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的区别范文

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的区别精选(九篇)

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的区别

第1篇: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的区别范文

按照领导要求,结合我市质量管理工作实际,下面将近几年质量管理工作情况进行汇报。

1、开展了“质量和安全年”和“质量提升”活动。按照国家局、省局关于开展“质量提升”活动的统一部署,在巩固“质量和安全年”活动的成果、借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广泛开展“质量提升”活动,扎实地推进各项工作。特别是在全省举办的质量知识大奖赛中,***炼化公司和***质监局代表队双双获得团体三等奖。有两名个人在笔试中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为***争得荣誉。最后***代表队代表黑龙江省到国家参加质量知识竞赛。分别获得消费者代表队一等奖,质监队二等奖的好成绩。

 2、全面推进质量兴县(区)工作。2010年各县区先后开展了“质量兴县”、“质量兴区”活动,各县区局把此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质监部门为主抓、以企业为主体,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理解和支持,确保质量兴县(区)的责任落实。县区局基本按要求开展质量兴县(区)活动,以当地政府名义下发文件。

3、实施名牌战略工作。为加大对企业名牌培育力度,根据市政府《***市百个重点名牌培育实施方案》的要求,开展***名牌产品培育、推荐和评选活动。现有4家企业被评为中国名牌3个产品, 51家企业73个产品被评为黑龙江名牌产品,50家企业75个产品被评为***名牌产品。

4、开展“县级名牌特色产品成果展示厅”工作。按照省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名牌特色产品展示厅建设的通知要求,展厅设置要求有固定房间、有前言、宣传光盘、图片、形象资料、讲解员、留言签字本等。我市四个县局现在杜蒙县、林甸县展厅健全,肇州、肇源展厅没有房间正在选新址。

5、积极开展“质量月”活动。各县区局围绕“质量提升”这个主题,深入开展“质量月”活动,营造浓厚氛围,通过“质量月”活动的平台,进一步发挥各部门,各县区联动机制的作用,大力提升质量安全水平。同时,充分利用电视台、***晚报、***日报等宣传媒介做好当地名牌产品的宣传工作,扩大名牌产品的影响力。

6、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为广泛宣传各企业开拓创新、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和成功经验,普及QC小组活动,组织有关企业开展全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评选活动,每年向省局推荐QC小组都在50个以上,在部级、省级获奖的占全省30%以上。

7、建立企业质量档案,加快质量管理机制形成。按照省局关于在全省质监系统建立企业质量档案的通知要求,要在全省建立质量基础信息数据库。通过几年来不断更新共建立质量基础信息数据2803个。

8、开展质量分析工作。按照省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质量分析工作的通知要求,县局做到每月一分析,市局二月一分析,分析工作有汇总,有总结,有报告,能够及时为市局和各级部门提供权威、科学、准确信息。县局分析报告每月报市局。市局按要求上报省局。同时省局确定全省100家企业数据由各地市统一采集报省局,其中***有20家企业数据每季度采集后报省局质量处。

9、抓好服务全市大项目建设和“百局服务百企”活动。按照省局要求,充分发挥工作职能作用,抓好服务大项目建设和“百局服务百企”活动,做到年初有规划,每月有汇报,年底有成果。各县区局确定专人都有专人负责服务大项目建设和“百局服务百企”工作,认真抓落实,不走形式。共确定百局服务百企企业11家,同时与另外4家企业签订框架服务协议。对已经确定的大项目和企业按计划开展服务。

10、突出证后监管工作,形成后续监管的新机制。我市共有135家企业获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依据省局对生产许可证后续监管工作要求,加强获证企业监督管理力度。一是进一步完善生产许可证企业巡查档案建设,对获得生产许可证企业建立台帐和巡查档案,共建立档案130家,并及时更新。二是结合市局制定生产许可证日常巡查计划,县区局主要负责眼镜企业巡查,对其他企业采取监督抽查的方式进行巡查。三是加大无证查处工作力度,坚决杜绝无证生产,违规生产的现象发生,对无证企业要进行规范,督促办证。

省局质量工作2010年各地市单项评比名次第一名。质量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是与其他省市相比还有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在质量管理上还存在着薄弱环节,如对企业的培训,对新的质量管理方法不是很熟练,管理工作还不到位。二是对生产许可证监管职能发挥不够充分,对获证企业监管时存在死角。三是质量兴市工作还没有以市政府文件形式下发,主要原因省局没有以省政府下发质量兴省文件,市政府无据可依。四是学习风气不浓,学习不刻苦不扎实,缺乏钻研精神。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工作质量,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2011年工作总体安排

 

按照按照国家质检总局“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总体工作要求和省局会议精神,今年要大力开展“产业项目服务年”、“跨越发展决战年”活动,按照质量科职能,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名牌建设

紧紧围绕石化、机械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我市支柱产品打造品牌,以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经济”发展思路和目标,争创一批有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力争今年争创40个黑龙江省名牌产品,实现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百家品牌”的宏伟目标。

2、夯实基础工作。

建立企业档案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加强对企业进行宏观指导的重要措施。要及时更新生产型企业档案数据,实现企业电子信息的动态管理;逐步完善获生产许可证等重点产品的企业建档资料,便于对获证企业实施监管。

3、推进质量管理方法应用

加大对企业质量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知识培训力度,根据企业的发展水平和人员的素质水平,实施不同的质量管理培训内容,如在中小企业中大力推行5S管理,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等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积极推进QC质量管理小组工作等等。

4、大力提倡质量振兴活动

要大力开展质量兴企活动,通过质量兴企达到质量兴区、质量兴市的目的。质量兴企要与落实国家和省、市对质量工作的整体部署结合起来,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结合起来,与实施名牌战略以及打假治劣责任制结合起来,推进质量振兴事业全面健康发展。适当时机要以市政府名义下发质量兴市文件。

5、抓好服务全市大项目建设和“百局服务百企”活动。按照省局要求,充分发挥工作职能作用,今年开展“产业项目服务年”活动,我们要继续抓好服务大项目建设和“百局服务百企”活动,认真抓落实,不走形式。对确定的服务项目按计划开展服务。

第2篇: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的区别范文

消费与服务

二、活动目的

通过宣传活动,多层明、多角度地宣传质监系统为提高市民质量意识、加强质量安全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总体水平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宣传活动力求深入基层,贴近生活,方便百姓,扩大质监系统的社会影响,树立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

三、活动内容

(一)举办全省性“金质亮剑——质监维权服务进社区”活动

3月8日,组织全省性“金质亮剑——质监维权服务进社区”活动启动仪式,全省九个设区市在同一时间开展现场活动。活动包括几项内容:一是免费向市民发放100克标准砝码。二是免费发放宣传材料,介绍质监法律法规、投诉举报方法、真伪鉴别等知识。三是设立小家电、玩具、建材装饰装修材料、纺织服装等多个咨询台,为消费者提供咨询服务。三是开展眼镜检测、血压计校准、人体秤校准、珠宝玉石检测等。

