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因材施教论文范文

因材施教论文精选(九篇)

因材施教论文

第1篇:因材施教论文范文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教育对象——小学生,由于受生理成熟程度和知识经验的限制,他们的认知能力较低,尚处于发展阶段,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明确形成,处于萌芽状态。而且小学阶段作为人智力水平发展速度较快的阶段,低、中、高不同年级的学生认知结构、心理发展特点思维水平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一)因层而异,有针对性地选择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

所谓文化载体,即以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之意,就是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文化建设中,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产物,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领域。尤其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小学生接触到的文化产品也变得丰富多彩。随着文化产品、文化形式的多样性,文化载体也得到了丰富的发展。然而,教育者在选择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充分考虑到低、中、高三个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差异性,选择相应的文化载体,以便更好的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下面,笔者以小学低、中、高年级三个阶段的文化载体选择为例进行详细论述。

1.低年级学生以音像、图画为载体

低年级的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发展水平较低,且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特征决定在教学过程中要选择能够做视觉、听觉呈现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将抽象的语言文字,以具体的图画、声音、动画等呈现给学生以便更好地完成教育目标。以具体的图画、动画等向学生传达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让其具有判断是非的能力,达到该阶段对其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例如,学校可以利用Flash等动画制作软件,将抽象的小学生行为规范以动画的形式,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校有计划地组织一二年级低年级的学生,定期观看对他们思想、行为规范有影响的动画片。同时,学校可以将抽像的文字规范以漫画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将图画贴在教室,时刻地影响着学生的言行举止,为培养“四有”新人打下坚实地基础。

2.丰富中年级学生的文化载体

针对中年级,这个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对文化载体的选择要确切的符合其学习能力发展特征。不仅对文化产品的选择要适应学生学习能力发展阶段,同时对文化载体的选择也要注重对其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独白言语等能力的锻炼,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对字面材料的理解已经有所发展,自主学习能力也有所提高,同时正处于再造想象向创造想象过渡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进行思想文化教育时,不仅要选择具体的能呈现视觉听觉效应的文化产品,而且要引导、组织学生读书,开展读书活动,组织学生对文化产品或某一事件进行赏析、评价,引导学生“听”和“读”,在评价、赏析的过程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例如,教育者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会”活动。教育者可以让学生读一些对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影响的书籍,如《伊索寓言》中《农夫与蛇》、《狼与小羊》、《狐狸和葡萄》、《龟兔赛跑》等各种经典的寓言故事,在组织他们读书的时候,可以适当地让学生谈一谈他们读故事后的感受。教育者可以对学生的感受加以点评,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切实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3.发挥高年级学生的独立、自主性

高年级学生的大脑发育的重量已经接近于成人,这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必须的生理基础,而且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已有所发展、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增强。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媒体的选择中教育者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锻炼其自主学习、独立学习的能力。在高年级阶段可以引导学生自觉地开展读书活动。在这一阶段,教育者可以引导组织对文化作品中的某一现象进行辩论、评价。可以组织受教育者写读书心得、对某一社会现象进行辩论等,以丰富多彩的文化载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使学生的发展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例如,教育者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读报”活动,让学生养成关注实际生活,关注时事的好习惯。同时,教育者可以让学生对其所阅读某一事例谈一谈自己的看法。教育者可以就其所谈观点进行评价、引导,让学生在评论中树立正确的价值标准,逐渐实现培育“四有”新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同时,教育者也可以引导学生就某一有争议的社会话题进行辩论,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同时又可以引导学生切实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进而自觉地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循循善诱、启发式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为了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思想政治教育者采取的方式、手段和措施。受教育者能否接受教育者的教育和引导,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关键在于有没有恰当的教育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明确了教育目的、有了正确的教育内容和合理的教育途径。但是,如果没有恰当的教育方法,就不会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可以说,教育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起决定性作用。然而现代我国思想教育忽视个性与情感的交流,重灌输轻疏导,重理论轻实践,缺乏艺术性和趣味性,而且费事、耗时、成效低的缺点。依据孔子对“因材施教”的解释及实践过程,可以看出“因材施教”的关键在于通过对学生准确、全面的了解,帮助学生充分发挥所长,克服所短,抑或扬长避短,取得应有进步。因此在初等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要充分了解受教育者的思想现状,发现其思想品德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势,采取适当的方法引导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向社会所要求的方向发展。同时,小学生作为特殊的教育对象,教育方法的选择也有重要的作用。教育者要采取适当地,能够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思维而有所领悟的教育方法,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积极性、自主性、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要先了解学生的障碍和思维的灵感,及时开导启发,激发其学习动机,引导受教育者善于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当受教育者与教育者发生意见冲突是,教育者不要唯我独尊,要在双方地位平等的前提下,共同探讨,互相协商,交换意见。这样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可以从相互的交流中得到启发,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平等的沟通交流中完成思想的转变和知识的掌握。而且,在教育过程中不但可以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其创新能力,还可以使双方形成和谐的关系。启发式教学,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提高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二、总结

第2篇:因材施教论文范文

[关 键 词] 中职卫校;化学教学;因材施教

中职卫生学校作为我国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课程教学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和实践应用为重点。化学是中职卫生学校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课程的学习对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及长远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在目前中职卫校的化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文化课基础比较薄弱、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化学学习兴趣不高、教学的针对性不强、教学的质量水平不理想诸多问题。要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水平,就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因材施教,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提升,培养合格职业人才。笔者结合化学教学实践,对开展因材施教进行了应用探索,并取得了较好教学效果。

一、因材施教在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因材施教是中职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中等职业教育虽然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然而对大多数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初中学生来说,受到传统人才观念的影响,还是更愿意接受普通高中教育,上职业学校是许多学生不得已的无奈选择。因此,造成了中职学校学生能力素质不高的问题。在这样的生源条件下,要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技术应用人才,就必须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由于每个中职学生的认知能力、化学基础、学习兴趣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要求教师在开展化学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差异性,树立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取得进步,获得发展。

(二)因材施教是中职学生就业发展的需要

对职业学校来说,学生的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因此,课程教学要以就业为中心,要面向市场来办学,根据社会需要来培养学生,要坚持“做中学、做中教”,按照“实用、够用”的原则,注重加强动手实践能力的训练和突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为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因材施教,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与主动性,对学生加强学习方法引导,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创新。开展因材施教还体现在:进行课堂教学要尊重学生差异,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指导学生按照自身学习能力与专业需求合理选择学习内容;教师要根据学生能力的差异和不同的教学内容来选择教学方法、手段和策略,从而提高学生能力。

