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党校毕业论文范文

党校毕业论文精选(九篇)

党校毕业论文

第1篇:党校毕业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党建带团建,高校团组织,工作水平

 

党建带团建是党建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摘要。

一、坚持党建带团建的基本原则通过“五带”使团建与党建紧密结合

高校各级基层团组织积极坚持党建带团建的基本原则,学习党建理论,紧跟党建步伐,把握新时期团建与党建在根本目标、基本内容、工作部署和发展进程等方面的关系,制定相应的团建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不断推进共青团组织的工作水平,通过“五带”使团建与党建的结合更加紧密。

(一)从思想建设上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支柱

根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和共青团先进性特点,共青团组织要紧密结合新时期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各级团组织按照党组织不同时期的政治学习重点,定期组织开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诚信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牢固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共青团和青年工作中的指导地位;以“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成才意识”为特色的主题团日活动为切入点,按照“知行合一,作用合一,载体合一”的要求,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学习相结合,通过知识竞赛、专题讲座、社会实践、理论型学习组织的建立等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学习邓小平理论活动,把团日活动、团校培训、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活动、社团活动等都融入到理论学习中,通过形式多样的团组织活动,进一步坚定广大基层青年“永远跟党走”的信念,不断增强共青团组织的凝聚力。

(二)从组织建设上不断巩固和夯实团的基层组织

高校团组织要在学校党组织的带领和指导下不断加强组织建设保证团的机构健全充满活力。一方面,认真做好基层团组织的换届工作,按照党组织和上级团组织的要求建立健全共青团组织机构、完善工作制度、提高团工作的创新力论文开题报告。另一方面毕业论文格式,深化推优工作,巩固党建带团建的有效结合,公平、公正、公开的开展推优工作,保证将组织信任、团员信服的优秀团员向党组织推荐,做到推优工作制度化,推优程序规范化,推优育优系统化。

(三)从作风建设上努力培养一批具有优良品质和高尚情操的青年大学生

党风问题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同样,团的作风问题也关系到团的生存和发展。重视加强高校党组织指导团组织通过各种形式,对团员青年进行正面教育和引导,积极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培养团员青年不断增强竞争意识,树立崇尚科学,勤于学习,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的良好风尚。各级团组织广泛开展“倡导文明新风,做新时代大学生”的文明修身活动;在广大青年大学生中开展“诚信成长 成才”的主题活动;青年志愿者广泛活跃在法律援助,校内治安,体育文艺,社会公益活动等各个方面,深入社区开展社区共建活动;积极组织带领青年团员参与扶贫帮困,帮助弱势群体等各项社会工作,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努力培养一批具有优良品质和高尚情操的青年大学生,增强共青团组织的战斗力。

(四)从班子建设上强化了团干部的教育培养管理

共青团组织要在学校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干部队伍“四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标准,坚持“严进高出”的原则,把好入口关,把思想政治觉悟高、动手能力强、深受组织信任、群众信服的团干部充实到团组织队伍建设中来,动态充实加强各级团组织的工作力量。

(五)从阵地建设上全面推进团员青年的素质教育

1.加强科技文化阵地建设

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构建“大型活动届次化、届次活动全校化、中型活动系部化、系部活动特色化、小型活动社团化、社团活动经常化”的校园文化活动格局,努力将校园文化活动向多元化、层次化方向发展。以参加校外各类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和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等为契机,在校园中深入普及、全面活跃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并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为载体在大学生中大力弘扬“三创”精神,积极开展课外科技作品项目申报工作,科学规范地使用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鼓励广大团员青年广泛参与组织开展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2.加强社会实践阵地建设

社会实践在两个层面上开展:社区社会实践和暑期社会实践。社区社会实践由学院党委牵头,学院团委组织,以学校周边地区为阵地,开展实践活动。暑期社会实践由学校党委领导,团委组织,各团总支参与,以科技下乡、文艺下乡、扶贫帮困等多种形式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将学生专业实践与社区社会实践、暑期社会实践等相结合,通过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推动社会实践形成基地化、长期化、制度化的模式,不断丰富社会实践内容,使广大青年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巩固理论知识毕业论文格式,增强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3.加强宣传舆论阵地建设

利用各种党团组织的宣传阵地,包括新闻媒体,校园网络,工作简讯,宣传画廊,院报,广播,板报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党团建设的重要思想及时有效的宣传团委组织的各项活动等,让广大青年学生多渠道的及时了解学院党建、团建的工作进程,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参与到学院团学建设工作中来。

二、研究发现问题制定政策措施为团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打开新的局面

(一)研究发现问题确定工作方向

高校团组织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加强团的组织建设、机构建设,并致力于不断提高团员意识、提高团组织的影响力等方面,通过对团学各方面工作的研究发现当今社会团员青年的先进性意识正在逐渐的淡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团员的价值取向不断多元化,更多地强调“个人主义、实用主义”,这就要求团组织工作者要不断地加强“增强团员意识”方面的工作,培养提高团干部的业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团组织的影响力,使得广大青年学生能够在团组织的带领下,不断地增强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各方面能力,增强就业力,真正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二)制定政策措施为团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打开新的局面

1.建立有效地党建带团建工作评价体系

高校对党建带团建工作的重视程度,多半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具体的实际的量化考核及目标管理评价体系,通过建立有效地党建带团建工作评价体系,明确量化具体的工作指标,用准确、具体的数据指标衡量和评估党建带团建工作的重视程度,是建立有效地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基础;同时,通过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建立和完善共青团干部成长和成才的培养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团员培养长效管理机制;

2.从细微处入手开展共青团组织教育活动

共青团活动载体的选择既要承载理论学习型团组织的理念又要生动活泼易于青年团员接受,创办以发表新思想,新言论,启迪智慧为主要内容的青年论坛,以树典型为手段加强团员青年的思想教育,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深度的理论教育,采取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团员的结构,以团组织、理论学习社团、学习小组等为依托,有层次、有重点地进行理论学习。即要有网状整体推进的组织模式,又要有一带一,一帮一的链式结构。

3.进一步改善作风建设,强化服务意识。

密切联系青年团员,时刻关注青年团员,始终把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与党、团的事业长远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紧紧联系在一起毕业论文格式,充分尊重广大青年团员,认真听取他们的呼声,准确把握他们的意愿,与青年团员打成一片;竭诚为团员青年服务,牢固树立竭诚为团员服务的意识,为他们办实事,谋利益,代表和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加强对特殊困难青年群体的服务力度,把为团员们办了多少实事,解决了多少困难作为衡量团的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作为检验团干部作风的根本尺度,使团员真正将团组织看成自己的家,扩大团组织在青年团员中的影响力。

4.严把党员发展关,以“推优”工作为契机,推动团学工作的开展

团组织要严格把关,将组织发展的每一个过程细化,从递交入党申请书到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党校培训、推优直至被确定为党员发展对象,每一个环节都要层层把关,注重发展的每一个过程,通过组织发展这种方式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增强团员意识,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指导自己的学习、工作,成为一名优秀的共青团员,从而更快地加入到党组织中来。

[参考文献]

[1]张华.《党建带团建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28(1)

[2]李明.《坚持以党建带团建创新高校共青团工作之思考》[J].理论导刊.2009(12)

[3]刘威,黄军,戚坚军.《新时期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方法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2)

第2篇:党校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视野;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转型和高校毕业生数量的激增,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也带来了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一系列问题。面对新形势,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高校党组织和地方基层党组织必须运用信息化视野积极探索党员管理的新机制、新办法,切实探索加强对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实现“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作用。

一、当前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凸显,应运而生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人事档案问题、户口问题、党团关系转接问题,都成为影响学生就业的后顾之忧。尤其是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更是出现了盲点和真空地带,随之也带来了当前难于教育、难于管理的突出问题。

1、就业问题带来流动党员思想教育的真空

随着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变化,部分学生就业单位和相关就业市场不稳定、签约单位调整、就业异地选择等问题的出现,造成了高校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接转过程中,组织档案和人事关系档案方向不一致,毕业生党员所在地与人事档案或组织档案存放地不一致情况的出现和发生。这些情况和问题严重影响了毕业生党员正常参加组织生活和接受基层党组织教育管理。

