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微创技术治疗方法范文

微创技术治疗方法精选(九篇)

微创技术治疗方法

第1篇:微创技术治疗方法范文

关键词:肝胆管结石;微创治疗;研究进展

肝胆管结石,一直作为肝胆外科中一项重要的、手术治疗难度大而备受重视,由于其解剖生理位置的特殊性和本身管道的宽度有限,使得临床传统手术治疗方法受到一定程度的约束和限制[1~3]。临床治则往往是通过切开胆管取石、胆管与肠道吻合引流、相应部分肝切除术等手术治疗的方法,此类治疗方法均存在手术创伤大、出血多、切口及身体恢复慢等缺点[4~5]。因此,针对肝胆管结石必须应采取具有创伤小、微痕、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微创治疗方法,其符合现代医学模式。本研究总结了近年来微创治疗方法对肝胆结石患者进行治疗案例和具体方法,现对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

1 微创治疗的特点

微创治疗以根除病灶、取净结石、降低梗阻、引流通畅为其治则,代表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方向,符合当下医学模式的要求,具有微创性、微痕性、恢复快等优点[6~8]。必须依据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结石数量和分布特点、肝胆病变情况、胆管狭窄程度、梗阻程度来选择具体的微创手术方案。采用微创技术治疗肝胆管结石主要是通过一定医疗手段寻找出一个最佳的内环境,并在此种状态下对患者施以最小的创口、能够降低炎症反应和彻底清除结石的手术治疗,以达到降低其术后复发率,并提高其治愈率[9]。

2 微创治疗方法及其优缺点

目前,已有的并主要应用的微创外科治疗技术方法主要包括腹腔镜技术、纤维胆道镜技术、介入治疗技术、鼻内置胆管溶石技术、括约肌球囊扩张术、十二指肠镜技术等[10、11]。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微创技术治疗方法。

2.1腹腔镜微创技术 近年来,腹腔镜微创手术已逐渐被成熟的应用于肝胆管结石的治疗当中,其主要是应用在切除左肝、右前叶。临床上主要用于肝胆管结石及其纤维化萎缩,尤其适用于肝左叶的胆管结石患者[12]。该方法要求医务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和一定的手术操作熟练程度,同时需要必备的专业设备(超声刀、腹腔镜等)方可实施。但由于其病灶处的纤维化而使胆道狭窄,从而影响了取石的干净程度,对于病灶在肝右叶和需要胆管整形的患者不宜使用该方法。

袁智勇[13]以传统开腹左肝外叶切除术为对照组,以接受腹腔镜微创手术方法治疗肝胆管结石为观察组,同时根据平均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等指标对其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探讨了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研究发现观察组的平均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能够有效恢复肠道功能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术中出血量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可行性。

2.2多种微创技术综合应用 多种微创技术综合应用是指综合使用腹腔镜技术、纤维胆镜技术、输尿管镜、十二指肠镜技术、T管引流术等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微创治疗方法[14]。该方法避免了单纯使用一种微创技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病的单一疗效和局限性,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和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复发率,从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谷晓光[15]等研究者们以传统手术方法治疗为对照组,对比研究了使用先进的微创技术治疗方法治疗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以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复发率等为研究指标综合评价中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此外,还有一种综合微创技术方法是通过腹腔镜联合输尿管镜综合的疗法,钟先荣[17]回归性分析了开腹手术和腹腔镜联合输尿管镜微创手术的临床疗效,对76例肝胆管结石患者进行治疗,并综合评定两组治疗效果,发现观察组患者各项检测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采用腹腔镜联合输尿管镜微创技术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具有一定优势。阳历[18]联合应用腹腔镜和输尿管镜治疗干胆管取石术,结果显示相比于开腹手术,观察组在住院时间、手术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但在取石干净率方面和开腹手术无统计学差异。

2.3介入治疗微创技术 随着医疗器械的不断发展和介入治疗方法、操作的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使得介入技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方法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其主要是通过肝胆道镜和经肝穿刺胆道引流基础上结合现代高科技的碎石、取石等设备的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优点,同时对于年老体弱或曾有过多次传统手术史等患者较为适用。

3 小结

肝胆管结石,作为一种肝胆部高发病、难治病之一而严重影响着广大人群的身心健康问题。其病情复杂、复发率高、临床治疗难度大,传统腹部开刀手术治疗均创伤大、切口恢复速度慢。然而,微创手术具有微创、术后复发率低、残石率低等优点,临床效果显著。并且,目前多种微创技术联合应用于治疗肝胆管结石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endoscopic holmium laser lithotripsy for intrahepatic and choledochal biliary stones[J].Cardiovascular and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2011,34(6):1262-1266.

[2]董国徽.腹腔镜微创与常规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疗效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4,5:91-92.

[3]曾锋,周健.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老年原发性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临床观察[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12:107-107,108.

[4]叶小勇,吕会增,张帆,等.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复杂性肝胆管结石疗效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4,23(2):256-258.

[5]吴青松,卢钦荣,李思荣,等.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临床疗效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4,13:1980-1981.

[6]Araghi,M.H.,Salisbury,S.P..Improved Evaluation of Dynamic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oft Materials With Applications to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J].IEEE/ASME transactions on mechatronics,2013,18(3):973-980.

[7]Doina Pisla,Andras Szilaghyi,Calin Vaida,et al.Kinematics and workspace modeling of a new hybrid robot used i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J].Robotics and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2013,29(2):463-474.

[8]Allan,M.,Ourselin,S.,Thompson,S.et al.Toward Detection and Localization of Instruments i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J].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2013,60(4):1050-1058.

[9]Schellhammer F,Cohnen M,Furst G et al.Minimally invasive application of thrombin in the treatment of pseudoaneurysms following open aortic surgery.[J].Acta Radiologica,2011,52(1):48-51.

[10]Qin,M.,Zou,F.,Zhao,H.et al.Minimally invasive phasic treatment protocol for the treatment of extrahepatic bile duct stones[J].Journal of laparoendoscopic and advanced surgical techniques.Part A,2012,22(8):797-801.

[11]张福鑫.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5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2):665-666.

[12]谢晓.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术在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装备,2014,1:95-97.

[13]莫世发,韦杨年,张洪昌,等.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老年原发性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3,15(3):55-56.

[14]谷晓光,宋予军.肝胆管结石不同治疗方式临床比较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3,10:175-176.

[15]吴勤祥.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老年原发性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当代医学,2014,17:81-82.

[16]阳历.浅析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在腹腔镜肝胆管取石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241-242.

第2篇:微创技术治疗方法范文

关键词:微创美容技术;面部皮肤软组织外伤;临床疗效

Clinical Analysis of Minimally Invasive Cosmetic Technique in Repairing Facial Skin and Soft Tissue Trauma Patients

YU Yong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Surgery,Hukou County People's Hospital,Jiujiang 332500,Jiangxi,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minimally invasive cosmetic technology in emergency repair of facial soft tissue injurie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4~2016 year in January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for repair of facial soft tissue trauma patients with a total of 100 cases patients according to the admission number,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50 cases each.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routine admissions after repair technology to repair surgical treatment;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ing minimally invasive cosmetic technology consultation after surgical repair treatment,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received surgical treatment respectively,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Results ①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50 patients after surgery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the beauty of technology,patients with blood loss and operative tim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two groups of patients surgical indications compared with the difference,P

Key words:Minimally invasive cosmetic technology;Facial skin and soft tissue injury;Clinical efficacy

微美容技术指的是临床医务工作者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医学技术方法对患者的颜面部创伤进行的修复与再塑的医疗活动过程[1]。运用微创美容技术对患者进行面部皮肤软组织外伤修复的目标是通过科学的、技术的及艺术的医学科学知识与技术恢复患者面部形态、面部皮肤组织正常机制及面部轮廓的外在美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处于心理上的创伤修复状态[2]。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微创美容技术在修复急诊面部皮肤软组织外伤的临床疗效,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急诊科进行面部皮肤软组织外伤修复的患者共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观察组患者在接受运用微创美容技术的手术治疗之后,取得非常满意的治疗效果,其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急诊科进行面部皮肤软组织外伤修复的患者共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中男35例,女15例,重度皮肤损伤10例,中度皮肤损伤12例,p度皮肤损伤23例,患者年龄20~52岁,平均年龄(30.2±3.5)岁;对照组中男22例,女18例,重度皮肤损伤10例,中度皮肤损伤12例,轻度皮肤损伤23例,年龄18~59岁,平均年龄(29.6±3.7)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皮肤损伤程度人数比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50例患者患者采取常规修复技术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采用微创美容技术治疗,皮肤修复医生在对患者进行面部皮肤修复时,使用先进的缝合材料,0.1 mm缝合线[3],根据患者面部皮肤的解剖学结构和显微镜成像,通过微型针从患者面部伤口的特殊角度进针、依据患者的皮肤伤口的自然生理层次分层并且采取科学的处理,采用手法极轻的无二次创伤的伤口缝合[4]。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均没服用抗血小板凝结的阿司匹林类药物,在患者接受治疗2 w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1.3评价指标