(三)因材施教是中职卫校化学教学的需要

由于许多中职学生的化学基础比较差,虽然在初中时接触过化学课,但由于学生认知能力不高、学习不努力,不少学生连基本的元素符号、化学式、简单的化学方程式都不会写。而教材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又显得偏多、偏难,同时教学内容安排的课时相对不足,每节课的教学容量较大,造成学生对化学课的学习内容不能完全理解掌握,使学生对化学课的学习感到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化学教学必须实施因材施教,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内容。因此,在中职卫校进行化学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因材施教在中职卫校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在课程教学目标上体现因材施教

教学目标是教师课堂施教的总要求,它是教材和教学大纲要求的体现,进行化学教学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只有在合理教学目标指引下才能取得理想教学效果。由于中职学生学习能力的个体差异和化学基础差别较大,少数学习好的学生,对化学教学内容不满足,而多数化学基础差的学生感觉化学学习比较吃力。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教学中经常是顾此失彼,此时运用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就显得非常重要。(1)对学生进行分层。在化学教学中要进行因材施教,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化学基础、学习兴趣、专业需求方面差异等进行分层,把学生分成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三个层次。对优等生要以化学知识拓展学习为主,对中等生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进行适当拓展,对学困生要以基础知识学习为主。对学生进行分层,就能使教师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制订不同教学目标,采取不同教学方法。(2)教学目标分层。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化学基础进行分层后,需要教师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各层次学生通过学习达到自己的教学目标,并完成相应层次的练习题。制订的教学目标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着”.例如,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时,对中等以上学生的学习目标是能使用电子转移或化合价升降的原理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而且要能理解其反应的本质,会用“双线桥”的方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会进行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对学困生来说,要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了解反应的本质,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判别方法。进行了这样的目标分层后,就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能够因人而异开展教学,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二)在课程教学内容上体现因材施教

化学作为中职卫校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其学习内容与后面的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专业课有着重要的联系。然而由于化学教材的内容较多,教学课时比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根据学生的专业需求对教材内容合理选择与取舍,从教学内容上体现因材施教的思想,重点突出医用化学知识这个重点,使学生重点学好相关的化学知识。(1)突出医用化学这个重点。卫校的化学学习内容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课程。在每门课的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专业培养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把与医学相关的化学知识作为教学的重点,这样既能突出教学重点,又能节省教学时间,还能降低化学理论知识学习的难度。此外,还可以联系具体的临床实用的化学内容进行教学,既能提高学生对化学教学的兴趣,又能更好体现中职卫校“实用、够用”的教学理念。(2)对化学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因材施教。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对中职卫校的学生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它不但能加深学生对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进行实验教学,需要教师对不同层次、难度不同的实验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既要注重教师课堂的演示实验,又要注重让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实验,以此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在课程教学组织上体现因材施教

进行化学课堂教学需要借助一定的组织形式来开展教学活动,在多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中,除了运用以教师为主的教学形式外,还应积极运用多种组织形式进行辅助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相互补充学到更多的化学知识,取得更好的因材施教效果,提高化学学习的效率。(1)加强班级教学。在学校教学中,班级教学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能够提高教学效率,能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组织纪律性。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教师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创新化学教学方式方法,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加强对学生多种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来提高化学学习效率。(2)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质量、效率有重要促进作用。教师应对全班学生的学习能力、化学基础、学习兴趣、合作意愿进行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按照每组四至六人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分组,并对每个学生进行合理分工,以此来开展合作学习。在合作交流学习中学生能够相互取长补短,相互进行帮助,拓展自己的化学思维,以增强学习能力。(3)重视自主探究学习。自主探究学习方式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方式,教师通过培养学生以问题为中心开展自主探究学习,能够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有效提高学生化学学习能力,增强因材施教的教学效果。

(四)在课程教学评价上体现因材施教

在中职卫校化学教学中开展因材施教,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改变传统的仅以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对学生的化学学习评价方式,创新对学生的化学考核评价方式,采用综合全面的方式来考核评价学生,以此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建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考评体系。要在学生的化学学习考核评价体系中体现因材施教的思想,就要建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思想,通过考评体系的引导、激励来促进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建立化学考核评价体系,既要注重学生当前的学习,又要注重学生的未来发展,除了对知识和技能的考评外,也要注重对化学学习过程与方法、对化学学习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考评,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化学学科的育人功能。(2)建立多元考评机制。为了更好地体现因材施教的考评机制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应建立多种考评机制、多元考评主体,加大对学习过程、平时学习成绩和操作技能在考评中的所占比重。例如,可以把学生平时的作业及其完成质量、阶段性测验、课堂提问、综合作业、实验操作技能、实训课的考核、出勤率、课堂纪律等作为综合考评的内容。除了教师的评价外,还应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学生互相评价等。以使考评更加全面客观,更有利于促进化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中职卫校化学教学中,要提高教学质量水平,就要重视在教学中对学生开展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等实际情况开展化学教学,并把因材施教的思想理念与方法体现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等方面,从而有效促进化学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因材施教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师范院校,文论课程,教学方法

 

《文学理论》是普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和主干课。作为一门专业性、理论性极强的课程,在该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取文学生成方面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文学基础构成理论的思辩创新能力。前国家教育部负责人周远清曾明确指出:“在国际上,我国人才培养的弱点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足。反思过去我们在文学理论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明显存在着封闭、单一的缺陷,这种教学模式表现为课堂内容的一家之言、教学方法的满堂灌,学生基本上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其结果只能是书本知识的简单重复和再现,而这正阻碍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1]

故此,对于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其核心便集中在对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上。本文主要试从分析当前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常见的几个问题出发,探索了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特别是针对师范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特征,在教学活动中适时调整教学方法,从贴近学生生活和将来从业需求的角度出发,通过调整理论的分析例证和辅助以课外阅读量的摄取等方式加深学生对文学理论的理解程度,并通过实际创作能力的培养来辅助深化对理论知识的实践性认知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一、《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文学理论》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学习文学理论的目的是使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从整体上来把握和认知文学现象,而且文学理论还在于渗透一些分析事物的方法、思路,学习一些哲学理论。这些文学理论知识对学生学习文学史、从事文论实践活动都起到了极大的帮助和导引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学观念,培养理论思维能力和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所以,纵观中文专业的理论教学,文学理论课程显然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基础地位,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各高校将文学理论课程作为中文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的原因。

