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常态化活动方案范文

常态化活动方案精选(九篇)

常态化活动方案

第1篇:常态化活动方案范文

一、新常态下干部保健档案管理存在的不足

提高管理工作水平,实现干部保健档案管理规范化具有重要作用。但一些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没有严格遵循规范要求,制约管理水平提升,存在的不足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认识不足,管理规范化水平低。一些单位将工作重心放在其他方面,忽视干部保健档案管理工作,思想认识存在不足,未能全面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又如,档案管理人员缺乏全面培训,制约工作水平提升,未能掌握档案管理的综合技能。或者对档案资料收集不全面,忽视加强整理和归档,也没有严格按要求进行编号,影响服务水平提升。再加上管理过程中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档案管理人员没有严格落实责任心,管理水平偏低,难以有效提升档案管理规范化水平。

(二)干部保健档案材料制作不健全。提升干部保健档案管理规范化水平,离不开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但在新常态下,很多单位对该问题不重视,对管理工作中所需要的资金、硬件和软件设施的投入存在不足,忽视信息技术、扫描仪的利用,制约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再加上一些档案管理人员不注重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未能掌握数据库建设和使用技术,影响档案材料制作技能提高,导致不能有效适应干部保健档案管理新情况和新趋势的需要,难以有效提升档案管理水平。

(三)干部保健档案基础设施不完善。新常态下,信息技术逐步被广泛应用到干部保健档案管理活动当中。但目前该项工作存在缺陷,一些单位在这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相应的软件和硬件设施投入较少。再加上档案数字化管理技能缺乏,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不利于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效率。

二、新常态下干部保健档案管理规范化的路径和方法

为弥补实际工作的不足,促进档案管理水平提高,推动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进程,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一)革新思想观念,推动干部保健档案管理规范化进程。干部保健档案管理人员应该革新思想观念,创新档案管理理念,根据新常态和新需要,创新管理方式,有效提升档案管理规范化进程。同时还要革新管理理念,全面收集档案管理信息资料,做好编号工作,及时进行归档和整理,严格遵循和落实档案管理规章制度,提升档案管理规范化水平,为各项活动有效开展创造条件。

(二)严格按规范要求制作干部保健档案材料。以提升管理规范化水平为目标,注重信息技术应用,做好档案资料扫描工作,推动档案数字化进程。在资料整理和归档中,应该创新思想观念,严格遵循技术规范要求,推动管理方式创新发展。做好整理和编号工作,及时归档和管理,方便档案信息资料查询,为有效适应干部保健档案创造便利。注重加大资金投入,重视扫描仪和信息技术利用,有效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效率。

(三)构建健全完善的干部保健档案管理制度。以提升档案管理规范化水平为目标,健全完善管理制度,推动管理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进程。例如,落实管理责任制,明确档案管理人员职责,让他们严格遵循技术规范要求创新管理方式,提升管理工作效率。建立奖惩激励机制,激发工作人员热情,让他们严格遵循要求提升管理工作水平,有效提升管理工作技能,增强工作主动性。此外,管理制度还要落实于干部保健档案管理全过程,激发管理人员热情,对管理活动的每个流程都进行有效管理,推动管理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

(四)加强干部保健档案基础设施建设。结合管理规范化和干部保健档案利用的实际需要,增加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管理活动有效进行。要健全完善管理制度措施,根据档案管理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为各项活动开展创造便利。引进和更新扫描仪、计算机等先进设备,构建并注重数据库的管理与维护,注重档案信息编号工作,方便档案资料查询,也为有效使用档案资料创造便利。

(五)提升干部保健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引进专业技能强,基础扎实,责任心强的干部保健档案管理人员,不断充实管理队伍。构建完善的管理培训制度,加强档案管理人员培训,促进他们综合技能的提升,让档案管理人员更好适应管理工作需要,努力提升干部保健档案管理规范化水平。

第2篇:常态化活动方案范文

一、“互联网+”在档案管理中运用的必要性

档案是极富价值的信息资源,它具有不可再生性与原始性,比情报资料、图书等逻辑性信息更有价值。尤其在新常态下,人们对具有高密度价值、较强时效性的档案信息需求逐u增大,渴望通过网络的便捷性最大限度地实现档案信息的共享。在这种新常态下,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这就使得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尤其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迅速普及,这就为档案服务信息化提供了可能性和便利性。所以,在国家法律法规许可的情况下,要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促使公众更加了解政府,当前,有的地区已经建立了“公开文件阅览服务中心”。构建“互联网+”的档案管理模式,能够促使档案服务信息化,进而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极大地推动档案管理的发展。同时,还能够有效增强公民的档案意识,促进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发展。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不管是企业经营还是政府管理活动,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在这种新常态下,人们在工作与生活中需要保存更多的信息。“互联网+”的模式有助于帮助档案管理人员减轻工作负担,实现资源、人力、物力的优化配置,进而促进档案资源的开发。在以往的社会形势下,较为关注档案的保密性与政治性,档案管理者主要负责保管、收集和使用档案,采用的是传统的手工管理方法。而在新常态下,档案管理需要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服务,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花费更多的精力、时间,探索“互联网+”的档案管理模式,并熟练掌握光盘辅助管理技术、电脑操作技术、缩微照相方法,进而实现文件管理动态化、文件传递网络化管理,以提升档案信息的传递、开发与收集质量,顺应新常态下的发展需求。

二、新常态下“互联网+”在档案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一)构建“互联网+”档案管理新模式

档案馆是信息存储的中心,在新常态下,构建“互联网+”的档案管理模式,不能局限于传统模式,不能一味地着眼于保管、收集和使用档案,沿袭以往的数据保存备份方式,而应拓展档案管理工作,顺应当前的时展形势,构建“互联网+”的档案管理体系,连接各个部门、个体,增强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并借助互联网的独特优势,加强档案资源的共享。具体而言,在档案管理中可以开发采用XML、Web Services等技术,这些技术有助于解决传统档案管理系统之间的环境异构、技术异构和数据模型异构问题,进而促进各个部门信息的集成,打破以往档案管理中的条状结构,为服务民生和考核评价、决策制定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二)加强档案资源体系建设

档案管理人员可以合理运用电子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理论,定期抽取相关的档案信息数据进行特征化、清洗等处理,通过聚类、分析和分类等进行数据挖掘,进而形成具有价值的档案信息,并及时归档保存。此外,对那些已经处理过的基础业务数据,要进行鉴定并归档。而统计类和日志类临时数据则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销毁。“互联网+”模式下的档案数据具有易失性和动态性,所以,应当采用动态方式归档,简单而言,就是指那些正在运行的档案数据一旦完成查询、增加、删除和修改等操作之后,就实时归档,以便增强档案信息体系的完整性。

第3篇:常态化活动方案范文

根据《驻省卫健委纪检组2019年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工作实施方案》的安排部署和要求,结合我院实际,院党委高度重视,迅速行动,认真开展各项工作,现将2019上半年度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的整体情况。