1.3.1手术指征指标 手术治疗时间及术中出血量。

1.3.2治疗效果指标 治愈:患者接受上述治疗2个月后,患者面部修复后的皮肤恢复如初,不存在任何疤痕,皮肤红润光洁,皮肤各项指标及功能正常,如可以正常排汗和保温。好转:治疗2个月后,患者面部修复后的皮肤有所恢复,存在轻微、细小疤痕,皮肤各项指标及功能接近正常状态;无效:患者经过上述治疗后,病状没有任何改善,各项指标没有明显变化。总有效率=痊愈率+好转率。

1.4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采取(x±s)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或者采用t检验);对比以P

2 结果

2.1患者一般资料统计结果分析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皮肤损伤程度人数比、致病原因人数比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综合比较

2.2.1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指征比较 观察组50例患者在接受运用微创美容技术的手术治疗之后,患者术中出血量为(60.2±10.9)ml,患者手术治疗时间为(1.2±0.2)h,对照组50例患者在接受采用常规修复技术的手术治疗后,患者术中出血量为(70.8±10.2)ml,患者手术治疗时间为(1.6±0.5)h,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治疗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治疗手术指征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

2.2.2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50例患者在接受运用微创美容技术的手术治疗之后,患者面部皮肤软组织外伤痊愈23例,好转2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50例患者在接受采用常规修复技术的手术治疗后,患者面部皮肤软组织外伤痊愈18例,好转2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2%;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

3 讨论

皮肤损伤是由于各种原因如火烧、剧烈碰撞、动物撕咬,日晒,冷冻等原因,导致人体皮肤组织状态改变,处于破损、红肿、发炎、疼痛的状态。皮肤使人体重要的机体组织,具有保护血管及内脏器官的重要功能[5],所以一旦发生皮肤损伤应采取有效的治疗,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重于外的皮肤的保养和保护工作。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50例患者在接受运用微创美容技术的手术治疗之后,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治疗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治疗手术指征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

综上所述,急诊外科在对面部皮肤软组织外伤患者进行皮肤修复手术时,可以采用微创美容技术。微创美容技术可以在在降低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的同时,能获得较高的治疗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高艳萍.微创美容技术修复急诊面部皮肤软组织外伤的临床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04(08):112-113.

[2]韦元强,杨建德,莫海龙,等.微创美容技术修复急诊面部皮肤软组织外伤的临床观察[J].微创医学,2006,05(06):363-364.

[3]王志强,丁德生,刘洋,等.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整形美容修复[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8,04(04):257-260.

第3篇:微创技术治疗方法范文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纵隔肿瘤

在电视的辅助下利用胸腔镜技术实施手术治疗已经被临床公认为是目前对自发性气胸、肺周围病变及胸膜病变进行治疗的标准方法。但是对于患有纵隔肿瘤的患者,采用胸腔镜技术进行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目前在临床医学界还存在着一定的争议[1]。本次研究中选取84例患有纵隔肿瘤的患者病例,对应用电视辅助下胸腔镜技术对其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抽样患者为2009年8月至2012年8月我院就诊的84例患有纵隔肿瘤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微创组。对照组中男16例,女26例;年龄18至65岁,平均36.8岁;微创组中男18例,女24例;年龄19至63岁,平均37.1岁。研究对象自然资料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微创组患者采用电视辅助下胸腔镜技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纵隔肿瘤治疗效果、手术后住院恢复时间、手术进行过程中出血情况、围手术期并发症进行对比研究。

1.3治疗效果评价方法治愈:临床症状消失,体征恢复正常,相关检查结果显示病灶已经彻底切除;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体征明显恢复,相关检查结果显示病灶切除程度大于50%;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体征略有恢复,相关检查结果显示病灶的切除程度不足50%;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与治疗前比较没有任何变化或进一步加重[2]。

1.4数据处理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表示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形式(χ±s),计数资料进行t检验,组间对比进行X2检验,P

第4篇:微创技术治疗方法范文

脑立体定向微创穿刺诊疗技术,就是这样一种“工具”。它缘于临床医疗的需求,以减少患者医源性损害为目的,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脑神经组织,从而为术后的神经康复打下坚实的基础;它以精确定位为前提,抛开柳叶刀、抛开输血准备,不用切开患者颅腔剖开脑髓,只需通过直径为3毫米的脑针经皮穿刺便可直达病灶区域,为脑深部微小病灶的诊断治疗提供了颇受患者及家属欢迎的技术手段;它以细长器械代替手指操作,使医生拥有了“透视眼”、“机械手”,能够“看”得更清晰,“触摸”得更深入、精准。

无需开颅,脑部疾病得诊疗

据了解,传统方法中,脑神经科医师在实行颅脑手术时,通常必须先配备数百毫升血液待用,患者全身麻醉,经过切开头皮、用直径为10毫米左右的钻头在电钻驱动下钻开颅骨并扩大创口、继而剖开正常脑髓等过程,才能到达病变区域,故医师及家属都常被手术可能给患者造成严重的额外损伤而困扰。

如果病变很小,位置又非常深,则开颅手术将是难上加难甚至不能进行,医师只能望“脑”兴叹;若病变位于重要功能区,开颅手术难以避免造成损害,放弃治疗家属于心不忍,积极手术治疗则可能导致患者成为活的“废物”;如果探查的靶点没有脑组织结构的破坏,这种病灶则为不可视病灶,无论是在影像上还是肉眼直视下,都无法加以区别……脑立体定向微创穿刺技术则可顺利解决以上难题。

贵阳医学院伍国锋教授在接受本刊电话采访时,戏称自己是“脑医师”。他详细介绍了自身所专注的研究领域—脑立体定向微创穿刺技术。

伍国锋自从上世纪80年代末攻读硕士研究生时便开始研究脑立体定向微创穿刺技术,当时师从西安医科大学神经生理学家陈婉梅教授及现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兼医学中心主任(原西安医科大学校长)闫剑群教授,开展脑立体定向损毁神经核团进行镇痛治疗的实验研究。进入新世纪后,又师从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洪震教授攻读博士学位,开展立体定向脑深部电刺激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研究。如今,这些技术已经广泛用于临床诊疗,很多患者从中受益。

简单来讲,脑立体定向微创穿刺技术就是利用数学上的三维坐标原理结合电子计算机对神经影像的图像处理技术,预先对脑内病灶的位置进行准确计算,然后通过特制的定向头架固定患者头部,经过引导装置指挥医生透过头皮准确“看到”病变并进行诊断或手术处理。这一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创伤性小,患者不必再受开颅之苦,能够以最佳路径、最小创伤,在最大程度上解除颅内病变,并最大限度地保留其神经功能,避免功能区损伤。此种技术定位精确,彻底改变了传统手术中通过肉眼和经验寻找颅内深部病变的方法。

脑立体定向手术的雏形出现于100多年前,真正用于患者的治疗不过6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受到科学技术的限制,发展极其缓慢,当时的装备笨重而复杂。大约30年前Brown发明了将定位框架与CT扫描结合用于神经系统非功能性疾病的方法,是为脑立体定向学历史上第二次突破。

我国的脑立体定向技术起步较晚,发展滞后,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才从国外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开始零星的研究。1993年,我国自行研制的能与头颅CT或MR连接的高精度脑立体定向仪投入临床使用,极大地推动了临床立体定向技术在国内的应用和推广。

伴随影像学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从有框架到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技术在临床应用中不断成熟、完善,现在已经成为脑科微创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用于不明原因的颅内病变的诊断,以及脑出血、癫痫、帕金森等疾病的治疗。

巧妙思维,临床难题得解决

伍国锋教授长期从事神经疑难疾病诊疗及重症抢救监护,尤其擅长脑立体定向微创技术治疗脑出血及对癫痫病病灶进行定位,在从事脑出血微创治疗研究的国内外同行中享有极高声誉。

脑出血即人们常说的脑溢血,属于“脑中风”的一种,是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常见的严重脑部并发症之一。伍国锋教授介绍,高血压性脑出血是危重病急救医学的重要病种,是神经系统急诊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高,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高。

“脑出血的治疗困难之处在于血肿压迫脑组织导致神经纤维移位或断裂,血肿周围产生神经毒性物质破坏正常脑组织,上述因素协同作用,导致患者死亡或严重致残。药物治疗难以发挥作用,需积极清除血肿,但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对正常脑组织损伤严重,术后并发症多,即便患者幸免于难也是生存质量很差。”因此,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创伤小、疗效高且便于推广的治疗方法。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技术的日益成熟,满足了人们的需求,逐渐受到重视并迅速发展,患者及家属也易于接受。