其实,高校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问题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这门课程的学科自身特征而言,其本身所存在着内容繁多、重难点不突出的特点,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二是作为文论教学课程而言,文学理论课程同样存在着内容脱离实际、教学观念陈旧、教学形式刻板等文论类课程所必然存在的教学问题。具体而言:

(一)学科特点本身造成的难以解决的问题

众所周知,从五四文学革命以来,中国几千年来建立起来地封建思想文化体系被彻底否定,文学观念的重大变化奠定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审美价值取向和多元并存的接受心理基础。在此基础上中国的文论家们也开始了对文学的本质和规律的思考,并形成的现代文学理论。随着文学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其逐渐被被纳入教学体系,走入了大学的讲堂。但由于文学理论是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类问题的研究”,所以如何让学生弄懂充满哲学思辨意味的文学理论本质和具有抽象化、概念化的文学原理,成为文学理论课程的讲授中极为困难的一关。

虽然童庆炳教授在《文学理论教程》中早已明确指出:“我们学习的不是别的什么文学理论,而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语文教学论文,即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思想的文学理论。”[2]但对于学生而言,想要清楚地掌握借由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审美意识形态价值”而表现出的对文学本质的内涵理解,这需要大量的哲学基础和对文学原理的认知。作为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而言,这样的要求是无法达到的。那么,教师如何在学生现有的文学和哲学知识基础上,清楚明晰地阐释清楚这些抽象化、概念化的理论问题是很困难的。

同时,由于文学理论课程本身的知识内容较多,如何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让学生了解文学理论的发展概况、形成关于文学理论的整体认知,并构建出一个完整文学理论知识体系,这也是文学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在短时间内难以找出解决办法的。

(二)作为文论课程所存在的共性问题

对于高校的文论类课程而言,尽管教师们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创新,试图改变文论类课程教学中常见的课堂氛围不活跃,学生缺乏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但从总体上说,当前我国高校文论教学仍是以讲授文本内涵、分析艺术形式、归结语言手法,追求知识的系统性、丰富性、完善性为主要教学目标,而这些导致在文学理论教学中脱离实际生活,使学生对文学理论产生疏离感,进而失去学习兴趣。

首先,教学观念经典化,缺乏针对性是文学理论作为一门文论课程所必然存在的共性问题。文学理论的教学在中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自五四文学运动的兴起,中国学者便开始了对文学本质和规律的思考,各种版本的文学概论著作相继出台,田汉、郁达夫等作家都根据自己对文学的理解,写出了名为《文学概论》的教本。文学理论在中国高等教学中,早已形成了其固有的理论体系。正因如此,当前高校的文学理论教材早已将理论体系、方法例证经典化,将重点放在突出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上,从而忽视了文学的鉴赏性,大量篇幅放在了文学本质论、发展论和创作过程方面,对作品论及鉴赏论则粗略概括。教学目标更倾向于把握作家的创作而非读者的接受,强调作品分析而轻视审美体验,这对于培养学生对具体的文本分析能力起不到积极的指导作用。文论教学还是应当引导学生和启发学生面对新的文学实践,做出新的思考,提出新的见解,使文论教学永远同文学实践保持密切的联系。

其次,教学形式单一,过分突出教条化。正如池永文教授所指出的:“如今文论教学往往被大而化之的原理、反复引征的材料和陈词滥调的讲授所替代。教师缺乏激情,学生也缺乏兴趣。文论的教改必须朝着人文化、批评化、跨学科、多学科的综合方向发展,这是时展的必然要求。”文论教学改革,必须围绕着对广大学生如何施教,这门学科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等问题进行核心期刊。理论教学的创新尤其需要对常识与常规进行大范围的挑战。

二、师范院校的文学理论教学改革方向

亚里士多德将人类知识和活动三分为理论、实践和创制。其中,理论主要指的是求知自然的普遍原理的思想活动,实践主要指的是追求伦理德性和政治公正的行动,创制则指的是生产生活资料的劳动。所以,马克思的实践是亚里士多德的劳动和实践的结合,同时又与科学理论具有统一性。在文学理论的教学中,同样需要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虽然,在传统认识思维方式之制约下,文学理论早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形态;但是,根据特色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针,在教学上有针对性、有侧重性地进行特色化教学改良,还是可以达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效果。

在探索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上,针对师范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特征,在教学活动中适时调整教学方法。从贴近学生生活和将来从业需求的角度出发,调整理论的分析例证和辅助以课外阅读量的摄取等方式来加深学生对文学理论的理解程度,并通过实际创作能力的培养来辅助深化对理论知识的实践性认知能力,这样才能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实践能力。具体而言:

(一)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开设辅助课程,并从其他专业课程中获取间接知识和实践能力。

学习文学理论的目的在于帮助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学观念,培养理论思维能力和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文学理论课程不仅能够使学生从整体上来把握和认知文学现象,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文学史,指导学生的实践。所以,该门课程多数学校选择在大学一年级开设。

但实际情况是,本身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大一学生由于没有受到过完备的文学审美教育,理论基础欠缺,再加上新世纪大学生处在一种多样性、开放性和全球化的现实语境中,很多学生的课余生活往往沉湎与视像快感的满足,很少有人去自觉接受优秀文学作品的熏陶,文学知识相对不足,而文学理论又非常庞杂。致使学生根本无法深入理解文学理念的抽象内涵、文学的特征和意义,也无法接受深奥的文学创作方法论、文学接受方法论知识。学生在学习文学理论时感到有相当难度,久而久之导致兴趣的缺失。要改变这种状况,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首先,在课程设置上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在《文学理论》课程前可以辅助开设关于文学鉴赏的课程,激发其学生对文学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阅读、感受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语文教学论文,为进一步学习文学理论打下基础。在此基础上的《文学理论》课程讲授,便可以让学生对文学的本体、特征和功能,对文学的创作、传播与接受规律,对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性质和特点,都有比较系统全面的了解,进而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运用文学理论分析文学现象的能力。