1、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及时组织召开党委会,研究部署关于推进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工作。会议决定成立以党委书记、院长何平为组长,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颖为副组长,班子成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监察室,会上传达《驻省卫健委纪检组2019年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明确工作任务与目标。会后印发《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2019年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我院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工作的步骤和方法,要求各支部、各科室,全体职工应按照方案要求认真将以案促改工作落实落细。

2、廉洁教育,提高思想认识。6月14日上午,我院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及省卫生健康委有关精神,动员安排我院主题教育工作,时间6月至8月,为期3个月,组织引导党员干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及省卫健委精神上来。委第三巡回指导组长、委监察专员袁立波、委第三巡回指导组副组长、委医改办副处长郑晓龙、指导组成员、委妇幼处白志强,在院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会议,百余名党员干部参加会议。会上委第三巡回指导组长、委监察专员袁立波同志提出了六点要求,党委书记、院长何平同志讲了四点意见,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颖同志主持会议。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工作为抓手,有效推进主题教育取的实实在在成效。

3、加强廉政风险防控,规范权力运行。结合工作岗位,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认真梳理岗位职权,排查廉政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促进权力规范运行,做到防控重点全覆盖。从决策、执行、监督和行政管理事项、业务工作流程、相关制度等方面入手,分级深入进行排查,成立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对重点科室、重点岗位重新梳理风险点,以科室为单位建立全院廉政风险点管理措施表,落实廉政风险预警处置制度,及时纠正和处置权力运行中的失误和偏差,化解廉政风险,有效预防腐败。

4、全面从严治党,落实“一岗双责”。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细化主体责任清单与监督责任清单,结合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做到责任明确、操作性强,真正把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落到实际工作中。制定2019年党风廉政建设目标,根据责任分工,纪委要发挥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的工作特点,认真落实监督责任,积极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主动向党委提出工作建议,加强执纪监督、案件审查、执纪问责,认真落实党内问责条例,对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及“四风”问题突出、发生顶风违纪问题,严肃追责,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履行一岗双责。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细化分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做到年初任务分解“践廉”,年中抓调研督促“查廉”,年末抓考核“评廉”。同时,与中层以上党员干部签订《党风廉政建设承诺书》40份,与各科室签订《纠风目标责任书》40份,进一步从思想上提高清正廉洁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5、专题民主生活会深入开展剖析。积极组织按时开展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围绕重点领域、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深入查找执行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重点科室、重点岗位人员做好关于马存锁违纪违法案例剖析及自我启示报告。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纪律意识、规矩意识,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推进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工作落到实际工作中。

6、落实上级精神,做好重大节日期间廉政谈话工作。每逢重大节点,纪委书记按要求约谈办公室、财务室、后勤保障部、食堂等重点岗位负责人,通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典型案例,督促其认真履行监管职责,管住手、管住嘴、管住腿、管好车,把好第一道关口,杜绝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四风”问题等违规违纪问题的发生。并要求纠正“四风”工作负责人及相关人员节日期间要保持手机畅通,严格落实“四风”问题值班、报告和督办制度。同时要求各党支部做好节日期间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四风”问题等违规违纪问题的监督检查工作。

7、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浓厚氛围。院纪委坚持在元旦、春节、五一等节日期间给院领导班子成员、全院中层干部及护士长发廉政短信;通过观影片、学习身边模范典型等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活动,大力宣传廉政工作动态、先进典型,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氛围;创新廉政文化载体,利用医院网站、宣传栏、微信等载体,及时党风廉政建设相关规章制度,报道反腐倡廉的重大举措,增强廉政文化的宣传声势和效果。

二、案件反思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原副院长马存锁案件剖析,深刻认识到教训惨痛、发人深省,通过案件深入反思还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工作开展力度有所欠缺。虽然制定了相关的工作制度,但是还是不够全面和完善,并且在制度的执行层面上还是有所欠缺。在平时工作中,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存在对业务工作安排部署的较多,跟踪落实方面做得还不够,廉政宣传文化氛围不够浓厚;虽然平时加大了对全体干部职工党风廉政建设暨反腐倡廉的教育力度,但宣传力度不够,形式单一,自觉性、主动性不够。

2、学习不够深入。理论学习讨论得不够深入,有针对性的学习也不够,往往不能触及思想;忙于具体的业务工作,疏于学习。

三、下一步计划。

1、严格执行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规范权利运行,构筑监督体系,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教育全体干部职工深刻理解坚持推进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党纪党规学习,增强党性观念,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道德防线;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越雷池,不碰红线,避免违纪违法行为发生。

第4篇:常态化活动方案范文

为认真落实中央纪委关于把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作为一个整体一体推进的要求,深入贯彻x会议精神,现就做好我单位2019年以案促改工作,结合本单位实际,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的同时,更加注重标本兼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推进以案促改工作。通过在单位纪检监察系统集中开展以案促改工作,树立严格自律的标杆,走在前、干在先,做出示范、当好榜样,着力打造一支“忠诚坚定、担当尽责、遵纪守法、清正廉洁”的党内纪律部队,为营造旅游公司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提供坚强保障。

二、工作目标

学习发生在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警

示教育单位纪检监察干部举一反三、引以为戒。要通过剖析

典型案件,研究案发规律,深挖问题根源,强化警示教育,防控廉政风险,补齐制度短板,推进以案促改,使公司纪检

监察干部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实现政治站位新提高、“四个意识”新强化、工作作风新转变、工作能力新提升。

三、方法步骤

(一)宣传动员。

一是制定工作方案。根据x单位以案促改工作实施方案》和《x单位纪检监察系统集中开展以案促改工作实施方案》,结合

x单位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要求、工作内容、工作时限、工作职责。二是组织专题学习。每月组织开展次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坚持集中学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坚持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和学习宪法法律法规相结合,坚持学习文件精神和狠抓工作落实相结合。重点学习《监察法》、《中共x关于推进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的意见》、《中共x省纪委关于推进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的实施办法》、《中共x省纪委实施〈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暂行办法》、《中共x市纪委关于做好2018年全市以案促改工作的通知》、《x纪委关于印发的通知》和全省纪检监察系统集中开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资料等,做到学思践悟,融会贯通。三是做好宣传引导。及时召开会议传达贯彻省市区纪检监察系统以案促改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公司纪检监察系统以案促改工作。

(二)警示教育。

一是充分挖掘案例资源。通过收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典型案例,筛选全省、全市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建立典型案件案例库,并撰写案例剖析材料。二是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召开警示教育大会,认真学习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典型案例剖析材料和违纪违法人员悔过书;开展廉政教育,组织学习党纪党规和法纪法规;参观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开展党性教育。三是开展主题活动。结合即将开展的主题教育和“讲忠诚、守纪律、树标杆”活动,教育警示纪检监察干部作为监督别人的人,要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以自我革命的勇气改造自己,做到党性更强、律己更严、担当有为。

