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范文

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精选(九篇)

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

第1篇: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高中生; 不良从众心理与行为现象; 原因分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1-007-001

从众心理与行为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在高中生中尤为常见,一些不良的从众心理与行为不仅会使学生个体缺乏创造精神,产生墨守成规的思想,而且也会使班级不良的风气蔓延,影响整个班集体的凝聚力,因此,研究高中生的不良从众心理与行为现象,并探讨其成因,对班主任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中生不良从众现象的具体表现

所谓从众,就是在社会群体或团体的影响和压力下,个体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即通常所说的“随大流”或“人云亦云”等行为。高中生不良从众现象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盲目攀比,消费从众

近年来,高中校园里各种盲目攀比、奢侈品消费过渡之风盛行。追求名牌,讲究排场俨然已经成为存在于高中生群体中的一种不良风气,即便是囊中羞涩,也要打肿脸充胖子。

2.盲目崇拜,学习从众

高中生在学习上的不良从众现象表现为对消极的学习态度、急功近利的学习目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及拖拉的学习行为等的从众。

3.盲目追随,道德从众

高中生道德行为上也存在着比较普遍的从众想象。例如,在面对校园中乱抛乱扔,随地吐痰,满嘴脏话,甚至是旷课、考试作弊、上网、夜不归宿等严重违反高中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行为时,有的学生盲目追随,进而形成道德从众现象。

二、高中生不良从众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

高中生的不良从众现象的出现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的,班主任只有找到这些原因,才有可能对症下药,走进学生的心灵,来矫正这些不良的从众现象。高中生不良从众现象的产生原因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

1.高中生个体的心理因素的影响。我国高中生年龄一般在15至18岁,这是人生的一个由青春期晚期向青年初期过渡的时期,他们的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等理论思维不断发展,但仍需要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做支持。有独立思考能力、具有探索性求异心理的学生不会轻易从众,而那些有自卑心理,对自己缺乏自信的、有悲观心理,对一切抱消极态度的、胆小怕事的、感情脆弱的学生,他们往往情绪不稳定,自尊心与好胜心过强,容易偏激,世界观不明晰,缺乏扎实的实践基础,耐力不强,往往在自觉与不自觉中表现出从众心理与行为。

2.高中生认知能力、文化知识、生活阅历、社会经验等的影响。有些学生认识能力较弱,缺乏判断力,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无所适从,因而便有了从众倾向。而对于文化知识不够丰富,生活阅历较浅,社会经验较少的高中生来说,在群体一致性的压力下,他们选择从众即是寻求一种试图解除自身与群体之间冲突、增强安全感的手段。

3.家庭教育思想与社会道德氛围对高中生的影响。有些学生从小就受家长的某些“暗示”,如“入乡随俗”、“随遇而安”、“人家怎样你也怎样”、“不要标新立异”等等。在这些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他们在遇事时会不自觉地产生从众的心理习惯。

4.周围团体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高中生周围存在一个不良团体,在学生不良习惯的相互影响中,从众的现象比较多,因为高中生的判断有时容易出现偏差,很多时候他们认为班主任会“枪打出头鸟”、法不责众,比如,平时学生抄作业,考试时作弊等现象时有发生,这是对自己不自信的一种表现,也是一种很盲目的从众心理,这部分学生有一种少数服从多数的心理。

三、高中生不良从众心理的矫正策略

不良从众现象不仅会对学生个体有影响,而且,这种频繁的不良从众现象对班风、学风建设极为有害,班主任可以采用以下四个方面策略进行矫正:

1.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增加班集体凝聚力

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勤奋、求实、进取的良好班级氛围,可以增加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增加了班集体的凝聚力,使学生产生积极从众现象,自觉地约束自己以维护班集体的形象和利益。

班主任可以有意识地通过班会、黑板报等舆论阵地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树立起积极的舆论导向和行为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在正确的导向和群体的压力下,会自觉地修正自己的态度与行为,使之与团体趋于一致。

2.培养高中生独立个性,避免盲目追随

班主任的教育教学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要努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为学生创设思考问题的情境,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这是从根源上消除学生不良从众心理与行为的关键。

很多心理学实验研究表明,具有独立个性、良好自我观念的人,自我评价较高,自信心较强,具有较强的判断果断性,他们的从众率较低。因此,培养学生独立的个性和立场独立性的认知方式有助于避免盲从。

学生只有认识到自我存在的价值,相信自己,才能逐步做到不盲从、不迷信,坚持自己的正确主见。不断克服从众心理的消极因素,从长远上来看,也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3.建设良好的学生干部团队,促进个体成长

每个高中生都会寻找和加入一个“属于自己”的群体以获得归属感、友谊和情感支持。班主任要重视班干部的挑选与培养,抓好班级干部队伍的建设,使学生干部在团体中以身作则,带头服从班集体的规范,成为从众心理与行为的“领头羊”,以正面形象影响着班集体成员的每一位成员。

4.言传身教,正确引导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班主任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以身作则,并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达到言传身教的效果。此外,班主任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正确引导,如面对学生的攀比行为时,将学生的攀比心引导到积极的方面,养成节俭、勤劳、自立的良好习惯,潜移默化地矫正学生的不良从众心理与行为。

班主任正确认识高中生不良从众心理与行为,掌握其成因,做到对症下药,就可以趋利避害,不仅矫正不良从众现象,还可以营造良好的群体氛围。

参考文献:

[1]钟志农,刘鹏志,周波.《高中生心理辅导案例解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第2篇: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 积极从众心理 班级管理 心理暗示

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5]。通俗地说,就是别人怎么我就怎么样,俗称“随大流”。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从众现象主要体现为:个体由于特定群体的价值导向压力或者群体的某种奖惩手段而做出的心理妥协现象。大学生群体年轻、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他们常常急于表现自我,显示与众不同,但是他们心智不成熟,很容易会在自己的认知、判断上表现出符合公众舆论或符合其所在的校园文化氛围的行为方式[2]。这就是校园中的从众现象。利用大学生的积极从众心理做好班级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同时是积极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行为规范,形成良好班风的重要契机。

一、大学生从众现象分析

大学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生活在校园之中,但学校又不同于完全的社会。在这里,他们年龄相仿、心理相似,共同生活在一个人口密度较高的区域,共同成长成熟,共同学习生活[2]。因此,在行为模式和价值观上很容易相互模仿学习和跟随,从而产生从众心理和从众行为[2]。在班级中,学生通常的从众现象分为积极从众和消极从众。积极从众,比如学习从众、纪律养成从众、诚信考试从众等;消极从众,比如攀比从众、旷课从众等不良现象。

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从众现象主要来源于:(1)群体性因素。学生大部分时间都会生活在学校中,他们在学习、集体活动中通常都会以班级为单位。由于班级群体规模大、凝聚力强[3],当群体意见趋于一致性时,往往促使个人产生从众心理,产生从众行为。(2)情景因素。从众“在客观或心理上模糊的情境中,人们自觉不自觉地以他人的确定行为为准则做出与他人一致的行为或行为反映倾向”[4]。情境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增强了人们对他人确定行为提供的信息的依赖程度,从而导致从众心理的发生。(3)个人因素。这主要体现在学生接受的家庭教育、个人人格特征等方面。有些学生性格比较内向,做事没有自信、缺乏主见,在受到群体的无形压力时,容易违心地产生与自己意愿相反的行为。

