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自然生态保护范文

自然生态保护全文(5篇)

自然生态保护

第1篇:自然生态保护范文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可持续发展

一、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的积极影响

从生态旅游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的角度来说,生态旅游是在生态平衡、不破坏自然资源前提题下对区内资源的综合利用,既提高了当地自然保护区的知名度,又有利于增强自然保护区内自我发展的能力。从旅游管理的角度而言,针对自然保护区选择什么样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对自然保护区至关重要。

(一)生态旅游管理模式能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筹集资金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在我国很大一部分自然保护区都存在建设资金短缺现象,导致自然保护区各项基础设施缺乏。从我国的自然保护区整体来看,区内相应设备和基础设施也都极其缺乏。产生这些问题的因素正是以往的管理过于落后致使的。而生态旅游管理模式既能保证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又对自然景区进行有效的改造,将部分经济收入的资金用于区内保护工作中,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得到大众的认可,所以用于建设自然保护区的资金筹集、融资渠道也就更多,这无疑促进了自然保护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正常状况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需用的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地方政府财政、私人投资以及保护区自筹资金等。由于生态旅游发展潜力很大,未来私人投资开发和建设自然生态保护区的行为将逐渐增加,会有更多的个体(私人)参与到生态旅游的开发建设中。

(二)生态旅游管理有效地提高了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普通旅游形式是遵循产业革命的管思想和管理模式,对旅游对象采用掠夺式的开发,导致旅游资源和旅游价值低下。而生态旅游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内涵,是为了让旅游对象充分了解当地环境的自然历史和文化知识,让旅游对象在较短的时间里能够获取回归自然的一种精神享受,同时,生态旅游将当地环境教育和管理等多个方面结合在一起,这种融合了当地历史文化背景的旅游形式深受大众的青睐,虽然生态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形式,但在中国生态旅游不应成为高素质高消费的特权,只要能自觉珍视旅游环境和资源,并以了解当地环境的自然历史和文化知识为旅游目的,都能够成为生态旅游对象。在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最大化地调动大众环境保护的积极性,通过导游对当地环境资源背景的介绍和宣传,有效促进了大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在很多自然景区都能够看到旅游对象自带垃圾袋,将果皮等垃圾装入袋中,不文明的旅游活动现象也在减少,这都能够体现大众环境保护意识在逐渐提高。如果能够在全国范围内的自然保护区实行生态旅游管理模式,那么,全民环境资源保护意识会得到全面提升,自然景区的环境也将不会遭到恶意破坏,可以有效地解决自然保护区环境损坏的问题,促进区内经济发展和建设,真正实现自然保护区可持续性发展。

(三)实施生态旅游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自然保护区的声誉,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所涉及的产业非常多如交通运输、餐饮、产品制造以及宾馆等多个行业,倘若一个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被成功开发和利用,将会带动周边的上述产业共同发展,这给当地的百姓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就业或创业机会,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有深远的意义。对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虽然早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就已经建立了区内管理办法,但由于政府对自然生态保护重视不够,对自然生态的保护其宣传力度不足,同时也没有做大量的宣传工作。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当时的历史背景因素,大众对自然生态保护并没有保护意识。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生态旅游管理模式以后,旅游对象逐渐走进自然保护区观赏大自然的美景,通过旅游对象的不断传播,政府的大力宣传,自然保护区被更多的人熟知,并参与到旅游活动中。未来会有更多的旅游对象进入到自然保护区内游玩,感受大自然环境带来的安逸感和舒适感。要想使旅游对象进入到一个脱离世俗的拥挤和喧闹的环境中,全身心地融入大自然里,则生态道德教育非常关键,对旅游活动的全程需要提倡生态教育,这样既有利于自然保护区的维护,更能够实现区内的经济效益最大化,最终实现自然保护区的社会与生态效益,使三者有效地达到协调。