(三)查摆剖析。

坚持“五看”“十查”“三切实”,要对照纪检监察系统违纪违法案件特点及案发原因,纪检监察系统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要联系单位、岗位和个人实际,全面深入查摆剖析问题。一是领导班子要看五个问题:看党的领导、党的建设以及领导班子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看遵守和执行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方面存在的问题,看党内政治生活不经常、不认真、不严肃的问题,看权力运行和监督制约方面存在的问题,看教育管理监督干部方面存在的问题。二是党员干部要查自身存在的十个方面的问题:查政治立场、理想信念、是非观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查忠诚履职、担当尽责方面存在的问题;查遵纪守法和作风建设、廉洁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查未经批准、授权处置问题线索,发现重大案情隐瞒不报,或者私自留存、处理涉案材料的问题;查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干预调查工作、以案谋私的问题;查违法窃取、泄露调查工作信息,或者泄露举报事项举报受理情况以及举报人信息的问题;查对被调查人或者涉案人员逼供、诱供,或者侮辱、打骂、虐待、体罚或者变相体罚的问题;查违反规定发生办案安全事故,或者发生安全事故后隐瞒不报、报告失实、处置不当的问题;查打着纪委旗号耍个人威风、搞特权办私事,越权插手案件办理、干部人事和具体经济活动的问题;查打听案情、过问案件、说情干预的问题。三是专题组织生活会做到“三个切实”。要以召开以案促改组织生活会为契机,全面深刻查摆剖析自身存在的问题,做到“三个切实”,即:切实把自己摆进去,切实把职责摆进去,切实把工作摆进去,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以案促改专题组织生活会。

(四)问题整改。

紧抓“一清单”“一台帐”“一报告”三个关键环节,要在查摆剖析党性观念、作风纪律、执纪监督、教育管理等方面问题的基础上,列出一个问题清单,对照清单逐个制定具体化、可操作的整改措施;在明确具体问题、整改措施、责任领导、具体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的基础上,建好一个整改台账,做到条条要整改、件件有着落,挂账督办,跟踪问效,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让群众评判整改效果;在坚持问题导向、全员参与、分类施策、边查边改、专项整治、结合巡视巡察整改的基础上完成一个整改报告,明确目标任务,针对整改重点,反映问题全面,突出整改效果。

(五)建章立制。

围绕“三个突出”,要切实健全制度机制,加强常态化规范化建设。一是突出建立健全制度。针对违纪违法案件暴露出的问题,以及查摆剖析中发现的制度漏洞和短板,围绕授权、用权、制权等环节和明责、履责、追责等事项建立健全制度,对不适应形势发展或存在漏洞缺陷的制度进行修正完善,真正做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二是突出工作流程再造。严格贯彻落实《监察法》《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积极适应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和反腐败斗争实际需要,对权力进行科学分解和配置,规范权力运行,再造工作流程,创新工作机制,强化制度执行,进一步巩固深化制度建设工作成果。三是突出建立长效机制。结合省纪委《关于推进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的实施办法》,建立常态长效工作机制,把制度机制约束转化为纪律自觉,把硬性要求转化为担当行动,以机制制度建设的实际成效推动制度的执行和落实。

(六)监督检查。

坚持常态化督导检查“五个有”,要确保公司纪检监察系统以案促改工作成效。一是有措施。狠抓督导检查常态化的落实,打出“全过程督查+常态化督查十集中督查+全覆盖督查”组合拳,对以案促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不间断、全覆盖式督导检查,以查促建,以查促改;二是有方法。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座谈了解、民主测评等方式,掌握工作情况,督导工作进度,推动工作开展;三是有力度。重点督查排查问题是否精准、突出问题是否整改、工作效果是否明显等,做到“四个决不放过”;四是有问责。制定检查考核办法,实行量化考核,作出评分定级,对工作滞后、整改不到位的要严肃追责问责;五是有成效。建立关键环节审批过关制,不见效果不收兵,不达标准不罢休,以严格的监督检查,强力推进工作,提升工作成效。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要把带头贯彻落实省委《意见》、市、区纪委《实施方案》以及率先推动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向纵深发展,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和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有力抓手,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政治责任来落实。成立公司纪检监察系统集中开展以案促改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附后),负责公司纪检监察系统以案促改工作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总体协调、总体谋划,抓好具体工作的落实。

(二)协调配合,形成合力。

建立公司监察室统一领导、各单位(部门)上下联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领导班子成员要履行“一岗双责既要抓好分管范围内的以案促改工作,指导各单位(部门)纪检监察系统以案促改工作各阶段、各环节的组织落实、监督检查,又要率先垂范,以上率下,发挥“头雁效应”。

(三)落实责任,强化追责。

第5篇:常态化活动方案范文

【关键词】档案信息服务;原理;分析

原理,通常是指某一领域、部门或科学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它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人不能创造、改变它;而只能去认识、利用它或限制某些规律对人类的负面作用。档案信息服务原理的研究应该建立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之上。

一、需求动力原理

档案信息是人们在各项活动中形成的直接记录。不仅是社会历史记忆,具有依据和凭证的作用,而且对现实活动具有借鉴和参考的功用。正是由于档案信息同时拥有科学价值和情报价值,才引起人们对其格外关注与厚爱。 由于现实变化日益频繁,竞争日趋激烈,人们需要不断地了解新情况,寻求应对措施,并谋求发展,必然对信息需求激增。随着信息产生和需求的日益膨胀,信息服务的基本矛盾――信息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日益明显。如何从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出发,改善档案信息服务系统必将成为档案界的一个重要课题。充分认识信息需求是档案信息服务中的主导作用,是档案信息服务发展和演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只有不断发展的档案信息需求才是促进档案信息服务发展的不竭的动力源泉。

由于用户的档案信息需求是变化发展的,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环境的局限,具有一定的客观性,用户需求状态将随着信息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这说明,用户信息需求的状态是一个独立的有着自己特殊内在机理的“运动状态”。同时,信息需求状态亦带有明显的主观性和认识性,因为认识主体在信息需求中的显性或隐性的主观因素和意识作用的弊端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如果将信息用户需求的认识状态称为主观需求,那么用户对档案信息需求状态的变化就遵循着以下规律:

第一,在主体的客观信息需求与主观信息需求完全吻合时,即用户的客观信息需求被主体充分认识,就能够准确地揭示信息用户的需求状态。第二,当主体只认识到客观信息需求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主体对信息需求的状态认识则是不全面的。第三,由于主、客观的原因,主体对客观信息需求的认识出现偏差和误解,造成主体意识到的信息需求不尽是客观上的真正的信息需求。第四,客观信息需求的主体部分未被用户主体认识,即用户未对客观信息需求产生实质性反应,其信息需求是以潜在的形式出现,还未被意识和发掘。

综观上述四种情况来看,第一种情况是理想状态,但基本上难以实现;第二种情况是正常的,其实,通常所说的信息需求基本上就是指这个层面,是处于反映部分客观信息需求的一种状态:第三种情况是信息主体应该尽力避免发生的,确实把真正的信息需求很贴切地表达出来;第四种情况需要档案信息用户与信息服务人员共同努力,并借助外界刺激,从而使需求由潜在形式转化为当前需要。

用户信息需求的变化既会受到用户个体主观因素的影响,如用户的心理状态、认识状态和素质状态;又会受到一些客观的社会因素的影响,如用户所处的社会生态环境、职业地位、技术条件等。这些因素都可能会影响到信息用户的认知过程,并作用于用户的主观意识而发挥作用。