当然,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在班级中,从众的积极表现方面:有助于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有助于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形成;有助于学习他人经验,避免盲目自信;有助于规避风险和取得进步。在班级中,消极的方面主要是不利于个性发展,扼杀创造力与创新能力,使人没有主见,墨守成规,甚至有时候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二、将积极从众心理运用到班级管理中

社会学家詹姆斯・科尔曼认为,从众是理。他认为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其成员经过理性的权衡后将自己行动的部分控制权转让给了他人[1]。在班级管理中,运用大学生的理性,暗示积极从众。

1.运用积极从众心理前提―做好班情分析

做好班情分析是做好一切学生工作的基础前提。班级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最重要的学习场所,每个大学生都希望能够在各个方面融入到班级组织中。做好班级情况分析有助于了解每个同学所处的集体心理位置,有助于找到班级心理舆论中心,有助于将积极从众心理作用发挥到最大。

2.运用积极从众心理做好班级管理

从众心理既可带来积极作用,又会产生负面作用,高校辅导员应该充分利用从众心理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构建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第一,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加强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和熏陶。和谐、宽容、重教、重人的大学文化氛围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极大的推进作用。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举办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良好的校风使学生进校便感受到无形的学习竞争压力,产生认同感,增强从众效果,形成良性循环。

第二,发挥优秀“朋辈”作用,由点带面,做好传帮带作用,逐步形成积极从众心理,形成健康积极向上风气。大学生初入校园,接触最多的是学长、老乡、奋斗在一线的年轻的辅导员们,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对大学生的价值导向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要充分发挥优秀“朋辈”的作用,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大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判断是非能力,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独立性、自信心和意志力,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4]。

第三,重视“官方组织”和“民间组织”,引导线上、线下舆论导向,号召阳光跟帖。在班级中,官方组织就是指团支部、班委的选举建立。团支部、班委是一个班集体精神力量的核心,选好、用好、培养好学生干部,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有助于学生产生积极从众心理,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民间组织是指由于兴趣爱好或者地域原因而逐渐形成的组织。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善于引导民间组织的舆论领导人,使其发挥积极模范作用,使群体风气逐步趋于一致,形成积极从众心理趋向。

做好学生的心理引导,加强心理暗示,利用学生的积极从众心理做好班级管理。良好的班风是在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抓住一切机会,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慢慢培养并形成这种班级精神,班级自然而然就成为他们的精神之源[3]。

参考文献:

[1]吕信恩.从众心理在大学生道德自律养成中的应用研究[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

[2]李君亮.从众心理: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入点[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2(3):65-67.

[3]邵敏.班级管理巧用“从众心理”[J].科教导刊,2012,11:161-162.

第3篇: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范文

非常态民愤具有较大社会危害性

民愤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特定人所为的特定行为严重背离社会的公序良俗及善恶标准,导致群情激愤:二是民众本身对特定人及其特定行为存在歧视、偏见、仇恨等不理性态度形成民愤;三是新闻媒体有倾向性的报道,无形中引导民众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共识,产生民愤;四是个别人为了达到特定目的,利用一些非正当手段如欺骗、收买、拉拢、威胁等,使一定数量的人针对特定人及特定行为表达民愤。因前两种原因而产生的民愤,可视为常态民愤,而后两种原因产生的民愤是非常态民愤,民众情绪的形成更多的是由于外界因素的引导,甚至是被欺骗或被利用。这种民愤中包含的正当性成分较少,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

从民愤产生的原因可以分析出民愤的特点:一是民愤往往缺乏理性。民愤是一种大众情绪的彰显,具有很强的情绪化色彩。民愤之下的民意,体现的是人们依赖于自身的价值观、道德观所做的判断,由于民众对具体的法律认识不甚理解,因此往往不能从法律角度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能遵循法律思维。 二是,民愤具有不稳定性。民愤是一种冲动的愤怒情绪,体现为一时的情绪爆发,具有时效性。当时空发生变化时,这种情绪化的认识也会因为情绪变化而发生改变。三是民愤之下的民意表达体现了民众法律意识的提高。民愤之下的民意往往要求司法机关从速从重处罚罪犯,期望法律、法官能为民做主,伸张正义。这种期望,充分表达了民众寻求法律途径维护权益的意识。民愤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在处理刑事案件时既不能不考虑民愤,也不能完全受其左右。因为有的民愤的确能反映出罪犯造成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及其恶劣的社会影响;但有的民愤几乎是一种非理性的情绪表现,缘于对法律的无知和对案件真相的误解或别有用心之人的利用。

过度考虑民愤会让司法公正陷入尴尬境地

民愤一方面确实能够有效监督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因为有民愤存在,表明案件、关心司法,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会加倍谨慎,依法行事,不敢徇私枉法。但从另一个角度讲,法官为了追求裁判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统一,一味地迎合民众,而不考虑案件事实与法律规定,很容易使民愤对司法公正产生负面影响,从而使法律的天平出现不当倾斜。实践中,有些司法机关为了给民众一个满意的答案,迎合民愤,受民愤左右,造成了冤案、错案,有的甚至联合当事人做起了假案,严重破坏了司法公正。

民愤对司法公正产生负面影响的危害是非常大的。首先,民愤使司法机关作出了不公正的裁判,司法机关在裁判时必然会使合法权益受到不当侵害,这种侵害不仅是人身自由的限制或剥夺,甚至是生命的剥夺,是无法弥补与挽回的。其次,民众会丧失对法律的信仰。司法机关因为迎合民众,听从民愤,作出了有损公正的裁判,一旦真相大白,民众对法律和司法机关大失所望。民众可以因为误解而犯错,但民众会认为司法机关和法律应当明辨是非,依法行事,是不能犯错的;民众可以原谅自己,但很难原谅法律和代表法律的司法机关。因此,民众会质疑法律的权威性和公正性,甚至放弃对法律的信仰。

排除民愤的负面影响根本在于提高民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排除民愤的负面影响关键取决于司法机关、民众和媒体。

对于司法机关来说,要坚持司法独立原则。首先,司法机关应排除一切干扰,保证司法公正,尤其应排除行政权力的干涉。从现实角度来看,行政与司法体制设置的不恰当,使我国司法机关独立司法的职能受到了严重破坏,民愤一旦引起行政机关等其他国家机关的注意,就会对司法机关施加外在影响,这种影响往往带有倾向性,导致舆论绑架司法,从而破坏司法公正。其次,在坚持司法独立的同时,司法机关尤其是法官应行使好自由裁量权。民愤往往缺乏理性,具有不稳定性,但是民愤在某些情况下能够反映出犯罪行为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和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因此,民愤可以作为酌定量刑情节。司法机关应谨慎对待并认真分析民愤产生的原因,不能“一刀切”,既不能将所有的民愤看做是刁民作乱,无视人民对正义的呼唤;也不能一味迎合接受,使自己成为多数人实施暴力的工具。第三,司法工作人员坚持司法公正,应强化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民愤面前,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也想尽快弄清事实真相,给老百姓一个交代。然而实践中,许多案件不能在短期内告破,甚至案件侦破向前推进的每一步都很艰难。在这个较长的过程中,群众会对司法机关产生暂时的不理解和怀疑,司法机关应该学会忍耐和承受。第四,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应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能够做到在民愤面前保持冷静,坚持理性思维;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既不对民愤置之不理,不关心群众所想,也不能凭主观,偏袒任何一方。要以对当事人、法律和国家负责的高度责任感,作出公正裁判。第五,司法工作人员要排除民愤的负面影响,有效化解民愤,就必须坚持司法公开,扩大公开的范围,“信息的不完全以及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都会导致相当数量的民愤不能代表完整的民意。”