2、经济转型带来流动党员监管机制盲点

由于社会经济转型,企业的转轨和现有整体经济结构的转变,原有国有企业转制之后,造成部分基层党组织机构不健全、制度不规范、教育管理不到位。许多国有企业只重视生产技术和经济指标的变化,忽略了对自身党的建设、企业文化的建设、人文素质的提升和思想政治的教育,也使进入这些企业的高校毕业生党员失去了归属意识、责任意识,不能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与管理等,使基层党组织的教育管理流于形式过场,不能发挥基层党组织教育管理的作用;而相对于民营企业、私企、外企等更是无暇顾及到此类工作,组织档案和人事档案一般都依托于当地的人事托管机构,使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根本无法参加组织生活,造成了党员自动脱离基层党组织,也脱离了党组织的监督和管理。

3、党员数量增多造成流动党员管理效力缺失

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剧增,使高校毕业生党员的数量和比例明显增长。然而,随着大学生党员数量的不断上升,大学生党员发展的质量问题也逐渐暴露,部分高校出现了为了完成组织发展目标和发展名额分配而发展大学生党员的问题。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进入社会后,用人单位基层党组织监督管理效力不到位造成的监管缺失使很多高校毕业生党员脱离了党组织的教育管理体系,这也成为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质量管理和行为监督过程中的突出问题。

二、信息化视野的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分析

1、网络信息空间开放性保证党建教育管理的立体化需求

信息化时代的咨询文化传播一方面促进了多元知识的形成、传播和更新;另一方面,信息化空间打破人们传统交流的时空地域限制,使得不同地域的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可以在网络的世界里跨越时进行沟通交流。人们的网上交往无须考虑自己或对方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等社会因素和时空问题。这也为党的建设提供了更为宽广的交流时空,使党的建设更加多角度和立体化。让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可以随时关注和登录信息平台,参与组织生活和相关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实现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新路径和新空间。

2、网络传媒的虚拟性保证党员教育多样化的需要

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微视频、微群组、微生活圈等这些以“微技术”为标志的网络信息和文化传播媒介正在为社会生活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微时代”。“微时代”所呈现出的主要特征是:信息短小精炼,信息量庞大,传播速度快,公众参与度高等。在“微时代”传播媒介中,超越时空的信息快速更新、信息便捷和海量即时信息,使得更多的人随时随地的运用网络媒体话语权畅谈一切,并且内容做到声情并茂,“草根”人物的发言权也会得到重视。因此,内容贴近生活,清晰反应现实的话语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同时,人们可以通过手机APP、论坛网站、电子邮件等多种网络媒体客户端参与话题讨论,实现资源共享。我们可以利用“微时代”的信息传媒实现党的理论教育内容和日常管理的创新化、实践化、多样化,使党的教育内容源更具可读性和有效性,使党组织的管理如影随形和无处不在。因此,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应更加细微化、多样化。

3、信息资源的便携性保证党员管理的随机性需求

网络信息资源的便携性使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客户端,随机掌握接收基层党组织的理论教育和日常管理,基层党组织也可以对客户端访问量的跟踪和相关交流讯息掌握高校毕业生流动毕业生党员的思想发展轨迹。基层党组织可以充分发挥网络信息资源便捷高效的优势,将党组织教育管理的相关内容以简洁凝练的图片、文字和视频,同时发挥网络信息即时性的优势,将教育管理素材内容予以科学化、开放性地融入到党组织教育管理系统中,按照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所思、所想、所需设置教育管理体系和教育管理内容,以赢得他们的信赖。同时,保证高校毕业流动党员在平等民主的网络信息环境中实现自我教育,提高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组织生活质量。

三、信息化视野的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模式

1、建立信息化视野的党建负责人制度

各级党组织要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毕业生党员流动的客观必然性和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把做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作为党的建设工作一件大事来抓,建立健全具有信息化视野的党建负责人制度,并要求各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共同做好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建立党建负责人目标责任制度,将责任制落实到党建负责人身上,并定期考评,奖惩兑现。

2、建立高校跟踪培养的教育管理对接机制

高校学生党员在组织发展过程中都有固定的培养人和联系人,无论是培养对象的优点还是不足,都能得到培养人的关注,党员自身也会主动地交流思想、汇报学习生活成绩和个人相关情况,因此,高校党组织应根据组织培养的长期长效性和毕业生党员的流动性情况,建立跟踪培养的教育管理对接机制,即符合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再教育续管理的需要,避免高校毕业生党员因流动过程出现脱党、离党,不能正常参加组织生活的现象,确实做到“扶上马送一程”。高校组织培养人对该校毕业生流动党员要做到时时跟踪,处处培养,人人关注,终生教育。

3、建立网络支部基层组织管理模式

结合信息网络的开放性特色,建立网络支部基层党组织,使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能够突破时空限制随时参与基层党组织的相关活动,接收网络党组织的教育管理。无论是定性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活动,还是定量考核的组织生活服务方式;无论是个人成长成熟的思想交流,还是组织对接的志愿服务,这些都能够在网络党组织中完成,并能得到党组织的有效监督和指导。因此,建立信息网络党组织的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模式,既方便党组织对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教育培养和监督管理,也规范了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日常组织生活。

4、建立档案所属地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的增大和就业岗位流动的频繁,导致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数量也在增加。尤其是随着毕业生工作岗位的流动,造成高校毕业生党员组织生活无法落实,组织管理松散。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问题严峻就业形势所带来的新问题,广大党务工作者及各级党组织要积极关注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思想动态和精神需求,不仅要解决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组织归属问题、教育培养问题,更要解决他们的组织生活问题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问题,切实让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在各自工作岗位上能更好的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第3篇:党校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流动党员;建设;思考

[作者简介]魏长龙,衡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系党总支书记,副教授;陈敏,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党总支书记,教授,湖南 衡阳 421008

[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5-0179-03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学生流动党员管理的实践研究”[湘哲社领(2007)7号];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校党建研究专项2007年度立项课题[湘教科规联(2007)1号]

近几年来,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毕业生人数的增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发生了变化,就业形式多样,渠道增多,形势越来越严峻。这其中一些学生党员或者留在学校附近租房复习考研,或者去“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就业,或者自主创业,而且表现出比较大的流动性。据我们调查,20%左右的毕业生一年内换二三次工作岗位,30%的毕业生两年内换一次岗位,到第三年才比较稳定。与此相适应,毕业生中的流动党员表现出了两个特点:一是数量越来越多,现在已经占到毕业生党员总人数的36%左右,理工科院校的这一比例还会更高一些;二是流动范围不断扩大,不仅表现在跨地域同行业流动,而且由于学生党员综合素质好,有的在毕业后一两年内又考上公务员或者研究生,表现出跨领域、跨行业性的流动。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加强流动党支部建设,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加强和改进对这一特殊党员群体的教育和管理,使他们在校外的流动中参加党组织的活动和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是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新任务,也是党组织改进和加强党员教育与管理的一个新课题。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加强进城务工人员中的党的工作,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因此,研究和解决这一课题,对于进一步增强党的团结与统一、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毕业生流动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是指学生已经毕业走向社会,党组织关系还没有转走、挂靠在学校党组织进行教育和管理的党员。现在许多毕业生将档案委托人才交流中心管理,接受委托管理的人才交流中心对毕业生党员情况不熟悉,对其教育与管理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况。严格地说,这部分毕业生党员也应该纳入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和管理的范围。毕业生党员已经离开学校,高校党组织对其控制和约束的力量与手段已经不存在,加上地域的限制和隔离,因此在教育与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

(一)组织管理难以落实到位。在全国以社区为单位的党组织建设机制还没有健全以前,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在其就业地挂靠无着,现在一般挂靠原来毕业的高校。这些高校尽管有的成立了流动党支部,但是由于受管理体制不健全、地域隔离和经费不足以及党员个人主动性不强等因素的影响,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管理不到位或者疏于管理的现象,使这部分党员游离于党组织之外,不能正常地过党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与监督,履行党员义务,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得到发挥。一些毕业生预备党员汇报思想和工作无门,考察和进一步培养工作难以落实,转正难以履行正常的组织程序。即使回校履行转正手续,由于党组织对其知之甚少,对其帮助和指导也很难到位。个别组织观念淡薄的,不按规定提出转正申请,脱离于党组织之外,处理起来有一定困难。

