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药理学概论范文

药理学概论精选(九篇)

药理学概论

第1篇:药理学概论范文

一、中药和西药概念内涵混乱情况分析 中药和西药是于西方近代医药学传入我国后而出现的概念,西方近代医药学所使用的药物为西药,我国原来已有的药物称药。而今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已非如此简单,理解各异,实极混乱,试归纳如下。

1.按地域来源或产地划分。即外国制造和主产的药物为西药,中国特指的传统药物称中药。这在现代医药学刚传入我国的初期,似可理解。但现在,由于我国药学研究和制药工业的发展,不仅能制造生产外国最先研制的药物,亦研制了很多为我国首创的药物,如天花粉素、棉酚、蔊菜素等天然产物药物以及一大批人工合成的药物,这些药物,事实上是西药,而不是中药。故此种划分,显然不合适。

2.按人工合成和天然产物划分。即人工合成的药物为西药,天然产物药物为中药。这种划分也不合适。因为很多现在所称的西药如黄连素、延胡索乙素、地高辛、大量抗生素类药物等,均是天然产物(有的已能人工合成)。而亦有一些中药却为人工合成的,如中药冰片,现已有人工合成的龙脑供用。更在我国古代,早就用雄黄(硫化砷 ass)炼制(氧化)而得中药砒石,即三氧化二砷(as2 o3)可见砒石乃为人工合成的中药。

3.按组成成分较纯或结构清楚乃至单 体化合物和成分不清的混合物来划分。有的将成分较纯或结构清楚乃至单体化合物的药物称西药,而将树皮、草根、全蝎等不纯的天然混合物药物称作中药或称中草药.这种标准亦不确切。如西洋参、洋地黄叶、大黄苏打片等西药,即为成分不完全清楚的混合物,而硇砂(氯化铵)、冰片、砒石等中药,却为成分清楚或单体化合物的药物。

4.按剂型不同来划分。有的将现代制剂如针剂、片剂等称作西药,而将中国的传统制剂如丸、散、膏、丹、汤剂等称作中药。这在五十年代以前似可理解,而今,显然更不合适了。如桑菊感冒片、羚翘解毒片等是中药,却是现代剂型的片剂。而西药的一些合剂是与中药汤剂无本质区别,更亦有丸、散、膏等剂型。

5.按使用人员划分。即中医使用的药物为中药;西医使用的药物为西药。笼统讲,似乎有一定道理,但细分析起来,亦不确切。如西医也使用甘草、大黄等,但并不能因此而简单地将它们称作西药;既使中医自服维生素丙,亦不能就此而称其为中药。更在临床有时可遇到这样情况:某中医开了一张中药处方,且方中药物为常用中药,而有的中医则认为其不是中医药处方,而是西医药处方。因为方中药物并未考虑中药基本内容——内涵,又违背中药使用规律,实属通称的中药西用。

二、中药和西药概念内涵的 确定中药和西药划分的基本原则,是不能离开相应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即概念的内涵——基本内容应适应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要求,并据此而使用。故先明确相应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才能确定药物概念的内涵。

1.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和中药概念内涵 (1)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 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应这样表述: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用脏腑、经络、卫气营血、三焦等表示机体的功能部位;以八纲——阴、阳、表、里、寒、热、 虚、实来表示机体的功能状态;四诊的望、闻、问、切作为了解机体状况的手段; 按辨证论治的原则,确定机体状况(包括部位及其功能状况)而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如果采用药物来影响机体状况的话 (因尚可用针灸、推拿等方法),要遵照理、法、方、药的程序,即先辩别病证的机理(包括病因、病位、病况),采用相应防治法则如八法的何种,确定基本方剂类型,最后选择合适药物而施治于人,以达防病治病目的,在诊治的全过程中,始终强调机体内因为主而不忽视外因作用的防病治病观。总之,具备如上基本内容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即为中医药学理论体系。

(2)中药概念内涵 中药应具备与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基本内容相适应的特征,其具体内涵包括三方面: 第一,药物性能的表达有性味,即四气(寒热 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归经,包括脏腑、经络、三焦、卫气营血等归经;升降浮沉。这些,有时又称中药特性,即狭义的中药药性。第二,药物功效以中医药学术语,表述,如解表、凉血、平肝、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等。第三,药物配合使用 时,按君臣佐使关系配伍,使各味药共同构成一个功效整体与机体证相对应而发挥作用,配伍组方时还要考虑到药物的七情、反畏、药对等关系。简言之,以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术语表述药物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的药物,称作中药。这是中药概念内涵的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具备如上基本内容的药物,并且只有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时,方称作中药。若按其它医药学理论使用时,还可不称作中药(见后)。

第2篇:药理学概论范文

一、中药和西药概念内涵混乱情况分析中药和西药是于西方近代医药学传入我国后而出现的概念,西方近代医药学所使用的药物为西药,我国原来已有的药物称药。而今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已非如此简单,理解各异,实极混乱,试归纳如下。

1.按地域来源或产地划分。即外国制造和主产的药物为西药,中国特指的传统药物称中药。这在现代医药学刚传入我国的初期,似可理解。但现在,由于我国药学研究和制药工业的发展,不仅能制造生产外国最先研制的药物,亦研制了很多为我国首创的药物,如天花粉素、棉酚、蔊菜素等天然产物药物以及一大批人工合成的药物,这些药物,事实上是西药,而不是中药。故此种划分,显然不合适。

2.按人工合成和天然产物划分。即人工合成的药物为西药,天然产物药物为中药。这种划分也不合适。因为很多现在所称的西药如黄连素、延胡索乙素、地高辛、大量抗生素类药物等,均是天然产物(有的已能人工合成)。而亦有一些中药却为人工合成的,如中药冰片,现已有人工合成的龙脑供用。更在我国古代,早就用雄黄(硫化砷AsS)炼制(氧化)而得中药砒石,即三氧化二砷(As2O3)可见砒石乃为人工合成的中药。

3.按组成成分较纯或结构清楚乃至单体化合物和成分不清的混合物来划分。有的将成分较纯或结构清楚乃至单体化合物的药物称西药,而将树皮、草根、全蝎等不纯的天然混合物药物称作中药或称中草药.这种标准亦不确切。如西洋参、洋地黄叶、大黄苏打片等西药,即为成分不完全清楚的混合物,而硇砂(氯化铵)、冰片、砒石等中药,却为成分清楚或单体化合物的药物。

4.按剂型不同来划分。有的将现代制剂如针剂、片剂等称作西药,而将中国的传统制剂如丸、散、膏、丹、汤剂等称作中药。这在五十年代以前似可理解,而今,显然更不合适了。如桑菊感冒片、羚翘解毒片等是中药,却是现代剂型的片剂。而西药的一些合剂是与中药汤剂无本质区别,更亦有丸、散、膏等剂型。

5.按使用人员划分。即中医使用的药物为中药;西医使用的药物为西药。笼统讲,似乎有一定道理,但细分析起来,亦不确切。如西医也使用甘草、大黄等,但并不能因此而简单地将它们称作西药;既使中医自服维生素丙,亦不能就此而称其为中药。更在临床有时可遇到这样情况:某中医开了一张中药处方,且方中药物为常用中药,而有的中医则认为其不是中医药处方,而是西医药处方。因为方中药物并未考虑中药基本内容——内涵,又违背中药使用规律,实属通称的中药西用。

二、中药和西药概念内涵的确定中药和西药划分的基本原则,是不能离开相应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即概念的内涵——基本内容应适应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要求,并据此而使用。故先明确相应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才能确定药物概念的内涵。

1.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和中药概念内涵(1)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应这样表述: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用脏腑、经络、卫气营血、三焦等表示机体的功能部位;以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来表示机体的功能状态;四诊的望、闻、问、切作为了解机体状况的手段;按辨证论治的原则,确定机体状况(包括部位及其功能状况)而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如果采用药物来影响机体状况的话(因尚可用针灸、推拿等方法),要遵照理、法、方、药的程序,即先辩别病证的机理(包括病因、病位、病况),采用相应防治法则如八法的何种,确定基本方剂类型,最后选择合适药物而施治于人,以达防病治病目的,在诊治的全过程中,始终强调机体内因为主而不忽视外因作用的防病治病观。总之,具备如上基本内容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即为中医药学理论体系。

