深入学习视察贵州重要讲话、在全国“两会”期间有关党史学习教育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论述,深刻领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的真理性,深刻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感悟思想伟力、增强政治定力,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

坚持学史增信,强化信仰信念。安龙县融媒体中心通过常态化开展党史知识讲座,激发全体记者爱党爱国热情。通过邀请县史志办同志到县融媒体中心,讲解员详细讲述了1935年4月中央红军长征途经安龙的史实,让干部职工深入了解安龙的红色历史,大力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主要就是让我们广大干部职工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特别是让我们广大干部职工在一些活动当中,潜移默化的学习党史知识。我们将持续开展党史知识进机关的活动,持续掀起学习党史的一个热潮。”安龙县融媒体中心主任陈昱波说道。“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首先要学好党史,做好党史知识的宣传员和讲解员,坚定理想信念,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助力乡村振兴。”党员熊守怡如是说。安龙县融媒体中心还通过开展党史知识主题演讲、党史知识抢答、赠送党史书籍等方式,向全体记者宣传了党史知识、党的历史进程以及党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辉煌成就。在学习教育中,县融媒体中心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站稳政治立场,在各种诱惑干扰面前保持坚如磐石的政治定力,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做引领时代的新闻工作者。

坚持学史崇德,强化精神追求。安龙县融媒体中心立足思想宣传工作实际,主动融入党史学习教育宣传中,轮流分派记者参与全县各部门(单位)开展“瞻仰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党史学习教育宣传报道,到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走“定头-纳扰-上马贡-平乐-乌寨-干海子-岔河-安龙县城”“册亨冗贝-安龙石盘-兴隆-巧凹-绿海子-安龙县城”“册亨坡妹-笃山王院-龙山北乡-兴仁马路河”3条党史学习教育红色资源精品线路,实地参观草纸街71号“安龙革命历史陈列馆”,聆听“红色故事”,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精神,发扬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强化全体记者精神追求,坚定做好思想宣传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截至4月13日,安龙县融媒体中心已派出记者100人次参与76个部门(单位)开展“瞻仰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党史学习教育,从中接受精神洗礼,坚定的革命意志、崇高的革命精神、高尚的道德品质,坚持正确新闻志向,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以艰苦奋斗的昂扬精神状态,投身到营造建设“一区三城六乡”绿色特色新安龙宣传强势工作中。

坚持学史力行,强化使命担当。安龙县融体中心坚持学史力行,引导全体记者通过学习党史鉴往知来,认清历史使命、明晰历史责任,把前人的智慧和经验转化为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做好全县思想宣传工作的强大动能,坚持正确工作取向,做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安龙县融媒体中心立足本单位职能,围绕把党史学习好、总结好、宣传好,将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激发全体记者担当使命、主动作为,营造了比、拼、赶、超浓厚氛围。安龙县融媒体积极发挥作用,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线上宣传与线下宣传相结合,统筹抓好媒体宣传,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用好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平台和“故事安龙”客户端、“安龙新闻”微信公众号、“安龙融媒体中心”抖音快手号等新媒体平台,深入宣传党中央、省委、州委决策部署,深入宣传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基本要求,深入宣传全县开展学习教育的好经验好做法。

第3篇:融媒体中心宣传范文

上半年,融媒体中心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县委宣传部的直接领导下,围绕全县“1155”发展战略和县委宣传部“134”工作思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三篇光辉文献”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信心”、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深化融媒体改革为动力,坚守宣传阵地,巩固数字网络,提高服务水平,讲好翼城故事,传播翼城声音,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现将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和下半年工作计划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1.围绕疫情防控,增强主流舆论。

从1月23日开始,中心50多名采编人员放弃春节休假,全媒体宣传,在爱翼城APP客户端信息374条;翼城广电、翼城视窗、今日翼城、原创翼城四个微信公众号近368条;快手、抖音官方短视频108条,其中,快手号于1月20日首次疫情预防知识,爱翼城APP于1月30日上线“同乘查询”功能,快手短视频《中共翼城县委书记杨春权:要有温度、有温情、有关爱》播放量达55万+,单条点击量高超过111万+;翼城人民广播电台开办直播节目《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我们在行动》;全媒体累计播放各类抗击疫情通知、通告、防控宣传音频147条,公益广告90条,公益歌曲15首,累计播放次数近5100次,直播11场计11小时,从2月3日开始出动5辆宣传面包车上街宣传;制作疫情防控系列专题片11期,拍摄防疫法制短剧《病毒携带者》1期,播放《急诊科医生》43集;配合制作完成原创歌曲《永远在你身旁》;在央视及省市等媒体发稿近20条,学习强国4条。从正月初二下午开始,放开数字电视信号,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家安心防控的同时,及时收听收看党中央及各级党委、政府声音,保证全县人民可以第一时间了解疫情防控权威真实信息。

与此同时,我中心稳步推进宣传工作,不断提高内宣产品质量和稿件数量,夯实内宣基础。共完成《翼城新闻》132组1392条,开设《贯彻落实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决胜脱贫攻坚》、打造网红电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视察山西重要讲话》、《开展“三零”单位创建 提高基层治理能力》等各类专栏19个。录制专题节目《初心》12期、《对话翼城》12期、《直播翼城》15期、《健康翼城》14期、《小周帮你办》2期、《两会特别节目》5期、《经纬剧场》6期、《读书吧》12期。电台开办专栏《一路上有你》14期、《音乐下午茶》14期、《翼资讯》66期、《音乐驿站》55期、《一起成长》70期等各类直播总计290组,时长290小时。新媒体平台“爱翼城”手机客户端总计各类信息6027条,发展用户34078人;翼城新闻网共新闻1167条,新华社现场云平台经过10余次实践,已经能够熟练掌握,部分系列报道曝光率达10万+;官方快手437条,抖音322条;微信公众平台今日翼城1730条,翼城广电1748条。完成23期《今日翼城》报纸编排任务,全力服务了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

2.讲好翼城故事,强化对外宣传。

持续对接中央省市党报、电台、电视台、网站等各大新闻媒体,做好来自新华网、人民日报、中新社、临汾日报、临汾电视台等二十余家媒体40余次的采访工作,由中心记者配合完成的《山区学校的生源保卫战:一个中部县域立足乡土的教育突围》在4月9日的人民日报教育版上进行整版刊登;4月25日配合采编的《谁来种地?时代之问这里有解》在第8期半月谈刊登;6月9日采写的《农业供给侧改革 确保粮食优质高产》在CCTV-1新闻联播播出,这也是我县时隔12年再次登上央视新闻联播。截止今年6月底,共完成上级台发稿500余篇,其中人民日报、中国日报、央视新闻联播、央视财经频道等中央媒体报道9条/篇,省级媒体105条/篇,市级媒体289条/篇。各级外宣平台发稿量均创历史新高。

3.打造宣传矩阵,改革体制机制。

以“爱翼城”手机客户端为龙头,推进建设包括翼城新闻网、四个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快手号、人民号、新华号、新华现场云、头条号、微博、户外大屏、应急广播、报纸、电视、电台等共16个媒体平台,基本形成县级全媒体宣传矩阵。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融媒体中心新媒体建设及其功能发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到融媒体中心现场办公解决问题,并以县委办公室名义发出通知,要求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下载使用“爱翼城”手机客户端,不到1个月的时间,下载量就突破3万人次大关,综合阅读量超过1000余万次,成为全县重要的新媒体宣传阵地。