伍国锋教授介绍,目前,全国很多医院都能开展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但基本都是在经过头颅CT简易定位后进行徒手穿刺,对于表浅的颅内血肿问题不大,但对于深部血肿则容易靶心偏移,损伤重要神经组织。如何做到精确定位而创伤又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经典立体定向手术可以解决定位问题,但仍然需要经过传统方式的切开头皮、钻开颅骨、用探针探查到血肿后,再置入软管进行冲洗引流。不足之处在于术前准备复杂(需要配血备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等),术中多重损害(切开头皮、钻开颅骨、扩大骨窗、反复烧灼血管止血、剖开脑髓等),术后软管移位、引流不畅等。”

伍国锋教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经过长期的摸索和悉心研究,提出了简化传统立体定向微创手术环节的思想。在医疗器械研究工程师的帮助下,通过对立体定向仪的引导装置进行改造,特别创立了经典脑立体定向仪与微创穿刺针巧妙结合的手术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患者无需进行全身麻醉、无需切开头皮、钻开颅骨并扩大骨窗,而是计算好病灶靶点后,将微创穿刺针在立体定向仪器引导装置指引下经过头皮直接到达病灶区域,成功解决了定位不准、固定不稳、重复损伤、引流不畅、冲洗不便等问题,克服了传统立体定向微创穿刺手术的不足。该手术方法创伤更小、操作更简单、定位更准确,临床效果更显著。医源性损伤出血从传统手术的数百毫升减少为0~1毫升;手术过程从120~180分钟减少为10~30分钟。

到目前为止,伍国锋教授的团队已经进行了1000多例立体定向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挽救了很多患者的生命,既降低了死亡率又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打破界限,培养复合型脑科医生

伍国锋教授总结自己的成长经历,认为学科分得过细对科研有利,但将严重局限医师的临床思维,进而影响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因此他在构建研究团队时将其分为了脑出血微创治疗研究组及癫痫病研究组,而组建临床医疗团队时则打破了传统的内科、外科界限,精心打造了一支理论坚实、技术精湛的队伍。

他在研究过程中,尤其注重培养每一个团队成员的综合素质,无论基础理论知识、临床实践能力,还是沟通交流能力,他都非常在意。他把自己的团队核心成员分别送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清华大学玉泉医院、中国人民总医院等进修学习,选派业务骨干到复旦大学、中南大学等攻读博士学位。

伍国锋强调,每个个体,都是组建优秀团队必不可少的一分子。他说,“一个优秀的团队要有卓越的带头人,有明确的方向、共同的追求、一致的步调,全体成员应同心同行、同心同德、同心同向。”

如今,在他的带领下,一个包含20名医生及18名护士在内,人才结构合理、团结向上的团队已经形成,正逐渐成长为国内临床神经科学领域的一支精干力量。

勇于攀登,科学研究结硕果

多年来,除了兢兢业业地完成临床上的工作之外,伍国锋教授还肩负着繁重的科研任务,他主要开展颅内出血立体定向微创治疗研究及癫痫病神经调控研究,主持或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级科学技术基金、卫生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等科研项目。

伍国锋指出,目前立体定向微创治疗脑出血呈现出尽可能精确定位、尽可能减少人为损伤、尽可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需求趋势,实现这三个“尽可能”是这一领域广大医学研究者的共同目标。近期,伍国锋团队侧重于微创治疗对病灶周围脑组织的影响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主要探讨立体定向微创技术治疗脑出血的病理生理学时间窗问题。

长期的临床实践表明,手术时机的选择是影响疾病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因颅内血肿的凝固状态随时间变化,所以手术时间窗的选择,在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选择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不仅能够达到手术治疗的最佳效果,而且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利于患者尽快康复。为此,伍国锋带领团队参加了卫生部协作课题“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最佳时间窗研究”和“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等。他们采用大动物家犬或家兔成功制作了颅内出血微创治疗模型,开展了立体定向微创治疗对病灶周围脑组织损伤的系列研究,通过比对不同时间点的治疗效果,为临床上选择最佳手术时间提供了理论依据。

近年来,伍国锋教授的学术团队在国际SCI收录杂志、中华系列核心期刊等发表脑出血微创治疗相关论文30余篇,成果颇丰;还受国外专业期刊之邀为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日本东北大学等的同行审稿。

医学研究是一个不断攀登的过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激励着无数医学研究工作者前进的脚步。伍国锋教授更深深懂得与时俱进的重要性,“医学知识及医疗技术在不断进步,要随时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时时想着把先进的技术用于临床实践中,让患者从中受益。”伍国锋和他的伙伴们,始终奔跑在脑立体定向技术“最小创口、最佳路径、最少创伤、最恰当时间、最大化疗效”的求索之路上。

伍国锋

第5篇:微创技术治疗方法范文

文章编号:1003-1383(2011)03-0348-04 中图分类号:R 735.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1.03.049

肝细胞肝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能手术切除的患者应首选外科治疗,但临床上对于明确诊断的患者多数已属晚期,已失去外科治疗的机会,致使其临床切除率低,放化疗的反应大,患者不能够耐受。肝细胞肝癌接受肿瘤根治性切除后,近半数病例2年内可复发,小肝癌术后5年复发率也高达43.5%[1]。随着科技的进步,肝癌的微创治疗得到蓬勃发展,新的理念、新的技术、新的成果层出不穷,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射频消融(RFA)、经皮酒精注射(PEI)、经皮微波固化(PMCT)、冷冻治疗(cryosurgery)、激光消融(L-TA) 等微创疗法方兴未艾,其应用领域逐渐增多,疗效不断提高,其精髓是在治疗疾病的基础上,把治疗本身对患者的伤害降到最低,以最小创伤赢取最佳康复,是一种具有微创性、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定位准确等特点的全新方法,其实用性、安全性和疗效逐步得到临床的肯定并被推广应用[2]。本文现就此领域近年研究较为集中的相关进展作简要概述。

HCC微创治疗的发展概况

1963年Cooper首先提出用冷冻的方法治疗HCC,但在随后的数十年并未取得重大进展。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生物医疗模式发生了全新的革命,以患者为中心,对整体健康及生命内在质量关怀,并符合现代人文医学的循证决策和微创化治疗的新理念占主导地位,这就为各种疾病的诊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新的机遇与挑战,微创外科治疗HCC即在此背景下经过20年的探索,至1983年Aronoff首次报道用激光疗法热消融肿瘤,Steger等随后用激光成功治疗HCC,1983年Nakakuma等提出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HCC,1986年Tabuse等小组研制成小管径同轴微波系统,用于经皮消融深层肝组织,至1990年微波消融技术被广泛用于治疗HCC,1995年Rossi等提出了射频消融治疗HCC,从1963年Cooper提出用冷冻的方法治疗HCC至今,经过近半个世纪发展,肝癌的微创治疗已取得可喜的临床效果并得以长足进步。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的应用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用于临床始于1977年(Yamada R),是姑息性治疗肝癌的一种重要手段,至今已有三十多年历史,其原理是在X线透视下将导管经股动脉插至肝固有动脉或其分支注射抗肿瘤药物和栓塞剂。正常肝脏血供75%来自门静脉,25%来自肝动脉,而肝脏恶性肿瘤90%血供来自肝动脉。选择性肝动脉栓塞可使癌细胞坏死,而正常肝组织靠门静脉血供继续存活;肿瘤区动脉灌注药物其浓度比全身给药高10~100倍,同时栓塞使药物存留时间从几小时延长至数周,另外碘化油还有栓塞肿瘤微细血管的作用,可以进一步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国内陈氏等[3]2005年对1630例HCC的研究显示,观察组HCC术后进行TACE治疗,对照组未进行TACE治疗,两组患者半年、1年、1.5年肿瘤复发率观察组为22.2%、78.0%、88.6%,对照组为61.6%、74.7%、8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7年Stockland等[4]报道的HCC患者中,35例经TACE治疗24 h内、97例经TACE治疗24 h后行原位肝移植手术,18例未行TACE治疗而直接行原位肝移植,三组患者1年、3年、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9%、58%、39%和91%、80%、72%及69%、6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hong等[5]2009年的研究提示,ⅢA期的HCC术中及术后辅以TACE治疗,预后明显优于单独的肝脏肿瘤切除,进一步说明了TACE的确切疗效。Takayasu等[6]2006年的Meta分析结果亦佐证了TACE可显著提高中晚期HCC患者的3年生存率,而肝动脉和门静脉的栓塞、联合化疗可提高疗效,改善其预后。最近TACE的应用由既往单一使用转而向应用新型栓塞联合化疗药物等方向发展,其结果让人们充满全新的希望。2006年Li等[7]的研究显示,采用TACE联合门静脉化疗的一组HCC患者,1年、3年、5年无瘤生存率显著高于单纯TACE组。Gish等[8]2009年的研究报告表明,在随机分组使用TACE联合胸腺珐新(免疫调节剂)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HCC和等待供体期间的姑息治疗肝移植患者,其生存率和更少的细菌感染等并发症较单独使用TACE总体疗效显著。最近Stampfl、Bonomo[9,10]报道认为,选用好的栓塞介质单独应用于动脉栓塞的效果良好,但尚缺乏大样本、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及循证医学的科学依据,在临床推广尚需进一步验证,虽然是一家之言,但至少代表了动脉栓塞治疗的新思路,应引起我们共同关注。同时,HCC的成功微创介入治疗与介入治疗导管等器械的发展有关,2009年英国学者Khorsandi等[11]研发的“VesCoag”新式血管内导管可将化疗药物、栓塞介质、射频电极等治疗器械精确地送抵目的血管,并针对目标血管做出针对性封堵,从而显著减少了介入治疗时的血管破裂、内膜损伤等并发症,临床试用效果倍受鼓舞和期待。

