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少子化的影响范文

少子化的影响精选(九篇)

少子化的影响

第1篇:少子化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少子化;老龄化;产业结构调整;影响

1、引言

作为一个传统的人口大国,中国曾经得益于人口的快速增加,这种人口的大量增加所带来的人口红利,对于我国劳动力结构、产业结构模式都产生过较大的影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全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在减少。按照我国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来看,截至到2014年7月,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中,有超过百分之13的人口在60岁及以上,还有百分之9的人口年龄超过了65岁,这两个数据都比以前有明显的增加,具体如表1-1所示。

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就不断地取得新的成就,特别是产业结构发展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我国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经济效益明显不高,“人口红利”期的结束,我国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这对于一些产业结构的调整产生较大的影响。

2、少子化和老龄化概念界定

2.1少子化概念

所谓少子化,指的是人口生育率有所下降,以及幼年人口数量有大量下降的发展趋势。通常,把一个社会0―14岁人口占比达到15%--18%即定性为少子化。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到2010年,我国0―14岁人口为2.2亿,占总人口比例为16.6%,几乎呈现为严重少子化趋势。少子化可能会导致以后新生人口的逐渐减少,对于社会结构、经济发展等都将产生较大的影响。若新出生的人口大大低于上一代死亡人口的个数,更有可能会导致人口本身的不足,所以少子化是目前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关注的大问题。少子化和老龄化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同一概念的两个侧面。

2.2老龄化概念

老龄化是人口变化的另一大趋势,是指总人口中老年人口所占比例有所上升的表现。具体,可以通过两个层面加以理解:以动态视角来看,把它作为两个时点的变化过程,即某一地区人口的年龄结构开始向老龄化发展;第二是就静态视角来看,可视为人口老龄化在某一个时点上能够达到的水平。

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世界召开了人口老龄大会,当时把老年人的起点定在六十岁,同时把老龄化的比例控制在百分之十。将“老年人”年龄起点定在60或65岁。纵观国际社会的普遍原则来看,目前判断一个地区是否进入老龄化,主要是看60岁以上人口所占的比例是否超过了10个百分点,或者65岁以上人口是否超过了百分之七。

3、我国的少子化和老龄化的发展趋势

尽管我国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是我国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就已经出现了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为此,政府为老年人提供出了多种福利政策,越来越多的养老保障制度的出台,解决了老年人的后顾之忧。

3.1老年人口的总数和绝对比例增多

按照新千年的全国第五次和第六次的人口调查显示,老龄化已经明显成为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无论是哪一个省,老年人口的数量都在增加。以江苏省省会南京为例,早在“五普”(2000年)时65岁以上人口只占到总人口的8.24%,52.5万人,而过了十年以后“六普”(2010年)的9.20%,达73.61万人,这一数据表明南京早早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的国家。除此之外,其他的大多数省份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这一数据表明我国的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一直在增长,且老年人所占总人口的比重也一直在持续增加。

3.2老龄化速度在加快

从上面的数据不难发现,2000-2039年是我国老龄化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一阶段老年人口平均每十年就会增长35%,年均增长3.12%,将要快于同期总人口增长的比例。人口老龄化速度是人口增长速度的好几倍。在这一阶段,老年人口比例上升之快在全球来说也是比较少见的。在这段时间里,我国将来临着人口问题的巨大挑战。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现次说明了我国老龄化速度相对发展较快,西方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一般都有一个过渡期;而我国则只花了不到二十年的时间,而且在此后的40年内老年人口还在不断地增加。与此同时,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是则是一个在人口转变过程中自发形成的过程,人口结构类型从成年型过渡到老年型的过程与经济发展情况保持了同步,进入老年时会有较高的国民生产总值;而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时国民生产总值相对较弱,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人口老龄化将给社会的发展带来较大的影响。

3.3年青人生育能力下降

除了老年人口增多以外,“少子化”也是我国人口发展的一大走势,随着家庭小型化、离散化与空心化,全国各地的家庭功能也在有所弱化,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新型事物的出现,使得全国有不少地区的年轻夫妇的生育能力有所下降。以南京市为例,少年儿童人口比重由“五普”的百分之15.45%降至9.51%,降了近六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在这一次人口普查的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南京15-64岁人口为650.72万人,占到了全市总人口的百分之80以上,比20年前又增加了十个百分点。以上这一点表明,南京劳动适龄人口相对较多,但是年轻人的生育能力则一直保持较低的状态。

4、少子化和老龄化现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4.1该现状对劳动力结构的影响

当今全球都已经步入了信息化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快速发展,使得全球各国又在进行新一轮的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经济也进入了调整时期。按照现有的人口发展趋势,不难发现自现在起,我国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比重会有大面积的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会比以前有所上升,上升得最快的是第三产业,同时各产业的内部结构也会相对于以前有较大的调整。如在第一产业内部,从事传统行业,如种植业的人口会有大量的减少,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的比重则会有所上升;第二产业中,从事重工业的比重会有所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将会有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其中的交通运输业和通讯服务业等会有很大的调整,以便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总起来看,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会有相当一部分传统行业消失,而以光纤通讯技术、生物技术等一系列新兴行业得以不断地发展,并为我国经济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使整个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再向技术密集型转化。

4.2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必然会使产业结构调整受到一定的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要求劳动力在不同地区和不同产业部门之间进行合理的流动,要求劳动力的技术结构和产业的发展保持相对一致。但是由于中老年劳动力对于一些自己长期居住的地区和所从事的岗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习惯,而且具备了某些特别的专业技能,因而一般不愿意搬迁到其他地区居住或者随意调整自己的工作。这就使得劳动力从衰退产业和地区向一些新兴产业调整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而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极其不利。与此同时,因为当前的人口结构有所老化,新增劳动力也在不断地下降,大规模的产业转移所需要的、具有新技术结构的劳动力将会不得不再通过年轻人的培训而取得。但高龄劳动力接受新技术的时间长,且往往需要花上很多的时间,很难更好地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而且还有可能会产生结构性失业,即合格劳动力短缺,而不合格劳动力剩余在企业改革与调整中的下岗职工中,年长劳动力多于年轻劳动力就已经说明了这一切,而这样的后果必然会使劳动生产率和社会总产出有所下降,同时还会减慢经济发展速度。

5、发展建议

通过上面的情况来看,因为人口结构特征的变化,使得未来的产业发展将也面临着较大的调整。在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变化,以后很有可能会把发展的重点转向第三产业,而前二产业比例逐步递减。其中面向老年人的服务型产业将优先发展:

第一,社会资本作为发展养老服务的首要资本。国家将引导和扶持民间资本融入于养老领域,其主要目的就是有效解决“融资难”、“用地难”、“营运难”和“用人难”等问题。未来将要政府要加大投入,拓宽投资渠道,增加有效信贷投入,合理地安排各种养老需求等。

第二,建立居家为基础、小区为依托的养老服务体系。分层、分类提供养老服务,通过对所有养老程序的简化,以及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让社会力量更好地参与到养老事业中来,鼓励境外资本投资办好当地的养老保险事业。

第三,推动医养融合,促进保险行业的全面发展。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促进各个行业更好地实现互动和发展。

第四,开发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等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探索发展住房养老保障工作机制,根据劳动力发展现状调整产业结构,合理调整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生产业等等,同时开发出一系列适合老年人发展的行业或者是相关的工作岗位,以便使养老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第五,积极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法制化进程。无规矩不成方圆,现代社会中法律就是调整和规范人们行为的“规矩”。《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已于2011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它的颁布实施,是我国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中的又一个里程碑,对于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好地维护公民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合法权益,使公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我国已经在养老保险法制化进程中迈出了最重要的第一步,但与其他国家,特别是世界主要国家相比,我国那薄薄的一小册《社会保险法》还远远不够。因此,我国必须加快社会保障法制化脚步,特别是要尽快完善养老保险相关法律法规,为基本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

6、结论

通过有关少子化和老龄化发展趋势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少子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所以这一趋势必将给社会及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影响。由于我国生育率长期处于低水平,甚至还在持续下降的发展态势,更加速了我国的少子化进程。与此同时,大量的老年人口要引起外部消费市场的变化,甚至还有可能会使经济发展步伐放缓等。随着我国进一步推行各种老年保障和完善少子化对策,少子化和老龄化问题会在一定程度得以缓解。相信在不久的未来,随着更多有利政策的出台,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利用技术革新等手段可以使生产率得以提高;逐步使这一趋势得以解决。

参考文献

[1]王立勋.人口老龄化对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J].人口与经济,2010(S1).

[2]杨清哲.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

第2篇:少子化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独生子女 社会化主体特征 同辈群体 大众传媒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价值体系和人生的定位,从政治代际理论来划分,出生于70、80年代,于90年代中后期开始进入青春期的青年一代,他们被称为“独生子女”一代或“新一代”,也称为第五代青年。他们是真正跨世纪的一代。据统计目前全国独生子女已达七千多万,其中在城市占同龄人的比例高达90%。差不多相当于整个法国人口和两个加拿大的人口[1]。当数以万计的独生子女一下子从我国大地上涌现出来时,立即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人们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这一代特殊儿童能否正常地、健康地、顺利地成长和发展上。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一焦点所涉及的就是一代独生子女的社会化过程及其后果的问题。因此,如何认识独生子女社会化的主体特征,如何发挥独生子女教育中的积极效益,促进其顺利完成社会化,就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家庭、学校、同辈群体与大众传媒,是影响少年儿童社会化的一些基本主体,对独生子女成长的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影响,由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的天然区别,这些主体在独生子女社会化过程中就具有一些不同于非独生子女的特点。