(二)策划大型电视直播节目

与**省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配合,组织一场“3.15”大型电视直播活动,在**三地设直播点,采用“演播室+专题片+SMG卫星连线直播点”的形式,通过案例短片、嘉宾访谈、现场连线、观众互动等手段,完成大型直播节目。

(三)策划开展“质监消费课堂”活动

省局、省中检所与《东南快报》联合,开展“质监消费课堂”活动。从3月5日开始,连续开展“好看的不一定好吃”、“你的家环保吗?”等6个课题,将分别在东南快报社和**省中心检验所内进行,专家在开展讲座的同时,还就读者提供的日常消费品进行现场检测和鉴别,解答读者提出的问题。东南快报社将在《东南快报》上每次以一个版面连续登载消费课堂的内容及相关情况。

(四)开展“金质亮剑—农资打假惠农”行动专题宣传

采取系列宣传、跟踪报道等形式,展示亮点,大造声势,全方位宣传“金质亮剑—农资打假惠农”专项行动,重点宣传农资打假下乡工作情况,执法检查情况和开展农资打假工作新举措和取得的工作成果。将在电视台举办主题为:科学安全用药用肥、农资打假的电视访谈;举办以农资打假为主题的网络在线访谈。

(五)公布一批产品质量和计量专项监督抽查结果

省、市、县三级质监部门集中统一行动,对与民生密切联系的产品进行质量和计量专项监督抽查,并向媒体专项监督抽查和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监督抽查结果。监督抽查的对象是衣(服装)、食(食品)、住(家装材料)、行(汽油、柴油)产品和妇女儿童用品等与百姓生活紧密相关的产品。

第3篇: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的区别范文

一、质量月活动主题:

2009年质量月活动主题是:共铸质量安全、同迎精彩世博

二、质量月活动内容:

“2009年质量月”期间,区内各职能部门密切协作,形成合力,围绕质量月主题,结合各自职能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一)9月5日,结合“9.9眼镜配镜计量日”活动,在全市首个计量诚信示范社区——殷行街道社区开展宣传咨询活动,宣传技监法律法规、发放宣传资料、受理消费者咨询投诉、开展民用三表咨询服务、以及“免费验光、免费校准、免费小修”的“三免”活动、展示质监宣传板块等。

(二)结合xx质监成立十周年,制作“xx质监十年回顾”系列展板,9月上旬和中旬,分别在xx区鞍山七村、香樟园小区举行质量咨询宣传活动,受理质量咨询和申(投)诉,宣传质量技监法律法规,维护社区居民合法权益,展示“xx质监十年工作回顾”宣传板块提高质量技监知晓度。

(三)8月底——9月初开学前,开展区域内学校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检查,消除特种设备安全隐患,保障新学期开学后在校老师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9月上旬,召开五角场商业中心申报xx市名牌区域工作动员大会,推进xx市名牌区域申报工作,动员(五角场商业中心范围内的商业企业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参与到申报工作中,力争通过xx市名牌办的评审和考核,五角场商业中心成功获得xx市名牌区域的荣誉。

(五)9月中旬起,与xx市质监培训中心合作,在局培训教室,举办“质量工程师(初级)”考前培训班,组织周边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参加专业的质量知识培训,引导高校学生增强质量意识,掌握质量知识,鼓励学生参加质量工程师的全国考试,提高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能力。

(六)9月中旬,结合质监系统职业青年“青春世博行动”要求,进一步提高质量意识、服务和安全意识,构建和谐生活,确保迎世博筹备工作的顺利进行。由xx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团委、xx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主办,共青国家森林公园协办,在共青国家森林公园举办质量和安全年宣传服务暨“质监青年林”揭牌仪式。

(七)9月中旬起,组织开展月饼、肉制品、酒类等食品专项监督检查,帮促企业按照标准和要求有序生产,提高食品质量水平,维护百姓权益。

(八)9月底前,组织xx区高校与实习基地(企业)签约仪式,为高校学生搭建见习平台,帮助学生积累工作经验,增强就业能力,提高就业率。

(九)9月底,组织开展食品企业进城务工青年食品安全职业技能竞赛,进一步增强广大食品生产企业进城务工青年的食品安全意识,提升进城务工青年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十)质量月期间,按照xx市统一部署,开展清新居室专项执法检查,结合“质量和安全年”工作要求,开展建材产品、集贸市场电子秤和进口计量器具专项执法检查。

(十一)9月份,组织3次《公共信息图形标志应用指南》培训,并对区域内制作公共信息图形标志企业进行调查摸底并进行检查;组织对五角场商业中心进行服务标准化培训;

(十二)9月份开展机关大楼节能减排标准化试点和大亚科技公司科技企业标准化试点启

第4篇: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的区别范文

一、工作目标

按照“质量提升”活动要求,进一步改革质监系统的服务举措,把服务企业与服务民生紧密结合起来,组织有关专家解读有关产品质量知识,为企业开展质量提升服务,督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提高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引导社会科学安全消费。

二、工作内容和责任分工

按照市局文件的有关要求,我局“质量提升服务进企业”活动由质管科牵头组织实施,质监科、计量科、食品科、标准化科、办公室按照工作职能和责任分工,落实此项活动的各项具体工作。

(一)开展培训服务,督促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各科室按照业务职能,组织区内企业开展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检验技术等内容的宣贯和培训。通过培训服务,引导企业加强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提高生产全过程的控制能力。具体负责如下:质监科负责区内建筑外窗和助力车获证企业的培训工作;计量科负责组织区内耗能企业计量人员进行能源计量知识的培训;食品科负责区内食品企业检验技术和食品添加剂企业的相关培训工作;食品科和标准化科共同负责区内食品企业*等相关标准的宣贯和培训。

(二)组织有关专家,服务帮助企业

按照开展此项工作的总体部署,确定建筑外窗、助力车、食品、食品添加剂、年耗标煤*吨以上的耗能企业和低压成套配电柜等6个行业作为此项活动的重点服务对象,结合日常监督和培训过程中企业反映的个性和行业中的共性问题,组织6个行业的有关专家深入企业,对不少于20家的企业给予针对性的帮扶,提升企业出厂检验能力、质量控制、生产条件,完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具体实施如下:1、将企业反映的有关问题和存在困难进行汇总和分类。2、针对企业反映的问题,由各业务科室联络有关专家,确定帮扶企业名单和具体时间,组织有关专家深入企业,开展针对性的分析研究,提出整改意见,指导企业落实整改要求。