二、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管理的现状

(一)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盲目开发,管理混乱

众多自然生态保护区在开发的环节中,由于只重视经济利益,缺乏足够的调研准备工作,有些开发商迫不及待地希望早开发,并且以快开发的形式尽快获取效益,根本就没有实施有效的科学论证,又未依据自然生态保护区的开发条件实施科学合理的规划,大规模地盲目开发,导致自然保护区开发后期出现资金链断裂现象,使当地的环境资源遭到破坏,给人民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一些开发商盲目建造人造景观,破坏了自然保护区的原始性、协调性以及整体性。在自然保护区随意乱建寺庙、开山炸石等,这种结构性的破坏,对生态环境而言是难以估量的损失。这种行为与当地地方政府管理不到位有直接关系,相关职能部门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重视不足,造成自然生态保护区人为破坏现象严重,甚至遭到毁灭性打击。虽然我国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实施严惩,但是人们为了追求商业利益和自身欲望,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落实不足,对破坏自然保护区行为的相关责任人处罚不到位,使自然保护区被破坏程度加剧,当地政府未实施科学系统的管理,使本地方生态环境的原始性以及整体性受到破坏,使本地方的旅游资源无法紧跟旅游行业发展步伐,使地方经济效益降低。

(二)生态旅游项目开发没有坚实的科学技术支持、没有足够的生态旅游管理人才

首先,在没有进行足够的调研、相关的评估工作、对生态环境的基础认识模糊的状况下,对自然保护区采取大规模的开发;其次,自然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在设计时考虑不够长远,未依据现阶段生态环境实施科学合理的设计,生态旅游开发设计中未将环境保护信息的培训列入其中,对项目经营开发者实施的资源保护也未列入设计中,使经营开发者对保护环境没有足够的认识,这不利于区内的生态发展。由于我国旅游资源多样性,并具有独特性,正是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和原始性,使自然保护区管理体系至今尚未建立完善的系统,缺乏总体布局规划以及统一管理,对旅游项目实施粗放式管理。另外,管理人才欠缺,科研人员不足而平时的科研任务又繁重,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科研活动中,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这些科研人员缺乏对生态环境管理方面的经验,因此,要重视培养高水平的管理型人才,这对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措施

(一)旅游开发注重保护,对自然保护区内部功能区合理划定

自然生态本身具备自身修复功能,但是在自然保护区发展建设中,还是要以保护为主,因为大众对生态旅游知识的了解并不深入,现阶段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和健全,而生态旅游的开发对当地环境有很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会造成破坏,这需要在不影响当地生态环境又保护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实施自然保护生态旅游的开发,因此,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必须以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前提。在旅游活动中为了避免造成对保护对象的破坏,同时使旅游资源最大化,利用对旅游对象实施分流,对自然保护区已经实施生态旅游开发的区域应合理制定功能分区,核心区禁止各种资源的开发活动;服务区位于自然保护区边缘是旅游对象集中休息的场所,由于服务区处于与外部相邻,所以任何交通工具均可以通过;密集游憩区是旅游对象活动的集中区域,因其旅游对象集中,人员密集,所以只限制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进入。在自然保护区其功能区的划分比较关键,随着自然保护内容的不断增加,由于在进入功能区前已经将一些旅游对象作了分流,所以进入功能区的旅游对象越来越少,相反功能区则对旅游对象的吸引力再不断地增大。对于自然程度高的地方功能区的分流作用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二)制定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并健全法制及管理体制