其次,借由学科之间知识的相互渗透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借由《现作》课程的实践活动来融会《文学理论》课程相关内容,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学创作、文学接受规律方法论的理解。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大学一年级会开设《现作》课程,该门课程主要讲授写作技法和相关的理论知识,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这些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无疑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学理论》中文学创作方法论和文学接受论等相关知识的理解。想要做到真正理解《文学理论》,就必须将文学理论知识与文学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所以,学生在摄取《现作》课程的教学知识的同时,可以从对创作技法的学习中进一步理解文学理论知识,并可以将理论知识适时地应用于写作中,对创作方法论产生直观认知,最终达到对《文学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

(二)根据师范生本身的学科培养方针,适时调整教学内容。

《文学理论》课程的讲授常常会需要伴随大量的例证,借由例证来融会抽象的理论概念。但是,这些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而举出的例证,也全部都是极具典型性的经典例证。对于大一学生而言,即便之前就产生了对文学的兴趣,也不可能拥有如此深厚的文学知识储备量,对于老师所举之例证的理解也只能是只言片语;在没有完全掌握该例证的情况下,更无从谈起对例证中所呈现出的某种文学理念和文学特性产生切身直观地感悟。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大多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虽然在对文学的本质属性、流派、特征、范围之类的概念、分类谈得井井有条,却读不懂鲁迅的《阿Q正传》,感受不到徐志摩《再别康桥》的意境美,更无从谈起对这些文本的深入解读。

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本身的专业技能必须过关。如何从学习《文学理论》课程中了解学生的审美心理,更好的从事中学语文教育,这才是这门课程在师范院校开设的意义所在。抛开学习文学理论其所原有的教学目的,单从师范院校而言,其本身就必须具备另外的学习目的和学习侧重性,那就是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故此,在《文学理论》课程讲授中适当选取初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内容作为文本例证,让学生在充分理解文本例证的同时,从文论分析角度进一步认识到文本解读的多样性,让学生在比较同一部文学作品在高中和大学阶段的不同解读方式中适应大学知识理论体系。通过这样的例证解读,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分析、审美能力,为将来学生走入教学第一线打下坚实地理论基础。

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压力,如何调整教学摘要,扎实有效推进素质教育。”[3]

参考文献:

[1]周远清.21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高等教育[J].高等理科教育,2001年02期。

[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第1页.

[3]吕明.从21世纪教师素质培养看文学理论教学改革[J] 牡丹江教育学报, 2005年01期刊

第4篇:因材施教论文范文

关键词:因材施教;数学教学;意义;原则;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1-0096-01

因材施教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在很早之前就被提出来。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因材施教,如何将这一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很多教师仍然感到困惑。针对这一问题,结合教学实践,对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因材施教进行研究。

一、因材施教的提出及意义

(1)因材施教的提出。在我国,“因材施教”理论是孔子最早提出来的,被称为“具有教育方针的方法论”。之后,朱熹对“因材施教”理念进行归结和发展,提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的观点。到了我国近代,蔡元培、陶行知等教育家都主张因材施教,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认为教育要有针对性,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阐明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意义。另外,许多杰出的科学家也对因材施教原则给予过充分的肯定。

(2)因材施教的意义。因材施教原则在中外教育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要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就要对国民进行素质教育,这就要求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要面向全体。全体是由个体组成的,没有面向个体的教育就不能视为面向全体的教育。然而,作为个体的学生是有差异性的,这种差异是普遍的、绝对的,所以要进行因材施教。

二、实施因材施教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数学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有其合理性和科学性,然而也是宏观的、抽象的,所以要依靠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去细化并落实。这就要求师生明确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及意义,使一切教学有利于学生发展。依据目的性原则,可从两方面实施因材施教:第一,目标意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多种方法,为学生量身制定学习目标,并指导学生实现目标的方法,从而强化教学活动的自觉性和目的性。第二,综合规划教学任务。教学目的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多重角度及多重目标着手,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让教学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智能培养相结合。

(2)准备性原则。准备性原则指根据学生原有的准备状态进行新的教学,也称为“可接受原则”。在实施因材施教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学生的准备状态,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同、原有知识水平不同,则学生的认知准备和认知发展准备也不同。这需要教师通过多样的测量手段对学生进行判断,再针对每个学生进行科学化、合理化的教学。

三、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

(1)根据学生生理特点进行施教。男女生在生理上存在差异,导致男女生对不同知识的接受程度也不同。女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优于男生,学习立体几何知识优势明显;男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高于女生,所以在逻辑证明中男生的优势明显。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特点,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2)根据学生智能特点进行施教。教师的教学应该与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智力水平,并不只体现于各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还会体现在符号语言、运动、音乐节奏等方面。智力水平的多样性导致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多样性,所以,自主学习并不具备普遍性,有些学生并不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应与学生相适应,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减少他们在学业上的挫折和失败,帮助他们成功,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最终目的――扬长补短。

(3)根据学生个性特点进行施教。教师要明确受教育者在哪些方面具有天赋,该朝什么方向发展和培养,而不是拿一个标准衡量个性不同的学生。教师应正视差异,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因材施教是一对辩证的关系。了解学生个性是因材施教的理论前提,因材施教是发展个性的方法和途径。所以,教育如果面向全体学生,就不应该忽视学生的个性特点。

(4)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特点进行施教。学生的认知水平分为现有认知水平和一般知识能力。教学要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上,适当为认知水平较低的学生搭建支架,循序渐进;对于认知能力较高的学生要提高标准,要求他们以更高的水平完成任务。一般认知能力体现在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上,在教学过程中应实施结构化教学,面对一般认知能力较低的学生,注重指导和讲授;对于一般认知能力较高的学生,要以训练和提高能力为目的,采取启发式教学。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出有弹性的教案,从而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有所发展。

四、结束语

因材施教的作用是巨大的,但必须依照社会、时代及人自身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实施策略。随着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成为落实因材施教的关键因素。要把因材施教这一理念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它的积极作用真正在数学教学中体现和发挥出来,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书丰.中国古代教育精粹的现代解读[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

[2]李定仁.教学论研究二十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第5篇:因材施教论文范文

关键词:实际教学;因材施教;因人制宜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2B-0010-01