对于民众来说,民愤发于民众,要有效的化解民愤,减少民愤的非理性因素,必须关注老百姓法律意识与法律素质。有了较强的法律意识,知道应该通过司法程序维护权益,获得公正裁判,这的确是进步。然而,有的老百姓法律意识有了,法律素质却不具备,法律知识欠缺,未养成法律思维,不能从法律理性的角度作出判断,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因此,化解民愤,普法工作非常重要,在民愤产生之前或产生之初,基层群众组织如果能够给群众提供符合法律精神的指导,及时普及相关知识,则可避免群众过激的言行,疏导与化解民愤,减少民愤的非理性认识,从而排除民愤的负面影响。

排除民愤的负面影响,媒体也应当进一步约束和规范自身行为。新闻媒体依靠舆论的力量,对司法公正进行监督,其效果是明显的。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有部分媒体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以舆论监督的名义对某些案件刻意炒作,严重误导群众,导致民愤产生,影响司法公正。因此,媒体应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提高职业素质;应当约束自身行为,不能夸大和篡改案件事实;在司法机关未作出裁判前,不要作过多的、带有倾向性的报道或评论;要强化司法报道的专业化。现在,记者“网民化”现象严重,“记者对社情民意的了解掌握越来越依赖于、局限于网络,于是记者就无意中制造出舆论幻想:网民的关注点实际上就成了社会的热点,网民的观念实际上就变成了公众的观念。”这是舆论绑架司法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第4篇: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范文

摘要:近年来,山寨一词频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从山寨产品到山寨文化,是经济行为到社会文化的升华。山寨文化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系列不规范的,不受政府管束的民间性、规模性、群众性模仿、创新性活动的社会现象的概括。是一种草根文化,平民文化。山寨文化之所以能够深受大众追捧,广为流传,必然有其深层次的社会根源。在大众消费心理的视野下,山寨文化满足了人们的奢侈消费、自娱自乐、追求个性、模仿创新的心理诉求。

关键词 :山寨文化;消费心理;影响

从山寨手机产生以来,生活中的各种山寨产品犹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风靡一时。而山寨一词也成了当前最热门的网络搜索词之一。山寨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身上被打上了草根创新、群众智慧的烙印,彻底颠覆了传统的行业潜规则。山寨文化在媒体与网络的传播及推波助澜下,已经成为时下大众流行文化中的领军者,渗入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山寨文化

“山寨”一词,出自粤语,民间说法为盗版、仿制。山寨现象是由民间IT产品的仿制开始的一种产业现象,一般从小作坊起步,快速仿制国内外各领域内的高端品牌。常见的衍生词汇有山寨手机、山寨明星等。

山寨文化是经济行为到社会行为的一种升华,是指山寨产品经过一系列的策划、包装、营销、推向市场的过程中,在社会上被公众所关注并引发争议的一种文化现象。山寨文化从产生到渗透到生活中的各种领域,其力量不可谓不强大。如今的“山寨”,已俨然发展为市场经济现实下一支野蛮生长的文化异军。

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来理解“山寨”:其一是物质层面即山寨产品,山寨产品在我们的生活中随手可见,在我们大众消费市场里大肆地充斥着;其二是精神层面即山寨文化,这是包括由山寨产品而折射出的一种当代社会大众的心理感受、审美趋势、思想涌动及新建的价值观等;其三是行为层面,即主流文化的应对方式及法律法规对山寨产品涉及的知识产权等问题的规避。

二、山寨文化流行的社会原因

近几年,山寨文化从山寨产品中衍生,从物质领域到精神领域,并且一直保持强劲的势头,这并不是偶然发生的,其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

1.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为其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在过去的30年,尤其是21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都有了显著的提高。经济实力的增加为消费水平提供了物质基础,人们更多的是去关注精神生活。精神生活改善了大众的生活质量,这就为山寨文化盛行的主要原因。人们购买商品时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选择,相对购买国际大品牌高昂的正品而言,山寨产品以其低廉的价格、相似的外观、强大的功能性受到大众追捧。

2.大众传播媒介为其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山寨产品刚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时,并未引起广泛关注。随着山寨明星陆续出现在电视台节目中,山寨这一形象迅速得到了大众的关注。2008年12月2日,一贯以严肃、权威著称,居庙堂之高的央视新闻联播关注山寨现象,称“山寨”一词已经从经济行为逐渐演变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新闻联播的关注表明由民间自发产生的山寨文化进入主流媒体的视野当中,而随后而出的各种山寨电影、山寨节目则借助大众传播媒介而迅速走红。尤其是以传播速度最快的网络为凭借的各种山寨节目,其受关注程度前所未有。

3.主流文化中话语权的垄断与大众表达意识的觉醒是其社会基础

山寨文化不同于主流文化,它来自于民间的草根阶层,是一种民间文化或者说是一种草根文化。从深层次说,它的产生实际上是对精英阶层长期把控话语权行为的极度不满。而它能够迅速蓬勃发展的社会原因是精英阶层所传达其意识形态的文化产品无法真正表达大众的心声。

4.人们追求娱乐和需要宣泄是其产生的社会心理原因

当代社会是一个全民娱乐的时代,我们即使娱乐的提供者,也是娱乐的对象。山寨文化的娱乐性通过大众传媒媒介的传播,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纷繁的娱乐性因素,让我们在现实中的产生的社会压力得以疏散,缓解了我们浮躁的心理和烦闷的状态。

三、山寨文化与大众消费心理

1.满足了大众想象性的奢侈消费心理

消费社会的时代到来,人们购买的不仅仅是商品使用价值,更多的是对商品的符号消费。商品的符号表现为风格、特权、奢侈和权力等标志。而山寨文化的出现对于这种盲目的符号消费既是一种亵渎也是一种嘲讽。在一种对模仿符号的真实性消费中,完成了对商品符号的想象性消费。山寨之妙在于它不仅满足了消费中奢豪的欲臻与幻想,同时又满足了人们膨胀的购买欲,让使用者可以随心所欲地消耗这种豪奢的产品,而不必战战兢兢地花费。换言之,山寨让人们可以用对待“物”的方式来对待自己手中的产品,而不是以“神”的方式对待它。奢侈商品以它尊贵的品质、高昂的价格、独特的个性成为凌驾于人们生活之上的。高高在上的神圣物品,一般消费者只能可望而不可及。而山寨产品却可以把人们从这种怪异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2.满足了人们自娱自乐、娱乐大众的心理文化和娱乐

生活需要娱乐,现实社会中产生的压力、焦躁情绪需要娱乐来宣泄。很多主流文化和高雅文化还没有覆盖到广大群众。或者说主流渠道提供的产品和文化服务还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因为我们不能要求央视满足所有人的要求。但也应该容许不同的声音,进行自己的表演。“山寨文化”作为一种平民性的“草根文化”,正满足了人们休闲娱乐的文化诉求。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自得其乐,受众在接受山寨作品的过程中享受娱乐。

山寨文化作品通过模仿前人的经典活语和文本,以一种幽默自嘲的方式,让大众在开怀大笑中缓解压力和消除疲惫。契合了人们要求休闲消遣的原始欲梁。另一方面,它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的智慧。把那些原本都是生活中的默默无闻的普通人一下子推到了聚光灯下,让他们不仅在娱乐中得到了放松,也让他们从中仿佛看到了希望。因为每个人都可能有朝一日成为大众媒体的焦点。