因此,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由客观信息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主体的主观因素及社会的客观因素交错在一起,都会对用户的认知状态产生影响,并且在需求转化过程中存在很多环节,所经过的每一个环节都贯穿着用户的认知行为,因此,档案信息服务人员研究用户信息需求的规律时,不仅要研究用户本身的特性和用户所处的社会状况,而且还要将两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总结和探求出运动变化规律,帮助用户尽可能地把实际存在的客观信息需求表达出来,依托最佳的档案信息服务基础准备,实现用户需求与信息服务的有机匹配,从而实现信息的最大价值。

二、信息选择原理

“选择”一词具有多方面、多类型、多层次的含义。选择的基本含义可以概括为从特定的集合中挑选出符合某个标准的若干因素,从而构成新集合的行为过程。应该说,选择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整个物质世界中,事物都处在一个无限的选择链中,对于人类来说,亦无时无刻不在面临着选择,而信息选择就是其中之一。

三、信息服务增值原理

纵观信息活动的全过程,由于信息本身具有价值,对人类有用,信息才能和物质、能量一起,作为重要的资源。况且只有信息资源不以消耗物质而实现价值增加。因此,在物质资源日益短缺的今天,正是由于信息自身的无消耗性增值,在人类社会日益注重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下,信息资源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实,信息服务的过程就是一个增值的过程,增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增值,另一是服务增值。

对于信息增值含义,至今尚未有一个确切的界定,但人们不难理解信息具有价值。按照信息经济学观点,信息价值具有增值性,也就是说,当人们进行决策时,不可能孤立地只依据一条信息,而是将多种相关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之后获得的新信息。新信息价值常常大于所依据原有信息的价值之和,即实现了信息的增值。而信息服务活动实质上就是一个将信息供给与信息需求联接在一起的优化系统,其目标就是以最优的信息运动结构,实现信息最大程度的价值增加。可以说,如果把整个服务活动看成一个系统的话,信息服务就是在遵守信息运动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使用尽可能合适的手段,创造满足信息增值的基本条件,促使信息实现最大增值。当然,在信息服务收集素材的过程中,不仅要依据档案信息,而且还应包括尽可能多的密切相关的信息,经过分析研究,以确实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这便是服务的增值性。档案信息服务将以“知识服务”和“增值服务”作为服务发展方向。

总之,在档案信息服务中,为实现信息服务者和信息用户之间的服务匹配、协调,就需要对档案信息服务的特性及其内在机理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实际工作中,按照档案信息服务活动的内在规律办事,既切实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实现了档案信息价值的最大化,又充分体现出档案信息服务的价值。

第6篇:常态化活动方案范文

关键词:刺绣、民俗图案、造型艺术

刺绣是中国各地普遍存在的一门传统手工技艺,是我国民间服饰及物件上的主要装饰手法,在中国各地具有不同的风格与技艺特色,其中以“四大名绣”——苏绣、湘绣、粤绣、蜀绣为代表。刺绣是兼具观赏性与实用性的工艺形式,不仅因精美的图案具有极高的装饰价值,而且其反复绣缀的形式还可以增强衣物的耐用度。虽然后来出现了很多纯观赏性的刺绣艺术品,但这种兼具实用价值和装饰效果的日用品在民间仍占一定比例,其中主要是为儿童和妇女装饰衣物。民间手工刺绣不同于商品生产,针针丝线充满了感情,通过刺绣技艺与图案的象征意义传达出人们内心的情感诉求和美好愿望。正是因为民间刺绣图案的装饰美感是建立在实用功能基础之上的,所以图案的内容反映的都是百姓最基本的生存意识和生活需求,与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绣品按其种类可以分为服饰类、布艺玩具类和生活物件类。其中,服饰类包括鞋帽、围嘴、裹肚、遮裙带等,既实用又美观,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布艺玩具类包括虎枕、狮枕、鱼耳枕等,圆润饱满,稚拙可爱,传递着母亲对孩子的关爱;日常生活物件类包括荷包、钱包、香囊、挂件、烟袋、扇套、耳套、床单、被面、帐幔等,物尽其用,赏心悦目,展现了劳动人民的心灵手巧。虽然绣品的种类、形式丰富多样,但其图案的造型艺术归纳起来亦有一些规律可循。通过对这些规律和方法的探索,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和了解中国传统民俗图案艺术形式的特点。一、构图饱满,中心突出中国传统民间刺绣图案饱满,中心突出,多采用主题式、对称式或边缘式的构图。主题式一般分为单独纹样与适合纹样,图案面积较大,在装饰空间内可作均衡有序的布局;对称式具有一种中规中矩、稳重大方的美感;边缘式构图则一般集中在衣服的底摆、门襟、袖口等边缘部位。刺绣图案一般是多个形象元素的组合,在装饰空间的布局中充分展示主体形态的同时,巧妙利用形与形之间的主次、疏密、聚散及动静的关系,既使得构图饱满,中心突出,又符合多样与统

一、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等基本形式美法则

例如,常见的“凤戏牡丹”题材(如图1),强调一个“戏”字,两只婀娜多姿的凤凰环绕着中心最大的一朵牡丹飞舞,画面中其他花卉、枝叶与其穿插呼应,动静结合,令人赏心悦目。民俗图案往往采取视觉中心点的构图方式,由此产生出从一点到多点的结构,反映出追求视觉满足的多重堆砌倾向,具有满、实、稳、匀的特点。此外,规则的几何图形结构,如圆形、四边形、菱形等,在规范结构的同时又富有变化,因此具有了结构稳定、主次分明、变化有序的理性风格。在这幅“五谷丰登”中(如图2),整体呈现圆形结构,构图饱满,画面中心的宫灯元素最为突出,四周围绕着谷穗、梅花、蝴蝶等元素。老百姓期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通常以宫灯或灯笼元素作为主体图案,利用汉字的谐音,以灯寓“登”,并在灯旁悬挂谷穗,代表五谷;梅花因其具有老干上发新枝的特点,蕴含了“万世不灭”之意,而其五片花瓣亦可象征福、禄、寿、喜、财,即“五福”。民俗图案具有雅俗共谐的特点,富含在感性与理性、自由与限定之间较为模糊的韵味。它的“俗”表现在构图形式的饱满、稳定和多点堆积的感性方式;而“雅”则体现在规范几何形的理性构图、图案中有规律性的变化,以及在一些图形描绘中所展现出的生动灵巧、轻盈多姿与婉约秀雅之感。