(三)加强对热点和重点产品的指导和宣传,营造良好活动氛围

结合专项整治和监督抽查中的重点和热点产品,组织有关专家解读产品质量知识,提高企业和群众的质量意识。适时开展质量安全进社区、进校园宣传活动,广泛宣传法律、产品标准、真假鉴别知识。局办公室负责组织开展宣传,加强群众质量知识普及和教育,营造全区重视质量的氛围。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切实做好此项活动的各项组织工作,我局成立以王以柱局长为组长,李子海为副组长,李彪、尚俊升、徐凤莲、纪玮、刘克、刘洪增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质量管理科。各科室所按方案要求结合实际工作,做好部署、落实。活动领导小组每两周召开一次协调会,掌握和了解活动开展情况。

(二)搞好协调,密切合作

由于此项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较大,因此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开展各项工作,同时,各科室所在工作中要通力合作,加强沟通,密切协作。另外,在“质量提升服务进企业”活动开展过程中,还要加强与各乡镇街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等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搞好协作配合,保证活动开展的深度和广度。

第5篇: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 社区教育;终身教育;珠三角地区;品牌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4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08-0067-04

《教育部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2000]14号)给社区教育的定义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社区教育是落实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理念的社会承载主体,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主要力量。社区教育把教育拓展到社会组织的最基层,满足大批远离学校教育的社区成员接受再教育的需求。

一、社区教育的属性分析

所谓教育产品,是指教育部门和教育单位所提供的产品,又称教育服务。社区教育是教育产品的一种,社区教育具有公共产品属性。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社区教育还具有独特的功能属性。

(一)社区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

社区教育的产品属性,要依据实际发生的教育活动确定。从教育内容看,社区教育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从教育形式看,社区教育则体现为纯公共产品(如社区广播、宣传车)、准公共产品(如班级授课、俱乐部、开放式网络平台)和私人产品(学徒制教育、教师补课等)三种类型的混合公共产品[1]。

《教育部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政府扶持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采取‘政府拨一点,社会筹一点,单位出一点,个人拿一点’的办法,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投入的社区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根据社区教育提供教育服务及其混合公共产品的实际,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增加教育投资,挖掘现有教育服务的潜力。同时,应根据均衡教育和整体教育发展的目标要求,逐步把部分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性质的教育服务转移给市场,使公共投资能发挥更大作用。

(二)社区教育的功能属性

社区教育作为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形式和途径,除了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功能外,还有育人、资源整合、文化、服务的功能。从社区发展的范畴来看,社区教育是社区文化建设的现实载体,是社区成员共享的学习平台,是构建学习型社会、贯彻终身教育理念的实现模式和落脚点。社区教育是提高全体社区成员综合素质,实现自我发展、终身发展的有效途径,其育人功能是社区教育的基本功能。而社区教育的资源整合功能,是指统筹各种教育类型,形成大教育体系。社区教育品牌应突出育人示范和资源整合两大基本功能。

二、珠三角地区社区教育的特点及经验

(一)珠三角地区社区教育的特点

珠三角地区社区教育机构和网络建设基本覆盖城乡,基本形成“社区学院—街镇社区学校—居委(村委)社区教育工作站”三级办学网络,开展了针对职业、生活的继续教育和培训等。在教育实体方面,主要依托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广播电视大学和职业院校作为社区教育的主阵地。同时,教育主管部门积极鼓励支持中等职业学校参加各级各类职业培训和社区服务工作。培训范围不断扩大,除了本社区居民,还包括辖区内的党政干部、两委干部和农民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等辖区内所有人员。

(二)珠三角地区社区教育的经验

珠三角地区社区教育开展较好的地区有深圳、广州、佛山、珠海等地,这些地方已积累一定经验。

深圳。教育部公布的第一、二批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中,深圳市宝安区和南山区榜上有名。宝安区的社区教育2002年就已开始。该区成立了社区教育委员会,形成了“区社区教育中心—街道社区教育中心—社区教育站”三级社区教育网络体系。制定《关于全面实施素质工程的意见》等文件,以制度的形式为社区教育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在社区教育实践中,以劳务工和原住居民为主,采取“送教进社区、进工厂”的方法,以及与高校建立“上挂、横联、下辐射”等合作方式,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2]。南山区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形成五大特色;率先实行购买服务,创新社区教育工作机制;开展“十百千万行动”,成功创造和谐社区的南山模式;优化课程资源库,搭建一套相对完备的社区教育学习平台;打造品牌项目,街道创先争优活动亮点纷呈;突出合力育人,实现学校与社区融合共建[3]。

广州。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大力开展社区教育,围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社区教育建设取得良好成果。如越秀区矿泉街将社区居民以及流动人口作为教育对象,开展新市民素质教育系列项目,以社区“祠堂文化”作为载体打造社区教育品牌。如海珠区南华西街以课题“学习型家庭模式研究”为引导,结合社区实际,创立社区学习型家庭。

佛山。2007年9月挂牌成立了佛山社区大学,确立“政府部门主导,专业机构参与,社区大学承办,社会力量支持”的工作思路,形成“网站+项目+基地+‘CtoC’网上学习社区+社区教育超市”的社区教育模式。以佛山社区大学网站为平台,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各种培训项目,通过社区大学、社区学院及其他机构等,把教育内容送到学习者身边[4]。同时,还积极探索通过搭建“CtoC”模式和社区教育超市模式的网上学习社区,借助有志于投身到社区教育的普通市民、社会各类教育机构和教育资源的力量,弥补社区教育力量的不足。

珠海。针对社会不同群体的学习需求,搭建起珠海电大在线、珠海干部教育培训网和珠海市民终身学习网三大开放式社区教育网络平台。积极推进社区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在农村乡镇和城区街道建立常态化学习型示范社区,提供各种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整合和吸纳全市各种民间教育培训机构的学习资源,为官兵、澳门居民、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及残疾人、低收入家庭妇女等群体,打造“总有一款适合你”、“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全民共享式教育超市[5]。

从珠三角社区教育开展较好的地区经验来看,各地区社区教育办学定位明晰,大部分都能结合区域实际,通过特色(品牌)项目带动,整合优质社区资源,注重办学质量。将这些经验做法进一步凝炼成社区教育品牌,形成社区教育品牌独特的视觉识别系统,借助社区教育品牌的影响力,完善社区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对促进社区教育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三、基于终身教育理念的社区教育品牌设计的维度分析

2010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社区教育示范区评估标准(试行)》(教职成厅[2010]7号),评价指标体系由4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37个三级指标组成,其中核心指标9个[6]。核心指标主要涉及管理体制、制度建设、基地与网络建设、经费保障、队伍建设、社区成员的知晓和认同率、社区成员的满意率、特色、创新等方面。珠三角地区的社区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在管理体制、制度建设、基地与网络、经费和队伍等方面已步入正轨并得到保障,但要打造品牌,就需要在教育成效和特色与创新方面狠下功夫。具体而言,根据珠三角地区社区教育的特点,结合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形成具有社区特色的课程及活动资源,打造知名的项目或品牌;改革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扩大社区教育的覆盖面,充分开发社区教育资源,提高服务水平,使得社区成员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改善精神生活和环境生活质量。