(2)中药概念内涵中药应具备与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基本内容相适应的特征,其具体内涵包括三方面:第一,药物性能的表达有性味,即四气(寒热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归经,包括脏腑、经络、三焦、卫气营血等归经;升降浮沉。这些,有时又称中药特性,即狭义的中药药性。第二,药物功效以中医药学术语,表述,如解表、凉血、平肝、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等。第三,药物配合使用时,按君臣佐使关系配伍,使各味药共同构成一个功效整体与机体证相对应而发挥作用,配伍组方时还要考虑到药物的七情、反畏、药对等关系。简言之,以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术语表述药物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的药物,称作中药。这是中药概念内涵的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具备如上基本内容的药物,并且只有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时,方称作中药。若按其它医药学理论使用时,还可不称作中药。

2.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和国药概念内涵(1)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应这样表述:以现代科学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为基础;用直观或解剖后所见(包括用各种放大倍数的显微镜)的实体来表示机体的部位:以组织形态(有时称病理形态)、生理功能、生化变化的相应指标和术语来表述机体的功能状态,并以此作为诊断的标准和采取相应防治措施的依据;如果采用药物治疗的话(因尚可采用非药物治疗如物理疗法、手术等),主要考虑影响机体病理、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而选用相应药物以达防病治病的目的,在诊治的全过程中,强调的是外因对机体功能指标的针对性而较少考虑机体内因的综合影响。总之,具备如上基本内容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即为西医药学理论体系。(2)西药概念内涵西药应具备与西医药学理论体系基本内容相适应的特征,其具体内涵包括三方面:第一,药物本身性能以其物理和化学性质来表示,如是液体还是固体,是酸性还是碱性等,第二,药物功效以相应的病理、生理、生化等的指标和术语来表示,如抑制细菌、降低血压、升高血糖等。第三,药物配合使用时,考虑药物间的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变化,如沉淀、分解等,至于生物活性则考虑各个药物各自作用的结果,而不是把各种配合使用的药物作为一个功效整体。简言之,以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术语表述药物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的药物,称作西药。此为西药概念内涵的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具备如上内容的药物,并且只有按西医药学理论使用时,才称作西药。若按其它医药学理论使用时,还可不称作西药。

三、应澄清的几个问题中药和西药概念内涵确定后,如下几个问题就易得到澄清

1.中国的药并不就等于中药所谓中国的药,应包括中国生产的所有药物。更从医药学理论体系讲,不仅包括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药物,尚包括其它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药物如蒙药、藏药、傣药、维族药等以及民间药(有时可称作草药),因它们均为各自医药学理论体系内的药物,即具相应的特性、功效表示法及使用规律,故不能简单地将它们称作中药。如果称它们为中药的活,只能说是泛指的中药,即中国的药,而不是特指的中药。至于草药,即尚不具备一定医药学理论体系中的药物基本内容,而在民间确实能用以防治一些疾病的药物。不论草药还是如上提到的中医药学理论体系之外的药物乃至西药,当经过研究确定其中药基本内容后,再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时,就可称作中药。如草药穿心莲,民间用其治疗痢疾、发烧等,近年通过研究已总结归纳出它的中药基本内容如性味一苦寒,中药功效表示如清热解毒等,已能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故已可称之为中药。

第3篇:药理学概论范文

[关键词] 医药商品学;教学模式;能力;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9(c)-124-02

医药商品学是研究医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提高其使用价值的一门应用学科[1],也是药品营销专业医药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其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便将来能够独立完成药品经营管理和指导消费者合理用药的工作[2]。

随着我国医药产业的迅猛发展,医药商品品种繁多,医药信息动态变换,人们对医药商品的需求多种多样,这要求药学工作者能够运用医药商品学相关理论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传统的医药商品学“传递-接受”“教师-课本”的单一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于社会对现代药学人才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学生出现分数与能力的脱节,学生成绩好但实际工作能力不强。②学生工作后职业角色转型慢,适应期长。由于课本篇幅的有限和课本知识的抽象性,课本与实际有很大差距,学生工作后的适应期相对要长,进入角色慢,不利于竞争。因此,对原有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加强实践,增强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现代社会培养实用型药学人才非常必要。

1 采用多模式教学代替单一的教学模式

医药商品学教材内容包括上篇和下篇两部分。上篇总论主要介绍药品的概念、分类、药品的标准、药品的合理使用、药品的包装、保管与储存等内容,注重基本概念和技能的学习;下篇各论主要分类介绍药品的名称、性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制剂种类、药物评价及商品信息等内容,注重对具体药品知识的了解。整本教材内容多,信息量大,实用性强。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以讲述为主,“满堂灌”,虽能使学生快速掌握更多的信息量,但学生对接受的信息很难真正地理解,学习枯燥无味,往往只是死记硬背应付考试,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往往没有主见,高分低能,这和该专业的培养目标相去甚远。因此,在教学中,可以灵活采取多种教学模式来增加学生对医药商品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选择与本专业本学科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教学模式必须要与教学目标相契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来选择教学模式。根据医药商品学的内容,我们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加入了几种新的教学模式,旨在让同学们通过归纳演绎、亲身体验、自主学习、事件分析、合作学习来加深对医药商品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能力。

2.1 概念获得模式

该模式的目标是使学习者通过体验所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归纳和演绎能力,形成比较清晰的概念。在医药商品学总论中,有一些必须要掌握的基本概念,如药品、新药、普药、特殊药品、假药、劣药、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中药和西药等等,要让同学们更牢固地掌握和区分这些概念就必须先理解后记忆,概念获得模式通过体验所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加深理解和记忆的过程。概念获得模式共包含以下步骤:教师选择和界定一个概念(如药品,让同学们先自己定义)-教师确定概念的属性(是一种特殊用途的物质,有同学说是能够治疗疾病的物质)-教师准备选择肯定和否定的例子(仅仅是用于治疗疾病吗?那疫苗是不是药品呢?造影剂呢?制作药品的原料呢?)-将学生导入概念化过程(形成药品所必须具备的要素)-呈现例子-学生概括并定义(学生自己得出概念)-提供更多的例子(常用药品、保健品、食品、饮料)-进一步研讨并形成概念-概念的运用与拓展 (药品的社会作用、社会对药品的基本要求、药店经营范围等) 。为了强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应把与概念相关的或相似的概念、逻辑相关概念、相对应的概念等进行辨析 (如药品和药物假药和劣药等)。实施建议:这种模式针对概念性很强的内容实施教学,课前教师需要准备大量正反例子,还要做好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梳理。

2.2 范例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遵循人的认知规律: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从一些范例入手感知原理与规律,并逐步提炼,进行归纳总结,再进行迁移整合。医药商品学涉及的药品种类繁多,同类药品很多结构相似,性状、稳定性、制剂种类、不良反应、保管方法也极其相似,选取带有典型性的范例,突出讲解每一类药物中具有代表性的经典药物[2],举一反三,由典型到一般,使学生很容易掌握知识的规律性。如在讲青霉素类药物时,主要介绍经典药物青霉素、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其他的如青霉素V、哌拉西林等就让学生自学,既突出了重点,又通过比较掌握了各个商品的特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品种多,主要介绍链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并从结构、抗菌谱、体内过程、不良反应、耐药性、常见剂型等方面总结。先介绍其共同点,然后再比较药品间用途、毒性的差异,其余产品按此方法自学,这样才能更系统地掌握繁多的同类产品,学生学起来也轻松,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通过对比更容易了解新药在同类产品中的优势。实施建议:范例一定要有代表性,但应注意同类药品之间的差异,不可盲目地举一反三。