目前我国许多地方的自然保护区完全具备开发生态旅游的条件,只要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布局,并在确保保护自然保护区的前提下,重点开发合理地利用。虽然我国的自然保护区拥有非常丰富的资源优势与特色,但在已经建立的近2000个保护区中,由于地域分布的差异造成保护对象、资源品位以及区位特征都有所不同。因此,在规划前应区内的旅游资源实施分析,进行详查与评估,依据生态旅游市场需求特点,遵循市场发展规律,制定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并提出规划的基本原则、总体思想、具体目标。其中规划的内容包括:依据市场需求特点对生态旅游产品实施开发规划:依据生态旅游产品的特点对自然保护区内的自然景区及服务设施实施规划;依据市场需求特点,对旅游商品实施开发规划,其中对生态旅游商品及产品的开发应选择适当的开发方式。其次是健全法制和管理体制,虽然国家先后制定了相关的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法规,许多部门依然置法律法规于不顾各行其是,执法不严导致盲目开发屡禁不止,在利益的作用下,一些地方的政府职能部门、法律机构出于自身考虑,对一些不文明的开发现象任其自由发展,给国家造成许多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因此,相关部门治理自然保护区时应借鉴和吸收国外的成功经验,将立法与执法的关系妥善处理好。同时,景区的管理工作出现多方介入现象,而这种状况十分严重,国家派遣的管理队伍、当地街道居委会以及开发商运行管理工作人员,涉及复杂的利益关系,使管理十分混乱。如何组织区内的生态旅游开发,国家应组织专家论证,选择并确定合适的管理方式。

结语

综上所述,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健全和完善的制度,不断加强法律建设,并重视相关管理为区内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追求经济效益,保证环境效益的同时,达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高度统一。

参考文献:

[1]朱亚飞.浅谈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J].度假旅游,2018(07)

[2]谭靓岚.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对策的思考[J].科技与创新,2018(08)

第2篇:自然生态保护范文

对公众环保意识提高有促进作用。自然保护区通过开建农业•福uJianFlgricuAtural展丰富多样的生态文化活动,使人们充分认识到祖国的山川秀美和自然文化遗产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自觉珍惜并主动参与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提升了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人们护林、爱护环境的意识明显提高。如尤溪九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未建立前,周围农户对森林的盗伐现象非常严重,随着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农户逐渐开始从生态旅游经营项目活动中受益,昔日盗伐林木者如今都自然转化成护林人。

二、自然保护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潜力分析

我国自然保护区尤其是部级自然保护区,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高品位人文景观资源,是国家特殊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垄断性资源,有着独特的、极其重要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科教审美等方面的价值,蕴含着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生态哲学、生态伦理、生态美学、生态教育、生态艺术、生态宗教文化等各种生态文明要素,是我国生态文明中的精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自由支配时间的增多,走进森林、回归自然的户外游憩正逐步成为我国进入小康社会后人们扩大精神文明消费的热点,而自然保护区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文化,是人们进一步探索自然奥秘,感受各种生态文明的“知性之旅”,所以在自然保护区中挖掘和发展生态文明潜力大。

三、自然保护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要突出生态文明品味

要充分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是自然保护区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自然保护区建设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整个林业生态文明体系建设的范畴加以推进,从各方面加以扶持和帮助,促使森林公园担当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先锋。要突出生态文明,使之与人文文化、历史文化、自然文化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二)要加大生态文明建设投入

国家要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各类生态文明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进一步完善现有宣教中心配套设施建设,建立规范的解说词、宣传片、宣传牌、宣传标语和宣传画册等,不断强化自然保护区的科普教育功能,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教育、自然科普宣传、弘扬生态文明等公益性功能。

(三)要树立生态文明样板意识

自然保护区是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和典范,要充分发挥“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作用,要充分发掘其美学价值、认知价值和教育价值,开展“做生态文明的倡导者、实践者和推动者”活动,在全社会形成爱护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风尚,为人们了解森林、认识生态、探索自然提供场所和条件,使之成为生态文明的样板,这对于从整体上推进自然保护区中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一条有效途径。

(四)要不断开发生态文化产品

重视对自然保护区中生态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提炼,突出特色,提升文化品位,开发一系列人们乐于接受且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态文化产品,不断丰富自然保护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向社会提供更多、更精彩、更有教育意义的生态文化产品,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扩大林业对社会的影响。