(二)思想教育难以落实到位。毕业生党员的流动性、分散性的特点,使党员教育在时间上、人员组织上都难以落实。过去在高校那种集中上课、统一培训、一起过组织生活的静态性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适应这一群体。这些人或者忙于找工作,或者由于学习和工作忙,对于党的新理论和新的方针政策,学习与了解的渠道变得促狭,基本上变为纯粹的个人行为,没有统一的要求,也不能接受检查与监督。特别是学生走上社会以后,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单一的思维走向多元的思维,高校在如何针对他们每个人的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和教育方面,更是显得苍白无力。

(三)加强流动党员的作风建设问题难以落实。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党龄短,接受党组织教育和培养的时间不长,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是很成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加上脱离了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比较容易受消极腐朽和没落颓废思想文化的影响,政治信仰、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可能发生动摇,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滋生。特别是个别党员找工作失败,生活中碰到困难以后,容易产生消极心理,不思进取,自怨自艾,不仅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还会产生反面的影响。

二、高校毕业生党员组织建设问题产生的原因

以上问题的产生既有社会大背景的原因,即随着经济主体多元化,党员分散流动,党员队伍建设的机制跟不上形势发展的步伐;也有高校自身党组织管理工作不到位或者疏于管理的因素;还有党员个人党性观念不强,组织观念淡薄的因素。本文仅从高校的角度探讨问题存在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

(一)对流动党员队伍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有些高校党组织存在怕麻烦的思想,认为毕了业的党员是“嫁出去的女儿别人的媳”,教育和管理是“夫家的事”,是地方党组织的事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的高校党组织存在着畏难情绪,认为毕业生分布广,流动性强,情况复杂,怕管理不好。思想认识上的不足,导致了对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组织建设缺乏有效的思路、对策与办法。

(二)责任不明确。建设机制缺乏。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不同于农村外出打工流动党员和破产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分流出来的党员,后者有相对固定的居住地,已经编入了某一个固定的党组织,他们的流动具有暂时性的特征。目前在全国已经实行了“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明确了流出地党组织、流入地社区党组织教育与管理的责任以及党员的临时管理办法。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则没有相应的管理办法,社区党组织不愿意接受他们的党组织关系。那么,高校毕业生党员流出以后,高校党组织、流人地社区党组织、人才交流中心党组织各自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应该如何管理?例如

高校毕业生中的预备党员转正是到档案委托管理单位――人才交流中心还是学校?到人才交流中心去履行手续,他们比学校履行教育、管理与考察责任的难度更大;若由高校履行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教育与管理责任,他们的档案关系又不在学校,缺乏政策依据和保障。这就出现了社区党组织不愿管、高校党组织不想管、人才中心管不了的情况。从全国来看,应该加快在非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步伐。在此以前,应该出台一个政策性的规定,明确高校流动党员教育与管理的责任,健全工作机制。

(三)组织机构、人员和经费难以落到实处。随着大学毕业生流动党员人数的不断增加,大多数高校已经对存在的问题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在机构设置、人员与经费保障上还没有落实到位,想管力量不足,想教育、考察、指导又没有经费,处于尴尬两难的境地。

三、加强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组织建设的对策

流动党员教育和管理的关键是搞好组织建设。要摸清底子,建立每个流动党员的档案,分清情况,把毕业生流动党员编入相应的党支部,使他们离校不离组织,离校不忘党员身份,离校不忘党员义务,发挥党员的作用,体现出党员的先进性。

(一)设立流动党员总支部,全面负责和履行对党员的教育与管理。在校一级,可以设立流动党员总支,与党校一起归口党委组织部管理,对内联系各个党总支,布置和安排工作任务,协调关系,指导流动党员队伍建设,对外负责与流动党员的联系。要配备1―2名政治理论水平高,精通现代网络技术、协调沟通能力强的同志负责这一工作。在校园网络上设立“流动党员QQ群”、“流动党员视窗”、“政策解读”等特色鲜明的栏目,构建“流动党员之家”,加强与流动党员的交流与联络,安排相关的工作,进行党的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教育;同时流动党员也可以通过网络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工作情况,或者与其他党员交流等。在联系中,结合毕业生党员的特点,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社会性知识、技能教育和就业指导,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

(二)依托自身,分清情况,切实加强流动党支部建设。二级院(系)党总支要区分情况,在学生毕业前夕详细地建立与毕业生流动党员的联系方式,把党员编入某一个党的支部。一是在本市就业或者在学校附近租房复习考研的,分专业就近编入高年级学生党支部,与在校学生党员一样教育与管理。传达文件精神、理论学习与培训、组织生活、党员活动等,通知他们参加,使他们也一样接受党组织的考核与监督,其表现作为预备党员转正、考研政审的依据,他们享有与在校学生党员同样的权利与义务。这些党员联系方便,有些事情还要依靠学校,组织起来相对容易。二是在毕业生相对集中的地域,以城市为单位,打破年级、专业的限制,设立流动党员党支部,由组织能力强、政治素质好、工作认真负责的学生担任党支部书记,由他们在流动地进行自我教育与管理,以后每届流入的毕业生党员编入其中一个支部。学校每年可以到实地进行检查、督促与指导。在实践中,毕业生往往定期或者不定期聚会,也是学生党员发出号召、牵头组织,只是我们没有有意识地引导。三是以高校就业联络处为依托,建立党支部。一些高校为了拓宽毕业生就业市场,在一些经济比较活跃、就业市场庞大的地区建立了就业联络处,这些地方是毕业生去得最多的地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在就业联络处建立学生党支部,选派组织能力、党性观念强的老师担任党支部书记,一方面承担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服务的任务,另一方面又承担对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和管理的责任。

(三)加强与地方党组织的联系,依托社区党组织进行管理。为了消除毕业生党员教育与管理的“盲点”,高校党组织要加强与学生就业地党组织的联系,把学生编人社区党组织某一支部。现在社区党组织建设正在逐步走上规范化,例如离退休党员、下岗职工党员、零散的自由职业者党员的组织关系转移到了社区,社区党组织已经成为扩大党在城市覆盖面的组织基础。无论何种类型的企业,都有一个隶属的街区,无论毕业生流动党员就职于什么样性质的企业,都有一个落脚点。组织部门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像对待农民工、下岗职工流动党员一样,规范管理办法,明确责任,明确社区党组织对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有管理的权利与义务,从而使党员一毕业,无论其就业情况如何,都能够找到党组织,防止高校毕业生党员教育与管理出现“真空”。

[参考文献]

[1]吴坚.加强对大学毕业后的流动党员的管理[J].鹭江职业大学学报,2000,(12).

[2]陈俊英.积极探索大学生流动党员教育与管理的新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8).

[3]刘冰冰.谈加强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管理[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4,(3).

[4]曾小兰,葛维展.大学生流动党员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4,(12).

