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老年护理的发展前景范文

老年护理的发展前景精选(九篇)

老年护理的发展前景

第1篇:老年护理的发展前景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从老年护理的社会需求出发,多方面全面分析当前开设老年护理专业、培养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指出开设老年护理专业前景广阔。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已进入老龄化阶段,为应对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社会上将会出现大量的老年服务机构,需要培养大量的从事老年护理的专业人才。开设老年护理专业教育是社会所需,将大有发展前景。

1老龄化社会到来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6年12月12日发表了《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白皮书说:“20世纪末,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已开始进入老龄化阶段。进入新世纪后,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2005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近1.44亿,占总人口比例达11%,并正在以年均高于3%的速度增长,2051年将达到4.37亿最大值。”此外,老龄人口的增长存在着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明显快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上海在1979年最早进入人口老年型行列[1]。

2养老工程因社会需求建立和壮大

随着城市家庭结构模式呈现的“四、二、一”倒金字塔形,即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赡养两对老人,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日趋削弱[1]。老年人的赡养逐渐由家庭转到养老机构。为满足养老的需要,民政部研究制定老年服务的标准:如《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设置的基本标准》、《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服务标准》、《老年人护理分级标准》等。据2004年底民政部门的统计,我国已有38593家养老机构,其中:国办收养性社会福利机构3454家,集体收养性社会福利机构33736家,民办养老机构1403家。

目前的养老机构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各种养老服务机构急需进一步增加。2006年12月15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中国老龄协会会长李本公做客强国论坛,以“老龄工作与和谐社会建设”为题与网友在线交流,此次访谈由强国论坛、中国政府新闻、民政部网站联合举办。交流中李本公说,根据全国较大规模调查的数据表明,我国在目前1.44亿老年人口中,大约有3250万有不同程度的养老需求,有5%明确提出要进养老机构,而且这种需求越来越高。但是目前专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设施严重不足。按照我国老年人口5%入住养老机构,需要700多万张床位。目前各种养老机构中,拥有的养老床位仅是149万张,所以缺口非常大。现在我们已经有的养老服务机构,还存在着护理专业人员数量缺乏,护理人员总体素质偏低,难以满足广大老年人多种养老服务的需求,使得供求矛盾非常突出。

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养老工程将伴随社会需求迅速建立起来,同时产生十万计的老年护理岗位群。根据预测,随着老年服务机构的增多,老年护理专业的毕业生将有较大的就业市场。

3老年护理专业人才严重缺乏

目前我国医院中护理人员配置就很缺乏[3],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和养老模式的变化,各种形式的养老机构迅速增加,老年服务人才的需求随之增加,从事老年事业人才缺乏的问题也随之突显出来,其中包括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服务的护士。目前的养老机构内,老年护理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护士数量少,工作量大;二是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护士没有经过专门的老年护理专业教育,其知识和技能满足不了老年护理的需要。

上海是我国目前老年人口比例最高的城市,老年护理事业发展较早,对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具有先导意义。为此,笔者到上海进行调查,上海总人口180万左右,其中老年人口占20%左右,这些老年人分布在福利性养老机构、老年护理院、医院老年病房和家庭内,需要住院治疗的老年人达十几万人。

上海目前养老机构主要两类,一类是民政系统开办的福利性养老机构,称为福利院。在上海2005年就有474家,床位数49529张。福利院对老人实行医、护、养全方位服务,按照老人生活能力和需求实行等级护理。根据有关调查,79.1%的老年人有一项或一项以上的慢性病[2],需要接受医疗护理。此类养老机构内均设有医务室,配备一定数量的医务人员,但护士配备数量少,且没有接受老年护理的专门教育,按照护理人员床位比,显示出护理专业人员严重缺乏。另一类是卫生系统开办的为老年人服务的医疗机构,称为护理院,这是上海卫生系统近年开办的一种医疗功能很强的养老机构,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这类养老机构的数量和养老床位迅速的增长。仅奉贤区老年护理床位达到2800张,且床位爆满,供不应求。医院内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护士是由原有的护士转型而来,没有经过专门的老年护理教育,且护士数量少。有的医院120张老年护理床位仅配有8名护士,24h轮流值班,护理工作极为繁忙。老年护士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4国内老年护理专业教育尚属空白

目前我国从本科到中职各层次护理专业教育中还没有开设专门的老年护理专业,对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尚属空白。虽然从90年代以来卫生部对护理专业的课程结构做了调整,增加了《老年护理学》课程,但只是使学生粗浅地了解老年护理知识,不能使学生完整地掌握老年护理必须的知识和技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老年服务业的飞速发展以及老年患者护理的复杂性呼唤越来越多的受过专业训练的护士。

5国家重视老年护理事业的发展

我国政府对老龄问题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强,已经提到议事日程。2006年2月9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指出要大力发展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要加快培养老年医学、护理学、营养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专业人才,要有计划地在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

6老年护理专业教育前景广阔

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421”家庭结构形成和“空巢家庭”的增多,使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受到冲击。为满足日益增长的老人健康及医疗护理需求,各种养老机构,如福利院及老年护理院等应运而生,赡养老人由家庭模式向机构养老模式的转化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需求的迫切程度在日益加重。从上海的老年事业发展,推测我国的老龄化社会到来,各种形式的养老机构将是我国未来很庞大的社会工程体系,从事老年护理的专业人员将是一支很庞大的社会岗位群体。任何一项专业教育如果没有广阔的用人市场,该专业教育就没有前途。老年护理专业教育根据社会需要而诞生,并拥有广阔的用人市场,该专业教育将大有发展前途。培养合格的老年护理人才,积极应对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满足老龄社会的护理人才需求,对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化前珍,郭明贤.老年护理与康复[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7.

第2篇:老年护理的发展前景范文

关键词:老子山景区;生态旅游;项目开发;旅游资源;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0)07-0159-03

1 引言

生态旅游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强调回归大自然和保护大自然,与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共进可持续发展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旅游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近年来,生态旅游在我国得到普遍重视,发展非常迅速。

融水县老子山景区生态旅游是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主体,它不是单纯的自然风景观光旅游,而是包涵着丰富文化底蕴的度假休闲游。因而,融水老子山景区生态旅游的建设是历史的使然、时代的需要,是融水县文明建设的要求。通过老子山景区生态旅游规划及资源开发,突现融水纯朴苍古的民族历史,挖掘当代融水人民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展示融水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现状分析

对老子山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我们从区域旅游、区域经济等四个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

2.1 广西旅游业发展分析

广西富有“旅游省”之称,旅游是广西五大经济支柱产业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提高,假日产业的形成,旅游这一“无烟”产业将会有更快的发展。

广西旅游产业发展总的思路:努力推进特色旅游产品建设,大力整顿旅游市场和秩序,着力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以完善旅游市场经济体制和环境为方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和客源市场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开拓东盟市场、海外市场和国内客源市场,努力实现国际国内旅游人数、旅游收入稳步增长、服务质量全面提高和旅游就业人数同步增长四个目标,努力把广西建设成为特色鲜明、设施完善、服务一流、驰名中外的旅游大省和国际旅游目的地。

在2010全区旅游市场工作会议通报广西2009年全年接待入境游客209.85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6.4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39%和6.93%,分别比全国平均增幅高8.49和9.83个百分点;接待国内游客首次突破1亿人次,达到1.18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65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9%和33.6%,分别比全国平均增幅高10.8和17.2个百分点;实现旅游总收入701亿元,同比增长31.3%,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区GDP的9.1%。2010年我区全年接待游客的总体目标是,实现国内旅游人数1.33亿人次,增长13%,国内旅游收入821亿元,增长25%;入境旅游人数235万人次,增长12%,旅游外汇收入7.42亿美元,增长15%;旅游总收入872亿元,增长24%,力争突破900亿元大关。提前实现广西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在旅游景区建设方面,广西重点构建六大旅游品牌:其中就包括民族风情品牌的建设。整合以刘三姐文化为主线,系统整合宜州刘三姐故乡文化、桂林印象•刘三姐、柳州鱼峰山、来宾忻城莫土司衙署等壮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以大瑶山脉为载体,在金秀开发瑶族特色旅游资源,打造世界瑶都;培育开发侗族建筑、苗族节庆等特色民族旅游资源等。这给发展融水民族风情旅游提供了依据和强大的理论支撑。

