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创公司股权激励制度范文

初创公司股权激励制度精选(九篇)

初创公司股权激励制度

第1篇:初创公司股权激励制度范文

关键词:创业板 股权激励 前置条件 后置条件

一、股权激励实施比例高

截至2009年3月31日,A股市场共有60家公司在创业板上市。60家公司中,有30家公司在上市前已经实现了股权激励(部分公司虽未在《招股说明书》中明确说明,但其以优惠的价格向管理层或骨干成员转让股份或增资,已经体现了股权激励的本质),比例高达50%。这样的实施比例是主板和中小板难以比拟的,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创业板公司以自然人为实际控制人占绝大多数,在实施股权激励的过程中,不存在国有控股公司的诸多障碍。统计结果显示,上述30家公司中,仅有机器人一家公司为国有控股公司。

二、 股权激励的实施目的

按照《招股说明书》的说法,上述30家公司股权激励的原因大体可以分为“吸引人才”(比如立思辰的股东对唐华、林开涛的股权转让主要是因为唐华、林开涛为公司拟聘用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激励人才”两种,“保持公司高管队伍的稳定,并激励骨干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成为最为普遍的官方说辞。其实,股权激励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即“募集资金”,这一功能在上述30家公司的官方说辞中几乎没有提及。

事实上,企业在创业或发展阶段初期,由于现金流并不充裕或为后续发展积累资金的需要,实施股权激励是一种非常可取的办法。在上述30家创业板公司中,部分公司在设立初期就实行了股权激励。比如神州泰岳,公司2001年5月18日设立以来,于2001年10月10日进行了首次股权激励;安科生物于1994年3月22日设立,并于1995年8月10日实施股权激励。同样的案例还有鼎汉技术、北陆药业等公司。

但是,绝大部分公司的股权激励发生在上市前夕(或是改制前夕),其中,有25家公司的股权激励发生在2007年(含)之后,这种现象,我们可以称之为改制(或上市)前的“抢关”现象。

改制前的“抢关”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的规定,“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而上市前的“抢关”现象,则是由于上市后股权激励的难度更大:其一,需要董事会、股东会和证监会的多级审批;其二,上市后的股票市场的价值发现功能,将使股票价格充分体现公司的内在价值,对于激励的对象而言,显然上市前的原始股激励作用更大。

客观来讲,这种“抢关”现象实际上造成了股市财富的隐形转移。股权激励本质上是处理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矛盾的方式,股权激励中的分配,是增量资产的预期激励性分配,不是存量资产的所有权变更。如果公司来说错把股权激励当成了员工福利而利益均沾的话,这一行为向投资者传递的信息可能是造富而不是激励,这将影响资本市场对公司的认可度;而如果个别员工对股权激励的本质缺乏认识,只图眼前利益不愿与公司长期发展的话,实施股权激励的初衷也就无从谈起。

三、 模式单一

股权激励有多种方式,市场所熟知的有股票增值权、虚拟股票计划、股票期权、现股激励等。不过,上述30家公司的股权激励却都采取了现股激励的方式。现股激励是一种最直接的股权激励方式,这一方面体现了激励对象与上市公司之间更密切的利益关联度,但另一方面,也有其深刻的原因。

股权激励费用对创新型企业的盈利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对企业未来的利润产生较大的影响。股票增值权、虚拟股票计划等虽然具备一定的可行性,但是,这一类方案的特点是激励对象在达到公司约定的条件后,公司直接以现金与激励对象结算,虽然股本结构不发生变更,原有股东股权比例不会造成稀释,但公司要承担现金形式的成本支出给激励对象。对于处于发展阶段的公司来说,股权稀释似乎更能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或创始人)所接受。

另一方面,对于非上市公司而言,股票期权存在一些技术难点,比如企业估值;同时,由于并不售于真正的股票,其激励效果有限,难以培养员工的所有权文化。

至于如何实现员工直接持股,其方式则有多种。按照股票来源划分,可分为股东转让和增资扩股两种形式;按照授予价格划分,则可分为无偿、相对于每股净资产(或每股注册资本)的平价、折价和溢价等形式。

第2篇:初创公司股权激励制度范文

如何挖掘人才,又如何留住人才,这一直是创业者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

7月28日,由南京市高层次创业人才引进计划专项办公室主办,创业邦联合主办的南京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创业公开课第一期在南京举行,本期主题为“管理者需要‘发展团队领导力’”,来自金柚网、复朴投资、中伦律师事务所的嘉宾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创业者在团队管理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创业者怎么说?

金柚网CSO张凌在题为“如何快速提高中高层管理团队的综合能力”的主题分享中提到,中高层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他们的素质决定着企业的竞争力和执行力,因此他们不仅要认同企业文化,具有大局观和整体观、归零的心态、学习能力和自动力,还需要具备数据思维,最关键的是要有对业务的深刻理解。

张凌说,中高层管理能力的培养用八个字总结就是:植入文化,统一思想。公司不仅要给方法、给资源、给肯定,还要给予他们试错的机会。

投资人怎么看?

复朴投资投资总监胡昊则分享了“初创者如何发掘人才为己所用”。投资最主要的就是投人,那么怎么去找到这些人?胡昊说,对于创业公司而言,重要的是团队成员的价值观要非常相似,能力也必须互补,能共苦更能同甘。而找到人才的方式包括同学、同乡、战友、商学院、猎头等等。对他们的考察除了聊天、共事,还可以用“另类”的考察方法,比如一起洗次澡、开次车等等。找到合适的人之后,要以能力服人、以格局服人,用好这些人。

律师从制度的角度解读

中伦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黄晨从制度的角度介绍了“创业者如何合理制定激励机制”。他指出,早期的创业公司因为现金流问题在现金激励方面比较缺乏,而核心的创业成员除了现金也更在意长期意义,因此,建立股权激励机制有助于吸引人才,激励人才。

那么创业公司在股权激励中采用哪种方式效果比较好?黄晨说,股权激励包括股权期权激励、现实股权激励(直接持股或通过持股平台持股)、虚拟股权激励(虚拟股权、股权增值权)。在具体的操作中,股权期权和限制性股权是常用的两种方式。而对于全员持股,黄晨的态度是否定的。他说,需要用限定性的条件来限制激励的范围,但不是全员持股。

此外,股权激励要注意的问题是,不要影响创始人的实际控制权,同时,股权比例不宜过小。目前美国股权激励的比例大致为10%?20%。

在活动现场有两个项目进行了路演,分别是南京垂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在线电器设置以及电器部件的电子商务公司)和南京云利来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网络可视化和安全服务公司)。

第3篇:初创公司股权激励制度范文

在0~1阶段,初创企业发放股权必然会面临现实的两难窘境:

不发吧,其他家都

>> 美乐家 小步快跑 小步快跑的奖励 管控模型小步快跑 小步快跑 挑战云市场 洋河股份 小步快跑 健康发展 零售地产小步快跑 小步快跑,就能积小胜为大胜 祝塘:合力创优 小步快跑 要“小步快跑,先走一步” 韶音科技:小步快跑 而今飞跃 警惕日本在“小步快跑” 果真了得:本土电商品牌“小步快跑” 日企董事会变革小步快跑 股权激励 中小企业信息化应“小步快跑” 新浪乐居崔兴龙:“小步快跑”改变房产家居行业 英伟达初尝移动市场甜头 黄仁勋小步快跑想称霸 股权激励浅析 股权激励理论初探 股权激励恰逢其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管理 > 小步快跑搞定股权激励 小步快跑搞定股权激励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何德文")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窘境

在0~1阶段,初创企业发放股权必然会面临现实的两难窘境:

不发吧,其他家都在发,公司很难抢到人才。

发吧,发少了,把人给伤了。初创企业股权才值多少钱?公司自己也发得心虚。

发多了吧,股权成本还挺高,还可能因此断了后续优秀合伙人与资本的进入通道。

晦涩冷冰冰的法律文件,阅读与使用门槛都挺高,员工很难理解那一箩筐的权利限制条款。找专业人士起草文件,协助沟通吧,少不了费银子费时间;不请吧,沟通不到位,员工不理解、甚至误解这些限制,整不好股权激励做成画大饼、签卖身契,好心做成坏事。股权是分了,团队却散了。 破局

初创企业,是否可以不做复杂的公司估值、不谈尴尬的股权比例、不费银子费时间请专业律师起草巨复杂的法律文件、不做头大的重度沟通,也可以“你好我好大家好”、小步快跑把早期重要天使员工的股权激励给做了呢?

百花谷,一家初创的在线教育公司。

百花谷从某教育上市公司挖来了CTO,CTO拉来了技术团队。

对于CTO,王八看绿豆,股权很快敲定。

对于技术团队,七八点股权架构师与百花谷合伙人捣鼓了个方案,大致思路如下:

自愿入职的员工,同意只领取一半薪酬。作为补偿,公司承诺,按照员工损失工资额两倍的标准发放等值的公司期权。其中,天使轮融资时发放一半期权,A轮融资时发放一半期权。

如果公司2年内未能完成天使轮融资或A轮融资,则员工损失的工资额计为公司对员工的负债,2年后补发等额工资。

简单模拟测算如下:

码农小强原来的年薪为24万,入职公司后年薪为12万,公司须补偿小强价值24万的期权。

公司天使轮融资估值为3000万,则小强减损的一半年薪折算成公司0.4%期权(计算公式:120000/30000000=0.4%)。

百花谷公司A轮融资估值为1亿,则小强减损的另一半年薪折算成公司0.12%期权(计算公式:120000/100000000=0.12%)。

针对初创企业高频遭遇的这个痛点问题,我们捣鼓了这个“债转股”式的七八点条款。对于公司来说,与员工只签半页纸的期权授予意向函(Offer Letter),即可多快好省地筛选聚集一批有创业心态的天使员工;对员工而言,他们损失的是部分工资,获得的是参与投资自己公司的机会与有增值潜力的原始股。

万一公司挂了,咋办?