围绕推进事业属性、企业化管理,融媒体中心出台人事制度改革方案(试行),经县委宣传部部务会议研究批复,在融媒体着手推进全员绩效考核(试行),实行中心人员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绩效兑现。目前,融媒体中心正在定编定岗定人定责,逐步落实全员工作目标责任制。

为提高外宣发稿积极性,县委宣传部重新修订了外宣绩效考核办法,并委托融媒体中心具体执行,考核办法的实施,进一步调动了广大新闻工作者采稿发稿的积极性,提升了一线采编人员和通讯员上大报、上大稿、上头条的信心。

4.加强网络建设,打造智慧城市。

紧抓县城疫情防控宣传工作契机,由融媒体中心承建,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为县城108个小区架设应急广播219个、铺设光缆100公里,既迅速加强了各社区广播宣传主阵地,也为数字电视网络转型发展和下一步融汇承载更多智慧城市功能奠定了坚实基础。截止目前,已完成县城及唐兴、浇底、南唐应急广播安装工作,共安装音柱388个,总投资200余万元。同时,完成唐兴、南唐、里砦、隆华四个乡镇的智慧党建全覆盖工作,王庄乡正在加紧施工当中,预计7月底完工,其余5个乡镇也在逐步有序推进,计划年底实现全县应急广播、智慧党建全覆盖。

围绕实现“媒体+政务+服务”的发展目标,2020年4月份,按照上级要求申报新基建项目的工作安排,我中心积极行动,在县委、县政府和发改局等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中心按照新基建项目申请的有关标准,迅速开展了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将2019年筹划的数字电视网络功能转型暨智慧城市、翼城县大数据产业园两个项目进一步明确为“数字电视网络功能转型暨智慧城市”、“工业服务云及传输网络”两个项目,于5月底前完成两个项目的可研、稳评、土地预审、立项等工作,“数字电视网络功能转型暨智慧城市”、“工业服务云及传输网络”均已填报录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被财政局录入地方债券项目库。

另外,在省广电局、市文旅局的支持下,向省、市发改委上报了总投资近200万元的广播电视发射台站建设项目,目前已经完成项目的可研、稳评、土地预审、立项等工作。

自今年5月份开始,中心就着手进行内部转型,鼓励中心专业技术人员陆续成立创新工作室5个,开办电商网红培训四期,邀请各级讲师十余名,培训各行业电商爱好者300余人。6月16日,中心召开“瞄准电商网红—融媒人转型在行动”动员会。动员会用“四个尽快”确立了打造电商网红工作目标,从七个方面阐述了工作重点,同时计划通过九个途径来全方位打造翼城小米这张农特优品名片。

按照事业单位改革有关政策,借鉴中央、省、市媒体先进经验,鼓励专业技术人员依托单位宣传资源,领衔创办工作室,有效落实制播分离,向市场要收入、最大限度分流自收自支和临时人员,进一步优化中心各种要素资源配置、激发团队干事创业能力,有效让工作室制为融媒团队赋能。截止目前,中心共创立翼城融媒电商创新工作室、山西森华影视传媒工作室、紫金直播创新工作室、小蚂蚁广告传媒工作室、翼城县贤明传媒工作室、翼城融媒采编影视文化传媒工作室六个工作室。

二、存在的问题:

翼城县融媒体中心从2018年底挂牌到现在,已有一年半的时间,目前已到了改革关键期,也到了解决人事、绩效、经费、发展等深层次问题的关键阶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缺优秀人才。翼城县融媒体中心及下属汇远公司现有干部职工295人,年龄结构老化,在全市县级融媒体中心而言,人员最多,严重超编。但科班出身、能胜任工作岗位的采编、主持、技术人才严重短缺,难以提高整体工作水平。

二是缺经费保障。县级融媒体中心成立正值广电事业滑入低谷、收入逐年锐减的不良形势,而改革后所承担的宣传任务又成倍放大,经费出现较大缺口,原县级广电中心自筹自支搞宣传,不向财政要经费的局面不复存在。2020年运行经费、自收自支和临时人员工资缺口在300万元以上,需要县上向融媒体购买宣传服务、提供专项经费才能保障运行。

三是缺政策落地。围绕融媒体中心建设,特别是围绕建设综合服务平台、社区信息枢纽,实现“媒体+政务+服务”,中央、省里出台了成套优惠政策,但从实际情况看,很难落实到位。

三、2020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是围绕中心,宣传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是扎实做好外宣通联工作,争取更好的宣传效果。

三是全力以赴推进三个项目,争取早日落地开工。

四是严格落实“三零”单位创建工作。

五是用足、用好、用活政策,全力打造品牌网红电商。

六是持续完善、推行工作室机制。

七是实现10个乡镇和所有行政村智慧党建、应急广播全覆盖。

八是继续深入开展“四力”教育实践。

第4篇:融媒体中心宣传范文

——麻阳融媒体中心建设情况汇报

麻阳位于湖南省西部,总人口41万,是全国5个苗族自治县之一,素有“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冰糖橙之都”、“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等美誉。在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五中全会和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之际,麻阳融媒体中心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麻阳融媒体中心始终坚持以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媒属性不动摇,积极探索县级媒体融合发展之路,努力构建“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不断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现将麻阳融媒体中心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融媒体中心建设情况

2019年3月底,麻阳融媒体中心正式挂牌成立。麻阳融媒体中心坚持“守正创新、融合发展”的原则,融合、开发了麻阳电视台、麻阳人民广播电台(含村村响应急广播)、麻阳新闻网、麻阳手机报、微信公众号“微麻阳”“视麻阳”、“长寿麻阳”APP、“麻阳融媒”抖音号等15个媒体平台,打造了集广播电视、微信微博、抖音号、手机客户端等一体化的全媒体矩阵,奏响了麻阳从传统媒体向新兴媒体转型的“交响乐”。

1、“融理念”,激发工作活力。

一是高位推进,建设融媒体中心。麻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融媒体中心建设,县委常委会先后3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的麻阳融媒体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麻阳苗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形成了“县委全面领导、政府综合协调、宣传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中心贯彻执行”的工作格局,有力的推动了融媒体中心建设深入开展。截止8月底,以融媒体指挥调度中心、编辑制作中心等为核心的办公大楼改造装修工程顺利竣工交付使用。

二是优选方案,组建融媒机构。2019年12月麻阳县委印发融媒体中心“三定方案”,明确了县融媒体中心的机构设置、领导职数、职能配置、人员编制等事项。以原麻阳县广播电视台为基础组建县融媒体中心,为县委直属正科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归口县委宣传部管理,为融媒体长远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是积极探索,建立新型机制。为打造全新媒体队伍,麻阳融媒体中心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选人用人机制。集合资源、集中力量向新闻采编一线倾斜,同时通过人才引进、招考招聘等方式,不断充实新鲜血液,激活融媒体一池春水。

