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范文

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精选(九篇)

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

第1篇: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岩溶地区;工程地质;勘察方法

中图分类号:TV221.2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岩溶又称喀斯特,是指可溶性岩石在水的溶蚀作用下,产生的各种地质作用、形态和现象的总称。可溶性岩石包括碳酸盐类、硫酸盐类以及卤素类的岩石,其中尤以碳酸盐类的岩石分布最广、最为常见,本文就碳酸盐类岩石(石灰岩、白云岩等)中的岩溶勘察问题进行讨论。

1 岩溶地基类型

由于岩溶发育,往往使可溶岩表面石芽、溶沟丛生,参差不齐;地下溶洞又破坏了岩体完整性。岩溶水动力条件变化,又会使其上部覆盖土层产生开裂、沉陷。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建筑物地基的稳定。

根据碳酸盐岩出露条件及其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可将岩溶地基划分为型、覆盖型、埋藏型三种。

1.1 型

地表一般缺少植被和土层覆盖,碳酸盐岩大部分于地表或其上仅有很薄(小于10米)的覆盖土。它又可分为石芽地基和溶洞地基两种。

(1)石芽地基:由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沿的碳酸盐岩节理、裂隙溶蚀扩展而形成。溶沟间残存的石芽高度一般不超过3m。如被土覆盖,称为埋藏石芽。石芽多数分布在山岭斜坡上、河流谷坡以及岩溶洼地的边坡上。芽面极陡,芽间的溶沟、溶槽有的可深达10余米,而且往往与下部溶洞和溶蚀裂隙相连。基岩面起伏极大。因此,会造成地基滑动及不均匀沉陷和施工上的困难。

(2)溶洞地基:浅层溶洞顶板的稳定性问题是该类地基安全的关键。溶洞顶板的稳定性与岩石性质、结构面的分布及其组合关系、顶板厚度、溶洞形态和大小、洞内充填情况和水文地质条件等有关。

1.2 覆盖型

碳酸盐岩之上覆盖层厚十几米至几十米,又可分为浅覆盖型(上覆土层小于30米)和深覆盖型(上覆土层大于30米)。这类土体可以是各种成因类型的松软土,如风成黄土、冲洪积砂卵石类土以及我国南方岩溶地区普遍发育的残坡积红粘土。覆盖型岩溶地基存在的主要岩土工程问题是地面塌陷、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对这类地基稳定性的评价需要同时考虑上部建筑荷载与土洞的共同作用。

1.3 埋藏型

碳酸盐岩之上覆盖有其它非可溶性的岩石,其厚度大小不一,当上部非可溶性岩石的厚度和强度能满足建筑物的需要时,可不考虑下部岩溶的发育情况。

2 勘察的目的和地基稳定性

岩溶场地勘察的目的在于查明对场地安全和地基稳定有影响的岩溶发育规律,各种岩溶形态的规模、密度、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洞内的充填情况,可溶岩顶部上覆岩土体的厚度、空间分布及其工程性质,地表、地下水的循环交替规律等,并对建筑场地的适宜性和地基的稳定性作出确切的评价。根据已有勘察经验,在岩溶场地勘察过程中,应查明与场地类型和对地基的稳定性进行评价:

2.1 各类岩溶的位置、高程、大小、形状、延伸方向、顶板与底部状况、围岩(土)及洞内充填物性状、塌落的形成时间与因素等。

2.2 岩溶发育与地层的岩性、结构、厚度及不同岩性组合的关系,结合各层位上岩溶形态与分布数量的调查统计,划分出不同的岩溶岩组。

2.3 岩溶形态分布、发育强度与所处的地质构造部位、褶皱形式、地层产状、断裂等结构面及其属性的关系。

2.4 岩溶发育与当地地貌发展史、所处的地貌部位、水文网及相对高程的关系。划分出岩溶微地貌类型及水平与垂向的分布带。阐明不同地貌单位上岩溶发育特征及强度差异性等多种问题。

3 各阶段岩溶地区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要求和方法

岩溶地区勘察不同于一般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勘察。其显著特点是始终将查明和分析岩溶的岩土体结构、稳定状态及其潜在危害置于突出地位。在不同的勘察阶段采用相应的勘察手段和技术方法,布置相应适当的勘察工作量。岩土工程勘察各阶段的要求和方法是不同的,一般可分为: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施工勘察等。

可行性研究勘察阶段应查明岩溶洞隙、土洞的发育条件,并对其危害程度和发展趋势作出判断,宜采用工程地质测绘及综合物探的勘察方法。

初步勘察阶段应查明岩溶洞隙、土洞的发育程度和规律,并对场地的稳定性和建筑适宜性作出初步评价。岩溶洞隙及其伴生土洞、地表塌陷的分布、发育程度和发育规律,并按场地的稳定性和建筑适宜性进行分区。

宜采用工程地质测绘、钻探及综合物探方法,对物探发现有异常的地段,应选择有代表性部位布置钻探孔进行验证核实,并在初划的岩溶分区及规模较大的地下洞隙地段适当增加勘探孔,钻探孔深应穿过表层岩溶发育带。

详细勘察阶段应查明建筑物范围或对建筑有影响地段的各种岩溶洞隙及土洞的状态、位置、规模、埋深、围岩和溶洞内的充填物性状,地下水埋藏特征;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在岩溶发育区的下列部位应查明土洞和土洞群的位置:(1)土层较薄、土中裂隙及其下岩体岩溶发育部位。(2)岩面张开裂隙发育,石芽或外露的岩体交接部位。(3)两组构造裂隙交汇或宽大裂隙带。(4)隐伏溶沟、溶槽、漏斗等,其上有软弱土分布覆盖地段。(5)降水漏斗中心部位。当岩溶导水性相当均匀时,宜选择漏斗中地下水流向的上游部位;当岩溶水呈集中渗流时,宜选择地下水流向的下游部位。(6)地势低洼和地面水体近旁。

采用物探勘察时宜按建筑物轴线布置物探测线,并宜采用多种方法判定异常地段及其性质。对基础下和邻近地段的物探异常点或基础点顶面荷载大于2000kN的独立基础,均匀布置验证性钻探孔。当发现有危及工程安全的洞体时,应采取加密钻孔或物探等措施。必要时可采取顶板及洞内堆填物的岩土试样进行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其勘探应符合下列规定:

a.当基底下土层厚度不足时,应将勘探孔全部或部分钻入基岩。当在预定深度内遇见溶洞时,应将勘探孔钻入洞底以下一定深度(具体深度应根据建筑物所采用的基础来确定),一般不应小于洞底以下2m。b.当需查明浅埋岩溶的岩组分界、断裂及岩溶土洞的形态或验证其他勘探手段的成果时,应采取岩土试样或进行原位测试,并应布置适量的探槽或探井。c.在土洞发育地段,应沿基础轴线或在每个单独基础位置上以较大密度布置静力触探或小口径钎探,查明土洞、地表塌陷的分布。