2.3 实践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医药商品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因此,实践会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达到最终的应用目的。①安排课时见习非常必要。如药品分类、包装、保管和养护等内容,如果能够安排同学到药品仓库或各级医药站见习,进行“现场教学”,学生能够亲身体会医药商品的流通和社会价值,则学习热情高涨,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效果明显提高。在进入现场前,我们先向学生讲清学习目标,提出明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使之做好理论知识方面的准备,带着任务深入现场学习。在教学现场,教师答疑解惑,并把来自不同章节的内容串联起来,对照实际进行讲解,使理论和实践得到完善的结合。这种方式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获得直接的知识和经验,有助于对科学知识的系统掌握。但这种教学模式对人数较多的班级外出不易管理,可以分组由几个教师同时带领进行。②另外,对包装、说明书这部分内容,我们还可以收集药品的多种常见包装,拿到课堂上让同学们自己来观察和学习。其优点在于比较直观,学生直接通过实物获得经验,比起冗长枯燥的文字更有说服力,教学效果当然更好。③除课堂教学外,对各论的内容我们还让同学自己选定药品种类进行市场调查,教师指导写出调查报告,学期末上交,作为平时分记录。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的选题、调查范围之广超出了我们的预计。如:除了按课本上已有的分类进行选题外(如常用的各类抗生素、止咳化痰药、治疗胃炎及抗消化性溃疡、降糖药、降压药、维生素等),有的同学自拟了一些专题,像鼻炎用药、感冒药、冠心病用药、滴眼液等;除了有教材中出现的西药,还有大量的中成药;由于在“五一”之前就布置了调查任务,很多同学借假日返家或外出进行调查,调查区域涉及安徽省的八个地区,产品种类非常多。这样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学生在掌握了书本内容的基础上,了解了更多书本上没有的商品,不仅学到了一定的药学专业知识,而且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精神都得到进一步提高[2],这与现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是一致的。

2.4 自学-辅导式

这种教学模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而这恰恰是学生在今后工作中所必备的一种素质。本课程的开设在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化学等学科之后,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自学能力,在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时,改变了过去从头讲到尾的方式,对部分易于理解、教学难度较小的章节采用学生自学、教师辅导的模式[3]。如抗恶性肿瘤药品、调节水电解质代谢、酸碱平衡用药及其他营养补液、诊断药品、解毒药品、消毒防腐药等内容。教师可先布置一些有关新教学内容的学习任务组织学生自学,在自学之后让学生交流讨论,发现他们所遇到的困难,然后教师根据这些情况对学生进行点拨和启发,通过自学-讨论-启发-总结-练习巩固的程序,巩固学习效果,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实施建议:需要教师非常敏锐地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必要时进行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避免讲解而是多启发,最后教师要进行指导概括和总结。

2.5 案例分析教学模式

即通过对具体事件的分析形成某种认识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通过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加深对专业知识的掌握,通过后果来进行反省,形成正确的职业态度。医药商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假药、劣药的危害性,药物滥用,新药使用价值和风险的并存性等问题在教材中都有所表现:非法添加变质药品导致的“梅花k黄柏胶囊”事件、有关药物滥用的“瘦肉精”事件、新药风险“反应停”事件、“替马沙星”事件等。这些震撼力极强的事件我们以案例形式介绍,激发学生讨论,对事件发表看法,通过案例加强药品安全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对刚发生不久的“齐二药假药案”、“欣弗事件”“假人血白蛋白”事件等药品安全事件则要求同学自己收集资料,在课堂上讨论,加深大家对医药商品安全性的认识。此外,还要求同学时时关注医药资讯,以校园板报形式报道,以便使更多同学及时了解医药新闻,促进学生职业角色的形成。

3 完善考核方式,以利于教学模式的实施

如果不改革相应的考核方式,仍然“一卷定成绩”,学生就会对新的教学模式失去兴趣,这不利于新教学模式的实施。我们可以将医药商品学的考试分成三部分,即平时成绩、文章和期末试卷,所占分值比例为60%、20%和20%,这样学生既可以较好的掌握书本知识,又提高了综合素质,有利于教学模式的实施,对学生的评价也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

总之,教学模式一定要结合学生自身特点,结合学科内容和特色,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形成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培养为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够更好的服务于药学教育,满足社会对现代药学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胡天佑. 现代医药商品学学科体系与课程结构探讨[J].商业时代,2004,27(286):11-12.

[2]甄宇红,张宝. 医药商品学教学方法改革及效果评价[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4,26(1):76-77.

第4篇:药理学概论范文

方剂是辨证审因确定治法之后,按照一定的规矩(组方原则),选择合适的药物,并明确其用量,使之层次分明,切中病情的药物配伍组合。从概念上看,自《内经》提出“君臣佐使”组方原则以来,“君臣佐使”已经被公认为指导组方的基本原则。但是,近年来其作为组方原则受到了质疑,如第7版《方剂学》把“君臣佐使”作为组方结构而非原则,代之以“依法选药,主从有序,辅反成制,方证相合”[1]。但也有人对此观点提出质疑[2]。这种争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关于“君臣佐使”在阐释方理、指导临床遣药组方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笔者现拟对“君臣佐使”理论的局限性进行探讨,进而论述方剂学“药群”概念的引入及其意义。

1 “君臣佐使”理论的局限性

就方理而言,方剂学界对某些方剂君臣佐使的划分还存在很多争论,如芍药汤是否以芍药、炙甘草汤是否以甘草为君药之争的问题,一直有不同的看法。再如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有的教材认为麻黄和石膏共为君药[3],有的则认为麻黄为君药、石膏为臣药[1]。而从临床实践看,“君臣佐使”的理念难以具体实施,操作性差。临床医生在处方时,更多的是侧重药群的使用,如见到温热邪毒而致发热、咽喉肿痛、头痛、舌红、脉数的热毒证,选用清热解毒的药群如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再加上清利咽喉头目的药群如桔梗、甘草、牛蒡子等,而很少、也难以对每个患者的处方都进行君臣佐使的划分。

因此,笔者认为,把“君臣佐使”作为组方原则和组方结构都有其合理性的依据。但如果方剂学组方结构中引进“药群”的概念,对于阐释复杂方剂(大方)、临证使用和组成复杂方剂似乎更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意义。

2 “药群”概念及其与方剂学“君臣佐使”组方原则的关系

2.1 关于方剂“药群”概念

方剂的“药群”是指体现一定治法、针对某病或某证的药物集合。引进这一概念后,某些具体的方剂就可以看作是“药群”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这种药群从组成上看可能是一些药物的组合或者基础方剂,功效上可能是功效相近或相反的药物集合,主治上可以划分为“证药群”或“病药群”。如八珍汤,按照组成可分为四君子汤药群和四物汤药群,按照功效可分为补气药群和补血药群,按照主治可分为气虚证药群和血虚证药群。

2.2 “药群”与“君臣佐使”的关系

“药群”概念的提出并不意味着君臣佐使组方原则完全没有意义,二者不可以互相代替,君臣佐使仍然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意义。

2.2.1 药群中存在君臣佐使 “药群”概念提出后,方剂可以看作是在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针对具体病证、由不同药群构成的有机整体。诚然,我们也可以把方剂看作一个系统,是在组方原则指导下组成的有机整体,由若干个小的系统(药物)构成。一首方剂的功效不等于各个单个药物功效的简单相加,而是各具特色药物组成的功能有机体[4]。也可以这样理解,在方剂这个有机整体中存在着不同的系统(药群或基础方剂),因此,药群中也就存在着君臣佐使药物。如清瘟败毒饮这个方剂中就存在清气分热药群(白虎汤)、清血分热药群(犀角地黄汤)和清热解毒药群(黄连解毒汤)3个基本药群(基础方剂),而每个方剂中都有其各自的君臣佐使药物。