(一)明确办学定位是社区教育品牌设计的核心

明确办学定位,是社区教育品牌设计的最根本因素,主要体现为市场目标定位和办学特色定位两个方面。

社区教育品牌设计,必须因地制宜,充分考虑社区的经济因素、人口素质因素、周边的教育供给因素等。按照现行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投入的社区教育经费来源模式,社区的经济情况决定了公共财政的经费投入以及社区成员参与社区教育的热情度。社区内人口素质对社区教育的发展、社区教育内容的提供、组织和开展有着较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社区教育品牌的形成,必须有明确的市场目标定位,适应社区的经济情况,与市场紧密联系并对市场需求作出灵敏反应,与周边其他优质教育类型错位发展,实施差异化战略。

社区教育品牌要能够体现出社区教育的人本价值、文化功能和服务功能。社区教育品牌在实现其服务功能方面,要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吸收和融合地区原有的文化底蕴和优良传统。提供的教育服务和培训项目尽可能贴近社区实际需求,体现社区教育新颖、实用、优质等特点,开展各种形式的公益性活动,拓展并强化社区教育的服务功能。针对社区内不同群体的需求,实施差异化的教育培训。在教育内容方面,可以考虑开设为“三农”服务的学历教育或培训项目,开设创业和再就业培训项目,开办各种心理健康教育、生活技能培训和文化项目培训等。

(二)创新的品牌项目推动是社区教育品牌设计的载体

社区教育的品牌设计,在实际的运作上,还必须要有一个活动载体或宣传主题。要注重社区教育课程和特色活动的深度开发并进行包装,形成具有社区特色的课程或活动资源。打造社区教育特色项目、载体或平台,如各种类型的优质专业(课程)、主题学习活动、社区讲堂、“三农”教育服务项目、再就业服务项目等,最终形成社区教育的品牌项目。

以特色项目活动为形式,立足于社区教育受众的实际需求,更好地发挥品牌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品牌项目推动学习型社区建设,为社区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发展动力。

(三)优质的社区资源整合是社区教育品牌设计的基础

社区教育品牌更应凸显其育人示范和资源整合两大基本功能。社区教育内容的核心在于课程。为更好地提升课程特色和内涵,与社区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对接,一方面要将区域内的人力、场地、有形和无形教育资源(尤其是非教育机构教育资源)进行统筹安排,促进社区教育与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实现整体教育最佳效能;另一方面,凭借社区教育自身的优势,积极与高级合作者(名校或名企业)进行合作,着力整合相关优质资源,搭建社区教育信息化学习共享平台,采用大讲堂、学者论坛等形式,邀请知名的专家学者到社区授课讲学。

(四)品牌的识别及传播是社区教育品牌设计的必要条件

在品牌设计和营销过程中引入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结合社区教育的特殊性,形成社区教育独特的视觉识别系统。包括院校名称、徽标、宣传用语、传播媒介等基本要素,以及院校建筑、办公用品、公共指示和交通工具等应用要素。借助视觉识别系统,将社区教育基于终身教育理念的办学思想和宗旨,通过社区教育主体及其师生员工的行为规范,转换为直观化的视觉识别符号传达给教育受众,从而促使社会公众对社区教育产生深刻的理解、认同并接纳,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社区教育品牌的形成、营销和管理,关键在于进行有效的传播。要树立强烈的品牌传播意识,重视社区教育品牌的传播,使传播受众、教育受众能形成较高的品牌认同感和社区归属感。教育主体及其师生员工必须认识到品牌传播的重要性,树立品牌的传播意识。

(五)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是社区教育品牌设计的保证

严格的质量保证是社区教育品牌的核心,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可以提高社区成员对社区教育的认知和评价,提高知晓度和认同度,提高接受社区教育服务的满意度。

社区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包括教学质量和服务质量两个方面。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必须依靠各项规章制度,包括责任目标制度、资源共享制度、机构和队伍建设制度、经费投入制度、评估检查制度以及政府教育督导评估制度等。通过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社区教育主体加强自身软硬实力,将质量的优势提升为品牌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柯玲,黄旭.社区教育产品属性界定与供给选择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0(18):3-5.

[2]刘永新,张路玉.宝安荣膺全国首批“社区教育示范区” [N].深圳特区报,2010-12-13(A13).

[3]阮元元.南山获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N].广州日报,2010-12-07(SZA20).

[4]王建根,张竹英.“网站+项目+基地”,基层电大开展社区教育的实践与构想[J].中国远程教育,2009(3):52-56.

[5]杨连成.珠海电大开放式社区教育惠万家[N].光明日报,2010-9-15(10).

[6]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社区教育示范区评估标准(试行)》的通知[Z].教职成厅[2010]7号,2010-08-10.

Analysis on the Design Dimensions of Community Education Brand Based on Lifelong Education Concept

YU Jia-qiang,XIE Wei-cong

(Guangdong Radio & TV University,Guangzhou Guangdong 510091,China)

Abstract As a kind of public product and educational mode, community education has unique attributes. Apart from its political and economic functions, community education also has the functions of teaching, resources integration, culture and serving.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xperiences of community education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the brand design of community education should focus on five dimensions including clarifying school-running orientation, boosting brand projects, integrating excellent community resources, identifying and diffusing brands and strict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Key words community education; lifelong education;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brand design

收稿日期:2012-01-27

第6篇: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的区别范文

北极贝

北极贝产于北大西洋和北海道无污染的50~60米深海,它有独特明亮的玫瑰红、桔黄和白色。

北极贝一般是捕捞后就在捕捞船上进行加工:经过清洗、烫熟、检验,并在零下45℃以下急冻。由于船上的整个操作过程是不受污染的,所以购买后只需经自然解冻后(不要用开水或微波炉加热融化)两边切开,去除中间的杂质(否则有腥味),再用沙滤水或净水冲洗后即可食用。严格地讲,北极贝是熟的,由于在餐饮店里的加工特点如同三文鱼(不再加热),且常与三文鱼等生食水产品一起上桌,所以一般情况下把它当作生食水产品。

食品卫生:由于北极贝是在海上加热煮熟的,并经过长途跋涉,如果从产地到餐桌的全过程离开低温保存条件,那么是极易变质的。若在上桌前加工不地道也会有异味,因此吃北极贝一定要到条件好的饭店。

品质鉴别:质量上好的北极贝色泽明亮,肉质爽脆、鲜美。如果颜色灰暗、无光泽,肉质没有弹性,则是质次的。若有异味则不应该再吃。

大龙虾

大龙虾分布于世界各大洲,主要产于印度西-太平洋地区无污染的海域,供生吃的大龙虾必须是活的,经去腮、剪去尾部、去除虾屎(用一根筷子从尾部的底端插入体内,再抽出筷子,会随筷子排出有异味的液体),斩去虾脚后剥去外壳后洗净,取肉切片后供生食。也可以用来清蒸、爆炒、煲汤、烧泡饭。