4施工勘察阶段应针对某一地段或尚待查明的专门事项进行补充勘察和评价。当基础采用大直径嵌岩桩或墩基时,尚应进行专门的桩基勘察。应根据岩溶地基处理设计和施工要求布置勘察工作量,在土洞、地表塌陷地段,可在已开挖的基槽内布置触探和钎探。对大直径嵌岩桩或墩基,勘探点应按桩或墩布置,勘探深度应为其底面以下桩径的3倍并不小于5m,当相邻桩底的基岩面起伏较大时应适当加深。对重要或荷载较大的工程,应在墩底加设小口径钻孔,并应进行检测工作。

5各种勘察方法的综合应用

在岩溶场地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应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勘察,各种方法的勘察成果可互相验证,确保勘察资料的准确性。如对于型的岩溶地区宜以工程质测绘和调查以及物探勘察的方法为主,以钻探为辅的勘察方法;对于覆盖型和埋藏型的岩溶地区则宜以物探勘察方法的为主,以工程质测绘和调查及钻探为辅的勘察方法(当然对于大型的、重要的建筑物以及要采用桩基础的建筑物应以钻探方法为主,查明基础持力层及其应力扩散范围内的岩土体的岩溶发育情况)。因此在岩溶地区进行工程地质勘察物探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勘察方法,其又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如:高密度多极电法勘探、地质雷达、浅层地震、高精度磁法、声波透视(CT)、重力勘探等。但为获得较好的探测效果,必须注意各种物探方法的使用条件以及建筑场地的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当条件允许时,应尽可能地采用多种物探方法综合对比判译,其中电法及地质雷达是采用比较多的方法。

电法是最常用的物探方法之一,在岩溶地区一般以电测深法和电剖面法为主。它们可以用来测定岩溶化地层的不透水基底的深度,第四系覆盖土层下岩面的起伏情况,均匀碳酸盐地层中岩溶发育的深度,地下暗河和溶洞的规模、分布深度、发育方向、地下水位,以及圈定强烈岩溶化地段和构造破碎带的分布位置等。

在岩溶场地勘察中,地质雷达天然发射频率一般集中在80~120MHz,穿透5~9m。在雷达剖面上,通常可以识别出石灰岩石芽、充填沉积物的落水洞、岩溶洞穴、竖井或溶沟。如同其他方法一样,地质雷达不能识别岩土类型。因此它必须与钻探相结合,以根据雷达剖面所获得的异常布置钻探而获得更详细准确的资料,同时也可检验雷达探测的准确程度,以获得仅根据雷达剖面推测地下地质结构的可靠程度。

对物探勘察所揭露的异常地段,应采用钻探的方法进行必要的验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特定的范围内,由于岩溶发育的复杂性,要求我们采用多种勘察手段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勘察,避免单方法、单参数的多解性和局限性所造成的缺陷;首先采用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以及物探的勘察方法,对下一步进行工程地质钻探、原位测试等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避免了工作的盲目性,提供了可靠的地质资料,提高地质勘察技术水平和效益。

参考文献

[1]宋洪柱,李守春等.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古墓探测中的应用[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7.

第2篇: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范文

岩溶又名喀斯特,是可溶性岩层(石灰岩、白云岩、石膏、岩盐等)以被水溶解为主要的化学溶蚀作用,并伴随以机械作用而形成沟槽、裂隙、洞穴等一系列现象和作用的总称。我国的岩溶地区分布十分广泛,以广西、四川、云南、贵州最为发育,其余如湖南、广东、浙江、江苏、山东、山西等地均存在规模大小不同的岩溶地区。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岩溶地貌和岩溶形态,破坏了岩石的完整性,大幅度地降低了岩石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影响着建筑物的安全。另外,岩溶的发育给工程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复杂性。而岩溶问题与许多工程有关,诸如水利水电工程、公路和铁路工程、桥梁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与环境保护工程、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工程等等。例如,在水利水电建设中,因库坝位址选择不当,岩溶洞穴导致水库渗漏,影响水库的效益和正常使用;在岩溶区修建隧道、地下洞库和开采矿产,一旦揭穿高压岩溶管道水时,就会造成大量突水,有时挟有泥沙喷射,给施工带来严重困难,甚至淹没坑道,造成机毁人亡等事故;在地下洞室施工中遇到巨大溶洞时,洞中高填或桥跨施工困难,造价昂贵,有时不得不另辟新道,因而延误工期;在覆盖型岩溶区,土洞的发育及地表塌陷对农田和各种建筑物造成严重破坏。由此可见岩溶与工程建设的关系十分密切。在岩溶地区首先掌握岩溶的形态特征、发育规律及分布状况,认识不同岩溶作用的特点,以便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对不利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建筑物的基础可靠地建立在岩溶体上,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1 研究的现状

由于岩溶发育的不均一性和复杂性,随着桩基础在岩溶地区的普遍应用,使勘察、设计、施工都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有不少工作者已经在这些方面总结出很多工程建设实践经验,一些学者也做了不少的研究工作。例如,对溶洞顶板稳定性的研究,有学者提出了视溶洞顶板为梁板(悬臂梁、简支梁、两端固定梁)、塌落拱、压力拱等的溶洞顶板稳定厚度计算方法;有学者根据弹性体内存在孔洞,在双向均匀应力场的作用下孔洞边界上的应力集中现象,按椭圆形水平坑道的计算公式求解溶洞周边的切向应力,以此来判断溶洞顶板的稳定性,有学者用平面问题的有限单元法对溶洞进行应力分析。有学者采用有限元―― 无界元耦合分析的方法,对岩溶临空面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有学者对覆盖型岩溶区的桩基础稳定性进行评价。本文通过调查收集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研究,总结出岩溶地区工程地质勘察的合理方法。

从空间问题角度,在理论上为溶洞顶板稳定性的分析以及桩基嵌岩临界深度问题提供一条研究途径。

2 岩溶工程地质合理的勘察方法

不同地质时代的可溶性岩层,在漫长的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岩溶形态千差万别,错综复杂,如溶洞、溶沟、溶槽、地下暗河等。由于岩溶在空间上发育的不均一性,造成岩溶地区的地质情况非常复杂,因此在进行岩溶勘察时,仅靠传统的地质方法(如槽探、坑探)难以得到满意结果。因为对岩溶认识不足勘察方法不对路,工程处理不当,在一些城市(如济南、广州、南海等)发生了工程失误现象,造成极大的损失,因而了解岩溶地区的地质,查清地下岩溶的分布情况,为工程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是至关重要的。由此可见,岩溶地区工程地质勘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合理的勘察方法也就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广泛地收集工程资料和前人的研究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研究,总结出适用于岩溶地区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如钻探、遥感技术、地球物理勘探、静力触探等。现分述如图1。

2.1 钻探

钻探是广泛应用于工程地质勘察的勘探手段。除地形条件对机具安置有影响外,几乎任何条件下均可使用钻探方法。钻探工作的目的是要了解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岩溶发育情况,尤其当地表无岩溶现象或有覆盖层时,要在地质调查和物探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工程要求去指导钻孔布置。工程地质勘察中使用的钻探方法较多,因而要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适宜的钻探方法,此外,为了利用钻孔更好地了解地下地质情况,配合钻探,往往要进行钻孔压水试验或抽水试验等水文地质工作。条件允许时,还可采用物探测井、钻孔摄影、井下电视等技术手段,以配合了解钻孔周围的地质情况。