2.2 柳州市旅游业发展分析

抓好“风情柳州”旅游品牌建设,努力打造“旅游名城”。柳州市已深知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全市提出了“山水桂林,风情柳州”的大旅游圈建设目标,并努力打造“旅游名城”。按照柳州市旅游规划要求,从2007年开始,柳州市致力建设旅游名城。到2010年,建成柳州风情港、瀑布观景台、柳江豪华游轮等项目,将“百里柳江”品牌打造为国家5A级景区;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旅游体系,三江、融水两县成为广西优秀旅游县,柳州成为广西旅游中心城市之一。实现接待国内游客1400万人次以上,年均增长20%;入境游客达10万人次以上,年均增长25%;旅游收入82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25%;旅游外汇收入4031万美元,年均增长34%。培育3至5家年收入超过亿元的旅游企业。2011年至2015年,完成建设“旅游名城”各项工作,成为具有品牌影响力的旅游名城。到2015年,实现接待国内游客2800万人次以上,年均增长15%;入境游客达25万人次以上,年均增长20%;旅游收入160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15%;旅游外汇收入8519万美元,年增长16%,年收入超亿元的旅游企业达10至15家。

要达到上述目标,柳州市必须扩大旅游市场,建设特色旅游线路,充分挖掘柳州民族旅游元素,加强品牌型旅游资源的整合。然而在桂中地区,尽管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历史和人文资源,但由于历史及交通条件限制,一直缺少品位高,知名度广,富有特色的游憩旅游风景区,更未形成产业,较桂林、南宁、北海等地缺乏影响力,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本地旅游的发展。融水自然人文风景资源丰富,又具民族底蕴,建成这一游览胜地后,就可与柳州、融水、金秀、象州、龙胜等地构成大桂中旅游区,会大大增加柳州旅游景观丰满度,加快地区旅游业的规模化、产业化。

2.3 融水县民族生态旅游区构筑的需要分析

近年来,融水苗族自治县以打造世界廊桥文化中心、建设中国最大苗族民居保护景区为核心,大力开发苗族风情生态旅游,知名度日益扩大。融水老子山景区正好处于柳州―三江―桂林民族风情黄金旅游线上,景区的建成,能成为线上一个特色点,不但能给融水、柳州人民提供一个休闲的好去处,而且能使该旅游线更有吸引力。

2.4 融水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分析

近年来,融水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发展。融水县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可完成28.2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第一产业完成7.5亿元,同比增长8%;第二产业完成9.6亿元,同比增长15.6%(工业完成7.98亿元,同比增长20.29%;建筑业完成1.62亿元,同比增长26%);第三产业完成11.1亿元,同比增长22.5%。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26.6∶34.04∶39.36。目前,融水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养殖、沼气、种植一体化的生态农业模式逐步形成。为了融水县发展后劲,并使之有更大发展,必须强势建设特色旅游,发挥旅游资源功能。融水老子山景区的建成,将是全县经济发展的亮点,也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工程。一方面能保护景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展示苍古的民居风彩,而且可以充分发挥科普的历史教育价值,使之成为进行历史、自然科学教育的天然课堂,这对青少年了解民俗文化,爱自然,爱祖国教育意义深远。

3 景区的可行性分析

为了做好老子山景区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我们对规划依据、旅游资源等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3.1 景区规划的可行性

景区的开发是否可行,必须按照景区规划的理念和基本原则进行。

(1)坚持生态可持续发展观,“以人为本、生态优先、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规划理念,构建老子山生态旅游景区”。以发挥旅游资源功能为主诣,强化旅游资源整合,创建特色旅游线路,在资源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保护老子山丰厚的历史文化,最终形成老子山独特的生态旅游观光与历史文化为一体的旅游景区;

(2)为使景区规划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①充分体现自然环境生态的基本要求,在资源保护的基础上适度开发;

②重视景区历史资源的保护,挖掘民俗古文化,生态与文化相结合的原则;

③注重生态旅游发展,创建和谐景区的原则;

④以环境生态学理论结合景区空间景域建设特色景区的原则;

⑤融合“山水桂林,风情柳州”大旅游圈和旅游名城建设,达到资源共享的原则。

3.2 旅游资源的可行性

老子山景区建设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民族历史苍古,特色鲜明,自然风光崎丽。有着历代摩崖石刻的真仙岩(老君洞)、佛教胜地老子山、传出神秘鼓乐声的古鼎龙潭……让游人为之倾倒、为之陶醉。镇南有真仙岩,岩中老君洞景色独特,洞内多古碑刻,其中有南宋嘉定年间(13世纪初)刻制的“元佑党籍碑”,是研究宋代新旧两党派系激烈斗争的主要历史资料。因此,景区旅游资源丰富,有很深的文化底韵,很具旅游开发潜力。

独特的自然与历史文化景观,此类景区实为少有,因此竞争对手少,旅游区起点踏实,规划设计先进,项目齐全,完全可开发成桂中范围内独具特色的吸引力强的旅游胜地。

3.3 区位优势突出

枝柳铁路经过县境。融水镇四周为挺拔的山峰,融江流过镇旁,水运方便,秦汉以来即为郡州县治之地,亦为苗岭之南商业集散地。县内还有元宝山景区,作为旅游圈。另外,处在桂林、宜州、柳州旅游大格局之中,距柳州仅1h车程,为吸引周边客源提供了便利,更有三江程阳桥,丹洲景区等互补,增强了游客吸引力。广西正在建设的桂中民族风情旅游区,柳州市打造“山水桂林,风情柳州”大旅游圈和柳州建设四大名城之一的旅游名城,老子山景区和元宝山景区正处在重点构建的旅游区内,且是桂林―柳州黄金旅游线上非常有特色的生态旅游景区。足见其良好的地域优势。

3.4 交通通讯便利

景区正好处县城郊,距离县中心2km,枝柳州铁路过县城。水路南可通融安直通柳州。电讯方面,景区内都己开通程控电话,可直拨国内外,移动通讯覆盖整个景区各个角落。

3.5 客源市场前景好

2008年“ 五一 ” 劳动节1~3日全县共接待游客 1.65 万人次,同比增长 19.6 % ; 实现旅游收入 495 万元,同比增长 19.3 %;自驾车 500多 辆次。由此可见融水旅游业发展潜力是巨大的。这说明文化底蕴丰厚的融水,特别是老子山景区对游客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3.6 旅游商品基础好

融水居民历来对手工艺品、石玩、花卉、盆景等感兴趣,加上传统秉承下来的三江油茶茶艺、作坊、木工,已形成融水较好的综合旅游产品氛围,只要稍加开发,就可构成规模。这无疑是融水县老子山景区旅游开发的优势之一。

3.7 景区宗教文化浓厚

老子山建制渊远,历史苍古,人杰地灵,宗教文化浓厚。景区宗教文化名声在外,吸引很多区内外香客,使景区中寺庙香火不断。另外,岩中老君洞景色独特,洞内多古碑刻,具有研究的价值。因此,老子山景区已以其特有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展示于世人面前。

4 结语

广西融水县老子山景区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是广西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柳州市和融水县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景区开发中,重点在民族文化的挖掘与开发,遵循“以人为本、生态优先、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使景区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秋洪.广西年鉴2009[M].南宁:广西年鉴社编辑出版社,2009.

[2] 柳州市统计局.柳州统计年鉴2009[M].柳州:柳州市统计局,2009.

[3] 杨桂华,钟林生,明庆忠.生态旅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 黄桂新.导游实务[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4.