(五)要加强生态文明队伍人才培养

加强自然保护区中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在人才,要加强对导游员、解说员及管理人员等的培训,提高其文明素养;要与各大中专院校、科研单位和专业社团等合作,聘请一些专家、教授和知明人士等担任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文明建设顾问,也可向社会招募一些志愿者作为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知识义务讲解员、宣传员,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到自然、生态知识的教育普及,广泛增强公众的生态意识和责任意识,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六)要有自己特色生态文明体系

生态文明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主要是要树立现代生态和谐理念,建设繁荣的生态文明体系,加强生态道德伦理宣传教育。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充分结合本地实际,依托现有自然保护区资源自身优势,加强生态文明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探索和实践,挖掘和保护自然和历史生态文明遗产,建设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为生态文明建设增加丰富内涵,彰显当地特色的生态文化以弘扬和传承生态文明,为现代林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四、小结

第3篇:自然生态保护范文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自然保护区生态影响

一、景观生态学的景观格局指数和含义

景观格局指数是使用景观生态学肥西自然保护区生态的主要评估方法,其内容包括斑块个数、斑块平均大小、最大斑块指数、斑块密度、香农多样性指数、景观丰度和优势度七个部分,斑块个数是指景观的某拼块类型中斑块总个数,它是对景观空间格局的展现,斑块个数一般用NP表示,NP的值数越高,说明景观的破碎度也越高,反之则景观的破碎度低[1]。斑块平均大小则和景观中的最小拼块粒径选取相关,根据斑块平均大小,管理人员可以进行对应的制约。最大斑块指数是指在自然保护区中最大的斑块在整个景观面积中的占比。而最大斑块指数称为LPI值,计算LPI值可以了解景观的模地,保护区的管理者也能根据LPI值判断该区域内的优势种、内部种的丰度,以及分析人类活动在景观之中的具体轨迹和强弱程度,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斑块密度是表现某一景观要素在自然保护区内的影响程度,斑块密度越高,说明该景观要素在景观中的分布越广,且影响也越大[2]。香农多样性指数相较斑块密度所涉及的内容要更加全面,它是对景观要素多少进行计算,通过香农多样性指数,保护区工作人员可以了解各景观要素所占比例的变化情况。景观的丰度和优势度被称为PR值和Do值,PR值数反映了景观中所用的斑块类型数量,根据PR值数才能了解到保护区内的景观成分和空间异质性。Do值则是最大多样性下的景观多样性偏离程度。二者共同反映了保护区的景观发展状况。

二、基于景观生态学分析的自然保护区生态影响

从景观格局指数来看,工程建设无疑是对自然保护区影响最大的因素,在工程建设中,工程项目所涉及的占地面积和占比位置将对保护区的动植物的生存范围造成极大的影响,占地面积越大,则植被生存范围越少,此外施工期的作业会影响到动物的生存,特别是公路、桥梁等建筑项目,如果穿过野生动物的繁殖筑巢区域,则会破坏自然保护区内动物的迁移轨迹、散布规律,对保护动物的繁衍问题造成极大的影响。在城市化建设中,工程项目建设的主要建设类型包括林地、耕地、交通运输用地等,这些项目会给地区的生态系统造成切割,及对景观破碎度造成影响,从景观格局指数来看,改变某地区的地势地貌将会明显影响到该地区的原有斑块数和斑块面积,进而破坏该地区的生态系统完整性。所以在开发自然保护区时,相关工作者需要结合景观格局指数去判断保护区内的动植物变化情况,以此计算建设占地的面积、数量,了解该工程项目是否会引起保护区内的生态结构改变,从而判断相关项目建设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完整性和生态功能持续性的影响。以河南省信阳市的大宁矿山采石场和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工程为对比,大宁矿山采石场最大斑块指数是1.22—11.33,斑块密度是0.01—0.24,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工程的斑块个数是347,斑块密度是1.99—68.32,优势度是5.1—59.22,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工程的景观局域指数优势更高,斑块密度更大,斑块数更多,这表明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工程比紫金山大宁矿山采石场有更高的景观破碎化程度和景观连通性,在自然保护区中可以起到比紫金山大宁矿山采石场更有效的景观格局稳定性作用,减小对保护区的破坏性,适合最为开发项目应用到保护区中,而相对的,大宁矿山采石场的斑块指数和斑块密度都较低,说明该工程对保护区生态破坏性较大,保护区工作人员和地方政府要基于生态稳定的考虑对该矿场实施重点关注。