2.2 遥感技术的应用

遥感技术是根据电磁辐射的理论,应用现代技术中的各种探测器,对远距离目标辐射来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接受,传送到地面接收站加工处理成遥感资料(图象或数据)用来探测识别目标物的整个过程。它是建立在现代物理学、数学、电子计算机技术和地学规律基础之上的。具有调查面积大,重复性好等特点,遥感图像能宏观而真实地反映地表特征和各种地质现象的空间关系,遥感影像视域广阔、信息量大,在识别岩溶地貌形态、岩溶层组划分及地质构造特征等方面,具有其它勘测方法所不及的优点,尤其更适用于我国南方裸露型岩溶地区。

地球资源卫星遥感(MSS.TM,SPOT)、

航空遥感、热红外遥感、侧视雷达遥感等,在20世纪70年代引进我国以后,被广泛应用于岩溶地区工程地质勘察。遥感在新建铁路选线、水利水电工程区域稳定性评价、岩溶水库渗漏分析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红水河、清江流域规划和大瑶山铁路隧道选线中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2.3 地球物理勘探

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理场的各种参数进行地质解译,是通过获得天然的或人工的物具有一定的“透视性”。它不仅可以在地面测量,而且可以在地下测量(例如在钻孔中、中或其间)以及地下(钻孔勘察所研究空间的岩溶分布、隧道等)与地面之间的测量隧道以洞穴进行探测。由于信息技术特别适用于对岩体中复杂的岩溶、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引进,使物探方法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目前,适用于岩溶勘察的物探方法主要有电阻率法、微重力法、钻孔电磁波透视法、五极纵轴电测深法、地震层析成像技术、瞬变电磁法、地质雷达等。本文在总结资料的基础上,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勘察效果和适用条件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每一种方法的应用都有其应用的前提,只有在满足前提条件下的勘察效果才会是好的。因此,在确定使用何种方法之前,正确地分析判断建筑场地的地质情况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根据大量实践的经验认为,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进行不同的勘察,采用综合物探,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从上述的总结可以看出,将物探应用到工程地质勘察中,能降低勘察成本,缩短勘察工期,提高勘察工作质量。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能忽略钻探作为最基本的工程地质勘察的勘探手段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如柳州市银都大厦所处的位置是典型的岩溶发育区,因为存在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钻探是“一孔之见”,所以不相信钻探,于是出现了用物探替代设计要求的孔底作超前钻孔检测基岩情况的决策失误,结果导致做补充勘察和补强基础,造成工期延长,投资增大。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应取长补短,互为补充。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物探定性配合钻探定量,能更好地了解工程地质情况,为设计提供准确的依据。

2.4 静力触探

第3篇: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风化带,划分方法,应用

1概述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国家对水利工程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近年在我市开工建设了一大批水源工程,在前期工程地质勘察中,大坝坝基均以岩石作为基础持力层,岩石基础具有强度高,压缩性小的特点。但是由于风化作用,岩体的结构、构造、岩石矿物成份发生变化,特别是粘土矿物,改变了岩石的性质。风化后的岩石在工程上优良性质削弱了,不良性质增加,使工程地质大为恶化。

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中,对查明岩石的风化程度,正确划分风化带,是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2 风化剖面的分带方法

遵义市境内出露碳酸盐岩系岩石,风化主要是原岩石中可溶物质被溶解和搬运,剩下不溶解的杂质形成残积土。

2.1地质分析法

该方法属定性分析法,通过各种勘察手段,观测风化岩石的颜色、破碎程度、坚固性、矿物成分等方法的变化特点,兼以开凿岩体难易程度及锤击声的特点,签别岩体的风化程度。

(1)颜色:风化程度不同的基岩,从外观上首先表现在颜色的差异。从局部或某一色彩来看,颜色的变化程度也有所不同,有的仅沿岩石的裂隙面发生变化,有的全部岩体发生变化。一般来说,残积土颜色已完全改变;强风化岩石由于矿物成分变化大及铁、锰质浸染,颜色与母岩差别较大;弱风化岩由于部份易风化矿物受到风化,颜色发生变化;微风化岩仅在岩石裂隙节理面有铁锰质浸染或矿物略有变色,岩石断口对未风化,没有颜色变化。

(2)破碎程度:由于风化作用,岩体中原有的各种裂隙在水的楔入作用下进一步加深,增宽、延展,具有定向性的矿物排列也会在风化作用过程中形成新的裂隙,随着岩石风化程度的加深,完全坚硬的岩体逐渐被破碎。

全风化岩组织结构已基本破坏;强风化岩的组织结构大部份破坏,风化裂隙很发育,可用手折断或捏碎;弱风化岩组织结构部份破坏,风化裂隙发育,软质岩石锤击易碎,而硬质岩石锤击不易碎;微风化岩组织结构基本末变。

(3)矿物成分的变化:不同矿物的抗风化能力不同,岩石中总是那些不稳定的矿物。首先风化变异,在风化剖面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矿物共生组合。

强风化岩矿物成分已显著变化,软质岩石含大量粘土矿物,而硬质岩石中长石、云母已风化成次生矿物。弱风化的软质岩石矿物成分发生变化 ,节理面附近矿物已风化成土状;而弱风化的硬质基岩,矿物成分基本未变化,仅沿节理面出现次生矿物。

对于地质分析法;在生产实践中已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但有较大的人为性,这种方法最大缺点是尺度不明确,掌握不准确,因此需要定量的划分标准。

2.2指标定量法

指标定量法是指通过现场和室内实验,实测风化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结合地质分析法,给出各风化带试验指标的区间值,确定风化剖面不能作为分界线的试验点。

2.2.1岩芯质量指标RQD法

用岩芯质量指标RQD(大于和等于10cm长度完整岩芯总长度与回次进尺的百分比)作为反映岩体破碎和风化程度的分类方法,已被广泛采用。为确定RQD,岩芯直径不应小于50mm,并且最好用双层单动岩芯管 和金刚石钻头。如在钻进或岩芯处理中岩芯被折断(可由岩芯的未风化断面所证实),允许把断块拼合起来算作一块。有关分带参数见表1

2.2.2风化系数法

风化系数Kf 为风化岩石与未风化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之比其值越小,说明风化岩石强度越低。

《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建设采用表2数据进行风化剖面分带。

2.2.3声波测试法

岩石风化后其声波传播速度比原岩慢,声波在岩体中传播速度及波速随深度变化曲线形态,在不同风化带内是不同的。在全风化带,纵波速度低,变幅亦较小,在强风化带中,纵波速度弱,其变幅较大;在弱风化带中,纵波速度大,其变亦幅较大;在微风化带中,纵波速度大,变幅较小。

