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二历史范文

初二历史精选(九篇)

初二历史

第1篇:初二历史范文

平山中学 魏 华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就将结束了,本学期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已经如期完成了八年级历史下册的教学任务。下面就分几个方面来说一说我在这学期教育教学方面的心得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 备课—— 周到细致,找准重、难点

作为一名老教师,我能坚持认真备课和教学,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习好《课程标准》,虚心向同年级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提前一周备好课,写好教案。平时也坚持做到周前备课。积极参加备课组活动和晋江市的各种听课交流活动,上好公开课,并能经常听各有经验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经常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

路,常常忙到夜里十一、二点。为了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我还积极查找课件,制作课件,虽然学校初中部无法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我仍不断进行教材分析,制作课件,争取把第节课都备到完美。

复习阶段,我把全书及每一单元的重点内容、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予以概括

总结,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学习思路。并精心印发了一些历年中考、期末试卷中出现的最新题型,及时地让学生明确考试的方向。

二、上课—— 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

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难度的问题找优等生;一般问题找中等生;简单些的总是找后进生回答。上课后及时做课后反思和写教后感,找出不足之处及时加以改进。

三、作业布置——有针对性和有层次性.

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和作业负担,每次布置作业时,我都会精心地挑选,认真地选择一些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有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业。作业批改后,我又能及时给予讲解;对于作业错误教多的学生,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不明白的耐心讲解,及时查缺补漏。这样虽然作业量不多,但是作业的质量很高,学生通过不多的练习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对知识的深层理解。

四、辅导——面向全体,关注个别。

第2篇:初二历史范文

八年级的历史是初中教学的重要部分,其教学质量的好坏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升学质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初二历史老师的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欢迎阅读参考。

教学工作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进一步认清历史前进的大趋势和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养。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习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近代史部分,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课本按历史时期或学习主题编写了“单元回眸”,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习题以及“动脑筋”等栏目,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

五、教学措施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融合与渗透

在把握教材时,教师应从总体上突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在多学科的背景下掌握教学内容。在宏观上,应保持合理的综合结构;在微观上,更要注重各人文学科知识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

2.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倡导真正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挑战的教学;通过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通过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通过那些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突出能力目标的主导

即强调学生思考能力、创造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以能力目标为主导,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平等、理解、信任的态度,创造融洽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始终围绕能力目标的实现,努力探讨用能力目标主导教学的途径和方式,真正地把知识、能力和人格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教学工作计划(二)

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配合好学校的各项工作,进一步落实贯彻好教育教学方针,制定了如下的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大多数学生课堂上缺少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不注意知识点的整合,缺乏归纳分析能力,这些都是教学的不利条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改善。

二、教材内容分析

《历史》八年级下册,内容主要包括了中国现代历史部分,历史时空跨度大、历史问题高度概括、具有历史现实感和社会实践性、渗透了较强的思想性和政治性。它承接《历史》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史发展线索,设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五个学习单元,概述了20世纪后半叶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历经的两次历史巨变,反映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改革开放、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发展过程。

三、教学任务和目标:

1、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力求向学生传授中国现代历史基础知识,基本线索,让学生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及涉及的重要历史人物的历史功绩,了解现代中国基本国情,认识新中国的建国史、探索史、发展史、外交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2、继续传授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学会归纳整合历史知识,学会从众多历史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揭示历史规律,开启联想和想象,自主探究,从学会到会学。

3、通过中国现代爱国史实,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社会主义国情教育,领袖人物的开拓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具有创新和开拓才能,掌握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本领。

四、具体措施

1、本学期继续以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为己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学生素质、思想、培养能力,按质按量完成教学教育任务,使学生掌握中国现代时期的的历史。

2、重点学习前五个单元的内容,为中考打好基础。

3、认真钻研课标、教材、教参;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每一个导学案,上好每一堂课;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

4、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5、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

6、积极组织开展教研活动,深入学习教学理论,搞课题研究,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

7、优化课堂教学。严抓纪律,采用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和学会学习和做人。

五、教学资源的开发:

利用学校图书室、网络及其它媒体开发教学资源,相关历史背景资料、影片等播放给学生观看,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对历史资料的理解。

教学工作计划(三)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学校工作计划要点为指导,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观念,加强课堂教学,强化质量意识,坚持教育创新。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的实践能力为目标,扎实开展教与学的实践活动,争当名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东莞市平均水平。

三、学生情况分析

初二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与实践活动;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尤其是男生的自觉性更差。但也有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模糊不清,理解能力差,应用能力差,学习态度消极,厌学情绪浓。成为制约成绩提高的主要因素。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现代史部分。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七个单元,共二十一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每课一得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开国大典、抗美援朝、《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邓小平、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港澳的回归、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现代化海空军的建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事业的发展、科技成就、教育事业、文学艺术和体育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

难点: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抗美援朝的原因、土地改革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社会主义建设出现失误的原因、“经济特区、“一国两制”的含义、万隆会议、理解“三个面向”、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六、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认真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钻研教材,学习“课标”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出高质量的课时教案。

2、加强课堂教学,准确、完整地把握历史教学目标及内容,以课标和教材为依据,全面完成教学目标。

3、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习过程,让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交流合作,探究问题。养成探究的习惯。

4、加强辅导。以优秀生和学习困难生为主,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努力提高成绩。

5、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

6、增加课堂容量,精讲精练,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一节课是四十五分钟,再除去两分钟准备时间,实际只有四十二分钟。我打算将课堂内的四十二分钟分成三份:前五分钟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导入新课;中间二十五分钟教学新课;后十分钟练习巩固。

7、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在上一个学期,我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上做得不够好,本学期我要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尤其是让学生掌握历史小论文的写作方法。在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8、积极参加教研室历史组、学校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反思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将教学中的点滴进行整理,以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9、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

10、成立历史学习小组,互出测试题,切实提高历史学业成绩。

教学工作计划(四)