另外,在众多的传播媒介中,网络的覆盖面广和即时性强成为山寨文化传播的最有力平台。在网络中,只要你有笑点、有娱乐性和创意性,也可以成为网络新星,娱乐自己的同时娱乐大家。可以说,网络作为山寨文化传播的平台之一,为公众娱乐开辟了崭新的公共领域。

3.满足了人们追求快速时尚、功能性强的消费心理

山寨现象适应了时代的快节奏。在产品的更新换代跟不上人们的生活节奏的现状下,一些山寨产品捷足先登。而山寨产品除了外表酷似名牌,更重要的是各种功能齐全、惠而不贵。而价格低廉的山寨机用坏了就换,也大大地缩短了人们对时尚和潮流的追赶时间。这种快节奏,也恰好迎合了大众快速消费的心理。

在现代营销中,一个产品的产生不会一次性的满足消费者的所有需求。而且企业中最忌讳的是把一个产品做的过于完美,产品的略微“瑕疵”,是为了产品的更新换代。但是,山寨产品没有这一制约,从而打破了这个尺度与界限。山寨产品把市场上的类似产品进行重新的排列组合,把消费者的所有功能及要求都一次性满足。而且其价格的低廉,使大众消费的转换成本降得很低,尽管质量不一定能保证,但消费者却愿意以花费较低的成本来满足快速时尚、功能性强的心理需求。

4.满足了人们的模仿欲与创造欲

山寨文化给人的第一印象或许就是模仿。但是大多数山寨产品、山寨现象并不只是简单地照搬模仿对象,而是在模仿中刻意地凸显其与所模仿对象的差异性。它表现为一种别出心裁的模仿,一种让人忍俊不禁的趣味。更多的是对模仿对象的戏仿或恶搞。随着周星驰无厘头风格电影的流行,戏仿与恶搞被大众所接受。网络上的恶搞之风日盛,大多都是恶搞或戏仿之作。其另类、翻版的意味,成为山寨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山寨文化是在模仿的基础之上产生的,它之所以能深得人心,在于山寨文化并不拘泥于模仿对象本身。而是创新地挖掘出更多的符号价值,迎合了人们日渐多样化的需求。山寨文化虽然依赖于主流的消费文化,但其的创造性造就了它的不可替代。山寨在模仿中融入创造性,照搬中的元素夹杂着想象力的延伸,造就了其无与伦比的魅力。山寨产品往往在模仿知名品牌产品的外观和功能的同时,根据草根平民的需要,整合和增加了更多的功能,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产品。对于追逐时尚的年轻大众来说,相比品牌厂商的死板僵硬,山寨文化的创造性与功能性更能得到他们的推崇。

5.满足了消费者追求个性的心理需求

在人们不断社会化的同时,人们也越来越期待表现出自己的与众不同。然而快节奏的生活似乎仍然不能满足人们日新月异的心理需求,这时山寨对于消费者的流行心理趋势的把握还是比较到位的。如果去看现有的很多版本的山寨产品,不乏外观设计精美的产品。而对于现在的消费者而言,感官冲击是非常重要的。中国消费者处于不断地变化中,消费心理也是多种多样的。然而山寨产品个性化的设计能够满足现阶段中国消费者越来越追求个性的心理需求。

参考文献

[1]邓静.山寨文化流行原因浅析[J].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10.

第5篇: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 从众心理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

一、从众心理的基本概念

1.从众心理的含义。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实验表明只有很少的人保持了独立性,没有被从众,所以从众心理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存在的心理现象,通俗地说就是“随大流”。

2.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从众心理的产生受到多种从众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一是群体因素,群体的规模越大,凝聚力也就越强,从而使得群体的意见一致性较高,便易形成从众行为;二是情境因素,当人们所处的情况,接收到的信息较为模糊或者是受到某些有权威人士的号召和影响,便会产生从众心理。三是个人因素,主要表现在个人的人格特征、性别差异及文化差异等方面不同,致使从众心理和从众的层次及情况也具有差别。就从众的意义看,从众心理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二、当代大学生从众心理的表现

1.就业。现如今毕业生人数连年增长,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虽然就业渠道及方式多种多样,就业信息方便快捷,但对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来讲却不能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从而使得一些较低级的岗位无人愿意承担,而较好的职位却蜂拥而至。在这种大的就业背景下,避免不了跟风现象的产生。例如一些人看到周围的人都在考研,那就避免不了会跟风地考研,而在学习过程中又可能会发现自己并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看到其他人找到工作,心里难免为之所动,又弃研找工作。

有些人觉得大家都选择的应该是没错的,所谓最多的选择也是最好的。一旦存在这样的选择心理,也就是就业从众选择。选择的发展方向并非是因为自己的喜爱或兴趣,甚至与专业都无关,只是选择大多数人认为正确的选择,有些人能够坚持自己的选择得到很好的发展,而大部分人则在后来的发展中被重新抛回起跑线,因而在就业方面表现出来的从众心理是既有利又有弊的。

2.消费。如今,大学生已经成为高消费群体,我们可以在全国各地的大学城附近发现各种娱乐设施场所,这些场所多数都是提供给高校学生使用的。大学生在学校里学习,虽没有过多的接触社会,但在交际活动上和社会上的人际交往并无差别,举办生日Party、舞会、派对、出席团体活动等都有从众心理的影响。

从众的消费还表现在“网购”和“韩流”上,在当下淘宝流行的时代里,淘宝商家利用大众的从众消费心理,在“双十一”、“双十二”这样的重要节日里,将商品大打折扣,并且提供各种优惠和红包发放吸引大众消费,这时许多人看到自己心仪已久的产品终于有了优惠变迅速抢购,还有一些销量较好的产品,可谓是一哄而上,迅速被抢购一空。但也存在令人担忧的问题,例如有些消费者在购买产品后发现自己买的产品并无用途,只能闲置下来,造成产品资源的浪费。

“韩流”是从众心理的一个明显表现,韩餐、韩服、韩妆、韩式整容一系列的韩国风暴扑面而来,韩国游已经是很普遍的事情,人们受到周围人的影响都被卷进韩流中,疯狂地购买韩代购的产品。韩式整容让人变得漂亮,如今不仅明星整容,普通人也为了美貌不惜身体的代价,选择赴韩整容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都整成“冰冰脸”,过安检时给工作人员造成极大麻烦,认不出其真实容颜,整容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被电视媒体曝光,从众心理引发的整容风波此起彼伏。

3.恋爱观。大学生群体是青年群体的一个代表,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知识素养,在情感上也正是发展的时期,然而大学生在恋爱观上存在盲目跟风的问题,一方面,在调查问及一些人的时候,为什么会谈恋爱的理由是,因为我的周围人都在谈恋爱,那我也应该谈恋爱,这样的恋爱心理显然是不够成熟的,是一种从众心理,大学生已十八周岁,是独立的个体,对待感情应该有责任和承担的态度,应该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价值选择和情感追求,不能盲目地将周围的情况不假思索地复制在自己的身上,这对己对人都是不够负责的表现。另一方面,大学生恋爱时的从众心理还表现在都对万众瞩目的异性产生好感,每个人都对美好的事物有追求,但在感情上并不代表最好的就是最适合自己的,有人盲目从众,跟风追求万众瞩目的异性,觉得这样才充分显示自己的魅力,实在不是明智之选。

三、从众心理的影响

1.积极影响。从众心理作为一种大众心理,是普遍存在的,因其较易受环境的影响,所以是一种常见的心理表现形式。由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就是人们跟风随大流的消费,这种消费方式能够引发对某类商品的追求,并形成流行趋势,健康的合理的从众心理可以推动某一行业的发展,有利于产品的生产和售卖,甚至影响市场的供给与需求,促进市场的需求,获取更多利益,影响人们的消费水平向更高的层次转换。