2.2.2 方剂中存在着君药群、臣药群、佐药群 就具体病证而言,很少有单一病证者,多数情况下存在着兼病或兼证;与之相对应,针对具体病证的方剂就存在着针对主要病证的药群(君药群)和针对兼杂病证的药群(臣药群、佐药群)。如逍遥散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也就是说这首方剂的主治病证存在着肝郁主证、血虚和脾弱兼杂证,重在疏肝,兼以健脾养血,其相应的药群则为疏肝解郁君药群(柴胡、白芍、当归、薄荷、甘草,实际上为四逆散加减)、养血药群(当归、白芍,实际上为四物汤加减)和健脾药群(白术、茯苓、甘草、煨生姜,实际上为四君子汤加减)的臣药群和佐药群。因此,方剂中药群存在着君、臣、佐等地位的不同。

3 “药群”概念提出的意义

3.1 有利于剖析方理方义

自从成无己《伤寒明理论》把方剂按照君臣佐使进行剖析后,君臣佐使成为阐明方理的主要理论框架,但某些方剂君臣佐使的划分还有很多的争论。如果引进药群的概念,其争论自然迎刃而解。如芍药汤主治湿热痢疾,在第5版《方剂学》中芍药作为君药[5],而在邓版《方剂学》中则以黄连、黄芩作为君药[3]。如果采用药群进行方理解释,就可以划分为清热燥湿药群(黄连、黄芩、大黄)、调气药群(木香、槟榔)、行血药群(当归、肉桂),这样既可忽略君药之争,不会使整首方剂失效,而且使方剂的结构更加清晰;同时明确了以芍药为君药是重在言其病机,以黄芩、黄连为君药是重在言其病因。

3.2 有利于指导临证遣药组方

临证组方、用方是医生临床水平的重要体现,但如果一个医生每天面对50甚至100个患者,开出的处方都要考虑君臣佐使的话,恐怕心有余而力不足,也难以实行。但是,如果医生抓住主要病证和兼杂病证,在“药群”概念的指导下,就比较容易且能迅速拟方,而不必考虑君臣佐使。如对于夏秋之交,脾胃伤冷,水湿内盛,水谷不分而出现泄泻如水、小便不利的病证,只要抓住湿困中焦脾胃和湿盛膀胱气化不利,就能确立化湿和胃和利水渗湿的治法,并自然地把平胃散药群和五苓散药群和在一起构成胃苓汤处方,而不必去费时费力地考虑君臣佐使,从而大大提高诊疗效率。

3.3 有利于拆方研究

拆方研究是目前中医方剂研究中比较常用的方法,按照君臣佐使进行拆方研究重在阐明不同药物在方剂中的作用和地位。由于很多方剂尤其是药味较多的方剂,其君药难以确定,而采用“药群”的概念后,就比较容易进行拆方研究。如对治疗少阳阳明合病的大柴胡汤进行拆方研究,按照君臣佐使进行研究,就显得杂乱;而按照药群划分拆方,可以将其划分为治少阳病药群(柴胡、黄芩、半夏、生姜、大枣,实际上为小柴胡汤加减)和治阳明病药群(大黄、枳实、芍药,实际上为大承气汤加减),这样就相对简单明了。

3.4 更好地体现依法统方

治法是组方的依据,方剂是治法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讲,方中有法,《医学心悟·医门八法》:“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从治法角度看,方剂也可以看作不同治法的载体;反之,创立新方,就要善于把不同治法进行组合。如清代著名医家王清任把疏肝法和活血法进行有机结合创立了血府逐瘀汤(方中有四逆散药群和桃红四物汤药群的加减)、把补气法和活血法进行结合创立了补阳还五汤(方中有当归补血汤药群和桃红四物汤药群加减),这两个方剂都成为临床疗效突出的名方。

总之,“药群”概念的引入,可大大简化方理,明确方剂的结构,对于弥补君臣佐使理论之不逮,阐释方义、指导临证遣药组方、创制新方和拆方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谢 鸣.方剂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3,55.

[2] 林 渊.对《方剂学》7版教材中方剂组方结构的质疑[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6,16(1):60-61.

[3] 邓中甲.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47.

第5篇:药理学概论范文

【摘要】从国际国内角度探讨了药学服务的概念及药学服务的内涵等药学服务理论,介绍了南京鼓楼医院自临床药师制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紧紧围绕卫生部对试点工作的要求,以药学服务的相关理论指导医院临床药师制试点工作实践,着重对临床药师工作的模式进行了研究。并对药学服务的理论及其在医院抗凝管理专业临床药师制试点工作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对临床药师制的实施问题进行了讨论。

临床药师工作是近十余年来提出的新概念,它是药师密切联系临床,用药学专业知识服务临床,提高临床药疗质量的一项新工作,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我院被列为卫生部临床药师制试点单位,分别在抗感染专业、呼吸病专业、内分泌专业、抗凝管理、临床营养5个专业进行试点。自临床药师制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院紧紧围绕卫生部对试点工作的要求,以药学服务的相关理论指导我院临床药师制试点工作实践,并着重对临床药师工作的模式进行了研究。本文就药学服务的理论及其在我院抗凝管理专业临床药师制试点工作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简要介绍,以期待致力于临床药师制建设的专家学者的评论与建议。

1药学服务的理论

1.1药学服务的概念药学服务的概念是1987年由美国学者Hepler博士首先提出的。Hepler认为药学服务的核心思想是药师通过对病人用药结果的负责,改善病人的治疗愈后,最终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1]1991年,美国卫生系统药师协会(AmericanSociety of Heath system Pharmacists,ASHP)把药学服务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明确指出药学服务是医院药师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ASHP对药学服务的定义原文为“The mission of thepharmacist is to provide pharmaceuticalcare.Pharmaceutical care is the direct,responsible provision of medication-related care for the purpose of achievingdefinite outcomes that improve a patient'squality of life”;。中文大意是:“药师的任务是提供直接的、负责的与药物治疗相关的服务,其目的是改善患者生命质量。”;[2]。1993年,这一观点得到了国际药学会议正式肯定,并明确指出:“药师必须履行药学服务的义务与职责,药师工作的发展方向是直接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技术含量应越来越高。”;

第6篇:药理学概论范文

1.汉方医学教育培养目标与体现

在汉方医学教育培养的目标上,各医学院校存在偏重医学教育与偏重药学教育两大类。李丹溪等分析了日本15所医学院校,发现前者占33%,后者占66%,进一步分析,发现偏重医学教育的院校重视对针灸理论与技能的掌握,偏重药学教育的院校重视对汉方植物药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药效机理的理解。如前身为明治针灸大学的明治国际医疗大学,在针灸教学方面颇具特色,1~4年级都有针灸的各种相关课程,包括经络经穴学基础、针灸医学、传统针灸诊断学、针灸临床实习、针灸经营管理法规等。大阪大学、独协医科大学等以现代医学教育为主的院校也很重视针灸学习。北海里大学药学部于第三学年下学期开始开设汉方医学教育课,除了东洋医学概论、汉方医学循证之外,其他都是关于汉方药物的课程。

2.汉方医学教育课程内容、教材及教学形式

据统计分析,日本汉方教育课程内容包括汉方医学概论、汉方医学史、汉方医学理论与诊断学、针灸学、汉方药学、方剂学、汉方医学循证、方药副作用、东方医药处方药物研究、针灸经营管理法规等。汉方医学概论几乎是每个学校均有的课程。系统分析15所医学院校课程设置,可以发现其中31%课程较为系统,19%以药学课程为主,44%以针灸课程为主,6%仅有概论性课程。以明治国际医疗大学为例,该校开设汉方教育课程时间最长(1~4年级),第一学年时有经络经穴学基础、针灸医学,第二学年时开设有传统针灸诊断学、针灸医学、生活习惯及其预防,第三学年时有运动营养与健康,第四学年有针灸临床实习、针灸经营管理法规、东洋与西洋医学结合的研讨。庆应义塾大学,该校将汉方医学教育分为基础药理学与基础理论两个阶段,并且二者按先后顺序进行。第三学年时有必修课10节,内容以汉方药的基础药理学为中心,并结合现代药理学进行阐释。第四学年有必修课8节,讲授临床如何应用。目前日本汉方医学教育材正在制定中,授课内容以课堂讲授市售教科书或自编讲义为主,皆重视汉方医学基本理论。还有实习、讲座、研讨等教学形式。《和汉药概论》《入门汉方医学》等教材是很多医学院校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程。