射频消融治疗HCC疗效的评价

目前消融治疗已成为治疗(ablation therapy)肝癌的三大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其工作原理是在超声、CT、MR等引导下,经皮穿刺将射频针刺入瘤体后,针尖的多根微电极呈“伞”形张开,通过微电极发出射频波,激发组织进行等离子振荡,离子间相互撞击产生热量(80~100℃),借助热效应使癌灶发生凝固性坏死,从而杀死肿瘤细胞。HCC的局部消融治疗包括高强度聚焦超声、PMCT、LTA、RFA等方法,其中尤以RFA疗效最为肯定,具有创伤小、无明显的并发症、患者痛苦少、疗效肯定、可反复多次应用、并适合多种影像学仪器的动态评估和检测等优点,是一种较为确切有效的HCC微创治疗方法。RFA疗法主要是针对各种原因不能接受手术的HCC患者的姑息治疗,特别是肿瘤直径≤3 cm的恶性肿瘤,现认为,RFA治疗可使HCC直径≤3 cm 的肿瘤达到90%的坏死效果,是早期、单发、位置较复杂、难以手术切除的小HCC或终末期HCC治疗的主要方法。Ballem等[12]2008年对104例不能手术切除的HCC患者进行RFA治疗,其3年、5年实际生存率分别为21%和8.3%。Hiraoka等[13]2008年报道≤3 cm的小HCC行RFA治疗后,3年、5年总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较手术切除高。Omata等[14]的研究认为,对于直径<3 cm的早期小HCC,80%的患者可以达到完全缓解,获得和手术相同的疗效,而对于直径在3~5 cm的肿瘤,只有50%的病例完全缓解。Veltri等[15]采用RFA对46例HCC共51个HCC结节的治疗发现,瘤径

动脉化疗栓塞与消融联合治疗的优势

随着微创介入方法的不断更新与发展,联合、序贯治疗逐年增多,其疗效也较单一应用有明显优势。TACE与RFA联合治疗或序贯治疗,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发挥各自治疗的长处,扩展它们单独应用的适应证,将只适用于微创切除治疗小HCC的RFA技术,扩展到大HCC和无法切除的HCC,乃至门静脉分支和肝静脉存有癌栓的晚期HCC患者。联合治疗后的大HCC及晚期HCC患者实现了减瘤生存,部分甚至达到了长期无瘤生存,收到了比单一治疗更好的临床效果。联合治疗还可致肿瘤凝固性坏死的范围扩大,如果为多中心发生的肝癌, 在TACE治疗不彻底的情况下,RFA可作为一种较好的补充治疗手段。Zhang等[21]报道133例HCC患者中,66例行RFA+PEI治疗,其余67例仅行RFA治疗,结果表明,两组患者1年、2年、3年、4年、5年的总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FA+PEI组较单一RFA组效果好(P=0.04)。另外,TACE联合PEI治疗还可使直径

三维适形微创治疗HCC的展望

由于HCC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目前的治疗原则总体上是以手术切除为主,以介入微创、分子靶向、放疗化疗治疗为辅的综合治疗体系。HCC的微创治疗对小HCC(<3 cm)的治疗非常有效,而对大HCC尤其是直径≥5 cm的HCC,其高度的浸润性及复发性是HCC微创治疗面临的最大难题。就当前而言,各种微创治疗都有其局限性,治疗范围尚未达到理想效果,由于肿瘤形态不规则,存在卫星灶,故在实际操作中对靶区范围控制较为困难,不易做到治疗靶区与肿瘤的吻合,可造成肿瘤组织残余,若扩大治疗靶区则会损伤正常健康组织,给治疗带来一定的风险。因此,今后HCC微创治疗研究探索的方向是三维适形的微创治疗,能否实现将影响HCC微创治疗这一技术的发展前景,各种微创治疗如能充分有效联合,利用各自的优点,将会进一步提高HCC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以TACE、RFA为代表的介入微创治疗方式取得了长足发展,服务于临床,并将继续在新理念、新技术进展的引领下,为HCC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和更大的福音。当今,HCC微创治疗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理念的更新总是要先行一步,技术的进步才永无止境,目前诊治HCC无论从理念还是从技术,每一个层面的发展都日新月异,这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加强对上述问题的深入研究,HCC微创治疗技术必将在HCC的临床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沈 理.肝癌介入超声微创疗法临床应用与展望[J/CD].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08,5(1):10-15.

[2]Brooke BS,Nathan H,Pawlik TM.Trends in the quality of highly cited surgical research over the past 20 years[J].Ann Surg,2009,249(1):162-167.

[3]Cheng HY,Xu W,Xu AM,et al.Evaluation of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in the prevention of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in 1630 patients with hepatocel lularcarcinoma[J].Zhonghua ZhongLiu ZaZhi,2005,27(10):626-628.

[4]Stockland AH,Walser EM,Paz-Fumagalli R,et al.Preoperative chemoembolization in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under going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fluence of emergent versus elective procedures on patient survival and tumor recurrencerate[J].Cardiovasc Int ervent Radiol,2007,30(5):888-893.

[5]Zhong C,Guo RP,Li JQ,et al.A randomized controlledtrial of hepatectomy with adjuvant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versus hepatectomy alone for stage ⅢA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J Cancer Res Clin Oncol,2009,135(10):1437-1445.

[6]Takayasu K,Arii S,Ikai I,et al.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of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for un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8510 patients[J].Gast roenterology,2006,131(2):461-469.

[7]Li Q,Wang J,Sun Y,et al. Postoperative trans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and portalvein chemo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 randomized study with 131 cases[J].Dig Surg,2006,23(4):235-240.

[8]Gish RG,Gordon SC,Nelson D,et al.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thymalfasin plus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for unresect 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Hepatol Int,2009,3(3):480-489.

[9]Stampfl U,Stampfl S,Bellemann N,et al.Experimental liver embolization with four different spherical embolic materials: impact on inflammatory tissue and foreign body reaction[J].Cardiovasc Intervent Radiol,2009,32(2):303-312.

[10]Bonomo G,Pedicini V,Monfardini L,et al.Bland embolization in patients with un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using precise,tightly sizecalibrated, antiinflammatory microparticles:first clinical experience and one-year follow-up[J].Cardiovasc Intervent Radiol,2010,33(3):552-559.

[11]Khorsandi SE,Kysela P,Valek V,et al.Initial data on a novelendovascular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when used for arterial occlusion in liver cancer[J].Eur Surg, 2009,41(3):104-108.

[12]Ballem N,Berber E,Pitt T,et al.Laparoscopic radiofrequen cyablation of un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longterm follow-up[J].HPB(Oxford),2008, 10(5):315-320.

[13]Hiraoka A,Horiike N,Yamashita Y,et al. Efficacy of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therapy compared to surgical resection in 164 patients in Japan with sing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smaller than 3cm,along with report of complications[J].Hepatogastroenterology,2008,55(88):2171-2174.

[14]Omata M,Tateish IR,Yoshida H,et al. Treat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 a by percutaneous tumor ablation methods:ethanol injection therapy an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J].Gastroenterology,2004,127(5 Suppl 1):S159-166.

[15]Veltri A, Moretto P, Doriguzzi A, et al. Radiofrequency thermal ablation (RFA) after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 as acombined therapy for unresectable nonearl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J].Eur Radiol,2006,16(3):661-669.

