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自然教育的核心范文

自然教育的核心精选(九篇)

自然教育的核心

第1篇:自然教育的核心范文

价值观;培育;养成教育

杨昌弋,重庆市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中学高级教师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促进国家现代化,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国家战略需要,也是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实现教育自身价值的本质需要。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增强学校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形式。但是,如何具体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习惯养成教育中的影响和作用,有效处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之间的关系,是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中必然面临的课题。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是教育内容,蕴藏在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具体过程和方式之中,另一方面,又体现着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目标和指向。

一、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领习惯养成教育

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 就是要养成习惯。”他认为: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强越好。“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月份颁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既要重视课堂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从上世纪80年代起,习惯养成教育逐渐被普遍认可,成为我国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方式。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为核心建构习惯养成教育内容

长期以来,习惯养成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建构:一方面,虽然习惯养成教育作为一种育人策略和方式,被学校教育普遍认可,但是,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一直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在具体的育人实践活动中,小学阶段普遍重视习惯养成教育,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进入中学阶段的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就被逐渐淡化。这种弱化的原因并不是学校教育不能主观重视和跟进,而是随着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习惯养成教育必然面临学生的自主选择和自主判断,传统的习惯养成教育方式面临新的挑战。另一方面,习惯养成教育确实存在明显的阶段性。中小学阶段,大多数学校习惯养成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爱国、守纪、团结友爱等素质和诚实、虚心、正直、宽容、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等良好的心理品质。而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相对标准更高,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应包括: 第一,优良道德品质的养成。第二,社会公德的养成。第三,礼仪与文明的养成。第四,遵纪守法观念的养成等。因此,习惯养成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和阶段性如何体现,成了习惯养成教育的现实问题。

虽然习惯养成教育受到学校教育的普遍接受和认同,但是不同阶段的内容在选择上明显存在着盲目性和随意性,尤其是在如何保持大学与中小学习惯养成教育内容的连贯性和一致性方面,更是缺乏核心内容的统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逐渐形成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逐步确立,为建构习惯养成教育的系统化内容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为基础促进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内化

习惯养成教育是根据社会的要求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在确定的理性教育的基础上,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通过严格管理、行为训练、规范反馈等多种手段,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知、情、意、行等素质,最终使教育指向内化,养成自觉遵守社会主义道德和行为规范等良好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事实上,个体道德德性的形成包括个体道德理性的养成和个体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两个过程。因此,养成教育也包含两个过程,即个体道德理性的启蒙教育和个体道德习惯的养成教育。前者是后者的精神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生活外化,这两个方面统一于养成教育之中。习惯养成教育的主要目的,就在于促进学生个体的自我发展,帮助个体实现自我整合。因此,在具体的学校养成教育实践过程中,中小学阶段养成的良好习惯,随着环境的变化、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逐渐走向了弱化和消解的过程。而且即便是在中小学阶段,多数习惯养成要求和规范,常常会因受到学生的质疑而流于表面形式,无法真正内化为学生的自我认同和自我实践。所以,如何促进习惯养成教育内化为学生的道德品质,成了困扰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的现实难题。

我们常常说,播种思想,收获行动;播种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由此可见,命运最终是由思想决定的,思想有多远,我们才能走多远。有效促进习惯养成教育的自我认同和自我内化,其关键性因素取决于人的思想,也就是取决于人的价值观念的认同。党的十报告指出,将立德树人明确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则成了立德树人的中心任务。只有促进学生内在的价值认同,才能最终实现习惯养成教育的自我认同和实践内化,进而形成稳定的思想道德品质。

二、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具化为养成教育具体实施目标

当前,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形式主义倾向,由于缺乏对核心价值观教育内涵的深入挖掘和教育目标的具体定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停留于概念化的知晓和浅表化的植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简单融入一切教育教学行为和过程中,事实上造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意义的一定程度上的自我消解。

(一)深入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的深刻内涵

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来,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即成了学术界广泛关注的焦点。《红旗文稿》《光明日报》《中国社科网》曾开展激烈讨论,有学者统计,核心价值理念曾经有过59种经典说法。这充分说明,核心价值观念的确认,必然是从其他相关性理念的对比分析之中产生并确认的。对比分析的过程,便是核心价值观确认的过程。作为一种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实践,绝不是单纯的知识知晓和概念输入,必然有与核心价值理念紧密联系的相关性理念的辨析与抉择。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蕴藏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如果在教育实践中没有对具体价值理念丰富内涵的深入挖掘,必然造成教育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比如对“自由”这一核心理念,必然伴生一系列相关性问题:“自由”是“绝对自由”还是“相对自由”?人可否选择“绝对自由”?人是否会选择“逃避自由”?“个体自由”与“自由社会”的关系是什么?“自由”与“法治”的关系是什么?等等。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绝不只是概念化的简单植入,而是要深入挖掘其深刻的含义,尤其是要从相关性的价值判断中引导学生进行价值辨析和价值沉淀,最终促进学生价值认同和实践内化,这也是促进习惯养成教育最终实现自我道德实践内化的基本认知基础。

(二)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为具体的习惯养成教育目标

习惯养成教育,之所以难以从小学阶段向中学和大学阶段卓有成效地可持续推进,就是因为习惯养成教育缺乏系统科学的教育内容支撑的同时,还缺乏科学系统的具体教育目标定位。曾指出,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取得具体成效,也必然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为具体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目标(详见表1)。

表1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目标

理念 意识 具体实践目标释例

自由 自主 1.上课积极发言;2.勇于表达真实的自己;3.学会独立判断和思考

自立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2.自己学会做该做的事情;3.学会精神上自我独立,不依赖他人

自爱 1.爱惜自己的身体;2.善待自己;3.学会悦纳自我;4.学会自我激励

自强 1.每天学会创造新的进步;2,每天向自己的目标迈进;3.每天增长新的知识、才干等;4.学会发展自己的特长和爱好

自信 1.不怀疑自己;2.勤于行动;3.不封闭自己;4.勇敢面对新事物

自律 1.严守纪律;2.不妨碍他人;3.克制自己

自省 1.每天学会总结和反思;2.每天学会规划自己;3.每天善于时间管理

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核心理念,就可以分解为“自主”“自立”“自爱”“自强““自信”“自律”“自省”等意识,同时具体外化为“上课积极发言”“独立判断和思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悦纳自己”“每天向自己的目标迈进”“每天增长新的知识、才干”等25个具体的习惯养成教育目标。

三、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转化为养成教育的内生动力

教育,作为一种个体文化和心理的内化过程,所关注的更多是理想个体的生成与发展,因此,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就成了教育最重要的本质使命。而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的基础就在于教育目标的设定和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同志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他强调,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呈现了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的核心内容,也同时给予了学生个体生成和发展的美好愿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个人、社会、国家三者的统一,是青少年学生通往梦想的阳光大道,是青少年学生实现自我的动力之源。

第2篇:自然教育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 大学生 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3.031

就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情况来看,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相对于一般知识教育而言,价值观培养与其存在本质差别,价值观是动态积累知识体系的过程,也是生成行为支配器的过程,即对人的行为起到重要的支配作用。考察知识体现了客观、主观二者之间相契合的显现,而考察价值观则体现客体与主体二者之间效用满足关系情况。为此,高校任课教师要区别对待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课程内容的设计,从而为我国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培养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1 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在长期的价值生活实践中,人们通过不断的积累和沉淀,形成一种客体对主体效应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内容被称为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在对有关于价值问题进行处理的所持态度、观念以及立场的表现,位于价值观体系的核心主导位置,彰显了价值观的基本属性和根本倾向,能够对其他处于非核心地位的价值观进行有效的约束和统率。

基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方式视角定义高校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旨在正确认识人与他人、自然、自身之间的关系。作为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栋梁,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应与民族乃至国家的发展方向相契合。近年来,党和国家对培养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目前,已经形成了趋于完善的价值观教育模式,而该模式主要应用于高校的思想政治理教育教学中。

2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培养面临的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以科学育人为导向,由教学方法与内容等方面构成,能够实现多层次育人的作用,同时,也是作为高校德育活动中的核心部分存在的。就现阶段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情况来看,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方面面临着诸多的阻碍,下文将详细列举。

2.1 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仍无法完全摆脱“知识中心课程观”与“社会中心课程观”这两种传统教育观的局限,表现为对知识和社会因素作用的过分重视,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在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忽视,这就直接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并严重制约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在“社会中心课程论”教育观念中,给予了社会整体高度的重视,使个体受到了忽视。不考虑大学生个体,以抽象的视角看社会,则会出现形而上学的现象;在“知识中心课程观”教育观念中,主要以知识为基准,对思想政治理论间接知识的学习进行了片面的强调,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同时,也无法适应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差异。