二、日本汉方医学教育现状分析

“文化如家长,科学如孩童”。中华文化是中医药学形成、发展的土壤,日本岛国文化的外源性特征,使其在文化创造过程中体现出强烈的“拿来主义”。基于国际医疗发展方向及日本国内存在的医疗问题,日本医学界对汉方医学教育愈来重视,以将“汉方医学融入医学教育”为重要课题,以各种形式开展的汉方医学教育不断增加。汉方医学教育在日本得到长足发展。调查数据显示,日本医学生及民众对汉方的认可度也在逐渐提升。但是在其岛国文化基础上,选择性地吸取中医药学形成的汉方医学与中国本土的中医药学有着明显的不同,因此汉方医学教育与国内中医药教育相比,也有其显著的特点。

1.中医药学天生就有融合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特点,日本汉方医学更多地选择、体现了中医药学自然科学的特点。明治以来,日本汉方医学的发展主要以开业医师与药剂师为支撑,受“废医存药”思想的影响,日本汉方医学界对中医学理论重视不够,临床治疗以“辨病”为主,轻视“辨证”。与此同时,汉方教育也存在只偏重汉方药与针灸的学习,相当于中国中医药教育“中医基础理论”的“东洋医学概论”经常被很多学校学生轻视。从明治国际医疗大学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出,其医学教育主要集中于针灸方面。宫崎大学则只开设了“东方医药处方药物的研究”。

2.汉方医药在日本属于补充、替代医学,日本汉方医学教育重视继续教育,很多院校采取先西后中的“高起点”教育,重视汉医学与现代医学的结合运用,且与理论知识相比,更多地采用重视实践的教学模式。这样可以加强东、西方医学的比较,体现了汉方实用性,但很容易使汉医学被当做是西方医学的替代与补充。纵观日本各医学类院校汉方教育模式,发现存在师资力量不足、课时过少、课程安排不合理、临床见习与实习时间过短等问题。

第7篇:药理学概论范文

【关键词】 方剂; 功效; 概念; 主治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34.030

“功效”作为汉语中常用的一个词汇,具有较为丰富的内涵,包含有功劳、功用、成绩、效验、成效等诸多含义。早在东汉时期就有该词汇的记载,如《汉书・冯奉世传》“《春秋》之义,大夫出疆,有可以安国家,则之可也。奉世功效尤著,宜加爵土之赏”。至唐代功效这一术语便出现在医学著作之中,明清时期记载相对较多,其含义多表示功用、作用及效果之意,然而该术语应用于方剂学之中则相对较晚,纵观历代方书及《中药大辞典》《中药词典》《中医辞海》《中医大辞典》《中医名称术语精华词典》《中国方剂精华词典》等著作均未收载“功效”这一词条,至民国时期《中国医学大词典》中才将“功效”的近义词“功用”单独罗列表述,但是书中的功用主要指的是主治,如“九味理中汤,功用:治腹泻;药品:人参、白术、干姜、柯子肉、茯苓、木香、藿香叶、肉豆蔻、甘草各一钱;用法:清水煎服,食前通口服”[1]。强调的是方剂的应用,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功效。直至1974年广东中医学院主编的中医学院试用教材《方剂学》中才将“功效”作为专项描述。通过查阅文学、药学或医学相关文献后发现,各个学科对于功效的理解不尽相同,没有一个较为明确统一的概念,在具体使用时存在主观性,缺乏客观科学的描述,为促进方剂功效术语描述的规范化、标准化,故下面对功效的汉语学、中医学、中药学及方剂学等学科的角度进行阐释以有利于其准确应用与传播交流。

1 汉语概念

“功效”一词,作为汉语常用习语见于多种古代文学著作之中,其具体含义与医学著作中的含义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就功效本身而言,功与效均包含有最基本的功效、功用含义。

功在《说文解字》中记载“以诙也,从力从工,工亦”,其意为功劳、功绩、功业。在《辞源》中记载“事也,如农功犹言也;事有成效曰功,如功用,功效;以劳定国曰功,如功勋,功业;古与工同,器之精好者也”。将功作为功劳、功绩解者,可见于不同文学著作之中,如《周礼・司勋》“国功曰功”,《荀子・劝学》“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史记・项羽本纪》“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战国策・赵策》“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庄子・天地》“事求可,功求成”。功通“工”,指工作、事情、功行、工事,见于《诗・豳风・七月》“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孟子・梁惠王上》“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诗・大雅・崧高》“登是南邦,世执其功”。

效在《说文解字》中记载:“效象也,从攴交”,其本意为献出、尽力、效力、功效、效绩。在《辞源》中记载“学也,谓摹仿之也,如效法,效尤;授也;效验也”。将效作为功效、效果、作用解者,可见于多种文学古籍之中,如《左传》“司城荡意诸来奔,效节于府人而出”;《荀子・正论》“由此效之也”;《庄子・列御寇》“彼将任我以事而效我以功”;《元命苞》“教之为言逡玻上行之,下逯”;《淮南子・修务训》“夫歌者乐之征也,哭者悲之效也”。将效作为授也解者,见于《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宣王有志,而后效官”。将效作为效验解者,见于《战国策・秦策一》“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梦溪笔谈》“此其效也”。

“功效”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效力、效率、成效、功劳、成绩”,功和效两个字的合用首见于《汉书》,随后在众多文学古籍中均有记载,如《北史・贺拔岳传》“天光虽为元帅,而岳功烤佣啵进封樊城县伯”;《元典章・吏部二・选格》“归附后有功者,验所立功看笮£迁”;清吴敏树《黄特轩传》“若黄君之为团,可谓能用其人,其功效卓著”;陈去病《论戏剧之有益》“矧夫运悼既灵,将他日功恐神妙,有不o激厉此区区汉族者而已”;吴组缃《山洪》“这不是一朝一夕的病根,想一下子就收到改革的功效,是不可能的”。可见,功效一词在文学著作之中主要还是指作用的意思。

2 中医学概念

中医学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功效则是该理论体系中的一个细小元素。作为对人与疾病斗争的产物,中医理论体系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功效密切相关。关于中医学功效的概念,在唐代以前,由于古人以单字词为主的用词习惯,致使功与效往往分开单独使用,如《素问・上古天真论》“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素问・五脏别论》“病不准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也”;《灵枢・玉版》“以小治小者其功小”;《灵枢・九针十二原》“刺之要,气至而有效”;《魏书》“针灸授药,莫不有效”。将功效用于方药作用的描述,目前可以追溯到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尽一剂即得力,百日以上可见功效”。随后在诸多医学古籍中也有该词汇的记载,如王焘《外台秘要》“其热微者赤斑出,……功效相倍耳”;在宋代《圣济总录》“治牙疼不止,去风,神仙功效比金散方”;宋代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仍勿令病人知用药味,大有功效”;在明代赵献可《医贯》“数剂之后,茫无功效”;明代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保真膏治一切虚冷证,及无子,肾衰,……久久贴之,大有功效”;明代徐灵胎《医学源流论・药性专长论》“然人只知不可解者之为专长,……皆不能尽收药之功效者也”;明代龚廷贤《寿世保元》“口中噙化一丸,功效不可言也”;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此药大补元气,服一月自觉异常,功效不可尽述”;明代吴有性《温疫论》“三承气功效俱在大黄,余皆治标之品也”。在清代陆以《冷庐医话》“鸦胆子治休息痢,歙《程杏轩文囿医案》甚称其功效”;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方内{砂,有红、白二种,余所用,……未知白色{砂,功效若何”;清代喻昌《医门法律》“痰药方多,惟此立见功效”。可见,功效一词在中医学著作中使用也相对较晚,其具体含义也是主要指作用之意。