一、指导思想: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适应课改发展要求,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学习时效,促进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1、初二历史上册主要讲述中国近代史。这段历史以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的爆发为开端,止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间跨度为110年,共24课时。

这一段历史的绝对时间不算长,但却是社会剧烈动荡、内外矛盾斗争极其尖锐复杂、社会变革异常快捷的一个历史时期,历经清朝后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新陈代谢的节律非常快。其间,充满了侵略与反侵略、压迫与反压迫、变革与反变革、革命与反革命的矛盾斗争,历史内涵极为丰富。

2、重点及难点:重点是中国近代史部分,难点是认清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了解国情,提高认识、培养归纳综合能力。

三、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为教师在教学上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我们学校的大多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主要来源于课本。学生课余查阅资料的途径不多。大部分学生主要靠课本获取历史知识,但是教材涉及的历史事件较多且繁杂,而教材虽然将课程标准的内容纳入其中,但是教材过于简略,历史事件介绍得不够详细完整,这就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同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形成完整的概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材的处理上,要合理的组织现有的教学资源,大胆取舍,补充新材料。使教学过程更加流畅,衔接更加自然。

四、工作目标

(一)基础知识教学目标

1、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具体描述,讲清线索。每课突出重点、基础点让学生掌握巩固好。

2、经济、文化、政治方面让学生知道,并了解发展情况,追溯本源,充实内容,联系当代与环保相关知识,及时教育。

3、对课文知识进行归纳、综合,让学生系统掌握,教会学生学法、记法,充分利用课本的思考提示、“ 动脑筋”等,增强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二)情感教育目标

1、进行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教育。充分利用教材史实,增强学生爱国认知,学革命先烈及仁人志士的爱国事迹,为实现人类理想而奋斗。

2、初步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观教育。使学生学会科学分析评价革命时期的史实及人物,培养分析归纳能力。

3、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时代责任感,让学生了解认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内外对比,更要为国争光,树立民族自尊、自豪、自信。

教学工作计划(五)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学校工作计划要点为指导,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观念,加强课堂教学,强化质量意识,坚持教育创新。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的实践能力为目标,扎实开展教与学的实践活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有很大的提高。

三、情况分析

(一) 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现代史部分。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七个单元,共二十一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每课一得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开国大典、抗美援朝、《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邓小平、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港澳的回归、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现代化海空军的建立、和平共处五项塬则、外交事业的发展、科技成就、教育事业、文学艺术和体育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

四、具体措施

1.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客观地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正确阐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坚持史论结合的塬则,力求科学性、思想性和生动性的统一。

2 .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3.根据"内容标准"对知识与能力的不同层次要求组织教学。

4.注意历史知识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特别要注意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的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历史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和渗透等。

第3篇:初二历史范文

1.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雄狮醒来,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 )

A.抗日战争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D.改革开放

2.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演唱的那首藏族民歌《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藏族人民的心声,其中的“驱散乌云见太阳”是指( )

A、西藏和平解放 B、抗日战争胜利 C、解放战争胜利 D、新中国的成立

3.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

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B.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优先发展重工业

4.刘爷爷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他参与和表决了会议通过的所有文件和决定,下列各项属于这些文件和决定的是( )

A.第一个五年计划 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5.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6.观看右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漫画可能出现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哪一运动中?( )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土地改革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

7.具有历史震撼力的张艺谋的电影《活着》中有一个场景:小孩找出他父亲的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这个场景发生在

A.“*”期间 B.“大跃进”时期

C.土地改革时期 D.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期间

8.右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扩展到经济领域

9.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下列口号、标语出现在*时期(1966~1976年)的是( )

A.打土豪,分田地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 D.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10.“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对联中的两次“分田”指的是( )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C.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1.读“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统计曲线图”,从图上看出,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份数:18529户)从1978年到1982年呈现上升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土地改革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2.下列各项,属于右图所示会议公报内容的是:( )

A.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确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C.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D.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13.新中国成立后,社会政治运动经常开展,这在当时人们的取名中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例如钱红卫、孙建国、刘援朝、周跃进等。一般而言,以上四人中年龄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A.周跃进、孙建国、钱红卫、刘援朝 B.刘援朝、钱红卫、孙建国、周跃进

C. 钱红卫、周跃进、刘援朝、孙建国 D.孙建国、刘援朝、周跃进、钱红卫

14.农民高兴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反映了广大农民热烈拥护的是:()

A.农民的土地所有制B.农业生产合作社

C.人民公社大锅饭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5.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6.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公私合营 B、劳资两制 C、加工订货 D、没收资本

17.邓小平说:“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 )①深圳 ②厦门 ③上海 ④汕头 ⑤珠海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8.邓小平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党的哪一次会议上?(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19.毛泽东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邓小平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重要的共同点在于( )

A、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B、坚持走群众路线

C、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 D、借鉴苏联的经验

20.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内地

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二、辨析改错题(每题2分共10分)

21.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平隆重举行,并通过国旗国歌。( )

22.“*”中,在*、*等人诬陷下,彭德怀被加上“叛徒、内奸、工贼”的罪名开除出党,这是“*”中的一起冤案。( )

23.被誉为“两弹元勋”的焦裕禄为我国国防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

24.党的十四大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并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

25.“*”结束的标志是粉碎*反革命集团。( )

三、材料解析题

26.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二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材料三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上述三则材料均选自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一时期的基本任务?(2分)列举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最少三项)(3分)

(2)材料二是哪一年哪次会议上制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它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3)材料三是哪一年提出来的社会主义总路线?你如何评价这个总路线?(3分)

27.(13分)党和政府历来非常重视农村、农业和农民的问题。识读下列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下图(左)为“人又多大胆,地有多大产”。1958年、1959年、196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分别为2亿吨、1.7亿吨、1.435亿吨。

材料三:小岗村农民喜获丰收(上图右)

(1)材料一出自见过初期的哪一部法律文件?(2分)它的实施颁布有何意义?(2分)