2、“融架构”,整合资源要素。

一是建设主流舆论阵地,织密“一张网”。麻阳整合麻阳电视台、麻阳人民广播电台、麻阳新闻网、麻阳手机报、“微麻阳”“视麻阳”微信公众号、“麻阳融媒”抖音号、“长寿麻阳”APP、新湖南麻阳频道、红网时刻麻阳频道、等10多个媒体平台资源,突出移动优先,重构“策、采、编、审、发、追、评”一体化全媒体业务流程,形成“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的工作格局。

二是打造综合服务平台,架起“连心桥”。以“长寿麻阳”APP为主阵地,为全县人民群众提供政务服务、生活服务、社交传播、教育培训等,增强互动性,在县委县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架设沟通的桥梁。

三是推出特色栏目,下活“一盘棋”。开辟《决战脱贫攻坚》、《扶贫村的故事》、《扫黑除恶进行时》、《交通问题顽障病痼疾集中整治行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在麻阳》等栏目,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报道群众关心的事、群众身边的人,让作品有内涵、有深度、有力度。挖掘麻阳地域文化、风土人情、乡村特色,使作品接地气、沾泥土、冒热气、带露珠。

3、“融队伍”,多方凝聚力量。

一是开展“大宣传”。始终坚持党管媒体、党管宣传的原则,将媒体宣传工作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县委统一领导、宣传部牵头负责、融媒体中心具体实施、各单位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宣传工作格局。

二是培养“大队伍”。坚持把融媒体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按照“传统媒体(广电)+新媒体人才”的思路,建立完善系统的人才引进、评价发现、选拔使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管理体系,通过以老带新、特尖人才带头、轮岗锻炼、交流学习、技术培训等方式,打造新媒体记者、编辑、制作、网络技术管理和维护等一专多能或多专多能人才,提高现有人员运用媒体开展宣传工作的能力,着力培养集采、编、播能力于一体的复合型新闻从业人员。

三是推动“大融合”。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将全县各单位、各乡镇开办的网站、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媒体资源整合起来,坚持导向为魂、内容为王,生产更多高品质、高互动性、适应媒体传播规律的产品。

二、融媒体中心建设主要成效

1、打造主流舆论阵地,提升了引导力。一是主题宣传氛围浓。全媒体上阵,先后策划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扶贫村的故事”、“ 疫情防控在行动”、“ 扫黑除恶进行时”等主题宣传,极具社会轰动效应。二是战“疫”宣传效果好。新媒体火力全开,“村村响”大喇叭独领风骚,从1月到4月,共编发疫情防控信息5000多条,播放公益广告321条7340次,播发通知通告134条3088次,上稿270多条,其中中央级媒体39条,公众号点击量达110万+。

2、提升制播水平,增强了传播力。一是优质稿件增幅猛。《麻阳新闻》、“麻阳新闻网”、“麻阳手机报”、“红网时刻新闻麻阳频道”、“新湖南麻阳频道”、“微麻阳”、“视麻阳”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共开办新闻、专题栏目43个。每周播发稿件从县融媒体中心成立前约220篇(条)猛增到约500篇(条),原创优质稿件增加三倍以上。截止目前原创作品阅读量约130多万人次。二是对外宣传影响大。配合央视做好对外宣传,推动麻阳走向全国、走向世界。1月配合CCTV-4“中国舆论场”摄制组拍摄“麻阳苗年”,向世界展示长寿苗乡的独特魅力。6月配合央视“致富经”栏目拍摄麻阳产业脱贫专栏,时长达30分钟,在央视黄金时间播出,展示了麻阳人民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精气神。

3、激发干事创业活力,扩大了影响力。一是媒体矩阵影响大。麻阳电视台、麻阳人民广播电台(含村村响应急广播)、麻阳新闻网、县政府门户网、麻阳手机报、户外电子屏、微信公众号“微麻阳”、“视麻阳”、“麻阳融媒” 抖音号,“长寿麻阳”APP等全媒体矩阵覆盖人数达30万余人,占全县人口比重达77%。《微麻阳》、《视麻阳》微信公众号全年阅读量突破115万人次。两微热文阅读量分别突破“10万+”。“麻阳融媒” 抖音号总粉丝数为51326人,共推送产品783条。麻阳新闻网总阅读量突破150万人次,单条最高阅读量1.8万。今年共和上传各类资讯36210条,总浏览量达200多万次。二是直播活动来势好。“长寿麻阳”APP云直播的《麻阳清凉山蓝莓采摘正当时》、《麻阳黄桃与你相约》、《2020年麻阳春节晚会》、《2020年新春音乐会》、《现场直播带货,苗家“线上赶集忙”,直播“带货”卖得快》、《冬桃园里忙生产》等大型文艺活动和助力三农直播总收看人数突破124万人次,累计观看人数突破300万人次以上,扩大“中国长寿之乡”、“ 中国冰糖橙之都”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三是坚持“新闻+”理念。积极探索“新闻+政务”“ 新闻+服务”“ 新闻+商务”等运行模式,搭建服务平台。依靠“新湖南云”省级技术平台,重点开发推出“长寿麻阳”APP。“长寿麻阳”APP设置了智慧党建、领导之窗、学习强国、文明实践、智慧教育、互联网监督等板块,同时开设服务、政务板块,涉及个人办事、便民服务、美食餐饮、休闲娱乐等内容,真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目前下载使用达到10+万用户。

三、融媒体中心建设的体会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立业之本。融媒体中心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不断创新思路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自觉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2.各级领导关爱是无穷动力。县级融媒体是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地位十分重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心厚爱。在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顶层设计上,要针对性地出台了指导意见、扶持政策,从牵头负责部门、机构编制、人员配置、建设标准、资金扶持等各个层面提供有力支撑。

第5篇:融媒体中心宣传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 企业宣传 工作

引言:

传统的宣传方式、传统媒体,已很难适应信息时展带来的新变化。宣传思想工作者亟需在转变工作方式、创新工作载体上下功夫、做文章,切实运用好新媒体,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优势互补,才能真正为宣传思想工作注入生机与活力。

一、发挥合力效应,实现“三个转变”,改进宣传思想工作方式方法

1.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联合互动,形成合力效应

把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作为一项战略任务、重大工程,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间的优势互补,联合互动,这是做好新时期企业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任务。一方面,正确认识和把握新旧媒体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导向鲜明、公信力较强的优势;另一方面,运用多种媒体进行融合,实现优势互补,全方位地开展宣传思想工作。传统媒体的出路在于融合、互动、做强深度报道。报纸、内刊等具有周期性长、版面限制、互动方式有限等缺点,在全媒体时代要想生存发展下去,应与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电视媒体相融合,将自身劣势转化为优势。在具体操作上,报纸、内刊、电视应紧密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增加彼此互动性、做强专版化、深度报道。推进微博、微信、QQ群、手机报等新媒体的尝试和推广,形成对报纸、电视、内网为主的宣传网络的有益补充。进一步加强新闻宣传的协调指导,对同一重大主题报道,进行统一策划、选题,统一宣传口径,进行集中报道。整合媒体资源,在巩固传统媒体等舆论阵地的同时充分发挥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作用,努力掌握网上舆论宣传的主动权。可以借助新媒体,及时掌握最新、最全面的信息,通过以微信、手机报、通勤车载广播和食堂广播等形式信息,主动、快速、生动地给员工传输积极、健康的思想和观念,实现传统媒体宣传和门户网站多媒体间的协调配合,全方位引导,形成最佳合力。推进传播形式创新。积极探索多媒体、全媒体传播,运用微博、微信、二维码、新闻客户端等,将部分稿件由单一的文字形式转化为文字、视频、音频、动漫等丰富呈现形式,拓宽传输渠道,让静态的新闻动起来,实现立体、交叉、互动传播。

