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琵琶行赏析范文

琵琶行赏析精选(九篇)

琵琶行赏析

第1篇:琵琶行赏析范文

[关键词]接受美学 艺术“空白” 古代文学 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3-0053-03

20世纪60年代末在西方兴起的“接受美学”理论,从接受者(读者)的感受出发,开辟了不同于传统文学理论的领域,给文学研究注入了活力。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活动是一个动态性的过程,它是由作者——文本——读者共同构成的系统性运动,作品的价值必须依赖读者的鉴赏才能具有意义。接受美学中的重要概念“期待视野”,是指接受者在文本诞生之前业已在脑海中形成的,对作品提出的渴望和要求。在文学活动中,作品一经完成,文本作者即可退出,文本存在意义则依赖于接受者的阅读、分析、理解与审美。以接受美学理论为依据,探讨其对古代文学课堂教学的启示,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接受和感悟,从多维角度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一、接受美学的艺术“空白”与中国古代的“含蓄”文论

接受美学认为,文本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与读者的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里的语义单位间的空缺与意义表达的隐含性,以及文本宗旨的许多模糊、不明确和不确定性共同构成了作品的“空白”艺术。读者对文本的阅读和欣赏活动,是根据自身的体验以及经历来填充、弥补和解释文本中的“空白”的过程。文本空白的存在,使作品更加富有张力,蕴意无穷。因为语言和文字的局限性,在传递艺术信息的过程中,总不可避免地出现信息的削弱,不能将最初的信息很好地传递给读者。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此外,语言和文字是信息的代表符号,对读者和接受者而言,具有一定的陌生性和模糊性。读者在接收这些语言或文字符号时,需要结合自有的学识、阅历、观念等背景进行解读。这种阅读过程的结果就是,作者的最初命意与读者的接受理解不能完全划上等号。

综观古今文学长廊,伟大的作品往往具有空白魅力,吸纳读者参与再创作,从而提高文本的可读性和欣赏性。通过创作——阅读——审美——再创作这一过程,接受者最终和作者实现艺术审美上的共鸣,作品便实现了其存在并长久流传的价值和意义。

接受美学中的“空白”概念,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含蓄”异曲同工。中国的“含蓄”文论可追溯到《周礼》的委婉性与《周易》的尚象性,古人对此多有论述。唐代司空图称赏含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宋人严羽则曰“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言有尽而意无穷”;清代李渔也说:“大约即不如离,近不如远,和盘托出,不若使人想象于无穷耳。”这些“含蓄”的论述与接受美学的“空白”艺术有共通性。所不同者,东方美学理论更倾向于将含蓄美作为主观意识来强调,西方接受美学更倾向于将空白美作为客观存在来阐发。

二、接受美学对古代文学的教学启示和应用策略

接受美学理论对课堂教学具有很好的启示,特别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创新颇有意义。中国古典文学具有情境悠远、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学生在接受的过程中比较难以把握。高校学生艺术接受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对艺术的感悟力和洞察力不尽相同,导致对艺术作品本身的理解存在差异。认识和理解接受美学的空白概念,能帮助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掌控力,从技术的角度提升学生对作品艺术魅力的感悟和吸收。

首先,文本存在空白的客观性,应引导学生注意文本中的空白。接受美学从接受者的角度来分析研究文本,对作品的理解更注重技术手段,强调阅读者的知识、阅历等背景。优秀作品的伟大之处在于,能唤醒读者的再创造,产生共同的艺术感悟,形成共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放手让学生去体验分析作品,变“读者——教授——文本——作者”为“读者——文本——作者”的方式,减少教师的解读和传授环节。在这里,教师并非完全独立于课堂教学,而是作为旁观者和指引者,适当地点拨、启发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主动走进文本世界,与作者沟通,从而领悟艺术魅力。教师的作用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课堂教学的掌控者;学生不再是课堂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学习者。

其次,文本存在空白的多样性,应启发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每个读者的知识背景不尽相同。作品中的某些空白,对部分学生来说是空白,对其他学生来说就不一定是。从读者和学生的立场来看,空白尽管很多,但每个学生心目中的空白位置不尽相同。发现、补充、理解、诠释、反馈文本空白的学习行为,就是学生运用发散性、批判性思维思考问题的行为。教师应很好地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填补艺术作品中的空白,从而发掘作品的艺术深度,扩充作品的艺术魅力。从某种程度上讲,一部伟大的作品能够唤醒各类、各层次群体的艺术共鸣,虽然他们理解的深浅不同、雅俗不同,正如西方谚语所云“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中国鲁迅认为《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三、接受美学的教学案例:《琵琶行》的空白艺术

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一部千古传诵的优秀经典,古今对《琵琶行》进行注释、解读的论著卷帙浩繁。传统的解读多为知人论世,以意逆志,从白居易的身世、经历着手,以《琵琶行》的文本研究为中心,对其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提出许多精辟的见解。

随着西方文艺理论的引入,我们不妨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研究视角论析这部作品。根据西方现代阐释学、接受美学的“空白”、“不确定性”等理论,我们对《琵琶行》进行研读分析,就会发现该诗的语言虽然明白晓畅、精纯确当,但亦面临言辞在表达意旨时的局限,诗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艺术性“空白”,亟待读者填充补缺,将自身感情融入作品中。

(一)视觉上的艺术“空白”

《琵琶行》中视觉上的“空白”首先表现在环境的渲染,即秋天的枫叶荻花和江月的精彩描写。开篇明意,以“枫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揭示送别时令。枫叶、荻花、江水、明月,寥寥数笔,凄凉之景凸现纸面,给人空旷、寂寥、怅惘的感觉,恰如其分地烘托出主客双方的失意、伤别,视觉上的感受直击读者的内心世界,给人无限的想象。在“裂帛”般的音响之后,美妙的琵琶声戛然而止,“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即一切都归于静寂,唯有秋月映照江心。而此刹那间宁静所构成的音响空白,给读者留下了涵咏回味的广阔空间,创造了苍茫无限、悲怆空灵的艺术境界。

视觉上的“空白”其次表现在人物刻画方面。对于琵琶女,并没有工笔重彩的正面外貌描写和心理刻画,主要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来展示其性格、心理。如“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十分贴切地表现了弹奏者的情态,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当调琴后,她“低眉信手续续弹”,表明了她矛盾复杂的内心,激发读者的想象,也启发读者同诗人一起思考琵琶女的身世。一曲奏毕,琵琶女自诉身世,她是曾经红极一时的京城名伎,“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但当她年老色衰和遭遇嫉妒被命运无情抛弃,落得“门前冷落车马稀”的景况时,反差之大不能不让人思索这一巨变的原因,寄予深切同情。在《琵琶行》中,白居易直接书写自己遭受贬谪,序云“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诗曰“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对于无辜被贬的历史背景进行艺术处理,隐而不言,在文本设计的有关部分留置下艺术性“空白”,启发读者联想。谪居生活则描述如下:“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地势荒僻,环境恶劣,举目伤怀。景情相互映衬,从视觉上让读者看到了作者与歌女的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的落魄、不得志。状况和境遇不同,心境却极为接近,在视觉上奠定了整个文本的“空白”效果,充分展现了艺术性“空白”,为读者参与再创造提供了机会。

(二)听觉上的艺术“空白”

《琵琶行》听觉上的艺术“空白”主要体现在诗人对琵琶音乐的描绘和解读。“忽闻水上琵琶声”,体现了诗人的求音若渴及听琴之后的惊喜,同时也反衬了在“呕哑嘲哳难为听”的日子里,内心的苦闷和压抑。琵琶女“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以音写心,即刻感化了宾主,知音相对,其中隐含了多少无法倾诉的辛酸情感,给读者以广阔的思考空间和参与感情波动的余地。

接下来,琵琶女用情感和技艺演绎音乐,诗人用想象和心灵诠释音乐。音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艺术,而诗人却以其深厚的功底把它成功地转化为文学语言。方世举评论白居易的《琵琶行》可以“移人”,实为高妙。