基于此,上述两种传统教育观,均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新时展要求背道而驰。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课程要拜托这类片面的教育观,以培养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建立正确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

2.2 缺乏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

具体化的教育目标是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目标,体现了思想政治的基本教育目标。从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情况进行反思,高校缺乏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不够关注价值观的培养。新课程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涉及到五个课程目标,其中,仅有一个是有关于大学生世界观塑造方面的目标,由此可见,无论是相关教育部门还是高校,关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程度远远不够,这就不仅会对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样产生了直接影响,还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其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的设置没有涵盖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相关价值观目标。随着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已经将关注焦点落在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领域上。但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却忽视了对大学生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价值观的培养,使得教学目标无法顺应新时展要求。其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的设置没有涵盖对审美价值观方面的课程目标。伴随着物质水平的提升,大学生对审美价值观方面的需求也上升到另一个层次,但显然,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并没有对此作出积极的引导。其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的设置忽视了人类共同利益的优化与培养大学生的国际合作精神,在世界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的设置在这一方面的缺失,不利于我国的长远发展。以上均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所设置的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目标不够明确的具体表现。

2.3 忽视了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差异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的设计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方面有明显的不足之处。首先,在培养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时,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设计并没有考虑到地区之间的差异性。由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各方面情况存在较多的差异,但思想政治教学却没有充分考虑这些差异,使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缺乏针对性。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的设计更重视课程自身体系的科学性与完整性,倾向于以理论层面对问题进行阐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缺乏必要的针对性和说服力,无法科学解释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最后,本科院校通常设置了四门思想政治课程,但课程内容却有较多的重复现象,例如,“中国近现代史”既与“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内容与重复,又与高中历史有较多重复内容,不仅浪费了课时,还会影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培养。

3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培养的主要路径

3.1 全面贯彻育人为本的教育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发展的主要导向,遵循育人为本的教育观。该教育观对科学培养人才进行了强调,将思想政治课中心设置为促进大学生养成健康而又积极的思想品德。自社会改革以来,社会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目前,新时代的精神号角已经变为改革创新,倡导当代大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创造能力和主体人格。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教学应全面贯彻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基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对教学课程进行设计,使其主体意识得到有效的唤醒,并对其核心价值观的修养进行不断的强化,最终实现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与优秀思想道德品质的目的。

3.2 建设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

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目标要打破传统的教育目标,将培养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目标,以育人为本作为基本教育理念,对课程目标进行科学的建设。首先,高校要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的目标进行科学的设定,并制定人与自然关系价值观方面的教育目标,使当代大学生能够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其次,高校要按照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审美价值观方面的导向目标进行科学的设定,使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与素养得到全面提升;最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应涵盖人与世界利益同化的目标,以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进步。

3.3 丰富、充实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课程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设置彰显了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的基本要求。在调整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时,学者们要对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缺陷与不足之处进行深入分析,并在实践中,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进行不断丰富。就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课程内容来看,重人生观、世界观、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轻价值观培养、政治实践教育和道德教育。同时,针对于教学内容的重复现象,我国思想政治课程教育内容建设要得到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协同多个部分共同解决该教育课程内容设置不足的问题,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更加科学。另一方面,高校也要科学地设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课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储备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做好中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课程内容与大学阶段的教学衔接工作,从而帮助大学生有效培养其核心价值观。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高校教育的先进文化中,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是作为精髓部分存在的。如果每个大学生均由核心价值观构建精神家园,不仅能够催人奋进,帮助其健康成长,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生观的教学,任课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这也是大势所趋,也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陈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路径论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61-165.

[2] 马小华,赵亚军,郑丽波等.文化强国视域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缺失与重构[J].前沿,2012(9):27-29.

[3] 桂芳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J].华章,2014(18):179-179.

[4] 何玲玲.红色经典教育――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式[D].西南大学,2010.

第3篇:自然教育的核心范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在现有社会的发展背景之下,以限制公众的不良行为,呼吁公众树立良好价值观,以顺应社会的发展及价值取向的进步趋势,使其能够有效涵盖并及时整合社会价值观念的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表明了核心价值观的性质及出身,表明了其应运而生的背景,表明其与社会形态的同一性;“核心”说明这种价值观念的社会地位,这种科学的观念占据社会价值中的统治地位,是衡量一切价值观念的最终标准,是必须长期遵守的一种价值准则;“价值观”则说明其属于思想意识、精神文化方面的内容,是与人们的思想意识、精神面貌具备内在联系的观念,是人们需要普遍遵守的社会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存在意义体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以其崭新强大的生命力去改造人们的思想意识,去帮扶各种团体、单位、个人的思想觉悟,这种强有力的智力帮扶在他们中间形成了一种共同的价值标准,以此来对社会上的现象或行为做出有效判断,以此来判定这些现象或行为是否符合核心价值观的立场或要求。倘若符合核心价值观要求的现象或行为,社会会给予更为广阔的土壤,使其发扬光大;如果不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这些现象或行为会被有效遏制、惩处或禁锢。

2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

先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是有利于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因为这个群体可能是未来的人力资源团队,进而形成强大的智囊团,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否则,大学生空有知识理论的武装,缺少科学社会价值观念的充实,仍然无法更好的在社会上立足。

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

大学生需要的不单是高校传递给他们的专业知识系统,他们也需要科学价值观念的栽培强化。高校既然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发展目标,那么,基于社会发展步伐应运而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应理所当然的将适应范围拓展至当代大学生。因为,这种建立在社会动态发展基础之上的价值观念能够为大学生带去更多的益处。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即将步入社会,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必须有所提升,才能够与社会现实接轨,从而更好的融入社会。

2.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需要一个权威的社会性的科学价值观的出现,并以这种方式来保证精神文明建设全局。基于社会发展而构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社会各行业、各群体的实际情况。因此,在社会发展中,它是安全的价值取向,实现了更好的保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神文明建设赢得了更多的乐观展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个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连续发力的科学观念,同精神文明建设一道促使更多人觉醒,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貌,呈现出更多积极的能量。

2.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直接引导对象

在某种意义上讲,价值观念需要更好的依托文化,就如我国儒家思想的传播与儒家文化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文化往往是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的有形载体,因此,很多时候,思想意识观念要蕴含与文化现象文化氛围之中。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要积极向文化靠近,以文化作为强有力的支撑,使自身在文化的支撑下,实现深度广度的拓展。最终,大学生才有更多的机会透过文化这个载体,去切身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存在,去捕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直接引导对象。

3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不利因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固然重要。然而,在教育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严重影响了教育成效,实效性甚微。我们必须全面深入了解这些不良因素,才能做好妥善应对的措施。

3.1认识程度较为地下,直接导致教育内容较为单薄

目前,很多高校仍然采取固步自封的发展,发展目标较为单一,不愿过多的主义社会形势及业界的动态。因此,许多高校领导普遍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非常高的高度,不是在校大学生需要了解和接受的事情。学生只需要掌握完整的高等教育专业知识体系,就能应付社会的复杂形势,没有必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过多反应。这样一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然就体现出有限的内容。

3.2思想教育手段单一,口头说教仍然占据主力地位

虽然社会呈现各种新情况,从而构建起崭新的价值观念理论,但是,许多大学校园仍然没有吸纳新的元素。主要表现即课堂说教的教育模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教育方法模式缺乏创新,势必影响教育效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很多大学生态度不端正,不能做到专心致志。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核心价值观念在高校内部的普及效率。

3.3老师素质有待提升,否则会影响教育质量

如今,一些崭新的价值观念已经形成,并且发挥出很好的作用。然而,很多老师仍然“认死理”,固守阵地,不愿融入更多的新事物新观念。因此,学生自己都无法找到准确的入口,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存在和意义。可见,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直接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3.4学生自身存在诸多不足,未意识到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很多大学生认为,核心价值观距离自己很远,自己的任务就是在高校学得某些专业知识,然后在毕业后,在某个专业领域寻求一份稳定的工作而已。当然,这种做法没有大错误。但是,工作之后大学生就真正的与社会实现接轨,如果自身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发展要求不符,恐怕很难在社会上实现稳定的立足。

3.5家长作用未能正常发挥,影响大学生思想觉悟提升

大学生的家长作为大学生最为亲近的人,他们的作用如果不能正常发挥,势必也会影响核心价值观的普及。很多家长一味强化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一味强调毕业后子女的工作去向,而不愿子女将过多的时间放在他处,他们觉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太过虚无,根本就不会与生活发生具体关系。