第3篇:老年护理的发展前景范文

【关键词】老旧城区绿化改造 景观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随着城市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我们的城市在不断向周边扩张,许多城市在原来老城区的周边扩建了新城区、开发区、产业园区等,这些新建区域由于不受旧规划、旧建筑等影响,在相对空旷的地势上重新规划,合理设计,有效投资,加之人稀车少,不易受过多外来因素影响,因此,绿化效果极佳,再配以适当管护,数年后,即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世代居住的老城区,由于其早期规划难以预知数十年后的社会发展状况,因此,在许多时候,不能在短期内创造经济利益的绿地便开始为“经济发展”让路,使得老旧城区的绿色空间日趋减少,居民舒适度和宜居程度大打折扣。

我们在扩展城市空间,建设和发展新城区的同时,作为城市的建设者,也不会放弃对老旧城区环境的改善,尽可能使得居民的生存空间变得更加舒适宜居。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老旧城区的绿化建设改造所面临的问题:

1、人密车多,建筑物密度大,大量挤占绿地面积

老旧城区由于历史和社会等因素,使得人口集中,商业活动繁荣,原本不宽的街路更加拥堵;而人口的增加也使建筑物密度不断增加,在不知不觉间挤占了有限的城市绿地资源。

人们对于便捷交通工具需求量增加,使得私家车数量大幅度上升,这是数十年前的规划所始料未及的,街路宽度难以满足车流量的需求,更没有地下停车场之类的设计,因此,道路需要改、扩建,路边和小区内需要大量的泊车空间,这些必要并且亟待建设的设施往往最易与城市争夺绿色空间。在工作中,我们就曾多次遇到过由于道路扩建被破坏的树龄达二、三十年的行道树,有些大树虽经移植,然而由于树龄较大,移植过程中根系受损以及环境不适应等多方因素的影响,成活率始终不高。

老旧城区内的老旧小区,大多建设年代较早,当时国家并没有关于小区楼房间距、绿化覆盖率等指标的强制标准,因此,在基本不遮光的情况下,楼房间距较为紧密,有些小区还建有带地下室的小棚,使得小区建筑密集,难以按照“旧居住区改造绿化面积不少于总用地面积的25 %”的标准进行改造。曾经有人建议拆除早年建设的小棚以及一些建设年代久远,改造价值不大的居民楼来建设绿地,以达到标准所要求的绿地率,然而征地拆迁的成本远大于建设绿地所能收回的经济效益,因此,这些老旧小区的绿地面积始终未能达到标准所要求的比例。

2、公共绿地及附属设施年久失修,资源亟待整合

由于近些年,在新建城区的绿化及设施上的投入更容易见成果,致使许多城市忽略对老旧城区公共绿地设施的维护,许多公园、广场等公共绿地由于投入资金和人力的不足,致使管理维护缺失,出现景观设施损毁,植被、水体遭受破坏,有些会由于安全等原因需要增设的一些维护设施也由于缺乏统筹设计等原因,与整体景观显得格格不入。

3、破坏重,管护难

在老旧城区绿化中, “在哪儿建”和 “怎么管”的问题始终困扰着建设者。在人车稀少的新城区和产业园区,远远望去满目郁郁葱葱,综其原因除了可绿化面积大,绿化连续性强等因素外;人为破坏较少,易于养护也是关键。而老旧城区,由于人口密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于绿地的破坏行为时有发生,因此,在无形中增加了绿地养护成本,尽管管护人员尽职尽责,也难防人为的破坏,有些破坏通过预防、补植、惩罚等手段可以亡羊补牢,而更多诸如绿化带、隔离带中被趟出的“便道”;私采花种树种对植物造成破坏等行为,往往难以仅仅通过简单的技术和管理手段使得破坏停止发生。

老旧城区在绿化建设和改造方面虽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和难点,但要对其进行合理改造就必然要深度挖掘其自身的内涵和特色,因地制宜,合理整合资源对老旧城区进行合理有序地建设和改造。对此我们可以尝试一些适应当地实际的思路,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有一些事例和经验可供参考:

1、巧妙整合现有公共绿地资源,合理配置,建设优美舒适的公共绿色空间。

在2013年创建自治区园林城市活动中,赤峰市老城区钢铁西街的林荫路得到专家组的好评。该路段为老城区通往新城区的主干道,东西走向,东半部分为近年来建设的商住区,西半部分为城乡结合部的平房区,其间有西城菜市场、天越建材城等商业、车辆较为集中的大型市场,情况复杂,虽然路边设有隔离带、行道树和绿地位置,然而有效绿化难度较大,在以前的绿化中,我们多采取较为规则简单的模纹式绿篱栽植,个别地段辅以乔灌木,品种单一,效果不明显,管护难度较大。后经重新设计改建,行道树使用较为适应当地环境的国槐,绿地依据周边环境进行拓宽与整理,新建绿地10800平方米,改造绿地43200平方米,将绿地内原来较为单一的种植模式设计改造为自然式种植,合理进行乔、灌、草搭配,平面设计与竖向设计有机结合,增强了景观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使环境更加优美,绿化效果更加突出,在此基础上,加强对该区域的养护管理。此外,在于之相交汇的宁澜路、芳草路等地段也同时进行了绿化建设和改造使之合理搭配,有效衔接,形成完整的绿化景观长廊。经过数年的精心养护,钢铁西街林荫路已经成为赤峰老城区较为经典的景观。

2、向不同层次空间要地,建设城市特色景观

位于赤峰老城区商业繁华地段银行胡同中段的便民市场,道路狭窄,交通拥堵,建筑老旧,改造前马路市场占道经营严重,2012年建设红山区银行胡同便民市场,在二楼楼顶建有屋顶花园。屋顶景观花园建设面积790平方米,共种植各类乔灌木一千余株,景观花园造价100万元左右。

屋顶景观花园的建设一是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老旧城区环境。二是创新城市建设理念,屋顶绿化作为城市绿化的一种方式,不仅增加了城市的绿量,美化了景观,同时屋顶绿化有利于改善建筑的外观,遮盖影响视觉效果的屋顶或墙体;有利于缓解建筑物热胀冷缩而导致的屋顶裂纹引起的损害,以及防水层的老化和渗漏;有效地降低屋顶表面的温度,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发生火灾时,还可以保护建筑物和燃烧延迟的作用。三是充分利用屋顶空间,建设屋顶休闲景观花园,增加绿化面积。既符合建设森林城市的要求,又改善了该地区没有绿化设施的现状,更主要的是为附近市民提供了一处休闲的好去处。

3、保护文物古迹和古树名木,彰显历史感,充分体现老旧城区文化特色

老旧城区因人多而拥堵,同时也因为人类的活动而拥有更多的文化资源,人,创造了历史,人,演绎着故事。积极保护修缮老城区现存文物古迹,深入发掘和整理历史典故和传说,开发周边产业,利用其历史文化内涵,美化环境,将其打造为城市中的特色景观节点,不失为老旧城区景观改造的一个思路。2001年前后去沈阳,有着重要历史意义的大帅府(府邸)还是几栋淹没在商业区和居住区里破败的旧式小洋楼,如果没有相关介绍,很难想象其当年的历史地位和价值,经过数年景观改造和绿化美化,对该景点周边景观进行了建设和改造。拆除了影响景观建设的部分建筑物,并在其周边建设了小广场,既为游客提供了休憩场所,美化了文物古迹周边环境,又拓展了城市公共绿地空间,提升了城市品位,改善了老旧城区环境。

此外,古树名木的保护与合理利用不仅不会成为城市建设的负担,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古树名木的年轮上刻着的不仅仅是树木生长的轨迹,还有一座城市的历史和居民百姓的情感。在国内外许多城市建设的实例中,都有修路架桥或者规划建设中遇到古树名木的例子,其中的确会有因此而破坏古树名木的事例,然而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城市绿化以及古树名木保护意识的加强,有些城市会采取追加投资,修改原设计方案等方式,巧妙的将古树名木绕开,且通过一系列保护措施和景观改造,将其保留为该路段,该建筑周边的重要景观节点。

