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保内控工作计划范文

医保内控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医保内控工作计划

第1篇:医保内控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 医院 预算管理 内部会计控制

作为对未来经营规划的一种总体安排,预算管理是医院管理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通过预算管理能够有效推动医院相应计划工作的顺利开展及不断完善,加强医院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高效分工协作,降低矛盾和冲突,提高工作效率。

一、医院预算管理与内部会计控制概念及二者间的关系

(一)概念界定。

所谓医院预算管理就是在一段时间以内,对医院财务经营情况利用预测分析法进行医院管理的一种方式。采用预算管理方式管理医院,需各个部门负责人做出合理的评价及分配财力、物力、人力等医院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推动医院经营目标的实现。此外,利用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二者之间的相互协调及配合,可以有效掌握医院经营的具体状况,合理预计收入实现进程,控制医院经营成本,从而实现医院战略目标。

医院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医院为了保证医疗业务的有效进行、保证医院财产的安全与完整、保证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及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在医院内部采取和建立的各种措施和办法的总称[1]。其主要目标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和执行,从而顺利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其内容主要包括过程控制、环境控制、信息交流、监督控制和风险评估。

(二)预算管理同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关系。

1.预算是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形式之一。内部会计控制应该是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会计控制体系,具体可细化为分工控制、授权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风险控制和内部报告控制等。预算控制要求单位对各项经济业务编制详细的预算或用款计划,并通过一般授权或特殊授权,由相关部门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控制。预算的编制必须体现单位的经营管理目标,并明确责权;执行过程中,允许经过授权对预算进行调整,使其更切合实际;应当定期反馈预算执行情况,严格控制无预算的支出。

2.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是预算质量的有效保障。预算能否发挥其应有的效力是建立在医院内部会计控制是否有效的基础上的。一方面,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能有效地保证单位会计信息的质量,为预算的考核提供客观公正的依据。另一方面,健全的内部会计制度能保证预算的严肃性,杜绝任意变更单位预算的行为。

二、预算管理对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卫生部门的不断深入,医院在经营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多,高新技术加快发展,客观条件要求各级各类医院执行预算管理;甚至,有研究者指出,医院进行预算管理是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强化医院内部控制的要求,适应财政部部门预算改革的要求[2]。另外,《医院财务制度》第五条规定医院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即“合理编制预算,统筹安排各项资金”。可见通过预算管理,调控医院的各项医疗资源,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提升医院的知名度,是医院管理在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不过,从医院内部会计控制角度而言,预算管理具有如下两点主要意义。

(一)医院内部会计控制标准评价的科学选择。

用预算衡量医院各项内部会计控制内容,可以有效降低医院的财务风险,从而不断实施和完善相应的财务计划。预算是医院制订并实现相应计划及目标的重要前提,对于医院各个部门制订的计划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避免医院在发展中因为盲动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高质量的预算管理可以科学量化医院经营环境及资源状况,保证医院在一个比较均衡的状态下运行。此外,预算管理当中的绩效管理理念及办法等内容,也能够促进医院更好地进行内部会计控制。

(二)改善对医院法人的结构治理。

医院法人进行结构治理的时候会将预算控制包括在内,并将其当做主要部分。从经营策略角度来看,内部职务的划分、各项权利分配等都要依赖预算选择的管理标准;从战略角度来看,医院预算管理已经成为制定及实施战略目标的一种支撑性力量。有效结合相应的总体分析,实施预算管理能够有效划分并约束权力,改善法人治理结构,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三、预算管理背景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策略

那么,在预算管理背景下医院该采取什么样的内部会计控制策略呢?笔者认为主要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制定内部预算管理办法,建立预算管理委员会。

医院应当制定适合本院实际的预算管理办法,明确预算编制内容、范围、依据、程序、方法、执行与控制和分析与考核等项目。为杜绝内部人为控制,保证医院整个经营活动协调运转,必须设立一个权威性和独立性较强的预算管理委员会作为预算管理的最高权力机构。预算管理委员会的主任一般由医院院长担任,委员由财务、临床一线、采购、信息、内审和人事部门的负责人组成,负责制订并实施医疗计划、业绩考核、制定和实施奖惩制度及内审等方面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主任由医院财务部负责人担任,以财务部为主导,负责预算管理日常工作。

(二)将预算管理及内部会计控制有效地结合。

医院预算管理的效用是建立在科学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基础之上的,但是若缺少良好的预算管理机制,那么内部会计控制效用就有可能不能有效服务于医院的发展目标,更谈不上将管理责任落实到医院各个组织机构身上。因而只有将内部控制建立在相应的预算管理机制基础之上,才能充分发挥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整体效用。

(三)采用责任预算制度落实相应机构管理责任。

责任预算管理是医院预算管理的重要内容,利用相应的预算机制明确医院内部各组织机构管理目标、管理责任,并据此进行预算的编制、控制及执行。责任预算是医院预算管理的一个重点,更是进行医院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

(四)提高预算管理报表质量,完善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严格考核预算执行结果,维护预算的严肃性,使预算管理真正成为医院控制经济活动的有效手段。《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指出:“内部会计控制应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之中。”因此,为了把握预算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必须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全方位的评估与考核。预算管理委员会及相关部门对预算当期实际发生数与预算数之间存在的差异,要认真分析原因,并找到内部会计控制中的强项和弱项,制定改进措施,完善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总之,预算管理制度是对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试金石,在预算管理的背景下,医院内部控制要与医院预算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预算编制、执行与考核检验和完善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同时,通过健全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确保医院预算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第2篇:医保内控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会计信息;内部控制;经营环境

医院是一个公益性组织机构,它不仅人员复杂、科室众多,同时所涉及的会计业务范围也较为广泛。但由于我国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尚未完善,会计管理手段落后,医院财务管理较为混乱,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管理,给会计信息造假创造了机会,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真实性。

一、医院会计信息质量问题产生原因

为了保证医院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实施有效的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全面提升医院会计信息质量,使其能够更好符合会计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下面我们就将医院会计信息质量问题总结为如下几点,以便于不断增强医院内部控制,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一)医院内部组织管理机构不完善

很多医院受自身组织管理结构限制,很容易产生会计责任划分不清、监督不全等方面的问题,外加医院业务委托等情况的参与,这给医院内部控制和管理造成了极大困扰,进而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下降。由于医院各组织机构人员权责划分不清,会计人员和财务人员、医院管理人员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和会计制约,这就为个别人员和会计信息失真提供了便利,不利于医院会计管理的长期发展。

(二)会计人员素质低下

由于医院会计人员队伍建设投入上存在一定不足,且缺乏健全完善的医院会计人才管理体系,很多医院都没有完善的岗位培训,这就造成医院会计人员专业素质的停滞不前,很难承担起相应的会计岗位职责,对本岗位工作敷衍了事,很难迅速适应医院会计管理环境和财务岗位工作需求。正是因岗位培训方面的不足,导致会计人员道德素质低下,甚至形成了一些会计准则、会计法律相违背的事情,这严重影响了医院资产安全性和会计质量。

(三)会计管理奖惩制度不完善

医院是一个非功利性的组织机构,它不以盈利为目的,医院资金主要来源于社保基金投入,正是医院会计管理体系奖惩制度的不完善,严重影响了医院会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那些收入偏低的医院会计人员,他们认为自己的收入太低,相较于他们对社会贡献和医院贡献不成比例,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进而想要通过不合理手段来获得额外经济收入,完全不考虑医院利益是否会因此受到损害,正是这样的情况造成了医院资产和利益流失,医院有必要完善奖惩制度,提高基层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医院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