4确保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策略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确实存在诸多不良因素,但是我们必须加以克服,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思想教育实效性的政策发挥。

4.1打破高校领导教育观念的僵局,丰富校园文化内容

首先,高校领导应当在追求进行目标的同时,对社会发展形势给予及时的关注。否则,自身的行为思想跟不上社会形势,也会影响工作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高校应当从内心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向老师传达这种科学观念的意义,并敦促老师将这种科学观念在学生中间实现很好的落实。

其次,高校领导要以校园文化作为契机,切实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这样,校园文化将会发挥出更多更大的感染力号召力,使更多学生受益,使他们在较为稳定的文化环境中更好的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4.2引入多种教育形式,及时丰富教育手段

高校可以投入一定资金,完善多媒体教室,借助多媒体教室来组织大学生观看相关视频,让他们通过具体的事例来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定期发放核心价值观学习手册,聘请党校老师为学生演讲等方式,这些都是切实可行的方法。良好的宣传是促成核心价值观在学生内心生根发芽的播种机。

4.3全面更新老师的知识储备,确保思想教育质量

高校老师要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促进知识的更新换代,并紧跟社会发展形势,以收获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老师可以利用一段时间自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并通过电视新闻、报纸、党刊等资料加以巩固强化,进而丰富自身的素质水平,将与核心价值观相关的理论知识传递给学生。

4.4改掉学生自身存在的不足,科学认识核心价值观

老师可以借力打力,既然大学生普遍关注毕业后的就业问题,老师可以从就业问题入手,分析教育形势及社会需求,从而将就业问题与思想政治水平联系起来。这样,大学生就会意识到自身思想价值观念与社会发展形势的差距。从而意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意义,并从内心接受这些思想教育,使自己在步入社会后,在工作岗位上,更好的构建职业道德,更好的书写自己的未来。

第4篇:自然教育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教育 原则 实效性

卓有成效地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同时把握好两个规律:价值观教育规律和基本教育规律。价值观不只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信念、精神,其教育方法要侧重对话、交流、商讨;价值观教育要特别注重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教师要做的更多是帮助、渗透、引导;价值观教育要特别注重回到生活本身,检验教育效果。另外,要遵循平等互动、循序渐进、教师主导与学生自主有机结合等原则。

一、掌握学情

任何一种意义上的教育掌握学情都很重要,对于价值观教育而言,更是如此。不掌握学情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低效甚或无效的。这种掌握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

1.对当今学生价值观现状的掌握应做到“心中有数”

对学生价值观现状要有完整的理解,总体而言,肯定是好的、积极的、向上的,这么讲是实事求是且符合实际的。如果用“垮掉的一代”“无可救药”之类的话语来定位,反而失去了对当今学生群体价值观的掌握和认识。这一代人的价值观与过去一代人的价值观明显不同。持全盘否定的态度不是认识价值观的科学办法,价值观毕竟是有客观性的[1]。我们恰恰是在对当今学生群体的研究中获得我们的价值观认识的。很明显,如今学生的价值观已经多元化了,功利、实用、崇尚自由、自我中心等等,都是这种多元化价值观的反映和体现,市场经济、全球化、网络、快餐等客观存在孕育了这种价值观[2]。

2.教师在组织价值观教育过程中要不断对学生价值观进行具体化处理

教师只有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才能把上述多元价值观具体化,才能明确自己的教育对象大概是个什么样子,由此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引导。由于受多元价值观影响,有的学生对核心价值观抱有某种程度的“无所谓”心态,作为教师就要明白这种消极态度的具体表现和基本成因,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从而开展针对性的引导。教师如能对当今学生关注的话题、热衷的语言有所了解、有所思考、有所运用,教育行为肯定会富有亲和力,效果也必然有所改观。

二、平等参与

学生平等参与对于提高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具有特别的意义。开展价值观教育如果仍旧采用“一厢情愿”的教育方式,其效果的低下可想而知[3]。调动学生领悟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必须把平等参与落到实处。

1.确保学生有充足的话语表达权,设计互动型教育活动

针对教师展示的内容,学生把自己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教师才能发挥进一步的教育指导作用。教师要做的工作是帮助学生把自己真实的想法理清楚、说出来。这方面可以借鉴苏格拉底教育法[4]。例如,关于诚信和自由,只有先帮助学生把相关真实想法理清楚,把有关疑问表达出来,把错误的认识剔除掉,才能实现与预授内容的有效对接。就此话题,有的学生不一定有清楚的想法,或者说,只有模糊的想法――这也是价值观教育的难点所在。例如,许多学生认为,诚信在当今社会是要吃大亏的,不诚信反而能“逮便宜”;好多学生理解的自由是没有任何约束的自由,似乎自由是某种绝对化的随心所欲状态。当学生表达出诸如此类的说法时,教师就可以针对性地进行交流、研讨、批判,这样才能把核心价值观激活。要注意的是,教师在针对学生问题进行引导的过程中,不能急于给出结论,结论最好由学生自己得出。只要充分地、不断地研讨交流,学生自然能够得出教师希望得出的结论。价值观只有由自己推出、悟到,才能被主体真的践行[5]。

2.师生平等地交流研讨价值观问题

现代价值观教育之商谈模式反对价值相对论,倡导通过深入商谈,形成价值共识[6]。价值商谈模式很受学生欢迎,它契合了崇尚自由、张扬个性的时代需求。哈贝马斯商谈伦理学有对康德“独白式”价值判断进行批判的成分[7],突出更多主体参与价值建构。当今中国,社会转型、价值重塑,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开展价值观教育,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哈贝马斯“参与式”的价值共识。具体到一次价值观教育活动,教师要自觉地运用“参与式”的价值商谈,在广泛深入研讨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得出核心价值观。

3.引导学生平等参与教育活动,教师开展缜密的活动设计

在活动开始时注意适当交代,在互动部分注意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在结尾部分做好归纳总结。在活动组织上,要进一步打破传统“一言堂”教育模式,充分运用演讲、研讨、主旨发言等手段,确保价值观教育有效高效。

三、灵活主导

学生平等参与价值观教育,从表象上看,教师活动量的确是少了,但这意味着教师在幕后要做大量的工作,否则无法完成教育任务。

核心价值观教育对教师而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把核心价值观对多元社会思潮之引领、主导、规范等功能彻底发挥出来,教师必须加强学习、深入思考、关注现实[8]。这是“以一导多、以主流引导边缘”的有益尝试和现实行动[9]。比如,关于平等、公正、法治、和谐的话题,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开展此类教育要求教师具备强大的解释力和雄厚的理论功底。尽管学生可能选择不说,但生活中不平等、不公正、不和谐的现象在学生心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并不是靠教师简单说一说就可以化解掉这些问题并确立核心价值观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必须能够在不断的自修中真正实现“自圆其说”、自我融通,这是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从价值观教育来讲,教师准备活动时要充分设想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学生平等参与的教育活动必然会出现新问题[10]。除教师个人充分准备外,还要发挥集体的智慧,与其他教师一道研究探讨价值观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活动准备的意义不仅在于预授知识的融通建构,不仅在于对学情的掌握,更在于资源和素材的积累及有效运用。具体到活动组织方面,教师要学会确立灵活、开放、包容、主导的理念。既不能拒绝聆听学生的真实想法,又不能随波逐流、失去立场;既要呵护学生的参与热情,又要确保活动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进;既要深刻又要灵活;既要指向现实又要提高理论的解释力。灵活开放的教育活动,对学生而言是一种真正的收获之旅,对教师而言更是一种成长和进步。这种活动使教师一次次地更新、丰富自己的认识和观念[10]。这里要注意的是,教师的头脑不能沦为素材和观念的“跑马场”,要发扬批判、辩驳、驾驭的思维,最终帮助学生确立核心价值观。

四、随机渗透

在教育活动中进行随机渗透是以遵循价值观教育规律为基础的。正面阐释是需要的,大量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要靠正面阐释来完成,除正面阐释外,还应注重随机细小渗透。

辩证处理好正面阐释与随机渗透的关系,要求教师在处理教育内容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内容,有的必须采用正面阐释的方式进行处理,有的则使用随机渗透的办法处理更为科学。而且,核心价值观是高度凝练的,它的基本内容分散在政治课各个章节的教学内容中,并不一定以完整的形式同时呈现;即使核心价值观以完整的方式呈现,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对各个知识点进行阐释和讲解,全面讲授的同时随机渗透几近于无。这就为在整个价值观教育活动中开展随机渗透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行性。