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第4篇:初创公司股权激励制度范文

“有兴趣来我公司发展吗?”

“我现在的待遇还可以。”

“我可以给你涨薪。”

“呃……我考虑一下。”

“我还可以给你干股。”

“我明天就可以入职了。”

场景二:

“老板,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年底股东分红。”

“老板,我回去工作了。”

移动互联时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对人力资本的拥有水平和对人力资本潜在价值的开发能力上。从理论上看,人力资源所有者的“自有性”、使用过程的“自控性”和“质与量的不可测量性”等特征,使得传统的、简单的劳动契约无法保证知识型员工尽最大努力地自觉工作,管理手段也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约束。

本期对话嘉宾――利德曼董事&人力资源副总裁张坤先生,听他讲讲如何利用股权激励的方式,弥补传统管理方法和激励手段的不足,实现人力资本潜能最大化。

培养股权激励思维

关键点:公司请客 市场买单

记者:2005年,一位叫大卫・乔伊的涂鸦艺术家受Facebook时任主席西恩・帕克邀请,进行墙面装饰。支付报酬时,帕克向乔伊提出,8000美元现金或是8000股Facebook的股票可以任选其一。尽管乔伊当时认为Facebook“荒谬且没有意义”,但是他最后还是决定收下股票。七年后,Facebook上市,乔伊手中的原始股暴涨至2亿美元。如果乔伊当年没有做出“荒谬且没有意义”的选择,可能他一辈子也赚不到这么多钱。《孙子兵法》中知胜之道的关键因素是“上下同欲”。一些老板错误地认为,用股权来激励员工,是在割自己的肉。其实不然,老板要和基层、中层、高层员工形成利益共同体,而不能让员工认为企业是老板的,员工在为老板或者企业打工。经营企业更要经营人,经营人的核心在于经营人的动力,股权激励的目的就是经营人和人的动力。您认为如何让老板有股权激励思维,使经营管理更上一个台阶呢?

张坤:人们对“股权激励”这一词汇并不陌生,世界各国大小公司为了合理、高效地激励核心人才,已纷纷推行了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股权激励机制。美国《财富》杂志近期数据表明,在美国排名前一千家的企业中,有90%的公司对管理人员推行了股权激励,股权激励的收入一般占到员工薪酬收入的30%以上。世界五百强的企业,几乎全部实行了股权激励机制。我们耳熟能详的微软、IBM、联想、海尔、阿里巴巴等都是在股权激励下快速成长,或是历经困境通过股权激励又重新释放能量的。根据专业调研机构数据统计,我国A股披露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数量再创新高,到2016年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已达近千家,约占所有上市公司总数的35%。

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会遇到各种经营管理的问题。面对一系列难题,建立股权激励的思维模式,破解企业发展困局尤为重要。不妨先从人的物质激励着手,用股权激励激发员工内在的“核动力”。“股权激励”就是让员工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发展战略、分享利润、共担风险,使员工与企业捆绑成利益共同体,为企业长期发展服务的一种激励方法,它也常被称作是稳定核心人才的“金手铐”。

我想要特别指出的是,股权激励的本质不是分自己的钱,而是分社会的资源、分市场的资源、分未来的资源、分上下游的资源、分客户的资源,主要是在内部建立一套与利益相关者共赢的机制。股权激励表面上是分了老板的股份、权和钱,但实际上,老板得到的会更多。

利德曼2012年上市,2014年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向核心骨干员工授予420万股限制性股票,按利德曼股本总额的一定比例,最后确定激励对象100余人。数据表明,通过实施股权激励计划,这部分核心骨干员工人员稳定、工作业绩明显增长,企业2014年及2015年营业收入按既定目标圆满实现,创造了企业和员工双赢。在激励的过程中,我们找到了这个药方:通过股权激励,有效激发了员工主动性和创造力。

警惕股权激励陷阱

关键点:适度运用

记者:由于经营管理的高度专业化和复杂化,掌握一定管理经验和核心技术的特殊人才成为企业不可替代的稀缺资源,他们是企业发展的坚强后盾。一些企业为了激励和捆绑优秀的人才,会对他们进行股权激励。但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威力无边,用得不好,自伤筋脉。如果没有进行科学的统筹规划,没有配套机制进行约束,就无法使员工认同股权在不久的未来应有的价值。您认为企业该如何避免掉入股权激励的陷阱中呢?

张坤:利用股权激励的行为损害到股东和公司的利益就是我对“股权激励陷阱”的诠释。一般而言,我们在实施股权激励方案时,股权激励运用不当就会产生一定的风险,例如:

股权激励工具选择不当就成为“错误的金手铐”。当下很多企业采用较为流行的员工持股计划来激励核心人才,有些公司在推行股权激励方案后,员工在认为自己业绩不错的前提下,发现所持的股份太少,发现竞争对手所给的收入更加丰厚,便索性选择跳槽。因此,股权激励最好有一定的想象空间,没有想象空间的股权激励会适得其反。股权激励如果不到位,就等于没有激励。当然,我们也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金手铐”都是有一定期限的,过了一定阶段就会失去作用,所以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也需要考虑不同的激励。

缺乏约束机制催生员工懒惰及不劳而获的心态。有些创业公司给予员工股权后,没有采取相应的约束机制和规定,反而催生了员工的懒惰及不劳而获的心态。因此,激励对象的选择要非常谨慎。对于投机型的员工给予股权激励并没有太大意义,在他离职后还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因此相应的约束机制非常重要。

把握股权激励的“度”。对于业绩一般的员工来说,激励属于额外的惊喜;对于业绩优异的员工而言,激励不足等于没有激励。当然激励过度,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商业周刊》做过一项调查,20世纪90年代,美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平均报酬是在册员工的411倍,在过去的10年中,普通员工的报酬增长了36%,但CEO的报酬却增长了340%,平均达1100万美元,其中大部分来源于股票期权收益。

当然,股权激励运用不当还会带来其他的风险,跳出股权激励思维的陷阱需要我们正确地运用股权激励。首先要正视股权激励的适用条件,股权激励设计方案切合企业实际;其次,应按照股权激励机制来设计和执行股权激励方案,业绩上必须完善股权激励的约束条件,发挥股权激励的积极效应,切实规避其陷阱。

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

关键点:吸引人才

记者:看过《乔家大院》的人都知道,乔致庸在包头总号开会时对掌柜们说:“不管是一国一家还是一店,要想兴旺,就得有人手,人手是咱们做生意的根本。”他把人才视为根本,“得人者昌,政界固然,商界何独不然”!他认为,天下的事总有人第一个去做,只要能为“复字号”留住人才就可以做。掌柜的有身股,而伙计没有,企业效益也就不可能最大化。他在晋商里开了伙计顶身股的先例,打破了东家、掌柜和伙计的身份界限,把伙计也变成了东家,使伙计在内心里就和掌柜甚至和东家平起平坐。股权激励使乔家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山西十大财东之首。几百年前的晋商尚能用股权激励的思维留住人心,可见其功能强大。您刚才说利德曼在2012年上市后实施的股权激励,那么没有上市的公司,是否也能实施股权激励呢?

张坤:的确,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有其先天的优势,因为有先天的股票价格,并且行权、套现都会比较容易。但是,从激励的角度考虑,许多非上市公司往往更适合实施股权激励。一方面,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可以避免受到股市涨跌的影响,更能真实地反映员工的努力程度;另一方面,非上市公司处在企业发展阶段,往往成长空间比较大,这样也更能调动员工的工作激情。

大家比较熟悉的乐视,2015年11月,全体员工收到了一封名为《全员激励计划正式启动》的邮件,乐视控股将拿出原始总股本的50%作为股权激励标的授予员工,且原则上不需要个人出资购买。乐视这番慷慨举动首先在当前人才的大战中成功卡位,充分展示了自身对人才的重视和建设开放生态、与有识之士共创共享的诚意,对于吸引各相关行业和全球化人才的加入起到强大支撑。这样的企业能向多元化、生态化快速发展就不言而喻了。

乐视此次股权激励门槛条件有三:一是在上一年度考核期绩效为B及以上的正式员工;二是对乐视生态文化、价值观、愿景的高度认同;三是在职期间无重大违规、违纪、贪腐等行为。员工所获股权分四年生效,每一年生效25%。同时每年辅以员工个人业绩考核,实际生效比例与考核结果挂钩,业绩表现突出的员工有机会获得追加授予。而在业绩考核的导向上,为了促进整体生态协同,员工除了享受自身业务的激励之外,同时享受整体生态的激励,两种激励取其大,以避免部门间利益斗争造成组织内耗。

所以并非上市公司才适合股权激励,上市公司为长远发展做股权激励更为便捷,且上市公司资本运作手段如并购、融资、增发等都能解决财务状况不理想及技术等方面的相关问题。和这些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或创业型公司也同样需要做股权激励,它们不仅缺乏资金、技术和人才,还需要和竞争者拼技术、拼产品、拼服务,其实归根结底是在拼人才,所以非上市公司更需要通过股权激励来稳定和吸引人才。

当然,并不是每个企业都适合实施股权激励,并不是每个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都能获得良好的发展。它对企业的商业模式、管控模式、人力资源依赖性的要求都很高。如果适合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能有效地运用股权激励这张王牌,必定能激活企业内生动力,推动企业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利德曼的股权激励

关键点:4定3考2源1退

记者:股权激励有两个方向,一方面与奖励有关,另一方面与福利有关。目前,因企业绩效考核体系尚不完善,在进行股权激励时,没有形成动态激励机制,造成一些员工拿到股权后,反而不再积极做事,一些股份逐步稀释到外部,并最终形成对公司股权结构的潜在威胁。利德曼公司是如何设计股权激励方案来聚拢人才的?