结语

随着国内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对于自然保护区的维护工作也在进一步加强,工业化对自然区域存在天然的破坏性,因此也需要结合景观生态学计算其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要素,尽量将城市化过程中的设施建设对地方生态系统的破坏性降到最低,最大限度的实现地方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健波,潘华勇景观生态学下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分析[J]现代园艺.2018-24-044

第4篇:自然生态保护范文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提升,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旅游模式成为当前的重要研究内容,生态旅游被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经过多年的实践,生态旅游逐渐被社会及政府认可,成为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生态旅游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兼具环境保护、公众意识提升和促进社区繁荣等作用。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生态旅游近年来发展迅猛,生态旅游“泛化”现象十分严重,一些生态旅游产品偏离了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方向。因此,通过溯源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内涵,解析其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有助于针对当前存在的各类问题,探索出适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态旅游新模式。

1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内涵

生态旅游(Eco-tourism)整合了生态学与旅游学的概念,字面上可以理解为生态的旅游或生态性旅游。生态旅游的概念由加拿大学者ClaudeMoulin于1980年提出,1983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CeballsoLascurain首先在文献中正式使用了“生态旅游”这一专用名词,并对生态旅游进行了阐释,他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常规旅游的一类,旅客可以在自然环境中体验文化和欣赏自然风光。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发展,相关的研究集中于生态旅游的概念界定、功能探讨等内容,出于不同的研究角度与学术观念,当前生态旅游的定义呈多样化。虽然各类关于生态旅游的表述差异明显,但就其内涵还是形成了广泛共识,生态旅游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的传统旅游,生态旅游更为关注旅游者的自然体验,更为关注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完整性与生态保护,是一种体现社会公平的可持续旅游发展方式。

2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实质上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延伸,生态旅游的开展可以唤起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从而实现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并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氛围与环境。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生态旅游强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将学习自然、体验自然和旅游活动相结合,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同时,生态旅游强调社区的综合管理,将民众作为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并积极地为当地社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做贡献。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提升,如何实现可持续的旅游模式将成为社会与学者关注的焦点,而生态旅游被认为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据统计,全世界范围内的生态旅游每年的增速高达20%~30%,伴随生态旅游的大量实践,相关理论研究也得以不断深入,生态旅游的内涵及功能得到极大的丰富与拓展。特别是针对生态旅游的环境效益研究成为界定生态旅游与大众旅游的重要理论依据,大量的研究与实践也为推动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3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生态旅游在我国尚处于发展初期,相关活动主要依托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开展。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森林公园及自然保护区建设有力地带动了生态旅游的发展。随着对生态旅游认识的不断深化,近年来,各地结合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工作,积极开展生态旅游活动。据统计表明,2004年底全国建立各类各级自然保护区2194个,旅游人次高达5000万。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带来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但也需要看到,国内生态旅游被泛化和曲解的现象已成常态。大量的旅游产品打着生态的旗号,盲目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无视生态环境及资源的保护,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均对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产生了严重冲击。由于生态旅游的发展时间较短,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在实践中存在着盲目发展、缺乏科学规划、从业者素质欠缺、生态滥用与泛化现象普遍存在等问题。国际旅游组织与业界人士指出,生态旅游具有影响环境和社会的正向效应,但如果缺乏科学规划与管理,生态旅游可能带来和大众旅游类似的环境冲击。因此,如何建立科学高效的保护区管理体系,高效持续利用保护区环境资源成为当前实现生态旅游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4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