采用渗透的方式处理核心价值观内容是明智之选。随机渗透,采用隐性、分散、间接的方式进行[11],避免了以往政治课直白说教可能招致的逆反情绪。在崇尚自由、向往个性的今天,直白的说教往往收效甚微,恰恰是不经意间的自然流露效果可能会更好。价值观本来就是隐性的、分散的,把它凝练起来是为了便于开展教育,但不能忘记它本来就是生活化的、碎片分布的。因此,教师在开展价值观教育时要时刻提醒自己注意面向生活世界和生活本身施教,如果漠视这一点,价值观教育就失去了生命力[12]。

开展核心价值观随机渗透教育需要教师做好充分准备。例如,教师在开展以爱国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中,就不能仅仅满足于交代清楚概念了事,不断解释大好河山、骨肉同胞、灿烂文化作为爱国主义的内涵不仅不会培育爱国情感,反而可能走向干巴巴的说教。这就要求教师开展渗透教育,特别留意价值观渗透的机会和时机。比如,当讲解完毕我国“两弹一星”的基本知识点后,教师就可以顺便把邓稼先的故事多展开一些,从邓稼先毅然回国、深入大漠、数年奋斗、身患重病、弥留嘱托等环节中自然而然把爱国主义升华出来[13],这么处理收到的效果不是简单讲解概念能够企及的。而且,学生接受起来十分自然。

五、注重实效

开展教育成效评价是整个核心价值观教育全部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认真对待、细微设计、争取实效。对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进行分类并据此开展评价是可行的办法[14]。另外,要特别注意回归到生活世界和学生生活本身进行测评。

核心价值观可以分解为两个方面:知识和信念。核心价值观从核心价值体系中提炼而来[15],对现行政治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考核是评价核心价值观教育成效的必然路径。

但是,核心价值观又是升华起来的那一部分,它某种意义上是超越知识的,对精神信念的掌握情况和内心世界的变化进行评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我们的选择只能是回归生活本身进行评价。随之而来自然而然的选择是自评和他评[16]。

首要的是自评,自评如果设计得当,是最科学的评价办法,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某种意义上只有自己最清楚。教师要结合对学情的掌握情况组织自评,一个普遍的做法是在开展教育前来一次测试,在开展教育之后再来一次测评,两相对比,可以看到教育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自评面临最关键的问题是真诚[17],学生参与的真诚度始终是一个影响评价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做的是尽可能彻底打消学生的所有顾虑,只要设计合理,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大部分学生能够参与自评。自评不能简单化,以为只要学生真诚参与就足够了也是肤浅的认识,自评并不意味着答一答问卷就可以了,在自评中,教师仍然需要进一步发挥引导、组织、推动作用。

不仅要组织自评,也要组织他评。价值观教育尽管有特殊性,但不能据此否定他评的客观性和有效性。他评的量化指标要争取设置成客观事实型的[20],这样的指标消除疑义和主观性,容易开展评价并形成客观评价。另外,不能把所有的行为举止都列为评价价值观教育效果的项目,这是目前学校德育评价中存在的一个明显问题,一定要注意分寸。当然,他评也要注重组织纪律性,确保评价有效开展。

总之,与以往思想品德教育大为不同,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它特别要求教育者掌握学情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吸引学生平等参与并进行恰当的引导,除正面阐释外要更加注重随机渗透,面向生活世界科学开展测评工作。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教育设计水平、活动驾驭能力,进行教育改革并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才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 刘小新.当代中国价值观多元化的几点思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5(3).

[3]张克巍.解释学视域中的核心价值观培育[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

[4] 施祖毅.孔子和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法的异同[J].衡水学院学报,2013(2).

[5] 金辉.在儒家传统经典中悟道,践行核心价值观[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4(9).

[6] 刘济良.价值观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7] 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8] 潘维,玛雅主编.聚焦当代中国价值观[C].北京:三联书店,2008.

[9] 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重点与难点辨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7(5).

[10]陆宏.建构式生态课堂理念下对开放式问题教学的几点看法[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12).

[11] 邹非老,刘剑松.浅谈师生互动渗透式教学法[J].科教文汇,2010(8).

[12] 杨晓梅,李少斐.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众生活世界[J].理论与现代化,2013(6).

[13] 高凤香.两弹元勋邓稼先的伟大爱国情操[J].兰台世界,2011(5).

[14] 黄森.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J].人文杂志,2007(4).

[15] 戴钢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培育质性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6] 郭会清.中学生德育评价体系设计及评价方法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0(26).

第5篇:自然教育的核心范文

党的十八大首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概念,并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进行了初步凝练和概括,强调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因此,深入开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任何理论的创立都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理论条件密切相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不仅是其自身逻辑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有着深刻的经济社会基础和时代背景,而且它的生成也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中国共产党价值观和中国优秀传统价值观念所提供的思想文化条件以及当代社会的文化多元性基础之上。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步入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价值观是社会文化的核心,文化多元化必然引起价值观的多元化。人们的思想观念激荡碰撞,价值观差异与价值多元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这就使得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的重要性也越发凸显。“当代价值与文化丛书”之《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石芳,人民出版社,2014)就是在此背景下出版的力作,本书分析了在当代社会文化多元性的大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合法性和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可行途径。

著作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鲜明特点。第一,内容安排有很强的逻辑性,结构合理。本书章节的安排非常清晰,让人一目了然,而且章节之间环环相扣,联系紧密。本书先从个人和社会两个角度论述了当代社会的多元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冲击,接着分析了在当代社会文化多元性的冲击之下,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作者在阐明了受当代社会文化多元性的冲击之下进行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具有合法性和合理性之后,便水到渠成地提出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这些教育方法和途径也是针对文化多元性提出的,有e于传统的教育方法和策略的开放的、多元的教育方法和途径。第二,提出了具有代表性的教育方法和途径。文化多元化使得处于不同文化传统和生活境遇、具有不同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人们各自持有不同价值观念,保卫不同的价值模式。这就使人们对社会共同的基本理想、价值取向产生了质疑与困惑,传达出一种精神世界的整体性焦虑。任何一个社会共同体的整合如果仅靠权利的外在强制和威慑,丧失信仰维度的文化认同,社会就行将崩溃和瓦解。面对文化认同问题,社会共同体迫切需要核心价值观为人们的是非判断和价值选择提供一个相对统一、可靠的价值准则,缓解人与人之间的冲突,重建和谐的价值秩序。同时需要核心价值观及其教育来凝聚和塑造它的成员,形成全社会的广泛认同,使人们团结起来自觉沿着核心价值观引领的方向共同努力。此外,本书提供的教育方法也是具有时代针对性的。传统的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通常是在实现制定好的、具有确定不移的教育目标的手册,要求学生阅读含有崇高价值观念的“经典文本”,并以灌输、模仿和训练的方式来完成任务。这样的教育方式使得教育对象失去了反思和创造的能力,处于一种被谋划、被牵制的状态。面对这种情况,本书作者提出,必须把受教育者当作一个活生生的人,在开放、自由的思想场域中实现双方平等的精神相遇。教育路径也应该从整体着眼,综合利用学校、法律规范、大众传媒,以及家庭、社区等各种社会机构的力量,形成一个整体性、开放性、综合化的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大教育”体系。这种教育体系将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嵌到国家制度、社会管理和大众文化生活中,同时使各种力量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形成一种联合互动的机制,发挥价值观教育路径的整体合力。第三,著作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书不少,但是大部分都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论的空谈,不仅没有结合中国当今的社会现状,也没有考虑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可能产生的实际问题。在当代社会文化多元性的背景之下,我们要深刻认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战略意义,明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思想,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紧密结合当前形势,致力于探索一种新的关于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开发一套在实践中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发展的策略。著作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和理性回应,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完整的价值观教育模式顺应了时代的呼唤,这种教育模式既在思想上坚持一元性,又在具体内容、实现方法、教育途径上表现出多元化,是一本理论与实践兼备的佳作。

第6篇:自然教育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教育课程统整互联网+教育

一、通过课程统整,确立核心素养导向

课程统整是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概念、事物、现象等学习内容或者经验组织结合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课程[1]。它不仅是一种新的概念,也是一种基于课程融合、又高于课程融合的组织形式。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这个年龄段的小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虽然获得了永久性的概念,但是缺乏抽象性思维,概括能力比较低,因此可以利用课程统整,精简课程结构,减轻小学生的学习压力,激发其学习兴趣。