在实践工作中,当岩性、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时,利用声波进行风化壳分带效果较好;当岩性及构造条件比较复杂时,要在掌握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参考其它标志,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此外,还可以利用点荷载试验,利用回弹值等定量指标进行风化剖面的分带。

除上述方法外,近年来有人提出了采用数理统计科学的方差分析理论,来探讨风化带的定量评价,其优点是能够根据一定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确定其最优界限,它较好地处理风化分带界限的模糊性,更好地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影响。

3结束语

根据近期开工建设的水源工程基础开挖情况看,只要在前期勘察过程中认真分析岩层特性,通过各种手段综合判定,大都能够较准确地控制岩层风化带。文中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第4篇: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常见问题;对策

1 常见工程地质勘察的问题分析

1.1 对地质工程勘察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地质勘察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揭示地质构成,二是提供土体的力学指标;地质构成决定基础处理方案的选择,力学指标对工程造价影响很大。众所周知,地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靠钻探勘察,建设场地是唯一性的,勘察成果也没有可比性,因此建设单位选择一家专业技术强,操作规范严谨,能准确提供成果的勘察单位相当重要,对建筑的安全、工程施工顺利进行、节约投资都有重要的意义。

1.2 地勘部门地勘报告质量不高

地勘部门提出的地勘报告,质量不高,并不乏错误。现某些地勘报告其内容简化到不提供土工试验指标,不作评价,不作明确的结论和提出建议性工程处理意见等。一些报告中该省略的不省略,不该省略却没有;不该附的图附上,需要的表格又没有;文字不多,却废话连篇。其做法是蒙哄不懂专业的管理人员和去迎合部分设计人员只要提供地基承载力这一指标。

1.3 地质勘探方法不对

一些勘察部门用所谓的静载荷试验压裂探坑两侧土层为准来确定承载力,其做法是一种误导,是不科学的。试想,压裂较浅和较深的两侧土层所需的压力大小都不一样,究竟取用哪一压力定值来作为地基承载力。另外,压裂两侧土层又怎能替代或者说明该压力值就是竖直方向土层地基持力层的承载力。

1.4 工程地质勘察缺乏监管

一是工程地质勘察在工程的前期阶段进行,由建设单位自主选择勘察单位,一般建设单位缺少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对地质勘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对勘察单位要求不高,有个成果就可以,钻探费用上考虑多点,对技术的要求就轻了。二是地质勘探是野外作业、土工试验和资料整理,整个过程只有勘探单位独自完成,没有监督,到底钻了几个孔,钻了多深,取了多少土样,土工试验做了多少,这些都存在漏洞,是勘探单位的“良心”活。现在施工图审查也对地质勘察成果进行审查,那都是事后了,只要资料造得过得去都能通过,地质构成与实际施工严重不符时有发生,力学指标的精确性更是无法判别。

2加强地质工程勘察工作的有效对策

2.1 编制勘察纲要

在开展现场地质勘察工作前,必须编制勘察纲要。其目的是让工作人员事先对需要勘察的地区进行必要的调查、收集和整理该区的区域地质资料,初步了解分析该区可能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通过对该区域内地质水文条件的了解,确定勘察的主要手段及勘察布置。在纲要中还要详细阐述对场地地质条件的认知程度、项目概况,着重提出本次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方法、仪器设备、勘察范围和技术要求。另外还要对参与勘察工作的人员、在勘察中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及勘察质量保证措施加以说明。

2.2 选择合适的勘察测试方法

勘察主要有钻探、取样和试验三种方法,它们都拥有着非常强的针对性,选择合适的勘察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不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还有可能会浪费大量的工作时间和资金。那么如何选择既经济又合理可行的工程勘察方法呢?首先应当详细了解场地已有地质资料、沿线构造物情况、与工程建设设计人员充分交流、明确要解决的工程地质问题,然后开展勘察工作,特别是对未知区域的勘察,要分阶段的多次完成勘察工作。针对不同的材料与地质结构,采取的方法有:干钻取芯钻进、泥浆护壁回转钻进等。

2.3 构建工程勘察质量控制体系

工程勘察对于确保工程建设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只有保证了工程地质勘察的质量才能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地质勘察工作失误、失真,将会导致地基基础出现问题,一旦问题形成将会造成工程建设的极大浪费,甚至对社会产生深远的不良影响。因此,为保证和提高勘察的质量,要严格落实质量目标考核责任制、质量责任追究制,严格按照质量认证体系的要求,规范流程,明确责任,用施工过程质量保证总体质量。不断地引入新的勘察方法手段和仪器设备,加强勘察设计的质量控制。

2.4 及时进行资料整理

资料整理的好坏完全取决于在外作业时的勘察质量。项目负责人在外测量期间,应随时对完成的每个勘探点、测试点、物探点/线等资料进行检查验收并做好记录。在完全保证每一个工点、每一个工段都按照方案保质保量的完成勘察工作,就可以转入室内资料整理阶段。要坚决避免因资料或数据采集不足而影响资料整理工作的进行,甚至二次进场,这样就会造成了人力、物力和时间严重浪费。

2.5 做好勘察数据的分析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是勘察工作的灵魂体现,报告的内容将直接成为项目施工建设的指导。文字报告是勘察成果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是介绍勘察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地震、水文地质和物理地质现象等。根据勘察的工程地质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及结构,提出在建设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或隐患及解决建议或加固方案。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列出工程地质结构的性等的分布、储量和质量评价和开采条件、运输距离、运输方式等。附图、附表能够更直观地说明地质勘察出的问题,它能使人更直观地了解地质结构。

2.6 控制好工程地质勘察周期

勘察周期作为工程地质勘察项目的重要因素必须满足计划要求。在制定勘察纲要时,应根据工程项目情况、勘察工作量和勘察方法、场地地形地质条件等情况,对野外业工作、岩土试验和室内资料整理时间进行统筹安排人员和设备。树立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观念,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勘察设计要统筹考虑规划、建设、养护、运营的全过程,运用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观念,进行技术方案比选,合理确定项目的功能水平,实现技术与经济的有机结合,确保勘察设计工作质量。设计阶段是项目寿命周期成本控制最关键的阶段,要从项目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去看待成本,不仅要重视建设成本、维修成本、养护成本的控制,还要重视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的控制,通过运用科学的方法合理评价设计方案,在确保安全和功能的前提下,通过提高技术含量,合理、灵活地运用设计指标,达到最佳技术与经济效益。

结束语

综上所述,管理好一项复杂的工程地质项目,需要项目负责人除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外,还要勘察好一个工程地质项目需要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勘察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上。因此,要对勘察工作有明确的定位,重视工程地质勘察,落实管理和规范,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拥有比较可靠的勘察成果。

参考文献:

第5篇: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范文

1.人为因素

在当前新形势下的地质勘察仍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部分勘察单位为了节省开支雇佣大量农民工,实际勘察时勘察团队仅由几名技术人员和临时招募的农民工组建而成,团队的安全意识较差、整体素质较低,勘察质量无法保证。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十分艰苦,但仅凭吃苦耐劳根本无法胜任该项工作,尤其未经专门培训的技术人员很难发挥应有作用;另外,地质勘察实施时部分勘察团队为加快施工进度,采用不符合规定的方法钻探取样,导致垂直度出现较大偏差,孔深误差随之增大;同时勘察时挪动孔位的现象时有发生,结果一些重要位置缺少勘探孔。而且钻孔时不能准确把握钻进回次进尺,有时进尺达到3m或更长才提一次钻;部分勘察团队地层划分界限不清晰,甚至出现漏掉软弱夹层、砂层透镜体等特殊地层的情况。上述这些问题往往无法给岩土工程施工提供准确数据,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岩土工程的顺利开展。

2.市场制度因素

岩土工程地质勘察行业缺乏必要的市场制度约束,是岩土工程建设面临的又一重要问题。当前市场中勘察单位数量众多竞争激烈,加上一些外挂单位加入又进一步增加了竞争激烈程度。如此,部分无技术优势的勘察单位为抢占市场份额往往降低价格,而为了获得利润勘察过程中往往偷工减料,其勘察质量可想而知。另外,当前市场中受到多种条件限制很多单位缺乏自己的钻机,因此不得不使用其他单位提供的钻机。而且实际钻探时为提高施工进度,往往使钻机超负荷工作大大增加了故障发生机率,一方面钻探施工无法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另一方面钻机一旦出现故障钻探工作不得不中断,延长钻探工程。严重时使钻探施工面临较大风险,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3.岩土工程勘察野外监理制度不完善

当前,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野外监理机制不够完善,给地质勘察水平和勘察效率造成较大影响。部分勘察单位在没有监理的情况下草草行事,勘察获得的数据精度与要求勘察数据之间存在较大误差,而且提供的图样有时与实际情况差距较大;部分勘察单位为维持正常运营部分,不得不走非法途径获得勘察指标等,严重影响了岩土工程地质勘察秩序。因此,为避免上述不良状况的发生,十分有必要建立和完善岩土工程地质勘察野外监理制度。

二、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控制方法

结合当前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存在的问题和新疆地区地质特点,为保证地质勘察质量应积极探索和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为岩土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为此应重点把握以下几项内容。

1.选择优秀地质勘察团队

地质勘察团队是勘察工作实施的主体,其质量状况往往给勘察工作的不同环节造成较大影响。为此,岩土工程施工单位应结合岩土工程实际状况选择优秀的勘察团队。首先,认真审查勘察团队各成员资质,确保其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地质勘察经验,同时具备良好的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其次,认真了解团队所用的勘察仪器质量,尤其钻机质量应结合相关规定进行检查,以确保钻进能够稳定的工作;最后,为保证地质勘察工作高效进行,应结合勘察经济开支情况选择两个以上的勘察团队。同时注重引入竞争机制,奖励地质勘察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团队,一方面提高团队地质勘察效率,另一方面刺激勘察工作开展不认真的团队。并且当勘察团队施工时岩土工程建设单位应派专门技术人员监督勘察工作,必要情况下给予指导,以保证地质勘察工作为岩土工程的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

2.完善岩土工程勘察市场制度

当前,市场上众多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单位为赢得地质勘察指标将精力放在了打价格战上,却忽略了地质勘察质量,这样不但扰乱了地质勘察市场秩序,而且往往给后期的岩土工程施工造成较大损失。为此,针对这一现状应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市场管理监督体系。首先,国家相关部门严格审查市场上存在的地质勘察单位资质,并依法取缔无资质的地质勘察单位,以达到净化地质勘察市场的目的;其次,明确地质勘察招标流程和细则,使地质勘察各单位间公平竞争,这样做一方面能有效遏制用不正当途径获得地质勘察指标的行为发生,另一方面提高实力雄厚的地质勘察单位中标几率,为岩土工程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最后,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系统且内容详细的法律法规政策,尤其应明确岩土工程施工单位和地质勘察单位间的职责,针对地质勘察单位未达到合同规定要求的行为,应根据双方签订的合同要求地质勘察单位重新勘察。实施以上三种措施不但能有效遏制不正当竞争行为,而且对整个地质勘察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积极落实。

3.制定岩土工程勘察野外施工监理制度

加强地质勘察野外施工监督是保证岩土工程地质勘察质量的有效方法。首先,应依据国家颁布的地质勘察规范标准相关内容,结合岩土工程实际施工要求编制地质勘察大纲,明确监理单位资格。其次,对监理单位监督行为应进行明确的阐述。例如,钻孔作业中如发现勘察单位未按照相关规定或钻孔质量不符合要求时需重新钻孔。认真审核施工当日编录,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要求其返工;最后,岩土工程施工单位应定期检查地质勘察质量,并与地质勘察单位间保持良好沟通,以及时纠正地质勘察存在的不良问题,确保地质勘察工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4.提高地质勘察作业针对性

提高地质勘察针对性对提高勘察工作效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尤其新疆地区土质类型较多,地质勘察时针对不同的土质状况采取不同的勘察方法。下面以新疆伊宁地区黄土地质勘察为例进行探讨。新疆伊宁地区广泛分布着湿陷性黄土,这些土体如遇到水分侵润原有的力学和结构性能会发生改变,导致其抗荷载能力下降,进而影响岩土工程的稳定性。因此,地质勘察中应着重确定该地区黄土地基湿陷类型和湿陷性系数,通过计算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处理,提高岩土工程的稳定性。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性等级划分如表所示。

三、总结

第6篇: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质量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地质勘察技术不断的应用到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但由于复杂的地质环境,冗杂的勘察点使得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进展不够全面,勘察质量不够全面,因此需要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质量管理,确保地质勘察的质量,确保勘测的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为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勘察基础,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开工,确保施工中不会因为地质问题带来相关的施工隐患,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2]。

一、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是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基础,地质勘察的质量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和设计具有很大的影响,一旦地质勘察质量不过关,数据缺乏准确性和针对性,必然会给水利水电工程但来极大的影响,使得水利水电设计出现失误,导致施工存在问题,使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质量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在现阶段的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质量管理中,仍旧有着一些问题,影响地质勘察质量管理的效果。(1)管理不够规范,存在一些环节无人管理,资料归档处理不够规范,资料管理混乱。(2)勘察周期短,且不合理,使得勘察工作量不够,不能对满足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需求,勘察点设置的不够合理。(3)在制定报告时仅仅对地质问题进行提出,并没有做出适当的分析和应对措施,缺乏针对性。而这些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质量管理的原因是由于水利水电工程需要勘察地区具有复杂的地质条件,而水利水电工程往往是在冬季进行集中施工,而且工期比较紧张,这就使得地质勘察工作的工作周期短,勘察强度大,极易发生为抢时间而尽量减少工作量[3]。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应用到地质勘察工作区,面对这种情况和勘察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需要不断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质量管理。同时勘察市场中的竞争也变得日益激烈,勘察企业想要在行业竞争中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在水利水电工程中通过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地质勘察质量,规避安全隐患。

