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药理学的重要性和意义范文

药理学的重要性和意义精选(九篇)

药理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第1篇:药理学的重要性和意义范文

长期以来,学生普遍反映药理学内容庞杂,难学、难记、易混淆,要学好非常困难,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独立学院生源的共同点之一是学生群体的文化功底相对一本和二本学生弱一些,在系统理论学习水平、知识的理论性、深度与广度等方面与一本、二本学生相比有一定的差距[4]。因此,为了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充分了解本学科的内容,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绪论》的讲解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两个方面,针对药理学绪论部分的讲授谈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1教学内容

绪论的基本内容包括药理学的定义、药理学的研究内容、药理学的发展史及药理学学习方法。除了讲清以上4个问题,药物作为本学科研究对象之一,药物的定义及药物、毒物、食物三者的关系也有必要进行详细讲解,使学生对其有科学、完整、明确的认识;另外,本学科的任务和研究方法也是讲授内容之一,对于医学生来说,本学科任务可以重点介绍药理学在药物相互作用和作用机制方面的意义,引入临床不合理用药的病例,激发学生兴趣,使其充分理解并明确本学科的意义,同时采用学生熟悉的药品说明书,展示学科能够解决的问题,进一步针对专业特点,着重介绍跟学生专业有关的部分。对于研究方法方面的介绍,采用大量实验材料和实验操作的图片,从而使学生了解和重视药理学实验的学习。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在药理学教学中应首要解决的问题[5]。

对药理学各章节的分布及各章中学生可能感兴趣或熟悉的药物也应作一些简单介绍,以使学生对教材有初步认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例如降压药的选择;为什么利尿药作为运动员的禁用药物,该类药物能否用于减肥;感冒药物的处方,各组成部分有何意义;的相关问题;影视剧中关于药物的使用实例;广告词跟药理学有关的内容,这样对教材有了进一步介绍,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的熟悉,又能唤起学生思考活动。只有既尊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既按自己的理解和思路讲授又不完全脱离教材的方法才能取得教与学的双赢。

2教学方法

2.1提出问题师生互动充分调动课堂气氛教师在开篇时可以先提出问题,学生稍作思考并讨论,然后由学生回答。在没有学习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下他们对本学科的理解,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思考能力,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增加师生沟通的机会。课前让学生先预习,上课时进行讨论,使学生从比较和讨论中得到答案,这对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至关重要[6]。对药理学各章节的分布及各章中学生可能感兴趣或使用过的药物也应作一简单介绍,以使学生对教材有初步认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7]。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以“问题”为线索展开教学活动,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获取、探究知识和思考问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

2.2多媒体生动形象用实例说明和讲授医科类独立学院,其培养人才的目标是精通业务、动手操作能力强、医德医风好的的实干型人才。具体说实干的定位就是以教学型为基础,培养的人才以应用型综合性人才为主,确立了这样的定位和培养目标才会有利于学院的发展[4]。

第2篇:药理学的重要性和意义范文

    一、药德的内涵

    药德是药事道德的简称, 是指药学工作者在思想、情操和言行、举止等方面应该自觉遵守的准则[1]。它可以调整服务人员和药学人员之间、药学人员之间、药学人员和整个社会之间的关系,它也是一般社会道德的一部分,是一般社会道德在药学领域的表现。“仁爱济世、清廉守正、精修慎用、勤勉谦和”是我国传统药德的核心内容,也是传统医药价值观的高度提炼。其中,重义轻利、珍爱生命是其医药价值观的核心。在新世纪新阶段,面临新的形式以及新的职业道德规范体系,提出了新的药德教育体系,将药德教育全面渗透专业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效果,确保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

    二、加强药德教育的意义

    合格的药学工作者不仅要精通药学知识以及药学技能,还要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和情操。只有这样,才可承担起治病救人,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重任。药德教育是当今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是促进药学科技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和保证,药德教育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促进学生思想情操的转变和升华

    药理学教学中融入药德教育,使学生深刻理解和领会“大医精诚、励志笃行”校训精神的时代要求和药德、师德的传统内涵和时代精髓,强化价值导向,树立诚信意识、责任意识,自觉养成讲道德、重修养、尚清廉、促和谐的良好风气。

    (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药学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和提升药学工作者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形成和发扬良好的药学道德风尚, 从而促进药学工作者思想、业务素质的提高[2]”。学生时代形成的知识经验和道德素养是以后工作生涯的基础,因此,在学生时代就应该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社会主义的道德品质,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提升医药工作质量

    具备良好医德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一般都能保证药品的质量安全,做到质量第一。药德教育还可以使医药人员提高对自身职业的理解,可以提高他们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热爱,从而在工作中可以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对患者充满爱心、耐心和责任心、义务感,进而时医药工作的整体质量得到提升。

    三、药德教育在药理学课程中渗透的体现

    (一)从绪论教学开始渗透

    绪论作为药理学课程的根基,是课程教学的起始部分,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前“药师”角色意识不强,对“药德”的深刻含义和要求知之甚少。为了增强学生的药德意识,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在讲授药理学课程绪论部分开始,就有意拓充药学人员的职业道德内容,强调药品的特殊性,药品与毒品没有本质的差别,如果剂量过大药品也可转化为毒品,可以伤害人类健康甚至危及人的生命。倡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扎实掌握药理学理论基础和应用技能,培养严谨认真工作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规范自己言行,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健全自己的人格,在实践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境界。

    (二)在合理用药中的渗透

    药物作为战胜病魔的有力武器,随着医药学的迅速发展,药物的更新速度迅猛,药品市场琳琅满目。面对同样的疾病,可选用的药物有数种或更多,而如何选药则既取决于医药人员的专业水平、价值观念、道德良心及对患者情感。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少数医药人员受到经济利益驱动,不顾合理选药原则,不顾患者健康需要和经济承受能力,而肆虐的选用新药贵药。针对目前医药行业存在的不正之风,启发学生换位思考,培养学生“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本精神,强调选药坚持“安全、有效、经济”原则,掌握正确选择药物和给药的方法,避免滥用药物,坚决抵制不正之风,讲良心,重感情,真心实意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三)在药物不良反应中的渗透

    药物是一把双刃剑,若科学用药可减轻患者的痛苦,但若滥用药物则可产生广泛的不良反应。在讲解糖皮质激素、氯霉素等药物时,要求学生全面掌握药物的作用特色,认识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关系,用药时要根据病情的需要,充分考虑药物的不良反应,权衡利弊做出选择。针对老人、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要充分考虑不良反应的危害和后果,避免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四)在实训教学中的渗透