第4篇:党校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独立学院;毕业生党建;就业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7-0252-02

根据《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教育部令第26号),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以实施本科学历教育为主的高等学校。独立学院自1999年试办以来发展迅速,据教育部网站数据显示,截止到2014年6月,我国独立学院数量达到了283所,其中广东省的独立学院16所,在校生30多万人,约占全省本科生的近四成。

就业与党建都是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就业是生命线,是每所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党建是基础,具有开展就业工作的群众基础,但由于独立学院成立较晚,党建工作相对滞后,尤其是毕业生的党建工作更显薄弱,如何将毕业生党建与就业工作相结合,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充分发挥毕业生党员的优势作用,积极探索以党建工作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途径,对做好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是值得独立学院党组织探讨的问题。

一、毕业生党建工作现状和毕业生党员的就业现状

1.毕业生党建工作现状。毕业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佼佼者,毕业生党员因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优异的学业成绩和丰富的学生干部工作实践经历等就业优势倍受用人单位的青睐,但由于独立学院存在招生学生较多,而毕业生党员人数相对较少的情况(以我校机械与车辆学院为例,2015届毕业生共885人,其中毕业生党员49人,毕业生党员比例5.2%,平均每个班学生党员仅2~3人),毕业生党员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不够广,在就业工作中容易忽视毕业生党员这一有利资源,加上毕业生因实习、找工作和做毕业设计等不常在校内、比较分散的现状,实际上,毕业生党建工作对于就业工作的推动不够明显。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利用好学生党组织和学生党员这两个有效抓手,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为就业工作服务,为毕业班传统的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管理工作模式。

2.毕业生党员的就业现状。学生党员都是经过党组织的长期培养和考察,由于其在思想和行动中表现更加优秀,择优录取加入先进的党组织中,升入毕业班,他们作为先进的代表,在就业竞争力方面占据了一定的优势。许多用人单位甚至将毕业生是否入党作为其中一项衡量指标,也出现了“学生党员优先”这样的选聘要求,毕业生党员相对其他毕业生,容易更多地获得就业机会,因此,毕业生党员的先进性,使得其在就业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二、毕业生党员教育与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

1.教育与管理不到位。毕业班学生的教学和实习安排,决定了毕业班学生具有流动性强、难以集中的特点,加之毕业班学生面临就业的挑战,因此毕业班学生基本上都处于毕业实习和寻找工作的流动状态,很难集中统一管理,这在客观上影响了毕业班学生的党务工作,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也都浮于表面,没有深层次进行有效地教育和管理。此外,在党员发展过程中,较普遍出现“重发展、轻教育”的现象,即只注重发展党员,不重视党员的继续教育管理,加之毕业年级班级较多,党员分散,且大多数从事党务工作的老师都是辅导员兼任,工作繁杂,难以顾及周全,有的党员甚至认为到了毕业班就不必组织活动了,似乎党内一切活动只是针对低年级的,所以还用从制度上规范化,掌握党员思想动态,做好党员发展的全程化教育。

2.就业的压力弱化了毕业生党员的教育管理。独立学院因其办学的特殊性,学生的就业率一直是学生及家长最为关注的问题,有的学校甚至将学生的就业率视为学校的生命线,关乎学校的生死存亡,学校为了提升就业率,千方百计采取了各种措施全面促进就业,将就业工作看作毕业生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对毕业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放在相对次要的位置,此外,近几年毕业生人员持续增加,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压力笼罩着包括毕业生党员在内的所有毕业生们,为了寻求更好的出路,大部分毕业班党员需要准备考研、报考公务员、参加招聘会等,因此缺乏更多精力参加党员活动,导致班级党支部活动无从开展。凡此种种,无疑使毕业班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出现新的难题。

三、毕业生党建与就业工作相结合管理模式探索

党建工作作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力度的强与弱,直接影响到就业率指标的高低,要充分明确地认识到高校党建工作与就业工作两者之间存在的彼此促进、协同发展、共建共享、相辅相成的关系。

1.创新毕业生党支部活动形式,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毕业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是以党建促就业的基础。众所周知,毕业班学生忙于实习、考研或找工作,无论是班级、党支部都出现对集体活动积极性不高或人员分散的情况。所以,结合支部实际情况,创新毕业生党支部的活动形式,针对性的成立相应党小组是十分有必要的,可以根据党员的不同就业状态,可以成立考研党小组、考公务员党小组、求职党小组,针对性的邀请已经毕业的党员到相应群体分享考研、考公、求职的感悟,尤其是求职群体人数较多,可以通过举办模拟招聘会等活动形式,给毕业生党员一些指导,使他们掌握更多的就业技巧,党员是学生中最优秀的一批,学院应鼓励毕业班党员率先积极就业,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讲,同辈群体中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和认同效应,有同质性和互补性特点,成员之间更容易沟通,机械与车辆学院在培养党员时一直采用“朋辈教育”的方式,针对毕业班的特点,动员毕业班党员积极就业,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传递积极正确的就业态度,影响身边的同学,营造出良好的就业氛围。

2.加强离校前党员教育,提高党员党性修养。毕业生党员文明离校工作一直是高校毕业生党员的最后一课,以此为契机,是巩固提升毕业生党员党性修养的重要一课。例如:我校信息学院每年毕业前夕举办毕业生党员党性答辩大会,通过党性答辩活动使毕业生党员在毕业离校前能够进一步审视自己的学生党员身份,希望学生党员在踏入社会后,时刻铭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并促使他们把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踏入工作岗位打好扎实的基础。此外,我校文法学院、化工学院、计算机学院为增强党员意识,也纷纷在毕业前夕召开毕业生党支部民主生活会,做好文明离校动员工作,倡导毕业生党员们发挥学生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懂得承担自己的责任,安全文明离校,形成健康和谐的文明离校氛围。除了做好毕业生文明离校动员工作,我校机械与车辆学院在毕业前夕还组织毕业生党支部开展“踏寻革命足迹,重温革命历史,继承先烈遗志,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毕业生党员主题教育活动,所有毕业生党员到中山烈士陵园祭拜烈士并面对党旗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通过牢记入党誓词,使他们能时刻牢记党员责任,能更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毕业生党员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服务社会,服务群众,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我校的商学院和会计与金融学院毕业生党员则是通过举办爱心图书捐赠活动,作为毕业生党员的传统活动。毕业生党员们以捐赠书籍的形式表达对学校的感恩之心,通过捐赠图书搭建毕业生与在校生之间薪火相传的爱心平台,让知识在爱的手中传递,让书香永存。综上,通过各种形式的毕业生党员文明离校活动的开展,有效地保证了学校的整体运行秩序,借助毕业生党员的力量传递出正能量,影响身边的同学,取得的活动成效是显著的。

3.党建与就业联动结合,面向毕业生党员针对性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党建工作中,我们应加强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管理,从制度上规范化,掌握党员思想动态,做好党员发展的全程化教育。针对毕业生党员群体,我们可以将就业指导工作引入党支部日常活动中,在党支部民主生活会中引入就业指导思想,加强对毕业生党员教育的针对性,例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鼓励学生党员下基层就业,去尚不发达地区就业,了解国家的“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就业政策,支援国家建设,将积极正确的就业观念、就业政策与党的理论教育相结合,更直接地传递给毕业生党员,为他们所认识和接受,并宣传到班级中去。我校机械与车辆学院一直密切关注毕业生党员就业动态,通过在毕业生党支部举办职场模拟招聘会,邀请企业人力资源专业人士对学生进行考核、辅导、点评,让毕业班党员全面了解面试过程,为面试积累更多的经验,利用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带动周围的同学,进一步增强同学们对求职过程的认知,掌握必备的求职技巧,提升同学们的求职能力。

党建是基础,就业是生命线,毕业生党建与就业是当前高校各项工作中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我们应根据校情,在工作思想和工作方式上进行大胆创新,将高校毕业生党建工作和就业工作有机结合、有效联动,必能实现毕业生党建与就业工作共赢。

参考文献:

第5篇:党校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毕业生 流动党员 管理制度

一、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目前,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难的情况较为突出。在实际工作中有以下一些问题:一是重视不够,管理机制不畅;二是制度不健全,职责不明确。人力不足,管理人员多为兼职,且工作变动频繁,缺少必要的经费支持;三是毕业生流动党员数量较多,流动性、分散性与管理的连贯性、集中性不适应;四是毕业生流动党员的义务难履行,权利难享受;五是当年毕业生流动党员中有部分为预备党员,因为一些原因转正时间延误等等,这样出现了“学校管不到,校外管不了”,“党费难收缴,去向难把握,管理难实施,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等一些党员管理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对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的具体措施

1.提高认识,完善机制。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高度,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毕业生流动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提高认识,加强管理力度,要把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管理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有序开展。