易中天先生写的《中庸的原则》中,在讲孔子中庸的思想时,引用了一次师徒的对话,也是孔子作为教师给学生解惑的过程。

在《论语・先进》中,有一次,子路问孔子:听到了,就去做吗?孔子说,父亲和兄长都还在,怎么能闻风而动?冉有也问孔子:听到了,就去做吗?孔子说,当然!听到了,就去做。这下子公西华不懂了。公西华说,先前子路问先生,听到了,就去做吗?先生说,父亲和兄长都还在,怎么能听到了就去做。现在冉有也问先生“闻斯行诸”,先生却说,既然听到了,当然就该去做。同样的问题,不同的答案,还截然相反,我实在想不通,因此斗胆向先生请教。孔子说,冉有这个人,胆小怕事,老往后缩,为人懦弱,所以要激励他的勇气,“唱反调”推他一把(求也退,故进之)。子路勇武过人,胆子一个顶俩,爱往前冲,所以要中和他的暴性,“做减法”要拽他一把(由也兼人,故退之)。在这个过程中孔子根据两个学生的不同性格给出不同的解释。这边推一推,那边拽一拽。因材施教体现得淋漓尽致。

其实这样的故事在《论语》中还有好几处记载。根据《论语・颜渊》篇中记载的内容。颜回、仲弓和司马牛这三个人,都是孔子的学生。这三位学生都向老师孔子提出了同一个问题:问仁。

颜回问什么是仁,孔子说: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回又问其具体条目。孔子便兴致勃勃地讲了仁的“四目”,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这也是“仁”字最权威、最经典的解释,可以说孔子把自己思想的核心内容教给了颜回。朱熹评论《论语》中这一章“乃传授心法切要之言。非至明不能察其机,非至健不能致其决,故惟颜子得闻之”。孔子数称“贤哉回也”,表现出对颜回的充分信任和嘉许。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孔子曾经说仲弓有雄才大略,性格仁慈贤德,有帝王之才。因此,孔子从侍奉君主、管理人民的角度分析“仁”。

司马牛问仁,孔子说:“仁者其言也。”意思是说,有仁德的人说话迟钝。司马牛问的是“仁”,而孔子答的却是“仁者”。《史记》中说司马牛“言多而躁”,孔子告诉他:仁者说话谨慎,通过解释“仁”来告诫他,促使他以后注意改正缺点。

在《论语・雍也》中子贡也有此问,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子贡名端木赐,利口巧辩,善做生意,家境富裕。子贡有志于仁,每天想要博施济众,但眼高手低,不知从何做起。孔子教他身体力行从自身做起,教给子贡一个“仁”的方向。

孔子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给出了有针对性的答案,这两个故事都堪称素质教育、因材施教、因人制宜的典范,也是最有效、最成功的教。要想达到这样的教育效果,我认为有两个重要的前提条件:(1)作为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业务能力和道德修为,还需要有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才能研究好学生,有综合、广博的知识结构才能发展好学生。(2)对学生的学情非常熟悉、了如指掌。在我们的课堂上经常看到老师讲得眉飞色舞、津津有味,结果学生不会的问题很多,留下大量“夹生饭”,老师还埋怨学生太笨,讲了很多遍就是不会。根源在于过高估计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不能根据学生的学情因材施教。不理睬、不了解教育对象而只管闷头教书的做法是教育之大忌。

孔子的这些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很有启发。无论搞素质教育还是课堂改革、开发校本课程等,都是万变不离其宗,从个性化教育出发因材施教、因人制宜,教给学生最适合他们学习和发展的本领,这才是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巫春英.我国“因材施教”教育思想价值取向演变评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7.

[2]顿李芳.我国中小学“因材施教”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3]洪笑茹.中学数学因材施教策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4]张彦.论“因材施教”[D].天津师范大学,2007.

第6篇:因材施教论文范文

一、分层次教学的理论溯源

从理论上来说,我们在教学中实施分层次教学主要基于以下三种理论。

1.多元智能理论。世界知名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研究表明,人的智能包含多方面的因素,而这些因素表现在同一个人身上是不均衡的。因此,不同个体的智能也会不尽相同。我们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实施分层次教学就是承认学生之间存在的基础差异和需求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尽可能地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

2.因材施教的理论。因材施教出自《论语·为政》,墨子、朱熹等人对此均有论述。如墨子提到“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朱熹也曾说“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所谓“因材施教”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人与人之间的差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3.最近发展区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是前苏联教育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他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的水平,二是潜在的水平,而最近发展区就是处于这两者之间的区域。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注意不同学生的现有水平和最近发展区,实现二者之间的相互转化,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分层次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想进行分层次教学,就应该从备课做起。实行分层次教学,并不是说每节课要备多个教案,而是在同一个教案当中分出不同的教学层次,从教学目标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再到作业布置,都应该体现出分层次教学思想。具体来说,表现为以下两大方面。

(一)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确定教学目标

合理地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是当前教学中需要克服的难题之一,对不同的年级来说,做法也有所不同。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对于高一年级来说,一类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顺利通过学业水平考试,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二类教学目标是以高考为目标的,将对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点。对高二和高三年级来说,一类教学目标则是使学生在高考中获得较好的历史成绩,以便顺利考上大学,适用于成绩一般的学生;二类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较强的历史学科能力,使其取得优秀的高考成绩,以考上理想的大学,适用于成绩较好的学生。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要明确制订出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教师必须做到三个熟悉:一是熟悉学生的学习基础、性情品质和学习需求;二是熟悉课程标准、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的要求;三是熟悉教材内容的编排和教学过程的设计。

(二)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确定教学内容

1.灵活地使用教材。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之后,历史教材在内容和结构上都有了较大的变化。高中历史新教材一改以往统编教材的编排体系,坚持“中外关联,贯通古今”的原则,对历史知识进行整合,实现了历史教材由“通史”向“专题史”的转变。这一转变使我们的教学体现出重基础、多层次和多样化的特点,既满足了学生的个性需求和全面发展,又给我们的教学提出了诸多挑战。具体来说表现为以下两点:一是专题化的讲解使得不同的专题之间缺少铺垫,连贯性较差。二是要对不同版本教材内容进行处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根据教材中不同模块的内在联系对教材进行整合与取舍。

(1)对于水平一般的学生坚持以课程标准为准绳,结合学业水平考试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删减。专题化、模块化是高中历史新教材的特色之一。在备课时,教师就应该从整体出发,分层考虑,在准确把握每个专题重点内容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如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Ⅰ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的主线就是我国古代持续两千多年的中央集权制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对照学业水平考试要求和课程标准,我们可以拟订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的重点内容是宗法制和分封制;第2课《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是该单元的重中之重,重点为中央官制、皇帝制和郡县制,难点为中央集权制的影响。第3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反映了从汉朝到元朝之间我国政治制度的演变,重点为从汉朝到元朝政治制度的演变,难点为宋初中央集权强化的评价。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的主要内容为我国明清两朝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影响,重点是明朝内阁制度和清朝军机处的建立,难点为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是如何体现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的。