二、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查质量管理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的地质勘查质量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工作,想要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质量管理,就要对水利水电地质勘察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确保不会出现由地质勘察质量引起的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问题和施工问题。

(一)准备工作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的前期准备工作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建立勘察质量管理小组,明确地质勘察的质量目标,并制定相关的勘察方案和勘察质量控制方案,并提前对勘察地区的地质情况、交通情况、地震资料都进行分析,为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做好准备工作。管理人员要提前对天晴情况进行分析,并列入勘察方案中。面对突发状况要采取尽量不影响工作的解决办法,从而确保不会因为外部因素影响地质勘察的质量。

(二)勘察过程中

1.强化野外勘察管理,加强勘察人员的技能和素养

加强对野外勘察的管理工作,做好数据的记录工作,为之后的水利水电工程提供有力的设计基础,将环境影响要做到降到最低。并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培养他们对勘察记录的责任感。注重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升,提高勘察人员的专业技能促进勘察结果的准确性,确保地质勘察质量。还要加强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适时引进先进的技术人才,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勘察的准确性,同时规范勘察中的管理和勘察过程,加强勘察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2. 加强原始数据管理,选择合理的勘察点

要加强对原始数据的控制,规范原始数据的要求,加强对原始数据质量控制,同时在勘察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勘察点,确保任务的改变勘察点能够有效的反映地区的地质情况,并根据不同的地区环境选择适宜的勘察方法,将多种勘察方法运用到勘察中,确保勘察结果的准确性,确保水利水电勘察的质量。

3.控制钻进取样样品质量

钻进取样是地质勘察中的重要工作,因此,需要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区的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的分析,通过钻进取样能够获得准确可靠的力学参数。而取样的技术、和钻进的方法对样品的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首先要采取能够有效反应该地区实际情况的采样区。并严格按照所制定的采样方案和技术进行采样。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采取不同采样方法,并做好防震措施,减少人为因素对样品的影响。

4.原位测试质量管理

原位测试是测定岩土体的力学性质成员的一种测定手段,动力触探试验是原位测试中的关键部分,因此在进行原位测试中需要测试人员需要熟悉实验操作标准,并严格按照操作标准执行,从而降低因操作问题带来的勘察质量结果不过关。

5.水文地质试验与地下水监测

水文地质和地下水是地质勘察中最常见的工作,通过水文地质试验获取施工区的水文地质参数,并对岩土层的透水性和工程渗透的稳定性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并严格按照操作标准执行试验。在地下水监测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深度的地下水进行取样,确保勘察结果的质量。

(三)地质勘察后

在勘察完成后需要做好原始数据的收集和管理工作,对原始数据进行归档分类。并对水利水电施工地区做出合理的地质评价,针对不同的地质情况提出对应的措施,从而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安全

三、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地质勘查的质量管理是关乎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工作,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勘察的质量管理,促进水利水电工程勘察的质量提升,确保不会出现因勘察结果质量不佳带来的,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和施工问题。

参考文献:

[1]吴健,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质量的方法探讨[J].工程科技,2013:28

[2]张惠玲, 张晓今,水电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原始资料档案的收集与管理[J].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12:(04)

第7篇: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 岩土工程;勘查技术;应用

0引言

工程设计之前要进行岩土勘察,要对工程地质以及勘探、采取土试样、室内试验、原位测量、现场检验和检测进行调查, 然后分析和查明工程所在地的有关信息。岩土工程勘察在建筑工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工程设计的先决条件,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一个阶段。岩土工程勘察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造价和安全性,所以施工企业一定要对岩土工程施工提高要求,改善勘察技术,在勘察前,全面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选择一个科学、严谨、合理的勘察技术和方法。

1 岩土工程施工勘察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也积累了很多的实践经验。越来越多的建筑项目和基础工程相继开展,同时在勘察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问题暴露出来。我国地大物博,各个地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各不相同,再加上岩土工程勘察的对象是岩土体,人类的活动和地质自然条件都能对它产生影响,这样就比较复杂和多变,各个工程项目不同,对岩土工程勘察的要求也不同,而随着工程项目的难度加大,勘察难度也越来越大。

2 岩土工程勘察中出现的问题

良好的勘察工作可能会为工程建设节省大量时间,岩土工程勘察师工程建设的基础条件,勘察工作的好坏影响工程的质量。在实际工程中,因为种种主管和客观的原因,导致岩土工程勘察在实际工作中出现大量问题,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一,没有对工程地段的地形地貌进行仔细研究,忽视了工程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通常只是简单了解一下施工地点,不对整个工程地区大环境进行勘察,所以无法从整体上对整个工程地段地质进行有效认识,不能掌握其变化规律,导致各种问题的产生,比如,资金浪费、工期延误等。如果勘察人员忽视了上述问题的话,那么就很容易出现施工设计失误问题,使整个工程造成巨大的问题。

第二,若是资金有限,任务重,工期又较短,部分勘察人员可能会漏做或少做一些项目,导致的结果就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与规范不符,出现一些令人措手不及的问题,比如, 在钻探的时候,钻探次数过少,不同的岩土体和岩石风化成度界面的划分不准确,会导致软弱结构面及结论判断错误,无法判断地下不明物体和空洞的位置。

第三,勘察报告阐述不严密。在勘察过程中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容易出现纰漏,再加上编制人员的语言组织的不够充分或专业知识不够强,这样勘察资料就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不能很好的反应相应的勘察结果,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最后,设计人员与勘察人员缺乏沟通。勘察的目的是给设计提供相关依据,但是因为各部分之间缺乏沟通,长期分散作业,互不联系,另外,有些规定及勘查技术和方法比较落后,岩土本身也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勘察与设计脱节,设计人员无法从勘察报告中很好的了解工程地段地质的情况,并无法将其很好的融入到设计中,导致资源浪费。

3岩土工程中勘查技术的应用

3.1 工程地质的测绘技术

工程地质测绘是岩土工程勘察中最基础的一项工作,它的目的就是为了能清楚的知道地貌地形同其地层、不良地质作用间的关系,划分地貌单元;对岩层风化的程度进行鉴定;调查岩土的性质、年代、厚度、成因、分布等。工程测绘是相关人员了解工程场地地质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如果一个工程地段的地质特别复杂,那么工程测绘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高效的完成了工程测绘工作才能更准确的分许出地质情况。

2.2 原位测试的技术

原位测试必须按照规范进行,不能因为麻烦而走捷径,一旦方法选择错误,则会得到错误的数据,会影响工程质量。原位测试的方法有很多,包括荷载测试、标准贯入试验和剪切试验等,应该根据岩土条件、地区情况和设计对参数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原位测试、原位测试有它的好处,它可以不脱离原来的环境,直接反映出岩石和土壤的特性,并且效率高,时间短,当然,它也有一定的弊端,它的边界条件很复杂,试验应力路径难控制。

2.3 勘探技术

勘探技术包括三种,分别是:钻探,井探、槽探和洞探,地球物理勘察。它可以调查地下地质情况,可以很好的利用勘察目的及岩土的特性来选用勘探方法。

2.3.1 钻探

我们常用的四种钻探方法有回转钻探法、震动钻探、冲击钻探和冲洗钻探法,回转钻探法的孔径应该满足取样和原位测试的需要,且其勘探孔深度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勘探。钻探如下图1所示。

