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时事新闻课心得体会范文

时事新闻课心得体会精选(九篇)

时事新闻课心得体会

第1篇:时事新闻课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时事新闻;评论课;能力培养

时事新闻是新闻评论课的重要课程资源。时事新闻是指关于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生活中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当今社会科技飞速进步,经济不断发展,我们身处一个继承与创新、变化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层出不穷的新事物,需要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准确的认识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新闻评论课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新闻评论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他们对新闻媒体上新闻评论的鉴赏能力及对新闻事件分析评论能力和写作能力。所以,新闻评论课教师要想提高课程的教育教学效果,就应充分利用好时事新闻资源。下面,我就时事新闻资料对于新闻评论课教学的作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新闻播报及点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一直坚持采取课前五分钟新闻播报及点评,来锻炼学生的新闻评论实践能力。新闻播报由学生轮流担任时事新闻的播报员,课前由学生自行收集、整理所要发表的新闻内容,再阐述自己对这段新闻的观感,接着可以由其他学生畅谈对这则新闻的感受和感悟,最后由教师点评总结。新闻的主题可以是既定的,也可以是开放的,这样留给学生更多的参与空间,有更大的发挥余地。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时事新闻播报占用的课堂时间不多,但有时候会成为课堂教学的“火花”,继而点燃学生的探索热情和求知欲,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和情感的理性升华。如学生关于芦山地震情况的播报,让其他同学了解地震灾情,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地震中受灾群众生活的关注。在点评时,他们纷纷发表了对灾区受伤人员的同情和提供帮助的良好愿望。

新闻播报这种形式既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师“满堂灌”“一言堂”的弊端,又给学生创造了展示能力与个性的舞台,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实践中,绝大多数学生都很珍惜这样的机会,从新闻的选题到自己语言的组织都在课前精心地准备,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

二、有助于丰富课堂内容、扩充现有的教学资源

在新闻评论课中引入时事新闻,使其成为我们的课程资源,从而有助于学生对教材中枯燥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如在讲到新闻伦理问题时,我列举了一则新闻报道。这一问题的提出,引发了同学们的热议。通过对这一事件的分析,学生们加深了认识。事例分析加深了他们对新闻伦理问题的理解,同时我也看到学生对具体情境中的新闻伦理问题的兴趣,远远大于枯燥的理论学习。同时课堂上引用典型的时事新闻作为案例,理论联系实际,也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和说服力,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同学们从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获取的时事新闻信息,种类繁多,内容多样。而要在这些大量的信息中选择出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信息,则需要他们自己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鉴别、加工和处理。这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探究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更好地培养和完善了他们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四、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和增长知识

当代大学生完全“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是不可取的,而应适当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时事新闻包罗万象:大到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小到我们生活的城市、社区、学校、家庭的一些现象和事件,而对这些事件的了解和认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社会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和理解人生。

五、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通过时事新闻学生接触到了大量活生生的饱含德育精髓的感人事例和先进人物。如新时代的雷锋郭明义、勇救学生的人民教师张丽莉、带着母亲上班的孝子陈斌强、用生命托举歼-15的罗阳等。这些鲜活的人物故事,比起空洞乏味的大道理,更能打动学生的心灵,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所以,教师要善于把时事新闻中饱含德育精髓的感人事迹和先进人物充分挖掘,使学生感受现实社会中的人情美和人性美,从而净化心灵、涵养品德、完善道德,帮助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并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来。

第2篇:时事新闻课心得体会范文

一、“校园新闻”环节的具体教学内容

所谓“校园新闻”,指的是利用课堂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请学生把课下收集到的新闻在课堂上分享、讨论。在课程的最初阶段,“校园新闻”可以是从各类媒体接收到的信息,可以允许没有“原创”,但随着课程的深入,所的“新闻”必须是自己发现、观察、采访得来的内容。“校园新闻”不仅仅局限于“校园”,范围可以辐射到周边、社会。

在日常教学中,一般通过这样的流程来进行:

第一步要求学生深入生活,仔细观察,关心身边的大事,留心周围的小事,然后收集相关材料,并做好信息记录。随身携带小本、移动设备“备忘录”、录音设备留言、视频拍摄影像――记录信息的手段很多,但要及时将所获取的信息保存。最后将材料拿到课堂上与师生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分析辨别能力逐步提高。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必须当堂给予点评,点评时结合课程所学理论,从新闻敏感、新闻价值、新闻角度、报道思想、采访准备、提问技能、新闻语言等方面对“新闻”进行剖析,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

二、设置“校园新闻”环节的作用

实践证明,“校园新闻”环节在《新闻采访与写作》课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培养了学生的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能力,即是否具有捕捉信息、发现新闻并判断新闻价值大小的能力。观察生活和收集材料的过程需要认真思索、反复练习、不断实践,长期坚持下来,学生会习惯性地将客观事物及其变动加以记录,自然地养成思维的应变状态。当然,培养学生“新闻嗅觉”的途径不仅仅只局限于该环节,但它却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

其次,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口语表达准确、清晰是新闻工作者尤其是广电媒体记者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会说话、会提问的记者面对新闻事件,能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将信息准确无误传递给受众,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反之,则让受众不知所云,阻碍信息的交流。“校园新闻”环节中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自己的“新闻”,从最初不标准的新闻描述到最后初具特色的新闻语言,其口语表达基本功在不断提高。

再者,调动了学生学习新闻知识的主观能动性。“校园新闻”环节是新闻采写课程每节课的教学切入点,学习的主要方式由教师授课变为课堂交流,让学生找“新闻”、说“新闻”的模式改变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心理,主动对“新闻”进行挖掘、探索、思考,教师适时点评、鼓励,激发了学生学习新闻的积极性、主动性。

最后,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课堂实效。该环节让学生从开始上课就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成为从思维常态到思维活跃状态的过渡,在思维的转承启合中将学生引入教学,快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从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合作,自主地发现“新闻”、分析“新闻”,在愉快的课堂气氛中获得知识、技能、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收获,比单纯讲采写理论更能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三、结语

第3篇:时事新闻课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学科交叉;媒介融合;传媒人才培养

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与创新一直是新闻传播教育界的常议话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复合型人才就成为新闻教育界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然而,教育界对于复合型人才的内涵却有着不同的理解,特别是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把复合型人才定位为“全媒体人才”的取向越来越普遍。这种定位是否准确?传媒人才教育究竟处于怎样的时代语境?这个时代语境对传媒人才提出了哪些要求?传媒教育界进行了哪些探索?这些都是我们探讨传媒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必须厘清的问题。

一、学科交叉与媒介融合:传媒人才培养的时代语境

弱化专业界限、强化学科间交叉是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随着知识的交叉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专业细分已越来越不合时宜。大类招生就是顺应这种趋势的改革举措之一。然而,学科交叉远不止于此,其交叉的范围已突破了学科大类的界限,触角延伸到更为广泛的学科领域。对于传媒人才的培养来说,这种学科交叉同样早已突破了文科大类,而是延伸到管理学科、理科和工科。有资料显示,半个世纪以来美国新闻学一直在与其他学科交融,较早的是与人文科学与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交融,而近些年则与信息科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融合。这种融合旨在适应媒体对“适应性专门知识”人才的需要。所谓“适应性专门知识”,指的是“新闻学与大众传播的知识、创造性、独立与批判性的思想、领导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就是要培养学生特殊而广博的知识[1]。以培养传媒人才为己任的新闻传播教育,之所以强调与理工科、人文社会科学甚至艺术学科的交叉融合,主要是因为:第一,新闻及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丰富性依赖于传播科技手段的运用。新闻传播从

一开始就与传播科技紧密联系在一起,传播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时效。现代传播技术的革新更是如此。如移动通信技术使得信息传播几乎与事实发生同步,且日趋常态。与此同时,从文字记录到现场同期声音视频记录甚至动画制作等多媒体手段的综合运用和综合呈现,也直接反映了传播科技的进步及其应用的程度。第二,新闻传播对于事实信息的选择、分析都不是单一的新闻传播学知识所能实现的,它需要综合运用各个学科的知识加以认识和判断。比如作为新闻记者最基本的批判思维和批判精神的培养,有赖于哲学的训练;而任何事实的出现,其原因、价值影响都不会是单一指向,没有社会学、经济学、伦理学、政治学、法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就无法形成科学的认知和准确的判断。第三,新闻传播的研究对象除了以真实为诉求的新闻事实和以便捷为诉求的信息产品外,还包括大量的以真、善、美为诉求的艺术作品,由于传播过程都事关传播对象是否愿意接受,因而产品及传播方式的艺术性就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基于此,许多新闻院系都对开设了艺术类课程,意在加强学生的艺术教育。

弱化媒介界限、强化学科内专业融通是当今新闻传播教育的又一趋势。以往的新闻传播学科内的专业设置,基本是按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的不同介质而区分的。如今,媒介融合已成趋势,全媒体战略成为各类媒体的共同选择。无论身处以何种介质为主的传媒集团,任何记者编辑都不会只为一种媒介提供或制作信息产品。就记者而言,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借助移动通讯工具通过微博等形式在网络上简要事实信息之后,以记录现场同期声的形式音频新闻、记录现场声画信息的形式视频新闻,然后再采写报纸所需的文字新闻稿,若有可能,还为新闻周刊撰写深度分析的文字稿。在这样的背景下,若只能为单一媒介提供新闻产品,就难以满足媒介融合时代对记者的要求。所以,新闻传播教育必须打破按媒介介质划分的新闻、广播电视、网络传播、广告专业界限,将这些同属新闻传播学科的不同专业打造成强化学科平台的专业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内,各专业的核心课程进入学科内的小平台,成为各专业共同的专业基础课程。比如,电视画面与摄像、电视编辑、电视编导是传统广播电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专业基本不开设。如今,它必须成为新闻传播学科内各专业的基础课程。依此培养的学生就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而不是局限于某一种媒介。当然,这是否意味着专业之间就没有界限了呢?专业界限的弱化并非意味着专业界限的消失。学科平台内的专业融合主要体现在基本培养规格的一致性,而专业界限的区分主要靠专业特色的凸显。这就需要明确各专业的特色定位和设计体现专业特色的方向课程模块。这种课程模块的“精心设计”和“精耕细作”,则有助于保持和增强专业的特色。