白居易对琵琶女弹奏的乐曲,进行出神入化的描写,主要通过听觉感及的音乐来完成。“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忽而沉浊密集,撼人心魄,忽而轻柔如丝,缠绵悱恻。“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悦耳,圆润动听,在听觉上取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之后有“间关莺语花底滑”的婉转与盎然,“幽咽泉流冰下难”的低沉与缓慢,“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的乐声骤起,高亢激越,把音乐向顶峰推进。然而正在此时,音乐突然“四弦一声如裂帛”,戛然而止,是高潮也是结束。读者在欣赏诗人的精彩描绘的同时,也会于强烈的反差中投入感情,从诗人身上和琵琶女的弹奏中理解和体味乐曲中的纷繁意象。伴随着自己的人生体验,《琵琶行》从听觉的视角,采用多种细腻的表现手法,结合巧妙的艺术性“空白”的设计,对琵琶音乐之美予以展现,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三)心理感受上的艺术“空白”

诗人饯别客人,苦于没有音乐相伴,在心理上的感受是“醉不成欢惨将别”,心情郁郁。在欣赏琵琶音乐时,琵琶女融汇感情于乐曲之中,用高超的技艺抒发人生的体验,促使诗人联想到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所遭受的打击。此时,诗人认为琵琶女所奏音乐“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琴声人化,琴表心,心写音,二者实现了共鸣。

待到音乐行至凝绝不前时,心中的压抑与苦闷真正到了无处发泄的境地,故而有“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结论。这是心理感受的一个高峰。诗人并未明写心情抑郁的程度,但从这些带有感彩的语句,足以寻绎诗人的心理感受,给读者以无限的思索余地,留下了在心理感受上的“空白”。

此外,从两人的生活与感受来看,一个是在不得宠中“去来江口守空船”,苦闷时“梦啼妆泪红阑干”,一个是在不得志中“谪居卧病浔阳城”,抑郁时“往往取酒还独倾”,不同的境遇和表现,却有相同的凄凉孤寂、幽怨愁苦。诗中感叹“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诗人和琵琶女在情感上取得高度共鸣。有了这个心理情感上的共通基础,琵琶女“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再弹一曲,裹挟着满腔情感发挥乐曲,达到了“移人”的艺术效果:“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感受最深的是泪湿青衫的诗人。

四、接受美学与教学设计

纵观《琵琶行》全篇,可谓深深触及读者的感情,多处留有艺术“空白”,使后人能在“空白”中徜徉,使其渲染的环境、刻画的人物、描绘的音乐,能在后世读者心中复活,使文本的意义更加丰富深刻。因此,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琵琶行》能够经久不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文本中设置艺术“空白”,吸引读者参与作品思想感情的传递和再创造。根据上文分析,我们可以重新设计《琵琶行》的课堂教学,综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采取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潜在的主动阅读兴趣和欣赏能力。

首先,还原历史场景,激发学生想象。《琵琶行》是记述琵琶女故事而表达作者感情的诗篇,琵琶是作品得以展开的一个重要意象。因此,有必要让学生认识、了解琵琶这种乐器,欣赏琵琶演奏的音乐。通过在课堂上播放琵琶的乐曲、视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跨越历史云烟,回到历史场景中,品味琵琶乐曲的独特魅力,在一拨一弦中聆听古韵。古韵与今韵有很大不同,学生在古韵中,能体会到古代社会那种慢节奏,静谧、神秘、缓慢、忧伤,从而拉近与作品的距离。这种氛围是不同于当下的,学生在陌生而神秘的音乐氛围中,能产生不同于寻常的艺术感悟力,丰富想象。

其次,调动视觉感受,冲击学生心灵。有研究表明,超过80%的信息是通过视觉完成的,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图片、场景的使用。用多媒体展现历史资料,让学生了解历史状况,对琵琶女的故事有初步了解。用相关资料图片,让学生了解白居易、琵琶女的大致服饰,了解故事发生的具体场景。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诗中角色,还原历史场景,让学生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感受。通过这些图片、视频,给学生以心灵上的冲击。

再者,引导学生填充文本,主动感受作品魅力。根据接受美学的理论,通过接受者的再创作和不同因素和因子的加入,文本的艺术魅力完全可以扩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动引导学生阅读发现文本中的空白,努力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够不断加深学生对作品的艺术理解。虽然人的感官功能千百年来并没有发生巨大的变化,但每一代人所处的历史环境却是迥异的。因此,让学生主动去填充作品中的空白,无疑能提高作品的艺术魅力外延。这是教学所应追求的理想目标。

传统的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以教师封闭的“满堂灌”式的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缺乏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因此,通过运用西方的一些文艺理论,选择新的切入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科学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从接受美学理论出发,变“教师主动教授”为“学生主动接受”的教学思路,能有效调动当代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学生对作品艺术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从多维角度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进而更好地激发学生运用多维性、复杂性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 参 考 文 献 ]

[1] 朱立元.接受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2] 马以鑫.接受美学新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

[3] 陈传才,周文柏.文学理论新编(修订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第2篇:琵琶行赏析范文

1、加强理论学习。科学技术的发展,音像制品的空前传播,使学生在走进音乐教室之前,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审美趣味和思想,其掌握的音乐手段之多,资源之丰富,决不在老师之下,老师所处的那种“垄断音乐资源”的地位发生了根本的逆转。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只有更加努力地学习,向书本学习,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思想,用新的观念武装自己的头脑;向专家和同行学习,对照、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向孩子学习,转变角色,共同发展。

2、提升文化修养。传统的音乐教师十分注重音乐基本功的训练,认为只要唱得优美,弹得流畅,就可以上讲台当音乐教师了,他们用“学院派”的教学模式给自己的学生上音乐课,单调呆板地练习使很多学生失去了学习音乐的兴趣,不爱上音乐课。我认为要上好一堂比较满意的音乐课,音乐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音乐基本功为学生范奏范唱,更要注重自己的音乐美学修养、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历史文化的通观知识的提高。我曾给五年级的孩子上过一堂音乐欣赏课《走近贝多芬》,如何让小学生在一堂课中初步了解贝多芬的音乐和生平,理解其作品中所蕴涵的哲思,并有兴趣在课外继续关注、研究贝多芬呢?课前,我阅读了世界各国文学家撰写的各种版本的《贝多芬传》,从哲学的高度重新关注贝多芬苦难而辉煌的一生,将小语课本上的《月光曲的传说》和空灵纯美的钢琴奏鸣曲《月光曲》融合在一起作为新课的导入,最后请学生用200多年前贝多芬的音乐作背景,设计主题队活动:孩子们怀着对“乐圣”的景仰,对和平的企盼,唱着圣洁的《欢乐颂》,感情也随之升华。

3、多涉猎其他学科知识。音乐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知识面很广的学科,它包含了深厚的文学、美学、历史、地理、物理、生物等知识,音乐教师应发扬“拿来主义”的精神,多读些“闲书”、“杂书”,丰富自己的知识储藏,这样“才有能力去开发学科中的美育内涵”,讲的课才会吸引人,学生才会听得津津有味。例如,在教《初会琵琶》这一课时,我让学生欣赏琵琶古曲和现代味十足的琵琶协奏曲,听琵琶的故事,读有关琵琶的古诗,如王翰《凉洲词》、白居易的《琵琶行》,看敦煌壁画中的“反弹琵琶”和唐朝《韩熙载夜宴图》中演奏琵琶的画面,用竖笛模仿“箫”和琵琶进行合奏,分组制作琵琶小书签,请学生为本课设计课题等。在这堂课中,学生通过看、听、想、唱、画等活动和多通道地刺激,不仅欣赏了琵琶曲,而且接触了和琵琶有关的知识,领略了琵琶文化,从而更加喜欢琵琶,更加喜欢中国的民族音乐和民族乐器。

第3篇:琵琶行赏析范文

关键词:琵琶音乐;体会

中图分类号:J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4-0118-01

琵琶,这个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乐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父母让我从小便接受了这种庄重、典雅的音乐教育。学习琵琶已有十余载,学习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已成为了自己拥有的宝贵财富。同时,对于如何更好的认识琵琶,培养对琵琶音乐的审美认识,如何启发个人对音乐的感知等,有了很多感触,并很乐于与大家分享。