结合当前医院会计信息质量情况来看,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是会计信息质量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的医院虽然意识到了财务管理工作问题,建立了相应的内部控制体系,但是完全没有考虑到自身情况,并未从实际财务管理需要出发,建立的会计监督和控制体系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会计岗位职责划分不清,会计工作流程仍需不断加强。同时,医院内部审计体系的不健全,造成了医院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这样的医院内部审计不能很难做到真正的客观公正,即使在审计过程中发现会计信息虚假问题,不会及时主动的纠正会计行为,不利于医院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不具有财务管理监督作用,审计意义完全丧失。

二、内部控制视角下的医院会计信息质量提升具体办法

针对上述医院会计信息质量问题,我们需要正视医院内部控制环境下会计信息质量提升,全面改善会计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会计管理体系。因此,笔者就内部控制视角下的会计信息质量改进措施进行简要阐述,希望能够为同行业者提供有益意见和建议,全面提升我国医院会计信息质量,发挥会计管理作用,更好的保障医院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一)加强领导重视,实现全员参与

医院内部控制能力的提升能够进一步带动医院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医院领导和管理人员应当充分认识该项工作的重要性,给予会计信息质量问题足够的重视,深刻认识和了解医院自身经营环境和生存条件发生的变化,不断提升自身会计理论知识,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观念,做好医院财务部门及其相关部门的协调管理工作。因此,医院领导人员应充分发挥其组织领导作用,努力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将医院发展和利益与全体员工利益紧密联系起来,提高员工的会计信息质量工作认识,实现全员参与医院会计信息质量工作,营造良好的会计工作氛围,实施有效的医院内部会计控制,进一步提高医院会计信息质量,推动现代化医院内部建设发展。

(二)优化医院内部组织结构建设,明确岗位职责划分

优化医院内部组织结构,深入了解市场整体发展趋势,结合自身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各个岗位工作职责划分,积极调动各部门和岗位工作人员主观能动作用,加强各个部门及相关人员牵制作用,更好的完成各部门间的监督和制约,以便于更好的提高医院内部会计控制,提升内部控制能力。医院组织结构优化,需要医院根据自身情况,如隶属关系、职权划分、内部设计机构等方面的缺陷,实现会计工作人员工作的独立性和主动性,更好的发挥会计人员职能作用,实施会计人员激励和岗位监督,营造良好的医院内部控制环境,创造良好的会计信息质量提升条件,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三)建立健全医院内部控制条件下的会计控制制度

随着医院自身建设的逐步完善,医院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进一步改善,医院需要结合内部会计控制理论要求进一步加强自身运营管理,不断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实现有效的会计监督和管理。从当前医院内部控制下的会计信息质量情况来看,医院内部控制可从三方面入手:事前、事中、事后,根据这三方面做好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管理工作,落实各个环节内控管理工作,明确相关人员岗位职责,规范各岗位工作流程,严格杜绝各种不合符规定的工作行为、严禁越权管理,杜绝和违背业务流程等方面行为,开展及时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行为,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应予以及时的修正和完善,切实保证医院利益。

(四)完善医院会计监督体系建设,提升评价机制的有效性

医院会计内部控制的加强有利于改善医院会计信息质量,更好的满足医院内部建设需要,提升医院内部管理水平。因此,医院应积极开展医院会计工作制度宣传,全面提升医院全体人员对会计工作的认识和了解,明确医院内部会计监督岗位职责、明确监督范围,进一步完善医院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建设。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是会计监督职责的根本保障,是医院会计信息完整、准确、规范的前提条件。所以必须要确认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定期审核会计凭证、会计账本和会计资料以及会计报表等相关内容,保证资料的准确性,以便于能够对会计信息问题加以及时正确纠正和调整。因此,我们需要逐步建立健全医院会计外部监督体系,丰富外部监督主体,加强医院外部监督控制力度,实现科学合理的医院内部监督,进一步改善医院会计信息质量。建立健全医院内部会计评价机制,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财务及其相关人员进行考核,加强医院利益与个人绩效相关性,挖掘出相关人员岗位工作积极性,调动医院组织机构培训参与的积极性。

(五)夯实医院会计基础,加强医院财务风险管理

会计基础工作的贯彻落实是医院开展其他各项活动的重要前提,加强财务风险管理营造良好的财务管理活动环境势在必行。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实施财务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重要内容。因此,医院财务风险管理应当做好几方面工作:第一,夯实医院内部会计基础,进一步保证医院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用性,提供科学有效的财务决策参考依据,为医院阶段发展目标制定提供有益意见和帮助,会计基础的奠定有利于规避财务风险,实施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第二,加强医院风险评估工作,风险评估能够帮助管理者制定切实可行的内部管理策略。同时,风险评估还能够帮助医院进行风险分析和识别,风险评估工作水平的提高能够让医院尽早发现风险,做出风险防范措施,保证医院切身利益。医院应当加大风险控制宣传,不断培养员工的风险控制意识,提升管理者及相关工作人员的风险管理能力和控制能力,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和预警机制,加强医院内部控制。从医院的长期稳定发展来看,医院会计信息质量产生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它是医院基础建设和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志,是医院生存发展的重要前提,只有不断提升医院会计信息质量,准确把握内部控制内涵,灵活应对各种影响要素,建立健全医院内部控制制度,提升医院内部会计控制水平,调动全员积极性、主动性,使其能够主动配合医院会计工作,构建良好的现代化医院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优化会计信息质量组织结构,确保医院会计信息完整性合准确性,促进医院的正常、稳定发展,加快我国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三、总结

综上所述,医院会计信息质量是医院长期发展运行的重要保障,只有不断提升医院会计信息质量,掌握医院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才能够帮助医院经营管理者做出正确的运营决策,确立明确的管理目标。因此,我们应当积极配合医院会计工作,充分调动医院全体员工工作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构建良好的医院会计信息质量环境,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完整,建立健全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奠定扎实的医院会计管理工作基础。

[参考文献]

[1]周红燕.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研究综述[J].财会通讯,2012(3).

[2]张倩.新财会制度下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建立与实践[J].财经界(学术版),2015(18).