(2)在1958年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里,全国农村就实现了人民公社化。材料二中数据说明了说明突出问题?(2分)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2分)

(3)是什么政策给小岗村的农民带来了实惠?(2分)这项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分)该政策的实施有何作用?(2分)

28.(6分)贴春联是中国百姓过春节的重要习俗。春节期间家家贴上大红的春联,把春节装点得喜气洋洋。而春联的小小变化也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变迁。下面是历史探究小组的同学们搜集的建国以来某地农村百姓盛行的春联。他们计划据此编写一部以《新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历程》为题的小型史书。请你把他们的编写提纲补充完整。

春联集锦:①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②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③食堂巧手煮千家饭,公社保暖万人心。④自从盘古开天地,不收皇粮第一回。⑤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6分)

章号 历史时期 主要事件 春联编号

第一章 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时期 ②

第二章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 实行农业生产合作社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第三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全面免除农业税

29.(19分)中共十七大召开前,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为了纪念改革开放,同学们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对“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进行探究。

(1)回顾历史

同学们认为:中华民族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1949年的“中国新生”和1978年的“伟大转折”,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请你说出开启这两个阶段的历史事件。(4分)

(2)总结成就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莲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①你知道是谁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吗?(2分)从他说的话及其产生的影响等,你认为他在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居于什么地位?简单说说原因。(4分)

②在这场“社会变革”中,在沿海地区出现的经济特区、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有哪些(每项至少列举一项)?(6分)

(3)展望来来

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请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在新的历史时期,你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3分)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答题卡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辨析改错题(每题2分共10分)21.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平隆重举行,并通过国旗国歌。( )

22.“*”中,在*、*等人诬陷下,彭德怀被加上“叛徒、内奸、工贼”的罪名开除出党,这是“*”中的一起冤案。( )

23.被誉为“两弹元勋”的焦裕禄为我国国防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

24.党的十四大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并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

25.“*”结束的标志是粉碎*反革命集团。( )

三、材料解析题(50分)

26.(1)材料一是哪一时期的基本任务?(2分)列举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最少三项)(3分)

(2)材料二是哪一年哪次会议上制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它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3)材料三是哪一年提出来的社会主义总路线?你如何评价这个总路线?(3分)

27. (1)材料一出自见过初期的哪一部法律文件?(2分)它的实施颁布有何意义?(2分)

(2)在1958年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里,全国农村就实现了人民公社化。材料二中数据说明了说明突出问题?(2分)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2分)

(3)是什么政策给小岗村的农民带来了实惠?(2分)这项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分)该政策的实施有何作用?(2分)

28.

章号 历史时期 主要事件 春联编号

第一章 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时期 ②

第二章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 实行农业生产合作社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第三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全面免除农业税

29. (1)回顾历史

同学们认为:中华民族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1949年的“中国新生”和1978年的“伟大转折”,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请你说出开启这两个阶段的历史事件。(4分)

(2)总结成就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莲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①你知道是谁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吗?(2分)从他说的话及其产生的影响等,你认为他在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居于什么地位?简单说说原因。(4分)

②在这场“社会变革”中,在沿海地区出现的经济特区、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有哪些(每项至少列举一项)?(6分)

第4篇:初二历史范文

初二历史教师期末工作总结【1】

本学期我担任中学八年级的历史工作教学。由于八年级的历史是中考必考科目,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主要工作:

1、凸显现代课程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本期利用各种机会加强业务学习和教科研理论学习.学习笔记达4000字左右。

2、深入学生实际,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兴趣,爱好及方法等.

3、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课前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或突破难点,或选择教法和学法,或设计作业,或营造情景。

4、积极参加历史教研室组织的出谋划策,集思广益的听课,评课活动

. 5、积极主动地参加其他教研组和学校组织开展的公开课,青年教师汇报课,校优质课评比活动。听课节数达20节左右。

6、及时了解每个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7、开展课外辅导,课外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活动,如(1)、历史人物访谈。(2)、交流历史学习方法、经验。(3)、历史专题报告会。(4)、观看爱国主义影视片。(5)、学习方法,复习方法指导。(6)、社会生活情况调查。从而培养了学生兴趣,拓展其视野,并与同组教师交流心得。

8、努力开展课题研究,围绕《现代教育技术与历史课堂教学的整合》,,群策群力钻理论,查资料,重实践。

9、努力突出历史教学的过程和方法,拓展历史的教育功能,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

10、通过多样化方法和现代化手段,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成绩:

1、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2、本人的公开课,取得较好成绩,受到本组同事好评。

3、课外活动亦取得一定的效果。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做人,掌握了历史知识。

4、课题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加强了学习资源与学生学习方式、教学要素、教学环节的整合,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历史的环境和氛围;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此外,学生的材料解析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三、存在的不足:

1、个人备课有时针对性不强,特别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是备好的课不得不进行必要调整。

2、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得不够到位,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成分还比较多。

3、课题研究亦有流于形式的时候,以致实质性的工作做得远远不够。

4、课外活动的开展因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总体效果亦有不如人意之处。

四、教学反思。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弱,刚接触新的教材,同学们还不能马上适应。另一方面,有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因此,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不如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备课的针对性,努力服务于课堂教学和学生。

2、有意识地强化落实新课程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

3、实质性地开展课题研究,少一色形式,多一点具体的内容。

4、加强课外活动的指导和引导,做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伙伴。

初二历史教师期末工作总结【2】

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历史教学工作。 一年来,本人能认真制定计划,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学校和备课组组织的各项活动,上好公开课,并能经常听取其他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二、认真上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使课堂讲解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我积极借鉴杜郎口先进教法经验,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在课堂上注意精讲精练,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认真开展课堂教研,虚心向其他老师请教。在备课组,经常与其他老师沟通交流。每个章节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先进方法。同时,多学习,多听课,主动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改进工作。