2.消极影响。不合理的不健康的从众心理,对个人的生活发展极为不利,它会危害个人的工作和生活,过于盲目地从众,购买不需要买的东西,浪费金钱,不计后果的跟风随大流影响个人心理的健康发展。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缺少主见,不能正确地把握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无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使自己陷入困境,影响个人发展。

从众心理有利有弊,大学生要正确对待,避免盲从,要有自己的价值选择,作为新一代的青年,大学生群体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发展进步需要大学生的力量,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尤为重要,因而一定要使得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自觉摒弃有害的价值选择,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参考文献:

第6篇: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范文

论文关键词 观众效应 社会促进 社会干扰 心理测试 测前谈话

我们经常对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屡见不鲜:当你走路时,如果有一个人从你身后匆忙超过你,你会不自觉地加快自己的步伐;当你投篮时,如果你意识到有人正在注视着你,你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命中率会更高;如果你是一名演讲者,某一天感觉不舒服,可是一上讲台,你的精神就来了;在运动比赛中,观众的欢呼喝彩气氛越浓,运动员的劲头就越足,技能发挥也会越好……而在心理测试过程中,主测人及旁观者的在场,也会对被测人产生一些心理生理变化。为什么在有他人存在的情况下,个体行为会发生变化?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种现象背后究竟蕴藏着何种社会心理效应?

一、观众效应的作用以及心理机制

1898年,心理学家特利普里特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人们的行为效率会因为别人在场或群体性的活动而明显促进。1904年,社会心理学家茅曼在做肌肉努力和疲劳实验时发现了这种观众效应。当实验的主持人在房间里时,被试举重物的速度比房间里没有其他人的时候要快一些,掷得距离也远一些。在此之后,达希尔对哈佛大学的学生进行的追踪研究也证明了有观众在场的情况下,学生做乘法计算要快一些,正确率也高一些。奥尔波特1924年在哈佛大学也通过实验进一步阐明:对于同样的任务,人们在观众面前完成的效果要好于个人单独完成的效果。而佩森等人在1933年研究有关记忆的效率时发现,学习迷宫的任务和学习无意义单词任务的效果却因观众在场而降低。但当被试在学会迷宫任务和无意义单词任务后,他们在观众面前的展示比之前更好。1937年,我国学者在清华大学用蚂蚁进行实验,证明了蚂蚁在单独、成对或三只为一群时挖掘沙土的数量是不相同的。三只蚂蚁一起挖掘沙土时,其中每一只蚂蚁的工作量是一只蚂蚁单独工作时的三倍。这种在“有人在旁”的条件下与“单独行动”条件下个体绩效差异的心理现象,社会心理学称之为观众效应。观众效应是指因为他人在场而使个人绩效水平有所变化的现象。研究表明,被试在需要完成的任务难度较低或是比较容易操作和完成的情况下,观众在场会对其完成任务的绩效产生促进作用;当任务难度较大并且被试不太熟悉任务的时候,观众在场反而会对绩效产生干扰作用。

观众效应在影响个体行为变化时,通常会出现两种相反的效果,即社会促进和社会干扰。社会促进也称社会助长,是指个体在完成某项活动时,由于有他人在场或他人一起参与活动而使行为效率提高的一种现象。社会促进不完全是一种群体现象,人们可以在别人在场时表现出这种现象,但他可能不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而在群体背景下,却更有可能产生社会促进效应的发生。有关社会促进的研究表明,别人在场时从事简单的、常规性的任务,个体的操作会更快、更精确。但如果从事的是复杂的、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工作,别人的出现可能会对绩效产生干扰作用。社会干扰则是,个体在完成某种活动时,如果有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完成活动,造成行为效率下降的一种现象。

既然观众效应在人们生活中司空见惯,那它是怎么产生的?许多心理学家对此提出了看法:弗里德曼(1981)认为,群体背景之所以能够引起行为内驱力的增加,是因为他唤起了人们的竞争和被评价意识。金盛华从自我价值定向理论出发,认为被评价意识被激发,会直接提高人们的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的水平,使行为过程实质上成为一个由高度自我意识支配的自我表现过程。扎琼克(1965)提出了社会助长驱动理论,指出单纯的他人在场增加了个体的唤醒水平和驱力,这种唤醒要求个体以新的方式更快更好地行动。桑得斯(1981)认为,他人在场导致了分心。当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个体不自觉要选择注意任务还是注意他人,这一冲突导致了驱力的增长。还有研究者认为,个体之间还存在着隐蔽的竞争因素,由于他人在场可使个体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竞争压力,并由此产生了争强好胜及社会赞誉动机,致使个体之间自觉或不自觉地展开了竞争。弗雷德曼和克劳斯(1960)曾做过一个卡车游戏的实验,结果是几乎所有的被试都不由自主地怀着竞争的心态,尽可能地超越对方,而忘记合作。生理心理学角度,最近有学者的研究认为,他人在场可能存在两种冲突的生理物理反应模式:激励或是威胁。当个体具有足够的资源来应对任务时就会激发激励模式,在生理上,这种模式类似于做有氧运动时肌体产生的反应;相反,当个体没有足够的资源来应对任务时就会激发威胁模式,肌体发生了类似于应对危险时的反应。不同的生理物理反应模式最终会影响到个体的成绩。这个理论得到了生理心理学家的支持。

还有很多因素被研究证明与观众效应有关,例如注意超载、被评价的焦虑、分心以及认知解释等。有研究者认为,这些理论并不相互对立,它们可能同时存在于观众效应当中。

二、心理测试技术中的观众效应

心理测试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也会受到观众效应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存在促进作用,有时也会产生干扰作用。心理测试技术是测试人员对被测人进行的一系列阶段性的活动,有被测人参与的技术阶段包括测前谈话阶段、实测阶段和测后访谈及讯问阶段。这些活动中,被测人处于被观察角度,其表情、行为动作、言语及测试指标变化都是测试需要观察记录的数据。

以下从心理测试技术的测前谈话阶段和实测阶段分析探讨观众效应对被测人的影响。

(一)测前谈话阶段的观众效应

测前谈话是测试人员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技巧与被测人在测试开始之间的谈话,从而为测试创造必要的心理环境和条件。谈话内容是根据具体案(事)件而确定的。一般包括案(事)件简介、被测人的基本情况介绍、测试方法和测试程序、自我简介、注意事项等。此阶段侦查人员可在测试室内,观察被测人的言行举止及测试情况,但人数不易过多,以免干扰作用过大,导致测试不准确。通常,主测人在与被测人谈话时,观众效应在被测人身上都会或多或少发生作用。主测人和侦查员对于被测人来说,都是观众,他们都在观察、评价自己的言语、姿态及表情。

观众效应从被测人的测试动机来说,心理测试都是在被测人自愿情况下进行的,一般情况,无辜者都愿意接受测试。有些无辜被测人会有紧张或反感心理,但同时有多名被测人在准备测试时,这些被测人也会在有“同伴”(别人接受了测试)的影响下自己也愿意接受测试,从而尽早排除嫌疑。谈话过程中,主测人进行正确的引导,无辜被测人由于自愿接受测试动机的支持,他在主测人和旁观者面前会表现的比较自然,同时也会尽量克服自己的生理紧张(这种紧张并不是与案(事)件有关的),最大程度配合测试。然而对于与案(事)件有关的被测人,其接受测试并不是自己内心的真实动机,他们真实的动机是不愿接受测试,不愿自己隐藏的行为和心理被识破。但多数情况下,他们却会做出与动机相冲突的行为,即愿意接受测试。这其中的原因包括测不出来的侥幸心理、“同伴”都接受若自己不接受更会被怀疑等的心理因素的驱使。