参考文献:

1、赤峰市红山区2012、2013年度内蒙古自治区城市建设管理年考核资料

第4篇:老年护理的发展前景范文

关键词:南京市老城南;改造建设;专题调研

一、老城南基本概况和改造保护现状

老城南是南京商业及居住最发达地区,曾为南唐都城核心区,历十朝至今,仍生生不息。它乃南京“城之心、市之源”,见证了南京城市近2500年的发展历程。是古都金陵的主要承载地,历史文化资源的主要集中地,古都特色的主要反映地。经过历届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精心打造,现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保护区,主要以内秦淮河流经区域为大致范围,东、西方向至外秦淮河,南至应天高架,北至建邺路、白下路、秦淮河中支(古运渎河),面积约7.29平方公里,涉及朝天宫、洪武路、双塘、夫子庙、中华门五个街道。

1.空间分布

老城南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现有区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22处,其中部级7处,省级34处,集聚了夫子庙、瞻园、甘熙宅第、中华门瓮城、朝天宫、江南贡院、南捕厅、大报恩寺遗址等著名人文景观,以及蒋百万故居、沈万三故居、上江考棚、胡家花园、凤凰台等一大批历史资源点,拥有金陵刻经雕版印刷技艺、秦淮灯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81项。

2.时间轴线

老城南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南京每个重要历史时期都在这里留下深刻印记,形成独有的城市特色。公元前472年的周朝,越王勾践命范蠡筑城于中华门外长干里,史称“越城”,是南京2485年建城史的开端;六朝时期,晋朝时王导谢安居住在乌衣巷一带,南朝时朝天宫为总明观太学所在地,十里秦淮千年流淌,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明朝时期,在建初寺、长干寺、天禧寺地宫原址按皇家礼制重建了规模宏大的大报恩寺,修建了气势恢宏的明城墙;清朝时期,南捕厅作为南捕通判衙署曾名噪一时,清末李鸿章创建了金陵机器制造局,即现在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的前身,开启了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先河。

3.风貌保存

老城南地区是古都金陵总体格局、街巷肌理、各种文物遗存和历史建筑风貌保存最完好的地区。根据《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老城南包含11处历史地段、4处历史文化街区、6处历史风貌区、1处一般历史地段。其中,夫子庙―秦淮河风光带保持了较好的建筑风貌,延续了历史上的繁华景象;朝天宫是江南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明清官式古建筑群,现为南京市博物馆;明城墙(秦淮段)、中华门瓮城是目前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代城防工事之一;门东、门西、南捕厅等地段是最能体现市井风情、传统居住、街巷肌理和风貌格局的片区……

4.实施历程

老城南历史文化改造保护历经三个阶段。一是论证阶段。2006年―2009年,旧城改造快速推进,但老城保护手段单一。由于过分强调改造,全面保护不够,最终明确了“整体保护、有机更新、政府主导、慎用市场”十六字保护方针。二是实施阶段。2010年―2012年,市政府成立城南历史文化保护与复兴指挥部,统一运作实施老城南保护复兴。按“小规模、单元式”更新原则,延续原有街巷界面、单元尺度和院落布局,并注意适应现代生活及使用功能的需要,突出了对传统街区历史风貌保护和对保留建筑的“活态”改造利用,提升老城南的整体价值。三是提升阶段。2013年3月区划调整后,两区合并,老城南历史文化资源得到充分整合。不仅打破了以前两个行政区割裂老城南整体风貌的局面,也为统一实施老城南历史文化复兴提供了可能,老城南保护与复兴进入全新阶段。

老城保护实现了四个转变:一是从旧城改造到老城保护的转变。以保护历史文化遗存为核心,最大限度地保护老城南风貌的原真性;二是从单体修缮到全面保护的转变。不仅保护文化遗存本身还要保护周围环境、风貌格局,突出历史地段保护复兴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三是从项目建设到综合利用的转变。更加注重项目文态、形态、业态的有机结合,实现文化保护、民生改善、环境提升的协调统一;四是从模式单一到有机更新的转变。避免老城保护的同质化倾向,形成具有秦淮特色的古城风貌和文化优势。

二、老城南改造保护的它山之石

1.上海新天地的成功运营

上海石库门里弄有近百年历史,最多时有9000多处建筑。随着城市的发展,很多石库门空间结构已不适合现代人居住。香港瑞安集团借助人们怀旧心理,投资上海新天地项目。利用石库门老建筑以旧整旧,外表保留其建筑群砖墙屋瓦,内部则通过引进独具特色的饭店、酒吧,度身订做出体现现代休闲生活的都市生活方式。把这片反映上海历史和文化的老房子改造成集国际水平的餐饮、购物、演艺等功能的时尚、休闲文化娱乐中心,改变了石库门原有居住功能,赋予其商业经营功能。成功运营带来的启示:一是引入有经验、实力雄厚的社会资金,用市场化运作方式对老城区进行整体改造;二是由于老城改造投资较大,规划时要体现较强的综合性和前瞻性。比如,必要的商业定位功能,以利于各类资金的进入;三是商业运营模式要实现管理与经营分离,实现运营的可持续性。

2.苏州桐芳巷古貌焕新机

苏州古城已有2500多年历史,它的“小桥、流水、人家”的城市风貌通过历史街区得以充分展示。但随着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许多历史街区逐渐销蚀衰败,原桐芳巷也亦如此。改造后的桐芳巷沿用苏州传统的“方形网络、田字型”格局,构成宁静幽雅、灵活多变的空间,建筑风格古朴典雅、错落有致。目前已成为港、台等海外人士和一些高收入阶层的聚居区。成功启示主要有:一是合理的利益平衡机制,政府给予历史街区更新建设切实可行的政策支持;二是有效的多元投资机制,鼓励企业甚至个人参与历史街区的保护,多元资金的参与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政府经费的不足;三是明确分类保护机制,严格保护文物,保留和修缮相对完整的历史文化遗产,拆除与环境不符且损坏严重的建筑。

3.古巴首都哈瓦那的古城风范

古巴首都哈瓦那现有10多万居民。原城墙内的古城散发着独特的历史魅力。其保护经验主要在于:一是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基础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远期发展设想。二是号召居民共同保护,专门聘请经济学家、规划师和文化顾问指导古城保护,建起“邻里工作小组”,为古城居民提供技术帮助。

三、老城南改造保护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重秦淮传统历史文化元素的植入

要始终立足于发掘、彰显秦淮历史文化,反映各时代民俗民风民情。建筑是载体,传统文化是灵魂,要避免魂体不符、分离及建筑个体化、单体设计,营造环境的相互映衬,注重造“境”,而不是造“景”。历史典故、名人故居、名家踪迹、文化故事等传统历史文化,是营造情境感和时空感要素,不可或缺,要预先通盘考虑。

2.切忌复制徽派建筑

以往建成的仿古建筑大体是徽派建筑的翻版。南京是六朝古都、十代都城,自古以来建筑体系完备,风格雄健,十分重视都城气派的延续。近代建筑大师杨廷宝就是这种风格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的设计理念中植入了传统文化精神,成为近现代建筑的楷模。我们以往的景区建设虽不乏缺乏前瞻性,但缺少古都气象,今后规划设计中值得注意。

3.设计、制作要接地气

以往设计中由于设计者对历史文化未过深过细研究,缺乏本土文化生活经验和情感,对秦淮历史文化内涵和历史上曾经的辉煌缺乏了解,所设计的作品有建筑构成的现念和气派,不能融入传统秦淮文化,历史气息、情境感和时空感匮乏,导致整个区域缺乏回顾性,没能把形而下的建筑载体与形而上的传统体现出来。“复建老城南”,“老”的城南韵味承载在老的建筑躯体、老的街巷肌理中。在设计构思初期应有“文化介入”,这种媒介就是秦淮文化人,特别是“老人”,避免灯下黑。