一、在幼儿,学龄前期与学龄初期,家庭与父母的影响较大

在婴幼儿和学龄前时期,少年儿童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庭尤其是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无庸置疑。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成为影响子女社会化的决定因素。不过,在婴幼儿、学龄期和学龄初期,由于独生子女家庭对于子女的抚育永远只有“第一次”,因此父母在抚育自己唯一的孩子时,表现出许多不同与非独生子女家庭父母的特点:(1)部分扮演了“兄弟姐妹”的角色。在非独生子女家庭,孩子可以和兄弟姐妹进行交往,父母亲不需要专门陪伴孩子玩耍,而独生子女不同,父母不得不扮演兄弟姐妹的角色,在家庭生活中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陪孩子一道游戏活动。尤其是母亲,在独生子女婴幼儿时期,往往成为独生子女玩耍和游戏的主要玩伴。(2)部分扮演了“家庭教师”的角色,在非独生子女家庭,由于子女众多,父母没有更多的时间专心关心孩子的学习,加上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父母亲的“家庭教师”的角色相对淡化,而独生子女家庭则不同,由于父母亲一般都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较好的经济条件和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加上对孩子给予更高的文化期望,使得他们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学习,主动参与对孩子文化知识的传授,经常辅导孩子学习,检查学习进度和作业情况。(3)部分扮演了“学生保镖”的角色。在非独生子女家庭,由于兄弟姐妹的存在,少年儿童特别是作为弟弟妹妹,在学龄初期,有哥哥姐姐陪伴上学,父母不必花费更多的精力担心安全问题,也无需花费更多的时间接送孩子上下学。而在独生子女家庭中,没有哥哥姐姐陪伴的独生子女,在学龄初期的安全成为每个独生子女父母考虑的重要问题,因此,“学生保镖”的角色就由父母义不容辞地担当起来。每天放学的时候,许多小学特别是城市小学门口那些翘首以待的父母亲,成为城市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2]。

二、在学龄期,学校的影响相对一致,同辈群体的影响则相对较大

进入学龄期后,少年儿童除了生活在自己的家庭之外,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成为少年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和主要渠道,学校对少年儿童社会化的影响表现为多侧面、多角度,具体体现在学校的理想信念教育、课程教育、活动安排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按照理想社会的要求去引导与塑造孩子。尽管在社会转型期间学校对少年儿童社会化的影响进一步地弱化。但是大多数学生还是把教师的话作为“圣旨”般来对待,把教师的要求置于父母的要求之上。这充分说明学校对学龄期少年儿童社会化依然保持较强的影响力。不过,学校的教育、环境、活动对于所有少年儿童来说都是高度一致的,并不会为独生子女还是非独生子女划出不同范围,制定不同的标准,因此无论是独生子女还是非独生子女,他们在学校所受到的影响是一致的。

与学校生活紧密相连,少年儿童开始有了自己的同辈伙伴,形成了自己的同辈群体。同辈群体是影响少年儿童社会化的又一个重要因素。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小学到中学,同龄伙伴越来越多,共同参与的活动越来越频繁,交往时间也越来越长,关系越来越密切,同辈群体对少年儿童社会化的影响作用也越来越大。但毕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存在天然差别,对于非独生子女而言,在家庭中除去父母之外,他们还可以与自己年龄相近的兄弟姐妹进行交流,从而相对降低了同辈群体的影响力。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他们没有兄弟姐妹。因此,在家庭中他们只有父母可以交流,而没有同辈人可以交往,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独立性的逐步形成,他们不再满足于两代人之间的交流,此时,他们更加重视同辈伙伴交流的兴趣与快乐。正因为如此,在少年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同辈群体对独生子女的影响比对非独生子女的影响更为强烈,更为深远。

另外,独生子女与同辈群体交往还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一是由于缺少家庭同辈伙伴关系,同辈伙伴的交往活动相对减少。这是因为,在非独生子女家庭中,家庭同辈伙伴间的交往可以不需要经过父母同意,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完成;独生子女没有家庭同辈伙伴,而与外界同辈伙伴交往,特别是同辈伙伴来家中交往需要得到父母亲的同意,这对独生子女与同辈伙伴间的交往造成了限制与阻碍,自然导致同辈伙伴间交往活动的减少。这种情况就使得独生子女较难了解蕴藏在这些活动相关的情感因素,如同情、关心、怜爱与友情等。二是由于在家庭中缺少与同辈群体的交往,独生子女更倾向与探索客观对象,如玩具、动物与植物等。随着探索范围的扩大和活动的进一步深入,独生子女就需要寻求志同道合者,主动开拓自己的交往范围。这种情况又使得独生子女超出了非独生子女所具有的以血缘关系为主的比较封闭的交往关系和交往模式,使得自己与同辈伙伴的交往比非独生子女更具有开放性和全面性特征[3]。

三、在整个成长发育期,社会环境尤其是大众传媒的影响不容忽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文化事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少年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少年儿童与大众传媒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改革开放后的少年儿童,正是伴随着大众传媒事业的发展成长起来的,因此,大众传媒作为少年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其影响也是越来越大。不过,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来说,这种影响还是具有一定的差别。

其一,独生子女接触大众传媒的时间更多,对于非独生子女而言,由于兄弟姐妹的存在,少年儿童在家庭中除了观看大众传媒节目以及和父母进行交流外,还可以与兄弟姐妹进行交流与游戏,业余生活比较丰富,特别是与兄弟姐妹之间的交流与游戏,更符合少年儿童爱玩好动的天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观看大众传媒节目的需要。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在家庭中,他们被大人所包围,除了与父母进行交流以外,消磨时间最好的选择就是观看大众传媒提供的各种节目与信息。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独立性的逐步形成,独生子女与父母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少和越来越难。有一些调查统计表明,独生子女观看大众传媒的时间要比非独生子女多出20%―50%[4]。

其二,独生子女接触的大众传媒形式更多更新,在非独生子女家庭,由于子女众多,负担较重,一般情况下,家庭物质条件相对偏差,父母亲的文化水平相对偏低,对大众传媒手段与工具以及对先进的大众传媒形式的了解相对落后,这对少年儿童跟上大众传媒的变化与发展,接触更多更新的大众传媒形式,造成客观上的限制。而在独生子女家庭,由于子女少,负担相对较轻,较之非独生子女家庭,物质条件优越,父母亲的文化水平相对较高,对大众传媒手段与工具的认识与了解相对先进。例如电脑普及率和上网率独生子女家庭就相对高于非独生子女家庭。这种差异性,使得独生子女能够有条件接触到更多更新的大众传媒方式,特别是电子邮件与因特网。因此,大众传媒对独生子女的影响相对大于非独生子女。

其三,独生子女对大众传媒的依赖性更强。作为一个孤独的“小皇帝”,没有兄弟姐妹的陪伴,独生子女只好更多地依赖于大众传媒,把大众传媒中的许多形象作为自己的伙伴。从幼儿时期的“机器猫”和“葫芦娃”,到少年时期的“孙悟空”和“足球小子”,与之同喜,与之同忧,使得大众传媒已经成为独生子女不可缺少的伙伴。因此,较之非独生子女而言,独生子女对大众传媒的依赖性更为强烈和明显。

改革开放以来,在不同年代不同特色的大众传媒影响下,80年代与90年代的少年儿童形成各自不同的整体特征,这种不同年代的少年儿童整体特征,曾经一度被许多专家学者认为是独生子女独有的特点,从而被认为是这一代少年儿童区别于其他年代少年儿童的整体特征。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更为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于大众传媒对独生子女的影响要比对非独生子女更为重要,更为突出。

参考文献:

[1]冯笑天.独生子女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及其结果.青年研究,1997年第八期.

[2]彭晓辉.关于独生子女社会化问题的思考.思想政治研究,山东社会科学.

第3篇:少子化的影响范文

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大脑发生变化?下面是美国科学家将现代成长发育期的孩子与50年前的情况作对比之后的发现。

面对屏幕的时间增加

现代的孩子更长时间地坐在屏幕前玩电脑、打游戏,或者是看电视。这是否会给视力、压力的程度、额叶以及学习带来负面的影响呢?有人认为这种情况会导致话语交流缺失、社交能力恶化、驾驶技术下降,还可能导致注意力不能长时间保持,这将会给大脑带来长远的影响。许多中学生采用网上课堂的学习形式,有别于传统的课堂听讲、户外活动和实践作业,这种学习方式可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大脑。那么,网上授课和实地的课堂教学有何区别,对人的神经系统又有何影响呢?孩子们面临的情况是什么,他们又将错过什么?我们仅仅知道存在变化,至于变化有无害处,我们还不甚了解。

家庭的差异

这点可能会给大脑造成长远的影响。对目前一代人的调查结果显示,直至学前还被送去托儿所照看的孩子,比例占25%到80%。那么,三个月、半岁或者两三岁之后把孩子送到托儿所能对他们造成什么影响呢?很显然,这是在环境因素方面与前几代人相比存在的变化。早期的证据引自美国少年儿童研究所和人类发展研究会,调查结果表明,在托儿所条件优越、孩子待在同一场所的时间减少或者家长充分关爱的情况下,孩子会具有更好的认知和情感机制的发展。研究还表明,托儿所的看护对孩子的影响是有差异的,这一点在照看得好或照看得不好的例子中反映得尤其明显。我们知道,在成长发育阶段,大脑是极其敏感的,证据显示,一个孩子在日托所待的时间越长,他的行为就越容易出现问题。

生活的优越

与以往任何时代人相比,现代人的大脑在这一点上所受的影响都更大。我们已经为孩

子们做好了太多的事,这使得孩子很少能体会到满足感,耐心不足,不适应简单的生活方式。拥有更多并不总是好事,对此终归是要付出代价的。这将会给人脑造成长远的影响。我们知道,对于延迟人的满足感的功能来说,大脑前叶一方面源于自身的发育,另一方面则是后天通过阅历的增长而习得并加强的。在急剧变化的现代社会,孩子不经过舒缓的棋类游戏、猜谜、阅读以及其他培养耐性的锻炼,如何才能获得此种能力呢?

家庭的缩小

这是否意味着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疏远呢?