观众效应从被测人的性格气质来说,中等偏外向性格或心理素质较强的无辜被测人在谈话过程中,观众效应往往不会干扰其语言表达、动作行为及真实情绪的展现。一些性格外向,爱表现的无辜被测人可能会在“观众”面前夸夸其谈,甚至谈话跑题,已达到显示自己无辜的目的。而这类性格的与案(事)件有关的被测人,在“观众”面前的谈吐、言行也会表现的放松、自然,但内心却可能因为“观众”对自己观察、注视及评价反而产生压力和紧张情绪。观众效应对于偏内向性格的被测人来说,无辜被测人可能会因为主测人及旁观者观察、注视自己而使自己的言语、行为不自然,产生生理上的紧张情绪,甚至不能真实流露自己的内心变化。这是观众效应造成的干扰作用,主测人应在谈话时注意区分鉴别。这类性格的与案(事)件有关的被测人,在“观众”的注视下可能更加不愿与主测人交谈,言语举止会更加内向,不自然。观众效应对此类人的自我暴露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心理实测过程中的观众效应

心理实测是紧接着测前谈话进行的,通过在被测人身体上佩戴仪器、主测人向被测人提问,同时观察被测人心理生理指标等的过程。此阶段同样可以允许侦查员参与观看。有实验研究,让被测人独处一室,佩戴好仪器,听录音提问进行测试,主测人在旁边装有单面玻璃的房间进行观看,结果表明被测人的恐惧感会上升,从而影响测试内容的效果。因此,实测过程中,被测人与主测人在同一房间会使被测人减少由于独处产生的恐惧感。实测过程中,室内安静,被测人面朝墙壁坐在测试椅上,身体上被佩戴测试仪器,要求注视墙壁且不能乱动。主测人在被测人的侧面观察其表情、动作及图谱指标反映。侦查员在被测人侧面或者背后观察被测人及测试情况。

提问开始,主测人向被测人提出问题,被测人回答。无辜被测人刚开始可能会因为“观众”的注视及其他原因产生紧张情绪,但随着问题持续和适应测试环节,紧张程度渐渐降低,配合程度提高,观众效应的干扰会被被测人慢慢忽略,图谱指标反映真实心理状况。对于与案(事)件有关的被测人,他人对自己的关注可能会比正在进行的测试更能吸引他的注意。主测人与旁观者对自己的观察会使被测人听提问分心而猜测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同时思考如何应对“露出来的破绽”。但这些测试者大多都会表面配合测试,同时抱有侥幸心理,希望仪器测不出他们真实的内心活动。观众的存在通常会对这些被测人产生更高的心理压力,从而通过仪器表现在图谱指标反映上。这则是观众效应对实测过程的促进作用。也有少数被测人在测试过程中故意乱动或称自己不舒服,以掩盖内心的真实动机。主测人及旁观者应注意观察和评价。

第7篇: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百家讲坛》;大学生;认知心理

自《百家讲坛》在中央电视台开播以来,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普通民众的狂热吹捧与学术界的冷眼不屑相互对立,深层次的原因还是文化大众化与精英化的对立。任何一种文化现象的出现,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对接受它的读者群产生复杂的影响。“美国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提出最具权威的高等教育三段论认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可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当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低于15%时属于精英教育阶段,毛入学率大于15%小于50%时为大众化教育阶段,毛入学率大于50%时为普及阶段。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原定在2005年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5%的目标,提前到2002年实现,实际上2003年已达到17%。对照这一理论,当前我国正处于文化大众化阶段,并将不断步入文化普及阶段。”[1]作为大众文化影响下的一代,大学生对外界的文化刺激都会产生一定的认知心理。在高校,《百家讲坛》已经成为众多大学生喜爱的栏目,《百家讲坛》的相关书籍在大学生中间引起强烈的反响。这些现象的出现,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作为电视传媒,《百家讲坛》对大学生的认知心理的影响是深刻而直接的。大学生是国家科学进步的关键。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在大众化时期树立正确的认知心理显得至关重要。

一、《百家讲坛》对大学生的认知心理的影响

(一)对未知的渴望,学习兴趣增强

作为中央电视台最有学术水准的一档节目,《百家讲坛》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亲近名家学者的机会。不可否认电视媒体的播放形式也是吸引大学生倾心于《百家讲坛》的重要原因,新闻媒体的作用就是将最深奥的东西通俗地传递给它的观众,而当代大学生正处于对知识敏感度较好的时期,《百家讲坛》的出现,为其提供一个获取丰富的课外知识与不同学术见解的渠道。同时,从《百家讲坛》中,大学生能够获得精神和学识上双重的愉悦,而这一愉悦的心境,有利于大学生能够增强对知识的渴望和不断扩大自身视野的强烈要求。从这一角度来说,《百家讲坛》对当代大学生之间是一个双向促进的作用:《百家讲坛》的通俗性与学术性吸引大学生,同时改变着大学生的受众心理。

(二)不同“讲台”的双向比较,对课堂教学产生抵触情绪

《百家讲坛》与大学教学课堂作为两个不同的知识和学术传播的舞台,前者追求学术的大众化,后者追求学术的精英化,但却是“一种学术,两个舞台”。对于文化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生更加倾向于文化的大众化需求。大学生还处在接受知识的基本阶段,他们内心不仅需要一种能够利于个人获取知识的有效渠道,而这一渠道既有知识学术性又有娱乐趣味性。大学教育讲堂毕竟不能以《百家讲坛》通俗化的模式来运转,那么,大学生在枯燥的大学课堂学习中无法满足其学习要求的情况下,必然会出现一些抵制的情绪,这是不可避免的。

(三)学术的“商业化”,错误的认知

《百家讲坛》所提供的是商业化基础下的学术传播,不少的学者名家从中名利双收。这给大学生的认知印象是学术也可以通过商业化的途径而获取个人的成就——社会名誉和经济收入。在当今几乎一切都在商业化运行的时代,学术的天地也开始遭到商业化的侵蚀。这一文化导向显然不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学术观念,这种心理认知导致的直接后果:一是学术思想的浮躁,急功近利,追求短期的利益。不顾学术的规范与严谨,更有甚者可能会由此而不甘于学术研究的冷板凳,而追求如何将自己在商业化中取得名利;一是价值观与人格心理的异化,众所周知,大学生还处于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阶段,这种商业化思维不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格心理,可能会导致大学生人格心理的异化。无论是何种结果的出现,对社会的发展与学术科研的进步都是不利的。

二、出现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结合我平时的观察和教育研究者的研究我觉得主要有一下几个原因:社会舆论导向的偏差,当代大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大学生自身的修养问题等等。这里我主要分析导致大学生认知心理偏差的社会和教育原因。

