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春秋时期的饮食文化特征范文

春秋时期的饮食文化特征精选(九篇)

春秋时期的饮食文化特征

第1篇:春秋时期的饮食文化特征范文

《左传》作为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春秋时期的社会面貌,通过对《左传》的研究,我们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了解那个时代的饮食制度文化。本篇论文以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李梦生撰写的《左传译注》为研究材料,节选了隐公元年到哀公二十七年,共255年的历史进行探究分析。论文所选的历史时期处于春秋初期,阶级制度还是有较强的约束力,通过对这一时期历史文化的探究,我们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奴隶社会的饮食制度文化。

一、饮食内容上的阶级差异

(一)不同阶级的饮食各不相同

从饮食的内容来看,我国古代各阶级的日常食品各有限制,而且各阶级不相同。

《左传・庄公十年》:“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肉食者,或食肉者,指做官有俸禄的人。春秋时,肉类是珍贵的食品,只有在重要庆典时才可以享用,除了天子以及王室贵族以外,一般人家不常食肉,而且食肉有老、少、贵、贱之别。所以“肉食者”后来演变成为贵族阶级的代名词,而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吃肉菜。

贵族食用的肉类繁多,春秋时有“六畜”、“六禽”、“六兽”之说。“六畜”指马、牛、羊、猪、狗、鸡;“六禽”包括雁、鹑、鸠、雉、鸽、;“六兽”为麋、鹿、熊、野猪、野兔、。这些肉食均由专门负责贵族饮食的食官供给,专给天子、贵族食用。

春秋时期,从天子到平民都已形成相对稳定的饮食结构。各阶层都有规定的饮食内容,不同等级、不同场合食物种类各不相同。古代的饮食等级的差异性,在食具规格方面表现最为突出。比如,鼎是饮食器具,在殷周时期更是权力、等级的象征,被统治者用以“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左传・隐公五年》)用鼎制度是先秦饮食生活中的一个特殊现象,通常以鼎的数目为标准来规定贵族各阶级的饮食规格,这种制度在古代文化饮食中有深远的影响。九鼎为天子所用,而且在周代早期,只有天子才能使用九鼎,因而“九鼎”也就成了天子地位的代名词。①国家政治威权的象征用鼎来表现,权力等级的高低用鼎来区分,体现了饮食的差异性。而平民的饮食结构极为简单,仅为饮――食而已,如孟子所云:“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二)贵族的特殊饮食――胙

天子祭祀后,会把祭祀用的肉赐给参与祭祀的诸侯,而贵族以食胙为荣,彰显其尊贵地位。

《左传・僖公六年》:“夏,会于葵丘,寻盟,且修好,礼也。王使宰孔赐齐侯胙,曰:‘天子有事于文武,使孔赐伯舅胙。’齐侯将下拜。”

胙,指祭祀用的酒肉。天子祭祀文王和武王,赐给伯舅胙肉,齐桓公准备下阶跪拜接受。胙肉在古代只有同姓诸侯才有权享有,地位显贵的诸侯才会得到君王赏赐的胙肉。当时中原受到戎狄等部落的侵扰,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成为中原霸主,历史上被评为“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受到周天子赏赐,周王赏赐胙肉,以显示对他的赏识和宠爱。

凡是祭祀的食物都被视为福胙而被祭祀者们享用。国君通过以祭社稷宗庙之肉一一、胙赐予同姓之诸侯,与之同福禄,来强化兄弟邦国间的亲密关系,通过与族人宴食、行饮酒之礼,可以强化亲情,融洽家族,亲密兄弟关系。②同时加强君王与诸侯之间的沟通,调整和融洽人际关系。

(三)平民有献时鲜食物的义务,从食官到平民皆为统治者的饮食服务。贵族或主人是不劳而美食,不劳而美衣,坐享其成的一种特权阶级

《左传・成公十年》:“六月丙午,晋侯欲麦,使甸人献麦,馈人为之。”

馈人指主饮食的官。甸人是古代的官职,主要负责田野之事及公族的死刑。杜预注:“甸人,主为公田者。”奴隶制社会时期,田地为君王一个人所有,并设有专门替君主管理土地的田官,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是对这种制度形象的描述。奴隶在公田集体劳作,粮食收割后要上交君王,农民只能留下一小部分来维持生计。

春秋时食官制度已经构成完整的体系。食官都有专门的职责,专门为统治者的饮食服务。

甸师是职掌粮食作物种植的职官,提供黍、稻、粱等谷物类烹饪原料;兽人、牛人、羊人、鸡人是掌管田猎和畜牧养殖业的职官,提供禽兽肉类烹饪原料;渔人、鳖人、川衡是职掌渔业水产的职官,提供鱼、鳖、蚌、蛤类烹饪原料;场人、泽虞职掌场圃与泽地的种植和管理,提供瓜果蔬菜类烹饪原料。③这些记载,展示了先秦社会丰富多样的食物资源,同时也可以看出统治者奢华的饮食,与平民构成鲜明的对比。

二、食物上的往来

(一)对于饥饿或缺粮的人、国家,有食者以食相赠,体现了礼仪、仁义的思想

《左传・文公十六年》:“宋公子鲍礼于国人,宋饥,竭其栗而贷之。”

贷是施予、给予的意思。宋国遇到饥荒,宋公子鲍把食物赠给百姓来渡过荒年。公子鲍是宋昭公的庶弟,后来即位为文公。他喜欢济贫救急,在当时以仁德著称,受到人民的敬仰,体现了贤者以仁为本、仁者爱人的高尚品质。

(二)赐食及送礼现象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秋,哀姜至。公使宗妇觌,用币,非礼也。御孙曰:‘男贽大者玉帛,小者兽鸟,以章物也。女贽不过榛栗枣,以告虔也。今男女同贽,是无别也。男女之别,国之大节也,而由夫人乱之,无乃不可乎?’”

食物作为礼物,上级给下级为赏赐,下级给上级为进献,送礼物表示恭谨。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送的礼物各不相同。诸侯、太子、小国国君进见执玉帛,卿执羔、大夫送雁、庶人送雉,工商执鸡。他们拿的礼物表明他们的身份等级。女子进见的礼物一般为榛、栗、枣和干肉。女子和男子要送的礼物相等乱了国家的等级制度,所以说是不可取的。

(三)诸侯之间赠送的礼物有阶级等级的限制

《左传・成公二年》:“王使委于三吏,礼之如侯伯克敌使大夫告庆之礼,降于卿一等。王以巩伯宴,而私贿之,使相告之曰:‘非礼也,勿籍。’”

周平王和巩朔宴饮,因为巩朔当时任上军大夫,还不是周王室任命的卿,所用的礼仪依照等级制度应当比卿低一等。宴会接待的礼仪、赠送的礼物要按照法度的规定进行,应根据社会阶层的地位考虑赠送的种类和次序的先后。周平王私下送礼物给巩朔是不合礼法的。阶级地位不同,礼仪的等级也相应不同,不能随意更改,否则便是失礼。