3 中药功效概念

“功效”作为一个汉语词汇应用到中药学以来,通常是指具体药物的作用,如麻黄发汗解表、大黄清热泻下、人参补气健脾等,然而对于中药功效概念的内涵则一直处于模糊状态。通过梳理历代本草发现,在汉、唐、宋、金、元时期均无功效专项描述,药物的功效与主治不分,两者常常混为一谈。比如《神农本草经》五味子“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白芍“主邪气腹痛,除血痹,……止痛,利小便,益气”。对于上两味药中的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除血痹,止痛,利小便和益气是属于功效描述,而咳逆上气,劳伤羸瘦,腹痛属于主治。至明清时期功效才从主治中剥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专项描述,但是历代本草著作均未对什么是中药的功效,功效的概念是什么进行归纳、总结和提炼。直到解放后出版的《中华临床中药学》才首次对中药功效的定义进行了界定,其定义为“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将中药对人体的治疗和保健作用进行的概括和总结”[2]。在随后出版的各版《临床中药学》教材中对中药功效的定义与《中华临床中药学》的定义相比均无明显变化。近年出版《中药功效学》专著对中药功效的定义为“中药功效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对于药物的治疗和保健作用的高度概括,是药物对于人体的医疗作用在中医学范畴内的特殊表达形式”[3]。换言之,中药功效是中药治疗、预防、养生作用以中医药理论进行概括而形成的,是药物医疗作用在中医领域内的特殊表述形式,功效实际是中医药理论化了的作用[4]。可见中药功效的表述形式与中医基础理论密切相关,是药物对人体治疗和保健作用的一种高度概括。

4 方剂功效概念

方剂功效来源于中药功效,与中药功效具有诸多相似。在唐宋以前功效一词未指药物的作用,自唐代开始在医药文献中偶见将功效一词用指方药的作用,如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曰:“尽一剂即得力,百日以上可见功效”。宋代苏轼《坡全集・圣散子后序》“圣散子主疾,功糠且唬去年春,杭之民病,得此药全活者不可胜数”。在随后众多的医书或方论专著中均未专项记载方剂的功效,对于方剂的功效的描述则常常隐含在主治之中。比如《千金要方・卷八・治诸风方》“当归丸补脾安胃、调气止痛,治脾虚寒身重不举、语音沉鼓、疠风伤痛、便利无度方”。《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五・妊娠猝下血》“治妊娠腹满,温胃气,化冷痰,利胸膈,思饮食,藿香丸方”。《奇效良方・卷十九・呕吐哕门》“小丁沉丸治干呕,和调胃气”。上述的补脾安胃,调气止痛,温胃气,化冷痰,利胸膈,和调胃气属于功效描述,身重不举、语音沉鼓、疠风伤痛、腹满、干呕属于主治。近现代出版《中国医学大辞典》中首次罗列功效的近义词“功用”,但未给出明确的定义。1974年广东中医学院主编的中医学院试用教材《方剂学》将“功效”作为专项描述,但是在该书中也未给出明确的定义,在随后的《方剂学》统编教材中也是采用类似记载,也没有明确给出功效的定义。而现代一些学者也提出了方剂功效的一些定义,如赵荣华等[5]认为方剂功效是方剂作用于特定病证后的效用,而丁舸等[6]则认为方剂组成药物在人体内作用的综合反映。可见,目前尚无一个相对明确而又得到广泛认可的方剂功效概念。

5 与功效近似的相关概念

前面已经提到“功效”的近似词汇有“功用、功能、效力、效用、效验、效率、成绩、成效、成效”等,上述术语虽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医学或药学著作中出现过,但是从总体使用频率来看,“功用”和“功能”的使用最为常见。1974年广东中医学院主编的中医学院试用教材《方剂学》中首次将方剂“功效”作为专项描述,现今最为权威的官方著作《中国药典》将功效称为“功能”,历版统编规划《方剂学》教材则多称为“功用”,而第九版统编规划《方剂学》教材称为“功效”[7]。全国各版本统编规划《中药学》教材均称为“功效”。“用”在《说文解字》中记载“可施行也,从卜从中”;《史记・魏公子列传》“小礼无所用”;唐代韩愈《原毁》“彼虽善事,其用不足称也”。从上述字面意思来看,用即是作用,功能。“能”在《说文解字》中记载“熊属,足似鹿。……能兽坚中,故称贤能”;《孙子・谋攻》“将能而君不能御”;《三国志・诸葛亮传》“贤能为之用”。从上述论述可看出,能即是能力、才能,而该意思在“功”字上也有体现。因此,不难看出“功能”一词仅仅表述的是药物的本身能力,而“功效”一词则既可以表明药物本身的能力、才能,又可以反映药物作用于人体后的效果。至于“功用”一词直接反映的是药物的作用,其表述语意范围比“功能”和“功效”更为广阔,属于一个较为上位的概念,该词汇不仅包括了直接起治疗作用的功效含义,同时也包括了其具体应用的含义,可以理解为该词汇是功效与应用的组合语义。从文字考究来看,功能和功用侧重强调具体的用,未能真正体现“效”的含义。最理想、最完整的方剂功效术语应该包含方中诸药的基本作用和该作用所产生的具体效果,比如化瘀止痛、宣肺平喘、清热凉血等,前面二字均是表示“功”,后面二字均表示“效”。另外,为尽量保持学科间术语的通用性,建议将方剂学中的“功用”统一称为“功效”。

正如前面所述,方剂功效来源于方中诸味药物的功效,使用的术语和含义基本与中药功效一致,但是又有别于单味药物的功效,而且方剂的功效也并不是方中诸味中药功效的简单加合,与方中诸药的剂量、配伍、剂型及煎服方法均有一定的关系。对此,笔者将方剂功效的概念概括为:方剂功效是方中所组成药物确定剂量、用法后的治疗和养生作用的高度概括,是该方对于人体的医疗和养生作用在中医学范畴内的特殊表述形式。

参考文献

[1]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38.

[2]雷载权,张廷模.中华临床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6.

[3]张廷模.中药功效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5.

[4]雷载权,张廷模.中华临床中药学(上、下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7.

[5]赵荣华,谢鸣.论治法与功效的关系[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13(3):154-157.

[6]丁舸,谢文光.试论方剂功效[J].江西中医药,2000,31(4):43-44.

第8篇:药理学概论范文

关键词:药剂学 学习方法 研究实践

中图分类号:R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b)-0222-01

药剂学是将原料药制备成用于诊断、治疗、预防疾病所需药物制剂的一门科学,属于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涉及面广。在药剂学的学习过程中往往涉及到很多基本理论、处方设计、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方面内容。药剂学与很多学科有密切关联,包括化学、物理化学、数学、生物化学等。各学科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形成了药剂学各分支学科,包括物理药剂学、工业药剂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临床药剂学等。药剂学也是很多药学院校开设的主干课程,药剂学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药学毕业生的整体能力和质量,也影响到各分支学科的理解和掌握。对于如何学好药剂学,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经验谈谈学好药剂学的主要方法。

1 明确药剂学的研究方向,建立学习方法

在学习药剂学这门课程之前,首先要明确三个问题:药剂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药剂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药剂学的研究方向包括哪些?药剂学是利用现论和方法研究如何将原料药制备成合理的应用形式(即剂型)的一本实践科学,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贯穿于各章节的学习内容中。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药物剂型概论(普通药剂学)和药物制剂的新技术与新剂型。研究对象是药物制剂。但很多学生往往忽视了这些要点。例如有些学生会问“如何分离中药的某些成分”、“某单体成分的药理活性如何”等类似问题,学生将药剂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等课程的研究内容混为一谈,学习起来比较混乱。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反复明确药剂学的研究内容和方向,学生应该清楚知道药剂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药剂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内容比较庞杂并且知识点较多,学习起来需要不断的记忆和理解。但在药剂学的学习方法上,可以以药物制剂的剂型概念和特点为纲,逐渐扩展内容到主要组成、制备工艺、所用辅料、质量评价、发展概况等方面。根据剂型概念和特点可以推断其主要组成成分及制备工艺等。例如,学习脂质体制剂新技术时,应以其概念和特点为基础,即脂质体是含有磷脂和胆固醇的双分子层的封闭囊泡,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然后再扩展到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包括溶剂注入法、薄膜分散法、逆向蒸发法等)、脂质体的分类(包括大单室脂质体、小单室脂质体和多相脂质体)、脂质体的质量评定指标(包括包封率、载药量、药物释放等)。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介绍脂质体的发展概况及新型的脂质体(长循环脂质体、免疫脂质体、光敏脂质体及热敏脂质体)等。在学习过程中牢牢把握住剂型概念和特点,找到制备工艺―分类―质量评定之间的内在规律性,是药剂学的各知识体系系统化,便于理解掌握。