(2)研究省教育厅的教学指导意见,把握教学的难度、深度和广度,围绕教学重点对教材进行整合和简化。课堂教学活动应该是围绕教学重点展开的,逐个突破教学的难点,因此教师应该针对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的加工和处理。如针对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Ⅱ第四单元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一课,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制订出了解建国初期的一般国情、我国为恢复国民经济采取的措施、“三反”和“五反”运动的开展背景与原因等三个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来供学生选择,并制订不同数量的作业和练习,做到差生保质量、优等生保学习效果。这样做会使课堂教学更加贴近学生,从而给师生互动和学生探究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综上所述,教材是我们教学信息传递的载体,是最重要的教学素材,但是我们在教学时应该创新地对其进行运用,不断地融入自己的思维与智慧,使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差异,更有效地激活教材中的知识,使教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第7篇:因材施教论文范文

摘要:本文结合“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探讨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意义以及对双语教学效果产生怀疑的内在原因,并提出了成功实施双语教学的思想、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双语教学;计算机科学导论;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目前双语教学的三种模式

严武军将双语教学划分为简单渗透型、穿插型和全外语讲授型三种模式,但他并未研究教材和授课语言在双语教学中的作用。实践证明,合适的教材是影响双语教学实现最佳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我们根据教材和授课语言,将目前高校中的双语教学分为三种模式:中文教材,讲课用英语;英文教材,讲课用英语和中文;英文教材,讲课用英语。

应该指出,不管是严武军的双语教学模式还是我们提出的模式都忽略了Internet上的信息资源对双语教学的影响。实际上,在“导论”的双语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了Internet上的信息资源来制作英文课件,将国际上“导论”的有关最新进展有机地加入到课件和双语教学中,并深深体会到充分利用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将真正缩短我们在教学上与英语发达国家的差距。因为不管是国内的教材还是国外的教材都往往反映有关领域中几年前的状况,甚至国内某些教材的内容可能反映的是有关领域十几年前的状况。

2双语教学的若干问题及探讨

一些高校进行着一种全外语授课的双语教学,这种教学可能只能由英语为母语的外籍教师实施,但这不是双语教学,而是单语教学。双语教学的真正含义在于双语,过度强调英语,而没有积极发挥母语在双语教学中作用,就背离了双语教学的初衷。

另一突出的问题是双语教学因人而设,教学计划设定时并没有把双语教学纳入统一的系统发展中。目前尚未发现有高校建立完善的双语教学体系,实现本科四年的“双语教学不断线”。例如,我们计算机系几年前就开始实施双语教学,但仅仅是响应教育部开展双语教学的号召,让个别有双语教学能力的教师实施双语教学。而老师把实施双语教学作为校级教改项目,项目完成了,双语教学也就结束了,并没有达到通过持续的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用英语水平的目的。正是如此,近两年双语教学正在校级教学改革项目的申请中逐渐消失,这也可看作人们对双语教学效果的怀疑的直接后果,也可看作是没有建立计算机双语教学体系的直接后果。当然,这一问题也可能与教学经济学有关,因为实施双语教学将使任课老师比普通教师付出更多得多的代价(包括时间)。在教学市场化的今天,如果这种代价不能得到合理的补偿,双语教学的实施将难以为继。

第三个突出的问题是原版教材和中文教材的关系。有的学者认为用原版教材就可实施双语教学,这忽视了“双语”的作用。既然是双语,就可以合理地同时使用原版教材和中文教材,使二者互为辅助和补充。例如,在“导论”的双语教学中,我们以中文教材的内容体系作为选择英文教材和通过互联网选取国际上最新教学资源的基础,一共使用了10本原版教材和一本中文教材。

3“计算机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入门课程,在是否应就该门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问题上,很多教师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导论”作为计算机专业大一新生接触的第一门比较系统地阐述学科基础和方向的课程,只有通过母语学习才能牢固掌握,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而大一新生刚刚入学,本身对计算机缺乏了解,外语基础又相对薄弱,开设双语教学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不仅会使学生无法形成对学科的初步系统了解,而且可能会挫伤学生学习后期专业课和外语的兴趣。

还有的老师主张双语教学应该在高年级进行,他们认为当学生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有一定了解时,双语教学的实施才有效果。这个貌似正确的理由值得商榷。想一想,我们的留学生到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学习,难道他们一开始就可以听懂那里大学老师的讲课?否!本文第一作者在德国和澳大利亚的学习经历证明,起初这些学生甚至听不懂教师上课时所讲的90%的内容,只能采取“听不懂,也得听”的方法,秉持“坚持下去,必有成效”的原则,经过长时间的磨练才逐渐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所以,学生听不懂是一正常现象,但必须鼓励学生听下去,不如此,学生将永远过不了“听不懂”这一关。因此,对大一的学生实施双语教学是可行的,也是为了早日突破“听不懂”这一关。东北大学的调查也表明:58.2%的学生认为一、二年级开设双语教学课程较好。这也从一定程度反映了学生对于双语教学开课时间的要求。另外,从笔者担任“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授课的经验来看,高年级同学因为普遍已经通过取得学位所要求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甚至六级考试,对专业英语的学习缺乏足够的动力。授课中也有学生反映应尽量将专业英语课程安排到低年级,以使专业英语的学习与非专业英语的学习互相促进,让学生有动力地去学习;同时低年级接受双语教学这种模式养成进行双语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之后,会使高年级的双语教学更容易开展。

4教学实践

我们在“导论”双语教学的实施中则强调“一个解放, 三个面向”,也就是学生应解放思想、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世界。

(1) 教材选择与教学内容的确定

我们选择了GJ.Brookshear的《Computer Science:An Overview (8th Ed)》和翟中编写、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科学导论(第2版)》作为基准教材。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2个部分:计算机与计算学科的产生和发展;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网格计算;程序设计与算法分析;信息系统;软件工程;图形学和可视化;智能系统;离散结构;社会和职业问题。

教学内容框架确定之后,我们又对每一部分进行筛选,一方面去掉某些过于琐碎的内容,另一方面利用Internet上的资源对教材中某些已经过时的内容进行了更新。

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制作了“导论”英文电子讲稿(PPT)并打印、分发给学生。每个英文讲稿的开始是学生的学习目标,结尾是本次课程的小结,并包括了关键专业词汇的中英文对照。