二、通识课程组群+专业课程模块: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探索

面对学科交叉和媒介融合的现实语境,一些新闻院系陆续进行了各具特色的探索。我们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以下简称新闻学院)的实践探索为例,分析这些探索的有效性。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是全国理工科院校最早创办新闻学专业的院系,迄今已有30年的办学历史,依托该校的理工科特色和优势,提出“文工交叉、应用领先”的办学理念,在全国新闻传播学界独树一帜。进入新世纪以来,基于媒介融合对于有思想的复合型全能新闻人才的需求和国际传媒教育界全面性人才的培养理念,我院将早期的“文工交叉”推进到“学科交叉”,即包括文工、文文、文艺(文科与艺术学科)等多学科交叉,拓展传媒教育改革的思维空间,实现了传媒教育的转型与升级。其“学科交叉”之路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1983年到1998年,当时传统媒体快速增长,人才匮乏,我校率先在工科院校办新闻教育,提出了“文工交叉”的特色定位。通过课程拼盘,在全国文科专业首开了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Basic语言、数据库、网络编辑与策划等课程,在全国起到了示范效应。1998年,创办了全国第一个网络传播专业,受到市场热捧。

二是1998年至2005年,面对传媒转型及市场化、集团化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我校在学校文科通识平台课的基础上,建立了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平台,打破新闻、广电、传播、广告等专业间的壁垒,设立各专业核心课程包,各专业之间互选。

三是2006年至2011年,面对媒介融合的浪潮、传统媒体开始萎缩、新媒体涌现的大势,实行各专业间的大跨度交叉,通过与计算机学院合作开设网络传播第二学位课程,联合培养网络传播专业人才,全面选修理工科课程及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文科课程,立足全媒体的传播流程,致力于培养具有思想高度的复合型全能新闻人才。

由于学科交叉的办学理念落实在培养计划的课程设置上,经过多年探索与调整,我校已形成稳定的课程体系:通识课程组群+专业课程模块。通识课程组群包括学校层面的大通识平台课程群、学院层面小通识平台课程群。

大通识平台课程群包括哲学导论、经济学原理、社会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法学导论、政治学原理等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也包括微积分、大学计算机基础、VB语言程序设计以及6个学分的自然科学类选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多学科知识结构。纳入大通识平台课程群的课程基本都是不同学科的基础导论,引导学生进入该学科领域,掌握该学科的基础知识。这是培养新闻传播人才广博的学科知识和深刻的思维品质的基础支撑。新闻记者的重要使命是认识事实和呈现事实,进而呈现社会的完整图景,这需要多学科的广博知识作基础。这其中,基于哲学学习的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和训练对于新闻记者的培养而言至关重要。作为社会环境的守望者,新闻记者承担着监测社会环境的重要使命,这就要求他们具有冷静审视的思维习惯,“批判性思维”等课程的设置为培养和提升学生这一方面的素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而微积分等自然科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理工科思维方式,大学计算机基础、VB语言程序设计则体现了计算机时代对一个人最基本的技术素养要求。

小通识平台课程群包括新闻学院内所有专业共享的必修课+专业互通的选修课。新闻学院下设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传播学、广告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五个专业,除播音与主持艺术因属于艺术类专业,其他专业的概论课都进入小平台,加上新闻传播类的基础课,构成了学科小平台必修课程群。这些必修课包括新闻学理论、传播学理论、广播电视概论、广告学概论、公共关系原理、传播研究方法、中外新闻史、传播科技史、媒介管理、传媒伦理与法制、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摄影等。这些基础课是新闻传播类各专业学生的基础必备课,构建了新闻传播类学生的专业知识框架。与此同时,为打破各专业之间的壁垒,弱化各专业之间的界限,各专业选出专业核心课3~4门,纳入全院的小通识平台,供院内各专业互选。比如,广播电视学专业的电视画面与摄像、电视编辑、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及电视编导等4门课程进入小通识平台,供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专业的学生选修。其他专业的学生若对广播电视专业有兴趣,通过这几门核心课程的学习,基本能掌握该专业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基本能满足这些专业的学生进入广播电视媒体工作。专业核心课程互选正是顺应了媒介融合时代对全能型新闻传播人才的要求。

专业课程模块是各专业核心特色的方向课程。这种体现专业特色的核心课程一般不会太多,除了纳入学院小通识平台可供其他专业选修的课程外,还有数量不等的特色课程。如广播电视学专业2009年获批国家特色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建设项目,该专业以培养视听新媒体人才和出镜记者作为专业方向特色,因而分别设置了体现这两个方向特色的课程模块。视听新媒体方向的主要课程为视听新媒体导论、数字媒体技术基础、新媒体视听节目制作等,出镜记者方向的主要课程为播音与节目主持、出镜记者报道、优秀出镜记者研究、视听评论等。这些核心特色方向课程模块构建了各专业之间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差异。

三、媒介技术应用与批判精神培养: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与坚守

新闻传播的每一次进步都与媒介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媒介技术的进步直接改变了传播的范围、内容来源、内容构成、传播形态、传播时效、便捷程度等,因而新闻教育界对于媒介技术的迅猛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传播方式的改变倍加关注。一些研究者提出加强传播技术类课程设置,或对将传统新闻学专业的基础性核心专业课程(新闻采写、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与基于数字与网络技术的新媒体方面的专业课程(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多媒体信息传播、网络新闻编辑、网络互动管理、移动信息传播、新媒体管理等)相结合,力图通过这种课程体系的整合,培养具有“全媒体”技能的新型新闻人才[2]。实践中,新闻院校开始增加媒介技术类课程,且各类业务课程统筹联动,按照业界的全媒体业务流程对学生进行全流程实训,以培养学生的全媒体技能。

重视媒介技术教育和实施全媒体实训,是当前新闻教育进行变革的共同选择。这种选择反映了新闻传播教育对于传媒变革的迅速反应。正是这种及时反应使得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紧跟时代的步伐,为传媒业提供的人才产品能适应业界的发展要求。但是,当前又出现了一种“技术决定论”的偏向。似乎把媒介技术教育、全媒体业务实训当成了新闻传播教育转型的重点甚至全部,当作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方向。

传播技术教育、业务技能教育说到底是传播工具教育。随着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传播形态的日益丰富且变幻无穷,传播工具教育必然成为日益加重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是因为传播工具决定传播内容的获取,另一方面是因为传播工具决定传播内容的呈现。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了传播工具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新闻传播教育的根本还在于培养有批判精神、有独立思想的人,这是新闻传播教育的灵魂。

无论传播技术多么新异,与之相伴的传播方式和形态多么丰富,其功能发挥都取决于它掌握在谁的手里。缺乏独立思想和批判精神的人一般崇尚技术决定论,对传播技术手段的倚重,使得其将传播过程的重心置于传播方式和手段的展示,而传播内容则相对处于非核心地位。而具有独立思想和批判精神的人一般持内容决定论,认为传播内容大于传播形式,技术手段和传播方式是为传播内容服务的,传播技术和手段不能喧宾夺主,内容才是新闻传播的根本。作为社会的守望者,新闻传播者必须理性地审视社会,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和来自各方的意见信息干扰,能够以批判的精神、独立的思维审慎地观察和思考,敏锐地发现并执着地“唤醒”社会问题,深刻地揭示事实真相,客观地呈现社会图景。只有具有批判精神和独立思想的人才能承担着实现媒体社会责任的重任。这也是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必须坚守的根本。

参考文献:

[1] 于德山. 媒介融合背景下美国新闻传播教育面对的挑战与对策[J]. 现代传播,2011(12).