作为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生态旅游的开展需要科学地规划。在明确环境资源为生存之本的前提条件下,保护区应该针对性地建立规划体系,完善建立环境影响及评价机制,配合相关政策与法规,开展保护区环境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4.1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

生态资源是开展生态旅游的物质基础与前提条件,因此在资源开发前需就适宜度与承载量进行科学评估。生态资源的科学评估,应在充分遵循区域物质流与能量流特征及规律的前提条件下,评估区域环境资源开发的有效极限,分析开发后区域的协同进化过程及风险。在此基础上,开发模式的选择以综合开发导向为宜,将综合开发与循环开发相结合,将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

4.2建立完善的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

生态旅游规划的根本目标在于资源及环境的永续利用,因此科学的规划需建立在区域生物多样性及环境资源的有效保护基础上。早期的生态旅游规划基于功能区的划分进行规划,以加拿大国家公园为例,分区包括自然环境区(NE-Naturalenvironment)、集中游憩区(IR-IntensiveRecreation)、野生游憩区(WR-WildnessRecreation)和野生保护区(WC-WildnessConservation)。近年来,随着对生态旅游内涵的深入理解,学者们提出其分区模式要侧重考虑景观空间结构及分区之间的能量物质流动,在景观建设中要重点考虑绿岛(斑块)、绿色长廊(廊道)等生态要素。

4.3建立健全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影响与评价机制。

第5篇:自然生态保护范文

关键词:生态红线;唯物辩证观;辩证法阐释

1提出生态红线是辩证的联系观的集中体现

全球化使得生态危机不再是国家或地区的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现代化的脚步,资源与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生态脆弱、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中国寻求发展不得不首先克服的障碍。在人类正视并开始反思生态危机的当下,生态文明开始逐步取代落后的工业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也成为特殊国情下我国的必然选择。生态红线正是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提出。人类早已认同“人与自然之间存在联系”的观点,但在对相互关系的认识上具有阶段性特点。与文明形态的四个阶段相对应,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也经历了四个阶段:原始文明时期,一方面,人的生存依赖自然的给予,另一方面,人尚无法在自然中把握自己的命运,因此人对自然的态度表现为绝对的依赖与服从,其主体性无法充分体现。农业文明时期,人为了更好的生存与繁衍,已经开始走向自然的对立面。自然在这一时期遭到过度开发,土地的生命支撑能力大大降低,植被遭到大量破坏、表土状况不断恶化、生物多样性锐减,部分民族和地区文明在这一时期消亡。到了工业文明时期,“征服自然”的口号越喊越响,人将自然工具化,对其展开无情的掠夺。在“自然无限,资源无价”的错误认识下,自然环境的再生产能力已不能平衡工业化造成的一系列后果,物质生活逐渐丰富是以人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受到威胁为代价的,生态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爆发。“文明人跨过地球表面,在他们的足迹所过之处留下一片荒漠”[2],上述落后的文明必将被更先进的文明所取代。生态文明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不再延续过去的“主-客二分”的基本观点,即不再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分离和对立的。“人—社会—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世界是由其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人、社会、自然在一切层面(存在、价值、意识)都是主体,在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上要求系统思维的运用。生态红线的提出既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系统性认识,又是在对辩证联系观的深刻理解基础上的实践。