三、诸侯宴请频繁

(一)诸侯宴请宾客成为一种平常现象

《左传》中有大量文章记载诸侯或贵族之间相互宴请,诸侯宴请宾客成为一种平常现象。

《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国老皆贺子文,子文饮之酒。”

在注重饮食制度的春秋时期,宴请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已经成为诸侯加强统治的手段之一,其典型作用可以概括为:怀柔殷遗民、维护分封制、维护宗法制度、联系贵族和庶人之间感情的纽带。④宴请可以保证统治阶级集团内部稳定,增强贵族之间的感情联络,达到和谐融洽的效果,维护正常的统治秩序, 使整个社会能够得到稳定和有序的发展。所以宴请也自然和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诸侯频繁地宴请活动中影射出了奴隶社会一定的政治行为。

(二)宴席中有尊卑之分,古人席间十分讲究礼仪,饮食次序分先后,卑者向尊者劝酒是古代的礼节之一

《左传・庄公十八年》:“春,虢公、晋侯朝王,土飨醴,命之宥。”

飨在《说文・食部》:“飨,乡人饮酒也”。“乡”和“飨”在甲骨文和金文中为同一字,其本义应为乡人相聚共食。后因为“乡”常被用作乡党、乡里的“乡”,于是另造出从食的“飨”字,以与“乡”区别。本义为乡人相聚共食的飨又可引中为设盛宴招待宾客。《玉篇・食部》:“飨,设盛礼以饭宾客。”

飨的对象分三类:一是飨耆老、孤子、士庶子(宿卫),二是飨宾客包括诸侯来朝为宾者和诸侯遣臣聘问天子者,三是飨臣工。不同爵秩的诸侯的飨食次数也不同,上公飨礼九献,侯伯飨礼七献,子男飨礼七献。中国古代的饮食礼制集中反映在招待宾客的宴会上。宴会的规模、档次要与客人身份地位相称,招待不同爵秩或不同命数的宾客使用不同形式的宴会,不合规矩的礼仪是失礼行为。通过宴会的礼仪来分别尊卑贵贱,维护统治秩序,使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固定于一个适当的位置上,从而体现出贱者对贵者、幼者对长者的敬意,以维护社会安定,长治久安。

(三)宴饮时作诗赋以尽兴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他日,公享之。子犯曰:‘吾不如衰之文也。请使衰从。’公子赋《河水》,公赋《六月》。赵衰曰:‘重耳拜赐。’公子降,拜,稽首,公降一级而辞焉。衰曰:‘君称所以佐天子者命重耳,重耳敢不拜?’”

《河水》为诗篇名,大意说黄河水归入大海。重耳以海喻秦,暗示自己如河如海般侍奉秦。《六月》为《诗・小雅》篇名,写尹吉甫佐周宣王征伐,振兴文、武事业。当时重耳逃亡在外,处境窘迫,到秦国后受到秦穆公的款待和赏识。秦穆公借这首诗说重耳将来定能称霸诸侯,扶住周天子。所以重耳拜谢君王用辅佐天子的话命令他。

在筵宴中做赋是古人一向的喜好和传统,在一些特定的宴饮活动中,诸侯宴饮时会做赋助兴,赋的内容多取材于《诗经》。宾客通过吟诗的方式表情达意或向主人暗示自己的意图。但所作的诗赋有一定的制约,诗赋所表达的内容不可超越阶级,要符合自身的阶级地位。这些在宴饮过程中吟唱的宴饮诗,是我国文化史上独有的现象,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饮食礼节禁忌

(一)古人崇尚节俭,提倡节省食用,奢侈浪费会受到人们的一致唾弃

《左传・文公十八年》:“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

“饕餮”传说中是龙的第五儿子。它十分贪吃,由于吃得太多,最后被撑死。后来词义演变为形容贪婪之人,所以“饕餮”意指贪财贪食或性情贪婪的人。由于缙云氏的儿子崇尚奢侈,浪费食物,聚敛财物,不周济穷人,贪食贪财,被称为“饕餮”,以示对他的讽刺。

勤俭节约的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在阶级社会,贵族要教导晚辈爱惜粮食,珍惜土地里生长出来的谷物,以培养自身的节俭美德。奢侈浪费的行为会受到民众的一致唾弃。在生产力低下的奴隶社会,粮食的种植是艰辛的过程,有食有衣是平民的理想,所以粮食显得弥足珍贵。

(二)禁嗜酒,喝酒过多被视为有损礼节的行为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饮桓公酒,乐。公曰:‘以火继之。’辞曰:‘臣卜其昼,未卜其夜,不敢。’君子曰:‘酒以成礼,不继以淫,义也。以君成礼,弗纳于淫,仁也。’”

陈国公子为了躲避祸乱逃到齐国,齐桓公请公子到家里宴饮。齐桓公喝得兴致很高,天黑了,仍建议继续饮酒。公子不同意,并解释说,他只占卜了白天喝酒的事情,没有为夜间饮酒的事占卜,不知道吉凶,不敢遵命。酒用来完成礼仪,不能持续过度,这是义。与君主饮酒完成了礼仪,不使君主过度,是仁。饮食礼仪讲究喝酒有度,尤其是统治阶级的君王喝醉酒有失仪态,而辅佐君王的臣子与君王宴饮,不是君王喝酒过度,避免失礼的行为,也是仁臣的义务。

《说文》:“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从水酉声。一曰造也,吉凶所起也。古者仪狄作酒醪,禹尝之而美,遂疏仪狄。杜康作秫。”许慎解释酒,不是从酒的物理属性来阐释酒为何物,而说酒“就人性之善恶”,把它说成是一种助长人性的善良和丑恶的饮品。由此看来,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人们已经对酒的文化内涵有了深刻的认识。古人饮酒,主张“微醺”、“温克”。孔子喜欢饮酒,却提出了“唯酒无量,不及乱”、“不为酒困”的主张,要求饮酒者节饮有制,以德自律,成为古人鉴往古、察当时、戒来世的酒德标准。《孟子・离娄上》记载了孟子这样的批评:“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把“醉”和“生”联系起来,极力反对饮酒过度。古人曾经有四戒之说,“嗜酒”、“贪财”、“好色”、“逞气”可以断送人的前途,应该被戒除。

五、结语

古代饮食礼制从饮食内容、饮食结构、饮食礼仪以及设筵铺席等饮食活动的各个方面都规定了不同阶级和地位具有不同的等级,以分别尊卑贵贱。通过对古代饮食制度文化不同侧面的研究,我们看到了中国饮食文化阶级性、复杂性、多元性的文化特征,同时也体会到我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注释

① 陈军.《尚书》饮食文化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2003(2).

② 易志文.《诗经》与周代饮食文化[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9).

③ 王雪萍.周礼饮食制度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2007(5).

④ 周粟.略论周代饮食制度的功用[J].大连大学学报,2008(7).