第3篇:医保内控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新制度;医院;成本控制;

一、引言

随着医疗水平、医疗设施的不断进步与完善,为了响应医院内部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与财务细化管理的要求,国家财政部于2011年颁布了新医院财务制度并在多个试点医院进行试运行,2012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执行。此次施行的新医院财务制度对于医院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以及社会与经济效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医院成本控制对于医院管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对医院内部的长远规划、医疗体系构成、医疗成本价格、社会与经济效益都起到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尤其是新制度颁布之后,医院成本控制成为了医疗相关行业的一个热门话题,受到广泛关注。所谓医院成本控制就是指医院内部进行医疗成本的核算与分析,进而提出成本控制措施,通过各方面规划来降低医疗成本的活动,它是由核算、分析、控制等多个方面组成的一个整体,能帮助医院理清自身的财务状况,强化绩效评价,提高服务效率,合理控制费用,它是新制度下医院财务管理的根基。

随着新制度的颁布,卫生部对于医院成本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强化医院经济管理、充分利用医院人力、物力资源,坚持高效率、低成本的运作方式”。新制度下的医院成本控制方式不仅将医疗成本大大降低,同时也将医院的经营水平以及经济效益提高了一个档次。有效的医院成本控制工作可以帮助科室建立经济责任制度,伴随着新医改的实施,医院成本控制方式由管理目标制变为管理目标的实施与考核制,将经济责任制度权力落实。另外,强化成本管理还能提高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加快实现面向市场的目标速度,同时员工的积极性也得以提高,科室的利益结合,其效果是让员工由被动变为主动,加强了员工自身的控制管理水平。

二、新制度下医院成本控制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控制规划与整体性不足

近年来新医改对于医疗单位的影响不断深入,医院的发展机会以及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医疗单位的员工们对于规模效应的认识越发深入。然而,大规模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导致医院的成本消耗过高,甚至需要加入医院正常发展的成本资源,对于医院自身的研究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就当前来说,我国多数医院对于成本控制这一环节的工作尚处于低层次水平,对于有形与无形两种成本的认知度较为模糊,缺乏对二者的整体规划,对建立成本控制体系缺乏必要的科学模型和方法。

(二)医院的整体实践效应不足

由于国内多数医院在成本控制方面处于起步阶段,虽然随着新医改不断推进深入,但是在医疗耗材和药品方面仍然处于初步认识阶段,对于无形成本譬如时间与人力等成本控制意识不足,对于成本控制的认识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存在脱节,加上医院对于成本控制缺乏管理,导致了医院成本控制难以按照预期的想法来进行。从另一方面来说,医院对于成本控制的重视水平参差不齐,领导对于成本控制较为重视,而员工往往不够重视;医院的财务与会计人员较为重视成本控制,而其他业务部门却较为忽视,所以目前医院在整体上没能普及成本控制的基本意识;涉及到成本控制的行为模式与财务不能相结合,导致医院成本控制制度缺乏落实与监督,导致医院成本控制工作难以顺利并且有效地进行。

(三)医院内部成本控制协调管理不足

在新医改持续最近几年的现在,很多医院仍然坚持传统的“重人治,轻管理”的管理理念,这使得医院的财务部门对成本控制管理人员的培训不够专业,对于成本控制的研究与执行极度匮乏,有些甚至并没有在会计相关行业从事过工作,工作效率低下,对成本控制的微观把握性不足,并且成本控制的管理者们通常都是由各个部门的领导来点人,具有各自为战缺乏交流的缺点,其作为管理职能部门没能有效进行资源统一管理,产生了不安定因素。另外,其成本控制方式往往仅限于成本核算,缺乏其他阶段的继承;同时随着新医改的进行,虽然医院大量引入了成本控制的方法与概念,但是医院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与协调,使得医院成本控制没有针对性和科学性,未能形成系统而有效的成本控制管理体系。

(四)医院成本控制缺乏预算管理制度

预算管理在成本控制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目前国内医院普遍缺乏成本预算或是没有一套科学的预算管理方法。例如某些医院进行成本预算时,对固定资产如库存物资等资金不够重视,在进行预算处理时往往将这些固定资产忽视了,这种对于资金流量的预算与控制不够全面导致了成本控制预算结构的不科学。此外,某些医院部门在成本控制预算进行中,给每个部门分配的预算与费用限额不同,打击了不同部门之间员工的积极性。而科学的成本控制预算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各个部门的积极性,提高医院内部的整体竞争力。

三、新制度下医院成本控制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专门负责成本控制的管理部门

为加强医院成本控制,使之能有效进行工作,医院团队中必须有专业的管理人员负责成本控制。例如对于医院财务部门来说,应该专门设立成本控制的培训岗位,每个工作日定时定量对医院成本控制进行培训学习;对于医院科室来说,成本控制管理人员需要各科室之间、科室与财务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工作。

(二)医院全员成本控制意识的提升

新制度下的医院财务规范和旧制度相比,其使用范围、会计报表、要素分析等各方面都有所不同,对于医院的经营模式具有推动性的作用。医院的成本控制涉及到医院各方面的利益,因此医院各个部门与科室成员必须明白新制度下医院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为了解决医院成本控制整体实践效应的不足问题,需要加强成本控制的宣传,通过各个途径对新制度下的成本控制进行宣传和普及,使得各个科室、各个层级部门都能具备较高的成本控制意识,使其变被动为主动,积极配合成本控制相关的工作内容,主动去解决成本控制问题。由于医院成本控制的内容较为复杂,所以需要全员共同参与、共同规划以高效地实施。因此,在全员加强成本控制意识之后,充分发挥各科室、各部门成员的主动性,可以有效地推进成本控制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强化基础管理

强化医院成本控制的基础管理,即将成本控制的重点目标放在产生成本的地方,需注意以下两点:加强科室成员与财务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财务人员深入生产成本的源头,科室人员获取成本产生的原因,两个部门互相合作,结合成本控制管理的目标,将实践内容履行到各个科室。与此同时,要建立公开、透明的财务报表,每个月上报给医院领导。科室与财务部门建立一套完整而直观的成本控制操作规范,对医院的各项操作依据操作规范进行成本控制审核,并在医院的管理体系中不断完善,同时日常监督工作需要做到位,确保医院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能够有质有量。

(三)建立合理的成本控制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一套合理而健全的财务成本控制制度,加强资金管理与监督工作,才能达到成本控制的经营理念和经营目标,将资金使用计划合理化,保证各类财务业务的经营信息、会计资料的真实与完整性。新制度下的医院成本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对医院的经营模式有所影响,对于医院内部提升社会与经济系效益、稳定医院的服务成本价格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立时,应当根据新制度下会计法的规章制度,将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使得医院的各个部门与科室人员做到有法可依。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说,首先要做好医院的财务核算监督管理工作,医院的成本控制管理制度需要和医院财务管理与成本管理挂钩,相关执行人员的权责划分、人员管理、奖惩制度等等内容必须具体化,对于会计记录和会计凭证,必须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和可靠性,依据新制度中的核算标准,认真计算医疗单位所得到的经济效益,如果会计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消极怠工,各种计算数据出现错误,那么应当受到医院的内部惩罚;其次必须做好会计部门的内部监督与审计管理工作,医院内部管理决策者应当从宏观角度出发,将成本控制体系建立完善,将自身的特点与新制度相结合,建立成本控制的前、中、后的一体化分析与应用成本管理体系,为医院未来的发展规划以及医疗资源配备提供决策依据,同时降低医疗成本;对财务进行内部审计,这样可以帮助医院提高内部成本控制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并且可以借此来评价医院成本控制经营活动的经济效益和效率,医院财务科室人员在进行成本控制审计时,必须确保操作的公平、公正、权威、独立,做好医院内部成本控制风险的防范措施,做好财务审计的前、中、后期的监督管理工作,保证医院成本控制的正常开展。

(四)建立合理的资金预算制度

制定一套科学的资金预算使用计划,将资金管理纳入严格监管范围,可以帮助医院提高其财务管理水平。首先,医院必须遵照“收支平衡、量入为出、留有余地”的原则来对资金收支计划和安排进行规范管理,在预算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应当对流动资金做好详细的记录,包括总额、支出收入时间、使用情况等等,同时要强化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做好核算工作;根据所规范的医院资金成本控制计划,及时遵照规定的收支节点进行付款或收款,执行有效的动态跟踪管理,将资金流动合理化、规范化,做好控制。其次,医院的财务部门人员必须按时清算拖欠款项、以及各种旧账呆账、债务债权等等,通过各个财务流动情况来加强医院成本控制。