图1 钻探图

2.3.2井探、槽探和洞探

在勘察过程中,若钻探无法满足要求时,则进行井探、槽探和洞探,对坝址,地下工程或大型边坡进行勘察时,若需要了解深层地质或构造的情况时,就可采用此项方法。但是。探井的深度不能超过地下水位,其他的要按照工程实际的情况来确定。

2.3.3地球物理勘察

地球物理勘察是原位测试的手段,岩土波速、动弹性模量、等等都是利用它求出来的。

2.4 取样的方法

取样方法的不同会导致土壤的含水率不同,而取样的方法有多种,原本的土样因为实验室的不同也会在质量上存在很大不同,从而导致实验室数据失真。为了避免原来的土样会被地下水影响,防止因不同取样方法导致水的含水率变化,因此,要在相应的取土装置上加上套管。取样以后,需要马上密封,因为不同季节的气候不一样,在夏天则需要防止蜡封融化破坏密封的效果,冬季则应避免冰冻,土样的保存期不应超过三周,运送过程中也必须做好相应的防护采措施,避免土样造成伤害,应设置缓震装置降低震动,从而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4合理运用新的勘探技术

目前,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岩土工程对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和勘察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勘察新技术和新设备被研究出来。采用新的勘查技术,可以顺应时展的要求,可以有效解决岩土勘探中出现的问题,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进行科学管理,提高岩土工程勘探工作的效率。新的勘察方法与传统的方法相比,无论是从操作方法和工作效率上,都有较大的优越性,这些新的方法和设备不仅能够提高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还可以大大提高勘察单位的竞争实力。

5 结束语

岩土工程勘察作为工程建筑的一项基础工作,它不仅关系着工程的质量,还对工程的经济性、合理性以及安全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因而相关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严格遵循相关制度,认真负责,积极采用新技术,使,我国的岩土勘察技术更上一层楼,同时推动我国岩土工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应科.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2] 赵汉林. 论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应用与管理[J]. 城市建设理 论研究(电子版), 2011(23).

第8篇: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岩土 工程 勘察 报告 编写 质量 控制

一、有关岩土工程勘察

1.岩土工程勘察定义。岩土工程勘察,英语为geotechnical invesigation,就是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勘察文件的活动。

2.岩土工程勘察阶段。按其进行阶段可分为:预可行性阶段、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补充勘察、施工勘察等。

3.岩土工程勘察对象。根据勘察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水利水电工程(主要指水电站、水工构造物的勘察)、铁路工程、公路工程、港口码头、大型桥梁及工业、民用建筑等。由于水利水电工程、铁路工程、公路工程、港口码头等工程一般比较重大、投资造价及重要性高,国家分别对这些类别的工程勘察进行了专门的分类,编制了相应的勘察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等,通常这些工程的勘察称工程地质勘察。因此,通常所说的“岩土工程勘察”主要指工业、民用建筑工程的勘察,勘察对象主体主要包括房屋楼宇、工业厂房、学校楼舍、医院建筑、市政工程、管线及架空线路、岸边工程、边坡工程、基坑工程、地基处理等。

4.岩土工程勘察内容。岩土工程勘察的内容主要有: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勘探及采取土试样、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现场检验和检测,最终根据以上几种或全部手段,对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评价,编制满足不同阶段所需的成果报告文件。

5.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与技术。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或技术手段,有以下几种:(1)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测绘是岩土工程勘察的基础工作,一般在勘察的初期阶段进行。工程地质测绘是认识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高质量的测绘工作能相当准确地推断地下地质情况,起到有效地指导其他勘察方法的作用。(2)勘探与取样。勘探工作包括物探、钻探和坑探等各种方法。它是被用来调查地下地质情况的;并且可利用勘探工程取样进行原位测试和监测。应根据勘察目的及岩土的特性选用上述各种勘探方法。(3)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的主要目的,是为岩土工程问题分析评价提供所需的技术参数,包括岩土的物性指标、强度参数、固结变形特性参数、渗透性参数和应力、应变时间关系的参数等。原位测试一般都藉助于勘探工程进行,是详细勘察阶段主要的一种勘察方法。(4)现场检验与监测。现场检验的涵义,包括施工阶段对先前岩土工程勘察成果的验证核查以及岩土工程施工监理和质量控制。现场监测则主要包含施工作用和各类荷载对岩土反应性状的监测、施工和运营中的结构物监测和对环境影响的监测等方面。检验与监测所获取的资料,可以反求出某些工程技术参数,并以此为依据及时修正设计,使之在技术和经济方面优化。此项工作主要是在施工期间内进行,但对有特殊要求的工程以及一些对工程有重要影响的不良地质现象,应在建筑物竣工运营期间继续进行。

二、努力提高报告的编写能力

1.要具备牢固的地质地貌和工程理论地质基础理论方面,主要是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和地貌学;工程地质方面,主要是土质学、土力学、工程地质分析、工程动力地质学、工程地质勘察。

2.要熟悉和把握有关的规范规程规范规程既是经验的总结,又是技术的指南,具有很强的勘察工作指导性。对于国家的、行业的、省和地方的有关规范规程,必须熟悉把握,并在具体勘察工作中认真执行。

3.要了解工作区的地质情况对于勘察地段的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资料,应尽可能地搜集并熟悉。对于邻近地段已有的工程地质勘察资料,也要尽可能了解,以便在勘察工作中发挥其参考作用。

4.要把握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基础施工的技术要点只要明确了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基础施工方法,作出的工程地质评价才能有的放矢、正确客观,提出的建议才能合理适用。

5.要切实保证第一手资料的质量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工程地勘察的最终成果。一份高质量的勘察报告,必须来自于高质量的第一手原始资料。

6.提高综合知识方面的技能。如基本的数理统计知识、文字表达能力、编图技巧、综合分析能力。

三、确保岩土工程勘察质量

1.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先进行地质勘察后设计。对无地质勘寒资料工程的设计应不予报建,对(未能按照相应的等级)降级进行地质勘察的工程不予报建。

2.提高地质勘察单位员工的质量意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健全岗位责任制度,培养良好的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避免出现地质勘察资料的失误。

3.建立审查、复核制度,对室内室外技术资料要有资深的专业人员进行审查和复核,敢于对钻探、土工试验结果提出质疑,并通过对相近建筑物的钻探资料对照分析,确保资料的准确性。必要时可重探可疑探点、可重做相关试验。

4.要根据建筑物的安全等级与场地类别,并结合地质历史(注意收集相关资料)与地形特色进行探点的布设,并按规范进行相应比例和数量的取土探孔和原位测试探孔的布置,避免漏探特殊地质现象。