参考文献

[1] 陈军.《尚书》饮食文化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2003(2).

[2] 易志文.《诗经》与周代饮食文化[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9).

[3] 王雪萍.周礼饮食制度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2007(5).

[4] 周粟.略论周代饮食制度的功用[J].大连大学学报,2008(7).

[5] 瞿同祖.中国封建社会[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5.

[6] 罗竹凤.现代汉语大词典[Z].现代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

[7] 张莉.“酒”词语的类型与文化特征[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8(5).

[8] 周粟.略论周代饮食制度的功用[J].大连大学学报,2009(2).

[9] 余世谦.中国饮食文化的民族传统[J].复旦学报,2002(9).

第2篇:春秋时期的饮食文化特征范文

一、总体概念:

为了配合乡村基对提出的“乡村基,你的膳食专家”这一口号,推出“四季养生”这一概念系列快餐。从中医食疗角度出发,以农历四季为时段间隔,针对每季的气候特点及人体特征,每季推出相应的特色养生系列快餐2至4套。每季系列以套餐为主,辅之以相应的甜品,汤及小吃。产品着重突出其“气节养生,吃出健康”的主题。弱化其快餐形式。

二、新产品目标市场:

新产品目标市场包括两块,一块是乡村基的现有市场包括上班族、学生等。另一块是通过这一养生系列想要吸引的一批对快餐食品营养价值存有疑问的消费者,包括一些老年人,生活质量要求较高的人等。这也是在宣传中药强调这一系列的养生价值弱化其快餐形式的原因。

三、新产品设计:

1、春季:农历立春至立夏

产品设计背景:

春季饮食要掌握一个原则:根据气温变化,食物由温补、辛甘逐渐转为清淡养阴之品。

早春饮食取温避凉。套餐多提供春笋、香椿、菠菜、柳芽、荠菜、葱、姜、蒜、韭菜、芥菜等偏于温补的蔬菜和野菜。

仲春饮食宜辛甘。适当进食山药、红枣、蜂蜜、芹菜等平补脾胃的食物,少食酸性食物,以名伤用脾胃。

2、夏季:农历立夏至立秋

产品设计背景:

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此时也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候,人体出汗过多而容易丢失津液,因此夏季养生应该以清淡食物为主,避免伤津耗气。

夏季饮食多清淡。夏季暑热,人的脾胃消化功能相对较弱,乡村基可利用清热解毒的食物进行搭配,蔬菜类如茼蒿、芹菜、小白菜、香菜、苦瓜、竹笋、黄瓜、冬瓜等;鱼类如青鱼、鲫鱼、鲢鱼等,这些食物能起到清热解署、消除疲劳的作用,对中暑和肠道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夏季饮食宜补气。可适当选择一些滋阴补气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桂圆、荔枝、花生、番茄等。夏季心气旺盛,易伤人气阴,在这个季节里,应以补气养阴、清暑热为主,如冬瓜、西瓜、莲藕、鸭肉等,不宜多食温补、滋腻厚味之品。

3、秋季:农历立秋至立冬

产品设计背景:

秋季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此时人体也应顺应四时变化的规律,进入保护阴气的时机,在饮食方面应以防燥养阴、滋阴润肺为主。

入秋饮食宜甘润。宜多选甘寒滋润之品,如百合、银耳、山药、梨、葡萄、荸荠、糯米、甘蔗、豆浆、芝麻、莲藕、菠菜、猪肺、鳖肉、橄榄等,这些食物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作用。产品应少含葱、姜、辣椒等辛味。

秋季饮食宜滋补。秋季引补是中医养生要旨之一,为冬令进补打好基础,避免冬季虚不受补的发生,可适当服用沙参、麦冬、百合、杏仁、川贝等中药材,对于缓解秋燥有良效。

秋季宜少辛增酸。秋天要少吃一些葱、姜、蒜、韭菜、辣椒等辛味之品,以免伤及肺气;要选择苹果、石榴、葡萄、芒果、柚子、柠檬、山楂等酸味食品,以防秋燥。

4、冬季:农历立冬至立春

产品设计背景:

冬季是万物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此时天寒地冻人体血液循环减慢。中医认为,此时寒邪强盛,易伤及人体阳气,因此,冬季养生重在滋补。

冬季饮食宜滋补。冬季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是要顺应体内阳气的潜藏,敛阳护阴。可适当选用羊肉、虾、韭菜、桂圆、木耳、栗子、核桃、甲鱼等食物;多吃些薯类,如甘薯、马铃薯等;蔬菜类如大白菜、圆白菜、白萝卜、黄豆芽、绿豆芽、油菜等。

冬季忌食寒性物。因此冬季应少吃荸荠、柿子、生萝卜、生黄瓜、西瓜、鸭等性凉的食物。

以上是新产品设计的原则,具体菜品应让专业认识根据上文提到的每季适宜及忌食食材,进行具体设计。应当特别注意的是原料的供应以及所增加的成本问题。

四、新产品宣传及推出

主要宣传形式:

新产品宣传主要形式还是沿用乡村基的新品宣传形式,即制作大幅海报在餐厅入口处及点餐处进行宣传。

其他形式:

1、在此策划的其他建议中,我们提出可在门口设置展板公布近期顾客所提建议及乡村基的解决办法。同时可在此展板上开辟一区宣传新产品,同时,在每季新品刚推出的一段时间内,可多选择与新品相关的问题,加大新品的知名度。

2、在每张桌设设置像咖啡店的小型的塑料点餐牌,可在其上对新产品进行适当宣传。

第3篇:春秋时期的饮食文化特征范文

[关键词]博物馆;地域文化;博物馆建设;传承与弘扬

[中图分类号]G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14-0093-03

一、 地域文化概述

《现代汉语词典》将“文化”解释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本文所言之文化,主要指精神层面的文化,如文学、艺术、教育等。史学家葛剑雄认为,最能够体现在一定地理区域,一定空间范围的文化类型就是“地域文化”。[1]

(一)地域文化的产生

地域文化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两点:一是地理区域,二是该区域内文化的积累与传承。因此,从全球看有东、西方文化;我国国内有巴蜀、楚、吴文化等;一个地理区域如陕西又有陕南、关中、陕北三者不同的地域文化……分析不同地域文化的产生原因有以下几点:

其一,在自然环境恶劣的古代,人们没有便捷的交通和信息交流条件,艰难的路途限制了不同区域之间文化信息的流通。这些一定范围内的文化经过长期积淀、创新、传承,逐步形成当地独特的地域文化。

其二,因为受不同政治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如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分裂割据的影响,产生了秦、齐鲁、楚、吴等地域文化。又如汉武帝时期,元狩二年(前121)秋,匈奴浑邪王到长安接受汉武帝的接见和封赏后,其部属被安置在西北沿边五郡,称五属国,“各依本土之俗而属汉”。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将全国划分为若干省级行政区,其中少数民族自治区五个。属国和自治区的设立不仅有利于政府管理,促进了国家统一,而且有利于保护少数民族的优秀地域文化,促进统一国家多元文化的共同繁荣。