现在的孩子和父母待在一起的时间更少了,没有兄弟姐妹的陪伴,只有更大面积的房子。孩子们都有了自己的房间,而不再是和兄弟姐妹共处一室,这可能在社交和行为举止方面对人脑造成长远的影响。

饮食的变化

现代的孩子接受母乳喂养的越来越少,人工喂养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这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免疫系统。孩子们吃的东西尽是些方便快捷但富含添加剂、没有营养的垃圾食品。这也会对其大脑造成长远的影响。

压力的增大

很多人都认为现代的孩子成长的环境压力更大了,节奏太快,几乎不给人喘息的机会。这就意味着空闲和娱乐的机会更少了,可能会给大脑带来长远的影响。人体对压力的反射系统可能会失调,而为压力所迫,人会变得消极,其中孩子将成为社会上压力疾患比例最大的人群。

产前的毒物侵蚀

现代的孩子更可能会在出生之前就受到药物的侵蚀,产后受吸烟人群毒害的几率也更高了,而且出现了更多种类的药物。母亲的压力比以往也更大了。所有这些因素都可能会对人脑造成长远的影响。

操场上玩耍的时间减少

孩子们在操场上玩诸如滑梯、跳绳、单杠、旋转木马、跷跷板和攀援架的兴趣消减了,这将减少他们在儿童时期锻炼自己转、摇、扭和滚动的能力的机会,而这些活动有益于孩子感觉系统的发育。因此,这方面对大脑造成的影响也会是长远的。

更多有毒物质的威胁

地球被污染得越来越严重,人类受铅、烟雾、螨虫、霉菌和过敏物质的威胁也越来越大,其中各项威胁的损害都显而易见。近期调查数据估计,美国每年仅因过敏反应耽误上学的人数就高达150万。这将影响学业,并可能对大脑造成影响。

同时,给孩子接种疫苗也存在问题。当然许多疫苗完全有益于人体的健康,然而,直至

今日仍在使用水银或者抗菌消毒液作为疫苗的防腐剂,这可能会削弱人体的免疫系统。

暴力的影响

现代的孩子更多地接触到暴力,粗俗、猥亵的语言以及总体上对高尚的社会人文的不尊

重,这将给大脑带来长远的影响,表现在对压力的反射失常,更容易导致人变得无礼,甚至暴躁。

以上所列举的外在因素将对大脑可能造成危害。其中有没有哪一项会给大脑带来持续性的改变呢?事实上,每一要素都有造成持续变化的潜在可能性。当然,当多种因素综合在一

第4篇:少子化的影响范文

无论从个体层面还是社会层面来说,青少年健康行为的发展都非常关键与重要。然而,由于受众多因素影响,青少年在自我发展中可能或多或少地出现诸如焦虑、抑郁、退缩、暴力等问题行为。与儿童期相比,青少年早期外化问题行为增加趋势更为明显。尽管影响青少年行为发展的因素较为复杂,但Heckman&Kautz认为,应重视父母激励、依恋等品质在子女成长中的价值,因为家庭对孩子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为减少问题行为,促进青少年健康行为及社会发展,对其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本文设想从以下方面加以论述:首先,现有研究关注家庭对子女成长与行为发展的影响,不管着眼于亲子关系、教养方式、依恋方式还是监控方式,只是家庭投资的某一方面。因此,有必要将亲资作为影响人行为的因素引入青少年问题行为研究中。其次,亲资作为人类进化中的典型任务,在家庭投资中无处不在。但由于投资的不确定性,亲资决策也存在风险。再次,人类决策受到其生命史历程的影响。童年经历、贫穷影响个体成长中不同生命事件的发生与发展,这对亲资过程及结果同样产生影响。

问题行为概述    

一般而言,问题行为是对社会化过程中个体行为偏离社会准则或规范的一种表述。其广义认为,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行为偏离常态标准,影响了个体人格和身心健康;狭义则认为,个体因为无法适应多变的环境,可能形成生理或心理障碍。Achenbach将问题行为分为内化问题行为与外化问题行为。其中,内化问题行为(如焦虑、抑郁等)是指个体身上产生的苦恼或不幸;外化问题行为(如侵犯、行为不良等)是指在周围环境中产生的不安、冲突等。    

当然,青少年问题行为的产生,不仅受到早期生理、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也受到自身所处生态系统的影响。生态系统理论家Bronfenhrenner认为,青少年发展是其所处环境系统交互作用的结果,最大微系统是同伴和家庭。亲子关系作为家庭系统中最重要的环节,被视为影响青少年行为发展的中心因素。 Trudeau认为,青少年问题行为及负面效应可通过父母积极的教养方式得以缓冲。父母利用有效监控方式可以规范青少年行为及减少问题行为;相反,如果父母监控不得法,则可能使子女问题行为增加。而长期家访项目实践证实,亲资能带给孩子积极效应,如减少问题行为发生和刑事犯罪、较少依靠社会救济、增加就业及提升健康状况等。

亲资理论背景:进化心理学视野    

(一)亲资概述    

作为人类进化中普遍存在的典型任务,亲资受到不同理论框架的关注,其中以经济学理论和进化心理学最具代表性。Trivers认为,亲资是父母为增加其后代的生存机会和繁殖能力而进行的任何投资,以牺牲父母在其他子女身上的投资能力为代价,将经济学理论引入亲资过程,聚焦于投资决策中的合理性。经济学理论聚焦投资模式在当下最优化产出,并未重视父母对不同性格孩子在投资上的差异性,相比之下,进化理论重视父母有差别关怀,即孩子所代表价值不同,父母对其时间和资源投资也不同,聚焦于最优化父母长期繁殖的成功性。因此,从进化论观点出发,父母可能选择最大潜能达到成年及对成功繁殖的子女进行投资,从而提高亲代繁殖成功率。    

当然,投资作为一种资源分配方式,其预期效应是弥补投资代价,获得高利润。但由于代价弥补和获益的不确定性,投资风险会影响决策,因此,要对投资项目进行完整分析再做投资决策。Hlouskova等人认为,家庭不仅决策储存多少,还决策如何将储蓄分配在不同类型财产中使用,而决策意味着风险和不确定性结果。因此,亲资行为也属于风险决策。然而,要阐明亲资在青少年问题行为中的作用,首先要弄清其理论渊源,即亲资为何能在青少年行为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基于进化心理学观点,风险敏感理论和生命史理论为亲资解释青少年问题行为提供独特视角。    

(二)风险敏感理论    

风险敏感理论源于进化心理学中的觅食偏好研究。Caraco等人认为,人们的动机影响决策行为,而需要驱动决策行为。需要既可能是人们的目标,也可能是底线。Mishra & Fiddick认为,当二者冲突时人们会优先考虑底线。而当个体状态与需要状态存在差距时,便会产生冒险行为。一般情况下,当人们选择低风险、相对安全选项,但又不能满足自身需要时,会选择有一定机会、高风险选项来满足自身需要。Stephens & Kreh、认为,决策者把决策看作是不确定生存环境中寻求觅食回报的行为反应,目的是提高繁殖成功率和适应能力。因此,从进化论观点出发,风险决策行为不一定满足效用最大化,而是规避不能满足自身需要的结果,而后者似乎对解释亲资行为更有说服力。    

有研究证实,当个体处于负性情绪、经济不平等、社区暴力等不利环境下,又无法满足个人需要时,会寻求高风险或更容易产生风险的行为此外,不同于其他风险决策理论,风险敏感理论认为,不利情境中的风险行为也可能是一种适应行为,可以帮助个体摆脱不利状态,即风险行为有可能对个体产生有利的结果。因此,亲资风险决策并非是盲目的,虽不能满足效用最大化,却是为适应当下环境做出的最好选择。    

(三)生命史理论    

作为进化心理学的代表性理论之一,生命史理论认为,生命进化过程是将资源用于人类生存和繁殖任务之中,由于资源以及获取资源的能力有限,而利用资源的项目多,人类面临一个资源权衡的问题。因此,不管着眼于生存还是繁殖、近期还是远期发展,亲资同样涉及资源分配与权衡的问题。    

第5篇:少子化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子女需求;家庭因素;现代化经济环境及人口迁移和城市化度

社会经济的增长,常常受到总供给方面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劳动、资本和土地及其它自然资源。由于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可以被视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资本,它不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增加,所以人口劳动力资本常常被看作是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社会文化环境的氛围直接影响着育龄人群的生育观念和对子女的需求。家庭因素、现代化经济环境及人口迁移和城市化度都是影响子女需求多少的因素,由需求而导致人口总量的变动,又关系到未来人口劳动力的供给。因此这是一个双向影响的过程。

一、 家庭因素对人口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在西方人口经济学中,一般把影响孩子供给与需求的因素分为内在因素和外生因素,所谓内生因素,是指直接影响供给与需求。与孩子的生育、抚养本身有关的变量,而所谓外生因素,则是指间接影响孩的供给和需求的社会经济变量。在自然生育率一定的条件下,婴儿的增加和儿童存活预期的延长可能增长加孩子的潜在总供给,同样,孩子的潜在供给直接随着生育率的变动而变化。我国自1979年以来实行的是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的生育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生育期的独生子女的越来越多,他们都可以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生育二孩。而一个家庭决定是否生育第二个子女,往往受到家庭收入的影响,即从家庭收入低时父母更多地倾向孩子数量的偏好改变为家庭收入增高后父母更多的倾向孩子质量的偏好。家庭收增高后,父母对孩子的选择不是需要更多的孩子,而是需要更高质量的孩子。由于不想影响生活质量,也想培育高质量的孩子,很多家庭放弃生育二孩,人口数量的增长不会出现高峰,劳动力的供给还是一个均衡发展的过程。