从六岁起开始学习琵琶,记得儿时只有看老师弹琴时才觉得琵琶声音会如此动听,而在自己练习时,“嘣、嘣、嘣”音色干瘪,毫无润色,纯粹当做一种任务。每次练琴,音阶练习、轮指练习、新学的曲目都要以数量的练习来衡量。刚开始左手压弦疼的常常不再情愿去弹第二次,可在父母的督促下还是坚持了下来。现在都忘记了那种痛感,觉得对于这么多年的艰辛学琴路程,那些痛真的不足挂齿。由此可见琵琶的学习,固然是一种技术活。尤其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强制性的练习,技术能力的不断巩固,对日后学习都会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虽然单纯的基础训练非常重要,但有一点绝不能轻视的便是在学习同时,注重对于音乐感性认识的培养。在基本功练习的基础上,要把审美思想贯穿于弹琴者思想意识中,仔细用心感受音乐内在美,进而弹出的音色及乐曲流畅性一定会愈加凸显音乐所释放出的美的力量。

多年的学习,弹阅过不少曲目。随着生活阅历的丰富,有些曲目越弹越有自己的想法,越弹越自然,越可以把现实美与艺术美融洽的结合,越能理解作曲家的创作初衷。举一例,《天鹅》这首琵琶曲的学习让我尤为感触深刻,当初学习该曲首先是被乐曲旋律的优美、流畅所吸引,当自己上手接触后,慢慢品出了刘德海大师创作此乐曲背后的心境。曲目副标题“献给正直者”是一个让我对此曲膜拜的缘由之一,生性耿直的自己总是能在演奏中找到共鸣。能把刘德海先生一生为琵琶音乐的付出,一生走过的坎坷道路在曲中渐渐读懂。随着生活经历的丰富,演奏时真我的流露会越来越多,不仅看到的是作者创作的心境,更能融入自己的生活,弹到自己心里去,达到真正“人”与“琴”的合一。其实,每一首乐曲都似一个故事,如同文学作品一般,个个都有自己的中心思想,写作目的,都在等待人们慢慢读懂他们。所有音乐美的创造,归根结底离不开现实生活的源泉。而后通过音乐家按照美的旋律,再进行创造性劳动的产物。早在我国两千多年前,《乐记》就提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的看法。能领悟到音乐的美,首先是要有个人“真情”的流露。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体会音乐,一定会找到自我内心欲寻求的共鸣。

音乐的确离不开现实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积累与思索提炼,但是对于初学的琴童们,他们并没有很丰富的生活体验,但对于音乐美的教育引导绝不能放松。有专家曾研究得出:节奏感,可能与生俱来,他开始于胎儿在子宫时就产生的节律性心跳。比如,孕妇歌手常常会谈及胎儿活动的变化——在他们唱歌时,宝宝好像安静了下来;作为钢琴师和其他乐器演奏的孕妇也经常会注意到,当她们在演奏音乐或作短暂停顿时,胎儿会比平常活跃得多。①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激发他们与生俱来的一些音乐细胞,我认为是一个最重要的工程。根据自己从小学琴的经验以及近几年锻炼教学的实践经验,得到了许多所谓“教学相长”后的成果。性格不同的学琴者,若要达到对琵琶演奏方向统一的效果,必须要做的就是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个性,采取不同的引导措施,调动学琴的积极性,这样才有可能让他们认识琵琶音乐,慢慢用心去感悟学习的过程,再随着生活阅历的丰富,自会达到学习的初衷。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②我们就是在和一块“木头”对话,还把自己的心事通过这块“木头”诉说给了倾听的人们。这块“木头”是有灵性的,她与主人心有灵犀。到明年,我的学琴路程就20岁了,坎坎坷坷的学琴路,让我学会了好多,不仅仅学会的是弹琴的技术,还有对音乐的欣赏与热爱,对人生的理解与感悟!借此文机会,感谢所有教授我琵琶的老师,是你们带我走进了这般典雅的世界;感谢琵琶带给了我不平凡的音乐体验,让我尝过了酸甜苦辣;感谢琵琶教我做人,做一个知书达理、性情柔和的女子。马上面临毕业,不管以后的路途能否与琵琶有交集,但我都会把我心爱的琵琶作为终身的伴侣。拿起她,脑海中会浮现从小到大学琴的一点一滴;拿起她,我便会对我未来的人生有更多的信心和力量!至此,我想说:“音乐的美,就是如此神圣,如此诱人。能学会欣赏并懂她的人,便是最幸福的人!”

注释:

第4篇:琵琶行赏析范文

关键词:琵琶 形制 演奏方法

在南北朝时期,琵琶由古代波斯的传入我国,指的是波斯的“乌德”是当时所有弹拨乐器统称。此后,通过伊斯兰教势力的扩展,琵琶广泛流传,产生较大影响,推动我国音乐的发展,完善我国琵琶乐器的形成,赋予民族特色。在我国流传过程中,乌德的弹奏姿势逐渐由横弹变为斜弹、竖弹,最终成为现在的琵琶。琵琶的形态、演奏方式、技巧之精湛均在中外乐器中独树一帜。同时,琵琶的形成与该乐器的沿革、我国明显审美观念、习性、演奏方法等具有一定联系。

一、我国古代琵琶的形制

对于琵琶名称、形制而言,我国历史上将其分为多种,但总体而言指的是两种基本的演奏动作,如在《释名・释乐器》中,东汉刘熙提出“推手前曰枇,引手却曰杷”,故又称为“枇杷”。在形制方面,琵琶可分为曲项琵琶、直项琵琶两种,类型为三弦、四弦、五弦、阮咸。其中,曲项琵琶呈梨形,共鸣箱与颈相连,在琴柄、鸣箱之间的存在明显可辨、较长的过渡性曲线,琴身下宽上窄;而直项琵琶共鸣箱呈圆形。同时,直项琵琶流传于秦汉年间,为我国本土乐器,将鼓的摇柄朝上,琴柄即为摇柄,装上弦后便成为弹拨乐器,因此,又成为“秦汉子”、“秦琵琶”。而在晋朝前后,曲项琵琶随天竺乐从西域传入我国,如《隋书・乐志》记载“曲项琵琶,箜篌之徒”,斜抱,共四根琴弦,用拨子弹奏。

在三弦、四弦、五弦、阮咸类型方面,三弦琵琶是在两面蒙革的鼓头中插入一长柄,鼓头小、圆,直柄,上有三根细弦,竖抱在怀中。该类型琵琶多在秦代出现,到了汉代便逐渐淡化,是我国自己最早发明一种琵琶。而四弦琵琶形制或为直项、曲项,或为长柄、短柄,且以曲项四弦琵琶最为流行,故到了宋代以后,曲项四弦琵琶统称为琵琶,并不断发展成为今天的琵琶。同时,在南北朝至唐朝,该类琵琶曲项、细柄、共鸣箱体阔面宽;宋朝,为易于携带演奏,整体略小。五弦琵琶的在汉末由西域传入,在隋唐流行,形制为梨形音箱、或短柄或长柄,多为直项,也存在少数曲项,包括小梨形和大梨形五弦琵琶。其中,小梨形琴体娇小,琴头呈梯形近方形形式,而大梨形共鸣箱阔面宽圆,琴身整体较大。此外,阮咸琵琶产生于西汉早中期,其形制为圆形音箱、长柄直项、四弦十二柱,因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善弹此乐器,因而成为“阮咸”,后逐渐改进、发展成为“阮”类乐器。