5.勘察布孔。勘察与设计的接口:收到设计人的勘察任务书后,应认真阅读,仔细分析,充分了解设计意图,不明白的地方及时与设计人沟通,存在疑虑的地方需向设计人提出。设计人往往有偏于保守的倾向,如对地基承载力要求过高、要求一桩一钻、对桩基承载力提出过高要求等。由于岩土体始终是一个灰箱,无法彻底查清岩土体的分布及其物理力学参数,在做与岩土相关的工程设计时固然要留有一定的安全富余度,但是必须在了解场地岩土条件的情况下才能准确把握安全的尺度,采用过于保守的岩土参数,过高的安全系数将不可避免的造成工程建设的极大浪费。做岩土工程勘察的人一般比做结构设计的人更清楚或者更容易把握场地的岩土条件情况,因此岩土工程师应当,也有必要提出意见供设计人参考。在勘察任务书与工程平面布置图确认无误后,勘察人员应到现场踏勘,了解场地情况,并提出勘察纲要供钻探等供外业使用。

参考文献:

第9篇: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探;质量;技术

我国的经济在改革开方以后迅猛发展,各行各业都呈现出勃勃生机的景象,岩土工程勘察也不例外,尤其是其创新性的发展,这也对其质量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谓岩土工程勘察,就是在满足工程建设的需求的前提下,查明、分析并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条件以及岩土工程的特性等情况的工程。尽管我国的建筑工程数量庞大,岩土工程勘察发展现状良好,但由于其本身存在的工程的复杂性、对工程质量影响的重大性、勘察工序的繁多性等因素,对工程进行现场复查还是十分有必要的。但在勘察工程中还是会出现大量的质量技术问题,究其原因就在于管理水平的低下,甚至某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进而减少了技术方面的投入,这些因素都使得勘察的质量得不到严格的控制,出现质量技术方面的问题。伴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岩土工程勘察必须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尤其是勘察过程中存在的质量技术问题,提高管理水平并加强控制能力以保证岩土冲程勘察的质量。

1.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出现的质量技术问题

1.1勘察市场的管理缺乏规范性

不同的勘察工程因等级的不同会由不同资质的建筑单位承担,而资质主要分为甲、乙、丙几类。纵观我国的勘察市场,市场中普遍存在着对建筑单位的勘察资质鉴定不准确、行业进入门槛较低等问题,这些管理上的不规范使得我国勘察市场中的建筑单位资质良莠不齐,有好有坏。另一方面,由于缺乏严格的、系统性的管理,一部分勘察单位的资质达不到标准的要求,没有强大的技术力量支持,甚至连正式的办公地点都没有,还存在着“挂靠”问题,当勘察工程被层层“转包”之后,岩土工程的勘察质量必定得不到保证。

1.2勘察资料缺乏全面性

岩土工程的勘察过程中可能出现个各种各样的情况,只有整理分析过大量的拟建工程资料,才能更好的找出勘察过程中的漏洞,提高勘察工程的质量。虽然从整体上来看,绝大多数哦岩土勘察单位都是重视拟建工程资料的收集的,但还是有一些企业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例如,对于保证勘察质量十分重要的指导性文件岩土工程勘察纲要,有些单位却不制定科学规范的完整的勘察纲要,以至于整个勘察过程都很盲目;此外,有些制定了勘察纲要的企业在勘察过程中却没有执行力,不能很好的贯彻勘察纲要,致使勘察过程出现很多质量技术问题。

1.3勘察方法的单一性

对于岩土工程勘察,不同的拟建项目和不同的地质环境适用于不同的勘察技术、方法、手段和设备,涉及到的技术种类繁多,勘察工序也很繁杂。就我国的岩土工程勘察来看,其方法虽然整体上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但方法单一的问题仍不容忽视。实际中,大部分企业会偏向于选择价格较低的企业中标来达到降低自身成本的目的,而中标的企业只能减少勘察试验的项目来缩短工作量,把预算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种恶性循环势必降低勘察的质量。

1.4勘察过程缺乏生态环保意识

我国以前的发展模式基本上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实现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如今,人们越发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国家也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口号,对岩土工程勘察当然也不例外,既要勘察,也要环保。某些勘察单位的勘察工作基本上按照勘察规定开展,而忽略了生态环境,最后的结果就是环境破坏了,勘察施工也出现问题,甚至不得不进行工程变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受到了影响,这种问题已经限制了勘察质量技术的发展,应当予以高度的关注,来解决这个问题。

2.解决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技术问题的对策

2.1勘察市场规范化

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勘察市场规范了,勘察市场的技术水平才能提高,勘察质量才能得到保障,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将“依法治国”战略贯彻落实到岩土工程勘察市场的建设之中去,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清理整顿勘察市场,及时严格清除不符合要求的勘察单位。另一方面,还要提高勘察市场的准入门槛,对想要进入的单位严格审查,检查其在技术、设备、人员和管理等方面是否达到了规定的标准,采用“黑名单制度”,一旦企业出现了重大的勘察问题,以后就是去了进入该市场的资格,永不能进入。

2.2技术培训加强化

勘察技术和设备、勘察人员等都是影响勘察质量的因素,所以选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加强对勘察人员的培训,提高勘察人员的专业素质,都是十分必要的。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将勘察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到战略性的高度上来,通过技术培训来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保证勘察技术的质量,不断完善勘察人员技术培训制度,加强理论学习,注重亲身实践,培养职业道德和素养;此外,也不能放松对激励机制的建设,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培养其全局意识和质量意识,培养责任感,使其不放过工作中任何细小的问题,以此来解决勘察过冲中出现的质量技术问题。

2.3勘察过程科学化

在勘察技术发展的同时,对勘察质量的要求也同步发展,这与科学发展息息相关,必须树立“科学勘察”的观念,注重勘察过程的科学性。这就要求在勘察的过程中,要深入了解不同的地质环境和拟建项目,进行地质调查,及时沟通勘察单位,保证信息的及时性与全面性,编制科学的勘察纲要,对勘察所需的基本信息如建筑层数、结构及基础等内容做到了如指掌;在施工时要按指定的勘察纲要逐步进行,并根据工作量、勘察方法和任务等及时变换方案,以便勘察工作的顺利开展。

2.4勘察技术升级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技术,只有勘察技术提高了,才能解决勘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好的保证勘察的质量,而技术的提高可以通过引入新技术和新设备等来实现。例如,可以引进具有软硬件一体功能的探测设备,以扩大信息的存储量、降低勘察成本、提高效率,或者应用现代勘察技术,全面反映地质的物理学邢台和界面等特征,来达到提高勘察精度的目的,从而解决勘察过程中出现的质量技术问题。

由以上叙述可以发现,岩土工程勘察涉及到的学科多种多样,其综合性很强,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勘察技术也不断发展,同时,一些质量技术问题也随之而出,为了降低这些问题对勘察质量的影响,首先必须深入了解这些问题,加之以改革创新,科学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过程,解决质量技术上的问题,加强制度建设,使勘察工程步入正轨,提高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庞从天. 完善岩土工程监督体系 促进勘察市场健康发展[J]. 科技创新导报. 2011(16)

[2] 闫晗. 岩土工程专业如何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J]. 科技创新导报. 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