二、 现代化经济环境对人口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社会经济的变化对孩子的供给和需求影响并不是直接的,而是要通过若干中间环节才能对孩子的供给和需求产生作用,同时,这种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尤其随着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这种影响更加明显。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三方面:首先,公共卫生和医疗技术的发明。由于公共卫生和医疗条件的改进,提高了妇女的健康水平,使过去一些由于条件不具备,能够医治好影响妇女生殖功能的疾病都能治愈,从而提高妇女的自然生育率,同时,医疗条件的改进,大大降低婴儿死亡率,孩子的供给的潜在增加。其次,教育和公众传播媒介的影响。妇女所受正规教育的程度大小直接决定着对孩子数量需求的大小。随着社会发展,妇女地位不断提高,新的知识女性越来越多的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和经济活动中,从过去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和“养儿防老”的观念中解脱出来,现在“女儿也是传后人”观念深入人心,培养一个高质量的孩子比追求高数量的孩子更为重要。随着正规教育的加强和公众传播媒介的普及,人们会减少对孩子的需求。第三,新商品的出现所产生的影响。现代化过程中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新商品的大量出现,这些可以改变青年夫妇的消费偏好,他们往往更多的把收入用于自身的享乐性消费中,新的电子产品、新的生活方式,都可能占用青年夫妻大量的时间。同时,新的避孕节育产品的产生,更为方便和安全。使得原来部分害怕因为使用避孕药具而引起并发症人群慢慢接受新的避孕方式,从而有助于降低生育率,减少对孩子的需求的愿望。

三、 人口迁移和城镇化进程对人口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交通的便利,人口在不同地域间的迁移和流动更加频繁,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流动人口中年轻人口占绝大多数,其中15至35岁人口占全部流动人口的70%以上,他们中的多数人接受过初中以上教育。年轻的农村夫妻很快的适应了城市生活,与城里人有一样生活习惯和的文明意识。但是城市生活所面临的压力更大,首先表现在住房条件,子女教育,医疗保险等方面,特别是年轻的新婚夫妇,在要高档耐用消费品和要孩子之间,往往要高档耐用消费品偏好比较大。加上城市生活对子女教育投入重视,他们也觉得知识改变命运,要想让自己的孩子真正的变成“城里人”,就得加大教育投资。而由于没有社会保险等保障措施,未来的养老和医疗压力也将加大,孩子的经济成本已经成为人们婚育观念中的一部分。对孩子需求也越来越少。其次城市丰富的文化生活和先进的生活观念,改变了原有的封建思想。以“满足家庭夫妻心理和情感需求”为目的的生育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另外,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一些父母自己在城里打工赚钱,而不能把孩子带在身边。留守儿童成为一个庞大的“制度性孤儿”。许多年轻的父母越来越重视到孩子不在身边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有不利的倾向,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努力带到城镇与自己一同生活,从而降低了再生育孩子的需求。

社会经济条件决定了一个家庭,一对夫妻对子女需求的多少,从而影响未来人口劳动力的供给,虽然我国人口增长率放缓,劳动力的供给增长会放缓,但是随着经济的发达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深入,人口素质不断的提高,同时技术进步、生产要求效率的提高,我国未来劳动力供给减少不会影响到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人口经济学新论 刘家强主编

第6篇:少子化的影响范文

【摘 要 题】聚焦青少年社会热点

【关 键 词】动画/青少年/社会化

【正 文】

世界动画作为一个产业正在飞速发展,它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娱乐、广告、心理治疗科学研究、视觉模拟、环境规划等领域。我国动画产业的起步相对较晚,但动画对青少年的魅力却是有增无减。虽然目前动画片在教育中已经有了相当广泛的运用,但许多人是因为动画片的娱乐性才去接触它的。迪斯尼动画的成功市场运作虽然说明成年人也是动画片的一个主要接受群体,但目前来看,青少年仍然是最大的动画片主动受众。青少年不仅观看电视中的动画片,动画电影、游戏、书刊等图形形式也是他们非常喜爱的,不但接触动画本身,与动画有关的消费娱乐产品也都被接受,它所具有的文化价值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据有关调查,全国现有电视频道2000多个,几乎都有固定时间的少儿动画栏目。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听到家长说自己的孩子放学回家就看动画片,而且定时出现,成了“动画痴”、“动画迷”,不但担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受影响,更大的担心则是孩子对有些动画片中的不良镜头的模仿而影响了孩子的品行。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社会化相当重要的阶段,也是自主性很强的阶段。整个社会化过程与一个人的最终人格形成及社会行为和发展都有密切的联系,通过社会化,人们形成了为其生存环境所认可的社会行为模式,对其生存于其间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各种简单与复杂的刺激能够给予合适、稳定的反应。周晓虹(1997)认为,人的社会化是通过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实现的,社会教化即是广义的教育,是指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机构及其执行者实施社会化的过程,这些机构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团体、大众传播媒介及法庭、监狱等。社会教化同时可以分两大类:系统、正规的教育,如各级学校对学生的教育;非系统、非正规的教育,如社会风俗,群体亚文化、传播媒介对人的影响和教育。后一种社会教化往往是在无形中发生作用的,它对个人的成长、心理的成熟与变化以及行为方式的选择,往往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在这个咨询时代,大众传播媒介对人的观念形成的影响非常大,青少年的学校教育越来越受到传媒观念的干扰。动画片就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与青少年接触,在他们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一、动画片对青少年社会化影响的作用机制

动画这种形式在各种媒体上广泛存在。电视是播放动画的最主要的媒体,几乎每个电视台每天都有动画播出,一些还有专门的动画频道。目前电视播放的动画的特点是篇幅长,几乎都是连续剧。具有固定的时间,播放的收视对象明确定位于青少年,国外动画片多于国内的,其中美日动画片特别多。动画电影也是广泛地被喜欢,许多有影响的动画片,比如《狮子王》、《人猿泰山》、《白雪公主》、《千与千寻》、《花木兰》、《宝莲灯》都是开始以电影的方式进入青少年的视野的。它的特点是故事性强,人物特点明确,文化内涵非常突出。网络也是现在我们面对的一个重要的媒体,许多大的门户网站都有动画(动漫)频道,可以在多种频道观看动画,也可以自己动手创作动画,受到青少年的喜爱。它的特点是新媒体,更适合青少年,更便利,具有更强的个人思想,开放性更强。另外,动画对青少年的影响不仅仅是看动画片本身,还包括动画的附加产品的影响,比如,动画人物的玩具,主题公园等等,像史努比、米老鼠的玩具、迪斯尼动画主题公园等深受青少年的喜爱。这些影响除了具有可以帮助他们间接地接触社会、帮助他们社会化的积极作用外,也会有某些消极影响。那么动画对青少年的影响作用机制到底是什么?

通过青少年自己的了解,将动画片中的社会关系认同为实际社会生活。人的青少年阶段大多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主要起着修正他们的行为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作用,而在对社会的真正生活面貌、掌握社会的技巧上,学生都不能切实体验到。吸引他们注意的动画片就成了他们猜测社会的最好的标本,并通过与他人讨论,明白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品质,什么样的行为是社会及他人所认可的,什么样的人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明白基本的社会因果关系。

认同动画人物,模仿他们的行为。青少年喜欢动画片,不仅仅是因为有意思,好看,有调查表明,34%的被调查的中学生认为自己喜欢的动画人物有些像自己,76%的被调查小学生希望具有自己喜欢的动画人物的某个能力特点。而在言语模仿、动作模仿方面的表现就更常见了(Bandura, 1963, Fabregat & Beltre, 1998)。

动画片所包含的文化的影响。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动画已经形成一种文化,孩子种文化是动画本身以及观看者所共同创造和拥有的。比如,日本动画的风格:人物坚强,强调团队精神,成人化强,视觉刺激大;美国动画注重个人能力、幽默、动画附加的商业性更浓;中国动画简单,强调讲单纯的道理和利他行为。有调查表明,最受中学生欢迎的前五部动画片竟然全是日本动画,青少年接触到的日美动画也是最多的,这表明很可能逐渐使他们接受日美文化,并在潜意识里影响他们的认知特点和学习特点,使其和认知行为具有明显的日美文化性,更重要的是可能看低自己祖国的文化。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忧虑。

二、动画片对青少年社会化影响的具体表现

对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影响。他们的人际交往的特点是兴趣主导性强,交往对象变化大等。共同感兴趣的动画片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而不知道该动画片的人往往会被孤立或嘲笑。所以,动画片对青少年来说提供了共同爱好和话题,增加了他们之间的交往。另一方面,对动画片的理解也给他们提供了人际交往的方法、规则的参考。青少年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在社会环境中潜移默化获得的。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通过自己观察理解人际交往的原则,再将其用在实践中,动画片便成了一个学习的来源。他可以提供人际交往中的基本沟通知识,比如,许多动画片中,活泼、开朗的人总被描述成受大家欢迎的,经常帮助别人的人也会得到大家的赞扬,干坏事的总会受到惩罚等,这些都对人的基本交往原则进行了描述和强化。同时,动画片也会有一些对青少年人际关系形成的不利影响,如对个人努力强调得不足,好人总先要受许多挫折打击最后才有好报等。

对青少年关于人物形象认知及品德形成等方面的影响。这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过于理想化,忽略了现实生活中,人的外貌与一个人的品德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这样一个事实。在动画片中,公主总是美的、善良的,王子总是英俊的、勇敢,坏人总是丑陋的、有阴谋的……对此,青少年特别是儿童可能会形成不恰当的形象认知,使他们只是简单地通过外貌而形成对他人品行的直接判断,这对人的形象认知发展或品德发展是不利的。另一方面,由于许多动画片片中人物的身份与地位、品德总有一致性,比如,王子、公主生来就很富有、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而不交待这些财富和品德的其他正确的获得方式,这容易使青少年产生人的富有和品德决定于家庭出身,从而对家庭形成不恰当的评价等等,这些影响一旦形成,影响将是深远的。另一方面,动画中人物的性别角色分配有一定的规律性,如领导者总是男性或雄性动物,女性或雌性动物总处于辅助地位,这与现实人们对性别的刻板印象一致,有利于儿童认识现实,但在角色职业类型以及对应的角色性格特征培养上会对青少年产生深远的消极影响。

对青少年生活观价值观的影响。在许多动画片中,都强调积极的人生态度,比如《狮子王》,强调生活中只有不怕困难,不要消沉,积极努力,一定会取得成功。这样的动画片对青少年的生活观价值观具有积极的影响;也有些动画片,如《蜡笔小新》,虽然很现实,但以一种不加修饰的方式揭示人的好奇,这只会使观看者产生不恰当的认同感,对习得社会生活的规则、形成他们的生活观价值观具有消极影响。其实在许多经典的动画片中,只是非常刻意地表现其娱乐性,如《tom & jerry》,《米老鼠和唐老鸭》《蜡笔小新》等,对人生的积极品质没有太多的强调,只是让人们在观看到一个倒霉蛋的时候开心快乐。这些容易使青少年养成乐观的性格,但也有可能会影响其积极奋斗的生活观念的形成。