四、认真批改作业,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第5篇:初二历史范文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三次伟大革命。第一次革命是辛亥革命,第二次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第三次革命是改革开放。请说出第二次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最主要的领导人是 ( ) A. B. C. D.2.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随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礼炮齐鸣28响的寓意是 ( ) A.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了28年B.有28个民族参加了开国大典C.人民解放军有28个方阵经过*广场D.有28个民族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3.“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这首美丽动人的歌曲唱出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声,歌词中“当家作主站起来”指发生在哪一年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 ) A.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 B.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成立C.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D.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x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 ( ) A.1949年 B.1950年 C.1951年 D.1959年5.如右图,这支“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军队的名称和行 动的目的是 ( ) A.国民革命军——北伐 B.红军——战略转移C.解放军——解放南京 D.志愿军——抗美援朝6.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的战斗英雄,其中“严守纪律,被大火吞噬而壮烈牺牲”的是 ( ) A.黄继光 B.邱少云 C.彭德怀 D.毛岸英7.毛泽东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据此可知,让毛泽东高兴的是 ( ) A.新中国的成立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一五”计划的完成8.在我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时,农村发生的变化是 ( ) A.农民连同土地牲畜都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B.农民的土地都属于人民公社所有 C.农村实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民获得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9.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 ) 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B.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优先发展重工业10.江门九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一五计划”成果展示会。他们找到了下列图片资料,哪项不适合采用? ( ) A.武汉长江大桥 B.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C.第一架国产喷气式飞机 D.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11.与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无关的是 ( ) A.由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 B.规定以一国两制来解决香港问题C.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D.规定我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12.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民主政治与法治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主要表现在制定了(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3.下列不属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范围的是 ( ) A.第三产业 B.农业 C.手工业 D.资本主义工商业14.三大改造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采取的政策是 ( ) A.没收 B.赎买 C.摧毁 D.租赁15.继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进行社会主义实践之后,中国共产党也展开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活动。20世纪中期,我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其标志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C.三大改造的完成 D.“*”的结束16.新中国成立后,下列哪组事件造成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错误和挫折 ( ) ①土地改革 ②抗美援朝 ③“大跃进” ④人民公社化运动 A.①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7.参考右图:结合《人民日报》连载发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等文章,宣传全国各 地大放“卫星”现象,你认为上述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 )A.“大跃进”时期 B.一五计划期间 C.土地改革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18.在1964年的一份报纸上刊登了一个报道,里面包含了这样的信息: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请你判断他是下列人物中的 ( ) A.邓稼先 B.王进喜 C.雷锋 D.焦裕禄19.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其中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 ( ) A.杨振宁 B.李世光 C.邓稼先 D.袁隆平20.建国后,民主法制曾一度遭到巨大破坏,这主要发生在 ( ) A.解放初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时期21.我国1966—1968年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一览表 年份 国民生产总值(亿元)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元)1966 32.09 32.13 1801967 29.22 29.25 1591968 26.05 26.06 138 从表中可以看出生产总值连续两年下滑,其重要原因是 ( )A.反右斗争的扩大化 B.大跃进运动的浮夸风、共产风C.人民公社化运动 D.*的动乱22.“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而采取的措施 ( )A.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 B.1953年开始的农业合作化运动?C.1966—1976年的* D.近年来开通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23.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名字所反映的新中国的历史进程,正确的是 ( ) ①马* ②李援朝 ③张跃进 ④毛建国A.④②①③ B.②③①④ C.③④①② D.④②③①24.阿沛•阿旺晋美,因病于2009年12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他为祖国统一做出的突出贡献是: ( ) A.和平解放北平 B.和平解放x藏 C.和平解放x疆 D.解放海南25.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请问,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选项直接有关 ( )A.进行了土地改革 B.粉碎了“四人帮” C.实行了改革开放 D.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26小题14分,27小题11分,共25分。)26.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右图材料二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 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请回答:⑴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在什么会议上决定修建的?(2分)⑵碑文中用“三年”、“三十年”、“一千八百四十年”三个时间概念将中国革命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请你答出这三个阶段开始的标志性事件。(6分) ⑶修建纪念碑的目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现实意义?(4分) ⑷如果今天让你继续为此碑写碑文,你准备添加哪些内容?(2分)