二、整体观念,简练概括

传统刺绣图案普遍具有一种“整形”观念,折射出中华民族崇尚事物完整、圆满、统一的审美心态。这种观念首先是指形态的完整性,讲求面面俱到、有头有尾、不可残缺。这不仅是指图形本身的完整性,还要对其中各个装饰元素的完整与统一进行精心布局,很少出现残缺不全的图形。因此,形态的起伏变化、形与轮廓的契合、形和形之间的穿插与迎让、首尾的顾盼与呼应等是传统民俗图案最为典型的特征之一。(如图3)另一个整体观念是指由两个相对的图形构成“整形”,成双成对,即为“俪偶”之象。其核心思想来源于老子的《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一阴阳观念是中国古老的哲学思想,包含了万物相对相承的现象。(如图4)传统图案的造型整体性还具有生动简练的特点,表现在对物象形态进行归纳提炼,大胆舍弃次要的细节,突出主要特征,从而展现其原始、淳朴的本质面貌。这是由服饰和物件有限的装饰空间以及刺绣的制作工艺所决定的。造型上省略繁复的结构、细节,轮廓鲜明清晰,突出对象的外形与动态。最为简洁概括的造型是抽象几何形,这些由精神体转化为物质体的图形,是现实与想象的结合,不仅简约凝练,还具有形态优美、静中有动、连绵不绝等特点。形态概括为点、线、面元素,使得刺绣图案具有较强的符号化特征,譬如衣服边缘的曲线、折线、圆点、块面等有机组合,形式感极强。

三、生动夸张,淳朴稚趣

传统图案由于外形轮廓被主观简化,需要夸张、强调出形象的主要特征,因此打破了原本自然的比例,呈现出局部多变、整体简单的造型方式,使得民间刺绣图案的风格具有了生动、活泼和稚趣美的特征,令人回味无穷。创作者随物赋形,即根据所表现对象的不同形态给予生动的描绘,对原型提炼概括的同时进行夸张、变形,使形态趋于艺术化和情趣化。夸张是在不脱离现实形象的基础之上,发挥想象力,抓住对象的某种特征加以强调或夸大。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对象的特点更鲜明,个性更突出,图案更具艺术感染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适合装饰空间。这是我国民俗图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造型特征。例如,有的动物纹样身上满是花草、蔬果等植物纹样,这是合乎情理的想象与艺术夸张。民间艺术家也是普通的劳动者,因此民俗图案的造型观念十分单纯,更多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体现出贴近生活的稚趣美。但传统刺绣图案的艺术价值和魅力所在是它并没有简单、刻板地模拟对象或照搬生活,而是进行了艺术化的提炼和升华。老百姓创作的过程是运用自己最熟悉、最直观的生活体验,用主观随意甚至是违背常理的手法来表现,朴实地展现出他们内心丰富的想法和对自然万物的理解。因此,这些艺术形象具有着自然淳朴的随意性。但正是由于这种随意性,将许多看似关联不大的形象结合在一起,才打破了固化的、常规性的思维方式与构成规律,能让欣赏者产生意外的惊喜,也能让画面产生出一种欢快活跃的气氛和稚拙天真的情趣。例如,“一路连科”图案(如图5),将古代士子、莲花、芦苇等看似无关的元素巧妙组合,造型生动夸张、淳朴自然,洋溢着一股稚趣之美,传递出百姓追求科举仕途顺利、一举高中的心愿。这些刺绣题材和形象是民间艺术家们将自己对自然和生活观察的直觉,用心灵的体会来倾诉与表达,是其发自内心的情感与赞美,因而显得格外真实、生动和传神。

四、配色大胆,丰富多彩

色彩在刺绣艺术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我国的传统向来喜好华丽、鲜艳、浓烈的色彩,民间刺绣的用色便继承了民族装饰用色的传统与特点,大多用色较活跃,丰富而大胆。当然,也不乏一些质朴素美的配色风格。不同的生活环境与刺绣者的文化层次决定了刺绣所表现出来的审美情趣,因而形成了不同的风格,色彩也带有了鲜明的区域性。譬如,西北地区人们的服饰都与鲜花密切相关,如绣花帽、绣花衣、绣花鞋、绣花袋等,除了图案、针法丰富多样以外,色彩也非常引人注目。在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江南地区,以苏绣为代表的刺绣作品就与其形成鲜明的对比。苏绣受文人绘画影响较深,图案精致复杂,甚至以针进行绘画式创作,用色多变,形成一种“雅文化”。即便是民俗题材,也不失细致精美、雅俗共赏的情韵(如图6)。而处于广东地区的粤绣,则呈现金碧辉煌、装饰华丽的南国艺术特色,造型饱满,色彩强烈,富丽堂皇(如图7)。在各少数民族中,对色彩的审美与崇尚仍旧保持着由古代延续下来的若干传统特征。例如,白族喜好白、青两色,认为白色是纯净、高尚、光明、吉利的象征,而青色则有希望、实在、感情真挚之意,此二色搭配代表清清白白,光明磊落;苗族刺绣常用红配绿、紫配绿、紫配黑等,反差强烈,但经过相互穿插与黑白色的调和作用,虽然夸张,但依然和谐悦目;彝族、纳西族等喜好黑色,认为它有高贵、旺盛、勤劳和真诚之意,因而常使用黑地彩绣或黑衣、黑地加白线素绣。 刺绣图案通过色块的明度、冷暖对比,加上巧妙、精心的安排,将各色块面积比例与位置进行了恰当的艺术处理,使色块大小、疏密有致,鲜明中更显和谐。

五、结语

中国民间刺绣图案的形成不是偶然的艺术现象,而是与民俗、经济、宗教及大众审美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并体现了典型的地域文化特征。民俗图案首先以构图、造型及色彩等方面的形式之美取胜,同时又传达出吉祥如意的内容之美,寄托了老百姓内心的祈盼,两者完美统一,才构成中国传统刺绣图案的意匠之美。因此,刺绣并不单纯为了装饰,而是在其中渗透出人们的理想与追求,以及对生命价值的肯定。

参考文献:

[1]常卓.论中国传统民间服饰刺绣图案的意匠美[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2]常慧娟.民间刺绣图案的稚趣美[J].包装工程,2012:20

[3]章海虹.“非遗”视角下中国民族刺绣地域性图案学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5:10

[4]杨玲.中国传统刺绣艺术的风格多样性及其特征探讨[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5]高春明.中华元素图典:特装本[M].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9

第7篇:常态化活动方案范文

一、迅速启动,结合工作实际,增强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活动的针对性

省政法委就如何在全省政法系统开展关于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活动于4月21日上午召开了电视电话会议。我院党组于当日下午召开了党组会议。会上,党组成员认真学习领会省政法委书记杨焕宁同志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的讲话精神,检察长赵卓域同志结合宁安检察院目前工作情况提出了开展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活动要做到“三个要求”、“六个结合”“八个理念”、“四个重点”。“三个要求”,即:一是要求全体党组成员在学习领会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开拓新思路,制定新措施,力争在短时间内取得新成效;二是要求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尤其是将绩效动态考评机制与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用绩效动态考评工作促进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三是要求根据会议精神,制定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工作方案,在制定方案中,要确定出开展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具体要求及具体安排。“六个结合”,即:与当前开展的学习“十杰”法官金桂兰活动结合起来;与上级院开展的深化“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活动结合起来;与当前开展的“荣辱观”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与上级院开展的深入学习“”活动结合起来;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活动结合起来;与当前的检察工作有效结合起来。树立“八个理念”,即: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牢固树立法律至上的理念;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牢固树立人权本位的理念;牢固树立司法高效的理念;牢固树立公开透明的理念;牢固树立程序正义理念;牢固树立司法文明的理念。抓住“四个重点”,即:通过开展教育活动端正执法思想;通过理清关系增强执法意识;通过完善机制提高执法素质;通过严格制度落实执法责任。会议决定成立开展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由检察长赵卓域担任,副组长由副检察长孔宪柱担任,日常工作由纪检监察部门和政工科负责。

