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炒股的盈利方法范文

炒股的盈利方法精选(九篇)

炒股的盈利方法

第1篇:炒股的盈利方法范文

近期,证监会对新股发行制度进行了微调,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介绍,新股发行数量不再与募投项目资金量强制挂钩,这意味着IPO超募将不再受到限制,IPO圈钱大戏将再度上演。张晓军表示:“目前新股发行仍然是卖方市场,打新炒新现象普遍存在,市场上具有较强定价能力投资者不是很多。”言外之意,打新炒新、IPO超募现象是由于投资者定价能力不强所致。

A股市场自开市以来,经历多轮IPO暂停与重启,为何新股发行“三高”问题近年来更加突出?为何市场炒新热情始终不减?个人认为,制度缺陷、监管不力导致市场估值体系扭曲,是当前新股IPO乱象的根源。建立新股新三板过渡机制将有助于遏制IPO“三高”乱象。

IPO新股冰火两重天

2014年1月,共有48只新股完成IPO发行并上市,除沪市三只股票外,其他股票上市首日均达到44%的涨幅上限。市场炒新热情为何高涨?

48只新股中,以2012年每股收益摊薄计算的发行市盈率低于40倍的有43家,其中,陕西煤业发行市盈率最低,为6.23倍,全通教育发行市盈率最高,为51.37倍。

另一方面,本次新股IPO前,创业板原有上市公司355家,以1月30日收盘价计算的市盈率高于60倍的有182家,即市盈率高于60倍的占比达51.3%。

由此可见,新股IPO发行市盈率显著低于创业板二级市场的水平。实际上,2014年1月创业板IPO上市的24家公司平均发行市盈率为32.56倍,首日上涨44%后的平均市盈率为46.88倍,仍然显著低于创业板二级市场市盈率水平,这就是市场热衷于炒作小盘新股的直接原因。

与小盘新股受到市场热捧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沪市主板IPO新股并不受投资者青睐:发行价4.0元,发行市盈率仅为6.23倍的陕西煤业上市首日涨幅仅为13.8%,1月30日收盘价仅为4.03元,面临跌破发行价的窘境。

可见新股市场表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的景象,小盘新股受追捧,大盘新股受冷落。近年来,A股市场上,小盘股与大盘股走势也呈现明显的冰火两重天的走势,大盘股估值重心不断下移,而以创业板为代表的小盘股走势却异常坚挺。

IPO新股两极分化的表现与二级市场上大盘股与小盘股冰火两重天的走势一脉相承。这也进一步表明,小盘新股之所以被热炒,主要是由于二级市场小盘股估值显著高于新股IPO发行市盈率。

“三炒”扭曲估值体系

一级市场IPO估值水平是基于二级市场的估值体系,小盘股IPO高市盈率是由于二级市场小盘股的高市盈率,而二级市场小盘股高估值,则是缘于A股市场畸形的估值体系。

证监会前主席郭树清曾痛斥A股市场“炒新、炒小、炒差”,蓝筹股“优质不优价”,不仅使股价结构不合理,而且对投资者的利益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A股市场的一大奇特之处在于,股票价格与股票的内在价值背离,垃圾股与小盘股的估值远高于大盘股的估值水平。追捧垃圾股是中国股市所独有的现象,一些严重资不抵债的上市公司市值高达十几亿,甚至几十亿元。上市公司越穷越光荣,越亏损越受投资者青睐,由此形成A股市场的另类估值体系。

统计发现,2012年末资不抵债的上市公司有18家,其中有9家公司股价(复权)高于2007年10月上证综指6000点之上时的股票价格,18家公司平均每家市值为19.0亿元,账面净资产平均值为-3.9亿元。

18家无正常经营活动、账面净资产均值为-3.9亿元的企业,平均市值高达19.0亿元,最低市值也达9.24亿元。对于一家严重资不抵债、且无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而言,已经不具备持续经营能力,其持续经营价值、清算价值都为零,股票的总市值理论上来说趋近于零。

很显然,这些上市公司的估值既非来源于其清算价值,更不是来自于其持续经营价值。支撑这些上市公司庞大的市场价值是其“壳”价值,即将其上市资格让渡于其他企业的价值,“壳”资源的价值是这类企业唯一的剩余价值。

当一家企业上市后将股东权益全部亏光、乃至严重资不抵债时,其市场价值仍然可以高达10亿元以上。那么,当一家创业板、中小板企业上市时,无论其经营业绩、也无论其成长性如何,即使已经资不抵债,其上市后的总市值至少应该为10亿元以上!对于一家总股本5000万股的小股本公司而言,其股价至少应该达到20元以上!

2013年以来,创业板指数大幅上涨,气势如虹,其炒作的底气何在?公司烂了还有“壳”呀,既然“壳资源”价值连城,为什么不可以炒呢?这就是A股市场热衷于“炒小、炒新、炒差”的内在原因。

2008年以来,中小板、创业板股票走势明显强于主板市场,走势更强的则是那些财务状况每况愈下乃至严重资不抵债的垃圾股。对小盘股和垃圾股的炒作本质上来说源于同一个逻辑。

为什么2007年以来“壳”资源的价值会逆市膨胀呢?

一个主要的原因是,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实施,A股进入全流通时代,大小非可以上市流通,使借“壳”上市的需求大大增加。股改之前,股票上市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发行新股圈钱,股改之后,企业一旦成功上市,不仅可以通过再融资圈钱,而且其股东还可以通过大小非的减持套取现金,借“壳”上市的吸引力增加,需求上升导致“壳”资源的估值膨胀。

另一方面,借“壳”上市往往伴随着内幕交易与股价操纵,2008年以来,由于印花税率大幅下调,庄家通过对倒操纵股价的交易成本因此大大降低,一些庄股死灰复燃。虽然操纵股价行为违法,但是由于监管滞后,股价操纵行为仍时有发生。一些垃圾股的股价长期逆市上涨,不能排除机构坐庄操纵其股价的可能性。

现行的新股IPO行政审批制度使壳资源奇货可居,以及二级市场上的股价操纵,是A股市场估值体系扭曲的两大原因。

个人认为,构建一个理性、公允的市场估值体系是新股发行价格市场化的前提。在一个市场估值体系扭曲、畸形的市场,当大量严重资不抵债、无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壳公司”市值仍然高达10多亿元、甚至几十亿元时,新股发行价格市场化必然导致新股发行价格的严重扭曲、畸形化,由此导致新股IPO“三高”乱象。

A股已成掠夺道具

现行的IPO行政审批体制扭曲了市场的估值体系,就一级市场而言,小盘股高溢价发行,并不是基于其内在价值,而是基于一个扭曲的估值体系,由此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

优化资源配置是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一个估值体系正常的市场会引导资源向盈利能力强的优势企业集中,提高整个市场的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为投资者创造价值。

然而在现行的新股发审体制下,市场估值体系严重扭曲,市场热衷于“炒小、炒差、炒新”,垃圾股越穷越光荣,越亏损越值钱。以创业板为代表的小盘新股IPO“三高”(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资金)恶意圈钱成为市场一个突出的问题。IPO“三高”导致大量募集资金闲置,甚至被违规挪用,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荡然无存。

在市场估值体系严重扭曲、“壳资源”价值居高不下的市场环境下,资源向劣质企业倾斜,而真正优质的企业却因为IPO的高成本而不屑于谋求上市(如华为),或者远走它乡、赴海外上市(如腾讯)。A股市场呈现出劣币驱逐良币、资源配置逆向化的乱象,由此导致市场总体资源利用效率低,投资者总体上投资回报率低下。

在现行的新股发行体制下,小盘股高溢价发行、大小非高价减持, 并不是基于其内在价值,而是基于一个扭曲的估值体系,众多上市公司高管为了早日减持、兑现财富而纷纷集体辞职,也说明其并不认为股票物有所值。