对青少年友情、爱情观的影响。爱情是人类的一个美好的感情,动画片也并没有忽略它,比如《白雪公主》、《美女与野兽》、《灌篮高手》、《怪物史瑞克》、《葫芦兄弟》,甚至《蜡笔小新》、《花木兰》、《tom & jerry》等都以爱情或友情贯穿情节的。在动画片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统一的画面;爱情的女主人总是美丽的,即使将来要变成天鹅的灰姑娘也是美丽的,爱情总是浪漫的,为了爱情可以做许多勇敢的牺牲,结果总是幸福浪漫的;有朋友总是令人向往的,朋友总是在主人公需要的时候出力的,朋友总是忠诚的。这些表现与现实生活有许多相似,但也过于理想化。青少年的爱情观正是在这些影响中形成的,这很容易使他们将来有不恰当的期望和行为。

对青少年言语的影响。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人的语言获得有可能是社会学习的结果,即通过观察模仿他人的说话来获得自己的语言。同时,在思维发展的研究中,非常强调言语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其中的结论之一就是良好的语言能力会有利于思维的发展,言语习惯对思维方式(特点)的影响也是被证实的。所以,在动画片对青少年的影响中,必须注意到他们对一些动画人物言语的观察模仿。青少年是非常容易被环境影响的,特别是当环境刺激是他们感兴趣的时候。有调查显示,对大家共同喜欢的动画片,人物的言语特点会在同辈群体中得到广泛认同和流传,当父辈们不知道时,他们便认为没有共同语言。例如《蜡笔小新》中的小新,当小新从幼儿园放学回家时,总是对他的妈妈说:“妈妈你回来了。”许多青少年看了这个片子后觉得好玩,也模仿起小新的说话风格,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蜡笔小新》这类动画片主人公的行为特性的模仿更需要引导。同时,也要注意青少年长时间观看动画片而缩短了他们的注意力间隔时间,对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产生的限制作用(Postman, 1990)。

三、促进动画片对青少年社会化积极作用的措施

动画片对青少年的社会化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在实际生活中,应该尽可能地控制其产生的消极影响,使动画片的积极作用最大化,并注意其影响的长远效应。

成人的恰当理解。要发挥动画片对青少年的社会化积极作用,家长首先要有正确的态度。家长和孩子在看动画片上的矛盾虽然主要表现在孩子贪恋看动画片而占用了学习时间,但对孩子来说,印象却是家长直接反对他们观看动画片。在当前动画片如此被广泛接受的情况下,家长以及整个社会应该认可青少年喜欢动画片这样一个事实,它是符合青少年的认知习惯的,是有积极意义的。这些积极意义包括:传递社会生活的规则,传递社会中认可的行为和不认可的行为并呈现后果,传递角色行为规范以及训练想象力等,这些都可以使他们间接地认知自己面对的社会,促使其社会化的发展。人的青少年阶段,特别是儿童阶段,对动画片产生认知理解最容易。所以,只有在成人对动画片有了全面的认识,也同时认识到了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做出相应的正确行为。

家长与儿童的及时交流。这包括陪看和相互交流。调查发现,动画片是可以给成人看的,许多家长也都很喜欢看动画片的,那么,家长不妨抽出时间来陪自己的孩子一同观看。在陪看的过程中,伴随着和孩子对动画人物行为的评价交流,既可以防止孩子无限制地观看,又可以及时了解孩子对动画的主题思想的理解。特别是每个动画中都有好人坏人,怎样才是好人,怎样就是坏人,为什么好,为什么坏,及时说明和强化,这对消除动画的消极影响,促使孩子社会化发展更有利。这种交流还会消除动画片带给的另一个消极影响:动画中的社会和现实生活不符这样一个事实。青少年的辨别力是有限的,在调查中,有一半的中学生认为动画片中的生活是与当今社会精神相符合的。家长在这方面就可以对孩子做正确的解释,这种恰当的解释有利于青少年辨别虚构社会与真实社会的区别。

正确引导青少年的兴趣发展。家长在承认自己的孩子喜欢动画片的前提下,同时要注意对孩子的兴趣发展进行正确的引导。青少年的兴趣是比较容易养成和改变的,对某一个事物感兴趣的直接原因是可以从中获得快乐。如果某个孩子对动画片感兴趣,他的兴趣不是制作动画片,也不是学习动画片中自己喜欢的人物,而是看动画片本身,这种兴趣对他们的成长是有不利影响的。因为自制力差,他们有可能会长时间地看电视中播放的动画片,甚至去买动画VCD自己一次看个够,这不利于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的发展。所以,要引导儿童青少年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兴趣,将喜欢看动画片提升到喜欢自己动手制作动画片,喜欢那种充满想象力的空间,喜欢人物的良好行为和风度等方面来。

文化传媒部门要注意引进积极健康的动画片。90%的青少年观看动画片的载体主要是电视。所以要消除动画所具有的消极功能,首先应当从源头上把好关,这包括电视台播放的动画片的质量和播放的时间选择两个方面。在动画片的质量方面,应该选择具有明显积极意义的动画片,特别是国产动画片。目前电视中播放的动画片来自国外的占绝大多数,其中许多动画片中包含暴力、成人内容,或者强调暴力对问题解决的唯一性,这些对青少年社会化很不利。应该选择充满智慧和想象力的、强调人类的理想和优秀文化的好动画,像《海尔兄弟》、《猫和老鼠》、《花木兰》、《白雪公主》等影片,而像《蜡笔小新》之类应该尽量少播放。在播放时间方面,首先不要连续播放太长时间,这会对观看者的生理和生活习惯造成不良影响。其次,不要为了经济利益,选择儿童的吃饭时间播放,可以在双休日多播放一些,其他的时间少播放一些。当然,由于现在动画片的适应人群很广泛,许多国外的动画片的定位是给青年或成年人看的,比如,1999年获得美国动画片收视率第一名的《南方公主》,其四个主要角色满嘴脏话,是以黄色暴力低俗的笑话和讽刺名人来取悦观众的。所以不妨参考电影的分级模式,在播放动画片时,说明该片适合什么年龄的人观看。

在调查中,还有一个事实值得注意,许多青少年观看什么动画片是不加区分的,只要是动画片他就看。这也要求大人的解释和帮助选择。当然,如果在电视播放动画片前后,有主持人对动画片主题作一个讲解,说明大家要学习什么反对什么就更好了。

参考文献

[1] 孙立军主编.《影视动画影片分析》,中国宇航出版社,2003.

[2]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 C. D威肯斯,J. G霍兰兹.《工程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 贺雯、彭聃龄.《儿童电视动画片播放效果的研究》.《应用心理学》.1996.2.

[5] 司徒宁.《走近动画》.《中国美术教育》.2000.4.

[6] 陈秋玲.《组织动画片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学前教育研究》.1998.3.

[7] 郑薏苡.《少年儿童动画片观赏心理的调查研究》.《兰州学刊》.2002.2.

[8] 赵金录.《论我国少儿电视动画片在儿童社会化中的不足》.《电化教育研究》.1999.4.

[9] 韩振华.《青少年社会化与个性化问题探讨》.《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1.3.

[10] 马德峰、胡杰容.《我国青少年社会化研究评析》.《青年研究》.2000.7.

[11] Bandura, A., Ross, D., & Ross, S. A. Imitation of Filmmediated Aggressive Models.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63.66.3~11.

第7篇:少子化的影响范文

【摘 要 题】聚焦青少年社会热点

【关 键 词】动画/青少年/社会化

【正 文】

世界动画作为一个产业正在飞速发展,它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娱乐、广告、心理治疗科学研究、视觉模拟、环境规划等领域。我国动画产业的起步相对较晚,但动画对青少年的魅力却是有增无减。虽然目前动画片在教育中已经有了相当广泛的运用,但许多人是因为动画片的娱乐性才去接触它的。迪斯尼动画的成功市场运作虽然说明成年人也是动画片的一个主要接受群体,但目前来看,青少年仍然是最大的动画片主动受众。青少年不仅观看电视中的动画片,动画电影、游戏、书刊等图形形式也是他们非常喜爱的,不但接触动画本身,与动画有关的消费娱乐产品也都被接受,它所具有的文化价值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据有关调查,全国现有电视频道2000多个,几乎都有固定时间的少儿动画栏目。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听到家长说自己的孩子放学回家就看动画片,而且定时出现,成了“动画痴”、“动画迷”,不但担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受影响,更大的担心则是孩子对有些动画片中的不良镜头的模仿而影响了孩子的品行。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社会化相当重要的阶段,也是自主性很强的阶段。整个社会化过程与一个人的最终人格形成及社会行为和发展都有密切的联系,通过社会化,人们形成了为其生存环境所认可的社会行为模式,对其生存于其间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各种简单与复杂的刺激能够给予合适、稳定的反应。周晓虹(1997)认为,人的社会化是通过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实现的,社会教化即是广义的教育,是指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机构及其执行者实施社会化的过程,这些机构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团体、大众传播媒介及法庭、监狱等。社会教化同时可以分两大类:系统、正规的教育,如各级学校对学生的教育;非系统、非正规的教育,如社会风俗,群体亚文化、传播媒介对人的影响和教育。后一种社会教化往往是在无形中发生作用的,它对个人的成长、心理的成熟与变化以及行为方式的选择,往往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在这个咨询时代,大众传播媒介对人的观念形成的影响非常大,青少年的学校教育越来越受到传媒观念的干扰。动画片就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与青少年接触,在他们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一、动画片对青少年社会化影响的作用机制

动画这种形式在各种媒体上广泛存在。电视是播放动画的最主要的媒体,几乎每个电视台每天都有动画播出,一些还有专门的动画频道。目前电视播放的动画的特点是篇幅长,几乎都是连续剧。具有固定的时间,播放的收视对象明确定位于青少年,国外动画片多于国内的,其中美日动画片特别多。动画电影也是广泛地被喜欢,许多有影响的动画片,比如《狮子王》、《人猿泰山》、《白雪公主》、《千与千寻》、《花木兰》、《宝莲灯》都是开始以电影的方式进入青少年的视野的。它的特点是故事性强,人物特点明确,文化内涵非常突出。网络也是现在我们面对的一个重要的媒体,许多大的门户网站都有动画(动漫)频道,可以在多种频道观看动画,也可以自己动手创作动画,受到青少年的喜爱。它的特点是新媒体,更适合青少年,更便利,具有更强的个人思想,开放性更强。另外,动画对青少年的影响不仅仅是看动画片本身,还包括动画的附加产品的影响,比如,动画人物的玩具,主题公园等等,像史努比、米老鼠的玩具、迪斯尼动画主题公园等深受青少年的喜爱。这些影响除了具有可以帮助他们间接地接触社会、帮助他们社会化的积极作用外,也会有某些消极影响。那么动画对青少年的影响作用机制到底是什么?