27.问答题(11分)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党确定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是正确的,取得的胜利是辉煌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请回答: ⑴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人民政府为了巩固新生人民政权采取的重大措施。(3分) ⑵分别简述1953—1956年间党领导人民取得辉煌胜利的重要史实及其历史意义。(8分)历史科试卷(答案)1-10 BADCDBCDDD 11-20 BCABCBADCD 21-25 DCDBA26.(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1946年,国民党军队向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全面内战爆发。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3)目的: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缅怀。现实意义:通过凭吊先烈,对人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4)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而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条战线上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言之有理即可)27.(1)①和平解放x藏;②进行抗美援朝战争;③开展土地改革运动。(2)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一大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或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局面。胜利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意愿的宪法或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6篇:初二历史范文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为你衔来一枚橄榄叶/鸽子在崇山峻 岭飞过/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愿你永远没有忧患/永远宁静/这是儿女心中期望的歌。”这首歌中的生日是指 A.1月1日 B.7月1日 C.8月1日 D.10月1日2.“他庄严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 立了!……他亲自按动电钮,升起了新中国第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这时,54门礼炮齐鸣28响,*广场上万众欢腾,掌声、欢呼声响彻云霄。”这里的“他”是 A.刘少奇  B.毛泽东 C.周恩来 D.邓小平3.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篇章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五四运动 C.新中国的成立 D.三大改造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诞生是20世纪国际关系的一个创举。下列四项表述: 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②推行霸权主义;③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④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其中,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是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是毛泽东对右图武汉长江大桥的由衷赞美,这座“万里长江第一桥”建造于: A.“一五”计划建设时期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C. *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6.汽车已进入寻常百姓之家。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起步于 A.大跃进运动时期 B.“*”期间 C.“一五”计划期间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7.我国在“一五”计划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是:工业占58.2% ,运输邮电占19.2% ,农 林水利占7.6% ,文化教育 和卫生占7.2% ,其它占7.8%。在工业内部,重工业的投资5ykj.com 比例大体是轻工业的7.9倍。由此可见,我国“一五”计划时期 A.优先发展农林水利业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优先发展文化教育业 D.优先发展运输邮电业 8.为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我国在建国初期进行了社会主义 改造,没有涉及的行业是 A.农业 B.手工业 C.资本主义工商业 D.国防事业 9.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 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国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 开始于 A.1840年底 B.1919年底  C.1945年底 D.1956年底 10.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下列对联反映我国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是 A.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B.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C.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 D.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11.“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这些口号反映“大 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是 A.高指标 B.瞎指挥 C.浮夸风 D.共产风12.有些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产生过一定影响,下列人物与相关事件连接错误的是 A.毛泽东——开国大典 B.彭德怀——抗美援朝 C.邓小平——改革开放 D.袁隆平——两弹一星 13.“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先生,我荣幸地通知你,在10月25日举行的联合国 1976次会议上,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通过了下述决议:(第2758号决 议,在此从略)。顺致的敬意。”这是1971年联合国秘书长吴丹发来的电报,请问, 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决议是 A.中国重返联合国 B.吸收中国为联合国会员国 C .祝贺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D.祝贺我 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14.国际外交的“乒乓外交”发生在 A.中国和日本之间 B.中国和美国之间 C.中国和英国之间 D.中国和苏联之间15.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中国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访问,西方新闻界称这一周是“改变世界的一周”,主要是因为: A.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 B.新中国制定第一部宪法 C.中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D.中美在北京签署经济合作协议16.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反映新中国的历史进程。下列名字 ①马改造 ②李建国 ③张跃进 ④刘开放,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①③④ B.③④①② C.①②③④ D.④③②① 17.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 A.刘少奇  B.毛泽东 C.周恩来 D.邓小平18.“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这 首歌谣中农民赞扬的是 A.新中国土地改革的实行 B.人民公社的成立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 19.右图是一座城市市政府楼前的雕塑——拓荒牛,这座 城市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它是 A.深圳  B.南京 C.上海 D.北京20.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2014年1月在北京隆重举行。会议颁发的国家科 技奖,是中国科技界的 荣誉。2001年获得首届国家科技奖的农业科学家是 A. 邓稼先 B.袁隆平 C.陈开甲 D.张存浩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30分)二、材料解析题:(30分)21.图片是形象的史料。观察下列反映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新中国外交领域成就的一组图片,回答问题:(10分) 请回答:(1)图一中1954年与印度总理举 行会谈的中国总理是谁?他与印度、缅甸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倡导的指导国与国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4分)(2)图二中中国代表团成员在联合国大会上开怀大笑的原因是什么?(2分)(3)图三中主动伸手与周恩来总理相握、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的美国总统是谁?(2分)(4)近代,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任 人宰割,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原因何在?(2分)22.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奏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序曲。为此,八年级一班的同学要以“我眼中的改革开放”为主题编辑一份历史小报,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以下设计。(10分) 理论篇 …… 图一 图二 十四大会场 图三 十七大会场 图四 十八大会场 实践篇x 改革章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 A 展开,农民创造了以 B 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中国农业的大发展。90年代改革向城市推进。 开放章 对外开放格局成就篇 1978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是133.6元,2007年增至4140元;1978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3.4元,2007年增至13786元;1978年我国城市数量为193个,2007年超过660个。2008年,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四,外贸总额位居全球第三。……感悟篇 ……请回答:(1)同学们试图通过“理论篇”的设计展示为改革开放指明方向的党的一系列重大会议, 图一是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的会议,应该展示党的哪一次重大会议的图片?(2 分)(2)“ 实践篇”中“改革章”A处应填 ,B处应填 。(4分)(3)“实践篇”中“开放章”C处应填 。(2分)(4)请结合“成就篇”中改革开放取得的重大成就完成“感悟篇”。(2分)

2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探索前行,虽然出现过严重失误,但最终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让我们回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工业起步】材料一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 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1)我国制定了哪一计划改变了材料一中的落后现象?(2分)【制度确立】材料二 农民报名参加生产合作社 递交参加手工业合作社申请 上海资本家接受公私合营(2)材料二中的一组图片反映的是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的什么事件?(2分)

【出现失误】材料三 早稻亩产二万六千 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这是今年我国农业生产上又一件大喜事。 ——195 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3)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曾出现过严重失误。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事件?(2分)

【拨乱反正】材料四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复兴之路》解说词(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的“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指什么?(2分) 【以史为鉴】(5)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2分) 八年级历史试卷参考答案第一部分 选择题(20分)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30分)21.(本题共4小题,10分)(1)周恩来总理;(2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分) (2)中国重返联合国。(或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2分) (3)尼克松。(2分) (4)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言之有理即可)(2分) 23. (本题共5小题,10分) (1)一五计划。(2分) (2)三大改造。(或社会主义改造)(2分) (3)大跃进运动。(2分) (4)改革开放。(回答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设立经济特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改革开放具体措 施也可给分)(2分) (5)社会主义建设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或:要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坚持改革开放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