第3篇:药理学的重要性和意义范文

1.提高临床药师专业素质

1.1加强药学基础理论学习,提高专业技能。临床药师的核心工作包括:提供药学信息和建议,提取患者的药物治疗史,监测处方质量,鉴别患者和治疗的危险因素,预防监测和报告药品不良反应,个体药品剂量的调整,咨询和教育患者,评价药品的使用等。这些都是责任性较强的专业,因此,药师要注意知识更新,掌握药理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药物化学等药学知识,系统学习临床药学、临床药理学、药物动力学、临床药物治疗学等临床药学知识,了解学科发展的动态趋势,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提高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

1.2学习临床医学相关知识。临床药师知识面要广,应学习有关医学基础课程,如生理学、病理学、解剖学、检验学、诊断学、儿科学、外科学、内科学等医学知识,例如:参与脑血管药学实践的临床药师更要熟悉脑血管及相关器官的人体解剖学知识,熟悉脑血管各种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熟悉脑电图、颅脑多普勒、脑CT、核磁共振、临床检验的诊断意义,熟悉常用脑血管药物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特点及用药注意事项。

2.发挥临床药师在住院患者全程个体化药物治疗中作的用

2.1患者入院,新入院病人通常会有入院前药物治疗史,详细了解其治疗史对制定住院治疗计划非常重要。临床药师是查询患者药物治疗史的最佳专业人员。这是因为临床药师在药物学方面的知识全面而丰富,对于药物的理化特征、常用方法、作用特点等情况非常熟悉。所以临床药师对新入院病人药疗处方的制定,提供专业帮助以及具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建议。

2.2患者住院:在住院期间,定期回顾其药笺治疗方案应成为临床药师日常服务工作的一部分。其目的在于:确保药物处方安全。药疗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情况包括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以及药物禁忌,应及时提醒治疗组全体成员注意,对住院患者进行药疗咨询和教育也是临床药师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对于增进患者对持续治疗的重要性理解,以及出院后的依从性都有积极意义。尤其要针对那些药疗计划比较复杂或药疗计划发生变化的患者进行辅导,以便充分理解和配合执行治疗计划。

2.3患者出院:为了确保出院患者所需药学信息安全、有效和方便。临床药师在患者住院期间所进行的全部工作,其最终目的也是为患者出院提供准备。临床药师应将药学服务方案准确地刻录在病案和出院手册中,以保证其出院后药学服务的持续性,这一做法对于出院后无人照看的患者尤其重要。

3.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实践的效果和意义

3.1预防和降低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有时极为复杂,需要认真评估做出判断。要充分认识不良反应与用药之间存在的合理性,掌握病人确切的不良反应的临床过程以及病人的基础病理情况,由临床药师运用学科知识综合分析判断,评估因果关系以验证药物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监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证人们用药安全、有效、经济、方便。药师协助临床对不良反应的以及一旦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后及时妥善处置,争取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不良反应症状的严重程序。

第4篇:药理学的重要性和意义范文

【关键词】  胃癌; 中药; 组方原则

cao w, zhao ag. j chin integr med. 2009; 7(1): 18.

    received may 14, 2008; accepted july 22, 2008;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15, 2009.

    indexed/abstracted in and full text linkout at pubmed. journal title in pubmed: zhong xi yi jie he xue bao.

    free full text (html and pdf) is available at .

    forward linking and reference linking via crossref.

    doi: 10.3736/jcim20090101open access

    prescription rule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in treatment of gastric cancer

    wen cao, aiguang zhao

    first department of oncology, longhua hospita1,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0032, china

    abstract: analysis of the nature, tastes, channel distributions and effects of the frequently used herbal medicines in the prescriptions involved in the clinical literatures about treatment of gastric cancer published from 1988 to 2007 was made in the paper. the literatures were categorized into three types: 1) treatment of middle and latestage gastric cancer; 2)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the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after operation; 3)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for enhancing efficacy and reducing toxicity.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herbal medicines in the three literature types were qiinvigorating herbs, such as atractylodes, astragalus, codonopsis, glycyrrhiza and ginseng, etc. the herbal medicines for promoting urination to subside swelling such as tuckahoe and semen coicis, etc were used more frequently than the herbal medicines for regulating qi such as dried orange peel and putchuck, etc, as well as for clearing away heat to remove toxin such as spreading hedyotis herb, herba scutellariae barbatae, yangtao actinidia root, and rhizoma paridis, etc. from another angle,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herbal medicines for the treatment of gatric cancer were those cold, warm and neutral in nature, sweet, bitter and pungent in taste, and distributed to spleen and liver channels.

    keywords: gastric cancer; chinese herbal drugs; fomula composing principles

    胃癌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在各类肿瘤中仍居前位。根治性手术是目前唯一有可能将胃癌治愈的方法,但42.2%的胃癌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1],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机会。化疗作为晚期胃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一定程度上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但目前仍未有突破性进展。中医学以辨证论治为核心,针对胃癌患者出现的不同情况辨证用药,在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抗肿瘤生长、复发及转移和配合化疗增效减毒等方面有一定作用[2,3]。目前中药治疗胃癌的临床文献很多,但却未有文献对其用药规律进行分析。因此本文整理了1988~2007年20年间中医药治疗胃癌的临床文献,旨在探究中药治疗胃癌的用药规律,为临床选方用药提供依据,为胃癌的中医药规范化治疗做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使用清华同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以检索词“胃癌”及二次检索词“中医”或“中药”或“中医药”检索出1988~2007年20年间国内发表的使用中医药治疗胃癌的临床文献。

    1.2  方法

    1.2.1  文献筛选  从检索到的文献中剔除动物实验、经验介绍、理论探讨、综述以及胃癌癌前病变、一种药物治疗多种癌症(包括胃癌)、中成药注射液治疗胃癌、研究样本量少于20例及结果表明无疗效的文献,筛选出样本量大于20例且结果表明有疗效的中药治疗胃癌的临床文献,并将同一作者、同一方名和同一治法的文献合并归一。