二、我国古代琵琶的演奏方法

(一)抱持姿势

在我国古代琵琶演奏中,演奏者琵琶抱持姿势极为重要,直接关联着演奏者的演奏动作、手势、技法,并受琵琶形制类别影响,影响琵琶演奏音乐特点。在具体琵琶演奏中,抱持姿势分为横抱、斜抱、竖抱两种方式,具体如何选择主要由持器者身体部位与琴体共鸣箱关系、持器者与琴头、琴身整体关系决定,需要全面考虑乐器共鸣箱体的放置位置。例如,在唐制大梨形四弦曲项琵琶演奏中,受琵琶形制结构影响,共鸣箱体被抱于演奏者腹、胸、腿之间,乐器重量集中于人物双腿,琴头朝向和整体琴身倾斜度适中,演奏者一手手臂从琴体共鸣箱上端,从上而下弹拨琴弦。同时,对于不同类型琵琶,随着形制变化,抱持姿态也发生改变。如三弦琵琶最初是横抱于胸前,而到了明清时期,抱持姿态则为左上方斜抱。此外,四弦、五弦琵琶逐渐由横抱转为斜抱,并改变弹奏手法,如在《齐天乐》中,曹原记载“犹记琵琶斜抱” 。而在宋代以后,曲项四弦琵琶成为主体,琵琶逐渐发展为竖向抱琴、手指弹奏。到了明代,经过三弦、四弦、五弦、阮咸琵琶的交流、融合,琵琶乐器最终成为竖向抱琴,我国琵琶音乐发展基础成熟。

(二)弹奏手法

随着我国古代琵琶形制、抱持方式变化,琵琶演奏方法逐渐发展,弹奏手法,拨子的样式、指弹方式发生了改变。琵琶最初由西域传入我国时,弹奏利用拨子进行,而到了唐朝贞观年间,手弹法才开始出现。其中,拨子样式有方形、三角形等,如在小梨形五弦琵琶时,起初用三角形拨子,在演奏中,演奏者用大拇指、食指捏住拨片,其余手指握拳状,捏弹拨片使琴弦发声。而唐代曲项琵琶拨子样式为一段渐窄、一段宽面样式。同时,在指弹拨弦方面,最初指弹琵琶音量较少,音量改进成为琵琶演奏发展的方向。此外,对于不同的琵琶抱持方式,弹奏手法不同,例如,在梨形琴体类琵琶横抱弹奏中,主要采用手指掌骨呈握拳状,前端食指、大拇指以捏弹姿态的拨琴弦。在具体演奏中,演奏者的横持琵琶,右手手指掌骨呈握拳状,指尖来回摩擦琴弦,且运动支点是手臂。在斜抱弹奏中,有了正弹、拨弹两种方式,且随着竖抱方式的流行,琵琶弹奏多为竖式正弹法,弹奏技巧发生改变,如出现轮指的运用。同时,轮指又分为上出轮、下出轮两种方式,如王露指出“轮指以食、中、名、禁次第弹出……大指挑上。”此外,竖式姿势灵活利用“扫”技巧,右手弹奏手型为为圈式手型,手指弹弹奏力支持点为大关节,音色饱满、圆润。如《将军令》、《春江花月夜》均利用轮指、“扫”技巧。

三、结语

我国古代不同类型琵琶,其形制有所不同,并相互联系。随着不同音乐、乐器的传入、发展,古代琵琶形制也不断完善,演奏方式更加多样、灵活,演奏作品更加丰富,推动音乐发展,形成今天的琵琶演奏形式。

参考文献:

[1]郑聪.中国古代琵琶的形制与演奏方法[J].飞天,2012,(02).

第5篇:琵琶行赏析范文

一、传统琵琶教学介绍

(一)传统琵琶教学模式。传统的琵琶教学模式与其他乐器教学模式类似,都强调面对面的口耳相传、言传身教,具体来说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的特征:其一,琵琶教学讲求教师的言传身教,这是琵琶教学最为常见的教学方式,通过老师讲解学生听、老师示范学生模仿的形式使学生学习到演奏琵琶时的动作技巧;其二,琵琶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描述,这主要是指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理解乐曲的内涵,而通过文字性的描述可以使学生意会其中的奥秘与深意,从而使演奏更富深情;其三,琵琶教学需要教师的亲身示范,这样才能避免单独书面教授的片面性,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琵琶学习中的各种动作技巧。

(二)传统琵琶教学存在的问题。首先,教师在教授琵琶演奏技巧时缺乏热情,只是机械的重复演奏动作,教学效率大打折扣;其次,琵琶演奏时指法丰富、技巧复杂,很难在短时间内传授学生使之掌握,且课程间隔时间长,影响学生的学习;再次,学生掌握技巧大都集中于课下,缺乏教师的亲临指导且只能凭借记忆联系,这样容易遗漏技巧;最后,师生之间的交流性差,很多技巧师生之间的反复交流,而有些学生往往羞于开口,因此使得琵琶学习达不到良好的效果。

二、琵琶教学改革中实施多媒体教学的必要性

第一,多媒体辅助琵琶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多媒体技术是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的邮寄结合,能够将琵琶演奏得更为形象生动,给学生带来前所未有的感官刺激,能够延长学生的注意力,更高效的完成琵琶演奏的学习。第二,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进步,多媒体技术越来越不受时空的界限,能够满足学生课后学习、间断学习、章节学习、课后练习等的需要,可以及时反馈学习情况并自我把控学习进度。第三,多媒体技术具有辅助和补救教学的作用。多媒体的辅助作用,主要体现为多媒体可以利用庞大的网络资源为课堂教学提供各种形象的例子,能够为个别难以掌握的技术提供形象化的讲解;多媒体技术的补救作用主要在于,它可以在课后对个别学习进度慢的学生进行辅导。第四,多媒体技术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多媒体技术是功能强大的技术,同时其中新奇的画面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并加深记忆,很多技巧配合上声音和图像就变得易于理解,因此,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琵琶教学改革中实施多媒体教学的构想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改变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模式。传统的琵琶教学多为“一对一”的模式,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要做大量的重复工作。想要避免以上问题,使学生在真正讲课前对所讲内容形成一定的表象,就需要结合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前导入。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一些概念、示范曲目等内容做成课件向不同的学生传播,同时利用好暂停、播放的工具可以穿插讲解其中的重点难点,加深学生的理解并有效地控制好课堂进程。另外,在课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制作学习课件、学习光盘,使学生能够在无教师的情况下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巩固和复习,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通过网络技术,教师可以在课后与学生进行网络通话,能够有效了解学生的反馈情况,以便更好的开展教学。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加强学生的监督管理。传统的琵琶教学很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监督管理,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就能够很好的掌握不同学生的学习和理解情况,有针对性的展开下一步教学。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将课上学习过的内容以及课后需要完成的曲目做成课件,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视频作业,教师浏览视频作业并及时纠错、点评,再将意见反馈给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把握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学生也能够引起足够重视,加强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师可以设计多媒体网页展示学习资料。如今网络技术十分发达,教师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好网络这一资源,在网站上添加好各种多媒体素材,例如本学期学习资料、教学内容、课外曲目欣赏、自我评析等等,建立一个强大的网上琵琶学习库。另外,教师可以自己录制视频,将演奏技巧等学习知识上传网上,让学生随时学习。

第6篇:琵琶行赏析范文

中图分类号:J6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2)01-0000-01

摘 要:本文针对琵琶教学的实际情况,如何在浩如烟海的琵琶作品教学中对当代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在挖掘琵琶作品中蕴含的民族文化精华的同时赋予其现代性的阐释,进而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已成为当前面临的重大教改课题。

关键词:琵琶教学多媒体运用思考

琵琶是中国民族乐器中最具表现力的弹拨乐器之一,但由于琵琶技巧繁多、人门难,让很多喜欢这件乐器的人望而却步,加之没有统一的教材和衡量标准,使得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随意性,这对琵琶教学的发展是不利的。如何在浩如烟海的琵琶作品教学中对当代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琵琶的积极性,使教学方法丰富多彩,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认识。