4.重视文化跟进、管理跟进

目前已建成的群落,有的是公园景点,尚未有具体管理运营项目,致使部分建筑未发挥作用。老城南复建中,应考虑文化和管理的跟进。要适时培养一批文化素质好、可塑性强的青年人才,对他们进行传统秦淮文化、历史文化专业培训,使他们成为“文化”的传承者,植入老城南地区的项目中。当前青少年缺少传统文化教育,缺少视觉体验。“数典忘祖”几成现实。老城南地区古建复兴,就是要让青少年在这里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让他们将书本上和传说中的历史知识,与置身其中的情境结合起来。其关键除载体建筑外,就是文化传播者和设施,及相对应的管理者。

5.交通网线设置要科学

要最大化发挥秦淮文化历史景区景点功能,交通网络设置和构成极为重要。要连点成线、左右“逢源”,让旅客便利地到达选定景点,并能自由地移动、转点。设计上无论水上还是陆地交通应让游客有充分选择的自由。

6.加强沿河景观和绿化的互动

纵观秦淮两岸的沿河景观,除夫子庙核心景区外,大多数沿河建筑立面没有亲水性,景观性不强,更没有互动性设施。大多只重视了沿街的设计,对“秦淮”这个最能摄人情怀的水景却置若罔顾,以至于沿河两岸的景观平淡无奇;客人在船上不能与岸上表演、商业需求等多重互动,都是缺失文化传承的表现。清初文人张荣在《望江南・秦淮月》一词中,开头几句便是当年沿河岸景的描绘“江南月,第一在秦淮,沿河直从天上泻,歌声浑似碧空来,随处好擎杯”。他描写了两岸茶坊酒肆比邻,灯光闪烁,倒映河中,蜿蜒与远处天空中的星光、月光相接,状如自天上倾泻而下一般。而客人、商人的诗歌酬唱,叫卖应答声此起彼伏,浑厚高亢,由近而远,好似碧空中飘落一般,到处都是店家,都是欢乐的人群,人们随时都可举杯邀明月。新复建的设计者看到这段描写,是会有一番思索的。倘若有本土文化人的参与设计,将能产生更好的互动互补作用;忽视绿化景观。沿河两岸缺乏点睛的树,没有多少绿意。古时的秦淮烟柳是非常一景,种植一些耐活力强、树冠大的树种,与建筑相得益彰,让景点活起来会更有生气。

7.引进优质的文化项目、文化人

全国各地高层次景区都有文化艺术研究机构与文化名人入驻。文化人不一定买得起房子,但我们可以无偿提供,“有偿”使用。有了文化艺术品牌的入驻,景点就有了灵魂,名气就会不胫而走。文化的力量和驱动力是无穷的,在文化影响下,经济一定能腾飞。特别是外出旅游的人,文化艺术的诱惑力是巨大的。无论心向往之或抱着朝圣心态、探幽发徽,都能吸引他们循着历史的踪迹,来秦淮一窥究竟。

四、老城南改造保护的几点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

尽快成立夫子庙―老城南历史文化保护区管理委员会,明确管委会级别职权、机构职能、人员配备。加强各项目的组织协调,使管委会向上承接市级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加强与市级建设主体之间的横向联系;向下负责监督规划实施和项目建设进展情况,配合做好项目周边配套设施建设、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并负责项目建成后的管理与运营。应积极争取将老城南历史文化保护工程整体纳入市级项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拓宽资金投入渠道。

2.完善城市规划整体设计

始终坚持规划引领,要对老城南地区进行整体谋划,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坚持错位发展,避免功能定位同质化。要细化现有工程规划,进一步完善配套规划。项目建设要严格按规划实施,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要保持老城南地区风貌完整和历史延续,对7.29平方公里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域全覆盖,达到“文脉相连,水脉相通,动脉相达”效果。从文化脉络上强化区域内的统一,从水系沟通上完成内外河的连通,从交通动线上实现节点间的畅达。文化是灵魂、水系是经络、交通是骨架、项目是主体,共同构成立体的、完备的老城南历史文化保护体系。各功能片区做到游线互通、生态互融、业态互补,避免单一运作、封闭运营、片面追求就地平衡。重点把握好:一是业态错位与衔接过渡。做好升州路南北部分的协调,注重内秦淮河西五华里的过渡;内外秦淮河水系及游览线路的沟通;门东与夫子庙景区的衔接,做好箍桶巷北段的风貌过渡和长乐路交通组织,门东与夫子庙的业态错位;门西与南捕厅、仓巷的对接,注重产业的规划定位;门内与门外的协同,做好文化和业态的互补;城墙与水系的共融,把握和利用好两者的生态现状;内秦淮河与门西、胡家花园的连接,做好方案设计、景观协调。二是产业发展与民生需求。要从民生需求出发,进一步完善城市市政、防灾等配套设施,地下空间、地面水系等规划设计,应围绕旅游要素,做好住宿、餐饮、交通等配套规划,解决大型旅游客车停车难等问题。

3.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

要通过历史文化保护,进一步恢复老城肌理、挖掘历史文化、保护文物古迹、延续历史文脉、丰富区域内涵。做到历史文化保护与文化休闲旅游相结合,现代城市时尚与老城传统风貌相结合,文化发展与商业发展相结合。应邀请专家科学论证,确定合理的开发利用目标。要保护老城建筑风貌,也要注重对原住民生活方式的保护,避免短期行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破坏。要把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功能转换紧密结合起来,依托历史建筑的物质躯壳,加入现代生活的内容,注重植入旅游、商业功能,使使用价值得到延续,为旅游、文化、创意、商贸、商务等都市产业发展提供富有独特魅力的发展空间和载体。要合理安排工程进度,加强公用事业等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做到质量优良、效益双赢、文保达标。

4.强化法制保障的作用

严格遵守城乡规划法、文物保护法及《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法推进老城南历史文化保护工程建设。市人大常委会要对老城南历史文化保护进行专项立法,进一步用法律法规规范老城南规划、建设和管理,及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第5篇:老年护理的发展前景范文

【关键词】教育;情景模拟演练教学法;传统教学法;呼吸内科;临床护理;护理教学;应用效果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程加快,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完善,相对应的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在医疗市场竞争性不断增大的同时,对于医疗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许多医院逐渐开始改革临床护理教学以适应时展要求[1-2]。传统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虽能够起到一定作用,但由于实践性不强,导致整体应用效果不够理想[3]。情景模拟演练教学法通过真实情景的模拟演练,使护理操作与理论知识更加直观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加深护生理解程度,教学效果显著[4]。为研究探讨不同教学方法对我院呼吸内科护生实际教学效果的差异性,本文特选取200名护理实习学生展开分组探讨,具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采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呼吸内科护理实习学生200名,以随机法分为对照组(100名)与研究组(100名)。其中对照组男性4名,女性96名,年龄18~23岁,平均年龄(20.25±2.56)岁;研究组男性5名,女性95名,年龄18~23岁,平均年龄(20.61±2.3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带教“一对一”跟班式教学法。临床带教中以带教老师讲解为主,于讲解后集中进行示范操作。研究组:接受情景模拟演练教学法,具体方法如下:(1)理论授课。以内科护理学呼吸系统章节内容进行知识回顾,授课前临床带教老师布置护生做好相关基础知识的预习,以多媒体教学方式进行理论知识教学,在课堂上充分结合自身所学理论知识针对典型病例进行集中讨论,在结合患者实际健康状况的基础上制定合理护理程序,并充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思想。以学习内容为基础,将典型病例作为标准做好临床模拟演示,突出模拟教学的全面性,并在情景剧中充分结合相关理论知识,通过掌握的护理技能进行标准化操作。(2)情景模拟教学前准备。于教学开始前综合护生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掌握的护理操作技能选取适合典型病例,集中讨论并初步拟定演示内容;首先由临床带教老师完成预演,待各护生小组集中讨论后明确演出内容。于模拟教学前将演示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教具进行清点,以自荐或者抽签的方式在各位护生中选出相应角色扮演人员,在带教老师指导下护生对模拟病房进行相应布置,确保真实性。(3)情景模拟教学实施方法。①首先由临床带教老师对相关护理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进行讲解,并综合分析角色特点,再根据相应操作要求进行模拟演示;在进行病例分析前,先让护生翻阅查看患者资料,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护理计划和措施。②护生参与角色扮演,临床带教老师以言语方式讲解演示内容及相关注意事项,并指导护生进行环境布置以创造氛围。③情景模拟时护生严格按照自身安排的角色进行扮演,其中扮演患者的护生应当重点突出病例中相应症状,并回答“护士”提出的问题,再由扮演家属的护生对病情进行补充。扮演护士的护生应当重点收集相关资料,并按照要求完成体格检查,根据临床带教老师所给出的阳性体征进行分析和判断病情,再由临床带教老师给出相应辅助检查结果,最后再综合分析并制定相应护理方案。临床带教老师应当做好全程指导工作,通过适当补充资料、增加情境的方式加以引导,使护生能够在共同努力下完整呈现整体护理过程。最后再通过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教师点评的方式对情景模拟效果进行评价,并详细评价体格检查、护理诊断、沟通交流技巧、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于课后安排每位护生写出相应护理方案。1.3观察指标。(1)统计两组实习护生接受不同教学后考核成绩,其中包括理论考核成绩与实操考核成绩,每项考核成绩满分均为一百分。(2)以我院自制教学效果调查问卷表了解两组实习护生教学情况,统计各项教学指标完成情况并计算完成率,其中包括:激发学习兴趣、团队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带教满意度、批判性思维能力、知识巩固能力[5-6]。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3.0软件中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来表示,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研究组与对照组考核成绩对比情况。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理论考核成绩与实操考核成绩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2.2研究组与对照组教学效果对比情况。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各项教学指标完成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3讨论

