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简述土地资源的特性范文

简述土地资源的特性精选(九篇)

简述土地资源的特性

第1篇:简述土地资源的特性范文

一、解综合题的学习准备

高考地理综合题的解答是建立在对地理学科有效的综合复习基础上,才能顺利完成。综合复习时,应在对高中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基本理论知识学习并掌握的基础上,去探究各地区的实际地理问题。如某一具体地区的自然、人文各要素的现状怎样?利用情况如何?资源利用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因地制宜,趋利避害发展生产与生活?寻求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途径。

地理综合复习最好选定一定的区域来进行,因为任何地理问题都是在一定的区域发生的。将各种地理知识融入一定区域,可让地理知识具备根基,也使地理知识空间存储有序化。因此,在这一复习过程中,我们应采用发散性思维,建立知识的广泛联系。

二、构建解题思维模式图

三、地理综合题解题思维步骤

第一步,对某一选定的地理区域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进行要素特征分析,并明确各要素特征的形成受其他各要素共同影响和作用。这一过程适用于解决某区域的某些要素特征的描述及其成因分析的问题。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在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和山地与盆地相间分布、闭塞的地形特征影响下,形成了西北地区干旱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干燥少雨,多风沙。在干旱的气候和闭塞的地形影响下,西北地区的河湖具有河流稀少、流量小、流程短,多内流河、内陆湖,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水文特征。干旱的气候和贫瘠的土壤限制了植物的生长,形成了覆盖率很低的荒漠植被,进而形成贫瘠的荒漠土和盐漠土。由于干旱缺水,西北地区主要发展灌溉农业和放牧业,居民点和交通线多沿山麓绿洲分布。

第二步,比较、判断该地理区域各自然、人文要素中的优势和劣势特征。这一过程要抓住主要矛盾,突出各地理要素中对人类生产发展和社会生活有利和限制性的影响因素。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我国西北地区

优势因素 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地、草场、盐类、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风能)和矿产资源丰富;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多彩;边境接壤的邻国多

劣势因素 干旱缺水,多风沙,生态脆弱,交通不便,人口增长过快且素质低

第三步,根据因地制宜、趋利避害的原则,发挥资源优势,改造不利因素,寻求发展农业、工业、旅游等的方向和途径,并分析在人类利用资源发展生产和生活等活动中,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和环境问题,这一环节适用于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寻找出路的问题。这是地理学科的终极目标,符合“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如西北地区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可引地下水、高山冰雪融水灌溉,发展粮、棉、瓜、果等种植业;利用丰富的草场资源发展放牧业;利用盛产粮、棉、瓜、果和皮、毛、乳、肉等农产品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利用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盐类、有色金属和旅游资源,发展能源工业、化学工业、冶金工业和旅游业;利用边境邻国多的优势发展边境贸易。在资源利用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干旱频繁,用水短缺;荒漠化加剧,沙尘暴频繁,水土流失严重;草场退化,土壤盐渍化;环境污染加剧等。

第四步,归纳阐述,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如西北地区的经济、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措施可归纳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推广节水技术;改善生态环境――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防治荒漠化,改良盐渍土,建设人工草场;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优势资源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发展边境贸易,开拓旅游业;控制人口增长,加大科技、教育投入,提高人口素质。这一环节要求学生遵循“看病抓药”的原则,运用地理学科术语进行阐述,做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层次分明、逻辑严密、统筹兼顾、言简意赅。

【经典例题】

(2010年高考地理•浙江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1.下图是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①地建设航天发射基地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2)图中②③两地湿地广布,请分别简述其成因。

(3)据报道,近年来④地所在区域非法牧场扩张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你认为主要有哪些负面影响?

(4)简析图中60°经线东西两侧所示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特征和原因。

【思维步骤】

本题综合性较强,需要考生从多方面论述或评价一个地理事物的发展的特点,考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难度适中。解答此题,首先需要根据经纬度及海陆轮廓,确定该地区的地理位置,再评价其自然条件(位置、地形、气候、水文、地质、生物、土壤等)和社会经济条件(农业、工业、交通、商旅、居民、聚落、文化等),回答时要抓住该地理事物的显著特点进行论述。

第(1)小题考查航天发射基地的有利与不利条件,其条件主要从纬度(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发射时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惯性,节省燃料)、交通条件(海运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型航天器材的运输)、地形(平坦,建设成本低)、人口(人口稀少,安全系数高)、天气(晴朗,能见度好,便于观察跟踪)等方面分析。

第(2)小题分析②③两个地方湿地成因,影响湿地形成的因素要从降水、蒸发、地形、河流等方面分析。

第(3)小题④地介于平原与丘陵之间,位于热带雨林区,非法牧场扩张会破坏当地热带雨林,引发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

第(4)小题首先需要分析60°E东西两侧城市分布特点,东侧为沿海城市,西侧为内陆高原城市,如果这一思考过程正确,答案自然就容易组织。

【参考答案】

(1)有利条件:纬度低,海运便利,地形平坦开阔,人口稀少等。不利条件:天气多变。

(2)②地河流落差小,地势低平;水位季节变化大;沿河多沼泽。③地处于河口三角洲;水网密布;多滩涂。

(3)热带雨林被大面积砍伐,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气温变暖加剧。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增加等。

第2篇:简述土地资源的特性范文

摘要:本文将以实际的研究为例,具体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模式和管理实践方法下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响应的差异。

关键词 :土地利用模式;管理实践方法;土地经济效益;不同与差异

土地利用指的就是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的的使用各种方法和行为针对土地资源的长期或者周期性的经营活动,是人类在劳动过程中通过对土地资源进行有效利用以获得相应的产品收益和经济收益的活动内容。不同的土地利用模式和管理实践方法必然会带给土地资源不同的产品收益和经济收益,其甚至对土地资源自身的结构和化学性质也会造成相应的改变,通过相关实验就可以证明这一点,并且能够帮助人们找到土地资源的最优化利用模式和管理实践方法。

一、具体的实验内容

针对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以及管理实践方法对土地资源经济效益造成的影响进行试验,首先应该选取土地资源性质相同的土地范围作为试验田,同时选择不同的土地利用模式和管理实践方式对其进行试验、查看、采样以及分析并且最终得出相应的结论。具体来讲,本次实验中选取了某一丘陵地区的某一范围内的土地作为试验田,其中试验田所在范围的每年平均温度在18 度、日照时间在12 个小时左右、降雨量主要集中在春天、夏天以及秋天三个季节,同时具有明显的气候特征。同时结合试验田范围中的以往种植习惯和区域范围内的社会经济条件,本次试验在试验田中分别采取了五种不同的土地利用模式和管理实践方法,其分别是

粮食、豆子、粮间、套作,其简称为FBF;

蔬菜、经、菜间、套作,其简称为VEV;

粮食、经、菜间、套作,其简称为FEV;

单一的粮食、经,其简称为MONO;

果树、粮食、菜间、套作,其简称为FFV。

此外,在本次试验的进行过程中首先会针对马铃薯、蚕豆、小麦、榨菜、油菜、玉米等相关类型的蔬果进行不同种植田的分配,在分配结束以后才会投入到实验的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上述蔬果种子使用的实验肥料类型都是基本相同的,只是针对其生长过程中的不同需求控制了施肥的比例。在相关农作物成熟以后,本次试验采取了多点混合采样的方法对已经成熟的果蔬物品进行采样,同时使用水土比方法测定相应种植田的pH值范围、使用重络酸钾滴定方法完成对种植田有机物质含量的测量、使用半微量开氏方法完成对种植田全氮含量的测定以及使用碱解扩散方法完成对种植田中碱解氮的测量工作。

二、实验结果的分析

针对本次实验结果的分析方法采用了spss 软件对相关蔬果的成熟数据进行采集并且配对分析,同时有效的结合土地利用环节结束后土地资源的有机物质含量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本次试验成果中粮食、经、菜间、套(FEV)的土地利用模式对土壤中有机物质含量的影响是最大的,而果实、粮食、菜间、套(FFV)的土地利用模式对于土壤中有机物质含量的影响居于第二位,蔬菜、经、菜间、套(VEV)的土地利用模式居于第三位,粮食、豆、粮间、套(FBF)的土地利用模式则居于第四位,单一的土地利用模式则位列最后一位。因此本次实验结构可以有效的证明,针对土地李元的不同利用模式以及管理实践方法会造成土地资源中土壤有机物质含量产生非常大的变化。

同时本次试验结果中针对土地经济效益的响应参数进行计算,采用了的公式完成了对土地经济效益响应系数的计算。其中代表的是第种指定产物的产量与成本的经济效益之差、代表的是第种指定产物的单产产量经济效益、代表的是第种制定作物的实际综合种植成本、A 代表的则是当地以往种植的农作物的产量与成本之差的最大参数值。

通过计算结果的分析可以清晰明确的得出不同土地利用模式对土地造成的经济效益参数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土地经济效益的参数海域土地资源中土壤性质的参数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其相互之间呈现出互相递进的关系。因此本次试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内容:

在不同的土地利用模式和管理实践方法中,单一的土地利用模式投入的成本较小、管理方式较为粗放,其最终产生的土地经济效益参数值也较小。而在复杂的土地利用模式中,在同样的土地管理实践方法作用下,土地资源中的土壤施肥情况和土地经济效益的参数差别是比较大的,在上述结果中的VEV土地利用模式获得的经济效益系数最好的,其土壤的肥力条件也是最好的。

三、实验结论的分析

经过对本次试验中相关结论的分析,本次试验可以针对实验结论得出以下结果:

首先是不同的土地利用模式必然会对土地资源中的土壤性质产生相应的影响,其在土地利用模式的过程中会使土地资源中的土壤肥力产生一系列的变化情况。

而如果想要使土地资源中的土壤肥力始终保持在一个较为丰富的程度上,相关人员需要有效的加强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强度,同时有效的配合科学合理的管理实践方法以达到这一目的。在土地利用模式中,单一的土地利用模式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强度是最低的、粗放式的管理实践方法则会使外界环境对于土地资源中的土壤肥力的影响情况减少到最小,同时间、套类型的土地利用模式和与其相匹配的管理实践方法则能够有效的增加土地资源的利用强度,同时增加外界环境对于土地资源中的土壤肥力的影响,使土壤肥力始终保持在一个较为健康和充足的状态。因此在土地资源的利用模式中选择合理的耕作方式以及管理实践方法,是保持土壤肥力并且实现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的重要方法。

其次是土地经济效益的参数与土地利用模式的变化也有着非常明显的关系,在本次试验结果中上述土地利用模式都能够对土壤肥力产生相应的变化,但是在土地经济效益参数上的变化却是不同的。综合来讲,单一的土地利用模式所获得的土地经济效益响应参数的数值是最低的,而菜、经、菜间、套的土地利用模式所取得的土地经济效益响应参数的数值则是最高的,也是最适宜于当前试验田的种植方法,同时其对于土地资源中的土壤性质的影响也是最有利的。

综上所述,本文对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以及管理实践方法下的土地经济效益效应情况进行了具体的探究和分析,加强对不同土地利用模式和管理实践方法的实验并合理的分析相应的实验结果能够有效的帮助农户选择最优化的土地利用模式以及管理实践方法,有效的提高农户经济收益的同时提高农户土地资源中的土壤肥力,使土地资源始终保持在较为健康的状态中以更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土地利用过程中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第3篇:简述土地资源的特性范文

一、保持基本稳定

1.编写体例保持稳定

从编写体例看,2012版教材(八上)沿用了原教材的基本体例,即“章首语—节—黑色标题”这种简约而又实用的体例。章首语是问题式的内容提要,黑色标题大部分是课程标准中的某一项或其中一部分。每个章节的结构框架分为三部分,即“正文”、“阅读材料”和“活动”,“正文”部分的呈现方式有文字叙述、图像表述和图文结合等;“阅读材料”多为趣味性、扩展性的知识;“活动”部分由材料(文字叙述、图表、案例)和设问构成,内容紧扣正文,既是学生的练习,又是正文的扩展。教学中可以将“正文”与“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视内容难易程度和学生实际能力调控好两者之间的使用比例。

2.内容构成保持稳定

从内容构成看,2012版教材(八上)继承2001版教材的主要内容,仍安排“从世界看中国”、 “中国的自然环境”、 “中国的自然资源”和“中国的经济发展”四章内容的学习。这样安排,避免大的改变给师生带来的不适,做到新老教材合理过渡与衔接,有助于稳定初中地理教学。

3.呈现顺序保持稳定

2012版教材(八上)内容的呈现顺序仍体现教材编写者“由总到分”的编写思路,作为中国地理总论内容,首先通过第一章学习有关我国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民族等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通过第二章学习我国的地形地势、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内容,通过第三章学习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及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水资源,最后通过第四章学习我国的交通、农业、工业等经济地理内容。这样编排符合学生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我国基本的地理国情。

二、进行合理微调

1.合理微调布局结构

从布局上看,2001版教材的每一节内容紧接上一节内容,没有严格重起新页。而2012版新教材每一章、每一节都从新的一页开始,字体、排版也略有调整,整个页面更美观大方、清晰醒目。从结构上看,2001版教材每一节的内容长短不一,重难点分布不均,给进度把握、习题安排等带来不便。新教材虽然每节仍由2~4目组成,但每目的知识点、重难点都大致相当,每目有2~3道活动小题,内容安排较老教材更合理,结构更趋严谨科学,方便教与学。

2.合理微调教学内容

2012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新教材内容较老教材总体变化不大(见表1),但根据课标要求进行适当增减。从整体上看,新教材页码较老教材减少9页,但正文内容、图表系统及阅读材料等都有所增加,而活动题有所减少,难度略有降低,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探究。从内容上看,合理增删了部分教学内容。如在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增加一节“自然灾害”,在第二节“气候”的第二目“东西干湿差异显著”中增加有关我国降水的时间变化(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特点,将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由三目整合为两目,删除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的第一目“水是宝贵的资源”,删除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的第一目“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将后三目整合为两目等。另外,新教材将一些原来放在“活动”中的内容调整到正文中,降低了难度,更利于学生学习。如第四章第二节“农业”中有关我国东部季风区农作物的地区分布内容,老教材原是放在“活动1”中,新教材则直接调整到正文中,凸显对该内容的重视,有利于学生联系实际,理解因地制宜,落实生活地理理念。

3.合理微调编排顺序

2012版教材(八上)合理微调了一些内容的编排顺序,使之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具体有如下几处:一是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原顺序为“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复杂多样”和“山区面积广大”,现调整为“地形类型齐全,山区面积广大”和“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二是第三节“河流”,原顺序为“众多的河流”、“黄河的治理”和“长江的开发”,现调整为“以外流河为主”、“长江及其开发”和“黄河及其治理”;三是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原顺序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转换灵活的交通运输枢纽”和“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现调整为“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和“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四是第二节“农业”,原顺序为“农业与我们”、“农业的地区分布”、“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和“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现调整为“农业与我们”、“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和“走科技强农之路”。

4.合理微调标题名称

2012版教材(八上)对大部分节、目的标题有所修改,更能体现内容主题,使教与学的目标更加明确。如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标题原为“河流和湖泊”改为“河流”,三目标题原为“众多的河流”、“黄河的治理”和“长江的开发”,现改为“以外流河为主”、“长江及其开发”和“黄河及其治理”。

三、落实课标要求

2012版教材(八上)根据新课标的增减,对教学内容作了相应的增减,以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如课标在自然环境部分增加了“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这项要求,因此新教材将原教材第二章第一节“地势和地形”中的地质灾害内容和第二节“季风显著气候多样”的气象灾害内容剔出,单独扩展组成第四节“自然灾害”,突出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的基本国情,使本章教材由原来的三节增加到四节。再如课标在自然环境部分中关于气候的要求由“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改为“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相应地将原教材中的“季风气候显著”和“气候复杂多样”两目整合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一目,又增加了“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一目,落实“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这一课标要求。又如课标在经济发展部分中关于交通的要求由“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格局”一条分解成“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和“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两条,相应地将原来“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转换灵活的交通运输枢纽”和“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四目整合成“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和“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两目,使得教材内容更简洁、重点更明确。

四、彰显时代特色

1.谨慎处理争议热点

我国有漫长的陆上疆界线和海岸线,以及众多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我国与一些邻国的勘界工作已经完成,但还与一些国家存在领土、领海和专属经济区之争,因此新教材对这些方面的问题采取模糊处理,最典型的例子是老教材对我国四至描述非常详细:“我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我国领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我国领土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我国领土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由于我国与俄罗斯的勘界工作已经完成,故我国最北端与最东端的详细位置有所变化;同时,南海周边的一些国家如越南、菲律宾等对我国南海的岛屿提出领土要求。有鉴如此,新版教材对我国四至简单叙述为“我国领土南至南沙群岛南缘,北到黑龙江,西抵帕米尔高原,东达乌苏里江”,同时也没有在“中国的疆域及邻国”图(图1.3)标识出四至的准确位置。

2.及时呈现最新资料

新版教材及时更新修正了一些有关我国自然地理研究的新成果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新资料,使学生对我国的认识更加准确和全面。如无论大纲版教材还是2001版教材都把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点认定为孟津(或旧孟津),新版教材更新为桃花峪;再如新版教材全面更新了我国的人口总数、人口密度、人均资源占有量、各类土地类型比例等数据,正确客观反映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与新趋势,有助于更准确地认识我国基本国情。

3.紧跟时展要求

教材紧跟时代要求,文中出现了反映时展的众多新词热词,如“高速铁路”、“假日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绿色、低碳、生态农业”、“无土栽培”、 “生物技术”、“无公害产品”、“纳米技术”等,认识人类发展的新成就,关注当代人类生存与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有助于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情感教育。

五、优化活动板块

2012版教材(八上)与2001版教材一样,“活动”在整个教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些“活动”或是对正文的验证与巩固,或是对正文的补充与延伸。这些“活动”注重探究性,引领学生对相关事物进行演绎和归纳,从而把探究式学习贯穿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新教材共计35组79个活动题目,虽较老教材的活动题目稍有减少,但仍占有近一半的篇幅,而且较老教材相比,有如下变化。