[16]Guglielmi A,Ruzzenente A,Valdegamberi A,et al .Radiofrequencyablation versus surgical resec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cirrhosis[J].J Gastrointest Surg,2008,12(1):192-198.

[17]Liang HH,Chen MS,Peng ZW,et al. 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versus repeat hepatectomy for recurrent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retrospective study[J].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2008,15(12):3484-3493.

[18]Song I,Rhim H,Lim HK,et al.Percutaneous radio frequency abla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buttingt hediaphragm and gast rointestinal tracs with the use of artificial ascites:safety and technical efficacy in 143 patients[J].Eur Radiol,2009,19(11):2630-2640.

[19]Ueno S,Sakoda M,Kubo F,et al.Surgical resection versus radio frequency ablation for 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 with in the Milan criteria[J].J Hepatobiliary Pancreat Surg,2009,16(3):359-366.

[20]Cheung TT,Ng KK, Poon RT,et al.Tolerance of radio frequency ablation by patient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J Hepatobiliary Pancreat Surg,2009,16(5):655-660.

[21]Zhang YJ,Liang HH,Chen MS,et al.Hepatocel lularcarcinoma treated with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with or without ethanol injection: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trial[J].Radiology,2007,244(2):599-607.

[22]Becker G,Soezgen T,Olschewski M,et bined TACE and PEI for palliative treatment of un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5,11(39):6104-6109.

[23]陈敏山,张耀军,李锦清,等.经皮射频消融联合瘤内无水酒精注射与单纯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的疗效比较[J].中华肿瘤杂志,2005,27(10):623-625.

第6篇:微创技术治疗方法范文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微创技术; “裹帘”法; 拇外翻; 临床分析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hallux valgus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based on “Wrapped Curtain” method external fixation.Method:Sixty-three cases(120 feet) of hallux valgus patients of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4 to March 2015 were selected and treated by minimally invasive osteotomy manipulation,then they were followed up for an average of 9 months,the X-ray film,appearance,symptoms,joint function and imaging indicators were observed,the efficacy of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were assessed by AOFAS(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 Ankle Society) and improved efficacy evaluation criteria made by Professor Wen Jian-min.Result:The HAV, IM,the width of the first metatarsophalangeal head,and AOFAS scores were better than which of preoperation,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excellent rate was 97.5%.Conclusion:Hallux valgus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based on “Wrapped Curtain” method external fixation is simple,convenient,which causes less pain and more effective,patients after the treatment have no complications,recover rapidly with no nonunion,which is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hallux valgus.

【Key words】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Minimally invasive; “Wrapped Curtain” method; Hallux valgus; Clinical analysis

First-author’s address:Wangjing Hospital of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100102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14.008

拇外翻是足部常见疾病,Nix等[1-2]报道成年人拇外翻发病率高达23%,手术是矫正拇外翻畸形的主要方法,手术治疗方法很多,传统手术方法一般需大切口,对软组织损伤大,采用内固定或石膏外固定,费用较高,患者痛苦大,恢复慢,术后生活不能自理,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是目前治疗拇外翻的有效方法,也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项目,临床应用已有20余年,其核心点是第1跖骨头颈部微创截骨、手法整复,基于“裹帘”法采用“8”字绷带及分趾垫外固定,而不用内固定(钢板、钢钉、克氏针等)及石膏外固定,本研究对本院2014年11月-2015年3月收治的63例拇外翻患者进行了疗效观察并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3月在本院骨关节二科住院的63例(120足)拇外翻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20~60岁,其中女59例(113足),男4例(7足),均采用微创技术第1跖骨头颈部截骨手法整复术治疗,手术治疗方案和手术流程严格按照“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诊疗规范化研究”制定标准进行[3]。

1.2 诊断标准 本研究参照《实用骨科学》及温建民制定的诊断标准:(1)外观拇趾外展外翻畸形,可有拇囊处红肿、疼痛,穿鞋行走受限。伴或不伴有足底胼胝体、锤状趾等相关病症。(2)X线示:拇外翻角(HAV)>15°,第1、2跖骨间夹角(IM)>9°[4-5]。

1.3 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凡符合以上诊断标准、要求微创治疗的患者均为纳入之列。(2)排除标准:足部外伤所致拇趾外翻畸形患者、拇趾外翻畸形有手术史者(包括拇趾关节融合)、拇趾外翻畸形伴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拇外翻术后复发,其他结缔组织病病史者;严重类风湿性足;严重的神经损伤者;拇趾关节严重破坏关节已融合者,不在本研究之中。

1.4 治疗方法

1.4.1 手术方法 手术器械主要有软轴高速磨钻,小骨膜起子,小骨锉,削磨钻头等。采用局麻,手术步骤:(1)用小圆刀在拇趾近节趾骨近端内侧不超过1 cm切口切开皮肤直达趾骨。用足外科小骨膜剥离器从远端向近端在拇囊和内侧跖骨头之间分离关节囊;用削磨钻磨去内侧跖骨头骨赘。(2)用小骨锉锉平跖骨头内侧,不使其有棱角。(3)在第

1跖骨头颈内侧切开皮肤直达骨膜,用削磨钻从远端向近端作一斜形截骨(≤30°),截骨完毕用正骨手法将远端跖骨头由内向外推开约一骨皮质,并整复半脱位的跖趾关节。(4)术毕冲洗切口,包扎时,用绷带从第1、2趾蹼间通过踝关节作“8”字形包扎,将拇趾固定在内翻位约5°~10°,然后用粘膏从足背内侧通过第1、2趾蹼间,绕过足跖内侧到足背作“8”字形,加强拇趾的内翻位固定。固定完毕,用手提式X光机透视,如位置不满意,可用正骨手法整复,直至位置满意为止。(5)术后用硬底、前开口的矫形鞋,可下床适当活动,6周后去固定,并开始锻炼拇趾关节。

1.4.2 中医中药应用 (1)术前清热解毒:处方为生大黄30 g,黄连20 g,黄柏20 g,川牛膝10 g,蒲公英20 g,地丁20 g,生甘草6 g等,于术前水煎外洗足部。(2)术后活血消肿、舒筋活络:处方为桃仁15 g,红花10 g,当归10 g,川芎10 g,生大黄20 g,枳壳10 g,赤芍15 g,桂枝10 g,鸡血藤30 g,生甘草6 g等,于术后6周拆除外固定后,水煎外洗足部。

1.5 术后处理 术后康复治疗:(1)早期康复,主要以主动功能锻炼为主,患者跖屈、背伸踝关节、跖趾关节及趾间关节。(2)中后期康复,主要以主、被动功能锻炼相结合,主动锻炼患者跖屈、背伸踝关节、跖趾关节及趾间关节;被动练功主要用手法被动活动患者第1跖趾关节松解关节粘连。

1.6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影像学评价指标:HAV、IM、第1跖骨头宽度。功能评价指标:AOFAS功能评分,第1跖趾关节活动度。术后第2、4、6周各更换外固定1次,之后平均随访9个月并拍片复查,采用AOFAS功能评分及温建民教授改良的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定。(1)优:AOFAS积分≥70分。拇外翻畸形纠正,拇囊炎症状消失;轻中度拇外翻HAV角≤15°,IM角≤9°,重度拇外翻HAV角≤25°,和/或IM角≤11°;拇趾关节活动正常,趾力及走路正常,患者对手术完全满意。(2)良:AOFAS积分≥30分,30°,和/或IM角>13°,患者不满意。

1.7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前后影像学及功能相关指标比较 患者术后拇外翻角、第1、2跖骨间角、第1跖骨头宽度、AOF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术后疗效评价 所有患者术后治疗效果为:优98足,占81.7%(98/120);良19足,占15.8%(19/120);差3足,占2.5%(3/120),优良率97.5%(117/120)。

2.3 典型病例 患者,女,25岁,术前HAV:左23.8°,右31.8°;IM:左14.5°,右14.1°;第1跖骨头宽度:左:2.2 cm,右2.2 cm;第1跖趾关节活动度:左70°,右65°。术后6周复查,HAV:左7.8°,右12.9°;IM:左10.4°,右10.2°;第1跖骨头宽度:左:1.9 cm,右1.9 cm;第1跖趾关节活动度:左68°,右62°。术后患者拇外翻畸形纠正,拇囊炎症状消失,患者对治疗结果满意,AOFAS功能评分及温建民教授改良的疗效评价标准评分:左95分,右95分。患者手术前、后负重正位X线片见图1。

3 讨论

拇外翻是足部常见疾病,其发病率约为10%~15%,女性明显高于男性,69.48%的患者有家族遗传史,全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及老年退变也是拇外翻发病的诱因[6-7]。拇外翻手术方法达到200多种,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在我国已经开展10余年,2003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作为十大科技成果向全国推广[8-9]。