每一个小盘股的上市都造就若干亿万富豪和众多千万富豪,新股IPO成为造富梦工厂,然而这些上市新贵骤增的财富不是缘于上市企业自身的价值创造,而仅仅是由于市场估值体系的扭曲,最终为这些新贵买单的只能是二级市场上的社会公众投资者。这不仅造成严重的社会不公平问题,使新股IPO沦为富人掠夺社会公众财富的一幕道具,引发股市的一系列问题,而且事实上扩大了权力的寻租空间,有可能诱发新股发行各个环节的腐败问题。

新股IPO “三高”发行、大小非高价减持兑现财富,使中国股市成为批量制造富豪的造富梦工厂,不仅使参与其中的中小投资者损失惨重,而且这种财富骤增效应很可能会诱发过度包装,甚至虚假上市。

受新股IPO财富骤增效应诱惑,上市前对经营业绩过度包装在A股市场很可能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上市之前财报光鲜亮丽、业绩持续增长,上市之后业绩却大幅下滑。

上市前三年皆亏损、恶意造假圈钱、欺诈上市的绿大地目前市值仍高达20多亿元,畸形、扭曲的估值体系成就了一些冒险家的财富梦想。这足以诱使一些人为此铤而走险、欺诈上市。这也是近年来A股市场IPO财务造假、欺诈上市案频频发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IPO的新三板过渡之谋

新股IPO“三高”的要害是高超募资金,高额超募资金不仅导致大量募集资金闲置、资源配置逆向化,而且事实上使IPO沦为富人掠夺社会公众财富的道具,加剧社会分配不公和贫富两极分化。

现行的IPO行政审批制度导致小盘股IPO高市盈率、高发行价,尽管如此,如果能控制发行量,就能控制高超募资金。问题是,中国《证券法》有关条款规定,公众上市公司总股本低于4亿股以下的,其公众流通股比例不得低于25%。

现行的IPO行政审批体制导致高发行价,而新股发行量又不能低于发行后总股本的25%,由此导致高额超募资金。本轮IPO发行制度改革引入老股减持制度,但老股减持同样会导致大量资金闲置、加剧社会分配不公和贫富分化现象,老股在IPO时减持甚至比上市公司超募资金问题更为恶劣。

因此,近期证监会对IPO制度进行调整,新股发行数量不再与募投项目资金量强制挂钩,这意味着IPO超募将不再受到限制。

个人认为,在现行的IPO行政审批体制下,小盘新股高发行价、高市盈率是基于二级市场畸形的估值体系,行政审批体制不废除,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问题就难以解决。但是即便如此,IPO高额超募资金仍有必要加以控制。控制高超募资金有两种方法:

其一,修改《证券法》中“公众流通股比例不得低于25%”这一条款,在此情形下,只要能控制新股IPO发行量,就可以控制超募资金问题。

第2篇:炒股的盈利方法范文

[关键词]创业板 公允性 可比公司定价法

作为中国大陆的“NASDAQ”,创业板在出生前就备受关注。2009年10月30日,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开盘一个月,创业板市场就经历了从暴涨到暴跌的“过山车”行情,让人惊叹于中国投资者的投资疯狂度。而在疯狂的炒作下,创业板个股也出现了诸如“吉峰农机”这样的疯股,在十八个交易日里出现五个涨停,在年末的大总结中以75.07%的累计涨幅高居首批28只创业板股票涨幅之首。但是疯狂之后是大量的投资者被“套牢”,过高的股价以及炒作使得大量创业板股票在上市一个月后即告破发,如中国化学,中国西电,台基股份等。在一边高市盈率,一边低中签率的情况下,创业板股价过高的事实已是不容置疑,可是陆续推出的创业板股票却依然延续着搞发行价,那么到底这样的高价是由什么决定的,创业板市场股票的估值定价到底以什么为基础?

一、影响创业板市场股票定价的因素

首先是供求。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市场价格由市场上的供给与需求决定,如今的创业板市场股票大致可以分为新能源,农业,高新技术,医药业以及娱乐业,我们可以发现除了农业与民生休戚相关外,剩下的行业无非就是概念股以及为投资分子和游资提供的炒作场所。大量的资金准备“打新股”,而这就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形,即大量资金想要冲入市场买新股,但是由于创业板市场仍实行核准制,每次发售的新股有限,这样就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即大市在创业板刚发售时充满投资热情,人气高,这样略高的发行价不但可以让发行方收益,亦不会挫伤投资者热情。

其次为行业特征。在创业板市场上发行上市的公司基本上以概念类为主,即主要以成长型以及创新型甚至高风险型的股票为主,本身创业板就是给那些需要资金的并且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公司准备的,这就决定了创业板上市公司有着高风险性。

第三是公司自身的业绩和预期增长表现。在创业板市场上,我们姑且先不论是否有公司上市的黑幕,仅就当前上市的公司的情况来说,能够上市的公司还是拥有足够的成长前景和预期的。拿天龙集团来说,这是一家从事精细化工行业中的油墨制造业,为国内最大的水性油墨生产企业,其亮点是拥有一套自主的完整的油墨研发创新机制,以“树脂”合成技术为主,且其地理位置优越,生产基地主要位于全国大中城市,在运输成本和满足中小客户需要上有优势,当前受可用资金的限制,无法满足更大的生产需求。这样创业板市场就可以为它提供一个良好的融资平台。

综合以上三点因素,我认为当前中国创业板市场在定价时基本上充分考虑了市场的供求,大盘的走势,资金动向以及个股的特色。而重点就在于到底是什么样的定价机制带来了高的市盈率以及疯狂的炒作。

二、创业板个股发行定价方法

股票发行定价有多种方式,但不管采取何种方式,主承销商和发行人需要先估算发行公司的市场价值,据此确定新股发行价格,或作为发行定价(价格区间)的参考依据。同时,参考资料《我国创业板股票市场的股票发行与定价方式研究》中所述,我国创业板市场以累计投标为主的市场化定价机制的设计采用累计投标法,让机构投资者参与确定发行价格。累计投标法源自美国证券市场,市场化的定价机制在累计投标法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其一般做法是,投资银行先与发行人商定一个定价区间,在招股说明书和分析报告完成以后,分析员和销售员通过逐个拜访、通讯等方式向其客户(主要是机构,如基金等)介绍发行公司的情况及股价定位,由此逐步积累定单,发现不同价格下的需求量。路演结束后,投资银行就能根据定单确定一个基本反映供需关系的价格区间。如果在价格区间范围内认购量很少,就调低发行价格或推迟发行;如果超额认购非常多,就调高发行价格。价格确定后,投资银行在发行时把新股按确定的价格先配售给已订购的大机构,再留出一定比例向公众发售。

对公司股票估值和股票发行定价有多种方法,如可比公司定价法和现金流量折现法。鉴于现金流量折现法的数据要求较细,在这里不做详细证明引用。仅用可比公司定价法来说明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股票估值定价是否合理。

这里以创业板市场上的中科电气(300035)和华谊兄弟(300027)为例来论证创业板市场股票定价方法及其公允性。

1.固定价格法

根据公式,新股发行预测价格=每股预测税后利润X发行市盈率

每股预测税后利润=发行当年预测税后利润/发行当年加权平均股本数

总股本数(加权平均)=发行前总股本数+本次公开发行股本数X权数

权数=新股发行到本会计年度结束所余时间/12(月)

(1)中科电气

根据以上数据即可算出中科电气在固定价格方式下的新股发行价格,发行市盈率为59.02。因此最终算出的新股发行价格为1.2386*59.02=73.10。高于中科电气36元的发行价格。

而根据行情走势发现,中科电气至今为冲高到73元的高位,可见在当前该公司尽管市盈率过高,但是不存在估值过高的情况。低价位买入的投资者还是有很大的盈利空间。

(2)华谊兄弟

根据以上数据即可算出华谊兄弟在固定价格方式下的新股发行价格,发行市盈率为69.71。因此最终算出的新股发行价格为0.6173*69.71=43.03。高于华谊兄弟28.58元的发行价格。