1.明确活动主题

2012版教材(八上)最突出的特色之一是在每目正文后面的“活动”中都增添一句点明活动主题的话,简述活动要义,若干设问都围绕这个主题设计,解决了原教材中一些活动主题不够明确的问题,使“活动”与正文的结合更加紧密,既方便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自行检测,又便于教师的教学。如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的“人口”一节第一目“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活动主题是“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第二目“人口东多西少”活动主题是“感受我国东西部人口密度差异”。

2.优化活动内容

2012版教材(八上)更换了一些活动内容,使“活动”主题更明确,与正文的联系更紧密,操作更容易。如有关长江的“活动”,老教材的两题,一个是对长江“黄金水道”的障碍因素分析,另一个是长江洪水问题讨论,两个“活动” 互不相干,而修订后的“活动”围绕长江流域的生态建设展开,由长江流经的省级行政单位,到上游与中下游面临生态问题间的联系,最后到不同河段的治理措施,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起到对正文的巩固、拓展作用。新教材删除了一些与正文或“活动”主题内容关系不大或者难度较大的活动题目,如老教材“众多的河湖”一目中的“活动3”主要分析东部季风区河流的汛期、流量等水文特征,与新教材该目以“认识我国的主要河流”的活动主题不符,故加以替换。

3.变换活动方式

2012版教材(八上)“活动”方式更加灵活多样,运用阅读、讨论、绘图、填图、填表、调查、对比、交流、角色扮演、设计板报、举办主题班会、游戏等多种方法,为教师指导学生活动创造了条件,也利于调动和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如“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一目的“活动”内容,老教材的第1题是通过漫画说明土地资源面临的问题,第2题通过我国土地日的主题认识我国对土地资源的保护,第3题则通过一个家乡土地资源的调查报告为案例,引导学生调查思考家乡土地利用状况,三个“活动”设计出发点很明确,就是通过认识土地资源面临的问题,思考解决的措施,引导学生树立忧患意识,形成正确的资源观。但三个“活动”各自独立,缺少相应的联系,而且后两个操作难度较大,当堂难以完成,不好落实。新教材围绕“理解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这一主题入手,第1题模拟到医院看病“问诊”的方式进行,把我国土地面临的问题分解成“耕地”科、“草地”科、“林地”科、“建设用地”科,分别把脉问诊,找出“病因”,开出“处方”;第2题以“土地规划师”的身份,对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提出合理利用和保护措施;第3题则以“土地日宣传志愿者”的身份进行活动。三个“活动”形式新颖活泼,更容易激发学生参与兴趣,易于操作。

六、几点疑问商榷

教材作为一种教学材料与课程资源,具有开放性、动态性、整合性的特点,需要广大师生在不断研讨和使用中日趋完善。基于这个认识,笔者根据个人的理解提出几点疑问或需商榷的问题,和大家一起研讨。

(1)部分标题修改意义不明显。如第三章第一节老教材的标题是“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虽不够简洁,但突出了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但新教材用“基本特征”为题,太过平淡;该节第二目老教材用“资源丰富人均不足”为题,呼应本节标题,再次突出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资源观和人口观,而新教材以“地大物博?”的疑问句为题,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但感觉不如原标题直接明确。再如第一章三节的标题原来依次是“辽阔的疆域”、“众多的人口”、“多民族的大家庭”,现在改为“疆域”、“人口”、“民族”,感觉单薄呆板,缺少原有情趣。对于这类意义不明显的修改,笔者建议还是依照旧版教材。

(2)部分内容需要加强。如我国不仅有广大的陆地领土,也有辽阔的海洋领土,但新教材对我国海洋领土涉及偏少,仅介绍了我国的领海面积和所管辖的海域面积,对中日之争的,中菲、中越之争的南海诸岛都没有提及,其实这是极好的情感教育内容,建议以阅读材料的形式呈现、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史实材料,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第4篇:简述土地资源的特性范文

【关键词】数据中心 功能整合 技术问题 国土资源信息系统

国土资源管理作为一项国家行政审批的一项管理活动,涉及到土地开发、矿产开发、土地监察、工程测绘等方面,其管理活动需要大量的地理空间信息,对这些数据进行高效处理是提高其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基础。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国土资源管理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和道路,信息管理系统已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得到充分应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信息化管理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本文以数据中心为基础,探寻基础平台构建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及系统平台的实现。

1 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平台构建的技术问题

1.1 功能整合

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在我国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进步。在未来,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在一个平台上构建所有业务系统,适应所有业务的变化。在这个系统平台上,按照统一的标准将业务数据信息输入到系统平台里,从而形成一个集成化的系统,使得所有产品的开发都变得模块化、标准化和流程化,产品的开发也变得愈加简单,也避免了重复建设。功能整合是国土资源信息系统的最高境界,这是当前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重点研究方向。经过功能整合的国土资源信息系统的最大特点就是操作人员只需一次数据输入就能实现数据共享,所有的数据处理、业绩考核等都能在系统上自上而下地进行,所有业务都能在系统上高效地完成。

1.2 数据整合

数据整合包括不同GIS间、不同类型数据、上下级数据中心的整合。国土资源信息系统中常用的GIS是ArcInfo、MAPGIS、MapInfo,这三种GIS中存放的数据格式不同,无法在数据库中实现数据共享,而通过文件转换的数据共享又非常麻烦,不适合大批量的数据处理和共享。在这个数据整合处理上,可以在GIS与数据库之间增加一个中间层,也就是格式转换层,所有的GIS在进入数据库之前都经过这一层进行格式转换,而从数据库中取出数据时也经过该层转换成适合GIS的数据格式,这样实现不同GIS间数据的无缝对接。

在不同类型数据整合上,由于这些数据皆具有空间性,所以可以将不同格式的数据划分到不同的图层上,然后再根据数据自身的空间对应作用进行叠合。在上下级数据中心的整合上,可以以比例尺进行分类,比例尺越小,数据的综合程度越高,县-地-省-国家这四个层次的比例尺依次减小,不同层次上的数据有不同的用途,如:县层次上的大比例尺数据主要运用于矿产资源开发、土地开发,最上层的国家小比例尺数据主要运用于远景和土地规划。不同层次的比例尺数据以数据抽取或是空间控制点形式实现数据交换。

2 基础平台构建

由于国土资源管理中有大量的地理空间数据,日常工作的开展需要以地理空间信息为基础,这样就涉及到数据的采集、处理、共享等,操作人员在信息系统基础平台上获取大量的数据信息,并运用系统对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获取办公需要的数据,从而有效提高国土资源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利用信息系统实现办公的网络化、自动化,利用信息系统监控国土资源管理业务流程,监控审批业务的运转状况。采集数据并进行高效处理,为国土资源管理提供可靠信息。

2.1 系统构建原则

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基础平台的构建应以实用性、可靠性、标准性、经济性、扩展性等为原则,根据国土资源管理的实际情况开发出一个满足多种业务管理功能的系统,实现国土资源管理的网上化、信息化、自动控制化,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硬软件的配备以操作简单、维护简单为原则,使得相关工作人员能很快上手,运用信息系统进行国土资源的管理。

2.2 系统组成部分

从结构上来说,基础平台可分成应用层和信息层,这是从软件的功能上构建的;从数据的安全上来说,基础平台分成内部网和外部网两个组成部分。在应用层上,GIS应用系统、MIS应用系统、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信息查询系统、综合事务处理系统、地政管理系统等;信息层主要有数据库、GIS格式转换层、备份库等。从数据安全上来说,内部网就包括MIS应用系统、综合事务系统、地政管理系统、GIS应用系统、GIS格式转换层、统一数据库等部分;外部网包括备份库、GIS格式转换层、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信息查询系统等。

2.3 基础平台的实现

如图1所示为基础平台的框架结构,这个系统中的GIS格式转换层可以实现不同GIS间的数据共享,在数据录入中,格式转换层将数据的格式转化成数据库的统一格式,在数据调用中,格式转换层又能将数据库中的数据格式转换成该GIS系统中适用的数据格式。数据库是整个基础平台的核心,其又可以分成安全库、管理库和数据库,安全库专门存放用户信息,管理库存放系统的元数据,数据库包括信息库和公共库,分别负责国土信息数据和公共信息。比如说,在公共库中存放接口信息、代码信息等。

3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GIS技术、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等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其在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基础平台上的构建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发展国土资源管理新风象。本文简单阐述了基础平台构建中的数据整合和功能整合问题,并就系统的构建进行了简单阐述,初步规划了基础平台的框架结构,希望对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史辉.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建设探讨[J].山东国土资源,2009,25(11):46-49.

[2]刘伟宏,胡向荣.国土资源信息系统整合初探[J].浙江国土资源,2008(09):42-43.

[3]杨先洪.贵州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重庆大学,2009.