食品卫生:供生食的大龙虾必需是活的,并在上桌前才加工的。所有的刀、砧板等加工用具和工作人员的双手都是经过严格消毒的,取出的虾肉应用净水或沙滤水认真冲洗干净,切成的虾肉必须放在食用冰块或冰屑上(可以衬有食品级的塑料薄膜上),以防变质。

品质鉴别:对送上餐桌的生食龙虾,请注意龙虾头部嘴边壳内的颜色,如果发黑、发青则表明是用死龙虾加工的。质量良好的新鲜大龙虾肉质洁白鲜嫩,颜色发亮,而质量差的无光泽,吃口酥软。若有异味则千万别吃。

注意事项:千万不要把大龙虾与小龙虾混为一谈。小龙虾(又称喇蛄)产于河沟或湖泊的淡水里,它的生活环境是不能与海洋相提并论的,很可能含有肺吸虫等寄生虫幼虫,所以是绝对不能生食的。

三文鱼

三文鱼,实际是大马哈鱼或是鱼的肌肉,它们是生长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如加拿大、挪威、俄罗斯和部分美国地区的冷水鱼类。三文鱼肌肉中含短链蛋白质,经加热,肌肉紧缩,吃起来束然无味,所以三文鱼基本上都是生食。而像美国的烟熏三文鱼吃法其味道不及生食的好,且还可能残留致癌物。

食品卫生:用于生食的三文鱼,要求其生活水质不被污染,不存在致病微生物。在捕捞、运输、储存、加工时均应有效防止污染,控制其卫生质量。由于活鱼运输很困难,一般要求在捕捞船上即完成加工,把鱼肉切成适当的大小,并用食用塑料包装后速冻存放在零下40℃至零下55℃,以保证质量的最佳状态――营养素损失少、口味最佳,若有海洋寄生虫也能被冻死。

品质鉴别:优质三文鱼的肉质坚实而有弹性,色泽呈深红色或桔黄色、白色,纹理清晰。市场上有的三文鱼色泽鲜红,吃起来软沓沓,毫无弹性,口味极差,这些都是用一氧化碳处理过的质量不佳的三文鱼。一氧化碳与三文鱼的肌红蛋白结合,不使肌红蛋白分解,虽然使三文鱼肉质保持原有的鲜艳粉红色,但这仅仅是保色而不能保鲜,更不能防止变质,现在这一方法已被明令禁止。消费者不要以为三文鱼的颜色越红越好,质地硬朗而有弹性的才是优质品。现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采用人工饲养三文鱼,我国也有饲养。曾发现在人工养殖的三文鱼中检出14种化学残留物。还有因饲料缺乏天然饵料中的某些成分,使三文鱼的肌肉呈白色,为了满足消费者的感官需要,会在饲料中添加胡萝卜素,使肉质呈桔红色。

注意事项:在北京曾在假冒进口的三文鱼中检出能引起败血症、脑膜炎的单增李斯特菌。因此要防止假冒的进口三文鱼,餐饮单位要采购有“卫生检验证书”的三文鱼,百姓应到正规的饮食店进食三文鱼。在超市或食品商店购买的三文鱼要看清包装材料的质地和印刷质量(假冒的常较差),特别是包装标签上的标识中原产国、地区名及总经销者在国内登记的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生食水产品预处理要求:

供生食的三文鱼、象拔蚌、北极贝、大龙虾,应在专用的场所、专用的工具,由专职人员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加工:原料鱼经净化水或沙滤水冲洗,切片,盛放在经消毒的盛器中再上餐桌,蘸芥末或醋、酱油等生吃。

象拔蚌

象拔蚌又名象鼻蚌,是一种生活在深海沙底的蚌类,供食用的象拔蚌每只约重750~1500克,它是世界上价格最贵的蚌类。主要产于大西洋西北部和阿拉斯加,那里的水质没有受到污染,是符合食用条件的。如果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受污染,那么就可以生吃,也可生炒或煮食。现在我国有的地区也有养殖。

食品卫生:作为生食的象拔蚌一定要鲜活,挑拣时一碰它会很快收缩。由于象拔蚌的固有特点,所以在加工象拔蚌时,需先去掉包在“象鼻子”和身体上面坚韧的皮――用80℃热水烫,当皮开始起泡变松时就把皮扒下,使可食用的柔滑肉质暴露出来,再去掉棕色的肉质和粘在肉质上的碎皮,然而用清水及沙滤水洗净,切成纸一样薄片,蘸取调料后生食。象拔蚌的颈部肌肉也可作为火锅和其他炒、烧之原料。肠有细腻柔软质地,一般用于炒、煮、烧或做汤。

品质鉴别:象拔蚌颈部肌有独特质地,韧而爽脆,味道鲜美,还稍有甜味。质量上好的象拔蚌因含贝类脂肪,颜色稍黄色,吃在嘴里感到嫩而有弹性;质量差的象拔蚌呈银灰色或褐色,口感“酥沓沓”,甚至有异味;在烫皮时因肌肉收缩,可见其表面有波纹状,而不新鲜的蚌肉表面则略显平坦。

注意事项:由于象拔蚌富含营养和水分,所以应严防其变质,经加工的供生食的象拔蚌,需放在盛有冰的餐具上,在1小时内上桌供应。

不能生食的水产品

1.毛蚶、魁蚶、泥蚶等蚶类,很有可能携带甲肝病毒。

2.淡水螺、虾、蟹、鱼、蝌蚪常含有多种寄生虫,因此不要生食(包括炝虾、醉虾、醉蟹等),除非经长时间的盐、酒腌制的特殊处理。

3.生鱼粥、生鱼片,是引起华枝睾吸虫、肺吸虫、广州管线吸虫等寄生虫病的主要原因。广东人喜欢吃“鱼生粥”,有统计,有500万人感染肝吸虫,广东顺德地区的农民肝吸虫感染率高达70%。现已知道,淡水产品的生存环境被粪便等严重污染,体内几乎都带有寄生虫(上海市场上也曾在活的河虾中检出华枝睾吸虫幼虫达57.1%),生食这些水产品无疑是在吃寄生虫。

第7篇: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的区别范文

野外测量职工常年工作在深山旷野,工作更加流动分散,生活条件很艰苦,过去这部分职工的劳保、生活福利待遇,基本上是执行野外地质职工同工种的有关规定,我们经与商业、粮食、教育、卫生四个部门和国家医药总局共同研究后,同意国家测绘总局系统野外测量职工的劳保、生活福利,按经重字(1979)219号文重申的暂行规定执行,请各省、市、自治区革委会(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工作中予以关怀和支持。

附:国家测绘总局要求解决测绘系统野外职工劳保、生活福利待遇的请示报告(一九七九年十一月十七日)

国家建委、国家经委:

当前,测绘系统所属的野外测量职工在劳保、生活福利待遇方面,存在不少困难急待解决。现将有关这方面的问题和解决的意见,请示报告如下:

测绘系统所属野外测量队伍担负着国家大地测量和各种比例尺地形图的测量任务。其工作性质与野外地质工作一样,常年奋战在深山密林、戈壁沙漠、沼泽草原、高山高寒地区,高度流动分散,劳动强度大,工作和生活条件都很艰苦。

前国家测绘总局由地质部代管期间,其所属野外测量队职工的劳保、生活福利待遇,均按照野外地质职工的待遇执行。期间,由于测绘机构和队伍经过一段撤销,重建以后的测绘系统野外测量职工的劳保、生活福利待遇等问题没有得到统一的解决,给野外职工的工作、生活带来许多困难,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如粮食定量、粗细粮比例、劳防装备,不少地区低于其他部门同工种的供应标准;主副食品和生活用品等也得不到应有的供应;基地设在农村的测量队伍,其职工和家属落户、口粮、副食供应、医疗、子女上学等问题,都得不到妥善的安排;野外测量职工内招子女的问题,也长期得不到解决。对此,广大野外测量职工反映十分强烈,已经影响了职工的身心健康和队伍的巩固。

最近,国家经委、商业部、粮食部、教育部、卫生部、国家劳动总局、国家医药总局,以经重字(1979)219号文联合发出了《关于解决野外地质职工劳保、生活福利等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的通知,通知中提到的野外地质职工劳保、生活福利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是测绘系统野外测量职工长期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为了合理地解决测绘系统野外测量职工的实际困难,保证职工从事野外工作的基本通知,巩固职工队伍,促进测绘事业更好地为四化建设服务,我们要求将测绘系统的野外测量职工列入执行国家经委等七委、部、总局“重申《关于解决野外地质职工劳保、生活福利等问题的暂行规定》的通知”的范围,享受和执行这个通知中相同工种职工的各项规定。

以上报告如无不当,请批转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贯彻执行。野外地质工作职工个人防护用品发放试行办法

为了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和劳动保护政策,保证职工在野外地质工作中的安全与健康,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顺利地完成地质勘探任务,特根据国务院颁发的有关规定精神,结合野外地质工作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办法。

(一)防护用品的发放范围和标准

一、防护服(劳动布或其它质量较好的布)

(1)普查、区测、物探、测量人员(包括随同工作的工人)一年半或二年发给一套防护服;如经常在高山、原始森林或灌木丛中工作,衣服磨损较严重的人员,其防护服可以一年发给一套(下衣更要保证质量)。

(2)钻探工、安装运输工、坑探工、采样工、泥浆工、柴油机工、压风机工、水泵工,一年或一年半发给一套防护服。

(3)野外工地的修配工、电工、锻钎工、木工、汽车司机(兼修理)、碎样工、锅炉工、卷扬机工,一年半或二年发给一套防护服。

(4)矿区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钻探、坑探、机械技术人员,安全技术员,技术定额测定员,机场(坑口)材料员,材料保管员,以及工区(分队)经常直接参加生产劳动的管理人员,二年或二年半发给一套防护服。

(5)化验人员,一年发给一件白布大衣。

(6)磨片工、重液分离工,以及重砂、薄片鉴定员,一年发给围裙一件,套袖两副。

(7)对直接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一次发给每人两套防护服,以便换洗。使用期限根据接触放射线强度大小及时间长短决定,一般可两年发给两套。

二、防寒服(斜文布面):

对在寒冷地区(黑龙江、内蒙、新疆、青海、、吉林、辽宁、宁夏、甘肃、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河北、北京)或在高山寒冷地带冬季进行工作的下列人员发给防寒服:

(1)发防护服的第(1)、(2)两项人员;

(2)发防护服的第(3)项的野外工地修配工、电工、锻纤工、木工、汽车司机(兼修理)、卷扬机工;

(3)发防护服的第(4)项除材料保管员以外的其他人员。

防寒服应根据工作条件的不同,分别发给棉大衣或棉工作服。其别寒冷的地区,可根据具体情况,发给皮大衣或皮工作服(包括皮帽、皮手套)。上述各类人员中,除第(2)项人员和第(4)项人员中的直接参加操作的技术人员,必须发给棉或皮工作服外,其他人员一般应发给棉或皮大衣。棉大衣或棉工作服的使用期限根据磨损耗费程度和当地冬季时间的长短定为两冬、三冬、四冬三种,皮大衣或皮工作服使用期限应定为五冬以上。

三、夹胶雨衣(或夹胶工作服):在发防护服的第(1)、(2)、(3)、(4)项人员中,对经常在多雨地区从事野外露天工作或漏水较大的井、洞内作业的人员,发给夹胶雨衣(或夹胶工作服)。使用期限:坑探中的井、硐探工的夹胶工作服为一年,在坑内滴水较大的情况下,可以一次发给两套,使用期限加倍,以便更换穿用;其他人员的使用期限可定为2~5年。不经常需要夹胶雨衣的人员,其所需的夹胶雨衣应作为备品,需 要时借用。

四、雨靴(高、中统):发放对象为发夹胶雨衣的人员以及其他经常在有水或泥泞场所工作的人员。使用期限:井、硐探工为一年,其他人员分别定为二年、三年或四年。按工作需要的不同情况,分别发给高统或中统雨靴。

五、登山鞋(牛皮、轮胎底)或布胶鞋,发放对象与发防护服的第(1)、(2)、(3)、(4)项人员相同,其中哪些人发登山鞋应视野外工作需要决定。使用期限:登山鞋为一年至二年,布胶鞋为半年(供给棉胶鞋者,布胶鞋的使用期限为一年。发给登山鞋者即不发给布胶鞋。

六、防寒鞋(棉胶鞋、棉大头或毡靴:发放对象与发防寒服的人员相同,使用期限可分为一冬和二冬两种。

七、防护手套(线手套或帆布手套):发给在操作中易于烧手、烫手、刺手或严重磨手的普查、区测、物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测量、钻探、坑探、修配、安装运输等工种的工人和部分直接操作的技术人员,一般每月发给一副至两副手套(也要以根据磨损程度的不同少发或多发);掌钳工、焊工、钳工及严重磨手、刺手的坑探工、采样工,可根据需要改发帆布手套。

八、绝缘靴和绝缘手套:作为备品,供电工、电气焊工及光谱分析、电测人员需要时借用。

九、口罩(八层纱布):发给坑探、采样、碎样、化验等工作人员。使用期限为一周、半月、一个月、两月四种:对从事粉尘作业的人员可酌情改发防尘口罩;对从事严重有毒气体的工作人员,应备用一部分防毒用具,需要时借用。

十、防护帽:

(1)安全帽:作为备品,借给从事钻探、安装运输、坑探、采样、矿区地质、野外工作地修配、测井等工人、技术人员和直接参加生产的管理人员;