张坤:利德曼在设计股权激励方案前基于三个方面来考虑:第一,基于公司的发展战略考虑,我们未来5-10年要成为IVD行业龙头企业,要在产品线规划、新产品开发、技术并购以及市场战略布局等多方面考虑,进行通盘综合统筹规划设计方案。第二,基于当前利德曼的组织架构考虑,将核心的中心及事业部纳入股权激励的范围。第三,基于未来利德曼的组织架构考虑,为今后进入的人才预留位置。

我们在设计利德曼股权激励方案时具体是按照“4定3考2源1退”的原则来针对不同阶段的不同人才进行分析的,最终输出限制性股权激励方案。

定人:确定股权激励对象范围。首先,我们在“定人”时,根据公司的未来发展战略以及现有的组织架构来确定各中心及事业部范围;其次根据公司发展规划进行人才盘点,对公司中层以上及核心技术骨干人员进行甄选,甄选条件是各层级人员的KPI考核结果,来确定人选范围。

定量:解决总量确定和个人分配两个问题。根据公司的人才盘点及人才发展战略,确定向公司核心骨干人员授予了420万股限制性股票,占公司总股本的一定比例。

定价:确定此次股权激励内部认购的最终价格,这个过程是由公司证券事务部和董事会来确定,按照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根据本次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50%确定。定价后,人力资源部会协同证券事务部与激励对象进行释义及宣讲。

定时:确定限制性股票的有效期、授予期、锁定期、解锁期、禁售期等。

激励对象考核:分为激励对象确认考核及解锁条件确认,激励对象确认考核可以和“定人”时一并操作,通常我们在确定激励对象时通过人才盘点以及各中心及事业部的KPI结果进行输出,也就是说在确定激励对象前,人力资源部要掌握至少两年内的各中心及事业部绩效考核结果,我们公司职能部门会采取关键任务指标(GSP)+360考核方式(高管还要增加OPQ管理潜能测评),针对研发序列的部门会采取PMP项目管理+360考核方式,市场营销序列会采取GSP+KPI方式进行考核。

股权激励过程考核:即激励对象在股权激励未到解锁期的过程中进行绩效跟踪,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发现连续两个季度绩效考核结果为B+C或C+C以下,我们会对该激励对象进行绩效面谈,告知其绩效考核结果未达解锁条件,激发激励对象考核结果达标,否则到解锁期将不予解锁直至公司回购注销。

解锁期考核:即当到达股权激励解锁期时,人力资源部会根据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的解锁条件对激励对象进行解锁期考核,满足条件即解锁,激励对象可以变现,若未满足解锁条件,公司将回购注销,人力资源部会与激励对象进行绩效面谈告知结果。

股票来源:利德曼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公司人民币普通股股票。

资金来源:激励对象购买公司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的金额,主要是由激励对象自行筹备。

退出机制:若激励对象在锁定期离职,公司将采取回购注销方式,退回激励对象购买股权激励所发生的费用;若在解锁期离职,公司将采取回购未解锁部分的股票进行注销,退回激励对象购买股权激励所发生的费用;若激励对象在解锁期未达到解锁条件,公司将采取回购解锁未成功部分的股票进行注销,退回激励对象购买股权激励所发生的费用,其未解锁部分的股票保留。

激励利器各有玩法

关键点:好用为上

记者:您刚才为我们介绍了关于股权激励技术层面的知识,要想让其真正落地,我认为还要掌握其中蕴含的内在思想。企业采用哪种工具,运用哪种方法实施股权激励,似乎没有固定套路。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长期致力于企业管理实践研究,您认为目前企业最广泛应用的股权激励模式有哪几种呢?

张坤:根据近期深交所调研数据统计显示,2015年A股披露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数量呈现出大幅度的增长,共有205家上市公司公布股权激励计划,相较于2014年增加了70余家,增幅高达52%。目前企业广泛应用的股权激励模式大概有以下几种:

股票期权。股票期权是我们较常用的一种股权激励模式,实际上是一种看涨期权。公司授予激励人员一种权利,激励人员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以事先确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公司流通股票。当然,股票期权的行权有时间和数量限制,且需激励人员自已为股权支出现金。我们激励的对象一般是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如早期美的集团、康恩贝、双鹭药业、采用就是此种激励模式。

限制性股票。限制性股票理解起来更加容易,公司将一定数量的限制性股票无偿赠与或以较低价格售与公司高管人员,但对其出售这种股票的权利进行限制,也就是只有在规定的服务期限后或完成特定业绩目标时,才可出售限制性股票并从中获益。否则,公司有权将免费赠与的限制性股票收回或以激励对象购买时的价格回购。

据调研数据显示,2015年披露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中,采用限制性股票的有150余家,约占披露计划上市公司总数的75%;40家公司采用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占比20%;另有10余家采用限制性股票与其它激励工具(包括股票期权和股票增值权)并用的方式,可见限制性股票已成为大多数公司推行股票激励的首选工具。

虚拟股票。虚拟股票是公司授予激励人员的一种虚拟的股票,激励人员可以据此享受一定数量的分红和股价升值收益,但没有所有权,没有表决权,不能转让和出售,在离开企业时自动失效。它不会影响公司的总资本和所有权结构。比如天药股份在上市之初提出虚拟股票期权的激励方案,此方案有利于将激励对象的收益和公司未来的股价密切联系起来,而且激励对象除了高管以外,还包括核心技术人员,有利于公司的长效发展。

员工持股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是指由公司内部员工个人出资认购本公司部分股份,并委托公司进行集中管理的产权组织形式。公司通过员工持股运营可以将员工利益与企业前途紧紧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相结合的新型利益制衡机制。员工持股,不仅使员工对企业运营有了充分的发言权和监督权,而且使员工更关注企业的长期发展,这就为完善科学的决策、经营、管理、监督和分配机制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耳熟能详的华为、万科均采用过员工持股计划。

值得一提的是,据调研数据显示,2015年A股披露员工持股计划的上市公司共计360余家,与2014年相比增幅高达500%以上,7月份更是出现井喷态势,仅该月份就有近百家上市公司披露员工持股计划,约占全年披露总数的30%。

除了上述市场广泛采用的股权激励模式外,还有业绩股票、股票增值权、管理层收购等等。随着更多股权激励模式的出现,目前市场上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组合的方式实现多重激励目的,以更好地提升激励成效。

巧用方法显威力

关键点:学习标杆

记者:股权激励的方法多种多样,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需求设计相应的股权激励方案,并引导员工,将自己的需求与公司的长远发展目标合二为一。您介绍了自己公司的股权激励模式,也从理论上讲解了股权激励的具体分类,从实践来讲,除了您所在的企业,还有哪些企业的股权激励模式做得比较成功?能举例分享一下吗?

张坤:根据这几年的学习和调研,我认为华为和慧聪网的股权激励很有特点,值得研究。华为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是很多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早期实施的员工持股计划被公认为是华为的成功因素之一。华为的股权激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解决资金困难为主要目的,实行内部集资,开始尝试员工持股制度。在当时的股权管理过程中,华为将这种方式明确为员工集资行为,这种方式为企业赢得了宝贵的发展资金。

第二阶段进行员工持股制度改制,完成第一次增资。华为当时在册的员工的股份全部转到华为公司工会的名下,此时随着公司效益的提升和从资金困境中逐步解脱出来,员工持股制度在担负内部融资任务的同时,也演变成了一种重要的激励制度,与工资、年终奖金、安全退休金等一起共同构成了华为的薪酬体系。

第三阶段,2001年之后,以员工持股激励规范化为目标进行调整变革,并随着公司规模的增大,股权倾斜向少数核心员工及优秀员工,对于大多数普通员工的中长期激励,采取以原有股票的分红为主,减少新增配股的方式。这种转变标志着华为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和员工人数的增多,已经从普惠激励转变为自我实现的激励。

为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华为在提高薪酬的同时也加大了员工配股力度。随着每年销售额的增长,员工股的回报率常常能达到70%以上。华为的员工还可以通过向公司设立的内部员工银行贷款来购买股票,以解决新员工没有足够的购股资金的问题。这段时期华为的高薪及员工持股激励政策形成了强大的人才磁场,使华为聚集了大批行业优秀青年人才。

再谈谈慧聪网的“劳动股份制”,这也是慧聪独创的一种激励模型,值得探讨。董事长郭凡生先生是这样阐述股权激励的核心目标的:“股权激励员工关心的三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细节问题:多少合适、给什么人、怎样给。古语说:升米恩,斗米仇,给多少这个度很难把握。但是要给得让干活的人高兴,甚至震惊,这是目标。我不愿意和干活的人过多讨价还价。”