第5篇:简述土地资源的特性范文

[关键词]溶陷性 湿陷性 膨胀性

[中图分类号] U17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2-159-1

1概述

近年随着经济发展,国内油气资源已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国家加大新疆油气资源开发和对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新疆周边油气资源丰富的内陆国家资源引入力度,近年新建西气东输一线管道工程、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工程、西气东输三线管道工程、西气东输四线管道工程、西气东输五线管道工程、西部原油输气管道工程、中哈原油管道工程以及疆内的克-乌输油管道工程等一系列的大型输油气管道工程。根据多年参与的大型输油气管道勘察经验,对新疆地区的岩土工程条件和管道勘察要点进行简要总结。由于新疆地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6左右,不能进行详细介绍,只是针对某些具有代表性的地质条件进行相应简述。

2新疆地区地质条件

2.1地震断裂:新疆地震断裂带较多,大致分为三大片:南疆昆仑山断裂带、帕米尔高原-天山南北地震带、阿勒泰断裂带,其中新疆的富蕴大断裂是国内最大的地震断裂带。各地区的中小型断裂不累述。

2.2地形地貌:主要以沙漠地貌、山地地貌和戈壁地貌为主,其次为冲洪积平原地貌、湖相沉积地貌、风积地貌,局部小型地貌有坡积地貌、农田地貌等。整体来说地貌单元类型较多

2.3水文、气候:整体上属于干燥气候条件,河流较少,一般水量不大,接近山地寒冷地区随着雪水融化,会形成一些季节性小型冲刷河流,地表特征比较明显。大中型河流一般河床较宽,水量较小,一般冲刷深度在3米以内。气候主要是早晚和中午温差较大,冬季温度0℃以下,春秋两季风较多,局部地区如乌拉泊等地风力很大。

3管道勘察经验总结

3.1盐渍土:新疆大部分地区岩土均构成盐渍土,盐渍土类型全面,厚度一般达到几米至上百米,普遍具有腐蚀性,某些地区盐渍土具有盐胀性和溶陷性,如克拉玛依地区、呼图壁地区、伊犁地区等。

3.2湿陷性土:某些地区的粉土、粉质黏土具有湿陷性,湿陷等级Ⅰ~Ⅲ不等,一般湿陷性岩土厚度在6米以内,局部地区可能具有几十米厚度的湿陷性,但情况比较少见。因新疆大部分地区构成盐渍土,因此很多地区粉土和粉质黏土同时具有溶陷性和湿陷性,一般情况下判断沉降机理比较困难,建议采取分别判断沉降量等,按照判断结果严重的进行处理。

3.3膨胀性:一般具有膨胀性岩土的是泥岩,普遍是具有轻微-中等膨胀性,膨胀力一般在几十kPa以内,大于100kPa的情况不常见。在克拉玛依区、玛纳斯地区等干燥少雨地区硬塑-坚硬状态的黏性土一般也具有弱膨胀性,对于管道建设一般情况下可以不予考虑,局部地区土层之中夹有大量可见的白色石膏晶体,膨胀性和膨胀量很大,需要特别注意对管道建设的影响。

3.4软土:一般分布在生长有芦苇等含水量大-饱和区域,一般岩土为砂土、粉土和黏性土,厚度一般在几米到10几米不等,承载力一般在80 kPa以下。局部农耕地区地表分布有大量白色盐类结晶,表层构成几十公分厚度的硬壳,表观坚硬,但其下土层含水状态为饱和,呈粥状,构成软土。软土地区除常规处理方式外,也有采用在土工布上铺设管道,两端压实处理的先例。

3.5滑坡、泥石流、滚石:一般发生在山区峡谷地段。大型泥石流地段相对较少,小型较多,地表特征明显,并且呈现群带发生现象,多是由于季节性雪水融化引起;滑坡现象发生现象不常见,多是单个具有明显特征的小型滑坡,一般滑坡舌的特征显著;滚石危害基本上在山区常见,个别地段分布大型风化岩石需要特别注意,小型滚石对建成后的管道运行影响不大。

3.6冲沟:在有冻融性的山区平原等地呈群带分布,一般宽度和切割深度较小。对于长输管道运营来说,呈现群带发育的冲沟影响较大,其在冰雪融化季节水量分布较多,部分地段还将其合拢引灌农田,容易将管道冲刷暴露甚至冲毁,已经多次发生此类现象。个别地段已经修筑有过水涵洞等设施,但需要现场确认是否能够正常使用和满足过水要求。

3.7矿产压覆区:勘察前和过程当中应及时在现场了解实际情况并和当地政府联系。有些地段矿产已经开采,其地表特征明显,但应具体了解矿产开挖带走向,并应了解当地矿产开发规划区,以免频繁进行线路改线或经过矿产开发带;在经过乌鲁木齐西山等煤矿带时还应到当地煤矿管理部门具体了解实际情况,当地地下煤矿具有自然现象,需要距离自燃带一定的安全距离。

3.8大中型河流穿跨越:新疆境内的大中型河流一般没有较大流量,其河道较宽,但流量较小,在季节性融雪期间水量增大,岸坡一般呈二~三个阶地,两岸阶地高差较大,一般阶地岩土为粉土或粉质黏土,河床土质为卵石,河道走向呈“S”型,对两岸阶地的冲刷程度不同,一般岸坡均不稳定,需要进行岸坡护理工作。河流的最大冲刷深度经过总结,一般情况下不会大于3米。管道一般采用穿越或者跨越形式,以前多采用跨越方式,现阶段考虑多种因素一般采用穿越形式。

3.9农田村庄地段:新疆地区农田种植作物主要是棉花、玉米和小麦,农田地段较为集中,分布范围较大,农田内灌溉水渠分布较多。在该地区勘察应该将灌溉水渠的分布范围、水渠深、宽,灌溉季节等了解清楚,农田地段岩土类型一般呈现二元式特征:地表为粉土或粉质黏土,以下为卵石或角砾,粉土或粉质黏土厚度一般在几十公分到3米左右,厚度不大,角砾或卵石层厚度一般在几十米以上。平整农田区岩土层分布范围和厚度差别不大。应注意表层的粉土或粉质黏土虽然每年灌溉季节经过浸泡,但个别地段还是具有湿陷性,还是要取原状土样进行试验判别。

3.10沙漠地区:土层以中细砂为主,一般地表分布固定或半固定沙丘,沙丘高度几米到上百米不等。砂土一般比较松散,容易发生坍塌现象。该区域管道一般应加大埋深,避免风吹和砂土移动使管道暴露;场站和阀室应特别关注回填砂土的影响,回填砂土沉积松散,表观上不好区分,需要进行调查了解和进行原位测试判定,地基处理一般采用灌水法预沉回填进行处理。

4结论

对于新疆广阔的分布范围来说,各种地貌和特殊性岩土分布较多,进行具体的阐述说明不太现实,只是通过以往经验进行简单的论述,说明一般情况下存在的地形地貌特征和岩土特征,并且针对管道勘察进行说明,具体的特殊性情况还是需要结合现场实际来进行判断。

参考文献

第6篇:简述土地资源的特性范文

2000年12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正式了《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农业》(以下简称ias41),已于2003年生效。ias41的得到了一些国家、地区的好评和积极响应。借鉴ias41,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规范与农业活动相关的生物资产和农产品以及农业企业社会性收支的会计核算办法近日即将由财政部正式。但是,对于同样与农业活动相关的土地(已列为固定资产)、滩涂等稀缺自然资源的会计处理,由于不适用于办法所规定的范围而未能对其作出规范。作为资源性资产的土地是农业活动不可或缺的,是农业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依法保护国有农场土地合法权益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8号)强调指出,国有农场的土地是国有农场经济发展的基本生产资料,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2年12月制定的农业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虽然将农业企业使用的土地明确为固定资产,但囿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其会计处理、列报和披露,均未能作出规定,因而只能在账外造册登记,即仍然未能完全摆脱传统自然资源价值观的影响,因而未能将土地资源的价值量化并真正上升到资源性资产的阶段。显然,时至今日,现行农业财务会计制度对土地等资源性资产的处理,已不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党的十六大强调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因此,在我国不同所有制的农业企业即将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专业核算办法之后,借鉴国内外资源资产理论研究成果,按照我国有关法规的要求,尽快制定《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资源性资产(探讨)》(以下简称探讨办法),采取资产化方式来经营和管理自然资源,使自然资源从实物管理过渡到价值管理;对土地等资源性资产的会计处理、列报和披露作出规范,从会计核算制度的层面上防止土地等国有资源资产的流失,就显得十分迫切。WWW.133229.COM可以说,这也是首先在农口将资源性资产纳入会计核算体系的一次创新性的尝试。但是,探讨办法的制定,既涉及资源资产理论和会计技术问题,也涉及相关的法规问题,尤其是现行的《土地管理法》正在拟议修改中,所以,必须广泛征求意见,使之切合我国各地农业企业的实际情况,更具有合规性和可操作性。