而根据行情走势发现,华谊兄弟自上市以来一直收到热捧,最高价冲到过91.80元,可见市场对其的追捧还是有一点依据。不过现在华谊兄弟是徘徊在63元附近波动。

2.定价方式分析

其实从上述的计算中可以发现,理论上的发行价格与实际的发行价格相差甚远。尽管发行价格低于理论价格,但是市场的炒作早已让市价偏离理论。我想其中由以下原因:

(1)过高的市盈率

可以发现大部分创业板上市公司都有着极高的发行市盈率,上述作为例子的两家公司分别有着59.02和69.71的高市盈率,这样的市盈率甚至高于09年披露的上证A股34.97的市盈率,而走势极好的上证50指数的平均率也只有25.63(2)。甚至很多企业本身的市盈率都高过了所属行业的平均市盈率。可见高估了的市盈率给了市场炒家炒作的空间。

但是有专家分析认为这样的市盈率是符合创业板市场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的。可是这样的情况下,在一个没有成熟的主板市场的支撑下的高市盈率的创业板市场势必只会是一个打泡沫。

本身由于创业板的推出而逐渐热闹的股票市场在各家创业板公司和各承销商的积极“路演”推介下更是激起了民众的购买热情。

并且市盈率本身是个变量,随着每日股价的不同,各个企业的市盈率是在不断变化的。发行公司以高市盈率是想向投资者表达一个意思:这支股票有很好的前景,现在这么低的发行价更应该来买。可是这背后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投机,高市盈率势必会招来很多的投机分子,大批资金炒作进入市场势必会拉高价格,这样券商机构以及发行公司就稳赚无疑。

(2)高估行业前景

创业板上市公司以高市盈率为宣传点,并且在市场的助推下,大部分公司,特别是一些新兴行业,带来了非常多的炒作概念。

市场似乎被创业板市场上市的事件冲昏了头脑,认为公司有了融资能力盈业水平就会提高,而且相信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质量。这里就要谈到刚才被忽视的黑幕,我们还是不能忽略当前中国股市的不公平现象,一些公司只要有钱就可以让相关审批部门批准上市而不公开自己的不良资产等。

当前的经济形势总体上民营企业是很需要资金,可是资金是有限的,而主要资本又掌握在央企手里,中央虽然三令五申要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可是收效甚微。这样的条件下投资者如何敢投入那么多的资金在前景不明朗的新兴企业上。可是投机家和市场炒家抓住了中国股民的“疯狂心理”,做足了宣传,来引诱“无知”的投资者进入“圈套”。

三、定价公允性分析

我们不能否认创业板从长期来看的确会为具有一定发展潜力且资历良好的企业提供很好的融资平台,这有助于新兴市场的发展和创新企业的成长,为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和改革,为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做出贡献。

但是从当前来看我国的创业板市场仍需极大的改进和冷却,不能盲目。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创业板市场定价是有失公允的:高估的市盈率以及之后行情的急速“破发”让市场看到了创业板市场的不理性。

1.散户

其实真正在创业板市场上受到打击的是那些个体投资者,俗称散户。或许是受到路演宣传的影响,或许是被机构所迷惑,在如此高市盈率的创业板市场以及一些企业不合理的高估定价都不适合任何一个散户进入这样的市场,除非你有足够的资金资本以及足够的耐心。我们说创业板市场定价有失公允,真正被这个有失公允给伤害的正是那些小散户。上市公司,承销商早已赚够了。

而且创业板市场本身就是充满风险和未知的市场,普通的散户尤其是风险偏好程度低的散户进入肯定会被打击。市场应该好好调整对投资者的教育和选择。股民的不成熟和不理想又加剧了定价不公允的后果。

2.其他上市公司

创业板市场的定价是会比主板上市公司的定价高,这就会存在把资金引入创业板市场上而引发主板市场资金流量的缩水,而且由于大部分进入创业板的资金都是冲着短期盈利去的,即资金的流动性高,这就更加剧了创业板市场价格的上下波动,把本身价格的不公允性给放大了。同时加剧了对于主板市场的影响。在本身我国股市的供给就不够的情况下,价格的不公允性很容易影响到相关单位。

综上所述,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股票发行定价方法在可比公司定价法下有失公允,且其对于中小投资者的伤害和中国股票市场的稳定是有很大影响的,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监管和指导。

参考文献:

[1]安瑛晖.我国创业板股票市场的股票发行与定价方式研究.

第3篇:炒股的盈利方法范文

【关键词】评估股市投资价值股市资本金年净利润率红利印花税佣金流通市值

一、引言

1、测定股市投资价值的意义

每个上市公司都是投资者的一个投资项目,所有上市公司的总和就是股市,所以说,股市实际上就是投资者用市场化投资的方法形成的一个大的、综合的投资项目。既然如此,那么,投资者就必须评估它的投资价值,以便决定是否予以投资、投资多少以及投资时间的长短。

一个具有较好投资价值的股市能吸引大量的资金入市,会使这些资金采取中长线的投资策略,有利于股市的稳定和发展。相反,一个投资价值很低,或是一个没有投资价值的股市,就不能吸引资金入市,股市的风险加大。所以,监测股市的投资价值,不论是对于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还是对于股市的管理者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对于投资者来说,通过考察股市的投资价值,来决定是否将自己的资金投入股市、投入多少、是长线投资,还是短线炒作。对管理者来说,通过监测股市的投资价值,来决定管理股市的政策、法律法规、税收政策等,以确保股市的繁荣。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也非常重要,股市的投资价值与每一个上市公司密切相关,上市公司必须搞好自身的管理和经营,使公司具有低投入、高收益和高回报,上市公司的责任是为投资者管理和经营好企业,为投资者赚取更大的利润,对投资者有很好的回报。

2、目前常用的测评股市投资价值的指标及评价

对股市投资价值的评估,国内外的方法或指标很多,诸如“平均市盈率”、“平均每股税后利润”、“股市回报率”、“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股市年利率”等等。现在,对这几种主要的测市指标给以分析和评价。

平均市盈率:是所有上市公司的市盈率的平均值,用以表达整个股市的盈利能力,评价股市的整体投资价值。这个指标很重要,股市平均市盈率越高,投资价值越低,平均市盈率越低,投资价值就越高。但我国股市对亏损股是不计算市盈率的,如果股市的亏损股很多,那么平均市盈率再低也不能说明这个股市有多大投资价值。

平均每股税后利润:一般来说,平均税后利润越高,股市的投资价值就越大。但是,不管这个股市的平均税后利润有多高,如果它不派发红利,那这个股市的投资价值就很小,或没有投资价值。

股市回报率:是股市的总红利(税后)和总市值的比值,它反映了上市公司对股市的投资回报,对股市投资价值的评估很有意义。但是,它也有缺憾,一个股市,回报率再高,红利分得再多,但如果交易费用过高,股市会变得没有投资价值。该测试工具没能反映这一因素对股市的影响,所以说它不够全面。平均市盈率和平均税后利润也存在这个问题。股市平均年利率的含义等同于平均税后利润,所以不再赘述了。

上述几种测市指标,总的来说都有一定的评估价值,但是,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几种测市指标都忽视了交易印花税、佣金和红利所得税等重要因素对股市投资价值的影响。

二、探讨新的评估股市投资价值的方法

1、什么是资本金净利润率

国际上常用的“资本金净利润率”,是评估一个投资项目的投资价值的数据标准,它的含义是:对一个投资项目,用一定的资金,投资一定的时间后所得到的利润,减去成本费、各种税和其它费用后的净利润与资本金的比值。这是国际上评估一个企业或一个项目投资价值的重要方法之一。

用公式表述:

其中:资本金:指投资于一个项目的资金。对上市公司指总市值。净利润:减去各种费用(包括税)后的利润。总利润:指这笔资金投入后获得的毛利。税费开支:应包括成本费、各种税款和其它费用。