慧聪网每年拿出利润的15%进行分红,剩余部分作为发展基金。将70%的红利分给公司里所有不持股的正式员工,年终分红时不持股的员工的分红总额要远远大于所有董事分红。公司董事长郭凡生的持股达到50%,公司制度规定郭凡生的分红不得超过10%,董事分红不得超过30%,按照公司规定他名下80%的分红连续八年分给了公司不持股的员工。在这方面,慧聪的“全员劳动股份制”成了绝佳的范本,一项最基本的产权制度,激励着企业的不断创新,并成为慧聪制胜的法宝,把打工者变成企业的所有者。这一步的确不好走,需要老板有长远的眼光,慧聪网走出了这一步,而且走对了。由于慧聪网是采用劳动股份制,离开公司就要交回股权,所以这些骨干不会轻易流失,这就保证了公司最初发展相对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最重要的是企业在建立初期就要有这样一个的产权制度、激励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劳动股份制的分配制度,才可能继续不断发展。

郭凡生把慧聪网的成功归结为让众多员工当老板的制度,当一个4000多人的公司有几百个“老板”的时候,可以想象公司的管理成效和员工动力。他们不仅关心工资,更关心公司的利润增长和发展。这些拿了股份的人,可能会带动其他人也去向往“老板”的地位。让员工成为百万富翁也就成了公司的特色制度。

无论是华为的“员工持股计划”还是慧聪网的“全员劳动股份制”,无论是任正非带给员工的信任,还是郭凡生力排众议实行“全员劳动股份制”,他们在充分注重人力资本的同时,显示着他们个人的魄力,激励企业不断创新,不断进步,成为两家企业制胜的法宝。

防患股权激励风险

关键点:顺势发展

记者:股权激励会给员工带来超出预期的收益回报。根据公平收益理论,如果收入差距过分悬殊,员工会产生心理不平衡,没有获得股份员工的积极性会受到打击,而那些获得了超额回报的员工,生活会变得更加安逸,进取心大大降低。一些职业经理人一旦有固定的资金后,甚至会另立门户,开创自己的事业。企业如何在实施股权激励的同时,还能防患风险于未然呢?

张坤:企业的生命周期是企业的发展与成长的动态轨迹,包括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每一阶段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是不同的,这也会导致股权激励模式的选择以及股权激励计划对象的选择和范围有所不同。

初创期:企业会面临资金紧缺和人才缺乏的情况,经营和管理在不具备有效制度、规范和流程的环境下会显得不具备规范性。为了吸引人才及稳定核心团队,可以考虑实施一个不需要激励对象出资,但是又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股权激励计划,例如奖励股份、技术入股等股权激励模式。此时的股权激励释放的比例最好小于1/3,这样作为拥有大于2/3股份的创始人,可以实现完全控股。

发展期:一般而言,销售收入会迅速增长,人员规模不断扩大。这时企业领导者首要考虑的是要长期持续地迅速发展,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企业开始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所以,企业在这一阶段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往往能得到激励对象的拥护与支持,在选择股权激励模式上,可以选择力度较大的股权激励模式,例如认股权模式的股权激励、虚拟股权激励等等。同时在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时,可以扩大激励对象的范围,将对公司的发展有重要作用的员工予以加大力度的激励,这样可以稳定住核心管理人员与骨干员工,实现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此时的股权激励的份额可以控制在2/3以内,创始人持股在1/3以上,保持企业的相对控股权。

成熟期:企业有了稳定的客户及渠道资源,有了稳定的营业收入,但市场增长缓慢,且市场竞争激烈,后勤保障及生产能力过剩,价格战成为主要的竞争手段,降低成本将成为企业的重中之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实施股权激励首先要达到的目标是稳定企业的现有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骨干人员,此时实施股权激励还要考虑到不能给企业带来太大的资金成本负担。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企业适合采用认股权的股权激励模式、限制性股票激励以及延期支付性质的股权激励模式。这几种模式都有利于企业将奖励性质的薪酬予以延期支付,可以使股权激励计划达到“金手铐”的留住人才效果。此时,创始人可以释放更多的股份,当然,企业创始人股权比例一旦低于1/2,就要时刻保持警惕,尽量避免控制权丢失带来的严重后果。

衰退期:企业销售业绩明显下降,产能过剩,企业利润大幅度下降甚至亏损严重。不论绩效好坏,企业都会面临着人员迅速流失的局面。这时,企业应考虑今后可能出现的裁员问题,同时保留住关键岗位的关键人员。因此,处在衰退期的企业适合实施岗位分红权的股权激励模式。

记者手记

重用自己,上不封顶

在北京峰会上,与广告公司的王总相谈甚欢,转眼已下午6点,而他要坐6:50的火车返回济南。到达火车站的车程大概一个小时,而现在只剩50分钟。我劝他第二天走,可王总执意要赶回去参加第二天的谈判。我便送他坐上了出租车,过一会儿,传来他上车的信息。问他是如何做到的,王总回复:“我告诉司机,只要能让我赶上火车,我多付你200元作为奖励,所以我就坐上火车了。”

假设王总第二天的谈判会给公司带来十万元的收益,那么他的成本只有200元,且是从第二天的十万元中提前支付的。而在整个过程中,司机的贡献最大,得到的其实并不多,却很开心,而王总则成为最大的赢家。

股权激励一言以蔽之:用明天的钱激励今天的员工。蒙牛当年为何一头牛都不养,利润却比伊利高?华为为何能激发公司上下的员工,从4万元产值发展到2000多亿?马云最初是如何锁定十八罗汉并吸引孙正义融资?他们来自不同行业,却创造着同样的商业神话,都得益于股权激励。

第5篇:初创公司股权激励制度范文

论文摘要:创业板上市公司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也有很大的风险。为了保证创业板上市公司持续快速发展,必须对公司董事、经理和核心技术人员实行激励机制。股票期权制度是一种长效激励机制。法律应当科学确定公司高级员工股票期权的基本制度框架,交易所应制定更加透明公正的制度规则,实现股票期权的公正和效率。

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风险比一般成熟型公司要大得多,需要公司管理层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经营管理公司的财产,使财产发挥最大的效益。但如何确保公司管理层尽善尽美地履行自己对公司的忠实义务和善管义务呢?这就需要一定的利益激励机制。相对于其他激励手段,股票期权是一种长效激励机制,它将公司管理层与公司本身结合起来,使管理层像对待自己的事业一样管理和经营公司。但股票期权激励机制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制度设计方面必须考虑周全,既要达到激励的目的,也要防止出现管理层道德风险。

一、创业板上市公司激励性股票期权的功能原理

现代企业制度的显著特征就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作为企业所有权主体的股东和作为人的企业经营者之间实际上是一种委托一关系。股东的目标是追求股权价值最大化,而经营者追求的是自身的效用最大化。人机会主义的动机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有实现的可能,委托一关系中的道德风险随时可能发生。信息不对称和契约不完全的特征决定了无论对委托人如何加强监督,也无法避免人的偷懒行为。况且,加强监督是有成本的,且监督成本随着监督水平的提高而出现边际成本递增。而且,监督过度导致人更难发挥其创造性和主动性。薪酬制虽然使人的利益有了保障,但经营者没有动力去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和长期化。经验分析证实,总经理的年薪与每股收益的相关系数为0.111,与净资产收益率的相关系数仅为0.041。固定年薪加奖金(或分成)虽然也能将人的利益与企业经营状况有效地联系起来,但时间价值因素决定了这种制度容易导致经营者的行为短期化。在管理学的激励理论中,马斯洛的五层次需求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从低到高的五个层次的需要—生理、安全、社会、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人性是复杂的,它既有理性的一面,又有感性的一面,是二者的融合。但是,人在大多数时候都是理性占主导地位。这里的理性是指人在决策和实施各种行为时总是逐利的、利己的,而这种人类的理性正是构建激励制度和激励机制的一个重要基础。在激励制度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并利用人的理性,使制度发挥疏导而不是堵截的作用,通过制度导向来引领个体的目标服务和服从于组织的目标,进而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平衡。从理性的角度看,任何评价指标和奖惩制度的建立都必须要符合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客观规律,由于薪酬通常是个体的一个基本的价值取向,它往往被用来作为对经理人激励的方向,并据此来设计激励制度。但如果薪酬是固定的或奖励是一次性的,那么对经理人的激励作用往往是十分有限的。所以,经理人薪酬结构的多元化是当今激励机制的一个典型特征,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则是像经理股票期权等风险收人机制的形成,以股价表现为基础的风险报酬成为激励因素。它使经营者既感到了压力,也感到了动力。

我国主板市场目前实施股票期权制度尚存在着较大的政策和技术障碍,问题主要来自于主板上市企业大多是国有企业改制而来,股权结构单一而高度集中,没有形成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主板上市的企业多属于传统产业,且属于成熟阶段的企业居多,不具备高成长性;从主板市场的制度设计方面来看,现行主板市场是个非全流通性的市场,并且具有极低的市场效率,对股票期权形成制约。而与主板市场不同的是,我国即将开通的创业板市场主体定位是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企业,并且民营性质的企业将占据相当比例,这种市场主体定位决定了股票期权制度运用的独特价值。创业板市场是相对于主板市场而言,为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型企业提供融资和进行股票交易的场所。它与我国的中小板市场不同,我国目前的中小板市场仍然属于主板市场,其上市条件均符合我国公司法规定的一般上市交易条件,只不过其公司规模相对较小,但也符合公司法规定的上市公司最小注册资本规模,其他条件如业绩记录与主板市场完全一致。但国外的创业板市场除规模相对较小外,其业绩记录相对于主板市场也要宽松许多,但对未来的潜力有特殊要求。美国的纳斯达克市场培养了许多著名的高新技术公司,如微软、英特尔、思科等。我国目前的中小板市场应该过渡到创业板市场,这样有利于发展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和风险投资事业,使处于初期成长阶段的公司有良好的发展机遇,实行跨越式发展。