二、资源性资产的定义

要制定好一项会计核算办法,首先要对办法所依赖的基础性概念作出科学、准确而明晰的定义,并从经济学、会计学的角度给以界定。探讨办法应该遵循《企业会计制度》和生物资产办法的有关规定,需要作出补充界定的只是“资源性资产”这一概念。在探讨办法中我们拟将“资源性资产”定义为:指农业活动所涉及的具有稀缺性和不可移动性的人工开发自然生成物,包括土地资源资产、农田水利资源资产、其他农业资源资产等。

这里我们先把这一拟定的定义与生物资产办法中的生物资产定义作一比较。该办法将“生物资产”定义为:“农业活动所涉及的活的动物或植物。”而“资源性资产”,则是指“农业活动所涉及的……人工开发自然生成物”。这样下定义,与“生物资产”概念一样,首先,抓住了资源性资产的本质物征,是人类劳动参与的天然形成的自然资源,比如,大自然恩赐的土地须经过开垦才能成为农用地。其次,从经济学、会计学的角度,将其限定在农业活动范围内,即既将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等明显非农业活动适用的资源性资产排除在外;也将不须对其进行生物转化管理(指人为提供营养、湿度、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促成或加强转化的发生)的天然生物及其衍生自然物,即虽属于自然生成物但不属于农业活动范围内的森林资源(包括林区内的森林、林内动植物以及森林环境等)排除在外,同时,也为“森林资源资产会计核算办法”的制定留下了空间。再次,自然生成物属于有形资产,这样定义也就把通过国家出让、补地价方式取得或通过市场交易取得以及接受投资者投入等作为无形资产入账的有一定使用期限的土地使用权排除在资源性资产之外。

再看这一定义对“自然生成物”的两个限制性定语,首先是“具有稀缺性”,稀缺性是资源成为资产的必要条件,比如,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空气、太阳能等资源,显然不能成为资产;而具有稀缺性和有限性的土地资源就可能转化为资产。其次,“不可移动性”将农业活动不可或缺的、同属自然生成物的水资源资产也排除在外,因为水资源具有流动性。

总之,我们设想这样定义,既能揭示农业活动所涉及的资源性资产的本质特征,又将其限定在土地资源资产、农田水利资源资产和其他符合条件的农业资源资产的范围之内。

但是,这一定义是否与《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以下简称固定资产准则)的有关规定存在交叉甚至重复的情况呢?不错,《企业会计制度》和固定资产准则的有关规定都涉及到土地,但上述制度和准则都仅在固定资产折旧的有关表述中提到了土地,并规定: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不计提折旧。《企业会计制度讲解》在固定资产的分类中也提到土地,并指出:土地,主要是指已经估价单独入账的土地。因征地而支付的补偿费,应计入与土地有关房屋、建筑物的价值内,不单独作为土地价值入账。可见,《企业会计制度》和固定资产准则所提到的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一般指已估价入账的建设用地或拟改变土地用途的农用地;而探讨办法所要对其会计处理作出规范的土地,是指按现行农业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规定,仅造册登记而未入账且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即农用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至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探讨办法所要对其会计处理作出规范的土地资源资产,在我国现行的会计核算制度体系中,与《企业会计制度》和固定资产准则的有关规定,并不存在交叉或重复的情况。

应该强调的是,列入资源性资产的土地必须是依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向当地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并完成了土地确权与登记、发证工作的农用地。

按照拟定的资源性资产的定义,资源性资产一般包括农用地、水库、水渠、已开发用于养殖的滩涂等;至于湿地,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角度看,应强调其生态价值与环境价值,不宜将其开发列为其他农业资源性资产。对于国有农场目前账外的防护林等人工林资产,有的同志主张也应作为资源性资产入账,但考虑到因其非属人工开发自然生成物而符合生物资产的定义,故应适用于生物资产办法。此外,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租赁》的有关规定,涉农企业向国有农场或农民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农用地也不能列入资源性资产。至于农业企业建设的机井、水泥晒场、养殖池、公路、桥梁、输变电线路等,因其不符合资源性资产的定义,可按照《企业会计制度》和固定资产准则或社会性收支办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三、资源性资产的会计处理

资源性资产的会计处理拟分别从确认、初始计量、后续支出、折旧、处置、减值准备、会计科目等方面予以表述。

1.资源性资产的确认

资源性资产应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才能予以确认:因过去事项而由企业所控制;与该资产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资产的入账价格能够可靠地计量。

确认的第一个条件,之所以不提“由企业拥有或控制”,而仅提“由企业控制”,是因为企业拥有,一般是指企业拥有该项资源的所有权,但国家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我国的资源产权采用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二元结构的公有资源产权制度。如《土地管理法》规定,我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因此,农业企业,如国有农场,对土地的实际控制,体现在依法确认其国有土地使用权并据以获取经济利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以下简称《框架》)指出:在确定资产的存在时,所有权不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企业控制了得自不动产的利益,则该项不动产就是一项资产。再者,“控制”这一概念的外延比较宽广,在这里,可以涵盖了“拥有”,因此,《框架》在阐述资产的定义时,也是仅提“由企业控制的”。同时,明确必须“由企业控制”,对于自然资源来说,强调对其产生利益的控制,也是资源转化为资产的必要条件。因为,资源如果没有特定主体控制,比如太阳能、空气,是无人控制的共享品,显然,这样的自然资源也就不可能转化为资源性资产。

资源性资产确认的第二个条件,是与一般会计学上所说的资产确认共性的条件,不需赘述。至于第三个条件,由于国有农业企业使用的农用地,通常都是通过行政划拨方式依法无偿取得的,因而其入账价格如何可靠地计量,既是资源转化为资源性资产必须解决的难题,也是探讨办法会计处理的难点,以下将在初始计量部分进行探讨。

2.资源性资产的初始计量

作为自然生成物的资源性资产的计量,与一般会计学上所说的资产的计量不同,由于其稀缺性、非交易性,其计量有一套特殊的方法体系,理论界往往采用收益还原法、成本法、市场价格法、剩余法等基本方法对其价值评估,或构建边际机会成本模型和模糊数学模型等数学模型的方法对其价值计量;此外,对于单纯性资源,如土地资源的价格,理论上还可以采用马克思的地租资本化价格法,即:土地价格=地租÷利息率。但是,上述理论评估、计量方法,大部分还只局限于学术交流阶段,认知程度较低,距离可实用性还有相当的差距,这也正是将资源性资产纳入会计核算体系的困难所在。

我们认为,对于资源性资产的初始计量,既要考虑资源性资产的特点,更要从我国国情出发,遵循相关的法规。如对于资源性资产中的土地,根据我国土地管理的法规,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交易,因而土地使用权存在市场价格;而法律规定不准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因而土地不存在市场价格。那么,应如何确定农业企业通过行政划拨取得农用地初始计量的入账价格呢?由于土地资源资产入账后将在资产负债表上作为资产列示,因此,在确定土地资源资产的入账价格时,就应该考虑到因国家建设(如国家修建高速公路)的需要,农业企业使用的国有土地经批准可能会被“征用”(即指国家收回土地使用权;对于国有农场历史上场队合并或以场带社并进来或带进来原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征用”则是指土地由集体所有转化为国家所有),此时须将其从资产负债表中注销,并将处置而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在利润表中确认为收益或费用。显然,土地资源资产的初始计量不可能按照土地中介服务机构对土地(使用权)的评估价入账,也不能采用上述理论界对资源资产评估或计量的结果作为初始计量的入账价格。但是,我们注意到,农业企业使用的国有土地被征用时,可按照有关法规的规定得到相应的土地补偿费。如《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规定:经批准使用国有农、林、牧、渔场的土地,……应当根据原使用单位的投入情况,按不高于征用集体所有土地的同类土地补偿费的标准给以适当补偿。依照上述法规,我们设想,土地资源资产初始计量的入账价格可以参照《土地管理法》和各省、市(自治区)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关于征用农业企业土地时应给以补偿的标准确定。我们认为,对于土地资源资产,采用征地时的土地补偿费作为初始计量的入账价格,既具有可实用性、可操作性,又具有充分的法规依据;而且,在理论界,这也是得到认同的。

至于土地资源资产以外的其他资源性资产,可按其建设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如水库建设的支出,滩涂开发修建挡潮闸等支出作为初始计量的入账成本;其所占用的农田水利用地和养殖水面另按土地资源资产确认和计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土地以外其他资源资产自然生成物部分的价值。为了与现行农业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相衔接,1993年以前建设的水库、水渠,因其实际成本难以可靠地计量,宜仍按现行制度有关规定处理。

3.资源性资产的后续支出

与资源性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如果使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了原先的估计,如因对低产田改造提高了土地的肥力、使其单位面积产量有实质性提高,或者因水库的扩建增大库容而改善了农业的水利条件、增加了旱涝保收的农田面积,则应将这些后续支出资本化,增加该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此外的任何后续支出都应该费用化,在发生的当期确认为费用。

这里之所以未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ias16改进后对初始成本和后续支出运用单一确认原则的做法,主要是考虑到遵循固定资产准则的相关提法,同时这样规定也更适应资源性资产后续支出的特点。