一、琵琶教学运用多媒体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效果丰富多彩,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琵琶是中国民族乐器中最具表现力的弹拨乐器之一,其指法丰富、个性鲜明、音色富于变化、音乐极具张力,但由于琵琶技巧繁多、人门难,让很多喜欢这件乐器的人望而却步。为激发学生学习琵琶的积极性,我在教学中科学的、适时、适度的采用了多媒体课件教学,使琵琶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多媒体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显得生动而多彩。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及大容量的知识贮备是多媒体课件的基本特点,并由原来的琵琶教学的纸本讲义变成多媒体课件。特别是琵琶欣赏课,实为集文学艺术为一体,目的在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琵琶艺术修养和传统文化品味的课程。因它有口头及手授不易理解的特点,需教师用一定时间帮助学生扫除理解障碍,这一过程是大多是口授加手授完成的,费时费功。一旦将多媒体课件用于辅助琵琶的教学工作,首先会大幅度增加课堂信息容量,其次节省大量板书所耗时间。特别是在介绍琵琶名曲作品背景知识方面,多媒体课件有着得天独厚的多样功能。

那些难用语言和演示解决的难题,在事先准备好的多媒体课件里均可得到生动直观的演示。例如《十面埋伏》是一首大型的武曲套曲,以其独特的音乐表现力闻名于世。乐曲内容壮丽辉煌,风格雄伟奇特,在古典音乐中是罕见的。这首乐曲是根据公元前202年楚汉在垓下进行决战时,汉军设下十面埋伏的阵法,从而彻底击败楚军,迫使项羽自刎乌江这一历史事实加以集中概括谱写而成的。《十面埋伏》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绘声绘色地将刀光剑影的古战场刻画得栩栩如生。乐曲歌颂了楚汉战争中得胜之师刘邦汉军的威武雄姿,是一幅生动感人的古战场音画。

我在讲授时适时的运用了多媒体课件,琵琶名曲《十面埋伏》的画面使学生轻松、准确理解分析了音乐作品,领悟了其内涵,依次出现项羽、刘邦、张良、范曾等人物图像,同时显示几次作战路线的地理图,最终营造出项羽兵困垓下,突围无望时与虞姬对舞悲歌的画面:“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在霸王别姬的画面中,学生能深深地感受到英雄末路时,项羽内心的悲壮和生死相依的感情。由此,项羽这位盖世英雄的形象,便栩栩如生起来。学生对琵琶的气势磅礴;琵琶的悠扬动听;琵琶的波澜起伏;琵琶的激荡人心;琵琶的诉说衷肠和琵琶的感人肺腑深深地吸引了!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琵琶的积极性,真可谓事半功倍。

教学实践证实,当多媒体课件有声有色的演示激荡着学生的视听神经时,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多媒体课件发挥了声音、图像、动画、影像等方面的优势,将琵琶知识与艺术鉴赏交相辉映,创造出图文、声乐并茂的艺术氛围,再加上教师画龙点睛式的点拨和升华,更能凸显琵琶课所特有的潜在的艺术审美特性,这不仅使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大为提高,也使学生产生高度的学习热情,课堂气氛热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想象力,对提高教学效率无疑是显著的。

课堂实践证明,多媒体课件虽然都是在原教案、教学思路基础上对琵琶作品不同角度的个性化诠释,但对琵琶作品本身的这种情景创设与再加工,却真实地透露出教师对琵琶作品的独特理解,凸显着教师对作品的研究成果,有助于督促教师提高教学视野。

(二)琵琶教学课件应用所受条件限制颇多

作为辅教学工具的多媒体课件运用,虽相对传统教学方式有其特定的优势,但教师成了课堂上课件放映员,完全没有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讲台上以独具人格魅力的语言、手势、神态、情感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一幕。整节课学生只看银幕,老师则只忙操作。如此缺少老师生动言语和面对面演示的诱导、形象神态的感染下的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琵琶作品因内涵丰富,对它的阐释与理解,自然是多方面的、多角度并且永无止境的。课件本身只能是教师本人对作品个性化理解的方式之一,并非绝对正确、无可非议的唯一。优秀的课件往往能营造出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氛围,烘托出良好的学习气氛,这是传统课堂教学无法做到的。但优秀课件的制作必将占用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况且由于教学任务的繁重和制作技术的缺乏,许多教师根本不能亲自制作。倘若找计算机专职人员代为制作,非但阻碍了教学思想的灵活映射,更无法充分展现教师对作品的理解与发挥,也就丧失了课件的功能优势。同时,过于依赖事先设计好的教学程式,则又会限制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倘若再有放映操作时的失误等意外事情,其效果就更不容乐观。课件制作水平的无能保证,而强烈的视听效果却会给学生留下极深的感性认识,这非但起不到辅助教学的功能,还会限制学生想象力,甚至导致对作品的错误理解。

二、多媒体课件在琵琶教学中合理运用的建议

(一)更新观念,走出误区

在承认多媒体用于音乐教学有其优越性,我们需要争取利用、会用、多用的同时,也需要对它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既要解决一些观念上的问题,纠正一些观念上的误区。例如:只有用多媒体课件的课才是好课。这里就涉及到活动组织者和教学设计者两方面的问题。就组织者而言,不能以有无多媒体作为评价课的优劣的依据。

对教学设计者而言,不要把是否用多媒体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来关注。我们的一些教师在教学设计之初,不是先对教材进行思考,而是先找课件,如果找到现成的,那就会根据课件来进行构思,如果没有现成的,那就会花很大的精力去制作课件,而实际用于认真研读教材、构思教学思路上的力气却花得很少,这种教学是有悖于教学原则的,它颠倒了教学中的主次关系,把一堂课的成败全押注在了课件上。

(二)综合考虑,突显科学性

教师要在熟练掌握制作和运用多媒体课件技术的基础上,根据学科特点、学生特征和使用软件类型来设计。课件的设计首先要求教师改变教学观念,既要考虑教学目标又要考虑多媒体效果,突出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重点、难点。除了考虑课件平面和动静的相互映照、音乐的搭配等技术性问题之外,还要注意突出课件与学生的交互作用,以达到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把琵琶课应掌握的知识表达得更准确、精炼、生动、直观,把课堂教学设计得更集中典型、精粹,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从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三)讲授与演示,合理搭配

任何形式的教学改革都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所有的教学工具都不能取代教师的讲授。而传统的琵琶课堂讲授是教师个性化授课风格的展示过程,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心灵互动。教师的人格魅力、学术修养,甚至别具一格的性格特征都会对学生产生无可替代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求琵琶课教师在传统的讲授基础上来使用多媒体课件,即以教师智力资源优势引导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得到科学、有效、针对性地发挥,以保证教学的正确信息和教学质量,使课件成为反映教师理念和思想的手段。切忌只追求画面的视觉美感而脱离了作品内容,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希望能通过课件的制作和使用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拓宽学术视野、增大知识信息传达、优化教学效果、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并能创造性地以掌握和运用优秀的琵琶作品,让学生从中得到真、善、美的熏陶,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才是琵琶教学课件追求的教学效果和目的。

第7篇:琵琶行赏析范文

关键词:钢琴曲《夕阳箫鼓》美术 意境

音乐创作风格历来与美术、诗歌、舞蹈等姐妹艺术紧密相连。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受印象主义画派的影响而创作了具有印象主义风格的音乐。穆索尔斯基的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是根据画家哈特曼的个人画展创作的,且还沿用原画的标题。黎英海先生根据琵琶古曲改编的钢琴独奏曲《夕阳箫鼓》,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形象地描绘出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夕阳箫鼓》中所包含的音乐创作手法、乐曲的发展衍变、作品的演奏风格与姐妹艺术美术有着如何的联系呢?本文通过与美术绘画中涉及的意境、线条、色彩、节奏、层次、风格等方面进行联系和分析比较,以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演奏此曲。