第7篇:初二历史范文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序号填入下表对应的题号下。)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1、举世瞩目的开国大典上,29岁的华北军区乐队队长罗浪指挥200名军乐队员,精神饱满地演奏了雄浑激昂的代国歌 A.《黄河大合唱》 B.《义勇军进行曲》 C.《东方红》 D.《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个“新纪元”是 ①国家独立自主②人民当家作主 ③现代化强国 ④社会主义国家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3、歌曲《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x藏百万农奴翻身后的喜悦。“农奴翻身”的政治前提是A.抗美援朝胜利 B.土地改革完成 C.x藏和平解放 D.三大改造完成4、一曲《天路》唱出了青藏铁路通车后藏族人民的心声,此前的“天路”青藏公路建成于A.“一五”计划时期 B.*时期 C.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5、对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对联中最早出现的是 A.“还是互助合作好,多打粮食好吃饱” B.“大锅饭年年亏款,承包后岁岁余钱” C.“食堂巧做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感谢毛主席”6、报刊社论是对时事的品评。1958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中可能出现的主要词汇是 A.拨乱反正、经济建设 B.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C.深圳特区、和平统一 D.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公私合营7、《人民日报》报道:大庆油田提出“持续有效发展,创建百年油田”的战略目标。下列人物曾为“百年油田”做出巨大贡献的是 A.王进喜 B.孔繁森 C.雷锋 D.焦裕禄8、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遇到姓“社”姓“资”等问题的困扰。有助于解决此困扰的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邓小平视察南方时的谈话 C. 中共十三大报告 D.中共十二大上的相关决策9、20世纪80年代,为加快高科技的发展,在王淦昌等科学家的倡导下我国开始实施 A.“科教兴国”战略 B.“希望工程” C.西部大开发战略 D.“863”计划 10、烟标和火花反映时代的变迁。根据图片信息判断,下列烟标或火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②④ D.①②④③ 11、“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是一家。”这句歌词主要表明的是A.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 B.我国各民族间的地位是平等的C.我国五十六个民族有自己的特色 D.我国是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2、下面是历届联大讨论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时支持新中国票数增长表。对此理解错误的是年 份 1950 1956 1960 1966 1970支持票 10 24 34 47 51

A.新中国国力不断增强 B.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C.美国不再敌视新中国 D.新中国国际地位提高13、实现了中国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的安徽籍运动员是 A.李宁 B.刘翔 C.许海峰 D.邓亚萍14、有人说:中国人看时间,50年代看天上(的太阳),70年代看墙上(的挂钟),80年代看手上(的手表),90年代看腰上(的手机)。这反映了A.中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B.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发展进步C.中国轻工业发展水平发生了变化 D.中国人民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15、现代社会,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日渐丰富,被称为“第四媒体”的是 A.计算机网络 B.广播 C.书籍报刊 D.电视 二、辨析改错(本题满分8分)16、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卓著。请判断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前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1)抗美援朝的胜利为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改正:【 】(2)在新中国成立之际,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改正:【 】(3)中国战略导弹部队是现代化军队不可缺少的,担负着空中打击任务。改正:【 】(4)海军、空军、战略导弹等军兵种相继成立,人民军队实现了由单一军种向诸军兵种合成的转变。改正:三、组合列举(本大题共3小题,第17、18小题各8分,第19小题6分,共22分)17、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也离不开中国。根据提示写出中国参与的国际组织的名称。(8分)(1)1971年10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的国际组织是 。(2)1991年我国加入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是_________________ 。(3)2001年6月中、俄等六国在上海结成的新型区域性组织是_______________。(4)2001年12月加入的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组织是 。18、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科技成果,请按要求写出重大科技成果的名称。(8分) (1)标志着我国跨入了世界核先进国家行列: 。 (2)我国开始跻身世界航天科技的大国之列: 。 (3)探索生命奥秘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发明: 。 (4)实现了水稻育种历史性突破的发明: 。 19、决策、方针是行动的指南。请写出与下列表述对应的方针政策。(6分)(1) 中国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2) 新中国繁荣文学艺术的指导方针――(3) 新中国建立以来发展体育事业的指导方针――四、材料解析(第20小题10分,第21小题12分,共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当前我们正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也是人类追求的理想和目标之一。【民主法制促和谐】材料一 ……从拨乱反正、改革开放起,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走过了波澜壮阔的30多年,基本上形成了有法可依的局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框架已初步形成。(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的核心是什么?(2分)【社会保障映和谐】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相继制定了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和社会救济等一系列法规。从20世纪90年代起,国家加快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步伐,建立起了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材料二反应了我国社会保障发展怎样的趋势?(2分)这一问题对我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2分)