3.1 “裹帘”法理念在拇外翻中的应用 “裹帘”法作为外伤固定方法之一,最早记录在清代《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术后采用“裹帘”法外固定,根据中医“筋束骨”、“筋骨并重”的理论,按照小夹板纸压垫固定原理,采用1、2趾蹼间夹垫,“8”字绷带和粘膏外固定,维持截骨端的弹性稳定,代替了传统手术钢针、镙钉、石膏等固定方法,是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的核心点,本研究随访中,患者术后无骨折不愈合情况发生,经20余年的临床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是目前治疗拇外翻的有效方法,并发症少,患者术后即可下地活动,临床实践证实,截骨端的弹性稳定,有利于骨折愈合。

3.2 中医辨证论治在拇外翻治疗中的运用 足部经常处于阴脏环境,细菌、真菌易生,对真菌没有特效西药,而中药清热解毒、辨证施治。每例患者被要求在骨科常规备皮的情况下,外用本院外洗1号药液泡足3 d,以清热解毒,经过对数千例患者的观察,无一例出现术后伤口感染,而未用中药外洗的病例中有几例感染,说明中药外洗对预防感染是有效果的[7]。手术6周后嘱患者外用足外洗2号中药泡洗足踝关节,可活血化瘀消肿,以消肿并结合功能锻炼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3.3 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的优势 小切口(Minimal Incision)技术在足踝外科的运用始于美国70年代末,其截骨方法是行第1跖骨头颈“V”形截骨,很容易造成跖骨远端截骨块的不稳定,影响治疗效果,在总结国内外治疗拇趾外翻经验的基础上,1993年温建民教授将小切口微创技术与中医正骨手法、小夹板纸压垫原理有机结合在一起,引入了“裹帘”法外固定,创立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拇趾外翻新方法。

该项技术截骨部位于第1跖骨头颈,该处为干骺端,骨面宽阔,相对稳定,易于愈合,可以早期负重,对跖趾关节的功能影响较小,该术式在传统第1跖骨头颈“V”形截骨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良,不用切断拇内收肌,治疗效果满意,AOFAS评分高[10-13],且小切口不影响外观,减少了术后感染几率。该方法不采用内固定及石膏外固定,基于“裹帘”法,采取“8”字绷带将拇趾固定于内翻位,既保证了截骨端位置的稳定,又能维持拇趾背伸、跖屈活动,恢复第1跖趾关节和拇趾形态、功能的平衡,达到“动静结合”;既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又有效地防止术后肌腱、关节的粘连,大大缩短了治疗和功能恢复时间,继承和发扬了祖国传统医学,使中医中药、中医正骨与现代手术有机结合,发挥了中西医结合的优势[14]。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安全、有效、费用低、手术并发症少,经535例(986足)随访结果表明优良率达98.5%[15]。该技术采用二维截骨、跖骨头移位,可达到拇趾外展、外翻畸形3个平面的手术矫正,是目前治疗拇趾外翻的理想方法,并在文献[6,16-19]中被大量报道。

国内外很多学者认为拇外翻手术方法越复杂,疗效越差,大切口手术常因跖骨内翻未处理,软组织松解不彻底,拇收肌和籽骨处理不当导致,微创是现代外科的发展趋势,拇外翻手术也应追求不断减少创伤,尽快恢复足的功能[6,20]。中西医结合微创治疗拇外翻技术作为当前一种简便、痛苦少、对足部解剖学结构影响小、矫形满意、合并症少的新方法,成为国内外矫形医生所一直追求的目标,符合时代要求,受到很多医生和患者的关注。

3.4 小切口跖骨远端截骨的局限性与展望 拇外翻手术治疗方法很多,常见的方式包括跖骨远端截骨术、跖骨干截骨术、跖骨基底截骨术、趾骨和跖楔关节手术等,拇外翻术后一个常见的并发症就是转移性跖骨头下疼痛,而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术后跖骨头下疼痛的临床报道较少。胡海威等[19]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共筛选出3个转移性跖骨头下疼痛的危险因素,分别是第1跖骨短缩度,第1跖楔关节活动度和第1跖趾关节活动度。中西医结合微创跖骨远端小切口削磨钻截骨过程中,第1跖骨短缩不可避免,但也与操作者技术有一定关系,从而对足部正常的生物力学机制产生一定影响,导致跖骨头下疼痛产生,今后笔者将进一步探讨导致跖骨头下疼痛的危险因素,从足底生物力学机制方面探讨解决此问题的方法。

文献[21-23]报道拇外翻截骨术后固定方法众多,如张力缝线、克氏针、空心加压螺钉和可吸收钉等。本研究根据多年经验总结后采取“8”字绷带将拇趾固定于内翻位,患者术后拇外翻角及第1、2跖骨间角得到明显纠正,术后内侧跖骨头削磨缓解了拇内侧疼痛,降低了拇囊炎的发病率;治疗前后第1跖趾关节活动度无明显差异,无感染、拇趾远端坏死等不良事件发生,证明该技术治疗拇外翻畸形疗效肯定,无明显并发症,患者术后能下地活动,恢复快,合并症少,既保证了截骨端位置的相对稳定,又能维持拇趾早期背伸、跖屈活动,是目前治疗拇趾外翻较为理想的方法,今后笔者将进一步进行截骨端稳定性的生物力学研究与有限元分析。

参考文献

[1] Nix S,Smith M,Vicenzino B.Prevalence of hallux valgus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J Foot Ankle Res,2010,27(3):21.

[2]徐子涵,孙天胜,汤宇,等.Scarf截骨治疗中重度外翻的短期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13,6(4):314-315.

[3]戴鹤玲.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拇趾外翻诊疗规范化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08.

[4]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83-385.

[5]温建民.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外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85-142.

[6]温建民,梁朝.遗传因素与拇外翻相关性的临床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4(7):516-518.

[7] Coughlin M J,Mann R A,Saltzman C L.Surgery of the foot and ankle[M].8 edt.Philadephia:Mosby,2007:183-363.

[8]温建民.中医理念在拇趾外翻临床中的运用[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7,5(28):22-23.

[9]陈宝兴.外翻的治疗[J].中华骨科杂志,2001,21(3):133.

[10] Bai L B,Lee Kbseo C Y,Song E K,et al.Distal chevron osteotomy with distal soft tissue procedure for moderate to severe hallux valgus deformity[J].Foot & Ankle International,2010,31(8):683-688.

[11]黄涛,邹春平,李修成,等.单纯截骨术矫正第1、2跖骨间角增大型拇外翻的疗效观察[J].中国骨伤,2012,25(12):1021-1023.

[12] Trnka H J,Krenn S,Schuh R.Minimally invasive hallux valgus surgery: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evidence[J].International orthopaedics,2013,37(9):1731-1735.

[13] Redfern D,Perera A M.Minimally invasive osteotomies[J].Foot and ankle clinics,2014,19(2):181-189.

[14] Giannini S,Faldini C,Nanni M,et al.A minimally invasive technique for surgical treatment of hallux valgus:simple,effective,rapid,inexpensive (SERI)[J].International orthopaedics,2014,38(3):673-674.

[15]温建民,桑志成,林新晓,等.小切口手法治疗拇外翻临床研究-附535例(986足)研究报告[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2,1(9):26-27.

[16]文良元,黄公怡,申剑,等.Keller手术治疗拇外翻疗效分析[J].中国骨伤,2003,16(11):644-646.

[17]李为,周乙雄,黄德勇,等.改良Mitchll手术治疗拇外翻的疗效分析[J].中华骨科杂志,2002,22(10):583-585.

[18]王正义,唐启凡,林顺福,等.Austin手术治疗拇外翻126例分析[J].中华骨科杂志,2000,20(10):637-638.

[19]胡海威,孙卫东,蒋科卫,等.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术后转移性跖痛症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2(24):10-11.

[20]邹榆平,姚健,叶世明.拇外翻术后复发畸形微创手术治疗[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1):163-164.

[21] Cullen N P,Angel J,Singh D,et al.Fixation of an Akin osteotomy with a tension suture :our results[J].Foot(Edinb),2009,19(2):107-109.

[22] Tóth K,Kellermann P,Wellinger K.Fixation of Akin osteotomy for hullux abductus with absorbable suture[J].Arch Orthop Trauma Surg,2010,130(10):1257-1261.