第4篇:时事新闻课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新闻教育;战时新闻学;复旦大学新闻系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6-0130-03

一、抗日战争时期重庆新闻教育情况概述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作为“陪都”不仅是战时全国新闻传播的中心,同时也是战时全国新闻学教育的中心[1]。许多大学新闻院系的内迁和新闻机构在重庆落地,为战时的中国新闻事业培养了众多新闻人才。

(一)三类新闻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新闻院校和机构

1.进步新闻教育思想:复旦大学新闻系

淞沪战争爆发后,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于1938年1月迁至重庆,在渝时间八年零五个月。在渝的复旦大学新闻系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期由《中央日报》社社长程沧波兼任系主任,后由陈望道出任新闻系主任[2]。陈望道进步的新闻教育思想在教学中显现出来,他主张新闻教育必须坚持和宣扬真理、推动和改革社会。陈望道深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引入了辩证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逻辑学和伦理学。前后共计举办了一百来次的“新闻晚会”,讨论时事、进行学术研讨。这些晚会正是复旦大学新闻系进步的新闻教育思想的真实写照。

2.实用主义新闻教育思想:民治新闻专科学校

顾执中在战争环境下继续开办民治新闻专科学校,他创校的目的是为中国新闻事业培育人才,培养有独立人格和正义感的新闻后备军。民治新闻专科学校成为了我国业余新闻教育的先例,在新闻教育史上占有一定地位。民治新闻专科学校创办的落脚点放在了后备军的培养上,以至于在重庆时期新闻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几乎都偏重于采写编评摄的实践学习,而对新闻理论的探究则很少。

3.政党新闻教育思想:中央政治大学新闻学系

中央政治大学新闻学系是国民党新闻教育的典型代表[3],该校教学的目的是为国民党培养新闻人才,其“党化新闻”“政党新闻”的思想较为突出。这些具有政党特色的教育理念以“三民主义”为基础,要求学生为国民党党业和新闻事业服务。

(二)战时新闻学兴起并影响新闻教育思想

新闻学研究在中国兴起后不久,抗日战争就爆发了。这使得新闻学研究的重心,转向了“战时新闻学”,1938年《中国国民党抗战建国纲领》规定实施战时教育方针。战时新闻学的核心理念是:新闻如同前线战士手中的钢枪一样就是新闻工作者手中的武器,在文化宣传战线上“冲锋陷阵”[4]。战时新闻学强调的是新闻的工具性价值,这一思想在1936年萌芽,平津新闻学会召开的会员大会中集中讨论了战争爆发之际新闻界亟需解决的紧迫问题,其中就涉及训练新闻人才、创办新闻学术等方面。参加会议的许多新闻工作者都曾在抗战时期重庆的新闻教育学院和机构任教,这也佐证了战时新闻学的思想,并不仅仅影响着新闻工作者的实际新闻实践,也在一定程度上渗透到了当时的新闻教育思想中。在战时新闻学思想的指导下,我国新闻教育模式也在转变中逐渐形成。

二、战时新闻学影响下的课程与师资

战时新闻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应战备之需,与抗战紧密相连。这种战时新闻学对新闻工具理性价值的主张也体现在从事新闻教育学者的思想中。

(一)复旦大学新闻学系

陈望道担任系主任时期对原有的课程设置作了较大的调整,在必修课中加入了哲学与伦理学,强调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开了写作和实习的课程,并且给了学生课程上的选择权,注重培养学生更广泛的知识基础。作为战时新闻学倡导者之一的杜绍文也在系中任教,教授报馆管理、新闻政策法规、中国新闻事业概况三门课业[5]。

战时复旦大学新闻系的课程设置都比较注重通识教育,非专业性的课程占比较大,增开的时事研究课程能让学生深刻地了解战争和社会的现实状况。这样的新闻教育模式下所培养的新闻后备军更能切中时弊。战时的复旦新闻系在师资上表现出来兼职和专职结合的特点,这些教师基本上都有新闻业界的实践经验,且有着多元的学识背景,这成为复旦大学新闻系能够培养通识的新闻工作者的条件之一。

(二)民治新闻专科学校

民治新闻专科学校的培养目标更偏实际需求,他们的新闻教育指导思想是实用主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型新闻人才[6]。学校所教授的重点是采写编评等实务课程,所授的外语语种根据战时具体需求有所变化。以1943年开设的课程为例,科目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新闻专业课程,另一方面则是通识知识,包括外语、时事分析、国际公法、军事常识等,理论课只有新闻学概论这一门课程而已。

顾执中在建设师资队伍上广邀各行业的社会工作者,任用专业性极强,且战时新闻实践经验极强的新闻工作者。他邀请舒舍予教授新闻写作,冯玉祥教授军事常识,自己则教授新闻学概论。顾执中正是受到战时新闻学的影响,才树立了为战时中国新闻界培养人才的目标,在培养学生方面强调新闻工作的工具理性,侧重于技能性新闻课程的开办。

(三)中央政治大学新闻学系

大量使用兼职教师是中央政治大学新闻学系教育的一大特色,新闻系专任教师只有马星野与俞颂华两人,此外都是兼职教师。兼职教师不仅能够直接指导学生的实践,且他们所处的社会位置和工作岗位都带有强烈的政治倾向,这使得他们的教学也带有强烈的战时新闻学的色彩。中央政治大学新闻学系的系主任马星野,原本依照美国新闻学模式办学,但在战时的国情下,马星野在师资队伍和课程设置上很明显的偏向了戰时新闻的需求。三、战时新闻学影响下的学生新闻实践与研讨

实践是新闻教育的最后一环,在抗日战争艰苦的条件下,各新闻教育的院系和机构在教学中仍加入了实践环节。

(一)多元的校内实践方式

陈望道注重校内实践平台的建设,1943年复旦新闻通讯社恢复,由陈望道任社长,学生负责具体事宜,从此复旦新闻通讯社刊物的文本具有鲜明的“抗日”色彩,复旦新闻通讯社成为了抗战时期沟通大学校园和社会媒体的重要桥梁。1944年该系先后创办了三份报纸,其中《复旦新新闻》,是为了解决学生实习问题而专门创办的,办报的全部工作都交由新闻系的学生负责。

民治新闻专科学校注重学以致用,创办了民治通讯社供学生实习,要求学生在第二学年全部都要参加民治通讯社的工作,在顾校长的亲自指导下,进行采编等实习。在课程上,实习工作被专门作为一个类别单列出来。

中央政治大学新闻系一直延续着学生校内实践的制度,该校新闻专修科的学生于1941年出版了报刊《南泉新闻》,该刊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其学生不仅致力于采写、编辑、出版,还将该报刊拿到社会上去售卖。

(二)针对理论开展学术研究

对战时新闻学理论的探讨研究成为当时新闻教育的一大特色。复旦大学新闻系从1943年秋季就开始举办新闻晚会,新闻晚会以探讨学术、研究时事为宗旨,每周六举行一次[7]。晚会的主题多样,所讨论的内容不再局限于校园和书本,转而更加关注社会现实这个战争环境,并且更多地去思考战时新闻学的相关理论。

在探讨方面,新闻系的师生拓展了战时新闻学的研究范围,理论上包括对战时新闻政策、新闻自由的探讨;操作层面对战时新闻人才的培养以及战时新闻的采访与编辑都进行了研讨。其中杜绍文认为报纸、杂志等文字图画的出版物是时代的新文器,先天具有浓厚的战斗性。

四、结语

重庆随着国民政府战时陪都地位的确立,成为了当时全国新闻教育发展状况的一个缩影,许多知名的报人和新闻学者汇集到重庆。新闻教育在课程设置上也跳脱出了之前仿照西方的局限,发展形成了符合战时中国特色的教学模式,这些新闻教育的科系和机构还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下为学生提供了实习的机会,多个方面的进步使得中国新闻教育在战争环境下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提升。

第5篇:时事新闻课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中职;语文;新闻周周讲;推行模式

提出问题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也就是说职业学校要以市场需求为驱动进行教育教学。现在许多企业在招聘时更加强调与客户沟通、协调的能力,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团队精神、创新精神等。

根据形势的发展,中职语文对自身建设更加重视。但是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中职语文的职业教育特性仍然不突出。从理念层面而言,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从实践层面而言,语文的职业教育能力目标还未能很好地达成。

从课程设置角度看,中职语文没有专门的综合实践活动教材。而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为破解这一难题,笔者从2008年9月开始尝试推行“新闻周周讲”,通过这一综合实践课程体系建设,比较好地提升了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综合职业能力。

理论依据

以就业为导向 语文教学必须为专业服务,在一个专业或一个专业群中开设的语文课,应该是该专业的一部分。语文课程必须为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承载一定的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强调“做中学”,强调学习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突出教师的指导作用,强调认同反应、体验价值、领悟品格。

以互动为动力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形成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资料间的互动、师生面向社会和面向自然的互动。强调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突出语文课程为学生整体发展服务、教师为学生服务。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程序和方法、体验与感悟,以多元互动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

推行原则

“新闻周周讲”作为语文综合实践教学活动的一种,在推行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主体性原则。“新闻周周讲”设计必须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形式确定、内容选择、步骤安排、评价方式等,要按照学生需要以促进参与为出发点。(2)目标性原则。“新闻周周讲”设计应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着力于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3)综合性原则。“新闻周周讲”设计既要注重课程、教学与学习的一体化,又要将有关知识、技能等以“三维式活动”为载体,相互融合,综合应用。(4)参与性原则。“新闻周周讲”设计要强调整体参与,在参与中习得、体验、提高。(5)可行性原则。“新闻周周讲”设计要认真考虑有无实现的可能,要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要追求实际效果。(6)合作性原则。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既要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与能力,同时又要激发小组间的竞争意识,这样更能有效地完成目标。(7)过程性原则。推行“新闻周周讲”要时刻记录和反馈学生的成长过程。

实践过程

(一)建构“新闻周周讲”推行模式

“新闻周周讲”推行模式应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角度来建构,如图1所示:

(二)具体实施

准备阶段“新闻周周讲”作为一种中职语文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非常喜欢。在实施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训练与尝试。重点要做好团队合作、演讲技巧、ppt制作、电子杂志制作等的培训以及小组组建工作。