【统一大业奏和谐】材料三 ……不久爆发的朝鲜战争,美国海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空军第十三航空队进驻台湾,致使台湾问题没能及时解决。……后来发生了“*”,使对台工作受到了严重干扰。材料四 是社会主义吞掉台湾,还是台湾宣扬的“三民主义”吞掉大陆?谁也不好吞掉谁,如果不能和平解放,只有用武力解决,这对双方都是不利的,实现祖国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邓小平(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阻碍台湾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分)(4)材料四中提出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构想已经成功实践,请举例说明。(2分)21、2013年6月7日至8日,中国国家主席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安纳伯格庄园会晤,双方全面规划了未来中美关系的发展,共同努力构建中美大国关系。中美关系是大国关系的典型代表,具有全球性影响。 材料一 我愿非常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以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接纳共产党中国进入联合国。依照联合国宪章,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有进入联合国的资格。十分明显,中国不是。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海盗。 ——尼克松在《纽约每日新闻》发表谈话(1960年11月4日) (1)材料一中尼克松反对中国进入联合国的理由能不能成立?(2分)请列举表明新中国“爱好和平”的外交史实予以反驳。(2分) 材料二 尼克松总统向迎候在机场的周恩来总理首先伸出手去,两位领导人实现了历史性的握手。周恩来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二十多年没有交往啊!”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尼克松对华态度有何变化? (2分)“两位领导人实现 了历史性的握手”是在哪一年? (1分)中美双方经过反复磋商,在上海签署了什么文件? (2分) 请写出中美正式建交的时间。 (1分) 材料三 当前中美关系正处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双方要始终坚持合作共赢、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坚持不懈地推进两国各界友好交往,共同建设中美合作伙伴关系和探索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杨洁篪《纪念尼克松首次访华座谈会》(2013年5月3日) (3)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中美关系应如何发展的认识? (2分) 五、分析与探究(本题满分18分)22、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党和政府历来重视三农问题。某校八年级同学以“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与农业的变化”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政策回顾】(1)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了《 》,大规模的____ _______运动在全国开展。(4分) (2)1953年,党中央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决定对农业实行____ ____。(2分)(3)1958年,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随后在全国开展了“大跃进”和_____ ______运动。(2分)(4)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在农村实行_______________。(2分)【分析对比】党的农村政策对农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1)1952年底,我国彻底废除了 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2分)(2)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 化的高潮,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农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2分)(3)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产生了严重的失误,农业生产遭受到严重破坏。(4)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历史认识】 通过上述“分析对比”,你从中能得到什么结论和启示?(4分) 八年级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计3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B A C A D B A B D D D C C B A二、辨析改错(本题满分8分)16、(1)√;(2)×,将“成立之际”改为“建立前夕”;(3)×,将“空中打击”改为“核反击”;(4)√;(每小题2分。命题错误的,判断正确1分,正确改正1分)三、组合列举(本大题共3小题,第17、18小题各8分,第19小题6分,共22分)17、(1)联合国。(2)亚太经合组织。(3)上海合作组织。(4)世界贸易组织。(每小题2分。)18、(1)原子弹和氢弹成功爆炸;(2)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3)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4)杂交水稻的培育与推广。(每小题2分。)19、(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3)“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每小题2分。) 四、材料解析(本题共2小题,第20小题10分,第21小题12分,共22分。)20、(1)核心:宪法。(2分)(2)反应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2分);意义: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稳定起了重要作用。(2分)(意思相近亦可)(3)阻碍因素:美国的介入(美国海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的干扰;*势力(2分)(两点即可)(4)例:香港和澳门的回归。(2分) 21、(1) 不能成立;(2分)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表明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2分) (2)变化:由敌视中国变为谋求与中国改善关系;(2分) 1972年;(1分) 文件:《中美联合公报》;(2分) 1979年。(1分) (3) 认识:合作共赢,友好交往,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言之有理即可,2分)五、分析探究(本题满分18分)22、政策回顾(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或《土地改革法》(2分); 土地改革。(2分)(2)社会主义改造(2分)(3)人民公社化(2分)(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 分析对比(1)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农民(2分) (2)合作化(2分)历史认识 结论:生产关系的调整对农村经济产生重要影响。(2分)启示:农村经济的发展要靠党的富民政策或党制定政策要符合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2分,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第8篇:初二历史范文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1、每周一的早晨,我们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把五星红旗定为新中国国旗的会议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二大”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彭德怀在《彭德怀自述》中写道:“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美国陆军上将、“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在回忆录中说他是美国“历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司令。”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x藏的和平解放 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3、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是 ( )A、南京解放 B、开国大典 C、x藏和平解放 D、抗美援朝4、在土地改革中,党和政府之所以把土地分给农民,其根本原因是( )A、农民无地或少地,生活困苦 B、地主土地太多,无法耕种 C、农民在革命战争年代有功于革命,分土地事实上是“按功行赏”D、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5、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 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这话的意思是( )A、对我国建设十分悲观 B、人民生活亟待改善C、我国工农业发展不平衡 D、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6下列哪一项成就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取得的( )A、南京长江大桥 B、大庆油田的建成投产C、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D、上海宝山钢铁公司7、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A、新中国成立 B、三大改造完成 C、土地改革完成 D、人民公社成立8、“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 )中的一次失误A、第一个五年计划具体实施过程 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C、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过程 D、三大改造过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过程9、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邓小平针对( )提出来的。A、经济体制改革 B、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问题C、对外开放 D、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0、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与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根本的共同点是( )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走群众路线C、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D、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二、非选择题1 1、阅读 下列材料:(7分)材料一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 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材料二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材料三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上述三则材料均选自人教 版历史八年级下册请回答:(1)材料一是哪一时期的基本任务?列举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最少三项)(3分) (2)材料二是哪一年哪次会议上制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它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3)材料三是哪一年提出来 的社会主义总路线?你如何评价这个总路线?(2分) 12、阅读下列材料:7分“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工作。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现代化建设,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它本身就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请回答:(1)材料中强调“从今以后”全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1分)

(2)这个中心工作确定于哪一次会议上?中共“十三大”又是如何阐述的?(2分)

(3)为实现这一中心工作,党和国家采取的措施是什么?目的是什么?(2分)

(4)举例说明我国历发生的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写出时间和名称就行)。(2分)13、(6分)2008年,电视连续剧《金婚》在全国热播。《金婚》以编年体的形式描写了一对普通的中国夫妇(佟志和文丽)50年的婚姻生活,同时也折射出新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的社会变迁。请从下列镜头回放中,挖掘出相关历史信息,回答问题:镜头一:《金婚》第4集中,1958年,庄嫂生下儿子取名“跃进”。镜头二:《金婚》 第12集中,男主角佟志和造反派小将们有这样一段对话:佟志说:“指示,要文斗不要武斗!”造反派小将们将佟志夫妇推向 门边站着,一边高喊:“指示,*一切*!”镜头三:《金婚》第36集中,1991年工厂要和港商合资,动员职工买股票。(1)庄嫂给儿子取名“跃进”,可以从中推断当时全国正在掀起什么运动?针对这一运动我们应当从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2分) (2)镜头二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该事件结束的时间?(2分)

(3)镜头三反映了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现象,改革开放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伟大决策?(1分)(4)以上三组镜头反映了新中国的历史变迁,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1分) 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D C D D C B B B C11、(1)第一个五年计划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鞍山钢铁公司建成投产,沈阳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等(任选3例)(2)1956年 中共八大 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3)1958 一方面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12(1)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或经济建设)。( 1分)(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2分)(3)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2分)(4)1966年;*。(2分)13、①大跃进运动 。经济建设要从本国国情出发;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要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等任答一点。②*时期 1976年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④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我们要坚持走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经济建设要从本国国情出发;要坚持党的正确领导等,言之有理即可。