4.资源性资产的处置

资源性资产转让、报废、毁损,或由于国家建设需要被征用时,应将其从资产负债表中注销,并将处置收入,包括企业获取的征地补偿费等补偿收入(在补偿成为应收款项的期间)扣除其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差额作为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同时,将与划出土地资源资产对应的土地资源资本转入其他资本公积。

后续支出已资本化的农用地在被征用时,其资本化价值应体现在据以计算该幅农用地征用补偿费平均年产值的相应增加值上。

5.资源性资产的折旧

理论界对资源性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功能的补偿称为折补。“所谓资源性折补是指为了维持资源资产开发利用功能恒定而进行的价值、技术等方式的补偿”(姜文来等,2003)。对于农业企业资源性资产中的土地资源资产,从其特性来看,虽然具有质量的可变性,但从其可永续利用的自然属性看,通常具有无限的使用期,且只要利用得当,可以使其“资源资产开发利用功能恒定”;从有关法律规定看,国有农业企业的农用地,其使用也不存在期限。因此,土地资源资产可不计提折旧。

土地资源资产以外的其他资源资产,由于其初始计量的入账价值是按其建设过程的实际成本,因此应当对其计提折旧,折旧方法可采用固定资产准则所允许的年限平均法等折旧方法。

6.资源性资产是否计提减值准备问题

考虑到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有限性,以及我国法律关于“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和不准买卖土地等有关规定,资源性资产中的土地资源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其他资源性资产,由于其可收回金额在现阶段难以可靠地计量,也拟不计提减值准备。

7.资源性资产核算的会计科目及账务处理

为了规范资源性资产的会计核算,拟增设“资源性资产”,“资源性资产折旧”“资源性资本”三个一级科目,分别核算各类资源性资产的原价、折旧和土地资源资产的资本来源。同时,在“资源性资产”科目下设置“土地资源资产”、“农田水利资源资产”、“其他农业资源资产”等三个二级科目,分别核算土地资源资产、农田水利资源资产、其他农业资源资产的原价;在“资源性资本”科目下设置“土地资源资本”二级科目,专项核算土地资源资产入账价值形成的国家权益,以明晰土地资源资产的国有产权。土地资源资产初始计量入账时借记“资源性资产—土地资源资产”科目,贷记“资源性资本—土地资源资本”科目;处置时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资源性资产—土地资源资产”科目,同时借记“资源性资本—土地资源资本”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土地资源资产以外的其他资源资产,其资本来源仍然在原有的所有者权益科目核算。

四、资源性资产的列报和披露

农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和会计报表附注中列示和披露下列与资源性资产有关的信息。

第7篇:简述土地资源的特性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2000年12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正式了《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农业》(以下简称IAS41),已于2003年生效。IAS41的得到了一些国家、地区的好评和积极响应。借鉴IAS41,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规范与农业活动相关的生物资产和农产品以及农业企业社会性收支的会计核算办法近日即将由财政部正式。但是,对于同样与农业活动相关的土地(已列为固定资产)、滩涂等稀缺自然资源的会计处理,由于不适用于办法所规定的范围而未能对其作出规范。作为资源性资产的土地是农业活动不可或缺的,是农业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依法保护国有农场土地合法权益意见的通知》([2001]8号)强调指出,国有农场的土地是国有农场经济发展的基本生产资料,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2年12月制定的农业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虽然将农业企业使用的土地明确为固定资产,但囿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其会计处理、列报和披露,均未能作出规定,因而只能在账外造册登记,即仍然未能完全摆脱传统自然资源价值观的影响,因而未能将土地资源的价值量化并真正上升到资源性资产的阶段。显然,时至今日,现行农业财务会计制度对土地等资源性资产的处理,已不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党的十六大强调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因此,在我国不同所有制的农业企业即将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专业核算办法之后,借鉴国内外资源资产理论研究成果,按照我国有关法规的要求,尽快制定《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资源性资产(探讨)》(以下简称探讨办法),采取资产化方式来经营和管理自然资源,使自然资源从实物管理过渡到价值管理;对土地等资源性资产的会计处理、列报和披露作出规范,从会计核算制度的层面上防止土地等国有资源资产的流失,就显得十分迫切。可以说,这也是首先在农口将资源性资产纳入会计核算体系的一次创新性的尝试。但是,探讨办法的制定,既涉及资源资产理论和会计技术问题,也涉及相关的法规问题,尤其是现行的《土地管理法》正在拟议修改中,所以,必须广泛征求意见,使之切合我国各地农业企业的实际情况,更具有合规性和可操作性。

二、资源性资产的定义

要制定好一项会计核算办法,首先要对办法所依赖的基础性概念作出科学、准确而明晰的定义,并从经济学、会计学的角度给以界定。探讨办法应该遵循《企业会计制度》和生物资产办法的有关规定,需要作出补充界定的只是“资源性资产”这一概念。在探讨办法中我们拟将“资源性资产”定义为:指农业活动所涉及的具有稀缺性和不可移动性的人工开发自然生成物,包括土地资源资产、农田水利资源资产、其他农业资源资产等。

这里我们先把这一拟定的定义与生物资产办法中的生物资产定义作一比较。该办法将“生物资产”定义为:“农业活动所涉及的活的动物或植物。”而“资源性资产”,则是指“农业活动所涉及的……人工开发自然生成物”。这样下定义,与“生物资产”概念一样,首先,抓住了资源性资产的本质物征,是人类劳动参与的天然形成的自然资源,比如,大自然恩赐的土地须经过开垦才能成为农用地。其次,从经济学、会计学的角度,将其限定在农业活动范围内,即既将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等明显非农业活动适用的资源性资产排除在外;也将不须对其进行生物转化管理(指人为提供营养、湿度、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促成或加强转化的发生)的天然生物及其衍生自然物,即虽属于自然生成物但不属于农业活动范围内的森林资源(包括林区内的森林、林内动植物以及森林环境等)排除在外,同时,也为“森林资源资产会计核算办法”的制定留下了空间。再次,自然生成物属于有形资产,这样定义也就把通过国家出让、补地价方式取得或通过市场交易取得以及接受投资者投入等作为无形资产入账的有一定使用期限的土地使用权排除在资源性资产之外。新晨

再看这一定义对“自然生成物”的两个限制性定语,首先是“具有稀缺性”,稀缺性是资源成为资产的必要条件,比如,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空气、太阳能等资源,显然不能成为资产;而具有稀缺性和有限性的土地资源就可能转化为资产。其次,“不可移动性”将农业活动不可或缺的、同属自然生成物的水资源资产也排除在外,因为水资源具有流动性。

总之,我们设想这样定义,既能揭示农业活动所涉及的资源性资产的本质特征,又将其限定在土地资源资产、农田水利资源资产和其他符合条件的农业资源资产的范围之内。

但是,这一定义是否与《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以下简称固定资产准则)的有关规定存在交叉甚至重复的情况呢?不错,《企业会计制度》和固定资产准则的有关规定都涉及到土地,但上述制度和准则都仅在固定资产折旧的有关表述中提到了土地,并规定: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不计提折旧。《企业会计制度讲解》在固定资产的分类中也提到土地,并指出:土地,主要是指已经估价单独入账的土地。因征地而支付的补偿费,应计入与土地有关房屋、建筑物的价值内,不单独作为土地价值入账。可见,《企业会计制度》和固定资产准则所提到的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一般指已估价入账的建设用地或拟改变土地用途的农用地;而探讨办法所要对其会计处理作出规范的土地,是指按现行农业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规定,仅造册登记而未入账且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即农用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至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探讨办法所要对其会计处理作出规范的土地资源资产,在我国现行的会计核算制度体系中,与《企业会计制度》和固定资产准则的有关规定,并不存在交叉或重复的情况。

应该强调的是,列入资源性资产的土地必须是依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向当地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并完成了土地确权与登记、发证工作的农用地。

按照拟定的资源性资产的定义,资源性资产一般包括农用地、水库、水渠、已开发用于养殖的滩涂等;至于湿地,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角度看,应强调其生态价值与环境价值,不宜将其开发列为其他农业资源性资产。对于国有农场目前账外的防护林等人工林资产,有的同志主张也应作为资源性资产入账,但考虑到因其非属人工开发自然生成物而符合生物资产的定义,故应适用于生物资产办法。此外,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租赁》的有关规定,涉农企业向国有农场或农民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农用地也不能列入资源性资产。至于农业企业建设的机井、水泥晒场、养殖池、公路、桥梁、输变电线路等,因其不符合资源性资产的定义,可按照《企业会计制度》和固定资产准则或社会性收支办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三、资源性资产的会计处理