其三,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华夏主流文化日益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特别是公元前后传入的印度佛教,其影响力量如滔滔大海,南北朝和隋唐时一度达到高峰,以后不断发展,并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国佛教,即汉地佛教(汉语系)、藏传佛教(藏语系)和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2]

(二)地域文化的特征

1.形成过程的长期性

文化是人类经过长期积累和传承而形成的,因此它的主要特征就是产生过程的长期性。全世界各地不同文明,都在漫长的历史进化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如犹太文明、佛教文明等。中国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华夏文明也是孔子吸收周礼后,在春秋时期创造,经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推崇,而被后代统治者继承发展,经历几千年历史形成的。

2.相对的稳定性

地域文化常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也就是说,在某一特定区域内,其文化维持着自身的发展轨迹,具有独特性,如伊斯兰文化。所以,在世界文化交流如此频繁和深入的今天,各地域文化仍然保持着各自的特点,从而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地域文化的稳定性是地域文化得以保存的主要原因。

3.本身的动态性

文化是人创造的,因此,人类的流动、迁徙等活动时刻影响着不同区域的文化特征,这些不同区域的文化在碰撞中通过包容渗透而不断发展创新,并诞生新的区域特征。如澳门在16、17世纪成为贸易和传教中心后,东西方文化大量交流,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来自欧洲、东南亚等地的文化相互碰撞、交流、融合长达400年之久。澳门现存的文物古迹,多有“以中为主、中葡结合”的特色。

(三)地域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1.语言

在我国,把不同地方的语言叫“方言”,包含文化底蕴的方言往往传承了该地域的许多文化信息。如陕西关中地区历史悠久,其方言得天独厚,博大精深,有许多以“的”为主的特色,如将活泼好动的人称“猴的”,心眼多的人称“鬼的”,穿戴时兴的人称“飘的”,不听忠告的人称“瓷的”,见面卖乖的人称“滑的”,有本事的人称“能的”等。

2.饮食

古语曰:“民以食为天。”[3]指的是饮食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今天中国饮食从不同地域看主要分四大菜系,即齐鲁菜、吴越菜、巴蜀菜、岭南菜。齐鲁菜是官府菜,水路兼备,名门望族对之十分钟情,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鲁两国;吴越菜是富绅菜,专门为扬州、杭州富商制作,选料严格,制作精细,价格昂贵;巴蜀菜是平民菜,鲜香麻辣,物美价廉,味多、广、厚、浓;岭南菜是南北融合,中西合璧的杂烩菜,原料杂、口味杂、加工方法杂,博采众家之长,而又兼具南方饮食生猛鲜活的饮食特色。因为秦时秦始皇派赵佗带50万人到广东与越人共居,大批汉人带来先进文化与烹饪技术,使此地的饮食文化出现跨越式发展。隋唐时,广东居住大量外国商人,东南亚各地的特色饮食和优良农作物相继引入,大大改变了岭南的饮食结构。南宋末年,宋少帝南逃广东,带了不少御厨,许多宫廷的饮食加工方法和习俗也逐步被广东人吸收,故形成岭南菜别样的特点。

3.服饰

一般来说,不同区域人们服饰的质料、工艺、型制和该区域人们生活的自然环境是统一的,如阿拉伯人常常身着宽松大袍,外加披风,头上包头巾,头巾上戴头箍。这就是沙漠坏境的产物,实践证明,大袍比其他式样的服装更具抗热护身的优点,它在吸收外来热量的同时,在里面形成一个通风管,空气自下而上流通,使人体感到凉爽,而头巾起帽子的作用,戴头箍可防止头巾被风刮走。

4.民居

长期以来,各地域的老百姓为了生存而创造出适应不同自然环境的民居。如黄河中上游地区窑洞式住宅较多,在陕西、甘肃、河南、山西等黄土地区,当地居民在天然土壁内开凿窑洞,并将数洞相连。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经济省工,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

第4篇:春秋时期的饮食文化特征范文

九九重阳将到,登一登高山,心情舒畅,健康久久;望一望远方,惬意逍遥,开心久久;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重阳节饮食文化都有哪些,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肯定对大家有所帮助。

重阳节饮食文化都有哪些吃重阳糕

重阳的饮食之风,除前所述的饮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还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

据《西京杂记》载,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即最初的重阳糕。饵,即古代之糕。《周礼》载饵用作祭祀或在宴会上食用。汉代又记有黍糕,可能与今天的糕已差不远。蓬饵,想必也类似于黍糕之类。至宋代,吃重阳糕之风大盛了。糕与高谐音,吃糕是为了取吉祥之意义,因而才受到人们的青睐。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

粘些香菜叶以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糙干果;细花糕 有3层、2层不等,每层中间都夹有较细的蜜饯干果,如苹果脯、桃脯、杏脯、乌枣之类;金钱花糕与细花糕基本同样,但个儿较小,如同“金钱”一 般,多是上层府第贵族的食品。

据说,早年不家用发面饼夹上枣,栗诸果的, 或以江米、黄米面蒸成粘糕饼,似“上金”、“下银”的花糕。

饮菊酒

菊花,是我国名花,也是长寿名花。在“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由于菊的独特品性,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

早在屈原笔下,就已有“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即服食菊花瓣。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时曹五曾在重阳赠菊给钟蹈,祝他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九九重阳节的来历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重阳节的习俗一、赏秋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

二、登高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三、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四、赏菊

第5篇:春秋时期的饮食文化特征范文

【关键词】餐饮业;食物中毒;致病因素;监管与控制

【中图分类号】R155.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0-0032-02

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一方面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另一方面危害社会稳定,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为掌握近年来吉林省食物中毒发生的状况,探讨其发病原因及规律,有效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我们对吉林省2005~2008年餐饮业发生的75起食物中毒资料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所用资料全部来自2005~2008年间吉林省各市(州)食物中毒报表。

1.2方法按时间、地区、季节、场所、致病因素等项目对中毒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分析。

2结果

2.1总体情况2005~2008年吉林省共报告餐饮业(包括家庭、食堂、学校课间餐)加工、制作或出售的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75起,累计中毒人数2 050人,死亡6人,病死率为0.27% 。见表1。

2.2流行特征

2.2.1地区分布四年来发生在市(州)、县(市)、乡(镇)以下的食物中毒起数分别为24、19、32,农村地区-乡(镇)以下食物中毒发生概率明显高于城市地区,构成比 42.67%,乡(镇)以下死亡率最高,为66.67%。见表2。

2.2.2时间分布夏、秋季中毒例数分别是27、34例,分别占36.00%、45.33%,中毒人数分别是638、1163人,分别占中毒总人数的31.12%、56.73%。夏、秋季中毒例数、中毒人数明显高于春、冬季,表明吉林省夏、秋季食物中毒事件较为突出。见表3。