2.改变宣传思想工作传统方式,实现“三个转变”

由偏重灌输向注重渗透转变,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引导功能。改变以往宣传思想工作主要依靠灌输的方式,利用手机媒体、网络媒体在信息传播上时效性强、互动方式多样的优势,从员工群众的关注点和兴奋点入手,贴近受众需求,将理论思想教育、形势任务教育、企业核心价值观等宣传思想工作内容融入渗透到员工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领域。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时机、节奏和力度,有意识地设置话题或议题,积极开展主题文化活动,规范职业道德、文明礼仪和日常行为,引导员工把理念和行为转化到忠诚企业、爱岗奉献、高效工作上来,让受众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教育和启示。由单向说教向互动传播转变,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针对性。改变以往“我说你听”的单向说教、灌输式方法,将宣传思想工作与网络文化深度融合,利用新媒体实现线上线下有效互动,员工群众可以通过QQ 群、论坛、网上调查、新闻跟帖、微信、微博等方式实时发表观点看法,管理者则可根据员工发言和反馈,收集素材、了解对象,及时掌握员工思想状况和需求,实时调整工作方式方法,主动回应现实生活中、员工思想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注重线上和线下活动的有机结合,使之生动活泼、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给网络文化建设不断赋予新的内容。积极鼓励员工进行网上在线访谈、网上征集评议,举办诸如读书心得、征文、理念征集、网上评选先进等活动。实现员工与管理者互动,有效提高受众对宣传思想工作的积极性和接受能力。由脱离群众向俯身接地气转变,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亲和力。

二、用好新媒体,为宣传思想工作注入生机与活力

将微博、微信、QQ群等作为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工具,不仅可以从形式上改进宣传思想工作,而且能从内容上丰富、深化宣传思想工作,这也是运用新媒体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企业搭建网络新媒体传播平台,是开展宣传教育、了解员工群众思想动态的有效渠道,也是创新企业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手段。

1.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构建员工思想引领平台

使新媒体成为凝聚正能量的阵地。网络负面情绪有着较大的发酵性、传播性,企业必须加强引导,用正义的、理性的声音占领新媒体阵地。在重大时事报道、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中不失语、不缺位,第一时间发出企业声音,不是通过删帖压制员工发言,而是通过发帖、回帖、置顶等方式,让员工了解真相,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开辟“手机论坛”“网络访谈”“微信在线”“强企论坛”“网议职代会”“员工议案”等栏目,就干部员工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讨论和征集,对有利于企业发展、有利于员工成长、有利于员工思想健康的言论,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一些模糊的认识和观点,予以正面回应和澄清。对一些有代表性的情绪、意见,企业在解疑释惑、化解情绪的同时,应让员工广泛参与讨论,让问题在不同的思想碰撞中越辩越明。发挥员工意见领袖的正面引领作用。开通企业内部先进人物的微博、微信,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引领作用,营造浓厚的正面引导氛围,激发汇聚员工的正能量。将员工喜闻乐见的动画、漫画、小故事等宣教形式巧妙应用在新媒体上,宣贯企业员工核心价值观、传播企业文化理念,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2.营造文化氛围,构建员工学习教育平台。加强专题网页建设

将重要的法规、政策、文件、形势任务教育材料等及时上传专题网页,方便员工查找学习,建立起线上自由学习和线下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宣贯方式。丰富视频下载内容,及时理论前沿、教育学习资料,方便员工业余学习。推进微博、微信、手机报等新媒体的尝试和推广,重点建设企业专属的手机报传播平台,发挥手机报简单灵活、传递信息迅速的特点,及时、准确地将企业最新资讯、政策解读、时政评论、百科知识以及报刊、电视新闻等重点内容传送到员工手机中,拓宽新闻宣传渠道,使网络传播与电视传输、手机报与纸质报纸相得益彰,形成对目前报纸、电视为主的宣传载体有益补充,扩大新闻宣传覆盖面。

3 结语

总之,在新媒体时代,企业所面对的舆情环境已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我们必须要真正认识并了解新媒体发展的特点,让其为企业文化以及企业形象的传播宣传发挥积极作用,从而实现最好的传播效果。新媒体时代下,企业宣传工作也面对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通过对各种新媒体的深入分析、管理、整合以及利用,实现为企业文化及企业发展进行有效宣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国萍.浅谈新媒体环境下企业报如何做好宣传工作[J].才智,2015(20)

第6篇:融媒体中心宣传范文

关键词:主流媒体;影响力;新兴媒体;舆论场

中图分类号:G2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2-0000-02

什么是影响力?对新闻媒体而言,“就是媒体以一种大众所喜欢的方式实现的吸引眼球、影响判断、引导行动的能力”[1]。“影响力是媒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实现新闻价值的终极目标”[2]。面对激烈竞争的媒体市场和各种新兴媒体的冲击,传统新闻媒体,特别是地方党报该如何顺应新形势巩固主流媒体的地位,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强势舆论场,努力提升影响力,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结合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延安日报从今年3月底发起开展了“传播金融正能量・延安市首届群众最满意银行评选活动”,整个活动持续两个多月,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参与群众达10万人次,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得到了市上领导、延安金融界及广大群众的肯定和好评,普遍认为这是一次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发挥正确舆论导向作用积极而有益的尝试,有力地提升了延安日报的社会影响力,巩固了其作为地方主流媒体的地位。

一、找准活动切入点是提升报纸影响力的前提

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对于新闻策划而言,就是活动的主题,主题的选择是整个新闻策划的灵魂,是统率整个活动的思想纽带和思想核心。主题一旦找到,找准,激活,就会产生“一石击起千层浪”的效应。

近年来,各类评选活动层出不穷,形式多样,社会效果褒贬不一。延安日报也曾多次参与过其他行业举行的评选活动,但从来没有单独发起举行类似的大型群体性评选活动,影响力提升得也就不够。那么,地方党报到底有没有号召力,能产生多大的影响力,延安日报决定做一次尝试。

延安时期成立的陕甘宁边区银行对于新中国金融事业的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作用,做出了巨大贡献。承载着历史的荣光,历经70多年的风雨沧桑,如今延安的金融事业也浴火重生,羽化成蝶,从简陋的窑洞建筑所到现代化的金融服务大厅,从单一币种到多样理财品种,从零星的营业点到现在的网点遍布城乡,延安银行业已成为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银行业的快速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仍不相适应,许多群众在银行办事可能会遭遇种种不顺心:排队时间长、网点不便民、收费有点高、理财收益差、服务不规范等等,这种种现象也影响着银行在群众心中的评定与口碑。

由于金融行业所呈现的普遍性、广泛性、群众性等特性,与新闻策划所追求的受众关注度、群众参与性、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相吻合,延安日报在与市金融监管机构沟通,对各商业银行进行调研,向广大群众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决定发出倡议,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传播金融正能量・延安市首届群众最满意银行评选活动”,由广大群众自主评选,公证部门公证,全面客观地反映延安各银行的服务水平、服务质量,真实体现各银行在百姓生活中的满意度,以此来推动延安银行业的发展,凸显延安日报作为地方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在这一思路的指引下,新闻策划的切入点和突破点找到了,活动的主题明确了,这就为整个活动的开展做好了铺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借助新兴媒体力量是提升报纸影响力的有效手段