除此之外,还应当使用先进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来对各项医疗材料采购费用进行统一管理,建立关于医院方方面面的综合信息服务以及数据信息平台,把物流、财务、医疗服务等各个环节连在一起,建成一体化信息网,使得不同部门能够统一分享所有资源,避免出现“信息孤岛”的情况,同时将各个项目产生费用来源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予以评估,以提升医院成本控制的效率,帮助医院人员及时掌握成本控制信息,并且进行相关决策。例如新制度颁布后衡南县人民医院在保持原有规模的情况下的资金预算成本同比支出减少了20%。

四、结论

国内新的医疗改革规章制度正在普及深入到各个医院当中,经过了这两年的洗礼之后很多医院的成本控制管理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而肯定了新制度下医院成本控制在医院经营当中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我国很多医院的成本控制管理目前尚处于初级层次,并没有深入高级层面,同时存在着许多问题,所以需要从基础层面出发,科室和财务部门共同协作来解决这个问题。新制度下加强医院成本控制管理,不仅可以直观反映出医院的整体经济水平与医疗质量,还能够促进医院成本控制体系的改革,对于医疗事业的长远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敏.新医改下医院成本控制新思路[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0).

第4篇:医保内控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控制措施

0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企业的管理手段也打破了传统模式的限制,进行了更适合现代企业发展形势的创新,通过加强内部控制有利于强化企业内部的各项职能,提升工作效率,节约发展成本,进而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这种形势下,把内部控制制度应用于医院的财务会计管理中,是加强医院各项管理措施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深入改革模式,进而适应社会发展形势的快速变化。

1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现状

1.1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健全的控制制度是保证医院财务会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基本保障,但是在当前的制度模式下,财务会计工作经常出现漏洞,说明在管理和控制制度上存在着较大的缺陷,没有严格的规范和标准对财会人员的工作行为进行约束,导致其工作态度不严谨,工作方法落后,且工作积极性也不高,需要相关人员结合医院的现状进行相应完善[1]。

1.2缺乏风险意识

现代企业的市场竞争环境激烈,且各种经济和政治形势变化较快,要想保证稳定的发展就必须要具备足够的风险意识,并制定风险防范措施,才能够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并在风险发生的时候进行及时的处理,避免给医院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财务人员普遍缺乏风险意识,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当问题发生的时候解决效率比较低下,严重影响医院的各项职能的正常运转。

1.3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医院的正常运转需要有基本的医疗资产作为支撑,并且很多医疗设备和药品都是非常昂贵的,如果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对其进行妥善保管和维护,很容易造成设备损坏、贵重药品丢失等情况,不仅给医院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会带来一定的社会危害。在当前的管理制度下,医院的设备医疗设备、药品、耗材的物资审批、采购、验收、入库、保管、审计、报销、领用等制度都不够完善,尤其是在医疗器械采购和药品储备方面,很多采购人员贪图便宜或者和采购方相互包庇,导致物资采购质量没有保障,严重影响了医院的社会形象和信誉,需要在后期的管理工作中严格控制[2]。

1.4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不高

首先是医院的管理者对于财务人员的选拔工作不够重视,认为只要有基本的会计知识和相应的工作经验就可以胜任,但是并没有对其实际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进行考察,导致很多财务人员在其位不谋其政,严重浪费了医院的资源。其次是缺乏对相关财务人员的技能培训,财务人员要根据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不断扩充自己的财务知识储备,并学习先进的财务管理手段,以提升自己个人的工作能力,医院也要定期组织财务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考核,这才是完善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能力的根本。

1.5追踪问责制度不健全

通过追踪问责制可以提高财务人员工作的严谨性,并降低财务事故出现的概率,即使出现了问题,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相关的负责人,大大减少问题的解决效率。但是在医院的财务会计工作中,追踪问责制的执行力度普遍不高,一出现问题,内部人员总是互相推卸责任,降低了事故处理的效率,给医院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

2完善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措施

2.1健全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首先,在医院的财务管理部门深入贯彻财务风险管理意识,提高相关人员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这是做好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基本。其次,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控制和管理计划,对医院的现有物资进行统一的核算和清查,并制定治疗设备的维护制度,避免因为维护和检修不及时,导致医疗设备不能正常运转而给医疗工作造成的严重影响。最后,制定严格的财务会计工作规范和标准,让相关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有章可循,这样能够避免较大的财务问题[3]。并建立追踪问责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严谨性。

2.2采取全面预算控制

为了提高对医院日常运营成本的控制能力,需要编制年度和季度成本预算,并制定相应的财务预算管理计划。比如季度的医疗器械购置计划成本预算、基建预算、业务扩展预算等,预算的编制要根据医院领导制定的年度或制度工作计划,保证科学性和严谨性。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要结合当前的市场经济状况,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分析,并利用相关的预算编制软件,提高其预算结果的精准度。同时建立成本预算超支应急方案,比如医院因为临时的紧急支出导致成本预算大大超出,那么就首先考虑是否能通过降低其他医院活动的支出来弥补超支的部分,进而将整体的预算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2.3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

对于医院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工作,究根结底,还是对于相关财务人员的控制,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可以以此为出发点,首先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具体的方法可以使建立完善的人员选拔机制。对现有的财务人员进行重组、实行岗位责任制等,可以根据医院的具体人力资源状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同时要结合财务人员当前的专业水平制定培训计划,以提高其工作技能和创新能力。并注意加强思想教育工作,提高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避免产生不良的工作作风[4]。

3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在实际的医院管理工作中,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医院经济活动、财务管理控制的核心。根据医院当前的财务工作现状和运营状况,加强对财务会计内部的控制工作,能够建立起完善的财务工作管理体系,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技能和职业素养,进而保证其工作质量和效率,避免在日常工作中出现较大的财务问题,维护医院的正常运转。

参考文献:

[1]李洁.关于完善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4(25):134.

[2]陶金兰.加强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7(12):19.

[3]郑明瑞.关于完善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思考[J].财务与会计,2012(12):55.

第5篇:医保内控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审计;价值;服务;作用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9-000-01

医院内部审计人员的首要职责是:提高医院应对风险的能力,提高医院内部控制建设水平,深挖内部潜力,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从而提高医院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目前在中国公立医院行政机制的背景下,管理结构与管理制度都还很不健全,而内部审计作为管理制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医院的管理结构和制度创新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促进医院各方面的工作健康发展。

一、内部审计能增加组织的价值

内部审计的特点是:独立、客观的,是专业的咨询活动,目的就是提高组织内部的运营效益,提高价值。内部审计要着力在推动医院内部控制建设、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方面发挥作用,对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畅性进行督查和评定,保证各项制度和指令能顺利实施,同时为增加组织的价值提供有价值的服务。

二、内部审计能提高组织的价值服务

关于内部审计可为组织提高价值服务,《内部审计职业实业指南》中指出:内部审计应通过运用系统、规范的方法,审查和评价组织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以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所以,一般来说,内部审计可以为增加组织的价值和改善组织的经营管理服务,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审查和评价组织的风险管理