创业板上市公司规模小,经营业绩不稳定,其风险相对于成熟型企业要大得多。但由于创业板市场的公司大多属于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类企业,其发展的潜力巨大,一旦走上发展的轨道,往往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一言以蔽之,创业板公司一方面面临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也面临发展的良机。如果公司管理层对公司履行自己的忠实义务和善管义务,以最大的热情经营管理公司的人、财、物,在我国未来的创业板市场也会出现中国的微软和英特尔。股票期权机制能够将公司管理层与公司的命运结合起来,激发公司管理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公司利益和经营管理者利益的最大化。理想总是美好的,现实往往与社会理性的目的相反,包括安然事件在内的美国一系列财务丑闻,使人们开始重新思考股票期权制度能否真正实现激励作用。巨大的利益驱动使得上市公司的高层经理人员十分关注公司股票价格的变化,而期权制度设计的初衷正是试图通过这种关注来激励经理人勤勉工作。但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股票价格的高低与经营者努力程度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在一个不完备的证券市场中,股票市场存在着大量的噪音、股票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只是部分与企业经营者的行为有关,很多情况下与经营者的能力和努力关系不大。高层管理人很可能会放弃为公司及股东创造价值和财富这条路径,而走上了一条利用信息优势,通过盈余管理和编制虚假会计信息等手段,从而达到操纵利润和抬高股价的目的。可见,在股权激励机制中,原因和结果不具有惟一性,一个原因并不必然导致一个结果,并不是充分必要条件。我国证券市场的历史很短暂,而创业板市场更无实践体会。创业板市场的公司大多是中小型公司,其经营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其财务指标更容易被人为操纵,加上我国目前财务会计制度与国际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管理者为了实现其期权利益,有可能操纵财务会计指标。另一方面,创业板公司很多是民营家族式企业,控股大股东与管理者的身份有时合二为一,内部人与控股股东进行内幕交易,为了实现管理者期权利益,内幕交易行为和关联交易很可能会发生。而且,创业板市场的上市公司的股本规模有限,其股票价格容易被人为操纵,管理者有可能为实现其期权利益与市场操纵者进行联合等等。可见,股票期权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实际上需要比较健全的公司治理、有效的资本市场、高透明的信息披露及完整的法律框架等基本条件。

二、法律修改和道德风险防范

1.法律修改和相关制度框架的确立。股票期权的设计与实施,是上市公司自己的行为,但由于股票期权涉及到上市公司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关系,有可能对股东权益造成损害,法律应规定其具体的构架,并为其提供外部条件支持。法律制度应当规范股票的来源,对经理人持股的规定以及经理人交易股票的规则。我国创业板推行股票期权制度首先需要消除现行的政策障碍与填补法律空白。目前在我国尚没有任何一部类似于美国国内税务法则的国家法律涉及到股票期权制度的基本构架,也缺乏类似于美国证券交易法中关于股票期权行权与交易的法律条款,我国目前的股票期权实践基本可以说是处在法律真空中运作的。

但正式的法律不宜具体规定其操作规程,而应当由监管部门和证券交易所规定。我国证券交易所的改革取向是在深圳中小板市场的基础上,将深圳中小板市场改造为创业板市场,继而将整个深圳证券交易所演变为创业板证券交易所。因此,我国创业板公司的股票期权计划及其实施的一般规则,主要在深圳创业板上市规则中作出详细明确的规定。与此同时,证监会应当就股票期权计划相关的政策指引,以帮助上市企业正确与合理地制定股票期权计划。

国务院法制办2004年拟定的公司法修改草案(征求意见稿)中,对股份回购的限制性规定作了修改,并允许公司收购不超过已发行股份总额5%的本公司股票,用以奖励本公司员工。这一修改是对股份回购限制的放松,适应实行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需要,从而解决股票期权等股票激励制度的股票来源问题。公司法第149条规定,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的股票,但为减少公司资本而注销股份或者与持有本公司股票的其他公司合并时除外。公司法修改草案(征求意见稿)对此作了重大调整:“公司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经股东大会决议,可以收购本公司股份:(一)减少公司资本;(二)与持有本公司股票的其他公司合并;(三)将股份奖励给本公司职工。公司依照第(一)、(二)项规定收购本公司的股票后,必须在10日内注销该部分股份,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办理变更登记,并公。公司依照第(三)项规定收购的本公司股票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总额的5%0”应当解除关于经营层持股与出售的限制。这些限制包括:《公司法》第147条“公司董事、监事、经理应当向公司申报所有的本公司股份,并在任职期间内不得转让”,《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第38条“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将其持有的公司股票在买入后6个月内卖出或者在卖出后6个月内买入,由此获得的利润归公司所有”。《证券法》第68条确认的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包括其第一款所列的“发行股票或者公司债券的公司董事、监事、经理、副经理及其有关人员”。《证券法》第70条规定“知悉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其他人员,不得买入或者卖出所持有的该公司的证券”。对于涉及到经理人利用自己的职位优势,获取财务和股市信息,并据此灵活地运用所拥有的经理人股票期权获利的行为,对其合法、合规性如何进行合理界定和监督,我国现行法律法规都没有规定。因此,证券法和公司法修订时,应当在公平和正义的基础上对股票期权作一些特别性规定,在股票期权规则中对高管人员通过期权所获得股权给出特别的政策,允许其在行权后公开流通和出售,这需要对公司法和证券法中相应的限制流通条款进行修订,将通过期权所获股权与作为发起人所持有的股权或其他方式获得的股权区别对待。

2.会计准则。从某种角度看,经理人股票期权制度否定了以前以会计指标来酬报和奖励经理人的做法,而改为以股价为标准,实际上是对传统会计的否定。但是,由于期权计划的设计仍然需要运用大量的会计数据,所以,它仍然没有完全摆脱传统会计准则的约束。

20世纪80年代股票期权日益流行,高科技公司常常在向经营者提供期权的同时,也向各层员工提供。80年代初,美国的几大会计师事务所向财务会计标准委员会(ft1sb)提出具体意见,股票期权明显是一种支出,应纳入成本核算。到90年代初,市场出现了一些成熟的新模型以预测股票期权的长期价值。fasb认为,如果企业能为员工估算期权的长期价值,它同样也能为股东计算出这些期权的长期成本。因此,fasb在1993年4月投票通过,要求企业将期权视为一种支出,按期权的未来预测价值计算成本。90年代初,有关期权问题争论逐渐升温。支持股票期权的人认为,期权使雇员有权以现在的价格购买未来的公司股票,为雇员提供了分享公司成就的财务机会,并最终让所有股东受益。而反对者认为,股票期权会让经营者获得超过常理的报酬,有时金额甚至达数亿美元。1994年,在美国市场又发生了股票期权的大论争。高科技公司研究报告,预测企业利润将因新的会计准则下降50%,运营资金也将随之枯蝎。在各大企业的压力下,克林顿政府表示反对fasb的做法,机构投资者组织也进行声援,称会计准则的变化将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最终,美国参议院以88票对9票的结果通过了一项反对fasb改变会计准则的非正式决议。于是,fasb撤回新的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只需在年报的注脚中公布期权的价值。随着高科技泡沫的崩裂,尤其是纳斯达克指数的暴跌,人们开始担心股票期权潜在的负面影响。2000年,fasb对期权的重新定价作出限制,但许多公司还是找到了规避的办法。2001年9月,新组建的国际会计标准委员会要求全球的企业将股票期权纳入成本核算。随着安然公司丑闻的爆光,美国投资者意识到,安然的高级管理层应用股票期权赚取了数以百万计的美元。2000年安然发行了价值1. 55亿美元的股票期权。而财务准则仅要求企业在年报的注解中公布发行期权的成本,如果会计准则要求公司将期权成本从2000年利润中扣减,那么2000年安然的运营利润将下降8 % 0 2002年,提出限制股票期权的密歇根州参议院卡尔·莱文指出,实行期权可以帮助公司提高其公布的收益数字,从而推动股票价格上涨。例如,花旗集团在2001年通过变现期权获得1590万美元的收入。期权不算成本的做法使花旗集团2001年运营收益提高了9.91亿美元。2002年3月25日,由养老基金、捐赠基金、投资公司组成的具有影响力的联盟—“机构投资者委员会”,以压倒多数的投票决定改变90年代中期的立场,将期权纳入成本考核。同时,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新规则要求,该委员会成员国的公司从2004年起把股票期权作为费用入账。将股票期权计入成本费用,可使公司的利润更加真实,挤去公司利润的泡沫成分。我国也应当制定相关的会计准则,合理计算股票期权的成本费用指标,在这方面,美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制度和经验可以为我国提供很好的参考。