可以看出,这个公式是测定一个投资项目的投资价值:使用一定的资金,在一定的时间内取得盈利的能力,正数值为盈利,负值为亏损,一目了然,很有说服力。对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评估,这个方法也很适用,结合其它技术指标,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一个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

2、为什么将“资本金净利润率”的测定方法引入股市

首先说明两点,一、这里所说的“引入股市”,是指对股市的整体评价,而不是对某个上市公司;二、引入股市的二级市场,不包括一级市场。对于整个股市(指二级市场的股市)的投资价值的评估,用“资本金净利润率”来测定,还没有人试用过。

既然“资本金净利润率”可以对一个上市公司进行投资价值的测定,那么它应该可以用于对整个股市的测定,因为整个股市可以看作是一个总的上市公司,它和单个的上市公司一样,有总的资本金,有回报股市的总的利润,它具备了计算“资本金净利润率”的各种要素,所以,用“资本金净利润率”测定股市总的投资价值,在理论上是符合原则的。

3、“股市资本金年净利润率”公式的定格

我国股市目前有一千多个上市公司,对于股市里的投资者来说,每一个上市公司都是他们的投资项目,这些项目的总和,就是股市,它也是一个大的、综合的投资项目,应该有“资本金净利润率”的表述,或者说可以用“资本金净利润率”进行评估,用以考证股市的整体投资价值。本文拟定了股市的“资本金年净利润率”公式的具体测算方法如下:

公式解读:股市资本金年净利润率:因为股市里的上市公司的分红,绝大多数是一年分一次红,所以,“净利润率”只能一年计算一次(即便有两次以上的,也可以相加后作为年度分红),所以称为“股市资本金年净利润率”。净利润率:即减去税、费后的利润率,又可称为“税后资本金利润率”。红利总和:红利总和,是主要的投资回报。全年税、费总和:包括红利所得税、交易印花税、佣金及其它交易费用的总和。流通市值:因为股市的股价是个波动的数字,每天的市值都会变动,可以把全年每个交易日的总市值相加后再求其平均值,是较为准确的计算方法。不过这个统计工作量太大。最简单的办法是计算一年中股市的开盘、最高、最低和收盘四个价位的总市值之和的平均值即可。也可直接用上交所或深交所公布的数据进行计算。

4、“股市资本金年净利润率”的测市价值解析

从公式中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作出以下分析:

第一、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当红利大于税、费总和时,股市的年净利润率就是正数,就是有一定的投资价值。而当红利小于税费总和时,股市的年净利润率就成了负数,也就是说,在股市里的人一年下来,总体上说是亏损的。第二、红利是该公式的核心,也是股市的生命,红利越多,股市的生命力越旺盛,越具投资价值;相反,红利越少,股市的投资价值就越低。第三、过于频繁的短炒是股市的克星,短炒要缴纳大量的印花税和佣金,它会耗尽本来就不多的红利,使股市的净利润成为负值,使股市无利可图,降低股市的投资价值。因此,成熟的股市不提倡、也不鼓励过度的短炒行为。但是,也不能就此完全否定股市的炒作行为,炒作行为实际上体现了股市的动态价值。第四、政府和管理层必须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佣金政策,采取适当措施减免税、费,鼓励投资,以提升股市的投资价值。如美国总统在2003年1月提出免征股市的股票红利所得税,并于2003年实施,对美国股市起到了保护作用。当股市的年净利润率为负数时,也就是说,税费完全吃掉了投资者的红利的时候,就应当立即采取三个措施:一是减税或减佣金,二是制定抑制短炒的政策,三是采用鼓励长线投资措施。这样,就可以减少公式中的税费开支,减少红利的流失。第五、股市管理者应当在政策上强调上市公司派发红利的重要性;对上市公司应采一些派发红利的强制措施。如我国限定三年不派发红利者不得再融资的规定,就是一个好的策略。第六、公式中的流通市值也是红利的制约因素,流通市值越大,流通股股东平均得利就越少。所以,如果不提高红利的数值,只通过扩容增加流通市值,就会降低股市的投资价值。

5、我国上证A股市场三年“净利润率”的统计分析

兹将2002、2003、2004三年的“年净利润率”列表如下:

说明:(一)、该表只统计了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的资本金年净利润率。(二)、流通总市值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在网上公布的数据资料。(三)、红利总数是自己手工统计的。(四)、佣金和交易印花税因为买方和卖方都要缴纳,因此每成交一笔就要双重收取。(五)佣金:因为在证券公司交易大厅交易和网上交易的收费标准不同,而且两者比例很难统计,且中国证监会对收取佣金只设了千分之三的上限,具体是放开的,各营业所都不统一。我通过电话询问几个营业所的情况,也只提供了估计数字,佣金收取在千分之二点五左右,此处按0.0025计算。

通过计算得出了2002年、2003年和2004年三年的股市资本金年净利润率,可以看到全是负值,说明这几年股市的投资价值不高,股市总体上说是无利可图的,甚至要倒贴钱。究其原因有三:一是短炒过度,李建军等著书中认为中国“证券市场违规操作、过度投机现象严重”,造成交易费用增加,成本上升;二是红利派发过少,或上市公司能力不强;三是交易印花税和佣金可能偏高。

但是,不能因为三年的净利润率都是负数就说股市完全没有机会,从上证A股指数2001年的2341点跌到2004年的1330点,跌幅达一千多点,市值缩小大半,股价的大幅下跌的过程,也就是投资价值和投机价值增加的过程,如果继续跌下去,随时存在超跌大幅反弹的可能。另外,结合股市回报率,三年是逐年增加的,说明股市原本是具有一定投资价值的,但由于税、费过高或短炒过度,降低了股市的投资价值。

6、综合评价股市的投资价值

对股市的评价应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我觉得,应从国内外政治环境、国内外经济环境、国内外股市的相关性、股市的年净利润率、股市的回报率、股市的近期市盈率、股市的技术分析、股市的政策分析等方面进行综合的、全面的分析。本文从以下几点分析:

一是国内外政治环境:所谓政治环境主要是战争与和平、外交关关系、周边局势等,在一个和平的、稳定的、友好的国际环境中,会给经济发展带来良好的机遇,而股市自然也会繁荣,增加其投资价值。二是国内外经济环境:国内外的经济运行态势,是股市盛衰的根本原因。一般来说,当国家经济处于繁荣增长期时,股市一般会处于牛市之中。三是国内外股市的相关性:在现代社会,国家经济和世界经济密不可分,国外股市的动态经常会以各种形式影响到国内股市,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的股市或与国内经济有密切关连的国家的股市,极易和国内股市形成不同程度的连动效应。四是股市的回报率:股市回报率是只考虑红利的多少和与总市值的比值,不考虑股市里的税和其它费用。在“年净利润率”为负数时,如果股市回报率并不低,那么管理层就应该采取措施,税高减税,费高减费,短线过频就启用一些平抑短炒风的措施。五是股市的市盈率:市盈率高,投资价值就低,市盈率低,投资资价值就高,这是大家公认的一个指标。六是股市的技术分析:股市的技术分析很重要,投资于股市不懂技术分析是很危险的,我个人认为(供参考),掌握几个常用的就够了,如KDJ、MACD、RSI和WR,当这些指标都达到高位时,就应该卖出股票,反之,就应该买进股票。七是政策分析:股市的投资价值应考虑政局相关政策、经济相关政策和股市本身的政策对股市的影响。八是选好股票:美国标准普尔公司对股票的评级用盈余和股利两项因素作为主要依据。我的理解是:高利润,并有高分红的公司,是有很高投资价值的股票。单纯绩优不能称价值型股票,必须同时能够定期分红的股票,才能称价值型股票。九是预测分析:根据国内外对股市和个股有影响的各种信息,进行预测性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三、结论