首先是社会方面的原因,电视媒体作为主要的社会舆论导向的工具,对公众的心理认知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百家讲坛》是以学术性和文化性的角色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的,其对大学生的文化知识的理解以及学术道路的影响不可忽视。而当前出现的现象却是为了获取较高的收视率,电视台过分追求趣味性与娱乐性,而相对忽略了学术的规范性和严谨性,如前不久出现的“十名名校博士联名批评于丹”的现象,这其实还是一个学术规范性的问题。文化大众化的同时不可以盲目地追求大众的审美要求,而应该在大众化与学理严谨性之间寻求平衡。另一方面,电视媒体的一个重要的特色是其商业化的运作机制,虽然我们说商业化运作不一定就会损坏学术传播的规范性和严谨性,但是当前事实表明,《百家讲坛》学术传播确实受到了商业化的侵袭,这是不可忽视的。收视率固然是媒体追求的重要目标,但并不能成为其最根本的目的。所以,当前出现人民(下转第121页)(上接第114页)大众对《百家讲坛》的狂热追求与学术界冷眼不屑的对立,其实还是由于这一方面的原因。而这种现象对大学生的认知是不利的。如何解决这一矛盾需要国家和电视媒体的共同努力:首先,国家要加大对《百家讲坛》等大众传媒的规范力度,提高其学术的规范性和知识的权威性。使文化的大众化与精英化相结合,既满足普通民众的审美需要,又不失学术价值,从而正确引导公众。另外,作为电视媒体必须在保证学术规范和学理性的情况下进行制作,不可单纯地追求如何符合公众的需求。其次,高校在引导大学生因文化大众化而产生的认知心理方面应该担任重要的角色。高校除了积极的引导外,同时应该对当前的教学制度进行一定的反思。从国家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越来越走向大众化,但是,学校的教学却并没有相应得做出调整。我认为,教育对象和数量的扩大必然带来教育层次和水平的变化,先前单纯学理化的教育形式已经不能适合当前教育现实的需要,同时受时代的影响,大学生对教师的要求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不只需要一个单纯的知识授予者,同时需要一个充满知识趣味性的学者。不可否认,在这些方面高校已经做出很大的贡献。但社会是飞速发展,各种新观念和新现象层出不穷,需要高校不断的更新教育的理念以适合时展的需要。

第8篇: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范文

Abstract: China's public crisis events occur frequently, public crises not only the impact of the government's management capacity, but also the impact of public psychology. Along with a lot of social problems, such as public panic, rumors will appear. Public crisis events, rumors treatment, to help guide public opinion,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people. In this paper, research on the causes and treatment control of public crisis rumors, and suggestions of processing control of public crisis rumors was proposed.

关键词: 公共危机;谣言;处理控制

Key words: public crisis;rumors;process control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8-0284-02

1 公共危机与谣言传播

公共危机是指因自然或社会原因所发生的突发性事件,对社会秩序、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造成重大危害,从而导致的社会恐慌或社会安全保障有效性的骤然降低甚至丧失。公共性危机的祸因主要有六种,分别是自然灾害(包括火灾、风暴、地震、洪水)、公共安全突发事故、恶性刑事案件、恐怖事件、疾病传播(即公共卫生问题)、自然环境恶化。公共性危机的实质是危及公共安全,破坏社会秩序和生存空间,侵犯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谣言,英文为rumor,《韦伯斯特英文大字典》对“谣言”的解释是:谣言是一种缺乏真实根据,或未经证实、公众一时难以辨别真伪的闲话、传闻或舆论。谣言在一时间是不可证实其真实性的,需要加以澄清或者引导,如果处理不及时的话,就可能会造成大面积的不利影响,谣言四起,甚至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在去年就发生过几次社会,在这几起事件中都是谣言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些谣言在整个中是导火索的作用,而有些谣言在其中加剧了的严重性,使得小范围的事件变成了大规模的事件,还有一些谣言发生在之后,造成了巨大的不良影响和负面舆论。例如:2008年的“瓮安事件”,当时是贵州省瓮安县有大概200多人冲击了县公安局,县政府等地,并造成了上万群众围观,社会影响极其恶劣。这次事件的起因是有个叫李树芬的女中学生意外死亡,死者家属认为警方认定的死者因溺水死亡的说法不对,导致了这次事件的发生。就在家属和警方因为死因僵持的时候,有谣言出现了,称死者是被奸杀的,这就造成了社会上的动荡,影响很大。最终形成了众多民众冲击政府机会的恶性事件。这次事件是一次谣言引发并扩大的典型,因此,控制谣言对我们的社会稳定是非常重要的。

2 公共危机中谣言产生及传播的原因

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谣言的产生及迅速传播与环境背景、公众心理和政府对谣言控制的不足有着密切的联系。

2.1 群体危机事件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主要是谣言产生后的环境。发生之后,会对社会造成巨大的影响,扰乱社会正常的生活生产秩序,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还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在发生的时候,

2.2 谣言产生和迅速传播的助推器是公众的惶恐心理。的产生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群众的心理因素。在发生的时候,群众们的神经是高度紧张,并非常着急的想要了解到自己的利益是否会受到损害。而一般情况下,这段时期的信息会传播不畅,给谣言的传播提供了便利。因此,这种恐慌的心理加快了谣言的传播。

2.3 政府的消息滞后、不充分,缺乏权威性和可信度,也是造成谣言传播的重要原因。政府对于公共危机事件的信息滞后,信息量不充分以及信息缺乏权威性和可信度,都是造成谣言有机会大肆传播,并造成极大负面影响的重要原因。

2.4 政府对于媒体的管制以及没有进行有效引导,也是谣言传播的另一重要原因。“对于公共危机事件,以往的宣传纪律一般不准许媒体自行采访报道,而是经有关部门同意后,由新华社统一新闻通稿,其他媒体可以加以转载。”但是正是由于政府的这种管制,造成民众不能及时知道事件的真实情况,由此引发许多猜测。

3 公共危机中谣言的处理控制

谣言对于公众心理、社会稳定以及政府处理公共危机事件造成了很多不利影响,因此政府和大众传媒有必要对谣言实时监控,加以澄清。如何终止谣言继续发挥作用呢?通过分析谣言传播的根源和政府对谣言控制的不足,本文认为可以从消息和媒体管理两个方面来进行处理控制。

对于政府来讲,政府应该本着信息透明的原则。事件发生之后,政府应当在第一时间消息。信息公开越及时,辟谣就越有力。一则能够体现政府处理事情的诚心和决心,容易取信于民;二则能够将谣言控制在萌芽状态,避免谣言的大规模扩散。切忌抱着等事情完全调查清楚再公布消息的心理,那样只会陷入被动。的信息不完整没有关系,在时可以向媒体和公众说明,事情还在调查之中,进一步的情况会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后马上公之于众。当然,政府在及时信息的同时,应该注意的信息应该尽可能全面,并且具有权威性,尽量消除公众的疑问,千万不能抱着侥幸的心理,对敏感问题进行遮盖,那样不但不能掩人耳目,反而会引发公众的猜测,导致谣言四起,并且似的政府的公信力受到损害。还有,政府应该树立一个观念,信息的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事实的调查往往不是一步到位的,必须要随着调查的逐步深入,随时公布最新的调查情况,并对以往公布的不太准确和充分的内容予以修正和补充。

对于大众传媒方面,政府对于媒体的管理也很重要。在公共危机中,政府是危机管理和谣言控制的主角,媒体则是实现政府与公众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政府的所作所为以及的消息,必须通过媒体的传播,才能最大程度的让公众了解和相信。因此事件发生之后,政府首先应当全面向媒体开放,充分利用媒体传播自己的声音,而非限制和干扰媒体采访。事实上,在信息传播手段高度发达的今天,想要完全阻止媒体报道是不可能的。如果千方百计阻拦媒体采访,就会让其转而报道小道消息和一面之词,只会让谣言愈发难以控制。其次,政府应该在事件发生后主动与媒体沟通,协助和引导媒体进行采访报道,以“我”为主提供情况,而不能总是被动地等待媒体前来采访报道,或者任由媒体自己采访报道。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通过媒体传播自己的声音,防止媒体进行片面的和不实的报道,为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提供机会。

参考文献:

[1]范维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科学问题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科学基金,2007.