    1.2.2  药名统一及药物分类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4]及《中药大辞典》[5],将筛选出的文献中出现的同药异名的中药名统一,如重楼、蚤休、七叶一枝花、草河车统一为重楼;红藤、血藤、大血藤统一为大血藤;莪术、文术、蓬术统一为莪术。药物使用的不同炮制方法不另外独立,如炒麦芽、焦麦芽统归于麦芽;法半夏、姜半夏统归于半夏。参照《中药学》[6],将文献中出现的中药按其功效分类。

    1.2.3  中药类别分析  统计不同功效的药物类别在文献所有药方中的使用频次,对使用频次居前的10类药进行分析。

    1.2.4  单味药频次分析  统计临床文献中出现的单味药在所有药方中的使用频次,列出使用频次较高的单药。

    1.2.5  中药性味归经分析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4]及《中药大辞典》[5]列出临床文献中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的性味归经,对其进行分析。

    1.2.6  不同阶段的中药类别分析  按治疗不同阶段将文献分为单纯使用中药治疗中晚期胃癌、中药防治术后复发转移以及中药配合化疗增效减毒3类,分别统计3类文献中出现的药物类别及使用频次,对使用频次居前的10类药进行分析。

    1.2.7  统计学方法  使用配对计数资料的mcnemar检验对胃癌治疗使用频次居前的10类药及3类文献中使用频次居前的10类药进行两两比较的统计分析。使用配对计数资料的mcnemar检验、多构成比比较的χ2检验及χ2分割对使用频次较高的单药的性味归经进行统计分析。以上处理均运用spss 12.0软件完成。

    2  结  果

    经过检索,得到文献共3 788篇,依照文献筛选方法,筛选出符合要求的临床文献共248篇,涉及350首方,39类药。统一药名后,得到中药共278味。按治疗不同阶段将248篇文章分为3类,其中,单纯使用中药治疗中晚期胃癌的文献87篇,涉及119首方,38类药;中药防治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文献23篇,涉及23首方,26类药;中药配合化疗增效减毒的文献138篇,涉及208首方,35类药。

    2.1  中药类别分析  胃癌治疗的临床文献共涉及350首方,39类药,按使用次数和频率高低排序,前10类药见表1。

    为明确此10类药的使用频率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对其进行两两比较。补气药、利水消肿药分别与其他各类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理气药与清热解毒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各类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热解毒药与其他各类药(除理气药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单味药频次分析  按使用次数及频率高低排序,在治疗胃癌的350首方、278味中药中,排前26位的中药见表3。

    表1  前10类药的使用次数及频率表2  前10类药使用频率的两两比较 配对计数资料的mcnemar检验(σ=0.05) 表3  常用26味药的使用次数及频率

    2.3  中药性味归经分析

    2.3.1  中药药性分析  常用治疗胃癌的26味药药性出现次数及构成比见表4。

    为明确各药性的构成比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对温、寒、平、凉四性的构成比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温性药物与寒、平性药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08);温性药物与凉性药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而寒性药物与平、凉性药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08)。见表5。

    表4  常用26味药的药性出现次数及构成比 表5  常用26味药药性构成比的两两比较多构成比的χ2分割(σ=0.05,则σ'=σ/c24≈0.008)

    2.3.2  中药药味分析  常用治疗胃癌的26味药药味出现次数及频率见表6。

    为明确各药味的出现频率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对其进行两两比较。甘味与苦、辛味药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甘、苦味分别与淡、酸味药物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辛味与淡、酸味药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

    2.3.3  中药归经分析  常用治疗胃癌的26味药归经出现次数及频率见表8。

    表6  常用26味药的药味出现次数及频率 表7  常用26味药药味出现频率的两两比较配对计数资料的mcnemar检验(σ=0.05)

    表8  常用26味药的归经出现次数及频率为明确各归经的出现频率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对其进行两两比较。归脾经的药物与归肝经的药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归其他经的药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归肝经的药物与归脾、肺、胃、心经的药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归其他经的药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9。

    2.4  不同阶段的中药类别分析

    2.4.1  单纯使用中药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中药类别分析  单纯使用中药治疗中晚期胃癌的文献共涉及119首方,38类药,按使用次数和频率高低排序,前10类药见表10。

    为明确此10类药的使用频率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对其进行两两比较。单纯使用中药治疗中晚期胃癌,补气药与其他类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水消肿药与理气药、清热解毒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类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理气药与利水消肿药、清热解毒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类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热解毒药与利水消肿药、理气药、补血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类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1。 表9  常用26味药归经出现频率的两两比较 配对计数资料的mcnemar检验 表10  单纯使用中药治疗中晚期胃癌前10类药的使用次数及频率表11  单纯使用中药治疗中晚期胃癌前10类药使用频率的两两比较  配对计数资料的mcnemar检验(σ=0.05)

    2.4.2  中药防治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中药类别分析  中药防治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文献共涉及23首方,26类药,按使用次数和频率高低排序,前10类药见表12。

    为明确此10类药的使用频率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对其进行两两比较。补气药与利水消肿药、清热解毒药、理气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类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水消肿药与补气药、清热解毒药、理气药、补血药、熄风止痉药、化瘀止血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类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热解毒药与补气药、利水消肿药、理气药、补血药、熄风止痉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类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理气药与补气药、利水消肿药、清热解毒药、补血药、熄风止痉药、补阴药、化瘀止血药、清热凉血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温化寒痰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3。

    2.4.3  中药配合化疗增效减毒的中药类别分析  中药配合化疗增效减毒的文献共涉及208首方,35类药,按使用次数和频率高低排序,前10类药见表14。

    为明确此10类药的使用频率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对其进行两两比较。在配合化疗增效减毒的常用10类药中,补气药与其他类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水消肿药与理气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类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理气药分别与清热解毒药、利水消肿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类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5。表12  中药防治胃癌术后复发转移前10类药的使用次数及频率 表13  中药防治胃癌术后复发转移前10类药使用频率的两两比较 配对计数资料的mcnemar检验(σ=0.05) 表14  中药配合化疗增效减毒前10类药的使用次数及频率表15  中药配合化疗增效减毒前10类药使用频率的两两比较配对计数资料的mcnemar检验(σ=0.05)