本文对以往使用的测市指标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认为它们对股市的投资价值的评估有一定作用,但它们忽视了股市内的许多要素,如印花税、佣金、红利所得税等,而这些要素对股市的投资价值有着决定性的意义。本文分析了股市中决定投资价值的红利、印花税、佣金、流通市值等要素完全符合“资本金净利润率”的原则,拟定名为“股市资本金年净利润率”。

“股市资本金年净利润率”的公式对股市投资价值一目了然:当税费数值大于红利数值时,其“年净利润率”为负数,表示股市总体上投资价值很小,负值越大,投资价值越小或没有投资价值,只剩下了投机价值;当红利数值大于税费数值时,说明股市有投资价值,数值越大,投资价值越大。

通过对该指标的分析可以看出评估股市投资价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对投资者来说,可以帮助投资者进行投资分析和决策,有指导意义;对管理者也有启示作用,通过对投资价值的分析,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减税或减费)提升股市的投资价值,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通过对各种测市指标的分析和对多种因素的综合分析可以看出:

红利,是评估股市投资价值的一个核心要素。

红利体现了股市资本金的价值,投资者实得红利的多少,才是最根本、最现实的投资价值。围绕红利这个主线,来提升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提升股市整体的投资价值,是繁荣股市的根本大法。

通过对投资价值的分析,对上市公司而言,必须改变“为融资而上市”的旧观念。要保护股市的投资价值,就必须提升每一个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提高盈利能力,并能为投资者派发更多的红利。

第4篇:炒股的盈利方法范文

对于我国的“三低一高”现象尤其是高市盈率问题,市场人士给予了种种“合理”的解释:如银行存款利率为2%,这意味着中国市盈率应该是50倍;有的人认为在计算中国股市市盈率时,应剔除亏损、微利的股票,而且要把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一起考虑,并因此得出五粮液、中集集团等绩优股的市盈率低于10倍;也有人认为新兴股市市盈率偏高是很正常的,且我国上市公司成长性较好,可以允许有较高的市盈率,尤其在中国壳资源是一种稀缺的资源,供求定律决定了股价的高企。

对于这些似是而非的言论,笔者实在不敢苟同。

一般投资者投资股票,要求的最低回报率由两部组成:无风险报酬率和风险报酬率。在实务中,我们通常用五年期国债的利率作为无风险报酬率,大概是3%以上,上市公司风险报酬率可以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求得,一般至少是3%,也就是说,中国股市要求的最低回报率至少应该是6%,也就是说平均市盈率不能超过16倍,这与西方成熟股市的15-20倍市盈率差不多。

但仅以利率的倒数来推算市盈率水平,显然也缺乏合理性。日本一度曾推行零利率政策,如照此法推算,那么其股市的市盈率应趋向无穷大。看来,用银行存款利率来推算市盈率的人并没有考虑到股市的风险性,即风险报酬率。

最近还有人认为我国股市的市盈率并不高,原因是上市的股票中有2/3的股票不能流通,如果全部流通,则市盈率会降低。他们计算市盈率的依据为:市盈率=流通股的市盈率/3,并得出我国市盈率在15-20倍的理论。这种观点同样是荒谬的,我国并不缺乏全流通股的股票,但市盈率也不见得很低,而且从理论上讲,部分流通的股票因为流通股股东没有控股权,价值更低,而事实上我国控股股权每股的转让价格往往只是流通股市值的1/5-1/10.

随着上市公司造假案一桩接一桩的曝光,我国的上市公司首次面临到如此巨大的信用危机,IPO(首资公开发行)时靠包装,再融资时靠作假和大股东的友情赠送,表面上看中国上市公司亏损面较小,但如果把非公允的收益及作假的收益部分弃掉,则可能有一半以上的上市公司是亏损的。按周小川的说法,有1/3的上市公司已经空了。这就是泡沫的最大来源。

实际上,重组题材已经成为我国股市中最重要的炒作题材,庄家更是借机把重组股炒上了天,如亿安科技、中科创业等。据国信证券研究策划中心吴锋的统计,从1997-2000年深沪两市个股和板块的整体走势来看,重组股板块不仅远远地跑赢了大盘,而且也跑赢了许多板块。

根据笔者的统计,在1997年1月2日以前上市的514只个股中,从1997年1月2日到2000年12月29日的4年间,涨幅超过200%以上的个股达到182只,其中125只为重组股,占68.68%,占514只个股的24.32%。其中涨幅超过400%的个股达到63只,重组股为42只,占63只涨幅超过400%个股的66.66%。

我国证券欺诈的集中营

让我们来看郑百文的重组,尽管三联集团反复表白自己“在此次重组问题上不存在任何投机行为”,且三联集团总裁张继升也曾在一次采访时表示:“中国股市有大量的庄家,而且是暗庄,但三联将是一个‘明庄’,一个透明度极高的‘明庄’。”然而事实说明,三联集团不仅是明庄,而且也是暗庄。2000年6月至7月间,三联集团共从二级市场买进郑百文股票105.255万股,其中以个人股东账户名义买入的郑百文股票为87万股,盈利73.7万元。

此外,它还通过对郑百文的投机重组,获得了巨大的无形收益。一夜间,三联集团成了我国证券市场的“英雄”,通过对郑百文的重组,产生了比投入几亿甚至几十个亿广告宣传费都要广泛、且广告达不到的轰动效应。一些暗庄也借机趁火打劫,在二级市场上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投机狂潮。

以壳资源为目的重组充满欺诈,这是因为壳资源本身并不创造财富,它的价值主要由三方面构成:

一、“壳资源”公司的融资价值。

我国企业融资渠道相对狭窄,企业普遍存在资金需求饥渴症,具有融资渠道的上市公司也就成了许多企业猎取的目标。去年证监会出台的《关于规范重大购买或出售资产行为的通知》允许符合重大重组规定的公司配股或增发新股,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壳资源”公司的融资价值。

二、二级市场投机操纵价值。

由于我国的证券市场仍处于完善和规范阶段,使一些违规、违法的投机行为有了可乘之机。一些公司打着资产重组之名,操纵着公司二级市场的股价,典型的如中科创业、亿安科技等。

三、其他价值。

“壳资源”公司的其他价值包括利用关联交易、担保等手段与“壳资源”公司进行不平等交易,从“壳资源”公司抽血及再转让价值,如宁馨儿入主四砂股份抽血后,将其转让,从中获取收益。

重组方以巨额资产取得壳资源后,一般还要注入所谓的优质资产为上市公司创造利润,如山东三联付出3亿元现金、并注入4亿元资产来重组郑百文,这样的巨额投入当然需要回报,那么最常见莫过于利用二级市场炒作来取得回报。但这种方法往往充满了欺诈性,如内幕交易、虚假陈述、操纵价格等,《证券法》上的禁止性规定被违反了个遍。

这种重组欺诈的手法大致分为六种:

价格操纵。不论是从筹码集中度,还是从股东户数的变化来看,大部分重组股均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价格操纵行为。

题材操纵。所谓题材,说穿了就是庄家炒作一只股票的借口和理由,是庄家用以诱导中小投资者跟风从而牟取暴利的道具,是庄家事先设计的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和事先掘好的一口陷阱。

利润操纵。被收购和重组的上市公司为配合庄家运作用于拔高当期利润的不正当的会计手段(如少提折旧、少提坏账准备以及将庄家打入的资金虚构营业收入、联手坐庄将投资收益转入营业利润等)。

舆论操纵。为达到诱骗中小投资者跟风的目的,重组股的庄家们除为炒作的股票编织无数美丽的题材外,还必须向外扩散这些题材。在资讯时代十分发达的今天,庄家要达到这一目的确实不费吹灰之力,于是我们便看到了大量的网上传闻。此外,庄家还会利用一些股评家和咨询机构的市场影响力拼命推荐即将出货的股票。

内幕操纵。重组股的庄家们操纵市场,操纵股价通常是通过内幕交易和黑箱操作来实现。一般来说,重组类公司的内幕人士包括:被收购上市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收购方的高层人士、