资源性资产的会计处理拟分别从确认、初始计量、后续支出、折旧、处置、减值准备、会计科目等方面予以表述。

第8篇:简述土地资源的特性范文

2000年12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正式了《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农业》(以下简称ias41),已于2003年生效。ias41的得到了一些国家、地区的好评和积极响应。借鉴ias41,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规范与农业活动相关的生物资产和农产品以及农业企业社会性收支的会计核算办法近日即将由财政部正式。但是,对于同样与农业活动相关的土地(已列为固定资产)、滩涂等稀缺自然资源的会计处理,由于不适用于办法所规定的范围而未能对其作出规范。作为资源性资产的土地是农业活动不可或缺的,是农业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依法保护国有农场土地合法权益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8号)强调指出,国有农场的土地是国有农场经济发展的基本生产资料,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2年12月制定的农业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虽然将农业企业使用的土地明确为固定资产,但囿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其会计处理、列报和披露,均未能作出规定,因而只能在账外造册登记,即仍然未能完全摆脱传统自然资源价值观的影响,因而未能将土地资源的价值量化并真正上升到资源性资产的阶段。显然,时至今日,现行农业财务会计制度对土地等资源性资产的处理,已不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党的十六大强调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因此,在我国不同所有制的农业企业即将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专业核算办法之后,借鉴国内外资源资产理论研究成果,按照我国有关法规的要求,尽快制定《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资源性资产(探讨)》(以下简称探讨办法),采取资产化方式来经营和管理自然资源,使自然资源从实物管理过渡到价值管理;对土地等资源性资产的会计处理、列报和披露作出规范,从会计核算制度的层面上防止土地等国有资源资产的流失,就显得十分迫切。可以说,这也是首先在农口将资源性资产纳入会计核算体系的一次创新性的尝试。但是,探讨办法的制定,既涉及资源资产理论和会计技术问题,也涉及相关的法规问题,尤其是现行的《土地管理法》正在拟议修改中,所以,必须广泛征求意见,使之切合我国各地农业企业的实际情况,更具有合规性和可操作性。

二、资源性资产的定义

要制定好一项会计核算办法,首先要对办法所依赖的基础性概念作出科学、准确而明晰的定义,并从经济学、会计学的角度给以界定。探讨办法应该遵循《企业会计制度》和生物资产办法的有关规定,需要作出补充界定的只是“资源性资产”这一概念。在探讨办法中我们拟将“资源性资产”定义为:指农业活动所涉及的具有稀缺性和不可移动性的人工开发自然生成物,包括土地资源资产、农田水利资源资产、其他农业资源资产等。

这里我们先把这一拟定的定义与生物资产办法中的生物资产定义作一比较。该办法将“生物资产”定义为:“农业活动所涉及的活的动物或植物。”而“资源性资产”,则是指“农业活动所涉及的……人工开发自然生成物”。这样下定义,与“生物资产”概念一样,首先,抓住了资源性资产的本质物征,是人类劳动参与的天然形成的自然资源,比如,大自然恩赐的土地须经过开垦才能成为农用地。其次,从经济学、会计学的角度,将其限定在农业活动范围内,即既将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等明显非农业活动适用的资源性资产排除在外;也将不须对其进行生物转化管理(指人为提供营养、湿度、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促成或加强转化的发生)的天然生物及其衍生自然物,即虽属于自然生成物但不属于农业活动范围内的森林资源(包括林区内的森林、林内动植物以及森林环境等)排除在外,同时,也为“森林资源资产会计核算办法”的制定留下了空间。再次,自然生成物属于有形资产,这样定义也就把通过国家出让、补地价方式取得或通过市场交易取得以及接受投资者投入等作为无形资产入账的有一定使用期限的土地使用权排除在资源性资产之外。

再看这一定义对“自然生成物”的两个限制性定语,首先是“具有稀缺性”,稀缺性是资源成为资产的必要条件,比如,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空气、太阳能等资源,显然不能成为资产;而具有稀缺性和有限性的土地资源就可能转化为资产。其次,“不可移动性”将农业活动不可或缺的、同属自然生成物的水资源资产也排除在外,因为水资源具有流动性。

总之,我们设想这样定义,既能揭示农业活动所涉及的资源性资产的本质特征,又将其限定在土地资源资产、农田水利资源资产和其他符合条件的农业资源资产的范围之内。

但是,这一定义是否与《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以下简称固定资产准则)的有关规定存在交叉甚至重复的情况呢?不错,《企业会计制度》和固定资产准则的有关规定都涉及到土地,但上述制度和准则都仅在固定资产折旧的有关表述中提到了土地,并规定: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不计提折旧。《企业会计制度讲解》在固定资产的分类中也提到土地,并指出:土地,主要是指已经估价单独入账的土地。因征地而支付的补偿费,应计入与土地有关房屋、建筑物的价值内,不单独作为土地价值入账。可见,《企业会计制度》和固定资产准则所提到的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一般指已估价入账的建设用地或拟改变土地用途的农用地;而探讨办法所要对其会计处理作出规范的土地,是指按现行农业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规定,仅造册登记而未入账且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即农用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至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探讨办法所要对其会计处理作出规范的土地资源资产,在我国现行的会计核算制度体系中,与《企业会计制度》和固定资产准则的有关规定,并不存在交叉或重复的情况。

按照拟定的资源性资产的定义,资源性资产一般包括农用地、水库、水渠、已开发用于养殖的滩涂等;至于湿地,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角度看,应强调其生态价值与环境价值,不宜将其开发列为其他农业资源性资产。对于国有农场目前账外的防护林等人工林资产,有的同志主张也应作为资源性资产入账,但考虑到因其非属人工开发自然生成物而符合生物资产的定义,故应适用于生物资产办法。此外,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租赁》的有关规定,涉农企业向国有农场或农民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农用地也不能列入资源性资产。至于农业企业建设的机井、水泥晒场、养殖池、公路、桥梁、输变电线路等,因其不符合资源性资产的定义,可按照《企业会计制度》和固定资产准则或社会性收支办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应该强调的是,列入资源性资产的土地必须是依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向当地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并完成了土地确权与登记、发证工作的农用地。

三、资源性资产的会计处理

资源性资产的会计处理拟分别从确认、初始计量、后续支出、折旧、处置、减值准备、会计科目等方面予以表述。

1.资源性资产的确认

资源性资产应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才能予以确认:因过去事项而由企业所控制;与该资产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资产的入账价格能够可靠地计量。

确认的第一个条件,之所以不提“由企业拥有或控制”,而仅提“由企业控制”,是因为企业拥有,一般是指企业拥有该项资源的所有权,但国家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我国的资源产权采用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二元结构的公有资源产权制度。如《土地管理法》规定,我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因此,农业企业,如国有农场,对土地的实际控制,体现在依法确认其国有土地使用权并据以获取经济利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以下简称《框架》)指出:在确定资产的存在时,所有权不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企业控制了得自不动产的利益,则该项不动产就是一项资产。再者,“控制”这一概念的外延比较宽广,在这里,可以涵盖了“拥有”,因此,《框架》在阐述资产的定义时,也是仅提“由企业控制的”。同时,明确必须“由企业控制”,对于自然资源来说,强调对其产生利益的控制,也是资源转化为资产的必要条件。因为,资源如果没有特定主体控制,比如太阳能、空气,是无人控制的共享品,显然,这样的自然资源也就不可能转化为资源性资产。

资源性资产确认的第二个条件,是与一般会计学上所说的资产确认共性的条件,不需赘述。至于第三个条件,由于国有农业企业使用的农用地,通常都是通过行政划拨方式依法无偿取得的,因而其入账价格如何可靠地计量,既是资源转化为资源性资产必须解决的难题,也是探讨办法会计处理的难点,以下将在初始计量部分进行探讨。

2.资源性资产的初始计量

作为自然生成物的资源性资产的计量,与一般会计学上所说的资产的计量不同,由于其稀缺性、非交易性,其计量有一套特殊的方法体系,理论界往往采用收益还原法、成本法、市场价格法、剩余法等基本方法对其价值评估,或构建边际机会成本模型和模糊数学模型等数学模型的方法对其价值计量;此外,对于单纯性资源,如土地资源的价格,理论上还可以采用马克思的地租资本化价格法,即:土地价格=地租÷利息率。但是,上述理论评估、计量方法,大部分还只局限于学术交流阶段,认知程度较低,距离可实用性还有相当的差距,这也正是将资源性资产纳入会计核算体系的困难所在。

我们认为,对于资源性资产的初始计量,既要考虑资源性资产的特点,更要从我国国情出发,遵循相关的法规。如对于资源性资产中的土地,根据我国土地管理的法规,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交易,因而土地使用权存在市场价格;而法律规定不准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因而土地不存在市场价格。那么,应如何确定农业企业通过行政划拨取得农用地初始计量的入账价格呢?由于土地资源资产入账后将在资产负债表上作为资产列示,因此,在确定土地资源资产的入账价格时,就应该考虑到因国家建设(如国家修建高速公路)的需要,农业企业使用的国有土地经批准可能会被“征用”(即指国家收回土地使用权;对于国有农场历史上场队合并或以场带社并进来或带进来原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征用”则是指土地由集体所有转化为国家所有),此时须将其从资产负债表中注销,并将处置而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在利润表中确认为收益或费用。显然,土地资源资产的初始计量不可能按照土地中介服务机构对土地(使用权)的评估价入账,也不能采用上述理论界对资源资产评估或计量的结果作为初始计量的入账价格。但是,我们注意到,农业企业使用的国有土地被征用时,可按照有关法规的规定得到相应的土地补偿费。如《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规定:经批准使用国有农、林、牧、渔场的土地,……应当根据原使用单位的投入情况,按不高于征用集体所有土地的同类土地补偿费的标准给以适当补偿。依照上述法规,我们设想,土地资源资产初始计量的入账价格可以参照《土地管理法》和各省、市(自治区)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关于征用农业企业土地时应给以补偿的标准确定。我们认为,对于土地资源资产,采用征地时的土地补偿费作为初始计量的入账价格,既具有可实用性、可操作性,又具有充分的法规依据;而且,在理论界,这也是得到认同的。