(2)草帽或太阳帽:发给夏季经常在室外露天作业的人员,使用期限为一年;

(3)工作帽:发给女工和粉尘作业的人员,使用期限均分为一年和两年两种。

十一、防护镜:作为备品,供给在野外高山从事地质普查、区测、物探、测量等人员及采样工、修配工、汽车司机需要时借用。

十二、鞋盖:作为备品,供给部分修配工人需要时借用。

十三、肩垫:作为备品,供给安装运输、部分物探、测量工人及技术人员需要时借用。

十四、护膝:野外普查人员在露水多的地区进行工作,借给防水护膝。

(二)防护用品的发放原则和管理

十五、供给职工的个人防护用品,属于国家财产,是专门为了预防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害而采取的一种防护性辅助措施,不同于福利待遇。因此,防护用品均须供给实物,不准折发现金,并应节约使用,切实防止浪费。

十六、关于防护用品的发放范围和标准,野外地质工作单位的上一级领导机构,必要时可本着同工种、同条件、同待遇的原则,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经当地劳动部门同意并报中央主管部备案后执行。对防护用品,必须及时地合理地组织发放,不得任意扩大范围和提高标准。

十七、各单位对防护用品的发放和管理,除应坚持政治挂帅,贯彻群众路线外,并应明确分工:主管职工调配部门应准确地统计核实各工种的人数,并办理调动职工防护用品登记卡片的转移;供应部门应按规定及时编造所需防护用品的计划,并负责防护用品的发放和管理等有关事项;安全技术部门负责检查防护用品发放办法的执行情况,并协助供应部门编造防护用品的计划,至于防护用品的卡片也应由供应部门负责印制、填写和保管,发放防护用品时由领用人在卡片上签名,在职工调动时,其防护用品是否交还均须卡片上填写清楚。

十八、发给职工本人的防护用品,在使用期内职工本人必须注意爱护,并应尽量处长使用期限。

十九、各种防护用品能不发个人的尽量不发给个人,由公家准备一部分作为备品,在职工需要时借用。非直接参加生产的人员(包括上级机关到现场指导生产的人员)、下放参加劳动锻炼的人员,以及临时职工所需防护用品,可根据不同情况,参照同工种职工的防护用品借给。对工作地区经常变动的职工,其所需的防寒服也可以作为备品需要是借给。备品在借用期中,必须注意爱护,用毕归还。

二十、从事某项专业和接触放射线工种的职工所需的特殊防护用品,有关野外地质工作单位,可按照实际情况提出需用计划和具体使用办法,报经上一级领导机构批准后备置一部分,供给职工使用。

二十一、对经常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的防护服和防寒服,在使用期间需要拆洗缝补时,由公家负责。至于各类人员所发的防寒服,从第二年起每年拆洗缝补一次,其所需的拆洗缝补用布和费用由公家负责。

二十二、发给防护用品的职工在其请病、事假超过三个月以上者,应在防护用品卡片上注明,在计算使用期限时应将病、事假时间扣除。

二十三、医务、警卫、炊事等人员所需的工作服以及本办法未包括的防护用品(如防蚊面罩、护腿、毛巾、肥皂等),可仍按各地区、各单位原有的办法执行。为了照顾野外地质职工特殊需要,可将以下几种用品作为野外地质工作职工特殊生活装备用品,公家负责解决:

(1)对经常在多蚊、沼泽地区露宿的职工,可备用蚊帐、皮褥或毡毯;

(2)对工作流动性更大的区测、普查、物探、测量人员,可备用行李袋、油布;

(3)对远离居住点和不能离开工作岗位饮食的野外人员,可备用饭盒和背带水壶。

二十四、本办法只适用于各地质部门野外地质工作单位。各地质部门所属各工厂及野外地质工作队所属的工作条件较好的大型修配间,应按照劳动部颁布试行的“国营企业职工个人防护用品发放标准”执行。

第8篇: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的区别范文

1、大力推进质量兴区活动,实施品牌战略,在壮大优势产业中发挥促进作用。紧紧围绕成华努力发展大总部思想,加大对工业企业的服务力度,特别是要紧密结合成华区工业集中发展区的建设,结合地区产业集群的培育,突出优势产品,发展品牌经济;营造培育名牌,扶植名牌,宣传名牌的氛围,引导区域经济走质量效益型道路,提高成华的知名度和名望。

2、严格市场准入和源头质量监管,严把产品质量关,特别是要严把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十类重点产品的质量关,在扶优治劣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严格市场准入,在优化产业结构中发挥调控作用,继续整治和规范食品生产小企业和小作坊,加大对无证产品的查处力度,确保产业结构优化和产品结构调整工作落到实处;继续实施“打击假冒,保护名优”工程,提高“成华造”产品市场占有率。

3、紧扣区委、区政府的发展思路,高举“质量服务经济,质量振兴经济”旗帜,推动我区的质量工作、标准化工作和计量工作再上台阶,以提升企业竞争力和提高产品质量为突破口,以集贸市场计量整治为“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抓手,加大对我区生产、流通企业的帮扶和监管,为成华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第9篇: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农产品 品牌识别 要素

中图分类号:F1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4-0244-02

一、品牌识别的内涵

1992年,法国学者Kapferer首次提出品牌识别概念。他指出“品牌识别意味着品牌有自己的品格,有自己独特不同的抱负和志向”。Kapferer进一步提出,品牌识别同时包含六个组成部分:体格、个性、文化、关系、反映、自我形象[1]。Aaker(1996)认为,品牌识别是品牌战略制定者试图建立或保持的一系列独特的品牌联想。品牌识别分为四个方面:产品的品牌、组织的品牌、个体的品牌、符号的品牌[2]。

国内学者对品牌识别的研究从最初的企业识别逐渐发展到现在的对品牌层面进行研究。范秀成和高琳(2002)将品牌识别区分为核心识别和扩展识别。核心识别反映了品牌最重要和最稳定的本质元素,扩展识别则为品牌带来更丰富的内涵,同时使品牌识别表达更完整 [3]。品牌专家翁向东认为品牌识别是对产品、企业、人、符号等营销传播活动具体如何体现品牌核心价值进行界定,从而形成区别竞争者的品牌联想。他认为完整的品牌识别包括九个方面:产品识别、企业识别、气质识别、地位识别、责任识别、成长性识别、创新能力识别、品牌―消费者关系识别、符号识别 [4]。

二、特色农产品品牌识别系统的构成要素分析

1.生产区域。农产品品牌识别系统的构成要素中,农产品的生产区域极其重要。生产区域这个要素是农产品与工业产品品牌识别构成要素中最大的不同。工业产品的品质依靠统一的行业技术标准,因此工业品可以跨市、跨省甚至跨国生产,地域对产品的品质几乎没有什么影响。而对于农产品来说,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土质、温湿度、日照等自然条件的差异,直接影响农产品品质的形成。许多农产品,即使是同一品种,在不同的区域其品质也相差很大。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他们购买工业产品时会参考产品品牌,关心产地的程度较小,而购买农产品、尤其是初级农产品时,往往考虑的第一个品牌因素就是产地。