具体操作阶段具体操作阶段要做好讲课设计、阶段设计、课程设计。

1.讲课设计

“新闻周周讲”一节课的设计。主要分成讲前、讲中、讲后三个阶段进行规范。

(1)讲前。体现一个“磨”,着重从磨内容、磨形式、磨精神三方面落实。①磨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阅历等初步确定本组“新闻周周讲”的内容,再把相关的内容做成ppt。②磨形式。学生在磨内容的过程中也在反复地磨形式。为了把磨形式落到实处,在实践过程中出台了“新闻周周讲”讲课设计,如表1所示。③磨精神。要让学生比较自信地站到讲台上,笔者在对学生“磨精神”的过程中采取了以下方法。首先,开好头,树榜样。推行“新闻周周讲”,一定要开好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第一次上台的学生,笔者非常精心地加以指导,反复地锤炼。其次,精准备,勤指导。精心准备是学生克服紧张心理的最好良药。为了做到精心准备,进行“新闻周周讲”的小组一般要准备一个星期,教师要勤加指导。

(2)讲时。①引:就是情境创设。对于所讲的新闻不能直接进行讲解,要适当铺叙,进行情境创设,引出新闻。②叙:用比较流利的话语、顺畅的思维、恰当的技巧对新闻进行讲解。③议:对新闻本身进行就事论事的评论,起到对新闻本身主题的挖掘与提炼。对新闻本身的议论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首先,中途议论,夹叙夹议。在进行“新闻周周讲”的过程中,往往叙述几件事后要进行适当的评述,采用夹叙夹议的形式。其次,结尾议论,总结评述。根据要求每次“新闻周周讲”结束都要对新闻本身进行评述。④感:当“新闻周周讲”结束后,必须跳出新闻本身,或从为人处事,或从行事态度,或从人生感悟等多个角度进行由此及彼的高度提炼,写出自己的感受。⑤评:每次“新闻周周讲”结束后,其他学生都要对本次“新闻周周讲”的总体情况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如表2所示:

(3)讲后。当“新闻周周讲”结束后,主讲人要把组织实施情况及感受写下来,为后面的写作教学准备好素材和铺垫。

2.阶段设计

对“新闻周周讲”进行中观设计,可以分成有趣、有味、有品三个阶段。(1)有趣阶段:在推行“新闻周周讲”的过程中,首先应该从有趣入手。第一阶段的目标、特征和教师角色如下:①目标:了解“新闻周周讲”的规则,基本了解其操作流程,能比较清楚地进行讲解,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基本标签:“勇敢上台!”②特征:学生能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展示出来,教师能了解学生当下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基本上的兴奋点落在娱乐圈、关注的人物基本上是青春偶像派。基本的标签:“青春洋溢!”③教师角色:在这个阶段教师的基本角色是认同者、融合者,教师对学生新闻主题的选择是认同。基本标签:“大力支持!”(2)有味阶段:当学生经过了有趣这一阶段后,笔者就逐渐引导学生向有味阶段递进。这一阶段的目标、特征和教师角色如下:①目标:熟悉“新闻周周讲”的操作流程,能有意识地对所讲内容进行设计,注重情境创设,注重讲解技巧,能自信地进行讲解。基本标签:“自信上台!”②特征:学生关注点落实到与自己专业职业有关的新闻事件、新闻人物,尤其关注的企业及相关企业家的事迹。基本的标签:“职业专业!”③教师角色:在这个阶段教师的基本角色由原来的认同者向引导者转变。教师对学生所讲的主题、内容等的选择要进行审核把关,有意引导。基本标签:“积极引领!”(3)有品阶段:当学生经过有味阶段后,笔者在推行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向有品阶段发展。这一阶段所要达成的目标、特征及教师角色定位如下:①目标:能有创意地对所讲新闻进行选择、组合、设计,学生上讲台讲解新闻时要充满激情与自信,并且所讲的新闻主题对人应有很多启发。基本的标签:“创意十足!”②特征:这个阶段学生所关注的新闻点落在价值引领上,尤其是对人生价值、社会价值的探讨与交流。基本的标签:“价值共鸣!”③教师角色:这个时候教师的角色定位是探讨者与交流者。教师对学生的新闻主题的选择与理解要保持尊重,并且要与其探讨。基本的标签:“探讨交流!”这个阶段在推行过程中涉及的新闻事件有钱学森逝世、富阳市第五届“百姓新闻人物”评选、“2008年度(第六届)最具影响力的25位企业领袖”评选、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等。

3.课程设计

从课程这个角度来设计周讲,能宏观地把握其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能更好体现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职业核心能力。根据推行的实际情况,笔者从写作、演讲、与人合作三个方面来设计课程。(1)写作:写作一直以来是语文教学的软肋,如何激活写作教学一直是笔者思考的问题。以“新闻周周讲”为载体恰好解决了写作的素材,较好地体现了“为情而造文”的作文观。①主题词、广告词的写作:因为笔者要求学生把“新闻周周讲”活动做成一个品牌,这就必须加大宣传,在学生进行了两次“新闻周周讲”后,学生对其有了真切的感受,笔者向学生征集“新闻周周讲”的广告词及主题词。②串词的写作:学生在进行“新闻周周讲”时都是要求用ppt做课件,笔者就要求学生用简短的话语写好串词,将各张幻灯片有序有机地衔接起来。③“新闻周周讲”感受的写作。④“新闻周周讲”感受的修改:当学生把“新闻周周讲”的感受写下来后,这仅仅是拍照式的白描写作。通过修改把学生的文章升格为文质兼美兼备,主要通过对细节的描摹、结构的乾坤大挪移调整、主题的提炼凝练等来完成。(2)演讲:当“新闻周周讲”活动第一轮结束后,笔者就安排了小四组的第二拨学生对演讲技巧作为一门课程进行了专门的讲解。讲解的素材来自学生周讲活动本身。(3)与人合作:“新闻周周讲”是以小组形式进行,在开学的前两周笔者的工作就是组建学习团队,对学生进行与人合作的专题培训。

实践成效

经过近一年半的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整个“新闻周周讲”的设计与实践都很好地体现了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学生的听、说、评、议、写的能力有了充分的锻炼与提高。

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1)自信心增强了。通过“新闻周周讲”的推行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极大的增强。(2)团队合作的意识增强了。进行团队合作是现代社会用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是职业核心能力体现的一个重要特征,每一次“新闻周周讲”的运作,都是每一个小组通力合作的结晶。(3)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从选题、制作ppt、登台讲解、讲后写作等,每一次都是挑战。学生对每一个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他们能力增强的一个过程。

学生的成功感被激发出来了由于笔者用各种手段把学生的成长过程记录下来,学生就能非常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在2007商业班推行“新闻周周讲”时,笔者用绘声绘影软件记录下学生的成长过程。在2008汽车营销班笔者用电子杂志把学生的成长记录下来。

示范力、辐射力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实施过程中,我校的校长还带着全校的政治课教师来现场听课观摩,学生还主动邀请其他教师来观摩他们的“新闻周周讲”活动。2009年10月30日《富阳日报》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

新型师生观的建立教师的职能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发展的指导者、合作者、帮助者。学生的能力不再从考试结果来判断优劣,而是从多种智能的角度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

实践反思

通过实践,许多方面仍需改进,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新闻获取的途径要扩大由于学生周一到周五都在学校,他们获取新闻的时间不是很充分,获取新闻的途径相对狭窄。在后面的实践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途径来弥补不足。如开设新闻播报会、新闻交流会等。

新闻讲解的形式要变化通过规范有利于学生的操作,但时间长了学生的审美会出现一定的疲劳,可通过变化新闻讲解的形式为活动注入活力。

新闻主题的阐述要多元在近一年半的实践中,所进行的都是单主题式新闻,单主题式新闻有利于把新闻讲深讲透,当然也要尝试新闻主题的多元理解,这样有利于拓展新闻主题的广度。

参考文献:

第6篇:时事新闻课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厚基础 精专业 辅修制 问题探究式教学

由于多种社会原因,大学生的社会职业逐渐变得不稳定,衡量一个大学生能力的标准也不再是单一的“基础扎实”和“专业对口”,而是对知识的选择、整合、转换和操作,甚至要再创造,适应社会千变万化的综合能力。在现有的教学体系中融入职业教育,研究实施职业教育的方式方法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早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当前媒体竞争日趋激烈,媒体人唯有在观念、意识形态上不断创新,在报道方式、方法上不断创新,在新闻语言上不断创新,新闻作品质量才能得到不断改进和提高,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站稳脚跟。所以,对于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职业能力中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与急迫。

如何培养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呢?笔者以为有以下几点:

一、合理设置课程体系与实践体系,注重培育学生具有新闻从业者的讲故事能力

2005年5月,美国卡内基基金会与耐特基金会合作发起了“新闻学院课程改造”项目,该项目明确提出“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新闻消费世界,新闻学院应该从科技、知识、艺术、文学等各个方面来最大限度地发展新闻学,并且应该极力扩充并发展媒体全面、深入并以有趣的方式将信息告知公众的能力,无论实践是多么复杂或重要。”也就是说,第一,作为社会信息的储存者,新闻从业者要有公道心,筛选好内容守好门;第二,作为社会信息的传播者,新闻从业者最重要的能力是以吸引人的方式来讲故事的能力。

有创意地选择一个新闻故事,并有创意地讲好这个新闻故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新闻从业者既要有足够的新闻敏感度捕捉到有意义的新闻故事,又能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力采访好这个故事,并能迅速收集到这个新闻故事深层次的背景材料,挖掘出该新闻事件的特点和本质。