2.健全制度,明确职责。通过调查研究、召开专题研讨会、征求意见,制订出符合实际的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办法,要明确什么情况的毕业生党员可以成为流动党员,把组织关系暂留在学校,要明确暂留下来的程序,要明确毕业生流动党员自身的权利与义务,要明确由学校哪一级党组织和部门具体负责(一般可由学校下属党委或党总支部负责具体管理工作,党委组织部牵头抓总)。从学校层面明确职责后,通过层层抓落实,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健全配齐管理人员队伍,具体责任落实到党支部,以及到管理人员个人。把对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管理纳入对基层党健的考核内容中,进一步督促落实此项工作。

3.从严把关,“减少”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数量。大学生党员毕业时,应严格教育,把好组织关系暂留校内这个关。情况特殊,确实无法转出组织关系需要暂留的才能留下来,一般情况应该按有关规定转出组织关系。组织关系暂留的,必须向所在党支部提出暂留申请,申请内容包括申请理由,按期交纳党费,按季度给所在党支部书面汇报思想、工作、学习、生活情况。经学校下属党委(党总支部)同意后,在该党委(党总支部)填写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暂留联系卡(附后),组织关系方可暂留,同时取得毕业生流动党员资格,并报学校党委组织部备案。

4.加强教育,明确毕业生流动党员的义务与权利。毕业生流动党员应积极主动地与所在党支部加强联系,按时缴纳党费,定期汇报思想情况。原则上要定期参加党组织生活,确有困难的,经党委(党总支部)同意,可以书面形式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毕业生流动党员,工作单位落实后,必须及时将党员组织关系转往工作单位党组织。

5.明确学校下属党委(党总支部)、党支部的职责。(1)党委(党总支部)要把第一个毕业生流动党员安排到一个党支部中具体管理(人数多的可以成立毕业生流动党员党支部),要有专人联系他们,定期或不定期了解他们工作生活状况,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党支部应对他们进行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传达上级党组织的指示精神,组织、引导党员增强党性,提高素质。待其人事档案、户口等关系转出时,到学校组织部办理组织关系转出手续。(2)党委(党总支部)要严格按照所制订的相应管理办法对毕业生流动党员进行管理。对不执行规定的毕业生党员,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仍不改正的,要按有关规定处理。通过建立党员思想状况调查汇报制度,由各支部定期或不定期调查了解流动党员的思想状况,及时汇报给党委(党总支部)。党委(党总支部)针对不同情况可以采取个别谈心、批评教育等主要方式转变其不良思想。建立党员教育工作的检查、考核制度,抓好薄弱环节的检查和督导;正确、及时地树立好典型,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3)党委(党总支部)要妥善保存组织关系暂留党员的有关材料。在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暂留期间,如发现丢失党员有关材料、预备党员未按期讨论转正等情况,要追究党委(党总支部)、党支部有关人员的责任。

6.毕业生流动预备党员的转正问题的处理。毕业生流动预备党员,每季度书面向所在党支部汇报一次情况,应及时向所在党支部提出按期转正申请,按时参加党支部大会,由所在有授权或审批权的党委(党总支部)按有关程序办理其转正手续。党委(党总支部)尤其要加强组织关系暂留的毕业生预备党员的教育管理,要严格按照程序按期做好考察转正工作,预备期满前要提醒其及时递交转正申请,所在党支部要及时进行讨论,并通知其按时参加支部大会,履行转正手续。

通过关心每一个毕业生流动党员,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管理,不断强化他们的党员意识,增强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使他们“离校不离党”,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贡献,永葆先进性。

参考文献:

[1]何天淳,严建.云南省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制度、实践成果文集(上).云南教育出版社.

[2]中国共产党.2004,(8).

[3]袁志发.新世纪共产党员修养.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1.

第6篇:党校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党支部,建设,创新

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第十七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当前高校的重要任务。各高校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和市委的精神上来,统一到坚持科学发展观,推动高校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上来,统一到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的新任务上来,及时组织传达贯彻第十七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认真组织党员和本校师生员工学习讨论。

一、我国当前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

1.党支部工作定位不准。没有把“融入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思路作为开展党支部工作的基本原则,没有牢固树立起“政治工作也是生产力”的工作理念,对新形势下加强政治工作的位置摆不正、理不清。

2.党支部工作创新不够。这是最主要的原因,创新不够,就不能适应新的形势,特别是有些党支部对党的十报告中提出的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抓好党建工作的要求学习不够,理解不深,在工作上的要求不严,压力不大,动力不足。

3.党支部班子合力不强。没有把党支部工作当成自己的主要任务之一,而是当成了“附属工作”,这样党支部书记在开展工作时,既要帮助行政领导干工作,还要自己抓党支部工作,时间有限,精力不够。

4.党员作用发挥不实。党组织的主体是党员,党员作用发挥不实,直接影响了党组织作用发挥,导致了“上热下冷”的现象发生。找到问题的结症和根源,怎样破解难题,引领党支部工作破冰前行、发挥更大活力。

二、党支部工作创新应对措施

1不断提高高校科学发展的水平。按照中央和市委的部署,各高校已经全面启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各高校要把这次活动作为总结过去、规划未来、实现新发展的有利契机,认真作好思想、组织和工作准备;要准确把握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主要原则,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科学确定活动主题,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要切实加强对学习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准确把握学习实践活动的方法步骤和总体安排,注重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贯彻群众路线,坚持正面教育,通过扎实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真正达到高校广大党员干部受教育、学校科学发展上水平、师生员工得实惠的总体要求;要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切实增强科技创新和服务贡献能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内部管理,不断开创学校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2.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高校党建工作。首先,要切实加强思想理论建设,牢牢掌握党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要进一步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不断完善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干部培训、党组织学习等制度,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加快建立健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宣传部门指导协调、党政部门和院系各负其责、学校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其次,要按照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的目标,进一步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全面启动新一轮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进一步优化班子结构,加大校级领导职位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力度,全面推行干部职位说明书制度;研究制定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选派校级干部及后备干部到区县、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交流任职;认真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完善高校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再者,要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各高校要深入开展政治纪律宣传和教育,确保教育系统政令畅通;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增强领导干部责任意识;探索反腐倡廉制度执行综合考评办法,完善各项制度,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指标体系,加强对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监督,推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加大查办案件和直查力度,积极探索科学办案机制。

3.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首先,挖掘就业资源,拓宽就业门路。继续开展从应届毕业生中公开招聘大学生“村官”,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扩大从优秀应届高校毕业生中招聘中小学教师的规模,招聘高校毕业生到科研项目单位和高新技术企业参与研究工作,选聘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工作,进一步拓宽应届毕业生继续深造的渠道和规模。同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其次,做好高校困难毕业生的就业帮扶工作。优先为其提供就业指导、心理咨询、技能培训、就业推荐和信息服务。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可适当给予求职经济补助;对于“零就业”家庭的高校毕业生,要采取重点推荐和指令性安置等措施,确保其尽快就业;要鼓励企业招用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

再次,努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要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优化专业设置,突出办学特色;有针对性地加强专业教学和实习实训,大力提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积极推进高职院校学生双证书和订单式培养,促进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相结合;不断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建设,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宣传引导和就业指导,重点帮助毕业生了解就业政策,提高求职技巧,调整就业预期,说服引导他们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到西部基层就业;广泛宣传关于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各项措施,引导毕业生主动到相关政府部门办理求职登记,寻求就业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袁毅,“党员三带头”创新争优上水平,钢铁文化,2012.12

[2]倪俊杰,开拓创新-强力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03

[3]朱火金,论现代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华章,2010.03

第7篇:党校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 党员毕业生 社会适应 访谈 对策研究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张,大学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走向大众化阶段。与此同时,社会转型的进程不断加剧,社会职业结构、职业素质要求、职场人际关系等方面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社会职业与庞大的就业队伍之间正发生着复杂的互动。当前,高校毕业生“有业不就”、“无业可就”、“跳蚤”(频繁跳槽)、“蚁居”、“啃老”等不适应社会的现象层出不穷。高等学校毕业生的社会适应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个社会问题,是一个关系到高等教育本身的改革与发展,关系到社会安定及毕业生幸福感的综合性问题。国内学者对此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有学者指出: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性是指毕业生进入社会后,在与社会互动中,为达到自我发展和适应社会各方面所具备的有序列、有层次的知识结构,对环境健康的心理反应和调整行为方式的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特征。[1]有的学者则从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等角度提出毕业生社会适应的培养对策。[2-3]