现代媒体越来越讲求与受众的交流沟通,相互联动,这也成为其竞争和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此,建立相应的与受众互动的平台,创新受众感兴趣的互动形式,促使参与者众、受益面广、影响力大,才能做到党和政府满意,广大群众欢迎,才能使主流媒体的传播更有效、引导更有力。

如今,以网络、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异军突起,其传播快速、灵活便捷、视觉效果好、互动共享等优势,带来了传播领域的革命性变革,成为“民间舆论场”的主导。与之相比,报纸这种传统媒体的传播功能表现明显滞后,如果仅依靠报纸本身,就是走进了新闻宣传的死胡同。当然,作为主流媒体不应视新兴媒体如“虎狼”,而应当善于借助和运用,相互联动,形成良好的报道效应,努力实现活动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2014年4月9日,“传播金融正能量・延安市首届群众最满意银行评选活动”正式启动,在开展的第一个环节,即投票评选环节上,延安日报在报纸上刊发了启动相关内容,其中包括参评银行机构介绍、参评要求及评选活动的选票等。这次活动的最大亮点是投票方式除填写纸质票外还可扫描报纸上刊发的二维码登陆“掌上延安”客户端(APP),在网络、手机上同时参与活动。

很快,评选活动通过报纸、网络、手机客户端(经微信等)迅速传播开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掀起了一个群众投票的热潮,参与群众达10万人次。而网络(手机客户端)投票异常火爆,从4月9日开始到4月20日24时止,八家参评银行竞争四个类别(最满意银行、服务最优质银行、最具成长力银行、最具创新力银行)的累计票数突破130万票,达到1311930票,其中单项最高票数达61190票,远远超过了8.1万张纸质票。

活动中,不少群众在投票的同时还在网上留言,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各参评银行也做了积极的组织和发动工作,使银行与群众之间进行了一次有益的互动、沟通和交流活动,银行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及爱行如家的信念更加增强。值得一提的是,在延安开展的这一评选活动,甚至引起了一些银行的省行乃至央行的重视、关注,他们都对此次活动提出相关参与要求,这就如同电视剧《亮剑》里的李云龙打了一个小小的平安县城导致整个晋西北打成了一片,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活动的影响力不仅局限于银行业,而且实现了跨地域超范围的互动。

而在新闻报道中,延安日报抓住时机,先后刊发了《传播金融正能量・延安市首届群众最满意银行评选活动》《周宇光老人成为纸质投票第一人》《延安市首届群众最满意银行评选活动火爆进行中》《网友热议谁家银行“最满意”》《延安市首届群众最满意银行评选活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等稿件,对活动的进展情况及呈现的亮点及时予以报道,这些报道也通过网络(手机客户端)即时予以,有力地助推了活动不断跃向高潮。

充分利用新兴媒体并互动合作,改进了传播途径和手段,有效地掌握了宣传舆论的主动权、主导权和话语权,大大拓展了活动本身及其宣传报道的领域和渠道,使“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最大程度地互动、共鸣、重合,形成了立体宣传攻势,极大地提升了延安日报的社会影响力。

三、发挥主流媒体资源优势是巩固和提升报社影响力的重要依靠

与非主流媒体相比,地方党报具有着政治、权威、高端、品牌等资源优势,这是打造党报影响力的重要依靠。党报要果断抓住、善于发挥这一核心优势,以“新闻高度”营造主流媒体的新闻舆论场,引导百姓的口头舆论场,进而形成有利于社会发展、有利于大局稳定、有利于工作开展、有利于百姓生活的社会舆论,从而熔铸长远、深刻的影响力。

此次评选活动,借助新兴媒体强大的聚合力、发散力,使得活动声势大,影响范围广,加之新闻宣传报道的及时跟进,社会效益显著。那么,如何深入挖掘活动的核心潜质,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报社的影响力?除了举行评选颁奖仪式,报社还决定邀请各方专家及人士召开一次金融宣传工作座谈会,一方面推动评选活动效果更加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全力把延安日报打造成为贯彻市委、市政府金融工作主阵地,成为向群众普及金融知识的窗口,成为各金融机构提升形象的宣传平台。

5月21日上午,经过精心的准备,延安市首届群众最满意银行评选活动颁奖仪式暨延安日报金融宣传工作座谈会在延安旅游大厦隆重举行。对评选活动极为关注的延安市政府副市长彭祖佑应邀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市委宣传部、市金融监管服务机构、各银行、投资担保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主要领导和新闻宣传负责人及社会各界代表近百人参加会议。延安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许怀金主持会议,报社其他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也出席会议。会议除了对入选银行进行表彰,与会人员主要围绕这次群众最满意银行评选活动,如何提高报纸金融宣传水平,以及金融机构利用媒体平台更好地服务群众、提高自身形象,加强媒银合作、推动金融机构跨行业、跨领域的融合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副市长彭祖佑也就当前形势下金融宣传工作的重大意义,对报社与金融机构如何更深层次地加强合作,创新宣传手段和途径,切实加强保障,把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好,更好地服务群众,让群众受益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座谈会是圆满成功的,让人欣喜,鼓舞,发人深思,更让人寄寓希望。有人说这次座谈会的召开为延安金融宣传工作打开了局面,开阔了视野,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全市金融事业大发展注入了强心剂,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有人说,不仅仅是金融宣传方面,延安日报这一评选活动完美收官,有始有终,尤其是座谈会的举办是最为精彩的一笔,有效地发挥了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提升了形象,扩大了影响,为“媒银”的深入合作和交流互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要把提升主流媒体影响力作为战略重点,遵循传播规律,不断改进创新,努力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3]”作为主流媒体就应当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充分发挥地方党报的阵地作用,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积极探索实践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营造强势新闻舆论场,努力把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全方位提升媒体的舆论影响力[EB/OL].人民网,2008-01-22.

第7篇:融媒体中心宣传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电视媒体;传播形式;宣传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0-0238-02

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大众提供了一个开放的传播空间,人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地获取和使用新媒体提供的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电子资料,还可以通过手机或互联网面向所有人进行信息传播,使曾经长期占据大众媒体主导地位的电视媒体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生存与发展危机。

一、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媒体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调查显示,受个人电脑、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冲击,北京地区电视机的开机率从三年前的70%下降至30%[1]。新媒体的发展不仅大幅挤压了电视媒体的生存空间,同时也改变了以电视节目为主的传统媒体传播形式,电视媒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1.电视媒体的受众数量不断减少。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电视媒体的人均收视时长逐年下降。据央视索福瑞(CSM)研究统计,电视人均收视时长已从2003年的179年分钟,跌至2013年的165分钟。与此同时,电视观众规模也在持续缩小,观众的平均到达率由2010年的72%下降至2013年的66.5%[2]。网民的规模在持续扩大,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普及率为47.9%,手机网民规模为5.57亿人。目前,传统广播电视收听收视群体向老年人集中,年轻一代已渐渐远离了电视,向网络及相关新媒体转移;对于同时收看网络视频和电视的“双屏用户”,网络也已经成为收看电视节目的主要渠道。