2 理解药剂学的基本原理,掌握重点内容

药剂学主要研究药物制剂的成型过程的相关理论、制备工艺及合理的处方设计。其原理渗透到各章节中,是学习药剂学的基础。因此,有必要在理解基本的制剂原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各制剂的原理和适用范围。例如,片剂是各药物制剂使用最广泛的固体剂型。根据片剂的特点,有三种压片方法,包括湿法制粒压片、干法制粒压片和粉末制粒压片等。那么如何选择各压片方法呢?湿法制粒压片法是最经典和广泛使用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将药物和辅料均匀制备成流动性很好的湿颗粒,经整粒后再进行压片,有效地解决了片剂均匀度、流动性等问题。理解了这样的压片原理,可以进一步重点掌握片剂的四大辅料(填充剂、崩解剂、黏合剂和剂),理解各种辅料成分及特点及随后的包衣技术。再例如固体分散体技术,主要原理是将药物均匀地分散在载体材料中,药物在载体中以微晶、分子溶液或低共熔物状态存在。固体分散体的意义是在于难溶性药物的高度分散,从而提高药物的溶解能力。在掌握了基本原理的前提下,介绍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技术,包括溶剂挥干法、喷雾干燥法、熔融法等,结合药物的性质选择合理的制备方法。并熟悉固体分散体的特点,包括药物高度分散在载体材料中;大大提高了药物的水溶性、吸收及生物利用度;适用于油性药物的固体化;物理稳定性差、载药量小;工业化生产困难等。进一步理解固体分散体的鉴别方法,包括红外光谱鉴别法、粉末X射线鉴别法、差示扫描量热法、拉曼光谱鉴别法等。最后掌握固体分散体的质量评价内容,包括药物的无定型状态、微观形态、药物释放性质等。

3 重视实践及课外探索

由于药剂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应加强实践探索。广泛建立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课堂上所学习往往都是最基本和典型的制剂技术。如何将课堂上的制剂理论更好地用于指导实际制剂开发和设计尤为重要。因此,药剂学实验课特别重要。通过药剂学的验证性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使学生掌握制剂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药剂学问题的能力。在药剂学实验过程中,学生应该积极思考:为何将药物制备成该药物制剂?该药物制剂有哪些实际应用价值?例如在包合物的实验中,采用具有空穴结构的β-环糊精来形成中药提取物包合物,利用饱和水溶液的方法来制备该包合物。学生能更加形象地理解包合物的制备工艺,这样可以更加生动地理解书本中所提到的包合物各种理论和实践。另外,学生应多参与教师的实际科研活动,以课题的形式带动学生学习药剂学的兴趣。在课题的进行过程中,培养学生思考药剂学问题的思考方式、问题解决模式及应用实践。透过表象看本质,有效地加强各知识的综合运用。

总之,要学好药剂学要根据药剂学的特点及规律性,把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明确研究方向和内容,突出重点,重视实践探索,不断提高对药剂学的综合理解。

参考文献

第9篇:药理学概论范文

中药的概念

一些权威著作定义的中药概念与范畴:①《现代汉语词典》:中药是中医所用的药物,其中以植物为最多,也包括动物和矿物。似可涵盖传统中药的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民间草药、民族药、现代中药、洋中药、植物药,甚至普通的西药(为中医所用)也可纳入其中。②《中药学》: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及康复保健等方面的物质。可包括传统中药、民间草药、民族药、现代中药、洋中药、保健食品、保健用品,甚至西药中用等。无确切中医依据的民族药、民间草药、引自国外传统药物、植物药、洋生药,难以包含于其中。

现代中药的概念和内涵:现代中药是相对传统中药而言,它包含现代化中药,但不等于现代化中药。根据现代化程度,中药可分为以下传统中药和现代中药,现代中药又可再分为近现代中药、现代化中药、后现代中药(亦称创新中药)。传统中药包括中药材、草药、饮片和一些古方经典制剂等。这些制剂主要以生药粉人药,剂型古老,主要为药膏、丹、丸、散等。近现代中药主要指1960年以来的中成药制剂,多以粗提物入药,以片剂、胶囊、冲剂、口服液等剂型为主。现代化中药严格说目前尚无一个“狭义”的现代化中药。近年来成功开发的个别一类、二类和四类中药基本接近现代化中药水平。主要以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入药,药效物质基础基本明确。部分洋中药、植物药、天然活性单体药物,均可纳入现代化中药的范畴。后现代中药亦称创新中药,由于非自然因素的作用,属性(形态、结构、性质、成分和作用等)发生明显改变的中药。它可包括:①以天然活性成分为先导化合物的合成和半合成化学药物以及成盐衍生物:如二氢青蒿素和蒿甲醚(均以青蒿素为基础的结构改造产品)、联苯双酯(以五味子丙素为先导物的半合成品)、双环醇(联苯双酯的换代改进产品),甲基斑蝥胺、羟基芦丁、盐酸小檗碱、盐酸麻黄素等;②以生物技术生产的天然活性物质和生物制品(如组培人参毛状根及其制品、黄芪毛状根及其制品、虫草发酵菌丝及其制品、重组水蛭素等);③人工化学调配药材(如人工牛黄、人工麝香等);④药材代用品:塞龙骨(代虎骨)、水牛角(代犀角)、虫草菌丝粉(代冬虫夏草)等;⑤转基因药用动植物:在转基因烟草中表达和生产天然药用成分,在转基因奶牛中表达和生产天然药用成分。鉴于中药现代化程度的不同,笔者认为,中药的概念和范畴不仅包括“粗、大、黑”的传统中药,也包括“半粗、半黑”的所谓现代中药(如中药有效部位制剂,也仅有50%的大类成分清楚,还有50%的大类成分不清楚。即使50%的大类成分清楚,但究竟含有哪些单体成分、它们之间组成关系如何、作用机理如何等问题都不清楚),更应包括“不粗、不黑”的基于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化学药(既包括未经修饰中草药有效成分及其制剂,也包括经过修饰中草药有效成分及其制剂,甚至以中草药有效成分为先导化合物的合成和半合成药物也不应被拒之门外)。“不粗、不黑”的中药是中药创新与中药现代化发展的一种新形式、新境界。正如基因、基因组学等新概念、新知识,传统西医学教科书中是没有的,现在很自然地被纳人现代医学(西医)范畴之中。同样,中医药学也不应拒绝新的东西,要及时吸纳新的东西,否则中医药学永远停留于传统,难有真正的出路。

中药的现代化发展

中药现代化的基本概念:目前比较权威的定义当属国家科技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在联合制定的《中药科技现代化发展战略》中的定义:即中药现代化就是将传统中医药的优势、特色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以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的过程。但是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究竟是什么,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能否与现代科技结合,如何结合,这是很难明确回答的问题。中药现代化就是以中医药理论和经验为基础,借鉴国际通行的医药标准和规范,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中药。同样,这里的中医药理论和经验是指广义的中医理论,中医药理论和经验在中药现代化的地位和作用既包括严格意义上的理论指导,也包括基于中医药理论和经验的各种启示、提示、借鉴和参考。相关的国际标准和规范包括GAP,GEP,GLP,GCP,GMP,GUP,GSP,贯穿于中药研究、开发、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中药现代化既包括行为、过程,也包括结果。