2划定生态红线是对辩证的发展观的具体应用

生态环境具有自然生产力,这种自然力为自然物质生产提供了动力。与社会物质生产相同,自然物质生产也是创造价值的过程。在地球进行基本生态过程的运动中,创造出许多有价值的商品,如自然地质运动作用形成的矿物能源、土地生态系统等。自然资源的公共性特点使得工业文明时期的人们为满足自身利益对其疯狂掠夺,并逐渐形成了如下畸形观点:其一,自然资源的数量无限;其二,利用自然不必付出代价。“资源无限”观点存在一个显著问题,即地球是一个闭合的有容量的复合生态系统。因此,任何意义上来说,自然资源都是有限的,那么自然资源的开发的规模问题就不可能再回避。生态危机的出现表明了目前的开发规模已经或多或少地超过了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和生产能力。同时,以“地球是闭合的有容量的”为前提,“利用自然不必付出代价”这一观点值得商榷。工业文明经济发展方式的弊端已日渐凸显,线性经济思维“生产—消费—废弃”的最终结果就是大量废弃的产生。生态环境容量的有限性决定了容纳废弃物的有限性,为此不得不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以解决废弃物污染问题,其处理成本越来越高。除了不得不付出的经济代价之外,社会发展、人的生存也在不同程度为此付出着相应的代价。此外,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和动态对生产力内部诸要素及其总体产生影响。首先,自然生产力提供了相当数量的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的数量和配置、自然环境的优劣程度是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向的决定性因素。一旦自然环境被破坏到无法持续供给社会再生产必须的资源时,整个社会再生产就会崩溃。其次,自然环境的质量对参与社会再生产的各因素的影响。就劳动对象而言,优良的自然环境能够保证其数量及质量,从而使得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得到最大可能的保证。自然环境的质量下降,毫无疑问生产力总体水平也会随之下降。生态环境变化的临界点是什么?人对自然的开发的底线在哪里?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控制在何种程度内是无害的?生态红线的划定是对该疑问的解答。生态红线划定原则包含了对生态安全、生态承载力、生态完整性及生态功能等多方面的重要考量,并与评价指标体系充分结合。生态红线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3],生态红线是自然环境的最低保障,保证不触碰生态红线就是保证人赖以生存的自然基础。在生态红线内适度发展生产力,就是在对自然资源再生产规律把握的基础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控制,从而实现人与自然、自然本身的和谐以及社会再生产的良性循环。因此,生态红线的划定既体现了底线思维又是对适度原则的遵循,是辩证的发展观的具体应用。

3严守生态红线是辩证的矛盾观的有力践行

“人类追求发展的需求和地球资源的有限供给是一对永恒的矛盾”[4],如何处理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也成为一个永恒的问题。在人与自然的过程中,人进行的一切劳动生产活动都以不同形式的影响作用于自然,改变着自然本身的发展形态。这一影响如果超出了自然的承受范围,自然就会以自己的形式向人类施加报复,人与自然将不得不成为矛盾双方,处于斗争状态。以往的发展方式在经济增长模式的选择上缺乏生态观念,因而在经济行为中也存在着仅按供求关系分析经济发展和指导决策的错误,触碰自然环境底线的情况屡有发生,其不可持续性不言而明。坚守生态红线是运用矛盾分析法对目前经济和环境状况进行分析后作的科学把握,是协调经济与环境、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行动指南。对生态红线的坚守体现出“生态优先”的价值取向,所谓生态优先实际上就是要求经济发展要遵循自然规律。按规律办事,作为存在主体双方的人和自然才能够保证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生态危机的阴霾才能尽早散去。“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5],坚守生态红线是在意识到发展经济过程中存在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这对矛盾后作出的价值选择。为追求短期利益去触碰生态的高压线,毫无疑问是杀鸡取卵,“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守住生态底线才能保证经济发展的生命力。在对立统一中把握矛盾是辩证法的内在要求,坚守生态红线在看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斗争性的同时,认识到二者具有同一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等科学论断充分说明,只要转变思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就不是对立的。另外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第一要务,在严守生态红线的基础上,用发展解决生态、在发展中保护生态才是处理经济与环境、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正确思路。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美]弗•卡特,汤姆•戴尔.表土与人类文明[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7.

[3]中共中央宣传部.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