    3  讨  论

    3.1  治疗胃癌的中药类别分析  对350首方39类药的统计分析表明,治疗胃癌最常用的药物为补气药,次常用为利水消肿药、理气药和清热解毒药,较常用的有补血药、温化寒痰药、补阴药、活血止痛药、破血消癥药和消食药。这与胃癌益气健脾、清热解毒、理气散结的治则基本相符,亦与胃癌临床常见的证型基本相符。陶丽等[7]对1 266例胃癌的分析表明,构成比位于前6位的依次为脾虚型(26.0%)、瘀毒内阻型(20.8%)、肝胃不和型(13.9%)、气血双亏型(11.5%)、胃热伤阴型(11.0%)和痰湿凝滞型(8.1%)。许玲等[8]总结了1 805例胃癌患者的辨证分型,处于前4位的分别是脾胃虚寒型(23.4%)、瘀毒内阻型(19.0%)、胃热伤阴型(16.1%)及肝胃不和型(15.1%)。本研究表明用于治疗胃癌的中药以补气药出现频率最高且与其他常见药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符合古代及现代医家“正气虚损为胃癌发生主要病机”的观点。《景岳全书》曰:“凡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医宗必读》:“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居也。”邱佳信认为脾虚在胃癌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脾虚可致痰湿内留,郁结化热,热毒内灼,伤阴耗气,为瘀成结,因此提出“消化道恶性肿瘤邪实是其客观存在,而脾虚则贯穿疾病的始终,治瘤应从健脾着手”的基本观点[9,10]。赵爱光等[11]对95例胃癌癌前状态、10例早期胃癌、49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主要脾虚症状进行半定量计分,研究脾虚与胃癌发生、发展各主要阶段病变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脾虚与胃癌发生、发展各阶段病变之间呈等级正相关,提示脾虚是胃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此外,利水消肿药、理气药、清热解毒药出现的频率也很高,与其他类别的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在脾胃虚弱的基础上,由于饮食、情志等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肝气横逆犯胃,气机不畅,瘀毒内阻,水液内停,久而生热的病理改变,这一本虚标实而复又伤正的恶性循环,形成了病情的反复迁延,导致病势缠绵。因此,治疗胃癌,在扶正的基础上须配合祛邪,做到标本兼顾、虚实同治。

    3.2  治疗胃癌的单味药频次分析  对治疗胃癌最常用的26味药的统计分析表明,治疗胃癌常用的补气药有白术、黄芪、党参、甘草、人参等;利水消肿药有茯苓、薏苡仁等;理气药有陈皮、木香等;清热解毒药有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藤梨根、重楼等;补血药有当归、白芍、熟地黄等;温化寒痰药有半夏等;补阴药有麦冬、枸杞等;活血止痛药有川芎、延胡索、五灵脂等;破血消癥药有莪术等;消食药有麦芽、鸡内金等。可见,胃癌治疗多在四君子汤、四物汤、二陈汤、平胃散、失笑散等中药复方上化裁。

    3.3  治疗胃癌的中药性味归经分析  对治疗胃癌最常用的26味药性味归经分析表明,甘、苦、辛味药物最常用;温、寒、平性药物最常用;归脾、肝经的药物最常用。甘“能补、能缓、能和”,具有补益、和中、缓急止痛的作用;苦“能泄、能燥、能坚”,有破血消癥的作用;辛,能散能行,具有行气、行血的作用[6]。甘温益气,苦寒清热,辛温行气行血,常用药物的性味也相对反映了胃癌益气健脾、清热解毒、理气散结的治则。胃癌常用药物以归脾、肝经者出现频率较高,因为脾虚贯穿胃癌始终,因此在治疗中有意识地选用一些入脾经的药物以益气健脾,能够起到引药归经,提高疗效的作用。又由于脏腑经络在生理上互相联系,在病理上互相影响,因此,在临床用药时并不单纯使用某一经的药物,而是配合其他经的药物共同治疗。因土虚易致木乘,导致脾土更虚,所以治疗胃癌在使用归脾经的药物健脾的同时加用归肝经的药物疏肝,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3.4  治疗胃癌不同阶段的中药类别分析  对治疗胃癌不同阶段的中药类别分析表明,不论是单纯使用中药治疗中晚期胃癌,还是中药防治术后复发转移,抑或是中药配合化疗增效减毒,均以补气药、利水消肿药、理气药及清热解毒药的使用频率为高。单纯使用中药治疗中晚期胃癌,破血消癥药、活血止痛药的使用率较高,可见对单纯使用中药治疗中晚期胃癌而言,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作为直接祛邪的手段而成为主要的治法之一;中药防治术后复发转移,补气药、利水消肿药、理气药和清热解毒药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中药防治胃癌复发转移应当攻补兼施,攻补并重;中药配合化疗增效减毒,补气药分别与利水消肿药、理气药和清热解毒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补血、补阴、补阳药的使用率较高。从中医角度而言,化疗作为一种祛邪疗法,在强烈祛邪的同时伤及正气,久则耗伤阴血,损及阳气,而导致气血两虚,气阴两伤,气虚阳衰,所以在化疗的同时配合中药应攻补兼施,以补为主,加强扶正药物的使用,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增强抗癌能力。

    胃癌为本虚标实之病,其治疗多扶正与祛邪并用,使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治疗以白术、黄芪、党参、甘草、人参等补气药为主,常配合茯苓、薏苡仁等利水消肿药,陈皮、木香等理气药及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藤梨根、重楼等清热解毒药。温、寒、平性药物,甘、苦、辛味药物及归脾、肝经的药物在胃癌治疗中较常用。不论是单纯使用中药治疗中晚期胃癌,还是中药防治术后复发转移,抑或是中药配合化疗增效减毒,均以补气药、利水消肿药、理气药及清热解毒药为常用。

【参考文献】

  1 zhang tz, xu gw. oncology (medium volume). 2nd ed. tianjing: tianjing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ublishers. 1998: 1421. chinese.

张天泽, 徐光炜. 肿瘤学 (中册). 第2版. 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1421.

2 yang jk, zheng j, shen kp, han yy, guy, zhu yj, zhou h, zhao ag, zhao hl, yang jz. clinical study on postoperative metastasis prevention of progressive stage of gastric cancer by weichang'an. zhongguo zhong xi yi jie he za zhi. 2003; 23(8): 580582. 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

杨金坤, 郑坚, 沈克平, 韩颖盈, 顾缨, 朱莹杰, 周浩, 赵爱光, 赵海磊, 杨金祖. 中药胃肠安防治进展期胃癌术后转移的临床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3; 23(8): 580582.

3 zhang ys, zhu lf, weng xs.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reatment of gastric cancer with zhijing granules: a report of 148 cases. j chin integr med. 2006; 4(3): 315317. chinese.