通过青少年自己的了解,将动画片中的社会关系认同为实际社会生活。人的青少年阶段大多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主要起着修正他们的行为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作用,而在对社会的真正生活面貌、掌握社会的技巧上,学生都不能切实体验到。吸引他们注意的动画片就成了他们猜测社会的最好的标本,并通过与他人讨论,明白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品质,什么样的行为是社会及他人所认可的,什么样的人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明白基本的社会因果关系。

认同动画人物,模仿他们的行为。青少年喜欢动画片,不仅仅是因为有意思,好看,有调查表明,34%的被调查的中学生认为自己喜欢的动画人物有些像自己,76%的被调查小学生希望具有自己喜欢的动画人物的某个能力特点。而在言语模仿、动作模仿方面的表现就更常见了(bandura, 1963, fabregat & beltre, 1998)。

动画片所包含的文化的影响。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动画已经形成一种文化,孩子种文化是动画本身以及观看者所共同创造和拥有的。比如,日本动画的风格:人物坚强,强调团队精神,成人化强,视觉刺激大;美国动画注重个人能力、幽默、动画附加的商业性更浓;中国动画简单,强调讲单纯的道理和利他行为。有调查表明,最受中学生欢迎的前五部动画片竟然全是日本动画,青少年接触到的日美动画也是最多的,这表明很可能逐渐使他们接受日美文化,并在潜意识里影响他们的认知特点和学习特点,使其和认知行为具有明显的日美文化性,更重要的是可能看低自己祖国的文化。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忧虑。

二、动画片对青少年社会化影响的具体表现

对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影响。他们的人际交往的特点是兴趣主导性强,交往对象变化大等。共同感兴趣的动画片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而不知道该动画片的人往往会被孤立或嘲笑。所以,动画片对青少年来说提供了共同爱好和话题,增加了他们之间的交往。另一方面,对动画片的理解也给他们提供了人际交往的方法、规则的参考。青少年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在社会环境中潜移默化获得的。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通过自己观察理解人际交往的原则,再将其用在实践中,动画片便成了一个学习的来源。他可以提供人际交往中的基本沟通知识,比如,许多动画片中,活泼、开朗的人总被描述成受大家欢迎的,经常帮助别人的人也会得到大家的赞扬,干坏事的总会受到惩罚等,这些都对人的基本交往原则进行了描述和强化。同时,动画片也会有一些对青少年人际关系形成的不利影响,如对个人努力强调得不足,好人总先要受许多挫折打击最后才有好报等。

对青少年关于人物形象认知及品德形成等方面的影响。这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过于理想化,忽略了现实生活中,人的外貌与一个人的品德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这样一个事实。在动画片中,公主总是美的、善良的,王子总是英俊的、勇敢,坏人总是丑陋的、有阴谋的……对此,青少年特别是儿童可能会形成不恰当的形象认知,使他们只是简单地通过外貌而形成对他人品行的直接判断,这对人的形象认知发展或品德发展是不利的。另一方面,由于许多动画片片中人物的身份与地位、品德总有一致性,比如,王子、公主生来就很富有、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而不交待这些财富和品德的其他正确的获得方式,这容易使青少年产生人的富有和品德决定于家庭出身,从而对家庭形成不恰当的评价等等,这些影响一旦形成,影响将是深远的。另一方面,动画中人物的性别角色分配有一定的规律性,如领导者总是男性或雄性动物,女性或雌性动物总处于辅助地位,这与现实人们对性别的刻板印象一致,有利于儿童认识现实,但在角色职业类型以及对应的角色性格特征培养上会对青少年产生深远的消极影响。

对青少年生活观价值观的影响。在许多动画片中,都强调积极的人生态度,比如《狮子王》,强调生活中只有不怕困难,不要消沉,积极努力,一定会取得成功。这样的动画片对青少年的生活观价值观具有积极的影响;也有些动画片,如《蜡笔小新》,虽然很现实,但以一种不加修饰的方式揭示人的好奇,这只会使观看者产生不恰当的认同感,对习得社会生活的规则、形成他们的生活观价值观具有消极影响。其实在许多经典的动画片中,只是非常刻意地表现其娱乐性,如《tom & jerry》,《米老鼠和唐老鸭》《蜡笔小新》等,对人生的积极品质没有太多的强调,只是让人们在观看到一个倒霉蛋的时候开心快乐。这些容易使青少年养成乐观的性格,但也有可能会影响其积极奋斗的生活观念的形成。

对青少年友情、爱情观的影响。爱情是人类的一个美好的感情,动画片也并没有忽略它,比如《白雪公主》、《美女与野兽》、《灌篮高手》、《怪物史瑞克》、《葫芦兄弟》,甚至《蜡笔小新》、《花木兰》、《tom & jerry》等都以爱情或友情贯穿情节的。在动画片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统一的画面;爱情的女主人总是美丽的,即使将来要变成天鹅的灰姑娘也是美丽的,爱情总是浪漫的,为了爱情可以做许多勇敢的牺牲,结果总是幸福浪漫的;有朋友总是令人向往的,朋友总是在主人公需要的时候出力的,朋友总是忠诚的。这些表现与现实生活有许多相似,但也过于理想化。青少年的爱情观正是在这些影响中形成的,这很容易使他们将来有不恰当的期望和行为。 对青少年言语的影响。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人的语言获得有可能是社会学习的结果,即通过观察模仿他人的说话来获得自己的语言。同时,在思维发展的研究中,非常强调言语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其中的结论之一就是良好的语言能力会有利于思维的发展,言语习惯对思维方式(特点)的影响也是被证实的。所以,在动画片对青少年的影响中,必须注意到他们对一些动画人物言语的观察模仿。青少年是非常容易被环境影响的,特别是当环境刺激是他们感兴趣的时候。有调查显示,对大家共同喜欢的动画片,人物的言语特点会在同辈群体中得到广泛认同和流传,当父辈们不知道时,他们便认为没有共同语言。例如《蜡笔小新》中的小新,当小新从幼儿园放学回家时,总是对他的妈妈说:“妈妈你回来了。”许多青少年看了这个片子后觉得好玩,也模仿起小新的说话风格,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蜡笔小新》这类动画片主人公的行为特性的模仿更需要引导。同时,也要注意青少年长时间观看动画片而缩短了他们的注意力间隔时间,对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产生的限制作用(postman, 1990)。

三、促进动画片对青少年社会化积极作用的措施

动画片对青少年的社会化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在实际生活中,应该尽可能地控制其产生的消极影响,使动画片的积极作用最大化,并注意其影响的长远效应。

成人的恰当理解。要发挥动画片对青少年的社会化积极作用,家长首先要有正确的态度。家长和孩子在看动画片上的矛盾虽然主要表现在孩子贪恋看动画片而占用了学习时间,但对孩子来说,印象却是家长直接反对他们观看动画片。在当前动画片如此被广泛接受的情况下,家长以及整个社会应该认可青少年喜欢动画片这样一个事实,它是符合青少年的认知习惯的,是有积极意义的。这些积极意义包括:传递社会生活的规则,传递社会中认可的行为和不认可的行为并呈现后果,传递角色行为规范以及训练想象力等,这些都可以使他们间接地认知自己面对的社会,促使其社会化的发展。人的青少年阶段,特别是儿童阶段,对动画片产生认知理解最容易。所以,只有在成人对动画片有了全面的认识,也同时认识到了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做出相应的正确行为。

家长与儿童的及时交流。这包括陪看和相互交流。调查发现,动画片是可以给成人看的,许多家长也都很喜欢看动画片的,那么,家长不妨抽出时间来陪自己的孩子一同观看。在陪看的过程中,伴随着和孩子对动画人物行为的评价交流,既可以防止孩子无限制地观看,又可以及时了解孩子对动画的主题思想的理解。特别是每个动画中都有好人坏人,怎样才是好人,怎样就是坏人,为什么好,为什么坏,及时说明和强化,这对消除动画的消极影响,促使孩子社会化发展更有利。这种交流还会消除动画片带给的另一个消极影响:动画中的社会和现实生活不符这样一个事实。青少年的辨别力是有限的,在调查中,有一半的中学生认为动画片中的生活是与当今社会精神相符合的。家长在这方面就可以对孩子做正确的解释,这种恰当的解释有利于青少年辨别虚构社会与真实社会的区别。

正确引导青少年的兴趣发展。家长在承认自己的孩子喜欢动画片的前提下,同时要注意对孩子的兴趣发展进行正确的引导。青少年的兴趣是比较容易养成和改变的,对某一个事物感兴趣的直接原因是可以从中获得快乐。如果某个孩子对动画片感兴趣,他的兴趣不是制作动画片,也不是学习动画片中自己喜欢的人物,而是看动画片本身,这种兴趣对他们的成长是有不利影响的。因为自制力差,他们有可能会长时间地看电视中播放的动画片,甚至去买动画vcd自己一次看个够,这不利于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的发展。所以,要引导儿童青少年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兴趣,将喜欢看动画片提升到喜欢自己动手制作动画片,喜欢那种充满想象力的空间,喜欢人物的良好行为和风度等方面来。