1.厚基础,培养学生新闻敏感度

如何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度呢?曾担任过《人民日报》总编辑、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的当代著名新闻人范敬宜先生认为,除了深入采访、认真思考及人生阅历之外,新闻敏感度还来自于“丰厚的文化素养和文化积累”。范先生少年时代阅读过大量古今中外的名著及杂书,积淀了一份厚重的文化素养,在他以后的新闻生涯中,“它们像储存在大脑细胞中的某种信号, 又像融化在血液中的某种基因, 平时它们沉睡着, 无所感觉, 一旦与眼前的场景接火,立刻苏醒过来, 迸发出意想不到的灵感。”所以,要培育学生具有新闻从业者的讲故事能力,在课程设置上,首先要坚持厚基础的原则,在学科基础课的开设上,既应强化传播类的基础课程,开设传播与社会、公共关系、传播学概论、新闻学概论等传播类基础课程,又应坚持利用文、史、哲学科性质的相关性及培养方向上的相通性,开设大学写作、哲学通论、世界文明史、中国语文等课程。

2.精专业、重实践,提高学生新闻采访能力

学生有了新闻敏感,还是不够,新闻故事要以事实为依据,不能想象臆测,新闻故事的所有细节必须来自于实地采访,所以,要讲一个有创意的新闻故事,还需要新闻从业者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力,能将采访工作做好。特别是广播电视新闻,若是现场没有拍摄、录音好素材,后续制作根本无法跟进,这就要求从业者的摄录技能也要过关。体现在课程体系上,就是要开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规定的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体现在实践体系上,就是要构建好实践教学体系,形成课堂、课外、单独实习相互贯通的三层次实践体系:课堂内精讲多练,尤其多进行实验实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课堂外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尤其是多举办DV比赛,以赛代练促实践;校外专业见习、社会调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此外,还可以以项目模拟为突破口,强化实践应用,如,对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等操作性强的课程,增设实验学时与课程设计,组织兴趣小组,进行项目模拟。

3.推行辅修专业制,培养双专业学生

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个人微博都可成为新闻的平台,碎片化的新闻随处可见,它的即时性远胜于传统媒体,这就对传统媒体提出了挑战。传统媒体如何来应对挑战?最关键的战术就在于,将新闻往精、深、厚方向做。所以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的从业者,应比任何时候都注重挖掘深层次背景材料。只有掌握了深层次背景材料,才能站在这个基础上以全局高度,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恰当地估量每个材料在整个新闻事件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充分发挥思维的深刻性,深入到新闻事件的本质中去,揭示新闻现象的根本原因及其后果,增强新闻报道的力度、厚度与深度。要做好这一步,就需要新闻从业者除基本的新闻基础知识与技能外,还具有行业的专业知识。这就要求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在培养学生时,实行辅修专业制度,即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本专业以外,还自愿选择一个辅修专业,毕业以后,不但具有广播电视新闻学的知识与技能,还拥有某一学科的基础知识。有了这样的知识背景,在从事某一学科的新闻报道时,自然就能将新闻故事讲深讲透,讲得吸引观众。

二、改革教学方法,以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探究教学不是先将需要学习的新知识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将这个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问题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供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经过一番探究,最后通过问题的完成去实现对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这种教学方法,教给学生的不仅是需学知识,更是学习方式,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个性以及科学探索精神。而独立自主的个性和科学探索的精神是创新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人格也称创作性人格,由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

如何实施问题探究式教学呢?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教授的做法堪称榜样。李先生长期担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采访与写作》的教学工作,他非常有创意地将对话式练习、作坊式课业、大篷车课堂及案例学习法融会贯通,使学生受益良多。这里,笔者借鉴李先生的经验,引申出以下几点: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认知需要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背景中,让他们感觉学习是解决新问题的需要,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究问题的心理。

例如:在讲授电视作品分析课“长消息”时,可以先就几个主题各收集几段视频,作为实例,放给学生观看。在每一段短暂的消息类视频之后,教师都让学生迅速回答提问:“发生了什么?新闻是什么?故事是什么?读者想要了解什么?” 以实例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2.个人探究与小组讨论相结合,增强探究意识

在提出问题,并作分析后,要及时引导学生转向主动探究。带领学生观看视频后,让学生比较同一主题的几段新闻各有什么不同。教师先不要提示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可让学生分组先讨论几分钟,然后让小组推荐代表回答,教师则要在学生答问时巧妙地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这样有两个好处:第一,鼓励学生自己动脑,可以启发学生的思路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增强探究意识;第二,有小组互动,在小组互动中,学生既发表自己的探究成果和方法,也倾听他人意见,并进行客观的比较和鉴别,从不同角度改进自己的经验和认识,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3.情境模拟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创新

学习案例以后,学生已基本掌握长消息的相关知识,并知道从哪些角度对一则长消息进行分析、评论。这样,课堂教学任务其实已经完成。但仅仅就停留在这一步,还是有所欠缺,因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学生能融会贯通地灵活使用而非仅仅记住所学知识。接下来,可布置采写一则主要内容确定的长消息的任务,让学生自主设计采访场景,并写出新闻概要。这样训练可以为每个学生创造性的潜在能力提供机会和保障,使学生体验到创新活动带来的喜悦,进而在专业实习阶段,学生能很快独立进行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策划、选题、拍摄、编辑、制作,真正具有独立思考、积极创新的能力。

第7篇:时事新闻课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QQ 混合模式教学 新闻评论 应用研究

QQ是一种集单聊、群聊、视频、截图、传输文件等功能于一身的便捷软件,作为国内最重要的交互平台,QQ从问世以来得到长足发展。根据腾讯控股有限公司2015年9月30日未经审核的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QQ月活跃账户数为8.6亿。在这庞大的数字之中,高校广大在校师生大都是其中一份子。既然QQ在高校师生中早已广泛普及并被熟练使用,那么充分利用QQ平台,构建基于QQ平台的混合模式教学以打破课堂教学的模式化和程式化限制,不失为推进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新闻评论教学现状期待富有成效的教学改革

新闻评论是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是在新闻学和传播学之后开设的提升学生写作新闻、评价新闻能力的应用新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闻传播教育理论和新闻传播实践不可或缺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理论和实践相接合,才可能形成有效的教学。但是,目前的新闻评论教学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期待富有成效的教学新路径的出现:

1.新闻评论教材中,评论理论和写作案例具有稳定性,与学生关注的新闻信息有一定的距离感。由于教材从拟稿到发行需要一定的周期,客观上导致教材理论与学生的实践脱离。尽管新闻评论理论是在评论写作实践基础上抽取出来的高度凝练的、最具指导性的写作要义,但受制于学科自身的理论抽象性,学生未必能理解并吸收这些理论。加之,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以这些理论为基础的进行写作实践练习的,但教材中所提的部分热点或早已过时,或晦涩难懂,学生普遍缺乏写作热情。

2.周期性新闻事件已被全面透彻地解析,学生无话可说。新闻评论中有些周期性话题,如:春运、中秋等,已被多年书写,很多大型媒体都做过专题评析;一些关注民生的长线话题,如拆迁、房价、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会在不可预期的情况下重复出现,虽然不一定具有严格意义的周期性,但问题的原因也大同小异,各类媒体均非常关注,初学新闻的同学们往往会感觉有话要说,但往往只能有只言片语的观点,很难形成文章。

二.创设基于QQ平台的混合模式教学的新闻评论课程的依据

针对新闻评论课程现存的问题,我们认为新闻评论课程应加强与网络的沟通和融合,尤其要充分利用QQ为平台,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混合模式教学探索,从而扩宽新闻评论发展的空间和天地。

1.从功能上看,QQ平台的混合模式教学可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文化和知识背景的学生的需求,并能根据岗位需求的不同不断进行自我调节和知识更新。QQ平台的混合模式教学包括传统的课堂教学,并在课堂教学之外拓展出更加开阔的学习空间。在这个空间中,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学习能力对问题的认知想老师进行单独咨询;也可以就某个热点话题发起群讨论,以增强合作学习和交流。可以在教材中寻求困惑问题的理论依据,也可在网络空间咨询求助。这样的学习就打破了时间的界限、空间的界限、文化的界限,使得学习的发展方向有了无限的可能。

2.从课程的实施看,QQ平台的混合模式可以将新闻评论课程构建成开放课程。通信技术的积累和创新促进了以互联网为基础的QQ平台的发展,“而在“互联网+”时代,随着以去中心化、用户生产内容、平台化为核心特征的 Web2.0的出现,人际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新的变革。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的新一代互联网使每个人都成为网络社会中的一个独立的信息源,传统的中心化的信息传播的单向模式不复存在。”[1]信息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传统上教师占有绝对信息资源绝对优势的局面,取而代之是在保留传统课堂的基础上,师生平等享有网络资源。他们随时都可以通过QQ平台,以自己为中心,进行知识、信息、习作等的单向、双向、多向传播。

3.从课程类型上看,新闻评论与议论文写作相互交叉,QQ平台的混合模式教学更便于打破学科的界限,自由学习。新闻评论的产生是以新闻的产生为前提的,新闻事件至少是新闻评论的由头,脱离新闻事件而生发的评论最多只能称之为议论文或杂文。对于新闻事件的追踪,最便捷的方式可以通过以QQ为载体的浏览器进行,这一平台无形之中提升了新闻评论的生成速度和传播效率,显示了新闻评论强大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三.基于QQ平台的混合模式教学在新闻评论课程中的构建

项目式教学法作为一种基于行动导向理论的教学模式,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行动导向”是一种源自德国的双元制教育理念,主要应用在职业教育领域。“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2]上个世纪90年代被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率先引进、推广。此后,这一教育理念被应用到人文社科课程领域。