张亚声, 朱莉菲, 翁雪松. 至精颗粒治疗胃癌148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6; 4(3): 315317.

4 chinese pharmacopoeia commission. the pharmacopoeia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05 ed. beijing: chemical industry press. 2005. chinese.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05年版).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5 nan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ctionary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2nd ed. shanghai: shanghai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ublishers. 2006. chinese.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药大辞典. 第2版.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6 gao xm. traditional chinese materia medica. 2nd ed. beijing: china p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02. chinese.

高学敏. 中药学. 第2版.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2.

7 tao l, yang jk. analysis on the literature about th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gastric cancer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ong yi yao xue kan. 2006; 24(4): 684686. chinese.

第5篇:药理学的重要性和意义范文

同一种药物,同一剂量,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服用,其疗效和毒性可能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所以人们用药必须考虑合理的给药时间,这在医学上又称“时间药理学”。时间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和生物周期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时间药理学研究表明,机体内药物浓度的动态变化和机体的反应性往往受到机体节律性的影响,只有在认识昼夜节律性的前提下来设计给药方案,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疗效,并使不良反应减少到最小。时间药理学包括时间药物动力学和时间药效学,在临床用药中应用这些原理制定最佳给药方案,以及进行药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时间药物动力学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中也具有时辰节律性。通过时间药物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有一些代谢酶的活性具有时间节律性,如啮齿动物肝药酶峰相大约在午夜2:00,而午后14:00活性最低。同时时间对药物的排泄(尿、粪、汗和唾液等)也有显著的昼夜节律,如酒在下午至晚上(14:00~20:00)在体内的代谢和血清廓清率、肾小球滤过率、尿排出量最高[1]。近年来对中药的有效成分也进行了一些时间药物动力学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应用现代酶学实验方法观察了鼠肝微粒体药物代谢酶的三项指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结果表明:细胞色素P450总量、NADPH细胞色素C还原酶和二甲基亚硝胺脱甲基酶三项指标均具有昼夜节律性变化。这一结果对探讨中医学择时用药原则有一定意义。择时用药即选择药物最佳作用时间,从而达到临床效果的时间治疗学方法[2]。在自然光照条件下研究青藤有效成分对大鼠的药动学,于卯时(7:00)和酉时(19:00)给予相同剂量青藤碱,结果表明:卯时给药血浆及脑中青藤碱浓度明显高于酉时(P

2时间药效学

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不仅取决于药物的性质、给药剂量和时间,也取决于靶器官、靶组织的敏感性及状态。现已证明,许多靶组织、器官对药物的敏感性具有昼夜节律依赖性[4],造成时间药效学呈时间依赖性。在研究大承气汤对小鼠泻下作用的时间差异时,应用粪便色点测定法观察正常小鼠排便的昼夜变化及择时应用大承气汤对小鼠泻下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小鼠排便存在着明显的昼夜节律,且在酉(18:00)、子(24:00)、卯(6:00)、午(12:00)四个时辰分别用大承气汤(22 g/kg)给小鼠灌胃,引起小鼠泻下的作用以卯时最强,与其他各时辰给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用大柴胡汤对胆囊的利胆作用进行了时间药效学的研究,对20例胸胁苦满患者于午、酉、卯、亥、巳时口服小柴胡汤后,胆囊的收缩率、扩张率表明:利胆作用在子时与午时,酉时与卯时,亥时与巳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根据时间药理学原则用药可进一步减少用药的盲目性,使药物投药时间与人体生理、病理节律相适应,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因此掌握药物时间节律对指导安全合理用药有重要意义。而且它的发展必将推动我们重新审识药物的应用,真正把药物的经验应用转变成科学应用。

参考文献:

[1]宋建国.中药时辰药理学的发展[J].药学学报,1991,26(6):401.

[2]黄林清.药物的时辰药理效应与合理用药[J].中国药学杂志,1995,30(增刊):131.

[3]刘启德,梁美蓉,欧卫平,等.青藤碱时辰药代动力学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5,6(1):23-26.

[4]何绍雄.时间药理学与时间治疗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8.

[5]罗卫芳.大承气汤的时间药理学[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5,11(3):7.

第6篇:药理学的重要性和意义范文

【关键词】药学干预;抗菌药物;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于2016年1~12月开具的抗菌药物处方180份作为对照组;2017年初,在院方的高度重视下开展药学干预模式。选择本院于2017年1~12月开具的抗菌药物处方180份作为观察组,在常规药学管理基础上进行药学干预。观察组患者中男102例,女78例;年龄25~87岁,平均年龄(39.56±16.69)岁。对照组患者中男98例,女82例;年龄23~79岁,平均年龄(38.59±15.59)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常规药学管理但不进行药学干预。

1.2.2观察组

在常规药学管理基础上进行药学干预,主要内容包括:①立足于国家卫计委颁发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结合相关的临床文献资料设计科学的药物管理规范。医护人员对病患开展药学干预指导,为患者讲述与抗生素合理使用的相关知识,将滥用抗生素所造成的危害简要讲述给患者;②相关部门严格按照抗菌药物管理条例进行工作和检查,建立专业抗菌药物管理使用部门,对抗菌药物处方进行抽检,如发现问题立即停止使用,保证药物的合理安全使用[4,5];③定期开展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知识的培训,提升药物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素质,要求所有医护人员在使用抗菌药物前严格审查处方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明确患者的使用量以及患者的用药禁忌,选择对病原体高度敏感的抗生素,如果一种抗生素能起效时,不要同时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药剂师要定期对患者病情、治疗效果和其他问题进行汇总评估分析,确保抗菌药物使用的精准性[6,7]。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不合理用药情况,包括溶媒选用不当、用药周期过长、用药剂量不正确、用药档次过高、无特异性用药。②比较两组药物不良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不合理用药情况比较

对照组处方中,溶媒选用不当25份,用药周期过长17份,用药剂量不正确15份,用药档次过高9份,无特异性用药7份,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73份,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40.56%。观察组处方中,溶媒选用不当18份,用药周期过长10份,用药剂量不正确5份,用药档次过高3份,无特异性用药3份,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39份,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21.67%。观察组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9827,P<0.05)。