呼吸内科作为医院内科系统中的重要科室,由于危重患者多,护理工作量较大,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也较大,为缓解压力,应当做好护理人才培养,使其专业素养得到提高,护理操作技能得到综合提升[7]。如此,才能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实现降低工作压力的护理教学培养目标。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前提在于教学方法的选择,只有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8-9]。传统护理教学法作为临床上应用广泛的教学方法,主要通过带教老师的讲解与操作演练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但由于护理专业的特殊性,对于实践性要求较高,护生进入医院实习,虽然大部分安排都是临床实践,但由于作为主体的护生学习主动性不强,对于学习热情不高,导致临床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因此考虑更为有效的情景模拟演练教学法[10-12]。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情境教学法开始逐渐应用于我国企业培训,随着多种教育领域专家的深入研究,逐渐应用于教育领域,在经过多年发展后开始应用于医院护生培训[13]。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法,情境模拟教学法对于临床护理教学方面具有积极影响,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具体场景,使理论知识能够直接具象化为实际操作,可在很大程度上激发护士学习兴趣,使其能够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符合现代化教学理念,真正做到寓教于乐,能够对传统教学法的不足之处起到弥补作用[14-16]。高云、赵翠枝[3]对案例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证明,情景模拟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对于专业理论知识和护理技能的提高都很明显。而依据本次研究数据显示,相较于应用传统教学法的对照组,应用情景模拟演练教学法的研究组理论考核成绩与实操考核成绩均更高;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各项教学指标完成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研究结果与高云、赵翠枝[3]的研究结果一致,这充分说明情景模拟演练教学法实际应用效果更好,能够激发护生学习兴趣,使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高,使用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可通过情景模拟演练教学法取得显著教学效果,使护生考核成绩提高,达到明确教学指标,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能够不断适应新形势下对护理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不仅具备较高实用价值,还具备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潘晓,唐雪丽,黄晓琳,等.PBL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耳鼻喉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11):22-23.

[2]于晓娟.案例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34):260-262.

[3]高云,赵翠枝.综合情景模拟演练教学法在手术室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29(12):1873-1875.

[4]周耀,毛小萍,尚会存,等.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16):66-68.

[5]谌绍林,姚珺,岳琳.Mini-CEX+情景模拟教学在外科护理学临床思维训练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9,17(3):111-113.

[6]杨红梅,郝婧,许春芳.阶段性情景模拟演练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新护士临床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6):845-846.

[7]吴雪影,张臻,田丽,等.TBL结合情景模拟急救演练在急诊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6,4(30):126-127.

[8]朱晓玲,张娅娅,李利菊.情境教学法在呼吸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3):143-144.

[9]洪汉霞,苏静.案例与情景模拟联合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6):158-160.

[10]靳伊彤.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护理临床实践教学中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5(31):3-5.

[11]袁玉华,沈献芳,赵燕萍.情景模拟联合参与式教学法在临床带教护生护理人文与修养教学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9,6(20):2545-2547.

[12]肖李凡.情境模拟教学法在心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28):56-57.

[13]潘丽丽,黄翠薇,李燕芳,等.临床护理教学中案例与情景模拟联合教学法的应用分析[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9,14(3):164-165.

[14]吕文艳.多元互动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价[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4):2145-2148.

[15]徐磊.基于情景模拟的目标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24):142-143.

第6篇:老年护理的发展前景范文

关键词:健康老龄化 老年护理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c)-0-01

1 健康老龄化的提出与含义

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提出“健康老龄化”的概念。健康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在身体、心理智力、社会和生活等五种功能方面能保持应具备的正常状态,使老年人能较长时期参加有价值的社会活动。健康老龄化不仅要求寿命的延长,更重要的是生存质量的提高[1]。

2 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

2.1 大力发展学历教育

2.1.1 增设老年护理专业

随着我国政府对老龄问题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强。2006年2月9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指出要大力发展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要加快培养老年医学、护理学、营养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专业人才,要有计划地在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这无疑为“老年护理”专业的开设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因此,各级各类卫生职业院校,应该审时度势、抓住发展机遇,从根本上改变现在还没有老年护理专业的现状,增设老年护理专业,并围绕老年相关的生理、病理、临床特点和护理具体要求组织安排课程,制定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配备专门的卫生部正规教材,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建设专门的老年护理实训基地等。通过这些有效措施来推进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教育培育工作。

2.1.2 发展老年护理高等教育

201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已经正式批准护理学专业成为I级学科,这也为我国老年护理学专业申请成为二级学科提供了可能性。高等院校应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加快我国老年护理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教育项目的申报和建设。这种高层次的老年护理教育势必起到学科引领、导向作用,对全社会老年护理观念的更新、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老年护理事业、为其它层次的老年护理专业学生点燃希望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2.2 多元化补充非学历教育

因正规的学历教育周期长,为缓解当前老年护理人才供需矛盾,应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拓宽办学门路,大力开展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正规教育的补充,为社会培养急需的老年护理人才,以解应急之需,提高我国现有的老年护理事业整体水平。

2.2.1 养老护理员培训

“养老护理员”是顺应老龄化社会的一门新兴职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2年制定出台的《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规范了养老护理员的职业内涵、分类等级、申报条件、培训要求、鉴定方式等关键性问题,对规范“养老护理员”市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其职业门槛低、培养周期短、市场需求大、发展前景广,使之成为社会目前培养大量养老护理人员的主力军。

但不可忽视的现状是从业人员大多是下岗工人或进城务工农民,基础知识薄弱,综合素质不高,而且大多是本身年纪偏大的中老年妇女,精力体力有限,再加上收入低,社会重视不够,人员流动性大,导致整体情况令人堪忧。

加强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应充分考虑广大从业人员目前的实际状况、关联行业认可程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各方面因素。科学制定养老护理员队伍发展规划、妥善解决养老护理员职业待遇保障、着力改善养老护理员社会形象地位、积极推进养老护理员职业化建设等。

2.2.2 临床护士转岗培训

随着养老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将有更多的老年人健康保健服务从医疗机构中独立出来,转向社区和机构养老部门。临床普通护士需求将趋于饱和,甚至下降,而老年护理这种“专科护士”将需求剧增。再加上临床护士有比较好的专业基础和工作背景,能够经过短期培训,快速、较好的适合这份工作。这也是顺应国家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突出专科化护理的时代要求。