“标题”的意境

《夕阳箫鼓》原是首琵琶独奏曲,最早见于公元1736年至1820年间《鞠士林琵琶谱》手抄本,共七段,无标题文字。而在陈子敬琵琶谱手抄本列有“回风”“却月”“临水”“登山”“啸嚷”“晚眺”“归舟”等七段小标题,每个标题都展现出一幅画的意境。后平湖派传人李芳园在《李氏谱》中对此曲作了较大的改动,将曲名改为《浔阳琵琶》,在结构上把原来的七段扩展为十段,并加上了雅致的标题,如“花蕊散回风”“关山临却月”“箫声红树里”“夕阳影里归舟”等。再后来,汪昱庭对李芳园的曲谱又做了较大的改编,曲名改为《浔阳夜曲》,改编后的乐曲接近于民间乐曲的原貌。在1825年前后,上海著名的业余团体“大同乐会”将《浔阳夜曲》改编为民族器乐合奏曲,遂改名为《春江花月夜》,并拟名“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桡鸣远濑”“?G乃归舟”“尾声”十个小标题①。全曲通过十个标题的归纳,展出了一幅工笔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引人入胜。

黎英海先生于1972年根据琵琶古曲改编成了钢琴独奏曲《夕阳箫鼓》,基本上保留了琵琶古曲的结构样式——变奏曲式,共分十段,引子、主题乐段、主题的八次变奏和尾声。虽然钢琴独奏曲《夕阳箫鼓》没有小标题,实际上音乐是围绕分段标题的意境而展开的,具有分段标题的灵魂与神韵。其引子部分的散板前奏中,运用复倚音、琶音、分解和弦模仿琵琶和古筝奏法,“引子音乐一开始,就把人带进乐声悠扬的黄昏景色。”它的主题“是一首委婉动人的船歌”,而各个变奏或“曲折婉转,宛若浪花飞溅的流水,九曲连环,洄流而下”或“既像是月下美人在翩翩起舞,又仿佛阵阵微风吹起的水波涟漪”。而它的尾声,则更被理解为“欢腾一时的箫鼓声、歌声、浆声都慢慢消失在宁静的夜色中”。②乐曲描绘了夕阳西下,远处的小舟在江面上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摇,不知从何处传来箫鼓乐器那优美动人的旋律,渔人们欢快归来,小船过后,夜晚又恢复了宁静。黎英海先生曾经就《夕阳箫鼓》的创作也谈道:“从总的形象上表现祖国的大好河山,美丽如画的风景。”③此曲源自琵琶古曲,但在改编中运用了类似西洋作曲技术形式中的变奏手法。在速度的安排上,遵循中国传统器乐曲典型的结构特点“散——慢——中——快——散”,让人自然而然联想到标题“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桡鸣远濑”“?G乃归舟”的音乐意象,一幅幅中国传统水墨山水画浮现在我们的眼前。

线条的“勾勒”

德国画家克利曾说过,绘画就是“用一根线条去散步”。画家手握画笔以线条的形式表现自然、描绘景物。英国风景画家康斯坦布尔在油画《埃塞克斯的威文霍庄园》中,以地平线、林木、河岸和栅栏的横向线条创造了一种和平与宁静的印象。中国传统音乐也是以线性旋律为主,在旋律的进行过程中,音高的运动方向会呈现直线或曲线的运动状态。高低、浓淡、粗细、曲折的旋律线犹如画面上的线条,时而伸展,时而平缓,时而起伏,表现了音乐的形象和灵魂,让人体会到不同的画面形象。

通过旋律的线性分析,《夕阳箫鼓》给我们展现的也是一幅音响的线条。

第一“幅”江楼钟鼓,用装饰音、琶琶音模拟远远传来的江楼鼓声,表现由慢而快,由弱至强,由强渐弱的旋律。尔后又奏出了似箫般的旋律,用颤音、一连串渐强的旋律线描绘出一幅夕阳西下,余辉未尽,小舟泛江,恬静醉人的景象。

第二“幅”月上东山,这段似波浪般柔和的旋律,旋律的一头一尾同度音贯穿连接,移高四度的主题音调,似画家画面中平缓、富有变化的优美线条。

第三“幅” 风回曲水,曲调引入新的音调,旋律线起伏增大,动力感增强,犹如微风吹拂着江面,水流回旋、繁星闪闪,仿佛又展现出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

色彩的“描绘”

画家康斯坦布尔的《干草车》,用点子很小的色彩笔触来表现树木和草地上闪动的光线。而音乐的“色彩感”带有主观性,钢琴家运用不同的触键方法表现丰富多彩的音色。如印象派作曲家是以光感和色感在人的内心引起的瞬间感觉和印象来表现音乐。④

作曲家赵晓生先生说:“色彩感觉不仅仅在印象主义音乐中体现,它渗透于全部钢琴作品之中,是一切钢琴演奏家不可或缺的基本功。”⑤就乐器而言,钢琴的音色是单一的,但通过不同的演奏法、不同的触键、不同的踏板用法以及音区、音量等方面的对比,完全可以产生不同音色的联想。我们要在传统的钢琴演奏技法的基础上结合音色技法,通过力度与速度的变化,运用音色联想来演奏《夕阳箫鼓》,使其更能体现出中国民族乐曲的色彩。钢琴曲《夕阳箫鼓》力求把西洋乐器的音色、韵律体现“中国味”,如江楼钟鼓中用同音轮指、同音反复来表现,力度由近到远、由远到近模拟琵琶音色描绘江楼鼓声,用装饰音由慢到快,由缓到急模拟笛的音色。在作曲技巧、表现手法、弹奏技能上模仿中国民乐器箫、笛、古琴、琵琶等。

第四“幅”花影层叠,其中速度、节拍、旋律、和声、织体等前后形成不同的色彩对比。曲调开始部分是散板节奏,徐缓的旋律线进行之后,节奏逐渐加快,奏出速度较快的华彩乐句,使得气氛焕然一新,与前面所表现的恬静意境形成鲜明对比,恰似一阵晚风吹拂,水中花影随波摇曳、纷乱层叠。

第五“幅”水深云际,这段音乐运用不同音区、不同音色构成鲜明的色彩对比,使人联想起水天一色的江中晚景。音乐先在浑厚的中低音区回旋,使人联想起江水浊浪推涌、连绵不断。接着一连串带有装饰音的旋律模仿琵琶音奏出飘逸的声音,明亮的色彩好像水鸟在云际飞翔、鸣叫,时而在高空中翱翔,自由自在,富于生气。

节奏的气韵

绘画也讲究节奏的课题,线条和笔触能够赋予画面结构一种特殊的节奏感。因为我们观画的节拍通常是由各部分的线条标出的,如果有繁多的线条和笔触需要通过,速度就会放慢;如果是由简练线条标示的色域,速度就会相对加快。画家可以将这种心理节奏的组织用来提高视觉的兴奋情趣。

音乐与绘画相类似,但表现方式有所不同,必须在时间的运行过程中展开,它属于时间艺术,节奏是音乐中总的时间组织,是音乐的骨骼。无论是音乐的细微结构,整体结构,都不能脱离节奏骨架而存在。甚至在休止符出现时,不是音乐的停止、消失,而更要有韵律气息相连,“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句千古佳句正是道出了音乐气韵的精髓。通过形象思维的联想,将此曲的音符图像转化为音响图像。

如:第六“幅”渔歌唱晚,其旋律中的“笔断意连”之意。右手表现稍快的旋律,接着长音后一大串上下起伏的流动音符,左手在小节最后半拍穿插三十二分音符的三连音,而后是交叉高八度的二三度的双音,似水中的小鱼在戏水,此时右手旋律留出同时值的八分休止符,这空隙使旋律显得风趣而生动,如画面中的留白,要有音断气不断的气韵。

第七“幅”洄澜拍岸,由远到近,由慢到快,由缓到急的节奏变化,似画面镜头。音乐在速度上逐渐加快,如许多舟船竞相归来,一浪推一浪有急有缓,带有节奏的海浪翻涌而来,构成洄澜拍岸的壮丽景观。

立体的层次

音乐类似于绘画,在表层上和深层上都表现为“近景、中景、远景”。⑥此曲音乐的创作手法由静到动、由动到静,由远到近、由近到远,及不同的触键方法、力量的对比等演奏方法和作曲技巧充分体现了音乐的层次感和空间感,展现了一幅幅立体的画面。