内部审计自身的特点使得可以从全局的高度,评估和鉴别风险等级,提出应对风险的合理化建议,和其他部门相比,其看问题的角度更全面。和外部审计的区别在于,内部审计更可以从本组织的利益和实际情况出发,提出的相关建议更符合本组织的实际情况,且会更认真、主动地工作。因此,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将风险管理原则贯穿于审计的全过程,并督促医院对可能产生风险的环节加强管理,严格把关,及时消除风险隐患,在不引发审计责任的前提下,将客观审计风险控制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二)评价和改善组织的内部控制

内部审计机构是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者和维护者。首先是对内部环境的控制,需要对组织领导人员的经营理念、组织结构、授权方式、人事政策、国家政策法规、国家经济管理监督机关监督检查方式等方面给予重点关注,观察其变化和效果;进行风险评估时,要考虑评估方法适合合理,报告要及时,更要分析风险评估的程度;进行控制活动时,在有新的业务形式时,要进行着重审查,审查不合理的岗位安排是否分开,一般授权与特殊授权的划分是否科学,预算程序和方法是否合理,定额是否齐全、合理;各种凭证和账簿的配置是否全面,会计计量和记录是否真实可靠,实施的各项控制举措是否有效,能否确保资产的安全;要重点检查信息、沟通方面,审查凭证流通路线的合理性,信息沟通的畅通性。如果发现相关的失效和缺陷等现象,审查人员要及时的分析原因,评估能产生的影响,并且要及时的向管理人员提出科学合理的解放方案,防止造成负面影响。

(三)审查和评价组织管理过程的有效性

对经营业务要重点进行审查,严格预算,控制各项开支,着重对预算、决算和招投标等进行审计,以增加组织的价值;积极开展管理审计,如计划审计以及财务预算,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战略决策和管理审计等,做好审计之后,再健全各项组织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确保有效执行各项保证管理指令和预算、计划,促进经济责任的履行,优化管理方法,保持组织的战略与行动计划之间高度协调一致。

三、怎样保证医院内部审计为增加组织的价值服务

(一)树立内部审计新理念

要以科学发展观和“免疫系统”论为基础,切实推进医院内部审计观念的转变,确立以风险评估为工作中心,以财务收支审计为工作根本,把握内部控制审计,以经济效益为审计工作的最终目标。内部审计工作要防控相结合,重视风险管理。重视监督的作用,重视医院效益的发展,提高医院的增长效益的能力。要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科学的内部审计制度,将对现代医院管理做出突出的贡献。

(二)重新审视医院内部审计的职能与定位

内部审计是现代医院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要改变以往的单纯查找问题、解决问题的观念,转变为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的新模式上来,真正的按照医院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医院的中心任务,真正落实到组织管理经营的全部流程,为提高组织的价值、为医院各项工作的开展、实现制定的既定目标,促进医院的发展和改革,落实经营方针和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预防风险的发生,不断的促进医院的管理水平的提高。

在组织内部审计机构的建立上,应保证其有高度的独立性,直接受院务委员会领导,对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及时出具审计报告,并提出相关的合理化建议。

四、医院内部审计的组织和人员

(一)医院领导要高度重视和参与推动内部审计

要重视审计工作的开展,按时听取审计工作汇报,及时批复各相关审计报告,部署年度工作计划,针对审计报告中的问题,督促相关部门落实,保证审计报告的结果被顺利落实实施。

(二)配备相关内部审计专业技术人员达到审计资源和审计项目的最佳组合

组织内部的审计人员结构要转变,从过去的单一只负责财会的人员,过渡到财务、法律、经济等专业技术人员配置齐全的结构转变,提高内审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岗位培训,打破专业分工界限,让有限的审计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成立审计组时,人员的配置要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发挥骨干的带头作用。还可以通过聘用技术专家拓展审计资源专家参与审计工作。

(三)在医改新形势下完善规章制度设计

严格按照国家审计有关规定,落实内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制定审计工作计划、审计工作程序等相关的、可供操作的内审制度。同时,内部审计人员要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高标准、严要求,做到公正、独立、客观、保密。

第6篇:医保内控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财务风险;债务管理;内部控制;财务稽核

医院财务风险是指医院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医院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产生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医院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某一方面和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能出现财务风险,导致偿债能力降低。财务风险控制是对医院各项经济活动中潜在的财务风险和财务管理指标进行实时监控,它贯穿于医院经济活动全过程,通过对管理对象分别制定相应的财务风险控制指标,以财务报表、预算指标及其他相关财务资料为依据,采用数学模型、比例分析等一般方法,达到整体控制风险的目的。医院在确定其自身发展规模时应重视其规模的质量,即规模结构的合理性,随着财务风险不确定性程度的加深,加强医院财务风险控制,加强财务监控已经势在必行。

一、规范债务管理控制

医院举债规模是防范财务风险的关键,医院举债规模涉及国家的有关政策和发展规划,涉及举债医院的发展方向、医院规模、医疗水平、服务质量、管理水平以及医院所在地的经济水平等因素,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医院应立足自身条件,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进一步规范债务管理,有效防范债务风险。

1、建立贷款监督机制。贷款监督内容包括贷款额度、使用方向、使用效益等,医院对贷款项目的论证必须实行“三公开”,即立项公开、论证公开、结果公开,自觉接受群众、银行、社会有关部门的监督,形成由主管部门牵头,社会、银行和广大职工共同参与的监督机制。

2、加强贷款资金使用和管理。医院必须加强贷款资金管理,形成一套“严格审批、专款专用、封闭运行、跟踪监督、考核效益”的贷款资金使用机制。通过对贷款项目实行“目标分解、责任落实、日常检查、验收考核”的办法,形成对贷款资金的使用管理机制。

3、制定严格的还款计划。加强贷款管理与财务分析,应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建立贷款资金项目管理责任制,将还款计划纳入单位的年度预算收支,保证还款资金来源。

4、加强预算管理。医院预算是根据当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强化财务预算管理,合理调度资金,加快资金周转,提高投入产出率,动态平衡自有资金、借贷资金和预收资金的规模和结构,确保资金的边际效用最大化。医院应当加强预算编制、执行、分析、考核等环节的管理。明确预算项目,建立预算标准,规定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及时分析和控制预算差异,采取改进措施,确保预算的执行。严格控制无预算的资金支出,以此保障资金支出有预算可依,避免盲目投资,但也要避免过繁过细,如果医院预算对极琐碎的支出也作细微的规定,就会使各职能部门缺乏的自由,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医院经营管理的效率。一方面,要使预算更好地体现医院整体目标规划;另一方面,应适当掌握预算控制的度,使预算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通过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的计划性。

二、健全内部控制系统

内部控制是保障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手段,健全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系统将有助于营造安全、高效的资金运行环境,有效实施资金安全防范,确保资金效益的发挥。

1、营造良好的财务内部控制环境。医院管理层应充分重视财务内部控制环境建设,将资金的安全作为控制的主要目标,确保财务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同时,还要使全体职工特别是中层以上的理人员认识到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积极支持和参与财内部控制。

2、构建安全高效的会计系统。从会计业务流程中涉及资金业务的重点环节着手,通过建立会计责任制和操作规程。加强资金内部控制,认真执行国家颁布的《医院会计制度》、《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试行)》及医院内部的财经规章制度。各类收费票据要由财务部门统一管理,统一向财政部门领取下发到收费处,收费处开具收据后经审核款、据相符无误后,将收据存根、收款日报表及缴款单一并上交财务部门,进行二次审核登记入账,以此提高收费管理的透明度。