2.2.3场所分布酒店发生食物中毒52起,占中毒起数的69.33%,明显高于学校食堂、工地食堂、农村家庭。中毒例数以学校食堂最多,为1 196例,占58.34%,表明学校师生就餐较集中,一但发生食物中毒影响较大。工地食堂、农村家庭中毒起数及中毒例数虽少,但病死率较高,分别为33.33%、66.67%。见表4。

2.3致病因素发生食物中毒致病因素主要为亚硝酸盐、植物毒素(四季豆)、金黄色葡萄球菌,报告起数分别为10、14、10起,占起数的45.33%。有机磷、溴杀灵、毒鼠强引起的3起食物中毒,中毒人数仅为18人,占0.88%,死亡6人,占死亡人数100.00%,表明化学性食物中毒危害严重。

3讨论

结果显示,2005~2008年发生的75起食物中毒夏、秋季中毒起数之和为61起,占中毒起数的81.33%,说明吉林省食物中毒多发季节在夏、秋季,此结果与吉林省地处东北,夏、秋季气温较高,微生物繁殖较快,加上餐饮业自身的食品卫生管理不到位有直接关系;因亚硝酸盐、植物毒素(四季豆)引起的食物中毒分别占中毒例数13.33%、18.67%,这与北方饮食文化不无联系。由于菜肴中多使用猪肉、狗肉、牛羊肉等,肉类加工一般采用熏酱方式,亚硝酸盐做为着色剂,剂量使用不当,造成了亚硝酸盐使用超标,导致因亚硝酸盐使用过量而引起食物中毒[1],同时误将亚硝酸盐当做食盐使用也是食物中毒发生的主要因素;四季豆是北方百姓经常食用的蔬菜,由于加工温度及时间不合理,可能会产生红细跑凝集素,食用后引发消化不良症状;工地食堂、农村家庭各有4、8起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分别死亡2、4人,占死亡人数33.3%和66.7% ,其中工地食堂死亡的2人是因为误食了混有有机磷的蔬菜,农村家庭死亡的4人,1人误食了混有溴杀灵的蔬菜、3人误食了混有毒鼠强的植物油。可见工地食堂、农村家庭是食品卫生管理的薄弱环节[3],临时工地、农村地区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的危害性极为严重。因此,我们建议:政府和职能部门进一步强化食品卫生管理,加强对重点单位、重点食品的监管力度,强化卫生设施的投入,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引入GMP(食品良好生产规范)和HACCP(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加大食品卫生宣传,普及卫生知识,以控制食物中毒发生;同时,加强卫生监督应急反应能力,提高卫生检测技术水平,建立食物中毒预警机制,适时预警预告等是防范食物中毒发生,减少食物中毒损失和影响的主要控制手段和措施。

参考文献

[1] 刘长杰,张历,孙武长,等.吉林省1998~2003年餐饮业食物中毒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4,20(6):555

[2]翁利胜,宋彩风.1997~2006湖北省学校食物中毒分析[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7,14(4):259

[3]闻剑,戴昌芳,黄青梅,等.广东省1998~2003年家庭食物中毒分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6,18(2):143

第6篇:春秋时期的饮食文化特征范文

一、中医膳食调护原则

中医膳食调护总原则包括平衡观和辨证施膳。在平衡观上,西医饮食护理强调从西医分析解剖观点入手,即从微观入手,而中医饮食护理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整体观为重点,从宏观入手。因此,中医饮食调护中的平衡观与西医平衡膳食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包括从宏观上阐述五谷、五果、五畜、五菜食物之间的比例平衡;食物的寒凉温热阴阳平衡;酸苦甘辛咸五味平衡;食量的平衡等。而辨证施膳是中医膳食调护中的重要特色,辨证施膳是将“望、闻、问、切”四诊收集到的信息在藏象、经络、病因学、发病机制等基础理论下,对患者表现出的临床症状和临床体征进行综合分析慨括,判断病证类型,再根据判断出的“证”确定相应的饮食护理方法及具体的饮食护理措施。

二、药膳

“药食同源”指很多食物本身就是药物,两者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区别,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等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这些特性。而中医药膳则是将“药食同源”这一经典理论发挥至极致的最佳应用。

药膳内涵博大精深,其寓意不是将中药和食物进行简单的混合,而是在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理论的指导下,经特殊加工烹制而成的菜肴、汤汁、羹糊、糕点等食品。药膳不仅具有了一般食品的色、香、味美等优点,同时“寓医于食”,既能发挥出中药的药性,又能融入食物的鲜美,“药借食力,食助药威”,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协调。

2.1药膳的分类

药膳有很多种分类方法,按性状可分为:菜肴类、汤汁类、茶饮酒类、粥粉饭羹类、膏糖蜜糊类,糕饼糖果点心类等;按五脏调养可分为:养心药膳、养肝药膳、养脾药膳、养肺药膳、养肾药膳;按作用可分为祛邪治病类和补益保健类;另外还可按季节分、按人群分、按疾病系统分。

2.2药膳制作方法

药膳的配方和一般的食品配方不同,需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中医方剂组成的主次辅佐关系;二是膳食的调配原则。使药膳既有中药的特点,又符合膳食的色、香、味的要求,二者协调,才更能发挥药膳的食疗效果。在药膳用量的确定上,首先是以一人食用为准,确定其总量,供一次食用或几次食用,一般每日分2次食用。根据确定的总量,再计算原材料的数量比例。由于药膳的特殊性,药膳的烹制除了应掌握基本的烹调技术外,还应具有一定的中药知识,烹制时,除了展示一般饮食烹制的色、香、味、形的要求外,也要尤其保持药膳中药物的功效作用以及发挥食物的营养作用。药膳的加工方法和加工形式多种多样,但方法中以炖、煮、蒸、煨为主,形式中以汤、羹、粥、茶、饮为。这是因为药物经过较长时间的受热后,其有效成分才能最大限度地被溶解出,与食物相容,发挥最大的药膳功效。对于有药味或有怪味的药膳,进行烹饪时应给予适当的调味,如可加入适宜的调料或采用一定的方式进行矫味,同理,如果味道很淡,烹饪时则可以给予适当增味,但调味中应注意把握尽量保持原料本身具有的鲜美味道的原则。

2.3糖尿病药膳的注意点

经过长期的研究进展,糖尿病药膳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形式多样的方法推荐,如糖尿病常用食物有[2]:玉米须、麦麸、红豆、魔芋、苦瓜、裸燕麦、番薯叶、陈粟米、南瓜、冬瓜、丝瓜、大蒜、洋葱、芹菜、黑芝麻、柚子、猪胰、鱼类、黄鳝、泥鳅、海参等。常用中药推荐有[3]:熟地、石斛、百合、天门冬、沙参、玉竹、麦冬、山萸肉、黄连、知母、生地、芦根等。但是在应用这些食物和药物制作药膳时,需要格外注意以下几点:

辨证施膳

消渴病特点多为本虚表实、虚实夹杂;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互为因果。发病之初,患者常以阴虚燥热为先,随并病程延长、病情轻重转变,阴虚燥热会有所侧重,可由燥热向阴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等不同证候演变,常肺燥、胃热、肾虚同时存在,并时有夹湿、夹痰、夹瘀。故消渴病的药膳调护也应遵循辨证施膳的法则,宜滋阴润燥为主,并根据具体个体选用有理气健脾、益气活血、补肾益阳、淡渗利湿等功效的食材和药材配合运用。

注意四季饮食宜忌:

万物皆随春、夏、秋、冬四季有规律地变化。人的养生之道就像树木,春而发、夏而长、秋而实、冬而藏,养生应顺应自然,应顺应四时,即“生长收藏”,如此养生,人才能健康长寿、颐养天年。

春三月、属木,人体肝气当令,饮食应该减少酸性食物的摄入,以调养脾气、避免肝气生发太过,尤其是素体肝阳偏亢者,春季最容易复发,因此除适当进食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外,可用甘辛味食材、药材来预防调理。

夏三月,属火,气候暑热,易心烦意乱、人体消化功能下降,以清淡、宜消化的食物为主。除摄取适当蛋白质、蔬菜、水果外,可吃些苦味、酸味的食物,如苦瓜、酸梅汤等以清心降火、清泄暑热、燥湿健脾、增进食欲,防耗气伤阴。慎食生、冷食物以损害脾胃功能。

秋三月,属金,气候干燥,忌辛易酸苦,可吃些芝麻、核桃、山楂等食物以滋阴润肺养血、清除肺燥心火。另外,胃肠道疾病常在此季好发,如果不注意饮食卫生,很容易“病从口入”。立秋之后,少吃寒凉生冷食物,以顾护胃气、防止脾胃损伤。

冬三月,属水,气候寒冷,以避寒就温,敛阳护阴,可吃些高热量、御寒食物,如热粥、羊肉等;少食辣椒、酒等辛温发散之品。此季是身体虚弱进补的较好时机,冬令进补的关键是食补,宜因人而异的进行调养。

食不偏嗜、食之有节

第7篇:春秋时期的饮食文化特征范文

基本含义

平和体质是最为理想的一种状态。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脏腑功能状态强健壮实为主要特征,同时性格开朗随和,对疾病抵抗能力强,对气候冷热变化能够适应。

体质成因

先天的遗传条件良好,后天的饮食起居生活习惯适宜,即后天调养得当。

体质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

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

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脸色明润,嗅觉通利,味觉正常,唇色红润,精力充沛,不易疲劳,耐受寒热,睡眠安和,胃口良好,两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有神。

发病倾向平时较少生病。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饮食调理

不暴饮暴食,不偏食,保持膳食平衡,保持健康体魄。

寒温适中,食物多样

因为平和质者具有阴阳和调、血脉畅达、五脏匀平的生理特点,故饮食要寒温适中、食物多样化,不宜过于偏食寒性或热性的食物,以免日久影响机体的阴阳平衡,引起体质的变易。

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选择平性或稍具温、凉之性的食品。也可以利用相反的食性而调节食物的寒温之性,如水产品鱼、鳖之类多有寒凉之性,烹调时多放一些葱、姜等调味品,或加料酒,以减轻水产食物的寒性。

四时调补

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平和质者的饮食调养,还应注意气味调和,并根据不同的季节选择适宜的饮食。在顺应四时,因时制宜原则的指导下,对四时进补分别制定不同的方法,即称为“四时调补”法。

春宜升补春季阳气初升,万物复苏。升发向上,顺畅调达。春宜升补,即顺应阳气升发之性,食性宜清轻升发,宣透阳气,但应注意升而不散,温而不热,不吃太多的辛热升散之品,宜多食蔬菜,如菠菜、韭菜、芹菜、春笋、荠菜等轻灵宣透、清温平淡的蔬菜。

夏宜清补夏季阳气隆盛,气候炎热,其性如火,万物繁茂。夏宜清补,应选用清热解暑、清淡芳香的食物,不可食用味厚发热的食物;宜多食新鲜水果,如西瓜、番茄、菠萝等,其他清凉生津食品,如银花、菊花、芦根、绿豆、冬瓜、苦瓜、黄瓜、生菜、豆芽等均可酌情食用,以清热祛暑。

长夏宜淡补长夏为夏秋之交,此时天热下降,地湿上升,湿气充斥。为一年之中湿气最盛的季节,人会感到四肢困倦、胸闷腹胀、饭量减少消化能力下降,甚至呕吐腹泻、尿少水肿等水湿内停病症。长夏季节,宜用淡补,即用淡渗利湿的食物以助脾气健运,将湿气排出体外,可以多选用茯苓、藿香、山药、莲子、薏米仁、扁豆、冬瓜、丝瓜等淡渗利湿健脾食物,最忌滋腻碍胃的食物。

秋宜平补秋季阳气收敛,阴气滋长,阴阳处于相对平衡状态,进食宜选用寒温偏性不明显的平性药食,不宜吃大寒大热的东西,即所谓平补之法。同时,因秋风劲急,气候干燥,宜食用濡润阴类食物以保护阴津,如沙参、麦冬、胡麻仁、阿胶、甘草、鱼虾、家畜、家禽等。

冬宜温补冬季天寒地冻,阳气深藏,阴气大盛,万物生机潜藏,精气涵养。冬宜温补,选用温热助阳之品,以扶阳散寒,如姜、桂、胡椒、羊肉、牛肉、鹿脯、枣、鳝鱼、鳖温补的常用食品。

五味调和,不可偏食

平和质的人应力求五味调和,不可偏食。五味各有所归之脏,想体质保持阴阳平衡、气血充盛、脏腑协调,必须均衡地摄入五味。而长期偏嗜五味中的某一味或某几味,则会使脏腑功能失调。吃到八分饱。

早晚餐

早餐保证一定量的肉或鱼或蛋或奶,晚餐不宜过饱及过于丰富。多进食粗粮,争取每餐食用新鲜蔬菜、水果。适当减少盐的摄入。

谷物类:小米、粳米、糯米、大米、玉米、山药、豌豆等。

肉食类:牛肉、兔肉、乌骨鸡、鸭肉、鹅肉、猪肚、鲢鱼、鲨鱼、刀鱼、黄鱼等。

蔬菜类:菜花、胡萝卜、香菇、菠菜、黑木耳、银耳、蘑菇等。

果品类:苹果、李子、菠萝、葡萄、柠檬、大枣、山楂、南瓜子、花生、黑芝麻等。

日常保健

如果你是平和体质的话,最关键的就是要保持,按照自然、简单、规律的方法去生活,不要没事找事、画蛇添足,不然过犹不及。

平和质是最健康的,不过一旦发胖,就是全身均匀的胖,或者说壮实。所以减肥的要点在于调整运动状态。一般来说,一个人每天需要半小时的运动量,而以有氧运动为好。对于女性来说,平时多做一些形体运动,拉伸肌肉,较利于曲线舒展。