2.2.3 大兴在职继续教育

为在职人员提供多种形式的老年护理继续教育活动,如采用集体授课、小组讨论、网络学习等形式进行培训。培训后发放相应的培训证书,作为护士继续教育的学分证明或者护士进入老年护理相关机构工作的准入标准之一。另外,进入部级、省级《老年护理》精品课程网页,使用某些与老年护理相关的专业网站也可以为护士的继续教育内容提供相应的补充。

2.2.4 社会护理技能普及

在社区对老年人、其子女及家庭保姆展开健康教育和简单技能训练,提高防病急救意识。老年人的很多健康问题症状隐蔽、发病急骤、预后较差,如果能够及时正确处理,将会对疾病有巨大的帮助。加强这方面知识的普及,能够为老年人的安全保驾护航,也能增加老人的自理能力,让子女孝心得以实践。

2.2.5 引入时间储蓄概念

借鉴义务献血的用血机制,时间储蓄可以支付自己及直系亲属的护理需求。例如,德国年满18岁的公民,可利用公休日或节假日为老年公寓或老年病康复中心服务,不拿报酬,将来年老或需要护理时,可以获得同样时间的照顾[2]。对参加护理的非专业护理人员,包括家庭成员、义工,由社区计量考核计入护理服务时间储蓄,将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充分运用,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养老氛围。

3 结语

有关资料显示,2011年以后的30年里,中国人口老龄化将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到203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2050年,社会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3]。“十二五”期间,人口老龄化的飞速发展不可避免的会带来些困顿,但也为“老年护理”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和挑战,而人才的培养又是重中之重,树立正确观念、保障师资队伍、从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层面全面渗透,逐步推进老年护理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才能真正落实“老有所养”的社会主义目标,最终实现“健康老龄化”的全球

战略。

参考文献

第7篇:老年护理的发展前景范文

关键词:低年资护士;情景模拟;安全管理培训

Evaluation of Nursing Core System and Beforehand Emergency Proposal in Low Past Service Nurses Through Situational Teaching

YAO Hui,ZENG Li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The Third Hospital of Mianyang,Mianyang 621000,Sichu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mprove nursing care training quality of low past service nurse and investigate effective training approach. Methods Nursing care secure core system and beforehand emergency proposal were formulated. The nurses were divided into different groups to lay out and perform situational drama by themselves which was evaluated by the advisers. Results Nursing care secure core system and beforehand emergency proposal were deeply comprehended and remembered by the low past service nurses. Activeness of the training nurses and advisers were improved and nursing care teaching quality was elevated and nursing care security was ensured. Conclusion Nursing care secure core system and beforehand emergency proposal was further learned with activeness, strongly comprehended and grasped by the low past service training nurses through situational drama representation.

Key words:Low past service nurse;Situational;Drama safety management training

神经外科患者病情特殊,病情变化快,治疗较复杂,要求护士要有较强的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以及过硬的心理素质和操作技能。 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新的护理人员充实到临床一线,成为护理队伍的新生力量。新入的护士工作经历少,临床经验浅。其素质水平不仅直接影响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也影响护理水平的整体提高[1]。许多才从学校毕业的护士进入临床工作,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安全隐患。低年资护士由于工作时间短,临床经验不足,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较差,所以出现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高。加强低年资护士的护理安全培训是确保病房治疗护理工作能正常开展,确保护理质量安全和患者安全的重要保证。护理安全培训包括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培训。现在主要谈谈通过情景演示法对我科低年资护士进行的护理核心制度和应急预案的培训,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有在编床位70张,护士25名,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9名,护士13名,中专1名,大专18名,本科6名,均为女性。工作年资3年以下的有12名,3年以下年资的护士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占90%。原因分析,年轻护士临床经验少,安全意识薄弱,防风险能力差,对突发状况应急能力较弱,对核心制度执行力度不强。

1.2方法

1.2.1确定指导老师 由护士长确定1名临床教学经验丰富、沟通协调能力较强的高年资护士作为护理安全培训的指导老师。一般由主管护师职称以上的人员担任。

1.2.2被培训对象 工作年限低于3年和专科培训低于1年的护士。

1.2.3确定培训内容 每月进行一次科室内低年资护士的安全管理培训,培训内容为2个核心制度和2个应急预案。并将培训结果纳入护士年终培训考核评分。指导教师根据院部对低年资护士的培训计划制定教学提纲。针对护理安全核心制度和应急预案内容选择模拟案例,要求学生用情景演示的方法将案例演示出来。并将情景演示的题目(如:患者突发病情变化的应急处理,输血查对,交接班制度,患者用错药物的应急处理)提前1w告知参与培训的护士。指导护师负责介绍情景模拟教学的具体方法及帮助学生进行角色的分配,场景的布置及关键环节的设计。

1.2.4培训步骤 ①将参与培训的护士分为2人一组或3人一组。每组负责一个情景模拟的主题,(例:输血环节的查对、患者用错药后如何处理、输液各个环节如何进行查对、患者用药后出现过敏如何处理、患者突发呼吸心跳骤停如何处理。)模拟教学地点可以选择在病房或示教室。②各组护士拿到培训的题目后查阅治疗,阅读文献。按照规则和程序编排角色和剧情,在关键环节可以设计点小缺陷。③在培训日由指导老师主持,培训护士分组进行情景演示,护士长及被培训的护士在周围观摩模拟演示的全过程。指导老师可适时启发、引导,保证模拟的情景演示的过程能够按照设计有序地进行,并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的模拟角色扮演。每组表演完后先由观看表演的其余组护士举手发言,首先指出情景演示环节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展开讨论,要求各抒己见,每个人的发言不能重复[2]。小组间进行讨论点评,评价内容包括场景布置是否合理、操作是否按规范进行、用语是否恰当、角色模拟是否真实,配合是否协调等[3]。再由指导老师进行分析、总结各组在此次情景模拟教学过程中暴露出的缺陷,讲解本次课程中应当掌握的知识要点,使学生牢固掌握。最后护士长对整个模拟过程进行评价。④在结束前由每组护士谈谈通过本次的情景演示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并将自己总结的好的工作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⑤由指导老师针和护士长对本次培训根据评分标准给予每位护士评估并打分。

2 结论

2.1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护士的学习兴趣 护理安全核心制度和应急预案的培训对很多护士来说感觉是枯燥、乏味。以往一般采用老师在课堂上讲授护理安全知识及应急预案的方式进行,以老师为中心,听课的护士只能被动接收,并机械背诵制度及应急预案[4]。 “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感到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感性认识很少,时间一久许多制度就会淡忘。而且真正把制度贯彻到临床工作中的很少。情景模拟教学法是一种从国外引入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它是一种将角色扮演、对话练习和情景教学融为一体的、能够将学习和兴趣结合起来的仿真模拟演习教学法,具有仿真性、参与性、互动性、灵活性、创新性、实践性、针对性和趣味性等特点,可充分激发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角色情感和责任感,提高学生交流与合作、随机应变等能力[5-6]。

2.2通过情景演示,护士体会到换位思考、确保护理安全的重要性 例如通过输血环节的查对情景演示,护士能更深刻掌握在采集患者血样前必须要2人携带病例到床旁进行三查八对再抽血。通过实际演示输血的三查八对能更深刻掌握不光只查看患者的腕带和床头卡信息还要查看医嘱单、化验单、输血申请单、输血记录单、血袋标签等各项内容是否相符,确保输血的安全。其次扮演“家属”签署输血前核对书,能更深刻的意识到≤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的重要性。护士通过自编自导扮演“患者”、“家属”的角色,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并且每个护士都有机会感受自身的薄弱环节,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感受到学习的乐趣[7]。