2.电视媒体的内容更新速度缓慢。在信息化时代,新闻的生命力在于“新”与“快”,没有了时效性,新闻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然而对于电视媒体来说,一条新闻的播出需要经历采访、制作、审查、上传、播出等程序,这使得新闻事件发生和新闻播出之间的时间差大大增加,往往新闻已经变成了“旧闻”。新媒体使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信息源,而每个人所的信息对于其他人也具有开放性。尤其对于社会乃至全球重大热点事件的发生,网民只需上网或者用手机即可实现查询或者相关信息。因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宁愿抱着手机、平板电脑而不愿打开电视收看节目,电视在家里成了摆设。

3.电视媒体的传播优势逐步弱化。近年来,新媒体技术产品日新月异,尤其是即时通信工具、博客、微博、微信、微视频、客户端等微传播工具、微文化产品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人们以往获取信息的方式,大大扩展了受众的信息渠道,某种程度上也改变了受众接受信息的方式。据统计,越来越多的观众逃离了电视机,转而选择视频网站等更加自由的方式获得同样的内容资源。截至2014年12月,我国微博客用户规模为2.49亿。微博已经成为重要的信息、公众交流和自我展示的平台,吸引了各类政府机构设立公众账号,这些微博往往在第一时间公布国家决策、传递公务信息并与网民互动,传统媒体作为公共信息唯一平台的局面已被打破。

二、媒体融合给校园电视媒体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媒体融合为电视媒体指明了发展方向,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1.处理好新旧媒体之间的关系。新兴媒体不仅极大改变了新闻传播和新闻生产方式,也深刻改变着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融合新旧媒体资源,充分发挥新旧媒体的综合宣传效应,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传统媒体的一门“必修课”。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各有优势,新媒体不是作为传统媒体的对立物出现的,二者的关系并非简单的此消彼长,也不是谁代替谁的关系,而应是合作和互补的关系,并且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此长彼长的态势。传统电视媒体需要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借鉴新的传播渠道和信息生产方式,融合新的技术优势和传播特点,创新产品形式和内容,才能在新常态下发展壮大,提高自身传播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

2.树立校园媒体发展新理念。新媒体的开放性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了平台,同时也拓展了工作思路。校园哪里思想最活跃,宣传思想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哪里聚集的人气最旺,宣传思想工作就影响到哪里;哪里矛盾最复杂,宣传思想工作就发挥作用到哪里;青年转移到哪里,宣传思想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在多屏时代,电视机不再是电视媒体的唯一终端,要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起来,实现电视、电脑、手机和PAD的“四屏”全覆盖,利用青年喜欢的传播媒介,使用青年接受的语言体系,推送青年喜欢的文化产品,共同发挥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3.探索电视媒体融合的形式。首先,电视媒体可以利用网络媒体双向传播、互动性强的特点,建立网络电视台或视频网站,克服自身单向传输的缺点,实现与受众的沟通与互动,从而实现宣传教育目标。其次,进入“读图时代”,学校以动漫、手绘画、微电影、微视频等形式,制作富有文化内涵和思想深度的网络文化产品,通过校园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进行播放和推送。同时,不断改造和升级基于线下平台的传统宣传载体,利用电子橱窗、电子阅读栏、户外LED屏以及楼宇电视、网络电视等,一起构成新型校园媒体,使师生时刻都能感受到校园媒体的熏染和影响。

三、拓展电视媒体平台,开展高校宣传教育工作

近年来,首都高校不断研究新形势下青年师生的思想、行为变化特点,坚持“青年在哪里,传播就在哪里,宣传教育就在哪里”的理念,变“内容灌输”为“思想引导”,变“被动播放”为“主动传播”,不断探索高校电视媒体传播途径和载体,把宣传思想工作渗透到校园生活的各个领域,提高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1.通过视频、电视直播方式开展宣传教育。电视媒体可以通过发挥直播优势,以最快的速度向受众传达最新的信息,最大限度地保证新闻的时效性。2011年,清华大学在百年校庆期间,分别与凤凰卫视、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合作制作了专题纪录片,积极利用电视媒体播出大量介绍清华校史、宣传清华人物、抒发清华之情的节目,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和文化传统在广大师生中间得到进一步弘扬,也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同。庆祝建校100周年大会,更是由中央电视台和各大网站进行实况直播,在广大师生中起到了最好的“知校、爱校、兴校、荣校”的宣传教育效果。

2.利用楼宇电视、LED显示屏开展宣传教育。2011年,为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广大青年师生修身立德报国,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承办了“全国道德模范首都高校巡讲”系列活动,向广大师生现场宣讲如何践行道德规范、传播道德文化。同时,中国文明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等主要新闻网站对巡讲活动进行图文直播,相关高校也及时将报告制作成视频节目,通过校园网、闭路电视、楼宇电视和户外LED屏播放,提高道德模范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2013年,北京理工大学建成首期10台校园电子橱窗,通过校园网络进行两校区实时维护,将学校重要新闻信息及宣传报道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及时播放。

3.利用微电影、微视频开展宣传教育。近年来,微电影、微视频成为校园传播正能量和开展思想宣传的有效载体。2013年,中国政法大学利用人人网和校园网推出“中国梦,法大学子的追梦故事”系列微电影,涵盖了法大学子报国梦、志愿服务梦、科研梦、感恩梦等多方面内容,以清新平实的风格叙述法大青年学子的追梦故事,成为师生中的热点话题。2014年,北京科技大学组织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制作了12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词为主题的微公益电影,用青年师生的视角诠释并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利用动漫、图解方式开展宣传教育。高校通过照片、动漫、图解、手绘图等媒体手段,以其文字视觉化、数字可视化、深奥道理通俗化,丰富了宣传教育形式,探索高校师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表现形式。2014年5月,北京科技大学在二级党委换届选举过程中全部采用“公推直选”方式,不断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利。学校在推选前夕制作了动漫宣传片《公推直选:我们的书记是怎样产生的》,对院(系)级单位党组织公推直选的重要意义、工作程序和实施步骤等进行了很好的诠释,并通过闭路电视、户外显示屏、校园网、微信等途径播放,受到了广大师生党员的广泛关注。

5.利用微博、微课程形式开展宣传教育。2012年11月,北京市教育工委在新浪网开通“首都百万师生微党课”微博,通过“微课堂”分享观点,“微直播”解读十报告,“微访谈”传递思想,“微展示”走近高校学习活动等栏目,在首都高校师生中产生了强烈反响。2013年,首都师范大学利用新媒体课程实现师生网上交流,开展精品课程互动教学,建设“CNU百家微道”品牌活动,将学校专家学者5分钟的微讲座视频上传至微博等网络平台,在最简短的时间里用凝练的语言表达自己、分享知识、引发思考、营造学习氛围,吸引了广大师生学习。2014年7月1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举行庆祝建党九十三周年表彰大会,并邀请教师现场讲授“微党课”,把大理论和师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和社会现象结合起来,将党的理论知识变得形象和生动,让大家聆听到一堂别开生面的微党课。

参考文献:

第8篇:融媒体中心宣传范文

在国际传媒发展方面,金融电视类节目的生产和经营有比较快的发展,在某些国家,金融电视节目已经成为电视节目的重要分支。日本的一些城市银行就开通了以电视为媒介的金融服务,其中,樱花银行和三和银行开通了二十四小时服务的电视金融节目。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金融业高速发展,老百姓与金融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金融问题、理财知识都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为了确保各自在市场中的地位、塑造金融品牌、开掘潜在客户,金融企业在改革内部管理机制的同时加大了在大众传播媒介上的宣传,金融业与媒体特别是电视媒体的合作日趋深入和紧密。2004年,陕西电视台《金融时间》节目开播,在节目的生产与经营方面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探索与尝试。

一、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以及金融业电视宣传需求的增长

在金融业高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一方面,金融机构的新产品新服务层出不穷,广大观众却不甚熟悉;另一方面,银行里沉淀着大量的储蓄资金,却苦于找不到投资理财的渠道,这是令金融机构和银行客户都非常困惑的问题。金融机构逐渐意识到,要想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金融产品、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服务水准和品牌效应成为竞争中的利器,利用大众传播媒介进行形象宣传和产品推介也是必由之路。

金融业为了挖掘个人业务、理财业务以及国际业务,各银行纷纷打出“服务牌”,争先恐后地推出特色服务、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同时对于电视宣传的需求就飞速增长。按照品牌攀附的原则,银行企业要树立品牌,必须在地位上找到与之相匹配的高端强势媒介,以帮助本土银行品牌的快速成长。以中央电视台为例,2004年,仅在央视黄金时段出现的商业银行品牌广告就有三支以上,而2005年,在中央电视台投放广告的银行、保险、基金等超过了八支,而在央视黄金时段出现的商业银行品牌广告就有三条以上。与此同时,金融企业的新闻、专题节目等也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经济信息联播》、《经济半小时》等栏目频频亮相,金融节目显示出强劲的上升势头。同时,在央视频道各个经济栏目中,金融题材和选题占据的比例也在增长。

虽然电视金融广告投放和金融题材的电视节目都呈上升趋势,但是专业的、观众喜闻乐见的电视金融节目仍然比较缺乏。央视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为地方电视媒体开辟了新的视野,将推动金融机构的品牌建设以及地方金融类电视节目的发展。地方金融节目要与金融业的发展同步,必须结合双方的行业特点,改变观念,创新合作模式,开拓金融与电视的紧密合作的前景广阔。《金融时间》节目就是这样的背景下出炉的,在硬广告和经济新闻的夹缝中,收费类电视金融节目如何生存与发展,如何更好地适应金融市场和观众日益增长的金融理财需求,这是要媒体和新闻传播理论研究者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电视金融节目要构建适合目标客户需求的节目样式

如果说报纸在宣传金融产品上具有一定优势,那么电视媒体也有它不可替代的传播特色。在形象宣传、激发金融客户认同感方面,电视媒体有着强大的影响力。要改变金融机构对电视传媒的某些偏见,就必须根据目标客户的特点和他们的宣传需求确定节目样式、构建节目版块。在电视节目和广告形式中,硬广告适合于宣传金融企业的企业形象,经济类新闻适合于宣传金融企业的动态发展和大型活动,而金融企业的新产品、新服务、系列的营销活动还要靠像《金融时间》这样的专业节目来展现。

《金融时间》是一档电视金融杂志,追踪金融热点、传播金融信息,推介金融产品、展现金融服务,站在全球金融和经济发展的前沿,为金融机构量身订做系统、科学、高效的传播套餐。目前,《金融时间》开设有广告类版块、消息类版块(国际国内金融热点,陕西金融业动态等)、专题类版块(话题评述,金融事件,金融产品,理财服务等)、金融人物版块、金融文化版块等。节目表现手法灵活多样,不同的题材内容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活泼的小型专题、新颖的情景剧、深入的案例调查、真实的随机采访、权威的热点评论,再加上FLASH动画、平面漫画、三维效果、二维特技、主持人现场等等,充分调动剪辑、特效、节奏、色彩、音响等手段,使深奥专业的金融知识变得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符合观众的收视胃口,进一步加深观众对金融机构企业形象的认同。

三、电视金融节目要制定适应市场规律的营销策略

只有按市场规律进行经营和管理,电视金融节目才有生存的机会和进一步发展的可能。《金融时间》节目面对的客户都是资产几十亿、上百亿的金融机构,他们的形象品位高、宣传要求高,传统形式的收费信息节目难以满足他们的宣传需求,而单纯的硬广告又不能详尽地介绍和推介他们的金融产品以及服务,所以,只有综合性、专业化、高水准、精制作、传播效果好的金融节目才能得到金融业界的普遍认可,也才会有持久的魅力和旺盛的生命力。针对目前陕西金融业的发展现状和宣传需求,《金融时间》节目制定了不同以往的市场营销策略。

1、高品位策略

大多数银行的总行以及保险公司的总公司都对他们的分支机构平时投放的媒体有较严格的要求,叫卖式的宣传为他们所不齿。《金融时间》的目标客户就是这些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必须考虑到他们的投放习惯和媒介喜好。《金融时间》创造了一种公益与收费相结合的节目运行模式:既不像传统收费节目那样,所传播的内容及传播的方式都以客户为中心,一副“王婆卖瓜”的“广告脸”;也不像一般公益性节目那样,以媒体本位为核心,较少考虑金融机构具体的宣传意图,一副“高高在上”的“新闻脸”。《金融时间》节目的版块结构和内容设置介于两者之间,力争站在为公众服务的角度,中立、客观,不做过度的渲染,尽量淡化节目的广告意味。

实践证明,陕西的金融机构非常认同在这样一个品位高、亲和力强的电视传播平台上展示自己的形象和产品,同时也十分尊重《金融时间》为他们策划的电视节目形式。可以说,在《金融时间》的运营模式中,经济效益的增长必须以社会效益作为基础,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赢得金融机构和观众的双重认可和信赖,也才能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一句话,《金融时间》节目的任务就是要构架金融企业与金融客户沟通的桥梁,为电视观众增加金融和理财知识、传递国际前沿的金融信息,同时也为陕西的金融业保驾护航,最终实现金融机构、电视媒体、观众“三赢”的目标。

2、高价位策略

目前,全国各家电视台的收费节目都在萎缩,而陕西电视台的收费节目却呈上升趋势,这也是陕西电视台广告经营的一大特色。但是,陕西电视台的所有收费栏目都在“非黄金时段”播出,普遍都面临低价位的困扰,虽然有人说“只有不好的节目,没有不好的时间”,但时段不好价位就很难提高,再加上客户层面的多样化,要想提高栏目的创收额度,通常只能靠增加收费内容的占比。但是这样做是不是会影响节目品牌、是不是有利于长远发展,这个问题仍然值得探讨。

《金融时间》节目走的是一条介于收费和公益之间的中间路线,必须“牺牲”一定的时间播出公益性节目,合理配置公益性内容和服务性内容(收费节目)的比例,提高节目品位、树立节目品牌、力争在目标市场站稳脚跟。《金融时间》的品牌形象已经基本确立,因为在陕西金融业,《金融时间》节目就是惟一的电视专业平台,《金融时间》节目值得目标客户的信赖。基于这个思路,《金融时间》作为一个享有较高声誉的专业电视金融节目,以较少的收费内容占比、较高的基础价位来完成创收任务是完全可能的,《金融时间》高价位策略的实施既是保证节目高品位、高质量的前提,也是实现节目经济效益增长的有效手段。