3.克服道德风险。由于管理层利益紧密地和股价联系在一起,在巨额收益的诱惑下,为了抬高股价,管理层可能虚构利润。在暴露之前,安然的股票曾经达到每股90.75美元,安然管理层转让了1734万股,获得11.02亿美元。管理层属于公司内幕人士,他们为了实现自我利益最大化,可能利用股票期权进行内幕交易行为。

第6篇:初创公司股权激励制度范文

股权激励公司绩效弊端

一、前言

现代公司的两大特征是公司所有权结构的广泛分散和只拥有少量股权的经理人员对公司具有控制权。在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情况下,公司资源可能被用来最大化经理人员的利益而不是股东的利益。为解决这种信息不对称而可能导致的委托―问题和道德风险,股权激励制度应运而生。

二、股权激励的优弊

股权激励机制作为解决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而导致的委托―问题和道德风险的一种薪酬政策,即股权作为一种支付薪酬的方式,其优点是不言而喻的,能最大程度地调动被激励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大幅度地提高公司的绩效。相对于津贴、奖金等短期激励而言,股权激励属最有成效、最持久的的中长期激励。建立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是解决公司治理中委托问题的核心,而具有长期激励作用的股权激励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股权激励使企业经营者或核心员工通过获得公司股权赋予的经济权利,以股东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共享利润,共担风险,将自身利益与公司利益相结合,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做出贡献。

然而,这也只是理论上的结果,是在满足各种条件之后的理想的效果。但是,在我国,股权激励还在初级阶段,这一机制收效甚微。夏纪军(2008)得出我国国有企业的股权激励效应不显著;刘广生、马悦(2013)发现,实施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业绩的提升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影响效果较小,并不显著;丁越兰(2012)通过分别采用静态面板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一致得出股权激励计划对公司的产出没有显著的长期效果;邹玉、潘焕学(2014)通过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效果的实证分析得出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普遍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后业绩并没得到改善,甚至出现明显下滑的现象。

三、股权激励的弊端原因分析

究其原因,吕长江、郑慧莲(2009)认为,上市公司设计的股权激励方案既存在激励效应又存在福利效应,由于我国股权激励机制实施仍处于初级阶段,资本市场和证券市场还研究不完善,机制实施的不确定性外部影响较大;丁越兰(2012)分析实施效果不显著的原因可能来自股权激励计划设计缺陷、相关法律制度监管不完备或者股权激励自身的局限性;张军(2009)进一步指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管权激励对象资格问题、股权激励数量问题、股权激励行权指标过低问题、股权激励费用的会计处理问题、股票期权个人所得税征收时点问题、境内外监管环境差异带来的问题的6个方面的问题;吕长江、严明珠等人(2011)的研究结果表明,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对管理者监督制约机制的缺乏会使管理层处于福利目的而选择股权激励,这影响了股票期权激励作用的发挥。

总而言之,在我国之所以股权激励效果不显著,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

1、客观原因在于我国的资本市场、证券市场还不完善,相应法律监管不完备,使得此机制实施成本过高。

2、企业本身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股权激励制度设计缺陷,这构成了股权激励效果不显著的主观原因。

那么,在条件不成熟的时机引进股权激励机制,会产生什么样的弊端和消极效果呢?

1、首先,证券市场发展不健全影响股票期权的的激励效果。我国股票的市场价格并不能适时、正确地反映公司的业绩,自然也就无法正确反映公司管理层的表现。而这也必然影响股票期权对管理层的激励作用。

2、其次,经营者的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尚不健全,使得在股票分配时存在缺陷。完善的考核体系指标是反映过去经营业绩的财务或会计类指标和反映企业未来发展潜力的公司股票之类的市场价格指标的结合,而这种体系的有效性依赖于完善的资本市场和财务指标的真实性。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不完善,所以对经营者的业绩考核不完全,使得在分配股票份额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3、股权激励并不能使经理人和股东的利益完全一致。公司股价与公司长期价值并不一定完全一致,两者的相关性取决于市场的有效程度,而在股权激励中,由于激励成本的限制和经理人投资能力的限制,经理人持有股份的数量是有限的,持有时间也是有限的,这些都制约了股权激励的效果。

由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不严格等因素,使得股权激励机制在我国企业尤其是国企中的问题相对突出。在薪酬管制的背景之下,国有企业的股权激励兼具激励、福利和奖励三种性质,而这种性质的混杂性最终会导致国有企业的股权激励陷入定位困境,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激励效果。

另外,在当前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弱化的背景下,管理层可能会利用其对公司的控制权影响股权激励方案的制定,使其与己有利,致使股权激励契约不能成为解决冲突的有效手段,而沦为问题的一部分。尤其因为国资控股公司存在严重的内部人控制,在相关治理机制尚欠配套和完善的情形下,国资控股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制定更可能成为内部人攫取私利的渠道和工具。只有进一步完善各项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约束股权激励计划制定中的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才能最大程度发挥股权激励的作用,使得股权激励真正成为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参考文献:

[1]夏纪军.控制权与激励的冲突―兼对股权激励有效性的实证分析[J].

[2]刘广生,马悦.中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效果[J].

[3]丁越兰.A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果的实证检验[J].

[4]邹玉,潘焕学.我国A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效果的实证分析[J].

第7篇:初创公司股权激励制度范文

关键词:股权激励;上市公司;方案设计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6-0114-02

股权激励在国外资本主义市场已有70多年的历史,在世界500强企业中,多数公司都实施了股权激励制度,这反映了资本市场发展的一种趋势。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公司接受着来自国外企业的竞争和压力,这就迫使本国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与世界资本市场接轨。我们只有吸收和借鉴国外企业先进、实用、高效的制度,才能在各领域、行业内与国外公司抗衡。

在我国,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还处在探索阶段,由于法律制度和公司体制的不完善,使得上市公司在股权激励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长远利益没有得到很好的保证。这与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初衷背道而驰,许多公司甚至出现了亏损的情况。我国上市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制度任重而道远。

1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环境分析

1.1 宏观环境

从法律角度上来看,2005年我国颁布的新《公司法》中规定股份公司可以出资回购本公司的股票用以奖励给本企业员工,收购的资金来自于企业税后利润,但总体数量不得超过已发行股票的5%。这一规定为我国实施股权激励提供了基本的法律框架,也解决了股票来源的问题。

2005年11月,中国证监会“关于就《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规范意见》(试行)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下文简称《规范意见》),对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进行了明确的规范,指出根据《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可以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推动上市公司建立股权激励机制,同时对股权激励的实施程序和信息披露予以规范。《规范意见》以促进和规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的发展为目的,以股票和股票期权为股权激励的主要方式,从实施程序和信息披露角度予以规范。这些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制定,为上市公司进行股权激励扫清了法律的障碍,使企业在设计股权激励方案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重新会计准则的角度上看,股权的会计处理有了依据。新准则“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规定按公允价值法进行确认和计量。以“公允价值法”衡量股票期权价值或确定酬劳成本时,在授予日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取得的服务,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同时增加权益与负债;在等待期,在可行权日之前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对权益与负债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损益,长期待摊费用分期摊销。新会计准则一方面提高了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也为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提供了会计处理的方法。

1.2 微观环境

(1)高管年度薪酬。高管的薪酬制度反映股权激励对企业吸引力的高低。如果高管年薪越高,为了避免同一公司员工薪酬差距过大,公司就越希望实施股权激励制度,以平衡企业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完善公司治理机构,改善企业资本结构,维护公司长远利益。

(2)公司监督机制。公司监督机制和激励制度是呈负相关性的,如果一个企业的监督机制比较完善,股东具有较强的监督能力,那么企业的激励制度就可能不太完善,就不倾向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若实施股权激励其效果也不会理想。如果企业的监督机制不太健全,股东忽视企业监督方面的工作,则需要通过股权激励制度实现对企业的约束,控制企业高管人员的行为,使其为实现企业长远利益而不断努力工作。

(3)经营风险系数。公司面临的经营风险系数越高,对经营者的工作业绩考察就越难,在企业无法准确考察员工努力水平的情况下,从员工的角度出发,可能会出现对其不公正的待遇,影响经营者的激励性,不利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因此,公司的经营风险越高就越倾向于实施股权激励,且激励的效果也越明显。在分析公司经营风险系数的时候需要对企业经营风险、行业风险及市场风险等方面进行考虑。

(4)公司资本结构。有关专家通过研究得出:公司资本结构与股权激励的实施呈负相关。如果企业的负债过多,债务压力过大的企业不倾向于实施股权激励。因为债务沉重一方面使企业没有充足的资金进行股权的奖励,也无法从二级市场对公司股份进行回购。另一方面负债企业的股票在证券市场的走势也不会太好,这不但影响经营者行权,也会导致经营者的工作积极性下降,最终影响公司业绩水平。

2 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重要性

2.1 吸引、留用人才的有效措施

实施股权激励首先可以使员工分享企业的收益,增强企业员工主人翁意识和认同感,调动公司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其次,一旦员工离开企业,将失去这部分收益,这便增加了员工离开公司的成本。因此,实施股权激励制度能有效留用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保障。此外,股权激励制度还能够吸引优秀的人才,因为这种机制不仅针对现有公司员工,而且公司为将来新员工提供了同样的激励机制和利益预期,以便招揽大批优秀人才。