1.充分利用QQ网络平台,创设真实的问题情景,并以解决问题作为核心,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式学习强调以真实情境中的问题为任务驱动,将学习内容以项目活动的形式呈现,学生通过充分利用最优化的学习资源合作探究、发展创新,从而获得较全面的学科知识,进而获得能力提升。[3]对于新闻评论课程而言,以QQ为平台的网络资源为项目式学习提供了自由化、多样化的可能性。QQ可提供的支持和功能如下表1:

2.项目式教学法取得实效的关键在于如何将学科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项目。从新闻评论课程主流的几套教材来看,所有教材均把课程内容分解成了各自独立的章节。从承载内容看,各章节均有独立、片段的内容,它们将本为一体的内容零星肢解,虽然相对便于讲解,但学生很难将所有知识宏观链接起来,也就很难形成学科合力,在客观上就会造成理论讲解与写作实践的分离。知识的项目化可以打破教材中既定章节的限制,便于将分散的知识点设定成一体化的教学驱动项目,并以此为动力,深入挖掘与之相关的概念、判断和推理,同时创设具体的问题情景,为评论写作提供对应的新闻事实和思想基础。在将学科转化为项目的过程中,QQ即可作为资源平台,又可作为项目推广平台。这为课程改革纵深化发展提供了可能。

3.根据新闻评论的具体特征,结合可运用的QQ平台,我们将新闻评论中的所有内容构建成一个项目驱动谱系表,以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如表2(见文末)。

(1)新闻评论学科结构、知识点分布,从特点与流程分析,包含了新闻评论的特点与作用、历史与现状、选题与理论、标题与结构;从题材与类型分析,包含了新闻评论的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述评等。针对具体知识,在项目的驱动下,老师会在实际运用的要求与指导下,引导学生借助QQ平台,将讲授与自主学习结合起来,将学科知识与应用写作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完成项目教学目标。

(2)新闻评论课程中预设了课程的知识和能力目标、过程和方法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这三大目标是课程教学的总纲,从宏观上指导课程完成知识的学习,技能的练习和思想道德标准的确立。从本质上讲,新闻评论课程本身集人文性与学生解读的多元性于一体。教材作为固定的文本,不仅重视新闻评论学的基础知识,更重视对学生精神的熏陶和感染。因为,新闻评论一旦形成文章,它可能产生的影响,完全不受创作者控制。尤其在当下网络媒体变成了便捷的传播通道之后,无论是其积极方面或是消极方面都会被无限放大。因而,对于从事新闻评论创作者而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明确职业道德、明确从业的法律边界尤为重要。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强调教师在项目教学中的积极引导之外,还应尊重学生在开阔的QQ平台资源之上的独特体验和多元感应。

(3)问题驱动的任务设计实际为项目设计。项目设计是项目式学习实施的基础与保障,由教师、领域专家等共同构建项目团队,在研读教材与查阅资料的基础上,以教师为主体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信息化资源管理工具与交流平台,通过线上、线下合作教研的形式进行的项目式重构。[4]项目教学法在实施中迥异于传统教育的关键之处在于师生在这种教学环境中的作用和角色的变化。

首先,开展项目教学的首要环节是设置教学情境。由于情境可通过QQ平台收集到最近发生的热点新闻,新闻形式可以文字、图片,或影音资料呈现给学生,将他们带入发生环境,从而调动他们已有的新闻素养,使他们有所感、有所想、有创作冲动和激情。资料的收集可以由教师收集后发到QQ群共享内,也可作为项目中的具体任务,布置下去后,由学生自主完成。

其次,任务要素的适宜是考验项目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由于项目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知识基础之上的再建构,所以,为了完成一定项目,必须整体安排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时间,要针对不同教学内容设定不同项目任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使他们顺利完成在已有知识之上建构新的知识体现成为了任务要素的中心。

再次,是组织分布。项目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学习方式便是小组合作,教师仅对小组活动作适度指点,其余由学生自行完成。完成途径可在课堂之上,也可延伸到课下通过QQ进一步展开。另一种学习途径为角色扮演,在很多新闻评论中,对于新闻事实的认知,可以借助这一形式,可使课堂气氛更活跃,学生的认知活动更深入。

最后,是评价与反馈。教师借助QQ平台,对学生的评价努力做到评价主体、评价手段、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努力做到不同项目,设计出不同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的表达方式;努力做到评价尽可能客观公正,使学生对项目式教学法产生长久地参与热情和期待。

四.结语

QQ及其平台可运用到教育领域的范围非常广阔,特别是基于其海量数据的便捷使用,将会带来传统教学形式和内容的巨大变化,很大程度上能够克服传统教育形式单一、信息片段化的问题。它一方面丰富了教育资源,另一方面也会带来交易评价方式的变化,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迅速将学生习作推送到广阔的网络世界。新闻评论课程正是在积极利用QQ平台的这一优长,努力为传统课程摸索一条更适宜的道路,为网络时代的课程改革指明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张岩.“互联网+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02):70-73.

[2]胡庆芳著.优化课堂教学:方法与实践[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25.

[3]胡舟涛.英语项目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探索,2008,(2):70-71.

[4]张文兰,张思琦,林君芬,吴琼,陈淑兰.网络环境下基于课程重构理念的项目式学习设计与实践研究.电化教育[J].2016(02):38-53.

第8篇:时事新闻课心得体会范文

新闻报道实践呼唤新闻写作的教学改革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媒体的新闻改革主要是通过新闻业务层面的改革发起的,即以方法性的手段推动报道水平的提高和实践问题的解决。新闻报道领域的拓展和报道方式的创新,为新闻写作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案例,也对新闻写作的教学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新闻报道理念逐渐从以稿件为中心向以读者为中心转变。在以往的新闻报道中,记者的主要职责就是写稿,一个记者能不能胜任本职工作,关键在于其是否掌握各种新闻体裁的写作技巧,记者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稿件质量优劣。但在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新闻报道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记者的选题策划是否符合市场的需求,稿件能否得到读者的接受和认同,并取得良好的新闻效应和市场效应。也就是说新闻报道的职能,不仅是要求记者完成写稿的规定动作,更重要的是稿件如何更好地体现版面效果和读者效应,否则记者写稿花再多的功夫也可能不能产生效益。

其次, 新闻报道体裁逐渐向专业化、纵深化和网络化转变。新闻写作已突破原有的消息和通讯的狭窄范畴,对消息功能的重组和延伸,对西方报纸文体的充分借鉴和对边缘性文体的大胆探索,对于公共事务报道、财经新闻、娱乐新闻、体育新闻、消费新闻、民生新闻等专业报道领域的拓展,特别是对网络新闻报道手段的有效融合,打破了原有新闻写作体裁的界限,使得新闻文体的表达方式更加多样化,更具有方便读者阅读的贴近性。这些变化不仅为新闻写作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样本,也对新闻写作教学内容的传统格局提出了挑战。

第三,新闻报道重点由把新闻写得“准确”和“专业”向注重新闻信息的延伸和新闻价值的深化转变。在很长时间内,新闻报道强调更多的是指导性,其内容主要是动态性报道、经验性的报道、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如今随着报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报纸的读者对象已发展到了普通百姓,如何让内容更符合读者的需要变成了首要任务。因此新闻报道除提供尽可能全面的动态信息外,更需要注重拓宽事件的关联度,挖掘事件的新闻价值。

第四,新闻质量评价标准由追求“独家新闻”向实现新闻传播的整体效应转化。过去评价一家媒体或一个记者新闻报道的质量,主要看能否抢到 “独家新闻”,能否做到人无我有。但是由于电视和网络媒体的发展,信息来源渠道的多样化,追求独家新闻越来越难。而且报纸仅仅依靠几条 “独家新闻”,很难对读者产生持久的影响力,也难以形成自身的比较优势。事实上今天的读者更关心报纸内容的选题的设计是否有新意,新闻策划能否保证足够的信息量,在具体报道的操作上是否成熟,能否在有限的版面内提供多种角度、多种体裁的报道内容,来满足读者全方位的信息消费需求。

新闻写作课程教学实践环节的短板

与媒体新闻报道实践全新的发展态势相比,体现新闻写作教学效果的实践环节则相对滞后。新闻写作课程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不强,在学生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上实操性不足,在人才培养的专业标准上也与媒体的需求不够贴近,忽视了用人单位究竟需要做什么样的事,需要什么样的人。

首先,课程设置与新闻写作实践的发展难以同步。目前新闻院系所开设新闻写作课程过于粗线条,相当部分的新闻院系的新闻写作课程主要分为《基础新闻写作》和《高级新闻写作》两大部分。尽管近年来部分新闻院系对新闻写作课程进行了调整,增设专业新闻报道、深度报道等专业性较强的课程,但总体上依然存在对媒体新闻报道实务的创新反馈不及时、课程设置缺乏超前意识的问题。

其次,教学内容未能较全面地体现新闻报道实践中新领域和新文体。出现这一问题有一定的客观因素,比如媒体新闻报道实践更新快,而新闻院系的教材更新慢。事实上,由于一线教师与媒体和记者缺乏经常性的互动,即使是新版教材也不能较好地反映媒体报道实践的最新内容。比如在财经新闻、体育新闻、娱乐新闻、消费新闻等已成为主打新闻的今天,近年出版的教材内容依然是传统的“三段论”:写作基础理论、消息写作和通讯写作。很多教材未能从发展的眼光、创新的角度来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实,更缺乏来自报道一线的专业的诠释