1.课程统整的必要性

客观上,当今世界知识总量正呈指数型增长,知识的无限性和生命的有限性这一矛盾让我们不得不对知识进行统整;主观上,当前以学科基础和知识结构为分类的抽象宏大的课程体系不符合小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最后,从核心素养本质来说,核心素养并非单学科素养进行简单相加积累,而是通过跨学科素养相融合来发展学生能力。

2.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统整范例

核心素养提出后,各国都试图通过统整课程来促进这一目的的达成。其中,STEAM教育是美国基于其核心素养研究(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发起的一种由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艺术(Art)、数学(Mathematics)等多学科融合的课程模式。新西兰课程也试图在各科之间架起桥梁,帮助学生将零碎的知识统整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目前这两种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统整都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我国在2017年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首次提出STEAM教育和我国教育发展的联系,近年来,也对课程统整教学进行了初步探索。例如,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第一实验小学基于“单元整合,五课渐进”的五课渐进法,通过五个循序渐进的课型(预习过关课、字词读写课、课文品读课、拓展阅读课、主题习作课)整合一个单元的教材内容来完成整个单元的教学。使用这种教学方法后,学生成绩非但没有下降,综合能力反而得到提升,素养也得以培养,得到了教育界和家长的一致认可。

3.立足我国核心素养对课程统整的建议

第一,相近相邻原则。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可以通过统整形成一个大的知识系统。在进行课程统整的时候,一方面要抓住学科主要特点,另一方面也要顾及该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能力。比如二年级学生在思想品德课上学习“尊老爱幼”时就可以和语文课上的“孔融让梨”进行课程统整。首先这两门学科都属于人文科学性质的学科,统整起来比较容易;其次,“尊老爱幼”对低年龄段的小学生具有抽象性,通过和“孔融让梨”统整后,可以借助“梨的大小”这一具体角度去理解“人文情怀”,进而实现培养学生“人文底蕴”的核心素养目标。第二,有限性原则。首先,统整课程数目的有限性。并不是将越多的课程统整成一个系统就越好,超过三科课程统整就会给学校教育秩序和任课教师带来压力,并且更多的课程挤压混合在一起,反而不利于抓住其学习“核心”。核心都已经丢失,何谈核心素养的培养?其次,统整课程上课次数的有限性。有限的合理的统整课程上课次数可以巩固学生的系统知识,提高其信息编码能力,便于内化知识;但是单一的无限制的统整课程使大量知识涌入学生头脑,会使其对所学学科重点产生疑问,臃肿多余的知识最终会降低学生的上课热情,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乐学善学”这一素养也会成为水中倒影。第三,切勿矫枉过正。核心素养强调学生的整体发展,而现存的分科教学造成知识散碎,不利于学生总体发展,但是存在于世界课程史上千百年的分科课程经过了时间的检验,依然是各国主要的课程组织形式。统整课程在某种程度上能弥补分科课程的不足,但是也并不是十全十美,我们在真正的教学中应该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切勿买椟还珠,矫枉过正。

二、利用“互联网+”教育,创新核心素养落实载体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教育风起云涌,为教育教学带来诸多便捷。小学生好奇心重,对计算机新奇的人机交互极有兴趣,因此可以通过“互联网+”教育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作为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载体。

1.突破时空限制,实现学生“自主发展”

“互联网+”教育创新原有教育模式,使核心素养中的“自主发展”成为现实。互联网的便捷性弥补了传统课堂的不足,从小学生自身出发,通过“一对一教学”“在家上名课”,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弥补自身短板,真正地做到了因材施教。另外,学生在使用互联网学习的过程也是不断深化了解“信息意识”和学习“技术应用”这两项素养的过程。

2.个性化设计,促进学生“学会学习”

核心素养不只是重视知识的储量和内容,更强调知识习得过程,因此提出“学会学习”这一素养。根据斯金纳操作条件学习理论,当一个学习任务完成后,及时的检测和反馈不仅有利于对当前知识的巩固,还有利于下一步的学习。然而现实教学中很难做到这一点,要么是课堂上来不及检测,要么是“大一统”的反馈缺少针对性[2]。通过“互联网+”教育收集的基于大数据情景化的个体数据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反馈,使学习的进程和安排掌握在学生自己手里,促进了4A(Anytime,Anywhere,Anyb-ody,Anyway)学习的发展,进而促进学生“学会学习”素养的提升。

3.基于核心素养对“互联网+”教育的建议

第一,立足学生身心智力发展规律,在教学过程中贯彻核心素养的培养。和以往教学以单纯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目的不同,“互联网+”教育这种教学模式在贯彻核心素养的落实上更具优势。比如在上课之前,通过讲解多媒体教学工具,鼓励学生从“技术应用”这一层面去体会“互联网+”教育这种新的课堂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可以通过多方面立体的图文内容使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感受到“人文积淀”和“人文情怀”,另一方面学生可以站在一个审视者的角度,对这堂课所用的多媒体课件内容进行点评,进而培养其“审美情趣”。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一边借助互联网展示中国在全球的地理位置,一边讲解我国悠久深远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国家认同”感;继而展示北京、上海、西安、广州等城市的分布与位置,让学生形成认知基础和“人文情怀”,然后让学生课下借助计算机绘制“家”“学校”及周边的重要建筑物,这样既巩固了课上所学的知识,又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技术应用”能力;最后让学生点评这节课所使用的多媒体课件,引导其“审美情趣”的发展。第二,支撑系统的完整性。在“互联网+”教育这种新的课程模式中落实核心素养,必须配有完整的支撑系统。基于小学教育现状,笔者认为其支撑系统可以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来说明。硬件上,需要有配套的计算机等教学辅助设施来保证“互联网+”教育的可行性,在硬件设施供给充足的情况下还应考虑将核心素养融入其中所需要的技术支持。软件上,老师的能力影响授课效果。胜任这种教学模式的老师首先必须具有精深的互联网知识,学会将互联网知识和现实课程结合;其次还需要对核心素养有深刻独到的理解,上课过程中将核心素养“润物细无声”地传递给学生。

三、改革教学方法,拓展核心素养落实途径

基于核心素养对人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发和实施新的教学方法迫在眉睫。本文认为,基于课堂内部的“深度教学”可以使知识更加立体丰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文化基础”类、“自主发展”类核心素养;在课下通过与实践相结合,使抽象知识变得“可感知”“有温度”,提高学生“社会参与”方面的素养。

1.课上深度教学,立体呈现“文化基础”

与以往教学主要凭借螺旋式课程的累积来实现教学目标不同,深度教学不是一味追求教学内容的深度和难度,也不是将教学重点仅仅停留在符号表面,而是通过深入丰富教学层次设计,实现立体价值。通过“有限教导”“多元教导”“情感教学”“全景立场”让小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更加自主愉快地学习,获得积极的、有关核心素养的情感体验,形成自我认知。

2.课下实践互补,多面丰富“社会参与”

传统的课堂不能满足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主题的现代教育,更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方式应该是课堂上听课与课下动手实践相结合。从学生角度来说,小学生动手探索能力比较强,领悟抽象理论知识有困难。在实践中不但能巩固和深化在课堂上学习的基础理论,而且也能发现和探索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内涵,从而在实践创新中领会核心素养;从核心素养角度来说,其第三个大方面“社会参与”中包括社会责任在内的六方面的能力,显而易见,这六个方面主要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靠单纯的课堂教学是实现不了的,因此必须通过实践促进学生落实该素养。

第7篇:自然教育的核心范文

一、在阅读训练中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课堂教学中,要牢记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根基是将教育和教养因素紧密结合。本着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价值观,培养学生为现代化建设献身精神的目的,对课堂讲解内容进行归类总结。

1.把握学科特点,适度渗透。

对于语文教学兼具人文性与思想性的学科特点,新课标着重提出,语文学科不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和激发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还要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等。人文性与思想性,二者紧密相联,密不可分。言为语,字为文,基于这种认识,语文教学就要在进行听说读写等语文训练的同时,让学生感悟语言文字,慢慢生成情感体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解读教科书,找准契合点。

挖掘整理语文教科书中的教育材料,在阅读教学中把关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思想内容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精神以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高尚情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容及时、巧妙地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在人物传记阅读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在把握人物事迹的基础上,体会人物的精神风貌,深入探究其优秀品质,从而凝聚优秀人物身上体现出的核心价值。

在阅读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的永恒主题。课文《新闻两则》《芦花荡》《蜡烛》《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亲爱的爸爸妈妈》等,都具有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通过对课文的阅读,让学生在理解中心思想的基础上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析,选择自己所欣赏、崇敬的人物作为学习的榜样。丰富多彩的文学世界足以让学生在万千人物中选择到一个意志坚强、善良诚实、积极乐观的好榜样,进而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地起到示范作用,在追逐榜样的过程中与人物产生交流、沟通,让学生与榜样无限接近,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爱国主义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