2.2 化解企业所有者与员工的利益矛盾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公司的所有者(股东)往往注重企业长期发展和盈利状况,而员工却只在乎自己任期内的个人收益和业绩。这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必然导致两种不同的行为,甚至会发生员工为实现自己的个人利益而损害企业利益的情况。实施股权激励制度后,员工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企业的股东,使个人利益和公司利益趋于一致,为企业和谐、良性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2.3 有助于提升公司的投资价值

股权激励可以有效地抑制高管层的短视行为,使其决策和利益取向符合公司价值目标;同时,也提高了管理效率和高管层的积极性、竞争性、创造性,增强了高管层的责任感,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公司的运营质量和经营绩效。此外,从公司的投资者――股东的角度来看,对于控股股东来说,建立在以会计为基础、而又超越会计的绩效评价制度基础上的长期激励计划,能够减少成本,有效激励高管层为股东创造最大化的财富;从公司公众投资者角度,他们认为拥有股票期权或以其它形式拥有公司股权的高管层更能够真心实意地为公司的长远发展考虑,因此他们更加信任这些公司的高管层,从而更加认可公司的投资价值。

3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设计

3.1 基本原则

一是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相结合的原则,将员工的个人利益和公司的长远利益及价值增长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坚持股东、企业利益和高层管理人员、核心业务骨干利益相一致。保证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实现收益与风险共担,收益延期支付。

二是存量不动、增量激励的原则。在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条件下,将企业净资产中的增值部分作为实施股权激励股票的来源。

三是业绩导向原则。按照公司不同职位和风险的大小分配公司股权,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确立公司收入公平的业绩导向。

3.2 激励对象的选择

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包括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不包括独立董事及其他仅在公司领取酬金的董事会或监事会成员),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总监、总经济师、副总经济师、董事会秘书、监事会主席、公司各部门经理等人员。

公司高级技术人员。包括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为企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各部门高级技工和业务骨干、拥有会计师、高级技术员等职称的相关人员。

业绩突出人员。在本年度或连续几个年度考核中,销售业绩、市场开拓、技术创新等某一方面工作异常突出的人员。

新进潜力人员。员工具有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拥有副高以上职称、能力突出、有进取精神,符合公司长期用人标准。

3.3 授予股份的数量

公司授予激励者股票数量是由奖励基金总额除以期末股票每股净资产决定的。公司依据年末激励基金总额和上市公司股票期末的每股净资产算出该公司授予股份的数量。按照公司具体标准将公司股份授予激励对象。

3.4 回购

回购条件。当激励对象在离职、退休或丧失行为能力的情况下,经董事会审核后可根据本人意愿决定是否进行回购。在员工自动离职(从离职后两个月后进行回购)、解雇(因重大过失造成公司巨大损失的)和因持有人发生同业竞争行为而拥有的股份,则需要公司强制回购。

回购价格。回购价格以回购年份公司上一年的每股净资产计算。

个人回购收入=可回购的虚拟股份数额×(回购年份上一年的每股净资产―授予年度每股净资产)。

其中:每股净资产=年度平均净资产÷实收资本

年度平均净资产=(年初净资产+年末净资产)÷2

回购资金来源。回购按照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由公司员工出资进行回购,个人按照每股回购价格出资获得相应股份。另一部分由公司回购,资金来源于公司的激励基金,按照相关规定回购所需股份。

回购支付方式。除符合无偿收回条件的情况之外,公司回购一般都采用延期支付的方式。从员工将股份所有权让渡之后的那天开始算计,一年后公司可以回购股份的35%,两年后可以回购股份的35%,第三年可以回购股份的30%。

3.5 股权激励计划的终止条件

上市公司发生如下情形之一时,应当终止实施激励计划,激励对象根据激励计划已获授的尚未行使的股票期权应当终止行使。

(1)最近一个会计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注册会计师出具否定意见或者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2)最近一年内,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被中国证监会予以行政处罚;

(3)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情形。

参考文献

[1]蒋一苇.企业本位论邹议[J].经济管理,1979,(6):73.

第8篇:初创公司股权激励制度范文

关键词:股权分置改革;高科技公司;股权激励

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3-0000-02

一、股权激励研究

股权激励是指上市公司通过股权形式给予激励对象,一般是指公司高管或者公司骨干,一定的经济权利,将经营层与上市公司股东利益紧密的捆绑在一起,提高经营层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公司的利润、承担共同的风险,从而更加好地长期地为公司服务。

股权激励是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得企业更有活力,核心竞争力更强。那为什么要把高科技公司作为研究股权激励的典型代表呢?这是由高科技企业的本身的特点来决定的,高科技企业有别于其他的传统企业,其企业经营的成败,项目开发的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创新人才,创新团队,核心管理人才发挥其核心的作用。而股权激励正是对公司人才最好的激励。

股权激励的最早模式是股票期权,产生于美国。在八九十年代,股权激励在国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在全球排名前500 位的大型工业企业中,有89%的公司已对其高级管理人员采取了股权激励机制。美国硅谷的高技术企业一直将赠与管理层和核心员工股票期权作为企业不断创新和制造财富的源源动力,这也是硅谷能够诞生出众多跨国高科技企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践发展较晚。由于无章可循,且存在一定的法律障碍,使得我国上市公司并未在真正意义上实行股权激励机制。直到我国的股权分置改革的展开,为实现管理层股权激励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极大地推动了股权激励在我国的发展。

二、跨国高科技公司股权激励的经验,以及国内企业的发展现状

股权激励是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得企业更有活力,核心竞争力更强。最近几十年,美国硅谷的高技术企业一直将赠与管理层和核心员工股票期权作为企业不断创新和制造财富的源源动力。其中不乏著名的高科技企业成功案例。

微软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股票期权使用者之一。公司不但为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还为普通雇员订立股票期权计划。该计划提供非限制股票期权和激励股票期权。在全球IT行业持续向上的时候,微软运用这种方法吸引并保留了大量行业内的顶尖人才,大大提高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使公司持续多年保持全行业领先地位,并创造了微软帝国。

美国科技企业的高速发展,跟股权激励功不可没。美国的股权激励机制确实有很多值得我国科技企业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然而,我国公司的股权激励制度发展得比较缓慢。股权分置改革前,由于我国制度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股权激励在我国面临着许多的困难,我国高科技企业的股权激励十分有限。股权分置改革之后,国内众多高科技企业纷纷推出了自己的股权激励计划。清华同方董事长荣泳霖在股权分置方案股东大会上就明确提出,公司将积极推动股权激励机制的实施。而事实证明,股改成功后,清华同方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顺利实现,充分解决公司骨干的激励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中兴通讯公司,作为当时覆盖面最为广泛的中国内地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总计将有超过3000名中兴通讯管理层和员工得到了此方案的激励。中兴通讯是从2006年开始采用了限制性股票的方式开展股权激励,激励对象包括高管人员及关键岗位员工。作为高科技公司,股权激励明显向开发人员倾斜,作用在于将公司的前景与利益紧紧的和核心员工绑在了一起,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9年,中兴通讯在全球3G市场上的份额获得很大的提升,公司保持稳步的增长趋势。可以说股权激励对于公司的业绩的增加有极大地推动作用。

三、 公司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

尽管股权激励作为上市公司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管理层实施股权激励,有利于避免形成高成本经营、职务高消费以及企业重组的不及时性,实现大股东资产注入、收购兼并、资产重组、隐蔽资产及利润的兑现,但目前一些已实施股权激励的案例显示,在全流通的情况下,为了大股东和自身利益的经理人会根据公司和大股东战略的需要,从原来的有计划“掏空”上市公司,改变为有计划改善上市公司状况,在股权激励之前压低公司业绩、降低投资者预期来打压股价,股权激励通过后再释放业绩、向投资者描述公司未来蓝图等提升股价的行为。

即使在推行“股权激励”最为成功的美国上市公司,也经常会出现管理层采取违规手段,虚报数据抬高股价,为自己谋利益的事件。震惊全球的安然公司破产案就是股权激励负效应的典型案例。安然公司管理层为了达到行使期权的目的,在关联交易和信息披露方面多次隐瞒,并通过财务造假的手段来抬高股价,成为美国证券市场近年来最大的上市公司高管集体造假犯罪的丑闻案。

据麦肯锡咨询公司统计,1996年至2005年十年间,将近200多家美国上市公司涉嫌股票期权丑闻。许多丑闻影响的公司正是发生在硅谷的高科技行业。著名的科技公司苹果电脑的首席执行官乔布斯也被卷入股票期权丑闻。股权激励好像一把双刃剑,处理得好对公司的业绩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激励过度也起到反作用。

人的本质是贪婪的,只是股权激励把人的贪婪本质放大,只要存在着利益驱动和制度上的缺陷,无论是在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国家,还是在美国那样的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上市公司都有可能造假。他们身为公司的“内部人”,会预知公司的业绩,从而会站在自己利益的角度,在股价下跌之前就抛售自己手中的股票,损害的是中小股东的利益。

这一点应引起我国的高度关注。在市场成熟法制健全的美国,都不能避免此类事件,可以想见未来中国证券市场和监管机构,也将会承受更大的挑战和压力。在推行股权激励制度在我国高科技企业实行的同时,如何避免企业高层利用股权激励变相敛财、进行利益输送、损害中小股东利益,这些都将是监管层需要面对的难题。我们在引进西方股权机制应用于本国公司的时候,就更加要防微杜渐,吸取其经验教训。

进入了2010年下半年,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掀起了高潮,仅11月就有22家公司推出了股权激励预案。但是一些创业板公司的股权激励预案一经推出,则引起了业界的强烈的质疑,因为其股权激励的门槛达到了历史最低。