适当的运动量,对于平和质的人也很重要。每天最好可以坚持45分钟的慢跑,速度要放慢,做到脸不红心跳不剧烈的慢跑,少量流汗。也可以尝试太极、瑜伽等运动,此外年轻人最好每周坚持爬山和游泳。当然保持心态开朗、乐观、平和也是非常重要的。

经络方面,平和质的人以协调阴阳、畅通气血、促进代谢为目的,可以根据个人的需要按摩面部、手部、脚部、胃经等。

坚持每天用45-50℃温热水洗脚,并用双手指按摩双脚涌泉穴各60次,再用双手大拇指在温水中按摩两脚脚趾间隙各20次,此方法有很好的养生作用。

调理药膳

淮山药薏米粥(健脾)

淮山药、薏米各30克,粳米100克。

先将粳米洗净,放人薏米、水适量煎煮,然后人淮山药,文火煮熟,加入食盐适量。每周2~3次。

五指毛桃煲猪脊骨(健脾)

五指毛桃50克,猪脊骨约250克,油、盐少许。

五指毛桃与猪脊骨同放瓦锅内,加清水适量,煲1小时以上,然后加油盐调味服食,此量可供2人服食,每周3~5次。

银耳百合粥(养阴)

银耳10克,百合lO克,粳米25克。

银耳用水泡胀,百合、粳米洗净后同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成粥,再加盐少许即可。每周2~3次。

张晓天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国际健康中心主任、曙光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曙光医院首批高级中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分会委员、亚洲中医药学套会员,《中国医学研究与临床》杂志常务编委、《疑难病杂志》特约编委、《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编委。

第8篇:春秋时期的饮食文化特征范文

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的节日,而在中秋节的文化当中饮食文化是必不可少的,那么中秋节必吃的传统食物有哪些呢,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中秋节必吃的传统食物介绍,欢迎阅读!

中秋节必吃的传统食物糍粑

糍粑是圆的凝聚,它始终与圆相伴。蒸糯米的蒸笼,打糍粑的碓窝,放糍粑的簸箕,做馅的黄豆、花生、芝麻等等无不与圆同在,在四川民间一些地方,在糍粑中加入桂花捣制成月桂糍粑,蘸上炒黄豆面和白糖吃,味道清幽淡雅、甘甜爽口,别具一番风味。

麻饼

四川人过中秋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打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有的地方也点桔灯,悬于门口,以示庆祝。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县中秋节祭土地神、扮演杂剧、声乐、文物,称为“看会”。

烤肉

中秋节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吃烤肉,在内地现在许多商场中秋前夕也搞起了烤肉特卖会,所以很多人光顾。在不知不觉中,中秋节吃烤肉也变成了家家户户不可缺少的菜肴。

吃南瓜

在江南地区非常盛行中秋节吃老南瓜,不仅是因为中秋正值南瓜丰收之时,而且还有一个关于“八月半吃南瓜”的故事。传说,南山脚下住着一户穷苦人家,双亲年老,膝下只有一女,名叫黄花。那时连年灾荒,黄花的父母病在床上,八月十五那天,黄花在南山杂草丛中,发现两只南瓜。她采了回来,煮给父母吃。两老吃了后食欲大增,病体也好了。所以在八月十五的那天吃南瓜,也寓意健康成长、延年益寿。

吃菱角

中秋节是一个非常传统的节日,有很多饮食习俗,而吃菱角就是其中很常见的一种饮食习俗。在江浙一带,每到中秋节,街上到处都是卖菱角和买菱角的人。菱角长成于七月,但中秋期间,正是菱角最为饱满成熟之时。菱角甘甜,清脆,既可生吃,也可以熟食。而且中秋吃菱角有“聪明伶俐”的寓意,所以很多大人都会在中秋节这天给自己的孩子买菱角吃。

大闸蟹

中秋正是“蟹膏肥,稻花香”的季节。一轮满月,一壶清酒,几个老友,一盘大闸蟹,个中滋味让神往。回到世俗的生活:不过今年的大闸蟹一定够贵,不妨吃点别的。

桂花酒

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欢聚一堂,已成为节日的一种美的享受。桂花不仅可供观赏,而且还有食物价值。屈原的《九歌》中,便有“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酒兮椒浆”的诗句。可见我国饮桂花酿酒的年代,已是相当久远了。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为什么要玩花灯中秋节和春节、元宵节一起被认为是我国三大灯节。虽然比不上元宵节大型灯会那么热闹,但中秋赏灯也是这一传统佳节的习俗之一。

专家介绍,我国民间自古以来就有中秋举办花灯会的习俗。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中,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都形成了树中秋、放天灯等习俗。

花灯不仅种类繁多,而且还常常配有剪纸、书画、诗词等装饰,是我国民间传统手工工艺的一种展示。在广州、香港等地,“树中秋”活动就是将彩灯高竖起来之意,璀璨的彩灯不仅使节日的气氛更加浓厚,还成为城市独特的风景线。在广西南宁一带,除了以纸竹扎各式花灯让儿童玩耍外,还有很朴素的袖子灯、南瓜灯、桔子灯。而所谓“放天灯”,即孔明灯,用纸扎成的灯,灯下点燃蜡烛,热气上腾便可使灯飞到空中,引人欢笑追逐。

灯象征着希望。中国传统节日中赏灯非常流行,正表明中华民族对生活动美好的祝愿

中秋节吃什么传统饮食田螺

至于中秋食田螺,则在清咸丰年间的《顺德县志》有记:“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民间认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但为什么一定要在中秋节特别热衷于食之吃。有人指出,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因此,肉质特别肥美,是食口螺的最佳时节。

南瓜

中秋节有一个特别的习俗,就是要吃老南瓜。中秋吃南瓜在江南这块比较盛行,中秋正值南瓜丰收之时,此时的南瓜不但个头最大,而且味道醇厚香甜。

藕盒子

中秋食藕,也是寄团圆之意也,尤其是吃“藕盒子”。江浙人多将藕切片,每两片间下端相连,中间夹肉、文蛤等调制而成的馅,外拖面煎至金黄,此又称藕饼,与月饼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医认为,藕经过煮熟以后,性由凉变温,对脾胃有益,有养胃滋阴,益血的功效。

月饼

第9篇:春秋时期的饮食文化特征范文

【关键词】 内经;四时气候;养生保健

“四时养生”是《黄帝内经》在“天人相应”整体观指导下[1],总结先秦诸子百家养生经验后提出的,它强调养生保健要顺应自然界的季节气候变化,与天地阴阳保持协调平衡,以使人体内外环境和谐统一。“顺四时而适寒暑”是中医养生理论中一条极其重要的原则,对于现代人类的养生保健实践仍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四时养生”是天人合一整体观在中医养生学中的具体体现