由此,整个教材构成了三位一体、互为补充的体系:课前学生可以中文教材为基础进行预习,大致了解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以及专业概念的中文表达;课上教师以电子讲义为主用双语讲授所涉及内容的基本观点、技术、理论和新概念;课后学生又可详读英文教材和英文电子讲稿将课上内容进一步扩展。

(2) 课堂教学的组织

除了通过提问与回答、讨论、演讲、演示、一对一辅导、仿真、角色表演、游戏等方式来创设互动的、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环境以外,我们又特别注意了以下几点:

① 精心设计每堂课的引入部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部分可以是与所授内容相关的计算机的杰出人物轶事或成就介绍,也可以是相关技术在现实中的应用实例,还可以是与内容相关的外文电影片断。不管哪种形式都以引入新内容为目的,因此宜生动而简短,足够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又不会过多地占用本已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

② 使用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语言来阐述教学内容,以此创造一种宽松的、自然的环境,使学生处在一种自然的氛围之中,不知不觉地主动融入双语教学,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交互。同时在授课时,对简单的概念和内容的讲解基本上用英语,而对新的、抽象难懂的内容,视情况同时用中文和英语。

③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主要使用自己制作的英文电子讲稿,它相当于基准教材和其他10个原版教材的浓缩版,注重基本概念、原理以及新思想的介绍,注重向学生阐明相关的计算机技术能做什么,而不是怎么去做。由此可以减轻课堂教学的负担,易使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不是琐碎零散的知识片断,也能保证有足够时间实施灵活的互动式双语教学。

④ 注重用现实的材料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这些材料可以是某个项目的文档资料、某个软件的帮助文件、某种设备的使用手册或者取自专业技术网站或报纸杂志的新闻资料等等。通过这些材料使学生了解到以后工作时外语的用武之地,增强学习的目的性和动力。

(3) 突出合作精神、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

实践课程主要安排了认识电脑和自己配置电脑、操作系统基本操作(以Windows为主)、Office系列办公软件的使用、Internet基本操作、Access、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多媒体软件Flash以及其他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等内容。由于时间有限,我们采用了基于案例的实践课教学。每堂实践课先由教师简单介绍软件的功能和基本操作,然后布置几个相关任务由学生自己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强调学生通过相关帮助文档或网络获取所需的资源和帮助。这样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另一方面任务的完成也使学生的学习更具目的性和成就感。除此之外,我们还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基本上每次实践课都要求学生结组完成任务。

(4) 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双语教学效果的考核应该区别于单语教学惯用的试卷考核,应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式。由于双语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和自主学习,因此我们将学生课堂教学中参与教学活动的表现、实践课上完成任务及与同伴合作的情况、课外搜索资料撰写调查报告的情况和期末试卷的考核结合起来,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这种评定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来,进一步提高了双语教学的效果。

5致谢

衷心感谢河北师范大学校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数信学院领导的鼓励和指导以及董东和赵书良副教授的帮助。没有他们的支持和帮助,“计算机科学导论”的双语教学就不能顺利实施。感谢李金红、崔会卿、井伟明等同学的讨论,没有他们的支持,本文中的某些思想、方法和策略就不可能出现。

参考文献

[1] 胡立源,卜荣欣. 计算机基础双语多媒体课件的制作[J]. 计算机教育,2007,(23):73-74.

[2] 严武军. 师范院校计算机人工智能双语双语教学的方案设计[J]. 计算机教育,2007,(23):93-95.

[3] 何明霞. 高校双语教学“羊群行为”分析与发展路径[J]. 中国高等教育,2007,(9):59-60.

[4] 张萍,陈继荭,何丽平. 以学生为本稳妥推进双语教学[J]. 中国大学教学,2007,(11):36-38.

[5] 赵艳红,邵定宏. 计算机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探究[J]. 中国大学教学,2007,(8):25-26.

[6] 滕小瑛. 双语教学的探索和体会[J]. 中国大学教学,2005,(7):31-32.

[7] 翟中. 计算机科学导论[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8] 王斌华. 中外比较:双语教育的界定、属性与目的[J]. 教育发展研究,2005,(11):49-53.

[9] 林永成. 高校双语教学的几点认识与思考[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8):36-40.

[10] 江爱华. 高校双语教学的背景、表象与对策[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95-98.

[11] 陈肖慧. 从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反馈看双语教学[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70-71.

[12] 董宇欣. 我国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79-81.

[13] 杨儒贵. 谈谈双语教学的课程和教材建设[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278-279.

[14] 唐仁芳. 外语教学中如何发挥母语的积极作用[J]. 中国大学教学,2005,(11):48-49.

Exploration and Reform of Bilingual Teaching for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Science”

Sun Zhao-hao, Huang Wen-yan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of Mathemat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16 China)

第8篇:因材施教论文范文

【关 键 词】教学过程;遵循;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1-0177-02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要求;又要根据每名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把集体教学和个别指导结合起来,使每名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传统的观点在实施因材施教过程中大多只关注学生的特点,而更好地贯彻因材施教原则要从“学生、教师、教材、培养目标”四个方面考虑,才能真正达到因材施教的教育目的。

一、根据学生之材而教

“因材”和“施教”是密切联系的,“因材”是“施教”的前提,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把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学生在学习上具有一定的选择空间,让学生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有选择性的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一般情况和个体特点,这是实施因材施教的基础。正如同志的一句名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同样,不了解学生的特点,就没有进行因材施教的权力。要找到施教的好办法,就必须有“识才”的好眼力,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同时,要面向全体,兼顾两头,电视剧士兵突击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叫做“不抛弃、不放弃”。在教学中,我们不能放弃任何一名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全体学生的普遍提高上,并着力解决“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矛盾。要抓课内带课外,课内、课外有效结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要有扎实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这就要依赖于经常的、系统的课堂教学,而课外锻炼是课内教学的有效延伸,对课内教学起着促进作用,进一步强化课内所学内容。要抓长处、补不足,扬长避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无论优等生还是后进生,都有自身的优点和不足,要全面分析每个学生的长处和不足,帮助他们克服缺点,发挥长处。