在教学中还可以渗透平等的价值取向。语文教科书中处处都是关于平等的材料,《敬畏自然》《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旅鼠之谜》等课文,体现出人与自然是平等的,人与动物是平等的……

和谐是指对自然和人类社会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人们所追求的美好事物和处事的价值观、方法论。《斑羚飞渡》《猫》《故乡》《我的叔叔于勒》等课文的教学,可以教育学生关注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价值目标。

其实,课文中还有许多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材料,如孝悌、感恩、责任等,都需要我们用心挖掘、整理,让这样的材料去感染学生,用情打动学生,使其从内心去体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语文教育注重潜移默化的过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多推荐优秀的文学作品供学生欣赏,对学生价值观的树立有积极的引导作用。文学作品中往往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人、物、景等形象,在思想教育的渗透中再次构建人、物、景的形象,更好地将文章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分迁移、运用到日常的生活之中。

3.丰富形式,自然渗透。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情感是获取知识的土壤和动力”。情感可以是文字内容上的渗透,也可以是学习形式上的渗透。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自然就促进了语文能力与语文素养的提高。

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适时地共同完成一些小阅读任务,或是图文赏析,三五成群抒发一下情感,可以提高学生对文化现象的认识,提升其阅读分析水平;利用周六周日进行地方文化的研究,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小课题研究,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进一步拓展视野,更好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分理解、运用到日常生活之中。

作为语文教师,应抓住学生成长的有利时机,为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使课堂不仅成为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成为进行德育渗透、塑造学生思想品质的阵地。

二、在写作训练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语言可以表达人的想法,而文字更是一种有力的表达方式。写作是一种运用文字进行表达的方式,写作教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渠道。在写作教学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渗透到写作教学中,特别是要注重情感态度和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关注学生自身的体验和感悟,指导和引领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积极的价值观,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用心感知,映照生活。

朱熹在《观书有感》中有两句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半亩方塘”为什么这么清澈呢?因为有这源头活水不断地补充进来,才使得它这么清澈。心灵中感知的畅快、清澈、活泼,以水塘和云影的映照畅叙出来了。他的心灵为何这样澄明呢?因为总有像活水一样的书中新知,在源源不断地补充进来。用这两句诗来说明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用心观察才能发现源头活水。

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地挖掘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对自己进行深刻的反思,有利于教师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从而更好地对学生内心中消极的成分进行剔除,帮助其树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底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以目观世,积聚生活。

鲁迅先生说过:“学习作文,第一须观察。”由此看来,观察尤其重要。观察是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生活中,学生缺乏这方面的认识,故而凭空设想般地描写、生搬硬套式地叙述。“创作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此,教师应从正面充分引导学生去观察和接触事物,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使学生在观察事物、接受事物的同时,明确自己的价值所在,树立信心,努力奋斗。

3.倾注笔端,解放心智。

观察多了,感受有了,生活的积累丰富了,就会引发倾诉、表达的欲望。于是会诉诸笔端,此时学生会有许多美丽的幻想,也会有荒诞无比的叙述,我们不要用成人的思维约束、打击他们,而应激励、肯定他们。写作本身就是要解放人,解放人的心智和才智,尽情释放他们的各种能力。

语文作为一门实用性较强的课程,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学习语文知识,还要使学生在课余时间对语文知识进行正确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要选准德育要求与语文教学的最佳结合点,从现实人手,以时代精神为切人点,尽力使学生成为教书育人的受益者。

三、在语文教学的实践环节中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实践出真知,读书、写字、作文、讲话、听话、写信等,都是语文实践活动,也是语文的应用方式。

“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语文教学不仅是在室内的课堂中进行,更可以在校园内、大自然中以及社会中进行。与社会对话,倾听自然,走出教室,感受校园生活等实践活动,既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行培养的切实有效的方法,也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良好机会,教师应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在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时,也要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飞扬起来。

1.经典诵读,激发爱国热情。

通过诵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文学世界里从不缺少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诗篇、文赋,让学生课前对此类文章的重点段落进行反复的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所表达出来的爱国热情,由衷赞美为中华之崛起呕心沥血的英雄人物,用心品味那些仁人志士的崇高品德,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共鸣,使其能自然而然地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抒发出来。

2.汉字书写,提升文化品位。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形式之一,除了具有语言文字的实用价值之外,更具有艺术欣赏价值。汉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是炎黄子孙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文化自信的来源之一。

经常开展汉字书法展示和比赛活动,发现美、欣赏美、鉴别美。用传统文化感染学生、教育学生,使其自然地体悟和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投身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提升了个人的文化品位,日后必定会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3.拓展阅读,净化思想心灵。

对于个性化阅读,学生大都有较高的兴趣,也有不少学生喜欢网络小说、侦探小说等,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引导学生多读一些传统文化、党史国史等方面的文章。

为拓宽阅读领域,可以把经典名著纳入课外阅读活动中,也可以把跨学段语文教科书中的文本吸收汲取进来,让学生置身其中,欣赏品味,净化心灵。

4.关注时事,引进源头活水。

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尽管教科书在选文上大量增加了与社会生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篇章,但是与瞬息万变的现实生活相比,还是很苍白。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不断关注时事,引进活水,用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时代性的材料,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提供很好的切入点。

如,围绕“中国梦”这一核心,教师策划了传承民族文化、学习雷锋精神、生命教育、文明出行等主题。举办时事课堂展示活动,学生思维涌动,自主去畅谈,与伙伴们交流讨论,最后诉诸笔端,写成文章,绘制手抄报……用鲜活事例教育广大学生,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积极向上的个人理想,自觉地将个人理想

与祖国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为个人幸福、社会进步、

国家富强而努力奋斗。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切“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实践”的渠道,语文教师要致力于捕捉这样的资源,抓住教育实践活动的机遇,不断挖掘语文教学中的生活体验,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的最好呈现方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去亲身体验,增加自信心和认同感。如,开展感恩教育,通过感恩父母、感恩教师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感恩之情;开展社区调查活动,感悟自然、社会的和谐共处,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第8篇:自然教育的核心范文

建立健全以全人教育为核心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关键在于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英语教学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积极探索如何用当代中国文化的“魂”引领高校英语教学新思潮、如何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武装英语教师教育当代英语专业大学生、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英语课堂进英语教材进大学生头脑以及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外传播,这是高校英语专业培养以全人教育为核心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只有这样高等学校才能培养出来致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外传播的高素质英语人才。

关键词:英语教学;核心价值观;人才培养模式

引言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米勒最早提出来全人教育(holistic education)的术语。当时,发起这场运动的学者组成了全人教育网,以后陆续出版了两本会议论文集。但是这场运动并没有持续下去,几年之后,很多学者就转向了其他方面的研究。(郎・米勒1990:201)这个时期,人们对于全人教育的定义并不清楚,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郎・米勒和约翰・米勒才对这场运动做了比较全面的描述。1988年,约翰・米勒在加拿大出版了第一本系统描述全人教育的书籍《全人教育课程》,而在美国郎・米勒创办了刊物《全人教育评论》。1990年,郎・米勒、菲利普・岗和爱德华・克拉克创建了全球教育改良联盟(GATE),1991年该组织提出了全人教育十项原则:为了人类发展而教育;尊重学生的个体性;确立实践教学的中心作用;以全人教育为核心;教师是教学的推动者;保障学生和家长对教育的自由选择;对公民实施参与民主教育;推行全球公民教育;培养人们对各种生命形式的尊重;倡导灵性教育,培育学生精神生活的健康发展。(转引自Rudge 2008:16-17)

作为教育界发起的一场新运动,全人教育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才在北美逐渐成形,是针对当时主流教育思想即机械主义或笛卡尔・牛顿式世界观的反应。这场运动是一场包罗万象的折中主义运动,吸收并整合了各种各样的教育理论以及各种各样的哲学思想。郎・米勒认为全人教育可以追溯到卢梭等哲学家和思想家,而约翰・米勒则认为可以追溯到柏拉图。全人教育吸纳了柏拉图和卢梭等人文主义和杜威等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以及爱默生和梭罗的超验主义思想。

一、全人教育的定义

郎・米勒从五个方面对全人教育做了定义:第一、致力于培养完整的人。第二注重建立平等民主的关系。第三、不关注基本技巧更关注人生经历。第四、人类创造了文化也可以改变文化。第五、培养对生命以及未知生命源的极大尊重。