3、着力构建规范的控制程序。控制程序是为合理保证管理目标的实现,实施管理指令化解财务风险而采取的财经政策和程序。控制程序的关键控制点主要在机构设置、授权批准、职务分工、财务预算、财产安全以及风险控制等方面。应坚持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基本原则,明确涉及资金支付和流动相关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制定财务收支审批管理办法和重大费用支出审批与授权制度;建立严格的资金收付授权批准制度:建立财务重大事项(包括大额资金收支)报告制度等。

三、完善医院财务稽核

财务稽核在医院财务工作中是基础性的重要工作,加强对医院财务稽核作用的认识,完善医院财务稽核制度,优化财务稽核的外部环境,对医院财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加强财务稽核制度建设。医院财务稽核工作,首先要有“法”可依,没有规范的制度,规则形同虚设,管理必定混乱无序,只有有了完善的制度,才能保证正确的行动,才会有良好的结果,同时才能保证工作得到大家的理解,使财务稽核工作的效果得以显现。因此我们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完善工作程序、规范报告内容,保证有法可依、思路清晰,工作才能有条不紊。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对医院稽核制度进行修改完善,使其真正成为符合医院实际工作情况指导医院财务工作的制度。

2、要加大稽核执行力度,保证制度的效果。财务稽核是一项综合性业务,工作一经开展即涉及专业业务层面,因此,规范医院财务稽核管理,稽核工作在健全的制度的前提下,就必须强化落实。要有责任心强的专业人员对相关资料进行稽核,并对稽核成果进行签字,以示负责。同时还要对稽核人员的工作进行考核,保证稽核人员时刻保持谨慎、独立、对工作都是胜任的,从而保证稽核的质量和效果。

3、医院稽核工作要有计划、有重点的发展。财务稽核要在完善传统领域的同时,分层次、有重点、有计划的向新的财务热点发展。如医院新型融资方式下的财务稽核、医院新项目生命周期中的成本效益稽核,医院绩效工资制度下的绩效稽核等。只有不断扩大稽核的范围,探索新的领域,才能保证财务稽核工作始终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4、加强医院稽核工作的区域交流与合作医院稽核工作。因不同医院实际情况和发展重点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同时区域内医院所面临的情况又是相似的,加强医院稽核工作的区域交流与合作,不但能快速弥补各医院稽核工作的弱项,还能够加强医院间的信息交流,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实现共同发展。

5、建立优秀人才队伍,整合优势资源,确保稽核质量。稽核工作质量是稽核工作的生命,稽核人员的素质是稽核工作质量的必要保证。不能保证稽核工作的质量,就无法保证工作的权威性、独立性和未来良好的发展;同时医院稽核工作存在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仅靠有限的稽核人员各自为阵,难以完成复杂的稽核任务,更谈不上工作质量。首先,将稽核工作和财务人员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广大财务人员是财务稽核工作的坚强后盾和来源,有效保证了稽核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其次,要培养知识全面、专业领域明确的专家型财务稽核人员。再次,对所属财务稽核人员调配上,要保证财务主管的统一调配权,平时可分散于各自岗位,需要时能集中人力,完成重要工作。最后,要将专业继续学习与稽核专家指导相结合,特别通过实际现场稽核培训,加速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

总之,现代医院的财务管理应当从过去仅有收入、支出管理,转变为资本运用的管理,从被动的风险处理到主动的财务风险防范。医院要生存并发展壮大,就要求财务管理部门敏感应对医院财务风险,做出及时诊断,减少财务风险的损失,确保医院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志娟.浅谈医院财务风险的规避对策[J].中国外资·下半月,2011年第9期.

第7篇:医保内控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财务管理;财务监督;财务控制

中图分类号:R197.32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2-0158-02

在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控制是其重要职能,医院的任何一项财务活动都需要控制。财务控制是通过对财务活动约束和调节、疏通和合作,使个别、分散的财务行动按预定目标运行的过程。财务控制要以消除隐患、防范风险、规范经营、提高效率为宗旨和标志,建立全方位的财务控制体系、多元的财务监控措施和建立循序渐进的多道财务控制防线。

一、财务控制

(一)财务控制的目的

1.对理财目标的本身进行控制,使它具有一个积极先进的水平,进而确定一个优良的财务活动运行轨道。

2.对理财目标的执行情况控制,消除财务活动运行结果与既定目标的偏差,以保证整个财务活动过程按照既定的目标进行。

3.通过财务对经营活动进行控制,使经营活动的发展符合理财目标,并保证理财目标的实现。

(二)财务控制的地位与作用

1.保证作用。通过控制资金占用规模,保证医院正常业务活动对资金的合理需要;通过控制资金占用结构,保证医院业务活动持续高效地运行;通过控制资金耗费价值的补偿,保证和维护医院业务的顺利进行。

2.促进作用。通过对资金占用的日常控制,促进医院加速资金周转;通过对资金耗费的控制,促进医院提高经济管理水平,不断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

3.监督作用。通过控制医院各项财务收支、监督医院严格执行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与财经纪律,防止违法乱纪,保护医院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通过控制医院财务活动,监督医院坚持社会主义办院方向,防止损害国家利益和病人利益,以利于医院的健康发展。

4.协调作用。通过控制资金运用的结构与规模,控制资金的收入、支出及分配,协调国家、单位、病人及职工个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三)财务控制的形式和主要方法

1.财务控制的形式

财务控制可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而且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医院常用的控制形式包括集中控制和分级控制。

(1)集中控制。集中控制是指由一个控制中心对所有子系统的情况进行集中加工、处理,集中指令,操纵所有子系统的财务活动的一种控制形式。集中控制,一般适宜于规模较小的医院。

(2)分级控制。分级控制是指在一个最高控制中心的领导下,按照整个系统内在的结构层次,分别设置不同级别的控制中心,层层控制,分级控制,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大的医院。

2.财务控制的主要方法

(1)组织控制法。医院要实行财务控制,不仅要有控制目标,而且要有实施控制的机构,有些目标还要按照机构设置状况进行分类或分解,以便于贯彻和执行。合理的组织规划是保证经济业务按照医院既定的方针执行,提高经营效率,保护资产和增强会计数据可靠性的重要条件。各个医院所处的环境、规模大小以及业务复杂程度不同,组织机构也应根据各单位的不同实际情况而定。机构设置以后,首先要进行职责划分,明确规定每一层次机构的任务和应负的职责,还要按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规定相互配合与制约的方法。组织控制法是一种事前控制法。

(2)授权控制法。授权控制,是指各项经济业务的办理,必须由被批准和被授权的部门或人员去执行,也就是说单位的各级人员必须获得批准或授权,才能执行正常的或特殊的业务。授权控制是一种事前控制,能将一切不正确、不合理、不合法的经济行为制止在发生之前。

进行授权控制,首先要求医院内部要有授权环节和明确各环节的授权者。第二,授权级别应与授权者地位相适应。第三,要求授权人应该是称职的人员,对于不能胜任的人不得授权。第四,严格要求各级人员按所授权权限办事。对在授权范围内的行为给予充分信任,对其超越权限之外的行为不予认可。第五,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授权方式,都应有文件记录。