2.农产品品种。农产品品种是构成农产品品牌识别系统的另外一个重要要素。不同的农产品品种,其品质有很大差异。从消费者可感知的角度看,主要表现在色泽、风味、香气、外观和口感等方面;从营养指标上看,不同的农产品品种,决定了不同的有机物含量和比例,主要包括蛋白质含量及其比例,氨基酸含量及其比例,糖类的含量及其比例,有机酸的含量及其比例,其他风味物质和营养物质的含量及其比例等。在实际的农产品品牌形成过程中,农产品品种质量的差异主要根据人们的需求和农产品满足消费者的程度,从实用性、营养性、食用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等方面来评判。农产品品种间的品质差异越大,就越容易促使品种以品牌的形式进入市场,得到消费者认可,消费者就会尝试性购买;当得到认可,就会重复购买;最终形成对品牌的忠诚。

3.生产方式。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及关心自身健康程度的提高,农产品生产方式也逐渐成为品牌形成的一个部分。不同的农产品生产方式直接影响农产品品质,如采用有机农业方式生产的农产品品质比较高,而采用无机农业方式生产的农产品品质较差。生产中采用各种不同的农业生产技术措施也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如农药选用的种类、施用量和方式,还有如播种时间、收获时间、灌溉、修剪、嫁接、生物激素等的应用,都会造成农产品品质的差异。虽然,由于受到“信息不对称”的影响,消费者很难去凭感知或经验来判断农产品的生产方式是什么,但是,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农产品的生产方式,现在市场上的“绿色、健康、无污染”农副产品持续热销就是最好的佐证。

4.生产企业。近几年来,随着农业产业化步伐的加快、农业现代化园区建设的全面推进,形成了农产品的专业化、集约化生产和规模经营。消费者在选择农产品品牌时,越来越看重农产品的生产企业。大型龙头企业由于自身实力较强,能加强各种农作物、畜禽和水产品优良品种的培养,优化品种结构,形成各自特有的专用性品种;能加强农作物的耕作改制、精量播种、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等栽培技术,以及畜、禽、鱼集约化饲养配套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工作,确保生产出营养性高、安全性好的优质农产品;能加强农产品产后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等。这些方面都增强了消费者对该企业产品的信心。例如,“三聚氰胺”事件严重打击了中国乳品行业,龙头企业“伊利”、“蒙牛”在事件爆发初期虽未能幸免遇难,但是当此事件逐渐平息后,这两家企业迅速恢复了往日的风采,其原因就是消费者仍然相信他们。

三、特色农产品品牌识别系统的构建

1.以生产区域为核心。目前,中国农业的突出特征是高度分散性的小规模经营,产量低而成本高,无法建立单个大品牌。而如果以生产区域为品牌,可以加速实现该区域内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有效提高该区域农产品在竞争市场上的占有率。此外,农产品的生产由于其充分依赖地理因子,其生产经营活动更多受制于自然主体,表现出对自然条件与资源的高度依赖性。独特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土壤以及独特的生产与栽培方式,会使这一区域的农产品在产品的类别、功能价值和产品特色上表现出明显的区域独特性,从而使得农产品的品质同农产品生产地特有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气息相联系,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脱离了特定的区域,这些产品就会失去原有的特色、品质和价值。基于这两点,笔者认为,特色农产品品牌识别系统中,应该以生产区域为核心来构建整个识别系统。以生产区域为核心构建特色农产品品牌识别系统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传统名品保护,二是挖掘资源潜力。对于传统名品,它得益于前辈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现代人有责任保护它的优良性状和口碑,并将其发扬光大。挖掘资源潜力创建新的品牌,就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找准适合当地条件的资源特色创建符合现代人需求和口味的新品牌。

2.以农产品品质和生产方式为辅助。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的感知是品牌形成的重要来源。消费者能够获知的农产品质量信息来源于四个方面:个人来源、经验来源、公共来源和商业来源。即消费者通过自己观察、听别人谈论、接触公共媒体以及看商业广告。这四种来源实质上都是个体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的切身感受后的一种反映,它包含了农产品品质以及能够获知的生产方式等方面。消费者进行农产品品牌选择时,会自然而然的以它能够感知的质量为判断的标准。因此,在以生产区域为核心的特色农产品品牌识别系统中,将农产品品质和生产方式作为辅助能增强品牌的形成。

目前,中国的农业生产主要以小规模生产经营为主,生产方式普遍较为落后。这种状况导致的结果就是农产品的质量上不去,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的感知态度较差。因而,在品牌识别系统的建立过程中,应该特别关注对品牌的“质量设计”。具体来说,包括品牌的产品质量、生产过程中的工艺质量、产品生产的环境质量三个方面。此外,从技术角度建立农产品品牌的质量要素时,还要建立高质量的标志和建立农产品品牌的各项质量标准体系。要通过制定和实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开展全程质量控制。

3.以企业、政府为基础。要将生产区域、农产品品质和生产方式整合起来构建农产品品牌识别系统,需要一个执行主体。近几年来中国农产品的专业化、集约化生产和规模经营的程度有所增加,但是农业生产规模小、科技含量低、营销方式落后等问题依然较为严重。要改善这些,需要农产品企业、政府、各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组织的积极参与、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农业经济发展需要,才能建立有地方特色的区域经济、形成区域有活力的支柱产业,并与“大市场”连接,与农业产业化接轨。

具体来说,在政策方面,国家要采取扶持性政策,支持以品牌生产为龙头的农业企业化组织建设。建立现代农业企业,加强农产品的精加工,强化产品质量,改进农产品包装,树立企业产品品牌,提高市场占有份额。在生产方面,可以建立农民生产协会、专业性生产合作组织,内部实行不同程度的企业化管理与经营,如专业性生产某一种类或品种的农产品,统一进行产品的加工并使用同一品牌销售。在市场方面,建立有特点的品牌产品产地市场,集中销售当地的名优农产品,同时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开拓新的业务关系,促进农产品的大流通。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促进品牌农产品走向世界市场。

参考文献:

[1]Kapferer,J.Strategic Brand Management.Kogan Page Limited,1992.

[2]Aaker,D A.Building Strong Brands.The Free Press,1996.

[3]范秀成,高琳.基于品牌识别的品牌延伸[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4]翁向东.本土品牌战略[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

[5]宁昌会.农产品品牌识别系统及品牌组合战略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6,(8).

[6]陈永清,黄嘉涛.品牌识别体系的构成分析[J].商业时代,2009,(36).

[7]奚国泉,李岳云.中国农产品品牌战略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1,(9).

[8]胡正明,蒋婷.区域品牌的本质属性探析[J].农村经济,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