约翰・米勒(1988,2007)把全人教育总结成三个原则:第一、联系。建立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学生与地球的联系,学生与自己的灵魂即内心的本我联系。第二、包容。包容不同种族不同能力的学生,因材施教。第三、均衡。在个体学习和群体学习、分析思维和直觉思维、内容和过程、学习和评估之间达到均衡。Nava (2001: 44-46)给全人教育下的定义是学生应该具有科学自觉性,应该受到生态可持续文化的熏陶,应该受到和平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全球公民意识的教育,最后要用灵性教育挖掘出学生的内在潜力。

日本全人教育领袖人物吉春中川(Nakagawa 2000:73-79)提出了六个主要理论或观点:长青哲学(永恒哲学),土著世界观,生命哲学,生态世界观,系统理论和女权思想。

长青哲学是一种承认神圣存在的玄学思想,全人教育采纳了其神圣的真实存在、同一性、完整性和存在的多维性等概念,这些概念常出现在约翰・米勒等全人教育家的著述中。全人教育理论还吸收了土著世界观中的对自然、地球、宇宙和灵魂的敬畏,现实存在中的神圣性和相互联系性,以及人类和自然的重新融合等思想。生命哲学认为存在一种深刻的生命力量或宇宙力量,这种生命力量产生了世间各种生命,我们的生命具有超越了个人自我和具体物质文化条件的目标和意义,因此全人教育认为教育应该是生命的再现。生态世界观主要强调各种生命与自然和宇宙的相互联系,一种生命现象只有在其它生命现象或整个生态系统中才能得到完全的意义,所有的生命形式都是相互依存的生态体系的一部分,全人教育以生态文化为主题关注到了生态问题、与自然对话以及生命的相互依存等教育问题的研究。系统理论同样重视一切物质的相互依存性,但它的研究课题是基于对宇宙动态结构的系统解释,在全人教育思想中以完整性的多层次性和完整性系统性教学计划而体现出来。全人教育思想中体现出来女权思潮的关怀,主张在学校要进行关怀教育,包括自我关怀、内部关怀、他人关怀、动物关怀、植物关怀、地球关怀、人造世界关怀以及思想关怀。除了关怀教育之外还有伴侣教育,包括民主平等的教育结构、男女权利平等、相互尊重、和平解决冲突、同情、关爱、非暴力、负责、以及和地球的联系。(转引自Rudge 2008:8-12)

全人教育不是一种固有的教育模式,而是可能改变教育本质而引起的世界观和思维模式。郎・米勒(1992:21)认为,全人教育不是什么具体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而是一种包括一系列基本设想和原则的思维范式,这种思维范式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应用。

全人教育旨在培养人类发展的内在潜质,目标不是培养人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而是注重人们在体力、智力、情感和精神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全人教育的目的是实现自我改变,达到自我无法超越的终极状态。全人教育的灵性观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神圣的现实存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生命形式的目标性和演变的持续性。整体性、完整性和相互联系性是全人教育的基本原则。全人教育的四个宽泛目标是:第一、教育学生宇宙中一切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东西都是相互联系和统一的。第二、帮助学生整合学习资源并发现学科间的相互关系。第三、强调全球视野和共同利益为学生在21世纪生活打好基础。第四、为了构筑世界和平,帮助学生养成灵性感与和谐观。(Gang 1993:87)

二、全人教育的核心理念

全人教育实际上指的是人的整体发展,是对传统教育只重视知识传授和技能获得的培养目标提出的批评,倡导培养完整的人,使人在道德、身体、知识、技能、智力、精神、灵魂和创造性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真正的人,一个具有尊严和价值的人(刘保存,2004::20)。

虽然全人教育的思想起源于西方,实际上,我们认为可以追溯到我国的至圣先师孔子。孔子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孔子认为,一个完人,应该在诗、礼、乐方面修身成性。孔子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

温儒敏(2013)指出,“教育还需增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分量和内容,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滋养。人生观和世界观,决定人对整个人生意义和世界价值的基本看法,包括人生的意义、真善美、生与死的本质、人与自然、人性与社会性、社会公平的准则、伦理道德的底线,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本源性的,牵涉到对人生社会的基本看法,有的还富于哲学含义,涉及终极关怀。对这些本源性问题的探讨与摸索,也就导向人生观、世界观的确立,可能从根本上决定人一生的追求及其思想行为模式。这种人生观、世界观的培养,本来是大学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甚至比知识获取更加重要。”

我们的大学教育应该怎么走?全人教育的思想为我们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些借鉴之处。全人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灵性教育,重视学生精神层面和道德品质方面上的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育合格和高素质人才是高等学校外语专业的首要任务。立德树人是高等学校外语教学的主要任务,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要求我们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外语教学。

三、以全人教育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外语教学研究

党的十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积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保证和行动指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调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凝聚人心。也就是只有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做,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2013年10月1日,在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百年华诞之际给全校学生的回信中“希望同学们珍惜美好时光,砥砺品德,陶冶情操,刻苦学习,全面发展,掌握真才实学,努力成为建设伟大祖国、建设美丽家乡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才”。在2013年五四青年节座谈会上,深情勉励青年学子:“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实践是提高本领的途径。青年的素质和本领直接影响着实现中国梦的进程……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1) 用当代中国文化的“魂”引领高校外语教学新思潮。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努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外语教学新思潮。

(2)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武装外语教师。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外语教师、教育当代大学生。外语教师应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增强立德树人的荣誉感,增强为人师表的责任感。2013年教师节期间,正在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的向全国教师致慰问信,希望全国广大教师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外语课堂进外语教材进大学生头脑。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外语课堂进外语教材进大学生头脑,有效抵御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外语教学的全过程,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陶冶崇高的道德情操,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自觉担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

(4) 用外国话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外传播,在高等学校重视培养致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外传播的高素质外语人才。探讨在孔子学院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语教育教学方法,编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英汉双语教材,提高文化软实力。注重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出去"战略。

(5) 探索在外语教学政策制定、大纲编写、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评估等方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途径和策略,编纂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内容的外语教材和选读教材,课堂上增加相关内容的英汉翻译练习。

(6) 积极开展“中国梦”“美丽中国”“八荣八耻”等外语演讲、外语写作、外语辩论、外语征文大赛、英汉翻译比赛等课外实践活动和学科竞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大学生头脑。

(7) 培养具有准确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储备和能力的高素质外语人才。用外语开设中国文化阅读课程,拓展中国文化外语传播途径,建立起学习和传播中国文化的长效机制。用准确合适的外语语言阐释、翻译、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找到学生学习和国外民众理解和接受的契合点,探讨建立中国价值体系走出去的战略机制。

(8)用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高等学校英语教育走内涵式发展。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高等学校英语教育的生命线,切实提高高等学校英语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质量的提升,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育的第一目标。

(9)建立以“中国梦”和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资源,积极探讨利用移动技术拓展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机会。

四、结语

建立健全以全人教育为核心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关键在于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英语教学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积极探索如何用当代中国文化的“魂”引领高校英语教学新思潮、如何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武装英语教师教育当代英语专业大学生、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英语课堂进英语教材进大学生头脑以及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外传播,用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高等学校英语教育走内涵式发展,建立以“中国梦”和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资源,这些都是高校英语专业培养以全人教育为核心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只有这样高等学校才能培养出来致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外传播的高素质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 《党的十文件汇编》[M]. 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 11.

[2] 中共中央宣传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M]. 北京:学习出版社,2009.

[3] 刘宝存.全人教育思潮的兴起与教育目标的转变[J].比较教育研究,2004,09:17-22.

[4] 温儒敏. 大学应回归其本义[Z]. 光明日报, 2013年06月12日.

[5]Gang, Phil. "Holistic Education." [A]. In Holistic Education: Principles, Perspectives, and Practices[C]. edited by Carol L. Flake, 86-91. Brandon, VT: Holistic Education Press, 1993 .

[6] Miller, Ron. What Are Schools for? Holistic Education in American Culture [M].Vermont: Holistic Education Press, 1990.

[7] Miller,John. The Holistic Curriculum [M]. Torronto: OISE Press, 1988/2007.

[8] Nakagawa, Yoshiharu. Education for Awakening: An Eastern Approach to Holistic Education[M]. Brandon, VT: Foundation for Educational Renewal, 2000.

[9] Nava, Ramón Gallegos. Holistic Education: Pedagogy of Universal Love[M]. Brandon,VT: Foundation for Educational Renewal, 2001.