2.2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17.22%,患者满意度93.89%高于对照组的82.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抗菌药物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其中包括各种抗生素、人工合成药物等[8]。抗菌药物主要分为八部分,在抗菌药物使用中需要提升使用的合理性,避免滥用和误用影响患者的病情甚至导致患者出现生命危急。药学干预是指相关药物管理人员在药学实践中,准确应用最佳证据,结合临床证据和经验进行干预的方式,有效的药学干预可以提升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合理性[9,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9827,P<0.05)。观察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17.22%,患者满意度93.89%高于对照组的82.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采用药学干预管理抗菌药物,能够增加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降低滥用药物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患者的临床生存质量和患者的满意程度。综上所述,药学干预管理抗菌药物,可以明显提升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减少滥用药物带来的不良结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第7篇:药理学的重要性和意义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900份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资料作为研宄组,同时随机选取900份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资料作为对照组。

应用安全质量管理理念前后,药剂科医务人员在性别、年龄、学历、素质及库房药品种类等方面比较,差异不显着,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安全管理理念实施细则:①根据医院自身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质量管理制度。成立药事管理委员会,由医院各部门人员共同组成。依据药剂管理的法律法规,结合具体工作实际,制定出具体到岗位、职贵及人的规范制度。同时成立监督部门,确保制度严格执行。②提高药剂科医务人员的药学服务意识。考核医务人员现有的业务水平,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分批进行相关的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仪器实际操作能力和临床用药指导能力。③定期整理统计药房的药品,及时处理过期、破损的药品,分类规整不同用途、性质的药品。登记清晰临床科室领取药品的实际情况。

1.3观察评价指标

观察评价应用安全质量管理理念前后,药品的过期、滥用、损坏及患者对药物使用满意度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宄获得是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定量资料用“i±S表示,采用检验;定性资料用率进行表示,采用x2检验。检验标准a=0.05,以尸<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践行安全质量管理理念前后两组药品管理情况比较

践行安全质量管理理念前后,在药品过期、滥用及损坏等方面,对照组均明显高于研宄组,两组比较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践行安全质量管理理念前后两组患者对药剂工作满意度比较

践行安全质量管理理念前后,对照组患者对药剂工作的满意度为87.33%,研究组患者对药剂工作的满意度为92.67%,研宄组明显髙于对照组,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见表2

3.讨论

药剂科在医院中的位置和作用己变得越来越重要。临床患者治疗所需的药物均由医院药剂科审核提供,所提供药品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患者的用药安全。所以,在医院药剂科应用安全质量管理理念势在必行。然而,药剂科当前却面临着缺乏专业药学人才,药品质量参差不齐,工作能力低下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临床上新的药学服务模式已经形成,即以患者为中心。应用安全质量管理理念,有助于药剂科医务人员素质的提高,也有助于药品的严格安全管理,从而减少药品的滥用、过期及损坏等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对药剂工作的满意度本研宄结果分析显示,践行安全质量管理理念前后,在药品过期、滥用、损坏及患者对药剂工作的满意度等方面,研究组均要好于对照组。

第8篇:药理学的重要性和意义范文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中医药文化科学

近代以前,传统文化是中医药学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中医药学是科学与文化的有机结合体。近代以来,随着西学的兴盛,传统文化因遭到摒弃而衰落,人们的价值取向与行为模式都发生了转变。在这种文化环境下,中医药学既因其文化特性使本身的科学性受到质疑,导致人们对其认同度降低,又因与传统文化的剥离,而遭遇现代化发展的困境。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文化研究发展历程与中医药事业发展实践表明:中医药学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中医药文化研究的开展与进步,中医药文化研究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因此,必须大力开展中医药文化研究,复兴和弘扬中医药文化,真正实现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复兴与进步。

1.“中医药文化”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

“中医药文化”概念的提出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中医药是在中国古代文化土壤中诞生的一朵人类文明的奇葩,与传统文化是紧密合一的。但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加之中国知识界科学救国的急切心理,反传统文化思潮在上个世纪初风起云涌,影响了中国文化的正常继承和发展,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出现了某种程度的断层。在这种情况下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就要求中医药加强自己的文化建设,必须构建和培育继承与创新的土壤,“中医药文化”作为特殊概念应运而生。

“中医药文化”的提出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但对其内涵学界多有歧义。2005年8月在安徽黄山召开的全国第八届中医药文化研讨会,对“中医药文化”的含义进行了初步阐释: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会议还确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工作的指导思想:即以中国哲学、文学、史学为基础,以中医典籍、中医名家、中医文物、中医史迹为对象,研究中医理论与临证发展规律、中医名家学术思想、中医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及名家风范,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为区域中医药文化发掘,为中医药院校、医院、企业文化建设,为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交流、传播服务,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1]。这是国内学界首次确定中医药文化研究的核心与范围,对进一步开展中医药文化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当然,对于“中医药文化”的定义学界还应进一步开展深入和细致的探讨,形成较为明确的研究领域。尤其要具有构建学科的意识,既要有学科概论性质的综合性研究,又要进一步划分研究领域,形成系列分支学科,并进行相应课程的建设。

2.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文化研究历史阶段的回顾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事业发展相关的文化环境的变更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阶段:

第一个阶段,新中国成立至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中医药文化研究的低潮时期。20世纪的中国始终存在一种反传统文化的思潮,阴阳五行学说遭到学术界的否定,对中医药产生了深刻而巨大的负面影响,西学强势文化的入侵和反传统文化思潮给中医药造成了严重后果,新中国成立初卫生部的个别领导在对待中医药上存在对待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同样的心态,认为只有来自于西方文化的西医是科学的、进步的,而根植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中医药学是不科学的、落后的,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抬西抑中、以西代中,阻碍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针对甚嚣尘上的民族虚无主义思想,早在1940年1月,毛泽东就在《新民主主义论》一书中曾指出:“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又说:“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新中国成立后,针对歧视中医药的现象,毛泽东发出了“团结新老中西各部分医药卫生人员,组成我国巩固的医药卫生统一战线”的号召,并把“团结中西医”作为我国卫生工作的四大方针之一。在毛泽东的保护和支持下,中医药学术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中医药学术被提升到与其他学科同等的地位,在政府的倡导下,各地中医中、高等学校相继成立,中医药教育一改两千年来的师徒相授模式。但是,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不转变,则很难真正正确认识和传承、发展中医药。当时学术界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批判地接收”,而实际情况是批判容易,接收难。而且在“新文化”运动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对传统文化具有一种怀疑心理,阴阳五行理论也得不到认同。在“中医不科学论”思想的指导下,中医药发展走向了以西医改造中医的歧途,以现代自然科学理论为准则,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与研究方法解释、整理、提高传统中医药就构成了当时中医药发展的主流方向,这种研究为中西医结合和中医药现代化开辟了道路,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由于没有正确认识到中医学是中国古代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结合体,孤立地将中医药定位于科学技术,把西医的一套科研方法强加在中医药的科研头上,用西医理论取代中医理论,用西医的“辨病施治”取代中医的“辨证施治”,进而取消中医药学的灵魂,取消中医药学的文化底蕴,其结果是偏离了中医药发展的轨道,在发展中医药的同时扭曲了中医药。受此影响,当时顺应时代的全国统编教材就有许多不足之处,使中医药教育出现偏差。1962年7月16日,北京中医学院“五老”给卫生部党组上书大力提倡传统中医理论、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呼吁大大增加中医课程的学习。正当中医药教育界总结中医药院校初期教学经验,讨论修改中医药教学计划,使中医药教育更侧重于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教学时,“文化大革命”的兴起,使传统中医药理论与传统文化再次陷入被批判的境地,对中医药事业造成了深远的负面影响。