至于土地资源资产以外的其他资源性资产,可按其建设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如水库建设的支出,滩涂开发修建挡潮闸等支出作为初始计量的入账成本;其所占用的农田水利用地和养殖水面另按土地资源资产确认和计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土地以外其他资源资产自然生成物部分的价值。为了与现行农业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相衔接,1993年以前建设的水库、水渠,因其实际成本难以可靠地计量,宜仍按现行制度有关规定处理。

3.资源性资产的后续支出

与资源性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如果使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了原先的估计,如因对低产田改造提高了土地的肥力、使其单位面积产量有实质性提高,或者因水库的扩建增大库容而改善了农业的水利条件、增加了旱涝保收的农田面积,则应将这些后续支出资本化,增加该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此外的任何后续支出都应该费用化,在发生的当期确认为费用。

这里之所以未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ias16改进后对初始成本和后续支出运用单一确认原则的做法,主要是考虑到遵循固定资产准则的相关提法,同时这样规定也更适应资源性资产后续支出的特点。

4.资源性资产的折旧

理论界对资源性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功能的补偿称为折补。“所谓资源性折补是指为了维持资源资产开发利用功能恒定而进行的价值、技术等方式的补偿”(姜文来等,2003)。对于农业企业资源性资产中的土地资源资产,从其特性来看,虽然具有质量的可变性,但从其可永续利用的自然属性看,通常具有无限的使用期,且只要利用得当,可以使其“资源资产开发利用功能恒定”;从有关法律规定看,国有农业企业的农用地,其使用也不存在期限。因此,土地资源资产可不计提折旧。

土地资源资产以外的其他资源资产,由于其初始计量的入账价值是按其建设过程的实际成本,因此应当对其计提折旧,折旧方法可采用固定资产准则所允许的年限平均法等折旧方法。

5.资源性资产的处置

资源性资产转让、报废、毁损,或由于国家建设需要被征用时,应将其从资产负债表中注销,并将处置收入,包括企业获取的征地补偿费等补偿收入(在补偿成为应收款项的期间)扣除其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差额作为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同时,将与划出土地资源资产对应的土地资源资本转入其他资本公积。

后续支出已资本化的农用地在被征用时,其资本化价值应体现在据以计算该幅农用地征用补偿费平均年产值的相应增加值上。

6.资源性资产是否计提减值准备问题

考虑到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有限性,以及我国法律关于“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和不准买卖土地等有关规定,资源性资产中的土地资源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其他资源性资产,由于其可收回金额在现阶段难以可靠地计量,也拟不计提减值准备。

7.资源性资产核算的会计科目及账务处理

为了规范资源性资产的会计核算,拟增设“资源性资产”,“资源性资产折旧”“资源性资本”三个一级科目,分别核算各类资源性资产的原价、折旧和土地资源资产的资本来源。同时,在“资源性资产”科目下设置“土地资源资产”、“农田水利资源资产”、“其他农业资源资产”等三个二级科目,分别核算土地资源资产、农田水利资源资产、其他农业资源资产的原价;在“资源性资本”科目下设置“土地资源资本”二级科目,专项核算土地资源资产入账价值形成的国家权益,以明晰土地资源资产的国有产权。土地资源资产初始计量入账时借记“资源性资产—土地资源资产”科目,贷记“资源性资本—土地资源资本”科目;处置时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资源性资产—土地资源资产”科目,同时借记“资源性资本—土地资源资本”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土地资源资产以外的其他资源资产,其资本来源仍然在原有的所有者权益科目核算。

四、资源性资产的列报和披露

农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和会计报表附注中列示和披露下列与资源性资产有关的信息。

第9篇:简述土地资源的特性范文

关键词:特征描述类;原因分析类;评价类;措施类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178-04

历年来,都有许多地理学的很好同学,由于没有掌握简答题规范答题,造成在简答题的问题上丢分。针对这一情况,为了避免更多的同学在地理考试中,由于解答题的问题丢分而遗憾,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与对高考试题的研究,对简答题的规范答题做出如下几点总结:

一、特征描述类

1.空间分布特征(规律):从方向上进行描述,如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从东南向西北减少。

2.地形特征:①地形类型;以什么地形为主;②地势――地形倾斜方向、地势起伏状况、哪高哪低;③区域极值

3.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土壤、气候、河流、湖泊、自然带、自然资源。

4.水文特征:流量、汛期、结冰期、水能等。

5.水系特征:发源地、流经区域、终点、长度与面积、支流数目等。

6.地表环境特征:气候特征、植被状况、土地类型、河流发育程度等。

7.气候特征:气温、降水、光照、日较差、年较差、降水与热量的组合

例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图示区域东部地区地势特征及判断理由。

(2)比较图中a、b两河的水文特征。

(3)简述a河源地所在地形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答案(1)地势大体东北高,西南低(北高南低)。理由:河流由东北向西南注入海洋。

(2)相同点:a、b两河的汛期都出现在夏季;两河所处纬度较低,都没有结冰期。不同点:a河流量小,含沙量大;b河流量大,上游水能蕴藏量大。

(3)a河源地所在地形区为青藏高原。地形:平均海拔40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气候:海拔高,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降水自东南向西北减少,地域差异大。水文特征:以冰川融水为主,是许多大河发源地,多冰川湖泊。植被:以高山草甸为主,垂直分异明显。

二、原因分析类

(一)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高低。

2.地形地势:阴阳坡,海拔高度。

3.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大陆性、海洋性。

4.洋流。

5.大气环流和天气状况。

6.地面状况。

7.人类的影响。

(二)影响降水的因素:

1.大气环流。

2.地形与地势。

3.与海洋的距离。

5.洋流。

6.人类活动:修建水库、植树造林使降水增加,围湖造田、砍伐植被使降水减少。

(三)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1.纬度。

2.海拔高度。

3.天气状况。

4.大气清洁度。

(四)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

1.降水:降水量大,则雪线低;降水量小,则雪线高。

2.气温:气温高,则雪线高;气温低,则雪线低。

(五)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1.纬度:海拔相同的情况下,纬度如果越高,则带谱越简单。

2.海拔:纬度相同的情况下,海拔如果越高,则带谱越复杂。

3.热量:阳坡谱多且位置高、阴坡带谱少且位置低

(六)盐场:地理位置、海岸地形及特征(地形平坦)、天气和气候特征(蒸发旺盛)等

注意:原因一般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回答

例2 简述非洲缺粮严重的原因。

非洲气候状况极差,土地贫瘠,各种自然灾害层出不穷;由于长期处于各类列强的殖民统治,生产方式非常落后;科技极不发达,人民文化水平极其低下,各种因素致使粮食产量较低;再加上人口数量增长快,远远超过经济与粮食的承受能力;此外加上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对其造成的影响,致使非洲各个国家的贫穷和落后,根本没有粮食的购买能力,所以整个非洲地区处于严重缺粮的局面。

三、评价类

一般从正反两方面分析

(一)工业区位条件评价

有利条件:自然、社会经济、环境条件;不利条件:自然、社会经济、环境条件协作配套条件

(二)农业区位条件评价

1.从光照时间、降水量的多少、昼夜温差大小、自然灾害等方面进行分析;

2.从四季的气候条件(分季节分时段)进行分析。

四、措施类

(一)工业综合整治措施

(1)调整工业布局,发展新兴工业及第三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保证各业平衡发展,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2)因地制宜,合理、综合开发各类资源;(3)消除污染,减少三废排放;(4)植树造林,美化环境;加强生态建设;(5)发展交通,完善交通网络;(6)大力发展科技,提高生产水平,繁荣经济。

(二)缺水(旱灾)解决措施

开源: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海水淡化?摇节流: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制定法律法规,提高节水意识、实行水价调节

(三)地震防御措施

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等。

(四)能源短缺措施

(1)能源多元化战略,实施跨地区调配、进口能源;(2)提高利用率,节约能源;(3)控制高能耗工业;(4)能源循环使用;(5)开发新能源,完善能源结构;(6)完善能源储备体系。

(五)滑坡泥石流治理措施

加固陡坡;禁止乱砍乱伐;大力植树造林;禁止陡坡开荒;修建梯田;退耕还林;制订法律法规;提高意识

(六)土地沙漠化的治理措施

合理载畜量;人工种草;实行轮牧;退耕还牧还草;生态移民;解决牧区能源问题(风能、太阳能等);制订法律法规;提高意识

(七)土壤盐碱化的治理措施

华北地区:引淡淋盐;井排井灌;生物措施;农田覆盖;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

西北地区:减少种植业比例;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