财务顾问、二级市场炒作方,即所谓的庄家。

联手操纵。当一家机构操纵一只股票的资金不足时,往往会找一些关系密切的其他机构如民间机构、基金公司和证券公司等联手操纵。

典型的重组是庄家与上市公司的新东家合二为一,就像一根绳上的蚂蚱,上市公司伺机各种题材,与庄家配合默契。还有一些庄家在重组时大玩“空手道”,以拟受让的股权质押取得银行贷款获取股权转让金,将劣质资产包装成优质资产,再玩非公允的关联交易游戏,将上市公司包装成一家具有高成长性的绩优股。但这一切都是假的,都是为了配合二级市场而炮制出来的。

挤泡沫从重组股开始

庄家将重组股炒上天的同时也扭曲了股市的投资理念,广大股民“与庄共舞”,股价与公司业绩的大相径庭使得投资者逐渐丧失了关注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兴趣,庄家的意志、股票的概念、政府的政策以及市场中资金的供求关系往往比公司的基本面更能影响股票的价格。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严重扭曲的状况已经在市场中被广泛接受,并习以为常,而对上市公司基本面的情况却很少提及。

一个不注重公司基本面分析只注重机构实力的股市与“”又有何异?

目前A股市场最主要问题的欺诈和泡沫,欺诈推进了泡沫,泡沫诱发了欺诈。银广夏7个多亿的虚增利润使股值增加了70亿元。如此的暴利,怪不得庄家(包括与庄家合作的上市公司大股东)会不惜代价,一次次上演“垃圾换黄金”的好戏。可天下绝对没有免费的午餐,在上市公司“乌鸦变凤凰”的背后是庄家利用市盈率的“放大器”作用,牟取暴利的野心。

把资产从左手交到右手、从上口袋转到下口袋,从壳内到壳外、壳外到壳内,虽然从社会财富的总体来看并没有改变,但是对于某些人的意义却大不相同。

第5篇:炒股的盈利方法范文

新经济类股,与新经济相联系。美国在1999年热炒网络股时就使用“新经济”这个词。新经济包括新兴产业,具体说高端装备、网络、信息、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都属于新经济的范畴。传统经济如果与网络、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新技术深度融合,也会转型到新经济的范畴。

总理在这次“两会”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把一批新兴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总理还提出,要推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把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搞得红红火火。显然,发展新经济在这份政府工报告中具有重要的分量。

政府发展新经济的政策导向反映在股市上,就是近两年,特别是最近两个月,与新经济有关的创业板和中小板最先出现牛市行情,经过调整后又持续走牛,屡创历史新高,相关个股的股价成倍上涨。如全通教育股价最近一度高达219元,超过了传统产业贵州茅台的股价,令人感叹。

可以看到,近期互联网、互联网金融、云计算、大数据、软件、电商、物联网、车联网、在线教育、智能产品、三D打印、工业4.0、环保、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数字诊疗设备等类个股,都在轮番上涨。只要能踏准节奏,无论买其中哪一类股票,都有钱赚。如果总是觉得这类股动态市盈率过高,甚至把它们作为“黑五类”看待,而不敢参与投资或炒作,那就错过了一波赚钱的机会。

投资新经济类股并非没有风险,这类股调整起来也是很可怕的。周五创业板就大跌63.39点,跌幅3.15%。创业板目前的动态市盈率已高达80倍左右,确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这里可以拿纳斯达克的数据作比较。纳斯达克最近一度上了5000点,挑战15年前的高点,但目前的动态市盈率只有30倍多。这样比较,A股创业板的动态市盈率确实太高了,根本不值得投资,要参与的话,只能做短炒。

再看15年前纳斯达克的动态市盈率,竟然高达150倍,有的个股就更高,雅虎当时的动态市盈率高达1300倍,还有高达3300倍的个股。对这种情况,美国的许多分析家的结论是,新经济需要新的估值方法。现在,我们分析网络股也要有新的估值方法,即要看它的客户数和流量,看它的发展潜力和扩张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说,目前的创业板、中小板经过调整还有上涨的空间。不过要引为借鉴的是纳斯达克经历过的衰退期。

第6篇:炒股的盈利方法范文

比如,7月10日上市首日买人桂林三金的个人投资者人数为26510人,两周后,有82.4%的投资者亏损,整体亏损6480万元。首日买人家润多的个人投资者数量为25437人,两周后有99.5%的投资者亏损,整体亏损1.26亿。

针对这种情况,深交所对新股炒作保持高压态势,7月份以来,已向证监会上报了40多个异常交易账户,并对重大异常交易账户采取限制措施,这是否意味着新股不败的神话将终结?个人认为,炒新的神话可能终结,而打新却未必。

神话源于市场化偏低

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新股破发是正常现象。按照上海财经大学徐晓萍的研究,香港证券交易所2000~2005年的194家首发上市公司中,只有62%的IPO股票上市首日收益率为正,其余38%的新股并不能为新股申购者带来回报。而2007年在美国三大交易所发行上市的230只新股中,上市首日收盘即告跌破发行价的新股便有71只。

但是在国内,沪深交易所自成立以来共发行约1600只A股,其中99.5%的个股首日相对发行价格上涨,仅有O.5%的个股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为什么?这是因为中国的新股发行并不是完全的市场化行为,从而导致新股询价所形成的发行价与上市交易前集合竞价形成的交易基础价背离太大。

行政干预扭曲供求

这种干预主要是通过股票发行的大小限来完成。大小限是控制了上市公司流通股数量的结果。公司在上市时发起人持有的股份通常要有3年的锁定期,即从上市之日起3年后方可流通。这种流通权限售股票被称作“大非”。但若在上市前12个月内以增资扩股方式认购的股份,则可在公司上市1年后即可流通。这样的流通权限售股票被称为“小非”。这就是大小非的由来。2006年新老划断之后,再上市的公司都属于全流通公司,不再存在股权分置问题。

从理论上讲,这种做法是必须的,对公司的股价和经营都有益处。但是问题在于中国的上市公司国有股占有绝大多数,且数量巨大,从而使得上市公司首次IPO时发行的流通股份过小。

以中石油IPO为例,中石油的总股份约1830亿股,但是在A股发行流通了仅仅40亿股,约占总股本的2.19%。按照中石油的首日股价48.6元计算,中石油的市值高达1.7万亿元。如果中石油首日流通的不是40亿股,而是1000亿股,可能出现这么高的股价吗?答案是不可能的。在新老划断之后,所有上市公司几乎都是中石油的翻版,只不过程度有所不同罢了。比如桂林三金药业的总股本45400万股,而此次IPO发行了4600万股,约占总股本的10.14%。

由此,可以较好地理解新股发行中的怪现象:为什么新股上市很难破发?这是因为上市流通的股票量很小,流通股票占总股本的比例很少。规模很大的企业,却只有一点点的股票,人为地造成了新股的稀有和短缺,使投资者陷入了这些股票就是这个企业的全部股份的错误幻觉,暂时忘记了大小限所拥有的庞大股份。这种扭曲的供求关系是打新神话不败的根本原因。

询价制度不能真正发现价格

询价制度流于形式而不具备真正的价格发现功能。按照新股发行机制,新股发行价格是通过询价来确定的。初次询价确定新股发行的价格区间,累计询价确定最终的新股发行价格。问题在于在询价的过程中没有成交,即询价机构不需要根据自己所报出的价格来购买新股,新股的发行机制和询价是完全割裂分开的。这就意味着询价机构对于自己报出的价格没有真正的利益约束,所以导致了询价机构对于自己的报价很随意,甚至于为了自身利益可以有计划有蓄谋的报价,根据公司的基本面、根据股票的内在价值确定发行价就成了一句虚言。

题材炒作推波助澜

有题材又有条件,炒作为打新神话推波助澜。就像中石油IPO时,到处都是宣传中石油的伟大经营业绩,头上顶着亚洲最赚钱的公司的光环。但是我们买的是中石油这个企业吗?不,我们买的仅仅只是这个企业微不足道的约2%的股份。这个事实却是没有人提及的。