高校作为青年精英汇聚之地,发挥着吸纳党员新生力量的“主渠道”作用,同时,它作为思想文化集散之地,又发挥着影响社会思潮走向的“辐射源”作用。可以说,高校党员的培养质量是高校党组织的战斗力基础。因此,研究大学党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问题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努力提高党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问题不但是毕业生党员自身人生大事,而且是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开展毕业生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本研究采用定性研究中的个人深入访谈的方法了解高校党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问题。

二、关于高校党员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访谈

(一)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通过方便抽样和滚雪球抽样方式,于2012年12月对广州市内28名大学毕业一年半年左右的党员进行深度访谈。在受访对象的选择上,研究者重点考虑被试对象社会行业分布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在综合考虑男女比例、工作形式、居住方式后选定。访谈对象的基本信息如下:总人数28人,其中男生16人,女生12人;公务员队伍3人,国企7人,外企12人,其他企业8人(其中商业银行3人,证券业2人,民营外贸业2人,教育培训机构1人);受访对象在各单位的具体工作涵盖办公室文员、行政助理、销售、前台、证券从业员、培训师等;受访对象有自己租住房屋,与朋友合租房屋,以及与父母共同居住等形式;受访对象均是2011年6月离校的本科党员毕业生。

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制定初步的访谈提纲后,选取5名2011年的党员毕业生进行预访谈,并结合访谈开展情况修正访谈提纲,继而对28名被测对象进行正式访谈。每位对象的访谈时间约为30分钟,为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在征得被访谈者同意后,笔者对访谈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记录。

(二)访谈发现。

受访的28名党员毕业生总体上表示对新的工作生活已经适应,但刚刚入职时普遍经历不适应期;从很不适应到基本适应,普遍需要3个月到一年不等的时间,大部分受访者在半年时间里可以基本适应新的社会生活。受访者不适应社会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工作适应问题

工作适应是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的主要方面,但受访的毕业生党员对此感到问题较多。“第一个月,我们单位对新入职的员工进行了岗前培训。培训的内容几乎否定了我以前所有的教育。我从培训会里学会了写通知,写memo,才知道衣服要怎样穿,甚至是走路的方式都重新学习了。”一位外企的受访者说。“在学校的时候我的C语言学得最好了,但是公司用的不是这种语言,所以我入职的前半年都是白天挨骂,晚上自习。”“我最不擅长写材料,什么总结、评优材料、领导讲话稿,有时还需要一些图文并茂的宣传材料,我至今仍感觉压力很大。”“单位经常开会,但是氛围不像学校了,不能随便说话,要多听,回来好好赶任务。说多错多,说多做多。”等等。总的来说,缺乏工作岗位的相关技能与知识是受访党员毕业生不适应新工作的主要表现。

2.社会生活适应问题

社会生活适应是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的基本内容,也是受访者反映问题最多的部分。不清楚户籍、党组织关系的转接程序等问题,让初入社会的毕业生们在报到之初就四处碰壁,反复跑腿;不懂得租房、做饭、购物、理财等生活技能也让高校毕业生们感到生活艰难。“我的党组织关系转接的介绍信一直放在家里,我不知道要交的。直到上个月单位党委催,我找出来又过期了,回去学校重开,学校说时间太长不能再开了,所以我应该就算退党了吧。”一位受访者难过地说道。“我不善于做饭,而且有点懒,所以只能一直吃快餐,很不健康的。”“我明明一个月有4000元左右的工资,但总是留不住,也不知道花到哪儿去了,自己的生活质量也不觉得很好。”

3.组织生活适应问题

受访的党员毕业生普遍反映工作单位的组织生活是非常少的,有的甚至反映说工作一年半还没有参加过单位的组织生活。对于有组织生活的单位,受访者反映单位的组织生活过于轻松,通常就是组织大家周末自驾游,聚聚餐。不少受访者反而觉得大学里的组织生活内容充实、形式丰富,不能适应工作单位完全要依靠自己进行理论学习、自觉要求自己的模式。“我们半年有一次组织生活,但都是视频会议进行投票表决什么的,我觉得挺没有人情味的,我很怀念大学的组织生活。”一位证券公司的毕业生党员说。受访的少数公务员岗位的毕业生党员感觉自己单位的组织生活形式多样,认真严肃,跟大学期间的组织生活差不多。

4.人际交往问题

受访的毕业生党员普遍反映社会生活中人际关系的适应状况较好,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私人时间有限。“我感觉工作后的时间都不是自己的时间了,以前还可以逃课,现在周末不加两天班算是好的了。我有时间就宅起来睡懒觉,没什么时间去交际呀。”二是交际面不广。“我感觉上班后的生活就是朝九晚五,我的交际圈子除了上班时跟几个同事一起,就是周末重新回到大学的朋友圈子中,我的圈子太窄了。”三是存在交际自卑感。“我在公司是新人,我不敢主动跟别人交往免得人家说我搞关系;我在大学同学中算是工作比较差是吧,我不好意思跟他们联系了;我在小区是租住客,平时也不敢主动跟邻居们交朋友。所以这一年多我都挺寂寞的,我感觉这样很不好。”四是过度的自我保护。“长辈都说在单位要谨言慎行,不然很容易吃亏,因此我非常戒备,不敢跟同事深交。感觉现在交朋友很难很难了。”

5.心理依赖问题

受访毕业生党员大多表现出对母校、对家长的依赖。“工作后一年我都住在大学旁边的农民出租屋里,周末有空就回学校图书馆或者去打球,感觉自己没有离开学校很久。”“我有个很要好的同学留校读研,我就一直住在她的宿舍里,到现在也没有搬走。”“感觉很想学校,很想念在那里吃饭、购物什么的,比市区便宜多了。”“毕业后的半年里我们同学经常约着回学校打球、聚餐,现在渐渐少了。”“我每天都会给家里打电话,有时候一天打几个。基本上我遇到的所有事情都会跟妈妈说,她总能为我解忧。”另外,笔者在访谈过程中还发现有受访毕业生党员表现出对同事,特别是上级的依赖心理。“头儿分配什么做什么吧,我也不想搞太多事情。”“工作任务?我们都是开会分工怎么样呀。反正我是不会主动要任务的。”部分受访毕业生表现出依赖性的工作观念,他们在工作上基本靠领导安排,对自己的工作性质、范围等还没有足够的认识。但他们不清楚别人已经不再用学生的眼光来看待他,二是以独立承担职业责任的标准来要求他。[4]

三、党员毕业生不适应社会的原因分析

高校党员毕业生对社会适应的诸多问题,与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及其相伴而来的就业方式、用人观念、职业地位等一系列问题密不可分。当然,相对于客观环境层面的因素,高校党员毕业生社会适应方面的主观问题也值得深思。

(一)生活实践能力不强。

生活实践能力是指人们在生活中自己照料自己的行为能力,主要包括在生活上能自己处理日常生活琐事,比如说做饭,购物,搞卫生,等等。当代大学毕业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在家受到很好的照顾,有的甚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们在生活中惯性地依赖父母,缺乏独立生活实践锻炼,生活实践能力不强。另一方面,学校教育一直偏向理论灌输,难以提供生活实践机会供他们进行实操训练。因此,大学毕业生从校园进入社会之初,都经历生活知识匮乏,生活实践能力不强的窘境,有的甚至因此一蹶不振,丧失服务社会的信心。

(二)业务素质不高。

调查显示,毕业生感到工作中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知识不够用44.2%,能力不足17.4%,合计为61.6%。[5]这说明当前高校毕业生的业务素质不够理想,他们在知识、技能和能力方面仍存在较明显的不足和缺陷。部分大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的知识面较窄、学习能力不强、动手实践能力差等弊端延伸到工作岗位,便造成了他们业务素质低的现状。业务素质方面的不足是高校毕业生不适应社会的主要障碍,这在一方面加重了毕业生适应社会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也使得用人单位与高校毕业生的关系更为紧张,“大学生不好用”成了一些雇主的抱怨之词。