第八“幅”桡鸣远濑,其织体旋律与演奏让人体会到不同的音乐形象和音乐的立体层次感。如左手的琵琶音和右手的装饰音形成两个声部、两条旋律线,手指运用不同的触键力度和触键位置构成鲜明的两层音乐线,描绘出船桨有韵律地划动和水面上泛起的水波纹,生动而形象地跃入我们的眼帘。

第九“幅” ?G乃归舟,这段是全曲的高潮段落,情绪达到了顶峰。右手快速的三十二分音符形成拍打礁石的水声背景,左手的横线旋律行进似渔民归来欢快的歌声,这构成了旋律与伴奏的层次感,这就是画家所说的近景与远景。

第十“幅”尾声,主题旋律变化再现段,自由的慢板,恬静而幽雅。沸腾的箫鼓声、桨声、水浪声慢慢消失在宁静的夜色中。一连串五连音和七连音的分解和弦,表现出了一轮明月穿行在薄雾中,江岸撒满银光的幽静立体画面。而后主题浮现,似人们心底深处流露出的对祖国美好江山的赞美之情。

整体的风格

画家勾勒的线条和笔触能够表现物象、表达情感、显示个人风格。优秀钢琴演奏家的演奏方法与优秀画家手中的笔触一样,无论弹奏什么乐曲,描绘什么画面,都体现一种风格和技巧。钢琴曲《夕阳箫鼓》在保持原曲神韵的基础上,取消原曲中的小标题,运用中国传统作曲手法变奏、展衍和循环原则,并采用中国特有的自由变奏——叠句曲式构成一气呵成的整体结构,全曲情绪逐渐变化、扩展,增强了力度和速度的对比,这正像中国写意水墨画一样,追求的不是粗犷的笔触,而是细腻的渲染和润色。

钢琴曲《夕阳箫鼓》是一首用西方的钢琴来演绎中国五声调式的作品,要表现中国音乐的精髓并非易事,我们要熟悉我国传统的文化底韵,必需具备民族的审美心态和审美素质,并把乐曲中音乐元素、表现手法想像为作曲家在模仿中国民族乐器音色。这样,《夕阳箫鼓》中散—慢—快—散的结构形式,中间各段时空节奏变量自然递增,表现出了中国神韵和意境。在演奏与欣赏这首精致的钢琴曲《夕阳箫鼓》时,我们可以通过美术艺术找到相通和借鉴之处,以其特有的旋律线条、音响色彩与音响造型激发起欣赏者的丰富联想,从而产生一定的构图线条、绘画色彩与结构造型。⑦

注释 :

①方岳民.《〈夕阳箫鼓〉从琵琶曲到钢琴曲的文化衍变》.音乐探索,2006年第2期.

②李西安.《钢琴曲〈夕阳箫鼓〉音乐分析》.中国音乐,1982年第1期.

③苏澜深.《探中华之乐,求民族之风——黎英海先生访谈录》.钢琴艺术,1999年第1期.

④⑤⑥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

⑦方岳民.《<夕阳箫鼓>从琵琶曲到钢琴曲的文化衍变》.音乐探索,2006年第2期.

参考文献 :

第8篇:琵琶行赏析范文

一、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对培养学生诗词的鉴赏能力极为不利。如部分教师“以讲代读”,忽视了诗词教学的一般规律,即通过朗读感知教学。从学生的角度而言,虽然高中生具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础,但是在古诗词学习中,学生只是机械性地背诵,很难在读到诗歌意境和画面特征时重现画面。因此,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大部分都停留在记忆的层面,而不能真正读懂古诗词的内容,更谈不上对古诗词的赏析了。

例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的诗篇,几乎每个学生都会背诵,诗句语言通俗易懂,从内容看,都是送别诗。但是有多少学生能在读这两首诗时,通过诗词中展现的画面,品出李诗的豁达、乐观,品出王诗的离愁和洒脱呢?这充分说明仅仅靠背诵、记忆,而不对古诗词进行赏析,无法真正弄懂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品不出诗歌的情趣和意蕴。

二、古诗词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入诗境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深乎义。”在高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根据古诗词所创造的意境,创设情境,营造一种诗情画意的场景,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好地了解诗词要表达的意境,从而加强对古诗词的理解。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学生从形象入手,抓住诗词所表现的客观物象,让学生脑海中形成一幅整体的、动态的画面,从整体上把握古诗词的内容。这样的古诗词教学能把古诗词教“活”,让学生也学“活”,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时,教师可以先介绍该诗的写作背景,强调该诗主要是诗人借琵琶女的遭遇共鸣,表达自己天涯沦落的不幸。在讲解《琵琶行》这首诗后,让学生对琵琶女、诗人进行角色扮演,并根据诗歌的内容,利用多媒体播放《霓裳羽衣曲》和《六幺》,营造情境,将诗中的情景再现于学生面前。在这样的意境之中,学生能更好地感受到琵琶女三次演奏所表达的不同情感,领悟到诗人和琵琶女通过琵琶曲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更好地感悟《琵琶行》的艺术魅力。

再如学习屈原的《离骚》,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影片《屈原》中的几个片段,让学生从视频中了解到这位历经坎坷却依然忠君爱国的诗人,了解诗人在《离骚》中表达的主题,从而更好地了解诗词所表达的内容。

在高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能给学生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能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诗境,更好地把握诗词。

2抓住诗眼,品诗情

古诗词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而“诗眼”可谓是整个诗词的中心,往往一个字、一个词或者一句话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大部分诗词中,诗人会用比喻、双关等表现手法,表达出“诗眼”,这些内容往往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重要的考点。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诗眼”,深入品析,就能更好地把握诗词意象,找准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基调。

例如,在学白的《独坐敬亭山》时,首先我们知道该诗的写作背景是李白离开长安,处于长期的漂泊生活状态,饱受了生活的辛酸,看透了世态炎凉。因此,全诗的感情基调是孤独、寂寞。因此,全诗的“诗眼”为“独”,围绕“独”字,让学生深入品析古诗,找出诗中表现出诗人孤独与寂寞的字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深入品析,找出诗中“尽”“孤”“独”“闲”等字眼,理解诗歌中表达出的孤寂之情。

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抓住全文的“诗眼”来深入品析诗词,就能更好地让学生找准诗词的感情基调,从而把握好诗词所要表达的情感,与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3师生互动,了诗意

在高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要紧随新课改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师生活动的教学模式,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从而更加深刻地把握古诗词的意象。在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宣讲者,也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课堂上学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畅所欲言地发表观点。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了解诗意时,更好地体会到诗歌的魅力所在。

例如,在学习杜甫的《江汉》时,诗中有“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这样一句。笔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此句诗中诗人用了哪几个意象,体现出了怎样的意境?问题提出后,笔者留下了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最后,不少学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学生1:“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学生2:“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寓意,月亮和“我”都是一样的孤独寂寞;“片云”在空中飘荡,就像自己漂泊他乡,身处漫漫长夜中;“落日”比喻自己黄昏晚年,“秋风”则是眼前实景,与上句“落日”喻象相对,虚实结合。两联情景交融,塑造出一种天高地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意境。

例如,在学习孟浩然的《宿建德江》中“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引导学生分析“近”字的表达效果。

学生1:(从字面意思理解)有“主动亲近、接近”之意。

学生2:(通过诗词的意境联想得出)在清澈平静的江水中,有一轮孤月似乎主动亲近诗人,想慰藉和抚平其寂寞的愁心。

学生3:(通过诗词所表达的情感认为)“近”是拟人手法的运用,不仅写出了景物的特征,还表现出诗人孤独、凄凉的心境。

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互动,让学生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学生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去品味诗中所表达的意境,再也不是教师直接的灌输,从而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歌的魅力。

第9篇:琵琶行赏析范文

关键词:高师琵琶教学;多样化;教学方法

中国民族器乐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之一,其传承和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中国民族传统弹拨乐器的琵琶,以其珠落玉盘般的优美音色及其极高的表现力,成为了民族乐器中代表性的乐器之一。琵琶课程也成为了高等师范音乐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课程,其教学终极目标就是为中小学培养优秀的专业琵琶师资。