二、深刻反思,结合“2、23”事件整改,增强开展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活动的实效性

2006年2月23日,宁安检察院发生了被调查人人身安全事故。事故发生后,我院干警痛定思痛,深刻反思,吸取教训,迅速采取一系列坚实措施。

面对惨痛的事故,院里的每名干警、各层领导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班子成员带领全院干警首先从自身入手,深刻剖析,通过剖析,认为事故的发生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队伍综合素质不强,执法水平不高,办案经验不足;二是日常安全教育不够,缺乏办案安全意识,麻痹大意;三是办案安全制度虽比较健全,但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四是执法规范化意识不强。

我们感到,事故的发生,根本问题在于麻痹大意,安全意识不强,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突破案件上,忽视了办案安全这一细节。为此,我们牢牢抓住思想意识这一根本,加强办案安全教育。3月份北京汪中求细节管理公司来牡讲课,主题是《细节决定成败》,院里拿出近万元为十几名中层领导买票听课,使大家明白了办案细节在办案工作中的重要性。在开展经常性安全教育活动的同时,又在短时间内迅速采取了一系列钢性措施。一是自侦部门办案无论是在初查阶段还是侦查阶段都必须在办案工作区进行询问或讯问。二是坚决执行“三级领导办案安全负责制”,科员与科长、科长与主管检察长、主管检察长与检察长分别签定《办案安全责任状》,按照《责任状》的内容要求,一级抓一级,一级管一级,原创:全面加强办案安全监督,谁出了问题谁负责,主管领导负连带负责,真正落实办案安全责任追究制。三是对已有的办案安全制度进行了认真分析和梳理,对其中不合理的部分作了更正,对有漏洞的地方作了完善,用切实可行的规定增加了办案安全制度的可操作性。四是把办案安全工作纳入全院绩效动态考评管理制度,在原有的绩效动态考核项目内容中,又硬化了办案安全的奖惩措施,使办案安全与干警的切身利益密切挂钩,确保办案安全工作每天都能通过网上绩效管理的形式显现出来,用动态管理的方式保证了办案安全制度的实效性。五是按照省院《检务督察工作规定》,强化纪检部门对自侦案件办案安全的检务督察,要求自侦部门办理每一起自侦案件在初查阶段就必须提出安全预案,并按要求时限及时提交纪检部门,纪检部门在审查通过后,才能开始办案工作,纪检部门对办案安全监督关口的前移为办案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三、规范行为,树立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增强开展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活动的规范性

任何事物都是由无数个“细节”组成的,成大事必须从细节入手,抓住细节是明智之举,住重细节是一种完善执法的态度。常务副检察长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实用主义的角度,编著了15万字的《检察机关直接授理案件立案、侦查工作细节》行为规范,对检察机关直接受理案件的关键环节立案和侦查环节的细节进行了探讨,以图保证执法规范化。

细节规范主要有三个部分:

一是准备工作细节。从办案主体、法律规定、办案条件三个方面,规范了主体资格、综合素质、法律条文和精神等(53种)自侦案件的法条、概念、构成要件、立案标准、量刑标准、注意事项和相近罪名的区别与联系、立案的软硬件条件等细节。

第8篇:常态化活动方案范文

压紧压实责任,强化敢担当的自觉

鲜明“‘四种形态’主责在党委”“严管就是厚爱”等理念,督促各级党委、纪委敢于担当,加强党员干部日常教育管理监督,把“全面”和“从严”的要求落到实处。

一是压实主体责任,强化党委运用“四种形态”的自觉性。喊响“不抓党风廉政建设是失职”,明确对党员批评教育、组织处理、纪律处分都是党委的职责,列入主体责任清单,把责任落实到各级党委及主要负责人。市委以上率下,出台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十项规定”,带头严格民主生活会、“”等党内政治生活,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把“管”和“治”体现到日常。目前,绵阳市委正在制定谈话提醒《工作方案》,进一步把责任担当起来。二是更新执纪观念,强化纪委运用“四种形态”的主动性。强调“查办大案要案是成绩,抓早抓小更是成绩”,把“四种形态”贯穿监督执纪全过程,用纪律管住大多数。今年1~9月,绵阳“四种形态”比例分别为72.8%,18.1%,7.4% ,1.7%,把纪律和规矩挺在了前面。三是从严问责追究,增强倒逼“四种形态”落实的威慑性。坚持“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以责任追究这个“撒手锏”破解个别干部“不愿监督、不敢监督”的难题。今年以来,绵阳追究主体责任不落实的13件48人、追究监督责任不落实的9件16人。为推动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正在完善全市“一案双查”实施办法,制定惩防体系建设与执行责任追究办法,进一步倒逼各级党委纪委把“四种形态”落实到位。

鲜明执纪特色,形成能担当的效果

坚持以“四种形态”为监督执纪的总揽,突出执纪特色,恰当运用批评教育、诫勉谈话、组织调整、轻处分、重处分等方式进行处理,达到治“病树”、拔“烂树”、护“森林”的目的。

一是常抓教育提醒,着力防“未病”。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集中开展“一准则两条例”“纪委书记大宣讲”“纪律教育学习月”等学习教育活动和辽宁案、衡阳案等警示教育,唤醒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把纪律规矩刻印在心。结合严肃换届风气,全市各级开展严守纪律规矩约谈提醒1.2万人次。在市级媒体分批曝光案件108件,组织旁听案件公开庭审、参观监狱等现场警示教育3200余人次,制作《迟来的忏悔(二)》等警示教材,用身边案例警醒身边人。二是坚持动辄则咎,着力医“小病”。建立健全抓早抓小工作机制,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今年以来,针对党员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履职等方面的问题苗头,在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上作出说明上千人次;对问题线索反映的违纪行为比较轻微,查清后不需要追究纪律责任或可依免予处分的,开展谈话函询,今年来已谈话函询805人次;对违纪事实简单,情节相对较轻,快速查清问题,及时作出纪律轻处分或者组织处理共216人。通过在监督执纪中把纪律立起来、严起来,有效阻断违纪进程,使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成为极极少数。目前,我们正在跟进省纪委谈话函询《工作办法》,完善绵阳市谈话函询实施办法,通过扩大谈话函询覆盖面、提高抽查核实率,增强谈话函询的效果。三是强力刮骨疗伤,着力治“重病”。强化反腐败组织协调,坚持实名举报100%核查,推行县纪委机关全员办案、县纪委书记一线组织参与办案等制度,重点查处十后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领导干部,让纪律和规矩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今年以来,给予党纪重处分和重大职务调整99人,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22人,保持了惩治震慑的高压态势。

锻造过硬队伍,提高善担当的能力

第9篇:常态化活动方案范文

关键词:动态生成活力课堂

教学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是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教师不可能在课前预设自己的整堂课的运动与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生成“意外”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而这些恰恰是体现学生生命灵性的惊喜,教师应随时关注课堂动态生成的这些惊喜,开发和利用这些有益的生成问题,使教学绽放生命异彩,构建活力课堂。课堂是涌动着的生命,生成问题的课堂才是有生命活力的课堂,生成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亮点。