第三,教学手段创新度不足,课堂教学往往偏重专业知识的掌握,在学生业务能力的训练方面缺乏针对性。对于新闻报道业务的教学来说,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不仅是教学内容的“多媒体化”。同时写作课也不同于理论课,看似热闹的课堂讨论可能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具体社会现象的辨析和理解,但不能真正把专业知识和老师的经验转化为学生的能力。不少新闻专业的学生对新闻的重要性、时效性和接近性耳熟能详,但是在报道中怎么去抢时效、如何去体现接近性则缺乏实战层面的系统训练。正因为新闻写作教学重“言传”轻“身教”,造成学生对所学知识专业深度不够、应用能力薄弱的状况。

第四,社会实践机会较少,新闻写作教学与媒体实习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媒体实习本是学生学以致用和适应媒体新闻报道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学生新闻写作课程学习效果的参照。但对这个重要的实践环节不少新闻院系往往是看重实习的结果,忽视对学生实习过程的管理。对学生实习的前期安排、中期检查和终期评估,未能建立起与实践教学相衔接、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学校和媒体合作指导的有效的运作机制和管理体系。

第五,教学内容与科研重点之间的协同性不够密切。新闻写作教学内容的创新,一方面取决于教师对新闻写作实践保持经常的接触和观察,另一方面取决于教师对新闻写作的实践不断进行理论的归纳和提升。目前教师对新闻写作业务的探讨和科研实践相对较少,科研论文写作和项目申报在选题上的实务性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闻写作课程教学成果的转化。

新闻写作课程教学如何突出实践性

提高新闻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既是新闻写作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新闻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与媒体需求接轨的重要举措,二者皆有赖于实践教学环节的保障。具体来说,新闻写作课程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强化实践性:

首先,更新教学观念,根据媒体对新闻人才业务能力的实际需求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新闻写作课程的实践价值不仅在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提高学生知识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更在于以提高人才的使用价值为目标,不断增强学生对媒体日趋多样化的报道文体和方法的适应性。为此,要把过去那种大而全的课程分解为小而专的课程,比如专业新闻报道就可以分为公共事务报道、经济新闻报道、科技新闻报道、体育新闻报道和娱乐新闻报道等多个专题,由几个老师共同担纲,各尽所长,专题讲练。这样既避免了师资配备方面的重复性,也调动了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学生也可以从差异性的课程中获得不同的学习效果。

其次,紧贴媒体实际,加快专业教材和案例教材的建设,不断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要充分认识到让学生掌握现有的现成的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前人是如何获取这种成果的,只有把业界优秀记者的写作经验学到手,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得到明显地提高。所以在新闻写作教材的编写上要充分体现业界的实际操作经验,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要及时补充和添加新的教学案例和素材从而使新闻写作教学在与新闻实践的结合过程中保持更新的活力。

第三,改善教学方法与手段,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新闻写作课程的教学涉及多方面的环节,应该本着突出重点、注重实践、强化技能的原则,在教学大纲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案例的筛选、课堂作业的布置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估等方面形成一整套的流程。在这个过程当中,要改变过去那种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要留出时间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只有在教学相长、教学互动中才能不断提高新闻写作教学的实际效果。

第四,新闻写作教学要坚持课内教学和课外引导相结合,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报道实践和社会调查,让学生“在真实的世界采访真实的故事、接触真实的人物、学习真实的本领”。??对学生的媒体实习环节要加强服务和管理,在报道选题、报道重点以及报道素材的分析和提炼方面给予学生实际的指导,在实践上不断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对学生实习要统筹安排,在实习过程中教师要与实习指导老师加强沟通,了解学生在实习单位的表现,并将学生实习的效果作为衡量学生实践能力和检验业务教学成果的标准。

第五, 确立开放式的办学理念,加强新闻院系和媒体在新闻专业人才方面的合作。新闻媒介不仅是新闻人才的使用单位,也是新闻人才的培养单位。媒介这个“客户”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了“产品”的生产过程,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有着多方面的影响。所以新闻人才培养不仅要“面向客户”,更应该有媒介这个“客户”的实质性参与。

第六,新闻写作的实践教学与科研活动要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科研与教学内容创新之间的协同性。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结合媒体实践和各自的专业、课程,在多个专题上开展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对媒体实践中一些新的问题或报道模式要给予充分的关注,如新媒体写作等。这些内容在教材上往往不能有及时的体现,必须经过教师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进行梳理和提升,才能给出符合实际的解答。

注释:

第9篇:时事新闻课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实践教学;核心课程;人才培养职称论文网/

一、问题的提出2007年8月1日《中国青年报》上《成本低敛钱快范长江认作潘长江中国高校新闻类专业泛滥》一文中引用了这样的数据:“据教育部高教司统计,进入21世纪以后,新闻传播类专业不仅在一些理工类、师范类、财经类、政法类、农业类、体育类院校普遍设立,在一些地级城市院校,新闻传播类专业也纷纷涌现。到了2006年,全国已有460多所各类高校开设了新闻传播类专业点661个,在校生达到13万余人,每年的毕业生由20世纪八十年代的数百人增加到现在的3万余人。”[1]李良荣教授在2010中国教育传播高峰论坛上也提到,30年前,全国开展新闻教育的高校只有3家,现在已发展为850余家,与每年新闻单位的人才需求相比,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且这一局面将长期存在。

据笔者的了解和研究,专业数量的激增并没有带来专业人才的适销对路,其中原因之一是在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很多高校出现了照搬名校经验、缺乏明确专业定位的尴尬局面。在具体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新闻采访与写作》为例,很多高校都是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一本权威的教材,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如同空中楼阁般的知识框架,最终以闭卷考试作为课程学习的结束,而没有充分考虑到《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实践特殊性以及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特殊性。

以下,本文将以专业核心课程《新闻采访与写作》的教学为例,探讨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方式的改进。

二、《新闻采访与写作》的教学理念(一)专业核心课程的清华模式李希光教授的新闻采访写作课程是我国部级精品课程,他认为该课程是解决“故事在哪里?”这个核心问题的。他认为,记者不仅会报道突发事件,更会报道日常生活中的故事;不仅见木,更能见林;不是简单地报道表面的事实,而是报道更能接近真相的事实;不仅能写作5个w,更能回答报道的意义;不仅能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更能让读者看清事件的本质。

李希光教授在他的课堂上告诉学生,培养一个好记者的标准要具备以下要素:1.对新闻报道充满了激情;2.对新闻理解充满了理性;3.有社会责任感;4.有新闻道德;5.有强烈的好奇心;6.有怀疑精神;7.有一个批评态度;8.有敏锐的观察力;9.高超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二)《新闻采访与写作》的教学理念李希光教授的教学理念是非常具有借鉴意义的。结合当前在广播电视新闻新闻学专业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学习的开端,作为教师务必要给学生首先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为什么学新闻?我要学什么样的新闻?我要怎样学新闻?我学了新闻之后可以做什么?据笔者了解,《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一般是开设在大一下学期或大二上学期,作为核心课程,历时一学年,主要向学生讲授新闻采访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在这个阶段,学生们往往对本专业的知识体系和学习目标还没有形成成熟系统的认识,对于新闻报道、新闻职业的认识往往局限于对某些著名记者和主持人的喜爱等方面。在课程学习中也会以课本知识为主,所以,如果教师在这个阶段只是机械的灌输给他们课本上的概念定义的话,那么他们也只是模模糊糊的接受所谓的方法技巧,而缺乏纲举目张的学习理念,不能帮助他们尽早的树立职业目标。所以,在学习技巧和方法之前,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关于培养学生自主树立专业学习的整体观念,笔者在授课过程中主要采取以下的方法:在课程的开始,首先介绍本门课程的性质、教学内容和特点。其次,在课堂上请学生思考上述问题,并把自己的意见写下来。再次,请他们观看电影《楚门的世界》,并借此引发思考与讨论———大众传媒特别是电视媒体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和影响,我们要做怎样的电视人?最后,教师在课堂上把他们的意见和讨论发言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大众传媒特别是电子媒体以及新媒体在人们的社会生活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方面传媒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作为传媒人要遵守专业理念与职业规则,在课程中我们会具体学到很多新闻报道的方法和技巧;另外一方面,媒体还要积极发挥社会公器的职责,促动社会信息传播交流的平等与和谐,而不是成为危害社会正常秩序的反作用力。这是我们在掌握了方法和技巧之后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具备的社会责任感。最后,一名合格的记者要对社会生活保持高度的敏感和关注,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和别人平等真诚的交流。在课程学习过程别要注意培养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三、《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实践教学方法限于师资力量和硬件条件等限制,很多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都是以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进行课堂讲授为主,该课程的实践特殊性得不到体现。为此,我们可以考虑以下方法。

(一)课堂实践教学

1.课堂5分钟现场报道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平时对新闻报道的关注程度较低,对社会信息变动缺乏专业敏感,在采访交流中存在语言表述拖沓,意思表达含混等问题。为此,笔者特意在课堂上设置了课堂5分钟现场报道环节,强化学生关注新闻、把自己当成记者进行新闻报道的意识和动力。

对于刚接触专业实践课的新生来说,一下子让他们进入专业记者的状态未免有些困难。为此,笔者在开课初始的一段时间,先让学生尝试从报纸、网络、电视等媒体中找到他认为是有新闻价值的一条新闻,然后在课堂上用自己的语言把这条新闻说出来,特别注意的是不能让学生“念”新闻,而是要自己用一到两句话“说”新闻,并告诉别人这条新闻的价值点体现在哪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训练学生关注新闻、寻找新闻价值要素、自己组织语言并现场表达的能力。