(三)人际协调能力有限。

访谈结果表明,大学党员毕业生的人际协调能力有限是他们不适应社会的主要表现之一。影响党员毕业生人际协调能力的原因首先是他们的人际交往态度。有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人际交往态度总体上并不积极。积极主动进行人际交往的仅占43%,而41.2%不太主动,比较被动的有8.4%,从不刻意去结识他人的占7.4%。[6]另外,用人单位人际氛围与学校的差异也让不少党员毕业生感觉无所适从。在学校里,他们能够张扬个性,根据自己的想法做事情,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而在用人单位,他们往往需要压抑个性,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一项工作任务。有限的人际协调能力让不少党员毕业生感觉聪明才智无法得到发挥与认同,这也成为他们适应社会的一大阻碍。

(四)心理承受能力不强。

家庭的过分宠爱、学校的安逸纯洁使得当代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不强。当今的大学生多半在家人过度的赞美和关爱中成大,无论感情、意志都表现得比较脆弱;而当前的教育大众化环境也未能在学校引入必要的竞争机制。一旦高校毕业生脱离父母、学校的监管而走向社会,强烈的依赖心理和竞争意识缺乏的弊端就会显露出来,他们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会感到无所适从,悲观失望以致产生过大的心理压力。心理承受能力不强不利于当代大学毕业生对社会的适应。

四、提高大学党员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对策研究

质量认证理论中有句至理名言,“fittestforuse”,即适合的是最好的。也就是说,只有大学党员毕业生适应社会,才能达到“公众满意”的效果,才能体现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大学党员毕业生是否适应社会或适应程度如何,无论对于学生党员的成长,还是对于高校、社会的良性发展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因此,笔者认为,高校可以针对党员毕业生社会适应中存在的问题,从知识技能、实践能力、生活能力、心理素质、人际交往等方面采取措施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一)苦练内功,提倡一专多能的“专才+通才”教育。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用人单位抱怨:大学生不好用,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窄,难以胜任所从事的工作。有人曾调查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最欠缺的因素,结果最为欠缺的是他们的“基础知识”,排列第三的是“专业知识”。[7]笔者认为大学毕业生顺利适应社会的最根本因素是知识技能内功的扎实。我们提倡学校培养一专多能的“专才+通才”的复合型人才。一专多能指学校培养的学生既要具有专业知识,又要具有适应社会的多方面工作的能力。我们引导学生除了努力学好专业理论知识之外,还应广泛涉猎其他专业知识,如心理学、文学、历史学,以及管理、营销理论等,使自己有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特别是高校的党员学生,他们在校期间通常花较多的时间、精力参与各类社团活动、政治理论学习等,往往更容易忽略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与积累。因此,我们应注重引导党员学生务实求真,扎实学好专业知识,让自己往一专多能的方向发展。

(二)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从对高校党员毕业生的访谈中可以发现,学生所学与社会需求的脱节是毕业生不适应社会的重要表现之一。因此,笔者倡导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在高校教育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能力尤为重要。因此,学校教育过程中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1)注重课堂、实验实训场所与企业环境紧密结合,让学生多渠道了解企业需求,尽早接触社会。(2)搭建专业竞赛平台,让学生在创作竞赛作品中学习。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积极开展相关的竞赛型的科技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培养科技创造力。(3)注重产学研结合,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引导学生积极申报专利,并为学生的实践作品提供市场转化渠道;鼓励学生借助科技创新自主创业。

(三)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社会适应状况较差的个体,心理健康状况也较差。[8]《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因此,笔者认为,高校应该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毕业生的心理适应能力。一方面,通过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能采用求助、努力争取等积极的应对方式来适应工作社会。另一方面,学校应该关注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及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帮助大学生解决现实中的客观问题,从而从根本上克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不利因素。

(四)科学的职业生涯辅导,提高适应社会的主动性。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设有就业指导中心,纷纷通过开展就业指导讲座、组织招聘会、提供需求信息等形式开展工作,为学生顺利找到理想的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普遍而言,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本质的理解,仍然是以帕森斯式的“就业安置”为主,[9]缺乏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辅导。职业生涯辅导的目的在于引导个体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来审视个人的职业选择与人生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会选择与规划、通过促进个体自主有序的发展来实现个人与社会之间最积极有效的互动。具体而言,一个系统的生涯规划应当包括觉知与承诺、认识自己、认识工作世界、决策、行动和再评估、成长六个步骤。[10]只有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的职业生涯辅导,唤醒他们的主动性,让他们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前提下,积极地探索工作世界,并为此开展进入社会、适应社会的一系列活动,才能从根本上帮助高校毕业生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五)务实的离校教育,提高对具体问题的处理能力。

离校教育是高校在毕业生离校前进行的系列教育的总称。通常,高校会在毕业生离校前通过辅导员召开毕业生大会、毕业聚餐、毕业生晚会等形式对毕业生进行感恩教育、文明离校教育等。然而,目前很少有学校能系统、科学地安排离校教育的具体内容。笔者认为,离校教育更应该注重学生初入社会必需知识的教育,例如离校手续的办理,户籍、档案、组织关系的转接手续,报到证的用途及时效,助学贷款的还贷细节等毕业生必须经历却经常出错的问题。这些问题的顺利解决将有助于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提升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6][7]赵发旗,李露,程俊俏.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性的调查与分析[J].高教论坛,2009,(02):3-8.

[2][5]胡杨.试论大学毕业生在社会适应中的心理问题及其教育调适[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20):31-34.

[3]邓红霞.浅谈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5,22(1):111-113.

[4]陈社育.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206.

[8]江巧瑜,许能锋,曹建平.大学生应对方式、社会适应对心理健康影响的路径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0,27(1):25-27.

[9]程良越,王建农.职业生涯辅导[M].香港:职业导师杂志社,2007:28.

第8篇:党校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毕业生党建;就业工作

一、毕业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毕业阶段是大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特殊时期,毕业生党员作为毕业生中先进分子的代表和学生党员中的特殊群体,除了要参与毕业、就业等诸多环节,还要参与党支部建设,在毕业工作中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但是,在高校的毕业生党建工作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部分毕业生急功近利,入党动机不纯,受到招聘单位要求的影响,部分毕业生也开始针对这些要求对自己大学期间的发展进行了规划,将入党作为增加自己应聘成功率的筹码,于是,在部分高校中出现一种"毕业生入党热潮"的趋势。毕业生党员忙于就业,忽略自身的榜样作用,奉献精神有所松懈,榜样带动方面的作用不突出,在联系师生关系,桥梁纽带方面的作用不够到位。在这些时候,一些毕业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容易忘记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将自己和普通的同学等同起来,没有发挥先锋模范的作用。而学校又忽视了毕业生党员的继续教育。一方面是继续教育的内容可能并不能引起毕业生党员的关注和兴趣,另一方面,学校也没能从毕业生党员参与就业工作这个角度去进行工作设想,不能充分发挥毕业生党员队伍的优势。部分高校则没能充分认识和发挥这支学生队伍的优势,对党建和就业相结合以互相促进的设想比较欠缺。

二、就业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

就业工作是毕业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就业引导,以支部建设带动就业,发挥就业促进支部建设的作用是目前高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现在国家提倡支援西部计划,鼓励学生下基层就业,去欠发达地区就业,积极鼓励优秀毕业生党员到农村任职,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有利于改善农村干部队伍结构,有利于优化党政干部来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输送生力军,有利于缓解城市就业压力,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这是一种就业的趋势,也是和谐社会所必需的一种就业模式。在党建理论课堂中要将这种思想融进教育内容,使就业的这个指导思想能更生动形象、更直接地为学生所认识和接受。

几年来在沈阳医学院党总支带领下,我校全体辅导员和就业指导中心老师,利用假期到北京、大连、山东及朝阳,建平、陵源,建昌、葫芦岛、康平、法库、辽中等地开展走访毕业生活动,进行毕业生跟踪调研,及时了解毕业生工作情况、生活情况,特别是对毕业生党员在工作单位作用发挥情况开展调研,及时掌握情况为我们后续党建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通过深度访谈沈阳医学院毕业生党员,在查找文献基础上,初步拟定访谈提纲。对毕业生党员和思想政治工作者进行访谈,召开毕业生党员、思想政治工作者座谈会,认真听取来自学生党员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访问调查、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沈阳医学院及沈阳市各高校毕业生党建与就业工作相结合现状进行了有关调研,并通过分析研究,掌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在积累经验基础上,拟定党员培养具体实施方案,与就业相结合,制定毕业生党员责任细则、和实施办法。