[2]李晓翔,谢阳群.危机信息系统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

[3]朱晓峰,潘郁.基于信息论的政府再造与实证分析[J].情报杂志,2006.

[4]吕斌,李国秋,杨国庆.组织危机管理过程中的危机信息流及其扩散研究――危机管理的信息流控制法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

[5]于建嵘.当前我国的主要类型及其基本特征,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

[6]陈宝成.六大原因诱发地方政府与民夺利是祸首.

[7]唐斌.的网络传播与政府干预分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6卷第6期.

第9篇: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 格式塔心理学 强盗片 构图

为什么看到鲜血布满那些人的脸或者身体时,观众忍不住龇牙咧嘴,甚至可能感觉到自己身上相同的部位也会痛?为什么黑暗中的物体总会引起观众隐隐的不安?为什么当影片中的枪声、玻璃破碎的声音、汽车的刹车声会引起观众强烈的紧张感或说是恐惧感?这些都是强盗片中惯常出现的场面,这些画面对观众的视听神经造成强烈刺激,这些刺激最终在观众心理激起了各种各样的反应。

一、格式塔心理学简述

格式塔心理学派于1912年在德国诞生,也称为“完形心理学”。格式塔文艺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提出了“异质同构”学说:外在世界的力与人心理的力具有异质同构性,从而能引起人在审美情感上的共鸣。如柳树下垂的样子会让人感觉到悲哀。

“视觉式样”包括了物体内在的一种力的结构:这种力同样具有作用点、方向和强度三个要素。这种力从物体的中心开始向外,越远离中心的地方力量越弱。

“……至此,我们可以把观察者看到的这种‘力’,看作是活跃在大脑视中心的那些生理力的心理对应物,或者就是这些生理力本身。虽然这些力的作用是发生在大脑皮质中的生理现象,但它在心理上却仍然被体验为是被观察事物本身的性质。”

因此,每个式样在观者大脑皮层中激起的生理力,都会有一个与之相对的心理力产生。而本文对强盗片的构图进行分析,看强盗片是如何构成其吸引观众的独特魅力。

二、不规则构图

在艺术作品中,平衡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当一件艺术品达到平衡得到一种和谐统一的秩序,才符合审美原则。

“不平衡的构图就不同了,它看上去往往是偶然的和短暂的,因而也是病弱的;它所有组成成份都显示出一种极力想改变自己所处的位置或形状,以便达到一种更加合适于整体结构状态的趋势。”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每一个心理活动领域都趋向于一种最简单、最平衡和最规则的组织状态。当刺激物使大脑皮层中的生理力分布达到可以相互抵消的状态时,我们的眼睛才能经验到平衡,才能实现艺术审美过程中的平衡原则。

《美国往事》中“面条”一伙和霸哥在街头发生枪战。他们都躲藏于街头摆放的车辆及货物堆之间。导演在近两分钟的时间里用了七个镜头表现这场战斗。

影片画面是霸哥的脸部特写,前景左右各有一个被虚掉的箱子边缘,其中右边的物体遮住了霸哥的半边脸,他露在外面的一只眼睛,又被帽沿遮去一部分。箱子的颜色比脸部的颜色要深,而帽子呈现的是黑色。

此时,当我们看到这样一幅画面时,希望能把左右两边的部分移开,以便能看到这个人完整的脸部表情。当这种愿望实现不了时,又希望把画面前景的物体朝中间移动,以便从深度的分离上实现画面的简化原则。再或者我们希望摄影机能够后退,把两边的物体呈现出来,而脸就成为画面中的一小部分。

根据“近大远小”的原则,处于画面后景的脸应该小于位于前景中的箱子,才符合平衡的原则,但是画面中,脸却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空间。由此,在我们不可能退后的情况下,画面中出现了三种无法抵消的内在的力:一种是画框的中间运动,脸部挤出画面的趋向,两边的物体把脸部挤出画面的力;另一种是脸部把两边的物体推出画面的力。第三种是黑色的帽子遮住了眼睛的一部分,脸是白色。帽子产生了一种向下的压力,而脸部没有能和帽子相抵消的力。如果要达到平衡就“必须是一个占主导地位的力与一个次级的力相对立。”画面出现的三种力无法相互抵消,因此它不能达到我们所需要的平衡,与平衡原则相抵触。

三、特写的使用

不少人认为,在有声电影中应该尽量少使用特写。内森说“没有比连续使用特写更清楚地表明有声片导演的愚蠢了。”

爱因汉姆也说特写“很容易使观众对物象(或物象的一部分)所处的环境一无所知。”

特写镜头中拍摄物体被放大夸张,单镜头中包含的信息量减少,把人物所处的空间环境模糊掉,观众无法感知人物周围环境是安全或是危险,空间的不确定性会造成观众焦虑情绪,并同时对镜头之外的事物产生期待,想看到对镜头之外的事物对人物究竟有没有威胁。但是特写在传达人物情绪、表现物体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格里菲斯认为“脸部表情在揭示角色的内心活动方面具有无所不能的威力。”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面部特写看出这个人物内心是紧张还是喜悦。

强盗片中对特写使用非常多,有人物脸部特写、人物动作特写,也有道具的特写,甚至对影片中的一些血腥场面也使用特写。如《好家伙》中被亨利一伙人揍得满脸血迹的脸;《疤脸大盗》中杀死蒙大拿的那支枪口的特写等等。

四、物体的特写

物体的特写同样重要,它往往能暗示人物的性质。在影片《疤脸大盗》中,索萨派人杀蒙大拿,第一个镜头对准蒙大拿的背影逐渐推进,下一个镜头反拍杀手持枪面向摄影机前进,两个镜头的节奏一样。当杀手走到蒙大拿背后的时候,枪声全部都静止,只剩下蒙大拿的吼叫。这时镜头对准枪口推成特写,紧接着“砰”的一生,蒙大拿被射出的子弹打下水池。

从这个特写镜头中观众直面了黑洞洞的枪口。看到蒙大拿的后背完全暴露在外时,预感到他会遭到袭击;下一个镜头从蒙大拿的背后反拍杀手的枪口,观众比蒙大拿更早知道危险的存在。当镜头推成特写的时候,枪口对准的不仅是蒙大拿的背部也对准了观众的眼睛,这时枪口产生了一个方向对准观众眼睛的力,生活经验中人们的眼睛对于迎面而来的东西会不由自主地闪躲,也许这个物体本身并不具有危险性。特写镜头把枪口拉近,增加了力的强度,这种负面的力场在观众心里对应的会产生一种恐惧的力场效应。于是,观众同影片中的人物一样感受到强烈的威胁。

强盗片中许多构图打破平衡原则,违背格式塔心理学所描述的能带来愉悦感受的“简单、平衡、规则”的审美原则。由于影片画面中力的图式失去平衡,其艺术陈述陷入模糊和混乱,“异质同构”原理引起观众心理图式也失去平衡,从而在其心里产生一种焦灼感。通过对影片人物的认同,观众会和影片中生命正受到威胁的人物的感受一样――面临死亡的忧虑,也正是通过这种构图增加了这种类型影片的刺激程度,渲染了强盗的残暴和血腥,增强了影片的美学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