在课程进入到中后阶段,笔者尝试让学生把自己当作现场出镜记者,在课堂上根据媒体已有报道进行再次报道,提醒他们注意自己是在运用电视语言,电视画面和现场主持的相互作用、现场出镜主持的语速、仪态等。此外,考虑到学生在课堂上可能会由于紧张不敢尝试,笔者还建议这样的学生在课下用dv等数码设备把自己的现场报道拍摄下来,带到课堂上进行播放。

此外,学生在逐渐熟悉了电视现场报道方式之后,还可以自主选择、设计报道新闻的形式或评论新闻的内容,形成自己的风格。不管事哪种方式,每次课至少有5位同学要进行5分钟现场报道,报道结束后教师还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评价总结。

2.案例教学加情景模拟教学

(1)案例教学在《新闻采访与写作》的授课过程中,笔者搜集整理了国内外大量的新闻报道实例,特别是在讲授新闻采访部分的时候,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堂上给学生观看了《新闻调查》、《面对面》、《新闻1+1》、《鲁豫有约》、《康熙来了》、《60分钟》等节目以及奥运报道等重大事件的现场报道,让学生学习其中的报道方法特别是记者和主持人如何与同不同类型的采访对象进行交流的能力。同时,笔者也会提供一些存在问题的采访实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采访方法。

此外,笔者在教授新闻写作部分的时候,除了上述电子媒体案例之外,还结合了大量的平面媒体案例,让学生根据报纸、杂志的报道进行分析总结,比如对《南方周末》上的深度报道进行分析、对本地都市报上新闻标题和内容的评价等。这个环节也是跟前面提到的课堂5分钟现场报道环节联系在一起的。

(2)情景模拟教学

在采访部分的教学中,笔者会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课堂情景模拟训练,让学生尝试进入角色。比如在讲到采访形式中的新闻会时,在课堂上笔者会给学生观看一些重要新闻事件的新闻会录像,例如“70码飙车案”发生后的杭州市公安局的新闻会等,然后让学生总结新闻会的流程,记者提问的要素等。其次,笔者还发动学生模拟新闻会现场,根据某一新闻事件由他们自己担任新闻发言人和记者,进行实际问答。在此过程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积极性也很好地调动了起来。会结束后,由学生点评以及教师点评。

此外,我们还可以在课堂上邀请新闻媒体的记者或其他相关教师作为嘉宾、发言人,走进我们的课堂,针对某一领域的问题在课堂上接受学生的现场访问,这样的练习比起学生之间的互相配合又增加了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在课下更加积极认真的准备。

我们还尝试让学生模拟电视访谈节目,不一定照搬现有节目,鼓励学生自主创新。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模式确定节目样式,搜集背景资料,设定选题,拟定采访提纲,扮演角色。学生在课堂上模仿《面对面》、《鲁豫有约》等,虽然涉及的话题以校园生活占多数,但是在这样的训练中既可以让学生了解节目的基本流程,还可以锻炼他们的现场表达和组织协调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教学效果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笔者还尝试在课程接近尾声的部分让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让他们来上一节采访与写作课。他们可以自己选定授课的内容和方式,老师来担当学生听他们讲课。尽管有的学生会紧张甚至是在提问同学时笑场,但是这种情景也是让学生体验实践的方法之一,学生还是比较认同这种体验的。

(二)课外实践教学

1.校园采访报道实践以新闻采访部分的教学为例,按照课程进度的安排,教师向学生介绍了采访准备、采访方式和采访技巧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逐渐引导学生在校园之内寻找选题,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各项工作的准备。在课时安排上也是尽量把学生实践操作和课堂展示作品排在首位。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尽管在课堂上增加了案例教学和情景模拟教学,但是这些毕竟都是在人为设计的前提下进行的初级实践,学生只在课堂上学到了这些的话,还缺乏进行采访写作的亲身经历,无法准确的知道自己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在哪里。

以学生的第一次分组采访作品汇报为例。首先学生以6人小组为单位,分别进行校园话题采访报道的策划,进行背景资料搜索,确定采访主题,拟定采访计划,实施采访活动。其中有一组同学的汇报对他们来说是收获很大的。这组同学选择的主题是“校园食堂的安全与监督”。因为在当时关于校园后勤方面的负面报道比较多,他们这组同学就选择了从学校食堂的角度,带我们一起去了解学校的后勤保障。他们呈现回来的是自己用dv拍摄的10分钟采访。在采访中,他们找到了用餐的学生、食堂的服务员还有食堂的负责人,在负责人的带领下他们进入到了操作间里进行了拍摄和采访,让我们看到了学校食堂的整个操作过程,特别是食品保鲜和卫生消毒措施的运作。他们自己认为最大的收获在于,敢于迈出第一步,去跟别人打交道。刚开始他们很担心怎么找食堂的负责人,人家不理他们怎么办,不让他们拍摄怎么办,为此也想好了一些对策。可是后来他们小组中有两个女生非常轻松地完成了这个任务。她们说,在食堂吃饭的时候她们注意观察过,除了有服务员收拾餐具之外,在食堂里还有一个阿姨经常走来走去,偶尔还会询问学生饭菜怎么样。她们就猜测这位阿姨可能是食堂管理人员。后来,她们两个人就直接找到这个阿姨,跟她说明了采访意图,这个阿姨果然是管理人员,而且答应了他们的采访要求,还专门找人带他们去了食堂的操作间进行实地拍摄。

这样的采访虽然只是初次尝试,但是对他们来说确是非常有意义的“创举”。在实际与别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他们尝试了作为一名职业新闻人,如何去找到采访对象,如何与别人有效地交流。而这只有在实际采访练习中才能得到。

当然,也有部分同学的采访练习存在很多问题,那么这些问题不管是他们自己发觉的还是没有发觉的,在课堂展示和讨论过程中,都可以得到集思广益的交流与学习。

2.校外采访报道实践

限于时间与客观条件的限制,采访与写作课程的实践主要是集中在校园内报道一些活动或采访不同对象。但是,笔者也尝试学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走出校门,可以先从他们比较熟悉的方面开始,用他们的dv和相机去拍摄真实的社会生活。比如,笔者在课堂上询问学生的课余生活如何安排,是否有人去做兼职?笔者也建议学生,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去尝试一下兼职。同时,笔者也提醒学生,兼职的目的第一是为了锻炼我们与别人交往交流的能力,锻炼自己的勇气,获得一定的报酬;其次,大家去做兼职的同时别忘了要和你的兼职伙伴进行交流,去了解他们兼职的目的,大学生普遍从事的兼职有哪些,他们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有哪些等等。还有,笔者了解到在大学城附近有网吧专门做学生上网的生意,有专车负责接送学生,笔者所教的班级中也有部分学生在网吧中上网。因此,笔者就建议学生可以就此来做一个深度报道,让我们详细了解大学城网吧产业链的形成与现状。总之,笔者一直以来都是启发学生不管是走在路上,在地铁中,在商场里,在旅游时等等,都要做观察生活的有心人,做探究真相的有心人,做记录事件的有心人。

3.野外实践与暑期实践

本专业的学生到了大三阶段都会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野外拍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都是以小组为单位,自选主题,拍摄专题片。我们带领学生在安徽、江西、浙江、江苏等地进行野外拍摄实践,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既了解了各地的风土人情,也记录了风景特色,回来制作的dv作品等也屡次获得部级和省级的重要奖项。

近几年来,笔者也一直在思考,能否把新闻采访与写写作的专项野外实践单列出来,就像李希光教授的大篷车课堂那样,老师带领学生重走长征路,到孔庙讲新闻学,探访楼兰古城等。但是,考虑到条件限制,目前还不能完全实现。因此,笔者提出可以把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野外实践与学生大三阶段的摄影摄像野外实践结合起来,学生除了担负拍摄任务之外,还要考虑到如何做出一个新闻片或纪录片,突出与人交流的采访报道能力,并最终形成作品。教师要跟学生一起,随时讨论。这样的话,学生的野外拍摄也更加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我们还可以把野外实践的阵线扩展到暑期实践。暑期,学校团委会安排一定的暑期实践活动内容,鼓励学生参与。

我们可以积极利用这样的机会,也可以发动学生成立专业暑期实践小组,去走进媒体,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记录生活。暑期实践形成的作品可以争取发表在媒体上,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新媒体制作并发表,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学生自办媒体实践

笔者所教的学生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平时,笔者一直不忘提醒他们要结合自身的特长特点去积极尝试媒体实践,特别是电子媒体的实践。学生能够使用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实践基地就是学生自办的校园媒体,如我院的《十分快报》、《奔逸》杂志,电子杂志和校园网络电视台。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校内媒体的报道策划、采访和拍摄制作等,课堂知识的积累,还有课内模拟训练和校园报道的实战经验,这些因素综合作用最终为学生能够在校内媒体中完整的制作出新闻作品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此外,我们也积极鼓励学生向校外媒体投稿,积极参与各级竞赛以此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

四、结语

《新闻采访与写作》是专业核心课程,是实践性操作性课程。虽然目前我们不能完全学习清华模式,但是至少在我们讲授此类型课程时,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是可以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的。我们应该变“老师讲学生学”的死板教学模式为老师学生共同学习研讨,在实践尝试中不断调整修正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协助者,而不是权威的灌输者。

除了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有所改进和提高外,在课程考核方式上也应该逐渐调整。比如,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期末成绩以独立完成的一份报道为依据,逐渐减少以死记硬背书本知识为考核标准的比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