同样,这也为机构炒作提供了可能性和便利。人人都知道,因为资金的原因,盘子越小,越容易炒作拉升。以中石油为例,以发行价16.8元计算,40亿股是672亿元,1830亿股是30744亿元,哪个盘子更容易炒作?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中石油的盘子还是大的,像桂林三金,发行价19.8元计算,4600万股约9.1亿元,相对于动辄几十亿元资金的机构,都很容易拿来炒作一番的。

炒新风险高

我国目前所使用的新股价格形成机制是询价制,而配置机制则是今年新股发行改革的重点,由原来的以资金为导向的分配机制改变成了现在由账户为导向的分配机制,这使得首日炒新无可奈何花落去。

在今年新股改革前,新股发行的配置机制主要是以资金为导向,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网下配售和网上申购,利用自身的资金优势来获得新股。而今年的新股改革,首先将网下配售和网上申购的参与对象分开,二者只能选一,参与网下配售则不能参与网上申购,参与网上申购则不能参与网下配售,限制了机构投资者获取新股的渠道。同时,限制了每个网上申购账户的上限,即不超过本次网上发行股数的1‰,这两项措施大大限制了机构投资者申购能力。

第7篇:炒股的盈利方法范文

根据业绩预告,2008年年报亏损的A股公司至少为240家,也就是说,A股亏损面已超过15%。截止2009年4月9日,已披露年报亏损的A股公司仅有72家,也就是说,至少还有168家亏损公司将在最后20天披露年报。事实上,将大量垃圾公司的年报披露时间推后,有利于帮助股市在金融危机最艰难的日子里“维稳”,延后释放“垃圾年报”的利空,可以有效分散市场压力。

此外,截止2009年4月9日,已披露年报微利的A股公司为120家。所谓“微利”公司是指年度每股收益不超过5分钱的上市公司。可以想象,最后20天,除168份“亏损年报”外,可能还有更大量的“微利年报”披露。

很显然,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8年度报告必将创下两个历史记录:一是亏损上市公司家数将创下历史最高记录;二是微利上市公司家数也将创下历史最高记录。因此,可以预料由2008年业绩支撑的沪深A股平均股价将会大打折扣,如此糟糕的业绩预期将无法支撑大盘平均市盈率走高。

2008年10月28日,当上证综指创下自2006年9月12日以来的最低点(1664点)时,沪深A股的平均市盈率分别为14.44倍和14.70倍。当天,香港主板的平均市盈率为6.04倍。

然而,2009年4月9日,上证综指收于2379点,沪深A股平均市盈率分别高达19.43倍和25.75倍。当天,香港主板平均市盈率仅为9.82倍。

2007年10月16日,当上证综指抵达6124点的历史最高点时,沪深A股的平均市盈率为71.44倍和76.15倍。当天,香港主板的平均市盈率为23.48倍。

也就是说,目前中国股市的平均市盈率已达到香港主板2007年大牛市顶峰时的平均市盈率。

试问:中国A股市场平均市盈率还有机会“炒”到70倍之上吗?回答是绝对否定的。

首先,中国股市“全流通时代”的到来,以及大规模创业板的推出,还有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等“做空”机制的推出,必将从供给上满足投资者的需求,从而有效压制住人为疯炒的平均市盈率。

其次,IPO发行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必将提高新股申购中签率,并将有效压缩二级市场新股疯炒空间,从而还原股价反映公司投资价值的市场属性。

第8篇:炒股的盈利方法范文

尽管价高,但还是受到追捧。发行公告显示,海普瑞网上定价发行的中签率为1.2475%,超额认购倍数为80倍。网下配售结果也显示,大机构蜂拥而至。

高价如何诞生

据分析,海普瑞之所以能高价发行,是因为该公司是医药细分行业的绝对龙头,产品规模在国际上也算是最大的,而且最近两年具有极高成长性,募股资金到位后,业绩仍有成长空间。

分析师指出,海普瑞定价奇高与招股书声称的“公司同时取得美国FDA认证和欧盟CEP认证,是国内唯一取得美国FDA认证的肝素原料药生产企业”密切相关。

招股说明书显示,海普瑞2008年的销售收入为4.35亿元,净利润1.6亿元;2009年销售收入增长至22.24亿元,净利润高达8.09亿元,分别增长411%和406%。

高成长的业绩备受分析师的推崇。中金公司报告称,以148元的发行价计算,该公司2010年的市盈率为42倍,低于中小板医药板块的平均水平48倍,而2011年的市盈率为29倍,低于平均水平37倍;更是低于创业板制药公司2010年59倍、2011年46倍市盈率的水平。

在此前的路演中,一些机构询价远高于现在的发行价,最高甚至报到了230元,平均报价也在170元左右。

对此,海普瑞董事长李锂在网上路演时解释说,148元的发行价是根据询价情况由主承销商和发行人协商确定的。公司董秘步海华表示,出于对投资者负责的角度考虑,而将发行价定在了一个较合理水平。

暴富神话再演

高发行价成就了又一个暴富神话。海普瑞的实际控制人、毕业于四川大学的李锂和李坦夫妇就此跃升为中国内地的新首富。

李锂、李坦夫妇合计持有海普瑞2.88亿股,以发行价计算,其身家为426亿元,超过身家396亿元的比亚迪掌门人王传福。

国际投行高盛也因海普瑞上市而大赚一笔。招股说明书披露。公司第三大股东为GSPharma,持有公司4500万股,占公司股份的12.5%。GSPharman为GSDirect旗下全资子公司,而GSDirect系GSGroup(高盛)的全资子公司。也就是说,高盛通过GSDirect持有GSPharma的全部股权。  2007年9月3日,GSPharma投资491万美元,成为海普瑞的第三大股东,持有海普瑞药业1125万股,占12.5%的股权比例。GSPharman对海普瑞的投资全部来自其母公司的自有资金。

2009年,海普瑞利用2.7亿元未分配利润进行扩股,总股本由原来的9000万股扩至36000万股。GSPharma持有的股份也相应扩大到4500万股。以148元发行价计算,GSPharma持有的股份账面价值高达66.6亿元,与投入成本相比,盈利将非常丰厚。

疑似概念炒作

对于148元的价格是否合理,市场质疑声四起。有市场人士认为,虽然海普瑞的质地很好,但这么高的股价主要还是基于概念的炒作。其总市值将超过云南白药,完全可以在主板市场上市。在中小板上市,则享受到了成长性、高科技股的溢价,加上总股本比较小,满足了市场炒作成长陛和高科技概念的需求。

东方证券分析师认为,海普瑞73倍的发行市盈率偏高。根据蕴利预测,公司2010、2011、2012年实现摊薄后每股收益3.18元、4.43元、6.07元。以2010年盈利预测的40-45倍市盈率计算,合理价格区间为127-143元。

长江证券分析师表示,海普瑞是民营控股的全球肝素原料药龙头企业,可以给予较高估值,但并非是148元,价格区间应在96-112元,对应2010年市盈率30~35倍。

有媒体还质疑海普瑞招股说明书涉嫌“陈述问题”。招股书称,公司同时取得美国FDA认证和欧盟CEP认证,是国内唯一取得美国FDA认证的肝素原料药生产企业的。但事实上,国内至少有4家肝素原料药厂商都已获得FDA认证。而FDA认证的唯一性是关系到未来海普瑞议价能力、肝素钠产品产能及行业稳定地位的重要因素。

更有观点指出,高价发行是上市保荐人的惯用手法,在企业成长最快的时候包装上市,把故事讲足,从市场大笔圈钱。然后再通过高送转等手法,进一步增加原始股东的财富。一旦高增长光环褪去,股价就失去了支撑,套住的将是大批中小投资者。

透支未来增长

目前市场炒作中小盘股之风日盛,不仅是发行价屡创新高,新股上市后还会被进一步炒高。市场正以炒作高价股为乐。

4月21日,创业板新股碧水源一上市便成为A股市场第一高价股。资料显示,碧水源专门从事污水处理与污水资源化技术开发应用。其拥有的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是污水处理技术中的一种,可以将污水一步到位地处理成高品质再生水的新型高端技术。碧水源在国内竞争对手较少,主要竞争对手是国际知名企业GE、西门子。

国内机构投资者对该股趋之若鹜,使得碧水源网下申购的获配售比例仅为0.846%。最终有200家机构获得了配售。

碧水源登陆创业板后,开盘便大涨110.14%。当天收盘时的涨幅高达120%,报收151.80元,成为创业板中第4只百元股,也是A股第一高价股。其后两日,该股继续上涨,截至4月23日,以涨停价166.99元收盘,按照2009年业绩计算(摊薄后的每股收益为0.73元),对应的市盈率高达229倍!