传统教学因强调系统性、完整性、理论性、循序渐进性而过分注重教学过程的预设与控制,上课就是执行教案。我们的课堂教学往往显得比较呆板僵化,无论是问题设计实验开展还是问题答案的得出,都是在老师的计划中、规定中,预设性太强。教师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教案进行滴水不漏的讲述,忽视师生及生生在交往互动中即时生成的超出老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的情况;对课堂运动过程中学生产生的与教师自先设计“无关”的问题和想法,常常不理睬甚至加以批评,将闪耀学生生命活力的智慧大多被认为是节外生枝或影响进度而被无情扼杀。课堂教学因此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机和活力。

一、创建“多动”的课堂平台,营造有利于生成的生态环境。

运动变化才会生成精彩,静止不动,没有碰撞,何来生成?只有让学生动起来,头脑动起来,嘴巴动起来,手动起来,才有可能产生有价值的生成。课堂要成为能让学生成为活化分子的舞台,通过教师的预设引领,活化分子(激活了的学生)发生有效碰撞,就会生成新物质(精彩的生成)。

1、浮想联翩,想出生成。

课堂要让学生联想翩翩,思维活跃起来,多联想,那么精彩的生成就像有了搏击的翅膀而自由的飞翔。如果一堂课,总是老师滔滔不绝的讲,一节课讲到头,学生只能乖乖的听,专心听讲,不敢多思考多想像,生怕一想开了“小差”,老师早已讲到后面的内容而自己错过了。因此,创设的情景或设计的问题一定要留有广阔的想像空间,让学生有时间可想、有内容可想、有问题可想,能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在富有想像力的课堂上,定会丰富的动态生成,这样的课堂就会充满生机。

案例: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乙酸

片段:乙酸物理性质教学

师:如果同学们家的酒瓶和醋瓶都掉了标签,在烧菜时需要醋,怎么辨别出那瓶是醋?

生:闻一下气味就知道了,酸味的是醋,醇香的是酒。

师:食醋中具有酸味的物质是有机化合物----乙酸,俗称醋酸。请同学们结合生活经验归纳乙酸的物理性质。

生1:棕黄色液体,酸味,能溶于水

生2:不对,白醋就是无色的,而且其气味很“呛”。

师:出示图片,超市里各种各样的食醋(米醋和白醋),乙酸是否都是液态的呢?出示一瓶冰醋酸。让学生小结乙酸的物理性质

生:乙酸俗名为醋酸,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在16.6oC时凝结成像冰一样的晶体,也叫冰醋酸。

点评:以上方式进行乙酸物理性质的教学,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点,让学生回想生活中的醋的认识,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联想,学生们思维就得活跃起来,通过联想认知乙酸。同时可以发现某此同学对醋酸状态和颜色认识的偏差(如,醋酸是棕黄色的,一定是液体)。而如果是采用另一种教学方式,拿来一瓶醋酸让学生观察小结醋酸的物理性质,那就是化学到化学,而不是生活中食品到化学,缺少让学生有广阔的想像空间的问题情景,既不能产生正确的生成,也不能暴露错误的生成。

2、对话交流,讲出生成。

互动对话是课堂生成的生态条件。变单独由教师唱独角戏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要更多更丰富地听到学生们的声音。课堂上,让学生发出声音,让学生畅所欲言,老师学会聆听,学会倾听,不要自己把着课堂的发言权,将其让给学生。只要我们相信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只要我们凭着平和的心态,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面对另类的声音,以参与者、合作者、促进者的身份与学生平等对话,,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心声,对他们的疑问给予积极的应答,在师生双方轻松、活跃、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敞开心扉,交流彼此的感受和意见,相互沟通。让学生多对话多交流,学生间的交流促成了生成,学生会讲出老师意想不到的精彩生成来。在这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思考,随时会迸发出教师意想不到的精彩。试想如果没有师生、生生的相互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作用于课堂教学,怎能会有动态生成?多声的课堂,就是生成激情的课堂,生机勃勃的课堂。

案例: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乙酸

片段:乙酸酸性的教学

师:请同学们讨论,可用那些简单可行的实验方案来证明乙酸具有酸性。

生1:滴加石蕊试剂

生2:用PH试纸测PH

生3:用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

生4:用碳酸钠溶液

生5:加Na产生H2

生6:不对,乙醇没酸性,加Na也产生H2,应该加Zn

生5:上阶段我家里的电热水壶很脏,内壁有厚厚一层黄斑,我看见我妈用醋洗。

师:播放自拍视频《醋酸洗涤电水壶中的水垢》

点评:创设证明乙酸具有酸性的开放性的问题情景,让学生讨论,让学生讲,讲错了的方案,也让学生来纠正。如果是老师做醋酸滴入碳酸钠溶液的演示实验,然后得出结论—乙酸有酸性,学生就没什么可讨论和联想了,那课堂就没有生成性。创设一个给学生留有广阔想像空间的情景或问题,让学生有内容可讲,有时间可讲,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课堂就会有丰富的生成,就会充满生机。

3、实验探究,做出生成。

化学实验是形成动态生成的重要源泉。化学是一门实验的科学,化学知识来源于实验和生产、生活。化学实验现象能满足学生感知的需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化学实验的综合性能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化学实验的复杂性易激励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形成新的教学资源。我们要充分利用实验资源,让学生多动手做实验。把演示实验由教师演示设计为学生动手演示,把演示实验改为边教边实验或学生探究实验,增加学生动手实验、体验探究的机会。实验是变化的,真正动起手来,就会有创造性的生成。

例如,卤素在有机溶剂和水中溶解对比教学时,把教材要求的教师演示实验改为边教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做。翁永坤同学在做苯、四氯化碳萃取溴水、碘水实验中发现水于试管中,液面凹下,四氯化碳于试管中液面凸上,而且不同体积的四氯化碳、苯萃取相同体积溴水,有机层液面上凸的程度不同,提出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的问题。教了二十年的书,这个实验我也不知做过多少回,从没发现这个现象,想必化学教师们也很少有人发现这个现象吧。如果不是放手让同学们自己做实验,怎么会有这意外的收获呢?