第二阶段,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医药文化研究兴起。基于民族复兴的美好愿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中医药的文化特性逐步明确,中医药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篇章。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成为党在新时期的基本文化政策。以1984年召开的新中国成立后首次“中国近代文化史学术研讨会”和全国首届“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讨论会”为标志,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兴起了反思和重新评价中国传统文化的系列研究。1991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在北京召开国际传统医药大会,江泽民同志题词:“弘扬传统文化,振兴中医中药事业。”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场中医药文化研究热在中医药学术界酝酿,并取得了系列成果:专题学术著作相继出版;相关学术会议如中医理论与中国哲学及文化国际会议(1990)、中医文化研讨会(1991)、全国首届医学与人类文化学术讨论会暨首届中美医学文化恳谈会(1994)、95’中国医学文化学术研讨会(1995)、国际佛教医学暨港台中医文化学术研讨会(1996)等陆续召开;《医古文知识》(1993)、《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上海中医药杂志》(1997)、《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7)、《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等中医学术期刊相应开设中医文化专栏。通过这种研究,中医药学单纯科技定位的局限性日益暴露出来,人们逐渐意识到要用文化定位丰富和补充其科技定位。对中医药文化品性认识的提高为中医药学现代化提供了新思路:一是明确区分中医药学的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是健康开展中医药科研工作的认识前提。中医药是具有科学精神的,中医药现代化首先是中医药科学文化的现代化,但其蕴含的科学精神容易被其人文方法遮蔽,在中医药研究中,混淆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界限,误以科学手段和方法研究本属于人文文化的原理,只能导致混乱和人、财、物的浪费,如不加以注意,甚至可能导致伪科学泛滥。二是中医药现代化不仅是中医药科学文化的现代化,还应该是中医药人文文化的现代化。中医药不仅是科学,用现代科学研究中医药是发展中医药的重要途径,但并不是唯一途径。中医药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结合体,对中医药基础的现代研究必须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方法相结合。中医药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人除了具有自然属性外,还具有社会文化属性,目前西方单纯生物医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现代医学模式已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主张从更广阔的社会心理文化背景认识人体健康和疾病,这正与中医药学的人文精神相吻合。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文化研究历程,应该说取得了较大成效。但是,中医药文化研究有过于拘泥于古代文化传统的倾向,中医药文化研究的宗旨是立今鉴古,不但要具有历史意识,而且要具有现代视角和当下意识,不但要总结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且要吸纳现代一切先进文明成果。目前正处于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医药文化不能独立于文化全球化之外。面对强势的西方文化,中医药文化研究绝不能故步自封、过于保守。要科学分析文化全球化形势,树立中医药文化的自信,展现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使中医药文化成为文化全球化的组成部分。这就要求中医药文化研究者具备保持中医药文化特质的能力,具备吸纳先进文化发展中医药文化的能力,具备与西方异质文化对话与融合的眼界和能力,从而保持中医药文化健康发展。尤其在对外交流上,由于中医药学独特的文化形式不具有科学文化的超越性和普适性,很难被其他国家和民族理解和接受,导致中医药学至今还得不到国际的普遍认同。至今,能从根本上承认和接受中医药的人群还主要集中在东亚、东南亚等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地区。而在欧美地区,中医药则很难进入正规医疗体系或通过他们所谓的认证,这就对广大中医药文化研究者提出了新任务和要求。

3.中医药文化研究是继承和发展中医药的基础工程

中医药文化研究是中医药学研究的前提,否则中医药发展就会出现方向性错误。中医药学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只有深化中医药文化研究,才能真正理解中医药理论的发生发展,才能真正丰富和完善中医药理论体系。比如,不了解阴阳概念,就不能真正理解中医药理论的起源。再如,中医药理论与易学、道学有很密切的关系。中医药典籍中存在大量以《周易》中的词汇命名药物、方剂、医籍的现象,甚至以易象、易理阐发、说明医理等。潘雨延先生说:“究夫《内经》作者的哲学思想,全部发挥老子的思想……”[2]刘力红先生也说:“我们知道中医的确有很浓厚的道学思想……因此在《内经》里,我们既可以看到许多易学的东西,又可以看到许多道家的东西。”[3]不深入了解易学、道学,就难以理解中医药理论的内涵和精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术界在整理传统文化、传统中医药方面做了大量拨乱反正的工作。但是由于对传统文化的错误态度和以西方知识体系为主体的现代普通教育的推行,使国人的知识结构、价值体系与行为模式大大改变,并未能从根本上恢复传统文化、传统中医药的本来面目,严重影响了中医药的生存和发展。表现在中医药教育上,习惯于数、理、化现代科学思维模式的中医药大学生难以理解中医药理论而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

基于天人合一的思想,立足于比类取像的思维方式,以阴阳、五行、气等主要概念构建起来的中医理论体系,经过几千年的历史验证,面对当前唯科学主义的困境,具有独特的理论价值和意义。面对这样一份宝贵的遗产,只有在深化中医药文化研究的基础上,明确其理论精髓和文化内涵,才能使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从而避免走上中医西化,甚至以西代中的歧途。