第7篇:微创技术治疗方法范文

方法:抽取70例合并患有气胸的肺大疱患者病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微创组,平均每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腋下小切口手术技术进行治疗;微创组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技术进行治疗。

结果:微创组患者手术前后动脉氧分压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观察组;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明显少于观察组。

结论:应用微创手术技术对合并患有气胸的肺大疱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微创手术 气胸 肺大疱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379-02

近些年来,随着胸腔镜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应用微创手术技术对合并患有气胸的肺大疱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已经取得了极大的突破[1]。本次研究中选取70例合并患有气胸的肺大疱患者病例,对应用微创手术技术对其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在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间随机抽取70例合并患有气胸的肺大疱患者病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微创组。观察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16至74岁,平均47.2岁;患病时间8d至3个月,平均1.3个月;微创组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17至76岁,平均46.8岁;患病时间9d至4个月,平均1.7个月。研究对象自然资料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腋下小切口手术技术进行治疗;微创组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技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的动脉氧分压水平改善幅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1.3 数据处理。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表示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形式(X±S),计数资料进行t检验,组间对比进行X2检验,P

2 结果

2.1 动脉氧分压改善情况。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前后动脉氧分压水平分别为(75.38±8.44)mmHg和(91.57±6.28)mmHg,组内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

2.2 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观察组和微创组患者手术治疗时间分别为(63.52±9.46)min和(44.18±8.37)min,两组手术时间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

2.3 并发症。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有8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率为22.9%;微创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有1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率为2.9%。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率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

3 讨论

合并气胸的肺大疱患者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相对比较常见,通常情况下,体积相对较小的肺大疱合并气胸症状的患者,并不会出现特殊的临床症状表现,当肺大疱的体积进一步增大后,在患者肺部其他部位,又会有新肺大疱随即产生。在肺大疱发生破裂时,可导致患者呼吸功能出现严重障碍,进而导致出现一些其他并发症,该类患者的症状表现多为胸闷、气促等症状[2]。与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技术相比较,微创手术治疗技术主要具有以下优点:手术的操作时间相对较短、患者在手术进行过程中的出血量相对较少、术后患者的动脉氧分压水平会明显增大。但是,由于该项手术治疗对技术的要求非常高,因此,整个手术操作过程必须由技术娴熟的医师主刀,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保证手术治疗达到预期的效果。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发现,术前采用CT技术对患者进行检查,对病症的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定量的准确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实际临床操作过程中按照肺大疱病变出现部位的具体分型情况与肺大疱的大小分类相结合对手术方案进行针对性选择更为适用[3]。因此,选择手术方案,并且以此达到对该类患者进行微创治疗的目的,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在临床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准确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手术方式进行选取,这样不仅可以使患者经济负担减轻,还可以使其康复速度加快。

参考文献

[1] 向可敏,李伟,杨能俊.胸腔镜手术治疗肺大疱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01):31-32

第8篇:微创技术治疗方法范文

关键词:微创技术 骨科

目前,微创技术在骨科的应用主要在关节外科、脊柱外科和创伤骨科三个领域。

一、微创技术在关节外科的应用

1、关节镜问世于20 世纪60年代,并于70年代引进我国,此后便逐步开展了关节镜下手术。关节镜是骨科最早使用的微创技术,它不但已经从初创时单纯的膝关节扩展到肩、肘、腕、髋、踝甚至指间关节,而且还从简单的处理半月板损伤和滑膜疾病发展到半月板移植,前、后交叉韧带重建和软骨缺损移植,而且有报道用于关节外的手术,如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狭窄性腱鞘炎和某些良性肿瘤、骨囊肿、小腿筋膜间隙综合征等的手术治疗。另外,随着汽化刀、电弧刀等精确切割设备的出现,关节镜手术的时间明显缩短,治疗的准确性和针对性也明显提高。关节镜用于治疗关节内骨折,使关节骨端骨折的复位更接近解剖,而且使切口更小,对骨折断端血供破坏更小,患者的康复更快。

2、微创关节置换手术:微创全髋置换术与全膝置换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是最近几年关节外科最新发展的技术,目前有两种方法:单切口技术与双切口技术。单切口技术采用常规的改良外侧入路或后入路,仅需8~10cm的手术切口,通过特殊设计的拉钩、臼锉等器械,减少对髋关节周围正常组织的解剖。两切口技术通过其中1个切口植入股骨假体,另外1个切口植入髋臼假体,手术过程需要C臂X线机监视。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具有以下优点:周围组织创伤小、出血少、患者康复快、住院时间短,两切口手术24h后患者即能出院。微创关节置换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影像导航定位系统的不断改进与推广,将来会有良好的发展。

二、微创技术在脊柱外科的应用

目前微创脊柱外科主要包括两大类:经皮穿刺技术和内窥镜辅助的技术。

1、经皮穿刺技术(percutaneous surgical technique)

该类技术主要有:酶溶解法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经皮腰椎间盘减压术、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经皮椎间盘内电热减压术、射频技术、经皮椎间盘超氧消融术、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弓根钉固定等。

2、内窥镜辅助下的脊柱外科手术

(1)内窥镜辅助下的颈、腰椎间盘切除术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内窥镜技术的发展及其高精度器械的出现,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摘除术(PLD)与内窥镜相结合,通过内窥镜直视下进行椎间盘摘除术(Arthroscop icmicrodiscectomy,AMD)开始应用于临床。90年代以来,Kambin等开展了该技术。在X射线定位下,在椎间盘后外侧“工作三角区”内置入5mm左右的工作套管,结合改良的关节镜在光源纤维摄像系统和监视器的帮助下,切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

(2)脊柱镜下胸腰椎骨折的微创治疗

2005年董杨等报道应用椎间盘镜与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用椎间盘镜显露进钉点,优点是:①切口小,仅4 个1.5cm的切口。②损伤小,出血仅约50~80ml。③进钉点暴露清楚,准确性高。④术后恢复快。但有其适应症:①脊柱的不稳定性骨折。②无明显神经症状的骨折。③CT或MRI显示脊髓无明显受压不必进行全椎板减压或侧前方减压。3个条件缺一不可。

(3)胸腔镜辅助下的脊柱外科手术

1995年Regan和Mark等报道了应用电视胸腔镜下微创技术进行了脊柱畸形的治疗,包括胸椎间盘切除松解、椎体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以及前路矫形内固定等。

(4)腹腔镜下的脊柱外科手术

Obenchain在1991年首次报道了腹腔镜下腰椎手术,有作者报道用腹腔镜进行腰椎前路融合术。

(5)内窥镜与管道技术结合下的脊柱外科手术

近几年来在MED基础上发展而来的X-TUBE技术应用于临床,该技术能提供一种显微内镜下的微创椎弓根内固定手术,自2002年国外开始陆续报道。

3、骨折治疗观念

从AO到BO的演变以及骨折内固定物的新设计和改进使得骨折治疗开始向微创化转变,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应用目前主要体现在骨折的复位方式与内固定方式上

(1)复位。由直接复位转为间接复位。不过分强调解剖复位,更不允许以牺牲血运为代价强求解剖复位。如计算机辅助手术导航系统骨折复位与内固定,撬拨复位等。

(2)固定物。减少固定物对骨骼造成的损害,最大限度地保护骨骼的血运。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人们普遍认为关节镜是骨科最早使用的微创技术,但是从微创化的角度来看,显然手法治疗更符合微创化的精神,除非手法过于粗暴,所以手法复位夹板固定的治疗方法似乎应是微创技术在骨科的最早应用。

任何技术的应用都有其适应症与禁忌症,微创技术也不例外。只有在选对适应症的前提下应用该类技术才会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目前大部分在骨科应用的微创技术都需依赖设备,而且所依赖的设备都较为昂贵,再加上这类技术的应用相对需要一个较长的学习周期,这阻碍了微创技术的广泛开展。目前希望用微创技术取代现在骨科的所有手术为时尚早,但由于微创技术的理念符合人们对手术治疗手段的要求,微创技术的发展与在骨科临床的广泛应用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刘好源,黄建明等.后路内窥镜下(X2tube)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2008(16):8121-9121

第9篇:微创技术治疗方法范文

外科手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祛除病灶的同时,亦必然对身体产生负面效应。因此无论是医生还是病人都希望以最小的手术损伤获取最好的治疗效果。医生和病人对这一希望的追求导致了外科微创理念的产生与发展,现代科技的进步为微创理念的贯彻实践提供了技术支持与保障。手术的微创化是现代外科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本文拟对微创技术在骨科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目前,微创技术在骨科的应用主要在关节外科、脊柱外科和创伤骨科三个领域。