3、高回报策略

俗话说,“客户是上帝”,这是市场营销的真理。实施《金融时间》的高价位策略并不意味着单纯地抬高价格,更不意味着损伤客户利益。“我们到底能为客户做什么”,这是《金融时间》节目的落脚点和营销工作的核心问题。只有给客户提供最大限度的回报,才能与他们建立荣辱与共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除了订立节目单价外,《金融时间》节目还专门为长期客户设计了多种“广告套餐计划”,为他们量身定做全年的宣传方案。在《金融时间“广告套餐计划”中,既有合同播出的内容,也有赠播的内容,包括片头支持播映标版广告、硬广告、消息类节目、专题类节目、形象广告、片尾鸣谢字幕广告等多种形式,内容可涉及金融机构企业形象宣传、新产品推介、新服务介绍、人物专访、文化理念、企业活动掠影等各个方面,能够配合金融机构全年的市场营销方案与宣传规划,为金融机构量身定做切实有效的有特色的电视传播方案,为金融机构挖掘潜在客户群体、扩大市场占有率提供有利支持。

除此以外,播后服务和回访也是必须加强和重视的。长期以来,金融机构的宣传主要依赖平面媒体,习惯利用报纸进行宣传,各家银行的总行以及保险总公司对电视宣传普遍不够重视。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报纸擅长表现图表、数字等信息,能详尽介绍金融产品的细节,并可以长期保存以便读者查阅研究,而电视属于线性传播媒体,不易保存查阅,对于数字等金融信息不擅表现;二是金融机构在报纸上宣传非常方便向上级主管机构汇报,而电视媒体的广告服务则相对落后,很少向客户提供科学完善的播后汇报材料,即使有监播单也看不到电视宣传的本来面目。针对这种状况,《金融时间》节目除了为客户提供所播出全年节目的详尽、系统的文字报告材料外,还向他们提供复制所播出全年节目的VCD光盘,这样金融机构就可以像报纸一样进行查阅、汇报、积累资料。这也是根据市场调查所改进的重要的客户服务项目之一。

第9篇:融媒体中心宣传范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gmaeeq08”为你整理了这篇区委宣传部2020年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20年以来,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区委宣传部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扎实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开创新局面。

一、坚定“主心骨”,坚持不懈抓好思想理论武装

扎实推进理论中心组学习。2020年以来,累计组织区委理论中心组集体学习14次(其中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9次,集体学习研讨5次),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主题指引24期,加强对全区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的学习指导。建立健全基层理论宣传宣讲机制。组建成立龙华区委讲师团(共40人),构建“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的宣讲格局,并印发宣传宣讲工作方案,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统筹做好“学习强国”平台供稿工作。2020年以来,我区累计在“学习强国”平台刊发文章、视频共计420条,其中“全国首创有声电子书《社区手记》系列”等共计23条被“学习强国”全国学习平台选登。

二、下足“绣花功”,圆满完成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任务

高标准完成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任务,在中央测评期间,接受测评的两个农贸市场获得满分,市场周边背街小巷、城中村以及入户问卷调查接近满分,为深圳第六次蝉联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贡献了龙华力量。顺利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省级试点区验收,健全“4+6+50+8”四级架构和“1+9+N”文明实践队伍,开展六大类活动近8000场。成功举办第七届“闪亮龙华人”、第三届“好家训好家风好家庭”评选活动。推选的道德模范张莹莹、辛钧辉家庭荣获“全国文明家庭”,张莹莹获评2020年度“中国好人”,邵干才获评“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孔祥玉获评“广东好人”,民治街道办事处荣获“广东省文明单位”,龙华中心小学荣获“广东省文明校园”,龙华区三人荣获深圳市“十佳爱心人物”,获奖人数位居全市第一。

三、唱响“主旋律”,媒体深度融合彰显硬实力

2020年以来,区融媒体中心在《龙华新闻》《龙华十分》、龙华网和“深圳龙华融媒”微信、微博、“龙华融媒”移动客户端和“龙眼视频”栏目构成的“6+1”融媒矩阵基础上,打造并完善“一强三号”新媒体矩阵(学习强国龙华供稿平台以及龙华融媒“新华号”“人民号”和“头条号”),开设融媒移动广播“龙华之声”、电视点播专窗“直通龙华”、抖音直播间“DOU爱龙华”和外宣平台“脸书龙华”,完善统一办公平台和融媒运作机制,形成涵盖报纸、电视、广播、网站、新媒体等形态的“6+5+N”全要素融媒传播体系,建成新型主流舆论阵地,实现规范化的融媒运作,大力提升宣传统筹力、信息覆盖力和传播影响力。2020年区融媒体中心高质量策划实施了“深圳特区40周年·华光”“众志成城抗疫情”“决胜脱贫攻坚”“文明城市创建”“全面建设数字龙华”等70余次大型主题宣传,各级各类媒体推出报道和新媒体作品近4万件,其中重点报道1.1万余件,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学习强国等中央级媒体平台刊播报道900余条,龙眼视频制播节目130余条,(其中,协调中央、省、市、区四级主流媒体,全面报道龙华全力打造数字经济先行区及相关举措,截至12月17日,各级各类媒体刊发、转载稿件约2000条,全网阅读量约6000万次)为龙华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形象展示提供了强大媒体支撑和舆论力量。

四、抢占“主动权”,强化网络舆论引导处置效能

稳妥处置重点敏感舆情。建立跨部门重大舆情联动应对处置机制,强化舆情应对绩效考核督办问政效能,有力确保了全区舆情整体平稳。创新打造“书记信箱——龙眼问政”新媒体问政答政平台。该栏目将市民来信和问题解决办理过程制作成短视频节目,更好地反映民情、畅达民意、服务民生。2020年以来,“书记信箱”共收到群众来信6132封,办结6119封,办结率99.78%;“龙眼问政”栏目于2020年4月14日正式上线试播,目前已制作推出35期,阅读播放量24万次,取得了较好的舆论反响和社会传播效果。

五、勇当“排头兵”,奋力推进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在全市率先成立龙华区文学艺术行业党总支,并纳管8个已成立的协会党支部(共32名党员),进一步强化对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政治引领,把准文艺创作导向。文艺作品成果丰硕,2020年共268件作品获得文艺奖项,其中部级13项、省级27项、市级228项。高质量办好第三届阳台山全国实景山歌大赛、“闪亮龙华”等品牌活动。其中,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暨“闪亮龙华”经典怀旧歌曲演唱会直播视频点击量达409万人次,点赞人数达218万。

六、深耕“责任田”,切实加强新闻出版行业管理

优化企业服务管理。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简化审批流程,继续扩大“秒批”事项的办理,压缩处理时限60%,实现100%全区通办、100%按时办结。及时做好全区影院复工复产指导和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金阳光印刷厂圆满完成75万本《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印制任务。严格落实行业监管责任。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到企业现场巡查调研,每季度由专业第三方安全检查机构对印刷企业和影院进行检查,督促企业切实把好政治安全、生产经营安全、产品质量安全三道“安全关”。2020年以来,巡查我区新闻出版企业200余家,发现并整改安全生产隐患183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