第9篇:初二历史范文

一、选择题1.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国家主人的标志是( )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解放战争的胜利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 中国大陆的解放2.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的纪念日是( ) A 1950年10月1日 B 1950年10约5日 C 1951年10月1日 D 1951年10月25日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 ) A 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 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C 土地私有制 D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4.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成并投产的项目有( ) ①鞍山钢铁公司的行轧钢厂建成投产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③武汉长江大桥建成④上海宝山钢铁总厂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国家对社会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措施使( ) A公私合营 B劳资两制 C加工订货 D没收资本 6.中共八大提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 完成三大改造 B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C 开展整风运动 D 发展社会生产力 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其核心是 A.民主集中制 B.解放思想 C.实事求是 D.改革开放、 8.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B、为刘少奇平反 C、邓小平理论领导地位的确立D、十二大的召开 9.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开发区是( ) A 厦门 B 深圳 C 海南 D 上海浦东 10.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是( ) A 实事求是 B 建设有中国特设的社会主义 C 改革开放 D 发展才是硬道理 11.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困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重大问题是( ) A 外国势力的干涉 B 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 C 姓资姓社的问题 D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12.在“一国两制”的构想中,对台湾的政策不同于港澳地区的是( ) A、设立特别行政区 B、社会经济制度长期不变 C、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利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13.这是一次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潮流下举行的一次重大外事活动。因此,它的主题也体现出这一时代特色。这一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 、 ,促进共同繁荣”。横线中内容分别是( ) A、参与合作 B、和平发展 C、平等互利 D、开放公平 14.民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是哪一少数民族歌曲( ) A、蒙古族 B、维吾尔族 C、藏族 D、朝鲜族 15.下列不属于党的十四大会议内容的是( )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C.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D.形成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16.我国人民空军是在下列那一兵种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 A 海军陆战队 B 海军 C 陆军 D 野战部队 17.1955年4月,中国参加的历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是( ) A 万隆会议 B 日内瓦会议 C 南南合作会议 D 东盟会议 18.我国经济建设出现“左”倾错误的根本原因是( ) A、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状况 B、苏联的影响 C、党和人民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 D、忽视客观规律 19.“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改革鼓点先敲响,如今飞出金凤凰”这两段《凤阳花鼓》词中安徽凤阳农民生活的变迁与下列哪一政策息息相关( ) A 大跃进 B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革 C 开辟经济特区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1953年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为了处理( ) A 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关系 B 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关系 C 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 D 朝鲜战争遗留问题 二、材料题 21.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晖啊暖透了大江两岸。啊,中国,啊,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啊,中国,中国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春天的故事》 结合材料回答: ①这位老人是谁?他1979年制定了什么决策?(1分) ②在沿海地区出现的经济特区、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有哪些(每项至少列举一项)?最终形成了一个什么样的开放格局?(2分) ③为什么说1992你又是一个春天,这一年这位老人作出了什么决策?(3分) ④从他说的话及其产生的影响等,你认为他在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居于什么地位?简单说说原因。(3分) 22.材料一、在旧x藏,95%以上的藏族人民是世代人身依附于官家、贵族和寺庙的农奴。旧x藏用了几百年的《十三法典》、《十六法典》把人分成三等九级,明文规定属于“下等下级”的铁匠、屠夫、妇女,其“命价”为“草强一根”,并用“挖眼、砍手”等残酷的刑法来维持这种三等九级的封建农奴制度。 材料二、(1)1989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机构里,少数民族官员所占比例 人大常委会正、副主任职务 17.27% 正、副省长、自治区正、副主席 12.66% (2)直辖市、地区、自治州一级机构里,省数民族官员所占比例 人大常委会正、副主任职务 14.22% 这些比例全都高于少数民族总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的比例。 材料三:1949年,少数民族地区的工农业总值为36.6亿元其农业为31.2亿元,工业为5.4亿元;1990年,少数民族地区的工农业总产值达2272.8亿元,与1949年相比,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增长了22.6倍。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说明旧x藏的政治情况?(1分)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党和政府处理少数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2分)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党的民族政策的认识?(2分) 2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在这一探索的过程中,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两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请回答: ①这两次会议分别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召开的?(2分) ②从八大到十一届三中全会20多年间,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经历了怎样的曲折过程?从这一曲折过程中你可以得出哪些认识?(2分) ③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4分) 24:材料一: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的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仅是新界,而是包括香港岛和九龙。──邓小平 材料二: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母亲! ──《七子之歌》 材料三:“我们一贯主张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通过两岸政治谈判解决两岸的政治分歧,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1997年江泽民接受法国记者采访时的讲话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回答邓小平怎样解决香港和澳门回归的问题的?香港澳门回归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 (2)根据材料三回答我国中央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如何形成的?(2分) (3)目前影响台湾回归祖国的因素有那些?你怎样看待台湾回归这一问题?(4分) 参考答案C B C D A D C A D B C D A A C C A C D B 21. ①改革开放 ②深圳 广州 上海浦东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③南方讲话 指出党的路线100年不动摇,特区姓资不姓社,发展才是硬道理 ④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实行改革开放后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初步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的问题 22.①x藏地区实行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封建农奴地位低 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后重视培养人用少数民族干部,发展经济,推进民族共同富裕。 ③党和政府贯彻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临到各族人民进入社会主义是新民族区域自治,推进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 23.①八大背景:基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经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同时,世界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中国需要适应这种发展趋势。十一届三中全会背景:*结束(粉碎*反革命集团),需要拨乱反正。人们盼望安定团结的局面。 ②八大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指明了方向;由于对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和对国情的错误认识,出现了“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等错误;在此期间,经济建设仍有一定的发展(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或广大干部群众对错误路线进行抵制);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作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上来的战略决策,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期 认识:我国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经曲折,社会主义建设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作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上来的战略决策,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期。(该问要求学生对中共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进行概括,若学生答案与本答案的表述不一致,但意思相符,可参照给分;若学生仅举出相关史实,也可酌情给分) 24. ①一国两制 意义: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 ②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在这一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③*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中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我们要自觉树立起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感,维护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坚决反对*势力的分裂活动。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到十二大、十三大,邓小平提出的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主要观点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