中药现代化的基本模式:目前中药现代化模式主要有3种:一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现代中药模式;二是在西医理论指导下的化学药模式(包括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结构修饰);三是在西医理论指导下的植物药(洋中药)模式。在中医药界,普遍认为只有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并具备有传统中医药内涵的现代中药模式才是真正的中药现代化模式,化学药模式和植物药模式都不是中药现代化。人们不禁要问,中药现代化的内涵和核心是什么,是医学理论体系还是物质基础,是科技含量还是临床疗效。也许都应包括,但首先应是临床疗效。因此,中药现代化的模式并不十分重要,临床疗效是检验中药现代化成功与否的最好标准。将中药现代化模式分为现代中药模式、化学药模式和植物药模式,实质上是“惟医学体系论”,夸大了中西医对立性,对新形势下中医药事业的多元化发展、跳跃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很不利的。

中药现代化的主要目标:中药现代化的主要目标就是:中药现代化(科学内涵建设)和现代化中药(医药产业开发)。也就是要满足人民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医疗保健需求,全面提升我国民族医药产业,促进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不少人士认为,中药现代化的目标就是国际化。笔者认为中药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这是一个长远的目标,若作为近期目标,尚不现实。中国国内的医药市场如此巨大,面对入世的挑战,中药产品无论在短期还是在长期,能牢牢把握国内医药市场并辐射到海外华人市场,这就是了不起的胜利和成功。

中药现代化的主要措施:针对不同的环节,中药现代化可采取不同的途径和对策。最主要的应该是实现中药现代科学化、推进中药产业化国际化。下面,仅就中药现代化进程中常常面临或常常忽视的几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⑴关于中药现代科学化:①中药药效物质: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是制约中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瓶颈,也一直是中药科研的热点和难点。任何一种中草药所含成分成百上千乃至上万,更不用说中药复方成分的复杂性了。要想从中获取微量乃至微微量级的有效物质,无异于大海捞针。虽然可采用活性示踪的化学分离方式,但工作量浩繁,并且假阳性、假阴性、亦彼亦此等试验结果,止人难以定论有效物质。可否采取以下两种方式多快好省地验证中药药效作用或筛选中药活性物质。一是“去伪存真”法筛选中药活性物质:在肯定其药效的情况下,可先分离除去较易确定的无效(无活性)物质,然后确定和除去可能的有害(毒性)物质,剩下的可能就是药效物质。这与传统的大海捞针式分离筛选活性物质的方式有所不同。一是“无心插柳”法筛选或验证中药药效作用:对正常健康动物进行阶段性或长期给药,即主要采取一般药理学试验和长期毒性试验,观测动物有无异常反应,一些重要的或特殊的异常反应可能是该中药的主要药效作用,也是研究者可以深入研究开发的药效作用。近年来我们在开展一个二类新药(有效部位入药)的长期毒性试验时,发现该药的新作用新适应症,且疗效颇佳。“无心插柳”在国际医药研发中有很多成功的范例,这对多成分、多作用、多靶点的中药药效药理研究是值得考虑和借鉴的。②中药提取、分离、分析共性技术平台:建立规范化的中药提取、分离、分析共性技术平台,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也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建立技术平台,要防止片面求新求异,要注重科学性、规范性、合理性和实用性。要清楚地认识到,高科技不一定带来高品质,高品质不一定产生高疗效,高品质也不一定产生高效益。③囿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技术平台本身的成熟性,新技术新方法在中药提取、分离和分析的实际应用中进展缓慢。笔者认为,在中药现代化中,一方面不仅要积极采用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而且要加强对新技术应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等基础研究;另一方面对简单易行的中药传统提取分离分析技术实现规范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改造和提升,也是非常必要的,以保证制剂质量和临床疗效的稳定性。④新药开发的临床试验在中药研制和审评中,重基础(药学、药理、毒理)轻临床的现象较普遍,新药临床试验的中心地位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新药上市后的临床再评价更是稀有。鉴于中医药的优势与劣势,目前中药新药临床试验普遍采用与西药并无二致的临床试验策略,可能会抹杀中医药治病的特色和优势,损害中医药医疗地位和作用。为了突出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中医药临床适应症定位及临床试验方案设计显得非常重要。中医药长于对证治疗,亦可对症治疗,但全能型的对病治疗已是不可能的了。中药临床试验治疗方案既可采取单独治疗,更应考虑联合治疗(特别是与西药联合);既可重在对抗治疗,也可强化辅助治疗;既可采取序贯治疗,也可考虑替代治疗(中药替代西药)。中医药治疗指数既要重视有效性,也要重视安全性;既要考察近期效果,更应考察远期效果。⑤中西复方新药研发应是中西医药结合最佳有效切合点之一,也可作为中药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遗憾的是,新药审批办法对中西复方新药要求较高,许多人望而却步,近年来中西复方新药的研发几乎是一个空白。

⑵关于中药现代产业化:近年来国家对中药产业化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设立一批产业化示范工程建设项目,对中药现代化、全面提升中药产业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目前存在着重产业化轻示范性、重硬件轻软件、重市场轻生产、重广告营销轻科研支持等倾向,甚至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中药产业化示范工程建设,一是要加大产业化开发力度,二是要突出示范性、前瞻性,二者缺一不可。具体来说,一是要通过中药生产规模化自动化智能化建设,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工艺、质量和药效的稳定性;二是要开展并加强药品上市后的再研究,以进一步夯实临床基础,突出特色和优势,阐明作用机理,了解不良反应,建立和优化药物联合治疗方案(中药-中药;中药-化学药;中药-生物制剂);三是要加强中药生产关键共性技术的科研攻关与技术装备,实现工艺再优化、质量再提高、剂型系列化。四是在中药研究、开发、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各个环节,要全面制定和实施GAP,GEP,GLP,GCP,GMP,GUP,GSP等各种标准和规程。

⑶关于中药国际化:我国加入WTO后,中医药国际化将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如何让中医药真正走向世界;二是如何有效地应对“洋中药”的冲击。当今,中药在世界医药市场的前景可谓喜忧参半。近年来美国FDA颁发的《植物药研究指南》为中药(植物药)开绿灯,欧盟新近修订出台的《欧洲传统药法论》却为中药(植物药)亮黄灯、红灯。有鉴于此,笔者认为,抵御“洋中药”对我国医药市场的“入侵”甚至比让中药走向世界更具有挑战性和现实意义。如何保护民族医药工业、实现中医药可持续发展,已是一个迫在眉睫的大课题,目前国内尚未找到特别有效的应对策略和措施。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的模式和目标多种多样,中医药进军国际市场的途径和策略也是多种多样。一个中药作为药品,得到美国FDA的认证,进入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主流医药市场,当然应是我们始终努力追求的目标;但同时不要忘记中药作为食品补充剂进人全球市场特别是海外华人市场可能是中药国际化的最便捷、最有利的途径:更不能忽视的是与中国历史文化背景相同或相似的广大东南亚地区,将可能是中医药走向世界主流医药市场的最佳的起跳板。作为祖国医药宝库的精髓,在应对“洋中药”大肆进口的反击战中,中医药理论及其相关研究成果可以起到桥头堡、护身符和杀手锏的作用,可用以制定中医药、植物药国际技术贸易措施,营造一个缓冲地带,为民族医药工业发展赢得宝贵时间和空间。当务之急就是要做好“一个标准、一个法规、一个专利”。具体来说:一是制定具有中国特色并符合国际规范的现代中药质量标准体系;一是制定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不违反国际惯例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有一定的“外严内松”的倾向;一是申报好中医药及其相关产品的专利,保护我国民族医药知识产权。在制定相关标准和法规时,可以通过突出中医药理论指导或强化中医药学的科技文化内涵建设(包括处方依据、用药历史习惯和经验、复方配伍关系、药物相互作用、中草药来源道地性及其安全质量标准等),这样做一方面将是基于保护我国国民、动植物和生态环境安全的需要,同时将有效地缓冲洋中药的长驱直入;此外,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洋人对中医药的偏见,使洋人对中医药理论变歧视为正视,变被动适应为主动适应,有助于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交流和传播。

讨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