第9篇:自然教育的核心范文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摘要:随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加剧与我国社会转型期面临的严峻生态环境形势,法治、科技、行政等方式之外,辅之以相应的道德手段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种有效选择。于是,生态道德这一新型的道德标准不断地走近人们的视野,并与教育相结合,产生了生态德育。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意义重大。高校生态德育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文明”、“和谐”、“生态”等价值目标,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背景下,研究高校生态德育,找出高校在生态道育过程存在着的问题,对症下药,探索出有效路径,促使高校的生态道德教育得以有效开展。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生态道德:生态德育:生态公正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2596(2015) 08- 0248- 03

恩格斯曾告诫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同志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与回答问题时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同志还指出:“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生态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从它产生以来就一直备受人类社会关注,把生态和德育结合起来,在高校进行生态德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一、高校生态德育的解读

关于生态问题的研究,从德国的生物学家海克尔1869年最早提出生态学,迄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生态问题的日益凸出,有关生态的理论研究也不断丰富,研究者进一步把生态环境与教育联系起来,1976年美国学者劳伦斯·克雷明提出教育生态学这一概念,此后,对二者的研究日益发展。我国首次提出生态教育”这一概念的是在1998年,是由刘惊铎、王磊在《教育评论》中提出的。此外,随着生态问题的不断出现,还呈现出对生态学的研究日益跨学科性,生态学不断与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交叉在一起,生态道德、生态德育、生态政治、生态行政等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

生态道德是从生态的角度来思考道德,是针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结合当下社会转型时期我们国家面临的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而提出的新型的道德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顺利实现,需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相应地,生态问题的解决除了靠法治方式来解决外,还要发挥道德的辅助作用,当然还要依靠相应的科技、行政等手段,这样生态问题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生态德育不同于生态道德,生态道德强调的是一种规则、标准,而生态德育则是以生态道德为标准而进行的一种活动,生态德育是把生态道德与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以生态道德为教育内容的活动。如果说以往的德育是人际德育”,解决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那么我们这里所强调的生态德育就是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生态德育突破了人际德育的局限,把德育所涉及的范围从人与人的关系拓展到整个生态系统中。对于生态德育的概念,目前来说,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本文参考刘惊铎和王磊两人提出的生态德育概念,“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引导受教育者在生态活动中遵循生态道德行为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品质”。高校是教育的基地,高校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我们坚持科技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就是要大力发展教育.为国家现代化培育出高素质、高技术含量的新型人才,为此,把生态道德融入到教育中,把高校作为生态道德教育的基地,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生态德育,是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发展生态文明和生态德育顺利展开的必然选择。

二、高校生态德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构建和谐社会党的十八大报告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看成是兴国之魂,看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决定力量。并非常明确地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次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与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即是从国家层面的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即是从社会层面的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从个人层面的倡导。这24个字是新时期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简要核心的概括,使核心价值观的目标更加具体深刻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与践行提供了基本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培育与构建有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中国梦的实现,能够引领社会思潮、凝聚全社会力量,有力地应对了西方价值观的冲击和挑战,切实维护我国文化安全,有效应对西方的文化渗透。

高校生态德育,是结合时代背景,拓展了德育的范围,丰富了德育的内容,是对以往德育的新发展,代表了新时期德育的发展方向。高校大学生是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求较高素质、较高层次的人才,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是我国社会培养与输出优秀、合格人才的重要举措,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有效途径、是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必然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文明”:和谐”、“生态”等价值目标,因此,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生态德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高校生态德育凸显了文明的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提出了的文明的倡导,把文明作为一种社会主义追求的价值目标。“文明”一词一方面是指人类创造的包括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在内的一切财富的总和,尤其指精神文明。另一方面也指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到较高级阶段所显示出来的状态。从文明的含义看,精神文明是指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过程中取得的一切精神方面的成果总和,它主要由两方面组成: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为此,精神文明建设既要求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又需要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生态德育是生态和德育两者的结合,内在地包含了精神文明的内容,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从文明的涉及范围看,文明不仅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还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道德教育正是对以往只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德育的升华,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引入到道德教育中,体现了文明的真正内涵和时代精神。因此,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生态德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文明追求的要求。

(二)高校生态德育彰显了和谐的理念

从古至今,和谐社会一直是我国无数人心中所追求的理想状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我国的战略目标,这就为把这种理想状态变为现实提供了可能性。新时期党的十八大再一次强调了和谐”,并从国家层面把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重要内容提出来。党提出的和谐,不仅要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和谐,还要求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缺乏人与自然的和谐就不是真正意义的和谐。党和国家还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一切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六大基本特征之一。在高校进行生态道德教育,遵循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这一基本准则,体现了对待自然应有的正确态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高校生态德育迎合了公正的诉求

公正是一种道德要求和品质,生态本身不具有公正,生态公正是从生态的角度来看待公正问题的一种综合性的观念和学说,它是在处理生态问题时,采取有关的公正理论对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进行调解。它主要由两方面组成:代内公正和代际公正。代内公正主要是指处于同时代的当代人之间的公正,这种公正主要体现在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对各种资源的使用上权利与机会等利益的均等。代际公正主要指当代人与下一代人之间的公正,强调的是当代人不能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牺牲下一代人的利益,当代人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遵循适度原则,处理好当代人与后代人、眼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利益关系。党的十八大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遵循公正的要求,在高校进行生态德育,迎合了公正的诉求,体现了对待生态问题的正确态度,要从公正的视角看待生态问题,既要处理好当代人与当代人之间的利益,又要同时照顾到后代人的利益,调解好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利益,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三、高校开展生态德育的对策

高校在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任然存在着问题,如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中存在着生态道德意识薄弱、重理论,轻实践的理论与实践脱轨、忽视师生的共同作用等。研究问题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对高校生态道德教育问题的研究,有利于更好的对症下药,指明高校生态德育的出路,促使高校的生态道德教育得以有效开展。

(一)高校开展生态德育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淡薄

生态道德、生态德育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生态道德意识薄弱,也会影响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成功。思想决定行动,理论指导实践,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生态道德理论的丰富,为了使生态道德教育在高校取得预期目的,有必要提升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增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丰富其生态道德情感,最终,在这种意识的指导下引导大学生积极加入到生态道德的实践活动中。

2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脱轨

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学校教育中存在着严重的重考试、重理论知识,忽视实践的问题。面对升学的压力,一方面,学校在教育中比较重视学生的应试能力,把学生培养成真正为了考试而考试的人,使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而往往忽视学生的德育发展:另一方面,学生自身为了应付考试,只注意死记硬背,而不断懂的灵活应用,即使学了生态道德理论也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不重视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外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使知与行出现分离,理论与实践脱轨,最终使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不能实现。

3生态道德教育中忽视师生的共同作用

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一方面,学校师资队伍存在着参差不齐,一些教育者自身可能生态道德知识欠缺,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时,理论知识匮乏,专业素养不足,会影响教师在生态道德教育中引导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在生态道德教育中可能存在着教师只重视理论灌输,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种僵化的教育方式会使学生主体性丧失,学习变得被动,缺乏主动性,影响生态德育的效果。所以,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必须既重视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又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高校开展生态德育的有效途径

1提高高校大学生的生态德育意识与树立正确生态道德观

为了使生态道德教育能够顺利进行,首先必须提升高校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摈弃传统的以征服自然,向自然宣战的人类中心主义”理念,代之以人与自然友好和谐相处的新的理念,如引导大学生树立合理的消费理念,进行绿色消费。内化生态道德理念,丰富生态道德情感,强化生态道德意志,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发挥其价值引领作用,提高自身的生态道德能力与素质,最后勇于将生态道德外化为自己的外在表现,积极投身于社会活动中。

2遵循教育规律,生态德育目标设定层次化

人们认识新事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且由于处于不同的年龄段,理解能力的强弱,人们的道德水平呈现出层次性,这样,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要遵循教育规律,生态道德教育目标的设定一定要遵守教育规律,把生态德育目标层次化,有重点,分层次,降低生态道德教育的复杂度。此外,也应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方式、实现都要相应地体现出层次性。

3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合力作用

家庭是人们的第一个教育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孩子从小所受到的教育可能会影响其一生,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学校是孩子从非正规的教育走向正规教育的地方,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比较深刻,学校就是是一个小社会。人总是要最终走向社会的,社会是一个大熔炉,是检验孩子的试金石。生态道德教育得顺利开展,必须要同时依靠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合力作用,形成良好的生态道德教育氛围,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发挥党员的先进带头作用,塑造生态道德教育的榜样人物,丰富生态德育教育内容,创新宣传形式,开展各种有利于生道德教育的活动,如以生态德育为主体的讲座、读书会、报告、征文等。还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在家庭、学校以及全社会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生态道德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态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