目前高师琵琶教学尚处于探索阶段,由于高师中的很多专业琵琶教师本身是音乐学院表演专业毕业,所以高师琵琶课程的教学在教学方法和内容上也很容易照搬音乐艺术院校的教学模式,重视演奏技巧,忽视教学技能的培养,从而抹杀高师器乐教学的独特性。高师的独特性在于它培养的是基础音乐教育师资,教学目标是培养能够适应市场和教育改革发展具有良好音乐素质和教学能力的专业人才,也就是说高师毕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中小学音乐教育,他们要担负起传统民族文化在青少年中发展的责任。所以高师琵琶课程必须兼顾这个独特性来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形式的设计。另外,在高师院校中学习琵琶的主要有两类学生:一是以琵琶专业考进学校的;二是无任何琵琶基础的音乐类其它专业的学生。面对这样两类学生,教师通常会对他们进行区别教学,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一二年级对没有基础的学生安排六人一节课,侧重基础训练;对有基础的学生安排两人一节课,侧重技巧。在两年后通过选拔将无基础的学生进行课时的调整,有的四人一节有的两人一节。面对这种不同对象的课时安排,如何更有针对性的提高教学效果,需要高师琵琶课程更加灵活的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笔者将结合多年的高师琵琶教学经验对几种教学方法在高师琵琶教学上的运用进行浅析。

1互助式教学

高师的学生通常分专业学生以及非专业学生。对于非专业的学生来说,琵琶的教学从开始就是启蒙教学。基本功从最初抱琴姿势,到右手的弹挑轮指,再到后面的音阶练习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最难的。由于他们的课程通常为集体课,相对于单独授课,学生的个体差异往往较大,问题也较难全面的在课堂上解决。笔者实践了一种互助式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改善这个问题。这个方法就是在课后给每一个或者两个非专业的学生配一个专业学生做他们的课后陪练。这样既可以让非专业的学生在最初练琴的时候做到有错误可以得到及时的纠正,有问题可以得到及时的解答,又可以让专业学生体验教学的过程。这个教学过程也就是他们教学经验积累的过程,对高师生尤其重要,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以知道如何和学生沟通交流,如何使学生明白他们所要表达的意思,为他们日后的教学积累更多的经验。一周的互助式教学练习以后再回到老师的课堂,基本上不会有学生由于课后的问题而拉集体课教学进程的后腿,这对于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是个积极的反馈。因此,互教学有利于专业学生积累教学经验、有利于非专业学生课堂学习内容更好的掌握、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2互动式教学

“口传心授”是中国传统音乐教学中重要的传承手段,在乐器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琵琶教学也是如此。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口传心授”你说我弹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当代琵琶教学的要求,往往显得单调而效率低下,尤其是对基础相对薄弱的高师学生,容易让她们失去信心和学习的主动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与热情,引导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互动性教学无疑是很好的选择。互动性教学也就是将原有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逐步转化为教师学生的互动的教学方式。

在互动性教学中,教师不必要每一步都紧贴教学进度,按部就班。而应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不同的教学步骤以及内容,多示范多交流。如让学生比较评判多个学生及老师在演奏某个技法的不同和特点,也可以互评;或老师选择不同曲风的同一技巧进行演示,然后让学生评价体会,再让多个学生演奏,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谱例一:

如在教授学生传统作品《陈隋》时,谱例一中前面两个小节都是右手的弹,这四个音的弹有什么讲究,教师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用自己的经验来试试,教师可以引导每一个学生用不同的出弦角度不同的弹弦位置进行演奏实验,然后互相评价谁的演奏感觉最到位,为什么;最后老师做出正确的示范。这样的教学过程使得学生在接受教学的同时多思考,多想为什么,通过教学过程中和老师的交流,让教师得到学生一定的教学反馈,这样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这种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着这些学生以后自己的教学。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面对高师的学生,教授教学方法相对于目的来说应该会更重要。互动性教学中,师生双方都会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使师生共同营造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无疑是非常好的状态。

3重奏的补充教学

通常的琵琶教学形式是独奏曲目教学,很多学生尤其是高师琵琶基础较弱的学习者往往在技巧的领悟和音乐的理解上跟不上,进步缓慢,教学效率低下。通过实践教学发现,合理的融入重奏曲目教学能较快的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相对于独奏,琵琶重奏教学使得琵琶教学不再单一化,相对于合奏,重奏不需要大的场合,不需要太多人,所以重奏无疑是对琵琶教学很好的补充。一方面它可以让学生提高和声意识的同时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力以及音乐的审美能力;另一方面它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由于重奏是至少两人以上的合作,这使得学生不再一个人孤独的练琴和演奏,他们可以互相互助学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就会大大提高,采取互练习方式,实践中也会使得学生的教学能力得到一定的锻炼。琵琶重奏教学中精美细腻的多声部织体要求可以让学生耐心的感受每一个声部彼此的关系;琵琶重奏教学中对节奏感、力度、表现力等方面的高要求可以使学生全面深入的把握音乐作品的内涵;琵琶重奏教学中对于合作者之间的协调能力平衡能力的锻炼可以使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从而提高高师琵琶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综合应用能力,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

4多媒体教学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成为现今的高校每一个教室基本上都会配备的设备,在琵琶教学中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帮助我们更加高效的达到教学目标。多媒体教学在乐曲学习的最初阶段以及最后阶段可以给我们的教学很大的帮助。在最初学习一部作品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视频或者音频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这部作品,教师也可以根据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做一些背景资料。更重要的是在作品学习的后期,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演奏的作品进行录音录像,在课堂上进行展示,然后让同学之间进行评价与分析。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录音或录像得到大家的认可,因此这会促进他们在课后更加用功的练琴,在课堂中大家对每一个人的演奏进行分析比较,这有助于学生认识到别人的优缺点以及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另外通过不断的听不同的演奏,可以提高学生对乐曲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演奏中学会如何让追求最好的音色。另外有的学校配有录音棚,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觉得最好的作品进录音棚进行录音,这份录音无疑也是学生日后进步的助推器。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直观感受,深化学生对乐曲的理解与感受,很大程度上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会欣赏自己的作品,使其在解决乐曲技术难点的前提下可以提升乐曲的表现力,在演奏中恰如其分的表现出乐曲的意境。

5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及拓展,有着其它教学方法无法替代的作用,对于高师学生的实践教学,主要是指两个方面。一方面指舞台实践,另一方面则是教学实践。

对于舞台实践,是所有学习音乐的学生都需要经常进行的实践活动。舞台实践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的内容得以拓展应用,使学生从客观的角度对于自己的演奏得到正确的认识和定位。通过舞台实践,学生会更加深刻地体会为什么老师在课堂上所说的扎实基本功的重要性;通过舞台实践学生可以知道自己的音乐是否真正的打动听众,自己的音乐是否打动了自己;通过舞台实践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舞台心理,教师只有多给学生舞台实践的机会以及平台,才会构建学生成熟的舞台心理。当然这个舞台并不一定需要真正的舞台,对于琵琶演奏来说,一个人、一把琴,哪怕一个教室,只要有观众,那就是舞台。

另一个方面的实践指的是教学实践。教学实践对于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前面在互助式教学环节中说到以强带弱的方法对于专业学生来说是教学实践的方法之一。教学实践的途径很多,可以留出课堂时间提供机会给学生自己来讲授琵琶技巧和对琵琶乐曲的理解,也可以组织他们到中小学或社会学校开展琵琶讲座或实习教学。无论那种形式,高校教师应积极参与交流和指导,侧重于让学生进行思考以及学会怎么教学。

综上所述,高师的独特性需要高师琵琶教学发展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互及互动性教学方法的运用,重奏教学的合理补充,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合理利用能够积极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积极的教学实践和舞台实践,提供更多的机会给学生进行合作和互动,不仅可以提高整个高师琵琶学生的专业水平,还能让她们领悟“教”的含义,积极主动的去理解教学方法,有利于她们未来的教学生涯,这也关系到未来我国中小学琵琶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更关系到我国今后琵琶基础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魏薇.论高师琵琶课程的互动性教学[J].北方音乐,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