按授权的性质可分为一般授权和特定授权。一般授权是指单位内部对正常业务范围内的授权,是根据既定的预算计划、制度等标准,在其权限范围之内对正常的经济行为进行的授权。与一般授权不同,特别授权的对象是对某些非经常经济行为进行的专门研究作出的授权,这些经济业务往往是个别的、特殊的,一般没有既定的预算、计划等标准所依,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

一个医院的授权控制应做到,医院所有人员不经合法授权,不能行使授权权,按照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授予各层次管理人员以相应的权限并赋予相应的责任,各级上级领导授权后应按规定执行,以身作则,不能越权办事。授权控制对于保护医院财产安全与完整,防止发生弊端是一项重要措施。

(3)目标控制法。目标控制法是指一个单位内部的管理工作应遵循其创建目标,分期对经济业务活动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控制的方法。目标控制是一种事前控制。

实行目标控制,首先根据财务控制的对象与要求,制定控制目标。第二,根据财务指标的组成因素,分解目标,落实到责任单位,做到层层把关。第三,规定财务指标责任单位的权责利,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办法。第四,连续不断地检查财务目标的实现情况,并与计划进行比较,揭示差距,查明原因,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第五,对财务目标达到的情况进行考核,作到奖惩兑现。

为了进行目标控制,医院都要编制计划,实行分级分口管理,推行全面经济责任制,对医院内部职能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严格考核。

(4)预算控制法。预算控制法是以预先编制的财务预算为标准来实施控制的方法。实际上,预算是在年度经济业务开始之前根据预算期的结果,对全年经济业务的授权批准控制。医院预算按其内容可分为财务收入预算、财务支出预算、财务收支综合预算等;按时间则可分为长期预算、短期预算、临时预算;按形式分为固定预算、滚动预算和弹性预算。医院预算是由多个相互联系的预算组合而成的严密的体系。

预算控制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预算得以实现,通过对预算目标与实际执行情况的比较,可以及时了解实际进展情况,找出存在差异的原因,反映原始预算的现实性和可行性,据此决定原始预算是否修改,使之更有利于目标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预算控制的方法包括制定预算、指标分解、指标落实、检查考核与奖惩兑现等,与目标控制法相似。

(5)措施控制法。这里所说的措施控制法主要指政策制度控制措施、记录控制措施和实物控制措施。

①政策制度控制。政策制度控制主要指以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及医院的计划预算、制度作为控制手段。现代医院财务管理决不能在基础工作不扎实、管理制度不健全的环境中进行。因此,医院内部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及各项制度的建设,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而定,使医院的财务管理做到有章可循。

②文件记录控制。文件记录在医院财务控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要使文件记录有效,必须要进行可靠性控制。各种文件记录资料的可靠性主要来源于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及反映的准确性,各种资料的记录反映应符合其内在联系的规律性。按文件记录的性质可分为管理文件和会计记录。

③实物控制。实物控制包括医院的资产、物资及会计账表等,是指为保护各种实物的安全与完整,防止舞弊行为所进行的控制。

实物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实物的限制接近,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一般情况下限制接近现金,限制接近库存物资及其他容易转作个人使用的实物,以及会计账单、账册、账簿,实物的保护和实物的定期盘点清查。

(6)责任控制法。科学的组织结构、合理的分工、建立适合医院特点的责任制度是财务控制的一种形式。

二、财务监督

(一)财务监督的内容

医院财务监督贯穿于医院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其主要内容有:对单位预算管理的监督,包括监督预算的编制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财务制度的规定,是否符合事业计划的要求,是否科学合理,是否按规定报批;监督预算执行情况,包括各项收入是否符合规定,财务收支审批制定是否健全,有无乱收、多收、漏收、少收、挪用、截留、坐支、私设小金库现象,是否擅自扩大开支范围和提高标准等;对财产物资管理的监督,包括是否建立健全控制制度,财产物资管理业务职能是否分离,结余分配是否按照规定,专用基金是否专款专用,有无挤占、挪用现象,对外投资是否报批等。

(二)财务监督的分类

财务监督按监督的时间顺序,可以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按监督的范围可以划分为全面监督和专题监督;按监督的组织方式可分划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另外,财务检查是财务监督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是根据财务监督的总体要求,由专门人员对单位的财务活动和财产物资所进行的检查。

财务检查有经常性检查、定期检查和专题检查、财务大检查。经常性检查一般由专业人员负责进行;定期检查通常在年终、季末或月底,由专业人员有关人员参加进行,如物资盘点等;专题检查和财务大检查一般为适应特殊需要,组织有关方面代表参加,对某些财务问题进行检查,或对财务管理、财务指标和财经纪律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

财务检查的工作方法:一是账务检查,即以会计账簿凭证、报表等会计资料为对象进行的检查;二是实物检查,即对单位的实物资产的存放、保管以及领用制度等方面的检查,通过实物检查,确认账款账物是否相符,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三是现场检查,即对一些通过财务检查还不足以全面、真实地反映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查明事实而进行的检查。

第8篇:医保内控工作计划范文

近年来,各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各行各业中已经开始广泛应用到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医疗卫生领域也不断引入了各种信息化技术手段,在电子病例书写、联网操作处理信息、管理以及门诊住院收费等环节都已经实现信息化管理。但是因为医院信息化管理的时间不长,在这方面还没有积累丰富的经验,因此,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下面是笔者针对信息化管理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几点思考。

1信息化管理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的主要问题11医院管理者并没有正确认识财务信息化管理

通常医院主要领导人都是医疗界专家,他们可能对于医学研究有很多经验,但是可能并不熟悉财务管理工作,有的医院领导人甚至觉得财务信息化只是简单地将以往手动操作用电子计算机来解决,这些错误的认识都不利于财务信息化管理建设。财务信息化不单单只是用电子记账来替代以往的手工记账,同时包括管理人员的信息权限、信息共享以及和其他科室的制衡、信息对接等。医院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会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发展,如果管理人员管理理念和时展脱节,自然也不会注重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医院财务内部控制效率自然也比较低。

1.2尚未建立医院财务信息化管理终端

目前很多医院已经成功实现医院门诊收费、院长查询、住院收费以及药品药房等信息化管理,而且也有了一定成效。但是在信息化管理模式下,常常会发现人情费、漏收、私收等不良现象,这并不利于医院的健康、长远发展。因为计算机人才、计算软件功能等各方面条件的约束,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并未和网络信息化有机融合,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医院内部各科室信息并没有实现共享,这样医院信息资源也很难实现网络共享,容易导致监督、管理工作做不到位。

13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停留于表面,没有认真落实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是确保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但是很多医院财务管理人员并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没有认真落实到位,导致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停留于表面。比如,医院分工不明确,有的财务人员不仅负责制作员工工资资金表格,而且也负责发放。那些老职工比例较多的医院,虽然医院财务系统划分了财务人员、出纳以及会计人员的权限及职责,但是有的老职工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差,往往都是让主办会计代办,导致一般都是由主办会计人员一个人全部负责记账、审核凭证、出纳签字等工作。

1.4内部审计及监督机制比较薄弱

因为医院规模、财务人员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目前很多医院尚未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医院内部控制管理也没有做到位。实现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信息化管理,不仅有利于减少内部审计、内部监管工作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也可大大提高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效率。为此医院急需不仅懂财务会计专业知识,也熟悉计算机操作的综合型人才,同时应该加强医院资产管理人员、药房、收费处、会计处以及库存管理等人员的信息化信息,从而进一步加强医院内部监管以及内部审计。