说来也巧,由于当时实验室苯不够,有些实验小组用甲苯代替了做这个实验。有组同学做完甲苯萃取溴水后,试管没清洗就放在那儿。过了两天实验员在清理时意外地发现,上层液体也变成无色透明,并且在上下两层液体之间形成了一层白色固体,这一现象课本里没有,当我把这一现象告诉学生,好几组同学争着到实验里研究,我让学生从理论上推测,再查阅化学资料证实,然后实验研究之,让意外的实验现象生成更丰富的教学效果。

因此多实验多探究,就会在实验中做出精彩的生成,在实验探究中生成的也不只是这个意外现象的获得。动手实验探究的课堂,就是生成创造发明的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和奇迹的课堂。

二、构建生成丰富的动态课堂的策略

1、有的预设,营造生成。

构建动态的课堂,关注生成并非要舍弃预设。不是教师不用备课,不是盲目、被动、天马行空式地开展教学。恰好相反,精彩的生成基于精心的预设,有目的的预设,是为了更有效的生成。精心预设可以为动态生成保驾护航,保证生成的合情、合理和有效。虽然我们无法完全预见课堂上一切的动态生成情况,但是,生成的基点是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在备课时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真实学习水平,思考学生的认识和想法可能是从何而来的,预计想像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可能性,进行有的放矢的预设,方能衍生出动态生成点,就可避免无效生成。

例如《硫酸性质》的复习课,以问题“给定两瓶硫酸溶液,用什么方法可以确定那瓶是浓硫酸,那瓶是稀硫酸?”预设教学,我们了解硫酸学生在新课学习时掌握得不错,清楚学生在生活中或媒体中看过听过一些关于硫酸的知识,预设了这个具有很强发散性的问题,预计学生会答出多种鉴别方案,同时期待我们没想到的方案。果然,问题刚一抛出:

生1:我一看就知道,这瓶是浓硫酸,那瓶是稀硫酸。

生2:我一拿就知道,这瓶是浓硫酸,那瓶是稀硫酸。

生3:我一摇就知道,这瓶是浓硫酸,那瓶是稀硫酸。

生5:用小木条分别蘸取两溶液,木条变黑的是浓硫酸。

生6:取小量溶液分别于试管中,投入铁片,有产生气泡的是稀硫酸。

生7:取小量溶液分别于试管中,投入铜片,溶液变蓝的是浓硫酸。

生8:取小量溶液分别倒入盛有少量蔗糖固体的试管中,蔗糖变黑并膨胀的是浓硫酸。

生9:取小量溶液分别倒入盛有少量浓盐酸的试管中,产生白雾的是浓硫酸

生10:取小量溶液分别倒入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使试管发热的是浓硫酸

师:请给以上同学们的鉴别方法按硫酸性质进行归类

学生归纳硫酸的密度大、难挥发、酸性强,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腐蚀性、强氧化性

在鉴别的回答时,同学们没等我点名叫答,争先恐后的站起来回答,而且越答越来劲,那热烈的气氛让人难以忘怀,意想不到的是有位连水的分子式是“H2O”都不会写的同学也积极起来回答,“分别倒在布条上,布条烧个洞的是浓硫酸”(我想他是从生活中获知浓硫酸的腐蚀性),同学们都报以热烈的掌声,这位同学开心的笑了。在这节富有动态节奏的课堂中,生成的不仅是硫酸这个知识点的落实,还有生成的是对化学的喜爱,课堂积极思考的习惯,全体同学积极参与课堂的班级学习风气,同学间相互鼓励(不是相互鄙视)的情怀。这位连水的分子式是“H2O”都不会写的同学也从此萌发了学习化学的兴趣。

2、弹性留白,酿造生成。

弹性预设,为生成留有空间。以开放的心态设计出灵活、动态、板块式的“学”案,而不是周密细致、一成不变的钢性“教”案,不是在课前对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完美的设计,然后在课堂上按部就班地展示出来。当教学活动中与预设出现差异时,由于预设留有余地,便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整合事先预设,机智地生成新的教学方案,以免临时被动陷入僵局。弹性预设,为课堂实施留下足够的弹性时间和空白地带,为知识的动态生成、学生的自主建构留有了余地。无论是生成正确结果还是生成错误结果,我们都需自先给学生准备一个酿造生成的空坛。课堂中增加学生的活动面,扩大学生的活动量,留给学生更多的质疑问难、探究尝试、拓展开放的时空,让学生去遐想,去深思。要相信,我们给学生一个天地,学生还我们一个惊喜!

有这样一则报道:美国迪斯尼乐园主体工程竣工后,如何确定连接景点之间的路径成为令人头痛的问题。如何解决?设计师决定采取绘画的“留白”艺术:他们在乐园空地上撒上草籽,提前开放乐园,让游客在景点与景点之间随意踩出一条条小路。之后,设计师依照游人踩出的小径,设计出景点之间的道路。这个设计获得了“园林艺术最佳设计奖”。设计的独特匠心在于:景点之间的道路是游客自然“生成”的,而这种自然生成正是缘于设计师的“留白”预设。化学教学也一样,弹性预设,留有空白,学生会给我们绘上精彩的画面。

3、把握契机,捕捉生成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地关注自己的预设。我们总认为一节好课是建立在教师完美的设计和高超的教学艺术之上的,很少考虑学生是怎样从自身的角度来理解课程的内容。新课程强调学生也是教学资源的一种重要的生命载体,因为在任何一节课上学生都是带着自己的经验、认识、思考和灵感等因素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去的。因此,精彩的生成来自学生,课堂上我们要关注学生,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表情、语言和举动。教师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和善于聆听的耳朵及随机应变的头脑,造成精彩的生成往往只有一瞬间,在它稍纵即逝时,及时抓住这生成的瞬间,随机应变,把握契机,捕捉生成,造就生成。

例如,上面所例举的《硫酸性质》复习课,在生1说“我一看就知道,这瓶是浓硫酸,那瓶是稀硫酸”,我及时抓住这“一看就知道”的学生通俗用语,趁机问“其它同学有没一怎么就知道的方案?”,“一怎么就知道”虽然不是回答物质鉴别的规范用语,但这个词具有煽动性(言外之意这么简单就可鉴别,那我也得想想),激发学生思考,使人兴奋。果然不出所料,学生们争先恐后来回答,而且越答越兴奋,有的说“一拿就知道,这瓶是浓硫酸,那瓶是稀硫酸”,有的说“一摇就知道,这瓶是浓硫酸,那瓶是稀硫酸”,有的说“用木条一蘸就知道,这瓶是浓硫酸,那瓶是稀硫酸”等等,正是即时把握了生1的生成性说法,鼓励了生1,才激发了一批学生,从而生成了满堂精彩。

4、精心培育,呵护生成

教学中经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偶发事件、产生异常问题,比如,实验中反常现象。这些事件、问题又往往在教师预设之外,为教师始料未及的。这些偶发事件、异常问题不是课堂的“最大干扰”,恰恰是可成为精彩生成的火种,我们不能漠视它,更不能泼冷水浇灭它,而是要采取积极的鼓励态度,将这火种呵护好,机智地运用这偶发教学资源,适时引领,课堂上能利用的就让这火种燃烧发光,运用这可遇而不可求的生成性资源。课堂上无法进行研究或展开的,将火种精心培育好,要留到课余或其他条件成熟时再研究,而且我们要和学生一起全程参与和关注。不要简单的布置学生下课之后再研究,然后就不了了之。我们不呵护它,失去的不仅是这节课的某个生成点,而是丢弃了严谨的科学态度、习惯和品行,错过了生成创造发明的良机,因为许多创造发明往往在偶发异常中生成。

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改变过去统得过死的僵化的教学方式,改变课堂中只关注自己预先设计的教案的讲解,改变课堂中总是自己把持课堂的发言权。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动态变化和发展,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多想多讲多实验多探究,时刻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把握、开发和利用课堂的生成资源,使教学绽放生命异彩。

主要参考文献

1.谈新课程理念下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化学教育2008年第1期