公开资料显示,在第一天的疯狂中,机构未有参与,追捧的多是散户和游资。

警惕泡沫风险

海普瑞上市首日很可能成为A股市场股价和发行价的“双冠王”。但“双冠2E"的诞生并不值得庆贺,因为这凸显了市场的狂热和不理性,泡沫正越吹越大。

新华基金认为,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和力度不断加强的政策调控,导致投机资金追逐小盘题材股,尽管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这些股票的估值已严重脱离成长性,结构性泡沫已现。

中金公司研究报告认为,在中国经济寻求结构转型、增长方式转变的背景下,充斥市场的投机资金对传统行业缺乏兴趣,转而大举追捧代表转型升级方向、增长相对确定的中小盘股。而且,随着房地产行业持续受到政策打压,股市投机资金可能更加充裕,进而使得中小盘股估值高企的状况有可能继续下去。

第9篇:炒股的盈利方法范文

有的投资者认为股市是勤劳者的乐园,只有焦头烂额、忙忙碌碌地分析、研究和频繁操作才可能取得成功。其实,这是一个大错误。他们常有这样的感觉,对于股市倾注了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整天忙忙碌碌,却依然难以应付市场中那么多的信息,无法了解那么多的股票,还有不断出现的规章和投资新品种。他们总是试图把握一切,但换来的只是精疲力竭。

奥卡姆剃刀定律的出发点就是:大自然不做任何多余的事。如果你有两个原理,它们都能解释观察到的事实,那么,你应该使用简单的那个,直到发现更多的证据。对于现象最简单的解释往往比复杂的解释更正确。如果你有两个类似的解决方案,选择最简单、需要最少假设的解释最有可能正确。一句话:把烦琐累赘一刀砍掉,让事情尽量保持简单! 根据奥卡姆剃刀定律,投资者必须要简化自己的投资,要对那些消耗了我们大量金钱、时间、精力的事情加以区分,然后采取步骤去摆脱它们。

剥冬笋

目前沪深股市有将近1400家上市公司,我们可以假设:如果投资者将每支股票分析一遍的话,按照一分钟分析一支股票计算,则需要23个小时左右,一天的时间不吃不睡才能看完所有的股票,可是一天之后,行情又将出现新的变化。那么,应该如何应对这种难题呢?有位姓郭的老股民在剥冬笋皮时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想到股市中的这么多上市公司,为什么不能用剥冬笋的方法来减少目标范围呢?

老郭逐一“剥”去亏损股、高价股、老庄股、业绩一般、喜欢圈钱的股和存在上市公司资金被大股东占用现象的股票,等等;经老郭这么“层层剥皮”,原来的近1400多支股票仅剩下了30支。此后,老郭只注意这些股票,由于老郭对这30支股票方方面面的情况了如指掌,盘中稍有异动,就能准确作出分析判断,并迅速实施相应的投资决策。因此,即使在股市行情低迷的市道里,老郭也常常能骑上短线黑马。老郭的“剥皮”炒股法其实就是运用了奥卡姆剃刀定律,从而顺利解决了自己的选股难题。

“远离”股市

在日本的古代围棋历史中,长期存在着四大门派,分别是本因坊、安井、井上、林,它们是古代日本围棋界运转的中心,如同武侠小说中的少林、武当等门派一般,几乎所有的日本围棋名家都归属于其中。传说400年前,有位年轻的棋手救了当时的本因坊掌门人,掌门人问他需要什么回报,那位年轻棋手提出想学习下棋的诀窍,希望能更快地提高棋艺水平。本因坊掌门人告诉了他一个最实用、最简单的诀窍:眼睛和棋盘保持一定距离。后来,这位年轻棋手果然实力大增。

因为,下围棋时,眼睛过于靠近棋盘,是一种很不好的对局习惯。眼睛离棋盘太近,就无法使棋盘全部进入自己的视野,当然也就只能是关注局部了。看过专业棋手比赛的人都知道,他们的坐姿都很端正,和棋盘保持一定距离。因为他们的头脑中已经渗入了这样的意识,那就是必须要时刻观察全局的变化。

最简单的看盘技巧其实就是远离股市,不要天天看盘。苏轼的《题西林壁》中有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恰恰道出了一些天天认真看盘的投资者,却认不清趋势发展方向的真正原因。所谓:“距离产生美”,这些身在股市中,却没有取得理想收益的投资者,不妨和股市保持一段距离,你会更加容易地发现股市真正的本来面目。

“三不管”

很多投资者之所以操作不好自己的股票,原因就在于“杂念”太多,顾虑太多,前怕狼、后怕虎,结果左也不是、右也不对,犹犹豫豫,最终导致投资失误的产生。

股民华文科,自从进入股市以来,其资金市值一直迅速增长。他的成功经验就遵循了自己独创的“三不管”炒股准则:不要管自己赚多赚少;不管指数是多是少;不管股价曾经的涨幅或跌幅是多是少。

华文科认为:炒股只要管趋势就行了,对于个股的炒作应该建立在对趋势的准确研判基础上,当确定股价的趋势向上时,无论已经盈利多少,都应该坚决持股,争取获得最大化利润;当确定股价的趋势向下时,无论已经亏损多少,都应该立即斩仓出局,防止损失的进一步扩大。他的“三不管”炒股准则帮助他抛弃了各种操作上的“杂念”,将注意力集中在趋势的研判上,因而使得投资收益蒸蒸日上。

“独孤九剑”

股民柳骏麟刚刚进股市的时候,其他什么也不懂,只会看看价格和成交量,那段时间,他时赚时赔,总体上盈亏相当。后来,他学习了K线投资理论,投资成功率迅速提升起来,投资收益增长得也很快。他很高兴,决定再多学些投资理论来更好地提高投资水平,争取在股市中获取最大的收益。

但是,令人奇怪的是:随着柳骏麟学习的理论越多,其投资水平却反而下降了。这么多的理论不仅没帮助柳骏麟盈利,反而使得他常常犯糊涂。就像开钟表店的人一样,钟表多了反而不知道准确时间了。

后来,柳骏麟放弃了其他所有的理论和技巧,专心研究K线理论,并且将数百种K线形态浓缩成9种K线技巧,他将其取名为“独孤九剑”,此后在实际投资过程中,他只注意看价格和成交量,并运用“独孤九剑”进行操作,取得非常不错的收益。

事实上,股市中的所有技术分析只来源于两种元素,那就是价格和成交量,几乎所有的技术分析方法、技巧、指标和形态等都是从这两个元素派生出去的。这两个元素就像是计算机里的“1”和“0”,或者类似于太极中的两仪。其中价格中可以分出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和最低价,成交量和价格相乘可以得出成交额,然后在此基础上生成各种各样的指标、走势、形态,等等。而投资者往往重视对各种技术分析的表面结果进行分析,却恰恰忽略了最基本的价量因素,结果导致分析的效果升值甚微。而柳骏麟在技术分析上的“返璞归真”,终于使他能再度笑傲股海。

利润分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