股权激励的门槛过低,就达不到股权激励的应有的效果。为什么众多中国的中小板企业和创业板上市的企业会出现以上的问题,究其原因国内的监管不严和制度尚未完善,创业板和中小板的推出让大股东一夜暴富,相比之下公司管理人员获得的利益就较少。这样就存在着大股东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利益输送,这样既没有达到股权激励的效果,也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由于制度的不健全和其他因素制约,我国股权激励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去完善。

四、 关于我国高科技企业股权激励的一些思考

近几年,股权激励作为一项制度创新被我国企业家所推崇,高速发展的科技企业正积极地引入此机制。但是我们在实施这项制度的时候,需要吸取美国科技公司的经验,利用好这把双刃剑。以下是针对我国高科技企业企业股权激励的一些思考。

1.从公司内部治理的角度,要建立长期和短期想结合的股权激励机制。建立长期的股权激励,是为了防止经理人杀鸡取卵,为短期的利益而损害公司和小股东的利益。长期的股权激励将使管理层和核心员工都用战略的眼光来看待公司的前景,思考如何能更好提高公司的业绩,提高公司的竞争力。但是如果只是长期的股权激励,恐怕激励的效果不佳。因为针对高科技企业的特点,其人才流动率非常高,行权的时间限制太长,起的效果反而递减。所以需要同时实施短期的股权激励。这样,员工既会努力做好当前,争取短期利益,也会站在战略的角度去看公司的长远发展,从而促进公司的业绩稳步增长。

2.从外部治理角度出发,建立更严格和透明的信息披露的监管机制。公司高管与中小股东的信息是不对称,很多潜在的问题就是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造成,大股东和高管人员会进行虚假信息的披露二谋取不法利益。中小股东也有知情权,上市公司监管需要更及时更透明地披露公司和控股股东相关的交易事项,资金往来等等。美国在安然事件之后,加大了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04年开始强制把公司的股权激励成本必须算入公司损益表,一方面增加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的透明度,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股权激励的过度作用。我们现处在发展的初期,更应当吸取经验,一开始就严格监督和把关,防微杜渐,让股权激励机制朝健康的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守海.股权分置改革效应的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

[2]银路,赵振元,等.股权期权激励―高新技术企业激励理论与操作实务[M].科学出版社,2004.

[3]王玉坤.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10):10-15.

[4]夏芸,唐清泉.我国高科技企业的股权激励与研发支出分析[J].证券市场导报,2008.

[5]潘淑清.高新技术企业经理人股权激励与传统激励的比较[J].生产力研究,2007.

[6]夏纪军,张晏.控制权与激励的冲突-兼对股权激励有效性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8(03).

[7]俞鸿琳.国有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效应的实证检验[J].经济科学,2006(01).

第9篇:初创公司股权激励制度范文

认准时机快速推出

作为一种高度市场化的激励机制,股权激励的效果已广受认可,日益成为中国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主流的长期激励模式。实施股权激励,是国企创新激励机制的重要探索,有利于优化公司治理,激发活力、创造力,形成员工和企业的利益共同体。宝钢股份董事长陈德荣表示,公司已针对中高层开展股权激励和资产管理计划,这意味着中高层未来收入将和股价直接挂钩――企业中高层的收入和股东利益(股价是直接体现)挂钩,这正是利益共同体的一大体现。而传统国企体制机制的一个弊端是,企业高管收入和股东利益之间缺乏有力的关联、乃至割裂,企业内在动力、压力不足。

《关于规范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2008年)以来,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案例较少,如2013年,A股共有153家上市公司公布股权激励方案,其中国有控股上市公司14家,占比仅为9%。――整体来看,国企推行股权激励不容易,宝钢股份2006年的股权激励计划就“无疾而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允许混合所有制企业实行员工持股,成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重大利好。宝钢股份抓住了这个新机遇。朱可炳说,“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后,我们看到里面有与员工持股相关的精神。当时公司股价很低,我们也愁市值管理怎么弄。公司董事会通过了一个市值管理的方案,其中包括结合三中全会的精神,对高管做股权激励。那时候只有精神,细则尚未出台。我们就按照有关精神,结合原有的国资委、证监会的规则,设计方案,快速去做。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时机。跟我们判断的一样,国资委、证监会对我们的方案比较支持。”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仅四个月后的2014年3月,宝钢股份董事会审议通过了限制性股票计划和首期授予方案,5月获股东大会通过,6月完成股票授予:快速推出方案并成功落地。这种积极主动抓住改革机遇、快速推进股权激励的做法,在国企中并不多见。目前,推出了股权激励的大型央企上市公司屈指可数,另外如中国建筑。

推出股权激励方案的同月即2014年3月,宝钢股份本着“自愿平等,约束与激励并重;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原则,实施关键岗位员工资产管理计划。参与对象为公司认定的关键岗位员工,包括:管理岗位人员,首席师、技能专家和公司认可的核心技术骨干,经公司认定的其他做出卓越贡献、获得省部级及以上表彰奖励的相关人员,涉及员工约1100人。公司根据关键岗位员工的岗位重要性和个人贡献度,确定个人自筹资金标准,公司按1∶1比例配套共同组成资产管理专项资金,由员工认购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委托管理产品。产品本金中约70%部分将用于购买宝钢股份股票,其余30%投资于其他流动性资产。该产品锁定三年,约定期满,关键岗位员工满足领取条件的,可一次性领取。

实践中,一直以来股权激励特别是国企股权激励人数的覆盖面(激励对象总数、占员工人数的比例)、激励力度较小,关键岗位员工资产管理计划的推出,扩大了参与员工的覆盖面,在更大程度、力度上形成员工和企业的利益共同体。目前,宝钢股份股权高度集中,宝钢集团持股达79%,员工持股较少,远不足1%。宝钢股份董事长陈德荣表示,未来几年将关注“加快推进体制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增强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推进公司治理体制的健全完善,强化公司内部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建设,严格管理,提升公司的绩效”。这可能意味着,宝钢股份在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等方面会发力,进一步优化公司治理。

创新业绩考核指标

抓住机遇快速推出是此次宝钢股份股权激励的一大特点,创新则是一大亮点,突出体现在业绩考核方面采用相对的指标。

“我们的方案,突破了证监会原来的规定。业绩考核指标方面,原来是要求用绝对的业绩指标,后来同意我们用相对的指标。”朱可炳说,“我去了证监会沟通了一次,讲了我们的想法。现在钢铁行业是在下降,但我们可以保证,大势往下走,跟行业比,宝钢的优势和领先地位不被弱化,这就体现在一些相对指标。后来,我们就此给证监会正式去文,证监会专门发了问题回复的公告,就变成规则,我们的方案就没有了障碍。”

宝钢股份股权激励的授予条件中设置了很多相对的指标,如:国内对标钢铁企业平均利润总额的2.2倍及以上,且吨钢经营利润位列境外同行对标钢铁企业前三名,并完成国资委下达的宝钢集团分解至宝钢股份的EVA考核目标;营业总收入较2012年实绩值定比增长1.1%,达到1812亿元,且不低于同期国内同行业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增长率的平均值。2014年,宝钢股份营收1874亿元,同比下降1.2%;净利润57.9亿元,下降0.4%。2014年,宝钢股份用全行业3%左右的钢产量贡献了全行业27%左右的利润。

“钢铁企业利润本身受制于原材料成本的波动甚巨,而中国钢铁企业整体的产能过剩严重,这样的产业如果以市值管理为考核目标是不符合实际的,单单以企业获利能力为考核指标,实质上意义也不大。”宝钢股份独立董事、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黄钰昌表示。因此,宝钢股份选择的股权激励计划是相对指标,和世界最顶级的钢铁企业获利能力对标。

显然,宝钢股份的股权激励中采用相对的指标,符合中国经济新常态、公司所处行业、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是一种实事求是基础上的创新,对于广大国企很有启发意义,特别是:在行业、公司发展并非中高速增长、相对平稳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推行股权激励等激励机制,并做出创新。当然,这种创新需合规,包括主动争取政策的支持。

形成一种绩效文化

本次宝钢股份股权激励计划的激励对象共136人,授予股票数量合计474461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288%,授予价格人民币1.91元/股。其中,总经理戴志浩获543000股,董秘朱可炳获444400股。戴志浩2014年年薪为189万元。

根据国务院国资委政策,境内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首次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授予的股权数量原则上应控制在上市公司股本总额的1%以内。同时,股权激励收益受到封顶限制,“在行权有效期内,激励对象股权激励收益占本期股票期权(或股票增值权)授予时薪酬总水平(含股权激励收益)的最高比重,境内上市公司及H股公司原则上不得超过40%,境外红筹股公司原则上不得超过50%”。 即,按现行规则,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力度较小,远未市场化。“有人说,迈小步还不如不迈。但是我们认为,不管怎么样,应该迈出这一步。有了这种股权激励机制后,可能会引发你自己也估量不到的变化。”朱可炳举例说,“做了股权激励,对内部管理是有帮助的。搞完股权激励,我去年做预算的时候,很简单,就是按照激励兑现目标,跟各位高管沟通,很好沟通:达不到的话股权激励就不能解锁。大家就有了一个比较好的对话平台。否则,以前谈预算,是比较困难的事情,要跟各个业务条线的高管去沟通。原来,有些高管希望的考核指标有点保守,现在则是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