2加强信息化管理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措施

2.1提高医院管理者对财务内部控制措施的认识

信息化背景模式下,医院管理者一定要高度重视医院内部控制建设工作,明确意识到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统筹规划、安排,合理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快医院内部控制建设。严格遵循“精细化、标准化、系统化”的管理理念,结合医院实际要求以及主要特点研究、开发出适合医院,而且可以接口对接的收费系统、管理系统以及财务系统,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医院财务控制风险,更好地发挥出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作用。

2.2加强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监督力度

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可有效确保会计信息的安全可靠性以及资产的完全完整性,有效提高医院整体效益。实际上,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主要是牵制医院内部各层次及各模块的权力,明确划分职工、管理者以及所有者的利益以及职责,从而促进医院的健康、有序运行。但是一定要加强医院内部控制监督管理,才可以有效确保能够认真落实各项财务内部控制措施。想要加强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监督管理,不仅应该严格监督医院内部采购及审批等关键内部控制环节,同时应该加强医院会计人员的监督管理。会计人员是财务管理工作的直接参与主体,如果会计人员在平时工作中徇私舞弊或者出现什么错误的话,很容易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通过电子计算机技术可以设置相应的权限来监督、管理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其次,医院应该独立设置内审机构以及财务部门,确保内审人员能够秉持着公正、客观的原则进行工作。

2.3做好医院账目核对管理

2.3.1认真核对收费票据

对于医院账目核算而言,医院收费票据是极为重要的凭证,因此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做好收费票据管理工作。医院管理人员应该安排专门的票据管理员负责收费票据管理工作,领用的过程中一定要详细登记,仔细、认真核对收费票据的数据,完成核对后应该立即销毁票据,而且应该在计算机上统计相应的数据,这样才可以有效保证医院财务收费的真实性、准确性。

2.3.2做好医保账目核对管理工作

通常医院是医保定点单位,因此每天医院可能都会收到很多应收款。为此医院管理人员一定要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医保收入工作,收入的过程中不仅应该认真仔细检查、核对收费人员的收费票据,防止错收误收而毁坏医院形象,同时应定期和社保局进行对账,保证社保局和医院数据保持一致。

2.3.3做好药品核对管理工作

一直以来,药品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点内容,信息化管理下,医院管理人员可以采用计算机技术分类管理药品,这样可以使账目显得更加清晰,有效减少药品管理成本,避免出现舞弊行为。同时,应该安排不同的人负责药品实物管理以及药品账目管理工作,盘点药品的过程中最好安排另外一个人在场监督盘点,如果账实金额出现较大偏差,一定要找出其中的原因,并且对负责人给予相应的惩罚。

2.4做好医院财务风险控制工作

第9篇:医保内控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风险导向审计医院风险管理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化的背景下,面对日益增多的财务舞弊以及审计失败案例,国际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开始了审计流程的再造,提出了旨在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一、当前医院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部分医院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形式化,资金财产管理漏洞多多,甚至通过非经营性资金转移经营性资金的方式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因此,这些都限制了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医院中的应用,也一直为社会所诟病。其存在具体问题有:

1、内部审计机构建立不健全。尽管我们有审计法,而审计法也明确规定了:年收入3000万元以上或拥有300张病床以上的医疗机构、年收入2000万元以上或所属单位多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专职审计人员。然而现实情形与审计法的规定尚有不少差距,不少内部审计机构是在政府权利干预的基础上组建的,因此,内审机构很难在医院受到重视,在组织建设,人员配备及业务管理环境等都不能达到要求。

2、领导体制不健全。尽管《卫生部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强调内部审计机构应在在本部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领导下开展工作,然而,现实中大多数医院内部审计机构一把手领导的并不多,大多是是副职挂帅,有的是纪委副职领导,个别还由挂靠的部门负责人领导,这种领导体制给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不少困难。

3、内部审计规范可操作性亟须健全。目前部分医院内部审计业务活动极不健全,有比照国家审计机关作法的、有采用上级部门作法的、大部分是按自己制订的制度执行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内部审计准则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不太强,更缺乏业务操作指南。

4、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都有体会,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生命线。因此,《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着重强调,单位内部审计机构独立于被审计单位和部门。然而在现实中,由于内部审计的审计项目均要求通过主管当局的授权,根据管理层的人为需要来授权审计,使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受到了很大的制约,难以正常开展。

二、加强医院风险内部审计的措施探讨

1、加强全院对风险导向审计的认识

首先,医院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全院上下对当前医院所处复杂现实环境有一个清晰的、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调动全院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为实现医院的发展目标服务。其次,领导要加强重视,医院领导层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将决定审计建议是否引起关注,是否被采纳,同时影响审计人员的工作态度,进而影响审计工作质量。第三,其它部门大力合作。各个部门都要建立风险管理意识,找准风险控制点,对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并对各种风险的控制进行记录,从而形成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数据来源。

2、加强资料的搜集、制定详尽计划

风险导向审计需要有针对性的深入的调查研究,一是医院自身的内部环境,主要有财务状况分析,现有的人力资源分析,现有的科室各项业务状况分析,其它内部条件分析如原有规划分析。二是医院所处的外部竞争环境。包括医院的环境风险,与其它医疗机构相比的优势、劣势,医疗行业的发展状况及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市场占有率,患者的结构、病种及需求趋势分析,地区优势的分析等。调研可在医院专家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进行,由有关职能科室整理有关资料上报。

3、严格计划执行

医院开展风险导向审计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对已经确定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狠抓落实;倡导有令则行、有禁则止,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实行以实实在在的效益和工作成绩考核来奖惩员工。在计划执行的过程中,各科室需要指派专门人员负责不间断地监控各科室面临的风险,识别和分析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将重大的风险汇报给发展计划部,发展计划部也需要不断地监控医院内部和外部的风险变化,以便对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确保计划的顺利实施。

4、建立风险管理评价体系

内部审计部门通过管理当局的授权,对发展计划部的风险管理过程,以及各业务科室的风险管理过程进行评价和再监控,可以每月或每季度评价一次,以促进医院的计划与控制管理。计划年度终了,发展计划部根据计划的实施情况,对计划实施的结果进行评估。对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计划进行重新变更、调整,调整后的计划成为下一轮计划的起点。计划执行的评估结果经过内部审计部门的再评价后,可作为人事、奖酬等的重要考核标准。通过上述步骤的循环,计划环环相扣、有序进行,确保了医院各项目标的顺利实现。

5、人员素质的提高

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论,是一种新的理论,需要对医院的内外部风险进行评估,还要对审计进行评估,不仅需要审计知识,财务会计知识,还需要管理知识,数理统计知识等多方面的知识,对内部审计的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执业人员必须逐步掌握一些常用的分析工具,接受审计专业知识训练,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后续教育,以加强依法审计力度,提高审计专业胜任能力;把好审计人员准入关,使从业人员取得和具有与其工作相适应的专业资格,达到其职责需要的专业胜任能力。

三、结语

总之,无论是从借鉴国际审计准则的最新发展,还是从所处的现实环境出发,现代医院需要全面引入风险导向审计思想,来实现对医院风险和审计风险的全面防范与控制,进而实现医院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李金华主编.审计理论研究.第2版.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