“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命题。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人与天、地、道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统一的。自然界是人类生命活动的根本,人要健康长寿就必须顺乎自然规律。庄子进一步提出:“夫至乐者,先应之以人事……万物循生”(《庄子・天运》),他认为养生保健不仅要“顺乎自然”,更重要的是掌握其规律,按自然规律去保健养生。《黄帝内经》在这一观点的影响下,提出了“天人相应”学说,认为“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地万物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人类生存于自然界之中,其生命过程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和空间性,一切生命活动均与大自然息息相关,无论四时气候、昼夜晨昏、日月运动、地理环境,各种变化都会对人体产生影响。

春夏秋冬四季是自然界四时气候变化的征象,又是阴阳升降、寒暑更迭的标志,对自然界万物的影响尤其重要,正如《易经・系辞》中说:“变通莫大乎四时。”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医疗实践中,古人观察到自然界四时气候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年四季的气候特点是春温春生,夏热夏长,秋凉秋收,冬寒冬藏。但是它们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没有生长,就无所谓收藏,也就没有第二年的再生长。正因为有了寒热温凉、生长 收藏的消长进退变化,才有了生命的正常发育和成长。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

《黄帝内经》十分重视四时变化对人体的影响,认为春夏秋冬四季更替、寒暑变化是自然界阴阳此消彼长的运动过程所致,人体脏腑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自然界四时寒暑阴阳消长的影响,在正常生理状况下,人与自然界时辰季节变化具有同步的相应性变化,人体生理功能随着天地四时之气的运动变化而进行着自然调节,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灵枢・顺气一年分为四时》)。人类要在自然界中健康生活,就必须认识、适应、掌握这些规律。因此,《灵枢・本神》指出:“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柔刚。”只有能动地适应四季变化规律,才能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避免不适和疾病的发生。这种“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正是中医四时养生法则的理论依据。

2 四时养生的原则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四时养生的原则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2]。但对于此原则的理解和应用,历代医家不尽相同。例如,王冰在《黄帝内经素问》中认为:“春食凉、夏食寒,以养于阳;秋食温、冬食热,以养于阴”,即春夏阳盛而易伤阴,饮食上宜多食寒凉之品以抑制阳亢;秋冬阴盛而易伤阳,宜多食温热饮食以保全阳气。张志聪在《素问集注》中则认为:“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而培养之。”由于春夏阳虚于内,阳虚则寒,宜用辛热温阳食品以补阳气;秋冬阴虚于内,阴虚则热,宜用寒凉养阴食品以补阴气。高士宗在《素问直解》中提出:“春夏养阳,使少阳之气生,太阳之气长;秋冬养阴,使太阳之气收,少阳之气藏,养阴养阳以从其根。”杨上善在《内经・太素顺养》中因文解义地注释云:“圣人与万物俱浮,即春夏养阳也,与万物俱沉,即秋冬养阴也。”

对于以上观点,我们认为是因于各医家的经验和角度不同而致的见仁见智之论,如果能够充分领会《内经》四时养生之宗旨,就能够辩证地应用该原则指导养生保健的实践活动。

3 《黄帝内经》四时养生的宗旨是保持机体内外阴阳协调

中医养生学对健康的定义是:人体在自然社会环境中,保持一种“阴平阳秘”的协调状态。养生保健的目的就是要保持和维护该状态,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谨查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黄帝内经》从“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的整体观出发,已认识到四时阴阳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包括人体在内的万物荣枯生死。因此,“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核心和宗旨,即是把握四时阴阳变化规律,结合季节气候特点,调整人体的阴阳偏差,以保持人体内外的阴阳协调平衡[3]。

四时养生的目的既然是保持人体内外的阴阳平衡协调,调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均不离乎阴阳的依存互根和消长转化。例如,冬至―阳生,由春至夏是阳长阴消的过程,所以有春之温、夏之热;夏至―阴生,由秋至冬是阴长阳消的过程,所以有秋之凉、冬之寒。正是因于四时阴阳消长的变化,所以才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物发展生长规律。因此,张景岳在《类经》中指出:“夫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以阳生,阳以阴生。所以圣人春夏则养阳,以为秋冬之地,秋冬则养阴,以为春夏之地,皆所以从其根也,今人有春夏不能养阳者,每因风凉生冷,伤此阳气,以致秋冬多患疟泄,此阴胜之为病也。有秋冬不能养阴者,每因过热,伤此阴气,以致春夏多患火证,此阳胜之为病也。善养生者,宜切佩之。”

根据这一原则,在具体的养生实践中,就必须做到顺应四时气候以调养五脏之气,即春养生,顺应春季阳气的生发以舒肝气;夏养长,顺应夏季阳气的旺盛以养心气;秋养收,顺应秋季阳气的收藏以养肺气;冬养藏,顺应冬季阳气的闭藏以养肾气,维护人和自然的统一,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例如,春为万物更新之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此时人体之阳气也应顺乎自然,向上向外疏发。因此,春季养生必须掌握春令之气升发舒畅的特点,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使之不断充沛、逐渐旺盛,凡有耗伤阳气及阻碍阳气的情况皆应避免。这一原则应具体贯穿到饮食、运动、起居、防病、精神调养等各个方面。如在饮食方面,宜多食能温补阳气的食物,李时珍《本草纲目》主张“以葱、蒜、韭、蓼、蒿、芥等辛嫩之菜,杂和而食”。在精神调养方面,《黄帝内经》明确指出:“以使志生”,即在春天要让自已的意志生发,而不要使情绪抑郁。夏季养生,古人之所以提出保养阳气,关键在于暑热外蒸,汗液大泄,毛孔开放,这时机体最易受风寒之邪侵袭。此外,还要防湿邪侵袭,因为湿为阴邪,易伤阳气,尤其伤脾胃阳气。因此,元代养生家邱处机主张夏季饮食应“温暖,不令太饱,时时进之……其于肥腻当戒。”《养老寿亲书》也告诫:“夏日天暑地热,若檐下过道,穿隙破窗,皆不可乘凉,以防贼风中人。”秋冬二季自然界阴气转旺,人体的阴气亦外盛而内虚,秋季以燥为主气,燥邪伤人易伤人体津液,因此秋季养生的关键是防燥护阴。冬季养阴着眼于藏,《黄帝内经》指出:“冬三月,此为闭藏……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4]”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谆谆告诫道:“四时阴阳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在养生实践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原则的重要性和指导性,在了解和把握自然界气候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季节特点,顺应阴阳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摄,养阳以助生长之能,养阴以益收藏之本。如此,才能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使机体处于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从而达到防病延年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梦京.殷墟卜辞综述[M].北京:中华书局,2004.574

2刘大钧.“卦气”溯源[J].中国社会科学,2000,5:122-129

3吕不韦.百子全书.吕氏春秋[M].长沙:岳麓书社,1993.2658-2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