4.中医药院校应营造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中医药院校作为培养中医药人才的专门教育机构,承担着弘扬光大中医药文化的历史重任。不同类别的学校应积极营造独具特质的校园文化,积极培育在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修养,作为中医药院校来说就应当积极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中医药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自身独特的文化特质,以利于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接受中医药精髓,形成中医药内在文化的创新能力。

4.1校园环境建设必须融入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好的中医药院校校园环境应使人处处感受到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如建筑风格、校园景点布置、校风、校歌、校园网等,甚至建筑物和校园道路的命名都可以融入中医药文化的内涵,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设中医药文化博物馆。

4.2教学中必须加强中医药文化教育。要加大中医经典理论的学习,有条件的学校应开设中医药文化课程。注重中医药的文化品性,使学生不但学习中医的“技”,更要形成中医药独特的思维方式,养成中医药从业者独特的文化品性。尤其要重视教材建设,“现在当我们回顾历史,会发现“文革”之后,中医教材建设没有能积极地保持和发扬中医的理论体系,在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方面是不理想的,不是发展了而是萎缩了”[4]。

4.3必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中医药根植于传统文化,离开传统文化,中医药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中国古代俗语“秀才学医,笼中抓鸡”形象地说明了传统文化知识背景对学习中医药的重要作用。倘若离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播,单纯学习中医诊断、方剂、药性,则很难成为中医名家,中医药理论难以得到健康持续的发展。当前很大一部分中医药院校并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个问题,急功近利,既不具有历史意识,又不具备长远眼光,与传统文化密切关联的主干课程――医古文越来越被边缘化,其他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更只是作为可有可无的选修课,最终只会导致中医药的异化和弱化。

第9篇:药理学的重要性和意义范文

新形势下医学生医德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致使医德素养不断下降,如何改进和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是医学院校新形势下面临的新课题。药理学是一门连接基础与临床的重要桥梁学科,如何通过药理学理论教学过程对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与渗透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1.医德高尚是对医务工作者的本质要求

医乃仁术,贵在医德。医学教育,当先授医德。医德的概念是医务人员与病人、医务人员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种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特殊表现。医德教育是医学院校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培养精于医术、诚于品格的优秀医务工作者是我国医学生培养的重要目标。历代医学家十分强调学医、业医必需以救人疾苦为己任,以赤诚之心、仁爱精神为准则,要求在行医过程中不分贫富、贵贱、清廉正直。三国时候,吴国侯官董奉治病不取钱,病愈使栽杏,轻者一株,重者五株,如此数载,蔚然成林,每年货杏得谷,旋以救贫,“杏林春暖”便成为历代医者医德追求的最高境界。

2.新形势下医学生医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医疗卫生行业由单一社会福利型向经营服务型转变,这种转变使得医院获得长足发展,人民群众获得高水平、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同时也带来医院片面强调经济效益,医生服务宗旨意识淡薄,医德修养下降,甚至谋私现象严重等负面效应。就学生而言,在目前的高考制度下,医学生选择学医的主观性不强,单纯因为对医学有兴趣而考入医学院校的学生并不占多数,很多学生是“被学医”,或是依赖于父母之命,或是迫于当前社会就业压力,或者因为医务工作者的社会认可度而选择学医,专业思想不牢固,从医的责任感、使命感不牢固,道德意识薄弱。另一方面,学校德育目标过于理想化,德育内容过于泛化,德育的贯彻缺乏力度,缺少有效科学的德育评价方法等等现状,导致医德教育过程空洞无力,流于形式。由于医学生对医德认知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导致医学生极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思想认识上产生困惑、出现误区。

3.医学生医德形成特点

医德素质形成是医学生由医德从无知到有知,再到责任自觉的过程。医学生的医德不是与生俱来的,要让医德成为学生的一种意识甚至潜意识,并在日后从医实践中体现出来,这是一个需要渐续培养才能形成的过程。医德教育应当贯穿整个医学教育的始终,而非仅仅开设一两门相关课程就足够了的,所以应当使医学生在整个学习期间都处于医德有知状态。医德自觉即医德责任自觉,是一个医生医德修养内化的最高境界。医德无知、医德有知、医德自觉是医学生医德素质形成过程的三大必经阶段。各专业课教师除了教授专业知识外,更应当注意顺应和遵循医德形成的发展规律,积极作为,加强引导,不断强化医学生的医德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形成正确的、高尚的医德观和医德价值观。

4.将医德教育融入药理学专业教学中是医学教育的必然选择

药理学是一门连接基础与临床的重要桥梁学科,一方面以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等基础学科为基础,阐明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原理,另一方面又能够为临床实践中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在医学系统教育以及临床医疗实践与科研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将药理学专业教学与医德教育相结合,既有利于丰富专业教学内容,强化专业教学效果,又有利于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真正实现授医学之业,传医德之道,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医德中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的精神。药理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药理学教学过程是对医学生实行医德教育的最佳时机,药理学教育过程中融入医德教育具有如下独特优势。

4.1有利于培养医学生“以人为本”思想《黄帝内经》载: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唐代孙思邈的“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可见自古以来,均强调医学教育及医疗工作的第一要务是树立“以人为本”思想。药物是临床疾病治疗的基础,是实现治病救人的重要媒介。在讲解每一例药物时,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都是医学生们最为关注的内容,此时不妨从关怀病人的角度进行阐述,告诉学生如何选药才能缓解病人的病痛,如何用药才能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而且还要考虑到病人的经济能力,尽量做到用药疗效又好、花费又少。可见,药理学理论教学过程可以成为理想的人本思想的培育过程。

4.2有利于培养医学生“一分为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药理学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即明确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有效性即药物药理作用,这是药理学本科教育阶段重点教授内容,药物安全性则是强调药物不良反应。所谓“是药三分毒”,这句谚语充分说明了药物的双刃剑作用。例如在讲授药物不良反应时,笔者经常提及著名的“反应停事件”给人类带来的警示,药物“反应停”虽可明显缓解孕妇的早孕反应,但却是导致“海豹畸形儿”的罪魁祸首。以此为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药物是把双刃剑,诸如此类的用药案例在药理教学中还有很多,有利于反复给学生加深印象。因此,在教育医学生学习药理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明确药物适应症、不良反应及禁忌症,更要学生学会利用这种辩证思想权衡药物的利弊,科学利用其治疗作用,尽量避免或减少其毒副作用,真正做到合理用药!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贯穿于药理学理论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