文化传媒部门要注意引进积极健康的动画片。90%的青少年观看动画片的载体主要是电视。所以要消除动画所具有的消极功能,首先应当从源头上把好关,这包括电视台播放的动画片的质量和播放的时间选择两个方面。在动画片的质量方面,应该选择具有明显积极意义的动画片,特别是国产动画片。目前电视中播放的动画片来自国外的占绝大多数,其中许多动画片中包含暴力、成人内容,或者强调暴力对问题解决的唯一性,这些对青少年社会化很不利。应该选择充满智慧和想象力的、强调人类的理想和优秀文化的好动画,像《海尔兄弟》、《猫和老鼠》、《花木兰》、《白雪公主》等影片,而像《蜡笔小新》之类应该尽量少播放。在播放时间方面,首先不要连续播放太长时间,这会对观看者的生理和生活习惯造成不良影响。其次,不要为了经济利益,选择儿童的吃饭时间播放,可以在双休日多播放一些,其他的时间少播放一些。当然,由于现在动画片的适应人群很广泛,许多国外的动画片的定位是给青年或成年人看的,比如,1999年获得美国动画片收视率第一名的《南方公主》,其四个主要角色满嘴脏话,是以黄色暴力低俗的笑话和讽刺名人来取悦观众的。所以不妨参考电影的分级模式,在播放动画片时,说明该片适合什么年龄的人观看。

在调查中,还有一个事实值得注意,许多青少年观看什么动画片是不加区分的,只要是动画片他就看。这也要求大人的解释和帮助选择。当然,如果在电视播放动画片前后,有主持人对动画片主题作一个讲解,说明大家要学习什么反对什么就更好了。

【参考文献】

[1] 孙立军主编.《影视动画影片分析》,中国宇航出版社,2003.

[2]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 c. d威肯斯,j. g霍兰兹.《工程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 贺雯、彭聃龄.《儿童电视动画片播放效果的研究》.《应用心理学》.1996.2.

[5] 司徒宁.《走近动画》.《中国美术教育》.2000.4.

[6] 陈秋玲.《组织动画片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学前教育研究》.1998.3.

[7] 郑薏苡.《少年儿童动画片观赏心理的调查研究》.《兰州学刊》.2002.2.

[8] 赵金录.《论我国少儿电视动画片在儿童社会化中的不足》.《电化教育研究》.1999.4.

[9] 韩振华.《青少年社会化与个性化问题探讨》.《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1.3.

[10] 马德峰、胡杰容.《我国青少年社会化研究评析》.《青年研究》.2000.7.

[11] bandura, a., ross, d., & ross, s. a. imitation of filmmediated aggressive models.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63.66.3~11.

第8篇:少子化的影响范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5)05-0116-06

收稿日期:2015-06-2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我国不同省区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调查研究――以云南、内蒙古、吉林为例”(14YJC880097)。

作者简介:杨倩(1984- ),女,山东肥城人,教育学博士,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教育社会学研究。

一、问题缘起

在一个多民族社会,不同族群之间在获取教育机会时可能会受到社会阶层和族群身份等因素的交互影响,同一族群内部也可能因社会阶层位置不同而产生差异。查尔斯(Camille Z. Charles)[1]等人的研究显示,族群之间在家庭背景上的结构性差异导致了学业成绩的族群差异,并且这种差异是通过文化资本、经济资本等的中介作用加以影响的;处于不利地位的少数族群,如非裔美国人、土著印第安人与西班牙裔美国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不如白人,其父母较少谈论大学计划,较少为子女的高中学业做计划,较少送子女去私立高中,并且为子女大学入学的经济准备也不足,这些对子女的高中学业成绩以及进入大学的机会都有不利影响。奥尔(Amy J. Orr)[2]的研究表明,在控制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后,财富对学业成绩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并且财富主要是通过影响子女可接触到的文化资本的多少从而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黑人学生成绩之所以比白人学生要低,是因为其拥有的财富实质上比白人少得多。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族群与阶层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但两者并不总是重合,如奥尔在控制了阶层因素的影响后,发现族群因素对学生学业成就发挥了显著的消极作用,与白人学生相比,黑人学生成绩较低。这说明族群身份是影响人们获取教育机会、取得学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获得教育机会的过程中,一些族群的成员所遭遇的困难是另一些族群的成员所不用面对的。

国内关于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问题的研究基本呈现两种趋势:一是从一般性的理论阐释入手分析少数民族教育的低学业成就问题,如祖力亚提?司马义[3]等人的研究;一是通过实践性的田野调查对某一民族学生的低学业成就表现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如钱民辉[4]、马茜[5]等人的研究。这些研究多是从文化的视角探讨少数民族的学业成就问题,而对少数民族内部的社会阶层分化以及各个少数民族间的社会阶层分化对少数民族学业成就和教育机会的影响关注较少。谢作栩、谭敏曾以少数民族整体为研究对象,揭示了家庭背景、族群因素对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6] [7]。那么,不同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是否存在差异?在同一少数民族内部,不同社会阶层子女的入学机会是否存在差异?各种差异的具体表现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差异?在不同类型高校,不同少数民族各社会阶层子女的入学机会差异是否有所不同?本文利用问卷调查数据、人口普查数据和访谈资料,以云南省五个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为对象,分析各种差异的具体表现及其成因。

二、数据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对边疆多民族聚居的云南省13所高校在读少数民族大学生(共涉及34个少数民族)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7 450份,回收6 115份,回收率达82.1%,有效问卷5 608份,有效率达91.7%。其中彝族、哈尼族、白族、傣族和纳西族的有效样本(共3 511份)分别有1 590份、371份、879份、445份、226份,分别占总有效样本的28.4%、6.6%、15.7%、7.9%、4.0%。该问卷“家庭背景”6个项目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850,说明“家庭背景”的内部一致性较高,具有良好的信度。

本文参照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研究”[8]课题组关于当前中国社会十大阶层划分法调查了学生父母的职业类型,并将十个阶层合并为优势阶层、中间阶层和基础阶层三大阶层类型①。然后根据这三大阶层划分对彝族、哈尼族、白族、傣族和纳西族大学生所处的社会阶层进行统计。这5个少数民族的阶层构成比例来源于《云南省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全省各民族分性别、职业的人口”的推算[9](P1338-1340)。本文在统计了样本中大学生所处社会阶层的构成比例与少数民族人口的阶层构成比例的基础上,采用“辈出率”[10]②这个指标分析不同社会阶层的各个少数民族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差异。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不同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差异

从入学机会的数量上来看,表1分别对所抽样的彝族、哈尼族、白族、傣族、纳西族大学生的分布状况进行了统计,发现上述各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样本占少数民族在校生总样本的比例分别为28.4%、6.6%、15.7%、8.0%、4.0%。辈出率测算结果显示,纳西族、白族、傣族、彝族和哈尼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辈出率分别为1.98、1.54、1.00、0.86、0.62,其中,纳西族和白族的辈出率最高,傣族和彝族次之,哈尼族最低,说明这五个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呈现明显差异,纳西族和白族子女的入学机会最高,傣族和彝族次之,哈尼族最低。

就入学机会的质量而言,表2统计了三类高校中五个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分布状况,结合各个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情况进行辈出率测算,得出了不同少数民族子女就读各类型高校的差异情况:第一,重点本科院校中,纳西族、白族、傣族、彝族、哈尼族的高等教育辈出率分别为1.98、1.67、1.14、0.71、0.43,说明纳西族、白族子女进入重点本科院校的机会最大,傣族、彝族次之,哈尼族最小,呈梯级分布。辈出率的高低差别为4.60倍。第二,一般本科院校中,白族、纳西族、彝族、傣族、哈尼族的高等教育辈出率分别为1.96、1.73、1.08、0.83、0.43,说明白族、纳西族子女进入一般本科院校的机会最大,彝族、傣族次之,哈尼族最小,呈梯级分布。辈出率的高低差别为4.56倍。第三,高职高专院校中,纳西族、哈尼族、彝族、白族、傣族的高等教育辈出率分别为2.23、1.19、0.99、0.90、0.85,说明纳西族子女进入高职高专院校的机会最大,远高于其余四族,呈蒜型分布。辈出率的高低差别为2.62倍。第四,从标准差的测定结果来看,五个少数民族在高职高专院校、一般本科院校、重点本科院校辈出率的标准差分别为0.57、0.63、0.66。这说明在不同类型高校中,五个少数民族的入学机会差异不同。在高职高专院校中,五个少数民族的入学机会差异最小;在一般本科院校中,此差异相对较大;在重点本科院校中,此差异最大。

笔者通过实地访谈和查阅文献资料发现,出现上述差异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少数民族之间在职业结构(阶层)、教育等方面存在的结构性差异。比如纳西族、白族处于较高阶层的人口较多(国家党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的比例分别为1.07%、0.81%,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分别达到了7.49%、5.83%),接受高等教育人口的比例较高(分别为11.47%、7.46%),而哈尼族处于较高阶层的人口较少(国家党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的比例仅有0.40%,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仅为2.58%),接受高等教育人口的比例较低(2.93%)[9](P1338-1340,397-399)。优势阶层往往占有较多的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其子女“不仅从其出身的环境中得到了习惯、训练、能力这些直接为他们学业服务的东西,而且也从那里继承了知识、技术和爱好”[11],所有这些东西都有利于学业的成功。而基础阶层子女所能从家庭继承的有利于其学业成功的资源比较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他们对高等教育机会的获取。父母受教育程度不同,家庭成员中积累并共享的态度经验和性情倾向等家庭的惯习也会有所差异,从而影响父母在子女教育过程中的介入程度、所提供支持的数量和类型以及所营造的子女成长的环境差异,进而作用于子女在受教育过程中的表现和选择,影响子女的学业成就和升学机会。对一个族群而言,其所拥有的优势阶层越多,高学历的成员越多,族群作为一个整体所获得的教育机会也就越多。另一方面,族群文化也影响了少数民族的教育机会。从访谈结果来看,白族和纳西族普遍具有重教兴学的历史传统和观念意识,即使是处于较低阶层家庭的父母也能重视子女学校教育,对子女抱有较高的教育期望,这非常有利于子女克服学校和社会中遭遇的文化语言障碍,克服家庭社会阶层位置较低、经济收入较少、文化背景弱势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积极推动子女获得较多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与白族和纳西族的情形恰好相反,哈尼族由于多聚居于山区和半山区,很多家长倾向于保守的传统思维,缺少吸纳主流文化的意识,往往不重视子女教育,这些都制约了哈尼族子女的高等教育机会获得。处于弱势地位的哈尼族子女受家庭不利因素的制约更大,他们往往较难获得层次更高、质量更好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傣族的情形又不同,傣族多聚居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其支柱产业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的经济收益较高,但大多为粗放型产业,从业人员无需较高学历,仅靠家传技术便可以从事,这促使傣族的高等教育的需求较低;同时,由于傣族深受宗教文化影响,主流文化的发展相对薄弱,大多成员讲求凡事随性,顺其自然,安于现状,影响了傣族父母对教育的态度和教育期望,进而影响傣族子女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