2.3情景演示教学可以培养低年资护士的团队协作精神 护理工作是一个团队的工作,具有整体性,连续性的特点[8]。神经外科处理突发状况较多,仅凭护士一个人的力量难以应付,可能还会存在许多安全隐患。要求每位护士要有团队协作精神,要有相互配合的默契。情景教学法通过角色的扮演,让低年资护士深刻意识到处理突发状况时需相互配合,相互指导。齐心协力争分夺秒,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处理危急情况,抢救患者生命,确保患者安全。

2.4情景演示教学可以做到教学相长 传统的护理核心制度和应急预案教学法是以指导老师课堂讲授式教学为主,老师主要在于讲课并没有评估学生认真听进去的有多少。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并机械记忆以应付平时护理部的抽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创造性受到了压制。通过情景演示学生先自己翻阅大量文献资料、再结合临床设计出合理的情节。并组织好角色的安排使得其学习动力加大、主动性及团队协作能力增强。情景模拟教学中指导教师承担着组织规划、课堂引导、总结评估的责任。这就对教师的知识储备能力及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情景演示课前指导老师首先构思情节安排并查阅一定数量的文献收集素材,帮助每组护士设计出合理小缺陷环节。情景模拟实施过程中教师发挥引导作用,掌控全局,帮助学生自主分析,启发思路得出结论,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过程,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讨论中得到启发,在这种互动过程中真正做到教学相长[7]。因此该教学法在神经外科的护理安全培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作为科室的带教培训方法将一直延用下去。

参考文献:

[1]赵锦秀,于晓丽.骨科新护士专科培训模式探讨[J]齐鲁护理杂志,15(12):98-99.

[2]高祖梅,陈兰,李宏,等.一季一主题情景演示在护理缺陷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3,28(5): 3-5.

[3]史平.模拟情景演示在入出院护理中的运用[J]现代护理2005,11(10):807-807.

[4]黄丽,邵芙蓉,程婧,等.基于PDCA循环的《人际沟通》情景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2013(2):262~263.

[5]赵文红,江城梅,李彦荣,等.“情景模拟” 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09,7(3):271~272.

[6]易巍陆,王志稳,李淑迦,等.北京市社区护士模拟家庭情景技能考试成绩及问题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2):2113~2115.

第8篇:老年护理的发展前景范文

【关键词】 老年;护理员;专业水平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要公共问题和重大的社会问题。据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提供的数据,目前,社会上约有1000万名养老护理员的人才需求。养老服务业为社会创造出众多的就业岗位,但是,由于受传统世俗观念的影响,相当一部分人不大愿意从事养老服务工作。从全国各地养老服务调查情况看,现有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人员不仅数量少,而且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低,基本上没有经过系统的业务培训,其业务技能通常只能应付一般的生活照料和家政服务,难以应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老人的多样需求。我院作为河南省首家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本研究旨在对我省从事养老护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现状水平进行调查,为更好地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实用型的养老护理人才提供参考依据。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取便利抽样,于2011年10月对参加河南省首批养老护理员培训的来自郑州、许昌、鹤壁、南阳、信阳、开封、焦作、三门峡8个地市75家养老机构的学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12份,有效率为93.3%。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 问卷主要包括2部分,一般资料主要包括护理员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工作年限等;专业水平现状主要包括文化程度、是否有医学学习背景和是否接收过有关养老护理的培训等。由研究者亲自发放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让学员独立完成并当场收回。

1.2.2 资料分析方法 采用统计分析软件包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养老护理员专业水平采用频数和百分率来表示。2 结 果

112名研究对象中,年龄在21-57岁之间,平均年龄是38.61±9.69岁;研究对象以女性为主(占90.2%);婚姻状况:87.5%已婚,8.9%未婚;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学历42人(37.6%),高中或中专学历的52人(46.4%),大专及以上学历的18人(16.4%);27.7%的研究对象有5年以上的从业经验,12.5%护理员刚开始涉足养老护理工作,工作时间不到1年;大部分的研究对象没有医学相关专业的学习背景(占75.0%);69.6%的研究对象没有接受过养老护理的相关培训。3 讨 论

第9篇:老年护理的发展前景范文

(一)按照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未来的五年是我国由世界旅游大国发展成为世界旅游强国的关键阶段。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按照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我国将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入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和世界第四大客源地国家。因此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旅游工作,需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现代旅游发展思路。

一是以人为本求发展。传统的旅游发展思路是完全从经济增长的观点对待旅游事业的,把追求经济效益作为工作的最高目标。按照这种发展思路,景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景区的管理和服务等旅游工作,都完全着眼于和服从于经济收益。而科学的旅游发展思路是坚持以人为本,把游客到景区得到最好的休息和享受作为工作的根本目的,以旅客的对景区的满意程度作为衡量工作的根本标准。当然经济收入是支持景区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重视经济效益是完全应当的,但是我们必须通过更好地为游客的旅游服务、使游客得到更好的休息和享受来增加经济收益,而决不能以损害游客的当前和长远利益来谋求经济效益,更不能采取急功近利和竭泽而渔的办法去谋求当前一时的利益。

二是在和谐中求发展。只有景区各种要素,包括山水林木、文化古迹、服务设施等协调发挥作用,才能构建出景区最和谐的图画,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从而为景区的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只有搞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人与自然友好相处,人们才能更加关心景区,保护文物;只有搞好了景区管理者与游客之间的和谐,才能使游客在景区有宾至如客的感觉;只有搞好景区职工内部和谐,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办好景区的内部合力;只有搞好了与周边地区政府和群众的和谐,我们的景区才能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也才能更好地发挥景区在带动和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独特作用。我们从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和谐才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达到发展的最理想状态;和谐才能共生共荣、取长补短,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和谐才能形成推动发展的合力,极大地提高发展的效率。

三是保护优先求发展。旅游景区的资源一般都是珍贵、稀缺性资源,其中的一些是不可再生或很难再生的资源,如奇特的地形地貌、某些遗存的文物古迹等,一旦遭到破坏,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放在首位,在保护的前提下加以发展和利用。而且我们还要看到,旅游是以观光为基本内容的,人们到景区旅游的目的就是要观赏景区的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保存得越完好,其观光的价值就越能得到充分发挥。所以,保护工作是实现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二)和谐景区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和谐,必须处理好以下六个关系。

第一,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的关系,实现整个社会的良性互动。这是我国现阶段能否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所在。发展是解决社会公平的物质基础,只有经济发展了,我们才有实力解决社会公平问题,而在发展进程中解决好社会公平,则会更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

第二,要处理好景区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在和谐中实现永续利用。景区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存在着根本的一致性。旅游资源是景区的立命之本,每个景区应当像爱护生命一样,保护自己的景观和文物。而保护是为了利用,只有利用才能发挥这些资源的作用,实现其内在的价值。但考虑到景区资源在利用中会不断损耗,有的资源在损耗后不可再生,这就要求我们对景区资源,特别是那些不可再生的资源十分珍惜,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

第三,要处理好维持原面貌与开发新景观的关系,实现当代与历史的和谐。为了推动旅游事业的发展,在利用景区原有资源的同时,必然要开发一些新的旅游项目,这便产生了新老景观之间的关系问题。老景观是整个景区的主干,新景区是主干上新生的枝叶;老景观是新景观产生的母体,新景观只有依附老景观才能存在和发展。所以我们在建设新景观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原有景观的基本风貌和特点,决不能伤害和损坏原有的景观。

第四,要处理好景区各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实现景观总体布局的和谐。一般景区都具有三大基本要素:自然景观、文化内涵、服务设施。自然环境为景区的貌,是以自身的美来吸引游客的;文化内涵为景区的魂,是以其特有的文化来吸引游客的,服务设施是为景区的保障,以其方便周到使游客满意。对于自然环境我们要在保护的基础上使其更加美化,对于文化内涵要在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以达到形态之美与神韵之妙的有机统一。现在最值得注意的是服务设施要与景区的风貌和神韵相协调,既考虑到方便游客又不破坏景观,甚至可以美化景观,要防止把景区环境商业化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