三、充分发挥毕业生党员的优势和作用

1、毕业生党员是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具有表率作用

通过对毕业生党员的就业相关思想的教育,以及他们自身的经历和体会,再由他们和其他普通同学沟通、交流,或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取得的成绩来做榜样,对于在学生中形成良好的就业氛围具有很重要的影响。而学生中一些建议和思想,也能及时反映到就业工作人员中,以使其能更加完善就业和服务工作,最终达到就业的全员化效应。许多高校的学生党建工作人员和就业工作人员是两支不同的工作队伍,平时工作上的交接点也比较少,运用座谈、共同组织学生活动、论文交流等形式,促进党建和就业工作人员的相互沟通和合作,从而对党建和就业都有更多更深的认识,便于共同找到合适的方法来提升自己工作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2、鼓励优秀高校毕业生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市社区管理创新实践

为引导和鼓励优秀高校毕业生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市社区管理创新实践,认真落实中组部《关于做好2012年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的通知》在基层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和党政后备人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构建来自工农一线的党政干部培养链,从人才和组织上保证和支撑辽宁全面振兴,为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到辽西北地区农村和城市社区任职,一是降低考试门槛。二是给予适当补贴。三是在选调生名额上予以倾斜。四是适当扩大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录比例。五是强化日常服务。

选聘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着眼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而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也是为党和国家培养可靠接班人的重大战略工程。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培养党政后备人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实现辽宁全面振兴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重大意义,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这项工作,确保大学生村官选得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努力实现党组织满意、群众满意、大学生满意的目标。积极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环境。广泛宣传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重大意义,让社会各方面了解、参与和支持这项工作。大力宣传大学生村官的先进典型,引导和鼓励更多的高校毕业生投身基层一线锻炼成长、建功立业。

3、 积极利用网络优势,发挥网络在教育管理的作用,

拓展毕业生党员教育途径,引入相关就业指导规划,发挥毕业生党员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党建和就业工作人员的互相沟通和合作。建立毕业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信息网,提高推荐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利用网络优势,拓宽教育管理渠道。针对毕业班党员外出时间多、集中学习时间少的特点,积极利用网络优势,发挥网络在教育管理的作用,拓宽教育管理渠道。如各党总支可创建党建网页,开辟诸如“党的知识”、“预备党员”、“情况通报”、“时政要闻”和“党员信箱”等栏目,拓宽教育管理的渠道,加强支部信息的交流。毕业班党员可以通过“党员信箱”及时与党组织取得联系,交流心得,获取信息,汇报学习、工作、生活和思想情况。支部还可以通过邮件、年级QQ群、微博等窗口加强对毕业班党员的教育管理,或者通过每位党员的电子邮件地址,与党员本人取得联系,既加强对党员的监控,也可以此对党员进行释疑解惑,解决他们在校外实习以及应聘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困惑。总之,应该使网络成为组织与毕业班党员沟通信息、交流思想、引导学生的教育阵地和管理平台。

[参考文献]

[1]赵华.毕业实习期医学生党建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时代教育,2009,(4):36~38

[2]S戴辉明 王新香.高校毕业班学生党员管理模式的探索[J].高教论坛,2009,(3):.

[3]李娜.发挥学生党员优势促进就业工作[J].现代企业教育,2008,(24):195~

第9篇:党校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校 学生党建 科学发展观

根据中国共产党十七大的部署,中央决定从2008年9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体党员中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在全党正如火如荼开展的“创先争优”新背景下,如何将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与高校党组织的创先争优相结合,如何使党员与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同在,值得探讨。

一、建设校园文化,实现“以学生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相对于高校党建工作,其核心是“以学生为本”。高校青年学生是重要的人才资源,因此学生党建工作应以人才培养为根本,通过营造良好校园文化环境实现学生的成长、成才这一最终目标。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精神的承载体,能够对广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文化层次的高低也决定了高校能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决定了高校能否与时俱进地加强党建。因此各高校应从提升校园专业文化和校园人文文化两方面入手,与学生党建工作相结合,实现学生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实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个性化教育,从而实现高校学生心灵的净化,实现高校学生党性的增强,实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进一步提升[1]。

二、搭建“两个平台”,实现全面党建

“坚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高校学生的成长不仅需要掌握理论指导,更需贴近社会大环境,更需要以社会实践发展需求为导向。社会实践是考察培养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一条十分重要的有效途径。首先,在校内外为高校学生创造实践机会。其次,在实习和实践过程中,学校要指派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以保证活动有效开展。最后,在实践结束后,高校应按照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多维度地考察和评价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表现。通过指导和评价,改进大学生认识社会问题的方法、提高其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使之树立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思维观念。

三、扩展“两个阵地”,实现协调党建

随着高校学分制的实施和不断扩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传统载体——班级的概念逐步淡化。与此同时,伴随高校后勤社会化的体制改革,高校学生公寓已成立专门机构——公寓党建工作管理委员会,组建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学生公寓党建领导队伍,制定《学生党建工作进公寓考核方法》等制度[2]。同时丰富学生公寓党建活动形式,采取“学生党员示范宿舍”“学生党员生活示范岗”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社团,反映着学生的兴趣取向、传达着学生的内在心声、承载着青年的激情与活力,这一具有特定目标、组织章程和活动方式的群体组织,在高校校园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力量。如今,在许多高校中,社团在满足学生身心全面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就业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把好“两个关口” 实现可持续党建

新生与毕业生是高校中的两支特殊的队伍。合理掌控新生党员的入口关,坚持严把毕业生党员管理的出口关,对于高校党员队伍层次结构的完善具有重要作用。2003年第十二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确定了大学生班级“一年级有党员,二年级有党小组,三年级有党支部”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目标。但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实现该目标,更为普遍的情况是:大一年级各班基本没有党员,大二年级每班才能发展1-2名党员。究其原因,中学党建的基础性支撑缺乏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党组织建设。然而,各中学的党建也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中,为什么高校会缺乏中学党建工作的支撑呢?一方面,一些中学的学生党建工作程序不规范,发展党员缺乏公开透明的程序,毕业班中存在突击培养、突击发展的现象,因而中学学生党员得不到高校的直接信任,仍需重新培养;另一方面,一些高校缺乏深入的新生党建调查,没能及时了解新生党员情况,造成重复培养与考察。对此,高校在增强与中学的党建交流的同时,应深入开展针对新生的党建调查,做好与中学党员培养工作的衔接。针对已入党的新生,仔细审核其相关档案,掌握其申请入党时间、培养考察过程、相关程序和材料是否规范完备,同时与其进行深度谈话详细了解其对党的认识等,如符合实际情况,则直接委任、积极促进其在新生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3]。

作为连接毕业生与社会工作岗位的纽带,高校肩负着重大责任,毕业生党员的政治素养将会对地方单位开展党建工作产生重要影响。同时毕业生党员的政治素养水平也反映了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效果。然而毕业生党建工作因以下两点原因,往往难以深入到位。一方面,与新生党员队伍相当薄弱相对,毕业生党员数量众多,难以管理;另一方面,部分毕业生入党后角色意识明显淡化,放松自我要求,不积极配合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针对此种情形,更应严把毕业生党员管理质量关,在毕业生讲座中加入毕业生政治素养教育,切实加强毕业生党员的继续教育,切忌毕业前的突击培养、突击考察、突击发展,确保“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对于入党后先锋意识淡化、觉悟降低、不能起到模范作用的党员给予适当惩罚;对于考察中的党员,将其考察培养材料转给用人单位,以便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在校时的表现方便对其继续培养,同时也有利于毕业生在新的党组织中尽快适应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沈银花等.以校园文化为支撑的高校党建工作新思路[J].社科纵横,2010,(6):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