1 微创技术在关节外科的应用

1.1关节镜问世于20 世纪60年代,并于70年代引进我国,此后便逐步开展了关节镜下手术。关节镜是骨科最早使用的微创技术,它不但已经从初创时单纯的膝关节扩展到肩、肘、腕、髋、踝甚至指间关节,而且还从简单的处理半月板损伤和滑膜疾病发展到半月板移植,前、后交叉韧带重建和软骨缺损移植,而且有报道用于关节外的手术,如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狭窄性腱鞘炎和某些良性肿瘤、骨囊肿、小腿筋膜间隙综合征等的手术治疗。另外,随着汽化刀、电弧刀等精确切割设备的出现,关节镜手术的时间明显缩短,治疗的准确性和针对性也明显提高。关节镜用于治疗关节内骨折,使关节骨端骨折的复位更接近解剖,而且使切口更小,对骨折断端血供破坏更小,患者的康复更快。

1.2微创关节置换手术:微创全髋置换术与全膝置换术 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是最近几年关节外科最新发展的技术,目前有两种方法:单切口技术与双切口技术。单切口技术采用常规的改良外侧入路或后入路,仅需8~10cm的手术切口,通过特殊设计的拉钩、臼锉等器械,减少对髋关节周围正常组织的解剖。两切口技术通过其中1个切口植入股骨假体,另外1个切口植入髋臼假体,手术过程需要C臂X线机监视。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具有以下优点:周围组织创伤小、出血少、患者康复快、住院时间短,两切口手术24h后患者即能出院。20世纪90年代后期, Repicci和Eberle等倡导通过有限的外科显露进行单髁置换,然后随着技术与器械的不断改进,微创单髁置换对于单间隙病变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也为微创全膝置换奠定了基础。微创关节置换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影像导航定位系统的不断改进与推广,将来会有良好的发展。

2 微创技术在脊柱外科的应用

目前微创脊柱外科主要包括两大类:经皮穿刺技术和内窥镜辅助的技术。

2.1经皮穿刺技术(percutaneous surgical technique)

该类技术主要有:酶溶解法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经皮腰椎间盘减压术、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经皮椎间盘内电热减压术、射频技术、经皮椎间盘超氧消融术、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弓根钉固定等。

2.2内窥镜辅助下的脊柱外科手术

2.2.1内窥镜辅助下的颈、腰椎间盘切除术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内窥镜技术的发展及其高精度器械的出现,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摘除术(PLD)与内窥镜相结合,通过内窥镜直视下进行椎间盘摘除术(Arthroscop icmicrodiscectomy,AMD)开始应用于临床。90年代以来,Kambin等开展了该技术。在X射线定位下,在椎间盘后外侧“工作三角区”内置入5mm左右的工作套管,结合改良的关节镜在光源纤维摄像系统和监视器的帮助下,切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如患者选择适当,优良率可达85%。Foley和Smith在1997年开展了经椎板间隙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microendoscopy discectomy,MED),其手术途径是与传统腰椎间盘摘除术和显微腰椎间盘切除术相同的后方入路。用直径16mm的工作通道经骶棘肌到达椎板间隙,在内窥镜帮助下,作椎间盘切除。可直视下切除突出或脱出的间盘组织,并可作同侧的侧隐窝和神经根管减压。其手术适应证为侧方椎间盘突出或脱出,伴有或不伴同侧隐窝狭窄。禁忌证为曾行髓核化学融核术者、有开放手术史者以及有中央型突出、腰椎狭窄者。文献报道该手术优良率为92.1%~97%,较开放手术为优,且创伤小,恢复快、手术及住院时间短。

2.2.2脊柱镜下胸腰椎骨折的微创治疗

2005年董杨等报道应用椎间盘镜与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用椎间盘镜显露进钉点,优点是:①切口小,仅4 个1.5cm的切口。②损伤小,出血仅约50~80ml。③进钉点暴露清楚,准确性高。④术后恢复快。但有其适应症:①脊柱的不稳定性骨折。②无明显神经症状的骨折。③CT或MRI显示脊髓无明显受压不必进行全椎板减压或侧前方减压。

3个条件缺一不可。

2.2.3胸腔镜辅助下的脊柱外科手术

1995年Regan和Mark等报道了应用电视胸腔镜下微创技术进行了脊柱畸形的治疗,包括胸椎间盘切除松解、椎体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以及前路矫形内固定等。Anand等最近报道临床100例经过胸腔镜辅助下治疗胸椎间盘疾病,经过两年随访,患者满意率达84%,临床成功率为70%。Huang等通过比较胸腔镜下脊柱前路松解、后路融合与开胸手术治疗两组脊柱畸形患儿,失血量、手中输血量、术后胸管放置时间胸腔镜组明显少于开胸手术组,并且同样安全有效。

2.2.4腹腔镜下的脊柱外科手术

Obenchain在1991年首次报道了腹腔镜下腰椎手术,有作者报道用腹腔镜进行腰椎前路融合术。由于腹腔镜的切口小,对腹腔脏器的干扰较也小,因而病人术后伤口疼痛程度明显减轻,肠麻痹时间短,从而可大大缩短住院时间。左髂静脉和下腔静脉横于L4~L5椎间盘水平,因而该水平的融合较困难,中转开放手术率很高。有的作者认为该水平的前路融合以及多节段的融合不适合用腹腔镜,除非术前血管造影提示腹主动脉分叉在L4~L5以上。手术并发症有逆行射精,发生率在10%~20%之间,是该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其他并发症有输尿管损伤、肠道损伤等,与开放手术类似。

2.2.5内窥镜与管道技术结合下的脊柱外科手术 近几年来在MED基础上发展而来的X-TUBE技术应用于临床,该技术能提供一种显微内镜下的微创椎弓根内固定手术,自2002年国外开始陆续报道。该手术方法的术野通过显微内镜的放大作用比普通手术放大15倍,可通过喇叭口的通道在小的皮肤切口的基础上获得大的手术野显露,且器械设计较为合理。国内学者应用x-tube管道技术开展切除椎间盘的髓核物质、对神经根周围进行减压、施行脊柱融合术、双侧或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植入脊柱植入物等手术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以最小的损伤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较传统方法手术切口短、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功能恢复快。

3 骨折治疗观念从AO到BO的演变以及骨折内固定物的新设计和改进使得骨折治疗开始向微创化转变,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应用目前主要体现在骨折的复位方式与内固定方式上

3.1复位 由直接复位转为间接复位。不过分强调解剖复位,更不允许以牺牲血运为代价强求解剖复位。如计算机辅助手术导航系统骨折复位与内固定,撬拨复位等。

3.2 固定物 减少固定物对骨骼造成的损害,最大限度地保护骨骼的血运。目前常用的有:①点状接触钢板,亦称有限接触钢板(LC-DCP),广泛用于四肢长管状骨状骨折的固定。②非扩髓的带锁髓内钉,用于股骨近端骨折的PFN及一些带锁的短重建髓内钉使得各种类型的股骨粗隆间骨折仅用很小切口便可完成固定。另有用于胫骨干股骨干逆行打入的带锁髓内钉均可在髌韧带之间的切口进入以完成手术。③中空拉力钉技术,应用此技术使得股骨颈基底的骨折及一些干骺端部位的骨折在闭合复位的情况下仅用微小的切口便可完成固定。④微创稳定系统(LISS)。这一重要发明的问世为一些膝关节周围的严重粉碎多段骨折的治疗提供了崭新的手段和方法。LISS不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内固定钢板,而是一种外固定支架式的内固定钢板。LISS和普通钢板的不同点在于其钢板部分非常贴近骨面,但不与骨面接触,因而安置时无须剥离骨膜,安置到位后又不会对骨膜施压,从而避免对骨膜的破坏,达到保护骨骼血运的目的。以上这些技术统称为MIPO。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人们普遍认为关节镜是骨科最早使用的微创技术,但是从微创化的角度来看,显然手法治疗更符合微创化的精神,除非手法过于粗暴,所以手法复位夹板固定的治疗方法似乎应是微创技术在骨科的最早应用。

任何技术的应用都有其适应症与禁忌症,微创技术也不例外。只有在选对适应症的前提下应用该类技术才会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目前大部分在骨科应用的微创技术都需依赖设备,而且所依赖的设备都较为昂贵,再加上这类技术的应用相对需要一个较长的学习周期,这阻碍了微创技术的广泛开展。目前希望用微创技术取代现在骨科的所有手术为时尚早,但由于微创技术的理念符合人们对手术治疗手段的要求,微创技术的发展与在骨科临床的广泛应用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参 考 文 献

[1]Kambin P Arthroscop ic microdiskectomy[J].Mt Sinai J Med, 1991, 58(2) : 15921641.

[2]周跃,王健,初同伟,等.内窥镜下保留与不保留黄韧带腰椎间盘摘除术的临床比较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 2005, 43 (20) :1321-13241.

[3]董扬,徐建广等.微创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05,8(1):5-6.

[4]增林,刘建明,崔新广,等.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 15( 7):513-5151.

[5]刘好源,黄建明,等.后路内窥镜下(X2tube)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16(16):812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