(二)不同少数民族各阶层子女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

1.不同少数民族各阶层子女入学机会总量差异

表3结合不同少数民族各阶层人口的构成比例以及不同少数民族大学生样本的阶层结构,通过测算辈出率来分析不同少数民族各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状况。统计结果显示:第一,无论何种少数民族,其优势阶层辈出率都远高于中间阶层和基础阶层,比如哈尼族优势阶层辈出率为16.50,分别是中间阶层和基础阶层的13.2倍、18.3倍;傣族优势阶层辈出率为18.75,分别是中间阶层和基础阶层的19.95倍、20.16倍,这表明在同一少数民族内部,不同社会阶层子女的入学机会总量存在很大差异,优势阶层子女占有很大优势。第二,从标准差的测定结果来看,傣族、哈尼族、白族、彝族、纳西族三大阶层辈出率的标准差分别为10.29、8.91、5.42、4.17、1.96,说明在入学机会的总量上,不同少数民族各阶层子女的入学机会差异存在很大差别,傣族和哈尼族各阶层子女的入学机会差异最大,白族和彝族次之,纳西族最小。

2.不同少数民族各阶层子女入学机会质量差异

就不同类型高校而言,不同少数民族各阶层子女的入学机会差异状况如表4所示。该表的数据呈现以下几个特征:第一,重点本科院校和一般本科院校中,五个少数民族优势阶层的辈出率均最高,说明这五个少数民族的优势阶层子女进入这两类院校的机会最高。第二,高职高专院校中,彝族、傣族、纳西族、哈尼族仍然是优势阶层辈出率最高,说明这四个少数民族的优势阶层子女进入该类院校的机会最高;而白族基础阶层的辈出率最高,说明白族基础阶层子女进入高职高专院校的机会最高,这可能是由于白族优势社会阶层子女已经逐渐转向追逐具有更高文凭价值、象征更高身份地位文化的本科高校的入学机会,而让渡了部分就读高职高专院校的机会。第三,标准差的测定结果显示,重点本科院校中,哈尼族不同阶层子女的入学机会差异最大,傣族次之,纳西族最小;一般本科院校中,傣族和哈尼族不同阶层子女的入学机会差异最大,彝族次之,纳西族最小;高职高专院校中,哈尼族不同阶层子女的入学机会差异最大,远大于其他四个少数民族。

综上可以发现,一方面,在同一少数民族内部,不同社会阶层子女的入学机会的总量和质量均存在很大差异,优势阶层子女占有很大优势。这显示了少数民族与其他群体一样面临着内部的结构性分层,这种分层结构与社会全体成员的分层体系保持着高度一致,即优势地位群体占据了更多更好的高等教育资源,而那些父母职业地位不高、文化程度较低、家庭经济状况不佳、地处农村地区的少数民族子女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数量与质量都明显不足。另一方面,五个少数民族不同社会阶层子女的入学机会差异不同,哈尼族不同社会阶层子女的入学机会差异最大,纳西族不同社会阶层子女的入学机会差异最小。这主要是由于不同少数民族的内部分层有其自身的特性,如哈尼族内部的社会阶层差异程度更为突出,纳西族内部的社会阶层差异程度较小。

四、主要结论与分析

1. 不同少数民族获得高等教育的数量和质量均存在差异。无论在入学机会的总量上,还是在获取代表较高质量的本科入学机会上,纳西族和白族都占有很强的优势,而傣族、彝族、哈尼族则处于相对不利地位,尤以哈尼族最甚。并且,院校层次越高,这种差异越明显。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少数民族之间在职业结构(阶层)、教育等方面存在结构性差异,另一方面在于族群文化的差异。这二者相互交织地影响着其子女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使不同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差异呈现多样性。

2. 在同一少数民族内部,不同社会阶层子女的入学机会的总量和质量均存在很大差异,优势阶层子女占有很大优势。这显示了少数民族与其他群体一样面临着内部的结构性分层,这种分层结构与社会全体成员的分层体系保持着高度一致,即优势地位群体占据了更多更好的高等教育资源,而那些父母职业地位不高、文化程度较低、家庭经济状况不佳、地处农村地区的少数民族子女在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数量与质量都明显不足。

第9篇:少子化的影响范文

(一)社会文化因素

1.民族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

(1)落后文化的束缚

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农牧区女性的地位很低,女性差不多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伊斯兰教的教规规定:社会是男权主宰的,男人的权利要大得多。在农牧区,男女结婚是按照伊斯兰教的教规举行仪式,结婚、离婚由男人说了算。现在,随着社会进步,这种现状得到改善,但是这种观念仍然影响着一些男性。近年来,一些宗教极端思想极力推崇这种封建极端思想。

(2)轻视女性的传统思想的阻碍

少数民族的传统思想是以男性为主,女性要服从男性。男性养家糊口,女性照顾孩子、做饭、做家务,是传统的角色分工。现代教育强调男女平等,但在现实中,南疆和田、阿克苏地区、喀什、阿图什地区,轻视女性的思想仍然比较严重。

2.传统的封建生育观念影响

农牧区的少数民族家长农牧区少数民族家长认为生男孩才能传宗接代,女孩养大是别人家的,所以女孩得不到重视,家长认为女孩只要读到小学毕业就行了,学那么多知识没有用武之地。

3.女性缺乏独立意识

受社会民族文化观念和家庭教育观念的长期内化的影响,新疆农牧区少数民族的女性缺乏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自信心和独立能力较弱,性格柔弱,依附性强,认为自己的全部责任和重心是家庭,将自己全部奉献给家庭就是自己的命运。在个人的教育、生存问题上往往听从父辈的安排,自己很少拿主意。

4.宗教观念的影响

新疆农牧区的少数民族信奉伊斯兰教,宗教文化是民族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很多家长认为女童到了10岁,就不应该抛头露面,反对孩子接受学校教育。甚至有的家长认为应该像中东地区那样,把男女生分到不同性别的学校学习。

(二)教育的自身因素

1.家庭教育的薄弱

现代教育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部分组成,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文化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受历史传统和经济文化各种条件的限制,在新疆广大农牧区的家庭中,母亲的文化程度较低,既不能给予子女良好的家庭教育,又不能意识到良好的教育对女童、对家庭、对社会的价值。这就使得女童的学习起点低,学习能力不足,难以适应当今激烈的社会竞争。

2.教师不正确的学生观

新疆农牧区学校的少数民族教师主要来自本地,当地的民族文化思想和宗教观念对教师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致使一些女孩想读书的愿望和行为得不到教师的支持,对女童的期望值很低。这种不正确的教师观,对女童是一种歧视,极大地降低了她们学习的愿望和动机。

(三)经济因素的影响

新疆广大农牧区经济条件差,收入有限,导致少数民族家庭中女童受教育的机会减少,同时很多家长认为在封闭落后的地区女童不需要接受太多的教育,只要接受简单的家庭教育,会洗衣、做饭、带孩子就可以了。这样还可以成为家庭里的重要劳动力,为家庭减轻负担。家长错误地认为,女童不上学对家庭来说不仅没有任何的损失,反而能带来经济收益。

(四)少数民族家长汉语水平有限

近年来,随着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工程的开展,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许多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比较落后,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即使有的家长比较支持孩子学习汉语,但孩子缺乏学习汉语的语言环境,这是造成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兴趣不高的主要原因。

二、解决新疆农牧区少数民族家庭教育对女童教育影响的对策

新疆农牧区少数民族家庭对女童教育的影响来自文化、经济、教育等多方面的因素,所以我们应立足于新疆农牧区少数民族的区情和现实状况,变革思想观念,尊重民族文化,在国家、地方加大教育资源投入的同时,挖掘和利用民族地区自身文化资源和优势。

(一)学校积极举办家长学校

提高农牧区少数民族家长综合素质家庭教育观念决定孩子将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程度,所以家长应该积极参加家庭教育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了解孩子的心理发育特点和教育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儿童观、亲子观、评价观等科学的新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孩子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家庭关系,科学、系统地教育好孩子。学校可以举办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掌握理性、关爱、民主的家庭教育方法,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二)完善文化环境

家长应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家教环境,家庭成员间互相尊重,平等相待,使孩子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自由成长。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庭中的一切能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试想父母如果沉溺于宗教,遵守老旧的封建陋习,孩子怎么可能接受现代思想和观念呢?因此,父母要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让自己的品质、言行给孩子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孩子在良好的氛围中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从而树立崇高的理想,形成顽强拼搏、健康向上的良好心理素质。

(三)提高新疆农牧区少数民族教师素质

家庭教育应配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内容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等,它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道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至关重要。夸美纽斯曾说:“假如你不把良好的种子撒在地上,它只会生出罪恶的莠草。”孩子如同一张白纸,正所谓“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教师是农牧区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因素和动力,近年来参加省级、部级培训的教师人数越来越多,有效提升了教师的素质。

(四)拓展女孩接受教育的途径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