二、根据老师之材而教

体育教学中,每名老师都有自己得心应手的教学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有的老师大江东去,具雄浑之美,有的老师小桥流水,具婉约之美;有的老师热情奔放,让人热血沸腾;有的老师智慧幽默,让人捧腹大笑;有的老师长于理性,稳扎稳打;有的老师长于感性,真挚动人;有的老师天马行空,时有奇思妙想,有的老师针脚绵密,逻辑特别强大……

搏击训练中有一经典语句“不怕你千招会,就怕你一招绝”,强调的是一招制敌。任何老师都有自己的“拿手戏”。“拿手戏”就是老师的特长、特色。我们要求学生发展个性,那么老师首先要有自身的个性,要善于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因此,老师要因自己的材而教,要把自己的材发挥得淋漓尽致,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的才智,才能最大限度地达到教学效果。

三、根据教材特点而教

现实的教学过程中,不同类型的课程、运动项目有着不同的特点,其讲授方式上也有很大的区别,即使是同一门课程,在学校各类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同样存在着不同的讲授方式,必须根据课程的自身特点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

就体育课程而言,理论教学是指导学生进行实践的基础,也是学生应具有的文化素养。在理论课教学中,要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系统安排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教材的自身特点和学生理论基础,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增强对课程的认同感。既要理论联系实际,又要做到“够用”,重点突出、深入浅出。课程教学的主体部分——实践课教学是以身体练习为主,在室外进行的体力实践。属于新授课的,要注意激发学生对新学内容的兴趣和积极性,并注意揭示新学内容与以前学习过内容的内在联系;要使学生对新学内容有正确、完整的概念,正确地运用讲解、示范及练习过程中的各种教法措施;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科学安排教学步骤,要注意帮助学生掌握动作的基本环节,抓住关键,着重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错误,要有适宜的练习次数和生理负荷。属于复习课的,应根据学生已经掌握动作的实际情况对复习教材提出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与要求。在统一指导的基础上,要加强区别对待,对于掌握较好的学生适当提高要求,对掌握较差的学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改进动作。属于综合课的,要合理地搭配新授与复习的内容和教学顺序,合理地安排练习次数与生理负荷;属于考核课的要向学生讲明考核目的,端正学生对考核的态度,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同时加强安全管理和保护措施。要明确宣布和严格执行考核的要求、标准,坚决杜绝作弊现象,在正式考核前,适当安排复习,改进动作技术。

四、根据社会需求之材而教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体育的基础,是把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的战略重点。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和社会经济、政治、科学文化的发展,对体育教学的要求集中体现在培养人才的规格和质量要求上。党的十报告中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体育教学要根据新时期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全面贯彻我国的教育方针与德育、智育、美育密切集合。要充分挖掘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集体、服从管理、勇敢顽强的精神品质和道德行为。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能力、全面的观察能力、良好的记忆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使学生头脑更清醒,精力更充沛,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身体协调发展培养学生的形体美、动作美、姿态美、仪表美、心灵美,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时,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青少年的健康,体育教学对学生的终生体育教育起着关键的作用,必须依照社会需求之材来培养学生,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只有学生身体先“成材”,才能成“成才”,以更好地适应走向社会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才能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抓住每个教育契机,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教育,全方位、多视角地考虑加强方法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教学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为他们将来能经得起挑战、能担负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9篇:因材施教论文范文

关键词:教育理念;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启示

新课程非常重视儒学传统文化的传承,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先秦诸子散文选读》中第一单元整个是《论语》模块。今天我们回顾审视孔子的教育理念与实践方法,仍然可感受到它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一、孔子关于教育的理念及意义

《论语》选读教学中,孔子的教育思想很明确,“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和“启发式”教学方法等不仅在中外教育史上有重要影响,而且在今天仍有重要意义。

1.教育观的核心是有教无类

首先就教育的对象而言,“有教无类”,即不计身份高低,不分华夏与狄夷,都可接受教育。在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末期,孔子能对教育有如此认识,并能在实践中始终以此为办学方针,这是难能可贵的,对当今的平等教育思想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2.对学生因材施教、个性对待

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立了人性差异的观念,以“性相近也,习相远”作为教育实践的指南,进而推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孔子没有明确提出“因材施教”这四个字,但是孔子的教育实践实实在在地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

孔子十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发展,这恰恰是当今提倡的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发展学生个性,培养特长,就得尊重学生差异,因材施教。目前,社会竞争需要每一位社会成员都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与能力。

3.启发式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育是孔子重要的教育思想,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认识到,要使学生获得广大博深的学问,就必须依靠学生自觉地思考,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于是,他总结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著名论断。这句话中关于“启”“发”的议论,就是今天“启发”一词的最早起源。

二、孔子终身学习、守道乐学的学习理念

《论语》中的很多记录都体现了这一思想。《里仁》中的“朝闻道,夕死可矣”和《述而》篇中的“学而不厌”等都是具体体现。即使他常处清贫甚至饥饿之中,也毫不悲观,仍把学习当作一件乐事而坚持不懈。从“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等记述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超然脱俗、求知若渴的圣贤就站在我们面前。对于好学的弟子颜回,他更是大加赞赏:“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三、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对我教学的两点重要启示

1.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给我的启示

孔子主张根据学生的特点水平、个性差异、天赋意向、兴趣爱好,进行不同的教育。目前,社会竞争需要每一位社会成员都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与能力。因材施教注重个性的培养,个性化的发展又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深入实施,因材施教原则被创造性地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既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生个性得到发展,才会不囿于传统,不安于现状,才能勇于进取,乐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表现出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

2.启发式方法对我教育教学的启示

我认为启发式教育的精髓是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只起主导作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有目的地引导和及时启发。具体运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应重视两方面:(1)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学生学习思考时,对已有的知识能够触类旁通、融会贯通,学会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启发式已成为当今广大教师“授人以渔”,教会学生“会学”的重要教学方法。但是,启发式教学必须注意创设“愤”“悱”学习意境,必须启发学生感悟自得,经过自己的思考获得知识,经过自己反复训练,形成能力。教师过去的“满堂灌”实在是违反了启发式教学原则,是违背教学规律的行为。(2)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启发式教学的重大特点就是鼓励和启发学生求异探新、感悟自得,而这种探求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属于创新的范畴。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也会因人而异,有人见解独到,从一定意义上说也属创新。当今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关键,我们应多鼓励学生动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我感受颇多。人才的培养、国民素质的提高,关键在教育。作为一线教师,我深感育人责任重大,将不断从“至圣先师”那汲取丰富的养分,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